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十篇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十篇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17:17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1

一、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符合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教材

目前,专门用于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材很少。很多医学院校使用的教材是综合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材,基本是按照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编排章节,案例基本是市场营销专业的经典案例,涉及医药学知识和医药营销的案例很少。这对于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将来的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当前的消费心理学教材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不符合市场营销这个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的培养模式。所以,对于医学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讲,找到一本适合消费心理学的教材比较困难。教材是教学的指南和依据,教材的适用与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医药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教材的选用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师资队伍薄弱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运用性强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其中包括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广告学、商品学等。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主要应该探讨医药及健康相关的营销活动各因素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消费心理学的教师不但要熟悉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也应该熟知医药营销流通领域的知识。然而,在医学院校目前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单纯有心理学背景的,也有少数医药学背景的,对非本专业的知识不够精通,只能从某一学科角度阐释消费心理学的问题,不能将心理学和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影响了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学都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无疑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习理论知识必要环节。但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就会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能动性。尽管很多院校也开展了案例教学,但由于教材和师资专业背景的限制,很多个案是传统的营销案例,而不是医药学的营销案例。或者个别有些医药学的案例,但分析不够深入,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些都限制了这门学科在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很多医学院校开展的教学实践项目也都围绕着传统营销展开,没有展现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的特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显著。

(四)考核方式不全面

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时,一方面应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要考核学生是否可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消费心理学在医学院校中的考试形式仍以试卷问答为主。考题的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也有一些案例分析题。这些考题大多是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少有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考题。学生若想取得良好成绩,只需要背笔记,套用老师的标准答案就可以。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出来的学生往往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即,成绩优异,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不能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选用和开发适合医学院校的专业教材

选用教材时,既要参照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学的课程要求,同时也要兼顾本专业培养目标。选取教材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要兼顾,既不能只讲理论、过于生僻,也不能过于通俗,忽略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应结合与专业相关、与时代相符的案例和实践项目,使教学更生动。任课教师也应该时刻收集与医药市场营销相关的消费心理学案例作为课程补充以丰富教学内容。鉴于当前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材缺乏,医学院校应组建囊括医药学、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协作编写具有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消费心理学教材。

(二)建设适合医学院校的专业师资队伍

由于医学院校与普通综合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上有差异,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医药学、心理学、营销学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两方面着手——“走出去”和“引进来”。一方面,鼓励消费心理学教师深入医药营销企业挂职锻炼,亲身体验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也可以去有经验的院校进行学习,从而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有医药市场营销经验的职业人来学校为老师和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医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学习效果。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让学生接受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还可以运用其他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思想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互动良好的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形象生动的案例中,有利于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接受和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具体案例的展现,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网络营销的消费心理的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选择网络营销情境中有关消费者心理学和行为的案例作为辅助,抛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和发言。教师做好引导和归纳总结的工作。此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2.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也叫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多种学科的教学中,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经济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设定特定情景的角色模拟扮演,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所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商家,一方面,学生可以揣摩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情景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效果良好。在使用情景教学法时需要注意,教师要善于组织和指导,情景模拟要设计科学、准确定位。

3.pBL教学法就市场营销专业发展来看,教会学生怎样运用心理学原理在营销工作中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考虑,“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比传统的“以主题为基础的学习(subject-basedlearning,SBL)”更偏向于学生的能力训练。pBL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案例为脚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搜集信息,通过自我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pBL教学法也对指导老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及交叉学科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四)实施多样化考核方式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2

为切实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抓好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建设,确保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取得实效,根据《敖汉旗卫生健康委员会营商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总体部署,利用一年时间,针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卫生计生政策落实打折扣、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务求在简环节、优流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按照《2017年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实施方案》提出的“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重点难点明显突破、基层群众明显受益的目标,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营商环境集中整治,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在政策落实、企业经营等方面,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2.对标先进省市,企业在其他省能办到的在河北不仅能办到,而且办得更好,做到提供材料最简、跑办次数最少、办结时限最短,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3.各级干部为基层、群众、企业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集中攻关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市场主体满意度大幅提升。

4.健全便捷、通畅的市场主体咨询服务投诉渠道,建立第三方定期评估制度,形成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

1.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程序,全面梳理并压缩审批时限,所有审批事项都要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做到“零超时”。最大限度精简申报材料,凡无法律、法规依据或无实质性作用的,原则上予以取消,可合并的一律合并;上一个审批环节已经收取的申报材料,下一个环节不再要求提交;申报材料为本系统发放的,只提供名称、文号、编码等信息供查询验证,不再提交原件或复印件;能够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再要求重复提交。

牵头处室:法制处;责任处室及单位:监督食品处、医政药政处、妇幼处、科教处,省中医药局。

2.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对于功能相似相近的证明,原则上要优化整合;对于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基层管理更为方便有效的证明,原则上要下放到基层管理;确需申请人提供的证明,要严格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必要时履行公开听证程序,并作出明确规定;能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请人再提供证明材料。

牵头处室:办公室;责任处室及单位:委机关各处室,省中医药局。

3.对于能够通过事后监管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行政审批事项,可结合实际,探索由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相关条件并进行公示,先予办理,再相应加强事后核查与监管,进一步减少由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提高办事效率。

牵头处室:监督食品处;责任处室及单位:医政药政处、妇幼处、科教处,省中医药局。

(二)严格规范中介服务。

1.对申请人能够按照要求自行完成的,审批部门不得干预。不得在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务院决定之外增设许可中介服务项目;不得为行政许可申请人指定许可中介服务;不得将行政许可事项转交许可中介服务组织办理;不得限制或变相限制本行政区域外的许可中介服务组织开展许可中介服务;不得通过设定特别条件、提高或者降低标准采信特定许可中介服务组织的中介服务等形式,变相为行政许可申请人指定许可中介服务。

牵头处室:法制处;责任处室:医政药政处、监督食品处。

2.对没有法定依据、属于部门审批职责范围、额外增加申请人负担的中介服务收费,一律取消;对有法律、法规依据但市场发育成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竞争充分规范的中介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委托双方协商确定价格;对现行有明确法律、法规依据但尚未形成充分竞争的中介服务收费,按规定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纳入政府定价目录,严格核定服务成本,制定服务价格。事业单位提供中介服务收费的,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不得借助行政权力垄断经营、强制服务、强行收费。

牵头处室:财务处;责任处室:医政药政处、监督食品处。

3.进一步规范投资建设项目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加强对中介服务行为的监管,加大对中介机构失信行为的曝光、通报力度。建立中介组织诚信档案,完善和强化中介服务的信用监管机制,明确中介机构信用管理内容。对中介机构出具假报告、假认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从严惩处。 

牵头处室:法制处;责任处室:医政药政处、监督食品处、财务处。

(三)大力推行“互联网+公共服务”。

1.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系统,推动服务事项办理由大厅向网上办事延伸,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都要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并实现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网上实时查询,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牵头处室:监督食品处;责任处室及单位:医政药政处、妇幼处、科教处,省中医药局。

2.通过委门户网站等多种方式,依托移动终端及自助设备等多种渠道,提供全程在线咨询服务,协助办理相关事项,逐步构建网上办事、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

牵头处室:监督食品处;责任处室及单位:委机关各处室,省中医药局。

3.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整合许可、监管信息资源,实现各部门许可审批业务系统的有机衔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

牵头处室:监督食品处;责任处室及单位:医政药政处、妇幼处、科教处,省中医药局。

(四)全面加强公共服务监管。

1.完善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进一步规范市场执法行为,提升监管实效,明确主体、落实责任,防止监管“缺位”和管理“真空”。

牵头处室:监督食品处;责任处室及单位:医政药政处,省中医药局,委综合监督执法局。

2.全面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制度,做好行政执法投诉举报、重大行政处罚备案、行政执法检查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工作,坚决纠正执法违法行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责任处室及单位:法制处、监督食品处、医政药政处,省中医药局,委综合监督执法局。

3.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落实相对集中执法权,进一步整合执法力量,理顺执法机构与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

牵头处室:监督食品处;责任处室及单位:法制处、医政药政处,省中医药局,委综合监督执法局。

(五)着力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1.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探索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模式,所有审批事项集中行政许可审办大厅办理,彻底消除前店后厂、体外循环现象。

责任处室及单位:法制处、监督食品处、医政药政处、妇幼处、科教处,省中医药局。

2.全面实行“四零”承诺服务(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建立完善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将全部公共服务事项纳入行政许可审办大厅办理,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委托代办等服务,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责任处室及单位:委机关各处室,省中医药局。

3.重点查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服务窗口在行业管理、行政审批、工作流程、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委门户网站设置网络意见箱,开展服务对象评议活动;在行政许可审办大厅,开展问卷调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评议活动。认真对待评议结果和反馈意见,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视情况采取上网公告、寄发函件、上门走访等形式进行反馈,切实改进工作,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牵头处室:机关党委;责任处室及单位:委机关各处室,省中医药局。

(六)积极促进社会办医发展。

1.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不断转变卫生发展方式、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

责任处室及单位:医政药政处,省中医药局。

2.进一步落实《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5〕39号),积极引入一批优质民营资本,补充我省医疗市场和健康资源。

责任处室及单位:医政药政处,省中医药局。

3.积极落实《河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将社会资本办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考虑,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

责任处室及单位:医政药政处,省中医药局。

4.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发展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支持设置医学检验所、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医疗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责任处室及单位:医政药政处,省中医药局。

四、方法步骤

此次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分5个阶段展开。

(一)动员讨论阶段(2017年2月24日至2月28日)。

1.集中学习讨论。开展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大讨论,深入学习中央和省改善营商环境作出的决策部署、出台的改革举措,在讨论交流中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2.制定工作方案。按照《2017年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实施方案》和《全省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报省营商环境整治工作组备案。

(二)查摆问题阶段(3月1日至4月15日)。

1.深入自查。以民主生活会剖析问题的态度和标准,敢于亮短揭丑、勇于自我革新,站在对河北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负责的高度、对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负责的高度,聚焦整治内容,深入开展问题自查,形成问题清单,查找问题根源,主动开展问题自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各处室、各单位将问题清单报委法制处,在委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并报省营商环境整治工作组备案。

2.全面排查。全面深入排查梳理近年来对本系统本区域投资者和企业,在项目投资、生产运营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反映过多次、协调过多次,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老问题、难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逐条逐项拉出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能部分解决的部分解决,以真解决问题的态度、立行立改的作风,率先展示通过集中整治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心。排查梳理问题清单报委法制处上网公开,并报省营商环境整治工作组备案。

