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童话故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1:12

幼儿童话故事篇1

[关键词]婴幼儿童话故事;幼儿成长;价值功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历史最悠久的体裁之一,也是最富儿童特点,最受小读者,特别是低龄儿童欢迎的文学形式。婴幼儿童话则是童话中比较浅近、适合于幼儿听赏的作品。

婴幼儿童话的幻想契合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他们独特的审美心理、审美情感、思维方式协调一致,总是洋溢着幼儿的游戏精神。婴幼儿童话常用拟人、夸张和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单纯明快、富有童趣的叙述方式建构情节、、描摹环境,为孩子们创造出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世界,让孩子们淌洋其间,在尽情享受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童话故事的滋养,从而实现婴幼儿童话故事的育儿价值。婴幼儿童话故事的育儿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想象和幻想

童话故事中的种种想象和幻想,都植于现实,却高于现实,是对生活的一种折射。幼儿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内容,但是对他们的想象和幻想等思维能力是一种训练和锻炼。当幼儿游历于童话的王国,与小鹿、小乌龟、小老鼠或小公主、小王子等可爱的形象进行着心灵的互动时,他们所产生的精神活动是全身心的,并由此共同展开神奇的想象和幻想旅程。

二、愉悦孩子性情,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在婴幼儿童话故事作品中,美丽动人的白雪公主、青蛙王子、拇指姑娘、年轻的巨人、海的女儿、丑小鸭、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大盗、憨态可掬的三只小猪、温和善良的小兔灰灰、凶狠残暴的大灰狼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世界的奇妙,生活的多彩多姿,让快乐和热情陪伴着孩子成长。

三、养成孩子听说习惯,提高幼儿的听、说等语言能力

当成人绘声绘色讲述童话故事时,孩子们总会认真倾听,不仅会养成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而且还会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习积累词汇,理解词语、运用语言。这样,不单单孩子们语言方面会有很大提高,同时也为他们将来学习语文奠定基础。孩子在亲子交流中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语言表达的乐趣。

四、丰富孩子知识经验,增强幼儿的记忆能力

《神笔马良》中马良的神笔,《牛郎织女》中牛郎和织女的忠贞爱情,《长袜子皮皮》中皮皮的大力气,《小飞侠》中的神秘岛……这些童话故事深深地印在了幼儿的脑海中,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忘记。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经验,又激发了他们对更多故事和内容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记忆。

五、培养幼儿的美感,提升审美能力

充盈于童话故事中代表勇敢、坚韧、乐观、机智精神的形象总能让孩子们充满敬佩之情,故事中美丽的环境景色让孩子们向往,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激发孩子的好奇;即便是童话中有反面的人物形象,有曲折和惊险的历程,但故事的结局大都是圆满的,正义战胜了邪恶,坏人受到惩罚,善良的人们拥有了财富和幸福。这样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既培养了孩子的美感,是非观念,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丑小鸭》中的主人公渴望理解、渴望辉煌,而艰难坎坷、冷漠无情在磨灭她的渴望,然而她忍耐着、憧憬着,不消减自己生存和发展,奋进和酬志的勇气。

六、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建立初步的道德认识

道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所在。幼儿时期道德品质的养成对整个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不良品德若不注意防微杜渐,长大了就会越陷越深。而童话故事涵摄着丰富的道德自律和利他精神,如克制一己之欲求,善良无私、重义轻利、宽以待人、必要时舍己为人等。这在话童话故事中表现得最为丰富也最为动人,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颇能陶冶、启发、引导、鼓舞当代儿童摆脱不良品德的有害影响,朝着健康的道德人格发展。如给孩子讲小山羊不听妈妈的话,差点被恶狼吃掉的《不听话的小山羊》,则能启迪孩子改变任性的不良习惯。英国童话《金河王》颂扬了助人为乐的好思想。童话《万里寻母记》写了马尔可和妈妈的母子之爱,体现出马尔可对妈妈的热爱以及他的顽强、勇敢。一部部童话作品既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体验,又让幼儿初步懂得什么是好与坏、善与恶,真与假,从而初步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在日积月累中渐渐养成正确的是非意识,道德意识,并自觉养成正确的言行。

总之,婴幼儿童话故事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等起着积极作用。成人应科学选择内容和形式皆美的童话作品,充分发挥童话故事的育儿价值,在引导孩子欣赏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实现愉悦孩子性情,陶冶孩子情操,激发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孩子大胆的思维和想象,发展孩子的语言,培养孩子审美情感,提升孩子的审美水平,帮助孩子顺利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参考文献:

[1]李莹、肖育林:《学前儿童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杨旦云:素质教育背景下童话的功能和意义,《语文学刊》,2005年第8期。

[3]王中华:童话:儿童诚信教育的新途径,《教育与管理》,2006年7月15日。

[4]魏顺枝:童话对当代儿童的教育作用初探,《科学之友》,2009年3月(08)。

[5]史爱华:童话与幼儿的成长,《早期教育》,2005年11月。

幼儿童话故事篇2

【关键词】童话故事;负面影响;宗教色彩

童话源于民间,最初与神话、传说几乎处于同生共体的状态,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对儿童产生影响。

