蜀道难翻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4:36

蜀道难翻译篇1

1、“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原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四川一带的山路,非常地难以攀爬,走这样的道路,比上天还难。

2、这里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度地描绘蜀道的难走。

(来源:文章屋网)

蜀道难翻译篇2

2011年全国17套试卷,除北京卷外,均设置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题目,赋分为6―12分。由此可见,本考点是文言文中的重中之重。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其中,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又分为两类,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言短文要求翻译,以前者为主。考点有“正确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等。考生除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外,还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考点解析】

翻译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多义实词、重点虚词、相关句式,并且要把握某些句子的特殊含意。

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句子,要求将文言句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翻译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解题方法】

一、理解文言语句六法

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的翻译,要结合当时帝王气象与众不同的迷信思想来翻译,还要知道“龙虎”象征天子,“五采”云为祥云等自然现象的含义。所以应该翻译成“我让人观望他(刘邦)住所上空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呈现五彩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象啊”。

2.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中省略了主语“江水”,翻译时要补充出来,译成“(江水)总是这样不停地流淌,但(它们)并没有流走”。又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友”,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侣”“以……为友”,全句译为“把鱼虾作为伙伴,把麋鹿作为朋友”。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凶”字理解起来就比较难。“凶”一般人理解为“不吉祥”“凶恶”“残暴”,代入原句中都不通;联系课文谈话主体及后面的内容,可以推断“凶”应该是指“荒年,谷物收成不好”。此句译为“黄河以北遇到荒年,我就把百姓转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4.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文言文中与这些语句相对应的语句的用法和意义。如对偶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中的“无以”意义和用法相同,都译为“没有办法来”。又如排比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中的“席卷”“包举”“囊括”都是“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5.对于不好梳理的句子,最好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分析主干为“辛苦……非独……所见明知”,“所见明知”是“所”字短语,作宾语;“蜀之人士”和“二州牧伯(长官)”作定语,全句译为“我的苦衷,不只是蜀之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到并明明白白知道的”。

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行》)中的“丝竹”,初中课本《陋室铭》中有“无丝竹之乱耳”一句,“丝竹”解释为“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古代泛指音乐”。据此推出“终岁不闻丝竹声”中的“丝竹”也是指“音乐”。又如“腹犹果然”(《逍遥游》)中的“果然”的义项,可以联想到成语“食不果腹”来推断为“吃饱的样子”。

二、文言文翻译十法

1.留(原词保留)。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2.换(古今词代替)。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如:“吾本布衣,汝亦黎民。”这里“吾”“汝”直接换为“我”“你”;“布衣”“黎民”换为“百姓”即可。

3.对(对应翻译)。主要包括通假字要解释为对应的通假本词的意义;一般词语最好翻译为一个包含此语素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等。如:“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里的“游”翻译为“游玩”比较好。

4.转(转词意译)。文言文中有一些习惯用语(如“下车”),运用比喻、借代(“秋毫”)等修辞用语,形象描绘的词语(“乞骸骨”、“山陵崩”)等,要根据语境转换词语,意译。如:“上书乞骸骨”可译成“上书请求退休,回家养老”。

5.调(调整语序)。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语后置以及固定句式,翻译时要调整过来。)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可译成:“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这种品德)表现在哪里呢?”

6.合(繁笔简合)。有些句子为了某些需要,故意用繁笔,翻译时只要译出意思即可。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合译为:“有统一天下的心意(志向)。”

7.分(语意分承)。有些特殊的句子,翻译时需要扩充,才能使语意丰厚。如:“怀敌附远,何招不致?”可分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8.补(成分补充)。文言文省略某一词语(如介词“于”等)或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兼语)的现象很常见,翻译时根据语境要补出。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补出省略译为:“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我)不亦君子乎?”

9.去(删除省略)。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夫)、感叹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10.套(套用固定句式)。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可以套用翻译。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这里的“无乃……乎”就是固定句式,可以套用为:这恐怕(太晚了)吧?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蜀道难翻译篇3

关键词:民族文化差异性可译性限度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语言本身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文化的载体。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史、生态环境、、民族风情等,由此产生的词汇、成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也有较大差异,从而给语言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再起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笔者将对文化的差异性给翻译带来的障碍,即翻译可译性限度进行浅析,从而增强译者的文化意识,提高译文质量。

一、词汇寓意的理解障碍

词汇的寓意是指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涵义。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都有着其久远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有人将此句译为:“约翰为人可靠。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从字面看,译文与原文形式对应,词义贴切,但由于译者缺乏文化意识,没能正确理解“toeatnofish”和“toplaythegame”的文化寓意。原来在伊丽莎白一世时,基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在礼拜天只吃鱼的习俗,由此,“toeatnofish”后来就常用来表示“忠诚”之义;“toplaythegame”原是游戏、比赛术语,表示“按规则进行比赛”,转义为“光明正大”、“为人正直”。因此上述例句的正确译文应为:“约翰为人可靠。他即忠诚又正直。”(张培基译)再如:inthediscontentofhissubjects,therulersawthehandwritingonthewall.“handwritingonthewall”指不祥之兆,不是指“大字报”,出自《旧约・但以理书》第五章。据说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的儿子伯沙撒(Belshazzar)继承巴比伦王位后,挥霍无度。一天,他邀请了一千多大臣在宫殿里设宴饮酒,当他们喝得酩酊大醉时,伯沙撒叫人把他父王从耶路撒冷圣殿掠夺来的金银器皿拿出来盛酒奉客。正当他狂欢之际,突然有只手在宫墙上写下三个神秘的词。众人目瞪口呆,伯沙撒更是大惊失色,于是呼来先知但以理解字。但以理说那三个词的意思是:你的王位已告完结,你在神的天平上亏欠甚多,你的国度将倾裂。果然,当夜巴比伦王伯沙撒遇刺身亡。因此人们把它引申为“不祥之兆”。所以这句话应译为:这位统治者从他臣民的不满情绪中看到了不祥之兆。又如:theirengagementwastobeasecretbuttheringonherfingerletthecatoutofthebag.(他们俩订婚原本想保密的,可是她手指上的戒指却把这个秘密泄露出来了。)原文读者读了成语letthecatoutofthebag之后,便会联想到这个成语故事:旧时纽约农民把猪放在袋子去买,但有时里面装的不是猪而是猫,因为猫不如猪值钱,买的人如不打开看就会上当受骗,有时猫会从松开的袋子钻出来便泄露了真相,所以letthecatoutofthebag是指“无意中泄露真相”。译文传达了成语的寓意,但不能产生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想象。英译汉时这种情况很多,反之亦然。

汉语成语“得陇望蜀”源自后汉光武帝刘秀给芩彭的命令:“人苦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令他平定陇右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现用来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译者将成语译为covetthelandofShuaftergettingtheregionofLung。再如“叶公好龙”译为professedloveofwhatoneactuallyfears。虽然读者理解其意,但不可能了解其历史背景,产生语义联想。“三顾茅庐”、“杞人忧天”、“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穿小鞋”、“吃醋”等都只能采用意译,如要让读者了解该成语或习语的历史背景知识,唯一办法就是添加注释,而注释就是翻译中受可译性限度制约而不得不采取的补救措施。

二、译语词汇空缺

这里的空缺是指源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如playpossum,中国没有负鼠这种动物,不可能有相应的表达,只能意译为“装睡,装死”。再如asyellowasaguinea,“guinea”是英国旧时货币“基尼”,金黄色,如果译为“像基尼一样黄”会令人费解,只能意译为“脸色腊黄”。asfreshasadaisy(精神饱满)里的daisy是一种叫“雏菊”的草本花卉,早晨它的花瓣向外舒展而盛开,宛如人们刚从睡梦中睁开的双眼,看起来精神焕发。但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花,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比喻。如果直译为“像雏菊一样新鲜”,或许读者感到不知所云。又如internet(因特网),disco(迪斯科),hacker(黑客),clone(克隆),toeFL(托福)等,中国文化中没有对等词,就采用音译。同样,中国文化中的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中医术语、武术气功等,在西方文化中也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汇,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进行翻译。随着我国人民和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接近,以及民族交流的不断增多,英汉文化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翻译上的“异化”(foreignization)现象会越来越多。

三、源语与译语语义冲突

语义冲突是指源语所载的文化信息,与译语的对应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是矛盾的,即词汇的表层意义相同,但深层的文化内涵却不尽相同或相反。

1.风俗习惯的冲突

在中国,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是厄运的征兆,把它的叫声与灾难和死亡相联系。然而西方人却把它看作是智慧鸟,是智慧的象征,故有习语aswiseasanowl(智慧过人);中国人对数字“四”特别忌讳,因为它与不吉利的“死”谐音。然而西方有的民族对“四”极为崇尚,认为“四”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有“圣四”之说;柳树在汉文化中,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来临和春光的明媚,故有“春风杨柳万千条”的优美诗句。在西方文化中,古时候有戴柳叶花圈哀悼死者的习俗,故wearthewillow有“痛失亲爱的人,思念亲人”之义,翻译时必须意译或直译加注释。

2.价值观念的冲突

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韦氏第九版《大学词典》将它定义为:“主张个人人格与经济上的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行为与兴趣的理论,以及有这种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西方人重视个性发展,普遍把“个人主义”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义”被视为“拼搏进取”的同义词,具有明显的褒义。在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中,人们崇尚“大公无私”,“克己奉公”,“个人主义”是一个贬义词。再如:“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到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鲁迅,《阿Q正传》,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断子绝孙”是最恶毒的咒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而在西方,这种观念要淡薄得多,尤其在追求享乐现代年轻人中,独身主义蔚然成风,对于断子绝孙无足轻重,因此英美读者不可能理解译文中“ahQ,mayyoudiesonless!”的含义,须加注释:acurseintolerabletoearinChina,才能使译语读者理解其语用含义。

由此可见,由于英汉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翻译中可译性限度的存在是必然的,且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只有熟悉两种语言文化,理解和把握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研究和探讨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语言应用表达能力,才能准确、艺术化地缩小这种限度,使译文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蜀道难翻译篇4

翻译;异化;归化;策略;文化差异

如果我们把语言比作是一块织物的话,文化便是这块织物的部分经线或纬线,它已巧妙地融入语言中。语言各不相同,文化各有特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外显形式。无论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生存发展,于是在各个民族需要交流的前提下便有了翻译活动。翻译绝非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甚至也不是语言、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的简单相加,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必然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对这些文化因素作何处理呢?尤其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之下,在文化方面人们提倡文化多元化,追求文化平等,交际与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人文关怀在翻译界已经赢得高度的重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适当传达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一个译者而言,不但要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更要了解语言背后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在翻译活动中特别是在文化因素的转换中选择有效的转换手法,促进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1.文化与语言及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传达

近几年来在翻译界掀起了文化热潮,认为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还涉及两种文化的转换。那么到底如何界定文化呢?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不同的人种、民族、社会成员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一切后天习得的方面。从共时角度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是该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凝结着这一民族世世代代在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历时的角度看,文化又处在不间断的进化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从而使各个民族文化关系处在一种动态变化中。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的差异,使其文化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民族文化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亚文化,所以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这种差异也包含着相似性,也并不排除完全重合的情况。因此,不同民族文化在“异”的前提下,表现出若干“同”的成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些共性是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基础,而这些个性正是该文化所特有的异质成分,表现了文化的多元和多样性。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文化的范畴很广,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然而,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由此所产生的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人们理解上的困难,有时甚至引起误解。那么,在英汉互译中怎么处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呢?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可采用归化法(domesticating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zingmethod)。

2.归化策略

从语言文化共核来看,人类语言有90%是相通的,这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基础。归化作为一种思想倾向,表现在对原文的自由处理上,要求译文通顺,以符合目的语读者兴趣。“归化”的一般做法是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也就是说“归化”法是将原文独具特征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的语中的转换方法。归化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总的说来,就是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例如:(1)“煞风景”若译成“Killthescenery”将无人理解。最好还是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成“beawetblank”更能为人接受。(2)“拍马屁”译为“licksb’sboots”比“packthehorse’sbuttock”更妥当。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归化更为读者考虑,从目的语出发。其长处就是能使译文读上去或听上去更通顺地道,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

2.1意译法

当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词语,且用异化策略中诸法均译不通时,译者可不拘泥于原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用跨文化的“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

请看例句:

mr.Brownisaverywhiteman.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Hehasbeenfeelingbluelately.whenisawhimhewasinabrownstudy.ihopehewillsoonbeinthepinkagain.

