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财务风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44:17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1

1.建筑工程公司投资风险控制环节比较薄弱投资环节是建筑工程公司开始一个建筑工程开始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公司一般都比较重视。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公司的投资风险控制环节还是有一定的薄弱环节。首先,我们要说的问题就是合同风险问题。在建筑工程公司在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时,所签订的合同漏洞较大,合同形式不是十分的规范,例如,签字、盖章都十分随意,这就导致投资风险的存在。一旦合作双方发生歧义或是矛盾时,由于签订合同的不规范,这就会导致合同的法律效力失效。从而导致建筑工程公司投资风险大大增加。

2.建筑工程公司的市场风险较大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会受到国家的大的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国家政策、经济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等,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一个建筑项目是否盈利一般都会受到我国社会形式的影响。虽然我国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通货膨胀情况比较严重,这都使建筑工程公司的成本大大增加,对建筑企业实现项目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有不利的影响,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3.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由于一部分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建筑工程公司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同时又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在财务支出与收入的数目较大,所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一些细节不是很重视,所以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账目并没有认真的处理以至于建筑工程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大大增加。

二、我国建筑工程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通过对以上我国建筑工程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从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1.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建筑工程公司在对日常财务活动要谨慎的对待,首先就要建筑工程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这样在日常工作中处处具有财务风险意识,为公司其他的基础员工做好示范,从而不断提高公司内部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例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对一个大的建筑项目进行分析时,要对项目的主要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公司的财务风险这一块。同时,我们还有注意的对财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公司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从而不断的减少公司的风险。

2.不断规范公司的风险评估机制为了不断减少建筑工程公司的风险,建筑工程公司应该不断规范公司的风险评估机制。在建筑工程公司取得招标后,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正确的理解,同时随这一工程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预测这一工程所需要的资金、所需的人员与工期等等,认真制定合同,从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的风险意识,从而不断减小建筑工程公司的财务风险。

3.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风险一个建筑工程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的成本的大小,因此,我们要严格的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从而不断减小建筑工程公司的成本风险。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应用进行严格的管理。首先,我们要对建筑材料的来源进行严格的把关,要有准确的采购信息;其次,我们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与分析,找到适合本工程的建筑材料;最后,要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不恰当的使用。对于成本购买的详细的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做好建筑工程的成本风险。

4.建立合理的工程预算机制为了公司更好的对资金进行应用,减小公司的财务风险。相关建筑工程企业可以建立合理的工程预算机制。在预算中,要积极考虑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要考虑工程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

三、总结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2

摘要:异地经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财务风险控制难度,本文首先对异地经营财务风险概述,揭示建筑施工企业异地经营将面临的财务风险,最后对异地建筑施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关键词:异地经营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一、异地经营财务风险的提出

近些年来,很多国内外知名集团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面临破产倒闭,财务风险爆发及经营投资决策失误是造成经营管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课题。集团化跨地域经营是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产物,集团化经营战略的提出创造了新的生产力,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资源优势及规模效益。但企业在规模扩张及异地经营的同时,重投资轻管理、重规模轻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风险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迫在眉睫。我们对财务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其根本目的是发现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减少企业财产不正常损失的可能性,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并确保永远不在发生是不现实的,财务风险的这种客观存在性对于财务风险防范有两方面意义:第一,不断的强调企业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可能导致财务机制不稳定并带来财务损失,被动地等待风险的出现进行事后弥补,不如主动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将风险及时的控制在源头;第二,完全消除财务风险不切实际,所以企业不能以零风险作为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财务风险控制目标应设定在一个合理且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建筑施工企业异地经营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很大,企业内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会经常性的发生变动。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季节性作业强度大,公司经常在异地设点,施工所需设施设备也是在不同地域间经常转换,相关人员将施工工作和日常生活混合在一起的方式使企业管理难度增大,财务风险提高。

1.内部因素。首先,施工企业内部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员工主观上缺少应有的道德规范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一些经济利益的诱惑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疏忽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其次,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及管理方法不够完善,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较为粗糙,没有实现精细化管理,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去管人、管事,成本控制责任落实不清晰,管理架构划分混乱,缺乏对企业成本的全面控制。然而,每一项成本的控制会都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没有有效的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2.外部因素。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异地开发需要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业务甚至发展到了国外,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建筑施工企业跨地域经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在经营管理中也将面对更多大的威胁,复杂的外部环境给企业财务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其次,从目前国内市场情况来说,建筑施工市场的规范性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工程签订有不合理条款的合同,有可能在工程施工初期就面临亏损的局面,企业的财务压力不言而喻。当企业资金不足时,为了完成合同约定企业不得不高额举债,紧张的经济环境造成企业赢利的不确定性,这样的财务风险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隐患,甚至可能瘫痪、破产。最后,在工程结算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有可能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建筑施工行业的赊欠款情况严重,工程施工的最后阶段往往就是企业资金风险最大的阶段,这对资金压力本身就很大的建筑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财务资金面临断流的风险。

3.跨地域经营带来的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异地经营的客观环境中,企业的所有者和企业的管理者两权分离,异地公司的实际管理权掌握在受托管理者手中,企业所有者的经营目标很可能与受托管理者的个人利益目标存在差异,部分职业素质较差的受托管理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利用异地管理受控性较差的特点与财务人员勾结舞弊,谋求个人利益却损害公司利益。此外,总公司与异地项目距离遥远容易使管理失控,地域上的差异性带来了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及多变性,总公司的管理者不可能触及到异地项目的每一工作环节,然而建筑施工企业的每一项具体业务基本都涉及到资金的流出,这使建筑施工企业的隐含财务风险加大。

三、异地建筑施工的财务风险防范

1.细分岗位、明确权责、相互约束。组建财务班子时要积极吸收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财务人员不但要具有财务核算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能够敏锐的发现生产经营中的财务风险信号,并积极向总公司反映风险信息,以便及时抵御有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此外,对于异地施工项目岗位要细化,不相容的职务要分离开来,决不能由同一人兼任,实现工作中的互相监督,更好的约束部分人的私欲。工作中明确权责,责任与奖罚挂钩,对于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工作中违反制度的行为要给予责任人严厉的处罚。