一、童话故事对儿童的影响

童话具有幻想性和夸张性,幼儿在接触童话的过程中,会下意识的将同一故事中不同人物与自己联系在一起,不自觉的与自己进行比较,甚至去模仿,难免会接触影响不好或是坏的思想。所以说童话故事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为幼儿的童年生活增添乐趣与色彩,却也会传播出不好的思想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积极正面的影响

1.丰富幼儿童年,给幼儿注入正能量

童话故事是幼儿时期孩子们的一种增添乐趣的工具,它能使幼儿开开心心的度过自己的童年。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中的人物会深刻的影响到幼儿们的行为思想甚至言行,为孩子们注入了正能量,是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动力。

2.强化真善美,学习好品质

童话故事的结局一般就是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无形中在强化着好的品质,如勤劳善良的灰姑娘最终和王子结婚,恶毒的王后最终悲惨地死去,这些结局都在影响着儿童,儿童通过模仿学习那些被人们认可,能够带来好处的行为,尽量避免着那些不被人们所认可,给自己带来的麻烦的行为。

3.现实生活中的强化和消退作用

除了童话结局的强化作用之外,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强化和消退。家长和教师是儿童的监护人,会对儿童的行为举止做出一定的评价,而且有可能将儿童的行为与童话中某个人物的行为进行对比,这些评价对儿童起着强化和消退作用。如果儿童得到了表扬,儿童的行为就受到了强化,这种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会增加,如果儿童得到了批评或者是纠正,儿童的这种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就会降低最后逐渐消退

(二)消极的负面影响

1.童话内容使幼儿难辨是非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和小侄子在家看《狼与狐狸》,当看到狐狸找到狼并请他分配骆驼,狼按照狐狸们的要求公正的分配了骆驼时,我的小侄子告诉我他喜欢狼,因为他帮助了狐狸,让狐狸们免于了一场战斗;而当小侄子看到狼背弃信用时说他讨厌狼。对于“是非”起初孩子也有自己的判断,但故事的结局会让孩子们在“对于错”中迷茫,所以只要看到有人帮助了处于困难的人就认为是好人,只要看到老弱病残就伸手去帮助。

2.幼儿不能正确认识故事的宗教色彩

童话故事大都带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这种神秘可以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生命运。若不能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宗教,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若北宋方腊的起义利用了“明教”,美国“9.11”事件以及2003年3月11日西班牙的“地铁爆炸案”也都与宗教密不可分。幼儿年龄尚小,不能完全的对宗教进行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甚至可能会会因为童话的影响而崇拜宗教。

3.幼儿难以区分童话故事与现实生活

幼儿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它就是什么,童话是幼儿长大前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雏形,这个社会雏形塑造的是一个美好的、快乐的、单纯的世界,然而现实却如同一个大染缸,我们不难发现每天都有很多孩子走失,有报告指出我国每年大概有20万儿童失踪,但找回的比例却只占0.1%,想想都觉得可怕,毫无疑问,原因之一便是孩子像信任童话一样信任现实,所以童话在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时,也为孩子营造了潜在的危险,让孩子的心灵甚至身体都会受到不同的伤害。

二、减少童话故事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策略

(一)注重童话故事的选择,从源头上切断影响

现在市面上的童话故事书可以说是堆积如山,还有不少有精神污染之嫌的童话流人了市场,并在公主、王子、老奶奶、老爷爷等“美丽”或“慈祥”脸谱的遮掩下,流向了幼儿的心田,它同市场上有毒的奶粉一样伤害着幼儿,与幼儿的健康发展相悖。所以,教育者首先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心,在选择供幼儿欣赏的童话故事时,应该精心选择那些不仅娱乐性强,而且易于使幼儿生成美感、有助于儿童精神成长与情感发育的精品。

(二)注意讲述童话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

并非只要选择了正确的童话故事就不会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如果童话的讲述者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引导的方法不当,也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过高要求孩子去理解故事,而要让孩子体会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那些无厘头的故事,让孩子在欢笑中度过童年。

(三)正确引导,避免幼儿进入阅读误区

1.引导幼儿区分童话与现实

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会或多或少让我们失望,特别是当幼儿成长到一定阶段时,会发现这个世界和他心中所憧憬的完全不一样,就会很难接受。所以童话的讲述着不防也借童话中的情节给孩子讲讲现实,将黑暗一面适当展现给孩子,让他们懂得这个世界除了美好外也有丑陋的一面,学会勇敢,学会如何面对危险。

2.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

当今市场上的图书可以说是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有的童话故事打着“善良慈祥”的旗帜,使孩子着迷在其中,所以,家长要在幼儿读童话的过程中充当一个引路人和引航灯,把好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孩子,把不好的思想摈弃掉,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赵玉环.幼儿在童话阅读中想象的现象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4.

[2]阳艳波.童话想“说”什么[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白静.论童话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D].河南大学,2007.

[4]赵莉.长沙市幼儿教师故事作品选择的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陈丽静.触摸“心灵的童话之旅”[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王雅琴.中国新时期童话批评研究[D].扬州大学,2014.

