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7:03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1

abstract:traditionalexaminationmethodofprogramdesigncourseshasalotofshortcomings.multipleassessmentmethodsofdevelopmentalevaluationarebasedoncultivatingtheability,andjoinsstudents'self-evaluation,whichencouragesstudentstoimprovetheirability.thepracticeshowsthatthiskindofassessmentmethodsignificantlyimprovestheteachingqualityofprogramdesigncourses.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发展性评价;多元考核方式

Keywords:programdesigncourse;developmentalevaluation;multipleassessmentmethods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71-03

0引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课程考核方式的设计要紧紧把握课程的特点和能力培养目标,不仅要使考核能区分学生的学习状况,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1程序设计课程考核的现状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当前很多院校采用“平时成绩+期末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的本意是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然而现行情况是学生只要不逃课、不影响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平时成绩都接近满分[1],并没有起到过程性评价的应有效果;全闭卷的期末笔试的内容又多侧重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本身的语句、语法和细节,对于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的考查不足。考核方式没有把逻辑与编程解题思路放在主体地位上,上机解题能力的训练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到枯燥难学,学过之后,又不能解决问题[2],对于课程的评价不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探索,采用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

2多元考核方式的设计

考核方式要紧紧把握课程的特点和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设计。

程序设计课程主要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结构,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3]。程序设计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强调动手上机编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并编程实现,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多年的教学探索表明,采用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在促成程序设计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4]。程序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并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所以课程的考核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平时成绩、侧重问题求解能力的期中考试和能力知识并重的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分数占比分别为30%、30%和40%,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2.1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平时成绩

很多高校的平时成绩几乎等同于学生的出勤情况,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考核对于学生学习的指导性作用。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的是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上机实践在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生在编写了大量程序之后,才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变为自身的能力,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高度。在教学中,采用了由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王良晶等开发并在2008年底以GpL协议进行开源的在线评测系统HUStonlineJudge[5]。这一系统的使用和适合高职学生的基础题库的创建有利于建立以问题求解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以程序设计为主线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在采用在线评测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后,尽管学生完成问题的状况一目了然,系统可以直接生成excel成绩单。如果直接依据此成绩单作为平时成绩,很多学生就会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并不自己独立去完成,教师对此很难进行控制。这样的成绩既缺乏公信力,也无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平时成绩采取了创新的评价方式:发给学生包含了所有问题的表格,由学生自己来评估完成状况。如果能够独立完成,就在相应的问题旁标注“完成”。根据每题的权重,计算出自己的成绩。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标注情况进行抽检,如果发现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标注为“完成”的练习,会对这个同学进行罚分。

由于在线评测系统能够显示学生的完成状况和完成时间,这使得教师很容易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对于这一事实也非常清楚,很少有学生愿意冒被罚分的风险去标注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的问题。从学生自我评估的成绩来看,和教师平时所了解的学生编程能力相符,和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基本一致,并不存在学生夸大自己能力的情况。

学生的平时成绩掌握在了学生手中,评价机制实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充分发挥了平时成绩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学生要获得高分,就需要踏踏实实的完成尽可能多的问题。只要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有利于充分释放学生的潜力。

2.2半开卷、单机环境下侧重问题求解能力的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运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运用计算机主要体现为使用编程语言,也可以借助于计算器和excel等其他工具。

期中考试内容包括15~20个问题,如求1~n的平方和、计算给定区间内素数的个数、韩信点兵等。每个问题给出多组输入,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机填写输出结果。很多题目在较为简单的情形下,笔算或者利用计算器就能获得答案,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思维,为编写程序进行问题求解提供了台阶。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提供了纸质试卷,题目类型全部是填空题,学生可以借助于不联网的计算机答题。

考试不能携带教材,但为了避免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掌握不够好,出现完全无法答题的情形,允许学生携带“关键笔记(Keynote)”。“关键笔记”是在学期初和教材同时发放给学生的资料,形式上为1页双面打印的a4纸,包含了课程核心内容和常用编程语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借助于“关键笔记”进行问题求解。这种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获得了学生的普遍接受。

考虑到高职学生尤其是部分后进学生学习存在困难的实际情况,期中考试超过一半的题目在考试前都已经向学生公布,但考试题目的输入数据是不同的,题目答案也就不一样。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是降低了考试的难度,但实际上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计算思维,掌握编程技能,不会调试程序,即使事先知道题目,如果课后不多加练习,也无法通过记忆答案来通过考试。

部分高校主要是本科院校已经采用了基于web的在线评测系统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式也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但在实施时存在两个问题:①对于考试环境要求高,需要能够有效的控制学生上网直接搜索答案;②部分高校要求提供纸质试卷进行存档。完全电子化考试的推广还需要客观环境的配合,我们在实践中采用的期中考试方式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两个问题。

2.3能力和知识并重的期末考试

期末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对于高级语言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的理解能力。题目类型有:①选择和填空,考察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②阅读代码写出运行结果,考察跟踪程序运行的能力;③程序改错,考察语言的语法运用和分析程序错误的能力;④程序填空,考察理解程序和设计程序的能力。期末考试并没有要求学生编写完整程序,主要基于两个考虑:①在脱机环境下编写程序不符合学生的习惯,也不符合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在以往的考核实践中效果并不好;②编程能力在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没有必要再在期末考试中再次进行考查。

3实践效果

从2010年以来开始的五年时间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逐步从以语言知识为主线转向了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与此相适应,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也逐步转变为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在采用新的考核方式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晰,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每学期期末的课程评价显示,学生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的评价从原来的较为靠后的排名转变为跃居前列。

学生参加程序设计竞赛的人数和成绩也稳步提升。以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个人赛为例,参加人数从2011年的13人、2012年的32人提高到2015年的近100人;参赛成绩也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大一学生无论是从参加人数还是获奖人数,在最近的5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6年大一学生获得江苏赛区奖项的人数是2011年的21倍。图1是学生参加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江苏赛区的获奖人数统计图。优异的竞赛成绩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多元化考核方式对于激发学生潜力、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结语

程序设计课程的多元考核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围绕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展开,注重考查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主体不限于教师,也包括了学生,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在考点上各有侧重,充分发挥了开卷、闭卷、上机等不同考试形式的优点,与此同时并没有显著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提高对测试环境的要求,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实践表明,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有力的提高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沙继东.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3(2):50-52.

[2]吴文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2):13-14.

