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法治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01:37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1

关键词:义不容辞的职责;宣传教育;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38-01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合格公民。遵守法律、履行义务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更好的履行这个职责呢?如何更好的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呢?我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宪法和法律的宣传教育是宣传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首先,我们要明确思想意识,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得到全国落实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有建立健全完善法律体系、科学合理司法制度、秉公执法的政治队伍,同时也离不开宪法和法律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自觉地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维护法律,使宪法和法律入脑入心,变成人们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所以宣传部门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上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宪法和法律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社会上增强两个意识。

1、要增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的意识。宪法是法律的法律,是母法。它规定国家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决不允许对宪法要求有任何损害,是依法制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根本法律依据。依法治国首先就必须依照宪法治国,严格按照宪法规定办事。

2、要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仅需要在宪法和法律规范内活动,而且也应该加强执政党地位、维护并确保宪法和法律的绝对权威。我们的党政机关要自觉地做到依法行政、懂法、用法、守法、护法,使之成为全公民的自觉行为。特别是把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把法制与德治结合起来,在全社会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使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没有立锥之地。

这些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培养树立,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怎样培养和树立人们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就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同志指出一种观念的树立、一种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并逐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宣传工作优势,做好宪法和法律的宣传教育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宪法和执法知识得到普及,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地增强,公民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宣传部门当然也做了大量工作,在今后宪法和法律学习宣传工作中宣传工作都一如既往、发挥部门优势,做更多工作。一是要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电视、广播、期刊、网络等大众新闻媒体是最直接、最普遍、最有效的传播媒体,要发挥这些大众媒体对宪法和法律学习宣传中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理论宣传、社会宣传的力度,理论工作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阐述清楚宪法和法律公正性、合理性和权威性,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同时,社会宣传也要调动社会各界和亿万群众的积极参与,营造强的舆论氛围。三是积极探索宪法和法律宣传教育的方法手段。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推动事业发展,普法工作必须跟上时展步伐,积极探索新宪法和法律宣传教育的方法手段,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推动事业发展,普法工作必须跟上时展步伐,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取得更大的成效。比如怎样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同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观察紧密地结合起来,怎样才能用群众最容易懂的语言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以引起人们学法的兴趣和热情。

三、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是法律意识教育的强大武器

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是其他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了新时期加强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为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确立了指导思想。

同志指出:“搞好法制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天党和国家决定继续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就是继承和坚持了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我们国家正处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要发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行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公民的法律修养、增强人民的法制观念,最终实现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的目的。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2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卫计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主题,紧密结合新常态下我局改革发展的实际,以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为目标,着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看家本领,科学规范学习形式,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努力把县建委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县建设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办法措施,不断提高单位领导班子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县、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安排

根据文件规定,在学习次数和学习时间上,县建委全年安排集体学习不少于16次,坚持干部职工每天自学30分钟,每月由党组成员上课辅导半天;在学习形式上,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在学习组织上,注意在相关专题学习中发挥各股室的作用,抓好确定专题、组织备课、开展讲解等工作,提高中心组学习的服务质量。另外,全年组织若干次专题报告会。

三、集中学习专题

(一)学习关于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科学树立经济发展新目标

1、如何领导和把握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

2、如何认识新常态下加快全面建成靖州小康社会的形势和任务;

3、如何按照适应新常态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努力实现“打造增长极、创建文明城、争当排头兵”的目标;

(二)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动力

1、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营造更加宽松、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

2、如何进一步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坚持把市场化改革作为各项改革的突破口;

3、如何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三)学习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法治靖州,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1、如何把握我县法治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3、如何学习把握《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的主要精神;

4、如何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四)学习关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科学谋划我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如何认识“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如何确立“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大战略和主要任务;

3、如何确立“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五)学习关于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1、如何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

2、如何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思想共识;

3、如何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切实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

4、如何坚持“一岗双责”,在各自分管领域切实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六)学习关于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建设全面小康靖州过程中打好扶贫攻坚战

1、如何学习领会关于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2、如何正确认识我县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科学把握我县扶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3、如何做到整体推进和精准到户相结合,实现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4、如何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的体制机制。

四、明确工作要求,确保活动实效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市委六届五次会议精神,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要求,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和实践运用,扎实推进“四招四引”和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开创商务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持。