2.实行资金管理与资金使用分离。总公司对所有异地项目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异地项目只有既定用途、既定数量资金的使用权。总公司应该建立起资金管理机制,对内部资金统一调配,合理安排,降低资金成本并控制资金风险。内部结算管理中心模式值得各建筑企业借鉴,总公司在银行设立账户,各异地项目定期将资金上划到总公司账户,资金由总公司统一管理,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实际操作中有如下一些建议:第一,实行异地项目备用金制度,异地项目可对留存备用金行使决策权;第二,实行多入口,一出口的管理模式,总公司对资金管理高度集权;第三,资金集中调拨模式,总公司将资金信息内部公开,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向总部提出资金使用申请。

3.对异地受托管理者进行年度审计。建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作用,做好对异地建筑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工作。建筑企业可以以年度为周期,对异地受托管理者的管理经营效果进行审计监督和管理评估,及时的发现经营中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不管建筑企业使用的是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都应该确保审计工作开展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4.采用电子信息技术系统,网上公开管理信息。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工作方式,建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网上远程管理,使各个异地项目的财务信息在公司内部网上公开,便于总公司对财务工作的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

[1]孙立新,邹非.论有效的人力资源预测方法[J].经济与管理,2003(4).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3

关键词:民营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民营建筑企业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由于民营建筑企业在对财产风险管理中众多问题的不规范处理,同时又制约其快速发展。因此,合理分析民营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其健康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根据本人在青岛创美交通设施有限公司的多年实践工作经历,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民营建筑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了剖析,随后有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激发业界同仁思考,同时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民营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剖析

由于民营建筑企业资金流动性强、项目资金比较分散、财务稳定性差,导致民营建筑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与其他企业有着许多不同之处。随着房地产行业需求的不断扩大,加上财务风险管理的不合理,从而导致民营建筑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一)财务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我国民营建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运营过程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上非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致使财务管理混乱。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的管理方式多为家族式,致使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很难在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内建立;我国民营建筑企业通常是“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不注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甚至不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致使管理层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培养素质全面的财务管理人员是民营建筑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方面。敏感的风险判断能力、准确评估潜风险、掌握现代财务风险分析手段以及对风险合理的假设和评估是一名合格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但是,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灵活,加上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造成财务管理人才流动性大,给培养财务风险管理人才带来困难。

(二)疏于成本管控,增加财务风险

建筑成本一般包括建筑材料费用、工人工资、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间接费用等方面。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在成本核算机制不健全,经常将企业建筑成本笼统汇总核算;施工过程中一旦市场经济要素发生变动,如工程材料市场、机械设备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将会增加企业的建设成本。并且,许多民营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盲目抓施工成本,忽视了设计优化、成本控制以及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三)资金管理存在漏洞,管理能力较差

我国民营建筑企业资金管理落后,有些企业盲目融资致使资金闲置,有些企业将资金分散开来,一味扩大经营,对资金使用没有合理计划。民营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根据企业融资渠道、产业类型和经营范围的不同而不同。民营建筑企业领导人管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资金管理。融资困难、资金量小且管理能力弱,这是我国民营建筑企业成立初期的写照。

(四)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欠缺,抵抗风险能力弱

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在自身组织机构建设和财务运营管理过程中问题频频出现,主要是因为未与将财务风险预警相结合。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不能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全面财务信息进行监控,从而对财务风险的预警能力较差。此外,民营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部门设立时,未能将财务风险管理部门从财会管理部门独立出来;且民营建筑企业遭遇财务风险时需要专业风险管理人才对风险进行评估分析。

二、民营建筑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中挣得一席之地,必须及时采取合适的风险规避对策。

(一)通过加强财务集中管控制度,提高企业规模效益

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在交通工程建设工程中对流动资金无法实现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导致资金分流而不集中、财权分离的现象屡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总公司应对财务实行集中管理控制。由总公司设立相应的财务核算部门,对各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同财务预算对比分析,确保资金合理利用。避免将资金的通融权、配置使用权放到子公司。同时,民营建筑企业要在下属子公司之间建立财务监管信息网,通过全面的财务监管体系及时反馈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信息,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可迅速采取措施,防止对整个公司造成损害。做好民营建筑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提高资金的回报率,是加强民营建筑企业对财务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通过构建工程成本控制体系,严控施工项目成本

交通工程一般建设铺设面较广,民营建筑企业需要在组织机构方面、技术方面、合同方面严把使用费用,从根源上将成本风险控制在最低。民营建筑企业要健全内部组织管理部门,尤其要建立项目成本管理机构。明确项目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的任务和责任,合理定制成本控制计划。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时要着重从三个方面考虑:施工工期,工程质量,施工成本。如果施工方案既能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又符合经济效益的,该方案则能很好控制成本风险。与此同时,要定制施工技术改进措施计划,当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偏差时,利用该计划进行合理补救,降低成本风险。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效益上和成本上达到平衡,既能缩短工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施工质量,实现效益和成本的双赢。大部分民营建筑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比较薄弱。针对此情况,可将成本亏损风险明确在处理合同变更、索赔等过程中,当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问题时可利用合同来降低财务风险的损害,对规模较小的民营建筑企业有很大帮助。

(三)通过制定项目资金回收策略,有效保证资金运作

由于民营建筑企业融资渠道较少,项目资金分散,资金能否及时回收对民营企业资金周转有很大影响。其中交通工程项目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来源于未支付的工程款。民营建筑企业需要定制有效的资金回收策略,确保资金回收的及时性、完整性。首先,要通过合法手段进行资金回收,对于恶意欠款单位要采用法律手段;然后,注意与正常欠款建设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最后,降低资金回收成本,用较少的投入尽可能多的回收前欠款。同时,民营建筑企业还应该健全回收欠款的管理制度,成立资金回收领导小组,加强资金回收管理力度。财务管理部门应对欠款原因进行列表分析,通过分析欠款单位的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回收策略。资产抵押同样可以作为民营建筑企业资金回收的一种手段。

