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8:50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1

在拼音里,音调是指一个音节的调子,一般来说一个音节包含四个调子,即第一、二、三、四声,严格地讲一个音节有五个调子,包括“轻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从定义上讲,每个音节都有五个调子,也就是有五个发音,只不过这五个发音不一定有五个汉字来对应,比如贵州方言"n?ngzi",普通话的意思是“什么”,在汉语里面没有“n?ngzi”这个词,"zhu?ngbao"普通话的意思是“莽汉”,同样在汉语里面没有"zhu?ngbao"这个词,再比如“迪斯科”这个外来词,在汉语里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没法解释,代表不了什么意思,我们只能把它看成是汉语在美国的方言"disike",美国人一听就懂,我们不懂。

但是现在一年级教科书里把“音调”的概念和拼音的规律朝一个错误方向引导,把音调说成是韵母的调子,拼读音节时把声母和一个带音调的韵母相拼,这是一个误区。

所谓“拼音”顾名思义就是拼出来的音,而音调也是针对整个音节而言,拼音的规律是把两个或者是三个单音组合在一起拼读出来的,所谓单音就相当于英语里面的“元音音标”这也是英语与拼音相通的地方,所谓拼读就是把两个或三个单音连起来读,当连读的速度紧接到区分不开,就变成了一个音,比如:b和a两个单音连起来读b--a就变成了“巴”字的读音"bā"。m和a两个单音连起来读m--a就变成了“妈”这个字的音"mā"。j和i再和a三个单音连起来读就拼读出“家”这个字的音"jiā"。这就是拼音的规律和概念。

而在一年级的教材里把音调赋予韵母,说成音调是韵母的调子,把一个声母和一个带调子的韵母进行拼读,这样拼读起来就很拗口,由其是拼读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比如“马”字和“骂”字,在正确理解音调含义的情况下就是先拼读出“妈”这个字的音,也就是这个音节的音,然后再给这个音节加上音调māmám?mà,那么这四个拼音就分别拼读出“妈”“麻”“马”“骂”这四个字音拼读起来就自然顺朗。

在这里我必需强调,在拼音的教学过程中,理解音调的概念和内含很重要,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先从表示音调的符号着手,“ˉ”“@”“ˇ”“a”,这四个符号分别表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把这四个符号的形状和书写规律结合起来,第一声从左到右表示发音高低一致,第二声从左到右表示发音由低向高,第三声从左到右表示发音由高变低再变高,第四声从左到右表示发音由高变低。这也是汉字学家创造这四个符号的初衷,形象、通俗、易懂。其中就包含着对启蒙儿童的形象教学法。在这里没必要强调“轻声”的含义,因为给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说“轻声”是指一些专有名词和语气助词的读音,它的特点是拼读时发音轻短,孩子们暂时还不能理解。这也是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最起码应该掌握的知识。

(上接第27页)有坏,班主任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如果我们不能保持一颗健康心态,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就会在日复一日的繁琐工作中,消磨掉韧性,使得班级管理黯然失色。二、对待学生要有爱心。教育是情感的交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人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每个学生在学校都需要得到关爱,老师的爱对他们成长如雨露和阳光,当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靠近了,交流的渠道就会变得畅通,心理疏导工作就容易取得成果。三、对待工作要细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用心工作的班主任,做任何事情都会有计划,有重点,有方法,思想总是走在行动的前面,有预见性。从建立学生信息资料档案,建立班级QQ群,家长QQ群到选举班委会,制定班规,编写班级工作计划,从班级文化建设到班风、学风建设,从学校各项活动的宣传动员,到组织实施活动的参与安排,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少出漏洞,事半功倍。四、对后进生转化要有耐心。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我们往往把过多的关注和赞誉给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把过多的不满和批评丢给了后进生。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更多的耐心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周边环境或个人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爱好、特长、性格、兴趣,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走近学生,当好他们的良师益友,和他们谈心,使他们感到教师像父母一样和蔼可亲、可敬,敢与教师说心里话和教师讨论问题,把教师当作朋友,不害怕教师。五、对班级管理工作要有恒心。我们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头有尾,持之以恒,不能凭3分钟热情,班级管理工作更是如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十分重视干任何工作都要持之以恒,坚持自己奋斗目标和方向,不会因为挫折而改变初衷,他会带领班级团队去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实现同学们共同的理想、目标。他会在学生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品格去影响教育学生。