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上颇有病容。近来他闷闷不乐,我看到他时他在沉思之中。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颜色词语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英语的颜色词通常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上例中的颜色词就无法通过直译来达意。又如“Youarealuckydog.”“Loveme,lovemydog.”“everydoghashisday.”通常译为“你是个幸运儿”、“爱屋及乌”、“凡人皆有得意日”。此处若把“dog”直译为“狗”就很不合适了。因为dog(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内涵相差甚远。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以狗喻人则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贴切;而在汉语文化中,狗则是“势利”的代称,具有明显的贬义,把人比做狗,更是骂人的脏话。若此处“dog”译为“狗”,不能体现源语的幽默,反被误认为是骂人之语。

2.2替代法

将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这种用法多用于习语和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如: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asiantigers,asstrongasahorse译为:力大如牛。前例的译法除了考虑到英、汉语两种文化中“dragon”(龙)的不同的文化象征外,还考虑了两种文化中的“tiger”和“龙”的相同的文化象征后例则说明了两种文化中“horse”与“牛”在文化意义上是对等的。因为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与此相反,在汉语民族的文化心理上,牛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是很通人性的动物。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且牛秉性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共性,但个性的存在也不能忽视。民族间的差异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决定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不同历史进程中会选择各自独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不同文化下的语际交流,被某一文化所确认的语言符号移植到另一文化环境中,如果仍采用“异化”译法,就必然不能被人理解,从而使交际中止或失败,也达不到翻译的主要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以目的语为归宿的方法,即“归化”的方法来传递源语信息,这样才能使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或相似,因为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

归化的译法是“撇开原文的词语和句法,抓住其语用意义,从译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方式译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译就是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取得“文化对等”。通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译者就可能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译文,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才能真正达到交际目的。

转贴于3.异化策略

在西方,对异化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韦努蒂认为,异化就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化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韦努蒂提出“阻抗”式翻译,即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语读者和译者在阅读和写作上摆脱来自强势文化的文化限制。

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将异化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一般认为,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充满异国情调。

异化翻译能再现原文的表达方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译文的表达力,而且人们更能通过译文了解他国文化,更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异国他乡,从而实现翻译的本质。具体地说,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source-oriented)。

3.1直译法

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原语中文化信息。这个“对应”词的语义及社会语用价值必须与原文的一致,这样译语才能与原语做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等值,并尽可能多的保留原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交流。

请看译例:

以出自《红楼梦》的译文为例:

原文:只因薛蟠是天性得陇望蜀的,如今娶了金桂,见金桂的丫头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她。

杨译:nowHsuehpanwasalivingexampleofthesaying“tocovetthelandofShuaftergettingtheregionofLung.”aftermarryingChin-kuei,hewasstuckbyhermaidpao-chan’scharms.assheseemedapproachableaswellasalluring,heoftenflirtedwithherwhenaskingtofetchhimteaorwater.

“得陇望蜀”比喻人心不足,欲望难平,国人熟悉,但国外读者并不知晓。杨宪益夫妇在此采取了异化方法直译而未加脚注,有其原因:1)这段话后半截正是对“得陇望蜀”的诠释,即使目的语读者不懂“得陇望蜀”的意思,也能从后文猜出它的含义;2)直译法能体现原文的民族风格,同时也使英语国家了解东方文化,且没有引起岐义,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见到这样的词语也就一目了然了。

3.2移植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源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时,我们便可用异化手法将源语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传入目的语中。这种方法不仅赋予译语全新的语言成分和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而且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推进它们的相互融合。这既能保存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又可以吸收外来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使两种语言文化能够相互兼容、相互影响及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相济相调,相得益彰的积极效果。如:Solomon(所罗门)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初方平、王科一的《十日谈》译本中还作了脚注:“古代有名的聪明皇帝”(第六日故事八)。现在翻译时若再碰到,恐怕没有再作脚注的必要。因为“所罗门”作为智者的代称,大多数中国读者已是耳熟能详了。当中国人了解到“washhands”在英文里是表示上厕所的委婉语后,“洗手间”一词随即进入大众词汇。诸如此类的词还有“卡拉oK”(karaoke)、“嬉皮士”(hippie)、“丁克家庭”(dinks)等。

3.3音译法

音译法常常用于英、汉语的人名和地名,但一些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也需要如此处理。如下列词汇:“Litchi”(荔枝),“kowtow”(磕头),“wonton”(馄饨),“toufu”(豆腐),“Kongfu”(功夫)等等。“逻辑”(logic),“引擎”(engine),“马达”(motor),“巧克力”(Chocolate),“高尔夫”(Golf),“黑色幽默”(Blackhumor),“肥皂剧”(soapopera),“白色谎言”(whitelie),“香槟”(champagne)等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3.4译注法

原文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译者可先直译,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增词和加注等方法予以解释或说明文化背景。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也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有这么一段话:“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CanthisbesomesillymaidcomeheretoburyflowerslikeFrowner!”Hewondered.thisremindedhimofZhuangzi’sstoryofthebeautifulXi-shi’suglyneighbor,whoseendeavorstoimitatethelittlefrownthatmadeXi-shicaptivatingproducedanaspecttohideousthatpeopleranfromherinterror.therecollectionofitmadehimsmile.“thisisimitatingthefrownerwithavengeance”,hethought,“—ifthatisreallywhatsheisdoing.notmerelyunoriginal,butdown-rightdisgusting!”

对“东施效颦”这一出自庄子的典故,霍克斯采取了典型的增译法,不仅解释了这一典故的来源,还说明了这一典故的含义,这样一来,分不清东施、西施的西方读者也能自然地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和本文深层的文化涵义。

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一个句子选自杨宪益夫妇译本的译文。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译:ShelookedmoresensitivethanpiKan,①moredelicatethanHisShih.②

注:①aprincenotedforhisgreatintelligenceattheendoftheShangDynasty.

②afamousbeautyoftheancientKingdomofYueh.

杨译直译加注,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让英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比干”、“西施”人物传说的文化内涵。

总之,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即异化法,能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心信息以几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和语言,丰富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这也正是翻译的重要目的。

因此,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它们在语言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当今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交往日益密切。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提倡文化多元论,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和合理依据,在翻译中我们就应该以文化平等为指导,要通过翻译来加快文化的交流,要充分发挥翻译维护并促进文化多元发展的作用。而作为翻译手段的归化和异化的取舍,就应该在我们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哪一种更能促进文化交流为选择标准。两者的关系决不是矛与盾的关系,而是各有所长,相互弥补。关键是译者要把握适当的分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考虑语义对应、社会语用价值、译入语的民族文化心理、两种语言的文化互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textbookof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顾宪才.语义、语用与翻译[J].现代汉语,1993,(1).

[6]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2-5.

蜀道难翻译篇5

关键词:川菜菜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6008105

川菜,发源于古代巴国和古代蜀国,有着超过3000年的发展历史,后经西晋、两宋、明、清的发展,川菜形成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色,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有的川菜文化[1,2]。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来到四川。他们渴望了解四川文化,而饮食文化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饮食文化,最直观的表达之一,就是菜品名。菜品名可以反映出菜肴本身的信息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因此,做好川菜菜名翻译,有利于传播四川文化,让四川走向世界。

关于川菜菜名翻译的研究文献较多,对四川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笔者在细细梳理这些文献后发现,当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过分强调菜名中的汉语神韵而忽视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导致菜名晦涩难懂;二是忽视中西方文化差异、饮食禁忌导致一些后果;三是菜名分类有些混乱。

这些问题对川菜的翻译研究及四川饮食文化的正确传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川菜菜名翻译,需要克服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深化川菜菜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本文就此作一分析。

一、菜名翻译的基本理论

关于菜名的翻译,翻译界已有许多翻译理论、策略和方法,而研究者选取的方法策略也不尽相同,如奈达的对等理论、严复的“信、达、雅”、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直译意译等。这些翻译理论的研究角度也不尽相同,如跨文化交际视角、信息对等视角,等等。

英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其1981年出版的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其中,语义翻译,“倾向于使译文在尽可能接近目标语言允许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上,表达出原文上下文的意义(Semantictranslationattemptstorender,ascloselyassemanticandsyntacticstructuresofthesecondlanguageallow,theexactcontextualmeaningoftheoriginal)”[3];交际翻译,“倾向于使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达到如源语言读者对原文文本理解的程度(Communicativetranslationattemptstoproduceonitsreadersaneffectascloseaspossibletothatobtainedonthereadersoftheoriginal)”[3]从纽马克的定义可以看出,语义翻译尽可能地使译文接近目标语言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并且还要充分尊重源语言的意义,在翻译中力求精确表达源语言的上下文内容。语义翻译对原文、对作者的考虑是最主要的,适合需要保持原材料内容、风格的材料翻译。而交际翻译,则看重译文读者的理解,并试图使这种理解最大化。其对目标语读者的考虑是最主要的,适合于源语言材料较为复杂、理解不易的翻译。但两种方法都不是最完美的,在实际运用中,很多时候需要综合运用两种翻译方法。

从菜名翻译的角度来说,语义翻译,适合直接表达菜肴本身(原料、口味、烹制方法等)较少包含或不包含文化内涵的菜名,以直接表达名称的本来含义。交际翻译,适合翻译菜名中包含西方禁忌菜品的原料、容易造成误解的情形,以及适用比喻手法的中文菜名,以弥补文化上的差异,使目标语读者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上两类是属于文化内涵包含较少,或者根本没有文化内涵的菜名翻译。而针对文化内涵丰富的菜名,由于其既包含菜肴本身信息,也包含相关的文化内容,因此,须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针对不同菜肴的实际特点和文化内容进行不同方法的选择,以达到最有效的翻译,使目标语读者对菜名的含义达到最大程度的理解。

二、川菜菜名的特点及分类

从川菜的角度来说,常见菜名,不外乎有两大类:较少或不包含文化因素;较多包含文化因素。因此,本文中的分类,以这两类为主。同时,为了着重强调饮食禁忌的因素,本文将对此单独分析。

(一)非文化菜名

菜名翻译中,“非文化菜名”通常指不包含知名的人名、地名、比喻以及不会引起歧义的菜名。这样的名称,仅仅表达出菜肴的原料、烹调方法、口味等即可。

这一类菜名可谓是五花八门,而分类方法更是千奇百怪。比较统一的是按原料、烹制方法、口味等分类,而一些诸如炊具、盛器等子分类,由于过于独特,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本文不做考虑。

