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们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9:57

教师们篇1

早就从老师那里听说,我们这个学期要开英语口语课,而且任教的老师会是一个外国人。这不,我们盼望着早点能见到外教老师的愿望在这个星期实现了。

周五的早晨,我们一大早就在教室里等待着老师来上课,时间还早,我们边等老师边猜测我们的外教老师的种种。诸如:老师的性别、国籍、年龄、胖瘦什么的。很少见到外国人的我们很是激动。

差几分钟就打上课铃的时候,一个胖胖的身影出现在了窗外,几秒种后,她就进来了。我们定睛一看,这个金发碧眼的女老外十分的可爱,卷卷的头发,高高的的个子,一个漂亮的鼻子在脸上显得她的五官十分的立体。她用很蹩脚的中文跟我们笑着打招呼:“嗨,你们好!”我们也很拘谨地回答她:“老师好”她看着我们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随即我们的心里就放松了许多,原本挺直的腰板也放松了下来,开始嘻嘻哈哈的打量着老师。而我们可爱的外教老师也用简单的外语和我们交流么,整堂课的时间过的飞快,打下课铃的时候我们竟然没有意识到,直到下节课的老师已经来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和外教老师说再见。

真希望这个星期快点过去,下一周的英语口语课早日来到!

教师们篇2

这不是什么名人说的话,这是我在一个学校校园墙报上看到的,是一个普通教师留下的师德格言。

中国最着名的大学,复旦大学研究生院4000名左右的研究生从全校457名教授中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调查发现,师德师风是学生评选自己心目中的杰出教授的首要标准。

复旦大学的校园bbs上有的学生坦诚地道出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们心目中的好教授必须有高尚的师德教风,而不是世俗的成功”。

我们知道声名赫赫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不乏有在社会上有一定名声的教授。某教授虽然平时在校外活动频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颇有名气,但是得票率却极低,因为“他的课虽然讲得好,但是却经常被手机声打断,他的考试虽然要求不是最严格的,但是他忘记了我们是抱着渴求知识的心态坐在讲台下的。”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这样说。

这次评选给天下所有的教师都提了个醒,师德教师仍然是教师们最重要的品德。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

教师是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教师不仅把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把前人确定的道德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教师还是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正是由一批进步教师在反封建的斗争中首先提倡新道德的。可见,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

前不久,有一位学者被邀请去讲课。讲课前,他先向学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现代社会最缺乏的是什么?”

台下学生异口同声地喊成一片:“缺德!”

这位学者顿时泪流满面……

据有关部门不久前进行的民意调查,教师在所调查的二十一种全民所有制的行业中,被认为是社会形象最佳的;也就是说,其职业道德状况是最好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否就没有问题了呢?有,而且相当普遍,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曾经被人们称之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如今也不那么干净了。

最近我国揭露的多起老师殴打、侮辱、摧残学生的暴力事件,就性质而言,我认为没有比这种现象更深刻地揭露出教师素质的变异和教育品质的恶化。

“见死不救”是医务工作者的最大的“缺德”;“以权谋私”是国家干部最大的“缺德”;“贪污公款”是财务工作者最大的“缺德”;“知法犯法”是执法工作者最大的“缺德”,而“体罚学生”则是教师最大的“缺德”!

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在学校,教师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年幼纯洁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像那些打骂并侮辱学生的老师,自己为师不尊,又怎能教育好学生呢?

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

《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发人深省: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有时我总是这样问自己:“我教的学生们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

教师们篇3

《园所采风》栏目和大家见面了,本栏目将生动展示省内外优秀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推动先进办学经验的传播与交流,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敬请大家关注,也欢迎各级学前教育主管部门、幼儿园提供采访线索。

《幼儿园“求男若渴”,男教师流失严重》《男教师培养存在社会认可度低、本人幸福感弱的问题》……网上关于“幼儿园男教师”,充斥的都是类似的新闻标题。幼儿园男教师少、流失严重、职业认同度和职业幸福感偏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男生不愿意去幼儿园工作,这似乎是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

但是,在古城洛阳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幼儿园(以下简称“空导院幼儿园”),却有一支由17个阳光、帅气、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大男孩组成的男教师团队。他们中有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有武术冠军,有计算机高手,还有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高材生……尽管背景不同,但他们都选择了学前教育,成为了孩子们崇拜的“护花使者”。