另外,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人在社会中存在,都希望自己的学习,工作人品等受赏识。更何况学生,他们同样需要老师、家长的赏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重孩子”。赏识的基础是对学生理智的爱。赏识的原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每个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旺盛的学习热情的需要,赏识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27-01

自参加工作近20年来,笔者一直坚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前沿,对汉语拼音教学始终坚持不断实践和努力探讨,针对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如何让农村孩子更好的掌握这些相对抽象的符号,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根据孩子特点,抓好拼音教学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幼儿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据专家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但是他们一入小学就要从幼儿比较自由的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转入了小学以多门学科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为主的学习,并且最先要学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的学习效率,并且在拼音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地度过转型期,这是需要我们在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应当积极思索认真探究的问题。

二、注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1、让孩子在听(讲)故事中学习拼音

比如在教学韵母“a、o、e”时,我就以教材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小动物们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多开心啊!瞧,小女孩来到河边的草地上练起了嗓子,aaaaa……aaaaa……在黑板上出示a(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的读音,练读a)。大公鸡也在草地上练起了嗓子,听!ooo……ooo……(出示o,多好听啊,大家来学一学,在这个环节中渗透o读音,练读o)。大白鹅在水里快活地游着,看着自己在水里的美丽倒影,不由得也唱起了歌,e……e……,我的身子多么白,我的嘴巴多么红,我是快乐的大白鹅(出示e,教学e)。小河的清晨好热闹啊!学生在听听、学学、练练的过程中掌握了a、o、e的读法,学习积极主动、兴趣浓厚,同时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

2、根据字母的特点编小故事、顺口溜等帮助儿童记忆

如四声标调调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爬上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借此来读准四声。对于农村的孩子上坡、下坡这样的比方,他们非常容易接受。

在教学jqx与ü相拼,上面两点省略规则时,我编了一个顺口溜: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就这样,一句顺口溜,学生记住了要学的知识。无须教师花费更多的力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比如在教学“J”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拼音家庭中,J最淘气,它身子在二楼,把头伸到三楼,把脚勾到一楼。”学生书写时,大多数都写正确,令人感到很满意。

3、设计生活情境

在教学翘舌音zh、ch、sh、r时,我考虑到这四个声母的读音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招待客人”的情境:今天啊,有四位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依次出示四位“客人“,即头戴zh、ch、sh、r头饰的四个学生客人来了,我们要打招呼啊,今天这几位客人的名字很特别,叫的时候要把舌翘起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读zh、ch、sh、r,当学生会读之后,就请客人(学生戴头饰)进门,请进门的过程中又巩固了zh、ch、sh、r的认读)。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加强了zhchshr的认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多读多练,轻松有趣地突破了翘舌音认读的难关。

三、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过渡的时期,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和具体的材料。因此,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特别重要。

1、充分利用插图搞好教学

汉语拼音的插图具体形象,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既表音又表形的特点来教学字母。教学单韵母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小女孩在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小女孩站在小溪边唱起a字歌,1351……1531……我们也来唱一唱吧!”在学生唱完后,再进一步示范正音,让学生观察口形,编顺口溜:张大嘴巴aaa。接着,启发学生观察小女孩的头部:“图上的小姑娘,圆圆的脸,还扎个小辫子,像什么呀?”学生会惊喜地发现a的半圆就像小姑娘圆圆的发音,帮助学生识记字形,使抽象的符号形象化。长此以往,学生看了图就能感知图意与字母的关系,既提高了学习拼音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2、制作拼音图卡、活动教具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3

摘要:拼音是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使语文教学得以更加顺利地进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研究分析

拼音部分的教学内容容量小,也比较简单,学生刚刚升入小学,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一、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本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刚升入小学,学习的内容都与之前幼儿园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教学进度不宜过快,内容也不宜过于枯燥,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在教学之余,教师要通过互动做游戏等方式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倾向,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最后,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和认可,教师不妨投其所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ɑieiui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成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一边打电话一边练习:uiuiui,我是小ɑi你是谁?uiuiui,你是小ɑi,我是ei。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之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我国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具体的应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只是摆设,流于形式,能够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寥寥无几。在小学拼音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大课堂容量,及传统的板书所不能及,节省课堂时间,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在传统的拼音教学中,教师需要十分标准地为学生示范拼音的书写方法,而这一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起来也比较费时费力,但多媒体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多媒体制作技术,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认识,将多媒体的使用落到实处。例如,在讲授jqx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近似于拼音的动画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讲q时,我设计了一幅五颜六色的气球动画,而在讲x时,我引入了一半西瓜被斜切两刀,切成了交叉状的动画,使教学更加的生动形象。