1.原料为主

许多川菜名称,主要告知菜肴采用的原料,包括主料和辅料。这样的菜名,十分直观地介绍了最主要的信息,因此,翻译时需尊重原名称所表达的信息。

2.烹制方法为主

不少的川菜有着独到的烹制方法,根据成都市地方标准《四川名菜及名小吃英、日、韩语译法》(以下简称译法)中所列举的,川菜常用的烹饪方法为21种[4]7。而许多菜名就包含了对应的一种或几种翻译方法,翻译时需要原样译出,且表达方式需要特别注意。

3.口味为主

川菜调料和烹制方法特殊,因而具有其独到口味。《译法》中列举了24种味形[4]4-5。实际上远不止这个数。而许多菜名,就会着重介绍口味,直观地表达出菜肴的口感吸引食客。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特别关注。同时,还需要正确地选取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

(二)容易引发误解的菜名

四川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饮食上。一些菜肴或因原料、或因烹制方法、或因名称表达等,与西方文化不同,容易引起西方人的误解,甚至造成一定的文化冲突。因此,针对这样的菜名,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足够小心。运用交际翻译法,适当地选词和意译,使西方人能够最大程度地理解。如果菜名翻译产生误解,则不应出现在涉外的菜单上。

1.西方文化禁忌材料的名称

西方饮食文化中,动物器官及部分动物本体为禁忌材料,不能出现在菜名中。而川菜中,包含这些材料的菜肴名称时常出现。若直接翻译,会引起目标语读者的不快。为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译者须改变原料的表达方式,甚至改变词汇的意义。

2.含有比喻方法的名称

中文的比喻方法,在使语言更加生动的同时,也使理解的难度增加。川菜中,许多菜名都运用了比喻手法,若直接翻译,则会让西方人觉得不知所云,无法理解菜肴本身。因此,翻译时须进行处理,将比喻去除,或者最大程度地弱化,直截了当地表达菜肴本身的内容。

(三)有文化内涵的菜名

四川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川菜也拥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或是有关名人、地方,或是关于独特的四川文化,或是关于中药,等等。这类菜名,因本身较为含蓄,故需先直接将菜肴本身的特色翻译出,后解释名称中直接表达的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1.与著名人名、地名有关的菜肴

许多菜肴,或由著名的人创造,或与名人有关;或是产生在特定的地域。因此,菜名中包含着名字,也成为了鲜活的招牌。对于这类菜名的翻译,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按照拼音翻译人名、地名,其余部分参照普通菜肴名称翻译。这样做简洁明了,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但不易理解。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支撑,理解很困难。第二则是直接按照普通菜名进行翻译。这样做就完全失去了文化内涵。本文的方法则是将二者综合,这样可兼顾文化内涵和理解的意义。方法是后附简短注释。

2.具有四川文化内涵的菜肴

不少川菜菜肴,包含四川独有的文化内涵,翻译时应引起足够重视,要考虑到西方人士很有可能对相关文化内涵不了解。因而,译者需要自己首先要对相关文化有着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在翻译时要做好合理的解释。

3.药膳

药膳为中餐独有菜系,川菜中也有许多药膳。由于西方并无类似烹制方法,而且不少西方人士对中药一知半解,因而译者在翻译药膳名称时,除翻译药品名称外,须将菜肴的功效一并译出,从而使目标语读者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

三、川菜菜名翻译方法例释

(一)非文化菜名

对于非文化菜名来说,由于其直截了当地传递菜肴本身的信息,因此适用语义翻译,最大程度地尊重原文,传达原文信息。

1.原料为主

此种菜名,翻译时可采用以下形式:主料+with+辅料,突出原料,并可根据情况译出烹制方法,补充信息。如:

魔芋烧鸭BraisedDuckwithKonjak

锅巴肉片SlicedporkwithCrispyRiceandtastySauce

泡菜鱼FriedCrucianwithSichuanpickle

2.烹制方法为主

这一类菜名,和原料为主菜名的翻译不同之处,就在于要突出烹制方法,而不是原料。一般采取以下格式:烹制方法+主料+with+辅料。如:

板栗红烧肉Soy-sauceBraisedporkwithChineseChestnut

黄焖野兔YellowwineStewedHare

粉蒸排骨FlavoredRicepowderSteamedSparerib,SichuanStyle

3.口味为主

对于口味为主的菜肴,翻译时可采取以下两种格式:口味+(烹制方法)+原料,或是(烹制方法)+原料+with+口味,重点突出其口味,必要时还要加上口味的来源和感觉。如:

鱼香肉丝FriedShreddedporkwithpickledFishtaste

家常牛肉Home-flavoredBeef

怪味鸡片multi-tastesSlicedChicken

(二)容易引发误解的菜名

1.含有西方文化禁忌材料的菜名翻译

西方饮食文化中,动物器官及部分动物本体为禁忌材料,不能出现在菜名中。而川菜中,包含这些材料的菜肴名称时常出现。为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译者须改变原料的表达方式,甚至改变词汇本身。例如,夫妻肺片。部分菜单上将该菜肴直接翻译,如Couple’sLungSlice,西方人理解为“夫妻的肺切片”。这样的惊悚翻译,定会引起西方人不快,产生极大误解。其实,本菜肴最初的名称为“夫妻废片”,仅一字之差。最初此菜肴是用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等凉拌而成,并不包含肺片。因此,翻译时,译者须直截了当,介绍此菜肴的做法,如ColdandDressedCattleChopSueymadebyaCouple.此处运用西方社会中已经接受的“杂碎”这一来自中文的词汇chopsuey来翻译“肺片”,因而能够使西方人士理解。

又如,泡椒凤爪。这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其创新性地采用制作泡菜的方式,将鸡爪如法炮制,形成这样一道风味菜肴。照字面翻译,名称为pickledHotpepperChickenFeet。但西方饮食文化中,动物的爪是禁忌,被视作不干净的原料。如若直接翻译,西方人士一看菜名就会失去胃口。因而,可将“凤爪”一词进行音译,为Fengzhao,这样避开了直接翻译“鸡爪”所带来的问题。

2.含有比喻方法的名称

中文的比喻方法,在使语言更加生动的同时,也使理解的难度增加。川菜中,许多菜名都运用了比喻手法,若直接翻译,则会让西方人觉得不知所云,无法理解菜肴本身。因此,翻译时,须进行处理,将比喻去除,或者最大程度地弱化,直截了当地表达菜肴本身的内容。

例如,蚂蚁上树。此处的“蚂蚁”指猪肉末,而“树”,指粉丝。因肉末附着在粉丝上,形似蚂蚁爬树,因而得名。直接翻译,名称为antsClimbingtree.西方人会将此菜理解为原料包含蚂蚁。因而,翻译时,直接按照原料翻译即可,StirredVermicelliwithmincedmeat

又如,开水白菜。这里的“开水”,不是烧煮至沸腾的水,而是指用母鸡、母鸭、火腿、干贝、肘子等原料熬制高汤,然后用高汤烫制白菜。因高汤清澈如开水而得名。因而,翻译时,要将汤的特色翻译出,multi-materialSoupCookedChineseCabbage

(三)有文化内涵的菜名

这一类菜名,因本身表达较为含蓄,故适宜先用交际翻译将菜肴本身的特色翻译出,后用语义翻译,解释名称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1.与人名、地名有关的菜肴

可采用以下格式:(烹制方法、口味)+原料+by+人名

例如,东坡肉。北宋诗人坡谪居黄冈时,创制了独特烹制猪肉方的方法。SteamedporkBellywithwhiteSpiritbyDongpo(oneofthefamousSichuanpoetsintangDynasty)

又如,宫保鸡丁。四川总督丁宝桢任职期间,创制的独特风味菜肴。DicedChickenwithpeanutandDicedLettucebyGongbao(oneofSichuan’smagistratenamelyDingBaozheninQingDynasty)

2.具有四川文化内涵的菜肴

此类菜名在翻译时,应重点突出对四川文化因素的理解和表达,并辅以解释。

例如,回锅肉。回锅肉包含两次烹调:第一次烹制猪肉,为了祭祀活动;二次烹调则是为食用。因而,翻译时要将此特点体现出来,并且加以解释:twice-cookedpork(1stformemorialceremony,2ndforeating)

又如,熊猫戏竹。熊猫仅在四川和陕西两省发现,而且,四川人民将熊猫视为四川的象征。这道菜是由澄粉团制成熊猫状、竹子状,并用核桃仁堆成小山,摆成熊猫和竹子嬉戏的样子。翻译时,须将原料、做法和文化内涵一同包括,SoyFlourmochiShapedlikepandaandBamboo(pandaplayingwithBamboo)

3.药膳

在翻译药膳名称时,最重要的是译出菜肴的功效,以使目标语读者理解。

例如,虫草鸭子,其对肺功能和肾功能有滋补作用,可翻译成DuckSteamedwithwormGrass(GoodforthefunctionofLungandKidney)

又如,当归炖鸡,其对造血功能和肝脏有滋补作用,可翻译成ChickenStewedwithangelica(Goodforblood-producingandprotectingtheliver)。

四、结语

菜名翻译看似容易,实则复杂。若是想做到有效翻译,使西方人士理解菜肴本身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更是复杂。因而,为达到有效翻译,译者需要先仔细分析菜名背后所包含的一切信息和内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表达法,来翻译出菜名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同时也需要介绍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本文应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探讨四川菜名的翻译方法,以期为译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娜,王玲娟.从川菜命名探析巴蜀文化内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8):76.

[2]谭继和.巴蜀文化与川菜[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3.

蜀道难翻译篇6

西方译学范式的文化转向及其理论诘难

老到圆熟出神入化——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赏析

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Givenness述评

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多视角研究

中英文前言作者自称语语用对比研究

论英语面试语境与批评话语意识

中西方语言教学之比较研究

英语军语的语言特征

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

日语在协调人际关系时表现出的几个特点

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

普遍语法中时体表现形式的归属

互动式听力教学及其三个环节

论修辞话语的解构性

俄英汉前、后缀构词法比较

网络德语教学初探

从“克隆”一词谈起

英语成语灵活变异探讨

中国大学生系动词seem使用的语料库考察

on的多义现象的认知性阐释

篇章回指确认中的制约因素研究

英汉对比标记语意义研究

图式理论框架下的语篇理解模式研究

试论佛学东渐对中古汉语词汇的影响

文本的未定性与翻译的解释性

唐诗《蜀道难》及英译文语气分析与语义功能等效翻译

翻译过程研究补遗——以译者介入的动因为视角

《诗经》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

论翻译家研究的理论模式

“FocusonForm”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化词使用的语料库调查

关键词记忆法的认知心理分析

实验中的交互性阅读教学与学生接受程度

整体倾向与宏观阅读策略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的功能研究

浅谈非英语专业自主性学习策略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验报告与分析

盛开在“‘他者’之域”的黑白奇葩——托尼·莫里森和纳丁·戈迪默

访谈性话语中的修正现象探究

原则性多义模式视域下的空间介词语义结构研究——以介词in为例

语言任意性研究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双双获奖

embodiment概念综述

连续性和完整闭合性知觉原则及其语言表征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观”发展述评

英汉双宾的认知对比分析:构式理论的视角

英汉研究论文结论部分作者立场标记语对比研究

汉语国际推广与我国国际教育的发展

蜀道难翻译篇7

【关键词】Cina;支那;秦;丝;成都

【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071-11

世界诸国称中国名号者甚多,然最广泛者当为支那(china),记支那名号最早出者为印度古文献《摩诃婆罗多》第二篇《大会篇》二十三章十九颂之“Cina”及《罗摩衍那》第四十二章十二节之“Cina”,两者皆指称中国。佛经中亦有“Cina”,汉译佛经音译为“支那”,亦有“震旦”、“振旦”、“真丹”、“真旦”、“至那”、“脂那”、“振那”等异译。此为中西交通史家探讨之热点,但“Cina”到底指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是中国的朝代称名还是地区称名,其原音为何,为什么古印度以“Cina”指称中国,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学者们意见颇有分歧,莫衷一是,现归陈如次。

