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4:24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1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与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下列水利工程的管理、保护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一)防洪、防潮、排涝工程;

(二)蓄水、引水、供水、提水和农业灌溉工程;

(三)防渍、治碱工程;

(四)水利水电工程;

(五)水土保持工程;

(六)水文勘测、三防(防汛、防风、防旱)通讯工程;

(七)其他水资源保护、利用和防治水害的工程。

第三条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工作和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建设、交通、电力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管理有关的水利工程。土地管理、地震、公安等有关部门,协同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利化工程管理的领导,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及正常运行。

第二章水利工程管理

第五条兴建水利工程项目应当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新建、扩建和改建水利工程,其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

将水利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的,其签订的承包、发包同无效,并责令工程发包人限期重新组织招标和投标。

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认定。

第七条大、中型和重要的小型水利工程,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管理;跨市、县(区)、乡(镇)的水利工程由其共同上一级水行政区主管部门管理,也可以委托主要受益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未具体划分规模等级的水利工程,由其所在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变更水利工程的管理权,应当按照原隶属关系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在中型和重要的小型水利工程应当设置专门的管理单位,未设置专门管理单位的小型水利工程必须有专人管理。同一水利工程必须设置统一的专门管理单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开发利用。

小(一)型水库以乡(镇)水利管理单位管理为主,小(二)型水库以村委会管理为主。

第九条防洪排涝、农业灌排、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水利工程,其维护管理费的差额部分按财政体制由各级财政核实后予以安排。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水利工程,要实行企业化管理,其维护运行管理费营业收入支付。

国有水利工程的项目性质分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划定。

第十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运行管理,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服从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防洪、高度,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当水利工程的发电、供水与防洪发生矛盾时,应当服从防洪。

第十一条通过租赁、拍卖、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取得经营权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改变工程原设计的主要功能。

第十二条由水利工程提供生产、生活和其他用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缴纳水费,逾期不缴纳水费的,从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额千分之二的滞纳金。供水价格由县级以上物价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制定和调整。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所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水费可根据国家规定适当调剂余缺,主要用于所属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和水费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经安全鉴定和充分技术经济论证确属危险,严重影响原有功能效益,或者因功能改变,确需报废的水利工程,由所辖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中型以上的水利工程应当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水利工程保护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划定国家所有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

(一)水库。工程区:挡水、泄水、引水建筑物及电站厂房的占地范围及其周边,大型及重要中型水库五十至一百米,主、副坝下游坝脚线外二百至三百米;中型水库三十至五十米,主、副坝下游坝脚线外一百至二百米。库区:水库坝址上游坝顶高程线或土地征用线以下的土地和水域。

(二)堤防。工程区:主要建筑物占地范围及其周边:西江、北江、东江、韩江干流的堤防和捍卫重要城镇或五万亩以上农田的其他江海堤防,从内、外坡堤脚算起每侧三十至五十米;捍卫一万至五万亩农田的堤防,从内、外堤脚算起二十至三十米。

(三)水闸。工程区:水闸工程各组成部分(包括上游引水渠、闸室、下游消能防冲工程和两岸联接建筑物等)的覆盖范围以及水闸上、下游、两侧的宽度,大型水闸上、下游宽度三百米至一千米,两侧宽度五十至二百米;中型水闸上、下游五十至三百米,两侧宽度三十至五十米。

(四)灌区。主要建筑物占地范围及周边:大型工程五十至一百米,中型工程三十至五十米;渠道:左、右外边坡脚线之间用地范围。

(五)生产、生活区(包括生产及管理用房、职工住宅及其他文化、福利设施等)。按照不少于房屋建筑面积的三倍计算。

其他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由县或乡镇人民政府参照上述标准划定。

第十六条县及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边界外延划定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水库、堤防潮、水闸和灌区的工程区、生产区的主体建筑物不少于二百米,其他附属建筑物不少于五十米;库区水库坝址上游坝顶高程线或者土地征用线以上至第一道分水岭脊之间的土地;大型渠道十五至二十米,中型渠道十至十五米,小型渠道五至十米。

其他水利工程的保护范围,由县或者镇人民政府参照上述标准划定。

第十七条城市规划区内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范围和保护范围,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划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己划拨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应当依法办理确权发证手续。己划定管理范围并己办理确权手续的,不再变更;尚未办理确权发证的,应当按照第十五条的规定的标准依法办理征用或划拨土地手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水域。国家建设需要征用管理范围土地,应当征得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九条水利工程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其权属不变,但必须按本条例的规定限制使用。

第二十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边界埋设永久界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移动和破坏所设界桩。

第二十一条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设者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在通航水域的,应当征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需要占用土地的,在水行政区主管部门对该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界限审查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办理用地、开工手续;工程施工应当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竣工验收应当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第二十二条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兴建影响水利工程安全检查与正常运行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二)围库造地;

(三)爆破、打井、采石、取土、挖矿、葬坟以及在输水渠道或管道上决口、阻水、挖洞等危害水利工程安全检查的活动;

(四)倾倒土、石、矿渣、垃圾等废弃物;

(五)在江河、水库水域内炸鱼、毒鱼、电鱼和排放污染物;

(六)损毁、破坏水利工程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和设备;

(七)在坝顶、堤顶、闸坝交通桥行驶履带拖拉机、硬轮车及超重车辆,在没有路面的坝顶、堤顶雨后行驶机动车辆;

(八)在堤坝、渠道上垦植、铲草、破坏或砍伐防护林;

(九)其他有碍水利工程安全检查运行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在水利工程保护范围内,不得从事危及水利工程安全及污染水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陡坡开荒、伐木、开矿、堆放或排放污染物等活动。

第二十四条因建设需要迁移水利设施或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提出书面申请,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补救措施或按重置价赔偿;影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应当承担相应的管理维修费用。

第二十五条占用国家所有的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或者人为造成农业灌溉水量减少和灌排工程报废或者失去部分功能的,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负责兴建等效替代工程,或者按照兴建等效替代工程的投资总额缴纳开发补偿费,专项用于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开发项目和灌排技术设备改造。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六条已经围库造地的,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要求进行治理,有计划地退地还库。

