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成果成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21:34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1

关键词:专业建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构建科学、合理而实用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本专业职业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的保证。而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要按照“wwH”模式进行,即why―为什么开设这门课(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what―这门课讲什么(课程教学内容);How―怎样设计课程(课程教学方法)。

本文将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电脑效果图”的建设实践,与同行进行交流讨论。

1环艺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1环艺专业的培养目标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建筑装饰设计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室内设计策划与表现技能,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具有室内设计策划与表现技能”是核心内容。在培养方案中,根据市场调研,在分析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后,归纳出本专业的几门核心职业能力课程,“电脑效果图”是其中之一。

1.2环艺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目前高职课程设置的最新理念,该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案,如表1所示(表中只列出了“电脑效果图”课程的部分学习情境)。

表中的“学习领域”,是从实际职业岗位调研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归纳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学习情境是某一学习领域(课程)中相对独立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学习型工作任务是在企业(装潢设计公司等)收集的相关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中归纳、筛选和提炼而成的。

课程体系的逐步实施促进了“两个转变”,即学生基础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变,单一能力向综合能力的转变。

1.3制定“电脑效果图”课程标准

制定课程标准就是解读“wwH”模式,课程标准包括:

(1)课程性质―根据课程体系确定,包括课程职业能力的定位、与前后课程的衔接。

(2)课程设计思路―包括课程组织方式、教学环节设计。

(3)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本课程的目的不是学习3dsmax软件,而是学习借助软件来表达设计思想与方案的效果图技能。

(4)教学内容―包括学习情境、每个学习单元的案例、知识点、主要技能、学时安排。

(5)实施建议―包括教材选用和自编教材的编写要求、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2电脑效果图课程建设实践

2.1教学设计与组织

“电脑效果图”按环艺专业项目教学的改革方案组织教学。相关课程组成三个课程项目组,“电脑效果图”课程是课程项目组中的一门主要课程,三个课程项目组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个学期。相关课程与主要专业课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分3个学期完成,不同课程按需要前后错开或同步进行,如表2所示。

这样交叉同步安排教学能使效果图技能与专业设计结合紧密,不脱节。软件应用更具有专业性、目的性,专业设计的表现技能更强,效果更好。课程学习周期的拉长也使学生的训练更充分,保证综合职业能力逐渐而坚实地形成。毕业设计时,学生的作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每一个学习情境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型工作过程,随着多个学习情境学习进程的展开,学生的知识逐渐增加,技能逐渐深入,最后形成扎实的专业技能。

2.2课程教学内容

3dsmax是专业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也是目前制作建筑与室内设计电脑效果图广泛采用的三维设计软件。它的功能强大,命令繁多,使用3dsmax作为电脑效果图课程的工具软件,只需要选择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部分功能作为教学内容,而不宜全面系统地介绍软件。

比如学习情境一是“效果图制作的准备”,知识点包括效果图概念、3dsmax的操作界面和常用基本操作、简单的建模、材质的初步应用、渲染出图的方法等,教师通过讲解简单房间一角效果图的制作案例来讲解这些知识点,使学生在课程初期就能完成简单的效果图,通过这张看似幼稚的效果图来熟悉常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制作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学习情境二是对象建模,教师用小型的家具、陈设等工作任务讲解基础建模的各种方法及用各类修改器创建完善复杂模型的技巧。其他的学习情境各有侧重点,如材质表现、场景设计等,都通过客厅、大堂、卧室等实际的效果图工作案例进行,后期的学习情境为综合实际案例。

2.3教学方法

传统的设计软件教学方法是按照软件的功能,系统讲解界面、工具、命令、参数、选项等。例如3dsmax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是从软件用户界面开始到二维绘图、三维基本体、扩展几何体、材质编辑器、灯光、场景建立、摄像机、渲染等,学生至少要到课程中后期才能完成一幅效果图。以工作任务、典型案例引导教学,将相关知识融入工作任务中,看起来不系统、不全面、不完整,但对于熟练操作,迅速掌握技能却相当有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电脑效果图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法。用小型案例讲解常用工具命令;用中型案例串起相关命令功能;用综合案例熟练操作,最后形成电脑效果图制作的职业技能。

典型的课堂教学环节是教师引入案例(效果图的最终成品),分析制作思路,示范操作,学生课上重复练习熟悉操作,教师进一步提供新的实例,简单提示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完成的同时加强答疑和辅导。课后练习案例扩展和加深,可以逐渐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4教学资源建设

2.4.1建材建设

课程改革需要高水平的教材配合。目前出版的有关3dsmax的书籍非常多,表面上看似乎不需要再编写了,但市场出版的书籍适宜高职教育的不多。一类是只讲软件本身,全面介绍命令工具参数选项,篇幅过大,只能作为参考手册查阅。另一类书籍是根据企业优秀案例编写的,案例水平高,尽管步骤详细篇幅很大,学生照书可以做出书中的一、两个优秀案例,效果也不错,但离开书就不会做了,以上两类书籍可以作为提高的参考资料,却不适合做教材。

高职电脑效果图课程的教材面对的是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初学者,教材要满足“教”和“学”两方面的使用要求,要符合教学规律。教材要按照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组织编写,兼顾软件基础与专业应用、兼顾普及与提高。电脑效果图课开设以来,笔者先后在高教出版社出版了《3dsmax4.0实例教程》(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电脑效果图与动画制作教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两本教材。

以上2本教材虽然也被很多高职院校选用,有较高的发行量,但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仍有差距。目前由笔者正在编写的《建筑与室内设计电脑效果图》一书,专门针对室内与建筑环境类专业,根据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按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设计理念,将更加符合专业建设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2.4.2网络资源建设

本课程建成了网络课程,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开发了练习题库、测试题库,制作了实用的教学课件,整理收集了网络资源,包括行业优秀效果图库、材质贴图库、3D模型库、光域网灯光等教学辅助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上网搜集相关学习资源,如图2所示。

这样的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丰富了教学内容,为青年教师上好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一点体会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2

【摘要】高效课堂建设呼唤民主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民主管理能促进高效课堂建设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缺乏民主的管理就谈不上科学、和谐、创新,高效课堂建设则会进程缓慢或停滞不前。高效课堂建设需要教育管理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真正深入学校管理第一线,深入师生、课堂,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建立与高效课堂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以促进新课改,特别是高效课堂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环境;民主管理;高效课堂建设;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25-02

在新课改浪潮席卷祖国大江南北的今天,高效课堂建设方兴未艾,成为课改的新潮流。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方式、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做法,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同样,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育管理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从过去作坊式生产条件下的狭隘、专制、人治管理走向大规模生产条件下规范、民主、科学、法治的轨道。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教学手段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建构过程。课堂教学效率、效益是以上“五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教学环境无疑对高效课堂建设的进程有着不同的影响。高效课堂建设呼唤民主、科学、和谐、创新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民主教育环境能促进高效课堂建设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缺乏民主教育环境就谈不上科学、和谐、创新,高效课堂建设则会进程缓慢或停滞不前。应试教育下僵化、落后的学校管理思想、制度和方法已严重制约了新课改的深化,制约了高效课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为高效课堂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教育主管部门民主管理对基层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影响