一、1655年前佛经时代之研究

西晋前佛经往往采用意译,译印度Cina多为“秦”、“汉”、“晋”等。东晋后之译经者,多采音译为“震旦”、“振旦”、“真丹”、“真旦”、“支那”、“至那”、“脂那”等。

其一,Cina为秦说。西晋竺法护(约3-4世纪)所译《普曜经》记有六十四种异书,第二十种为“秦书”,其梵文为“Cinalipi”。但唐地婆诃罗译此经为《方广大庄严经》,译“Cinalipi”为“支那书”,显系音译。《高僧传》亦载:“既见猛至,乃问秦地有大乘学不。”“秦地”出自印度僧人之口,或为梵文Cina之音译。玄奘《大唐西域记》载有玄奘与戒日王的一段对话:“王日:‘大唐国在何方……’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至那者,前王之国号;大唐者,我君之国称。”戒日王还谈到昔日秦国天子“早怀远略,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故从前后文意揣测,此处玄奘所谓前王似当指“秦”。

其二,Cina为汉说。鸠摩罗什所译《大庄严论经》载:“我昔日曾闻汉地王子眼中生瞙”,此当译梵文Cina为“汉”。

其三,Cina音译为支那等。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云:“东国总言脂那,或云真丹,或作震旦,此盖取声。”据彭海《汉语佛经中华夏国称的两大音系——“震旦”与“脂那”》一文介绍,佛经中Cina之翻译有胡语和梵语之不同体系。先有胡语之“震旦”,东晋帛尸黎密多罗所译《佛说灌顶经》载:“阎浮界内有震旦国”,之后有梁僧宝集《经律异相》译作“振旦”,此外,尚有“真丹”、“真旦”等。后有梵语之“支那”,高齐由北天竺来华的那连提耶舍《法护长者经》译作“脂那”,之后印度来华的达磨笈多译作“支那”,此外,尚有“止那”、“至那”、“振那”等,不一而足,但以“支那”使用最多。据彭海此文,印度Cina之译词“脂那”、“至那”、“支那”比粟特语之Snystn、cnyrtn译词“振旦”、“真旦”、“震旦”使用要迟。

其四,支那无义。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云:“且如西国名大唐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

其五,“支那”为意译之“思维发达、文物昌盛、华言巧黠之国”。唐僧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云:“支那,亦日真丹,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计作,故以为名,即今此汉国是也。”宋僧法云《翻译名义集》云:“脂那……一云支那,此云文物国,即赞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也。”苏曼殊1909年5月20日致刘三书信云:“近证得‘支那’一语确非‘秦’字转音……及今读印度古诗《摩诃婆罗多》元文,始知当时已有‘支那’之名……考婆罗多朝在西纪前千四百年,正震旦商时。当时印人慕我文化,称‘智巧’耳……而西人所考,多所差舛。今新学人咸谓‘支那’乃‘秦’字转音,实非也。”今人黄兴涛亦认为“支那”一词本身在印度即含有“智慧”之意。以今之眼光审辨,此说似多有附会。

二、从卫匡国到伯希和

明清之际,西方来华传教士卫匡国首倡秦说,自伯希和唱和之后,此说风行一世,前前后后围绕此说展开争论,拥护者甚众,批驳者亦多。

其一,Cina为“秦”之音译。1615年,金尼阁神父整理利玛窦日记遗稿,译为拉丁文刊布,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认为:“这个远东最遥远的帝国曾以各种名称为欧洲人所知悉。最古老的名称是Sina,那在托勒密的时代即已为人所知……今天交趾人和暹罗人都称它为Cin,从他们那里葡萄牙人学会了称这个帝国为China。日本人称它为唐,鞑靼人称它为汉,而生活在更西边的撒拉逊人(Saracen)则称之为Cathay。”利玛窦没有说明“Cin”即为“秦”,但从后文之“唐”、“汉”揣测,交趾人和暹罗人所称“Cin”似为“秦”。明清之际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martinomartini)于1655年出版《中国新图志》(又译《中国新地图集》),在释名中第一个正式把“支那”(sina)称为“秦”。清末薛福成于《出使四国日记》主张Cina为秦之音译:“欧洲各国,英谓中国人日‘采宜斯’,法谓中国人曰‘细纳爱’。其称中国之名,英人曰‘采衣纳’;法人曰‘细纳’,又曰‘兴’;义人曰‘期纳’;德人曰‘赫依纳’;蜡丁之音曰‘西奈’。问其何所取义,则皆‘秦’字之译音也。‘西奈’之转音为‘支那’。日本之称中国为支那出自佛经,盖梵音又实与西音相通者……揆厥由来,始皇迫逐匈奴,余威震于殊俗。匈奴逐水草而居,其流徙极远者,往往至欧洲北境;今俄、奥、日耳曼、土耳其诸国,未必无,匈奴遗种。匈奴畏秦而永指中国为秦,欧洲诸国亦竞沿其称而称之也。”葛方文《中国名称考》亦认为,法国、英国、意大利称中国为“支那”,其名称来源同出于Chin和thin之声转,再加“a”,“a”者,国土之义,犹言秦国。古代印度和罗马人,均称中国为“Cina”、“thin”和“Sinae”,皆“秦”的外文对音。清末文廷式《纯常子枝语》亦主张“秦”音之说,但他却认为此秦非赢秦,而为姚秦:“今欧罗巴人称中国为氊拿,或为占泥,皆支那之转音,近时言译语者以支那当为秦字之合音。中国惟秦威烈最盛,故西人至今以称中土。余则谓若作秦音,正当是姚秦之秦,非始皇也。姚秦译经最多,天竺人以支那译其国名,西洋又从印度译之,故展转不可知耳。”

其二,Cina为“秦”之梵语音译。利、卫之说实为Cina语源为“秦”之梵语音译之肇端。鲍梯(m.pauthier)追根溯源,进一步申张利、卫之说,鲍氏认为“支那”称名源于梵语,梵语“支那”由中国古代秦国而来,秦国于公元前1000年时,已建国于陕西。英国贾儿斯赞成此说,谓古代印度、波斯及其他亚洲诸国所用之“Sin”、“chin”,皆因秦而成,今China末尾之a字,则由葡萄牙人所加。1894年,黄庆澄《东游日记》记日:“……中国秦时始通印度,印度人概称中国日‘秦’,迨由印度传至法兰西,则译秦为‘支歆’,由法兰西传至日本,则转支歆为‘支那’。”日本高桑驹吉1912年发表《中国文化史》也认为:“支那一名,原为外国人所呼的名称,固非中国人自加之名。寻绎这名称的起源,却有种种异说,难于决定。但最通行的一说,以为或者是秦始皇帝威势振于四境,其附近的人民称其地日秦(Chin),后遂转讹而为支那(China),乃由海陆两方面传于印度、中央亚细亚、波斯、西亚细亚以至欧罗巴,复经佛教徒之手而人中国本国。”1911年,德国雅各比(HermanJacobi)著文(《从考铁利亚中所见的文化及语言文学史料》,载《普鲁士科学院学术报告汇刊》1911年第44期)反驳此说,谓公元前300余年,印度梅陀罗笈多王时期,其臣考铁利亚(Kautiliya)《政论》一书中载有“Cina”产丝,秦朝开始于公元前247年,而《政论》成书于公元前300余年,故支那不可能为秦。1912年法国伯希和撰文《支那名称之起源》,驳雅各比之论,力主秦说。伯氏主张有四:(一)《政论》成书年代不确,不能以之否定支那起源于秦。(二)汉时匈奴人仍称中国人为秦人。《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汉书·李广利传》记秦人为汉人。《汉书·匈奴传》载“卫律为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守之”。《汉书·西域传》载“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三)《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汉时匈奴谓中国人为秦人,至唐及国朝则为中国为汉,如汉人汉儿之类,皆习故而言。”(四)《穆天子传》所言旅行中亚之人是公元前7世纪之秦穆公。美国劳费尔对伯氏之说先存异议,后又以语音学补充伯氏秦说,劳氏认为,中国在印度语、伊朗语和希腊语里的名称出于一个共同的来源,这个名字或许可以到中国国内去找,伯希和所举汉朝中国人在中亚被称为“秦人’并不足以证明cina、cen等外国名字都是根据这个“秦”字,伯希和没法从语音上证明这种转生语的可能性。“秦”字古音是当头带有齿音或颚音的din、dzin、dzin(iin)、dz口pin,汉语当头的dz音到了伊朗语里成了无声颚音c是可能的,且合乎语音规律。一方面是语音上的一致,另一方面是梵语、伊朗语、希腊语里对中国的称法相同,因此“秦”字语源有其合理性。伯希和为西方极具影响之汉学家,自伯氏之后,中西方学者大多赞成此说,诸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中国权威辞书《辞海》等皆采此说。

张星娘力赞秦说,其论据有四:(一)雅各比和贾儿斯皆不知秦之建国始于公元前700余年之周平王时代,至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即位,秦已强大,称霸西戎,早于印度《政论》约350年。西戎边界,可达今喀什噶尔、帕米尔高原,则秦名传于印度不难。汉以前之交通可由沙漠北道经哈密、吐鲁蕃、阿克苏、喀什噶尔至西方,即使秦穆公时秦之势力未及帕米尔高原,仅至安西敦煌附近,秦之威名由商贩而传至印度、中亚也极为容易。(二)秦惠文王(公元前338即位)灭巴蜀,其时在印度考铁利亚《政论》成书之前。《史记·大宛列传》所载蜀身毒道以及《汉书·西南夷传》所记中原与云南昆明滇越之交通,皆可证明从古即有商道至西南,可以接触印度商贾。秦国在先而甚长久,其名已成商贾口中习惯,不易改变,且汉初武帝之前,为时甚短,诸帝皆不勤远略,以守成为务,故秦之名由巴蜀、滇越而传至印度。(三)公元前177年,匈奴击败月氏,驱之西迁。大月氏自甘肃西徙时,汉朝不知之,而月氏亦不知有汉。秦自穆公时,月氏所居之地已臣属于秦,西徙之时必以为中国皇帝仍为秦之后裔。西方康居国(Sogdia)等称中国为秦斯坦(cynstn)以及希腊人、罗马人之秦国(thin)、秦尼国(sinae),皆自月氏得之。春秋战国时,秦与西方交通极繁,至汉初乃完全断绝,至汉武,乃重兴交通。(四)据《史记·大宛列传》及《汉书·西域传》所载,西域人及匈奴人在汉武帝时仍称中国人为秦人,中亚各地在汉初皆隶属匈奴,中亚土人称呼中国皆来自匈奴人之口。向达《中西交通史》亦主印度最古《摩奴法典》和《摩诃婆罗多》所载“Cina”因“秦”得声,但向氏认为希腊古书中提到东方出产丝绸的赛里斯(Serice)乃是丝国之意。方豪《中西交通史》探讨《支那名称之起源》似亦赞同伯氏所论。饶宗颐《蜀布与Cinapat——论早期中、印、缅之交通》亦支持秦说。饶氏认为,司马错灭蜀,在秦惠王时,是时蜀已归安,故蜀产之布,被目为秦布,得以Cinapat称之。季羡林亦赞成此说:“《摩诃婆罗多》,这一部史诗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中国(Cina)……我个人,还有其他一些中外学者,比较同意法国学者伯希和的意见,他认为这个字来自中国的‘秦’字,但是,比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要早一些,总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293杨鹏《诬蔑与辩证:“支那”称谓之源流考论》一文认为季羡林主张“Cina”为丝说,似误。