面对一个个可爱的孩子,面对家长和社会的热切期待,同时也面对一部分人的“傲慢与偏见”,这些男教师们坚守梦想,把满腔的爱奉献给了孩子。

在幼儿园男教师待遇并不是很高、发展前景不被十分看好的背景下,究竟是哪些因素让这些男教师愿意留在空导院幼儿园,并由此形成了一个17人的优秀教学团队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一探究竟——

充满“男人味”的教学方式

舞蹈、音乐、绘画、英语……这些在传统上都是由幼儿园女教师做的“活儿”,空导院幼儿园的男教师们全都hold得住、玩得转。不仅如此,他们还用各自的特长,用男性特有的人格魅力,探索出了充满着“男人味”的教学科目和教学方式,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家长和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体能教学就是该园男教师团队经过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特色项目之一。根据目前幼儿运动量较少、体质普遍较弱的现状,男教师们广泛参考有关资料,不断研究总结,制订出了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能达标方案。

他们还根据幼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易的玩教具,设计出了《好玩的轮胎》(见本刊3月《活动设计和游戏》栏目)《梯子》《网》《小小特种兵》等多种新颖别致、深受幼儿喜爱的体能游戏,不仅让幼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关节得到发展,锻炼了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师们篇4

现在摆在面前的事实只有一个,自己已经成为教师。那么,对待现实的愿望与信念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

“当好______教师!无愧于这一职业与称号。”

“当______好教师!无愧于这一事业与人生。”

当今时代,市场经济,物欲横流,人浮于事,各种诱惑扑面而来,无孔不入。此情此景使多少人浮躁不安、怦然心动;又使多少人面对名利不知所措、诚惶诚恐;亦有多少人利欲熏心、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那路在哪里?相当一部分人浑浑噩噩、茫然一片,不能清醒地把持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追求什么、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工作,这样何谈真正为事业而奋斗?

网络媒体、报刊上登载的或在同事当中听到的很多是怨声载道、悲观失望之论调,无外乎谈的是:教师,首先是清贫,其次是苦累,再次是无奈,最后是不离不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甚至是想当和尚而不愿撞钟。如此种种!

诚然,教师的薪水不是很高,教师的物质待遇亟待提高,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条件。但是如果我们过分迷恋金钱,一味沉醉于物质享乐与追求,那就失去了教师求真务实、勤勉节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本色。教师的工作即生活,生活即事业,事业发展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为“身为人师,任重而道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如果没有坚定的从教从业信念和坚忍不拔之毅力,没有甘为人梯、诲人不倦、安于本职的高尚道德情怀以及爱岗敬业、真诚奉献的职业美德,教书育人和为国家、为民族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国人常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不无道理。

教育之振兴首先在于扎根教育事业、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的实践行动。而他们的实践行动源于正确的指导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目光远大、高瞻远瞩、立足实际、开放自我,在竞争中成就事业,对教师及教师的明天和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正确地、科学地、客观公正地看待“教师”这一美好的职业。立足当前,展望未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师的明天,大家就会有另一番心境和另一种姿态:

第一,教师职业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学生在创新中成长、成熟,其知识在教师的指引下不断地更新。看工资,此月和上月相比,还是那么多,相差无几,但是师生的知识总量在学习中不断地增长更新,精神文化素养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学生因为教师的辛勤付出,知识才干和发展潜能与日俱增,将来会创造无尽的财富,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一旦作出贡献,其回报是任何行业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教师不应目光狭隘短视,不要急功近利。教师胸怀要博大,眼光要长远,懂得今天的耕耘是为了明天有更丰硕的收获。大家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语来形容教师,其实说的是教师职业的长远意义和永恒性、持久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正是教师人生内涵的真实写照。

第二,教师职业充满竞争与活力。当代教师不再是高墙之下四角天空范围内的“井底之蛙”,校际之间、区际之间、国家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合作与互动,使教师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教师在强大的压力之下生存与发展,压力迫使教师去奋斗,奋斗使压力成为机遇,机遇中充满无限的竞争与活力,这一切使教师有了广阔的自由空间,足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正因为如此,人生的小空间拓展为教育竞争浪潮中的大舞台,任凭小小的教师个人释放万丈豪情,纵横驰骋,施展无尽的抱负与理想,“天高任鸟飞”。用今天的辛勤努力及持之以恒的付出去铸就明天的辉煌。