(四)通过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防范财务风险

民营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并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资金供给、投放、周转、回收等环节进行检测[4],及时识别财务风险,充分分散风险带来的影响。并且,民营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因素较多,只有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才能使民营建筑企业财务稳定运转。预防财务风险的关键是在风险还未发生时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首先,民营建筑企业设置风险转移机制,例如通过签订保险合同,将财务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其次,民营建筑企业通过改变经营方式和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减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后,民营建筑企业可事先对项目进行准确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项目施工,这样可直接避免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交通工程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项目,财务工作是日常管理的关键内容,加强工程财务风险的防范是必不可少的。与其它企业相比,民营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环境复杂,财务风险因素也较为广泛。为使民营建筑企业长期、稳定、健康运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戚文钢.浅谈民营建筑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应对措施[J].企业研究,2013(24):88-89

[2]韩艳海.浅谈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3(12):142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4

目前存在问题主要:一是我国《保险法》缺少相关的巨灾保险的法律条文;二是缺乏专门的巨灾保险管理机构;三是缺乏巨灾保险的整体规划,未将地震保险纳入国家灾难风险管理体系灾前防范环节中;四是政府未明确在巨灾保险体系中与商业保险公司的职能划分;五是对巨灾保险的再保险没有明确规定;六是缺乏相关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包括计提巨灾保险准备金、免征巨灾保险保费收入营业税等法律规范。实施商业地震保险的强制性不足。目前国内各家财产保险公司所实行的财产保险条款都将地震保险责任列为免除条款,如建筑、安装工程险是以附加险形式扩展地震保险责任,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明显把地震保险责任列为免除条款,健康保险、人身意外责任险也将地震保险责任列为免除条款。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保险法》条款中进行修订增文,把地震列入保险责任,尽快恢复地震保险职能,使利国利民的保险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地震保险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目前存在问题是:一是在建建筑物存在制度性缺陷。我国政府自1989年起就出台法规,要求在建建筑物的设计标准要达到一定的防震能力,但现实中不少在建建筑物仍没有严格遵守防震标准,如偷工减料等现象,削弱了抗震性能,增加了保险承保的难度。二是缺乏对地震风险的有效评估。巨灾风险承保必须建立在对巨灾损失进行有效评估的基础上,但目前国内对地震数据与保险数据进行有效对接方面做得还不够,难以从保险角度对地震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三是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缺乏。大多数人只能从国民教育地理课本章节中了解地震、防震减灾知识以及人员逃生的常识,有关部门向社会大众开展普及宣传地震知识和提高防震抗灾能力的活动较少。

商业保险公司要主动恢复承揽地震保险业务。商业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地震保险是广大客户的迫切需要,是充分发挥保险补偿职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表现,主动为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排忧解难,分担风险,从而提升保险业在社会的影响力,有效提升保险市场的竞争力。商业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再保险功能。再保险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分散风险,使保险人利用分保手段对自身所承担的风险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散,保证其承担的保险责任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由于承保地震险的保额巨大、风险集中,保险人将超过一定比例的责任分保出去后,不仅可以保证公司财务的稳定性,使其业务量得以扩展,又不影响其偿付能力。采用分保形式不失为分散震灾风险的最好方式,通过相互转分保,保险人和再保险人既可将过分巨大的风险责任进行合理转移,同时又能吸收其他风险责任的转入,使保险公司所承担的总保险责任数额变化不大,但却实现了地震灾害风险单位的大量化及地震灾害风险责任的平均化,确保保险人财务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政府部门要为商业保险公司开办震灾保险提供政策支持。地震灾害保险不是单纯的商业性保险,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震灾害风险发生频率较低,公众投保意识不强,而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大,商业保险公司难于独立承担,需要政府部门为商业保险公司开办震灾保险提供政策支持。首先,政府应加快立法,在《保险法》条文增加相关的巨灾保险法律条款,并赋予实施地震保险的强制性措施;其次,国家抗灾主管部门应与保险监管机构联合设立专门的巨灾保险管理机构;再次,应明确对震灾保险给予相关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在《保险法》中增加巨灾保险的法律条款,制定与地震保险相关的经济补偿实施细则。

强化对在建建筑物工程防震抗震达标的监督管理。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在建建筑物工程的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提高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地震灾害保险的可行性。商业保险公司可根据不同建筑物的防震抗震级别厘定不同的承保费率。如,防震抗震级别较高的建筑物,可实行较低费率承保;防震抗震级别较低的建筑物,实行较高的费率承保,以全面促进在建建筑物工程设计施工达到国家防震抗震的标准和要求。地震灾害保险可列明自负额和免责条款。强烈地震一旦发生,往往财产损失较大,商业保险公司难以承担所有损失,只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进行补偿,所以在地震保险条款中可以列明被保险人对地震灾害损失风险中应承担一定的自负额,以及免除条款。此举有利于增强被保险人对投保标的责任和保护意识,也有利于商业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运作和地震灾害保险的持续开展。

作者:蓝振家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分公司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5

关键词房地产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

一、前言

房地产公司想要平稳地前进和发展,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多数房地产公司都规模小、起步晚、规范化经营程度低、受国家政策以及国际经济状况影响大等特征,房地产公司在公司经营和财务管理方面一直都承担着十分巨大的风险,也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和手段,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局限。在房地产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健全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提高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是保证公司不被淘汰的基础和前提。

二、提高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要性认识

我国的房地产公司起步较晚,公司经营体制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实际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运维过程中,常常发生许多问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其中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如金融体系结构和总体金融环境都对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管理造成一定风险。因此,需要房地产公司在进行项目开发和经营时,科学预估财务风险,合理规划财务管理,优化财务管理制度,降低财务风险的形成几率和影响范围。[1]

(一)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指公司内部财务管理结构不科学、融资不合理致使公司面临丧失债务偿还能力的危机,造成房地产投资预期经济收益下滑的风险。财务风险又可以分为广义上的财务风险和狭义上的财务风险。

(1)狭义财务风险。狭义上的财务管理风险,多指由于不当使用公司财务杠杆,为房地产公司的正常项目开发和经营带来经济收益发生大幅度波动的风险,甚至为整个房地产公司带来破产的风险。