[7]李慧.童话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

[8]胡萍.安徒生童话文学中的道德意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

幼儿童话故事篇3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童话剧;表演能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在幼儿教育中需要培养幼儿的初步审美能力、表现能力,让幼儿在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活动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逐渐提升自己感受、理解、领悟能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课程教育将幼儿表演列入到新的幼儿课程结构体系中。可见,表演活动在幼儿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成长发展,需要相关教育人员把握住幼儿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表演能力。1

一、通过幼儿园童话剧公共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一)户外童话剧公共环境的创设

结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需要幼儿园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幼儿童话剧演出创设户外的公共环境。在童话剧户外公共环境的创设中,教师需要从小处入手,以幼儿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和喜爱的小动物为主,加强幼儿和大自然环境的接触,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习惯,在大自然环境的打造中体现童话色彩。比如某幼儿园在园外童话剧环境的创设体现如下:“打开幼儿园巴洛克古典大门,发现一排排紫藤,幼儿园的长廊上装满了童话人物,比如白雪公主,喜羊羊、美人鱼……瞬间让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感觉自己置身于童话世界。幼儿园内部时不时的露出小动物的脑袋,他们说着:“我们正在成长,请多关照我,不要碰我,怕疼……””

(二)幼儿园室内走廊的童话剧环境

幼儿园走廊的布置上要画上民间故事、经典故事,比如《三只小猪》、《花格子大象》《三只蝴蝶》等,为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重要支持,在无形中发挥出幼儿园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让幼儿在无形中受到启发。

(三)在幼儿园活动室中创设童话剧环境

在幼儿园的活动室中,幼儿学习用的桌椅、靠垫等都要体现童话剧的色彩。比如幼儿教可以将桌椅布置设计成童话角色小组,如红蝴蝶小组,黄蝴蝶小组、蓝蝴蝶小组,将幼儿的坐垫设计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将班级区角设计成童话角色的区角,如巴巴爸爸的家、巴巴妈妈小厨房、巴巴拉拉小书吧等,从而在不自觉中将幼儿带入到童话天地中。

二、班级童话剧环境的营造,为幼儿表演提供语言环境的支持

为了为每一名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幼儿教师在每一个班级的内部都设置了相应的表演区,从而通过表演区的设置激发了幼儿表演的兴趣。在班级中,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童话剧练习,通过舞台场景的设置,为幼儿表达自己的童真、童趣提供重要的支持,让小班幼儿在童话剧表演活动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开学初的时候,教师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行为喜好为他们布置了具有针对的小舞台场景,具体包括多种故事背景图、各种颜色的表演服装、多个布偶娃娃、多个手偶娃娃等。在课堂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各种材料进行表演。在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表演材料的情况下,幼儿显然表示出极大的表演热情,促进了幼儿表演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故事表演中拥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为此需要教师能够为他们的自我表现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宽松的环境中进一步激发了幼儿想说的欲望。但是基于小班幼儿年纪较小,语言表达比较单一,常常无法完整的表达一个故事,加上幼儿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转移。为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童话剧氛围,创新幼儿童话剧表演内容和形式

(一)幼儿教师要精心挑选故事脚本,合理编排剧本

好的剧本是幼儿童话剧表演是否成功的关键,好的故事剧本会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幼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来参与到童话剧的表演中,对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技能等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幼儿教师要结合其他教师意见之后,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了《三只蝴蝶》、《三只小猪》等多个故事,并结合幼儿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对故事进行了适当的改变,形成童话剧剧本。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故事教学加强学生对故事的了解

童话剧表演的基础是对童话剧故事脚本有着一定的了解,只有在了解童话剧故事脚本之后才能更好的进行童话剧表现。而怎样让幼儿了解童话剧的内容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形式来让幼儿欣赏和了解情景剧的多种形式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童话剧剧本。

(三)通过观赏多形式的表演来让幼儿在沟通交流中进一步获取表演技巧和经验

幼儿童话剧的表演和一般舞台表演不同,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舞台经验,因而在童话剧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策略的丰富幼儿的舞台经验。在组织小班幼儿欣赏大班幼儿表演的童话剧之外,教师还可从网络上多下载一些和童话剧有关的知识内容,让幼儿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并对幼儿的表演进行适当的点评,在交流和学习中更好的促进幼儿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童话剧是幼儿表演活动的重要构成,对提升幼儿表演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的培养和提升幼儿语言能力,需要教师结合幼儿发展实际来挑选和编排童话剧的内容,以幼儿学习需要为本更拓展幼儿情景剧发展思路,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成长发展。

作者简介:盛艳(1981-),女,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人,民族:汉,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童话剧表演。

参考文献:

[1]周卫倩,余海玲.创童话剧环境,促幼儿表演能力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3.