第二十七条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签订协议。

第二十八条在以供水为主的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不得建设污染水体的生产经营项目,兴建旅游项目,必须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有关部门批准;已经兴建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防治水质污染。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将水利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的,以及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的规定,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降低或取消其资质,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的规定,将未经验收合格的水利工程投入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并责令原建设单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限期验收,对责任者可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因建设工程不合格或有缺陷而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的,原建设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拒不缴纳水费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以限制供水直至停止供水,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移动和破坏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埋设的永久界桩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一)、(二)项、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同意,擅自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修建工程设施、兴建旅游设施或其他可能污染水库水体的生产经营设施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或者工程设施,可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三)至(九)项、第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对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可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涉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2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加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维护供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及利用水利工程供水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用水户),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水利工程供水,是指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过水利工程设施向用水户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以及其他用水。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管理工作,并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具体负责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核定、调整工作,协调处理供水价格争议,监督本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

第五条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管理,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分类定价、统筹兼顾的原则,实现水利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二章供水价格的核定

第六条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应当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当地水资源状况,按照成本补偿、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

第七条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中的利润,应当根据不同的供水用途,按合理的利润率确定。

引黄灌溉及补源,其供水成本包括黄河河务部门收取的水费。

第八条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应当按照不同的供水用途分别核定:

(一)农业用水价格按照供水生产成本、费用核定,并应当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二)工业消耗水用水价格按照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税金加合理的利润核定;工业贯流水、循环水用水价格,按照不高于当地工业消耗水价格的35%核定。

(三)自来水厂用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为自来水厂提供原水)价格,按照低于工业消耗水价格的原则核定。

(四)水力发电用水,结合其他用水的,其价格按照电站售电价格的12%或者电网平均售电价格的8%核定;不结合其他用水的,其价格按照结合其他用水的水力发电用水价格的2至3倍确定。

第九条水利工程供水实行计量水价或者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办法。计量水价和基本水价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管理权限核定。

第十条利用水利工程补水灌塘、灌库或回补地下水的,视其用途,参照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从低核定用水价格。

第三章供水价格的制定及调整

第十一条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商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区分不同情况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大型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由省价格主管部门商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中型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由省辖市价格主管部门商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其他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由县(市)价格主管部门商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跨行政区域供水的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价格主管部门商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对民办民营的水利工程以及实行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经营的水利工程供水,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价格水平由供用水双方在指导价范围内协商确定。

其他水利工程供水实行政府定价。

第十三条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应当根据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及水资源供需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并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供水水源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水利工程,其供水价格可以实行季节定价或者季节浮动价格。

第十五条水利工程供水实行按计划供水,用水户应当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提出用水计划申请,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报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平衡后按核定的计划供水。

对超计划用水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对按照用水计划节约用水的,应当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章水费计收

第十六条水利工程水费采用货币计价、货币结算的办法。但农业用水也可以采用实物计价、货币结算的办法。

第十七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供应农业用水,应当在水利工程出口设置量水设施;供应工业和生活用水,应当在水利工程与用水户引水工程的分界点设置量水设施;未设置量水设施的,按水文测量规范测算水量。

第十八条水利工程供水应当按照实际供水量计收水费。但农业用水也可以实行基本水费和计量水费相结合的办法,基本水费按照核定基本水量计收,计量水费按照实际供水量计收。水力发电用水,按照发电量计收水费。

第十九条农业用水的计量水费按次计收,基本水费按年计收;其他用水水费按月计收。

第二十条水利工程供水水费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直接收取或者委托其他单位代收。

第二十一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水价政策和本办法,按规定的水价计收水费,不得擅自变更水价。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核定的供水计划供水,除不可抗力的因素外,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不能按计划供水而给用水户造成损失的,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用水户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足额交付水费,逾期不交的,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经催交无效,在发出停水书面通知10日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有权限制供水直至停止供水,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用水户承担。

第五章水费的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依法管理使用水费。

第二十四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水费收入中提取折旧费,专项用于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

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所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取的水费和折旧费适当调剂,统筹用于所属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具体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承担防洪、除涝、排水、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社会公益性任务的水利工程,用于社会公益性的成本费用,由各级财政列入预算解决。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制度;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将水中的能量转化出来,提供给人类应用,同时还有防洪蓄水的功能。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水平虽然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在实际运行中,时有问题发生,从根本上来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是因为我国目前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甚至欠缺,因此,建立和完善良好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只有在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下,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正常安全的建设和运行。本文就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第一,水利工程通常都是一次性产品,其体量大,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多,空间流动性高,需要的资源物品较多,用量也比较大,一经建成就无法更换。

第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经过非常复杂,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第三,水利工程耗资巨大,通常是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带,所需材料物品、机械设备等进出较难,且费用较高。

以上几点都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只有做好项目工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严格审核和优化施工方案,控制成本,才能让水利工程顺利完成,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无论何时,水利工程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好的技术,再多的资金和资源,都无法让工程顺利进行,只有制定合理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加以良好的实施,才能够让整个项目工程各部门做到良好的配合,让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发挥水利工程该有的作用。

2目前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中的问题

2.1水利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不规范

在确定一个水利建设工程后,进行招标的程序往往达不到规范。能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的寥寥无几,而议评以及邀请招标却层出不穷,这样一来,层层转包的现象就会大量出现,从而导致施工单位参差不齐,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此外,在水利建设工程中材料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弊端。严格来说,建设材料的选择也应该拟定招标程序,把那些信誉不好,质量不过关的商家全部筛选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招标的形式却微乎其微,这样一来,就很可能从工程建设材料上出现问题。

第三,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成立监督部门,来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但现实中的水利建设工程很少有这样的部门和管理制度存在,导致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上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威胁着水利建设工程的正常进行和质量安全。

2.2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管理问题

在一个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开始动工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调查,如施工所在的气候、水质、地质等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到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等习惯。做好这些调查记录后,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出项目可行性报告,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会遇到那些问题,该如何解决等。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施工单位并不做这些调查和分析,对立项的管理不加以重视,这样一来,一旦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中出现任何此类问题,都会束手无策,根本拿不出解决的方案,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

3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措施的完善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庞大的项目,上到国家,下到社会人民,任何方面都可能对水利建设工程造成影响,因此,一个水利建设工程的项目,必须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良好的把关,把每一层的因素都要考虑到,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工程验收评审等都要做的面面俱到,这样才能让水利工程发挥其作用。