第三,教师职业稳定而有规律。现实中,各行各业无不充满艰辛与风险,而教育大业作为民族之根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环境欣欣向荣、蓬勃生辉。教师职业在其中犹如大树之下乘凉,稳定而自在,加之它的日常旅程又是极其有章可循的,按规律做事,劳逸结合,何其乐哉!将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政治、经济及科技等各方面突飞猛进之发展与人类社会日新月异之进步,教育将会引起国家、社会、民族及全人类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职业将自然会成为全社会最受欢迎和尊重的职业。因此,我们必须放眼未来,为教育和教师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苦的不是教师职业本身,而是教师的职业理念和价值取向守旧而落后,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心境之苦,而身心疲惫不堪。教师在忙碌的工作中往往用悲观低沉的格调去衡量和评判自身的职业价值,或人云亦云,或随波逐流,就像“笼中之虎”羡慕野外之兽的自由洒脱,而未看到它们劳碌奔波、艰辛无奈的那一面,平白增添苦衷和烦恼,“庸人自扰”用来描绘一部分失落者一点也不为过。而教师中的绝大部分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教师们篇5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教师关注的更多是集中在学生的应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甚少。而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同样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关心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关注学生的感受,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这是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备课上课时要坚持的原则。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得良好习惯,于是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花上别人两倍或三倍的时间用于备课,原因是别人备不好课会耽误2个或4个班,而我备不好却会耽误一个年级8个班。因此,为了对这8个班400多名学生负责,我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仔细备课,把400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感受放在第一位。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平时的教学,单单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阅读的兴趣、思考的兴趣,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更别说组内研讨课、学校示范课、县里公开课、市级评优课,每一节课都需要熬夜。这种知识的积累、材料的搜集、问题的设计,无不渗透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成长的关怀与深沉的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是因为爱,我努力给学生以尊重、以理解和信任。“鼓励、嘲笑、批评”,我把这三个词写到黑板上,“同学们,你最喜欢什么?”“鼓励”“最难以忍受的是什么?”“嘲笑”“不大喜欢什么?”“批评”“那好,请跟老师一起承诺:在政治课堂上,绝对没有讽刺与嘲笑,我们都把批评变成鼓励。”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以身示范,对答错题的学生,同学们总能报以宽容的态度,投以期待的目光,给以小声友好的提示。一个学生只有不怕出错,才敢于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让大家敢于举手发言,我还常常训练学生举手的动作,讨论举手的好处,公开向课堂上举过手而没被提问到的同学道歉。所有这一切只为达到一个目的:在平等协作的课堂上,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展现自我、锻炼自我、超越自我!

成长中的孩子,如何保证他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比他获得多少知识更重要!

二、关注学生的成长,以身示范促养成

教师应具有的根本品质是“促进”,即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帮助,而很多时候,这种帮助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身教。

我是一名政治教师,一名思想品德教师,不管是纪律的、道德的还是法律的规范,我都要做个榜样。要求学生自立自强,我必须要积极进取;要求学生遵守公德,我必须带头捡起地上的纸;要求学生宽容,我学会了忍让;要求学生乐观地面对生活,我必须要微笑着走进课堂。曾经我跟学生戏言:“同学们,你们这批孩子啊,哪个出了问题,都有我这个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虽是戏言,但我却深知这句话的分量。所以,每接一批学生,我都会反复地对他们说:做人,要做一个乐观、正直、善良的人,一个被他人、社会所需要的人。其实,这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很多时候,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学生做朋友民主沟通

“能赢得学生爱戴的老师,才是合格的老师;能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老师,才是出色的老师。”为了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我懂得了怎样去爱我的学生;为了做一名出色的老师,我学会了与学生民主平等的沟通。

还记得去年中考的前10天,一位家长突然跑到我家,说他的儿子在初四、一班,马上中考了,却三天两头不来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班主任、任课教师怎么做工作都不见效,眼看着一个在班里前十名的学生要断送自己的前途,家长心急如焚,一筹莫展。虽然信心不足但我还是要决心一试。第一次通电话,学生说:“你是谁?我不认识你。”“啪”地挂断了电话,那一刻我想放弃却又不甘心,于是我决定登门拜访。第一次谈话一个小时,这学生沉默了60分钟,于是我又改为信谈,一连三天,写了四封信,加上一本书,登门送了五次。几天后,学生来上学了,晚自习我跑去看他,问:“看到课本,你还头疼吗?”“不疼了!”“还想从教室里跑出来吗?”“不想了!”虽然,他以班级十四名的成绩考进一中时,连句谢谢都没说,我依然感到很欣慰,毕竟我的工作没有白做!