[3]何钦铭,颜晖,苏小红等."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5):62-65.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2

关键词:聋哑人艺术设计课程训练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聋哑人走出了家门,克服自身的先天不足,弥补缺失,选择学习不同的生存技能,本文针对聋哑人这一特殊群体制定了不同于正常人的特殊训练方式和方法,能够更有效的让聋哑人和正常人一样拥有一项特殊的生存技能。[1]

一、聋哑人艺术设计课程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对残疾人接受教育的大大支持,我国大批的残疾人都加入了噶搜等教育的行列。由于聋哑人在先天上的不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着重培养聋哑人一些特殊才能,而绘画和艺术类的学习普遍会成为聋哑人家人默认的适合聋哑人的生存技能。而聋哑人除了自身的残疾以外,对这种生存技和正常人并没有任何的区别,进而学校普遍采用正常人的教学方法进行残疾人艺术特长的培训。可实际上这些聋哑人从身体和心理上都区别于正常人,他们会以特殊的方式和外界进行沟通。因此,我国目前对聋哑人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应选择比较有针对性的特殊教学,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将艺术设计课程传授给聋哑人。

二、聋哑人艺术设计课程的训练方式

1.加强形式语言训练

艺术设计中的形式语言是艺术设计的根本,表达了艺术设计师对事物的视觉化变现。对于聋哑人而言,艺术设计的形式语言就像是第三种语言一样,视觉上的语言对于聋哑人并不会区别于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劣势,反而对于聋哑人来说,先天的聋哑缺陷反而会让他们的视觉更加的敏感,更有助于艺术课程中形式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根据这一点,可以加强聋哑人艺术设计课程中形式语言的训练。但是由于聋哑人先天缺陷导致的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这项加强训练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并且可以充分利用聋哑人的模仿能力,先从模仿其他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开始,培养他们对艺术设计的感知能力,从更多的优秀作品中学习到精华的艺术语言。例如在征集《第六次人口普查》聋哑人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引导聋哑人将优秀的设计作品的创意元素进行合理的整合,这样既能避免了抄袭,又能使聋哑人在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学到精华,同时艺术设计在聋哑人手中也得到了创新。[2]

2.加强视觉创意训练

艺术设计课程对于聋哑人最难掌握的一点就是创意的设计,而创意的设计又是艺术设计课程的核心所在。聋哑人的先天缺陷导致他们对事物掌握具有片面性,逻辑的思维能力也因为先天的语言缺失不同于正常人。因此我们在聋哑人的艺术设计课程的训练中,多多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艺术设计之前对事物进行全面地讲解,让聋哑人更价全面的了解设计的对象。根据聋哑人在这一方面的缺失,聋哑人艺术设计课程应该开设实际创意的训练,加强弥补先天不足。[3]

3.加强个别辅导

针对聋哑人自身特点所指定的艺术设计课程的训练法法中,加强个别人的辅导,并引导这些突出的拔尖生去带动其他的聋哑人。根据聋哑人的自身特点,他们更加喜欢“抱团”,并且残疾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默契,他们会以自己最能接受的方式互相帮助。并且能够培养聋哑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相互之间会更加的努力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帮助,更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聋哑人艺术设计课程的训练方法

1.强化专业理论课同实践相结合

针对聋哑人的自身特点,其优势在于能够很好的机械性的记住理论知识,从刚开始接受教育便机械化的记住课本的理论知识,但实际上,聋哑人缺少的是实践动手能力。受所受教育的影响,很多的聋哑人只懂得基本的理论知识,缺少实际经验,并且聋哑人的认知能力较弱,先前的语言障碍使得聋哑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较弱。因此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更加有利于聋哑人对艺术设计课程的了解和学习。只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加生动形象的将艺术特性展示给聋哑人,让他们实际的融入到真正的艺术设计当中。

2.突出重点,图解理论

由于聋哑人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并且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差,联想能力较差,在聋哑人的艺术设计课程当中,必要的图解法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思想,并且手语在表达过程当中也从在一定的障碍,一些语言无法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而图片便会弥补这一缺失,在专业术语的解释上可以充分的利用图解法进行具体的解释。突出艺术设计课程所要表达的重点,领会各种理论概念的精华所在,这一训练方法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且锻炼了聋哑人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弥补先天缺陷。

3.培养独立性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聋哑人的成长过程中拖离不了对父母对他人的依赖,这种依赖性带到学习中来,具体表现为学习没有主动性,过分依赖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创新性。针对聋哑人的这一生活习惯,在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聋哑人的独立性,摆脱依赖性。分配不同的实验课题,完全由聋哑人自己独立创作独立完成,并且适当得到鼓励。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当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4.分组学习,锻炼组织能力和团结能力

在以往聋哑人的生活习惯中,无声的世界导致这一群体的封闭性,而艺术设计课程需要多元化的创作思维,在特殊的教育体制中,应着重培养聋哑人的组织和团结的能力,分发不同的选题,分组进行研讨,吸取多元化创作思维,有力的推动了聋哑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阔了视野。

结束语:

虽然聋哑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身体上的先天缺陷制约了他们多方面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聋哑人也能熟悉的掌握一项才能,在社会上立足,针对这一特殊的人群制定了社会聋哑人学习艺术设计课程的特殊的训练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童欣.全纳教育视野下聋人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讨与尝试[J].中国特殊教育,2008(12).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3

关键词:概念设计;钢结构;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V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2005703

一、概念设计在钢结构课程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概念设计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所接受。但概念设计并非如大多数工程师所言,是工程设计经验的累积,而是在结构工程设计中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创新和决策的方法和过程;其基本思路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概念来正确处理构件与构件、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是结构工程师基本结构理念的集中体现[1-2]。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衡量毕业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结构分析软件(或电算程序)的计算结果,如何进行分析判断和校核?这就需要学生融合概念设计的理念,掌握力学概念、材料概念、荷载概念、施工概念、使用概念等等,并运用到结构方案设计、构件布置、计算结果的分析中。

尽管概念设计已经在工程设计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在高校教学中,尤其是在房屋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概念设计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学生在完成钢结构基本原理的学习之后,虽然具备了计算构件及连接的能力,能套用公式解题,也能轻松设计一个单根构件,但对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却感到无从下手。此外,由于担心工作后缺乏竞争力,学生常将更多时间花在结构设计软件的学习上,对计算机过分依赖。这种状况造成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下降,整体结构设计概念模糊不清。设计大师林同炎先生曾说,现在的教育是先教构件的设计,再到整个结构,而在实际工程中是先结构后构件[3]。如果能够做到让学生先了解整个结构,再学习构件的具体计算、构造要求等知识,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笔者所在的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钢结构课题组进行了钢结构课程内容改革,将概念设计贯穿课程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今后的钢结构设计工作中熟练运用概念估算方法,迅速、有效地选择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结构形式,以及受力明确、传力简捷的结构体系。

二、将概念设计引入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现有教材《房屋钢结构设计》[4]中,概念设计一般作为结构体系与布置原则的一部分内容,而实际上概念设计贯穿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教材中关于结构布置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也无不体现着概念设计的思想。针对钢结构设计的特点,结合各类结构构件的设计要点、相关规范规定,应补充如下教学内容。

1.结构计算的概念和判断

对工程师而言结构计算概念和判断是体现其设计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授课中应重点给学生讲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结果的判断准则,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果的判断准则,帮助学生走出概念的混沌状态,使其对设计结果有清晰的把握和判断,引导学生基于已有专业基础知识思考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特征,即变形首先要保证连续,这是结果可信的必要条件。另外,结构各方向刚度的均衡性可以根据结构动力参数(频率分析、振型)加以判断;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轻质薄壁结构按边缘屈服控制强度,并考虑与局部稳定相关的有效截面参数。而非薄壁结构可适当考虑塑性发展深度,可按10%以内控制。通过对此类计算结果的判断讲解,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概念设计理念,避免出现因整体概念不清晰而导致不合理的设计。