3.1水利工程进度的管理控制

一个工程项目是否能够预期完工,跟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发挥直接挂钩。进度、投资、质量的控制,是相对统一的三个目标,也是三个统一的系统,三者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能否将这些矛盾良好的调解,就看工程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能不能良好发挥。进度要快,投资要少,质量要好,让三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就是一个良好的工程管理制度。

项目进度的管理要做好,就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及组织架构;第二,合同体系一定要严密;第三,一定要建立工程计划,从实际出发,保证其的可行性;第四,工程设计单位的选择,工程质量、进度、监督、审查等的控制。

3.2验收管理制度的加强

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完毕准备进行交付使用时,这并不是说管理工作也应该结束,这时的管理工作反而要加强,做好工程的验收审核,只有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整个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才算完结。验收管理至关重要,这是整个水利建设工程管理的最后一个关口,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整个工程项目是否能发挥预期功效。同时,整个工程的资金投入也要在这时整理计算。做好验收管理工作,为整个水利建设项目工程站好最后一班岗。

4结束语

水利建设工程的好坏,关乎着国家与人民的切身利益,其涉及的管理内容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只有把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够让国家的经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才能从某些方面保证国家人民的富足安康。然而,由于很多的原因,导致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出更完善,更高效的管理措施,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舒.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08).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单位内部控制缺失发展建议

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特殊性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主要从事水资源保护、抗旱、防汛等工作,具体包括三部分,即水域管理、水源管理、工程管理。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单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长久以来为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管理机制和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开始逐渐重视采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内部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在其内部管理中,内部控制是其整个管理机制的重点。既能保证单位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又能促使单位经营活动健康运行。因此,加强与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内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论其性质,目前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都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责,享受国家拨付的一部分水利资金。但同时,财政补助资金并不能满足其发展,因此,水利工程单位还利用自身特有条件向市场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通过“创收”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所执行的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收入、支出须纳入财政预算,并且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其内控机制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符合事业单位经营特点。

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控机制的现状分析

前文已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担负一定社会服务职责、享受国家拨付资金的同时,还利用自身特有条件通过向市场提供技术服务来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这种双重性质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内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其内控机制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完善。

(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理者的内控意识不足

无论是内控机制的建立,还是实际执行情况,都主要取决于单位管理者的态度。然而目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者都并不具备充分的内控意识,也未能完全认识到内控机制的重要性与实施的必要性。由此造成内控机制的实际操作性与针对性不强,从而制约与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管理的完善与健康运营。另外,目前很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者由于内控意识的淡薄,将内控工作直接交由财务部门负责,错误的认为内部控制其实是一项财务管理工作。还有一些管理者对内控机制的作用有所误解,忽略了在内部管理中的自身职责,仅将内控机制视为众多管理手段中的一种,而未能从单位整体角度对其加以构建。

(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审计缺位

如今,大部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内审机制并不健全,制度制定的也不严格,甚至一些单位用企业会计制度来代替单位的内控制度,这很难满足现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需要。比如某些水利工程单位规定了防汛费、水利基金等专项费用的用途和适用范围,而对其真实的使用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这使得专项资金的运用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资金安全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缺陷,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并成立独立性较强的审计小组,以完善自身的控制监督机制。

(三)制度过于“形式化”,缺少执行力度

在过去几年里,国家财政部对各级预算执行单位的年度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这其中就包含对于制度建立的检查。虽然在表面上看各单位的规章制度都比较健全,但实际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就凸显出执行力不足的缺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缺陷。制度建立只是“形式主义”,但实际的内控管理则流于表面,疏于执行。比如有的预算费用在报销时,经办人常常先绕过财务审核找公司领导签字,实际报销时才找到财务进行核对,这就等于架空了财务审核的作用,使内控管理流于形式。

三、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控机制的关键性措施

(一)加强管理者的内控意识

管理者内控意识不足,是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控机制不完善的首要原因。管理者内控意识的薄弱,不仅不利于内控机制执行效果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单位的内部管理与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领导者应培养内控意识,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加强内部控制知识学习;还可以聘请外部人员到单位组织讲座,号召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积极参加学习讲座,提高对水利单位构建内控机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明确内控机制是单位整体性的管理机制,而非从属于内部财务管理。

(二)从制度层面对内控机制加以完善

无论何种机制,倘若不从制度层面予以规范,其执行力必将大打折扣。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若要完善内控机制,还需结合我国目前水利行业的相关政策,从制度的角度加以规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详见表4-1。

(三)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审计缺位,尤其是内部监督亟待完善。在此,笔者分为外部、内部两个角度分别而述。

1、外部角度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上级相关部门(审计、财政等)应加强对水管单位内控机制的定期审查,对内控机制的实施情况与执行效果适时引入外部力量,对其加以引导与监管。此外,水管单位还应在每一会计期末依法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对单位的内控机制执行状况进行审查,并出具《内部控制审核报告》,指出其中待完善之处。

2、内部角度

除了外部监管之外,水管单位还可在其内部从财务、人事、纪检、审计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内控审查小组,定期(每年年中、年末两个时点)与不定期(年中抽查,可以随机按季度、月度)对水管单位的内控机制以及各下属单位的管控情况进行审查,分析内控执行效果,及时发现其中的不完善之处,并写出《内控机制自我评价报告》,交至单位管理层。然后由管理层根据报告内容,对内控机制执行不力的人员与部门进行问责,或提出限期整改通知,以保证内部审查监督落于实处。此外,水管单位在其内部还可以将内控评价指标纳入“考评机制”,以内控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部门或人员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保证内控机制被有效执行。

(四)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

在实际中,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涉及部门与人员众多。水利工程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参与建设人数,都普遍较多。因此,面对如此众多的人数与高额资金,水管单位在内控机制的完善中,应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通过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利用不同的岗位设置,形成相互制约与牵制的状态。其中,不相容职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工程款支付与项目实施;预算的编制与审批;竣工决算与审计等。同时,水管单位还应对具体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授权审批,明确授权责任人、授权方式、授权权限、授权程序,并对每一事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在岗位责任制中,人员的最终定岗,主要需考虑上岗人员是否具备实际工作能力、专业胜任能力,对人事利害关系予以趋避。