韩振华《支那名称起源考释》力驳伯氏之论,认为Cina在唐时为Ci-na,不作Cin-na,而“秦”为n收声的阳声,又对伯氏所举证据作一一辩驳:(一)大秦为译音,并非译意,不能据此认为中国自称为秦。(二)《大方广大庄严经》有3世纪月氏竺法护译本《普耀经》,其中有“秦书”、“大秦书”之称,而唐时天竺地婆诃罗重译此经时改为“支那书”、“叶半尼书”,可见前者之译已不见重于唐世。而大秦一名始见于《魏略》,不能以后见国名附会于佛陀在世时的国名,所以竺法护译支那为秦实有未是。(三)匈奴人及日本人称中国人为秦人不能超过秦始皇以前百年,与《政论》Cina之名无关。(四)对于《穆天子传》之穆天子即秦穆公之说,世人也多表怀疑,因此不能引用秦穆公西征事以作秦国国名远播西方之凭据。苏仲湘《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文化》亦反对秦说,他认为,印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政事论》以及古波斯弗尔瓦丁神赞美诗和《旧约·以赛亚书》中有关“支那”的记载皆早于统一的秦王朝。先秦背景下的秦国,除了后来的百年内外,并没有显著的文治武功,从而也没能对四邻发挥长久影响,加之月氏、匈奴的遮阻,那种认为因秦之影响远传域外而产生“支那”名号的意见,只是揣测之词。匈奴称“秦”和印度称“支那”各有根源,不能混为一谈。汶江、林剑鸣和陈得芝皆著文反对苏仲湘,申张秦说。李志敏《支那名号原音证》亦反对秦说,他认为,秦说论者提出月氏、匈奴、丝货商人传报秦国之名于印度,但月氏和匈奴进入西域的时代较梵文典籍记述丝绸运销印度的时代迟了大约一个半世纪,而且截止现在还找不到月氏匈奴传报秦名的文字记载和其他较为可靠的线索。公元前4世纪之《政事论》虽有Cina一词,但其是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Cina是丝之名物词,而不指中国专名支那。佛经所载“震旦”应指雪山(喜马拉雅山)以北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与“秦”无关,《大唐西域记》等典籍之“至那”为新疆喀什噶尔一带。李志敏于《“支那”名号起源时代考——再谈古疏勒支那地名》一文又特别重申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中国之外即已存在“支那”地名,支那原为雪山以北包括于阗、蒲犁和古疏勒一带诸种之名,普林尼《自然史》之“赛里斯”与梅拉所述之“赛里斯”以及阿奴比由斯《驳异教者论》之“赛里斯”当同指中亚前部一带,并不等同与中国的“赛里斯”,“赛里斯”之为中国名号,不会早于公元4-5世纪。此外,李志敏还撰文《“支那”名号涵义及指谓问题》,进一步证明“支那”(秦)地名广泛分布于自中国至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主干线及支线上,是许多地方的泛指称名。从中国中原直至非洲埃塞俄比亚皆有“赛里斯”之名,此与“支那”(秦)属于同名之异呼,从而可知梵文“支那”(秦)与“赛里斯国”的“丝绸之国”涵义相同。李氏三文所论,旨在澄清“支那”名号起源、原始涵义及指谓诸问题,批驳秦说,为自己所主之“丝说”申说论证。此外,朱文通《历史文献学的考察视角:“支那”词义的演变轨迹》亦反对秦说。

其三,支那为瓷器。1898年9月,翰林院编修徐琪上《请广磁务以开利源折》谓:“土之所出以磁为真质,陶土为磁盈天下,万国未有先于中国者。故印度以西,称中国日支那,支那者,瓷器之谓也。”

三、鲍梯之后的诸多异说

自鲍梯重申卫匡国秦说,伯希和极力倡之,后世有关“Cina”语源的研究皆紧紧围绕秦说展开或赞成或反对的争论。赞成者努力寻求新的证据支持秦说,已见前述。反对者亦力辟蹊径,另立新说,现陈述如下:

其一,Cina为越南“日南”之对音。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认为西汉时,中国与外国海上交通,悉经日南郡(Jih-nan),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之使者,由日南登岸而至长安,可见日南为繁盛之港。故支那为日南之原音。英国玉尔赞成此说。英国贾儿斯反对此说。法国拉克伯里亦反对其说,所据理由如下:(一)汉时日南郡不在今越南东京,而远在其南。(二)古代日南二字之读音,当如尼脱南姆(nit-nam),不应拼作Jih-nan。今越南人读日南为诺南姆(nhut-ham),广东人读如押南姆(Yat-nam),故日南之说,毫无根据。方汉文亦反驳此说,方氏认为日南为罗马人来华通道,罗马皇帝遣使来华之举之前当已知道中国。且日南地方甚小,不可能成为丝绸产地代表。

其二,Cina为滇国之转音。法国拉克伯里(Lacouperie)认为,公元前中国与西、南两方诸国之贸易,皆为古滇国独揽。张骞言天竺国商人至中国贩运蜀物往大夏交易,印度至四川,必经云南滇国。又滇国海上交通,当由红河而至交5止国,交5止即托雷美(ptolemy)《地理书》之喀第喀拉港。西方诸国盛传之Chin、Sin、Sinae、thinae,皆由滇国转音而来。英国贾儿斯谓拉氏之说为臆想之辞,毫无根据。张星娘亦认为拉氏之说,与中国史书所载滇国,全不合也。

其三,支那为梵文边地之意。烈维(SilvainLevi)认为古代印度之支那实指雪山以北的地域,而非指中国。1904年发行的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1933年商务印书馆改名为《中国古代史》)认为:“种必有名,而吾族之名,则至难定,今人相率称日支那。案支那之称,出于印度,其义犹边地也。”冯承钧《西域地名》“Cina”条谓:“支那,一作脂那,一作至那,梵文边鄙之称,原为雪山以北诸种之名,后以为中国之号。”

其四,Cina原字为“羌”。杨宪益《释支那》批驳伯希和秦说主张,认为古代中国西部高原的种族通称为羌,后分为秦、荆、滇三大国,伯希和所举《大宛列传》之秦人当为西域羌种,秦、羌本一字,故汉代或称羌人为秦人。故古代印度之“支那”原字为“羌”,与秦朝无关。又脱烈美《地志》里的Seres与Sinae当为蜀国与滇国。

其五,丝国说。何建民《隋唐时代西域人华化考》认为:“中国为世界之古国,又系大国,故其国名,早已传闻于西域诸国间……汉与身毒及安息间之交通,自不待言,即如远西之犛轩(大秦)亦已启其端矣。于是似指中国北部之地名Serica,及似指华北首都——或即长安——之地名sera(metropolis)等,乃发现于希腊与罗马之著录。季羡林《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一文认为,印度懦胝里耶(Kautiliya)《治国安邦术》载有“Cinapatta”,“Cinapat这个字是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Cina,就是‘脂那’、‘支那’;另一个是patta,意思是‘带’、‘条’。两个字合起来意思就是‘中国的成捆的丝’。这个字本身已经把丝的产地告诉我们了。”季先生认为Cina有丝之意,但似乎并没有说Cina即为丝国之转音。赵永复《丝绸之路一汉唐时期中西陆路交通》认为,古代西方称中国为“赛里斯”,它从希腊文“赛尔”而来。“赛尔”即蚕丝,因蚕丝出于中国,故把中国称为赛里斯。李志敏《支那名号原音证》认为,梵文Cina原音为汉语“丝”字,人们误译为“中国”。英语Silk、意大利语Serica、俄语Solk、新波斯语Sarah及阿拉伯语Sarak等语词(丝)之语源皆出自梵文Cina。古罗马学者托勒玫(ptolemaeus)之《地理指南》有“赛里国(Serice)记”和“秦尼国(Sinae)记”,此当为梵文Cina之音译。古希腊人谓蚕日Ser,谓中国eiSerice(赛里斯),意为“丝国”,由此反证Cina(支那)原来涵义亦当为“丝国”。李志敏于《“支那”名号涵义及指谓问题》一文再次重申上述观点,此外,李氏还认为,上古汉语对丝绸另有“缯”称,缯上古音为蒸韵从纽,此为另一些外语中通名“丝绸”的呼名,后来则为专名“秦”或“秦尼”之渊源引。韩振华《支那名称起源考释》认为,古今国名,多用其地特产之名以称之。甲骨文即见“丝”字,中国最早以产丝著称于世,故诸如公元前400年前之希腊文《克特西亚》(Ctesias)述及“Seres”等文献记载,意当为“丝”国。丝之古音日si或Ci,传至中亚,因鞑靼语转译,丝之单数变为Sir或Cir,复数变为Sin或Cin,嗣后辗转传至印度,另加“a”为收声,遂成Sina或Cina。方汉文《关于“支那”名称的来源》认为中国古代称名“支那”即为古希腊人所说的“赛里斯”,但由于中国与希腊之间没有直接商贸关系,从“赛里斯”到“支那”,经过叙利亚语、东伊朗语、梵语等古代语言转译的影响,转译不同,即形成对中国指称的不同读音。但所有名称皆起源于中国的“丝”,语辞意义当为“丝国”。其证据有四:(一)中国丝绸远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就传到印度,随后到中东与希腊罗马,随之出现中国称名,此在秦建国之前。(二)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的《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3世纪的《政治论》都远在秦国或秦朝之前,且《摩诃婆罗多》同时还提及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基拉塔斯(Kiratas)民族,古代印度人最早是通过东方路线接触中国,所以支那称名不会从西方传人印度。(三)根据公元2世纪罗马人包撒尼雅斯(pausanias)《希腊志》及《希腊拉丁作家远东文献辑录》的记载,希腊文献中“Seres”(赛里斯),意为中国人,其起于蚕与丝的本意。(四)古希伯来文所记《圣经·旧约》之《以赛亚篇》有“Sininm”(支那),《以赛亚》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早于中国秦朝的建立,亦可证明支那不可能为秦之重要证据。Sininm其第一个音节“赛”同希腊文,第二个音节“那”同梵文,希伯来文所记可能为梵文向希腊文的过渡。中国出土《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之叙利亚文“Zhinastan”(支那斯坦),基本同于希腊文拉丁文之读音。故最早中国称名来自梵文(Cina)和希伯来文(sininm),皆以“丝”之发音称呼中国,这两种语言转译到希腊文与拉丁文,形成赛里斯(Seres)之名。叙利亚文受波斯文影响,古波斯人用伊朗语,伊朗语没有送气浊辅音,发生s-zh音转,此为“zhin”、“chin”读音来源,后人附会为秦国之“秦”。