2.建筑结构形式的优化

学生在学习基本构件受力特点及设计计算时,由于只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规范公式,因此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参数固定的计算时,大多能严格按要求执行,但对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却缺乏思考。故在教材内容改革方面,重点增加了结构形式优化的讲解内容。结构形式的优化包括结构整体的优化和单根杆件的优化。让学生明确整体结构优化的目的是提高结构效率。整体结构的优化可分步走,先根据力学原理作判断,定大方向,然后依据具体条件分析确定详细设计方案。为避免讲解此部分内容时太笼统,可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跨度的大跨度屋面结构形式选择。就单根杆件的优化而言,主要包括应力性质的优化和应力水平的优化。

3.结构荷载的选择与调整

教材对荷载及其组合一般仅从规范规定出发来介绍,但结构荷载的选择与调整对于结构整体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可从抗震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区设计多层建筑,如何用较小的代价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答案无疑是减轻自重。因为烈度和场地类别是无法选择的,只有建筑材料的自重可以由设计者选择,而地震的惯性力与自重直接相关;从材料选用角度,因为结构效应是以荷载与作用为自变量,代入结构效应函数中产生的,弯矩这一主要结构效应与跨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对大跨度结构减轻自重就显得尤其重要。大跨度建筑一般采用轻质材料,但小跨度结构则不一定采用。学生一旦明确了这些概念,就可以在设计初始避免由于不合理的材料选用及荷载选择而造成设计的先天不足。虽然这些内容在教材中有所提及,但并未形成系统,因此有必要在授课中进行调整,以利于学生灵活掌握。

4.节点设计分析

在讲解节点设计时,应着重突出节点的概念以及节点设计的目标,强调节点设计要忠实体现其在整体结构中的功能,且要有可靠的承载力,并保持规定所要求的状态。因为节点承载力不足会造成破坏,而节点状态不好,如螺栓松动等也会造成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另外,讲授节点传力时,要强调在设计节点时,应保证其传力通达顺畅,不应造成应力紊乱、集中。焊缝以平滑的对接焊为最好,加引弧板后磨平更好,螺栓连接以摩擦型高强螺栓为最好。在结构计算中,节点与整体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统一的。结构整体要求节点尽可能精确,但节点不可能完全精确,如提高精确度需要付出更多代价。因此此部分内容的讲解要基于结构整体受力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在什么位置做适当的简化假定较为合理,且有利于降低连接的成本。

(二)灵活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概念设计引入工程结构教学中,内容整体性高,概括性强,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多样化。

1.工程案例分析

由于概念设计内容较为零散,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设计理念的理解,必须将课堂教学及工程案例分析结合起来。教师平时应注重教学素材的积累。例如在讲解风荷载的选取与调整时,按图1的思路分析不同结构体系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差别。

2.互动问答环节

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在讲解概念设计时,教师的课堂讲授是主要方式,但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也非常重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结构概念,有必要组织不同程度的课堂讨论。在活跃的、有趣味的学习讨论中,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每个概念的知识点,教师都应准备一个或者几个最为典型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结合疲劳动力荷载,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避免疲劳破坏?通常情况下,许多学生知道疲劳应力幅大于相应的允许疲劳应力幅,则结构会发生疲劳破坏。但对于如何减小疲劳应力幅并无具体的概念,因此应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从疲劳动力荷载最为基本的概念入手,即减少疲劳应力幅其实就是减少结构应力的变化幅度。可为学生介绍两类方法:用简支结构代替连续结构和用预应力结构代替非预应力结构。引导学生追本溯源,组织学生讨论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及预应力结构与非预应力结构的区别。之后再给学生具体讲解这两类方法能减小疲劳荷载的原因。通过这样的互动,加深学生对疲劳荷载的理解,使学生学会从概念分析入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多样化教学手段

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在讲解钢结构构件稳定时,学生对构件的失稳机理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因此应尽量将构件的各类失稳过程制作成三维动画,或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展示构件失稳时的变形和应力状态,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如在讲解简支梁平面外弯扭时,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失稳过程。这些过程以动画形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接收快,效果良好。

三、结语

掌握概念设计是一个优秀工程师必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取不仅有赖于工程设计经验的长期积累,更需要在学习阶段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把概念设计的思想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基本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朱慈勉,尹小明.概念设计的意义和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2005,36(8):626-628.

[2]高立人.结构工程师与概念设计[J].建筑结构,1993(4):46-50.

[3]林同炎,S.D思多台斯伯利.结构概念和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沈祖炎,陈以一,陈扬骥.房屋钢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4

关键词:工程训练;课程设计;考核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38-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不仅面临着自然资源的逐渐匮乏,更面临着工程设计人才的严重短缺。而综合设计性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这类课程就成为高等院校实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在学生参与工程训练课程的过程中,恰当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督促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课程进度,提升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一、“电子工程设计”课程概况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设计”课程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该课程以完整的闭环温度采集和控制系统为核心,通过180学时、6学分、2个学期的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为电子类专业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教育。课程结合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量、微机原理、单片机、信号处理、通信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的知识。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班)、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第5、6两个学期连续参加该工程训练课程。为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该课程按模块分为1、2、3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为设计基础、系统搭建和高级功能三个层次。三个阶段被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子课程,三门子课程的学生成绩独立并分别设置为1.5学分、2.5学分和2学分。

二、原有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电子工程设计”课程自2000年开始正式运行以来一直沿用着“设计作品”+“设计报告”+“答辩”的考核方式。其中,设计作品是指学生在该课程中完成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成果。“设计报告”是指学生撰写的完整的设计书。“答辩”是为个别作品特别突出的小组设置的,单独给全体老师和学生陈述设计过程并接受提问的环节。而随着近年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原来设计的考核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1.按组进行成绩评定,影响学习积极性。“电子工程设计”课程采取二人一组的组织形式,二人共做一件作品,共写一份报告,因此除答辩考核之外,无法对二人学习成绩作出客观的差别评价,因此同组二人通常成绩相同。设置为二人一组的初衷是考虑到设计题目的难度与工作量较大,单人操作难以完成。另外,二人配合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完成设计作品。然而,近几年,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按组评定成绩的做法无法体现工作中贡献量的差异,严重影响到工作多、贡献大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考核项目与教学内容匹配度低,缺乏对学习的导向作用。原有考核方式重成果、轻过程,不能完全覆盖全部的教学要求。一方面,由于考核硬件条件的限制,诸如仪器操作方法、硬件操作步骤、原理分析能力等很多内容无法进行一一考核,甚至电路测试和故障诊断等核心教学内容也不在考核范围之内;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二人小组中的分工不同,每个成员做好自己的工作,不需要具备完成整个项目所需的其他知识、方法和技能,就可以圆满地完成整个设计任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学习一些有难度的关键知识点的时候,缺乏应有的动力。而教师也无法通过现有考核方式验证所有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3.缺少独创性鉴别手段、成果抄袭的现象严重降低教学成效。“电子工程设计”将第1、2阶段主要定位于“教设计”、“练实现”,给学生讲解如何进行项目的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这两个阶段重点锻炼学生电路与系统的调试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目前,第1阶段的考核包括印刷电路板eDa设计绘图作业、电路模块设计作品、设计报告三部分,各分值分别占总分的30%、30%、40%。第2阶段的考核项目,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设计报告部分,各分值分别占总分的60%、30%,另有10%是答辩考核,但由于近些年能够完成全部设计任务,符合这个参与答辩环节条件的学生越来越少,答辩考核已经名存实亡,而这10%的分数基本转变为任课教师根据课堂表现的主观印象分。第3阶段的情况与第2阶段的情况类似。