3.广泛征集。采取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多渠道征求基层和服务对象的问题和意见。

4.梳理汇总。及时梳理汇总各类问题,确保把影响全省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分下去。

(三)集中整治阶段(4月16日至8月31日)。

1.专项整治。对省营商环境整治工作组交办的问题和自查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整治台账,开展限期治理,对问题清单上的问题做到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突破、一件一件销号。

2.解决问题。把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年作为为企业集中服务年、解决问题年。对排查梳理出的问题,特别是企业反映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具体问题,采取领导分包、限时办结等方式予以解决,确保市场主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3.重点攻坚。根据查摆出的突出问题,确定全委营商环境方面重点改革目标,实施强力攻坚突破。

(四)建章立制阶段(9月1日至10月31日)。

根据此次营商环境集中整治的经验和成果,结合继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际,建立常态化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机制,每年都对全省企业反映投诉的问题全面梳理销账,巩固和扩大集中整治成效。

(五)总结巩固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

对照集中整治目标任务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一项一项对照检查,对达不到目标任务要求、整治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开展“回头看”、再整治,坚决克服搞形式、走过场,切实保证整治工作成效。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2017年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实施方案》和《全省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总体方案》的要求,成立全委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要建立健全处室(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处室(单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推进步骤、完成时限、责任人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抓好专项整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机关作风整顿的重点,委主要领导和各分管领导要亲自谋划部署,各处室和委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要把相关责任目标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将营商环境集中整治作为重要工作,集中解决项目落地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3

一、以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为主线深化“新医改”

2008年以来的新医改,以保障公共利益为基点,明确指出“政府主导”,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使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成为一种连最低收入阶层也能获得的惠及全民、人人受益的公共产品,从而保障医改的成功。到目前已经取得显著的突破与进展。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重大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比如: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等等。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但是,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把公共利益作为改革不可偏离的基点。通过市场和政府“两条腿”走路,实现改革的目标。

二、以市场和政府“两手抓”实现“新医改”中的公共利益

我国医疗体制需要解决的公共利益有:第一,公共卫生的保障体制,重点解决法定传染病的预防与救助;第二,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体系;第三,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实现重大疾病救治的保障体系。这三个问题都体现公共利益,如果不能界定这三个利益所在,仅凭市场化运作,其结果必然是医药市场化中忽视公共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界定这种公共利益要求政府在保障公共利益方面有所作为:一是投入要到位,钱要花在公共利益上;二是为了公共利益,要用制度约束医和药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极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要有效保障“新医改”中的公共利益,必须依照我国国情,在医改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通过“市场实现效率,政府安排公平”来体现。不论政府最终选择哪种改革方案,公共利益都必须优先考虑。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市场化,医疗市场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市场化绝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不能因为一个领域的改革遭遇挫折,就简单地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不能遇到困难就否认市场化取向,市场化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在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方面没有真正坚持市场化的方向。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不少人开始置疑医疗体制的市场化取向,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应当反对的是把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完全排斥出公共利益之外。不能一味反对医药市场化,而是需要界定在公共利益这一部分不能实现市场化,也就是公共卫生保障体系――通过国家投入建立的公共卫生体系;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体系――公民和国家共同承担的医疗体制,其中国家要通过投入建立社区医疗体系;重大疾病的救治保障体系――通过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公共救助体系。这些都是不能实现市场化的。有必要通过法律界定这种公共利益所在,否则无法依法保护这种公共利益。依照中国目前的情况,上述三个体系都是低水平的,不能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如果这种低水平的保障制度都不能实现而要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医疗事业发展是不可能的,长期存在于医疗行业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不能解决,那么新一轮医疗改革可能又会面临挫折。这种低水平的医疗救治和保障体系不完善,老百姓看病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社会安定和谐就难以实现。

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破除新医改中的“症结性”问题

目前,各地在落实过程中取得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但也存在观望情绪、部门利益问题、改革创新问题、决策民主公开问题、医改问责问题,等等。必须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坚决破除医改推进中的这些“症结性”问题,才能使这项“维护十几亿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第一,必须限制部门利益,保障公共利益。在操作中如果大量的时间花在各个部门利益的协调、分配上,很可能忽视了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医改所处的制度环境也不容忽视。调查发现,地方层面,医改中普遍存在着部门利益的冲突。发改委、卫生、财政、社保是各省医改领导小组中最重要的4个部门。本轮医改,发改委成为牵头部门,这与卫生厅长期主管医药卫生行业管理的现状有一定的矛盾。卫生厅对于行业状况、基层情况、相关政策掌握全面,医改无疑涉及卫生部门的利益。在财政、社保与卫生部门之间也会发生类似的博弈。卫生部门常常希望财政能为卫生投入更多支持,但是财政部门又不得不在一个更大盘子里考虑。另外,如何对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统筹和统一管理。这是未来全民医保的最终方向,但目前遇到的具体困难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目前这三大保险是基于地域和居民身份分别进行统筹的,而且各自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不一,短期内难以做到相互融合;二是目前的管理体制是分割的,新农合是各级卫生部门分管,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则是各级人保部门分管,如果这三个保险要合并,就必然涉及到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合并。总之,医改方案中存在一些模糊地带,这是不确定因素,其执行取决于各地、各方面的利益博弈。为了有效地推进医疗改革,最好是在管办分开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把涉及医疗保险、价格管理、公共卫生、药品监管、医疗监管等事权统合在一起,在一个部门之下来决策,这样谈判成本要少,利益冲突没有那么大,协调也会更容易。

第二,各地在落实中必须合各地特点,大胆改革创新。医疗改革的推进中,各地有很大的空间进行自己的探索,仅仅再把国家新医改方案中的目标重申一下,是不够的。对于推进改革实施,有的地方还表现出畏难情绪,有的还在等待观望。不少人将本省医改方案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解释为中央配套文件的“姗姗来迟”。但是许多中央的配套文件也不一定能把模棱两可的地方全部澄清,即便等中央的配套文件全部出来,地方政府再制订实施方案,许多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有可能地方的手脚会捆得更死。事实上,本次医改特别强调实践探索,在政策制定时也给地方留下了操作空间,鼓励地方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国家新医改方案中的很多内容,只是提出了一些方向和目标,具体的改革措施并没有明确,这相当于告诉了目的地,但是有多条道路可供地方选择。因此,各地有很大的空间进行自己的探索。问题在于,各省必须制订实施方案,仅仅再把国家新医改方案中的目标重申一下,是不够的,关键要把达成目标的路线图说清楚。比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的医改方案并未对公立医院改革给出明确的方向,这被视为给予各地试点的空间,但是各地医改实施方案中普遍缺乏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公立医院走向法人化,即通过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落实公立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载入了国家新医改方案。但是,与此相反的改革思路,即公立医院回归行政化,也存留在国家新医改方案之中。中央政府希望通过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来进一步寻找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实之路。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4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医学、药学和市场营销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满足医药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案例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们探讨和注意。

1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方法

1.1教师陈述法:主要由教师讲解示范性案例,多用于课程教学的早期,此时刚刚开始课程学习,市场营销的理论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案例教学既可以引起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兴趣,又可在案例中简介营销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初步的认知。如在医药市场营销总论的理论教学结束后,讲述“希尔安大败毒胶囊营销策划”的案例,讲述营销策划的整体概念,引入市场环境调查、价格战、广告策略、终端建设、服务营销、整合营销传播等重要知识,并与学生分析医药产品营销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健康性、安全性、隐私性的特点。此外,教师陈述法也用于大型复杂案例的教学活动,教师讲述关键性问题带动教学。

1.2全班辩论法:主要用于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的探讨。如对1985例新可口可乐上市失效案例的探讨中,在分析了可乐公司上市调查、消费者需求、产品核心价值、危机公关等知识点后,提出了“你认为如果用新可口可乐作老可乐的补充,而不是用它来替代老可乐,这样能成功吗,为什么?”引起了两派观点的讨论,同学们纷纷陈述自己的见解,来说明为什么自己认为新品作为补充产品上市可否成功,全班辩论的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和完善了同学们的思考,分析了市场调查预测、新品开发、新闻策划、公关策划等环节存在的多种有利或不利因素,探讨了对各种因素的掌控和利用。答案不止一个,激励着学生不固守已有概念,积极探索,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是有效启发、引导。

1.3小组讨论法:自由组合或按学号排序形成小组,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因为涉及到背景资料查找、问题分析和总结等活动,需要组员之间分工合作,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在全班辩论活动中不够积极的同学,也会分配到部分小组任务,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4角色扮演法:对于情节性较强的案例,老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角色,让学生假扮当事人的身份,运用方方面面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医药促销策略的教学环节中,部分学生组织成为某医药企业的市场推广部,分别成为部门经理、企划、推广、促销等工作人员,召开相关药品推广策划会议,制定药品促销政策,然后在虚拟医院和虚拟药店向学生扮演的医生和店员、顾客开展促销活动。通过这种角色扮演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决策能力,又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2]。

2案例教学法的要点探讨

2.1从普遍规律到特殊规律:医药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所以医药市场营销学案例的选取,既有其它行业领域的经典案例,又不可或缺医药行业的案例,要能体现市场营销的普遍规律,又反映出医药行业注重健康、安全理念的特殊规律。

2.2案例教学服从于理论教学,服务于营销实践活动。不能把案例教学当作故事会来吸引学生,要把案例教学和营销的基本理论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加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逐步掌握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的能力。

2.3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不能照本宣科,要寻找合适的案例来解读理论知识。案例选择要注意相关性、时效性、典型性的特点,适合医药营销教学。还要注意案例编写的条理和层次,精心设计问题,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思维、分析发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将案例作为传递概念、原理的最强有力的方式;(2)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案例教学活动。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3)注重管理课堂气氛,既要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意思维,又要适度控制,将课堂主题紧密围绕相关营销知识和技能。有的学生发言过于繁琐,或者海阔天空、离题万里,此时教师要作适当提示。有时,辩论非常激烈,气氛较为紧张,教师要作适当穿插和总结,以缓和气氛。而对学生没有顾及到的方面,我们也要作适当提示,以使讨论更为深入,这需要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学者,还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组织者。

2.4案例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认真阅读营销案例资料,了解营销环境、企业状况、竞争对手状况等,并挖掘相应的理论支撑。(2)有效收集与问题相关背景资料,需要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书本、网络、访谈人群等多种渠道有效收集资料。(3)在与同学共同完成资料收集、案例分析、决策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4)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分析问题、讲解策略、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得到不断提高。