四、总结

作为我国重要的事业单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关系着国计民生,并在长久以来为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管理机制和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水管单位不仅需要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内部管理工作,更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保持水管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面对一系列内部控制问题,水管单位唯有严格遵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不断加强单位管理者的内控意识,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内外部监督,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才能最终确保内控机制的执行力度与效果,各项工作也方能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门红伟.会计控制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12;14

[2]王晓平.策论财务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3]吴秋生,徐蕾.管理层观念与内部控制[J].商业研究,2011;5

[4]买买提明・木沙.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及局限性分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7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1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12.034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往往口号喊得响,实际重视程度却不够。在实际的施工管理时,由于管理模式的低效等原因,安全管理始终不能摆到应有的位置,对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性没能正确认识,所以导致一些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而且有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一些设备用品、安全工具等配备不齐全,一些安全措施也难以落实到位,有些企业安全资料存在造假,甚至没有安全资料档案等情况屡有发生,这些问题都给安全施工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1.2质量问题

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能否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科学的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质量保障是通过高效的管理实现的,一方面是健全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发挥施工特长;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严格监理、严格把关验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漏掉一丝一毫,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再有一方面是严控材料质量,把好材料关,避免因材质本身问题而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1.3成本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花费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很多成本,工程建设的目标是高标准、高质量,但同时也要达到价廉,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回报,这在实际施工中的确是一对矛盾,但也并非不可能,成本控制要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需要解决和克服的问题也较多。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2.1施工前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前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以及工程成本的预算,同时要根据工程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合同及施工方案。施工前的管理是属于准备工作阶段,这段时间是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基础,准备的充分与否是决定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能否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决定条件。

2.2施工中管理

一是对图纸进行会审,根据工程的设计确定质量标准和成本目标,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于一些相对复杂、施工难度较高的项目,要科学安排施工程序,本着方便、快速、保质、低耗的原则进行安排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二是对施工方案的优化。施工方案的优化是建立在现场施工情况的基础之上的,根据施工中遇到的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以有效控制成本进行针对性管理,做好优化细化的工作。

三是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对于材料成本控制,首先是要保证质量,然后才是价格,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质量难以保证的材料,要质优价廉,再有要根据工序和进度,细化材料的安排,确保流动资金的合理使用,既保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同时也能降低材料的存储成本。另外对于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要科学合理的放置,减少不合理的搬运和损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要控制材料的消耗,对大宗材料及周转料进行限额领料,对各种材料要实行余料回收,废物利用,降低浪费。

2.3水利工程施工后管理

水利工程完工后要完成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和加强竣工结算管理。要做好工程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以确保完工交付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在竣工结算阶段,项目部有关施工、材料部门必须积极配合预算部门,将有关资料汇总、递交至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将中标预算、目标成本、材料实耗量、人工费发生额进行分析、比较,查寻结算的漏项,以确保结算的正确性、完整性。加强资料管理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改善的主要方法

3.1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水利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涉及的方面较多,复杂而且综合性较强,在管理中要顺应时展,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运用,同时采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计算手段,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及现场监控管理,完成施工的数据传输及汇总,利用信息及数字进行现场的施工管控,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决策,以便控制施工质量和成本。

3.2施工管理中人员的素质管理

水利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而人是有感情变化的,生理情况和心理情况都是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变化的,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人的素质对于工程的施工有很大的影响,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无疑是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先决条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人员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提高人员素质也是强化施工管理的一个基本手段,主要是通过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进行加强,对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进行提高,采取合理的奖罚制度激发人员的热情和斗志,更加专注的投入到施工建设中。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6

1.建国前

金山地处太湖流域东南隅,大小河道交织成网,黄浦江为主要的引、排河流。东南高亢地区历来多患旱,西北低洼地区历来患涝。金山水利历史悠久,相传最早的水利工程是春秋时吴国行人伍子胥凿胥浦。明、清两代,三泖和散处北部的小型湖荡群逐步淤浅成陆,成为低洼地。民国时期,除集镇市河及主要湖荡外,大部分湖荡长久失修,淤浅严重。

2.建国后至80年代

建国后,贯彻“蓄泄兼治”方针,北部巩固江堤,以防洪为重点,南部疏浚河道,以引水灌溉为重点,并普修支港小河,培筑圩岸,初步改变了水利面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继续疏浚骨干河道,全面发展机电灌溉;同时,对分散的圩区实行联圩并圩,加高圩堤,兴建挡潮闸,增强防洪除涝能力。60年代后期,电力灌溉普及全县,旱灾威胁基本解除。改造低洼地成为主攻方向,同时在联圩并圩基础上,通过并港建闸、配置除涝设备,从单一的挡潮,发展到挡、排、降全面治理。但许多圩堤标准不高,配套不齐,管理不善,造成不少险工缺口,每年仍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防汛抢险。

1979年后,圩区建设成为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1985年止,共建有圩堤182.28公里,完成土方608.9万立方米,石方30.66万立方米,混凝土方5.67万立方米;建成连片大圩区22个,零星小圩区167个;配置套闸47座,单闸42座,纯除涝站51座,排灌结合站33座,总控制面积9.85万亩。减轻了内涝威胁。

建国后,金山对水系进行了有计划的整治。1949年~1985年,除深水大港外,先后浚治骨干河道23条,其中老河改造15条,新开河道8条,并开挖乡、村河道,基本形成具有引、排、调、蓄、航多功能的网状水系。

1949年~1985年,金山水利建设(不包括海塘)共完成土方1.05亿立方米,石方46.52万立方米,混凝土方39.66万立方米,总投资1.22亿元。

3.90年代

1990年~1992年,金山区对十万亩半低田进行改造,大大提高了除涝能力。1996年~1999年,重点建设西部圩区。“九五”期间,金山区防洪,除涝及海塘防汛工程共安排投资27003万元。西部地区完成新建、改建水闸87座,新建、改建排涝泵站20座,新建或加固加高护坡263.4公里。提高了本区168平方公里的低洼易涝地的防洪除涝标准。同时,按照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开展了以“三高”粮田和水利综合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开展以镇村河道疏浚为主的冬春农田水利工程,完成土方1087.7万立方米。此间,还完成滩涂围垦、工程促淤1.75万亩。

