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美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26:16

理性主义美学篇1

在《现代主义伦理学》中,欧瑟关注的问题是:人性是否生而有之?通过艺术或文学的教化,人类是否可能成为有道德的人?欧瑟通过对文学中“人性”的考察将现代主义纳入西方的文学传统中。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吗?在现代主义时期,人性发生变化吗?具体到文学领域的讨论中,叶芝、艾略特、乔伊斯、伍尔夫和贝克特五位作家在作品中如何呈现和发展他们的现代主义伦理观点?

欧瑟认为现代主义延续了唯美主义传统,其本质是否认人性的存在。他分析了现代主义最经典、最有影响力的五位大师的作品,试图证明现代主义道德是基于脱离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个人意识。他指出笛卡尔哲学的传统之一便是否认人性的存在,并依次梳理了笛卡尔对一系列思想家的影响:从康德、威廉詹姆斯、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胡塞尔、莱维纳斯、德里达,一直到福柯。而与唯美主义传统相对的是两大确信人性存在的思潮,分别为“新达尔文主义”(oser1)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oser5)。这两种思潮虽截然不同,但都“目标宏伟也具有缺陷”(oser1)。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品克(Stevepinker)。在《白纸一张:现代主义对天性的背弃》一书中,品克阐述了他对“天性与教化”(natureVsnurture)的这一古老争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是有天性的,而且经过亿万年进化形成的天性以复杂的方式预设了我们的身份和行为方式。可见,品克对人性的理解显然受到了进化论的影响。欧瑟并不认同品克的人性观,而是推崇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观与道德观。他指出过去的二十年里出现了亚里士多德式的坚持“具体而真实的道德生活”的信仰的复兴(oser5)。“亚里斯多德式的身体”一词也在本书中不断出现,指的是与真实世界接触的、并在群体中行使特定道德行为的个体。“亚里斯多德式的身体”是自然的、真实的、具有目的性的,并且是头脑与身体的统一。而与之相对的是头脑与身体分离的“现代主义的身体,。从16世纪以来,笛卡尔式对人性的误解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现代主义正是笛卡尔式“头脑与身体分离”在文化上的表现。欧瑟认为现代主义的目的就是用“现代主义的身体”、“美学的身体”、以“头脑里的影像(animageinthemind)”(oser9)来取代“亚里士多德式的身体”。

厘清了现代主义伦理观的理论源头之后,欧瑟对比了两位杰出的维多利亚时期评论家马修阿诺德和瓦特帕特的不同观点,并指出两人观点的对立预示了现代主义伦理和亚里士多德伦理观的冲突。阿诺德“为人性作了最后一次辩护”,此后佩特的观点在现代主义潮流中独领风骚。与亚里士多德一样,阿诺德将身体和头脑相结合的行动置于诗歌的中心,提倡从行动中得出“伟大的人类情感”(oser11)。而佩特却恰恰相反,从大众的人类经验中疏离出来,转向个性化的和抽象的人类意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将美德建立在习惯的基础上,而佩特却认为,习惯窒息了他在艺术和生活中所推崇的独特而强烈的经验表达。

在此基础上,欧瑟提出了他最有创见的观点,即现代主义延续了佩特的唯美主义思想,追求的是“与亚里士多德式的普遍标准世界相敌对的纯粹的美”(oser15),而这最终将导向“虚无主义最后的胜利”(oser133)。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真正完成现代主义的“道德课题”,唯有建立亚里士多德式的人性观,追求阿诺德所提出的“全面完善的人性”(humannaturecompleteinallsides)(oser11)。欧瑟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五位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叶芝、艾略特、乔伊斯、伍尔夫和贝克特,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来解释现代主义“用艺术改变人性”的道德课题,挖掘和探讨作品中的伦理思想,勾画出现代主义唯美思想清晰的发展脉络。

在第一章“叶芝超越自然”中,欧瑟追溯了诗人早期对象征主义、布莱克和雪莱的探索,后期对尼采、伯克莱和温德汉刘易斯研究,以及形成“存在的统一”(UnityofBeing)的这一美学思想的过程。欧瑟认为,叶芝试图塑造一种“美学的、伦理的和宗教的统一性”(oser43),一种整体性的幻象,但却拒绝用自然科学来支撑这种独立的主体性。与尼采一样,叶芝怀疑科学的基础和价值,笃信“科学和艺术必须严格地区分开来”(38)。叶芝试图用形而上的理想主义来取代科学,从而陷入了笛卡尔主义带来的怪圈。他全盘否定了科学的指导性力量,使个人思想成了作品的全部内容。他不仅将艺术置于自然之上,也只通过艺术来理解自然。欧瑟认为由于受制于这样的指导原则,在叶芝的世界里,“一切都变成了精神,物质却不存在了”(oser43)。

在第二章“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现代亚里士多德”中,欧瑟将艾略特作品评论与亚里士多德、哲学家布拉德雷和阿诺德的观点紧密结合在一起。欧瑟不仅细致地分析了艾略特与亚里士多德和阿诺德的关系,而且深入挖掘了阿诺德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继承。欧瑟把诗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像但丁一样“通过神经系统和血液”与社会相连的诗人,另一类则是与社会毫无联系的“文学流放者”(oser53)。早期的艾略特应该属于第二类诗人,尽管艾略特的宗教诗却需另当别论。欧瑟借用了布拉德雷对于进化论式的自然主义伦理观和清教徒式的神学伦理观的区分。根据布拉德雷的观点,人们的文化常规一般来源于第一种伦理观,而第二种伦理观教导人们疏离于自然,将自我意愿完全交给上帝。欧瑟认为,艾略特的《鸡尾酒会》中西莉亚孤独而“神秘的英雄主义”(oser63)与爱德华、皮特等被社会所谴责的道德观戏剧性地展现了这两种伦理观的区别。

在第三章“詹姆斯乔伊斯:怀疑主义者之爱”中,欧瑟认为乔伊斯的道德观具有“浪漫的讽刺”的特点,是一种“通向道德权威的健康的怀疑论”(oser66)。他指出乔伊斯的怀疑论是一种自由形式,它既抵制了将人们导向战争和暴力的狂热,也丰富了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尽管乔伊斯大量使用了浪漫主义讽刺,但他追求一种建设性的道德目标,而他的作品本身也成为了一种道德教育形式。在《一个青年画家的肖像》中,斯蒂芬的成长经历了初期的自我意识到改良的(refined)自我意识的转变,为作者和读者确立一种真实的生活和自我统一的模式。斯蒂芬拥有一种艺术和精神上的优越性,而这恰恰是佩特的思想在他身上的体现。“在艺术的梦工厂中,身体沉睡了”,斯蒂芬完成了“美学洗礼”(oser69)。如果《斯蒂芬英雄》中的斯蒂芬拥有的是亚里士多德式的身体,那么在《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斯蒂芬已经转变为现代主义的身体。

在第四章中,欧瑟将伍尔夫置于与乔治摩尔及其《伦理学原理》的联系中,来探讨其美学观所蕴含的道德意识。根据摩尔的理论,美的意识本身就具有伦理道德的蕴涵,而“善”则是“意识的一种非自然的特性”(oser89),它的存在并不依附于亚里士多德式的身体。“善”存在于“对平凡的世界的存在和事物的意识”中,而亚里士多德却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oser86)。欧瑟认为,摩尔理论对伍尔芙产生了的极大影响,她的几部主要小说都凸显了美学化意识的重要地位。伍尔芙的美学意识是一种“革命性的意志,在涤荡心灵的同时重建人类现实世界”(oser92)。她相信,只有在美学家眼中世界才是一个美的存在。《到灯塔去》中的画家莉莉布里斯科将一位母亲和儿子转变成了紫色的三角形形状,《波浪》中的小说家伯纳德消融了世界和自我的区分,将其融合在“形式化思想的复杂的整体中”(complexwholeofhisformalizedmind)(oser101)。欧瑟指出在伍尔芙的美学观里,“形式主义战胜了人性”(oser92),而佩特的人性观取代了阿诺德的人性观。在伍尔夫的艺术世界里,“艺术的美,因其美本身,超越了对生活的否认”(oser101),而这种观点的实质便是以对美学意识的追求而抹煞了真实世界的存在。

理性主义美学篇2

1900年到1960年期间,也是英国证据法学及其理论研究的低谷期。最为著名的著作是克劳斯的专著《克劳斯论证据》第一版。该著作在出版之后很快就被实务人士和学术人士所认可,认为它是英国在证据法领域的前沿性著作。它的成功部分是因为实践的需要:它有助于填补空白。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显示出该学科在特定时期所处的状态。克劳斯在形式和实质方面都是务实的,他力求使该书适合不同的两个市场的需要,即同时适应于学生和法律实务工作者。他努力使该书不局限于对该学科理论作出最新的介绍。但是他的理论观念也只是对特定的证据原则,作出有意识的阐释而已。他对法律实务工作者所认为的重要问题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克劳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解释者,他对普通法有着清晰的、精确的和极其圆熟的掌握。可是克劳斯为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并不是很高,他几乎全部集中于证据规则的研究,而对该学科更广泛的领域似乎缺乏兴趣,对证据法学的逻辑方面、心理学方面以及实验方面都缺乏研究的兴致。克劳斯在该书的第一版中完全没有援引边沁或威格摩尔证据科学方面的资料。他曾经说过“他是为该学科快要被抛荒的时代而写作的”。

(十七)、最新动向

自1960年起,证据法学的研究兴趣开始逐渐但却稳步的复苏。在英国出现了法律改革委员会一系列的报告,1968年和1972年颁布的《民事证据法》是这些报告的总结成果。该证据法极大地减缩了民事案件中证据法的适用范围和实际意义。在刑事案件方面,1972年的刑事法律修正委员会的第十一次报告以及1981年的刑事诉讼程序王室委员会的报告,以一种含混的方法运用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并由此促使人们又延续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讨论,但是没有产生任何重要的立法上的变动。在这段时期,共同体的学者和法律改革者出版了一些著名的著作,但是这些都没有形成和主流传统的剧烈断层。