几年来,兼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我,带领全体心理辅导教师,出版心理导报20余期,举行专题讲座10余次,回复咨询信件300余封,建立学生个案150余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

平日里每周20节课的教学,再加上教研组、咨询室活动的开展,马不停蹄也有些力不从心!可面对同学们一封封饱含焦虑与期待的来信,一张张写满烦恼与困惑的脸,我常常会想:“假如我是这孩子”“假如这是我的孩子”。这种情感会激励我为了回信而挑灯夜战,为了与学生交谈而常常误了接孩子做饭的时间。孩子曾不止一次地质问我:“妈妈,你说,我重要还是学生重要?”每次,我都会蹲下来对他说:“孩子,你重要,因为妈妈离不开你!学生也重要,因为学生需要妈妈!”也曾经有好几个学生这样问我:老师,您心里装着这么多学生的问题与秘密,您不觉得累吗?是的,有时真感到很烦,很累,但我是教师啊!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我要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最美的书!

四、关注学生,也被学生关注,是一种幸福

教师们篇6

威拉·米哈伊洛夫娜在教学方面是非常热情。耐心、认真、负责的。她每次把批改完的同学们的作业发下来的时候,总不忘掉告诉同学们将写错的单字改正过来,并复习五遍,再做成句子,最后她还要亲自检查一遍。同学们读课文时,她总是仔细地听。一个重音也不让同学马马虎虎读过去。开始学俄文时,同学们发音不准确,她听见了便立即伸手搬着你的肩膀,她面对着你的脸,眼睛瞧着你的嘴……三遍五遍……七遍八遍……一句一句地教,直到反正会念时为止。上学期我班胡广泽同学读俄文发音较差。她便个别地教他,早晨来得很早,下午走得很晚,有时甚至忘记吃午饭。现在胡广泽同学已成为我们班里读俄文比较流利的一个了,他曾多次得到老师的夸奖。在我们班上每当同学们考试成绩稍微下降时,她便立即找班长和俄文课代表研究,想办法如何提高。现在我们班的俄文成绩已经消灭了一分。

当春天来到,天气渐暖和的时候,有些同事老早就把棉衣脱下了。她看见了,就好像出了什么大事一样,急忙对我们说:“呀,孩子们呀!早晨,晚上,天气还凉啊!可别感冒着呀!”夏天,天气热了,下课后同学们便坐在三楼的窗台上乘凉、聊天,她发现了,这回她轻陆地走到同学们面前,慢慢地叫同学们下来。当同学们都下来后,她就很严肃地说:“不加小心掉下去怎么办?……今后无论谁也不准坐在窗台上聊天”。

大概是在“五一节”后四、五天,胡广泽同学病了,病很重。宿舍距离学校约有二里多路,道路非常不平。我们的威拉老师,在炎热的夏天响午,拿苦点心,高一脚低一脚,走到大山跟底下的宿舍里。她进了屋子,坐在胡广泽同学的床上,把她带来的点心放在胡广泽同学的嘴旁,伸手摸摸他的头、耳朵、手。她问:“大夫今天来了没有?体温多少度?吃东西没有?”当她听到胡广泽同学的病比昨天好多了的时候,她的褐色的眼珠在深深的眼窝里立刻灵活起来了,脸上显出了兴奋的微笑。

教师们篇7

大家下午好!

