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5:40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1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咨询;问题;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6-0014-03

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咨询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90年代逐渐发展,21世纪开始在全国各地受到重视,2010年后逐步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中小学心理咨询在促进学生的发展、预防意外发生以及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我国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也由于时间短、经验少存在诸多的问题,2013年10月到11月,笔者对福建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以厦门市心理教师为主)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6份。

一、本调查中心理教师队伍的基本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中,女性达到87%,占绝对比例;本科学历84%,硕士学历14%,学历层次比较高;参加调查的小学和中学教师各占一半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属于教龄在5年以内新教师,75%的教师是心理学专业毕业,13%为教育学专业,12%为其他专业毕业;职称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

二、心理咨询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校硬件建设投入比较到位,软性支持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专职心理教师所在的学校普遍重视硬件建设,96%专职心理教师所在的学校配备了专用的心理咨询室,面积30~100平方米的占24%,大于100平方米的占19%。一半以上的学校配有沙盘游戏室,37%的学校配有专用咨询电话,34%的学校配有测评系统,29%的学校配有宣泄室。与重视硬件建设不同的是,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软性环境建设上并不同步且相对滞后。调查显示,有76%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首先是领导的认识问题,43%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心理咨询持冷淡态度,“随便你做,偶尔关心但不到位”;11%的学校只把心理咨询当摆设而已;7%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什么疑难问题都往咨询室塞;只有24%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咨询认识到位,也比较重视。软性环境是起最主要作用的,只重视硬件投入不重视软性环境的建设,心理咨询充其量就是面子工程而已。在“你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挑战是什么”问题上,40%的心理教师认为自己缺少时间做咨询;而在开放式问题“你有什么好建议”中,不少教师写到:请学校不要给心理教师安排那么多与心理咨询无关的工作,要让心理教师有时间做业务,请把咨询纳入工作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不少学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软性建设,把心理教师随意安排到其他工作岗位上,心理教师待遇随意化且待遇偏低的现象在中小学比较普遍。

(二)咨询内容以发展性咨询为主

在“学生咨询得较多的问题是什么”中,同伴关系占首位,达到73%;其次是青春期情感问题,占42%;情绪问题、学习压力太大、学习障碍、厌学各占41%、39%、32%、30%。学校的咨询以发展性咨询为主,在咨询的次数上也显示出学生咨询的特点,咨询次数为1~2次的占79%,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占21%,可能是因为学生咨询的问题比较简单,经过一两次辅导就可以解决,所以每个案例咨询的次数比较少。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即学生或心理教师缺少咨询时间或者咨询效果不尽人意而影响了个案咨询的次数,纵观中小学生前来咨询的问题,同伴关系占到首位,所以属于后者的可能性不大。

(三)咨询数量和质量不尽人意

在咨询室每周开放时间的问题上,开放时间5小时以上的占48%,2~5小时的占29%,0~2小时的占23%,一半以上的咨询室开放时间在5小时以下,咨询室开放时间略嫌不足。

题目答案人数

(共116)占百

分比

每周开放时间?0~2小时2723%

2~5小时3429%

5小时以上5548%

每学期做的咨询案例大概有几个?0~10个5649%

10~30个4135%

30个以上1916%

咨询效果如何?很好2522%

一般6859%

不怎么样1210%

无法得到反馈119%

对于非自愿来访者,您是怎么处理的?谈话,说明保密与自愿原则6052%

让他自愿选择是否留下或离开1715%

从玩游戏开始3631%

您对非自愿来访者的处理有多大效果?效果不佳5043%

有50%效果6253%

很有效果44%

与此相应的是,每学期的咨询案例数量不多,49%的心理教师每个学期咨询案例在10个以下,35%的教师每学期咨询案例为10~30个,30个案例以上的占16%。咨询效果上,认为自己咨询效果一般的占59%,咨询效果不怎么样的占10%,认为咨询效果很好的只有22%,9%的心理教师认为咨询效果无法反馈。在对非自愿来访者的处理上,43%认为咨询效果不佳,认为很有效果的只占4%,咨询有一半效果的占53%。总体来说,中小学心理咨询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咨询的效果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心理教师面临的专业挑战大

在心理咨询的挑战问题上,没有督导摆在首位,占58%;其次是专业能力不足,占51%;角色冲突和缺少时间做咨询也占了40%左右,说明这些问题是当前影响中小学心理咨询开展的主要因素。另外,60%的心理教师在遇到自己专业能力以外的问题,需要将学生转介时,不知道要往哪里转介,反映了当前校外转介资源的匮乏以及心理咨询支持系统明显不足。

题目答案人数

(共116)占百

分比

你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挑战是什么?(多选题)专业能力问题5951%

没有或很少学生来咨询3127%

保密困难109%

角色冲突4841%

非自愿来访者的阻抗2622%

没有督导6758%

自己没时间做咨询4640%

其他43%

当学生需要转介时,您一般怎么处理?不知道往哪里转介6960%

经常转介的部门:医院、大学相应单位、儿童保健中心、精神病院、咨询中心、上级单位4740%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宣传,如通过网络、讲座、宣传栏、广播等宣传心理咨询,消除师生误解,营造有利于咨询的氛围。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改善咨询室的工作条件,硬件上最少要有一间专门的咨询室;要提高心理教师的待遇,为心理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保证心理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心理咨询;要拨出专款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三)要突出发展性咨询

学校的心理咨询要突出发展性咨询特点。首先,要突出发展性目标。学生前来咨询的问题是他们当中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疾病;即使有短暂的不适应,也可以通过重新学习获得改变,所以针对学生的咨询要突出发展性和教育性。其次,辅导教师可以主动介入。中小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缺乏社会经验或对事件的认识不到位,往往不会主动求助,所以辅导教师应主动介入和引导,“价值中立”“价值不干涉”的态度并不适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需求。此外,心理咨询形式、方法应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咨询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通过玩“布袋游戏”“木偶游戏”等将其内心的担忧恐惧投射出来,并在活动中与儿童沟通。对于中学生宜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与之交谈,特别要注意建立友善关系,消除其疑虑。

(四)注重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家长的沟通合作

首先,经常向班主任及家长宣传心理咨询的作用、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让大家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参与到对学生的辅导中来,除非学生的问题与学校没有关系或不宜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知道。心理咨询要取得效果,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配合很重要,特别是当学生的问题与班级或科任教师相关时,更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支持。这是因为他们对学生最为了解,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是学生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有条件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再次,将学生咨询与家庭咨询、家长咨询结合起来。很多时候,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来自家庭。如果对家长进行咨询,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由父母影响孩子,其效果往往更好、更持久,且事半功倍。越是低龄的学生,对其父母的咨询越是重要。当然,与家长沟通合作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心理教师的沟通技巧。

(五)做好非自愿来访者的工作

严格地说,非自愿来访者并非咨询对象,但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主动求助意识差,学校心理教师经常会接到班主任或德育处甚至家长“押送”甚至“骗来”的各种非自愿来访者,其中不乏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这类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充满怀疑,抗拒性和防御性都比较强,通常一到咨询室就沉默不语,不理不睬,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愤怒表情,有的否认问题的存在,直接为自己辩白;有的故意滔滔不绝,转移话题而拒绝谈论或回避自己的问题,他们常常会随时中断辅导。对待这类学生要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为首要任务,为其提供温暖没有压力的环境。在说明保密原则后,让他们决定说与不说。谈话通常可以由来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或者听听音乐或玩一些小游戏让来访者放松,再进入主题。这些做法会让来访者转变对咨询的看法。

(六)注重咨询实践工作

首先,多接个案。心理咨询要靠经验的累积,来访者是心理教师最好的老师。个案的问题是活生生的教材,多接个案可以扩充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了解各种不同的问题现象与心理成因,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使自身咨询技巧更加成熟。其次,如果自己有被咨询的经验,不仅有助于解决个人的心理困扰,增进自我了解,而且可以真实地体验个案的感受。所以,与同行之间练习着互相当个案,会让我们更懂得如何帮助他人。

(七)努力寻求专业的督导与支持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接受督导使咨询师难以进步。首先,督导可以让受督导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完备地思考,为受督导者提供专业、理论及技术上的帮助,提高受督导者分析和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其次,能提高受督导者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再次,避免咨询师自身问题对咨询的干扰,保护咨询师免受来访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在目前国内督导师资质不清晰和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国内督导形式多为团体督导,或者小组(10~30人)同时接受某一督导师督导,“一对一”督导比较少见,级别上分为上对下的专业督导和同级别的同行督导。