(2)广义财务风险。广义上的财务管理风险,多指房地产公司在其进行资金的筹划、融合、投放、运营以及相关盈利的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时,因具体操作细节及各种实际因素导致公司的运营、利润以及发展等受到重大影响。

(二)提高财务管理的地位

明确财务管理工作在房地产公司运行和管理当中的核心地位。公司的运营管理人员应当对公司的财务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重视提高资金的有效运作能力,建立健全的财务预算系统,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决策、管理和执行活动由专人负责,并确定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让财务管理在有序的、可控的环境中平稳开展。[2]

(三)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理念

房地产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普遍周期较长,包含土地的征收、竞买到建筑立项、审核、施工、交付等多个阶段。资金的流转周期很长,周转率也偏低,建筑项目的资金回收效率差。所以,加强房地产公司的现金链管理,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制度,避免发生因经济收益良好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给房地产公司带来经营风险的现象,提高公司的资金管理水平,保证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当今我国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风险

(一)财务管理不当,造成公司负债现象

当今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普遍存在贷款开发的现象,房地产公司开发某项建筑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借贷,房地产开发借贷的资金量较大。当公司所开发的项目相对大型,其负债的成本和偿还压力也越大。建筑工程项目上项时,因工程质量风险制约,使项目发展成长期性问题,对房地产公司的资金回收以及债务偿还造成很大困扰。[3]

(二)房地产公司缺乏合理的借贷计划

我国现今房地产开发公司常急于将项目上项,但是在资金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公司的资金潜力缺乏正确评估,也没有对公司负债情况的正视,而是采取尽最大可能从银行和各事业单位当中借贷资金的方式,维持公司的正常生产和施工,这种运维模式会对房地产公司的投资带来很大风险。与此同时,公司取得项目的最初阶段,没有针对项目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和分析,没有制定合理的资金借贷计划,就盲目上项,资金款项的发放和使用缺乏总体把控,增加了房地产公司项目开发的财务风险。

(三)公司资产结构不完善

我国很多房地产公司的资产结构还很不完善,公司储备资金与借贷资金比例不合理,导致公司最终收益受到一定影响。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公司需要以足够的资金储备作为基础,用以作为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拿地”、开发和建设等活动的保证。房地产公司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和发展,是否能够高效优质地完成建筑项目的开发活动,与公司是否能够适时的筹募到需要的资金有直接关系,是对房地产公司开发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影响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4]我国的房地产公司多数使用自身储备资金进行“拿地”,再以土地作为抵押从银行里借贷出大量的资金进行房地产项目施工,在这个借贷环节中,常发生借贷资金不能有效对接的现象,导致公司资金结构不完善。

四、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探讨

(一)完善房地产公司的财务资金管理

我国房地产工程项目受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施工环境和管理环境等条件的共同制约,开发时间长、资金投入量大等特点造成了房地产公司的高风险经营性质。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目标,需首先改善公司财务资金的管理制度,合理地调整和控制公司的负债情况。在完善财务资金管理过程中,需注意两个方面:

(1)加强资金的预算。房地产公司可以将资金的预算与项目总体预算进行相互结合,并将之运用到公司的年度管理预算当中,为公司总体资金的筹集、协调、运作以及分配制定详尽合理的年度规划。

(2)加速资金的运转。房地产公司还应当加速资金运转速度,缩短资金运转周期,充分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以最少的资金投入保证多个地产项目的顺畅间隔进行,将资金进行高效的周转循环,缓解当今银行借贷缩紧政策给予房地产公司的压力,平衡公司负债与收益的配比,良好防范和控制财务管理风险的产生。

(二)房地产公司应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和处理能力

我国常对房地产行业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易造成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发生强烈性、突发性风险,在公司面临突如其来的政策风险或其他因素风险时,财务管理应当具备相当程度的风险防范应变能力和风险处理能力。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强化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预防意识,并调整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结构,使其具备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正确防范风险的能力。

(2)健全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房地产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是合理运用筹资策略。房地产公司的筹资渠道多种多样,应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需求,坚持投资回报稳定原则,建立正规筹资委员会,明确财务管理权限,深入分析各类型筹资方案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运用适合的财务杠杆,避免盲目借贷对公司财务造成过大压力,采取群体决策避免个体决策的局限导致决策失误。充分使用金融工具引进新型融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保障财务安全,是实现公司经营方目标的直接途径,也是抵抗经济风险的实用手段。

(3)实现财务管理预算化。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应当以开发项目预算和资金预算为基准,综合分析土地成本、资金运转、经济收益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对项目资金的投入和运作应从全局着想,作全盘性计划,将资金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做细致划分和排序,制定可行性项目总体计划和资金筹募计划,对计划内容进行认真预算,并严格依据财务预算结果执行计划,提高项目投资决策准确性和高效性,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财务考核对项目所有经济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约束,发挥预算的财务预警功效,控制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

(三)进行充分市场调研控制财务风险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房地产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一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各种来源于市场的风险对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管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公司应当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研究,科学分析市场风险程度。设立专业市场考察调研部门,设置专业市场调研人员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搜集和整理房地产市场的最新动态资讯以及市场容量状态,了解市场需求,把握市场走向,以最新最快的信息搜集能力知道公司的项目开发活动。与此同时,房地产公司的市场调研部门还应当具备发掘潜在市场容量的能力和处理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清楚社会需求趋向和地方市场承受能力,将实时资讯有效传递给公司,以此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建立具有实用性的财务风险预警方案

预警方案是公司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和措施。财务风险预警方案在公司的财务管理当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房地产公司也应该建立实用有效的财务预警察方案,确定公司财务警戒标准线,实时监督经营性质负债与资产比例、偿还期债务与公司现金数量的适配,将相关财务预警信息及时予以传递,并初步制定解决方案和措施。预警系统的功能有很多种,包括预测财务风险征兆,提醒公司财务管理进行的预防和控制;分析财务危机的成因,控制财务风险扩大;总结风险因素弥补公司管理经营缺陷,避免财务风险再次发生等。因此,在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管理当中建立实用性和有效性兼具的财务风险预警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五、总结

房地产公司的平稳运营和发展是建立在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基础上的。房地产公司应致力健全和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体制,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流程和制度,将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能力不断提高,使公司在市场竞争机制之下具有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作者单位为中垠地产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葛汝焱(1977―),男,山东德州人,大学,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房地产经济。]

参考文献

[1]刘玉勉,姜发根.安徽中小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8):51-56.