二、学习时间

全年集中学习研讨时间不少于12天,每月集中学习研讨时间不少于1天,本局党委中心组学习日为每月第四周的星期五。具体安排详见学习通知。

三、中心组成员

1.局党委学习中心组由局党委全体委员组成。

2.中心组学习时,可扩大到局处级干部和有关处室的主要负责人,必要时,扩大到局机关各处室(中心)全体负责人。

3.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任组长,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同志任副组长,学习秘书、。

四、学习专题及时间安排

第一专题(1月份):学习党的十精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的自觉性

阅读篇目:《党的十报告》、《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文件。

学习目的:通过认真研读党的十文件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理解党的十的鲜明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着重深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识,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思考题:如何结合商务工作实际,贯彻党的十精神?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

第二专题(2月份):学习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阅读篇目: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局党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准确把握具体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三解三促”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思考题:如何率先垂范,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引领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同志。

第三专题(3-4月份):学习贯彻全国和省、市“两会”精神,认真调研和推动商务工作

阅读篇目:同志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精神;省委领导、市领导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和我市经济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联系实际,深入调研,瞄准全年实际到位外资增长30%,总量超30亿美元;进出口增长15%以上,总量超133亿美元的总目标,狠抓“四招四引”,确保序时进度。

思考题:

1.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力抓好“四招四引”?中心发言人: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3月)

2.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四招四引”,确保序时进度?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同志(4月)

第四专题(5月份):学习十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论述和商务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商务管理依法行政水平

阅读篇目:党的十报告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论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行政强制法》、《公务员法》、《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思考题:如何积极探索和推进依法行政的实践形式,进一步推动商务系统依法行政再上新台阶?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同志。

第五专题(6月份):学习党的十通过的《中国共产程(修正案)》,增强带头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阅读篇目:《党的十报告》,《中国共产程(修正案)》,同志讲话“认真学习,严格遵守”(2012年11月16日)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充分认识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履行政治责任,把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部署落到实处。坚决维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自觉性。

思考题:如何按照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志中同志。

第六专题(7-8月份):学习同志在纪念建党92周年会上的讲话,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阅读篇目:《党的十报告》,同志在纪念建党92周年会上的讲话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进一步紧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五大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切实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好形象、提高水平,增强队伍活力,为商务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

思考题: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商务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局党委委员、副会长徐加荣同志。

第七专题(9月份):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深化法治商务建设

阅读篇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1-2015年全国商务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商务法律法规等。

学习目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树立法治理念、增强依法行政意识。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围绕商务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法治商务建设。

思考题:如何围绕商务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法治商务建设?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金方同志。

第八专题(10月份):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篇目:《党的十报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深刻领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思考题:党员干部如何带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三个倡导”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同志。

第九专题(11月份):深入学习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论述

阅读篇目:《党的十报告》、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同志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廉政准则》,中央、省市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把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总方针,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

思考题:参加“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同志等。

第十专题(1-12月份):深入开展年度内重大会议、重要文件及其他重要专题的学习研究

阅读篇目:适时学习年度内国家和省、市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史、国史,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继续加强“六五”普法、人口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基本国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统战工作、职业教育、保密工作、干部选拔与任用等方面知识。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素质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增强开展各项工作的实际本领。

思考题:对2013年参加局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的感想和对2014年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的意见。

中心发言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同志等。

五、参考文献和辅导材料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1月8日)

2.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过)

3.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2012年11月17日)

4.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十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13年1月5日)

5.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6.: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见《求是》2013年第1期)

7.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同志在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2012年11月23日)

8.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9.全国和省、市“两会”精神(见相关政府工作报告)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编,待印发)

11.《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编,待印发)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待印发)

13.《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理论局组织编写,待出版)

14.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2012年12月5日《人民日报》一版)。

15.中共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的意见》。

16.《党的十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17.《党的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等。

18.《十修正案学习问答》,党建读物出版社。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中央一直都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国家教育部、在政策、经费等方面提供了诸多保障和支撑。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偏重说教,被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学习内容枯燥无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如何科学设计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高校思政课吸引力不足的原因探究

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吸引力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复杂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纷至沓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社会环境的精神层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往往让正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学生不真信,也就不会真学,吸引力也无从谈起。