同行督导是目前业内人士大力倡导也比较“通用”的形式,同业或同行之间,在同一单位或区域内,可以组织“个案研讨会”,每次负责个案报告的人,把个案的背景、问题、评估结果、咨询策略、所碰到的问题,以及将来可以努力的方向或做法,都作详尽的报告,同行就个案的处理,提出不同的想法及处理意见,进行实际又有用的交流。网络督导目前已经兴起并获得很大的发展,它打破了空间距离的局限,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共享。

总之,目前中小学心理咨询中要注重解决师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咨询督导等问题,创造良好的心理咨询支持体系,提高中小学心理咨询的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2

关键词:创业心理咨询案例研究职业指导

0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为提高社会就业率、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但是学生在创业的前期准备、创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心理,因此建立完善的创业心理咨询机制是提高学生创业的有效措施。进行创业心理咨询案例研究,可以根据创业者的心理问题,而进行的综合性、系统性分析,解决创业者心理问题,帮助创业者提升自己的内在信心,进而为创业者的创业做出指导性的建议与对策。

1当前学生创业时表现出的心理问题

当前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出现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业激情,导致学生创业的失败。常见的问题有焦虑矛盾心理和恐惧心理。

1.1焦虑矛盾心理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创业,而一旦学生选择创业后,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焦虑矛盾的心理,其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决定创业的决策持不肯定态度,害怕自己创业失败,而影响自己的发展前途,比如自己在创业的过程中,必然会丧失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而一旦创业失败,自己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的机会就会没有,但是如果不创业,又会感觉丧失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对此他们就会陷入焦虑矛盾的状态。

1.2恐惧心理

创业不只是学生实现就业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上,学生一旦决定创业,他们就要考虑各种内在、外在因素,而这些复杂的因素都足以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为学生创业者不仅要面对市场经济的风险,还要接受家庭、学校以及同学的否定、不支持等态度,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都会影响创业者的信心,让他们的内心产生惧怕心理。

本研究以a、B、C三所高校的250名学生作为被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学科、年级、性别、民族进行了有一定代表性的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99份,回收率为79.6%。(表1)

可以看出,女性、文科、四年级、汉族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焦虑矛盾心理和恐惧心理。

2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在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2.1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在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

一是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可以被拿来当作真实的教学教材,这样避免了传统就业指导教学中单一依靠书本知识的弊端,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加深了学生对创业过程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二是通过对创业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在创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且能够根据这些心理问题了解到解决的措施,进而避免自己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案例1:a高校大四学生m在几次求职受挫后,表现出逃课、嗜烟、酗酒、易怒等不良表现。就业指导老师主动对其进行心理咨询辅导。首先通过对学生m的专业、年龄、性格、特长进行客观分析,让其客观认清自我,然后帮助学生m进行就业环境评价,找到求职的方向,并鼓励其根据市场需要以及自己专业考取会计证书,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很快学生m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抛弃不良心态及行为,积极进行求职。

2.2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在培养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品质的应用

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就是让创业者在创业过程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陈列出来,然后经过心理咨询专家的分析与判断后,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这样创业者通过了解相关的心理咨询案例可以对照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案例2:B高校大四女生n,学习成绩一贯比较优异,对自己就业期望比较高,但在求职时感受到一定的性别歧视,感到失望、自卑、抑郁,于是主动找到就业指导老师进行心理咨询。老师建议女生n首先参加蹦极极限运动,迅速放松舒缓一下心情。然后通过专业、性格、就业环境分析,建议女生n在求职时着重向人力资源管理和文秘方向。指导老师建议女生n与老师和同学多交流,多参加相关的面试,这样才能有效进行就业和创业,自强而不自卑,自信而不自负,自若而不怒。

另外,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可以为制定创业指导政策制度提供借鉴。通过分析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可以为创业指导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创业者容易遇到的问题,进而让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采取有真对性的政策与措施。政策制定者可以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减免创业者的税收、提供小额贷款等政策,解决创业者的困难,增强创业者的信心。

3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在就业指导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3.1创业心理咨询案例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创业心理咨询案例是针对具体的创业者的心理问题而建立的解决案例,因此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创业者的心理辅导,因此在进行就业指导教学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具体到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案例的代表性,不能完全照搬案例内容,同时创业者在对照创业心理咨询案例时也要考虑创业者个体的差异性,每个创业者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的不同都会影响心理问题的产生,而且即使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相似,他们的处理也不一定就相同。

3.2做好创新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

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性,要求做好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工作,做好案例分析工作是保证就业指导方向正确的前提,因为针对创业者具体问题,所做出的判断是解决创业者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连基本的分析工作都没有做好的话,只能会导致解决问题的措施没有任何实效意义,不会在根本上解决创业者的心理问题,也就不能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

3.3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辅导机制是创业心理咨询案例的基础,也是增强创业者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高校部门要改变现行的心理咨询服务模式,要把应变型心理咨询服务向发展型心理咨询服务转变,把着力点转向所有大学生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学常识,指导学生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试。同时,要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同职业指导教育有机融合,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心理团体讲座与咨询,增加职业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对有心理障碍的少数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4结束语

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在就业指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创业者认识自我,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品质,因此作为创业指导工作人员一定要将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引入到就业指导教学体系中,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林,贾东立,易旭灿.团体心理咨询对缓解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的作用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2]田安国.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困境与职业指导关系探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3]王彩霞.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心理的研究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3).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3

关键词:辈心理咨询员;培朋训;积极心理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专业人员匮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美国在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的运动与革命。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在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Vriend1969年发表了她利用受训的高成就的中学学生在咨询团体中帮助低成就的学生的研究报告,成为朋辈心理咨询领域的首篇论文。此后,朋辈心理咨询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1981年美国心理学者马歇尔夫提出朋辈心理咨询的概念,受到我国学者的认同,成为现在我国朋辈心理咨询的最常用概念。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

(一)朋辈心理咨询(peercounseling)

朋辈心理咨询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马歇尔夫,1981)。相对于专业心理咨询而言,它是一种“准心理咨询”(paracounseling)。

(二)朋辈心理咨询员(peercounselor)

朋辈心理咨询员是指从某个社会群体中选拔出来,接受特定的培训和信息,为朋辈提供心理援助和行为示范的人,以下简称朋辈咨询员。

(三)关于朋辈心理咨询员及其培训的研究概述

从对朋辈心理咨询(辅导)的国内文献检索看,近五年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多,集中发表于2006、2007年,研究对象以高校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朋辈心理咨询(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或模式,探索其作为高校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理论依据、优缺点等;二是对朋辈心理咨询(辅导)如何开展进行探讨,具体有朋辈心理咨询(辅导)模式的构建,形式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1.人的积极改变

所谓积极改变是指: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寻找机遇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面对那些对能力提出要求的挑战并加以应对,并在整个过程中发展出新的技能、能力以及力量。成功的自我改变者在他们尝试改变问题行为的过程中,会运用来自家庭、朋友以及自助群体的信任、接纳和社会支持[1]。

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训中要帮助咨询员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能量和向积极的方面改变的能力,鼓励其体验积极改变后自身的自我成长,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2.共同成长

朋辈咨询中的双方是同辈,遇到同类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应对问题的方法可借鉴的成分也就相对较多;加上双方相同的年龄、文化层次和相似的当下生活环境,使得朋辈咨询员更能从同辈人的角度与对方产生共情和同理,其自身对问题应付方式或提出的建议也更符合被帮助者的年龄、生活背景和处世方式。因为,在咨询过程中,朋辈咨询员可能因成功帮助对方而提高自我效能;也可能因遇到阻碍,而在和对方的共同探索过程中,促进自身应付方式和对问题态度的积极改变和成长。

(二)设计思路

本方案的设计从严格筛选学员、培养学员朋辈咨询员的角色意识入手,要求学员掌握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的理论,体验咨询过程,实操咨询技术,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贯穿个案讨论和个人成长训练。朋辈心理咨询员培训的过程不仅是学员理论与技术的专业成长过程,也是其个人成长的过程。

三、设计方案

培训目标:培训者掌握心理咨询的部分理论和技术,能进行个案的初次接待,初步识别来访者的问题程度,并视情况直接提供积极的帮助或劝导其至专业的咨询师处咨询(治疗)。

培训过程:培训过程分两个阶段72学时完成,方式为团体辅导、理论学习、案例讨论、模拟训练等。第一个阶段是筛选、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培训,这一阶段的后期安排朋辈咨询员做一些预约咨询接待的工作。第二阶段是进一步的个案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培训和团体辅导理论与技术培训,这一阶段开始安排朋辈咨询员从事热线咨询电话、网上心理咨询等咨询工作。两个阶段各安排八次每次三学时(共计48学时)的理论学习、四次个案讨论(共计12学时)和四次个人成长(共计12学时)。