教育主管部门的高效课堂建设制度,特别是考核评价机制对学校的高效课堂建设起着导向作用。如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仍沿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考核评价机制,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校,而要求学校搞新课改,学校表面在搞,但实际不搞,或放不开手脚,就谈不上高效课堂建设。高效课堂建设呼唤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促进高效课堂建设不断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周期性地对学校高效课堂建设推进情况、高效课堂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改进高效课堂建设管理,形成高效课堂建设不断革新的机制,建立对学校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实际上,一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仍是以单一的高考、中考成绩来评价学校,并不注重过程发展性评价,即使有课改搞得好的学校,也只是受到上级的口头鼓励,没有具体激励措施和实际行动支持,就连评优奖先、职称评定等名额都是按老办法分配——“撒胡椒面”。究其原因,教育主管部门对素质教育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滞后,民主不够,往往浮在上面,对学校的高效课堂建设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决策失误或瞎指挥,挫伤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积极性;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不利于基层学校积极性的发挥。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从思想上肃清“四风”影响,去官本位意识,去个人“政绩观”,转变观念,服务基层,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群众路线,不是坐在办公室只听取校长汇报,而是深入基层,走进课堂了解真实情况,听取一线师生对高效课堂建设的意见,帮助解决高效课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发扬民主,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长效机制,这样才会推进辖区内基层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学校领导民主管理对高效课堂建设的影响

新课程需要学校领导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转变观念,改变过去单一以学生成绩考核评价的方式,建立对教师全方位、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比较;既考察学生的发展,又考察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要看结果,又要考察过程。建立适应新课程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激励保障制度。实践证明,应试教育下僵化落后的学校管理思想、制度和“一言堂”“家长制”方式已严重制约了高效课堂建设的发展。

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工作作风是否民主对高效课堂建设影响很大。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缺乏民主、宽松的教学育人环境,师生就不敢多想,就不会有创新意识,工作、学习也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校长缺乏民主,听不进不同意见,摆架子,动不动拿官腔训人,教师和学生就会对他敬而远之。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样样比别人精通,只有自己干才放心,不相信群众;嫉贤妒能,怕发动群众,不想依靠群众,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过分关注自己的名利,而忽视群众对利益的诉求,师生的建议权、知情权、监督权被忽视。不是靠实践去检验真理,尊重科学,而是凭自己喜恶主观臆断,决策很难科学化,很难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长此以往,这些决策就很难彻底实施,往往是走过场,因为这些决策既不科学,又违背教育规律,搞一言堂,压抑了师生的民主,必然会遭到师生的反感甚或抵触。即使有制度而不依据制度管理,而是随意性很大,时紧时松,高效课堂建设不能正常、持续进行。不是用全面、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师生的积极性受挫,师生对高效课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不愿意反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得不到师生的认同,他们就缺少参与高效课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课堂建设就发展缓慢或受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要求我们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应当相信师生,依靠师生,树立师生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高效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以广大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来实践和检验,必须依靠团队力量合作、探索、研究,群策群力解决高效课堂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要正确认识领袖个人和群众的作用,任何夸大个人作用的做法都是错误的。领导的责任主要是用好人,千方百计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让师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高效课堂建设,才能加快高效课堂建设步伐,而不是件件事都由校长亲自去做、包办代替。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搞好学校工作的关键。对教师的管理应不同于学生,要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实行弹性机制,把教师个人利益和学校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人无完人,校领导应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实践表明,高效课堂建设出现断断续续、反复现象,往往与校领导的不民主作风有关。高效课堂建设呼唤学校领导加强自身修养,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响,发扬民主,以科学发展观、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依法治校观念,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规范、科学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高效课堂建设创设良好环境,保障高效课堂建设有章可循、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教师民主管理对高效课堂建设的影响

应试教育下师道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人地位,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逼着学生学,师生关系紧张。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参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表明,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期,身体发育快,生理早熟,情感复杂;他们处于半独立、半成熟阶段,逆反心理重,不接受压制和说教,渴望向他人倾诉,期望受到成人的尊重,对理性的心理沟通容易接受。实践证明,发扬民主,尊重学生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前提。

我们在课堂上往往看到,同一个班,对待不同任课教师的态度和课堂气氛不同。如果教师教风民主,尊重学生,态度亲和,则学生就敢提出问题,敢说真话,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学效率高,学生受益面大,效果好;如果教师教风不民主,不尊重学生,动辄训斥学生,表情严肃,缺乏亲和力,则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为不积极、被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敢说实话,更不敢提出问题,不愿配合教师,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沉闷、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效果差。

建构主义理论表明,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引导、帮助、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教师不能仅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还要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共同调整彼此的知识结构;重视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反对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学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没有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新课程就难以实施。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智力差异是八种智能组合和发展程度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善于发现他们的潜能,并有效开发他们的潜能。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可塑造成才的,不能再以考试成绩把学生划分等级,学业成绩只能是其诸多智能中的一两种体现,不能以偏概全。评价学生要多元化,既要看到学生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学生的长处、亮点,给他们机会,激励他们展示自己。课堂缺乏激励性评价,则会扼杀许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个性。

对待“问题生”和“学困生”,我们不能只看结果,更要分析其原因和发展过程。有可能是我们没有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没有发现引导、帮助开发他的潜能造成的;也许是自身以外的社会或家庭等原因造成的;自身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长期积累形成的。

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要求我们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能展示各种智能的情境,给每个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达到高效课堂关注全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教师是高效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与学生发生直接的关系。教师的教风是否民主,民主程度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效果,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3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能够有效衔接中高职学生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双方面需求,而且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还能够有效推动中高职学生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中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科学养成,从而有效实现其由学生向社会技能型人才的快速转变。因此,本文以中高职学校服装设计专业为例,科学地开展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探索。

一、第一步: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确定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是一项非常庞大的教学改革,其中涉及中高职学校学科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相关中高职学校领导层和教师要想有效地推动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制定一个详细、全面的体系建设方案,才能够有效地确保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作为方案和实际建设的第一步,就是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确定。相关中高职院校教师只有明确地制定了正确的培养目标,才能为以后的所有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内容提供有效指引。对于中高职院校教师而言,一体化课程培养体系目标的确定,应当以实际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依据,并且需要充分考虑好职业教育和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科学全面地制定出合理的培养目标。以中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为例,结合服装设计专业近年来社会发展需求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中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应当分为以下两个。第一,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一切高等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前提及基础,是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开展理论型和技能型知识学习的根基。因此,中高职教师应当先明确好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教育目标,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第二,综合职业能力教育。中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宗旨都是为了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因此,相关中高职教师应当重点明确好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育目标,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第二步: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措施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教学改革,因此,它的具体构建措施的合理性至关重要。下面以中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为例,科学地分析和论述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第一,制定合理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是相关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指导,因此,相关教师在进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制定时,应当严格以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为基本标准,然后对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方案、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评价等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标准制定,从而为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第二,科学地制定一体化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的结构决定了整个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对于整个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中高职教师应当科学地做好一体化课程的体系结构制定工作。首先,相关中高职教师应当科学地对服装设计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以专业特点为依据进行综合设计,形成教学引领的效果,有效地形成以专业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宗旨的专业一体化课程结构,真正意义上实现促进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的有效建设,提高职院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第三步:做好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多元评价