在威格摩尔顶盛期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这段时间内,尽管证据法学的发展不甚理想,但是判例法和基于判例法所写就的二手著作,还是相当成熟的,尤其是在期刊里发表的一些作品更是如此。证据法学的研究吸引了一些法律界的优秀学者,这一点尤其表现在美国,学者们的研究是颇有深度的。但是,他们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具体而微的,而且后来表明其生命力是相对短暂的。1977年,也就是在《联邦证据规则》制定后不久,两位前沿性的评论者指出:证据法学科领域应当来一点兴奋剂;自从上一代证据法改革者遭遇失败以来,它就一直处在凝滞状态。如果这样说前二十五年该领域未能出现任何一部有分量的著作,则可能只是稍稍夸张了一点。

从1984年的角度看,这种说法确乎有点夸张了。造成这种相对停滞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英国、美国和其他一些普通法国家,对证据的教学、写作和思考全都集中在证据“法”上。学者们倾向于遵循证据规则。许多年来,证据规则的范围缩小了,其重要性也降低了,它们也变得愈发简单了。但是,近期的许多发展都有望把证据法学科从沉闷而无生气的状态拯救出来。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发展都同证据和证明的各个方面相关,而基本上与技术性证据规则无关。

首先,佩瑞曼(Chaimperelman)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发展出来的新修辞学,对证据法学的研究产生了影响。这有助于我们回想起古典的和中世纪的修辞学研究,这种修辞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法庭辩论领域发展起来的。该学科表明,事实问题对于律师推理而言,能够提出和法律问题一样有趣和一样重要的问题。

其次,一个相关的发展是对在法庭辩论背景下所产生的盖然性推理的性质,发生了一系列的争论。在对证据问题的论述中,人们普遍认为事实审理者所关心的是盖然性,而不是确定性。然而,尽管在若干相邻学科盖然性的理论引发了极大的趣味,但是,在许多年来法律家们对所涉及的盖然性问题的性质几乎从来未曾留意过。之后,部分是因为加州于1968年发生的“人民诉考林斯”一案中出现了若干基础性的数字错误所刺激,在美国遂兴起了一个关于在诉讼中对数学的使用以及滥用的激烈争论。在开始的时候,一些主要的参加辩论者认为对于盖然性的所有推理,都毫无疑问主要是关涉数学的。但是,他们在关于将盖然性的计算公式运用到特定的情景中的正确方法,以及对在法庭上明确诉诸数学式的辩论在司法政策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等问题上,存有歧见。在1970年代后期,所有出现的证据法书籍都致力于将数字上的和数学上的盖然性运用于法律当中。到1977年,英国一个叫科恩(JonathanCohen)的哲学家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并非所有关于盖然性的推理原则上都是数学性的,有一些对于证据盖然性的判定,可以根据客观性的而不是数学性的标准予以合理的论证和评断。在哲学上,倾向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盖然性判断的,称之为帕斯卡主义;倾向于运用客观标准进行盖然性判断的,称之为培根主义。科恩进一步认为,虽然不是全部,但大多数法庭上的盖然性辩论都适合运用培根的归纳式理论,这种理论较之数理盖然性的标准观来得更佳。他并且认为,包括边沁,也许还包括威格摩尔在内的重要证据法学家,可能都属于培根主义的范畴。科恩的这些观点,在包括法律在内的许多学科中,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到现在为止都还未能纳入正规。

第三,还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便是对包括但不局限于证人心理学在内的法律和心理学的关系研究的兴趣开始复苏。在1890年和1920年期间,学者们对这个领域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在德国和美国。之后,可能是出于非常含糊的原因,这种兴趣完全消失了达接近五十年之久。直到1960年代,这种研究兴趣才开始恢复。这主要应归结于哈瓦德、马歇尔以及泰兰科尔及其他学者的努力。在开始的时候,这种研究在范围上是非常狭窄的,它主要是进行试验研究,而且也集中在某个具体的方面。但是过了些时间,一种批判性和分析性的研究方法应运而生了,证据心理学又一次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三、对英美证据法学主流思想的捕捉和概括:理性主义传统

对英国和美国证据法学专门化研究历史的某些重要片断的简要考察,至少应当足以说明,这种描述决不是对证据法这个专门性分支学科发展历史的直接案例研究。从很早的时候起,对于是否存在或是否应当存在任何形式证据规则,这种证据规则的确切地位如何,尤其是对证据问题作出司法裁断的地位如何、以及证据法作为一个学科的范围如何等等,就一直存有争论。在作者的关注点和市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周期性的紧张,以致在证据法的实质内容和文字形式之间经常存有难以弥合的距离。大多数的证据法学者几乎不可能不意识到将证据法的研究同程序法、实体法、心理学、尤其是逻辑学、认识论以及心理学等等割裂开来进行研究的虚构性或非自然性。可是,对证据法进行系统化和简易化并在某些情况下予以法典化的愿望,对证据法原则划定精确的和狭窄的界限也会产生同样的压力。根据某一个原则对证据法予以体系化的阐释和揭示,是吉尔伯特及其后继者的主要关心所在。对边沁、坎布利尼这些证据法学家而言,证据法的基本原则是某种自由证明的观念。吉尔伯特、皮克以及十九世纪几位重要的证据法学者则试图将证据规则归纳在存有不同理解的“最佳证据规则”的之上。斯蒂芬则旨在发现一个单一的“关联性”原则。所有这些努力都归于失败了,从撒耶以后,现代倾向是将证据法主要看作是对自由证明和证据自由衡量所施加的各种不同限制的一种汇合。

证据法学研究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领域。其中有一些争议确实属于证据法研究的某个特定方面,例如概念上的分歧、关于推定、传闻以及最佳证据规则的争议等等。其它的一些争议则体现了标准法律或法理学争议的具体应用,如对陪审团、对抗制或者法官造法、法典化等方面表示赞成还是反对的争议。有一些分歧,如功利主义者和义务论主义者之间的分歧、民权自由主义者和法律与秩序的主张者之间的分歧、帕斯卡主义者和培根主义者之间的分歧,则反映了更宽泛的差异。有一些争议在历史上有相当程度的连续性。例如,现在于英国就刑事诉讼程序及证据改革所发生的争议,在1820年代和1830年代期间就曾经在爱丁堡法律评论中进行过了。

虽说存在这些理论上的紧张和歧见,但是从吉尔伯特到边沁、撒耶、威格摩尔、克劳斯以及麦考密克,在几乎所有的证据法学家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共同点。在审判的性质和目标方面、在对过去事实的认识和确信方面以及在对争议事实问题的推理中所涉及的因素方面,英美证据法学者几乎无例外地,或者以明示的方式,或者以默示的方式,表现出了相似的看法。但是,他们在证据规则的范围和必要性、证据法的作用和理论基础、特定证据规则的细节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却存在着不尽一致的见解。但是这些歧见是在基本命题和概念相同的构架内发生的。

以包含着一系列主张或观点的模式形式或者理想范式,将那些为英美证据法学者所共同认可的认识论和逻辑学上的重要命题提出来,是适宜的。这些命题是学者们都予以接受的。

(一)、关于认识论上的命题

1、事件和事态发生并存在于人们的观察之外;真实的陈述是同事实相符的陈述,也就是同外在世界中的真实事件或事态相符的陈述。

2、对过去事件的当下认识原则上是有可能的;在此背景下,“认识”意味着有保障的确信,它满足了与真实世界的事实陈述真实性相联系的特定的证明标准。

3、对过去事实的当下认识,典型地看只能基于不完全的证据。由此所派生,对所主张的过去事实真实性的证明,典型地看只能是一个盖然性或可能性的事情,而缺乏完全的确定性。

4、对过去事实主张的真实性的盖然性判断,一般地说,必须基于对外在世界中事件通常过程的“库存知识”来进行。在任何一个给定的社会中,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库存知识”依次包括盖然性、为科学界所确立和接受的一般定理、专家意见以及基于社会成员经验而形成的“普通意识”定论。

(二)、关于审判中事实认定的命题

1、特定的过去事实主张真实性,也即案件中系争事实的真实性,必须根据提交给决定者的相关证据获得证明,

这是实施实体法的必要条件。

2、基于证据,通过对事实主张真实性的决定实施实体法,乃是实现补救的正义也即法律正义的必要条件。

3、既然对于事实主张的决定一般只能发生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那么,法律正义便只能满足于缺乏绝对确定性的证明标准。

5、决定的正确性,也即,将有效的实体法正确地适用于被证明为真实的事实,乃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当然,对于决定的正确性应当被赋予何种优先性,还存在着争议的余地。因为,这个价值同诸如国家的安全价值、家庭关系的保护价值、程序公平价值以及其他价值,存在着潜在的冲突。特定的证据制度、证据规则、证据程序、证据技术以及证据手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事实认定上的精确性,是对它们作出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它不是唯一标准,此外,诸如速度、便宜、程序公平、人道主义、公共信任以及避免对程序参与者的骚扰等等,也是可适用的评价标准。这些关联的优先性应当如何设定于这些各不相同的标准,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事情。

(三)、关于审判中推理的命题

1、在并且只有在对于争议事实主张真实性的盖然性判断,是基于提交给决定制作者的相关证据获得的推论而作出之时,审判中的事实认定方法才是“理性的”。

2、由证据所作的推论是否有效是由逻辑法则来规范的,适应于对事实主张盖然性判断的形成和确证的典型的推理模式是归纳法,而演绎法起着第二位的作用。至于是否所有的盖然性推理原则上都是数学式的,或者,是否有某些法庭上的盖然性判断原则上是非数学式的,也即是培根主义的,还是一件尚存争议之事。