但是,从以上考核项目构成分析可以看到,这些项目都无法保证学生的独创,无法反映学生是否真实独立完成,只能通过教师随堂观察各组表现来侧面判断。部分学生通过简单拷贝往届学生的设计图和报告就能轻松获得30分,再请其他同学帮忙调通电路,然后拷贝和运行别人的程序几乎就能完成全部设计要求,再获得50分。而保证各实践环节独立完成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各自的学习态度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做到公平客观评价,不但不能发挥该课程最大的培养作用,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也会造成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和探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仔细分析问题的成因,试图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根据“电子工程设计”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短期内可以具备的软硬件条件,借鉴其他同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对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1.调整设计报告在考核项目中所占分值比例。设置设计报告的考核内容的目的是使学生将设计内容和设计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设计报告反映学生的设计思想、方案内容、电路原理的分析与计算、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经验。电子工程设计第1阶段的电路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功能相对独立、设计实现相对简单的独立模块电路设计,撰写设计报告的必要性不大。因此,在第1阶段的考核中取消设计报告的环节。第2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电路系统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参考资料,教学侧重于设计方案的实现。因此,适当降低设计报告的分值,同时简化了设计报告的要求。第3阶段则提供十几个设计题目,由学生自己安排工作进度、自己查找资料、独立完成设计方案,教师只提供资料来源,对学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进行必要的引导、监督,教学偏重于独立完成某个自选设计题目的研发能力训练。由于项目题目自选结果相对分散,使得项目成果的独创性便于鉴别。因此,将电子工程设计第3阶段的报告分值占总分的比例仍保持为30%,同时教师需要加大设计报告撰写的指导力度。

2.增加笔试环节。在电子工程设计的三个阶段中,第1阶段包含的内容是最为广泛的。为了使考核内容能够全面涵盖第1阶段的教学内容,借鉴其他实践环节考核的方式,利用取消设计报告考核环节后留出的40分的分值缺口,增加笔试环节。第1阶段的笔试题目中包括元器件常识、印刷电路板eDa软件操作、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电路模块的调试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改革前的考核项目中均无法体现。只能通过绘图作业、电路模块的硬件实现电路间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或方法。但由于原有的缺陷,所有学生是否都独立完成了这些考核项目,是否同组二人都掌握了这些知识与方法均无法判别。而改革后的笔试环节,不仅丰富了考核内容,还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所讲授的知识和方法,而且可以对每一名学生的掌握情况加以检验,从而对教学效果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同组二人获得相同成绩。

3.在第2阶段中增加实操考核环节。电子工程设计第2阶段的教学侧重点是系统实现过程中的电路调试与故障诊断训练,原有的考核方式无法体现这方面训练的成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第2阶段的考核中增加了实操考核环节,主要考核学生对电路测试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电路故障的诊断、分析和排除能力。原有的考核方式下,学生在调试电路时可以找别的同学代劳或遇到困难时请别的学生帮助解决,软件程序也可通过拷贝的方式获得。而增加的实操考核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电路测试与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仪器设备、开发装置的使用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分数。为此,我们设计了专门的实操考核硬件装置。该硬件装置允许通过教师设置,自动使电路出现各种故障。学生在参加单人实操考核过程中,需要使用仪表,对故障点进行排查,再经过对原理的分析、结合对故障原因的判断,通过焊接修改电路的连接、更换元器件、改变程序的流程等操作才能使电路恢复原有功能。同组的每名学生都需要对系统中大多数电路的原理了如指掌。实操考核除了具有丰富的考核内容、明确学习导向、提高考核的客观与公平性的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不同于笔试偏重于知识的理论考核,它更偏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能力的实践考核。

综合设计性工程训练课程的考核一直是实践环节教学中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电子工程设计”课程改革后的考核形式不仅弥补了之前考核形式中出现的各种不足,更可以使工程设计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尽管课程改革的效果需要通过今后多年的教学实践进一步验证,但通过第一轮笔试卷面的测试结果,已经印证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比改革前有明显的长进。实践考核形式的改革最终目的是促进实践教学成效的进一步落实,增加对学生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5

论文关键词:室内设计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室内设计是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新一代设计师需要多方面的素质与知识结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是设计活动的本质特征,在室内设计教学中以怎样的方式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对专业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科技普及的新时代背景下,室内设计成为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而又逐渐趋向大众化的专业。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快捷而多样,使得他们对学校专业教学知识的依赖性不断减少,同时传统课堂作为提供交流场所的功能也逐渐淡化;另外,面对国内市场的特点,多数从事室内设计的人员所掌握的是将客户的想法快速转化为图纸的能力,而并非推陈出新。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了在校学习的学生,使一些学生不重视设计的原创价值。因此,在信息泛滥和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但没有得到发挥,反而呈现萎缩状况。

当前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专题讲座、课题调研、概念方案、设计深化、成果讲评。笔者将就整个教学课程的实际过程中不同阶段教师的指导内容和产生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策略的调整总结如下。

一、专题讲座阶段

指导内容:学生在未进行具体设计之前,需要理论构架性较强的知识概念的铺垫。教师应精心准备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包括理论原理方法、设计技巧、实例分析等。

其中问题:由于理论课课时较短,教师往往无法对原理方法和设计技巧给予系统讲解,有的只进行概述或个别的案例介绍,而设计原理往往无法借助几幅图片和有限的案例就能表述清晰全面。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消化少,可以从之后的修改草图中看出。

策略调整:讲座应不断贯穿在设计课程深入的各个阶段之中,进行有针对性而非泛泛的概述,通过阶段式增加理论知识的深度,使学生的设计实践与理论思维交替进行,从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并提高运用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拓展性阅读,以利于建构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二、课题调研阶段

指导内容:教师根据课题要求提出对设计项目的整体环境、背景、功能等资料的收集和考察。

其中问题:学生的课题报告条理化不明确,往往是各种资料的堆积,或者并非根据现场调研的体验,只是通过书籍或网络已有的资料整理而成,忽略了自己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

策略调整: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设计项目安排具体而详细的调查要求,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调查内容,并通过亲身到市场中进行实际调研,提高市场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同时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给予思维方式的引导,比如,对调查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与概括,抽取有效内容进行提炼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清晰概念;学会与同行切磋交流,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等,以便快速进入设计状态。

三、概念方案阶段

指导内容:学生做设计,首先拿出设计方案的构思,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修改设计方案。

其中问题:在此阶段学生往往是片段的灵感或者零碎的想法,有时会用书上的图片来说明自己的设计构思。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特点:有的学生有许多想法但不知该如何取舍;有的学生想法独特却难以表现;更多的学生则在这个阶段头脑空白,没有任何想法,很难将教师在理论课上所讲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设计行为。而教师直接在图纸上提供修改方案,很容易割断学生自己的思路,代替学生思考,造成学生的不解和茫然。