对于教学成果的展示和教学评价是中高职院校开展学科教育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相关中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时,其应当重点做好教学成果的多元化评价工作,从而有效地构建整体化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中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对于新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而言,相关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教学成果展示和教学评价时,应当改革传统的以单一性的教师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综合教师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自身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来有效地优化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此同时,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最终成果展示,相关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从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能力表现、应用技术、实际价值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评价的合理化。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4

 

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较早的经济类专业之一。自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并首创贸易经济专业以来,贸易经济专业经历了60年的兴衰演变[2]。随着现代商业的低碳化发展和流通业战略性产业地位的不断确立,以及贸易经济特色人才需求的不断増加,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也越发显现其重要性。

 

一、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具有区别于其他经济类专业的特殊性:形成了以贸易理论与实务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以贸易经济实验室、商务实习基地为基础的实践培训体系;坚持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三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课内与课外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贸易实务为切入点,注重内外贸、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以及贸易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贸易实践操作能力。

 

二、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应坚持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夯实专业基础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基本原则,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改革。以内外贸的一体化、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为基点,拓宽专业面,适应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客体的扩大化、范围的广域化的新环境。从夯实贸易的一般性的基础理论出发,构建贸易经济的核心理论教学体系。同时,应主动适应国内贸易经济领域人才需求的特点,提高贸易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改革,并稳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材建设,进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和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凝练实效性强的特色方向,増强专业柔性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下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凝练实效性较强的特色方向,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特色专业方向的确立既要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本身的特点,又要与国内同类高校有所区别,更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和专业建设的历史沉淀,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方向。在方向设置上,可以根据目前我国商贸业和中介业发展迅速的特点,设置“连锁与特许经营”、“商业中介”、“地产金融”、“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方向;根据拓宽学科领域的需要,可以设置“国际物流”、“网络贸易”、“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等交叉学科方向。

 

(三)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学改革应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入手[4]。人才培养方案应坚持“三型”人才培养目标、、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三结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建立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与效果、科研状况等进行常规化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督导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初中末”三期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事故追究制度、评优与年度考核制度以及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多方面措施。

 

课程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应从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入手,对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进行系统改革,拓展专业知识面,构建“大贸易、大市场、大流通”的学科体系,以及更加注重专业素质、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教材是课程建设的载体,教材的选用或编写必须保证质量,重点课程和专业主干课必须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在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上,实行学生、同行专家和教务主管部门等多主体的教学评价制度,安排多层次的专题座谈会,并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和毕业设计模式。

 

(四)做好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管理

 

贸易经济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经济类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研、科研实训和毕业实习五个方面(见表1)。此外,还应安排其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制度化实践活动,如语言能力测试、军学共建和商学共建等活动。实践教学小组根据统一的课程实验计划、专题社会调研计划及其考评制度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总结机制。

 

三、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

 

根据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思路,可以从六个方面设计专业建设内容。

 

(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新教材建设一方面,课程内容设置应充分体现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突出连锁与特许经营、网络贸易、现代期货交易、会展经济和房地产金融等特色方向。另一方面,抓好贸易经济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组建设。切实落实课程组成员,有计划、分工明确的完成相关课程建设。在具体课程上,认真做好《贸易经济学》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专门的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特别是《贸易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现代物流学》、《期货理论与实务》等专业主干课程。同时,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讨,突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融合;深入开展实验课程建设,对《电子商务概论》、《现代物流学》、《网络营销》和《期货理论与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国内知名出版社的联系,促进新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二)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贸易经济专业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内外贸一线企业进行学习交流,或进驻相关事业部门挂职锻炼的培养机制,并积极吸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线业务人员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校友到学校兼职授课或做互动交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积极促进师资队伍攻读高学位、出国访问,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事业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国际化教师队伍。

 

(三)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加强对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可邀请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内外贸企业的相关专家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研究,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正确处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情况的变化,构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应力求跟踪贸易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切实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双语教学、实验课、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改进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确保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的融合,体现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和渗透。

 

(四)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结合本专业己有的研究基础和成果,抓住本校设置的特色研究方向,持续开展科研创新团队工作和科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达到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目标。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精品成果,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专业教学中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加强与国内本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的交流,开展校际专业建设的研讨活动,不定期举行或参加高规格、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促进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对外交流和专业发展。

 

四、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的绩效评价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必须讲求专业建设的实效性,重视专业建设的实际收益。

 

(一)社会效益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1)培养贸易经济专门人才,专业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贸易经济专业必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贸易经济、商业经济各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2)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旁侧效应,贸易经济特色专业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和影响所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高校通常会同地方商务厅(局)建立密切联系,为本地及周边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等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从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办学效益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办学效益(1)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形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能够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累成熟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2)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形成一支优秀的贸易经济教学团队,组建一支配合效率高、创新意识强、教研水平高的课程组,形成研究能力强、成果转化快和教学效果好的创新团队;(3)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能有效推动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4)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案,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5)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完善贸易经济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实验教学取得更好效果。

 

(三)推广效益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5

关键词:网络教学精品课程教学质量

教育部在2003年出台了关于精品课程评选与建设的文件,启动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1][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这五个“一流”揭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宗旨与丰富内涵,即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文化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教学改革成果和优化教学资源,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期间,我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已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建设模式,经过层层培育、重点建设,打造五个“一流”的精品课程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校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充分抓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难得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强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对于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自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评选至今,部级精品课程共有2582门,省级精品课程有5648门,省级精品课程以黑龙江省为例,有241门[3]。可以说这些精品课程极大地带动了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与手段,尤其为大学生网络学习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精品课程”的称号有了,初期建设完成了,课程后续建设该如何开展?有些课程负责人考虑到课程资源的网络安全问题或是为建设资金所限,在网上仅有少部分教学课件、授课录像、习题等,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恰恰是通过网络的便捷条件为学生提供系统、完善、优质、便捷的教学服务,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学习到全校乃至全国共享的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的称号不应仅是专家认可的,也应得到学生和其他学习者认可,从而实现精品课程的网络学习价值。所以,加强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网站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网站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就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化教学质量做一分析,提出促进师生网络教与学的一些建议。