1.2片面的学生认知

90后学生大多思想活跃,敢于推陈出新,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思想容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脱离实际、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有很强的理论说教性,当学生将自己从其他渠道获取的观点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理论、观点进行比较,如果他们认为“所听”与“所见”不一致,他们的疑问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就容易对教师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1.3传统的教师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一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观察社会,引导学生学会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但长期以来,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满堂灌”现象较严重。他们潜意识里总是将学生当作机械接受知识的对象,不懂得学生是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教师的生本观念不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无法提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目标就无法实现。

2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对策研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因素较多,但在这些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教师本身。因此,高校思政治课教师必须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

2.1重点关注学生需求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教师应当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其所思、所想、所求。满足学生基本需求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只有在剖析学生各种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持续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政治需求、情感需求、适应社会需求等,为满足其需求提供及时、优质服务,做好心灵的导师,赢得学生认同。

2.2巧妙导课吸引学生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课是课堂教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教师在授课时如何巧妙找准切入点把新旧知识进行有机衔接,在一开始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十分关键的。

现在的学生大都关注国内外发生的时事政治,教学中教师如能找到讨论的话题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导入新课内容比较好,学生不会觉得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实际关联不大,是空洞的说教。这样的导课有助于学生能从当前时代背景下诠释所学理论观点,大大激发学习兴趣。

2.3事例举证强化说服力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举例是贯彻这一原则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列举典型案例,一方面可以发挥理论征服人心的魅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克服教学中把理论当作枯燥的条文和说教的材料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现象,同时还能解决理论自身的难点和现实对理论所提出的问题。

2.4课堂对话增强亲和力

课堂教学,最倡导的就是课堂上的对话交流。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充分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等,从而打破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明显增强。

2.5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吸引力

教师基本素质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一个职业道德素养低下、专业知识结构不全、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教师是不可能在课堂上赢得学生的青眯。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勤于钻研专业理论,完善知识结构,用自身独有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

2.6以社会实践深化学生的认同力

学以致用,加强社会实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又一重要途径。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亲自目睹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状况,见证了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进一步坚定信心和信念。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兴趣被激发,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更关键一点就是,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发挥的巨大指导作用,消除了心中固有的错误认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得到加强。

3总结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是思政治课教师应该时常思考的问题。学生厌倦思政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想要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也应从多方面入手,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和组织,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5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首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安全防备意识,全力做到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为彻底完成学校的教学和建设工作提供了宽松的法制环境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落实,职责明确。

学校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校长任组长,工会主席、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和班主任代表任组员,详细负责学校的“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各条线工作职责,党支部和校长室负责全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工会组织详细负责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使用教师政治学习等时间,举办普法讲座,观看普法教育录像,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教导处落实在思想政治课等学科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做到法制教育课程化工作。政教处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法制宣传和教育,落实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通过升旗仪式、班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行为规范水平。各条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法制宣传教育真实落到了实处。

三、增强教师的法制教育,积极推动依法执教和依法治校工作。

1231、增强法制知识学习。在暑期组织教师学习了关于《未成年人保卫法》、《教师法》的有关知识,并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2、在每周的周前会上,及时的学习了关于依法治校的知识。如关于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疑问,如何处理疑问学生,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同时学习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法制知识。

3、组织教师进行了普法知识考试,及时考察教师的依法执教能力。

4、增强对教育教学环节的检验和督促。校领导和教导处定期、不定期的对教师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处理学生的方式要领执行严格的、时常性的检验,以确保依法执教,推进普法工作。

5、认真做好各种报刊、杂志等普法学习材料的征订工作,为教职员工的学习提供条件。

6、完备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维护制度,做到事事有法可依,处理教师和学生疑问严格依法办事,逐步从人治走上法治,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四、增强学生的普法宣传工作。

1、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突出宣传重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搞好舆论宣传工作。

2、充分使用思政课堂,集中有序的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制知识。

3、组织各班使用黑板报、班会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

4、充分使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和每天的广播操时间,及时对学生传达信息,执行法制教育和宣传。

5、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辟公民道德建设栏目,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中华传统,以抵制不良思想和不法行为。

1236、配正当法制宣传,在校营造普法气氛,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7、增强与社区的合作,使用暑期对学生执行法制教育与宣传。