3、将归纳法运用于现有的证据,对过去事实主张赋予盖然性的真实价值,乃是有可能的。

(四)、关于审判模式的命题

如果上述的观点体现了证据理性主义理论的标准要素,那么,要在证据理论和审判理论之间划分明确界限,显然就只能是一个虚构。一般来说,证据理论以审判理论为前提,或者构成审判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对于这种关系的论断也有必要持慎重态度。这部分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证据学者都对审判理论发表了明确和成熟的观点,部分是因为在英美审判制度的目标和成就的相关表述上,学者们所达成的共识,较之在证明的逻辑学和认识论上所达成的共识,要来得少。然而,我们可以把理性主义的审判模式作为理想模式,这个模式既适合证据的理性主义理论,也为人们所广为接受的成熟观念所认同。边沁提出的审判模式稍作修正,便构成了理性主义的审判模式。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重要证据法学者都是法律实证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但是,证据的理性主义理论必然以边沁提出的那种以“决定的正确性”为主要目标的审判理论为前提条件。虽然关于该审判理论还有许多细节方面的争议,但这种争论都不是针对该理论的“合理内核”。由边沁提出但稍经修正的理性主义审判理论,表现为两个模式:第一模式是对立法内容的设定,反映了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关系,程序工具主义是该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二模式是对司法理想的期待,为第一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和实践基础。在这两个模式中,第一模式是决定性的,第二模式是反应性的。

第一模式的内容是这样设定的:

1、形式法的

2、直接目标

3、是根据对提交于(以一种旨在导致真实和发现非真实的方式)

4、被认为是有能力的

5、和公正的

6、具有反腐

7、防错的充分保障的

8、并且具有充分复核和上诉规定的

9、决定制作者的

10、既有关联性

11、又有可靠性的

12、证据

13、的仔细的

14、和理性的

15、衡量

16、通过对由法律预先规定的精确的特定事实主张,也即争议事实

17、具有重要性的

18、真正的过去事实的

19、精确决定

20、并通过对被认为与功利主义(或其他的善)相符合的

21、有效的实体法

22、的正确运用

23、作出正确的决定。

第二模式是这样阐述的:

24、一般来说,这个目标是以一种具有一致性

25、公平性

26、和可预见性的方式

27、予以实现的。

基于现在的目的,如果这样说,从吉尔伯特到威格摩尔甚至直到现在的所有重要的英美证据法学者和理论研究者,大致上都或明或暗地接受了以上这些审判模式观念,则是有合理和充分的理由的。当然这不是指在对这个特定的公式的态度上也是如此。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有两个:一是,英美诉讼制度采取了一种同过去非理性证明模式形成对比的决定争议事实的“理性”模式。一如撒耶曾经指出的那样:从前采取物理或者机械的方法所审判的事项,现在代之以推理的方法来审判了。二是,采纳了“合理性”的特定观念,或者将它视为当然了。在培根、洛克和密尔等英国经验主义的哲学著作中,可以发现对合理性的经典型表述。但是这个语汇自身并不是太雅致,因而将这种“智性主流”称作为证据法学的古典理性主义传统是适当的,这样可以强调“理性证明”这样一个核心理念,并将特定的合理性观念作为理性证明的基本命题之一。

在证据法学理性主义传统范围之内讨论证据问题,其典型的命题可以简洁地表述如下:认识论是一种可知主义,而不是怀疑主义;相应的真理理论一般是指协调的真理理论;制作决定的模式被看作是“理性的”,它与诸如决斗、宣誓或者神明裁判等“非理性”模式形成对照;推理的典型模式是归纳式;对真实的追寻作为实现法律正义的一种方式,应当被赋予较为优先的社会价值,但并不必然是压倒一切的价值。

说现代审判制度是“理性的”,只是理性被认为是该制度中的具有可行性的“理想目标”,这并必然不意味着该理想目标一般总是会在实践中化为现实。在理性主义的证据法学传统内,经常可以见到对现存的诉讼手续、诉讼程序、诉讼规则以及诉讼制度的批评,说它们未能实现理想模式的标准。该模式中的第一部分是“指令”。它陈述了一种理想和标准,据此可以对实际的规则、制度、程序和手续进行判定。对此标准的接受,并不必然意味着某个特定的制度或者该特定制度的某个方面,在特定的时间内,都能在建构上或实际运作上满足这些标准。该模式的第二部分旨在说明该制度在整体上应当能够运作良好。理性主义传统中的重要理论研究者没有一个是完美主义者,他们都没有寄望于该理想能够百分百地化为现实。诚然,边沁的《司法证明的理论基础》一书是该理想模式的主要理论渊源,正是该书中提出的审判理论,成为对边沁那个时代英国(在一定的意义上还包括苏格兰和欧洲大陆)诉讼程序、诉讼手续以及证据规则进行深刻而广泛地批评的基础。探讨任何一位学者对他们自己的诉讼制度,在整体上或者某个特定的方面,究竟能够满意到什么程度,这当然是可能的;但是,这种判断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它还涉及一个更多的步骤,这就是将所规定的一般标准适用于特殊的事例中去。

于是,将审判方面所存在的理想的理性主义和满足现状的理性主义清楚地区别开来是极重要的。从中区分出第三种类型的理性主义也是有益的,这可以称作为乐观的理性主义。为了适用指令性的标准,人们需要对特定背景下能否在实际中实现或近似地实现这些标准的前景作出评估。对于许多接受这种理性主义模式第一部分命题的学者来说,他们的观点可以合理地认为是,该模式所体现的各项标准,代表了一种具有可行性的理想,而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或乌托邦式的理念。甚至刻薄如边沁、弗兰克之辈的批评主义学者也相信,他们所提出的建议将在实际中有助于极大地提升审判合理性的层次。他们属于乐观的理性主义者。在此意义上,前面所提及的几乎所有英美证据法学者都可以说是乐观的理性主义者。简而言之,在英美证据法学发展的主流中,几乎所有的重要证据法学者都是理想的理性主义者,其中绝大多数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又都是乐观的理性主义者,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但是绝非全部学者,对他们那个时代以及他们那个司法辖区的对抗制的中的运作状况,是相当满意的。

在强调理性主义传统的持续性的同时,我们必须仔细避免犯时代错位的错误。边沁、威格摩尔所处的时代与现代证据法学者所处的时代,在许多重要的方面都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但是尽管如此,证据法学中的核心理念确实具有显著的持续性。有几个因素有助于解释这个现象:首先,证据法学者对与基本命题都不加以审视而相互接受。在十九世纪证据法的教学和创作是相互分离的,而处在一个互相鼓励的状态。对证据原则的探寻和对证据规则予以法典化的愿望,为在证据规则和实体规则及程序规则之间划分明确的界限,提供了强烈的动因。这种被斯蒂芬和撒耶推向极点并奠定基础的学术倾向,使证据法的研究同其他领域知识的发展相当严重地隔离开来了。证据的研究与证据规则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规则适用范围的狭隘解释划上了等号。这种学术研究上的倾向也自然使英美证据法学植根于单一的哲学传统之上了,这便是由洛克、边沁、密尔、斯蒂威克和诸如埃耶这样的现代分析哲学家所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边沁与威格摩尔因采取了更为广泛的研究视野,而与他们同时代的大多数证据法学家区别开来了。这正是他们具有持续影响力的原因所在。除若干需加说明的问题外,他们都属于深深植根于十八世纪思想体系中的相对单一的协调一致的传统之主流。这就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和主要的理论倾向。了解这一点,对我们了解证据规则在英美国家整个证据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有帮助的。

四、证据法和程序法的交错

我们应当在程序法的演绎和运用当中,探询证据规则和证据制度的源流和发萌,解析各项证据规则的大言微义,以及与程序交错适用中的无穷趣味。离开程序法,简直无法理解英美证据规则的来龙去脉,更无法领略其微妙之处的深刻意蕴。从外在的视角看,英美证据法的却有些怪异乃至匪夷所思,但我们研究和考察英美证据法,必须由置身其外到置身其中,在其程序环境的笼罩着以及程序规则的引领下,品尝其味,然后方能渐至佳境。诚然,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英美证据法学的发展历史,充分映现了这句至理名言的正确性。每一种证据规则的形成,是司法经验的积淀;每一套证据规则体系的型构,是司法经验的升华;每一个证据规则例外的出现,也无非是司法经验的智慧闪烁。当我们读到证据规则一般化表述,我们钦羡;当我们读/:请记住我站域名/到证据规则的例外,我们感喟;当我们读到例外的例外,我们茫然;当我们读到例外变成了原则,我们欣慰;当我们读到该原则又有了例外,我们进入了新的境界,体悟到了法的生成规律。

美国的证据法来源于英国证据法,与大陆法国家的证据法有相当大的区别。大陆法国家的证据法融合在诉讼法之中,不具有独立性,其内容也简陋粗放,实行自由心证主义。英美法并不标榜实行自由心证主义,相反大存在着大量的证据规则,制约着自由心证主义的扩张。这些证据法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均有其相异的程序法理念的背景。再加之,美国的证据规则也出现了缓和的趋势,而这些都与其程序法理念的变迁相关。我这里想就美国证据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证据规则作出一个程序法理由的分析,用以证明:美国的证据法是由其程序法及其司法制度所决定的,其程序法和司法制度发生了改变,必然导致其证据法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广义言之,民事诉讼法是由程序法和证据法相组合而成的,证据法与程序法又是互渗互透、交织在一起的。离开证据法的程序法,与离开程序法的证据法,对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规范而言,都是难以设想的。现代民事诉讼法实行证据裁判主义,同时又以司法逻辑三段论为行使司法权的基本模型,这就使得证据问题、法律问题与程序问题如水乳般交融于一体,难舍难分。诉讼法实际上就是以这三条线索以及它们的发展逻辑而建构的。就证据制度而言,其动态面,固与程序法合为一体,即便其静态面,也难脱程序法的影响与支配。研究证据制度,型构证据制度,必须将它置于程序法的层面,与程序法的构造同步进行。程序法支配着证据法的样态,证据法中的每一个内容设计,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程序法的需求与影响。无论是大陆法还是英美法的立法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这里想进一步探讨:在美国,其程序制度是如何影响其证据制度的内容及运作方式的。当然,程序制度涉及的面极其宽泛,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都予以探讨,这样做也没有必要,尤其是,有一些共通性的程序制度对证据制度的影响也因其同质性而可以忽略不计。我在耶鲁大学的导师、美国学者达马斯卡教授(professormirjanRDamaska)在其著作《漂移的证据法》(evidenceLawadrift)中对此曾作出过深刻的研究。受其启发,我认为,影响美国证据法发展的程序因素和司法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抗制诉讼模式对证据法的影响;二是陪审制对证据制度的影响。此外,集中审理利主义对证据制度也有较大的影响。对抗制、陪审制与集中制可以说是英美国家诉讼法制度的三大支柱性基本原则。它们在实质的意义上塑造了英美的证据制度。这里也打算以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法制为参照,进行适当的比较研究。与对抗制相对称的诉讼模式为职权制;与陪审制相对称的民众参与司法的制度为参审制;与集中制诉讼运作模式相对应的乃是间断制审判方式。后三者皆为大陆法所采。同样的道理,职权制、参审制与间断制对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也正是在这三对制度的比较中,呈现出了两大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基本区别。这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建构无疑会有参考价值。