策略调整:以修改指导为主要方法的教学行为,始终处于思维向度的单边,并不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开始的阶段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对设计题目进行分析和理解,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教师的指点和必要的启发式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向交流应当是最为重要的,教师应当鼓励设计思路的多样性,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创造一个相互交换思想、激发灵感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将课余时间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内容带到课堂中进行交流与分享,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设计思路,促使学生主动获得创意构思的源泉。

四、设计深化阶段

指导重心:在基本确立了概念方案之后,修改学生的设计草图,指导学生将设计概念、平面布局、立面及效果图表现、设计细部、材料使用等逐步完善、深化,直到最终完成。

其中问题:设计深化的草图指导过程是设计课程中花费时间最长、形式单一而又相对枯燥的教学阶段。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比如,有的学生由于对课题兴趣的减弱而变得没有耐性,或者始终停留在某个阶段不能深入;有的对自己的设计思路产生怀疑,不断地改变方案,造成时间的浪费;有的学生在思路还不明确的情况下急于做表现图,等等。并且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使设计的进度出现很大差距,很难进行统一的指导。

策略调整:还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不可能迅速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必须把设计任务分解为若干层次,有步骤地解决,必须使学生明白每一步思考的重点是什么。设计创作过程往往是比较个人化的,此时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到共性与个性,并应及时介入作品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完善设计理念,学生对自己的设计一旦产生系统的理念之后,后续的深入细节的过程就会变得轻松而有意义。同时鼓励优秀学生将设计过程的构思及改动过程展示出来,以此激励其他学生将设计继续深入下去。

五、成果讲评阶段

指导内容:对学生已经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

其中问题:由于设计作业评价标准和尺度的不确定性,使得教师大多以最后的出图效果作为依据,忽视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思路积累过程。设计课程的后期学生因赶作业急于交图,往往平日很用心做出的图却在最后出图阶段匆匆结束,使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策略调整:突破以前单一效果图的表达方式,以文本形式展现作业的全过程。教师应在课堂中组织模拟方案汇报场景,锻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设计层面的语言,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设计概念和设计手段。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排版、成果展现进行创造性的设计,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设计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评定成绩应当适当参考平时的阶段草图成绩。

结语

创造力的培养是所有设计学科的共同特征,因此创意思维教学是室内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面对新形势下的大学室内设计教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各种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6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086-02

1问题情境的创设含义分析

问题情境的倡导者马赫托夫认为,问题情境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两种情况造成的:

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但是如果利用现有知识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就会出现问题情境;

第二种情况是为了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时缺乏必要的知识支撑而造成的问题情境。

可以说,“问题情境”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与学生的认知程度一致,注重激发出学生的认知冲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在学生产生兴趣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起桥梁,让学生掌握问题的解决方式,真正地进入学习情境。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置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活动变得有趣、简单,提升学生的满足感。此外,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也明确地提出:真正的教学活动不是为学生单纯传达知识,而是要创设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境与问题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问题往往无法发现,必须要产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脱离了情境的问题是无法起到教育效果的。

2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常见问题

与教学重点不符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难点与重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遇。因此,“问题情境”必须是要为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服务的。但是,很多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忽略了本质。

形式化问题严重“问题情境”是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问题,采用师生交流、生生互动法来解决的一种模式。“问题情境”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应该具有生活化与信息化的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模式。但是,很多教师并未考虑到这一问题,仅仅是为了“情境”来“创设情境”,这是无法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还有可能带来反效果。

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如果“问题情境”的设计完全没有难度,是无法让学生产生探索欲望的,久而久之,反而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浪费教学时间。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方式

根据教学重点创设情境高中信息技术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众多,如图像数字化、统计图表、信息集成、视频编辑、音频编辑、程序设计等,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软件工具来完成操作,如果采用传统演示法教学,不仅时间紧张,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要具备针对性,围绕重点进行。

如“图片信息加工”这堂课的教学难点是“路径转化、图层使用、选区转化”,教学重点是“路径绘制、特殊画笔的设置”。为此,可以选择生日贺卡的制作为问题情境,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贺卡的制作方式,让学生欣赏一些美丽的贺卡,突出这一课的重点与难点,再让学生使用材料自己完成。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与难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在高中信息课程之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经验为出发点,与一定的问题相连。

如在“网络信息检索”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检索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策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让学生检索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为学生播放一些各个地区传统节日的视频,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关键词的提炼方式。

把握好情境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就知识的桥梁,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式。情境仅仅是一种手段,考虑到这一目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能够提升学生发展问题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情境与知识无显著关联,是无法实现育人效果的,反而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如在“视频信息加工”这一课中,不仅要强化技能训练,还要让学生了解视频与动画之间的联系和差别。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动画与影视,他们对这一个板块有着浓厚的情趣,“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十分简单的。但是,在创设情境时必须要把握好情境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此可以找一些模拟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动画和视频,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概括。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步骤

问题准备阶段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就是准备问题,好的问题需要兼具现实性、典型性以及开放性特征。现实性即问题要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典型性即一个问题需要具有多重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多种知识;开放性强调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寻求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问题呈现阶段“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具有灵活性、新颖性与创造性,既可以使用传统媒体进行创设,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在问题确定好之后,即可利用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问题的呈现需要具有故事性与叙事性特征,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矛盾性,开拓学生的思维。

问题讨论阶段在呈现出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针对问题发表出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不能干预学生,避免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在讨论阶段,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无论学生表达出怎样的见解,教师都不能打断,更不能挖苦、讽刺。

问题点评阶段点评是核心阶段,在完成讨论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补充,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问题,补充学生没有回答出的观点。抓好点评阶段能够补充学生的意见,达到活跃思维、开拓视野的作用。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意见进行分层、归类、凝练与提升,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结反思阶段在完成点评之后,教师还需要统一总结学生的意见,凝练出具有深度的理论,将新理论与学生以前接触过的知识衔接起来,如果课堂时间许可,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来总结课堂中的讨论结果,分析学生的主要观点,让学生进行反思。通过这五个阶段,既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体验到学习与探究的乐趣,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5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情境”的设置把学生熟悉的情景和学习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情境设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让信息技术课堂不再单调、枯燥,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问题需要具备针对性、趣味性,鼓励学生去分析、去讨论,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给予他们必备的指导与支持,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育导刊,2013(2).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7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63-02

1程序设计课程群中存在的问题

1.1现有情况

目前大多数高校针对计算机开设的以C语言为基础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有: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不少高校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再配合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分析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在程序设计课程群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图1)。

1.1.1规程程序化

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不够明确。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有一定的影响,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大纲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定位和目标中未能明确规定课程教学要达到的效果。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1.1.2课程体系松散缺乏连贯

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在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上缺乏一条明确的主线,结构松散,不能前后连贯。教师教授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很好的向上递进关系,造成学一门是一门,到处是树叶,而形不成树枝和树干。

1.1.3教学内容抽象难懂,教学方法单一

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以语法教学为主线,很多情况下采用了在课堂中讲语法、上机调程序的教学模式。课堂举例往往针对语言的某个概念进行简单编码,即对实际程序设计过程进行了简化,忽略了问题分析、算法设计和程序测试与调试等重要过程。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少有贯穿软件工程的思想,难以做到重点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把重点放在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上。因此,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上课能听懂,但害怕写程序,碰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往往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还是不会编写程序,反映了程序设计能力的不足,当然更谈不上实际的应用开发了。