其六,支那本音为“荆”。丁山《论支那即荆蛮对音》认为,蜀印交通,后于楚印,且荆楚未尝不产丝,楚在宗周及春秋初期文献中多称为荆,或日蛮荆,或日荆蛮,均因缘其所居荆山为名也。荆,今音Kiang,似与tieg(支)音甚远。然谐(支声)之字,若伎、妓、技、蚊等今则多有g‘ieg音。g‘与Ki声类极近;是以支那之“支”,自得谓即“荆”之音转。荆蛮之蛮,今音man,似与nan声甚远,但在古代语言上m、n二纽,亦常互转,则印度人所谓支那(Cina),即荆蛮(Kiang-man)之对音。苏仲湘《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文化》认为,荆自殷商早期至为秦所灭,历史绵长,国势隆盛,威名彪炳,地广人众,民族繁多,此外,荆农商阜盛,技术发达,政治、经济、文化皆有巨大成就,凡此种种,皆不是秦国所能颉颃,故域外广泛传闻之“支那”,与秦并无关系,而是因荆而生。从中国南部通往印度的交通路线当早于北方丝路,早期域外大国有关中国的知识,大体皆是印度再传。《罗摩衍那》所载“支那”和“外支那”,按其本意即是以南部中国为对象的“荆”和“外荆”。托勒米《地理》所记赛里亚国和西纳国(秦尼)皆是印度传出后的派生孳长。此外,“荆”为颚音,“秦”为齿音,“荆”音更接近“支那”本音。苏文一出,汶江旋即撰文《“支那”一词起源质疑》反驳,汶江着眼于苏文所列文献和史实进行一一驳斥。汶江认为《罗摩衍那》之“支那”在兴都库什山以北,说明当时印度人是通过大月氏人、大夏人、塞人等西域民族而知道中国,苏文所提其他印度古籍《摩诃婆罗多》和《政事论》皆不能支持至迟在公元前4世纪中印已有直接交通的论据。此外,甲骨文有“楚”无“荆”,晚出之“荆”为轻蔑称呼,楚人从不自称为荆,如因尊重楚国威望,理当称楚,断不会以“荆”称之。汶江认为四川与印度间交通上限在公元前3世纪末,秦统治下的四川商人带到印度去的中国名号,只能是“秦”。林剑鸣《“支那”的称谓源于“秦”还是“楚”》亦力驳苏文“荆是通用名号,楚是别名”之说,认为楚才是正式称谓,荆乃别名。陈得芝《从“支那”名称来源诸“新说”谈起——关于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问题》着眼于“支那”语音亦著文力驳苏氏之说,“荆”,《广韵》为见母庚韵开口三等字,读kieη,古音和今音不同,梵文ca辅音和Ka辅音发音部位和方法不同,故梵文Cina不可能和“荆”字古音相对。而“秦”字,《广韵》为从母真韵开口三等字,读dzien,与梵文Cina正成对音。郑张尚芳《古译名勘原辨讹五例》先申说Cina初应对晋后,又说南方民族如毛南语称汉人为cin、黔东苗语之Cen,则c与见母对应,Cina又可能指“荆”。

其七,Cina本源于成都。段渝《支那名称起源之再研究——论支那名称本源于蜀之成都》首先对伯希和、张星烺和饶宗颐等主张“秦说”的证据作了一一辩驳。段渝认为,懦胝里耶《政事论》当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故伯希和把公元前222年建立的秦朝当作公元前4世纪已见于印度的支那之本源,不能成立,此外,伯氏所举《汉书》《史记》,有关西域“秦人”的史料皆不可靠。张星烺所主“秦国说”出于逻辑演绎,不足置信,饶宗颐“支那为秦之蜀地说”所举秦灭蜀得蜀丝而有秦丝之称,秦丝西传印度被称为“Cinapatta”与《政事论》年代不符,“Cina”不为秦之蜀地。段渝认为,苏仲湘“巴蜀是荆的外府”并无事实根据,“庄蹁王滇”亦只是《史记》笔误,楚、印交通亦晚于蜀、印,故“支那为荆说”不能成立。大量史实证明,至少在公元前13、14世纪之商代中晚期,蜀人便通过牦牛道和五尺道经南中进入缅印,与印度进行商业贸易交流,延至支那名称初见于印度载籍之时,其间之交往关系已存在千年之久。印度最早认识的中国即应为蜀,Cinapatta为成都丝,Cina即为成(都)之对音。按南方语音特征,“成”先秦音为齿音、前鼻音,归真部从纽,其读音与“秦”相若。据劳费尔所举各种有关支那语例,可证诸种语言里支那一词之相对字皆从梵语Cina转生而去,亦可证明丝绸从蜀播至印度再至中亚、西亚及地中海的历史事实。

其八,支那为齐。温翠芳《“支那”为“齐”考述》以《尚书·禹贡》所记兖州、青州、徐州产丝为证,认为上古时代,山东地区当为主要产丝地。自姜太公封齐到春秋战国,齐地蚕桑丝织皆隆盛。此外,考古实物证明早期中印间通过海上贸易而往来,齐地有着发达的海上交通,中国典籍所载齐、燕之人渡海寻求不死仙药之来源为印度《摩诃婆罗多》及《罗摩衍那》,与印度发生商业、文化联系的正是滨海的齐国。“齐”字古音为Ci,

“南”字古音为na,“Cina”原音当为“齐南”,即为兖州、徐州在内的齐国南部产丝重地。

其九,Cina古译出自“周”或“姬”。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考察了早期印度文献中有关中国的记载,沈氏认为,《山海经·大荒西经》成书年代与公元前5世纪佛陀时代相当,这个时代就有云南一带移民和商人将中国称号传至印度,此时为周朝,而不是秦穆公时代。卫匡国等耶稣会士由后起的拉丁文读音秦尼(Sinae,thinae)附会中古波斯语和印度梵语之中国称呼,导致“秦”或“秦尼”误说,对照周代以来汉族在新疆的发展历史,Cina之古译出自“周”或“姬”。不但如此,公元前5世纪费尔瓦丁神颂辞之Cini及古波斯文之Cinistan,玄奘译为“支那”,应译“支尼”,为移居新疆和阗、叶尔羌、塔什库尔干等地周室后裔,即“周”国或“姬”国之对音。

其十,苗语说。石宗仁《中国名称“支那”之谜与苗族——世界著名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与(中国苗族古歌)传递的信息》一文,基于苏仲湘《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文化》研究成果,置产生“支那”一词之历史时地于先楚之三苗、楚之荆蛮以及后来聚居五溪流域之苗族,结合中国长江流域古代稻作文化遗存与荆楚母语文化,举出23例苗语地名,认为吉(纪、己、棋、荆)在苗语冠词系列地名里,没有具体含义,只与其后的中心词素组合,方构成“或宽”、“或大”、“或好”、“或平坦”、“或重要”之含义,“支那”(实为吉那、纪南、子腊)与“荆楚”(吉楚)不是汉语名称,而是中国最早经印度传播于亚欧大陆的三苗、荆蛮的母语——苗语之地域名称。“支那”其苗语含义是“好水田的地方”,“荆楚”其苗语含义是“宽广的田野”,稻作文明是这些语词的中心内涵。石宗仁《荆楚与支那》一书亦重申此观点k66)。此外,黄中模主编《中国三峡文化史》、田夫《探索“支那”神秘语义的通道》引亦赞同此说。

其十一,Cina为古傣语“铜钱城”的梵语音译。徐作生《“支那”源于古傣语考——从蜀身毒道诸种因素论梵语Cina的由来》以早于北方丝绸之路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为背景,通过亲身勘访滇西4000多公里古道,从民族、文物、语言、风俗、地理及交通等多重角度,对“支那”词源进行破译。徐氏认为傣族是蜀身毒道上最早的文化传播者,位于缅甸北部密支那(myitkyi:na,《新唐书》谓丽水城)之东100公里处小城支那(kyi:na,铜钱城),是百越乘象国时期连接滇、缅、印商道的中外贸易中转站,这座小城逐渐成为华夏九州之代称,即为梵语Cina之语源。因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其城已被历史湮没,其遗址在云南省盈江县盏西区。

其十二,Cinan长安音译。王平文《“支那”一词的来源及其演变过程》认为,西方国家一般用一国之首都来象征表示这个国家,用唐都长安代表中国,用音而不用意。王平文《从语音学、音韵学角度再说“支那”的源流》进一步认为,支那产生于公元9世纪唐朝前期,“长”有Chang和Zhang两种读音,读成支那的是根据沿海地区的吴音,读China的是根据首都的发音。

其十三,Cina初应对晋。郑张尚芳《古译名勘原辨讹五例·Cina初应对晋》认为,秦之建国远晚于晋,且历年过于短暂,秦之先人对胡狄的影响不逮三晋。秦之古音zin>dzin,古代汉语为浊音,直至近代汉语方始变清音,缅文Cin’或Cina’、梵文Cina、希腊thinae、拉丁Sinae、英法Chin-等外语大都不缺浊母,但对译“秦”字,全都作清音而无一作浊音。古印度语文献早于秦代就称中国为Cina,汉译佛经译之为“脂那、支那、至那”,又或称Cinisthana,汉译“震旦、振旦、真丹”,其词根Cin都回译为章母字“震振真”或“脂支至”等,明显皆为清音。最初印度及西方人,皆通过中亚从北方草原的胡人处得知中国,草原民族南下最初所遇应为周成王时分封之晋(’Sin>tsin)。

四、梵文Cina之语源当为成都

人类对发明创造的热衷和推崇自古而然,丝绸为中国极为古老的发明,中国的丝绸传播域外,域外以此伟大发明代称中国,这当为早期人类之通例。人类生存法则决定,人们往往向往能给自己生活带来改变的发明,丝绸改变了人类的服饰风尚,爱屋及乌,人们对丝绸原产地名自然亦会推崇而神往。以此而论,以丝绸为着眼点考察“Cina”之语源者(见前其五、其六、其七、其八)似最符合早期人类经济文化交流之面貌。在“丝说”背景下,学者们联系先秦主要产丝地,又提出支那为“荆”说、“成都”说、“齐”说。综合蚕桑养殖起源、丝织产业及南方丝绸之路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文献和考古实物观之,“成都”一说似最为合理。

稽之文献与考古,蜀印交通至少在公元前13、14世纪商代中晚期,即有频繁交流,段渝《支那名称起源之再研究——论支那名称本源于蜀之成都》一文之述备矣,且段渝还举出“Cina”为“成都”之对音也有语言学上的证据。段渝从交通和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对Cina语源已有充分论证,烦请读者检索,兹不再重复。

目前,多数学者大体认同梵文“Cina”之词根“Ci”当与“丝”为同源,季羡林还主张“Cina”即为产丝之地。Cina既与产丝之地有关,那么,这个盛产丝绸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结合段渝所论,如果我们能证明古蜀蚕桑业起源甚早,且蜀丝在古印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及《政事论》成书时代即已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远销印度,那么,“成都”一说将有更为充实的立论依据。

《文选·蜀都赋》注引扬雄《蜀王本纪》日:“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以上到蚕丛,积三万四千岁。”任乃强《蚕丛考》日:“窃疑蚕丛之义,谓聚蚕于一箔饲养之,共簇作茧,非如原蚕之蜗娟独生,分散作茧。是原始人类—大发明创造,故成为氏族专称也。今蜀人犹称作茧之草树为簇,语音作丛之入声。疑即蚕丛语变也。”《说文》谓“蜀,葵中蚕也。”又据任氏此文考证,“蜀”之为字,系古人专为原蚕(野蚕)制造,盖即原蚕之本称,后世人工改良蚕种,则新造“蚕”字以相区别。野蚕性不群聚,故“蜀”亦引申为“独”(獨),以此揆之,早在开明氏前甚古时代,蚕丛氏即已创始发明了蚕桑技术,改良独居之野蚕,使之丛聚而生,故日“蚕丛氏”。蚕丛氏所居之地岷江河谷地带,至今犹多野蚕,此其证也。前蜀冯鑑《续事始·蜀蚕市》条引《仙传拾遗》曰:“蚕丛氏自立,王蜀,教人蚕桑,作金蚕数千头,每岁之首,出金头蚕以给民一,蚕民所养之蚕必繁孳。罢即归蚕于王,巡境内所止之处,民则成市,蜀人因其遗事,每年春置蚕市也。”冯鑑所言甚是,古蜀之先民追根溯祖,认发明了家蚕养殖的蚕丛氏为氏族部落之先。也即是,蚕丛氏为古蜀文化始祖,这个氏族即是靠饲养家蚕而闻名于世的。蚕丛部落沿岷江一路南移,鱼凫田湔山,杜宇治郫邑,“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据《华阳国志》所载,开明王二世卢帝开疆拓土,征伐激烈,成为一方霸主。约公元前400年前后,开明九世移都成都,中原正为战国时期,与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的《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3世纪的《政治论》所记“Cina”时代也正契合,两相印证,若合符节。