[2]冯戈利,秦现生.航空制造公司中合同管理风险分析及控制应用[J].生产力研究,2015,05(8):133-136.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评价;风险管理;aHp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163-02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在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处理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可进行定性与定量系统分析、决策分析、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1.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隶属关系以不同层次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将该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比较优劣的排序问题。由aHp基本原理可以看出,它可以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将复杂的难于定性分析的问题转化为简捷明晰的定量分析问题。

1.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2.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之后,其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当某个层次包含的因素较多时(如超过9个),可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层次。

1.2.2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或优劣、偏好、强度等)的认识,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当相互比较因素的重要性能够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值说明时,判断矩阵相应元素的值则可以取这个比值。

1.2.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的主要过程是,将判断矩阵a的特征问题aw=λmaxw的特征向量w规一化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为进行层次单排序(或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需要计算一致指标Ci=λmax-nn-1。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10时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满足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其中修正值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1。

1.2.5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这一步骤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的。如果B层次某些因素对于aj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为Ci=∑mj=1ajcij,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C则B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CR=Ci/Ri类似地,当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2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

2.1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模型研究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9个。他们分别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金管理能力、成长能力及现金能力,他们构成了aHp分析中的准则层。二级指标9个,他们分别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金利润率、总资金利润率,资金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金增长率、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总资产能比。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2.2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处理

利用专家咨询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再求矩阵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然后进行逐层的排序,最后得到总排序,即测评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和项目权重。通过具体计算,我们得到描述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准则层的权重值,即支付能力t1=0.22,偿债能力t2=0.20,资金管理能力t3=0.24,成长能力t4=0.15,现金能力t5=0.19。由于0.22+0.20+0.24+0.15+0.19=1,故不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根据aHp原理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出层次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最终得出企业的风险评级值,为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3模型的应用

下面以中国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阐述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方法。该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山东省建筑业的骨干企业,是具有对外经营权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各类综合性项目的设计、开发与施工。公司成立十几年来,经营业绩良好,在同行业中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逐步提高,1997年5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3.1财务风险水平的评价

为便于分析公司的风险水平及风险因素,根据1996~2006年该公司财务报表和同期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了该公司的九项财务指标。将数据输入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分别得出该公司风险评价值(0.56)和同期建筑业的风险评价值(0.87)。

3.2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建议公司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措施:

(1)凭借自己优良的信用,继续争取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2)加强内部管理,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使公司在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后获取预期的高额利润。

(3)建立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采用Bot方式承包工程并进行综台开发,这既可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也可避免市场波动风险。

(4)将其大量营运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如进行安全性好、流动性高的国债回购业务,在保证公司偿债能力的前提下,增强其盈利能力。

(5)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权衡盈利性和风险性,合理确定应收账款投资额。

4结论

本文在aHp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根据风险来源特点构建了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案例结果表明,模型不但能准确反映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而且能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李秀华.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1999.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7

关键词:大中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施工企业被拉入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之中。在面对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双重局面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及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波动阶段的大环境下,财务风险就成为大中型施工企业首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一、大中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指的是在经营过程中,施工企业能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识别与评价,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风险的控制与防范,通过合理的、经济的处理方式,确保经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1]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含了筹资风险、资金风险、营运风险等方面。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大中型施工企业还会涉及财务内部控制、财务预算及财务核算等方面。因此,只有从各个方面把握好施工企业财务,才能做好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二、大中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及原因

(1)筹资风险。由于建筑市场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度不足,使得施工企业在获取某一建设项目后,往往需要垫付施工资金,但是应收账款却难以及时回收。由于资金短缺的困扰,施工企业只能向银行贷款,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但是货款带来的利率等风险却接踵而至。如果国家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企业借款费用会迅速上升,当国家银根紧缩,会加大施工企业的还款压力,甚至是无法正常续贷,给施工企业资金链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2)市场风险。建筑市场是一个大型的、开放的市场,建筑企业的增多使得大中型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各种市场因素的融入,使得企业市场风险不可避免,这样也会增大施工企业的营运风险。[2]就市场风险而言,最主要的表现在:第一,当前的建筑市场机制尚未健全,其规范度略显不足,常常出现工程款恶意拖欠和恶性竞争的情况。第二,市场经济的整体走势对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较大。而这两个方面的市场因素,都会给施工企业的营运带来风险。

(3)成本风险。建筑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导致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施工任务,不得不在招投标时恶意压价,通过工期缩短让自己显得有“竞争优势”,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出现成本亏损等情况。另外,由于最近几年,建筑行业所需要的材料与施工设备成本费用上升,技术人员供低于求,使得施工企业在人力与物力上花费大量时间却未能获取明显的效益,进而出现财务风险。

三、大中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1)基本情况。a公司作为特大型国有施工企业的全资子公司,也是该公司内部出名的品牌子公司。a公司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安装、工民建等业务,将市场战略定位在“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点位上,实现“立足主业,多元发展”的专业战略。[3]由于在建设期间,受到部分因素影响,使得其筹资与营运两个方面面临风险事件,具体情况如下:

(2)财务风险事件。第一,筹资风险事件:其一,对达到期限的货款,银行要求企业立刻归还贷款利息;由于人民银行本身业绩考核的影响,就算货款期限未到,银行也进行追交,并且指出如果a公司不能在规定期限支付利益,就会降低企业信贷等级,其支付利息为120万元。其二,银行要求支付到期货款,其中建行本息120万元,农行本息450万元。其三,项目进入到冬季施工阶段,由于春节临近,a公司需要支付拖欠农民工欠款,共计700万元。其四,材料供应商追讨900万元的材料拖欠款。其五,对于职工工资以及承诺的奖励工资,共计100万元。其六,进入冬季施工,需要采购材料以及支付劳务队承诺生活费,共计200万元。第二,营运风险事件:其一,由于甲方交通部门负责人员擅自挪用工程款,被省纪检委“”处理,改项目由交通厅成立的工作组接管相应工作,并且接到指示,此项工程作为该市的形象工程,不能停止施工。因为挪用资金数量巨大,出现的空缺由省交通厅另行想法筹措,由于筹措资金需要花费时间。因此,给该项目留下600万元的资金缺口。其二,由于资金不到位,该项目也无法将900万元的工程进度款及时支付。其三,因为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控制,导致项目贷款资金出现周转不灵的局面,工程进度款项共计700万元被搁置。其四,由于在兄弟公司拖欠过多货款,硷配送分公司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希望a公司能够给予100万元资金帮助。

(3)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措施。针对a公司工程项目施工中面临的筹资风险和营运风险,a公司采取了如下措施,以应对风险:第一,筹资风险管理控制:其一,为了弥补公司出现的资金短缺现状,公司决定从内部集资900万元,确保资金短缺风险得以控制,保证企业日常周转。其二,根据合同规定,向省交通厅收回第二阶段施工所拖欠的工程款700万元,立即支付拖欠银行利息,避免银行信用度降级。发放拖欠职工两个月工资,提前支付职工集资款利息,并且保证在年底给予职工全年工资10%的奖励,以此来稳定职工情绪,避免出现内部矛盾。其三,母公司利用自身良好的信誉以及影响度,为a公司担保,银行同意银行本息暂缓支付。其四,通过与材料供应商的协商,供应商考虑到与a公司还要保持长期性的合作关系。因此,也同意材料款可以暂缓支付,但需要支付总欠款的30%。其五,为了稳定职工,实现董事会事先给出的承诺,a公司将拖欠职工2个月的工资以及奖励性工资全额支付。其六,考虑到a公司一贯良好的表现以及当前资金的确出现的短缺的情况,母公司决定再次为a公司担保,为a公司打开资金局面,供获取500万元的银行贷款,以支持该项目继续建设,并且要求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a公司要特别主要投资人财务状况的持续跟踪,关注经营风险,避免再次陷入资金短缺的尴尬局面。第二,营运风险管理控制:其一,上报甲方省交通厅专项工作组,要求在保持现阶段施工状态下,将拖欠的工程款全额支付,并且对公司造成的损失,要求论证索赔,赔偿公司的损失。其二,在与省交通厅专项工作组相互沟通后,考虑到工程项目拖欠数额过大,并且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一定影响,省交通厅同意支付700万元拖欠款,确保a公司能够继续该项目的施工。其三,a公司为了缓和内部,提出加快施工进度、强化项目管理、回收工程款的提议,在内部举行现场比武和劳动竞赛,通过直接的经济利益来刺激劳务人员和内部职工,通过危机教育,来提高员工的整体士气,希望在施工进度和劳动生产率上再创新高。其四,对于硷配送分公司,要着重提出资金回收警报。

四、结语

由于大中型施工企业本身的经营与生产特性,再加上当前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使得企业财务面临诸多风险,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在面对如此形势,大中型施工企业就应该强化风险意识,通过制度、管理措施等各种手段,防范财务风险,确保施工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红.施工企业的风险控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9):56-57.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本控制;全面预算

在建筑行业泡沫逐渐破裂的现阶段,原有的粗放财务管理模式将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增加,全面预算管理不力,成本费用严重超支,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建筑企业做大做强。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合理控制财务风险理应成为建筑企业的首要问题。

一、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财务风险意识不足

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财务风险意识不足的情况,国内建筑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领域实践操作水平较差,主要以财务会计核算为主要活动内容,财务风险控制不当。当银行贷款规模紧缩时,建筑企业所承担的融资、资金利用效率风险将会加大,制约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部分中小型建筑企业因财务困境面临或者已经破产。为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势在必行。

(二)全面预算机制缺失

现阶段建筑企业的预算模式主要集中在融资、成本和费用控制等基础工作的开展。而目前,建筑企业特别是许多中小建筑企业并没有搭建全面预算机制,在建筑项目开始前仅对主要部分进行成本预算。而在运营过程中,与预算的对比分析与调整工作相对缺失,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对于建筑过程中不可抗力因素所产生的成本变更工作预计不足,这将造成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迅速积累和不断增加,影响建筑企业的资金链健康运转,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弥补因预算缺失而导致的损失。预算机制缺失或不足无法通过合理的市场分析来估算项目成本,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贷款规模难以控制

(1)贷款规模迅速增长,企业承担的债务负担逐渐加重,在建筑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盈利能力降低的现阶段,建筑行业沉重的债务负担将影响企业的经营运转。(2)短期债务比例迅速上升,出于信贷风险角度考虑,金融机构缩减了长期贷款规模,建筑企业短期债务规模扩大造成企业短期内需准备额外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对现金流的要求提高,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迅速加剧。

(四)成本费用控制不到位

建筑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近年来,建筑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成本控制水平有所提高,但对于动态成本、边际成本的关注程度仍不足,成本费用的控制范围相对比较狭窄,无法覆盖整个建筑企业的运营范围,这将造成费用控制的工作重心出现偏移,计划外成本增长。在建筑企业部分工作环节中,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成本浪费等情况。基层工作人员成本控制意识相对较差,造成建筑企业整体成本费用控制不当,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企业财务风险也有所加大。

二、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

(一)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1)管理层应该形成至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模式,强调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运营的重要性,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财务风险控制氛围,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2)建筑企业应该在内部建立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财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查找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与财务工作存在的不足,配合审计部门降低企业财务工作的失误,合理规避风险,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对管理层负责,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同时要求各个部门配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3)应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邀请专家来到企业对财务乃至其他相关部门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培训,增强财务相关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二)合理确定贷款规模