三、运用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课堂一味的枯燥乏味,学生难免会丧失学习兴趣,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教师为何不投其所好,寓教于乐呢?运用一些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方面能够增添课堂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jqx的注音规则,我教学生掌握了一首儿歌jqx小淘气,见到雨点要挖去并搭配着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反复的训练中强化记忆,这样一来,看上去死记硬背的规则就不那么困难了。

四、加强拼音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语文如此,拼音也是如此。常常有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学的东西与生活毫无关联,所以才会提不起兴趣,教师要做的不是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自己所讲内容的重要性,而是在实际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拼音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例如,在讲授y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其形状,像不像一枝树杈?那树杈可不可以用来晾衣服?那它的读音是什么?这样一来,顺理成章地讲授了新课,并且还将其联系到生活实际之中,学生也不再将学习拼音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总而言之,拼音教学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学问,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牢固而又坚实,后续的教学才会更加顺利,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拼音教学的重要性,在这个关键阶段就将基础打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学生的一生来讲,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4

教学重点: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音连读的拼音方法,拼读介母是“u”的音节。

教学难点:准确地拼读三拼音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6个单韵母卡片。

2.接顺序读读8个声母卡片。

3.拼读音节:“tùnǔlèdù”

二、学习“gkh”的音形及书写

(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1)出示“g”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鸽子的“鸽”的音学习“g”的音,读的时候注意读得轻短些。

(3)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4)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5)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学习“g”的形

(1)仔细观察图怎样记忆“g”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g、g、g。

3.书写字母“g”

(1)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2)观察书中“g”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教师范写“g”:第一笔是什么?C点什么格?教师写;第二笔是什么?占什么格?教师写;注意竖左弯要在第四线上边一点写弯,一定不要挨着第四条线。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合格的学生发合格小奖票。

(二)学习声母“k”

1.学习“k”的音:

(1)出示“k”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教师纠正读音;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有气流冲出。

(3)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习“k”的形

(1)怎么记住“k”的形呀?

(2)请同学试着编儿歌:蝌蚪戏水kkk。

3.书写字母“k”

(1)认识基本笔画:“”左斜右斜

(2)怎样写好声母“k”呢?请大家认真观察范字及笔顺。

(3)学生边说笔顺、占格位置教师边范写。第一笔是“丨”,第二笔写前先在中格找到中间点一个点,然后在第二条线上点一个点,再在第三条线上与上边点对齐位置点一个点,最后连接三个点,也就是左斜右斜。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请其他同学看看哪位同学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说一说。

(6)每个同学书写的字母与范字比较进行评改。

(7)再展示,看看书写上否有进步。

(三)学习声母“h”

1.学习“h”的音

(1)出示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喝”的音学习“h”。发音时,虽然有气流冲出,但比发“k”时的气流弱。

(3)学生练读,体会发音方法。

(4)指名读。

(5)开火车读。

2.学习“h”的形

(1)“h”的形像什么?

(2)编儿歌:一把椅子hhh。

3.书写字母“h”

(1)学生观察笔顺及点格位置。

(2)学生试着书写一个,与范字比较,修改。

(3)展示学生书写的“h”,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怎样改。

(4)学生评改,注意“h”与“n”的区别。

三、复习巩固:指名读“g、k、h”三个字母。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同学们读准了字音,认清了形。书写比较认真,真好!

附:板书: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5

【关键词】一年级教学汉语拼音新教材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留意后,引出diéfēijī和汉字“叠飞机”。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汉语拼音第6、7、8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

我感到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每识一个字应读准字音、认清宇形、大致了解字义。教师在有机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强化听、说、读、写的互相渗透。听,听字的读音,听老师范读或同学的朗读;说,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说一句完整的话;读,拼读音节,认读生字,用手指点短文中的字,按词的组合朗读句子,读懂句意,利用句子的停顿朗读每个句子;写,对独体字有条件的可以认一个写一个,也可以认写分开,但必须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练写。经过调动眼、口、耳、手这几个器官,形成统一的联系。

【参考文献】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6

教学内容:aieiui

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教学重难点:读准复韵母aieiui的音,认清它们的形与音节的拼读。

教具:字母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韵母

1、我们已经学过哪几个单韵母?