1.1.4课程的实践效果不理想

对课程实践重要性的重视依然不够,实际知识运用的训练较少,实践学时不足,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同时,上机内容多是验证性的,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1.5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课程考核方式仍然采用笔试方式,许多考试的笔试基本上是考语法,为了提高应试能力,导致程序设计的教学把注意力放到了语法的细节上,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有部分课程虽然初步探索采用上机考核,而考核内容局容局限于课本知识,未能考核学生编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改革现有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应用开发能力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

2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与研究的内容:

2.1现有情况

从教学研究和改革角度讲,程序设计课程并不是孤立的“某门”课程,而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既包括单一程序设计语言的个性,也包括程序设计方法和语言特征的共性,所以,宜将不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组成课程群进行研究,合理地将相关语言工具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与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科学设置以及研究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程序设计系列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抽象”和“设计”能力,积累丰富的编程经验,熟悉相关编程语言、工具和平台,做到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触类旁通,善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以“C语言程序设计”和“C语言课程设计”为公共基础的程序逻辑训练;以“数据结构”为核心的程序设计方法培养与程序抽象能力培养;以“C++程序设计”贯穿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新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开设“windows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和“三维建模”等选修课程。

第二,从教与学的两个角度,研究从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到V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转化与衔接,这种转化与衔接的难度、焦点以及降低这种转化与衔接难度的措施与方法。研究程序设计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做到理论课与上机实践课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独立实践同步,并且以学生独立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采取“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小班指导、项目趋动”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修订、完善课程设计要求。

第三,研究程序设计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

第四,研究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第五,不断跟踪研究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学与软件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关系。

第六,如何借助“挑战杯”“全国信息技术大赛”“蓝桥杯”“aCm程序设计大赛”等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些大赛均是有影响力的大赛,竞赛题目大多是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将大赛的一些基础实验和算法设计实验题目改编成适合学生使用的题目,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来学习和分析问题,然后再进行设计。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即时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与研究的方法

课程群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部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瞄准专业定位,与行业现状和发展相适应,才能明确知识点、课程和课程群的具体内容。同时,课程群建设应当注重课程的知识重组、知识融合,是对单独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等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从计算机应用软件人员的基本知识结构要求出发,本文提出的程序设计课程群应当以“程序设计”为核心,注重实践与方法,走“实践—抽象—设计—再实践”的路子,尊重客观的学习规律,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程序设计的方法,加深对程序设计理论的理解。本文提出建设课程群的方法如下。

第一,从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来研究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科学设置。现有的课程科目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实用软件开发工具(如“VisualBasic”、.net)等。以此为基础,达到“点—线—面—体,即主要知识点—主干课(线)—课程群(面)—课程群体系的课程群构建思路和构建框架进行研究,达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定位正确、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二,教师授课“一条龙”的教学方法研究。如研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般语言为C语言),再到“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目前我们学院以C++为主,在2011届学生中增加了VC++),一直到“实用软件开发工具”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一条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来研究从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到V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转化与衔接。第三,改变教学方法,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思维。要达到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采用满堂灌和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需要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编程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动手)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一点一滴人手,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工作的意识,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第四,采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实验模式,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程序设计兴趣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毕业设计能以项目开发带动实践,从实战的角度进行真正的编程训练。课程设计采取“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小班指导、项目趋动”的方式进行强化培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应用项目的设计与编程。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采取逐年更新、滚动发展的方式更新各课程设计的文档(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时俱进,以it行业软件开发需求为导向,改进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指导方式。第五,研究理论考试和上机实践考试的成绩比例关系(目前我们学校采用的理论70%和实践30%的比例关系),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采用上机考核方式(上机考试系统正在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笔试考试,不能体现学生的编程能力。第六,通过与软件公司等软件企业相结合,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跟踪研究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学与软件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关系。同时借助“挑战杯”“全国信息技术大赛”“蓝桥杯”“aCm程序设计大赛”等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结语

软件开发与设计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软件设计开发人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编码能力。我们分析了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学现状,指出了程序设计课程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及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给出了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与研究的基本思路:明确培养目标,并将目标细化至课程章节;采用项目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辅以各种先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教材建设,编写适于学生实际情况的项目驱动模式的教材;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程序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改革传统考试方式为上机考核。

参考文献

[1]徐克奇.程序设计实践与分析课程建设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6:63-66.

[2]马伟锋,雷运发,孙晓勇.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问题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21):69-71.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8

1.1将工程设计引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以往的课程设计环节存在着题目选择范围窄,并且多年来一成不变的问题。例如目前各高校普遍选择板式精馏塔设计或换热器设计作为课程设计题目,计算步骤较为雷同,相关教材上例题较多,学生只需依葫芦画瓢,难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抄袭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工程设计引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也是该实践教学近年来改革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通过选择与工厂实际和科研需要相结合的设计题目,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设计框框,让学生在真实的题目中完成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虽然将工程设计引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提高了课程设计的难度,使学生面临更大的挑战性,但通过搜集和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合理确定设计方案,不断地克服困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自己所设计的内容并不是无用的。这种方式使学生通过感受工程设计工作的繁杂,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2学生自主式选择课程设计题目以往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通常是教师在课前即已将学生分好组,并将准备好的几个课题分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分配,没有自,无论对自己的课题是否感兴趣都要去完成,使得很多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进行课程设计,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指导教师只需要将工厂实际和科研需要地设计题目的背景、特点、主要思路等问题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明确设计题目的意义和难度,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程设计真正开始之前,学生首先要提出课程设计的思路和设计方案,指导教师需充分预估学生所选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是否既满足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名副其实地能够完成工程开发项目的一部分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完成能力,保证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提交一份完整的设计文件,既保证工作量饱满,同时又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1.3学生自主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以往的课程设计通常是在指导教师的督促下,学生被动地坐在教室里进行设计。因为学生都是初次参加课程设计,对课程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往往都是设计之初摸不着头脑,刚刚熟悉一点以后,设计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还要加班加点甚至熬夜完成,设计结束以后,同学们普遍反映,如果再设计一次肯定会做得更好。这种现象造成学生对课程设计理解不深,设计结果不理想。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这一常规,采取学生自主安排课程设计时间的方式,指导教师只需确定最后完成时间即可。但要注意,为了保证能够在指定时间完成设计内容,指导教师需在真正的设计周开始前几周即将学生的设计任务布置下去,并且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计划,在课下有一个较长的准备时间。

1.4建立自主开放式的成绩评定方法对于一门课程,学生往往对成绩十分关注,这不仅代表了他们对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的认可程度,同时也反应了自身的努力程度,因此学生十分关注成绩评定的公平性。对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这门实践性教学来说,以往的成绩评定方式通常是根据学生最后上交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来评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成绩评定不够公平公正,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过程中缺乏钻研精神,设计内容缺少创新和亮点。开放式的成绩评价模式更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公平公正地给予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程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开放教学评价体系采取多个环节综合考核,将各个环节考核比重合理分配进行成绩评价。设计项目书、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讨论、项目的创新性、答辩等权重合理分配,分配比例分别为40%、10%、10%、10%和30%。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切实有效地按计划进行,实实在在地对设计任务的各方面进行考虑。这些指标体系或许不能完全体现课程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但有较强的代表性,总体上能够反映学生对化工设备设计思想的把握、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创新能力和总体效果,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有明确的参照标准。