幼儿童话故事篇4

关键词:童话;童话教育;审美;审美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在教育过程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让幼儿学会懂得欣赏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发掘和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审美教育。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童话的美育功效,把童话作为对幼儿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素材。

一、利用童话的蕴涵,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

(1)从内容上看,童话故事中更蕴涵了多种美的因素。以“爱”为主题的童话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伟大与温馨;以顽童为主题的童话让幼儿感受到一种狂野、蛮横的美感,一种冲破束缚的自由感;以自然为主题的童话则让幼儿与大自然亲近,让幼儿发出对自然世界一切事物的好奇感与探究热情。

(2)从表现形式上看,童话故事的语言优美,浅显易懂,形象具体,融美术、音乐于一体。

(3)从写作手法上看,故事常使用夸张、拟人、拟物等形式,如童话故事《大林和小林》中有这样的描述:唧唧坐在叭哈的旁边,那两百个听差伺候着唧唧吃饭,无论唧唧要吃什么,都用不着唧唧自己动手。那第一号听差把菜放到唧唧口里,然后第二号听差扶着唧唧上颌,第三号听差扶着唧唧的下巴,叫道:“一!二!三!”就把唧唧的上颌和下巴一合一合的,把菜嚼烂了,全不用唧唧自己来费力。这种夸张体现于作品的整体构思之中,充满了奇妙和荒诞之美,是儿童喜闻乐见的。

二、建构童话环境与氛围,使幼儿产生审美意识

在游戏活动中,投幼儿所好,选择幼儿平时喜欢的童话故事的形象、场景,为幼儿先创设好环境。在美工活动中,师生一起创作,制作童话里的小动物,用彩纸折出各种工艺品,如桌椅、窗帘等;用彩泥捏出各种童话故事里的形象,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把这些作品有机组合,布置成一个童话故事的场景,等小朋友想更换别的场景时再一起动手、动脑加以设计布置。在做这些艺术品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三、挖掘童话的语言美,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

传统的童话汇聚了民族语言的精华,并通过口述代代相传。这种口述文化记载着最原始的文学和艺术。故事的语言简练、易懂和流畅,其中还常有儿歌、诗歌、顺口溜和音乐等,对初学语言的儿童来说,童话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华德福教育充分地发挥口述这一传统教育方式,老师在讲述童话故事和人物传记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语言的表达,让儿童感受语言的美。

幼儿童话故事篇5

一、“音话”息息相关

民间童话和民族音乐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大量的民族音乐都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历史传说、文学故事等。从表面上看,民族音乐和民间童话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不同的艺术领域。但是它们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创作主体的主题思想,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民间童话为民间音乐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而民族音乐可以用比语言更富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的多种组合形式来表现主题思想。如《梁祝》《天方夜谭》都取材于民间故事,著名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和《彼得与狼》它们既是一部音乐作品,又是生动的童话故事。还有久唱不衰的歌曲《二小放牛郎》,它的歌词本身就是一则完整而精美的故事,通过歌声向人们世代传颂这个动人的故事。将两者结合,引导幼儿进行民间音乐的欣赏,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民族音乐,了解民族的历史,激发美好的情感。

二、“音话”共促理解

1.以“话”激趣

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曲子较长,结构较复杂,幼儿不容易理解与记忆。让他们一本正经反复的听是一件很乏味、很头疼的事。而童话在儿童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童话来导入音乐欣赏,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借助童话魔力来激活音乐欣赏教学。所以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可以用童话导入,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再加上丰富的动画效果,能够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兴趣,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吸收音乐知识,体验音乐的美感,既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又达到了真正的教学目的。

2.依“话”感受

在帮助幼儿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丰富与民族民间音乐审美情感体验相适应的经验准备,营造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和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氛围,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欣赏民间音乐《春节序曲》前,为了帮助幼儿感受乐曲所表达的过年喜庆气氛和美好情景,体验中华民俗文化,教师活动前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关于春节的民间童话和各种装饰品,根据民间故事《年的故事》教师在活动室上布置了相关的饰品,营造出一种春节来临的欢快喜庆的气氛,让幼儿一进入活动室就有一种过新年喜气洋洋的欢乐情绪,在感受和欣赏“春节序曲”时就显得特别亲切。

3.倚“话”理解

幼儿喜欢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孩子们总喜欢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正义。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童话主人公般的美丽和魔力。比如乐曲《东郭先生和狼》,它具有明确的故事情节,但是这首乐曲如果没有解说词的辅助,那么幼儿根本就无法理解这首乐曲,因为没有任何线索提供幼儿进行形象的联想。他们只能听辨出各种乐器及演奏的音乐主题的情绪特点,却无法和一系列的故事角色相联系。因此,欣赏《东郭先生和狼》是从讲故事开始的:亲爱的孩子们,现在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这样通过音乐的描绘和故事的帮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了教育,还了解了各种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乐表现力。这种理解显然来自故事而不是音乐。

三、“音话”结合注意

1.精选内容

欣赏作品选择恰当与否,是幼儿感受、表现和创造的前提,因此为幼儿选择民族音乐作品和相辅助教学的民间童话时,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善于把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引入音乐活动,以便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加以想象并用动作进行表现。当幼儿有了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童话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因此幼儿有丰富的童话体验。教师可将民族音乐欣赏与童话相结合,使民间音乐欣赏不能仅仅局限于纯艺术方面的体验,要与语言领域相结合,增加音乐欣赏的趣味性、个性化。教师在引导幼儿方面要注意:要让幼儿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整体风格和结构,为后面的创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民间童话的选择不是没有依据的空洞编造,它必须建立在对音乐充分感受的基础之上,根据音乐的风格来想象音乐中的故事。这需要教师引导幼儿把握音乐的风格和结构,与故事密切相关。

2.有机整合

音乐欣赏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在组织音乐欣赏时将抽象的音乐与幼儿童话甚至游戏结合起来,综合设计,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开始通过童话故事场景的创设,让幼儿产生了新鲜好奇感,引发他们大胆地想象,大胆地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动过程中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中,依托童话故事了解了音乐的内容,理解音乐发展的情节。活动最后幼儿还可以跟随音乐表演童话故事,让幼儿对音乐及童话的理解有进一步的升华。