2、认读单韵母卡片。

二、学习复韵母

1、复韵母ai

〈1〉请同学互相看看自己前后左右挨着谁?

〈2〉观察图画,他们在干什么?〈背挨着背比高矮〉

〈3〉出示“ai”的卡片,让学生自由读

〈4〉教师范读,并说明发音方法〈由a滑向i一气读成ai〉

〈5〉学习ai的四声〈教师领读——齐读——抽查〉

2、复韵母eiui教法同ai

三、指导书写aieiui

教师示范正确的写法与格式

四、学习拼音节

1、让学生自己尝试拼音节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尝试拼读带声调的音节﹙教师纠正并说明声调的标法i、u相遇标在后﹚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三个什么韵母?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aieiui

教学目标:1、巩固复韵母aieiui及其与声母的拼音练习与书写.

2、认读7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认读7个生字

教具:生字卡片字母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aieiui与音节的书写

1、抽读卡片

2、教师出示bai等之类的音节,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认读

3、认读带声调的音节及书写音节

﹙1﹚出示带声调音节

教师先范读音节,学生再跟读

﹙2﹚书写音节

教师范写音节,讲解:几个字母要写得紧凑、匀称,安顺序写完,再标上声调

二、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1﹚图中有什么东西?

﹙2﹚他们在干什么?

2、指导读句子: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注意适当停顿﹚

3、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卡片

a先让学生尝试拼读

b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生字?

﹙2﹚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

﹙3﹚同桌互读,教师指名认读

三、读儿歌

1、自由读儿歌并学拼红色音节的字

2、教师检查,纠正读音

3、学生跟读﹙注意读好轻声﹚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7

一、拼音拼读教学的现状

1.当前,很多教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拼音学习学得快也忘得快的现状没有很好地了解,对他们有限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自主性严重缺乏等心理特征没有加以重视,就按部就班地遵循从单韵母、声母、复韵母,再到整体音节的认识的教学顺序进行拼音拼读教学,没有及时进行温习和巩固,导致拼音拼读教学效果偏差,甚至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使之丧失了学习拼音的信心和热情。

2.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缺乏感性内容,仍然采用单一、乏味的传统模式进行拼音拼读教学,有的教师甚至根本就不重视拼音的拼读,反而极其重视书写,导致拼音拼读课堂枯燥、单调,学生只能机械性地死记硬背,完全没有学习拼音拼读的兴趣,更别说主动加强拼音拼读的练习和巩固了。

3.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要完成26个拼音字母的学习,要掌握好汉语拼音音节表,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任务往往会侧重拼音的书写,而忽略了拼音历史渊源的讲解和正确发音的反复练习及纠正,甚至有的学生依然用方言发音,教师也完全没有引起重视,同时,如果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繁重,还会导致学生难以牢固掌握拼音的拼读。

4.教师自身素质不够,有的教师自身发音不准确,受方言的影响,平舌、翘舌等发音不准确,有的教师甚至用方言讲授语文课,学生很容易被误导,使得学生也只会用方言拼读拼音,走上拼音拼读的歧途,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很难纠正过来。

二、拼音拼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高效教学拼音拼读。现行的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时代性,都配备生动、形象的“语境歌”和“情境图”,教师利用这些教材内容声情并茂地进行讲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拼音拼读的积极性。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bpmf”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情境图“一群人去爬山坡po,爬到山顶有一座大佛fo,有个小朋友正好要摸mo,这时候听见广播bo,‘不要触摸mo文物’。”教师在利用这些情境图时千万要注意不要简单地就让学生翻开教材跟着自己看情境图,而是要富有耐心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一边和学生一起看图一边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声母、韵母,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总之,通过教材配备的情境图,教师既减轻了教学负担,学生还能很好地自主预习、复习,而且在教师的讲解下加深了印象,不会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

2.创设情境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满足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相关词句篇的具体情境,让小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语言环境中感知拼音的读写,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拓展,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拼音拼读的动力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妙趣横生的故事导入学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六课《jqx》学习q与ü的相互拼写规则时,可以用图片或者多媒体呈现一组故事,jqx在郊游时碰见戴着帽子的ü时,对它的帽子特别感兴趣,都争着要戴他的帽子,最ü只能摘下帽子给他们分享了,于是,ü就变成了u,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一拼读规则。