2改革中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2.1任课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近10年来,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跨越式增多,而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导致高校青年教师比例不断扩大,而青年教师普遍较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的能力尚要不断提高。建立开放式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要求有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更要尽量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为学生开设开放型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教师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在工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问题能够全方位地指导,主观上要求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同时教学部门领导在客观上应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进修机会,保证开放式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

2.2自主开放式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开放式实践教学涉及到课程计划的安排、指导教师工程项目的支持以及与企业间的良好沟通等问题,而这些教学条件不仅是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外在因素。除此之外,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无疑使得指导教师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如何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人数,如何合理考虑他们的岗位津贴,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既是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长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的有力保障。

3初步的实践效果

从实施效果来看,这种自主开放式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式的建立和实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使命感大大增强,极大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理论基础也得到了很好的巩固和强化。总的来说改革是成功的,但也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例如新的课题一般资料均不全,在设计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收集资料方面的困难成为突出的问题。这需要指导教师做好前期的准备,掌握资料来源,给学生介绍各种设备的特点,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改革后的设计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学习过程,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充分挖掘了师生两方面的潜力。

4结语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9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

1引言

大学期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之一《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基础的计算机技能,以便于以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方便实施和讲解,因而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课。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其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清楚自己的不足和所不理解的知识点,老师也能了解学生对于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掌握情况,进而方便老师进行教案设计,为下节课讲解提供依据[1]。计算机课程所重视的应该是创新,但现在各大高校计算机课程却都以理论知识验证为主,形成重验证轻创新的偏差学习,难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且在程序设计上没有重大突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并没有被发掘。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计算机的课程设计正逐渐转向正常,学生的创新意识正不断被发掘和刺激。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积极主动参与能力为目标,进行计算机程序类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2]。

2当前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情况

2.1计算机软件开发系统庞大学生容易失去信心

例如Java技术中所包括的技术规范范围复杂且庞大,在实际运用中也受到众多条件限制,大学生必须付出更高的学习成本来进行技术规范的理论学习。然而若真正意义上进行程序设计,又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与实际贴合,力不从心,失去信心。

2.2严重缺乏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性较差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现阶段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依然是ppt展示,老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依旧是被牵引的一方,加之课程内容多,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性较差。

2.3计算机课程实践模式单调,学生普遍缺乏实际经验

现阶段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仍以理论课为主,上机实际操作课时较少,且上机课也只是进行理论知识验证,关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却很难实现。

2.4考核方式仍以试卷为主

这种考查方式只能确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和概念的理解认识,但对于实际操作却并不能完整体现,进而也无法实现创新意识体现的最终目的。

3改革教学方法,加大激励制度

老师的教学任务重点不是讲解,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教案设计上,只有明确的教案设计,才能针对性进行训练,才能依据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具体应用确定教学重点。此外,老师必须建立互动课堂,只有与学生有足够的互动,才能更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知识讲解[3]。特别是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老师要依据学生潜力做合适的引导,从而刺激学生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调动学生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学习的热情。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在毕业离校后,大都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程序项目开发,特别是在小组开发程序设计的途中,重视团队彼此的配合默契,通过互相探讨、阐述自身观点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方式来提升小组成员之间对于程序项目开发的动力。为积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可以适时增加一些类似讨论课题的交流活动方式来进行程序设计,并进一步提升运用[4]。对学生进行启发性问题挖掘,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时,提前让学生完成课本内容预习任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启发性引导。比如,计算机课程中所指的对象是什么意思;类和封装又指的是什么;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调查人群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认识,且要依据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登记和处理,以小组团体的形式整体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为今后更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4重视学生的实验预习和准备情况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在进行教学实践时,由于学生缺乏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对计算机的不熟悉,容易出现慌张、不知所措的情况,进而导致计算机课程不能顺利进行。形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并未按老师要求进行课程预习和前期知识回顾,这些无法顺利完成,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深入的感知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各种状况发生。为解决此类问题,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知识能力,除此之外就是要正确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际重点内容,老师还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安排,以吸引更多学生专心听讲,以完整的知识武装自己。计算机课程的专业较多,因而实验课内容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老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并调整课程内容讲解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在上课时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中难懂的问题[5]。避免盲目从众,还可以依据学生自我兴趣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思维创新并验证实验结果。所以,老师要依据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方式来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独特方式,学生也可以积极主动的选择可以激发创新思维的各类课程活动方式,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项目设计,进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

5通过上机试验提升综合项目的设计能力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因而上机实践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为提升学生对于课程设计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老师有必要在第一次上课时就给学生进行整体理论框架知识简述。并依据课程实际进行详略得当的说明,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可以为该课程理论知识实践奠定基础。

6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1对于实践中常见问题的分析解决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中,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自己难以解决的代码错误问题以及操作错误问题。这些问题若没有老师帮助解决,学生很难进行下一步的程序设计。计算机实践课程通常都是大课,70人左右同时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若是只由老师单独进行辅导,实在难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也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对此,若采取“老师为主、学生互助”的方式则可以极大提升计算机课程实践效率[6]。老师在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有耐心的解决,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在指导练习时可以让周围的学生一起参与起来。比如:针对实践课程代码编程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积极鼓励学生建立讨论组,通过沟通交流相互讨论的方式,发现实践问题所在,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效果。老师也要从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课中总结经验,以更完善的辅助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

6.2课堂知识向课外知识的纵向延伸

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老师就可以把课程知识进行纵向延伸。学生依据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运用在课外知识纵向延伸上。同时学生还可以与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极大提升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也更有创新性的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兴趣[7]。

7学生要善于进行自我总结并自我评价实验结果

老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评判标准,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解进行基础评估,若学生自主的进行实践内容的准备、实践课题的总结和经验积累,则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认知想法合理的提高分数。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时,老师要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方式为自己负责,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可以与同学商量共同解决,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的进行总结和知识归纳。

8考核方式优化改革

(nuclearsystemoptimizationreform)现阶段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通常以笔试成绩为主,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要求记忆的东西过多,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内容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设计,这也就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试卷上并不能完整的展现。虽现在强调平时成绩,但其所占的小比例并不能改变期末成绩,期末成绩仍然是最终判断标准[8]。

8.1增强实践方面的考核优化改革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把实践课分为几部分进行考核,并依据各个阶段的平均成绩判定实践总成绩。实践部分的分数仅占总成绩的37%。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设计风格理念,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程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8.2期末考试方式优化改革

在日常考试中,通过程序设计的方式给每位学生分发不同的考试题目,学生要依据题目要求进行相关程序设计,从分析题目入手,结合代码规律,独立且完整的完成实践考试。期末成绩改用答辩的方式进行,重视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灵活转变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分析水平,从而增强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结论

总而言之,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尤其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老师只做一个引导人,并通过符合学生认知习惯和规律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提升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中要持续围绕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教学上的优化改革,从而提升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琴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

参考文献

[1]邹汪平,蔡劲松.基于能力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相关性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6(06):72-75.