总之,音话结合是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只有在充分了解音乐旋律结构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出与音乐相符合的故事,实现音乐欣赏能力的飞跃。音话还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它也是建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欣赏。

幼儿童话故事篇6

关键词:童话剧;幻想;夸张;社会;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75-01

童话剧具有幻想、形象与故事性强等特点,一直受到儿童的喜爱,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思想进行熏陶,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一、童话剧特点分析

(1)童话剧的幻想性。幻想性是童话剧的明显特点之一,也是童话剧区别于其他广播剧的基本特点。童话剧的内容在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幻想、联想等手段将生活现象和内容拟人化或者夸张化,通过这一方式来起到教化育人的作用。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讲,童话剧所描绘和讲述的事物与形象在具体生活中并不存在,这些事物与形象具有极为明显的象征意义。童话剧通过虚拟描绘具体事物,表达出对生活现象的抽象化意义,并且一些人物的设置也带有很强的幻想性。比如,在我国的民间童话剧中,《神笔马良》就描述了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马良的故事。马良喜欢画画,并且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神仙送给他一枝神奇的画笔,他可以用这支笔画出真实的物品。当然,如此神奇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为零。不过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了童话剧的幻想性特点,内容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并不完全反映现实生活。分析所有优秀的童话剧可以发现,童话剧的幻想性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读者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并且这些内容也符合幼儿的成长发展特点。

(2)童话剧的夸张性。在创作童话剧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夸张和拟人化修辞方法,按照合理的修辞手段和逻辑性描绘特点进行情节创作。童话剧中这些夸张性的内容带有强烈的幻想气息,有的内容超越科学规律的限制。虽然各类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会在内容和情节上带有一定程度的夸张,但童话剧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其夸张的程度不仅深而且内容更加丰富而深刻。比如,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剧故事情节的构造和人物性格特点等内容,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夸张修饰。所以,分析大部分的童话剧可以发现,童话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能够突出童话剧所要描述形象的明显特点,进而给幼儿构造出一个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特点。通过夸张手法的使用可以有效增强童话剧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对幼儿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3)童话剧的社会性。童话剧除了所具备的幻想性和夸张性的特点外,有一部分的童话剧虽然故事内容超越了现实生活,但是结合童话剧的产生过程和源头考虑,可以发现童话剧仍然是要植根于现实生活中。在童话剧的内容描述中,幼儿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花草、树木等诸多事物都是非常熟悉的,具有明显的现实原型。分析一些童话剧的故事内容可以发现,一些童话剧作品的主题是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现状的反映,也有一些童话剧作品则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美好愿望和理想的反映,同时有一些作品是源于当前具体的生活主题,通过教化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反映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也就是说,童话剧通过想象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构造了一个生动而活泼有趣的故事内容,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促进幼儿各项素质的发展和进步。

二、童话剧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结合上述童话剧的特点,分析童话剧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其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童话剧有利于幼儿认知发展。幼儿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过程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也就是说,幼儿需要通过对一些具体和有趣的事物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自然或自发的认知,并且这种认知过程能够容易进行。加之童话剧的内容丰富多彩,形象具体生动,很容易对幼儿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在对童话剧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幼儿会通过一定形式的探索和扩展,实现对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童话剧的内容还包含许多丰富知识,幼儿在对童话剧进行欣赏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及其特点,也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2)童话剧有利于幼儿情感发展。从幼儿的成长规律来说,幼儿情感发展过程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并且幼儿的情感发展还容易受其兴趣等因素的影响。而童话剧正是符合了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对促进幼儿的人格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童话剧对于深化幼儿情感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具体而言,在幼儿欣赏童话剧的过程中,由于童话剧所反映的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幼儿很容易接受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一些童话剧对于缓解幼儿消极情绪也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3)童话剧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发展。虽然童话剧的很多内容不符合现实生活的发展要求,但是童话剧的主题比较明确且其内容较为积极。所以,幼儿在对童话剧进行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想象力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幼儿在观看童话剧的过程中,因童话剧中的一些形象不同于现实生活,需要幼儿结合生活形象对其进行感知和想象,所以,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童话剧对幼儿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运用童话剧可以更好地向幼儿进行现实生活的教育,提高幼儿的知识素养,推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有效推进幼儿心灵的净化。

参考文献:

[1]王红玉.幼儿的“心灵鸡汤”[J].小学科学,2013(06).