3.利用耳熟能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容易掌握的汉字进行教学。汉字和拼音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有汉字就会有对应的拼音,那么在进行拼音拼读教学时,就不可能脱离汉字进行拼音教学,所以教师更需借助汉字这一东风进行拼音拼读的教学,使得拼音拼读更加顺利而有效。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aoe》时,可以结合汉字“啊,哦,噢”进行教学,这些汉字比较简单,是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接受的,而且是学生平时说话常用的语气词,结合这些汉字进行拼读教学,不仅简单易懂,而且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合理设计活动游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游戏,从而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语文课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拼音拼读教学的趣味性,应当积极、主动地设计游戏活动进行教学,改善拼音拼读教学本身枯燥、乏味的现状,这也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因为只有通过游戏和活动才能够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集中,从而高效学习拼音拼读。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aoe》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有哪些动物是发出与这些拼音发音相同的声音,然后进行模仿,全班参与活动和评价,最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正确读写拼音。通过活动来进行拼音拼读教学,寓教于乐,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愉快,拼音拼读教学课堂也充满了生机和乐趣。再如,对之前学过的声母、韵母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游戏,可以设置如下摘梨的游戏规则(每个梨子上都写着之前学过的声母、韵母,而且每个声母、韵母的个数就是组成的小组数),学生自由分组,每个小组派一个成员读学过的声母、韵母,其他成员则轮流来摘梨子,最后看哪个小组摘梨子最快。类似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既富有乐趣又能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的游戏,最终让学生充满动力地学习拼音拼读,以提高拼音拼读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8

关键词: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功能定位、教学目标的研究

1993年,曹澄方指出:“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曾指出:‘要认真教拼音字母。除了用来帮助识字,还要用来学习普通话。’《大纲》注明:在拼音字母公布前用注音字母。可见,小学教学拼音字母的目的是早已明确了的。但是,从1963年开始却起了变化。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能用来帮助识字。’《大纲》一字不提汉语拼音也是帮助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这不是疏漏,而是有人认为汉语拼音当识字工具就可以了,不必用在其他方面。认为识了字也就正了音,正了音也就等于学习了普通话。这种观点是片面的。”“1963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汉语拼音目的的提法是不符合人代会决议的,是一种倒退现象。‘’以后,1978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根据专家和教师的意见,才恢复了‘学会汉语拼音,以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提法。1992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加上‘阅读’二字意义重大。”曹澄方认为“小学教学汉语拼音的目的应该是帮助识字、阅读、写作和学习普通话。这样的提法比较全面,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2000年高鸽介绍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定位问题存在的分歧,并把各类观点概括为两种:“一种认为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是辅助识字和查字典,也可以帮助学习普通话,教学要求要低,教学时间要短;一种认为,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帮助阅读、识字、写作,帮助学习普通话,帮助操作电脑等。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也应适当提高,应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汉语拼音。”高鸽又进一步提出:“如果主张降低拼音教学的要求,缩短拼音教学的时间,把拼音教学只定位于辅助识字和查字典,甚至不主张学习汉语拼音,无疑是不符合小语《大纲》的要求的。”2001年杨琼指出:“根据《大纲》对汉语拼音教学的总要求,我们可将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简单地概括为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写、会用。”2002年魏江南阐释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功能的定位,指出:“《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结了43年汉语拼音教学经验,以平和稳健的姿态,从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将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在‘帮助识字,学说普通话’上。也就是说,对小学生而言,汉语拼音仅仅是‘识字、正音’的工具。”作者还将《语文课程标准》与1992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汉语拼音的定位进行了对比,指出:“‘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定位与1992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相比较,不再提‘帮助阅读’了。这就简化了汉语拼音教学头绪,明显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另外,汉语拼音教学内容在各年段的比重分配上,有明显不同:‘1992年大纲’把汉语拼音作为五大块之一(另有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年段。而‘课程标准’仅作为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中的部分内容来设置,这样的安排与其功能定位是一脉相承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突出‘三会’,即会认、会读、会拼;‘1992年大纲’的教学目标突出‘五会’,即会认、会读、会拼、会默、会背。2002年陈树民将1986年版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92年版的《大纲》2000年版的《大纲》及200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汉语拼音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文中指出:“细细比较几个版本的《大纲》和《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目标的提法,不难发现:1.相同地方:都提到‘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2.不同的地方:2000版本的《大纲》和2001年的《标准》都没有提‘帮助阅读’。特别是2000年版本的《大纲》,还明确提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并明确提出‘防止繁琐、不恰当的要求’,特指这一点,绝不是偶然的。”陈树民认为“这一改动,非同小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这是对长期以来汉语拼音教学改革实验的科学总结。应该指出的是:在‘帮助阅读’思想的指导下,必然会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如‘熟练地拼读音节’,‘逐步做到直呼音节’,以至于要求‘认识隔音符号’等。在今天看来,这些都属于‘繁琐、不恰当’的。所以根据《标准》的精神,汉语拼音教学的明确定位应是:帮助认读汉字和学习普通话。”2003年郑国民分析了汉语拼音的定位问题,“回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历程,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1992年大纲基本是在1986年大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之处是直呼音节的要求。1986年大纲六年制小学二年级才建议有条件可以逐步做到直呼,在一年级则没有。1980年大纲没有直呼的要求,也没有借助汉语拼音阅读的要求。1963年大纲一年级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能用来帮助识字。’由此看来,1992年大纲对汉语拼音的定位是最高的。