第一,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是提高精品课程网络化教学质量的基础。

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体现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前沿与热点。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推出了一系列有关课程建设的重大举措,其中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针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特别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大已有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力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精品课程作为优秀课程的代表更要成为引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之先。首先,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备的配备,建设网络的“信息高速公路”,为精品课程的网上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服务器的配置上可使用外挂磁盘阵列;服务器端采用Linux+apaCHe2.2+pHp5框架,后台数据库采用mYSQL5;存储设备可选用ipSan(走iSCSi通讯标准的San存储局域网络架构),不会受到网络频宽质量与服务器速度的限制;尽可能配备四台精品课程服务器,一台用于公众网,一台用于教育网,另两台作为双机热备,以保证用户访问速度,提高数据安全性。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高速公路”上有“车”行驶。最后,在保证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到位的前提下实现高水平的师生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如通过网络开辟教学论坛、开展视频授课、在线辅导答疑等,通过这些手段教师也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和了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二,精品课程网络化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是提高精品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由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要求,一些候选课程为达到申报要求而初步建成网页,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录像、电子教案、参考文献、试卷、习题等。但在获得精品课程称号后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许多精品课程网页从不维护或很少维护、更新资源,网络利用价值不高,网站建设停滞不前。而在部级、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要加强精品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应是通过便捷的网络在与学生互动中不断完善成熟、不断吸收新成果、引入新理念、适应新形势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加强精品课程网络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是提高精品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三,从师生需求角度出发,加强精品课程网站后台的整体科学设计。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是精品课程网络化学习的平台,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媒介,更是精品课程展示交流的重要载体。但目前网站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过于注重网站教学资源的罗列,较少注重完整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过于强调从教师的角度设计课程,较少考虑基于学生网络学习的设计;过于注重知识的单向教授,而较少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因而,课程网页设计的科学性和构架的层次性至关重要。首先,在设计网站时要考虑用户需求,明确网站的功能定位。设计网站是以服务教师、学生为中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及时的学习环境[4]。因此网站开发时就应至少包括网上备课管理、教学活动管理、学生学习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网上备课管理实现课件制作、编辑课程等功能;教学活动管理包括教学内容、学习效果分析等;学生学习管理实现学生课件内容浏览、完成网上作业与进行考试等;教学资源管理主要对资源库进行管理,实现教学控制、审核等功能;系统管理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管理、维护平台。只有从师生需求的角度出发设计网站才能实现网站效用的最佳化。

另外,加强精品课程网站微观设计构架的层次性。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不同,网络教学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个平台传递知识信息,教师和学习者之间主要通过网络沟通,而不再是面对面的沟通方式。网络为师生的课后学习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的延伸性,也为不能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环境,课程网页的开发团队要重视网页建设,加强网站构架设计的层次性,页面设计要醒目美观、方便检索与学习。要以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做到体系完整而有特色,导航层次分明,媒体制作清晰流畅,这样才能为学生自学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在课程网站的链接上应在学校的首页上进入,作为学校首页的一级链接,以便于校内外师生检索。其次,网页内容应尽量全面详细,在一定的网络安全措施保护下展示课程资源。最后,设计交互式的教学平台。如,在线答疑平台、在线测评、、课程BBS、电邮等多方式实现师生间的多向在线交流,实现学生课堂听讲,网上复习、巩固、提高,使师生的互动性更好,实现随时、自主学习。

第四,将学生网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科学性的学习效果评价。

精品课程及网站的教学设计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那么,教学设计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目前教学中多数采用终结性评价,即在学科课程结束时进行,关注教学最终目标是否达成。针对精品课程网络化教学的特殊环境,应将形成性评价引入课程评价,并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为学习的评价”,旨在有效帮助教师与学生调控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加强师生交流,获取准确而有价值的学习效果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斯克里文在《评价方法论》中率先提出形成性评价的概念[5],认为它一般包括教师教学观察、学生讨论、学生作业分析、课外练习和测验等内容。而终结性评价是“对学习的评价”,旨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分与验证。概括来讲,两者的区别在于:终结性评价注重学习的结果,采用量化的方法,强调评价的标准性和公平性,但评价本身能不能影响或改变学习结果;而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的过程,采用人文科学的方法,调动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注重人文关怀,评价本身能改进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络化教学中,由于师生不是面对面的课堂交流,更应在网站上多开辟形成性评价的栏目,如作业分析、网站专题讨论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调控,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是一项周期较长、复杂细致、不断更新的工作;因为涉及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教改系统工作。所以,精品课程的课程组需要在上级部门的统筹安排和指导下,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利用网络技术,从现实建设入手、着眼于未来发展,不断更新内容,不断改进方法,使课程始终保持可持续的、高水平的发展,用网络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文件.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高厅[2003]3号文件.

[3]省略.

[4]唐爱国,罗新密.基于J2ee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6):236-239.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6

[关键词]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配套的网络课程建设越来越引起更多的重视。在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中,也将网络环境作为教学条件评审之一,其评审要求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1]。也就是说,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达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示范”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政策指引下,各高校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时,大都同步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丰富了课程资源,增添了课程教学手段,扩充了学员学习本课程及相关知识的途径,拓展了教学双方教学交流的渠道,为教员教学、学员学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大多数网络课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不能给学员提供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将教材内容、教学课件以及试题库等移植到校园网络上,并没有将知识做到扩展。可以说,虽然各高校在网络课程的内容建设如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课件、试题库等都比较到位,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也积累了一系列的素材和经验,但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提高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增强其有效性,切实为学员提供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与资源平台,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高校网络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我们主要是从教学内容优化、辅助素材展示、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知识练习、疑难问题解答等几个模块着手,加强网络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拓展学员学习渠道,拓宽学员知识领域,增强学员学习效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课程建设者对网络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不够深入,对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理解的不够透彻,至今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网络课程的功能认识不够到位

网络课程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搭建的网络教学环境平台实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它与传统课程有着内涵与外延的必然联系。最初各高校提出建设网络课程时,只是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部分,没有真正的去研究有关网络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与规律,具体体现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弱化了网络课程的本质,就是简单的将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课件放在校园网络上,把网络课程简单的认作多媒体教材的网络版,把网络课程等同于电子教材、教学录像、试题库的综合体。实际上,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即不仅包括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等网络教学支撑环境[2]。如果仅以传统教学模式状态下的教学方式来设计网络课程,单纯地将“课件搬家”、“课堂搬家”或“教材搬家”,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或“电子文档”等比较单一的表现形式,这只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翻版,结果只能是禁锢学员的思维,使网上的自主学习又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翻版。对网络课程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充分发挥网络课程教学的功能优势,使网络课程的根本功能得到最好的实现。

(二)网络课程建设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

虽然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时也费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时间,设计并开发了“讨论学习”、“辅导答疑”和“自我测试”等模块,但经调查发现,网络课程的整体应用状况不是很好,教学资源建成后,多数功能模块仅被作为一种摆设,而并未能真正利用起来。可以说,目前是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应用,实际应用与课程建设严重脱节。由于各高校在对精品课程进行评审时,将是否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进行考查,这就导致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为了完成课程建设的任务,过多关注了网络课程建设的有无,而忽视了网络课程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使得网络课程成为了重点课程建设的一个摆设,极少投入使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二、网络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判断网络课程建设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是看其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是指学员在网络课程学习中有效地、满意地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它是以教学目标、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要求为依据,以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为目的,对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功效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3]。提高有效性是改进教学策略的着手点,是网络课程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因此为提高网络课程建设质量,应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网络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其有效性不仅受到投入的精力和重视程度的制约,而且还受到一些课程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影响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于:

(1)教师因素。目前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大都是作为精品课程配套部分来开发的,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精力主要放在了精品课程建设上,而忽视了对网络课程的有效设计、开发,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除此之外,个别网络课程建设者对网络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的精力不够,只是想办法完成建设任务,并没有真正的思考如何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提高学员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2)学员因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网络课程学习的评估没有建立相关的标准,教师只是将一些试题库、课程前沿知识放在网络平台上,吸引学员的“点击量”,学员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在课程考核上得不到体现。换而言之,现在没有任何激励措施,引导学员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再加上网络课程学习需要占用一定的业余时间,使部分学员主动放弃了网络课程的学习。另外,由于网络上各种资源丰富,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员要有一定的自我监控与调整能力,要自觉保证学习时间。(3)课程因素。课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会影响学员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是否满足学员的需要,课程内容的多媒体表现形式都影响学员参与网络课程的热情。

三、提高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质量的举措

笔者在所属高校进行网络课程评审的过程中发现,网络课程建设的质量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网络课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学员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也拓展了相应的学科知识,通过网络电子教材、试题库等有效的解决了学员课堂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但通过对部分学员的调研发现,他们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还不是很高,对部分网络课程提供的素材不是十分满意。这就反映了我们在网络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要想改善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提高网络课程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清楚网络课程有效性的评估标准[4],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把网络课程建设的更好。目前,笔者所在高校也出台了网络课程建设评审标准,从教学性、可用性和技术性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评估办法。为了进一步改善网络课程建设质量,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网络课程有效性的内涵[5],结合实际在建设网络课程中的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一是要提高教师对评估标准的理解和认识。

在现有评估标准的基础上,添加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员评价三方面的有效性评估内容。在教学目标有效性评估上,要把价值性、可操作性以及可用性考虑进去,考察教学目标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教学方针、紧扣课程标准,是否清晰、具体、可操作,是否适合学员学习或发展需要,促进其个体性、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学环境评估上,主要考察功能完整性、操作方便性和技术成熟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好的网络课程应具备教学资源的、上传与下载等功能,具有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设计提供网上自测、考试评价板块;同时,在操作方便性上,应当考察所建课程导航是否清晰、明确,操作是否简单易用;另外,在技术成熟性上,主要检查运行是否稳定、兼容性好不好这两个项目。在网络课程有效性评估中,权重分值最重的应当是学员评价,因为只有他们才是网络课程是否有效的真正评判者。只有建设完善的网络课程才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才能更好的发挥网络课程的功效。所以,在验收网络课程时,必须将学员评价引入到考察体系中,将他们的评价作为对网络课程评估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促使我们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充分考虑学员因素,以学员为本,才能激发、引导学员对网络课程的兴趣,提高课程的有效性。至于其它的评估项目,可以继续沿用当前的评价体系。

二是建构有效的教学交互平台,让学员在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交互活动中,注重挖掘课程资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成分,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整合技术,用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三是建设丰富的课程内容,使教学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组织更加策略化。网络课程建设不能狭隘地局限在电子教材、教学录像以及试题库等内容上,要想方设法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法,根据教学内容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力求利用表现形式的新颖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其积极性。

四是根据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建立优质的学习资源。在重视教学内容呈现的基础上,把握住网络教学环境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互动性强的特点,把媒体素材、网络试题库、网络课件、授课录像、教学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以及文献资料等融入到网络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我院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出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课程开发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因此功能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网络教学的全面开展。

针对笔者所在院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在课程建设中的思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相信这些措施的施行,必将使我院网络课程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也为兄弟院校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总之,改善网络课程建设质量,提高利用效率,让网络课程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不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附属品,值得每一个课程建设者深思。

[参考文献]

[1]教高司.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7)[DB].省略.

[2]张琼,谢凌凌.网络课程中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念、机制和理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5(07)

[3]王昭君,陈伟杰.网络课程的有效性设计要素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03)

[4]黄宇.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10)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7

摘要:基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弱化的现状,提高课程实效性的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定位,着力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在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D44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42-03

目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教育内部形势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已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旨在就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及问题的提出

实效性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依据一定的目标为完成某种工作任务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举措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实践活动对于目的的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它充分反映活动过程与最后结果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教育者采用课堂或者是课外教学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正视社会,处理好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思想上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坚定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效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新形势下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已成为一项事关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

1.在课程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找到提升实效性的切入点。所谓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是指从教育学的视角结合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在当前高校育人体系和课程结构中功能、地位、作用,为在教育实践层面发挥上述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提供认识前提。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但需进一步明确的是,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唯一渠道混同。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弱于专业课程,这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抵触,也是大学必修课程,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神化,把其教学目的定位得太高,与现实脱节,当它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又开始怀疑其的作用。因此,应该重新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的建设。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现行教材是根据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有关规定实行的。一般而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四门,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修课程两门,分别为形势与政策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根据教育部新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对相关教材的建设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同时在教学参考、学生辅读以及理论普及读物等方面也应加强建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历层次、书籍的载体模式等因素努力构建集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可读性为一体的教材体系。同时要对教材使用实行即时监测制度,积极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征求师生使用意见,把一线教师及学生的评价需求作为教材修订完善的重要标准。

3.创新教学方法,建设理念先进、方式多样、组织高效的教学体系。目前限于软硬件、师资队伍不足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大部分高校采取大班、多班授课,一个教师带多门课、带多个班,教师的工作量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差。且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育;偏重灌输方式,轻视自我教育;偏重教学内容,轻视教学形式的创新。为此,建议强化教学管理,严格保证学分学时,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和相关教学计划,在教学任务制定的过程中保证中班教学规模,原则上班容量不可超过100人。同时,积极使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探索讨论式、小组式等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努力构建互评互学的教学制度,开展教学观摩学习活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融入知行合一的意识,积极改革课程考核办法,着力构建科学全面客观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和方式,改进评教流程,积极将评教结果融合入下一步的课程开展中。近年来,我校逐渐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体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强化课程建设的老带新机制,将集体备课和优秀教师引领相结合,注重团队攻关与教学积极性的发挥,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契合,努力建设理念先进、方法多样、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4.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二课堂,形成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相关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课堂教学一起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注重学生骨干培养与相关社团建设,包括整个校园环境、文化与氛围的构建上都应该进行积极的努力,不断整合资源,强化实践,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并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性。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学习、积极研讨、积极总结、积极实践,鼓励学生形成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一些模糊认识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理论自信。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并通过这种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师两方面力量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形成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党委宣传部、学工及团委等相关部门合力的实践教学工作体制。