(一)、对抗制对英美证据制度的影响

1、在对抗制影响下所形成的证明模式

英美证据法除对其本国的实际操作者外,对其他任何法系都有一种陌生感。在该证据制度中,调查事实的既定方式与司法外的日常方法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当事人具有对证据收集的主导权。这就是所谓当事人控制原则,也是对抗制诉讼模式的必然体现。

对抗制所形成的司法调查模式与司法外的调查模式是有区别的。在分析这种区别以前,首先应指出,在对证据的有效性进行推理的领域,英美证据法并无太多的特别之处。其特别之处在于:法庭审理中事实认定者的行为方式,以及,程序参与者所使用的将证据信息输送给事实认定者的方式。前者表现为事实认定者的消极性特征,后者表现为程序参与者的主导性特征。事实认定者的消极性特征与程序参与者的主导性特征两项结合,便是英美证据法的对抗制特征。

事实认定者消极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一,事实认定者虽然作为最终决定的制作者,但是,他们制作决定所仰赖的证据信息却完全被动地来源于当事人所选择的证据和证人。在为制作裁判所需要的证据信息方面,事实认定者完全处在无能为力状态。其二,事实认定者在庭审前对案件事实毫无所知,具有“无知之幕”的特征。他们的认知需求是非常强力的,但却自缚手脚,抑制自己的认知欲望。这一点,也是违背常理的。其三,根据对抗制的原理,他们必须决定何方当事人形成了一个更好的案情。如果他们调查收集证据信息,必然带有倾向于一方当事人的偏颇性。法官尽管可以依职权调查证据,但其过分积极的介入当事人一边,常常会遭到另一方当事人的抗议,理由是,法官这样做,实际上便向陪审团显示出了自己对于证人可信性的观点。所以,法官通常不依职权收集证据,也不依职权询问证人,也不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发表评论性意见。陪审团也是如此,他们也不向证人提问。事实认定者这种消极性特征,与大陆法国家的事实调查模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事实调查模式皆有区别。在大陆法国家,无论是职业法官还是外行法官,只要他们愿意,他们都可以参加到证明活动中去。他们之所以可以自由地从事证明活动,主要是因为他们负有作出正确决定、发现客观真实的诉讼责任。在大陆法国家的法律意识中,深深地根植着一种观念,即,裁判者应当接受判决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应当在考虑其他人提供的信息之基础上予以完成。即使在诸如意大利这样的采用英美模式改进其证据制度的国家,也坚持认为,法官应当保留证明的主动权以及询问证人的权利。

当事人主导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一,当事人主导性特征源起于英美国家将案件事实一分为二的案情概念。从诉讼一开始,双方当事人即分别主张各自的事实,从而形成各自的案情。这一点就非同寻常。当事人决定何种事实作为诉因事实提出来,并以之为证明对象。这一点很少被学术界论及,这不是因为它不重要,更不是因为它不符合事实,而是因为它往往被默认为诉讼制度的前提。对抗制中其它的含义将它给淹没了。其二,为了使各自的案情获得法院认可,当事人必须积极提供证据从事证明活动。当事人的积极性为其主导性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其三,对证人的直接询问和交叉询问,使案件事实的信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来,交叉询问的范围受直接询问的范围制约。其四,证人作证的过程经常被一些技巧性的异议打断。其五,在终结辩论中,律师必须将整个案件事实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这样,到最后呈现于法庭的,乃是两组截然不同的案件事实;这两组案件事实如同黑夜中行驶着的汽车,散发出的两柱光亮。法官需要判断的,是这两柱光亮哪一柱更亮。这与大陆法国家完全不同:其一,在大陆法国家,案件事实是单一型的,不分为原告方案情和被告方案情。其二,案件事实的调查由法官主持。其三,证人作证采用叙述性方式,对证人的询问在证人叙述之后进行。当事人对证人的询问只有在法官询问完毕之后,才能进行。其四,大陆法国家所采用的调查事实的模式,所针对的是一种更加笼统的案件事实之光,因而使之与司法外的事实调查模式相接近。在这样一种模式中,证人可以更加自由地叙述他的所知所闻,并且对案件事实可以自由地作出自己的解释,与之相比较,英美法系的证人则似乎被交织于主询问与交叉询问的囚笼之中。大陆法国家的证词的自然联贯性获得了保全。一个证词的自由叙述环境,是与证据异议制度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大陆法国家,证据异议制度一般不具有重要意义,甚至于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即使遇到非法证据,当事人一般也是在该证据完全被提供之后提出异议,这种异议对法官的影响力显然便弱了许多。在英美国家,一个有价值的证据极有可能因其提供方式之不妥而受到排除,而这一点,在大陆法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可见,英美国家和大陆国家在证据制度上的区别,实际上是一个人为的证据制度和自然的证据制度之间的区别,一个富于技术性的证据制度和一个通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证据制度之间的区别。区别的结果,英美法证据制度降低了它的达成正确裁判的功能。现在还不能得出结论认为,英美证据模式较之通常生活中的证明模式是一个改进,但是,存在于当事人控制型证据模式与期望获得客观认识的事实调查之间的差异或距离,是确乎存在的。

2、对抗制对证人作证规则的影响

理性主义美学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完美主义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71-02

【abstract】thispaperaimstolearnifthereisadifferencebetweenminorityandHanundergraduatesonperfectionism,sincethesetwogroupscomefromdifferentlifeandstudybackground.theresultsshowthatthereisnodifferenceonperfectionismbetweentwogroups;butinthestudyofrelationshipbetweenacademicscoresandperfectionism,Hanundergraduates’englishlisteningscoresaresignificantlyrelatedtoperfectionismtotalscores;tootheraspectsofperfectionism,Hanandminorityundergraduates’englishlisteningscoresdidn’tshowsignificantrelativity.

【Keywords】minorityperfectionismRelativity

关于完美主义对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的研究在国外已进行已久,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才刚起步。完美主义者要求凡事尽善尽美,为自身制定高标准,有较高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恐惧失败,注重外表的呈现(王敬群,梁宝勇,2005)。不同的完美主义模型研究了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期望模型提出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或者忽视都有可能是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学习模型提出,完美主义具有家庭性,儿童通过模仿父母的完美主义表现而形成完美主义特质。Flynn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也发现,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知觉到的父母的完美主义间相关非常显著(2001);社会反应模型也提出,恶劣的生活环境(如身体虐待、心理折磨、爱的剥夺等)也会使儿童发展为完美主义特质。Frost等(1991)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地完美主义与父母的严厉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焦虑抚养模型提出,因为感受到父母“避免犯错”的焦虑,儿童从而发展形成了完美主义特质。当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时,如果个体将压力内化,就形成自我取向型完美主义;如果将压力外化,即对他人要求完美,则形成他人取向型完美主义。在Hewitt和Flett(1991)提出的理论中,区分了三种完美主义,除上述的自我取向型完美主义、他人取向型完美主义外,还提出了社会期许式完美主义。社会期许式的完美主义者常常意识到他人会严厉地要求自己去达到不切实际的标准。

如上所述,生长环境、相处的人对完美主义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社会语言学家曾提出,语言的差别不仅反映了说话者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决定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法,这就是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设”。人类学也曾提出,人们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更专注于特殊的认知操作,因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类在认知能力上有所不同(万明钢,2002)。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多语言的环境中,语言习得能力强于汉族学生。但是生活、学习条件远远不如汉族学生的优越、有竞争力,来自父母的压力也相对少于汉族学生。汉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有学习压力的环境中,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的是要求在学习中少犯错误,要求尽可能的获取好成绩,摆脱平庸。“出类拔萃”常常是来自父母的高要求。近似完美主义的要求对于汉族学生来说可能更加明显。那么,对于来自不同生活环境和父母要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他们的完美主义与汉族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有差异吗?汉族大学生会表现出更高的完美主义心理吗?两组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英语听力成绩有相关性吗?希望这些问题能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得到解答。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云南民族大学2010级人文学院和东南亚语学院137名大学生,其中汉族69人,少数民族68人。少数民族包括回族、彝族、壮族、白族、怒族、纳西族、苗族、傈僳族、布依族、满族、藏族、傣族、哈尼族、普米族、拉祜族15个少数民族。