具体培训设计:

(一)第一阶段:朋辈心理咨询员筛选、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1.人员筛选

目的要求:筛选适合从事朋辈心理咨询的学生

具体实施:通过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测量对报名学生进行选拔,测试后按照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对测量合格学生进行面谈选拔。

2.形成团队

目的要求:建立朋辈心理咨询员团队,让学员认识到咨询员团队对于咨询员自身专业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具体实施:按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结合相关心理学理念,帮助学员培养团队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朋辈咨询员团队。

3.基本理念的确立和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等基本理论。帮助学员树立积极心理的理念,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朋辈心理咨询的理论、原则。

具体实施:课堂讲授介绍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4.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要求:继续学习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

具体实施:课堂讲授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重点讲授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的原则、咨询关系的建立、各层次心理问题区别等。

5.案例练习

目的要求:让学员通过案例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知识。

具体实施:通过列举心理咨询的案例(含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员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特别是咨询关系建立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各种心理问题让学员进行初步的识别,将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区分开,知晓应将障碍和疾病者及时转介到专业咨询和治疗机构即可。

6.心理咨询初诊接待培训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中关于首次接待来访者的技术要领,帮助学员掌握接待的礼仪、专业态度,介绍基本的谈话技巧并进行体验。

具体实施:分别模拟正确和错误的来访者接待过程,并分三人一组(咨询师、来访者、观察者)进行练习与体验。(此次培训后学员可参与咨询预约接待或助理咨询等体验。)

7.基础知识和技术培训——倾听、非言语技巧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中关于咨询技术的理论,掌握倾听、沟通、回应等技术和咨询中的非言语技巧。

具体实施:三人一组模拟咨询,让学员进行倾听、回应等练习,留心非言语行为对助益性关系形成的影响等。

8.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提问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基本的谈话技术和技巧。

具体实施:列举来访者常在咨询中的提问,如搜集网上咨询的问题,让学员练习提问技巧,如:一般化技巧、例外询问等。

(二)第二阶段:进一步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培训和团体辅导理论技术

9.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共情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术,掌握共情技术。

具体实施:三人一组模拟咨询,让学员进行共情练习。

10.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咨访关系再次体验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咨询关系的理论,了解咨询关系在咨询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咨询关系建立的技巧。

具体实施:从咨询员和来访者两个角度讨论咨询过程中如何与来访者建立助益性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获得积极改变。

11.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积极改变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积极心理咨询理论中关于积极改变的理念,了解在咨询过程中咨访双方都可以获得积极的改变。

具体实施:列举咨询个案(含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员讨论。

12.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助人自助与个人成长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心理咨询中关于咨询过程、咨询效果和咨询师成长等部分的理论。

具体实施:进一步讲授咨询中助人者的角色和助人自助的理念,并进行一些自我成长活动,提升咨询员自我觉察能力。同时,帮助学员认识到朋辈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

13.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热线咨询电话接线及网上咨询接待

目的要求:学习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作技巧。

具体实施:列举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遇到的问题,讲授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的理论、技巧和注意点等。(本次培训后学生可参与热线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

14.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团体辅导体验

目的要求:体验团体辅导的过程,了解团体辅导的理论

具体实施:让学生体验团体辅导的过程,主题设计为个人成长。

15.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团体辅导理论和技术

目的要求:掌握简单的成长性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学会设计成长性团体辅导主题和方案。

具体实施:分享团体辅导的体验,进行提问,讲授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列举团体辅导设计方案,要求学员分组设计成长性团体辅导主题及方案。

16.团体辅导实训

目的要求:体验成长性团体辅导的组织实施过程,掌握基本的成长性团体辅导技术。

具体实施:分小组体验成长性团体辅导的实施过程,分享和点评。

(三)个案讨论、个人成长和督导

在第5、6、7、8、9、11、13、15次培训后各安排一次个案讨论,在第1、2、3、4、10、12、14、16次培训后各安排一次个人成长团体辅导。

将朋辈心理咨询员分配给学校有经验的专兼职咨询师,由咨询师从其开始从事朋辈心理咨询服务后每两周到三周或视需要为其作一次个案督导。

参考文献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4

关键词信息化心理教育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ReachoninformatioanlizedpsychologicalCounselinginUniversities

ZHoUYaping

(ZhejingeconomyandtradeVocationalCollege,Hangzhou,Zhejiang310018)

abstractthelackoffacetofacecounselingprofessionalcounselorsandmentalpatientsdonotwanttodisclosetheirprivacywhichcan'tmeettherequirementsoffacetofacecounseling.thereareshortcomingsofthetraditionalwayofnetworkcounseling.onthisbasisofthestatusofpsychologicalcounselingontheuniversities,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China'scurrentpsycho-educationalresearchofuniversitystatusthispaperproposestheimprovementofmeasuresofpsychologicaleducationandprovidesacertaintheoreticalvalueforpsychologicalcounselingfortheinformationtechnology.

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psychologicaleducation;improvetheresponse

1信息化心理咨询的研究背景

1.1我国高校学生心理现状及信息化心理咨询条件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时间中,又恰逢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日益上升,在校生心理问题逐渐被各个高校重视起来,并且各高校也提供一些简单的咨询服务,开设了心理咨询网站,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途径。高校在软硬件上已具备一定的条件。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2011年2月25日报告称,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4亿,30岁及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则称为网民的主体。同时该报告显示:从学历层次来看,31.2%的网民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从网民身份来看,总人数的30%是学生。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了。高校中已经有一批较为稳定的用户。

随着网络的发展,医疗卫生系统已经引进信息化服务,逐渐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转诊过程中的信息可以共享和互认,远程医疗的需求已经逐步被实现和完善。这恰好迎合了信息化心理咨询的模式,使医疗管理部门以及患者之间能够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实现跨组织、高效率的网络交流和协调配合。

1.2高校心理咨询信息化研究与国外水平比较

尽管国内正在积极地关注网络心理咨询,但是目前其理论及实证研究仍是初级发展。通过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发现: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较,我国的网络心理咨询相关研究较少,起步较迟,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其研究的基本现状是:(1)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介绍目前其研究成果;(2)文献分析法是研究过程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大多为初级描述性研究。在文献研究过程中发现:网络心理咨询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网络心理咨询的实际运用却超过了网络心理咨询理论研究。

2高校信息化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和心理咨询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在校学生的需要,其中具体的问题总结如下: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长期性、持久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刚刚入学时所进行的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而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会有很大的减少。

(2)缺少系统的心理案例资源库。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缺少系统的、综合的心理案例资源严重缺乏。建立心理案例资源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在传统的心理咨询活动中关于案例的存储、查询是一项极其费时费力的繁琐工作。

(3)咨询方式的单一性。心理咨询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大多通过在线留言,或BBS寻求帮助,缺乏心理知识的自主学习,问题的解决途径也相对单一。

(4)心理咨询者个人隐私的保护性差。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多数受访学生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进行了心理咨询,他们认为进行心理咨询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多数学生对传统的面对面心理咨询方式的保密性有很大的怀疑。

(5)信息化心理咨询缺乏专业性。心理咨询过程缺乏专家支持,专业化水平不高,没有完整的咨询方案数据存储。

3高校信息化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改进对策

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构建一种网络心理咨询模式、设计开发一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主要有以下内容:

(1)构建远程网络心理咨询模式。以高校心理咨询需求和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基础,应用网络心理咨询为指导思想,构建一个远程网络心理咨询模式,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实施的理论指导。

(2)研发一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以远程网络心理咨询模式为指导,研发一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支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改善传统面对面心理咨询模式,加强心理教育的长期持久性,切实提高心理咨询的效果。

(3)积极推进高校信息化心理案例库的协同构建。通过协同构建技术完成高校之间心理案例库的构建,该研究内容主要支持高校之间的心理疾病案例资源协同构建,如包括心理案例、心理故事、心理历程、励志故事等。

(4)通过信息化心理咨询提升咨询的专业化、专家化。在咨询系统中嵌入医院、心理咨询部门中具有较深专业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一方面便于高校心理工作者水平的提高,并为他们提供一种有利的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在遇到棘手的心理问题时,专家的点拨可使心理危机得以及时化解。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专业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小乔.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36-141.