二、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研究

此研究内容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手写体、字母名称、《字母表》、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等方面的教学,尤其对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识存在分歧。

1959年《语文建设》中的《汉语拼音字母手写体的教学》一文从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汉语拼音字母手写体的教学。1973年梁猷刚就“元音的发音,辅音的发音,某些韵母的具体读法,常见的几种拼读法,某些变读现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1985捷亚分别从汉语拼音的字母教学内容及方法、拼音教学方法以及声调教学内容及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986年宋慧英指出:“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前元音‘-i’组成的整体认读音节zi,ci,si,不能说是声母z,c,s和单韵母i(衣)拼成的。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zh,ch,sh不是声母z,c,s和声母(h)组成的。”1988年王均对“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和读音为什么要搞两套?”这一问题进行质疑,接着就“汉语拼音字母名称和汉语拼音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1990年芮体元分析了字母表的作用、汉语拼音字母的四种体式等方面的内容。1994年郑淑女指出:“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音节训练。”2001年吉士美指出:“大多数教师重视了声母、韵母及音节的学习,训练的形式多样,且收效显著,却忽视了同等重要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的教学……”“《汉语拼音字母表》作为汉语拼音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其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方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3年张鸿清指出:“‘yn’这个音节是只读韵母‘in’的音,应该属于整体认读音节,可是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中并没有它。……应该尽快把‘yn’归属到整体认读音节中去,也就是应该有十七个整体认读音节。”2003年黄飞月针对张鸿清《质疑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中的观点,提出“没有必要把yn划入整体认读音节中。”并说明了这样做的理由。2005年赵慰菠就汉语拼音教学中“ü”上两点的省略,“整体认读音节”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2005年薛玲分析对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识,认为“赵慰菠老师提到的‘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方法非常可行,甚至ye,yun,yun都可以直接拼读。”范可育在《语言文字周报》(2005/02/02)发表《拼写教学是汉语拼音教学的空白点》指出目前汉语拼音教学中忽视拼写教学这一现象,并强调拼写教学的重要性。

三、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的研究

1983年《语文建设》第9期《直呼音节好――万荣县汉语拼音教学回顾》一文介绍直呼音节教学的优点及取得的成效。1988年叶籁士发表《改革拼音教学,纪念汉语拼音诞生30周年》就汉语拼音教学方法问题,指出:“当前在推广教学汉语拼音方面,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拼音教学的方法问题。……凡是能较快地使低年级小学生直呼音节、阅读拼音小报和注音读物的拼音教学法,就是我们需要的新教法。”1989年尹斌勇谈了传统拼读法的缺点及改进办法,建议采用直读法进行汉语拼音教学。1991年,《语文建设》发表的《直读法教学实验研讨会“追述》指出:“直读法实验绝非好事者的标新立异,而是教改发展的必然,是有科学根据的。”1992年尹斌勇等指出:“拼音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从零件教学入手,等到零件掌握之后,逐步‘组装’成为整体。综合法与之相反,主要特点是,从整体教学入手,等到整体掌握之后,再对零件进行分析。”最后作者得出结论直读法是汉语拼音教学的一种新方法。