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提高了通航能力,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电力灌溉的实现,普及了农村电网,为工、副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太湖流域总体规划的实施,从浙江入境的客水增加,金山区水利工程现有标准仍然不高,须继续提高和不断完善。

4.2000年以来

2000年~2004年,金山区实施了圩区达标工程,防洪除涝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全区五年圩区达标工程总投资5196万元,共计完成新建、翻建四米水闸71座,新建、翻建三米水闸14座,改造四米水闸7座,改造五米水闸2座,改造八米水闸1座,1.5米涵闸29座,新建、翻建70排涝泵站66座/76台套,新建、翻建50排涝泵站2座/2台套,新建、翻建圬工泵站13座/16台套、新建350ZLK排涝泵站32座/42台套。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河网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流域概况:从整个太湖流域来讲,工情、水情、下垫面情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太湖流域地势低平,河网众多,历来水灾频发。建国以后,随着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圩区建设,有效地控制了低洼地区的灾情,但由于形成的“大控制”“小包围”,致使水系蓄水面积减小,洪(涝)水集中于河道(通道)使得最高水位不断攀升,涝水也变成了洪水压向下游,造成新的矛盾。特别是围湖造田、填没河道和机泵外排动力的增加,各区域的自身调蓄不断减少,使汛涝灾害风险性增大,防汛排涝形势日趋严峻。

(2)市域状况: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的东缘,濒临东海,地势低洼,常受风暴潮和太湖流域洪涝水下泄的威胁,还受地面下沉、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城市防汛形势严峻。1977年上海市全面开展水系治理规划,为配合流域治理,加强上海抵御灾害的能力,提出了高低分开、内外分开、洪涝分治的原则,按照平原感潮河网的水流特性,考虑到地形高低、水系和边界情况等自然条件,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在留足太湖流域排水通道的前提下,将上海划分为14个水利片,结合城镇建设和内河航运,并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了洪、潮、涝、渍、盐、污、旱。经过二十多年来的不断充实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全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的治水格局。

(3)区域近况:近十几年来,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大量农田被有覆盖的房屋和路面等替代,水面积减小,水面率下降,使得河道的调蓄和排泄能力锐减;另一方面,下垫面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地面产流加大、汇流时间缩短,排水强度有增无减,河网水位雍高,排水不畅,造成内涝。

根据《上海市金山区水资源普查报告》和《上海市金山区水面积变化调查说明》,金山区河道水面积在逐年减少,其中主要是村级河道的减少。从上述发展趋势来看,金山区河道水面率已大大低于2000年的6.33%(据统计水面率仅为4.25%),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为村级河道淤塞面广量大,加之水利维修经费不畅,年久而堵塞;其二为工业与市政建设的发展,不少村级河道湖泊被任意填没;其三为在道路交通建设中,村级河道被填没或埋设涵管,从而形成水系不畅,减少了水面积,也加速了河道的淤塞。

(4)金山区的水系状况;金山区河网水系为黄浦江上游支流水系,目前共有河道1624条,总计长度约为2225.7公里,分别属于浦南东片、浦南西片两大水利控制片。除2条市级河道(大泖港、掘石港)为片外河流外,其它河流按水利控制片划分:浦南东片1108条,总长1525.87公里;浦南西片514条,总长699.83公里。

(5)存在问题:河网水系不仅为防洪除涝的主要载体,而且兼具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水景观及航运等多项功能,故而其安全性、可靠性尤为重要。但根据目前普查情况表明,金山区河网水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a、随着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形成客水入侵新的水情和工情,黄浦江上游水位也随之发生新变化,构成对金山区沿线防洪形势的新压力。

B、河道水系工程未完全达标,河道引排能力和标准均较低,防汛排涝仍存在问题;另外,随着城市化面积增加,水面率逐年减少,新城区水面率更是不足,是防汛排涝安全的主要隐患。

C、规划水系未能实施,现状水系布局不够理想,水利设施功能下降,引排能力不足,能达到的除涝标准偏低,难以充分发挥河网的综合功能和金山区现代化发展的建设需要。

D、水系整治未能与城镇建设发展同步,导致某些闸内河道严重淤浅,甚至出现无序填河的现象,水系水体不活,河道水质恶化,水资源的保护和改善十分困难。

(二)、防洪(潮)除涝现状

金山区防洪(潮)除涝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海塘工程现状

金山境内海塘西起金山卫镇裴家弄,与浙江省平湖市海塘相连,东至奉贤区胡桥镇,接奉贤海塘,现有临海一线海塘全长26.203km.按照管理属性分为两类:一类为公用海塘,二类为企业专用海塘。公用海塘西起与上海石化交界的戚家墩,东至漕泾镇增丰村,与九二塘相接,长8.43km;企业专用海塘总长17.78km,分别为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申甬车客渡码头、市管九二塘、上海化工区所属。

总体来说,金山区现有海塘工程经连续几年的达标建设,基本达到了百年一遇高潮位加11级台风的防御能力。但结构大多为单塘结构,所以塘外滩地冲刷较严重,特别是六号丁坝以西至戚家墩等地段。因此,金山区海塘保滩工程迫在眉睫。

(2)圩区工程现状

金山区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地面自东南至西北略呈倾斜。东南地面高程4~4.5m左右,占总面积33%,中部在3.6~4m之间,占总面积29%,西北部大多在3.5m以下,占总面积38%,其中3.2m以下低洼地近5万亩,最低处在2.5m以下,对部分低洼地区务必通过圩区建设,来保障防洪、除涝安全,控制地下水水位来保障农业生产。上海市和金山区政府通过多年来的北部低洼地带的圩区建设,目前共有圩区37个,其中浦南东片有17个,浦南西片20个,圩区总面积35.98万亩。根据2004年金山区第二次水资源调查,全区仅有12个圩区达标(即堤顶4.5m以上,堤顶宽2.5m以上),占32.4%。因此,大部分圩堤还未达标,其防洪能力还达不到防洪要求。