大凉山地区有一支“布良米”藏族,意为吃蚕虫的人,吃蛹之外,他们亦抽丝织绸。甘洛藏族有称“耳苏”者,同样以吃蛹为主,另外亦打线织绸,此一地区之藏族与蚕丛氏皆为氐羌别支,此当为蚕丛氏部落之遗风。

养蚕为古蜀人所创,于《史记·五帝本纪》亦有印证:“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783《路史》卷十四《后纪五》曰:“黄帝……元妃西陵氏日像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此西陵当指陇西岷山一带,正与蚕丛氏所居之地吻合,桑蚕发源于岷江流域于史有征。此外,蜀地大量有关蚕桑的神话传说也能为此提供佐证。《蜀图经》记有蜀女化蚕为蚕之始,是为蚕女马头娘,蜀地至今仍有奉祀。蜀地蚕农至今犹祀青衣神,此神即为教民养蚕之蚕丛氏。

蜀道难翻译篇8

汉、藏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熟语。熟语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约定俗成、为社会长期所习用的,有固定结构形成和固定词汇成份的语言单位(词组、短语或短句)。熟语是语言的精华,一般具有结构严紧,形式简练,含义精辟,形象鲜明,表达生动等特点,因而为人们喜闻乐见,广发流传。汉语的熟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警句、典故、惯用语、歇后语等,种类繁多,民族特色突出。正因为如此,熟语的翻译也比较复杂。但是翻译时抓住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语言结构的整体,避免死译硬译,特别是传达好熟语所具有的修辞色彩,对于提高译文质量至关重要。

一、不同熟语的理解

1.典故

典故是语言中很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历史事件、寓言或其它的文学作品。汉语文中的典故经常使用人名,绝大部分人名已经不起指称作用,专有名词普通化成为了一般名词,在语言中产生转义,一个人名代表某些特定的人。如“诸葛亮”是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而其形象转义是“智者”。例如:守株待兔“ngalmedvbrasburreba”三顾茅庐“lhagbsamgyisgdanzhu”和得陇望蜀“snemobstannakhug”等。

2.谚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以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多表示判断和推理。谚语言简意赅,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gzhondussdugrusmabskyedna,rgasdusvgyodrungcilaphan”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khovispyodpavithabstshul,khoranglamyongduvjug”等。

3.警句和格言

警句和格言是习用的名人之言,经典之语,含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警句与原作者有联系,引用时不仅想到它的教育作用,还会联想到原作者。而格言一般来自古代文献,流传至今仍有教育意义,但与原作者的联系已不密切。例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格言)“nadselbavismanlazhimpomed,shatshabavigtamlasnyanmome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dpechakhriphragklogthubna,rtsomyigvbribarthogspamed”(tuvuphuvu)和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dustshodlasngatshornyamsmyongvbyung,dpechavlogpalasshesbyavbyung”(aosithilavohphuvusici)

4.惯用语

惯用语是口语中和书面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固定结构的语言单位。惯用语都是比喻性的现成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性。

汉语中的惯用语以三音节结构为主。

例如:挖墙脚???gyangrtsavdruba???

磨洋工???nyimavkhyolthabsbyedpa???

耍花招???gyosgyukhramgsumbyedpa???

乱弹琴???byaspyodgangbyungbyedpa???

打圆场???vdumpagtongba???

花架子“ltosshomcherungspyodsgomed???

和稀泥“rtsadonvsgyurnasvgrigthabsbyedpa”等。

还有四音节的惯用语,例如:捅马蜂窝“sbrangtshangdkrugpa”打退堂鼓“lamdkyilphyibshol”和打小报告等。

还有五音节的惯用语,例如:朽木不可雕“sarulgyischumithub,korulgyisrgyunminyan”无官一身轻“gosamednalussemsbde”桃李满天下“slobphruggnamvoglakhyabpa”

5.俗语

俗语是“通俗流行之语”句,主要在群众口语中使用的固定语句,特点是通俗化,口语化,也有一定的形象比喻。例如:生米煮成熟饭???tsharbavilaslabyedthabsmed”风马牛不相及“phantshunvbrelbartsanasmedpa???

解铃还须系铃人“sbrulgyimdudparanggrol”等。

6.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譬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例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lkugspasmyangrtsizasna,khatigcherungbshadmithub”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khrimsmedlugsmedkyilasbyedpa”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skyobthabsmedpa”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gyosgyukhramgsumvdzoms”等。

二、熟语的翻译方法

熟语种类繁多,特点各异,翻译时要充分再现它们的特点,要紧紧扣住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透彻理解,力求内容和形式统一,准确表达。现将通常应用的有关汉语熟语的几种译法分别加以简要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一)直译法

直译既不引起读者理解上的困难、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又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熟语的形象比喻、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例如:

(1)芝麻开花,节节高。“tilphungmetogbzhadbzhingciglasgcigmtho”

(2)纸里包不住火。“shogbusmemivthum???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milabrtsonvgrusldangyurna,lcagsdbyugbrdarnaskhabtubsgyur”

(4)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红楼梦》

???chungmaviskyegzugsmdzesshinggshisrgyudvjampavdiltabuzhiggsergyisgronmebtegkyangrnyeddkavbasdedonyidlaajagspargyis???

(二)意译法

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的藏语令读者无法理解时,一般应采用意译法。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

(1)打破沙锅问到底。“chuvgogangthugvdriba”

(2)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semspayabyobbyasnasblobdepomedpa”

(3)茗烟又嘱咐他不可本文由收集整理拿进园去,“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红楼梦》‘mengyangyis“vdidagdgavtshaldubsnamrgyumed,gzhangyisshesnakhobovdugbzodmibdebayongngeslags”zhesgdams’

(4)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水浒传》

???danigyolyanggyolkhommedpasdelaskhagvdogsgyobridcigmibyedthabsmedbyungsong???《chungogsgtamrgyud》

(5)无事不登三宝殿。“donmeddumiphebs”

(三)套译法或替换法

汉语里有一些熟语和藏语的一些熟语在意义和用法上基本对应,采用相同或极其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极其相似的喻意。如“惊弓之鸟”和“tsherphungthoggibyivu”,“以卵投石”和“byasgongrdolabzhuba”等等。遇到类似情况,就不妨借用藏语同义熟语来替换翻译。但在借用熟语时,必须注意两种熟语各自的特点,避免在时代、地点、条件、民族习惯、色彩等方面与原作上下文形成矛盾。例如:死马当活马医。???mirochursbangsnasgsothabsbyedpa???太岁头上动土。???senggemgolasprevuslagrtsedrtsebaltar???和彩霞咬着嘴唇,向贾环头上戳了一指头,说道:“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红楼梦》tshdzhayisamgtsigsbsngamsnasjahongyimgolamdzubmosbsnuntergyuvbrasmedpalavng,khyedni???rtargansgabcosdgarlamngon,phagpadonggsosbzanglamngon???zerbaltrlegsnyesmirtogsmkhanzhigvdug???zer。以眼还眼,以牙还牙。“dgarladgralandangkilakilan”、杀鸡儆猴“rabsadnalugvdar”和班门弄斧“nyimarskronme”或“sangsrgyaslakakha”。“鲁班”是中国木工的祖师爷,他发明了“锯”,他在汉族读者的心目中的形象一目了然,而对藏文读者来说,却不知是何许人也。所以译为“nyimarskronme”或“sangsrgyaslakakha”译文采取了“借用(替换)”译法,从而使原语信息充分再现出来。

(四)改译法

由于各民族的语言习惯、心理习惯不同,为了克服文化障碍,而所有的俗称并不是经过严格推敲的学术概念,更不是经过准确界定的法律概念,因此,在翻译这类俗称时,一定要遵循现代语义学的原理,结合译入语的语境,翻译要符合译入语习惯,不同程度地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是允许的。但是这种改动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例如:

(1)这个人胆小如鼠。“misngarmawadangvdra”汉族习惯把鼠比喻成一个胆小的动物。但藏族却把狐狸比喻成一个胆小的动物,习惯用“sngarmawadangvdra”来表达。

(2)一箭双雕???mdavgciggisshagnyisbsadpa???藏族风俗习惯中禁忌射雕,雕为神物,但有打猎习惯,把“雕”改译为“鹿”。此成语译为“一箭射中两只鹿”才不改变其意义,义符合藏族文化。

(3)他的正义行动,被反动当局看作眼中钉,常常受到迫害。

“khovibdendrnggibyavguldelogsbyodpavimignanggitshermaltaburgyurbasrgyundugnodvtshemyangdgos???汉语中常把“视为仇敌”的意思比作“眼中钉,肉中刺”。但藏语中一般不说“眼中钉”而说“眼中刺”。因此,译文中把它改译为“mignanggitsherma”再如:

(4)情人眼中出西施。“mdzavbodampavimiglamna,grogsmodenilhamonyid???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mchodrtenvgrogsnadvarrag,slangarvgrogsnadrimag”

(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vbadminmilabltos,vkrubminlaskyisgcod”等。

(五)增译或减译法

汉语熟语中,常有并列结构,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喻意,翻译时通常简译,省去并列重复部分,保留其基本意义。

例如:烂醉如泥“bzinaslcibaltargyurba”、断子绝孙“rgyudshulchadpa”和生吞活剥“khyurmidgtongba”等。

有些熟语直译后,译语理解起来较含糊,于是增译一些词语明示语义。例如:手心手背都是肉“lagpaviphyinangshayin,mdzubguringthungspunyin”、识时务者为俊杰dusdonrtogsnaphorabyin、效犬马之劳“bzhonrtabzhinduzhabsphyivbulba”和吃着碗里看着锅里“khalabzavrgyudangmiglavdzinrgyudgos”等。

(六)多译法

汉、藏熟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熟语翻译过程做到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即有利于源语文化向目的语文化渗透,又有利于译文符合译语的语言习惯。这就熟语中出现两种不同的译法:归化与异化。例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khyivikhalasbasomithon”或“bongbuvikhanasgsermiskyugs”、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bdenyodnagangdusongyangthar,bdenmednagomgangsbobadkav”或“bdendanglungpaviphuthagring,rdzundangabravirngamathung”和无风不起浪“memeddubavphyurdonmed”或“rgyumedvbrasbuvbyungmisrid”等等。

蜀道难翻译篇9

>>科学青年的生日礼物:知识、节操、重口味科学的节操就是没有节操皇帝的重口味男中音的节操“重口味”背后的隐忧重口味的“危机公关”富豪圈子的重口味帝王们的重口味重口味的科学家官员的气节操守说好的节操呢?你的节操,碎了没重口味的伟大艺术家emBa圈的恋情,重口味瞬间吸睛的重口味安徽美食舌尖上的重口味重口味的《无人区》美国总统的重口味爱好“鲜”为人知的重口味史上最萌的重口味专题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科学青年的生日礼物:知识、节操、重口味科学青年的生日礼物:知识、节操、重口味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因上课劈砖而走红的川大老师魏骁勇为了证明自己学过武术,他当场表演“高难动作”,并分析了整个支撑的受力图。