(1)关于总体贷款规模的控制。建筑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较充足的资金对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是必不可少的,但企业所面临的债务风险也随之提高,这要求建筑企业结合预期发展情况与建筑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制定全面的贷款规模计划。当贷款规模超出预期后,管理层应迅速分析原因,在合理范围内增加贷款规模,保证公司的偿债能力能够满足贷款的本息需求。(2)建筑企业应制定合理的长短期债务比例。虽然短期债务相较于长期债务申请条件相对宽松,但是短期债务规模过高,将造成企业财务短期偿债压力增加,所以建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现金流运行情况与公司的偿债能力,合理制定长短期债务比例,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下适度缩减短期债务比例,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或提高长期债务比例,缓解短期财务压力,降低财务风险。

(三)完善全面预算模式

建筑企业要完善全面预算模式,需要管理层转变对预算的认知模式。建筑企业全面预算工作应该落实到整个企业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预算的执行权责归结到各个部门,当出现因工作失误而超出预算的情况则迅速归结责任,进行相关处理工作,提高整个建筑企业对于全面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预算能够落实到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企业应通过实际发生成本与预算报表的对比,找出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相对完善的预算计划来规范企业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资金收支情况。(四)加强成本费用管控(1)建筑企业要提高对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动态成本作为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与运营过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一定不可预见性,控制工作的开展在初期将会面临一些问题。这需要建筑企业不断提高动态成本核算效率与重视程度,对于成本费用控制效果较好的部门予以经济奖励,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成本费用管控水平。(2)建筑企业应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选择能够重复利用的工具,同时应该达到建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对于铺张浪费行为予以严厉处罚,成本费用管控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管理层持续关注,以降低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

三、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财务风险可能体现在不同层面,需要管理层与整个企业协同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提高财务风险意识,以完善的财务管理手段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不断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斌.建筑设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9

(一)管理资金流动

在做好各方面的研究同时,更应该着手怎样进行所谓管理活动,因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技术和进行财务管理的,一旦财务管理出现了漏洞,将会影响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发展局面,我们必须加快其知己发展的步伐,同时,更应该从自身技术提升开始做起,让更多的盈利流入,这才建筑企业发展的重点。

(二)监督活动

建筑企业在经过筹资之后,还需要不断地改变一些具体的做法,通过深入研究一些新的发展途径,让企业多盈利。可是如何才能够多盈利,这就得需要进行监督企业资金的流向,针对项目的评价以及降低企业发展的风险,也就是低成本,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三)经营活动

往往一些建筑企业还没能够进行科学化的实践,就开始经营,可是这会容易碰壁。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来支持。对这些流动资金进行管理就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四)分配活动

股利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要分配活动,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方式。在该活动中,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是:确定股利支付的日期、确定股利支付形式、确定股利支付比例、确定支付现金股利所需资金的筹集方式。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警问题

财务预警系统是指: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多变量模型或单变量模型,对企业内部的业务计划、财务报表等相关的会计资料和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危机进行预测。资金流方面也是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化对待,不能够等待出现了问题才去加强管理,建筑企业由于自身的资金都是需要进行预算,如果没有管理,将会出现资金流动混乱,这样对于企业的发展不利。目前的管理方面由于建筑企业的松散性,还没有充分将资金流动进行监管,从而会严重的制约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财务预算问题

预算管理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的顺利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推行全面预算的时间还不是很长,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分析问题,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条:第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薄弱,对其概念理解不够全面;第二,全面预算的目标不准确,对目标体系没有进行战略性的指导;第三,企业预算执行机制不够健全,存在轻执行、重编制的?F象。

(三)财务分析问题

当前我国财务分析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分析内容相对单一;第二,企业财务分析的使用目的不同,致使分析结果失真;第三,企业财务分析过程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其原理掌握不准确。

(四)税收筹划问题

由于税收筹划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例如经济因素、税收因素、管理因素、税收筹划等,使得每个企业税收筹划的机遇各不相同。通过详细的分析,总结出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企业税收筹划意识相对薄弱,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第二,对技巧方法的掌握不够全面,致使企业节税效果不好。

三、建筑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

(一)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把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财务监督体系。要积极的学习新的财务理念、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实现财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手段,改造传统的业务运作模式,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推行全面的预算,并认真地执行

全面预算要求建筑企业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各期的发展目标,编制各项预算分配,并将其分配到各个对象、项目、作业和流程,并实施严密的流程和动态控制。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要切实发挥其职能,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逐级编制财务预算,分级实施控制并进行严密的考核,从而最优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在完善的财务预算基础上,要切实保证预算得以认真的执行。

(三)搭建“财务共享中心”,运用大数据管理实现四个统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公司战略转型和精细化管理要求,推进集团财务管理转型,可以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可为公司管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主要表现在:资金集中控制、固化管理流程、合同信息集中、会计核算标准化、为责任成本和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平台”、优化财务人员数量和质量、改变审计监察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1.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流程。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实行动支申请事前审批,预算控制,谁经办谁提单,先记账后付款,各级领导线上审批,全部实现网银支付。整个业务流程不仅整合了企业内部资源,更有力地实现了集团公司财务内控管理。各项目不再负责经费待记账和支付工作,而是全员提单,由共享中心统一审核并生成凭证。各项目将原始单据、凭证等附件影像扫描到系统中,传到共享服务中心审核;费用与收入入账方式发生变化,不再是面对面,而是采用电稿(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和网络通信工具沟通。

2.财务共享中心的意义。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意义有:一是减少机构重复设置,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二是调整优化人员结构,提升财务人员素质。三是提高会计服务效率,实现核算的标准化。四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五是强化资金集中管理,降低财务运营成本。六是集成财务信息系统,实现系统取数统一。

3.财务共享中心可实现的价值。财务共享中心可实现的价值有:一是提升效率与数量。通过标准作业流程、简化流程、分工简单、提供专业服务。二是降低运行成本。通过削除冗余、减少人工、人员要求降低,选址低成本地区。三是加强风险管控。通过业务流程与控制规则标准化、有利于总部职能部门及内审部门进行集中监控、降低运营风险。四是支持业务迅速发展。有助于企业更快建立新业务、支持企业快速发展、重组并购。