现在,我代表全体获奖教师讲几句话。今年教师节,我们获得了市总工会和学校的表奖,这是建大给我们的荣誉,感谢建大的学生、感谢建大的同事、感谢建大的中层领导和高层领导。面对这一份份荣誉,我们很高兴,高兴的是我们平凡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同学们的肯定;同时我们也感到我们的工作和为人中还有许多不足。获奖后,我们都深刻地反思过这些不足。意识到这些不足,我们会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今天的演讲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平凡;一个是快乐。

我们平凡,我们没有什么动人的事迹。我们做的事情,任何一个教师都能做到。因为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并不需要有什么特殊超人的禀赋,并不考验一个人是否具有最坚强的神经,但需要你有马拉松跑的耐力,需要你奈得住寂寞,需要你甘心把自己溶入平凡。我们并不认为当老师一定要投入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爱校如家、爱学生超过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认为当老师需要你投入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把学生近似地当作自己的孩子,尽你所能地付出你的智慧和爱心。这对任何一名教师都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持之以恒,总是这种心态,总是这种精神,总有与这种心态和精神相应的行为。

我们快乐,我们的快乐是平凡人的快乐。教师工作是很辛苦的,工作没有8小时之外,常常是熬红了眼睛,为一个问题弄得半宿睡不着觉;讲课不甘平淡,总是想着怎样创新、怎样讲得更好;课堂上一个问题卡住,如芒在背,冷汗涔涔,还有论文的压力。我想我们每个教师都对此深有体会。辛苦需要快乐冲兑。和传统理念相反,我们提倡快乐教学。就像米卢提倡快乐足球那样。我们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经常地找到快乐。当我看到教师的社会地位节节上升时,我们快乐;当我们看到校园越来越美时,我们快乐;当我们读到一本好书时,我们快乐;当我们看到自己的书和论文出版时,我们快乐;当我们在网上、手机上看到学生给我们的留言时,我们快乐;当我们看到学生有成就时,我们快乐;当我们在外地遇到我们教过的学生时,我们快乐;当我们讲课时,用了一个当今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词或是能按他们的思维讲了,我们感到像他们一样年轻,像他们一样有朝气,我们快乐;当我们获奖时,我们非常快乐。

教师们篇8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两千多年前的《礼记》就给我们教师职业道德定下标准;今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用六句话概括出师德要义:爱国守法、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这六句话,言简而意丰。它是“万世师表”孔子“有教无类”的无疆仁爱;它是“清初三大儒”之一的王船山先生不为二臣的爱国气节;它是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治学八十载的不悔痴迷;它是“感动中国”的李桂林夫妇驻守“天梯小学”二十载的不舍情缘;它是生死存亡时谭千秋老师舍命救生的无言大爱!

拜读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言行,何异于为我们教师的脊梁注入营养与正气。

我们湘潭县被誉为“教育强县”,就是因为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师德建设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正是他们领导和培养的一代代师德模范们架构起我县教育的脊梁。在这些模范中,有教育园地带头人的中小学校长,有教师队伍排头兵的班主任,有各门学科领头雁的专业老师。“甘奉丹心竞风流”的省优秀教师贺文杰,用平常四字“做比说好”,道出了一位基层校长为夯实义务教育效果所作工作的细致与艰辛;“爱岗乐教、谱写华章”的县劳动模范谭阳香老师,逆境奋起,用非凡的努力谱写出班主任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人生;凭“热爱,铸就丰盈的诗”的县师德标兵阳雪莲老师,乐学乐教,以渊博的知识和高雅的气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师德规范,他们用高昂有力的脊梁扛起了我县教育的大旗。

师德固然浓缩在他们的优秀事迹和瞩目成就中,但你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一声“请”,你在注视学生时的一抹笑,你在学生顽劣时的一声断喝,你在学生颓废时的一记醒拍――这何尝不是在诠释着师德的内涵;当你和同事为教学认真地争论时,当你和学生为理想专注地探讨时,当你闲庭信步谈笑风生时,当你大庭广众挥洒自如时,你又何尝不是在演绎着师德的模样!

这样的师德模范我们的身边不也比比皆是吗?谭绚丽老师,惯于临危受命,也勇于挑重担,几次半路接管乱班,她都不辱使命,用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富于魅力的教学,征服学生。罗瑰老师,为带好语文组团队,身先士卒,打造精品课堂,锤炼自身素养,为我校形成浓厚文学艺术氛围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付义文老师,政教两不误,不仅自己工作出色,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更是不遗余力,他总结教学经验无私地当成公共资源,为教师形成良好的学术研讨习惯作出表率……