幼儿童话故事篇7

摘要幼儿期是人的大脑发育关键期,也是“思维发展”“语言形成”的重要时间段,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抓住幼儿期这一语言发展重要时间段。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他们一生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视角语言教学思维发展语言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离开语言这一凭借,思维的发展就如同空中楼阁而不着边际。幼儿期是人的大脑发育关键期,也是“思维发展”“语言形成”的重要时间段。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抓住幼儿期这一语言发展重要时间段,从他们的心理出发,以多种形式引领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他们一生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一、融入游戏,让语言训练充满趣味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他们常常是以游戏为生活。”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时将枯燥的语言学习置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之中,让幼儿们感到语言学习的趣味。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游戏形式学习日常对话。如“电话游戏”,是幼儿们经常玩的一种游戏,也是一种寓教于说的游戏形式。在游戏时,我们先将两个幼儿置身于通话的情境中,让他们模拟通话,让一个幼儿学着大人的样子进行问话:“是谁?――你在哪?――你干什么?――为什么?”再让另一个幼儿根据这些问话进行对答,这样学生在一问一答中就很快地学会了日常对话。其次,我们可以利用游戏形式学习新词汇。如“对口令游戏”,也是一种幼儿期最爱玩的游戏,是一种直接培养幼儿说话的游戏。如利用游戏让幼儿学习“勤劳”这个词,我就跟幼儿先说上一句:“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然后要求幼儿说下句:“自己穿衣、穿袜、叠被子”“洗碗、扫地、擦窗子”“修理好课桌修椅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这样,学生就在对口令游戏中学习了“勤劳”一词。

二、利用童谣,让语言训练充满丰富性

童谣是我们祖国文化领域里一颗明珠,且大部分童谣浅显易懂,贴近儿童的生活,并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审美性,深受儿童、家长和老师的青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童谣节奏感强的特点,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手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去种树。种树到山顶,看到小松鼠……”又如“小板凳,真听话,跟我一起等妈妈……”这些童谣的节奏、律动非常强,且与幼儿的“原始脉动”合上了节拍,幼儿说起来容易,记起来连贯,很快地从这些童谣中获得语言的发展。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童谣故事性的特点,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很多童谣本身就是一个与幼儿喜好相关的故事,如果我们利用童谣中的故事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定会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老鼠上灯台》讲述小老鼠偷油吃被猫发现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符合学生的口味,深得幼儿的喜爱。为此我们可以将这个童谣改编成一个小课本剧,让幼儿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扮演老鼠和猫的故事;幼儿在故事中情不自禁说着童谣里的故事。

教《十二生肖歌》时,我让幼儿们戴着十二种动物的头饰,分别模仿不同的动物,并让他们模仿动物的语言进行人物对话。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表演能力,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有所得。

三、运用提纲,让语言训练充满条理性

幼儿童话故事篇8

童话剧是幼儿戏剧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适合儿童欣赏的易于表演的具有特殊幻想性质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是供幼儿演出和观赏的戏剧。我们运用童话剧这一载体让小班幼儿在欣赏、模仿和制作设计背景道具以及表演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和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促进小班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我们童话剧主题的开展分四个阶段:倾听故事、学习对话、制作道具、表演游戏,具体开展如下:

一、在倾听故事中,引导小班幼儿想说。

童话剧《小猫钓鱼》主题的介入方式就是倾听故事,是通过我们老师制作的ppt以及flash,幼儿在老师点击鼠标的过程中倾听故事,阅读文本,观察图书画面,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剧中角色的特点。在集体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阅读前,我常常采用这样两种方法引起幼儿对即将讲述的故事产生兴趣:①出示ppt,告诉幼儿故事的题目,请幼儿猜想故事里有谁?会发生什么事情?等等,然后,让幼儿带着这些猜想走进故事。②由教师向幼儿“抛”出一个能引起关注的问题,当幼儿很想知道答案时,就请幼儿“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有些故事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情节发展截然相反,对于这样的阅读文本,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看懂画面语言,而且,还应指导幼儿从两种不同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尝到阅读的甜头,从深层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供小班幼儿阅读的文本故事主题单一、鲜明突出,情节简单,信息的包容量较小,常常不能满足部分幼儿对故事中某一方面兴趣的需要。

二、在学习对话中,引导小班幼儿敢说。

学习对话的目的是分析角色,理解角色语言、表情、情绪变化等。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控能力差的年龄特点来说,所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总结以下形式:

1.“角色对话”进行对话教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体、直观、形象。完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在《小猫钓鱼》童话剧活动中,个别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其他幼儿立刻变成了花蝴蝶,小蜻蜓,经教师一引导,情绪马上高涨,进入角色,绘声绘色地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模仿角色的活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无一人去注意其它事物。

2.“情境游戏”中学习角色对话。

喜欢游戏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所以在童话剧《小猪变干净了》的对话学习中,教师就运用了“开火车”的游戏,引导不同的角色按序对话。教师:“谁是火车头?”幼儿:“小猪!”教师:“第一个是小猪,她说了什么呢?”……教师:“火车尾是谁?”幼儿:“小白鹅!”教师:“小白鹅对小猪说了什么呢?”让她们觉得好玩了,才能更好的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对话。

3.借助手偶、头饰等,帮助幼儿明确角色意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手偶,教师手中拿着手偶,提醒幼儿说角色的语言,幼儿手拿手偶,可以明确自己的角色,最后还可以准备“小舞台”,幼儿分组合作进行手偶表演,幼儿通过跟着录音学习对话。

三、在学习表演中,引导小班幼儿会说。

小班幼儿对表演童话剧很陌生,幼儿的表演大部分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扮演角色的表情、语气、语调、动作等,都需要夸张,让孩子们易模仿、易表演。声音是有表情的,不同的声音代表着不同的内涵,声音表情实质上就是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所表达的人物不同的情绪、情感及音色的区别代表的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征。幼儿学习声音的表演技巧,首先要让他们理解故事的内涵,可以:

1、引导孩子根据不同的意思表达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在《小兔乖乖》中说同样一句话:“快开门!”如果用细柔的声音较慢的语速及向上的语调说出来,能表达一种甜美、快乐、欣喜的情绪,可体现在兔妈妈的身上;用较粗的音高、较快的语速及向下的语调说出来,表达的是一种粗暴、野蛮、急燥的情绪,具体体现在大灰狼身上。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一把不同声音,所表达是不同意思。通过此类具体、形象的例子,逐步引导幼儿对声音表情及正确运用声音表情的重要性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2、巧妙运用音乐、旁白、声音,启发幼儿进行表演。

童话剧表演中,声音的制作很重要。成功的音乐制作,会引导孩子主动的参与表演。如在童话剧表演《小猪盖房子》中的大灰狼时,则启发幼儿思考:大灰狼是什么样子的?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现它?引导幼儿用较粗、较慢、凶猛的声音表现出大灰狼的形象。引导幼儿表现出大灰狼的凶残,教师则利用课间的时间进行录制。当然音乐中旁白的部分也很重要,它提示幼儿故事发展的线索或相关情节,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旁白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并进行对白。在分组表演中,场地限制、周围环境的干扰会导致他们常常不能把握好角色特点,出现表演不适当和游离游戏的情况。这一阶段老师应深入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和需要并给予适宜的指导。

幼儿童话故事篇9

对幼儿进行说话训练,总的原则是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分段要求、环环相扣。教学实践中,我实施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基本技能的训练

幼儿口头表达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生动自然的说话,连贯通畅的语流,条理清晰的语脉三个方面。

(一)通过念儿歌或唱童谣训练幼儿生动自然的说话。说话训练,贯穿两条线索:一是儿歌或童谣,二是说话。这两条线索相互交错,螺旋式深入,经常念儿歌或唱童谣,就为说话的准确、自然、生动、流畅打下了基础,激发了幼儿的说话兴趣;而说话是朗读技巧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念儿歌或唱童谣训练,有利于引导幼儿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幼儿听老师的示范朗读,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幼儿念儿歌或唱童谣。再次采取多种形式的唱读。除了举行一些儿歌或童谣唱读比赛等活动外,还把一些小故事让幼儿进行对话表演等,让幼儿进行不同形式的训练。

(二)训练连贯流畅的语流。

幼儿的讲话一般存在重复罗嗦和“片言只语”的毛病,针对这一点,我除了要求幼儿要把话说完整,说清楚以外,还着重在“趣”上做文章。在说话训练的开始阶段,先让幼儿讲讲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再结合幼儿园开展的“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活动进行说话训练。我们举办了“爱护环境”等主题班会,有讲身边趣事的,有谈身边变化的,还有的讲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幼儿的说话内容真是丰富多彩,他们再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这样的训练,打开了幼儿的“话匣子”。讲“有趣的事情”,成为我们以后训练幼儿语流的主题。

(三)训练条理清新的语脉。

我的做法是:首先把复述故事作为训练语脉的第一步。清晰的语脉正来源于严密的思维。故事就是这方面的范例,让幼儿复述故事,本身就是一种严密的思维训练。其次指导幼儿口述故事经过。幼儿发言一般会混淆先后经过的习惯,有个别同学虽然能在讲之前想想,但当众讲时,往往紧张的把先后抛到了脑后。这就说明讲话先后经过的重要,为此我先指导学生给故事列提纲,在掌握列提纲方法并养成列提纲习惯的基础上,从而过渡到给自己讲话列提纲。

二、口头表达方式的训练

(一)叙述式的训练。

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六七人左右),每组推选一人主持会议,安排全组的发言次序,并对本组每个同学的发言作简要的评述。讲故事:组织幼儿对校内的好人好事进行采访,活动要求把采访事情变成小故事在班上宣讲。口头报道:配合单元说话训练,组织幼儿到校外参观,回来后让他们作口头报道。

(二)说明式的训练。

主要对幼儿进行说明物品特点的训练,要求他们在说明时要有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描述:先放一些实物,让幼儿观察,然后口头描述出来。这种方法,主要使幼儿掌握事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事物。介绍:如在讲台上放一些茶杯,形状、颜色完全相同,杯身上的图案略有变化,然后请幼儿上来介绍。这种练习,主要培养幼儿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的能力。讲解:根据课本的安排,要求幼儿将若干说明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本班同学作讲解。

(三)论述式的训练。

模仿故事:学了简单的议论后,让幼儿模仿故事的写法,用口语表达的方式,另找例子来论证课文中的论点。座谈:组织幼儿观看优秀动画片后,进行座谈。在座谈时,就把这些组织到自己的发言中去,增强了说服力,提高了表达效果。

(四)交流式的训练。

设想对话进行交流:让幼儿根据某一故事情节设想人物的对话进行交流。在“小导演”的组织下进行对话交流。这种练习,既训练了说话,又发展了想象力,也活跃了思维。

开展讨论:把讨论同儿歌或童谣的教学结合起来,如段落的划分,童谣内容理解等等,都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课堂讨论,开展讨论要使学生感到这不仅是在训练口头表达,而且主要在进行思想交流,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幼儿才讨论得起来,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讨论的形式不拘,可几个人也可全班;可先分散后集中,也可由几位幼儿讨论,其余的认真听取,积极思考。讨论中,老师需善于诱导,及时小结。