4.财务共享中心的目标,运用大数据管理实现四个统一。财务共享中心的目标是主要是从成本、内控、效率、满意度四个方面来实现。成本主要是关注价值链上的成本控制,对成本及产出进行模向或纵向对比,降低自身成本。?瓤刂饕?是提供规范化的核算与报表,降低非规范操作风险。关注流程中各个风险点,进行差错考核。效率主要是从财务共享中心运营能力的重要体现表现在个业务流程的处理效率,衡量各类业务的处理时间与队列长度。满意度主要是从关注内容客户的满意度,由服务对象对服务内容,服务速度、服务态度等做出评价。

通过共享中心的实施,可以实现四个统一:会计政策执行统一、业务处理流程统一、会计核算标准统一、财务报表口径统一,促使会计核算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财务核算整体水平。能推动集团公司财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墨迹,增加集团公司应对内外部复杂环境变化和抗风险的综合能力,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

5.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的风险。商业智能系统是要将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大量数据从应用系统中分离出来,使分散的、不一致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集成的、统一的信息,为企业不同部门、不同需求的成员可以在此单一的环境下,通过运用其中的数据与信息,发现全新的视野和新的问题、新的分析与想法,通过该系统可以对企业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对产品、市场、资金、利润和盈亏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信息化本身能够给企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改善,对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其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对这些风险加以分析和控制,必定会导致信息化项目管理失控,导致实施周期加长、成本投入增加及效果不理想,从而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的信心、决心、实施进程和实施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重视对建筑业风险的管理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风险和利润是并存的,高利润对应高的风险,建筑业财务管理需要把风险管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对于建筑业的风险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具有风险意识的财务管理人员。现代经济社会,是风险经济也是人本经济,人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培养具有风险意识的财务人员对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样的人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度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地发现潜在的风险,能够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根据具体环境,实行切实有效的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损失。第二,加强对风险管理的手段建设。我们知道,对于风险管理是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对于定量管理主要是借助一些数学模型来完成的。因此,对于建筑业风险的管理要求企业要依托现有的信息系统,积极的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财务风险计量手段,从而对于风险计量,可以做到相对的准确和及时,促进建筑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五)加强税收筹划意识,应用税收筹划

为了达到企业节税的目的,应当充分理解税收筹划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加强对节税意识的正确理解,合理进行纳税筹划活动。具体来说,应当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税收筹划的含义进行正确理解,加强税收筹划意识;第二,科学、合理地分析税收筹划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在当前国内外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加强财务基础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贯穿企业经营的整个环节。因此,非常有必要构建财务预警机制,防范财务风险;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加大执行力度;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用大数据管理实现四个统一。创新财务分析体系,提高其准确性;加强税收筹划意识,应用税收筹划,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结语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篇10

【Keywords】constructionenterprise;financialaccounting;risk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3-0092-02

1引言

现实情况下,建筑行业的企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困难,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比较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建筑企业单位进行严格的财务核算能够改善建筑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筑单位企业通过进行合理有效的财务核算以及采用风险控制措施,有利于降低风险,实现长效发展。

2财务核算的内涵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财务核算是一个企业经济核算的关键部分,它与其他管理支持流程相互作用共同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营销管理、计划管理、采购与生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核算工作主要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运用会计科目,进行填制记账凭证、登记相关会计账簿,并以货币作为计算尺度,系统、连续、全面地进行记录、计算、核算单位或项目。企业进行财务核算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整合管理好企业的内部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率,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以及管理。

3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对经营主体及其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以及分析评价,同时适时地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企业单位以经济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方法处理相关问题,进而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安全正常开展,并保证相关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失。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度量、财务风险的控制等。企业做好风险管理能够改善企业的财务规划以及财务管理,同时能够有效帮助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为企业单位的相关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1]。另外,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对市场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动态的持续监控,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4当前建筑企业单位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4.1建筑企业单位财务核算的主体界限模糊

在一些建筑企业单位中,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严格的界定,二者界限模糊,有些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企业单位的企业财产与其个人财产常常出现互相占用的情况,相关财务核算的主体界限不明,会给企业单位会计进行财务的核算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4.2?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部分建筑企业单位缺少相对合理有效的外部管理以及监管机制,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统一,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企业,有些甚至没有财务管理制度。另外,建筑企业单位

针对企业的账簿的设置记账或者账务的核算、调账以及销账等缺少相关的管理规范。另外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公司的债务纠纷较多,建筑公司的一些建筑工程款项没有及时进行交付,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及时上报,导致企业的债务问题。

4.3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建筑企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所签订的工程合同相对较多,但是,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的合同意识较为淡薄,常常忽视项目合同中的一些条款和数据的规范性,致使一些数据不明晰。另外,一些建筑企业单位的财务成本控制较弱,尽管在最初时对相关的工程项目进行了预算和规划,但是对具体的财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不到位[2]。此外,一些建筑企业单位的企业资金较为分散,缺乏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4.4建筑企业单位的投资风险加大

相关的建筑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致使企业单位的财务基础较为薄弱,其经营者在进行企业的投资活动时,对本企业的现有资金流量以及获利能力不能够进行准确的预算,加大了建筑企业的投资风险。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行业特点,近年来受行业大环境的影响,建筑企业单位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建筑账款周转率较低,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加大,企业的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多。

5促进建筑企业单位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

5.1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单位依据其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完善,针对建筑企业单位的相关财务流程以及财务的工作内容进行各个阶段以及各个步骤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规范的建设。另外及时加强财务的基础工作建设,制定相关工作规定,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正常运营。

5.2加强建筑企业单位的资金投放风险控制

建筑企业单位的资金投放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进行相关的资金投资活动给建筑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3]所以,建筑企业单位在进行建筑项目的投资时,要严格进行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报告分析,对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预估,进而做到对资金投放风险控制的加强。

5.3加强财务委派制度的建设

建筑企业单位要加强财务委派制度的建设,提高相关人员对财务委派制度的清晰认识,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企业单位的财务委派监督机制,并实行有效的考核机制,督促委派工作的有效实施。另外,推行相关的报告制度,对建筑企业的相关财务情况进行及时汇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素养培训,从而实现建筑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