2.5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互相配合补充:一般来讲,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成正比。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缺乏,很难达到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所以,对于这两种教学方法要认真安排好时间跨度,低年级的学生或课程初期要以系统授课方式为主,在系统传授了医学、药学、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传播学等前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在医院市场营销的教学活动中以案例教学巩固和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参考文献:

[1]林军.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1:104.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5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实施

随着教育评价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形成性评价在高等教育中越发受到重视。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和医学专业,经管类专业的形成性评价研究较少。医学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兼具经管专业特点与医药背景特色,通过专业课的形成性评价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形成性评价在营销专业教学运用的新探索。

1专业课中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教育评价按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判断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在专业课程开始阶段进行诊断性评价,考察了解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对本专业课的兴趣与认识程度、学习态度与方法等,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构建、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改进这些过程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2]。专业课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即任课教师采用多种考察方法,在每个阶段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通过师生互评,促进教学相长。总结性评价或称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计划之后关于其效果的评价。它是一种事后评价,目的是对所编制出来的课程质量有一个“整体”的看法[3]。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重要特征是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自身与学习目标的差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调整,从而完成学习目标。这个过程中的反馈是双向的,既有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调整之后的反馈,也有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与教师调整的反馈。其中,前一部分的反馈在教学形成性评价中最为常见。总结性评价则是教师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情况的整体评价,无论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在得到评价结果之后,教学过程已经结束,这种方式忽略了相应的反馈与调整。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并非对立割裂,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会包含总结性评价,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评价效果。

2医药营销专业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

2.1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

医药市场营销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培养的是复合型与应用型高级医药营销人才。该专业一方面具有管理学科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特征;另一方面也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和医学药学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市场营销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医药市场营销本身就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医药领域现实营销问题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医药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课时较多且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医学院校的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一般比医学类专业规模小,其专业课程设置时长较短,一般为一学年以内,这一特点正符合形成性评价的多阶段多次性评价的要求,保证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及时有效性。由于规模小,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以小班授课居多。小班授课提供更多的师生交流机会与渠道,有利于形成性评价的反馈。小班授课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提高形成性评价反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2开展形成性评价的优势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中,依然以总结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以结果为导向使得教师与学生更注重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总结性评价中,教师一般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判断。评价方法单一、缺乏时效性,教师的教学总结反馈滞后,加上缺乏来自学生层面教学效果与建议的反馈,都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方法改善。而且总结性评价中学生只关注阶段性的考试成绩,沿袭中学的学习模式,等待教师的知识传授与灌输,平时学习不主动,考试前突击复习,只是通过考试获得了一个成绩,无法形成对专业课程的深度理解与把握,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形成性评价将学生作为了解新知识和作为如何与已有概念整合的积极参与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其核心是对学习过程的反馈[4]。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表现进行记录与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效果的考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开展形成性评价,学生不再是总结性评价中被动的被评价者,而是评价的参与者与评价主体。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能逐步意识到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了解其学习情况的有效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3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主要通过多元评价主体、多样评价方式以及在理论课和实践课中采用动态发展的评价内容来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兴趣由此提高其学习主观能动性,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与专业素养。

3.1多元评价主体

与总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的主体包括任课教师、学生和同行教师。任课教师是形成性评价的参与者,一方面是对学生专业课学习的评价者,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程掌握与运用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还是形成性评价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和同行教师参与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以及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都需要任课教师安排与协调。通过自评与互评,学生能在形成性评价中发现自己或者同学在专业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同行教师是教学中的专业人士,参与形成性评价能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反馈。

3.2多样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参与主体的非单一性带来多种评价方式。对任课教师而言,按照教学目标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获得更为准确全面的评价结果。主要的评价方式包括:任课教师的课堂观察、座谈或者访谈、课后任务的完成考查、学生自评与互评、同行教师的观察、访谈等。评价既可以采用定量的评价量表也可以采用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可以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评价目标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与组合。此外,在一个学期(学年)中,任课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动态,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记录,档案袋法是形成性评价常用的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档案袋资料收集准则,教学过程中汇集学生的相关学习成果与相关资料,反映其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为不同阶段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佐证材料与评价依据。

3.3理论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以往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的理论课程授课多以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被动的接受知识与信息。开展形成性评价,理论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课程相关测试:阶段性的课程测试以任课教师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可以采用随堂测试、课后单独测试,或进行网络在线测试。随堂测试既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课后的单独测试可以采用常规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方式。网络测试的表现方式丰富,除常见的在线习题测试之外,学生可以上传视频或音频成果来完成专业课教师的检查要求。平时学习情况考查:学生平时学习表现考查是对其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任课教师可以采用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检查等方法记录并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其中课后作业的安排尽量避免统一答案的标准化作业,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安排以开放性问题为主标准答案为辅的作业。一方面避免相互抄袭的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扩展其专业视野。团队任务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评价由任课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两部分构成。主要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测。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授课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采用pBL教学、小组讨论、课程项目、问卷设计等方法,设置特定的专业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展示团队成果。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指导作用,观察学生的表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团队的分工合作中。

3.4实践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自主授课的评价:自主授课通过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教师设定的授课内容完成备课,课程演示内容准备,课程讲授的工作。这种实践教学方法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准备过程中强化团队合作精神,课程讲授的过程也提供了展示表达能力的机会。自主授课的评价中,任课教师要对授课现场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记录,自主授课结束时也要对授课团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论并提出改进意见。自主授课评价除教师评价部分之外还应包括学生互评部分。对于自主授课前的准备工作,小组成员的态度与工作情况教师无法全程跟踪,但学生的互相评价则可作为自主授课前期表现的评价依据。案例教学中的评析: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在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教师可以在授课章节中穿插小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把握。也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章节案例讨论。任课教师引出案例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小组代表集中发言。案例评析过程中,学生对案例的解读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是教师评价的重点。教师需要安排合理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记录。模拟实践的评测:模拟实践教学主要有角色模拟和软件模拟两种形式。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中的模拟谈判、模拟销售、模拟招聘都属于角色模拟。任课教师设置特定情境,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此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设立营销实验室的院校采用的模拟经营软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经营环境,团队成员组成模拟企业完成经营任务,根据经营成果系统会提供团队的评价成绩。在软件模拟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关注系统生成的评价结果,学生进行模拟经营时生成的各种文件、凭证以及互动往来记录都是评价的依据,记录并保存到档案袋中。

4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反馈

形成性教学反馈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信息交流的方式来改变思想或行为,并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5]。作为形成性评价的组成部分,反馈是影响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关键因素。反馈的主要目的是缩小学生目前学习水平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6]。形成性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使得其反馈主体也是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以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为主,还包括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反馈以及同行教师对任课教师的反馈。反馈的时间可以是即时反馈也可以是延迟反馈。反馈的方式由反馈主体与内容来确定。

4.1教师对学生的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可以是及时反馈,比如随堂测试和案例分析可以给予即时的评价意见反馈,也可以是延迟反馈,比如平时学习情况的考察和模拟经营,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记录,教师才能给出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个别反馈还是集体反馈,反馈的方式可以是书面反馈、口头反馈,还可以做示范性的反馈,比如角色模拟中教师的示范性反馈比口头反馈能让学生更好理解角色的恰当表现和解决问题方法。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反馈,首先要避免总结性评价以单一某个分数作为反馈内容的情况,教师要对学习目标、学生已经完成和未达到目标的部分及其改进之处进行描述性反馈,并提出有助于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建议。反馈的内容要具体同时具备积极性的特征,以此鼓励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也更有信心根据教师反馈的建议改进学习方法,缩小与学习目标的差距。

4.2学生对教师的反馈

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是形成性评价反馈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延时性反馈,时间可以安排在学期初(新专业课开课初期),学期中和学期末。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等提出反馈,有利于专业课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反馈可以采用书面反馈或者座谈会的口头反馈形式,考虑到学生的顾虑,座谈会可以由同行教师主持,并将学生的反馈与同行教师的反馈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由此实现形成性评价的另外两个评价主体的反馈。

5结语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兼具营销管理类专业的综合性与医学教育背景下的专业特殊性,这样的特殊性有利于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开展能促进教学互动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需要明确由授课教师、学生和同行教师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中评价内容的适时调整与多种评价方式的使用,更重要的是由多元评价主体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

参考文献:

[1]骆北刚.形成性评价:概念、原则、策略及案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4):44-47.

[2]冯翠典,高凌飚.从“形成性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考评”[J].教育学报,2010,6(4):49-54.

[3]王丽丽.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之关系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3):173-175.

[4]郑凯迪,雷康福,毛孙忠.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136-137.

[5]林杰,邢俊.美国大学形成性教学反馈的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1):81-88.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6

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给出的原则是:医药价格政府管制,同时探索“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方案提出,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

“药物经济学”破解定价难题?

所谓药物经济学,是指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此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出合理的效果处方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从国际经验看,如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药物经济学的成果在临床合理用药、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新药的研究开发及费用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我国,对药品定价部门而言,如何科学定价药品,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平均成本难以计算,药品定价部门往往将企业报价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政府处于严重信息不对称地位,再加上对企业虚列成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查,甚至导致政府定价远高于市场成交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主任吕凤霞说,药品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临床效能、有效性稳定性、质量疗效指标、创新的程度、处方量以及与同类药治疗同等病的总费用对比等。考量上述多种因素,定价部门要改进定价方法,药物经济学可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扭曲的医药价格机制

“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现行政策的限制,尤其在定价领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人士直言,在中国目前的药品价格机制背景下,药物经济学一直停留在学术领域,难以转化到政策制定环节。

如按现行药品价格规定,药品在流通环节中,采取“顺价作价”原则,即规定医院可以加价15%“卖出”,获得的利润作为医院运营费用补偿。

“公众拿到的药品价格,本身就混杂着医务工作者的技术劳务成本,而不仅仅是生产成本。”这位人士称。

目前,我国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多种问题。首先,医务人员的劳动、技术、人才培养等劳务价值体现不够,导致众多医院只能通过大量消耗医疗用品和药品来获取补偿。由此诱发了诊治过程中检查繁多、用药昂贵、手术耗材剧增等问题。其次,“顺价作价”政策加剧了医院对高价药的偏好。再次,“准入门槛过低”的药品审批制度,也使得药价一路飙升。

“药品审批、定价、使用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部门间缺乏衔接。”一位医改专家分析,药品市场的准入权属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而药品的定价权属于发展改革委和物价部门,定价部门在遭受“新药价高”指责时,常会把原因归结为审批环节。

市场定价还是政府定价?