2002年邵林认为“运用直观教具,采用形象教法,会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2004年李罗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宜以趣味教学为主。”2004年陈必武指出:“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尽快掌握汉语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如何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汉语拼音教学的能力,是这个课题提出之初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通过学习、调研,我们觉得,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利用游戏这个手段能比较好地解决上述这些问题。”2005年孙宽仁指出:“采用‘音素连续’的复合式方法学习复韵母和鼻韵母,为两拼音节的‘声韵连续’打下基础。”“在音节教学中用‘连读法’改变传统的‘拼读法’。”2005年周慧琼指出“充分利用教材,创设学习情境;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学习过程;动手自编歌诀,帮助学生记忆;注重生活应用,强化巩固知识等方面进行论述。2006年王岚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具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相互渗透,进行分层次的有机整合。”2006年施海亚指出:“在故事中‘趣’学拼音,多让学生听一听;在儿歌中‘趣’学拼音,多让学生唱一唱;在游戏中‘趣’学拼音,多让学生玩一玩;在探究中‘趣’学拼音,多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趣’学拼音,多让学生用一用。”2007年白莉莉指出:“在故事中快乐学拼音。”

四、汉语拼音教学时间安排的研究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时间的安排,争议较大。

1994年鲍文超指出:“由于汉语拼音字母抽象、难学、难记,如一入学就学汉语拼音,就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教起来也非常吃力。因此,我认为小学一年级不宜学汉语拼音,应让学生先学一些形象可识的基本汉字之后,经过一番训练,知识增多、理解力增强,然后再学汉语拼音也不迟。”2000年白金声建议汉语拼音应下放到幼儿园大班进行教学,指出:“为了适应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使儿童智力得到尽早开发,汉语拼音教学完全可以放在幼儿园大班里进行。”并把汉语拼音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集中学习阶段。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后8周语言课,专门用来学习汉语拼音。第二,初步运用阶段。上小学一开始就学拼音、识汉字。第三,复习巩固阶段。从一年级的看图学词学句开始,一直延续到小学毕业,学会汉语拼音的字母表、会按顺序背诵、认识大写字母并能默写,会按音序查字典,能熟练地运用拼音识字,阅读注音读物,用普通话朗读课文。”2003年郑国民指出:“关于汉语拼音时间安排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多的想法和做法。……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在小学一、二年级完成注音字母或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共识。但是具体安排在什么时间是值得探讨的。从课程标准发展看,1941年以前规定一、二年级完成;1941年国语科课程标准到1992年大纲,规定在小学一年级完成,有的大纲还明确规定安排在开始阶段,以后的年级进行巩固;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与1941年以前的做法相同,要求在第一学段完成,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安排。”

通过对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状况的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功能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另外,对汉语拼音教学时间安排、汉语拼音教学评价的研究都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根据目前研究现状,笔者认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有:

1.关于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研究:对“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识分歧较大,并且主要是一线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缺乏理论界从语音理论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关于汉语拼音教学时间的安排的研究:多属理论分析,缺乏实证研究。

3.关于汉语拼音教学综述类研究相对匮乏。

参考文献:

[1]曹澄方.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教学方法[J].语文建设,1993,(5)33-35.

[2]高鸽.谈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问题[J].黑龙江教育,2000,(3)26-27.

[3]杨琼.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目的浅谈[J].小学语文教学,2001,(3)41-42.

[4]魏江南.重新认识汉语拼音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2,(8)7-9.

[5]陈树民.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搞好汉语拼音教学改革[J].江苏教育,2002,(8)32-33.

[6]郑国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改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小学语文教学,2003,(1)4-7.

[7]汉语拼音字母手写体的教学[J].语文建设,1959,(24)10.

[8]梁猷刚.汉语拼音教学的几个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3,(5)12.

[9]捷亚.谈谈汉语拼音的字母教学[J].语文建设,1985,(3)21-22.

[10]捷亚.谈谈汉语拼音的拼音教学[J].语文建设,1985,(4)19-20,(6)24-25.