[2]孙炳海,周贤.电子邮件心理咨询在大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0).

[3]RobynewaxrnanandmarkD.weist.towardcollaborateoninthegrowingeducation-mentalhealthinterface[J].ClinicalpsychologyReview,1992.19(2):239-253.

[4]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J].电化教育研究,1998.2:20-25.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5

关键词: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咨询

2010年1月,我国司法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原卫生部)、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联合了《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司发通〔2010〕5号,以下简作《意见》),指出:“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保监、财政、民政等部门加强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监督指导,建立医学、法学专家库,提供专业咨询指导,帮助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到依法、规范调解。”经过六年的实践,国内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对该《意见》的实施情况如何?医患纠纷调解中实施专家咨询制度成效如何?截至目前,关于专家咨询制度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的运用的研究并不多见。鉴此,笔者对上海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中实施专家咨询情况进行介绍、总结,旨在引起相关组织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推进专家咨询制度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的运用。

一、对专家咨询库建立的政策支持

2011年,上海市政府认真落实《意见》的精神,先后下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上海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和《上海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咨询工作的暂行规定》;2014年1月11日,又公布了《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这些规范性文件对咨询专家在医疗纠纷调解中的任职条件、工作原则、工作纪律、回避制度等都有相应的规定。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经建立起一个由医学、法学、心理学领域专家共900多人组成的专家咨询库,以此来规范和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的专家咨询工作。

二、申请专家咨询的相关标准

(一)简单医疗纠纷中专家咨询的适用情况

对于一般简单的医疗纠纷,调解时无须进行专家咨询。人民调解员对由医患双方提供的资料进行预先评估,对符合“申请专家咨询的标准”的医疗纠纷才提出申请,经所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讨论同意后,方可启动专家咨询程序。

(二)申请专家咨询的条件

在医疗纠纷调解中,申请专家咨询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预估赔付金额可能超过10万元的;患者已死亡的;医患双方对争议事实存在重大分歧的;预估保险理赔金额超过10万元且承保机构建议的;其他需要进行专家咨询的情形。上述条件只要符合一项即可申请专家咨询。

三、专家咨询的范围

在医疗纠纷中专家咨询涉及以下范围:病史资料的合法性、及时性、完整性;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情形;医疗过错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错行为对患者人身损害后果所产生的作用。如果医疗损害涉及多种原因时,要对在产生损害结果的过程中各种原因的作用大小进行分析;要从法律上明确赔偿责任及其计算方式;要弄清医患双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心理治疗等问题。此外,在专家咨询过程中,如涉及医疗机构使用医疗用品后有不良后果发生的,咨询专家仅对医疗行为提供咨询意见。

四、开展专家咨询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上海市各区司法局都下属设立有一个专门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部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医调办”)。这不同于具体负责调解医疗纠纷工作的各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笔者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简要介绍专家咨询工作具体操作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开展专家咨询的方法

第一,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通过收集病史和调查确认医患双方各自对纠纷的陈述及处理意见。如针对比较复杂的医疗纠纷案件,经过初步评估属于专家咨询的情形,调解员须在每周五下午的业务学习疑难案例讨论会上,具体汇报该案件情况,供医调委集体进行讨论;如集体通过,该医疗纠纷案件方可启动专家咨询程序。第二,对须启动专家咨询的案件,该案主办调解员应填写专家咨询申请单并准备专家咨询所需资料,拟定需请咨询专家的相关学科,上报医调委主任审核;待医调办主任批准后,主办调解员将相关资料提交到医调办负责具体与专家联络的工作专员处。第三,医调办工作专员在5个工作日内按相关学科确定拟选的咨询专家委员和咨询日期;应当根据回避原则,从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咨询专家库中选取咨询专家;必要时可以根据调解工作实际,从专家库外另行选取咨询专家。第四,医调委调解员通知医方或医患双方参加专家咨询会的具体时间与地点。第五,在医调办分管专家咨询工作的领导的主持下召开专家咨询会议。具体步骤:其一,专家咨询会原则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根据案情需要邀请相关学科医学专家1~2名、法律专家1名或医调委当值律师参加,特殊案例可邀请心理咨询专家1名;对复杂、疑难纠纷案件,可适当增加相关学科专家的数量,但受咨询的专家委员最低不得少于2名。其二,调解员代表患方汇报案例有关情况及患方诉求。其三,医方介绍患方诊治经过和医方对此纠纷的看法。其四,专家咨询委员审阅纠纷有关资料,对医方就患方诊治经过进行提问,并要求医方如实回答。其五,医方退席,专家咨询委员进行讨论。其六,专家咨询委员出具专家咨询意见书。

(二)专家咨询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开展专家咨询活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专家咨询会原则上只邀请医方参加;如咨询专家认为需要向患方当事人进行调查询问或需要了解患者现状的,经医调办领导同意,可以邀请医患双方参加。具体而言,人民调解员对患方先行告知陪同进行,待咨询专家调查完患方情况后,再向医方了解相关情况。整个过程医患双方须分开调查。二是由咨询专家委员出具的咨询意见书,仅供人民调解员在本案例调解中参考使用,不具法律效力。三是调解员在医疗纠纷调解中一般以口头方式向医患各方传达专家咨询意见,不向医患双方提供专家咨询意见书的原件或复印件,其目的是为避免专家咨询意见与医疗事故或医疗损害鉴定发生冲突时而引起不必要的情况。

五、专家咨询工作的成效

上海市于2011年8月起开始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实行专家咨询制度,至今已开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咨询约2000余例。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为例,2011年8月至2016年2月,医疗纠纷案件受理数为2624件,其中444件案例进行了专家咨询,专家咨询率为16.92%;调解成功案例达2332件,调解成功率超过88%。与2013年所进行的有关专家咨询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相比较,在符合专家咨询案件中,实施专家咨询的比不实施专家咨询的调解成功率要高出33.58%。事实证明,在医疗纠纷调解中实施专家咨询制度,这不仅对医调委解决医疗纠纷中的难题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大大提高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成功率。

六、对开展专家咨询工作的经验总结

上海市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推动实施专家咨询制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有必要对其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以有助于其他地区借鉴。一是就上海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所开展的专家咨询活动,其本质属于一个小型的“医疗事件鉴定会”,但较传统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该咨询程序具有简捷灵活、干扰因素相对少、可信度较高等特点,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医疗纠纷损害认定的效率,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医疗纠纷。二是调解员通过参加专家咨询,可以有效地弥补其医学和法律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可帮助调解员更好地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和调解金额范围,为人民调解员拟定调解方案提供了专业保障。三是专家咨询对医患双方完全免费,极大地降低了当事人维权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经过不断地探索,目前上海市已将专家咨询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的运用作为一项调解制度固定下来,这不仅为医疗纠纷调解提供一种高效权威的途径,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医疗纠纷调解工作。

七、结语

当前国内对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实施专家咨询的研究及报道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医疗纠纷调解中实施专家咨询工作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标准可以借鉴,因此这一制度由于存在较大难度而未得到较广泛的实施;另一方面是尽管国内有些省市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初步开展了专家咨询工作,但都存在“各自为战”的状态,一些做法还在逐步改进之中,专家咨询的效果有待验证。因此,须加大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实施专家咨询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的调查研究工作,从多学科角度分析论证专家咨询制度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以切实推动医疗纠纷的调解质量。

参考文献

[1]佚名.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咨询制度[J].领导决策信息,2011(35):18.