政府管制医药价格仍是新医改方案的主调,体现在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两方面。为了使医和药的定价更合理,新医改方案分别就这两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医疗服务价格方面,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并根据不同级别医院性质,实行分级定价。

药品价格机制的改革思路是,改进定价方法――对新药和专利药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制度。同时,允许开展“差别加价”即低价药高加价,高价药低加价探索。

而对于解决药价“补医”的问题,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办法是,收取药事服务费,即允许收取处方费,以此来体现医务工作者的技术劳务价值。

事实上,在医药价格机制领域,新医改方案中列出的定价方式仍面临政府定价还是市场定价的争议。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马爱霞撰文表示,纵观某些国家控制药品定价的经验可以发现,实施政府定价的药品范围都比较大,例如法国95%的处方药,日本全部的处方药都在政府定价范围之内。

然而,另一方观点,即质疑政府管制医药价格效果的声音也一直不断。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担心价格监管机关无法掌握行医成本和药品成本,因为“成本调查”名目繁多、误差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地区差异很大的国家,监管部门很难计算出一个“平均成本”。

“关键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医改“市场派”代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欣认为,真正的价格是市场上供需双方“谈”出来的,而医保作为代表需方可以跟医疗服务提供方“谈判”出一个合理的医药价格。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7

关键词:医药企业;国际并购;目标选择;案例分析

一、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并购研究介绍

(一)现有并购规模和结构

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跨国并购数量和规模呈明显上升态势。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医药市场,跨国公司已逐步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本土企业呈现经营模式过度同质化的现象。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方面,中国药企不占优势,有必要通过国际并购来获取一定的竞争优势。普华永道《2011年上半年企业并购回顾与前瞻》报告表明:201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数量107宗,同比增长14%,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企业海外并购数量相对更少,规模更小,结构也单一,主要通过横向并购获得技术拓展和品牌延伸。

(二)医药企业国际并购的动因分析

Bruce认为,医药公司大规模兼并是通过并购把相关的知识资产结合起来,利用资金、市场、技术等优势建立全球竞争优势;另有学者认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促进了医药行业的并购。王跃兴认为,医药企业并购动机是一般行业并购的原始动机,即追求利润和应对竞争压力;也有学者认为国外不断增多的直接面向消费者营销是促进医药企业并购的原因。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归纳,中国药企进行国际并购往往基于以下几点原因:获得先进技术;获取品牌;增加销售渠道;绕过贸易壁垒。

(三)现有研究

依托发达的资本市场,西方国家在目标企业选择方面产生了很多理论,如关于横向并购的规模经济理论,纵向并购的交易成本理论,混合并购的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理论等。国内对目标企业选择的研究较少,主要对选择方法进行阐释。何庆明从智力资本角度论述了目标企业的选择方法;李雨田对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做了分析,刘湘蓉研究了并购动机对目标企业选择的影响。

目前对国际并购的研究多大而泛之,对行业的针对性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基本都是解释并购行为的理论,集中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很少对特定的目标企业进行定性分析;国内现有研究多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以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为研究模板,没有考虑中国的具体情况。

(四)研究重点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选择最佳的并购目标为研究目的,构建分析框架并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二、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并购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况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3月11日,深圳迈瑞医疗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瑞)宣布以2.02亿美元正式收购美国Datascope公司生命信息监护业务,获得了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销售平台和网络。这是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在美国高技术领域达成的最完整并购案例。

1.并购公司分析

迈瑞是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开发商、生产商和销售商,以和销售国外医疗器械起家,在监护和生命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成像等三个业务领域提供系列产品,最早的监护业务已占中国市场40%以上的份额。迈瑞注重战略规划,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高质量医疗设备的领导厂商。公司着重关注自主创新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每年投入研发资金约占当年收入的10%。2006年9月26日,迈瑞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医疗设备公司。

2.目标企业分析

Datascope公司创办于1964年,是全球第一台监护仪生产商,也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领域的全球领导厂商和多元化的医疗器械公司。经过40多年技术积淀,在美国300床以下中小医院占据50%的市场份额,为临床健康护理市场开发、生产并销售自有产权产品。Datascope曾与迈瑞有长达5年的合作关系,合作之初,由迈瑞替Datascope做产品设计和生产。

3.并购结果

交易完成后,结合Datascope产品与服务状况、欧美直销及服务网络、各自拥有研发能力,迈瑞充分受益于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成为全球第三大医疗器械厂商。2008年全球总收入接近2007年的两倍,国外市场也有所扩张。

(二)迈瑞并购动机分析

迈瑞总裁李西廷表示:“迈瑞收购Datascope是全方位的协同效用,品牌效应与营销网络,两者相辅相成,均为迈瑞所看重。除此之外,在双方优势利用上,各取所长,进行很好的资源整合,是购买了一块有利于迈瑞在全球发展的优质资产。”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及企业战略目标,总结迈瑞的并购动机如下。

1.扩张国际市场

迈瑞是中国最大的医疗设备研发生产企业之一,国内市场相对稳定,需要通过一定的并购行为来实现国际市场扩张,增强国际竞争力。

2.建立国际品牌形象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但2007年在迈瑞接近51%的海外业绩中,美国只占8%,要想在美国市场建立很好的品牌形象和直销网络,并购是最好的选择。

3.获取商业流通渠道

Datascope具有完整的直销网络,旗下监护业务辐射欧美主要国家的直销及售后网络,拥有全球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以帮助迈瑞在全球尤其是欧美高端市场搭建销售渠道。

4.吸收国际化人才

中国医疗行业较弱的整体实力决定了药企很难吸收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加入,通过国际并购能够吸收大量国际专业人才。

(三)迈瑞成功并购关键评价指标分析

迈瑞成功并购Datascope的案例研究表明,在明确并购动机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框架,对各指标进行评价,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决定。

1.外部环境指标分析

第一,美国政府支持。医疗产业对美国不存在国际安全问题,美国政府一方面为了挽回在对待中国“技术入侵”问题上过分“保守”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几个能达成并购交易的标的公司,对此次并购支持。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及反垄断委员会审批时也未作干涉,这为迈瑞能够顺利并购提供了重大支持。

第二,市场购买力强。美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高水平的医疗支出、较强的医疗保健意识及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这都是医疗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强大的市场购买力以及Datascope在美国良好的服务美誉度、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是迈瑞公司并购成功的前提保障。

第三,技术水平高。Datascope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监护设备企业,拥有先进的研发能力。通过并购,迈瑞可以获得其核心技术、多项知识产权及发明专利,结合迈瑞的自主创新及低成本控制战略,可使公司的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内部评价指标分析

第一,业务相关及战略互补。由于美国技术投入大、研发速度慢、生产成本高、利润增长低、产品创新困难等特点,Datascope公司需要通过迈瑞在中国的高成长和研发的高效率来加速发展,并购双方的业务相关性和战略互补性强。

第二,营销网络庞大。Datascope具有美国医疗数字联网优势,在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欧美市场拥有专业的直销和服务团队,为迈瑞提供了交叉销售的机会。

第三,专业化机构介入。并购中,除了并购双方的相互考察,还引入了多家国际化中介机构。迈瑞聘请了瑞士银行作为财务顾问,毕马威负责审计,美迈斯律师事务所作法律顾问,美世咨询提供人力资源服务;Datascope方面则由著名投行作财务顾问,另外还有一家律师事务所参与。专业机构的介入,使财务审核、价值评估、法律问题的解决更加规范。

三、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并购目标选择策略建议

在中国医药行业中,迈瑞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通过对其国际并购案例的研究,结合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医药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国际并购、提高国际竞争力有以下借鉴。

(一)明确并购动机

确定并购方案前,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并购动机,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只有清楚为何进行国际并购,并购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有的放矢,选择符合企业发展方向和长期战略目标的企业。

(二)分析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

明确并购目的后,可对东道国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评估。首先,并购的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政府的态度,各国政府都对跨国并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政治友好、政局稳定、法律体系健全的国家可优先考虑。其次,国际并购中,目标企业所在市场的购买能力和消费结构将直接决定并购后的市场占有率及发展前景,需要根据所处的经济形态来制定相应的市场战略。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质,经济条件相对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将更为有利。最后,国家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从科技发展领域分析,选择时需考虑技术的可及性和发展性。

(三)对目标企业的内部价值链进行评估

对目标企业内部价值链评估包括业务相关度、营销网络、财务及资本结构等指标,是决定国际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首先,医药行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高等特性,为了便于后期整合,需要了解双方业务相关度及长期战略目标的匹配度,预测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其次,目标企业的营销网络状况通常也是决定企业国际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选择规模较大、品牌良好、营销渠道稳定、销售网络健全的企业最佳,能够帮助并购方迅速实现市场扩张,抑制竞争对手的市场拓展,有益于并购后的发展。最后,目标企业的人力资源、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将直接影响并购的风险大小。由于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并购经验不足,尚未构建专业的并购评估团队,需要引入国际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等,优化评估方案,综合考虑目标企业能否带来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阳群.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目标公司的选择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8(3).

2.魏彩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11(1).

3.赵华,李建惠.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8).

4.李国秋,吕斌,吴鲲.企业并购目标选择的竞争情报评估模型――兼论中信证券并购广发证券失败的竞争情报缺失[J].研究实践,2008(1).

5.李栋华,卞鹰.医药行业并购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08(9).