5.创新教学考核方式,探索建立全面、全过程和多角度考核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是课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长期以来,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很难完全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效果实效性目标实现情况的考核一直以来是困扰提升实效性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较少参照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表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考核结果并不能说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难以考核出课程的教育效果。在现行的比较多见的两种考核方式中,理论考试一般为开卷方式,而平时成绩老师一般以学生的课程出勤为基础,其考核效果可见一斑。(2)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学以致用,以现行的内容为准考核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也就容易出现问题。此外,改变目前重视开卷考试,轻视闭卷考试;重视期末考试,轻视平时考核;重视课堂考核,轻视课下考查的方式,探索适合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同院校实际,探索更具实效性的评价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体上,应按照以下两点进行探索:(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考核中,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讨论、共同研究、努力创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2)综合考核评价原则。注重学生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既重视总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既重视核心知识的评价,也重视伴随知识的评价;既注重考核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将课堂教学考核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进行全面、全过程和多角度考核评价的评价体系。

三、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实践性,积极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化与专业化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学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一线工作人员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中优秀的实践性人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理论功底深厚,但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互动不足,缺乏对大学生实际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需求的了解,实践基础的缺乏,直接导致课程针对性时效性不足。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将专职教师的理论高度、研究深度与学校思政教育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在这种师资队伍构建模式下,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等模式重构课程体系,不但可以使课程体系、内容更贴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更可使师资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既强化专职教师的实践基础,也提高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全面促进师资队伍的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民族兴盛的主力军,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对于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渠道,也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大学毕业生的根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不可取代,其教学效果影响深远,不可忽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2]张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6):144-146.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4]教社科[2015]2号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eB/oL].教育部官方网站.

http://.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质量监控;高职特色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按照“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的建设标准,各级教育机构精心组织、精心设计、加快建设、加快实施,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各级别的精品课程在其建设时都注意到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科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得到提高,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明显。

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在其办学过程中,一直是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中,课程是重要的载体,因为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得到实现的,课程建设成功与否,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精品课程也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必须应有反映其办学特色的精品课程。

2003年以来,各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现代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改变传统的“类本科化”的学科体系,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截止于2010年年底,学校已经拥有部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校级精品课程76门,精品课程建设成绩显著,在全省乃至于全国都处于领先位置。从教学管理角度而言,学校有关于精品课程的管理工作从每年的3月份一直延续到12月份,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省级精品课建设项目评审推荐、教育厅教学专项检查,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评审推荐,从申报文件制定下发、项目申报文件收取、初审、立项文件制定下发到经费管理,事务繁多。从某种意义上说,精品课程管理已经占据学校教学管理中的相当部分比重。而且,由于目前各级别精品课程管理权限基本上还属于学校,所以精品课程管理的工作也一般都是由学校教务处承担。

二、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尚待完善

精品课程是新生事物,它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是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优选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材、高水平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重在“建设”,难在“监控”,评审立项只是建设工作的开始,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决定着精品课程设立目的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为充分和持久发挥精品课在教学改革中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建立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已势在必行。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精品课程的评审立项较为重视,但是对“后立项”阶段的精品课程监管不足。

国家与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但对评审立项后的推广与应用,特别是真正能否落实到实际教学应用,则关注不够,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重点是课程的教学质量监管不够。

例如,从2004年着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严把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质量关。2009年起,校级精品课程申报立项、省级精品课程和部级精品课程申报推荐都采用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确保了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做到了把真正的优质课程送入精品课程的建设轨道。课程申报立项后,学校对于课程的管理基本上是采用“校级普查、省级送查、部级不查“的方式进行。

所谓“校级普查”指的是对于校级精品课程,学校教务处分批次每年按立项年份进行中期检查,由课程负责人填写“精品课程中期检查表”,并在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上汇报建设情况,由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根据汇报情况打分,决定其通过检查与否。通过检查者,则发文确定并给予报销余下建设经费(总经费的70%),未能通过检查者,责令其继续整改待下批次接受检查。“省级送查”指的是对于立项建设的省级精品课程,其检查对象由每年末的省教育厅教学专项检查中省级精品课程抽查名单确定。学校教务处只负责告知被抽查者准备检查汇报材料,并不参与检查过程。省厅抽查合格者即视为学校检查通过。“部级不查”则指对于立项建设的部级精品课程,目前基本上不予检查。

从2005年8月起,教育部开始组织专家成立质量检查组,对部级精品课程进行年度检查,但检查范围只限于课程网站运行情况,运行不良者则通报告知,其实约束意义不大,等于未查。

(二)缺乏完善的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标准,质量检查能落实到具体教学效果的核查,检查过程未能有效吸引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尚未建立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

目前的精品课程检查基本上都是采用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的形式进行,缺乏教学现场情况检查环节,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否真正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真正提高了教学效果,很难得知。其次,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精品课程组应该紧跟行业企业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的建设才真正具备了高职特色。然而,当前的精品课程检查者基本上都是教育部门的专家,检查过程缺少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检查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三)精品课程应有的示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课程网站的资源利用率不高,课程的辐射作用不强。

从目前的表现形式来看,精品课程主要实物载体其实就是课程网站。某种意义上说,网站资源的利用率和网站的推广程度决定着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发挥与否。因为,以公开课或教学观摩课的形式来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在目前开展的次数很少。

当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或者说是绝大多数的高校精品课程,其网站建设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精品课程的资源利用率不高。大部分的精品课程网站中虽然都建有教学讨论区,但是实际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在线互动交流非常缺乏。教师对于自己课程网站的介绍推广不够,学生对于网站资源的内容也很难深入了解,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不高。二是课程网站的资源更新不足,网站的动态发展严重滞后。个中原因,部分教师存有惰性思维,课程立项后,建设经费到手了,只要在检查之前更新一下内容,应付检查就行了;部分教师出于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原因,不愿意将更多的资源上传公开。由此,学生和其他教师都无法从课程网站中获取更多更好的课程资源,精品课程评审立项后产生的效果和最初所设想的效果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就无从说起。

三、高职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前文所述,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尚待完善。在目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大面积铺开,并取得初步成绩的背景下,如何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岗位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有效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构;

(一)将部分精品课程管理权限下移,分别建立精品课程管理责任制。

随着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展开,可以预想,未来会出现更多的精品课程或类似精品课程项目。如果所有的精品课程都集中于学校教务处管理,那么教务处将会不堪重负,根本没有精力来进行课程建设质量监控。笔者建议,未来应该将校级精品课程的管理权限下放各教学部门,由各教学部门进行质量监控,各教学部门负责人组织课程建设情况检查,检查情况报学校教务处备案。学校教务处负责课程评审信息汇总、评审组织、经费管理与政策支持,并集中精力对于省级和部级精品课程,这些涉及到学校声誉的课程项目,进行细密的全程化质量监控。