[2]雷红力,商忠强,孙波.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原理与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雷红力,杨晓时,顾术理.医疗纠纷调解机制中专家咨询制度的实践与完善研究[J].医学与法学,2013,5(2):21-23.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咨询;SFBt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巨大,他们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随着《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出台,在2000年前后,我国职业指导跨入了新阶段。目前大学生职业咨询和指导主要针对求职准备、职业决策、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对职业的探索,以及求职技能的训练和大学学涯规划。而这些都趋于个性化问题的咨询,需要遵循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是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期治疗技术。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寻找个案的成功经验,从小步的改变做起以促使个案困扰的逐步减轻。对于焦点技术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咨询中运用的研究进行分析能提高高职院校职业咨询的工作有效性。

1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观点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Brieftherapy,SFBt)是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期治疗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由StevedeShazer和insooKimBerg及他们的同事在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共同发展起来的。

它虽然属于心理学范畴,但是它与传统的心理学治疗有很大的差别。它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和建构主义的特征,它抛弃了传统咨询与治疗理论的庞杂繁复,一改以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回溯过去、探究原因的做法,而强调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寻找个案的成功经验,从小步的改变做起以促使个案的困扰逐步减轻。

它强调自己才是自身问题解决的专家,突出咨询者的主动性;并认为一个问题的存在,不见得只呈现出不好的一面,有时也存在有正向功能;它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强调寻找“例外”来找到突破点。

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咨询的目的及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体系的日益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就业的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咨询也被赋予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某高职院校的一项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表:

这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职业咨询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职业咨询内容应涉及职前准备、职业决策、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等等,来帮帮助和引导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工作世界的探索,并消除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困惑,协助来询者进行生涯决策;促进个人的事业发展。

3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高职学生职业咨询中的运用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来咨询的学生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职业目标,每天除了完成课程的学习就没有其他活动,这类学生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而第二类学生虽然有职业目标,但是总是缺乏行动和计划,执行力较差,这类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和自信,也同样表现出迷茫,无从下手。面对这两类学生的困境,咨询师应该敏锐,准确把握来访者的意图,并恰当地运用好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各种技巧,帮助他们构建恰当的职业目标使之在未来的道路中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3.1引发咨询者梦想与目标

对于第一类来访学生,需要咨询师渐进引导,引发其未来的梦想,再找到目前可为的目标,改变其迷茫不知所为的状态。当了解完来访者基本信息后,SFBt咨询师可考虑三类开放式问题:①询问来访者过去做了什么是有意义或者是有帮助的?②奇迹问题初探来访者对于未来的思考。例如“如果你有三个愿望,它们将会是什么?它们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影响?③询问他人支持系统对来访者的意义。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开场白后,可以让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认知以及价值观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可预设此次咨询的大致方向,并帮助来访者找到符合自身意义与价值的解决方法。

在预设此次咨询的大致方向后,建议再次使用奇迹问题。此处的奇迹问题最好是适合来访者偏好未来的奇迹场景。奇迹问题是SFBt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指咨询师假设有某种奇迹发生,并用假设性的问题提出假设性解决方法,让他们有机会猜测,让他们自己设法达到目标。先以假设询问当事人当问题被解决、困难被化解时的景象,这样做将会引发当事人从问题描述进入解决行动的预备,咨询师也能够较成功地续以奇迹问题来引导当事人。如此,将能使当事人理解、肯定目前的深层渴望,并开始追求自己所偏好的未来。

3.2构建“例外”架构

SFBt认为凡事都有例外,只要有例外发生,就能从例外中找到解决方法。因此,SFBt在了解个案问题性质的同时,特别持续地注意“例外”(exception)的存在。例外是指个案的问题没有发生或严重程度较低、发生次数较少等较不被个案注意的特定情境。针对第二类来访学生,这类学生缺乏行动力,缺乏自信,咨询师要挖掘来访者自身的“例外”来引导并使其珍视来解决问题。例如,当一名学生哭诉自己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时,咨询师除了支持他、与他讨论方法以外,同时让其觉察到例外的存在。比如,来访学生会提到考试前复习阶段学习效率特别高,这时咨询师就应在此加以停留讨论,除了有效方法之外,也需要多多讨论来访者当时的感受、想法与行动,为此放大资源,使来访者从例外的经验中修正自己目前的行为,并为下一步目标的努力增加信心。

当然,当咨询师发现来访者的例外时,不能立即建议来访者直接把例外当作问题解决的方法,而是怀着好奇心来询问例外的细节,建议其可以尝试用例外作为解决的方法。若来访者不赞同,咨询师应尊重其想法,因为每一个例外的价值与意义只有来访者自己才能够评定和判断。

4SFBt在职业咨询中运用有效性提升的思考

4.1建立合作理解的关系,有效提升咨询效率

咨询关系的建立在任何心理治疗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然,对于SFBt来说也是相当重要。SFBt要求的咨询关系是合作理解的,而并非是教育之姿。有时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出现僵局以致咨询失败,并非来访者拒绝专业咨询帮助,而是咨询师并没有理解来访者的用意。咨询者一定要找到一种来访者愿意合作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建立在尊重来访者个人的价值观,不对其想法做过多评价及改变的基础上,并坚信来访者才是最终决定者。

4.2积极聆听和准确表达,有效增强咨询效果

聆听是一门艺术,而在SFBt咨询中要求咨询师的聆听是不带任何预设、不带评论的聆听。咨询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来访者说话的本身及对话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有正能量,对SFBt咨询有意义的部分。当然在聆听的过程中咨询师还应该适时的引导让来访者可以有重点的表达。

当然,在咨询的过程中除了积极聆听,咨询师的准确表达也对整个咨询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有时来访者会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时咨询师就应该强调这是过去的,将会变成历史,并重新构建新的并带有正向意义的观点或目标。所以咨询师的语言表达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专业的训练以及强化。

参考文献:

[1]许维素.生命的亮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例外架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10).

[2]许维素.尊重的赋能――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人性观与专业价值[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

[3]方翰青.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咨询需求的调查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6.

[4]程云玮.浅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J].医学探索,2014(2).

课题项目:

本文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络平台;设计;应用

【项目支撑】河南省科技厅项目:“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一、心理咨询与辅导概述

心理咨询是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咨询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心理咨询科学性强,其工作方法是建立在对人脑思维和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发展规律研究基础上,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它的形式新颖,针对性强,以个别交流为主,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心理咨询深入性强,咨询双方以一种平等的关系交流,以倾诉、聆听、探讨的形式进行交谈,贴近人们的心灵深处,可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如人们常说:“没有卖后悔药的”,但后悔这种心理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消除。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困惑,恢复自信,克服自卑,重建快乐等。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现象更为复杂多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随之出现。尤其是大学生,虽然没有正式踏入社会,但其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心理转型期,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蜕变,情绪波动较大。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矛盾、享受意识与劳动意识淡薄的矛盾、渴望理解与心理封闭的矛盾、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提升与发展,也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面对来自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他们所处的较为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出现,并有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对于这些问题处理不慎,极易引发心理疾病。而诸如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是导致部分同学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直接原因。除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丰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心理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学校教育虽然开设一定的心理辅导课程,但是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毕竟显得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成了缓解学生心理失衡的重要方法之一。

传统的心理咨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受到条件的限制,存在不足。网上心理咨询以其广域性、时代性、互动性、保密性等特点契入到大学校园,成为高校心理咨询的有效途径,为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奠定了基础,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和传统心理咨询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网络心理咨询,一方面是指来访者通过专业网站提供的信息,学习并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是指主持网络的咨询者通过网站的各种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学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援助的一种活动。”大学生作为一个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崇尚科学,易于说理,相比社会上的其他群体,他们对心理咨询更易接受。

二、传统心理咨询和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优缺点分析

心理咨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心理咨询的展开必须及时快捷、灵活方便、高效优廉。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符合时展的要求,比之传统心理咨询,具有很强的优势。①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更容易使咨询者敞开心扉。②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较传统咨询能充分利用师资资源。③信息传递速度快、方便、可以保存,有利于咨询业务的迅速展开。④能更大范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自学者搭建更宽广的接受咨询的桥梁。⑤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事实案例,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传统“面对面咨询”通过对咨询者神情、语态以及姿势等做充分的观察,并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恰当的措施;然而,限于目前网络平台应用自身存在软硬件方面的缺憾,共享平台通过网络视频上看到咨询者神情、语态以及姿势由于光线失真等因素会丢失了某些重要的细节,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咨询师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网络数据的安全性等方面也是一个敏感问题,专家的信誉度,网站的安全性也是咨询者比较关心的因素,这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心理咨询的瓶颈,一旦突破,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咨询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平台的设计及功能应用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考虑,是期望获取更多的,关于咨询者的信息,那些显而易见的人或者信息,我们认为他们是显性的,那些了解咨询者具体状况,甚至比咨询者更了解其境遇的团体,就可被认为是隐性的。如图1,“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平台,相对传统心理咨询方式而言,缩短了时间和空间,也就同等程度地扩大了可利用的信息量。网络平台可以解决学生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时存在某些缺憾,将网络作为一个平台来研究心理咨询,其重点不在于网络平台下软硬件设施的研究,关键是在现有网络条件下,综合分析咨询者与咨询师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需求。因此,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对其产生的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价。软硬件设施选择和研究为咨询者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和操作环境,便利的服务帮助为主要方向,比如,高清晰的视频设备,流畅的语音交流平台等等。而数据库及动态网页的管理与维护则主要是对心理咨询类型进行分类,咨询师在独立或者以团队方式分析并研究其表现症状,预测其下一步发展进行,借助比传统心理咨询庞大的隐性的信息来源获取丰富的资料。另外,管理系统还包括对所有记录的沟通进行各种组合查询的功能,这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建设护驾保行。