8、增强与派出所的合作,邀请他们给学生做法制讲座。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6

一是要在育人观念上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相互撞击,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克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定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实际,来思考和定位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时展需求结合起来,改革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深入开展传统道德教育、素质能力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成才欲望、竞争意识贯穿于整个教书育人过程之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附加值;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悉心研究受教育群体的思想变化,时刻关注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及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针对不同人的性格特点、社会阅历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让每个学生都懂得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处世”,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

要运用演讲、知识竞赛、辩论等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让他们学会如何展示自我、塑造自我,通过开展下企业、下机关活动,让他们体验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如与他人相融、相处,使思想教育更有实效。

二是要在方式方法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方式方法问题。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彻底摒弃那种单纯“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克服那种“被动式”的工作方法。

要创新育人方式。现代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都很强,“强加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越来越引起受教育群体的反感。

因此,必须主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治的精神,真正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要创新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不应是单调枯燥的孤立存在,而应是符合青年学生特点、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载体。要通过抓住社会上的热点、敏感点和青年学生心理的兴奋点,开展富有生气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吸引和带动青年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和启发;要创新教育途径。真正发挥校园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阵地和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等思想宣传阵地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荣辱观要求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让优良的校风学风、师德师风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通过创建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进而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三是要在运行机制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对整个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控制、协调和促进作用。创新机制是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生机和活力的需要。要统筹思想政治工作总体规划。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建设的总体布局,精心部署,通盘谋划,做到既要有总体工作思路,又要有阶段性工作安排,既要有具体实施方案,又要有开展效果评估。

同时,要层层签订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进行分解,从学校党支部书记、德育工作校长、教导主任到班主任,形成人人有目标、人人有担子的运行机制;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工作格局。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使他们掌握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形成学生思想情况的动态闭路反馈,防患于未然。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7

【关键词】看齐意识政治责任行动自觉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

近一年多来,党中央反复强调“看齐”意识,要求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保持思想上共通共鸣、精神上高度默契、感情上同频共振、行动上步调一致。从政治生活看,“看齐”决不是口号,更不能成为摆设。

“看齐”是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

我们今天所说的看齐意识,是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可以叫做保持一致意识。看齐意识是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一种形象表达、一种通俗的说法。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做到把服从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既是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思想修养。政治生活中的看齐,不只是简单的口令,而是一项严肃的政治要求,必须要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用绝对的标准、坚决的行动,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当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陷入困境,政治上出现僵局,社会动荡不安,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而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矛盾和问题也很多,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同时,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增强政治意识和看齐意识。

增强看齐意识,首先要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向党中央看齐。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党员干部面对复杂的形势,难免会出现思想上的迷茫和政治上的彷徨。要做到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明白,就必须系统学习、完整理解、全面掌握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引领思想,统一认识,指导行动。

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而齐也要靠实践检验,用事实和业绩来说话。仅把向党看齐挂在嘴上当摆设,是万万不行的。既要把“看齐”刻在头脑中,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和实际工作中。所以,党员干部增强“看齐”意识,还要像军人站队列一样,以中央为“排头兵”,主动用目光去聚焦对齐,调整好自己的站位,保持好姿势,力求都站在一个整齐的排面上。

“看齐”是认同认知基础上的行动自觉

由于时空距离、层级差异等因素,有些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往往对上级情况不了解、信息不对称,加之标准不清晰、约束力不强、以上率下作用不强等原因,有些地方和单位看齐意识不强、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有的选择性看齐,对中央抓的工作,涉及自身利益且抓得特别严的就看齐,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就不看齐,我行我素,看齐意识在一些地方就有“层层递减”的趋势,有的甚至成了“摆设”。

真正的看齐,决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必须体现在行动上,落实于工作中。认同认知是基础。只有认同,才能有看齐的自觉;只有认知,才能知道如何看齐、看齐什么。

思想看齐,不像队列看齐那样显而易见,喊一声口令即可纠正。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强化看齐意识?明确提出“三个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全面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必须是具体的,不能光口头讲讲,要落实在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上;必须是坚定的,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行动是唯一反映精神面貌的镜子,看齐不仅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关键就是要解决如何作为、怎样干事的问题。看齐不是大概齐,也不是差不多,而是要求我们不折不扣地做到真正齐,不够齐的地方不退缩,不推卸,要立行立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把看齐意识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领域、全过程。