6.郝宏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目标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7.陈春华.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8.张静.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目标选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9.何倩.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选择问题研究[D].沈阳大学,2007.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8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千呼万唤方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出台百日未能维新,推进状况不尽人如意:配套方案迟迟难以出台;医院试点只见楼梯响不见人影现;打破以药养医局面的细节共识难以形成。一部分人至今还停留在“新方案历史性突破的喜悦中”,另一部分人则停留在“无论怎么办也办不好”的悲观氛围内。

著名社保专家,2002年医改的主持者,中国经济体体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对新医改方案评价很高。他对《中国改革》反复表示:“医改方案重在落实”。否则,“人们希望越大,未来失望越大。”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专家,“全民免费医疗”派的代表人物、国务院医改协调小组北京大学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对此状况十分焦急,她对《中国改革》表示,“不要怕犯错,要让地方放开手脚去试点”。

而新医改“市场派”领军人物、新医改方案起草人之一、民间版影响巨大的《对本轮医改若干重大问题的政策建议》操刀人余晖对《中国改革》表示,“按病种付费试点”是未来医改试点大方向。

三位权威专家对医改的观点多有不同之处,甚至在某些方面“相左”。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医改成败的关键是公立医院的体制改革创新”。

专家指出,“医改方案只是医疗改革的一个指导意见,是大框架,具体还需要各地试点”。公立医院试点的目的在于“打破以药养医”,但各部门为自己的利益打小算盘:一旦以药养医模式废弃,庞大的维护成本从何而来实在是公立医院院长们的大问题。因此,公立医院对试点的反映,少数是表面拥护、暗中抵触,多数是处于观风状态,不想做露头的椽子。这也是召集开会严厉要求的背景所在。

公立医院试点的困难显而易见。公立医院规模庞大,牵涉到医改领域的一切敏感领域,医改到底走市场化路线,还是国家全包,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财政部官员表态:“养事不养人”,但医疗的公共性将勘验此条路是否走得通。不养人,如何让医院通过服务收取服务费补偿现在的缺口?医疗服务费到底收多少?地方政府是否能够对医院进行补偿?。而一旦将公立医院“全包”,如何调动市场环境下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医生的报酬到底多高才适宜?这些都是问题。

医改复杂的深层矛盾在于:医改是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如影随行的,没有经济的发展,医改的规划就是海市蜃楼;医改与我们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进程密切相关,没有政府职能的转换,医改终究会是一个超级烂尾工程。

但是,医改一旦上路就没有回头的理由。况且,中国政府对解决民众卫生医疗的决心有目共睹,这也是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困难如山方显使命厚重,李玲教授对中国医改的未来十分乐观。她说:

“只要中国政府重视了,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诚哉斯言!我们有理由对中国医改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医改方案出台百日之际,《中国改革》专访权威专家,针对医改进程中的矛盾焦点进行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期为推动医改助一臂之力。

宋晓梧:医改方案重在落实

医改现在提出的目标很高,也很好,但如果三、五年没有真正落实,人民群众就会失望。

新医改方案有重大突破

新医改方案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险和服务制度,我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性突破。

新的医疗保险明确了三个主要方面: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农村医保。这是对的,过早提出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时间还不到,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往前走。将来变成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这需要一个过程。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这有待于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中国城乡的社会经济背景差别还很大,因此,尽管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制度,但现在却可以先用不同制度把不同的群体覆盖进来。制度不一样,说的是不同医保水平有差异,医改制度本身并没有差异。比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显然是两个制度。有学者希望将这两个制度尽快统一,这不现实,太理想化。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政策,医疗不能脱离它的经济基础。

现在医保已经覆盖了90%多,但城乡不要变成一个统一的缴费、收费管理制度,目前还是三个制度并列。有一些发达地区,比如上海近郊,城乡差距已经很小,可以把农民纳入到城市居民一体化管理,但还是两个制度。也就是说用―个管理机构、两种制度来管理,这是完全可以的。这次医改既有一个长期目标,又有近几年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说考虑得还是比较周全的。

医生可以多点择业,这也是很大的突破。过去我做医改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医生怎么管理是个很大的问题,多点择业以后,他就不再依托于某―个医院,他的发展方向会变成自由职业者。这种发展方向有点像发达国家的医院。医生本身是自由职业者。医院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医生跟医院就是契约关系。不像现在,好像医生就是公立医院的人,医生就是依附于公立医疗机构,像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我认为,在这方面继续探索下去,可能会对我们国家的医院管理体制产生很大影响:医疗资源将更好地流动起来,医院之间会在医疗资源方面产生竞争。

再有一个突破,政府三年投入8500多个亿,这个投资力度是过去所没有的。过去政府财政收入没这么高,认识也不像现在这样到位,拿点钱很困难。好像以经济建设为主,医疗保险就应尽量少花钱。地方医院甚至还要向财政交钱,这也是医院企业化的一个诱因。尽管中央政府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把医院像企业那样推向社会,但也造成了以前医改那种受人诟病的市场化。新医改要制止这种现象,明确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这次医改重申了过去正确的原则。有些过去虽然提出来却没有做到的问题,这次又明确提出来要进一步去做,这些都是很好的进步。

还有一些突破,比如,把公共卫生提得很高,对药品谈得比过去更明确,包括基本药物目录。而且,此次医改方案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来讨论,这也是以前没有过的,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

医改方案重在落实

我想强调的是,医改方案重在落实。以前医改也提出很多很好的设想,但落实起来比较难。

此次医改应该说得到中央、国务院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以前地方官员的精力主要集中在GDp上,现在确实要把社会事业跟经济事业和谐发展,达到最有利于落实的条件。但是难点在于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在于以药养医机制的解决。从目前看,这依然是一个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问题。

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受到整个

社会环境的限制。比如,事业单位怎么定位,怎么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怎么搞,现在争议很大,没完全解决。医疗机构过去都是作为事业单位,在这个大环境里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有一定难度。而以药养医的机制如何转变?在我看来,目前的实际情况还没根本改变,下一步怎么改,路径还不是非常清晰。根据世界各国以往的经验看,韩国、日本过去也是医药混在一起,后来施行医药分开,也经历了比较复杂的过程,甚至“医闹”非常厉害,韩国医生上街游行等等。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真正落实起来还是很困难的。这次医改方案,没有明确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只是让各地医院去试点,让各地去探索。

但是,医改现在提出的目标很高,也很好,如果说三、五年没有真正落实,人民群众就会失望,失落感就更大了。因此,医改方案重在落实。

同时,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现在各地都强调医改好,是民心工程,有些地方干脆就施行全民免费医疗。不要说在中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即使发达国家也没有敢这么做的。比如英国,它的公费医疗也是按照标准理论搞,而且还有很多限制,它的医保水平也是很低的。这个现象一定要注意,有的媒体还在广泛宣传,好像是配合新医改,掌声一片,我认为这是很危险的。要谨防地方官员脑袋瓜儿发热,把医改当成政绩来做。

我认为,医改一定要按照中央的整体规划去做。比如,中央说坚持国家筹资、单位缴费、个人三者合理分担的原则,比如医药费用的原则,这就是医改方案的原则。你怎么可以让单位也不交了,个人也不交了?如果这样一放开,医疗费用立马是无底洞。历史经验证明,这种做法是对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医改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好像过去看病难,看病贵,现在干脆就敞开了。这种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李玲:医改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

医改已经启动,没有回头路。这是巨大的进步。未来中国一定是各地方走出自己的模式,最后来推动全国的医改。

医改可能要靠地方来推进

我最近在下面跑得比较多,感到对医改的讨论束缚了地方的手脚。过去三年都在讨论医改方案,很多地方都说等方案出来再试点,今年4月份医改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现在又说要等配套方案,把时间全等掉了。我觉得完全可以给地方政府更大的自,让地方在大目标的前提下去尝试,找到符合当地情况、能够保障老百姓健康的模式。

国家层面的配套方案只是个大原则。我觉得像陕西神木县的试点就应该鼓励。试点过程中肯定有错误,错了就改。大家别指望配套方案出来就能药到病除,这不可能。

医疗确实需要钱,但仅仅有钱解决不了问题。比如,美国医疗花钱不能说不多,人均7500美元,占GDp17%,但是到现在近20%的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而且看病贵,看病难。奥巴马重点推医改。他说医改不仅仅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主要是解决美国竞争力的问题。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拖垮了美国,拖垮了美国的企业。他说医改就是美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反过来讲,中国过去没有投多少钱,但因为有效的组织,也基本解决了医疗问题。现在美国的医疗投入占GDp的17%,中国投入大概占GDp的5%。我认为,政府真正把保民生保健康作为工作重点,医改就好推了。说到底,医改最关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医改不是钱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有钱盖楼、修桥,却很少投向医疗领域。作为一方官员,你是为老百姓谋福利,还是只为自己谋政绩?我认为政绩考核的方式要改变,让GDp在官员考核中的比重下降。

宁夏银川的模式在中国很值得推广。宁夏前几年就做到药品的三统一:统一定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在全省范围内把药品的价格控制住。目前政府加大投入帮助建村卫生室。各级政府投入一部分,新农合拿出一部分钱直接补给村民。74种药统一配送,药品价廉物美。他们还在农村施行“一元钱”看30种病。农民看一次病交一块钱就解决了;村医服务一次收一块钱,加上政府的扶持和投入,村医的待遇问题也解决了;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得到控制,得了大病能够有序地转上去,这样,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虽然不是全部解决。我觉得宁夏正在探索中国真正实用的医改方式。

河南信阳平桥区做得也不错。平桥区政府在当地建标准化的村卫生室。政府、村集体、村医各出一部分,也允许各种社会资本进入,比如富起来的信阳人回本村捐建村卫生所。信阳的综合配套服务也做得比较好,村卫生所的人员培训是政府出钱,把村医送到郑州医学院进行正规培养,专门给村医开村医课。村医已有不少实战经验,再送他去学习深造,他们的专业水平提高很快。这样,村卫生所的硬件好了,人也培养出来了。

至于有观点说医改配套方案的出台是部门利益之间博弈的结果,我认为政府部门是不应该有利益的。好像现在确实有利益,医改难就难在这儿。为什么试点都是越往上推越难推,甚至推不动,原因就是缺少强有力推动医改的政府管理机制。地方比中央聪明,他们已经先做了。我现在觉得,中国的医改可能要靠地方来推进。信阳的试点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管理机制很健全,新医改方案没解决的问题,人家自己做了。

医疗未来一定是福利

我认为,三年的五项改革目标肯定能实现,但是,五项目标实现以后老百姓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好处?这很难说。例如,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参保率已经达到90%了。但参保率不代表病人能看得起病。今年医保水平100元,明年120元,中国的医疗保障水平还非常低。如果医院和医生,包括基层的乡镇医院的,村卫生所都想要挣钱,打一个吊针就超过这100元了。因此,覆盖率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财政部副部长说这次医改用8500亿的三分之二去购买服务,就是“养事”“不养人”。他说养人就会造成医生不干活。但医疗行业很特殊,“事”是可以造出来的,如果没把人养好,他就会给你造出无穷无尽的“事”来。我们现在的医疗不就是这个问题吗?

