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申论概括题答案范文优选3篇申论概括题答案范文优选3篇

申论概括题答案范文优选3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4:02:12

申论概括题答案范文第1篇

一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修建老年文化活动广场、水磨文化广场、文化艺术墙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重阳民俗文化活动。三是倡导文明树新风。找家训、立家规,以文明家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该村通过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该村逐步实现了整村脱贫,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建成了省级美丽乡村,经济社会取得全面发展。

林宇知乎所有回答及文章索引

林宇国考申论真题解析索引

如果觉得好,请点个赞哦!您的点赞,就是对楼主最大的鼓励和动力!谢谢!

申论概括题答案范文第2篇

这是一道归纳概括题,要求概括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较为简单。

面对近1000字的材料,要将其归纳成为150个字的答案,就注定了只有简练简练再简练。但通过看材料,我们会有疑惑?满眼望去,感觉都是举措,感觉都是答题点,感觉都是得分点。面对着此种疑惑,我们就要从题目的类型去着手分析——概括!也即通过把很分散的答案,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找出几个大的方面,进行提炼,进而得出答案的整体框架。

大家看一下这道题目,要求是根据材料一,概括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那么,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在材料一寻找答案,不需要到其他材料中去查找,只需要把材料一归纳、总结、提炼即可。

如果不作任何概括,那这份答案可以达到五六百字,这远还达不到命题者要求的150个字。并且,如果这样来回答,就会显得形式非常散乱,且没有核心主线,属于典型的“形散神也散”。这种答案,就是典型的罗列式答法,而不是概括式答法,完全没有提炼、归纳、总结。

那如何才能达到概括二字呢?咱们百度一下,看一下概括的含义。

概括,就是归纳、总括,即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使文章更简明,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关键在哪里呢?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首先,来看看材料的段落。

段落1:讲的是S市响应十九大报告部署,将乡风文明建设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其具体的谋划措施,即明确今年底完成30个美丽文明和谐示范村建设,到2020年年底完成50个示范村居、5个标杆村居建设。

段落2:讲的是S市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突出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段落3:讲的是S市选派优秀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将基层党建下沉到居民小组,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段落4:讲的是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以改造乡村人居环境为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村整体环境。

段落5:讲的是S市通过修缮和活化文化遗存,按照一村居一品牌思路,打造村居文化品牌活动。

段落6:讲的是S市通过建设村居主题公园、公民道德讲堂,设置善行义举榜、好人榜等,弘扬核心价值观。

段落7:讲的是S市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主题公园、公益广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

如果初步进行归纳,我们可以将一个段落归纳成一个小点,那就可以概括成七个方面。但这种概括,是比较粗略的概括。

如果进行深入归纳,通过合并同类项,很明显可以得知:

段落1讲的是整体谋划设计,很难与其他段落进行融合。

段落2、段落3都是讲的基层党建工作,可以合并成为一个点。

段落4讲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跟其他点不兼容。

段落5、段落6、段落7其实都是讲的文化层面,并可细化为文化品牌、弘扬核心价值观。

因此,这样一归纳、概括,7个段落其实就是讲了四个方面的措施,即整体谋划设计、基层党建、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

这四个大的措施,就没有共同点了。因此,就可以将7个段落的众多措施归纳为四大措施。如果满分十分,阅卷者可能会给你打到8分,已经可以说是跟标准答案相差不了多少了。

但如果再深挖、深加工,如果全部归纳为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党建引领治理、注重美丽村居建设、注重文明村居建设,这就更加完美了。也就是说,如果满分十分的话,前面归纳的方式给8分,那么这个“四个注重”就可以给9分。因为,你的答案已经让阅卷者感到欣喜了,感到超过了标准答案的形式了,感到完全超过了他想要的东西了,这种美妙感,绝对是可以给你加分的!因此,要想得到高分,奥妙就在于此。

因此,有了以上的分析、思考,楼主在考场上的答案就出来了。

申论概括题答案范文第3篇

这是一道公文写作题,即按照要求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报告,就是公文种类的一种。

先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调研报告吧。

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工作需要,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按正常来说,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调查现有情况,即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二是研究分析情况,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三是提出相关建议,即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看完林宇对整个调研报告的分析,相信很多同学信心满满了,知道该怎么做了。一是写一部分基本情况,二是写一部分分析,三是写一部分建议。500字的要求,经过比例分析,每部分大概在150个字,完美!动笔写了!