(二)网络服务模块的设计及应用

咨询者通过个人登录后可进入各种管理模块:网上答疑、案例分析、在线咨询、留言互动、心理百科、专家信息等。如图2,这种类型的模块规划,是出于对咨询者诸多方面的心理咨询的设计,是基于网络的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平台的构建设想。

1.专家信息模块,首先是为了帮助网站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也是为了让咨询者对于咨询师的抵触情绪尽可能的降低;其次,详尽的专家信息也可以为咨询者在咨询师的选择方面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优化咨询过程;最后,这也是规范网站心理咨询平台的手段之一。

2.心理百科模块,可以为咨询者提供尽可能详尽的关于心理知识方面的文字意见。一方面,对于那些轻度的心理失衡者,为其提供一个自我调节心理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甚明确自身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可以避免其在发现自己的异常行为后,陷入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做到了科学知识的普及,能让大学生对心理利于有所涉猎,日常生活中,可以对身边人做适当的、简单的心理辅导。

3.在线咨询模块,目的在于为咨询者提供与咨询师一对一交流的机会。这是直接而有效地方式,类似于传统的面对面、一对一心理辅导。但更为便捷,省去了预约以及到指定地点接受辅导的麻烦。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足,虽然借用视频、音频等手段可以获取咨询者更多的语态、体态等方面的信息,却存在细节丢失等缺憾,并且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所在环境对心理咨询的效果也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咨询者在接受咨询时,为其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是以后的努力方向。

4.网上答疑模块,是在线咨询的补充,鉴于并不是所有的咨询者都有足够充裕的时间来在线咨询,或者有些问题并没有严重到需要人当面辅导,或者有些大学生对于当面说出自己的心声感到困难,这种匿名的形式,灵活而又恰当的弥补了在线咨询的不周到之处。

5.案例分析模块,可以开设定期的视频会议辅导,架设一些视频资料库、视频问题库,逐步普及案例分析。人在社会中害怕孤单,期待得到认同,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是一定而有限的,往往那些存在心里失衡的群体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异常于他人而变得更为消极、孤独。案例分析为其提供大量的实例,围绕发生在周围的事件,通过视频透析,能够帮其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别人的事件中寻找到相似的身影,同时也可以从成功案例中获取力量和信心。

6.留言互动模块,是为了方便处于同样境遇,或者意欲帮助别人的人获得机会帮助别人,这是对案例分析模块的补充,是更为灵活的操作方式。

鉴于传统心理教育力量的缺乏,心理咨询机构的接待能力和影响程度十分有限,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缺乏,分配不均匀,并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很快很好的解决的现状,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易管理性可将这些传统心理咨询需要迫切解决却难于下手的主要问题借用网络咨询的优势,通过现代网络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好我们专业心理咨询师资力量,发挥出更大的效应。近年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正在发挥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网民在这里找到心理治疗的相应办法,解开自己心灵的疙瘩,走出心理上的阴影。当代大学生,思想较开放,相信科学,并且是目前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这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应用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新途径。网络也方便了咨询师对咨询者的跟踪治疗,可以不断关注咨询者的恢复状况,以达到最优的服务。

四、小结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心理咨询将变得越来越普及,它可以弥补传统心理咨询的某些不足,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其便捷性,跨时空,跨地域的优势使得心理咨询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这种新型的咨询虽解决了时空问题,但是限于语音聊天,视频会话等技术还不成熟,还不能很好的解决咨询者和咨询师之间缺乏语言、神态和动作举止的交流等细节问题;而且熟悉网络业务的咨询师很少,所以目前网络咨询应和传统的咨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争取对咨询者的了解最大化,才能更好的解决咨询者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郑晓明.试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上心理咨询的必要性[J].吉林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4):54-56.

[2]余欣欣,李阳覃,干超.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5):47-49.

[3]曾伟楠.关于网络视频心理咨询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3-4.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8

关键词:oH卡;心理咨询;应用

oH卡(theoHCards)自1982年初次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21种语言,2006年,oH卡被正式翻译成中文,并逐渐从台湾、香港传播到中国大陆,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使用、爱上oH卡,其中不乏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教师和培训师,亦有不少没有心理学背景的、只为进行自我探索的oH卡爱好者。对于oH卡的用途,oH卡中文版使用说明书上给出的答案是"……刺激创造力和幻想力;促进沟通,鼓励表达;增加自我觉知……它可以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既然oH卡如此神奇,可以让每个使用者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那么对于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来说,在心理咨询中oH卡的使用可以为咨询师们带来哪些益处?使用oH卡的心理咨询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又有何不同?笔者于2009年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幸在2012年接触、学习oH卡,并在今年5月获得oH卡执行师(初级)资格。在本文中,笔者将呈现一个使用oH卡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

在展开个案前,笔者先对oH卡及此个案中使用到的oH卡做一个简短的介绍。oH卡(theoHCards)是由一位德国人本心理学硕士moritzegetmeyer(文字卡)和一位墨西哥裔的艺术家elyRaman(图像卡)共同发明,包括88张文字卡和88张图像卡,心理学上叫潜意识直觉卡,是一种心理投射测试工具。在1982年的第一版里文字卡使用英语,几年后文字卡被翻译成德语、荷兰语和法语。2006年,德国oHVerlag(隶属于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包括中文在内的18个语言版本的oH卡。现在,除了最初的oH卡,又有15种不同的潜意识直觉卡被创造并与oH卡一同被广泛使用。这16套潜意识直觉卡被人们统称为oH卡,为了有所区分,下文中只将theoHCards称为oH卡,其它oH卡则使用它们自己的名字。在笔者的个案中,使用了oH卡、tanDoo伴侣卡和peRSonita年轻人像卡。

这个案例笔者称其为m小姐个案。来访者:m小姐,32岁,白领,已婚四年,留英硕士,医学背景。

m小姐主诉前来咨询是因为对是否生育存在困扰,她的先生在家庭聚会中对亲戚的孩子表现得比较淡漠,而她本人看到过分娩的全过程,对生育也有些抗拒。并且她认为其夫口头上说要孩子,但对养育下一代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只有她自己在考虑此事。来访者一方面表示不愿意生育,一方面又对自己有"反正你拖着,再过几年就生不出了"这样的念头感到很"卑劣"。接着m小姐又提到了在和前男友的关系中,发现自己在压力下容易歇斯底里,担心自己在怀孕、养育孩子这个漫长的压力环境中再次出现那样的状况。另外前男友和她的父亲很像,很专制,她觉察到自己喜欢这种熟悉的"专制",她害怕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会变得像自己的父亲一样。

咨询师为m小姐解释了oH卡使用原则,并进行放松练习后开始正式oH卡咨询。"英雄之旅",要求来访者从oH卡88张图像卡中盲抽4张,从伴侣卡99张图像卡中盲抽两张,自行排序,将6张卡串连成一个完成的故事,每张卡按顺序代表男/女英雄(who),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务(task),遇到的困难(difficulties),什么人或资源帮助了他/她(resource),他/她克服了自身的什么困难或缺点(efforts),故事的结局(ending)。m小姐的6张卡分别为oH卡7号、25号、61号、68号和伴侣卡15号、67号。她的故事(图一上):这是一个刚出生的男英雄,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务是传播爱,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容易断裂,所以在传播爱的时候需要金钱的帮助,男英雄克服了自己的孤独感,最终获得了想要的舒适生活。m小姐的故事呈现得较快,在主诉完后,来访者发现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她的儿子,是她的先生对她的儿子的打算,给予金钱、给予舒适的生活。咨询师指出这个故事是m小姐讲述的,因此这个故事是m小姐所认为的她先生的意图。咨询师使来访者看到了其丈夫的意图与其认为的其丈夫的意图之间的差异。在咨询师的引导下,m小姐通过改变oH卡顺序,重塑了一个新的英雄(图一下):一个孤独的男英雄,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个人与人沟通不畅的世界中,男英雄通过养育自己的下一代获得了力量,克服了人际关系中的淡漠,并拥有了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金钱。当这个故事呈现出来之后,m小姐马上说这就是她的先生,并主诉在"英雄之旅"的过程中慢慢地理解了自己的先生。咨询师进一步引导"想要的生活对这个英雄意味着什么",来访者指出意味着成功、有价值和被世俗认同,m小姐说"可以接受"她先生想要孩子的想法了。