(1)排涝泵站工程现状。

金山区目前共有排涝泵站206座,除涝泵235台套,水泵总排涝流量为255m3/s,电动机235台套,总装机容量9351Kw.据统计,目前共146座排涝泵站达标,达标率为84.8%(以排涝模数1.2m3/s/km2以上为标准);22个排涝泵已超过使用年限,设备老化率为9.3%。圩区工程建设尚未达标,因此洪致涝等问题十分突出。金山西部防洪除涝配套工程已在“九五”期间实施完成,但原有圩区水利工程标准偏低,部分水利工程设施严重老化;河道淤浅,库容减少,河网调蓄能力差。如99年梅雨期间的洪水、暴雨和高潮位“三碰头”使得金山区受灾十分严重。

(2)水闸工程现状。

金山区现有3m以上水闸391个(其中单闸310个,套闸81套),最大总引排能力312.8m3/s.据统计,金山区水闸达标率为86%(以防洪、挡潮和排涝规划的闸门顶高程4.2m为标准);运行时间超过20年的有30个,老化率达7.6%。

综上所述,防洪除涝的主要问题在于,泄洪河道防洪标准偏低,危、险堤岸仍然存在;圩区工程建设尚未达标,原有圩区水利工程标准偏低,部分水利工程设施严重老化;河道淤浅,库容减少,河网调蓄能力差,因洪致涝等问题突出。

(三)、农业灌溉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本区共有灌溉泵站886座,灌溉水泵1105台,水泵总流量243.1m3/s,配套电动机1105台,电动机总装机容量14372Kw.据统计,目前全区有391台灌溉泵已超过15年的使用年限,老化率达17.7%。

灌溉工程主要问题为,灌溉输水设施简陋,淤塞和渗漏现象严重;灌区规划已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不适应;实施灌溉节水工程覆盖率不高,尤其传统种植方式仍然十分普遍。如水稻种植仍然多以漫灌为主,浪费水资源及带来相应的农业面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四)、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1)水体环境质量状况

金山区河道水质污染非常严重。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市级河道11个断面中仅有1个达到Ⅳ类,其余断面均为劣于Ⅴ类;11月水质相对较好,有1个断面达到Ⅳ类,8个断面达到Ⅴ类,其余断面为劣于Ⅴ类。区级河道73个断面中仅有1个达到Ⅳ类,其余断面均为Ⅴ类或劣于Ⅴ类;11月份水质优于8月份水质,78个断面中有1个断面达到Ⅲ类,21个断面达到Ⅳ类,其它断面均为Ⅴ类或劣于Ⅴ类。镇村级河道156个断面中仅有1个断面达到Ⅳ类,其它断面均为Ⅴ类或劣于Ⅴ类。

据现状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污(废)水的未处理直接排放,如金山区工业污水、城乡居民生活污水及禽畜废水等排放对水体污染日益突出;河道内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和填没,造成河道堵塞,水体流动交换不畅、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普遍污染和严重恶化;另外,上游水质污染日益加剧,水面漂浮、垃圾和水生植物泛滥,再加上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农业面污染严重。

(2)污水与污泥处置状况

a、历史欠帐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突出。现有排水设施薄弱(区内各镇镇区、老区市政基础设施几乎空白),除朱泾镇及金山卫石化地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水质净化厂,兴塔镇和干巷镇在新建地区建有污水净化池,廊下镇新建地区设有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站外,其余各镇镇区均无污水处理设施;

B、排水体系不健全,雨污合流仍然普遍存在。老、旧城区基本上为雨污合流制,新建地区虽建有雨、污水排水管道,但排水系统不完善。

C、污水纳管率、设施利用率和污水处理率都很低,未经处理任意排放现象严重。大量污水直排河道使金山区水乡水环境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韵。

D、污泥处理设施不完备,污泥处置方式单一。

(3)引清调水状况

金山区引清调水工程??龙泉港出海闸及张泾河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实施,可以通过大规模调水工程,来达到更新金山区河网水体水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目的,但骨干河网上的调度水闸及调度控制系统还不完备,还有待规划和统一布局。

(4)水系生态修复状况

金山区水系生态修复工作起步较晚,但规划建立水系生态林、休闲林、涵养林及人造湖泊、湿地的工作正在各乡镇悄然兴起。正是由于金山区水环境恶化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通过水环境保护和水系生态修复,才能改善现有人居环境和江南水乡面貌,重塑金山形象。许多乡镇已经在着手千岛生态林、湿地林的建设,以期早日修复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三、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分析

建国以来,在历届政府的关注下,金山区水利工程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经过60年代的农田排灌建设,70年代的水利基本建设,80年代的抗洪除涝建设,90年代的半低地改造、西部工程建设,及2000年起实施的圩区达标工程等又进一步提高了防洪排涝标准,基本形成防洪、除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但随着太湖流域总体规划的实施,以及工情、水情的变化使金山区水利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急需采取相应的的对策措施。

工程建设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管理手段,使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明显的效益,甚至通过管理还可以挖掘规划工程的潜力,提高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水环境建设、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配置等多种水功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总之,应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角度来提高水的系统管理水平,寓除害于兴利之中。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因此,我们在一方面抓好水利规划,完善水利设施,进行合理水资源调度的同时,更要进行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一)水利工程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区认真总结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形成的泵站三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灌溉管理制度,探索排灌管理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新路,全面推行灌溉泵站承包经营。

1996年开始,金卫镇水利排灌站在永联、永久、新圩三个村进行了灌溉泵站承包经营。1998年兴塔镇政府把农业服务体系推向社会,兴塔镇水利排灌站对15村66座固定灌溉泵站全面实行了承包经营。通过三年来灌溉泵站的承包经营,明确了所有权,搞活了经营权,打破了大锅水,使灌溉成本大幅下降。兴塔镇3.41万亩耕地可减轻农民负担68万元,提高了灌溉服务质量,受到了村干部和农民的好评。2001年金山区排灌管理所对兴塔、金卫和松隐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交流,推广、学习灌溉泵站承包经营做法,各镇排灌站结合本镇实际,全面推行了以村属灌溉泵站(或称为灌区)为核算单位的承包经营。

目前,我区农业灌溉泵站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集体经营模式,一种是承包经营模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灌溉服务体系和灌溉管理制度,如灌溉值班制、三职人员岗位责任制、春耕备耕检查制、折旧费使用制等。在排灌管理服务体系中,区镇级管理人员90名,村级三职人员3543名,其中灌溉泵站(俗称机口)主任229名,电工机工811名,放水员2503名组成了以泵站为中心的电力灌溉体系、以泵站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为确保农业生产用水、抗旱保丰收、为我区的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水利工程建后应采取的管理模式