教师们篇9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005-03

教师专业发展在如今的教育界是一个高频的词汇。教育主管部门、专家教授们主要站在理想化的角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宏观的描绘。名师、特级教师们主要站在经验性的角度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做出微观的描述。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诠释教师专业发展都体现出以下两种热门观点。

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当下主流观点的阐述

1.社会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在当下,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甚至更为“苛刻”的要求。在这些社会需要下,教师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他要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要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甚至要对这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负责……于是乎,凡是社会对于教育的期望与需要都转嫁到了教师身上,成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种种要求。基于此,我们可以说教师为什么要发展,是因为社会的需要。

然而如果这样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很容易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泛化,太多本不该教育、教师承担的东西被塞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大箩筐”。在发展的道路上,教师不是轻装上阵,而是负重前行,当教师不堪其负时,发展即停止。此外,一些不合理的社会要求也被纳入到了教师专业发展中来,如以单一的分数、升学率来评价教师……这都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误入歧途。

2.职业需要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这个职业具有特殊性和发展性。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纪,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对教师从理念到方法都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此外教师的教学将越来越透明,如果说以前教师的教学是在一个较为封闭的场所内进行,但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就越来越容易成为公众围观的焦点。如现在手机技术的更新使得一些中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将教师上课的场景几乎以同步的速度,以视频的方式传到网络上。在一些幼儿园,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去同步观看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教学情况。中学、幼儿园都如此,小学还会远吗?因此我们常常在私下闲聊,课是越来越不好上,搞不好就成网络红人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的确是从教不易,需要教师不断的发展。

尽管因为职业的需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制定了许多新的举措,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仍然是两条线,一条是职称线,以小学为例,通过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这些由低到高的职称画出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线。另一条是荣誉线,仍以小学为例,通过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省级特级教师――专家型教师这些由低到高的荣誉称号又画出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线。而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就很喜欢用这两条线来勾勒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可这样做最大的弊端就是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窄化了。因为这两条发展线都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如下图)。很多老师根本就发展不到顶端。很多老师可能因为编制的原因,比例的原因或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停在了某个阶段。是不是一个教师不能沿着发展线前行了,他就可以不发展了呢?或者他走到这两条发展线的尽头,他就不需要再发展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由此可见,这种评价体系无疑在时间上缩短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途。在空间上用群体的发展代替了全体的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和教师职业的需要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把教师放在发展的客体上。因此在这两种观点支配下的发展只能是被动的发展,一旦外部刺激不起作用,发展就会停止。此外,这种外部压力下的发展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将教师作为发展的主体来思考教师为什么要发展?支撑其发展的源动力到底是什么?

二、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教师专业发展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笔者从一名基层教师的草根思考出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不应是屈从于社会的压力或是获得更高的职称和荣誉,而应是为了自身的幸福求发展,并在发展中获得幸福。这种建构于自我心灵的幸福感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它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名利,而是由内在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所支撑的,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1.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认同感。回顾自己教师专业发展道路,观察身边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聆听特级名师诉说自己专业发展的路程,笔者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于认同。而这种认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学科的认同;二是别人对自己的认同。

所谓自己对学科的认同,就是一个教师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愿意在这个学科上发展。这种认同一是其本身具备这个学科一定的学科知识。二是在教授这个学科时在技能运用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并将工作视作挑战,不断的前行。

就第二个方面而言,教师的工作是需要得到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和学科教研员认同的。认同的程度越多,教师发展的动力越大。笔者认为在众多认同对象中,学生的认同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教学的对象是他们,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们期盼着上你的课,爱你、敬你、尊你、重你时,你怎能不发展自己,从而让自己幸福,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呢?

综上所述,教师的认同感一旦产生,将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形成巨大的驱动力,这是任何外在刺激所不能比拟的。

2.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成就感。认同感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扬帆起航,而要让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在时间上持续的久一些,在空间上上升的高一些,就离不开成就感。当一位教师随着对学科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烈,别人对他的认同感越来越高时,他的成就感就自然生成了,而且会很珍惜这种成就感,而要保持这种成就感就必须不断的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它就像一台“永动机”一般不断地给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动力,驱动着教师不断向前,向前。

综上所述,成就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教师就是在不断保持和提升自己的成就感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的。