幼儿童话故事篇10

于是我大力倡导并搞起了“童趣教学”的试验教学。从开园起,我就注重引导孩子们多听童话、多说童话、多读童话、多理解童话,以童话为轴心开展了多种教学活动,尽力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做到适合儿童化,引起孩子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适当补充儿童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园孩子的学习兴趣受教材内容的制约很大,针对不同内容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差异极大。比如,在一般的活动中,有些小朋友喜欢叽叽.喳喳说小话,可是在《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类带有童趣的活动中,情况就不大一样了,整个活动过程一会儿鸦雀无声,一会儿又笑声四起,小朋友玩得兴趣盎然,我也教得轻松自在,活动效果还特别好。孩子们的学习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除了教材中的教学活动,还特意精选编了一些童话故事,供小朋友们欣赏。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习是在玩中学,不能像小学一样去进行知识性的灌输,是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将古板的老师教变成幼儿主动的去探索。因此我准备的那些童话故事,象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去主动地学习。仅仅一个学期,大部分小朋友就学会了自己去看图书,去发现图书里的故事,去探寻故事里的奥秘,能阅读浅易的童话故事,有时读得连吃饭也忘了。我做过粗略统计,小朋友的阅读每期人均达上万字,很多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大幅提高。有些小朋友甚至于把阅读的范围由读童话到读故事、寓言、诗歌、小说、科普知识等。很多小朋友把讲童话故事当做一种乐趣,除了能自主阅读图书外,他们还经常自己编造一些离奇古怪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令一些家长都感觉到不可思异。

因此,在教学中补充一些童话故事,可以使孩子们在欢愉的情绪中发展阅读和想象能力。

二、采用“角色法”教学激发小朋友兴趣

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般还不喜欢长时间呆坐,更不喜欢老师单纯的一套一套的说教,很多时候,他们好动、好奇、好问、好表现自己。我针对小朋友的这些特性设计教学方案,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活动中,除必要的讲解以外,我喜欢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教学。如听故事、复述故事、表演故事、观察图片、观察实物、观察动作和说话、接力赛、猜谜语、做游戏、分角色表情朗读童话等。让小朋友在课堂中既动脑、动眼,又动口、动手,甚至可以适当地手舞足蹈。有一次,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中,带小朋友口头朗读后,我让他们扮演童话故事中的小蝌蚪、金鱼、乌龟、青蛙妈妈。小朋友们一下子雀跃起来,情不自禁地伸长手喊起来:“让我来,我会演!”此时,小朋友的情感处在炽热的状态中,加上刚才的朗读熟悉了故事内容,因而进入角色快,表演效果也很好。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小朋友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等等,都得到了自由的发展,而且活动气氛浓厚。

三、教学多用易为小朋友接受的语言

我觉得,做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其教学语言应该尽量做到有情有味。情,是要有丰富的感情,味,是要有孩子味。那种无情无味的枯燥语言,即使再准确,也很难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印记,自然也很难让孩子掌握教学内容。

幼儿园的小朋友,是很喜欢形象生动的语言的。因此,我在给小朋友讲童话故事,或诗歌,或散文时,尽量会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让鲜活、可感的形象和生动的图画、内容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把知识的传授藏于无形之中。如在《狐狸和乌鸦》的活动时,怎样才能一开始就把小朋友吸引住呢?想来想去,我选择了这样开头的:“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很多很多关于狐狸的故事,那么,你们熟悉的那只狐狸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你们看,它又出来了,来到了你们书中(指导小朋友翻书,让小朋友看书中的图)。这只狐狸昂着头,踮着脚,伸长脖子,张开大大的嘴巴,露出长长的舌头,正在接一块肉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请小朋友们先听老师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的语言,能摄住儿童的注意力,引起丰富的联想和学习的兴趣。

此外,幼儿园小朋友都还喜欢有感情的、鼓励性的语言。有的小朋友童话故事讲得好,我便说:“嗯,你讲得妙极了,继续坚持,你将来可以当个童话故事大王!”有的小朋友朗读得好,我便说:“读得真有感情,让人身临其境一样,再练一练,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央视主播呢。”有的讲童话故事想象丰富,我便说:“哇,你讲得真是太有意思了,生动有趣,这样的情节,连老师都想象不出来。”受了表扬的小朋友,心里乐滋滋的,也会在鼓励中继续磨砺自己。

四、开展符合小朋友特点的课外活动

适当地开展课外活动,可以让小朋友走进学习的乐园。我在注重童话教学的过程中,还开展了一些富有童趣的课外活动。

如观察大自然、开童话故事会,办童话手抄报、自编自演童话剧、举办童话知识竞赛等等。就拿自编童话手抄报来说吧,我鼓励小朋友自己办童话手抄报,全班小朋友人人动手,一人一份,报题自拟,文章自写,插图自画,编排自己设计,办出来的童话手抄报五彩斑斓,十分惹人喜郏有的老师还拿去做样板引导其他班级小朋友多动手动脑写自己喜欢的童话作文,增强表达能力。

五、用童趣打动小朋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