[2]张雪松.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2):194-195.

[3]耿姝,逯柳,王树芬.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09):50-53.

[4]钟文峰,晏志英,胡荣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通信,2016(09):277-279.

[5]袁凤玲.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03):52-53.

[6]杨日璟,焉德军,辛慧杰.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03):271-274.

课程设计的方式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并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高职院校中已达成共识。目前,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参考国内艺术设计本科院校教学计划和大纲来制定的,其中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缺乏职业教育特点;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计划中体现得不够;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缺乏合理的过渡和科学的衔接;课程和教材的选定与社会的发展有些脱节;毕业生中部分存在专业功底薄弱、职业技能不强等现象,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对原有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大艺术教育观和“广种薄收”式的教学方式,倡导新形势、新观念下的“术业有专攻”的艺术设计教学思想,能以工学结合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使高职类学生“学有所长,技有所专”,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本文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组织形式和课程安排上,分析了主干课程阶段式单线推进与非主干课程弹性并进相结合的课程推进模式,说明了加强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

一、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组织形式及课程设置模式

从目前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现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改革与建设发展等方面思考,现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所谓专业群,是指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艺术设计专业群各专业(方向)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看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比如,工业设计专业群就囊括产品造型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门类。在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具有“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十多个面向岗位(群)专业方向(知识+技能)模块”鲜明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结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应有三部分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形态认知与基础构成:主要解决形态性质、结构以及基础的造型能力与设计的连接问题。建立初步的形态理解观念,着重训练对形态的视觉控制能力,通过元素式的解构分析,获得纯粹的造型的理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整合或者跨越色彩、空间乃至行为,寻求连续连接的造型语义知识。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和三大构成等专业基础课程。

2.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

形态创意与设计语义:为了交流与沟通的需要,要求掌握基本的将设计思想可视化的能力,比如对设计的理解,设计思维的培养与激发,专业设计的科技成分、人文背景以及形成平面与立体表达的方式等。侧重解决各个专业之共同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方法。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的设计语言的适应性开创性训练,侧重设计语言的意义、内化方式以及将其用于有意义地理解我们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各种方式和可能性。例如,摄影与摄像、CaD制图、效果图表现技法、模型制作、版式编排与设计、字体标志设计、平面及立体软件、图形图像设计、建筑初步等课程。该技术平台课程模块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术(能)要求明确,能为今后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术(能)实训模块。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相对稳定的核心内容,它保证了专业群中的各方向有相对稳定的建设内容(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公共教学资源、师资梯队、实验实训条件等),并能够共享建设成果与资源条件,以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核心专业的品牌建设。

3.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专业设计或方案设计:开始专业项目的设计,根据各个专业不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实际或虚拟项目,有目的地开展系统及大型方案设计练习。设计管理以大专题、小组化的方式协作完成设计的系统训练。例如,CiS企业形象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应用设计、广告策划设计、环境规划与设计、网页与动画设计等课程。这是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它是具有“准订单”性质、灵活开放的课程和实训实习模块,直接反映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应紧密贴合市场与企业需求,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并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方式完成相应方向的技能培训模式。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与行业结合,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工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好专业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和相关行业进行实习,把课开在实际工程项目的锻炼中。

二、主干课程阶段式单线推进与非主干课程弹性并进

所谓主干课程,即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按照课程的性质和专业的特点以及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渐进的合理过渡和知识的衔接规律阶段式单线推进进行排课,具有相当的完整性、科学性,教学方便易行。所谓非主干课程,即区别于主干课程之外的各种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理论课程、第二课堂、院级和系级通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提高的综合化。

首先,主干课程遵循单线阶段推进主要是出于知识体系的衔接的考虑,但是非主干课程可以不受此限制,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安排课程。其次,在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与设计理论三块空间分配上采取弹性机制。总体上的设计是第一阶段设计基础课与设计理论分量相当。这一阶段学生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对专业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所以需要加大认知课程的分量,如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赏析等课程。理论课程从第二阶段则适量减少,在对专业有一定理解后,可适当开始提高学生的美学、哲学、艺术史修养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到第三阶段则是密集的专业设计课,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训练,从实践中体会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建立初步的能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该阶段学院公共课程已经结束,学生又面临走向社会的现实,所以在这一阶段增加了设计与社会方面接触的知识,比如,交流策略、文化与设计、社会与设计、设计与法律、设计与传媒、wto与市场经济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时间不必太长,可同时开课,但要把握好针对性。

其次,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制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教学管理的原则,为今后高职教育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为核心的学分制模式做好准备。

最后,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目的主要是辅佐主干课程,课时大量增加甚至在课时量上超过主干课程的课时量,高职院校应该致力于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拥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未来设计教育的趋势之一。艺术类选修课分为两种:大课选修与工作室选修,大课选修适合知识面宽广,普及型或者是外聘(客座)教师开设的不定期的课程,人数可从50—150人不等。工作室选修则适合知识面较窄,纵深方向带有技术实践性质的课程,人数以10—15人为佳。这样,学院不仅达到了专科层次的学有所专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而且也为一部分学生职业迁移和走向更深层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与建设

和其他应用性专业一样,工学结合是实现艺术设计类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的一个有效途径。针对社会及行业需求,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及师资培训,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争取企业注入资金,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模拟仿真职场氛围建设。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应达到的专业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内容,围绕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及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实施“双证书”教育,即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使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做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组建项目建设与课程建设团队。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团队及负责人,各核心课程形成项目课程的框架结构,各项目、模块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概要描述。完成项目课程内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与教学单元安排的详细描述,以及教学单元的典型教学设计方案。各核心课程团队与聘请的兼职教师(典型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要针对已形成的项目课程(项目一模块一单元)框架结构、能力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描述,进行项目课程内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与教学单元安排的详细描述,以及典型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方案,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有明确的任务或技能训练要求,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分析、任务驱动、项目引领、角色扮演、情境组织等体现“学做合一”特色的教学设计要求。

随着世界和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势必要求人才培养标准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综合化,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从企业的运行来说,一批具备了多专业背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为了实施设计教育综合化,先前以教材为基础的分门别类的课程教学方法,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只有以学习领域的典型表现形式——项目教学来代替课程教学,即以一个个由易渐难的项目为核心,有机地编排相应的知识,使学生在这些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和造就综合的设计能力,包括艺术设计、技术设计和市场设计的相应能力。当然,一些系列化的项目教学并不一定是面向实际对象的设计,也可以是基于设计程序和方法的教学课题。这些项目教学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注重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尤其是实践性环节,包括市场调研、综合调研、顶岗实习、市场研发、毕业设计等。这一模式对于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等专业方向都是适宜的。

结语

结合传统的艺术类单元制课程教学模式,新的改革就是确立主干课程阶段式单线推进与非主干课程弹性并进相结合的课程推进模式,加强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与建设,使得学习时间得到更加有效地利用,也完成了教师、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课程框架,到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以至设计教育管理,我们都要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建立完整、高效,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吴国强.设计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J].装饰,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