“看齐”怎么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在思想认识上看齐。领导干部要在推动转型发展上与中央统一思想认识,把观念和干劲都凝聚到地区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上,落实到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上。在精神状态上看齐。现在中央在推动转型发展上,已是众志成城、夙夜在公。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也要如此,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斗志,一种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激情。在标准要求上看齐。中央推进各项工作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做到标准高、要求严,决不能打折扣、搞变通、出虚功。在行动步调上看齐。中央一往无前,我们不能原地踏步,中央大步快跑,我们不能还在后面小步慢走,甚至掉队、拖后腿。要上下一盘棋,步调行动一致,这才是真正的看齐。

“看齐”是以上率下的示范和引领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开展工作的先手棋,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其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始终坚持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从出台“八项规定”到重拳整治“”再到践行“三严三实”,在作风建设过程中,正是因为中央政治局坚持从自身抓起、以身作则,才树立起徙木立信的公信力,在全党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党政军民同频共振、上下一心的良好局面。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中央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为了推动全党奋发进取。“看齐”意识从大处讲,是要求全体党员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小处看,更是鼓励党员当标杆、做表率。“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座右铭,不仅要增长令人信服的工作才能,还要展示足资效法的高风亮节,勇于把自己置于聚光灯下,争做干事创业的“排头兵”,层层立标杆、级级做示范,以强大的引领力量锻造学有榜样、跟有前驱的良好政治生态。

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做到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一要体现在坚决听党指挥、听指挥上,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决维护这个领导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体现在对党绝对忠诚上,始终相信党、依靠党、服从党、献身于党,做到以身许党;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要体现在勇于担当使命上,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四要体现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上,带头落实党的决策部署,带头提高能力素质,带头加强品性修养,做到层层树标杆、做表率。

“人心齐、泰山移。”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需要党的领导更加有力。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全党向中央看齐,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带头提高工作水平,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党更加团结统一,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

【参考文献】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对安全无污染的农产品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植保工作的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主要是通过不断总结正反经验,深刻认识工作方向。在生产中如何控制农药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大家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县属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区,根据调查统计,水田主要病虫害种类大约有10多种,旱田主要病虫草包括粮豆作物、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作物、油料作物等种类大约有30多种,尤其最近几年还有上升的趋势。这些病虫害的危害所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占种植业产值的10%还多。如何防治这些病虫害,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在病虫害防治上,截止到目前,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仍然是单一的化学药剂防治,当然它的应用效果不容否定,但是它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也无时无刻不向我们敲响警钟。

首先,要充分了解植保工作新的进展。近几年来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主要的是通过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终于更深刻地认识了植保工作的方向,改变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从而更好地解决植保问题创造了条件。人们曾想寻找一种防治手段,企图利用这种单一手段来达到控制或消灭害虫的目的。自从50年前有机氯农药发明以后,以它具有空前的杀虫效力,人们认为彻底解决害虫问题已经为期不远。多年来有机氯农药的连续和大量施用,一方面固然在生产上起了巨大作用,但害虫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有些害虫反而发生更严重了。越防越多,越多越增加药量,越加药量,病虫害抗药性越增强,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农药引起的副作用也更加突出了。单独依靠一项其它的技术措施,如利用天敌防治,也证明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人们才进一步认识到单一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局限性。

其次,要正确综合防治的科学概念。今天的综合防治的含义已经更为丰富了。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综合防治是通过有机地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手段,使之相辅相成,将病虫害压低到经济危害水平以下,以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所使用的手段对农业生态系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新的综合防治概念,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基本特点: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管理和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在生态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或轻或重地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所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第二个基本观点: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的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情况下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了使天敌能够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抵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地留下一部分害虫。

第三个基本特点,各种防治手段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业技术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是它们的各自特点和限制,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相协调,彼此补充,能够收到最大的防治效果。必须全面考虑,使防治措施对生态系内外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不仅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与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怎样才能搞好综合防治呢?