“第一次中国月球探索真的只花14亿,相当于北京市修两公里地铁的钱。”

“有人说雷雨天不要打电话,因为会遭雷劈。小学生都知道,装×才会遭雷劈。”

北京11月的周末日,冷风大,42个讲者和几百个果壳粉窝在木马剧场里,分享混搭的知识和经历。这是果壳网庆祝三周岁生日的方式万有青年大烩。这是“万有青年烩”的豪华版,后者每年在全国主要城市免费举办近十场活动,六至七名“科技青年”向听众介绍好玩儿的知识。

主持人小姬看着挤得满满的人:“有人愿意告诉我为什么参加这个活动么?我估计票价太便宜,所以决定明年票价乘以二。”烟花真的能炸塌大桥

“快到‘十一’了我们又琢磨去哪里能看到花,沿着亚热带看一圈,台湾还不错,那时东北季风还没有来,雨季已经过去。”

植物学博士后顾有容和生物学博士桔子是一对以“看花”为乐的情侣。他们用一年时间做“花日历”,拍摄了40多部植物短片。

“我们想拍玉蕊开花,于是深更半夜摸到海边,正说着这植物借助蛾子来传粉,就有一个蛾子扑到镜头前。”桔子为视频做解说,这是她和男友在台湾骑行时拍摄的画面。并肩站在一起的顾有容介绍他们建构的台湾植物形成史:大概第四冰期时海洋水面下降,此时台湾和中国大陆、琉球群岛之间存在路桥,植物便沿着陆地安家到台湾岛。

俩人很默契地交替解说,语速极快,玉蕊、金莲花、七里香等一串美丽名字流泻而出。

呼声最高的讲者大概是主持微博账号“江宁公安在线”的“警察蜀黍”。主持人加菲众说:“我一直以为‘江宁公安在线’微博比我见过的‘平安北京’……”吓得他立刻打断,“这个不能讲,这是北京。”

加菲众坏笑道,“还没说完……iD都要长。”

“警察蜀黍”自称最近胖了几十斤,笑起来憨憨的。他说“不懂科学的警察不是好保姆”,并以去年河南的炸桥案为例,一辆装满烟花的车把桥炸塌,引发公众非议,“这桥是豆腐捏的么?”

他认真地说,这是因为质疑者们“没有见过中华烟花的伟大威力”,随即播放了三段视频,几个农村年轻人把烟花埋在房中,爆炸的瞬间,房子倒塌,烟尘四起,威力有如地雷。

“谁还不相信9.8吨烟花能炸毁桥?如果当时政府把这些东西及时公布给网友和媒体,我相信不会有那么多质疑。”

左侧的微博墙上,有微博说:“当‘警察蜀黍’说自己已婚有孩的时候,现场听到了无数少女心碎的声音。”

然而还是有年轻姑娘送上两块自己做的蛋糕。舞台太大,无数人节操碎在这里

自称“微博上最没节操的野生脱口秀翻译”的谷大白话走到舞台中央,左手插裤袋里,先道明主旨:“前面几位分享知识,我主要分享三俗。”

谷大白话是微博上的段子高手,主业翻译脱口秀视频。他举例如何让翻译接地气儿,讲F开头的三俗单词译成“特么”的委婉说法,将墨西哥鸡肉卷taco译成“肉夹馍”,于是中国观众流着口水欣然接受后者。

他顺便涮了一下姬十三。谷大白话说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是发明了一个广泛传播的词,丁日,“我最早没想用汉字,而是字母加数字。”

稍一停顿,屏幕上出现大大的“J13”。全场陷入止不住的疯笑之中,包括坐在第一排的姬十三。

谷大白话又将话拉回来:“幸亏当时没这么做,要不然今天就不能站在这里,而是跪在这里了。”

看脱口秀有什么好处?谷大白话总结为,吐槽一切、恶搞一切,“可以让我们心胸越来越宽广,即便你只有32a的胸围,也可以拥有36D的胸怀。”

主持人东东枪向谷大白话致意:“我一直认为这是高端、有品位的活动,你改变了我的认识。”

紧随其后的演讲人王琛一上台便拉开衬衫领口,在一片惊呼声中,露出左肩青色的阿莫西林分子方程式。

这与其职业相合法医。于是王琛的演讲成了重口味之大集成。他赞谷大白话讲得太好了,在这个不断碎节操的地方,自己也要粉碎一些东西,“比如大家对美食的热爱,有没有人喜欢吃榴莲?”

坐在黑暗中的观众稀稀落落地举手。

王琛环顾了一眼举手者,悠然开口,“水里泡一个礼拜的尸体刚刚好是榴莲味儿,还挺香的。”场内顿时响起一片作呕声。

这还远远不够。他继续讲解剁大腿、锯颅骨用什么工具。屏幕上出现一坨块状物图片,观众纷纷猜以豆腐、奶酪。王琛微笑告诉大家,“我们大美食家有很好的刀工,于是我们要切大脑。”

因上课劈砖而走红的川大老师魏骁勇上台后,忐忑不安道:“你们舞台太大,无数人节操碎在这里,我也担心我自己的。”

他分享了自己如何不断调整梦想,最后终于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搬砖民工”。为了证明自己学过武术,他当场表演单手撑地、脚置桌上,让身体呈水平状。

“如果我成功你们抓紧拍照,我撑不了多长时间……如果我没能成功,谁也不要拍照,不然小心我的砖头。”

表演结束,面色犹红的魏骁勇顺便show一番理工男本色给大家分析了整个支撑的受力图。小学生都知道,装×才会遭雷劈

地下天鹅绒是果壳网流言百科的产品经理,又名“绒绒”,虽然他长得人高马大,和“绒绒”的可爱感毫不搭边。

流言百科的前身,是果壳主题站“谣言粉碎机”。姬十三雄心勃勃地想要将其打造成最大的中文谣言数据库,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耳熟能详的说法,“多喝水可治感冒”、“转基因大豆致癌”、“日常电磁辐射危害健康”等,都被一一证伪。

绒绒一口气举了好几个例子,“地铁安检设备有非常大的辐射,最好避开它走;少量喝一点酒、主要是红酒,可以软化血管……当然,这些都是谣言。”

“还有人说雷雨天不要打电话,打电话会被雷劈,小学生都知道,装×才会遭雷劈对不对?”

绒绒也曾是被绞在谣言粉碎机里的第一批粉碎对象。

在他进入果壳工作之前,是专职段子手,编写过一个可口可乐前身是避孕药剂的段子,其后被果壳编辑拿去作为“可乐可以杀精”的谣言来源。

“其实我们想做的事情很简单,希望你听到一条谣言之后,能想到地球上还有流言百科这么一个网站,并把真相理性传播给身边的朋友、家人。”

蜀道难翻译篇10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从表面看仅仅是翻译句子,实际上是对文言文进行综合考查,牵涉到文言文的很多知识,从平时的月考到高考来看,学生得分很低,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就如何准确翻译文言语句,我谈一点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牢记文言语句翻译的原则及要求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的总体原则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总体要求是做到“信”“达”“雅”。“信”就是忠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不随意增减内容;“达”就是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每个考生必须牢记,并在实践中运用。

二、探究高考文言翻译命题的特点

俗话说:“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要在高考文言翻译题中获得高分,必须随时留心高考题,探究其命题特点,总结规律,这样才能有章可循。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文言文翻译命题,有如下特点:

1.选具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并以此作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如:“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全国卷i新课标)

该句中有倒装句“不吾索”,有名词作状语“面”,有固定词组“庶或”。

2.带有一定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修辞手法的文言句子让考生翻译

“不能肃[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该句中有“凶逆”“王室”“泉壤”等文化常识。

3.密切联系上下文语境的文言句式来让考生翻译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安徽2015年高考语文)该句中根据上下语境缺主语,也只有结合上下语境才能翻译“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等词句。

从这三个特点来看,牵涉到文言文中积累性知识,如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强化文言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三、总结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1.借助法

在高考中翻译要得高分,首先对给定的句子要结合上下语境认真阅读,抓住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要善于借助,巧解疑难。

(1)借助成语或词语来推断

如:斩木为兵――兵不血刃“兵”的意思是兵器。

(2)借助上下语境来推断

如:旬:十旬休假――五旬而举之。“旬”的意思是十天。

(3)借助课文知识来推断

如: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举”的意思是攻克。

(4)借助字形来推断

箪食壶浆;箪:名词用动词,用筐子装。

(5)借助语法结构来推断

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2.译准实词

实词是句子的主要构成元素,译文质量主要取决于实词翻译是否准确到位,实词翻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添加语素法

即在原单音词的基础上添加语素,构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曹为曹操,军为军队,江为长江。)

译为:曹操的军队失利,(曹操)率军退到长江以北驻扎。

(2)置换词语法

此法在实词翻译中运用最广。有些实词无法添加语素时使用此法。即用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替换需翻译的词。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若”换成“如果”,“众”换成“军队”)

译文:如果能用江东的军队同中原对抗。

(3)古今变义法

即该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翻译时避开今义直取古义。

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古义指求学的人。)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4)保留原词法

古文中仍有许多古今同形同义的词,这样的词就可保留原貌。直接写到译文中,特别是官名、人名、地名、物名等。

如:“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蟠”“十七”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译文:李家的孩子叫李蟠,年仅十七岁,喜欢古文。

(5)语境推断法

一词多义是阅读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确定词义只能依靠前后语境进行推断。

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济”有渡过、成功、利用、接济等义项,这里应该选取成功的意思。“天”有“天气、自然界、自然生成地、万物主宰的、天意”等义项,在本句话中应译为“天意”。

译文:如果事情不成功,这是天意啊。

3.译出虚词

虚词的翻译通常有下述几种情况。

(1)必须译出的虚词

①有实词义项的须译出实义,如“之”“其”等。

吾欲之南海:到达。

②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可以进行替换的,如“之”“而”等,即便是语气词也可用相对的词替换。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于”译为“在”,“之”译为“的”。

(2)不必译出的虚词

①起语法作用的

如“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又如“之”有作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句中的“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②表停顿作用的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也”表示句中停顿,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③起补充作用的

顷之,烟炎张天。

句中的“之”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④发语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句中的“夫”即为发语词,不译。

4.注意一些特殊用词和修辞手法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藩篱”运用了比喻修辞,灵活翻译为“边疆”。

(2)注意古人行文中的一些委婉的说法

如:(孙)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应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己悲,也不以己喜”。

(4)了解古代必要的文化常识

就称谓而言,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在翻译时注意。对高中生而言,掌握好课文中接触到的文化常识就行了。

5.关注文言句式,尤其是特殊句式及固定结构的翻译

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四种。这些句式各有其特点与格式,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句子习惯翻译。用常见文言翻译六字法“留”“换”“替”“删”“补”“调”翻译即可。

固定结构必须用课文中所积累的方式翻译,不得随意想象。

(1)“奚以……为”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

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为: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2)“其……乎”相当于“难道……吗?”

如,其孰能讥之乎?译为:难道还有谁能讥笑我吗?

总之,文言翻译考查学生文言基本功与基本能力,牵涉到文言的所有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非常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探索,多思考,多练习,这样才能掌握文言翻译要领,增强应试能力,提高语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