水利工程是保障工程,体现的是社会效益,“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只有加强管理,摸索出一套先进管理经验,才能保证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广实施。应该采取“谁建、谁有、谁用”的原则,在区水务局的指导下,工程管理权交由镇排灌站统一管理,建立相应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落实专人总负责,按农户各自承包田的范围,自行承担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维护、维修的职责,并与乡(镇)、村、组签订协议书,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全区域实行计量用水,计划用水、有偿服务,走以水养水的商品化道路,并从收取的水费中按10%的比例提取水利设施维修费,用于水利设施的维修,使水利事业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建后应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保障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是涉及广大居民生活、生产安全的一件大事,必须建立一整套法律、行政、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推进机制和保障体系,以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长效管理。

(1)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的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的政策法规体系,首先应严格贯彻《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上海市防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具体实施时按照《金山区水务总体规划》、《金山区水功能区划》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在此基础上制定与水利工程建设相配套的专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如《金山区低洼圩区管理办法》、《金山区镇村级河道整治管理办法》、《金山区农村桥梁建设管理办法》、《金山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等相应政策和办法。建设时应从工程的规划审批、建设立项、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等方面严格管理,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推进。另外,应加大执法管理力度,落实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按程序建设,依法管理。

(2)建立水利工程的行政推进机制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水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规划、财政、水务、农业、环保、市政建设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并且由于涉及范围广,又是长期任务,应成立由相关职能单位组成的金山区水利工程管理协调组,定期联系,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己有机构的业务范围,明确管理的责任单位,分别对有关方面进行管理,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系统。

(3)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资金筹措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措的方法。一是公共财政投入(区、镇财政),按照引导性、补、扶持性原则进行;二是地区和社会配套投入;三是受益者投入。

(4)建立社会宣传教育体系

对社会加强水利工程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树立人人监督与保护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参与,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和增强广大市民的关心程度,形成公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保护的氛围。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水利工程;工程管理

一、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一样,都需要全面系统的经营管理,除此之外,水利工程项目还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第一,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强烈全面性和系统性。一方面,在同一区域内,每一个水利工程项目都是整体水利系统的组成部分,每个水利工程项目之间既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同时又存在互相制约的作用。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项目与其他项目之间也是密切相关的,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需要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全面的进行思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案切实可行。第二,水利工程项目和其他工程项目一样,都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影响,另外,水利工程项目与其他项目不同,除了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具有影响之外,水利工程项目对自然环境也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水利工程项目对所在地区的河流、湖泊会有很大影响,如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合理,会促进所在地区河流的管理,如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合理,就会对所在地区的河流产生破坏,造成水资源流失,严重时甚至导致河流干枯。而且,水利工程项目对所在地区的地貌、气候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第三,水利工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在复杂的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下进行的,整个工程项目承受着水的浮力、冲刷力、渗透力、推力等力学作用,与其他项目相比,施工条件更为复杂。第四,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普遍较大,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技术十分复杂,而且工期普遍较长,投入的资金成本较多,因此,在施工建设时必须严格的进行分析和操作。

二、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风险

想要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工作,对项目进度控制风险的认知是首要前提,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是多方面的,主要就是指那些能够导致工期延长,或者使工程项目建设完毕后无法及时回收资金的风险。

(一)内部不确定风险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内部不确定风险主要包括业主风险、规划风险、监督风险、承包人风险。

1.业主风险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业主风险主要有:①.由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②.由于工程项目的相关手续不健全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③.由于工程项目缺乏充足的施工场地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④.由于业主要求的改变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⑤.由于工程项目内外组织不协调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⑥.由于工程项目的资金未能及时支付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

2.规划风险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规划风险主要有:①.由于工程项目的规划方案频繁变更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②.由于工程项目的规划出现缺陷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③.由于工程项目的规划图纸出现差错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

3.监督风险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监督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监督人员没有履行对施工队伍的监督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二是监督人员没有履行对设计单位的监督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

4.承包人风险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承包人风险主要有:①.由于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②.由于工程项目发生安全事故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③.由于施工队伍的工作效率低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④.由于分包商不负责任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

(二)外部不确定风险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外部不确定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两个方面。

1.自然风险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自然风险主要有:①.由于气象条件恶劣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②.由于水文条件恶劣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③.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④.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⑤.由于建筑材料不合格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

2.社会风险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的社会风险主要有:①.由于社会经济不景气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②.由于资金筹措困难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③.由于物价上涨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④.由于交通不便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⑤.由于政策法规的变革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⑥.由于政府部门的干预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⑦.由于合作单位的问题给项目进度带来的风险。

三、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策略

(一)控制措略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作中的各项风险,其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组织策略、技术策略、经济策略、信息策略。

1.组织策略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策略包括:①.将项目进度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②.项目进度控制工作要分工明确。③.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要进行项目分解。④.要制定健全的项目进度控制制度。

2.技术策略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就是要积极探索合理的施工手段,力争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

3.经济策略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即是要保证项目资金的供应,在不浪费资金、避免不必要支出的前提下,给予项目建设充分的资金支持。

4.信息策略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信息策略就是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为项目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控制内容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内容要包含从审核承包单位到保修期满的整个过程,首先,要分析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确定各项控制目标。其次,要安排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流程。再次,就是要确立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具体方法,这也是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最后,要依据实时的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风险和隐患,进而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审核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如期完成施工任务,这就要求在进度控制工作中必须对规划方案进行审核,主要包括:审核项目进度的安排是否符合整个项目的总目标;审核项目进度的规划方案是否全面;审核项目进度的规划方案是否符合自然条件;审核项目进度规划的顺序是否合理;审核项目进度的规划方案是否符合资金、劳动力、设备、材料等实际情况;审核项目进度规划的各个环节是否协调等。

【结束语】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各个领域都在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做好项目进度控制工作,关系着整个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从更深的层面来讲,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作的成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水利事业必定会更加完善,继续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文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3):102.

[2]陈香生.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方法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107-108.

[3]王大伟,谈飞.基于关键链的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研究[J].水利经济.2010(01):52-54.