一是要加强对综合防治重要性的认识。目前,人

转贴于

类一直被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所困扰,如果我们现在不着手解决环境问题,那么,人类的明天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则可想而之。因此,综合防治不仅仅是植保工作方针,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政。

二是要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干部和农民素质。要利用广播、电视、材料等形式,全面宣传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培训,清楚概念,教会方法,搞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把综合防治真正地重视起来,并付诸于生产实践当中。

三是要建立综合防治植保科技示范园区,增强直观、宏观认识,示范引导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逐步走向综合防治之路,自觉实施综合防治工程。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

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其中写道:“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他们能够做到懂法、守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具有积极意义。为此,笔者对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学生中还存在不少法律意识淡漠的现象,如何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正确的引导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1.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知识较为匮乏

调查发现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主要是网络的法律事件,学生关注事件的新奇性胜过法律知识本身;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广度不够,大多数学生知道宪法、民法、刑法,而不知道物权法、行政法、劳动法;对法律知识了解的深度也不够,以宪法为例,虽然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宪法中规定的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基本构造和职责都缺乏深入的理解。

2.对权利义务意识认识存在偏差

我国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的内涵包括“对权利的保护意识”和“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意识”两方面。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较多,在社会上遇到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事情,往往缺乏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高职学生还要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他们往往过多地强调自身享有的权利,而忽视了自身应尽的义务。

3.高职院校学生宪法权威意识较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高职学生对于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何时制定的、为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于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急需向他们普及宪法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起宪法的权威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宪法的信仰。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形成原因

1.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注重从事某种职业的专业知识,认为专业课是将来的立身之本,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没有直接影响。功利主义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涉及法律教学内容多,系统性和理论性强,一学期的课时只有约一半的课时用来讲授法律知识,教师绝大多数讲授都是对法律的概括,难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法律的内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诚信缺失等现象。社会上负面事情都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遇到了问题不知找法,解决问题不只靠法,还存在着出了问题找门路、托关系来解决的思想。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1.要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的内容

教师要增强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注重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把我国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补充到教学中来;要切实改进教学的方法,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法律新闻、热点法律问题,进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会增强法律意识。其中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部门法时,案例的选择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涉及法理和宪法的讲解时,因为会涉及民主、法治、法律监督等问题,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谨慎,选择的案例既要做到客观、公正,又要充分考虑到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服务。

2.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教育的实效

教师一定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和高职学生运用网络的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快、信息传播快的特点,尝试进行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地点的局限性,创建动态、开放型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课程的影响力、覆盖面,增强法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3.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职业道德的教育就十分必要了。

4.净化社会环境,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

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在社会上形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氛围,为净化社会环境,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了契机。(1)立法方面,做到有法可依。国家的立法机关要推进科学立法。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就会形成知法、依法和用法的社会氛围。尤其是和高职院校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他们通过拿起法律的武器保障了自己的权益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一定会有质的提高。(2)在执法方面,国家的执法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在文明执法的社会氛围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会更加认同,法律意识自然会不断增强。(3)在司法方面,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表现。如果我们社会的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够让大家相信,只要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那么高职院校学生的内心中自然会树立起对法律权威的信仰。

5.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篇10

2004年5月—2005年11月,受亚洲开发银行及卫生部国外贷款办的资助和委托,我们参加了中国西部基层卫生人员传染病与急性中毒防治的参与式案例教学授课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教师

1 参与式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本次参与式案例教学培训的对象主要是长期从事传染病防治与控制的医务人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如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授课,学员被动地听讲,其注意力与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技艺相关。教师按计划进行教学,也难以全面了解学员对其所讲内容的掌握程度,这在主客观上,使师生之间形成了隔阂,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而采用参与式案例教学,打破了师生之间形成的隔阂,教师和学员之间没有上下之分,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通过互相介绍、熟悉、交流、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信任感。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案例提出问题,每位学员都可以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给予不同的回答,使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很容易发现学生知识层面存在的缺陷,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使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2 参与式案例教学的方法与效果