那么,如何解决养人之后不干活的问题呢?养人的意思不是过去的大锅饭,我们现在有信息化手段,可以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北京市东城社区信息化系统已经建起来,打开信息系统,哪一个医生在干什么屏幕上都看得到,对医生很好考核。

我们要有这个概念,公立医疗体系其实是国家的第二国防。军队保卫国家安全,公立医疗体系保护公民健康安全。国家财政在国外叫公共财政,而公共财政的最大责任就是要做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事务,而且一定是以公益性为目标。

医改本身很复杂,现在基层有很多很好的试点。但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大型的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的试点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模式,也就是说还没有实质性地启

动。在我看来,真正的公立医院就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完全是公益性质。公立医院其实不是要政府投钱全包,而是要从外部的管理机制,到内部的运行机制,由政府负责监管好。

我觉得,未来基本的医疗一定是老百姓的福利,也就是政府的责任。我们要有这个概念,不能把医疗变成一个普通的牟利商品。医改必须是公共产品,它应该按需分配。病人病了,医院对症下药给你治病,而不能把它变成完全的买卖关系。如果只是买卖关系,这个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英国模式就是国家办医院,世界范围内医疗解决好的都是国家办医院。

未来中国肯定是一个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综合公共卫生的模式。医改将来的出路是:公立医院+一体化+信息化。只要政府重视,做起来会很快。中国医改还是比较有希望的。

余晖:医改可能会死在细节上

医改成功取决于医疗保险机构付费和管理能力建设,也取决于公立医院的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是难题

真正要试点的是公立医院改革。现在碰到的问题是,医改配套文件很多还没有出台,尤其一些关键的配套文件还没有出台。

公立医院改革是分三年来走的。三年以后,公立医院要逐步取消15%的药品加价提成。但是,目前医院里的药品加价提成远不止15%,约为50%,开一个处方加上十几块钱的服务费,没有办法弥补医院的亏空,如果政府不把这一块补齐,医院会说没有办法维持运转。所以医院与医生抵触试点肯定是存在的。这是地方医改试点时必然会碰到的问题。

作为公共产品,制度设计涉及到广泛参与的相关利益集团。医改相关主管部门之间肯定是博弈关系。比如,财政部门掏钱,它会担心钱掏了是否能够真正花到了病人身上?卫生部门与公立医院是利益相关者,当然不愿意开放这个市场。我有个观点,改革公立医院其实改的是行政部门,而医疗行政部门不愿意公立医院变成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因此,卫生部门认为不能够轻易地对公立医院进行大的改革,表面上看是强调公益性,但实际上,这背后有它的部分利益。

医改还有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基本药物目录制定时,里面可不可以收录一些专利药和原发性药物?卫生部是赞成的。卫生部认为基本药并不一定是便宜的用药,必须是疗效最显著、能够覆盖常见病的药。这时,社保部门就不同意。社保部门说基本药就应该用便宜的药,专利药价格很高,会影响医保支付的能力。这时,两个部门之间就有了争论。

按病种付费试点是大方向

最终医改能否成功,还取决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基金的管理能力和它的谈判能力。未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怎么使资金能够确确实实地花在患者身上,又能够让医院和医生得到满意,这是对医疗保险改革最大的挑战。

比如,能不能够按照人头付费?能不能科学测算病种价格?这涉及到大量对处方的收集,涉及到诊疗路径标准化的研究。这些工作恰恰是医保机构的弱项。因为医保机构不是专门的专业机构。美国有很多第三方的专门机构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医保机构来购买服务就可以了。在中国,这项工作还没有人专门去做。事实是,卫生部应该能做这个事情。这就涉及到谁来提供这样的信息,谁来付费。现在有一些地方医院自发在做。比如,山东济宁医学院院长吴广华是全国人大代表,他在自己的医院就按病种来收费,多达260多种。医保机构按标准给吴广华--的医院付钱。病人普遍感觉他的花费明显低于同等级医院。

中国区域经济水平不一样,同一个病种在各地的付费水平也不一样。在试点过程中,各地医院完全可以探索,根据地方收入水平,财政水平,医保保障水平。包括根据当地居民身体健康水平,设置出自己医疗保险供给能力的病种出来,促进这种付费方式。至于从卫生部和社保机构的角度来看,作为权威机构,可以用药学会、医学会的力量,采集各地病种进行分析,做出+病种指导价格,地方医院可以参照。总之,按病种付费,这是一个方向。

医改方案不是一个法律,它没有办法强制性要求地方政府推进医改,包括医疗保险也都是自愿加入,而不像世界上很多国家强制人民必须加入医疗保险。所以,能不能在规定的三年内医保覆盖面达到预定目标,真正形成病人和医生都满意的局面,确实还要在试点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另外,公共管理能力取决于公务员综合素质水平。恰恰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也非常薄弱。我们的公务员体制刚刚建立。西方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人力资源的配置投入是相当大的。例如,香港医管局公务员编制高达5万。包括护士、医生和管理人员。但我们的卫生部才300多人,基层政府更少了。大量的制度设计,大量的监督,大量的评估,确实是现有公务员编制和知识结构难以承担的。而且,我们政府关于医改的预算只是补充医疗保险多少钱,建医院要多少钱,恰好缺乏医疗行政管理成本这一块。这些细节不单是技术细节问题,其实是体制的细节问题,细节不到位,任何改革都可能会死在细节上。

医疗供给服务应放开市场

我们看得非常清楚,此次医改框架虽然不是强制性社会保险,但毕竟走上了全民保险这条道路。原来医保主要针对有单位的职工,现在政府启动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计划,通过政府补贴130块钱,自己交30块钱,把很多没有稳定职业,没有就业合同的人划进医疗保险范畴,这是此次医改最大的进步。

随着保障水平逐渐提高,未来医改的目标肯定是趋向所有居民享受统一的医疗保障水平。我认为,医疗供给服务应该完全放开市场。对于医疗保险机构,我不认你是公还私的,我只认你的服务水平。你服务水平好,我就购买,使得医疗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医保机构通过人头付费的方式要让那些社区门诊医生尽量地使他所看护的病人少生病,这样社区医院得到的钱就越多。这实际是个激励机制。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9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局系统的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会议,主要是通报一下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对第三季度工作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一些设想和要求。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国家局的“三抓一加强”的总体要求,加大对药品质量的监管,加大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的力度,进一步规范了药品经营市场秩序。在抗“*”斗争中,充分发挥药监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市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被评为*市和广东省药监系统抗“*”先进单位。根据局党委的安排,前段时间由汪元全副书记和邱月梅副局长带领的局考核组对各单位上半年工作进行了重点考核,等一会他们还要作讲评。我这里就上半年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作概况性总结。

(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有关制度。出台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措施制定办法》、《*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制定了*年普法工作要点,把与药监执法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列为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必学的普法内容,编印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年普法资料汇编》。建立了《诫勉谈话制度》,制定了《*市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聘请行风监督员工作暂行办法》。

二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从根本上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调整和健全了局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重新研究、修订和充实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其次,进一步明确了市局与各分局的事权划分。按照《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关执法权限界定,将零售药店的初审及医疗器械监管的相关职能下放分局,实现了重心下移,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第三,为将我局职能相关的办事条件、程序以及结果予以公开,完善政务公开内容,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近50万元,把办公大楼一楼及租用广宇大厦首层部分装修为对外办公中心。为13个分局配置了电子触摸屏。这项工作的开展,方便了群众办事,增强了社会透明度,受到管理相对人的广泛好评,得到了市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肯定。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案件审理工作。上半年,建立了局行政处罚听证员库,组织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四次,对涉嫌生产假药的10个重大、复杂案件的行政处罚建议进行讨论决定,涉案罚没款金额约900多万元。指导分局组织了行政处罚听证会,落实了奖励制度,给予行政处罚案件举报者奖励3人次共7520元。

四是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业务培训工作。制定了统一的培训计划,把对分局的行政执法培训从“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组织分局学习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并利用执法调研,开展互动式交流,现场交换行政执法问题的意见。针对分局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较好地解决了药品行政执法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二)强化质量监管,净化药品市场

保证药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局、省局的要求,结合*的具体情况,今年上半年我们着重抓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好关口,严格准入。

一是继续坚持“唯条件,不唯成份”的原则,加强审批发证工作。上半年,我局共受理申办零售药店、连锁门店230家。同时受理因停止经营而申请注销许可证零售药店、连锁门店127家。至今,我市有批发企业105家;零售药店2972家;总部设在*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8家,其门店共882家。对进入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的26户业主进行了进场资格前置审批。现场检查验收申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30家,现场检查验收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191家,审批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6个。

二是高标准地做好药品生产企业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改造。按照既掌握政策和原则,又结合实际情况的方法,首先把好立项审查第一关,从源头上防止了低水平的重复。其次,把好验收关,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到不合格不通过,不整改不放过,不符合标准不上报,保证验收不走过场。上半年审查各类立项6项,审核委托加工品种31个,变更许可证内容26个。完成番禺区人民医院医疗机构制剂室现场验收工作2项6个剂型。

三是以换证年审为契机,加强规范管理。上半年,对2969家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进行了年检,并为8家外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办理了驻穗办事机构备案登记。基本完成换发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共计上报换发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品种2452个。为469家企业办理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表》。

2.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日常监管。上半年对我市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市级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检查区级以下医疗机构共1848家,覆盖面70.18%;清查出过期药品542个品种,1109个批次;查处无证配制医疗机构8家。检查零售药店1486家,查处违法经营零售药店1家;关闭无证经营户15家。这对保证净化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是明确重点产品,推进标准实施。把医疗器械监管重点监控产品目录中的3个类别10个品种共14家生产企业纳入了重点监控范围,并制定了《*年*市医疗器械重点监控产品生产企业监管工作方案》,编制了《*市医疗器械重点监控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计划》。结合产品抽样、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质量体系考核等工作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上半年,检查了56家医院和整形医疗门诊部,检查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570家。

二是发挥技术监督,加大检验力度。上半年,共抽验药品检品1241件,不合格344件,对不合格的医疗器械生产者、经营者进行了查处,有效地保证了*市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三是加大对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监管力度,促进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规范经营。上半年我们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经营质量情况进行了大检查,并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组对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的中药材进行了抽验检查。与工商、公安、城管、街道等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周边非法中药材点档的监管查处力度,防止销售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异地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的出现,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强化了市场内经营业户的培训,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芳村区政府紧密配合,为关闭芳村花地湾非法中药材市场积极想方设法,维护了清平市场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去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多次派人明查暗访清平中药材市场,对该市场的药材质量和经营秩序都给予了肯定。