表1被试中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成分

民族汉族少数民族回族彝族壮族白族怒族纳西族苗族

学生数6968919316153

所占比例(%)50507142120.742

民族傈僳族布依族满族藏族傣族哈尼族普米族拉祜族

学生数21131211

所占比例(%)10.70.720.710.70.7

2.研究工具

(1)多维完美主义问卷(mpS)。研究采用王军和戴晓阳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问卷(multidimensionalperfectionismscale,mpS,2008),该量表由完美主义高标准和完美主义适应性两个分量表组成。完美主义高标准分量表包含自我完美主义、他人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3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完美主义倾向越明显。完美主义适应性分量表包括情绪和认知行为2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由追求完美主义所引起的不适应性表现越突出。该量表包含29个题目,采用五级评分法,很不同意=1、基本不同意=2、无看法=3、基本同意=4、很同意=5。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分析,该量表在信度方面的系数分别为0.74和0.78;一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9和0.84。在效度方面,因素分析结果也证明量表的结构符合理论设想。4个维度(除他人完美主义维度外)和2个分量表得分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说明该量表有良好的实证效度。

(2)英语期末听力成绩。英语期末听力成绩在期末考试后获得。

3.研究方法

期末考试前一周现场发放“多维完美主义问卷”,学生各自对问卷上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完毕后当场回收。共发出问卷137份,收回137份,回收率100%,无无效问卷。

英语期末听力考试成绩在期末听力考试后进行统计。

研究过程中被试高度合作,问卷完成质量高,数据可信度高。

4.统计工具

采用SpSS17.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分析统计学差异及其意义。

二、数据分析

1.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对比

从表2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各维度以及总分分值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各值均>0.05。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在完美主义心理上和汉族大学生相比没有差别。纵然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也并没有让两组被试产生不同的完美主义心理。但通过对两组被试的各个均值进行对比后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完美主义平均分低于汉族大学生,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没有汉族大学生那么高。汉族大学生更加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以及来自他人的评价等。与此相反,两组的他人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的均值对比后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两个均值均高于汉族大学生。他人完美主义的内容包括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常常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完美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他人完美主义分值高于汉族大学生,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易于为他人设置不切实际的标准,并常常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完美主义的均值略高于汉族大学生,这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后,也很容易接受这些压力,无论外界设定的标准是否不切实际。完美主义总分均值对比后也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总分均值高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趋于完美主义。

表2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完美主义各维度均值对比

内容民族总数均值t值p值

自我完美主义汉族6918.910.3890.698

少数民族6818.66

他人完美主义汉族6910.00-1.6790.096

少数民族6810.97

社会完美主义汉族6917.67-0.5130.609

少数民族6817.97

完美主义总分汉族6946.72-0.6510.516

少数民族6847.60

2.完美主义心理与英语听力的相关性

如表3所示,只有汉族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和完美主义总分在0.05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相关,即越趋于完美主义,成绩越好。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他维度的对比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相关关系比较中发现,汉族学生的自我完美主义、他人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和完美主义总分均与英语听力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即汉族大学生越趋于完美主义,听力成绩就越高;对自己要求越严格,同样也对他人要求很严格,会使汉族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更好一些;或者,从心理上接受来自外界严格要求的学生,英语听力成绩就越高。而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关分析结果稍有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与自我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和完美主义总分之间呈负相关,相关也不显著;与他人完美主义呈正相关,相关不显著。这就意味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来自父母或外界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不适应性,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与自我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和完美主义总分之间呈负相关。这些维度对于学习成绩没有促进作用。

表3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期末听力成绩与完美主义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自我完美主义他人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总分

汉族大学生期末听力0.1890.2260.1310.263*

少数民族学生期末听力-0.0840.011-0.020-0.015

注:*p<0.05。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研究表明:①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各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他人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以及完美主义均值均高于汉族大学生;②汉族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与完美主义总分呈显著性正相关;③汉族大学生的自我完美主义、他人完美主义和社会完美主义都呈正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与自我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和完美主义总分均呈负相关,与他人完美主义呈正相关,但这些相关性都没有显著性。这些结果均表明,纵然汉族学生生活在高标准、高要求的环境中,环境对完美主义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让学习者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这可从学业成绩中反映出来。汉族大学生越要求完美,听力成绩就越高。但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从小生活的环境并没有汉族大学生那样的高要求,大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了这样的压力,产生了不适应,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与自我完美主义、社会完美主义和完美主义总分均呈现了负相关。关于少数民族的英语听力成绩与完美主义的部分维度产生负相关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敬群、梁宝勇.完美主义发展模型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4):314~318

2FlynnCa,HewittpL,FlettGL,eta1.thedevelopmentofperfectionism:parentalbehaviorandculturalinfluences.Journalofpersonalityassessment,2001(1):79~92

3FrostR0,LahartC,RosenblateR.thedevelopmentofperfectionism:astudyofdaughtersandtheirparents.CognitivetherapyandResearch,1991(6):469~489

4Hewitt.p.L.&Flett,G.L.,perfectionismintheselfandsocialcontexts:Conceptualization,assessment,andassociationwithpsychopatholog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1,60:456~470

理性主义美学篇4

关键词: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情感;关系

作者简介:秦芳(1990-),女,河南新乡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8)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119-02

完美主义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指的是一个人个性中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倾向,对自己有着高标准严要求。[1]最先对完美主义进行研究的人是阿德勒,他认为追求完美是人类最本质的动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追求完美有着不同的取向,一般来说如果不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取向的话,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就产生了。[2]

针对完美主义所产生的消极后果,许多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它确实与许多心理问题密切相关,是产生许多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3]黄希庭、郑涌[4]认为,就人的发展而言,没有哪个人不希望自己是完美的,而且大家都会或多或少在生活工作中有追求完美的倾向,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有人过于极端,对自己的要求到了极端严格的地步,希望自己十全十美,就很可能疲于应付而产生适应,引发诸如抑郁、社会隔离等心理问题,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是很不利的。

本研究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探讨其与自尊、情感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学生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同时也是对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做些补充。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河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按年级(大一至大三)、专业(文理)、性别(男女)采取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文、理科院系各两个。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9份。其中男生113人,女生156人;理工科专业145人,文科专业124人。

研究工具一是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CFmpS有令人满意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4~0.81,重测信度为0.63~0.82。[5]在本次研究中,量表的α系数为0.67~0.82。CFmpS包括担心错误维度、条理性维度、父母期望维度、个人标准维度和行动疑虑维度五个维度。其中第二个维度属于积极完美主义,其余四个维度属于消极完美主义。CFmpS的评分标准为大于等于90分为典型完美主义;74到90分之间为完美主义倾向;小于等于74分为非完美主义。[6]

研究工具二是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是0.82,与信心的相关为0.65,信效度良好。[7]在本次研究中,量表的α系数为0.68。得分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研究工具三是Bradburn情感量表,用于测查一般人群的心理满意程度。情感平衡的计算方法是正性情感分减去负性情感分,再加上一个系数5。对于正性情感量表而言,分数越高表明正性情感越高;对于负性情感量表而言,分数越高表明负性情感越高。该量表间隔3天后再次测查的重测一致性为0.76。在本次研究中,量表的α系数为0.52。

采用SpSS11.5和amoS7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完美主义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对大学生所填写的CFmpS所得分数进行统计分析,平均数为86.69,标准差为12.325。总体上,大学生在完美主义的各个维度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条理性、个人标a准、父母期望、行动疑虑和担心出错。

典型完美主义者116人,占43.1%;有完美主义倾向的117人,占43.5%;非完美主义者仅有36人,占13.4%。可见大学生完美主义水平普遍较高。

消极完美主义的四个维度总分,若大于等于77分时,提示为消极完美主义者,并有可能为心理问题所困扰;若大于69分但小于77分,提示为消极完美主义倾向。可得消极完美主义者32人,占11.9%;有消极完美主义倾向的61人,占22.7%;非完美主义者有176人,占65.4%。可见大学生虽然完美主义水平普遍较高,但是消极完美主义水平并不高,大部分大学生是没有消极完美主义的倾向的。

(2)对比研究。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t检验,发现担心错误维度、消极完美主义总分上文科得分显著低于理工科;条理性维度上文科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t检验可得,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各项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情感的关系分析

采用相关分析对大学生完美主义各项得分和自尊、情感进行分析,可得大学生的自尊得分和情感平衡得分与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行动疑虑、消极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条理性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正性情感得分与完美主义各项得分均不存在相关。大学生的负性情感得分与条理性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和完美主义总分、消极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情感的模型建立

使用amos7建立模型,模型见图1。模型的路径系数与模型假设基本符合,并且各项拟和指标都较好。模型的拟合度评价指标见表1。

三、讨论

1.大学生完美主义状况

(1)总体状况。本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完美主义水平普遍较高。虽然大学生完美主义水平较高,但是消极完美主义水平并不高。这说明大学生虽然倾向于追求完美,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消极完美主义倾向,受到完美主义的困扰可能不多。

在各个分维度上,得分最高的是“条理性维度”,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经过长期的学校规范教育,学校生活的条理化要求已经内化了。

(2)差异研究。首先,在专业差异研究中,担心错误维度、消极完美主义总分上,理工科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条理性维度方面,理工科大学生却显著低于文科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或受教育方式不同造成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习或受教育方式可能对人的心理品质造成不同的影响。其次,在性别差异研究中,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各项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这个结果与济南大学佟月华(2006)[8]的研究结果不同,也与江西师范大学邵淑娟(2005)[9]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在个人标准方面显著高于女生,这与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差异是相吻合的。

在本研究中,在个人标准维度上男女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渐渐开始活跃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承担着和男性同样的社会角色,社会生活中的性别差异已经渐渐变淡了许多,因而,现代社会越来越倾向于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男性和女性。这可能是造成男女没有显著差异的原因。

2.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情感的关系分析

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行动疑虑对大学生的自尊有消极影响;条理性对自尊有积极影响;消极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总分对自尊有消极影响;个人标准对自尊没有显著影响。这与佟月华(2005)[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佟月华等人发现,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行动疑虑对自尊具有消极影响,条理性、个人标准对自尊具有积极影响。

这说明自尊水平越低的大学生在生活工作中更加担心错误出现,更加在意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日常的行为中也就更多地表现为犹豫不决,因此,更可能受到完美主义的困扰;自尊水平越高的学生,其条理性也越高,说明条理性是一个社会认同的标准。

大学生的正性情感得分与完美主义各项得分均不存在相关。负性情感与条理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完美主义除条理性外的其他各项得分显著的正相关。情感平衡与条理性显著正相关,与个人标准不显著相关,与其余完美主义各项得分显著负相关。这进一步证明,积极的完美主义对大学生的情感确实有正向积极的影响,而消极的完美主义对大学生的情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

3.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情感的模型建立

从模型中的路径图来看,模型中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父母期望和行动疑虑与自尊存在负向关系,个人标准和条理性与自尊存在正向关系;父母期望和行动疑虑与情感平衡存在负向关系;自尊与情感平衡存在正向关系。也就是说,完美主义倾向可以对自尊和情感平衡直接产生影响,还能通过影响自尊间接地对情感平衡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了解和健全,可以对大学生的自尊产生正面影响,并进而使得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积极。

参考文献:

[1]马珺.重庆市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9.