(二)将精品课程的建设融入专业和教学团队的建设中,使课程的质量监控高职特色化。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建设项目中,除了精品课程外,还有专业建设项目(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和教学团队(学校、省级、部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与精品课程相比,这些项目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的可能性更高,更具高职特色。而且课程改革的实施一定是以专业和教学团队的建设为平台的,课程建设必定是在专业和教学团队的建设中进行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现阶段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完全可以并入对于专业和教学团队的检查过程中。这样的好处在于:一、可以减少检查环节,各个项目的建设质量监控可以同步进行,教学部门的工作压力会有所减轻;二、可以借专业和教学团队检查时必须有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的契机,引入行业企业人员进行精品课程的检查,做到监控的真正高职特色化,这是以前单纯的学校检查所无法办到的。

(三)改革精品课程检查方式,变课程内容检查为教学效果检查。

上文所述,目前的精品课程检查方式一般为汇报式检查,真正的课程教学效果难以得知,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作用以及学生的能力素养提高情况,无法实际体现。笔者建议,一方面,我们可以改变单纯汇报式的检查方式,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来展现课程建设成果。2010年12月,笔者所在教务处对于学校第五、六批校级精品课程的中期检查就采用了课程负责人说课的方式进行。说课是在真实的教室环境中展开的。按照要求,课程负责人汇报课程建设情况5分钟,然后利用课程网站说课10分钟。现场说课的压力使得课程负责人不再把精力放在汇报ppt的准备上,而是认真更新网站资源,缜密考虑说课内容和方式。最后,虽然有个别课程负责人未能完全贯彻教务处的意图,说课情况不尽人意,但是大多数课程负责人都能利用课程网站的资源,圆满地完成了说课任务,顺利通过了检查。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在精品课程检查中引入学生的信息反馈,调查学生对于课程组教师教学能力的认可情况、课程的知晓度以及对于课程网站资源的利用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感受应该是评价课程的第一要素,如果忽略了这个要素,课程建设情况的检查就不够全面。学生介入课程建设情况的检查,将促使课程组教师及时把课程建设相关内容告知学生,这样就会提高课程的推广程度和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自觉提升。

同时,笔者还有一个设想,精品课程检查时,课程建设汇报人(说课教师)的人选可以不限于课程负责人,而是临时从整个课程组中任意抽取人员,并非以往那样由课程负责人自己或其指定人员来进行汇报(说课),这样可以促使整个课程组都发动起来,致力于课程建设。如果整个精品课程建设团队能够实行集体备课和资源共享,并充分发挥课程负责人教学名师的核心辐射用,反过来又会推动精品课教师队伍整体素的提高。

(四)采用“双轨制”的课程教学资源安置方式,促进网络互动教学的深入发展。

教学资源尤其是课程网站教学资源,是精品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全面开放的主要载体形式以及社会共享的主要渠道。但是,目前的精品课程的资源静态化严重,主要是缺乏互动教学环节的展开,课程的优质资源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推行网络教学时都感到困难重重,推动速度很慢,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笔者建议,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后,将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分割,理论知识的展现仍旧放置于课程网站中,将课程的互动教学环节平移入网络教学平台中,这样的“双轨制”教学资源安置方式,既可以为精品课程的互动教学提供高效平台,又可以大力推动网络教学的开展。同理,教学管理部门在进行精品课程检查时,就可以采用“双轨制”的检查方式了。

例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2月完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的招标工作。为了推动网络教学的及时开展,学校规定,所有的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共105门课程)都必须于2011年5月份之前完成课程教学资源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迁移工作,这其实就是希望借助于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此举意义重大,效果必定非常明显。

四、结语

目前的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发展迅速,精品课程数量逐年递增。但是,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却难以同步跟进,精品课程应有的示范作用与辐射作用就很难保证。有鉴于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传统的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方式应该进行改革调整,重点突出精品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体现课程的示范效应以及凸显课程的高职教育特色。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Z].2006-11-16.

[2]谢一风.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3]王宁,郑贞宝.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20007:(34).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9

abstract:LiaoningpetrochemicalCollegeseizesthegreatopportunityofconstructionofnationalkeyvocationalcollegeofChina.onthecourseconstruction,referringtothe"3343"curriculumreformmodel,wecompactcurriculumreformmodelbasedontheworkingprocessofcurriculumdevelopmentandaction-oriented.ontheevaluationsystemofconstruction,makingreferencetoCippevaluationmodel,weestablishafairlyperfectevaluationsystemforprojectcurriculumconstruction.accordingtotheresultsofthesurvey,theimplementationeffectisgood,asforthemainevaluationindex,percentofpassandexcellentratesofassessmentofstudentperformancegethigh,thesametothethethreepartyevaluation.thesatisfactionofstudentsoncurriculumimplementationeffectandthequalityofemploymentareenhanced.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Cipp评价模式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projectcurriculum;implementationeffect;Cippevaluationmodel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226-03

0引言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开发各具特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实施形式多种多样,但评价方法标准不一,各项课程改革的质量缺乏可比性,其中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可参考的对象。

课程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质量,这是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共识。近3年来,该院根据石油化工产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借鉴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李学锋教授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结合学院已有的课程改革的基础,开发一批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并借鉴美国Cipp评价模式,综合各种因素,创新了一套可操作的,适合学院实际的项目化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调查的仅是此指标体系中课程实施效果评价部分,目的是检验项目化课程实施的效果,并通过结果质量检验教学过程质量和教学条件质量,从而进一步完善项目化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基于Cipp评价模式构建的项目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1Cipp评价模式内涵。Cipp评价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夫尔比姆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也称决策导向评价模式。它是由背景评价(content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四种评价名称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1]其中,背景评价是根据社会需要对方案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判断,本质上属于诊断性评价;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各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其实质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过程作连续不断的监督、检查和反馈,调整和改进实施过程,属于形成性评价;成果评价是在方案实施后,对目标达到的程度所作的评价,确证人们的需要满足程度,本质上属于终结性评价。[2]该评价模式考虑到了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相对比较全面,比较适合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评价。

1.2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上述评价模式,该院项目化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课程目标评价、课程方案评价、课程过程评价和课程实施效果评价4个一级指标。在问卷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信度和效度分析、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14个二级指标,同时形成主要观测点和评分标准。其中,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学生考核成绩合格率及优秀率;“三评”优秀率;学生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满意率;就业质量(主要观测点有: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率、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率、岗位稳定率、“双证书”获取率和月收入等)等。

2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调查

对该院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从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和优秀率、“三评”优秀率、学生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满意率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第三方——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评价,综合测查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

2.1学生考核成绩合格率及优秀率调查。随机抽取该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施项目化教学的31名教师(来自5个系部,均为考试课)所授课程班级的学生考核成绩,学生人数为2007人,统计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各系部专业学生的成绩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较高,学院各系部专业所有学生的成绩合格率及优秀率也都较高。表明,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较好。

2.2“三评”优秀率调查。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大多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其共性要求作为二级指标,然后不顾其背景特征,作为统一标准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有其优势一面,但是却模糊了不同类型课程、不同授课对象的不同要求,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实际效果。[3]为此,该院针对项目化课程教学,专门制定了项目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设计评价、教师主导评价、学生主体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评分等级4个,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依据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表,对2012-2013学年度实施项目化教学的36名教师“三评”(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成绩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