但是,林宇一直强调,命题者是聪明的。命题者总是喜欢在你认为聪明的时候,摆你一刀,打你一个措手不及、不知所措。这里面有两个陷阱,如果不懂深入分析的人,基本找不出这个陷阱,或者是不懂为何会出这两个陷阱。

其中一个陷阱,我们回到题目,找出这么一句话“就山岔村值得肯定的做法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请认真分析这句话,这不是叫你写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吗?需要这三部分吗?显然不是!这里,要求你就山岔村值得肯定的做法来写,意思很明确,你只需要写调研报告的第一部分,把山岔村的做法写出来就可以了。所以,命题者是很聪明的,随便在哪里设计一个小技巧,就足以让你吃亏!还有另外一个小陷阱,林宇在这里卖个关子,这里不再叙述了!

讲解完了这份调研报告,这只是完成了审题的第一步,也即找准了整篇答案的大概方向。但要写好这份答案,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对材料进行精雕细琢,进行反复分析。

看完整篇材料,其实给我们感觉很杂很散,都是以举例的方式,来论述这些事情。把命题者想要表达的话语,都融入到a说、B说、C说的话了,而不是直接出一段理论性的话语,让大家很快就能找到得分句。

我们来看看每一段的中心意思:

段1:主要是讲山岔村此前的基本情况,所具有的优势,以及通过努力达成的成效。

段2:主要是讲争取帮扶资金,以及利用这些资金做成了多少事,这些事情,概括起来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段3:主要是讲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形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养殖业。

段4:主要是讲一位农户脱贫致富的事故,讲了帮扶贷款、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协会两条资金来源渠道,讲了成立合作社种植草莓情况。

段5:主要讲山岔村一件九盘水磨文物的故事。

段6:主要讲山岔村确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新举措。

段7:主要讲山岔村修建了众多的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段8:主要讲山岔村通过建成烽火夕照长城墙等文化设施,恢复民俗文化。

段9:主要讲山岔村打造成了不要门票的乡村旅游景点。

段10:以一个周云的具体事例,讲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开办农家乐致富的故事。

段11:主要讲通过找家训、立家规,进而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段12:主要讲弘扬家训文化,进而以文明家风失去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情况。

同时,以上段落写的都是山贫村为改变贫穷落实的面貌,所采取的一些做法。上述做法,如果将每段写成一个点,那这个太散了,就是典型的罗列,也就是典型的抄材料。这种写法,显然不是命题人希望的做法,更不可能得高分。那如果要进行合并呢,就可以减少很多重复的内容,可以压缩很多点。比如:

一是可以把段2、段4进行合并,都是讲资金的事情。

二是可以把段3、段4的一部分进行合并,都是讲合作社发展经济的事情。

三是可以把段6、段9、段10进行合并,都是讲发展经济产业的事情。

四是可以把段11、段12进行合并,都是讲找家训、立家规,弘扬家训文化的事情。

这样一进行整合,就显得比较干炼了。再把这个答案写出来,就会比上述写法好很多,得到的分数也会高一些。这种写法,我想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机构都采取的做法,这是一种大家较常见、学得最多的一种做法。在考场上写这道题目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想到了这点。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继前两年上考场之后,去年比较懒没有上考场,今年又再次上了考场。结果考完后去看网上各大机构的答案,果然如此,不禁心中一阵暗喜。

但在考场上,如何超出广大的考友,在这道题目写出高分呢?那么,林宇在上述写法上,再次进行了深度提炼。其实,我在看材料的时候,把材料2全部读完,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整篇材料讲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讲山岔村发展经济的情况,一部分讲山岔村文化建设的情况。那么很简单,上述值得肯定的做法中,就区分为这两大部分,就能超出绝大部分考生了。但是,还要想在这篇答案中写出高分,再往上拨,就要动不少脑筋了。

但当我看到材料第11段的时候,“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这句话时,命题者所有的含蓄在我眼前,都不再神秘!把我最想要的、最想得到的,全部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对了,就是你了,感谢命题者,这么含蓄的把答案告诉给我,谢谢谢谢谢谢!可是,我相信很多人没看懂这句话,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图,而是被这句话“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带偏了,导致没找到关键的这么一句话。这句关键的话语,无非就是把整篇材料,把山岔村的整体做法,分为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于是,答案的主体框架、主要思路就出来了,剩下的无非就是如何去雕琢了!

这么一道看似简单的题,但要答得高分却真不容易!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道题目很好写,但写不到高分的原因!其实,很多申论题目都如此,想写出来不难,但要写好却不容易。

由此,这份调研报告的逻辑: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山岔村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山贫村值得肯定的做法,即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大举措。

第三部分:取得的成效。

好了,看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