四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药品监管新途径。上半年以来,各分局注意探索和总结日常监管路子和经验,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荔湾分局“五个到一线”的工作要求,把法律法规宣传到一线,把日常监管落实到一线,把药监队伍延伸到一线,把调查研究深入到一线和把解决问题服务到一线。在清平中药材市场内实行质量通报会制度,通报药品质量、处罚情况、存在问题等,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海珠分局按照“抓住重点、严格检查、监帮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配合上级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辖区药品专项监督检查和清查工作,做到查资格、查渠道、查期限、查记录,有效清除了流通、使用领域的过期失效药品。增城、天河分局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的作用,健全药品监督管理网络,聘请有从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懂法守法,品行端正,作风严谨,责任心强,没有违反《药品管理法》不良记录的业户为药品监督员,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白云分局在去年对药品经营企业实行分片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相对人电脑信息查询系统,已建立起500多家药品经营企业档案、医疗器械企业档案、医疗机构档案,分局可随时掌握管理相对人的信息,有的放矢进行重点监管。东山、开发区、芳村分局积极与区打假办、工商、物价、卫生等部门沟通、协作,采取联合行动等形式,发挥整体合力作用,对一些涉及药品(医疗器械)非法广告、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越秀分局按动员、自查,全面检查,重点督查,复查处理4个阶段进行监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番禺、从化、花都、黄埔分局将药监工作深入到村级医疗机构,扩大监管的领域和范围。稽查分局对去年曾有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行为的人(自然人和法人)都无一例外地进行抽查“回访”,对继续有违法违规行为者将从重处罚。机关和分局还建立了企业日常监督管理档案。对每次现场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做好企业信息收集登记备案工作,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监管工作方案,使监管工作做到有连续性。市医药中专学校上半年通过了省级重点中专学校的评估,被批准为省重点中专学校。

3.落实帮促措施,促进医药发展。

第一,加速Gmp认证工作进程。组织相关企业认真贯彻、学习有关Gmp认证工作有关要求以及文件精神,为12家企业提供了Gmp改造技术咨询服务,为5家企业的Gmp改造方案提供了专业审查意见。截至*年6月底,需要在*年6月限期内取得Gmp认证证书的57家药品制剂生产企业中,共有37家企业取得Gmp证书46张。其中全厂通过药品Gmp认证的企业17家(1家为体外诊断制剂)。约占全省的35%。

第二加强培训,为GSp认证提供保障。举办了以未申报GSp认证的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为对象的*市药品经营企业GSp培训座谈会,共同研究了实施GS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培训77名准GSp认证检查员,为GSp认证提供保障。至今,我市已有5家取得国家药监局GSp认证证书,2家取得省药监局GSp认证证书,8家通过了省药监局GSp认证现场检查,11家已向省药监局申请GSp认证准备迎接检查。

(三)保持高压态势,打击违法行为

上半年,共出动监督检查761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7922(家)次。查处案件1208件,其中:立案500件,涉案调查708件,结案485件。查处无证经营药品、生产批发医疗器械窝点8个,移交司法机关案件2件,取缔无证经营142家,处以警告处罚236件,处以罚款处罚456件,处以停产停业整顿处罚10件。案件总值859.13万元,没收药品价值114.55万元,罚款金额183.8万元。有力的维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净化了药品医疗器械市场。

首先,精心组织专项战役。在全市开展了查处医疗机构违法配制制剂和违法经营、使用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战役,共出动277人次,采取“事前通知对方、现场随机抽查”的方法,对市内38家省、市级医院的药房、药库、制剂室的药品和制剂及医疗器械购进情况进行了检查。

其次,强化特殊药品监管,防止流入非法渠道。为了配合全国禁毒行动以及全省整顿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要求,我局结合实际和日常监管重点对新更换法人、用量大、未通过Gmp认证的6家使用麻黄素、咖啡因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完成对生产企业(含非药品)申请购用麻黄素、咖啡因等的《特殊药品购用证明》申请23家次。完成对戒毒所戒毒药品年终计划初审1家次。完成市级医疗机构品注射剂购用计划申请41家次。

(四)强化职能任务,抓好“*”防治

我局在抗“*”的战斗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国家局、省局的要求,组织工作要反应快速,确保政令畅通;日常监督要突出重点;为企业、用药单位和个人提供抗*物资信息要及时准确有效;协调要到位,确保我市防治“*”用药用械的质量和供应,维护辖区内医药市场的正常秩序。我局被市委、市政府和省局评为抗“*”先进单位,局医疗器械处被评为全市抗“*”标兵集体,有19名同志分别被评为*市抗“*”模范、标兵和先进个人,45名同志被评为广东省药监系统抗“*”先进个人。

1.加强宏观监控,确保产品质量。2月份,我们认真分析了抢购药物现象对群众安全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时发出《紧急通知》。4月份,与市物价局联合召开“关于加强防治‘*’医药用品价格和质量监管会议”,和策划12家医药企业发起《*市医药企业诚信经营加强自律倡议书》。在王晓玲副市长带领下,我局与市、区工商部门联合开展对清平中药材市场、药品零售药店中政府定价的23种中药材和限价商品进行突击大检查。共检查了药店、清平市场摊档2800间(档)。5月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并下达我市从化某企业生产一批支援香港的防护服任务后,为确保援港抗“*”物资质量,我局速派一名副局长和有关业务处室深入现场指导,并从从化分局抽派一名监管人员驻厂监督企业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援港防护服12万件生产任务按时保质地完成。

2.强化“四抓”,确保抗“*”药品质量和市场供应秩序。

一是抓健全组织。市药监局和14个分局都成立“*”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市局及各分局应对疫情的工作。市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药品安全监管组、药品流通监管组、药品稽查打假组和药品检验组。各分局积极参与辖区政府部门成立的抗“*”领导小组,协同作战,并主动担负相关工作。

二是抓制度建立。先后制定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对疫情的药品监管工作预案》和《*市药监局防治“*”的主要措施》,发到14个分局及有关部门以应对疫情的工作。制定了防治“*”工作每天汇报制度;建立了由*市医药有限公司、*市药材公司、*健民医药连锁店、*采芝林药业连锁店、各生物制品公司等有关企业组成的防治“*”药品品种的动态情报告知制度,市整顿办5月3日转发了我局应对疫情的药品监管工作预案。

三是抓机制创新。对市局有审批权限的第一类医疗器械,按照“程序不减少,标准不降低、帮助提高、加快审批”的原则,建立快速审批通道,详尽介绍有关企业许可(备案)和产品注册的程序和要求,对符合要求的实行随到、随审、随批,对生产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坚持按要求整顿后再办理注册手续。督促、帮助企业完成申报和验收工作。为7家生产厂家的“纱布口罩”、“医用防护服”等9个品种提供了快速审批,使企业及时进行生产,保证了市场的需要。

四是抓强化服务。市药监局机关各业务处室分别建立了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的具体方案,以及生产经营企业的产品目录和质量标准,向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信息。4月29日《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和《普通脱脂纱布口罩》3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经,我们马上下载整理,誊印成单行本,发给有关企业和药监系统各分局并通知企业按新标准组织生产。

(五)加强基础建设,确保“中心”工作

1.健全药品监督垂直管理体制,实现机构设置效能化。一是组建了8个药检分所。经过艰苦细致的充分准备,于今年6月26日,成立了8个分所。为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为使我市药检所达到国际标准和国内一流水平,我们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取得支持。目前,正在进行试验室重建立项和准备迎接国家试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三是成立了局信息中心和审评技术服务中心基本完成了“*药监信息网(*)”等业务建设.基本实现了政务公开信息化。四是积极与省药监局沟通,做好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主动向市政府领导汇报未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性质和主要职能,以及建设设想,争取有力支持。

2.加强信息宣传,树立药监良好形象。今年上半年,我们集中报道了全市药监系统工作动态和新闻、日常监管、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及药监系统自身建设;与主流媒体合作,介绍鉴别假冒伪劣药品的基本常识,引导广大消费者正确鉴别、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特别是在今年加强药品监管,科学防治“*”工作中,及时在媒体上报导了市政府领导与药监、物价、工商部门在抗击*中的重大活动。积极报导了我市药监系统在抗击“*”中的成果和举报电话,扶正祛邪。适时反映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经营加强自律的情况。积极组织了反映我市药监系统本色和形象的三个专访,宣传了我局的主要职能、作用和近年来开展工作的成效,为树立我市药监队伍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搞好行政后勤管理,保证中心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积极推行局财务公开。完成局系统的去年财务决算和今年的财务预算的上报、分配方案,并将分配方案下发各分局监督执行。二是组织对药检所、培训中心、番禺药检所的干部离任财务审计工作,配合市审计部门,开展政府换届对离任的局长审计。三是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初步明确了市药检所改建药检大楼方案;在黄埔区政府的支持下,解决了我局罚没药品仓库问题。

(六)加强作风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今年上半年,我局把抓作风建设作为年初“三抓”的首位。着重抓好如下几点:

1.抓好理论学习,保证学习效果。一是制定了*年局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结合实际,安排了四个专题,并完成抓党风建设的学习研讨专题。二是督促局属各单位、机关各支部建立完善班子成员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组织生活的“”制度、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发动全系统掀起学习卫生系统在抗击“*”中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组织的事迹,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效果。统一订发了《中心组学习文选》、《支部生活》、《党的生活》、《入党教材》、《新》、《中共中央办公厅通信》等。并通过墙报宣传、组织参加市直机关举办的《*大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

2.开展以“争先创优”为主题的活动,推进队伍作风建设。在分局开展以“公正执法、文明服务”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在机关处室开展以“创建‘四好处室’”为主题的“争先创优”活动。在年初完成2002年度系统各单位和个人年终工作考核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分局、机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确定了局系统管理模式。结合庆祝建党82周年和抗“*”工作,表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些活动,有力地在全局范围内掀起了树典型,学先进,营造争先创优良好氛围的热潮,夯实了完成“中心任务”的思想基础。

3.根据人员特点,组织各类培训。在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局现状与业务需求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上半年共组织了处级干部任职、人事争议仲裁、wto和依法行政、公务员初任、科级以下干部理论学习、人事干部岗位业务、执法人员业务、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等八类培训,参加培训达280人次。

4.重视源头预防,促进廉政建设。根据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性质,抓紧建立完善有关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和办事程序。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七)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Gmp认证面临各种困难,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医药企业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使有的企业Gmp认证后面临低值品种高成本运行的亏本局面,有被淘汰或兼并、转产的可能。