[11]宋慧英.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几个值得注意的字母[J].小学教学研究,1986,(7)12.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9

一、香港拼音课堂教学的现状

1 教学任务重,拼音教学是附属

据笔者在香港担任小学语文教学顾问期间的观察,香港的家长对学校、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而学校在面对招生的压力下,多少都会迎合家长的需要,把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安排得十分丰富,借以吸引家长选择学校。比如,有的学校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里,老师除了教授单韵母及声母外,还要教授《新编启思中国语文》上学期的第二册(第一册不教)以及《综合高效识字》一本共十五课。虽然,老师们有权对个别课文进行删减、略教,但这样的容量是十分惊人的。据了解,一学期下来,老师其实无法完成这样庞大的教学任务。

最关键的是,在小一年级拼音教学的内容一般不需要评价,也没有公认的评价标准。于是,在面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时,老师们所选择的是放弃拼音教学,先把其他要考试的内容完成了再说。拼音教学由此成了其他教学的附属品。

2 粤语影响大,“减负”反而成“增负”

在内地的教材里,拼音的情境图、儿歌、顺口溜往往可以提示发音,或是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巩固发音。香港的拼音教材在这一点上大量参照了内地的课本。但那些用普通话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儿歌、顺口溜等用粤语一读就发生了变化。如,e的情境图往往是一只大白鹅,用“鹅”来提示“e”的发音。e――鹅,在普通话里读没问题,但在粤语中“鹅”并不是“e”的发音,起不到提示发音的作用。

再有,学生对字的认识只有粤语发音的记忆,已有的识字经验不能在学拼音时起巩固发音的作用。于是词语、句子、儿歌等中的字要么不会读,要么读不准,老师要一个个地教,一个个地纠正。这样,在拼音课堂里,学生既要学新的拼音,又要学认识却读不准的汉字,还要学真正不会读的汉字,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3 学前差异大,互相练习机会少

刚入学的孩子,受学前教育的影响,在已有的普通话积累上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拼音的掌握也就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有的是刚从内地移居到香港的“新移民”,学起拼音来肯定占优势;有的家里较重视,上了一些课外提高班,所以拼音也能跟得上;但更多的是土生土长的香港孩子,对普通话一窍不通,家里没有学习的语境,学校里说普通话的机会也不多。

二、改善香港拼音课堂教学的策略

1 创造性地使用和理解教材

“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谓“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更应成为教材的开发者。

即便是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教材,在使用中同样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于是,笔者与协作老师共同梳理,删繁就简。我们共同确定在基本的拼音课里,把教会学生认读拼音和学习拼读作为教学的重、难点;读词语、读儿歌等辅助内容则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进行调整,以略教、体验为主,不做硬性达标要求。整个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从慢到快,前期以认读拼音和学习拼读为主;后期以延伸为主,逐步过渡到拼音与识字、说话等的有机结合,为二年级的中文学习打下基础。

2 尝试规范汉语拼音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单向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如何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呢?笔者认为现阶段探索一套适合香港的拼音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在共同的协作中,我们认为一节基本的拼音课应该包括四个环节:复习――新授――巩固――总结。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篇10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帮助学生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工具,因此拼音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正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明确汉语拼音教学内容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拼音,为识字、写字、阅读等打好基础。但是对于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汉语拼音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单调,不采取恰当的方法,难以让孩子们真正学会汉语拼音。我们希望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孩子能够真正地投入进去,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才能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个生活情境、一个故事情境、一个竞争情境都可能激发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儿童带入学习的情境,他们的学习劲头就会很足,会很乐意很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教学“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时,我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姓余(ü)的孩子,他很懂礼貌。一天,天气很热,小余上街买文具,在路上他遇到了j、q、x三个好朋友,便立即把戴在头上的太阳镜(太阳镜很像ü上的两点)摘下来,并跟j、q、x三个好朋友亲热地握手。然后教师教学生念:小ü有礼貌,见了j、q、x,眼镜就摘掉。这样学生觉得有趣,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插图,发散思维

拼音符号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如果教师不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很可能挫伤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教学中充分运用情境图吸引孩子,不但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拼音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可以使他们获得拼音的相关信息,激发他们的灵感,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拼音第一课《ɑoe》时,可以由欣赏漂亮的情境图导入,指导孩子们看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孩子会很容易说出图画的内容:大公鸡喔喔(oo)叫,小白鹅呃呃(ee)叫,阿姨和我说声早……通过观察情境图很自然地引出本课要学的单韵母ɑoe,同时也帮助孩子记住字母的读音,迅速缩短了孩子与文本的距离,使小孩短时间内对书本产生了学习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他们来说,与一个个抽象的拼音符号相比较,色彩亮丽的情境图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感官,所以在拼音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

三、组织游戏,巩固学习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这是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游戏是儿童快乐的源泉,把学习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让儿童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这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能够营造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因此,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应该领着学生们找到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汉语拼音进行教学,将学生们带入游戏中,用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知于乐。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汉语拼音,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