认同感与成就感支撑起了教师的幸福感,他的专业发展不再被动,而是主动的求发展,以自己的幸福感带给学生以幸福,带给学校以幸福,带给社会以幸福。

三、我们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的发展只能靠自己,但别人可以帮助他们唤醒沉睡在内心深处的认同感与成就感,用各种方式呵护它们,从而帮助教师实现自我的发展。

1.帮助新老师尽快度过适应期。一个新老师来到学校,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角色的转换。从学生到教师的转换,从别校教师到本校教师的转换,而这都需要一个适应期。其中新教师的适应期更长。而适应期的时间越长,其认同感的建立就越困难,其专业发展的阻力就越大。因此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尽快度过适应期。在当下,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真正的“师徒制”。为新教师找一个负责任、有经验的老教师做师傅,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课堂、适应学生、适应教学,扶一把、推一下,可以大大缩短新教师获得认同感的时间。从许多教师成功的专业发展经验来看,在他们成长初期,除了自身要有很高的素质和悟性外,一个好师傅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呵护新教师初步的认同感。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新教师起步。他们就像我们的学生一样,渴望被认可,渴望被赞扬。因此对待走出适应期,刚刚建立起初步认同感的新老师,我们要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责。如许多年轻教师有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常常会把他们的奇思妙想带进课堂。有些可能是好极了,可更多的是糟透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责骂,可能我们就造就了一位“庸师”。可如果我们赞许他们的勇气,宽容他们的行为,帮助他找到为什么“糟透了”,可能我们就造就了一位“名师”。

3.唤醒老教师沉睡的成就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错误发展观的指导,一些老教师,尤其是评聘为小高后的教师停下了自己发展的脚步。日复一日的教学成了枯燥、单调的重复。别说幸福感了,就连存在感都变得很差,从而成为学校的老大难问题。光靠外部的刺激已经很难让他们停止的脚步再动起来。这时就需要唤醒老教师沉睡的成就感。前面提到的“师徒制”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我校一位老教师,这个学期给她配了个徒弟,徒弟很好学,常常去听师傅的课。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这位老教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听她的课有了很多新鲜的、令人惊喜的变化。私下与这位老师闲聊。她就说:“徒弟经常来听课,我总要展现一些新的东西吧。”

教师们篇10

一、真诚的微笑

微笑是与人见面、打招呼时最常用的方式,它能使人心与心沟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笑呢?上课了,当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时,学生会感觉到你是一个亲切、温善的教师,这样他们才敢亲近你,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从而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音乐。当我们放下老师的架子,坦诚地和学生们坐在一起,学生一定会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喜爱,心理上也就容易接受老师,喜欢老师,愿意和老师交流。爱屋及乌,学生也就喜欢上你的课,课堂上一定会与老师积极配合,大胆发言,使音乐课堂充满快乐的气氛,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微笑是打开学生闭塞心灵,激发其活力的金钥匙。

二、艺术性的语言

在课堂上,音乐美与语言美要达到和谐统一,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美,他们才会去追求美,才会主动去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师的语言要组织有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创造的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应环环相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就显得很重要。试想,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的音乐课能创设出什么样的情境来呢?更不用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机智巧妙的评价语言,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和帮助,不但能避免学生的尴尬,还能维护好他们的自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名师出高徒”,“素质高的教师方能教出素质高的学生”。首先,扎实的基本功是音乐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时,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用从容舒展的节奏、自然美妙的声音,深情地为学生范唱,学生马上被感染了,他们眼中慢慢流露出对美丽而伟大的祖国的热爱之情,为自己有如此美丽而伟大的祖国而自豪。还有在欣赏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时,我为学生边演奏边讲解二声部,学生很快掌握了音乐的曲调及复调知识。所以,教师平时要曲不离口,琴不离手,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边教边学。在教学中能用音乐美去感化学生、打动学生,熏陶学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这决定了老师能否以艺术去感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不是给学生机械无味的示范。

四、热情的鼓励

鼓励是在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积极配合产生一定效果时老师对学生的激励和赞赏。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表扬的话语都会使学生兴奋不已,回味无穷。德国教育家蒂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与鼓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自信的孩子是赞扬出来,“哄”出来的,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才会被学生欣赏,音乐课上,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成功的演唱、满意的回答、漂亮的表演之后,心里的感觉是美好的。这是,教师要巧妙地运用鼓励艺术,用真诚地发自内心的赞叹,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五、声情并茂与灵魂一起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