2.药包材生产企业整体水平不高,以散小型企业为主流,药包材产业有萎缩现象。

3.医疗机构制剂配制、使用监管有待加强。

4.药品经营市场的质量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部分企业未建立购进记录,或购进记录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药学技术人员不在职在岗、《药品许可证》不按时年审或半年未经营等违规行为,缺乏处罚依据;违规配制、无证配制、非法调剂等现象时有发生;个体诊所、社会医疗机构变相经营药品,使用假劣药品情况依然存在。城乡结合地域、偏远农村、学校厂矿卫生医疗机构等药品质量监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5.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难以按期完成认证任务。辖区内零售企业数量多,素质参差不齐。而GSp认证检查员数量又少,不能满足GSp认证工作需要。

6.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周边无证经营和非法中药材交易行为仍然存在,监管查处的力度有待加强。

二、第三季度主要工作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和要求

下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发扬*人抗“*”精神,加快政务公开步伐,进一步完善信息和网络建设,由易到难逐步开始网上办公。加大药品市场整治力度,创造条件尽快推进Gmp、GSp认证的工作进程。结合*的实际,药品放心工程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做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思想作风纪律建设,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强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

实行政务公开是建立阳光政府的必备条件,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体现。我局的政务公开要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强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要在芳村分局实行政务公开试点的基础上,8月份在各分局全面普开,逐步做到凡是不涉及保密范围的,能公开即公开,并争取尽快与市政府、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分局实现联网,充分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为管理相对人服务。要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办公室、人事处、法规处要各负其责,争取第三季度基本完成此项工作。

(二)积极实施“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最近,国务院召开了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吴仪副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结合*市实际认真制订出我市实施药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

一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药品放心工程”的实施方案。方案的内容要切实可行,科学有效,总的目标是:辖区内无重大制售假劣药品违法案件发生,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有明显提高;以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为重点的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市场进一步规范;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放心。

二是“药品放心工程”要明确的内容和目标。

1.通过加强Gmp、GSp认证,提高企业标准,确保药品质量;

年底辖区内批发企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完成申请GSp认证上报工作。8—9月份要组织对药品零售企业实施GSp认证试点检查,10月份实施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对大中型零售企业GSp认证检查工作。

2.通过强化对药品市场监管,维护药品市场秩序;着重是加

强农村用药质量的监管力度,年底前有关处室要与增城、从化、花都、番禺完成对农村用药情况以及购药渠道的调研工作,对农村药店购药渠道实施网络供应,即实施分片制定由乡镇卫生院或药品批发企业,提供指定范围的农村药店所需药品品种的供应保障工作。此项工作先抓试点,明年要开始实施网络供应。

3.要建立企业信用挡案。有关业务处室和分局要通过不同途径收集药品经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建立企业不良记录档案,对违法、违规的企业除依法进行处罚外,还要在网上或通过媒体给予曝光,接受人民群众和全社会的监督。

4.继续开展“守信用,献爱心药店”活动。继续在药品零售企业开展“守信用,献爱心药店”的活动,要不断更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从正面引导企业依法生产经营,诚心经营。

5.加强对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整治工作力度,近期主要监管工作是要保住这个市场,明年待市场改造工作完成后将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建成一个相对封闭,符合国家药监局要求、规范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三是“药品放心工程”的保障措施要有力。

1.严格准入条件,遏止低水平重复。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把好新办、扩建、改建、增加生产范围等立项、验收初审关,使低水平重复问题得到有效的遏止。

2.强化日常监管,规范经营行为。分局要加强日常监管力度,督促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建立健全购销记录,药品购销记录药真实、完整,具有可跟踪性,规范购销行为。

3.要突出运用现代化的监管手段,探索药品市场监管新方法。对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要逐步实施网络化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企业信誉档案网上查询系统;实行生产、经营企业分类管理。

4.要切实抓好我市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治理工作,要结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部、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药材专业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的精神,联合有关部门制定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整治方案,落实责任,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监管力度。要注意跟踪芳村花地湾非法中药材市场的关闭工作,坚决取缔非法中药材交易市场。

5.积极与公安、工商、卫生、技监等部门共同研究联合办案的方法和手段。加强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对社会医疗机构、医院药房以及制剂配剂室等单位联合监管机制。通过专项整治和重拳出击,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扶正祛邪。

(三)突出重点,抓好调研,推进我局作风建设

今年下半年,要结合执法工作检查和半年考核,进一步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审批权力。积极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手续,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完善行政监察,行政问责制度。完成适应法律解决疑难问题的执法调研;搞好从源头打假,执法回头看的调研;搞好如何管理事业单位的调研。要组织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纪律教育月活动和开好以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加强警示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强化监督,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为基评做准备。

(四)深化体制改革,促进队伍建设

一是搞好公务员定级和招录新建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抓好局、处级后备干部选配,中层干部的轮岗交流和培训工作。二是抓好技术监督机构的建设。根据*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将市药检所办成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监督机构,对从各区、县级市卫生部门成建制划转重新组建的八个药品检验分所,也要按计划抓紧建设,使之尽快开展工作。三是要做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编制、人员、经费等。这项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继续,是适应加入wto后的客观需要,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这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四是要研究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包括人员调配、工作考核、内部分配制度等都要纳入到管理的范畴。

(五)抓好药检所实验室大楼的改建

医药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篇10

各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药检所:

国务院召开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后省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切实推动药品放心工程的全面实施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及整治与建设、当前与长远、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的思路,根据××市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实施药品放心工程,是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药品放心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努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近期要以药品质量安全为主题,抓好源头治理正本清源;同时严把市场准入关。要结合我省正在开展的药品药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严肃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异地经营、出租经营场所或仓库,提供发票等违法违规行为,使生产经营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药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对药品的安全感普遍增强。

中长期要结合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认证工作,提升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水平;强化基层用药监管,建立健全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大力推进农产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加快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从基础做起,提高中药水准。要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药监、工商、公安、卫生、质监、监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相互补台的管理新格局,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药品放心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在此基础上,要研究、探讨建立药品行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组织和功能,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倡导药品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记录在案,公示社会起到警示和惩戒作用。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切实推动药品放心工程的建设,××市药监局成立了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任组长,党组各成员任付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检查指导全市范围内的药品放心工程工作。

各县药监局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相应领导小组,在市药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到人,集中力量整治和解决当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忌搞“花架子”、“走过场”,要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犯罪分子,从严查处违规生产、经营药品的企业和个人。

三、药品放心工程重点工作为: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犯罪行为,取缔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假劣药品和无证经营药品窝点,严禁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中药材。切实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购销和毁形管理,严防使用过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重新流入市场。

()针对全省重点整治地区加大整治力度后,中药材、中药饮片、药品不法经营户有可能进入我市的问题,市药监局将组织力量,会同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生产经营、挂靠经营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向无证经营户销售药品的违规行为,查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从无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单位购进药品的违规行为。

()对市区药品批发单位在现场管理进行整改的基础上,结合认证工作,将重点放在药品、医疗器械购销记录的建立、健全上。同时,对购、销货单位的资质予以审核,加大对从省重点整治地区亳州、太和、阜阳进货的抽检力度,从严查处违规经营药品行为并予以公开曝光。对医药生产企业原辅材料的进货渠道要进行一次梳理、检查。近期,市药监局将组织市药检所开展一次百味药材专项抽检活动,重点是医疗机构、药品批发单位、中药饮片厂和药品生产企业,以净化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

()对违规聘用销售人员,提供票据给无证经营药品者的现象进行认真清理、检查,对于屡教不改的将会同税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从重处罚。

()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对购进药品登记、药品进货、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后毁形等项工作的管理。市药监局将组织一次全市范围的大检查活动,规范医疗机构的制剂生产、使用及药品管理等行为。

()结合农村基层用药大检查活动,重点对购进记录和购进渠道是否合法进行检查,做到不漏一村一户,不走过场。建立健全农村药品质量监督网络,规范农村药品供应渠道。

()深入开展避孕药械市场的检查整治工作,按照省、市有关部门制订的整治方案,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加强特殊药品的监管。

()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的原料购进、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特别是异地加工生产、异地设立仓库,异地设立办事处等方面。坚决查处药品生产企业参与非法药品集贸市场或其它集贸市场交易,或向无证经营户提供药品的违法行为。

()零售药房购进药品必须填写购进记录,要在合法的证照齐全的企业进货,不得给药品生产企业做虚假广告,认真做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不得超范围、超方式经营。

()加强药品广告监管,做到先审批后登记,对虚夸疗效,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虚假药品广告,将移送工商部门处理,并上报省药监局。

四、药品放心工程的工作方法和步骤

药品放心工程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精神,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把全面检查,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端窝挖点,狠狠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与完善制度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的工作结合起来。药品放心工程的建设,在当前要着力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加强六个方面的结合即企业自查与执法检查相结合;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普查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明查暗访与突击检查相结合。要针对药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统一安排,突击检查,重拳出击,重点整治幅射面广、社会反映大,违法经营现象比较突出的问题。实施药品放心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各部门既要密切配合,又要明确责任。××市药品放心工程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并切实履行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公安、卫生、工商、质监、监察等部门要依据本部门工作的重点,相互补台,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市药品放心工程建设。

××市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宣传发动阶段。时间为月中旬到月中旬,市药监局及各县药监局要分别向政府汇报工作思路和打算,形成药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各部门要依据其职责,向管理相对人广泛宣传发动,督促其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公布举报电话及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并强化舆论宣传,为实施药品放心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集中实施和督查指导阶段。时间为月下旬到月上旬。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要求,各施其职,组织专项检查,坚决取缔药品经营中的无证经营、挂靠经营、异地经营、招商经营等违规经营活动,捣毁药品的制假售假窝点,严厉查处制售假劣药品的责任人,集中查办一批大要案件,同时加强新闻追踪报道,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和扩大教育影响面。

、总结验收阶段。时间为月中旬。各县药监局要对照实施方案的目标认真做好自查和迎接验收工作,并于今年底前将开展药品放心工程总结报送至市局药品放心工程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各县药监局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领导和协调,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确定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责任制,把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形成工作方案,切实推进药品放心工程的建设。

(二)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应急处理机制。要在社会广泛开展药品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开展行业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及信息报告与制度,及时控制和消除药品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危害,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三)加大打击力度,重点突破一批大案要案。对市场上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要坚决打击,绝不手软。同时要狠抓大案要案,依法行政,严肃执法纪律,建立责任追究制,排除一切干扰,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后台和保护伞。

(四)广泛发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要开辟专栏、制作专题,积极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及时曝光一批典型案件。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单位的沟通与联系,重视解决新闻媒体关注的问题,尤其要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建立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检举揭发药品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各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对举报有功者给予相应奖励,扩大人民群众对整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