[2]行娜娜.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25):172-174.

[3]李莉.大学生完美主义对自尊、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4]吴双磊.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及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5]ChengKS,ChongGH,wongCw.ChineseFrostmultidimensionalperfectionismScale:avalidationandpredictionofself-esteemandpsychologicaldistress[J].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1999,55(9):1051-1061.

[6]马珺,冯泽永,杨小丽.大学生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常模的探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1):2086-2088.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320.

[8]佟月华.大学生完美主义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0(3):277-299.

理性主义美学篇5

关键词西美尔 审美现代性 审美主义 个体化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格奥尔格·西美尔,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之一,是审美现代性问题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被誉为“第一位审美现代性思想家”。他经常被冠以“印象主义大师”、“生命哲学家”头衔,其现代性的思考常常反应在对其审美体验上。其“审美现代性体验论”的基础是“生命哲学”,最终指向现代个体的心理体验与生命感觉。在这个基础上,审美主义、心理主义和感性论是一体的。

一、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生命哲学”

按照西美尔对时代主导理念的划分,在所谓前现代社会,人是被确定的存在,人具有本质性,或言“实在的整体性”;然而到了现代社会,人的自性观念被分裂:人实在的整体性也随之解体,现代人的形象因此变得相当模糊,其结果是“人的哲学被人的社会学取代了:人的科学成为人的社会的科学。”也就是说,现代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而存在,现代人与传统社会个体相比,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反应。www.133229.com

其中,最为根本的转变表现为,人的本质由抽象的形而上意义的品质转向富有感情和感觉的个体生命本身。在现代生活的碎片中,一切都难以把握,只有自我的感觉是可以把握的,是最真实的,我们的“身体”重归本体论位置。如存在主义学者梅洛一庞蒂所言:“我的身体是所有物体的共通结构,至少对被感知的世界而言,我的身体是我的‘理解力’的一般工具。”换言之,身体的理论就是一种关于感觉的理论。注重身体的现代人为此岸的、感性的、审美的存在性寻找证明。生命还原为一个感性范畴,以生命冲动反抗理性。因此,现代性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以身体感性反抗理性逻各斯。生命的意义问题是回答所有问题的根基所在,生命的价值问题应该只能潜回生命本身去追寻。

西美尔十分关注现代人的“生命感觉”,他细致入微的反思碎片化的日常生活经验,因为在他看来,“无论这些碎片如何具有现代性,如何是社会化的碎片,都与人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生命感觉相关。”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他所关心的,正是现代社会和文化机体中作为现代生活之最直接的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心性结构。“心理显微术”提供了一个关于世界的构想:“我们都是碎片”,过去只是以碎片的形式面对我们,甚至世界本身就是一地碎片。可见,个体的物化和碎片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

西美尔对物化的个体以及碎片化的现代性的把握方式,表现出他对人类充沛的生命感觉的由衷赞叹。

现代性问题的关键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微妙差别和独特性质不再能够作出感受同样细微的反应,而是用平泛一律的方式去感受一切。所谓西美尔社会哲学的印象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一种生命哲学诉求:如何恢复对事物有差异的魅力的细腻感受,使主体灵魂仍然保持高雅、独特、内在。西美尔赞赏“纯粹的灵魂”,以享受的方式拥有自己,“依靠自己最本真的内在性来生存,而不是让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显得像是一种贵族主义式的现代生活感觉学。

可见,西美尔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生命感觉,对现代性的把握,首先表现在对现代性生存感的把握。

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以生命涌动、感悟为特征的心理机制对抗封闭、僵死的制度、形式、技术宰制等。人在自己的生命体悟中不断超越自我。由此获得了本源性与非本源性的派生态的对立、非完结的东西与完结的东西的对立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的东西(生命)与自足的东西(文化)的对立。

“生命哲学”之于西美尔的意义,是现代生活的“神学”。现代社会,人们对上帝的信仰被置换成对生命本身的虔诚和膜拜。由此,建立在“生命感觉”上的审美成为现代性的“宗教”。把握“生命哲学”是理解现代性的关键。“只有生命才能理解生命”,逻辑和推理让位于生命直觉。西美尔前承尼采,后启舍勒和海德格尔,与狄尔泰并称为德国“生命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描绘出现代哲学的精神品质:一切以生命意志为基准点。现代哲学的世俗化引入的新维度是哲学本能化、生命的本能冲动成为哲学的终极归宿。西美尔在世纪末的现代生活碎片中,捕捉到哲学的生命本能化的发展倾向,是超前于其时代的。

二、感性审美之维:审美心理主义

我们注意到,同为现代文化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西美尔既没有像马克思那样对社会阶级之间的不公平愤愤不平,也没有像韦伯那样为资本主义精神“铁笼”的问题忧心忡忡,而是更专情于他的“生命感觉”,热衷于“把玩现代性中的个人生命感觉”,因此西美尔的现代_性思想也被称为“审美主义心理主义”的,或是“印象主义”的,与前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哈贝马斯评论,审美主义是现代性问题中的一个“坚核”。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传统西方宗教性的世界图景土崩瓦解以及世俗化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其重要特征表现为现代个体放弃对彼岸生活的期望,重视自身在此岸生活的感觉。而自身在此岸的感觉引起心理主义的高扬,那么“审美乃是为了生命在失去彼岸支持后的此岸的支持。”就这一点而言,审美主义与心理主义是密切相关的。

西美尔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著名论述:“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是根据我们内在生活的反应(甚至当作一个内心世界)来体验和解释世界,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实质性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形式只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这表明,相对于外部世界,西美尔更加偏重于审美和内心体验的层面。审美性是一种心理主义、主体主义或内在性的心性品质,从而,审美主义和心理主义是一回事。

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爱欲本质论的基础上提出,“审美方面的基本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概念的;审美知觉本质上是直觉,而不是观念。……正是借助这种与感性的内在联系,审美功能才获得了其核心的地位。”换言之,感性基础与审美心理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西美尔认为:

既然我们水远也不能直接观察到他人的灵魂,既然我们的一切知觉只不过就是外在的感觉印象而已,因此一切心理认识就是时我们自己的灵魂所感觉到的意识过程的阐释说明罢了。……灵魂若要成为它自身理解的客体,只有借助于空间过程的图像才有可能。当我们谈论着种种观念及其相互关系,谈论着观念上升为意识和沉没到意识闽限(thresholdofconsciousness)之下,谈论着内在的嗜好和禁忌,谈论着欣喜和沮丧的心情之际,这些表现以及不胜枚举的更多表现,其中任何一个都清清楚楚地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事物产生感官印象时,我们总是根据我们的内心来阐释外部世界。审美主义对生命感觉的把握,重视感性冲动对理性枷锁的颠覆,身体感性获得解放和生命自由的诉求。可以说,“审美的现代性是人身上一切晦暗的、冲动性的本能的全面造反。审美的现代人反抗精神理念诸神的统辖,这场造反使身体之在及其感性冲动摆脱了精神情愫对生存品质的参与,表达了自然感性的生命诉求——反抗伦理性的生命法则,即反抗对身体之在的任何形式的归罪。”因此,所谓审美主义便是个体心性在自在中寻找宽慰和满足。审美主义在这个层面上属于一种审美心理主义。

现代艺术以及现代审美理念中,形式一直都是表现其特质之所在。西美尔认为艺术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所描绘的对象的意义,在于将其最清晰地表达出来的方式,在于使其形式及空间位置的饱满和内在契合以及它们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被充分地理解。艺术品就是各个形式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完美统一体。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使得艺术品获得了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和外在束缚的普遍的美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伟大艺术作品感受到比艺术品本身更为广泛的生命体验,形式赋予了艺术品更为崇高的完美统一性。然而不得不承认,现代艺术的形式原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的形式突破传统的结构原则,寻求形式的标新立异和极端化风格的体现,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打破,“曾为自己建造过乐园的旧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当今生活的枷锁。”但形式的剧变并没有改变审美——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内在力量,审美现在依然是极其重要的现代性事件,这一点,并没有改变,甚至占据着现代性的中心。而西美尔沿袭了德国浪漫派美学的传统,是古典社会理论中惟一一位重视对现代艺术分析,以揭示现代生活心性结构的经典思想家。

三、现代美感的个体主义:审美个体化

西美尔对于其审美价值作过明确的注解:“审美价值在于这是一种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在个体性和超个人的集体性之间的独特游戏。”西美尔试图在主观与客观、个别与普遍、个体与社会之间寻找平衡和默契。从这个层面理解,审美价值便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度,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种平衡和默契,个体与现代社会之间达成一种融洽与和谐,“形成了一种介于个人的与超个人的生活内容之间的生活形态,人通过这样的生活形态勉强接受了他们的外界势力。”

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有一个问题是清晰可见的,西美尔的审美心理主义从本质上是指向现代个体的。也就是说,审美心理主义是属于个体的审美心理主义。即在主体性、独特性和差异性中追求个体的审美价值。基于此,现代审美主义从根本上应该属于审美个人主义。刘小枫先生总结得好:“作为一个审美主义式的社会理论家,西美尔的现代性诊断往往就是现代性情绪的表达。西美尔‘内心性’是生命哲学意义上的,指个体生命的在性本身。”