2.1 教学前的准备

首先,作为参与式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有热爱教学的热情,应当具备一定传染病与急性中毒防治工作的经验,能及时回答教学中学员可能提出的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全面掌握培训内容,并能熟练运用参与式案例教学方法,具有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和组织学员进行案例分析的技能。其次,作为参与式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明白培训的目的是向学员传授新知识,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尤其是提高临床思维和突发急性中毒事件的处理技能。在当今信息社会,依靠短暂的培训班传授新知识的量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向学员传授的重点应当是摄取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技能,即在向学员传授新知识,统一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训练和培养学员一整套临床思维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的方法。例如:遇到一起不明原因的传染病例或一起突发急性中毒事件,应当教给学员怎样去分析、调查、治疗才不会出现误诊、漏诊,做到快速明确诊断,控制疫情,并快速隔离治疗病人,保护易感人群。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就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案例指导学员进行分析讨论,让学员从中找到临床思维和流行病学疫情调查分析的规律性技能,要求学员将这种技能牢记在心中,并通过现场实习让学员们进一步得到印证。使学员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在潜意识状态下,大脑就能闪现出调查处理措施的1、2、3、4来,并能灵活应用。再次,作为开展参与式案例教学的教师,为了顺利教学,必须向学员讲明参与式案例教学,要求学员在课前需要具备一些基本能力,最好以提问的形式,简单、快速地带领学员进行复习或学习。例如:传染病的概念、急性中毒的概念、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流行特征、问诊的技能、查体的技能、分析常规检查的能力、疫情上报的能力等等。通过复习,使学员的基本知识得到梳理,为进一步案例讨论打下基础。

2.2 具体教学方法

教师

首先,作为开展参与式案例教学的教师要为学员选择案例,第一个案例最好选择当地曾经发生过或当地常见病例,并以揭迷底的方式逐层深入,供学员分析讨论,因为一些学员可能参加过这一案例的实际工作,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增强学员的探究感,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然后由常见病到少见病到疑难病逐步深入。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所接触的病人大多数是发病初期的原始病例,因此,案例要结合实际,不要过于详细,实验室检查以基层能够开展的常规检查为宜,案例中还可以设立误点、疑点,供学员们讨论中进行指正。其次,参与式案例教学中,由教师向学生展示案例背景,并以案例为基础引导学员针对案例内容,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出该病历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教师对学员们的总结加以补充肯定后,提出第一层临床讨论题:“假如你是一名临床医生,急诊收治该病人,结合现有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你首先要考虑哪些病?为什么?其次要考虑哪些病?还需要补充那些病史?还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来明确和鉴别该病?”针对问题由教师引导,在学员进行充分讨论,并请多名学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后,带教老师公布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学员提出的相关疾病,进行一一鉴别。提出第二层临床讨论题:“该病人的诊断依据是什么?确诊诊断是什么?如何进行隔离治疗?是否需要进行传染病报告?什么时间?向谁报告?”讨论后,请多名学员提出个自的意见,由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后提出第三层课堂讨论题:假如你是一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当你接到报告后,你首先应当做什么?其次应当做什么?如何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如何保护易感人群?再请多名学员讨论后发言,也可以设计情景和角色,由学员们进行表演。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案例进行小结,并以小讲座的形式简单介绍所讨论的疾病,中间穿插疾病的最新进展。案例讨论结束。一般每一案例准备2学时为宜,按相同的方法可进行下一案例讨论。

2.3 课后无记名评估

参与式案例教学结束后,请学员们针对经过培训是否培养了问题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临床思维、对今后的工作有帮助、增强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发生传染病疫情的上报能力、增强了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能力等问题进行无记名评估。

2.4 效果

自2004年5月—2005年11月,我们在宁夏各市县共进行10期培训,总计有400名学员参加,经过培训后,针对上述评估内容,有98%的学员认为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各种能力都有显著增强;稍有增强者只占2%;无增强者为0人。

3 体会教师

参与式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1],参与式案例教学具有启发性、调动性、针对性、实用性、知识性、灵活性强等特点,为学员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立体吸收知识的空间,通过典型的案例及配套思考题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为学员们创造了一个临床思维的“场景”。“假如你是一名接诊医生,急诊收治该病人,结合现有病史体征及化验,你应当如何诊断和救治该病人?”,这样的问题把学员带入了一个救治病人的“现场”,使学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学员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动性,激发了学员的参与意识[2]。通过参与式案例教学,不但使学员们学到了新知识,增强了对传染病与急性中毒防治的认识,而且还使学员们强化和掌握了一整套临床思维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的方法,这些技能和方法将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