m小姐抽取的第二套卡是"现在-未来",首先在伴侣卡的99张图像卡中找出能够代表"现在的状态"和"渴望的未来状态"的两张卡,对这两张卡进行描述,随后在伴侣卡的44张路标卡中盲抽几张,放在两张状态卡的中间代表获得渴望状态的途径、方法,路标卡的抽取张数由来访者自己决定。m小姐选择的代表状态的卡为"现在"伴侣卡60号和"未来"伴侣卡22号,路标卡则先盲抽到伴侣卡132号,再次盲抽,抽到伴侣卡131号和118号后,来访者很快摆出了路径,并表示被自己感动到。(图二)以下是m小姐的描述:在帆船两侧乘风破浪的两人就是她和先生四年婚姻的写照,两个共同前行,却面对面并向后倾,中间始终有距离,这种状态有些疲惫,"但基调还是好的"。对于未来,她希望两人是并肩坐着捧着书,交叉着双腿,放松而和谐的,虽然这种状态现在也有,但不多。她先生这四年其实没有变,自己也没有变。是她自己没有意识到婚姻中既要有两个人的携手共同努力,也需要一个人的默默耕耘。而在两人的关系中,有时会有前行,有时也会有倒退,这都非常正常。

咨询进行到此处,来访者和咨询师都看到了咨询中发生的变化。又抽取了第三套卡"爱情是……",要求来访者将88张oH卡图像卡依次放到文字卡"爱情"这个框中,针对每张图像卡以"爱情是……"为主题进行造句叙述,挑选出最有感触的图像卡,摆出造型,并进行描述。m小姐挑选出7张图像卡,分别为oH卡16号、26号、31号、43号、53号、61号和68号。(图三)然后摆出了"322"的造型,解释说不需要什么图形,回归"单纯",第一行是爱情里两个人的状态,照顾、陪伴、抚慰,第二行是爱情里自己一个人时的状态,孤独、需要保持自我的,第三行是对爱的状态的理解,和谐、舒适。咨询师指出来访者摆出的造型并非没有图形,有一个指向未来的意图,讨论了单列的那一张。m小姐给这副图起名为"爱是抚慰",意识到这是自己对爱的核心信念。

在咨询的最后,咨询师请来访者从年轻人像卡的77张图像卡中挑选一张代表自己,m小姐选择了77号人像卡(图四),说当下的自己就像这个小婴儿一样"单纯"、"没有杂念",内心明朗地欢喜着,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决定。

这是一个以oH卡为主要咨询手段的个案,和传统的心理咨询一样,m小姐个案也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原则开展的,在咨询的过程中使用哪套oH卡、哪种模型,咨询师亦是根据那个当下自己的感受来决定的,这个过程依然需要咨询师的觉察、共情和澄清,需要咨询师关注此时此刻和中正客观;m小姐个案的咨询目标也是使来访者能够自己做决定,能够对自己负责;咨询师陪伴来访者认识自己的能力与资源,支持来访者觉察内心的深层需要。

然而,与传统心理咨询所不同的是,oH卡咨询需要咨询师更多地担任陪伴者的角色,需要咨询师相信来访者能够解读oH卡,以来访者的答案为答案,相信来访者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相信来访者的创造力和内在智慧。这种不同来自于oH卡的心灵反射特质:问题的答案存在于我们自己本身,透过自己的观点与阐释就可以探索到,这也正是oH卡精神。

有些咨询师认为在使用oH卡时,咨询师的作用就像是灯塔,陪伴着当事人找到他们的方向,找到他们的路即可。笔者则认为咨询师的"镜子"作用在oH卡咨询中并没有消失,心理咨询师若没有这面镜子如何觉察自己,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决定使用oH卡的时机和使用哪种oH卡。能够看到自己的这面镜子,恰恰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

使用oH卡进行心理咨询,没有固定的模式、步骤,充满着未知与不确定性,重视来访者与咨询师关系的建立与联结,这与当下流行的情绪焦点治疗(eFt)、认知行为疗法(CBt)都非常的不同。脱胎于心理投射工具的oH卡,笔者认为更像是精神动力取向治疗的迷你简化快速版,它能够绕过心理防御,更快地接近潜意识,甚至是深入潜意识。

m小姐个案可惜只是一个短程咨询,来访者通过咨询解决了当下的内心冲突,但对深层内容还没有来得及触碰。该个案的不足,笔者认为咨询师的封闭性问题偏多,在引导过程中有些急于反馈,另外就是有依赖oH卡咨询之嫌。

在心理咨询中如何更恰当地运用oH卡技术,笔者依然在探索。愿此文能够抛砖引玉,愿有更多的心理咨询师认识、学习、使用oH卡,愿我能成为那个温柔而坚定的存在!

参考文献: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复杂;不同民族和文化对“心理咨询”的看法以及可能发生问题的“道德预判”也必然会影响大众对于伦理原则的认识。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交织的国家,伦理原则的标准和困境必须被放置到“决定心理咨询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上来看待。

一、伦理的定义和与文化的关系

在维基百科上,伦理学的定义是:“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其西方历史十分悠久,其源头可以在最古老的史诗与神话中考究。伦理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它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此类处境’,‘我们为什么又依据什么这样处理,,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判。”在我们的文化中,“伦”意为“人伦”,即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如“伦常”、“纲纪”一一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理”是“道理”,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从根本上看,东西方在对于“伦理”的定义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类似于道德的行为准则。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伦理”形成的背景,或者其形成的载体一一文化。且不多论东西方文化的渊源,但是文化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然现在的“跨文化研究”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那么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载体,必然会产生不尽相同的伦理准则。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伦理准则的差异,并非是在“大是大非”的层面,并不绝对是一种行为在这种文化的伦理准则下是被赞扬的,在另一种文化内就是被鞭挞的,当然也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多数不是“是非”的判断,而是类似于“表达方式”和“程度”的区别。比如,我们重亲情,而西方人更加独立,并非他们没有亲情;比如我们讲人情和关系,西方人讲标准和规范,

当西方人遇到而二选一且两者相当的情况,其实选择任何一方都有人情或关系的因素在内。

二、案例分析

考虑完伦理的问题,再来探讨标准和困境。

1、案例一

X女士,50岁,离异,长期患有严重的忧郁症,多年的心理和药物治疗都未明显见效。虽然有较稳固的咨患关系,但是X女士长期以来都有自杀意向,并且不接受住院治疗,她有多种自杀的预案,而且坚决不从家中移除可以帮助她实施自杀计划的工具。生存下去对X女士来说非常痛苦,她真心地希望能解脱。然而,她却不希望子女因“母亲自杀”而有过多的精神压力。她有时表示依赖咨询师对于她的生活可以改善的看法,但是她更多是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有尊严地,在对家庭影响最小的情况下解脱;希望咨询师能向家人阐述她死亡的原因;间接的帮助她可以安乐死;在她准备自杀的过程中给予支持。

按照伦理原则,在咨询师有理由相信X可能会实施她的计划的情况下,咨询师应该马上危机干预的程序,不论咨询的效果和关系怎样。在过去的咨询中,曾经这样做过,但是结果只是损害了咨询关系和X的信任感、安全感和控制感。

从上述的伦理困境来看,是东西方文化共同存在的一一即对生命的重视和保护一一危机干预高于一切。更多的时候,在对于这种类似于“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人类的准则绝大多数都是一致的,就是我们最重视的是生命。无论是西方宣扬的“人权高于一切”,还是我们的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当然,不能排除部分文化和民族的特殊性。比如,非洲的原始部落中有“食人族”。他们对于人类生命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当我们在评判他们的时候,是不是用的是自己的文化载体的伦理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当然,不是说“食人”是值得鼓励的,而是从文化作为伦理标注的载体角度出发来客观的阐述这个问题。

2、案例二

L,女,18岁,高中毕业生,刚刚参加完高考。高三阶段曾经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造成了轻度的抑郁,后经治疗好转。现因报考志愿的问题与家长分歧较大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寡言少语,没有社交活动,整日呆在家中无所事事,无躯体症状。分歧在于自己愿意选择离家较远但是名气较大的学校,家长偏向于让孩子选择离家近但是综合实力一般的学校。而家长找到咨询师,希望咨询师能够“说服”孩子,按照他们的决定安心上大学。