现代生活的质态是感觉性的,西美尔将这种感觉称为“现代美感的个体主义”,这种感性至上的意味可以描述为审美精神取向的“心理主义”、“印象主义”。即通过对个体生命本能和情感冲动的体味完成对终极意义的探寻。这样审美这一带有普遍意味的世界观就与个体的感性体验结合起来。于是,在现代人那里,“个体的美”和“美的个体”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审美主义与感觉主义的关联,突显了生命的美学意义,而生命必然关乎个体。因为,“我们把生命想像成一股贯穿世世代代的洪流。只不过这些承担者(就是说,并非他们具有生命,而是他们即生命)都是些个人,即自成一统、自成中心、相互成为鲜明对照的人。生命之流一泻而过,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作为个体在奔流着。”

西美尔现代性思想中对于生命感觉的重视,使他在历史主义之外寻找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现代性问题的态度——个体生命感觉,审美心理主义也因此与审美个体化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现代审美是不存在超越个体存在、感性体验的可能性。个体——感性构成了现代审美的基本层面。

理性主义美学篇6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大学美术教学;应用

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大学美术教学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无论是知识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实施,都遵循既定的目标,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发挥,不利于我国美术的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师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作为一种认知与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和学习的情境性,对于美术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皮亚杰、科恩伯格等是代表人物。起初它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建构主义逐渐应用于不同领域,并形成了新型的理论体系。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和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联系起来。《论意大利最古老的智慧》中所提出的“真理即创造”等理论第一次清楚地表达和描述了建构主义思想。该理论强调学生并不是毫无基础,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应将学生的现有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涉及范围较广,如情境、协作等。基于此,笔者将其中的学习理论与学习环境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总结为:立足于学生需求,教师要发挥自身组织者、指导者等作用,利用情境、协作等相关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下大学美术教学改革措施

就传统意义层面来看,学习往往被视为一种模仿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照搬教师传授的知识,并未真正实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不同,它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取信息,进行同化、改造及内化处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整个学习过程。可见,建构主义理论与以往的教学理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笔者认为,要想促使建构主义理论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应对当前的大学美术教学进行改革:

1.明确美术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设置的核心和基础,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不仅能够为课程教学指明方向,还能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因此,明确目标成为美术教学建构的首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过程及情感等维度入手,制订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专业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为美术领域培养专业人才,注重一种更深层次的欣赏与感受。目前,教学改革趋势下,高校美术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等等。

2.建构美术课程内容建构

大学美术课程内容体系的重中之重在于整体性,树立整体观念,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拼凑,应充分考虑课程要素,加强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学美术课程正处于改革中,整合课程的关键在于树立包容理念,加强对艺术、人文与自然科学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与道德。目前,笔者了解到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学课程设置一般由教师自行提出,各个学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具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课程结构设置存在单一性的不足。另外,在教育教学领域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部分大学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盲目性。笔者认为,美术课程设置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术理论;二是美术实践。针对课程的进一步细分,其中美术理论包括解剖学、写作、透视等;而美术实践应设置山水画临摹、人物写生及艺术考察等。各所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发扬文化传统,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借助学分的方式调整学生的关注点,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3.优化课程设置

当今社会,大学美术课程的实施既要关注理性层面,又要重视感性层面。因此,笔者基于跨学科、综合化层面认为,应采取多元教学方法,一方面,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寻找学科之间的契合点,并分析其他学科内容对美术教学产生的影响,实现对多元关系的掌控,提升美术教学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将实践案例作为载体开展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效衔接。在教学中,针对美术理论模块,教师往往采取大课堂、学术讲座等方式开展教学,但是新时期下,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的需求日渐增多。所以,教师应优先选择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激发美术专业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其中。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国画作为主题,介绍概念、技法、造型等内容,重点讲解绘画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掌握该项美术技能。不同于公共美术课程,大学美术教学更具专业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亲身体会,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和创新,将创造性思维应用于美术作品的创作中。

4.加强对美术教学的管理

美术教学建构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因此,教师应给予教学管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将现有教学模式作为基础,一方面设置独立的艺术教育机构,强调独立性;另一方面与学校的整体美术教学整合,采用同一支教师队伍,兼顾公共与专业双重目标,在校内营造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吸引更多美术爱好者积极参与其中。之所以提出独立思路,主要是因为这样能够支持美术教育自主发展,形成独立的风格与特色,为美术教学的持续发展作好铺垫。

5.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应注意观察,了解和掌握学生绘画中存在的普遍性和个人性问题,并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调整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一个观察、调整、反思的良性循环格局。如果在教学中完全按照统一的框架开展教学,往往会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且影响学生良好绘画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引进定制式理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位学生的绘画潜能,使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此外,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课堂中应更多地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完成上述目标的重点是教师对于学生需求和心理状态的把握。所以,教师应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环境,这样才能够顺应学生的发展趋势,给予学生指导与点拨。交互性主要形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使其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实践获得新知识。

6.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大学美术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填鸭式教学、教条主义的弊端日渐暴露,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教学非常必要。基于此,美术教学能够回归本真,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有所发展,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交流,并在生活中掌握学生的特点,给予其更为高效的指导和辅助。多数情况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是组织者,应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实现对美术作品的创造,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讲解,将传统与现代美术知识有机整合,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评价是大学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全面、客观的评价活动对于师生都有所帮助。如,教师能够发现教学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具针对性地学习和完善自身,构建更为扎实的美术知识体系。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应制订相应的考核体系,坚持创造性与多元性目标,对学生更注重过程考核,如,将写实、多种表现技法的应用等作为评价内容,教师不要立即否定学生的创作成果,要做一名优秀的聆听者,详细听取学生的观点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使其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能动性。

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将其应用于大学美术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了解该理论的内涵与本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改革和调整,从根本上建构立体化教学体系,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水平和有效性,并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促使其能够兼顾传统与现代文化,形成独立的风格和特色,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景宇.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美术教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12).

[2]向宏年.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大学美术教学.咸宁学院学报,2009(2).

[3]金丹,宋丽娜.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基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考察.美育学刊,2011(6).

[4]姜卫春,纪敏,于宏伟,张军.建构主义理论下美术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初探.大舞台,2011(11).

[5]金丹,宋丽娜.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及其实施策略研究.艺术教育,2011(12).

[6]赵超.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2).

[7]尹玲.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对美术教学的启示.艺术教育,2012(1).

理性主义美学篇7

马克思主义是来自西方的知识形态,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意识形态的演化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相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现实,中国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理论视域和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呈现出复杂的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传入中国的历程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巨大的民族灾难之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了众多仁人志士觉醒的呼声,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和人文制度。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当时深受这一巨大历史进程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无疑照亮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在引进的大量西方思想流派中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社会改革的理论灯塔,指导着中国的思想解放、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实践典范。

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现实主义,衡量最高艺术标准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出发,主张“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认为“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打格局呈现实主义特色。无论是现代文学的初世时期,抑或当下的文学盛世,现实主义的主流意识在中国文学的地位逐渐形成。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文献以及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被大量译介进入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盛行,其代表人物如瞿秋白、鲁迅、冯雪峰等,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所独有的无产阶级大众文艺的命题,文艺与社会革命的关联是其核心问题,现实主义文论开始形成。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在接受马克思现实主义美学的初期,文学理念多元化,“为艺术而艺术”和“为生活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此起彼伏。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是主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毛泽东的大众文化理论更多地指向农民,强调文艺的社会功利性,文艺形式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要求通过文艺的感染力激发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精神,从而推动社会的变革。

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和蔡仪回归了美学的哲学品格,与此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性和斗争性不同,他们承认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承认美与美感的反映与被反映一致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重要文学传统的现实主义也随着社会现状的变化不断调整,开始自觉地重振与恢复,向“开放体系”靠拢,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潮。80年代中后期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逼近中滑落,90年代至今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又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其创作理论格局的形成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其互文性的格局更加多元,显示出了应有的中国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历史反思

马克思主义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也给了中国现代文艺沉痛的教训。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剧,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中国文学影响历程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理性主义美学篇8

一、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定义

“黑人女性主义”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纽约,时间为1973年8月15日。由创始人之一的玛格丽特斯洛恩同爱莲诺霍尔姆斯诺顿共同宣布“国家黑人女性主义组织”成立。“黑人女性主义”这一术语即便早已应用广泛,但因为它的含义充满矛盾且有多种解释,因此仅被少数学者给予界定。在给黑人女性主义定义的时候许多批评者需要选用不同标准。如麦克道威尔认为“黑人女性主义是指从政治角度分析黑人女性作家作品的黑人女性批评家们”。目前的文学批评家普遍认为“黑人女性主义者”是指特定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非洲裔美国女性。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和贝尔胡克斯也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提出了对黑人女性主义这一概念进行明确定义的主张。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黑人女性主义”指黑人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观点与主张;“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指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方法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历史发展

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兴起促进了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迅速发展。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当代黑人女性开始逐渐发出自己的声音。在20世纪80年代,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正式进入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类有关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文章显现于文学领域中。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多元文化同时也促进了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新发展。总的来说,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挖掘与发现阶段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挖掘、整理与重新发现美国文学史中被湮没、被忽视的黑人女性作家的创作成就。集中体现在大量有关黑人女性创作选辑的收集、整理、出版发行。例如,艾丽丝沃克对佐拉尼尔霍斯顿一生和成就的探究就极具代表性。肖伯格的19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丛书的问世和黑人女性批评家文集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加了解黑人女性文学并对其更加关注,同时也说明了对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挖掘具有重大意义。