表2显示,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专家评教的优秀率均超过50%,且良好率加上优秀率为100%,总评优秀率为77.78%,说明学生、同行和专家对36名教师的项目化教学质量均表示认可,但是专家评教的优秀率较学生评教和同行评教的优秀率偏低,说明36名教师项目化教学质量在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专家的实际评分来看,有待提高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方面。

进一步分析,不同系部的学生评教,F=5.576,p=0.0020.05)、专家评教(F=0.669,p=0.619>0.05)差异均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

2.3学生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满意率调查。首先,精心编制了“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情况问卷”,总计20个测试题目,其中涉及满意度的题目有10个,从总体满意和分项满意两个方面进行调查,相互佐证,每个小题都有三个等级,分别是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和C.不满意,见表3。其次,从该院2012-2013学年度实施的52门项目化课程中随机抽选40门课程,以问卷的形式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总计1863人次。

表3中第1小题是对教学总体满意度调查,98.3%的学生填答“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其中将近八成的学生填答“非常满意”,只有1.7%的学生填答“不满意”;从分项满意来看,总计9个小题,每个小题平均有98%的学生填答“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只有2%的学生填答“不满意”,这和第1小题的填答基本吻合。其中,对“您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填答“非常满意”的最高,达82.7%。相比较对“您对本门课程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填答“非常满意”的最低,达66.8%。说明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积极地、认真地、负责地进行项目化教学,学生对项目化教材的内容,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效率,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非常的满意和认可,但教师只重视了合适教学项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考评方式的运用,却忽视了项目教学法的设计,还是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没有将项目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有机融合,处理好课程破与立、继承和发展、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2.4第三方调查。该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98.25%,专业对口率为88%,有1/3的毕业生进入中直大型企业,“双证书”获取率为99%。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2年对该院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0%,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70%,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2716元,以上指标均高于全国示范(骨干)校水平。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19%,比全国示范(骨干)校(46%)低27个百分点。

3改革的收获

近年来,该院紧紧抓住国家骨干校建设的大好机遇,紧扣辽宁石油化工产业,以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着力打造服务石油化工行业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形成具有区域产业特色和石化行业特色的专业群,构建“工学结合,双元、双线、双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一批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形成一支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构建了与工学结合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模式,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好,提高了教师课程建设能力,保证了项目课程的建设质量和实施效果。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课程改革的质量评价之路。

总之,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更关乎就业导向办学指导思想的落实,没有理论支撑和实践检验的评价体系,就不是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建设高质量的,适合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否则,课程建设就会回到学科化老路上去,课程评价也会回到常规评价的老路上去,就会制约不同课程模式、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项目课程建设实施效果评价是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根本制度保证,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赵先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精品课程

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一大批代表教学工作高水准的优秀课程,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激励高校搞好自身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中,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水平以及对学校发展产生的长远影响,是实现教育部“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高校自身的办学规律和需要上讲,精品课程建设决不是暂时的短期行为。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始终受到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标志作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任务。课程既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从概念和内涵上讲,对精品课程的要求更高于一般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在课程负责人及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诸方面,更突出建设水准的标志性、开展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取得教学成果的全面性。对一所高校来讲,其精品课程的数量、质量、级别层次及其结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准。

对其他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精品课程在建设方向、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等方面能够成为学校其他课程学习的榜样,会对其他课程教学工作的进步起到积极、有力的影响、促进作用。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是精品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学校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适宜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是基础较好的课程经过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参照评估指标,与已有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相比,其他课程容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高校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课程。

对重要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为了保证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促进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高校一般都把影响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主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及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特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主干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建立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遴选和检查工作,为这些重要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保持提供了稳定而有效的约束与控制机制。精心制订建设规划、设立建设项目、明确建设任务、提出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遴选并强化建设一批具有相对较高水准的精品课程,会对相关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坚持不懈,持续搞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启动质量工程建设以来,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为精品而突击打造精品”,教学改革力度弱,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验收、评选留于形式,经费投入大而效益差等问题。这不仅背离了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害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师、学生中的形象和信誉。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决不能一蹴而就。

精心制订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完善并实施系统、高效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着各自的特色。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长期规划,把课程建设规划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立体化多头并进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格局。对教学建设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既进行立项强化管理,又提倡、鼓励广大课程组教师自发、自主地进行日常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提升总体课程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管理的研究和对课程建设实际状况的分析,制订科学、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突出“协议”式责任管理,建立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和管理体系。

明确科学合理,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标准。精品课程一方面应该具有多种良好、完善的教学保障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分体系中,每一层次的精品课程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正是考虑到这种“精品”概念的相对性,教育部在制订部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绝大部分都采用描述性的弹性评价指标。高校在制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应根据本校当前的实际办学水平,在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框架的基础上,对各评估项目进行适当地具体细化,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同时,也可就现时状态下课程教师实际履行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效果实证材料等对考评项目进行扩充。要使评估项目和指标能在课程建设任务的明确与落实、精品课程评选与跟踪检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简单地套用国家的软性评估指标,会在校级精品课程的管理过程中,较难引导课程建设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努力的方向,在课程建设项目验收和精品课程评选时也很难确立较为具体、客观、统一的参照标准。

提高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对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课程项目负责人在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对课程负责人的个人素质要求体现为“四高”,即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管理水平高、职业道德品质高。作为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的领头人,对外来讲,课程负责人对该门课程在教学和建设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往往代表着课程教学团队的最高水平;对内来讲,课程负责人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对所在教学团队的其他成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课程组全体教师付出共同努力,需要有方案、有目标、有计划、有思路、有重点、有措施地进行;需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课程负责人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对课程团队全体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感染作用。特别是他的组织、协调、激励、领导等管理能力,决定了课程教学团队的集体凝聚力和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活力。实践表明,能够系统、全面地取得较大建设成效的课程,都与课程负责人的全面素质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注重强化课程负责人的集体协作意识

和合作精神,提高其对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

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共享教学资源,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作为“质量工程”四个重点项目之一的精品课程建设,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为背景推开的。自2003年以来,国家、省级财政以及各高校投入巨资用于精品课程建设,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六年的共同努力,已遴选、积累出了大量的优质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共有共享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大效益,主要是从全国高校对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中体现出来。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更好地发挥部级、省级乃至高校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效应,最大程度地实现“质量工程”建设的预期目的,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各高校要普遍关注、思考并付诸努力的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精品课程的遴选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大的导向、激励作用,而在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推广、利用方面,高校的内涵发展意识和对搞好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觉性就成为工作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高校对“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关注点还主要集中在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申报评选方面,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⑤在“质量工程”建设的后期阶段,高校要特别注重如何充分利用网上优质资源促进本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要创造条件和氛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教师、学生广泛了解、深入分析各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借鉴价值,将其优势渗透到具体课程教学工作中。高校应踏踏实实地关注、专注于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力争使学校成为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的最大受益者。(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教务处)

注释

①仉志余,王建军:“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8期,第22页。

②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3页。

③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