这个问题兼具发展性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性质,但是很可能是情绪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状。当咨询师在进行引导时,不能以自身的想法和认识来影响来访者的判断,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案例中,咨询师不能直接影响来访者让她选择哪个学校,而是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使来访者走出选择的矛盾,敢于选择或者敢于舍弃。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当来访者舍弃了自己的想法,去了家长选定的大学,当她再次遇到挫折和问题的时候,咨询师在她眼里很可能会成为家长的“帮凶”;但是当她按照自己的选择决定的时候,家长随时有可能会指责咨询师。即便现在没有指责,在以后出现问题时,也可能逃脱不了干系。

可能以上的案例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可以表达出在东西方文化不同价值判断的情况下,我们处理东方文化内的问题时按照西方的伦理学原则很可能会影响咨询的疗效和给咨询师带来更大的困扰。而且,以上的案例中,对家长进行咨询和治疗可能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这其中的矛盾是不可忽视的。在西方背景下,这种家长是不可理喻的,而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是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3、文化差异下的伦理思考

类似的例子还有“隐私”。“隐私”作为一个法理概念是由西方的价值体系所输出的结果。而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隐私”更多的是一个伦理概念。西方人认为,隐私权保护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他们作为近几个世纪来,因掌有话语权而占领的价值判断制高点的结果。因为只有按照他们的价值体系和判断标准,才是正确的,才是先进的,才是能够继续存在的一一这是赤裸裸的强盗思维。如果非要论处发展水平的话,西方文化的基点在于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是中东,是传统意义上的东方。那只能说西方文化是鼓吹出来的,是东方文化的变种。当然这种思维也是不尽科学的,只是强盗的思维人人尽可反驳,人人尽可唾之。

关于中国人教育孩子和西方人教育孩子在对待孩子隐私的这个问题上的差异,和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运用西方的“伦理”标注来判断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标准,而是心安理得地屈服在这种“制高点”面前。至于到底应该怎样合理的保护“隐私”,我们更应该从文化和传统以及社会和经济的综合因素来进行考量。

三、小结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篇10

咨询时间:2007年12月4日

咨询地点:中队值班室

咨询原因:李某,年仅12岁竟亲手杀死其相依为命的奶奶,案情恶劣,悖于常理。咨询中心成立后,笔者主动约其咨询。

咨询方式:摄入性谈话

咨询前期:咨询前,笔者了解李某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发现其案发时系小学五年级在校生,且亲手杀死其奶奶后又如往常一样继续上学。经了解在同教中,李某年龄最小,但同教一般都不敢与之冲突。

咨询过程:笔者由其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与他聊学生时代美好的校园生活。李某告诉笔者自己最愉快的就是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的校园生活,在交谈中,笔者发现李某的思维、积极情绪及正向感受几乎都停留在校园生活。咨询师试探谈及杀人的具体事件时,李某以“不想说”为由拒绝。

咨询师感受:通过交谈了解,笔者感觉虽然现年仅12岁的李某个小瘦弱,但其心性极强,且该个体身上少年的天性、童趣与成熟的机警相互混杂,转换。但因其尚年幼,无法定性为人格问题,因此,须再观察确定。

咨询师手记之二

咨询时间:2008年3月19日

咨询地点:心理咨询室

咨询原因:笔者听闻李某偶有在新学员面前充大、摆谱的事件,主动约其前来交谈,也是想了解近一段时间的李某的心理状况。

咨询方式:投射测试(房、树、人的心理投射测验)、自由联想。

咨询前期:咨询前,笔者了解李某在业余之间比较爱画画,且留有大量个人作品,中队还为其举办了小型的个人画展。同时鉴于其年龄偏小,表达能力有限,故决定采用心理投射测验。

咨询过程:在与李某简单寒暄之后,就直奔主题,谈及对绘画的喜爱,李某显得特别活跃,神采飞扬。笔者当即请他描绘心中家的样子。(房、树、人的心理投射测验)李某欣然接受,仅在几分钟之内,完成了绘画过程,并且欣然题名为《古事今提》。

我:家门前的两个人是谁?

他:(不加思索地)我和奶奶。

我:你们是从家里出来还是一起回家?

他:(坚定和落寞)回家。

我:想奶奶吗?你可以把这幅画送给奶奶呀!

他:(眼里神采重现,在图上写下“这幅画送给我奶奶”字样并标注了日期,接着娓娓讲述门前的小河,房前的果树,完全沉浸在昔日的回忆之中)

我:你这幅画里还有其他的东西。你看,这树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也是你人际关系的表现,象征着实现目标的力量,从你的画上看,你活力四射,人缘很好。

他:(一愣,随即不好意思地笑)我那是瞎起哄呢!呵呵!

我:其实你是个很有热情,很有领导能力的人,往往会有很多人愿意靠近你,与你交往,不要藏起这些热情,不要拒绝对他人付出你的情感,你一定会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人。

他:(怀疑)是吗?

我:(点头)是这样的。

点评分析:李某的画作布局合理,比例得当,笔触流畅。从房子,树的描绘可看出,李某此时的内心还有足够的幻想空间,有着正常的人际交往,但并不能掩盖其特殊经历所造成的内心防御状态。李某画中的奶奶和自己的人物形象,就是他内心一种理想状态的投射。他此时的心理相对出于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对环境适应,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自己对现今生活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控力。

咨询师手记之三

咨询时间:2008年10月20日

咨询地点:心理咨询室

咨询方式:自由联想投射测试(房、树、人心理投射测验)

咨询原因: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对李某进行单独采访,李某配合拍摄工作整整两天时间,打乱了其正常的生活秩序。笔者自觉李某心理会有一些变化,因此约他前来。

咨询过程:李某精神状态较为低落,笔者觉察出来这是一种阻抗,便岔开话题,开始聊其他同教的情况,并以自我暴露的方法讲述自己曾经的经历,以期待与其共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谈话以后,笔者便提出请李某画张画,不料李某却以“不会画”为由拒绝了。笔者只好拿出李某以前的那张画,引导他回忆当时画画的情绪。

我:我们试着画一下,试一试看好吗?

他:(犹豫)

我:请你用笔在这张白板上任意画一幅有房子、树、人物在内的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是你可要认真地画,可以加颜色也可以修改,不着急,我们慢慢来好吗?

他:(拿起笔艰难地画了画)。

我:你现在是不是觉得有些压力?

他:嗯,心里不痛快。

我:我们来听些音乐放松一下。

他:嗯。

咨询师点评分析:李某在本次绘画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阻抗情绪,绘画期间时时停顿,而且笔触艰涩,画面整体布局不合理,所画的房、树、人之间相对孤立,缺少关联,整体来看,该人员此时心绪较为混乱。树干的伤痕显示了心理创伤的体验和不安。还有房顶的反复修饰,格子形状,也投射出李某的内心冲突和无所适从。画面上李某还特意画了一个太阳,红色的太阳,但是却留着眼泪。从投射分析角度看在描绘中添加与主题无关的事物,提示内在的欲求和人格的复杂性。经过连续四周的放松训练,李某情绪逐渐平稳,已回归正常的改造生活。

咨询师手记之四

咨询时间:2008年12月2日

咨询地点:心理咨询室

咨询方式:自由联想投射绘画

咨询原因:将近两个月后,李某已经回复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李某此时心态应较为平和,能真正反映其现时的心理状况,笔者想了解经过两年多的劳教生活,李某本人的心理成长状况如何?因此再次约他前来。

咨询过程:

我:看看窗外,你看到了什么?

他:(停顿了数秒)这么好的天气,阳光明媚,最好是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打秋千、玩篮球。

我:把那个场操画出来吧。

咨询师点评分析:李某的眼睛看到阳光,想到好朋友,描绘出玩耍、嬉戏的场景。足可见一名13岁大孩子的童趣和阳光。笔触流畅,思维活跃。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拉索大桥、四通八达。值得注意的是,这幅画里的人物已经由第一幅的和奶奶一起回家到第二幅的独自一人再到这一幅小楼内传出的朗朗笑声。这预示着李某的心理在逐渐地接受和重整创伤事件,并能逐渐走出阴影,憧憬明天。

心得体会:对李某三次投射测验结果的比较,很容易看出三次画画的心态异同,而且都与现实的生活事件或状况相关,这使笔者深感投射测验对于非语言性心理描绘的准确性,能使咨询师及时把握来访者的大体心理状况,尤其是针对未成年劳动教养学员而言,具有主动性、构成性、非言语性的特点,能不同程度了解被测者的心理状况,又不容易造成心理创伤体验,是对劳动教养人员心理状况把握的一种重要工具,值得推广。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