[4]赵德生.赢得值法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纠偏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06):222-224.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范围应广泛。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因此,分项工程质量能牵动整个工程,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工程实践中,项目业主不负责工程方面的问题,而是主要负责项目的宏观控制和高层决策。监理工程师受项目业主委托,在监理过程中代表项目业主的利益,服务于项目业主。设计室也是接受项目业主委托,在合同工期内完成设计工作任务,并对设计文件负责。施工单位在履行工程施工过程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要多请教设计室。施工单位要尊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的意见,对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疑问,应多听取意见并与之协商解决。只有遇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再由项目业主解决。

样板是一种标准模式,水利工程的样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1]。样板要体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具体化、实物化,使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照。因此,推行样板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样板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抓好以下5个环节。

技术工人的参与是样板成败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上的技术工人操作,容易把样板做好,在面上推广时也容易做到。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样板施工完毕后,现场施工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样板质量进行评定,一般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分别由项目部、项经部、有关质量员、项目经理或工程师鉴定通过或甲方指定的项目,应请设计方及甲方参加鉴定,特殊项目还要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样板一经鉴定通过,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2]。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

1.前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其组成也非常多样,因此,施工管理相对复杂。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目的是尽快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目标是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生产出合格工程产品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作为施工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不断发现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水利工程包括电力水利、农田水利、防涝水利、供排水水利等多种类型的工程,也有一部分水利工程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被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关乎整个工程的使用功能能否真正实现,所以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

(2)有利于协调处理好各方关系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工业企业、周边环境、气候状况、地势条件、交通城建、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因素。同时,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如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园林经济、地质气象等学科知识,增加了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所以,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科学的工程规划,加强对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地控制,确保建成利于民生的百年工程。

(3)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这些不可抗力因素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施工风险。尤其对于大型多功能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往往具备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投资金额大以及工程技术复杂的特点,只有加强工程施工管理才能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投资效益。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3.1安全管理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充分,安全检测仪器等配套设施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方面经费投入的力度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这些都制约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因为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投标报价的风险日趋加剧,对下投标费用的控制较难把握;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通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4.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措施

4.1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功能的实现,为此必须加大施工质量控制力度,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水利工程施工应以现场施工建设管理组织机构为主,并与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机制相结合,构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目标体系、质量管理沟通协凋体系等。

(2)健全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招投标机制、项目法人机制、工程终身负责制等。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并健全内部检查系统,加强施工质量自检。

(3)实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水利工程要建立全方位的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在施工质量事前控制方面,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以及质量保证体系,为水利工程规范施工提供有力保障;在施工质量事中控制方面,要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原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的质量,严禁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要落实二级三检制度,其中二级是指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工程师总检,三级是指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单位终检,从而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层层把关,杜绝存在质量事故隐患;在施工质量事后控制方面,要认真收集工程施工相关资料,深入施工现场调查,对已完工的整体工程进行质量验收。

4.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水利工程要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按期保质完工,施工进度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确定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编制施工进度总计划,各部门要根据施工进度总计划编制各自的工作计划,如材料供应计划、人力资源供应计划、机械设备安排计划等;其次,认真落实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通过比较分析实际施工进度情况与施工进度计划存在的偏差,进而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逐步缩小偏差,避免对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再次,协调处理好各方关系,施工单位要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商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化解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矛盾,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保证施工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施工资源及时供应,以满足工程正常施工的需求。

4.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为了实现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应当实施全面的施工成本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确保各项费用支出严格执行成本计划。首先,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必须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并充分考虑影响成本控制的各种因素,尤其对于材料成本而言,要做好材料价格调研工作,尽可能选择今后发生的价格;其次,实施施工成本动态控制。每周、旬、月对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产生成本偏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如果在施工中因出现新情况而增加新的成本费用,必须对这部分成本费用进行预测、分析和实时控制。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

1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维护资金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但已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费用和新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地方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新兴的农田水利技术不能迅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缺乏专业化的运行管理人才

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工程由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由政府水务部门管理,管理运行人员大多是从事非水利管理工作的干部,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同时最近几年建成的许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维护和指导,致使违规操作的现象屡屡发生。原本设计的工程使用年限,在违规操作和不能及时维护的情况下,不但无法发挥其工程效益,还大大降低了工程使用寿命。

1.3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建设受管理体制的制约

西北地区各县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维护和建设的管理,隶属关系错综复杂,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护制度并存。政府管水、农民用水的传统管用模式专业化管理意识薄弱,粗放式管理没有转化为精细化管理,水利工程的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外,材料购买、检验及老旧工程的维修还缺乏统一规范的制度管理,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2解决对策

2.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利国富民,效益具有持久性。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多年来国家投资兴建的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和灌溉的综合性作用,对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和助推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西北地区的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加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正常发挥工程效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持久性效益,必须加大建设与维修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加强运行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水平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涉及范围较广、管理难度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工作岗位,及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使全体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聘用和引进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加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和建设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将原有工程管理人员,根据专业水平的不同合理进行岗位调整,将掌握水利机械工作原理且熟悉机电设备性能的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到泵站操作和运行管理工作岗位。在工程灌溉管理和供用水管理工作中,要将熟悉工程特性、灌区情况和供用水工程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安排在灌溉管理和供用水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确保灌溉管理、调度运行和供用水管理正常进行,充分发挥灌区工程效益。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单位,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每年运行管理间隙,轮流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学习借鉴相关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先进经验,逐步改善自身不足,丰富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工作技能。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健全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体系,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2.3重视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做好工程项目审查审核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是整个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在工程项目周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就要引起高度重视。收集整理资料要力求全面准确,认真做好工程规划论证工作,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查审核工作,提高工程规划质量。在水利工程规划阶段,要根据特定水利工程规划要求,深入细致地收集相关技术资料,认真编制规划工作报告,做好报告审批工作;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要紧紧围绕已经批复的规划内容,依据国家水利工程基本建设计划,详细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工作,确保项目建议书质量;在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规划选址、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安全措施、节能设计、技术经济等方面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科学合理的论证;在初步设计阶段,要做好工程勘测工作,技术数据要求真实精确,严格按照工程规模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初步设计。要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查制度,规范项目审查工作。充分考虑水利工程在经济、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水利项目建设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