(二)分析与研究阶段

经过了对黑人女性作家文学创作的挖掘与发现阶段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开始对黑人女性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和研究。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必须建立在黑人文化与其发展历史基础上,不仅不能忽略非洲文化,而且要考虑与美国的历史与文化特点相结合;在不断地挖掘研究中,找出黑人女性作家创作中的一些共同特点。对黑人女性文本中主题和意象、语言表述形式、文化特点、修辞、话语言说方式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找出其存在共性。美国黑人女性批评家否定和抨击了男性作家和白人妇女对自己偏见性的定位,并对自身进行全新定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话语体系,从而改变了传统女性主义的议题和内涵。同时也为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创造了新探究方向。

(三)创新和发展阶段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在分析文学作品找到其共性后对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建构阶段。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在最初阶段常被指出理论不充分。在中后期发展阶段,经过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者们持续地建构创新具有黑人女性文化特质的表述方式,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将性别、种族、阶级等因素分析作为对自身含义进行审视的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之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引入多种文化研究方法,丰富了自身作品的文化内涵,拓展了其批评视野并使其得以迅速发展。

三、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核心问题

黑人女性遭受的种族性别歧视与阶级压迫所形成的共时性话语成为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核心问题。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建设构造黑人女性特色的文学传统及其批评传统。因此,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的目标是对黑人女性的文学传统以及美学表述的追寻。美国的黑人女性在最初一直遭受着奴役与迫害,不但遭受白种人的种族歧视以及阶级压迫,还受到同种族黑人男性的压迫,完全过着奴隶生活遭受着无尽的痛苦,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没有任何身份地位可言,对获得自由以及平等待遇具有强烈渴求。在黑人文艺复兴时期,黑人女性同种族歧视和性别压迫的社会进行斗争,努力进行自我身份寻找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当代黑人女性在其作品里也体现了对种族与文化身份的探寻。黑人女性文学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学传统,它有别于白人女性文学,它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具有文化传承的特点。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使黑人女性文学具有强大的文学传统。总而言之,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核心议题就是建构黑人女性自己的文学批评传统,这也成为黑人女性反抗种族压迫与性别歧视的有力武器。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体现出了对人类共同问题的关注,同时也体现出了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在逐渐走向成熟。

四、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建构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在选择运用批评话语时体现了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美国当时主流文学批评理论影响了黑人女性文学批评话语,显示了其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形成了一种杂语共存的对话体批评话语模式。因此可以说,多样化的构成与其话语的混杂性以及对话性本身成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叙述话语的选择既表示文化选择,又体现出运思方式。由此看来,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建构旨在使用一种混杂性的、对话性的话语模式。黑人女性批评家们运用这种话语形式来表明黑人女性主义对自我价值的寻找以及自身差异的文化身份诉求。黑人女性文学拥有非洲黑人文化与主流文学两大文化源头,黑人女性文学传统既有非洲口述文化传统,又有欧美白人主流文学书面文学传统;而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话语不但吸收了西方话语特点,而且受非洲黑人土语批评话语的影响。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用一种边缘性的、混杂的话语表述形式改写了主流话语简单的、非对话性的话语表述方式。以一种异质性的言说方式,颠覆了主流话语的普适性的言说方式,使黑人女性成为表述自我的主体,使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参与到其他文学批评的对话中。

五、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特点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特点重点体现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

(一)认识论基础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离不开非洲文化渊源,古代非洲哲学思想认为事物是在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下发展的,世界是和谐共存的,这种思想即“对立统一”。古代非洲哲学思想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认识论基础。非洲裔美国语言学家史吉内瓦史密斯曼认为事物对立双方能形成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产生一种既定的事实所不可缺少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认识论并不是来自西方传统中的二元对立观点,它采取的是对立统一、和谐共存的观念。这些看似对立矛盾的事物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中实现了和谐统一,并成为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认识论基础。

理性主义美学篇9

生态文明视域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美学转进

一、生态文明视域的马克思主义转进生态危机不是自然本身造成的,而是人类强加给它的,所以生态危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命题直接相关的大问题。生态危机的潜台词就是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是人类自身生存方式导致的恶果。进入20世纪后,生态危机就象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了人类的头顶,成为不得不面对的全人类大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家和学界俊杰都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出发加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全球性反思之中,形成了全球性的生态文明对话语境。在这种情景下,马克思主义美学能否进入这一问题域,能否参与此问题的解决,马克思主义美学应以何种方式进入,应以何种态度进入,应从那个层面入手,能解决生态危机那个层面的问题,在生态文明的构建中它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也就构成了生态文明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转进问题。

二、用马克思美学解决生态问题和构建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是当代先进思想的结晶与表征。所以,马克思主义更应具备当下理论的敏锐性和视角的前沿性。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谱系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应具备这样的精神品格。由于当代人类生存的沉层困境和危机是整体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样就导致了人类对自身生存价值的重新估价与思考。因为,当代人类文明无论有多先进,若没有健康的生态资源的强大支撑,那将是脆若垒卵的。过去由于西方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巨大遮蔽作用,人类自以为能超脱地生活在由理性秩序和科技巨力打造的强大梦幻城堡中而蔑视自然的存在,但这样的心态在今天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情形下已经幻灭。因而,我们不得不认真地面对。在中国极具主导话语权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于这场深刻的生态文明思维范式转换中,作为一种先进性的思想就不能忽视这样一场巨大的思想变革。因为人类的生存问题毕竟是大问题,美学作为一门探求人类审美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也就不能隔纸不闻,更不能置身局外缄默不言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某些时代局限性,而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自身强大的解释力量和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能墨守陈规;马克思主义美学同样更不能束手束脚,只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著作中寻章摘句以应证他们曾讲过或谈过类似于生态危机之类的话语问题,这样做就会有教条主义之嫌。马克思主义应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他们思想原则方法的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开放性和构建性极强的人文学科,作为思考新问题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起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尤其是它的批判精神和方法论。所以,我们以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就其思想内涵,价值相度,价值理想,解释力量,理论旨趣以及学术品质等方面均可成为解决生态问题和构建生态文明的强大文化思想资源之一。我们以为,应从六个方面进行:第一,在我们找到了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后,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精神,对造成生态危机的丑的社会制度,非美的人类行为方式,具有缺陷的社会体制,虚伪的人类价值和丑陋的生活方式予以批判和反思,使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批判中不断地创新发展。第二,对当代人进行生态美意识启蒙。也即,拓展人们的审美视界,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将人们对一枝一叶、一花一草、一山一水的眷恋提升为对整个生态大自然图景的赞美与欣赏,开阔人们的审美心胸,将人们从以往狭隘自私的唯功利心态解脱出来,实现人与自然的重新和合,从而构建天人和谐的新型情兴关系;引领人们回归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以生态美的眼光重新审视看待大自然,在思想精神上努力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最高境界;强化人们的生态审美意识,而不是冷漠地仅把大自然看成是有用的任人宰割奴役和盘剥的对象。第三,超越本源性的理论视域,深入人类的思想内核、观念层,从生态大纬度,也即,从有机整体性,自然秩序性,系统性,开放性等具有生态特征的思维范式,对现代人类审美观予以生态式的重新阐释与建构,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现代的、当下的生态文化精神重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第四,从生态纬度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文本中蕴藉着深厚的生态美学思想,我们应从中挖掘出被遮蔽掉的具有生态美学价值的理论,让其发扬光大。以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如,马克思关于异化理论的详细表述,关于美的规律的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关于人的解放等等,其中都包蕴着非常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第五,学习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已取得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们身处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推行的“生态殖民主义”和“生态帝国主义”具有切身的体会,他们大部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批判理论的精神实质,对生态危机给予了极大的理论关注。他们的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我们应当加以借鉴、研究和吸收,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内容。第六,吸纳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经过马克思主义美学思维范式的中介,将之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有机成分。这也是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本土化特征的方面。马克斯・舍勒在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中讲到,“人就其本性而言,完全能够无限地拓展他自己所能及的地方――拓展到现实世界所能延伸之境。因此,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向世界无限敞开的可能性。”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身也具有无限拓展自己理论所能及的范围,因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向世界无限敞开的可能性,这是为其学科本身独有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2.

理性主义美学篇10

[关键词]完美主义;自尊;大学生;相关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着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alfredadler则认为,人的完美必须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西方许多研究也证实完美主义与进食障碍、自杀倾向、社交焦虑、强迫症、人格障碍等都有相关。自尊(self-esteem)作为个体人格结构中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关系的重要反映,是个体评价自己的程度及对自己的价值感、重要感的体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3所高等院校的675名1~3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620份,男362名,女258名;平均年龄20.12岁。

1.2工具①采用Frost等人所编制的完美主义量表(FmpS),并进行小样本初测,信效度较好。该量表将完美主义心理分为6个特征,包括对错误的在意度、行为的迟疑度、个人标准、条理组织、父母期望度、父母责难度。本次调查对量表做了信效度检验,并且采用5点计分法,此次量表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74。②自尊的测定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的中译本。同时,鉴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参考韩向前等对该量表的修订,将第8题改为正向记分;自尊总分为各项目得分之和,分值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

1.3 统计方法问卷的施测采取作者本人和委托人两种方式,人为心理系研究生和教师。所搜集全部数据由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的相关 见表1。

表1表明,大学生的自尊与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行为的迟疑、父母批评以及完美主义总分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条理性、个人标准则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5,p<0.01)。

2.2 完美主义与自尊的回归分析 见表2。

表2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条理性、个人标准以及完美主义总分对其自尊都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p<0.01),其解释的变异量依次为0.173、0.103、0.033、0.021,其联合解释的变异量达到33%,对自尊的预测非常显著(p<0.01)。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尊与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行为的迟疑、父母批评因子以及完美主义总分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条理性、个人标准则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5,p<0.01)。这说明,自尊高的学生更加担心错误出现,更加害怕父母批评,因此,在日常的行为中也就更多地表现为犹豫不决,行为的迟疑度很高;大学生的自尊越低,其条理性和个人标准也越高,因此,一旦其不能或不能很好地达到自我定位的条理性和个人标准,其自尊就会很容易地受到伤害。研究显示,大学生完美主义的适应性维度与其自尊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因此,如何在教育和研究中正确合理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教方和受教方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