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控制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4:04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1

关键词:实际控制人;控制权;控股股东

一、法定概念的规范解读

《公司法》第217条第2款规定:“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按照文义解释方法,“实际控制人”概念的基础文义是“控制”,而关键文义则是“实际”。这里的“实际”一词是“事实上的”意思,是相对于“名义上的”或“形式上的”,在这个意义上,实际控制人是指躲在公司“后台”控制公司的人,而不是以直接股权表现出来的“前台”控制公司的人(即控股股东)。如果比较“后台控制人”和“前台控制人”,可以更深一层理解出来“后台控制人”就是“终极控制人”。基于“前台控制人”的公开属性,其对公司的支配或控制行为是可以直接预测和控制的,而“后台控制人”则是隐藏起来的,其对公司的支配和控制行为往往是看不见的,无法预知的,因而往往对其行为很难监管。这些应该是立法者规定“实际控制人”这个制度的根本原因。

在《公司法》(2006年)的“附则”部分,除了自身定义以外,在其他语境中,“实际控制人”总是“控股股东”这个概念并列使用。按照目的解释方法,可以看出立法者眼里的的公司控制人制度:出现在股东名册中的(即名义上的)、基于直接股权投资的公司控制人(即控股股东/前台控制人)以及没有出现在公司股东名册(即“虽不是公司股东”、而以非直接股权实现对公司真正支配的(或者是间接股权投资、商标使用协议等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实际控制人/后台控制人。而综观两市过四千家上市企业,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都是来自于间接股权投资,因而,可以简化认为:立法者定义的实际控制人是指间接股权控制人,而控股股东是指直接股权控制人(控股股东)。

二、证监会主导的自我解释

通过对前两百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招股说明书》、《上市法律意见书》及《上市补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研究,从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比较的角度,会发现证监会主导的这些文件对“实际控制人”这一概念的运用相当混乱。

第一类(a类),实际控制人是间接投资者,公司有控股股东,二者并存。如在“长盈精密”(代码为:300115)文件中,发行人第一大股东为长盈投资,其持股比例为68.7%,而陈奇星持有长盈投资的90%的出资。因而,证监会同意发行人律师将长盈投资认定为控股股东,将陈奇星认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这里,控股股东显在前台,是典型的“前台控制人”,而实际发行人隐在背后,实际控制人通过控股股东间接控制发行人,是典型的“后台控制人”。在证监会的眼里,控股股东仅仅是实际控制人的一个人,所以,需要解开控股股东的面纱,将实际控制人从“后台”显现出来。这种直接投资控制与间接投资控制、前台与后台关系比较符合立法者设立实际控制人制度的立法原意。但是这一类两种控制人关系在两百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并不是很多。

第二类(B类),有单一(自然人或法人)控股股东,但无法定意义上的实际控制人,单一的控股股东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二者归一。公司第一大股东是控股股东,但却被认定为法定概念所指的实际控制人,这是关于实际控制人认定最多的一类,超过1/3以上的公司将第一大股东认定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这样就将《公司法》(2006年)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定义的“控股股东”概念与“实际控制人”概念完全混同。这是对实际控制人概念使用错误最常见的一类。如“天瑞仪器”(代码为:300165)的《法律意见书》第六条“根据发行人的陈述及本所律师核查,自然人刘召贵目前持有发行人56.76%的股份,是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和董事长,也是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证监会对发行人律师这一认定予以认可。比较奇怪的是,尽管在文字意义上,这种认识是明显的违背了法定概念的含义的,但是,在实践中,作为执法部门的证监会、中介组织,甚至学者似乎都是一致接受的,没有人人提出异议。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法律概念应用现象。

第三类(C类),无单一控股股东,股东集合被认为为实际控制人,是变相的将直接股权控制混同于间接股权控制。这里的股东集合主要分为家族关系(如夫妻、兄弟、父子、亲戚等)和基于利益的事业伙伴关系两种。这一类关于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方式也占到超过1/3的比例。家族关系的比如“科新机电”(代码:300092)的前三个股东为兄弟关系,其中林帧华持有发行人28.89%的股份、林帧荣持有发行人28.89%的股份,林帧富持有发行人19.26%的股份。兄弟三个合计持有发行人的股份超过77%,被认定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事业伙伴关系的如“海兰信”(代码为:300065),其共同控制人申万秋与魏法军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同学,合计持有海兰信有限27.4%的股权,超过单一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共同取得了海兰信有限股东会表决权的优势。无论是家族关系,还是事业伙伴关系,也不管是否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这一类关于实际控制人都是在前台的公司股东,而不是后台的间接投资人。

第四类(D类),有控股股东,无法定意义上的实际控制人,公司被认定为无实际控制人。如“三聚环保”(代码为:300072)发行人律师在《补充法律意见书(一)》第37页认为“发行人控股股东为海淀科技,但由于海淀科技股权相对分散,海淀科技任何股东均未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方式持有海淀科技股权比例或控制其表决权超过50%,且海淀国投、北京大行、北京二维及伟舜投资之间,其各自然人股东之间,北京大行、北京二维、伟舜投资各自然人股东与海淀国资委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不存在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亦不存在通过任何投资、协议、章程或其他任何安排产生一致行动的情形”按照海淀科技章程中规定董事会和股东会三分之二表决机制,海淀科技任何一家股东均不能通过其单独持有的表决权对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的形成和公司重大经营事项实施实际控制,因此,发行人无实际控制人,且不会影响发行人的持续经营。”这一类比较好地坚持了“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界限。

第五类(e类),无控股股东,亦无实际控制人。如“硅宝科技”(代码为:300019),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为27%、24.75%、20.25%,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一致行动人协议,所以发行人律师认为“本公司股权较为分散,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公司总股本30%,均无法决定董事会多数席位或对公司进行实质控制,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本公司律师及本次发行保荐人均认定本公司无实际控制人。”。览尽该公司所有上市文件,未见关于控股股东的任何说明,而且,从证监会认可的中介组织关于发行人无实际控制人的认定过程中,存在一个不适当的逻辑,就是因为没有控股股东,所以就没有实际控制人。

三、立法逻辑、法律经验与立法建议

显然,以上“活法”(应用实际控制人概念)对“死法”(实际控制人概念的法定意义)是一种背离,远离了立法者在概念中确定意义边界。

按照目的解释方法,以立法背景资料为依据,来探究立法者确立以“实际控制人”概念为核心的控制人制度的立法过程。立法机关的意图最明显地体现在了2005年2月2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曹康泰所做的《关于的说明》中。在前沿部分,提到旧的法律需要修改的一个原因是“对上市公司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不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为此,提出“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严格上市公司及其有关人员的法律义务与责任,推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同时认为“社会各方面普遍反映,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实际控制公司的人利用关联交易“掏空”公司,侵害了公司、公司中小股东和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为此,从四个方面提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在提交的三次《草案审议稿》对加进其中的关于实际控制人的内容都没有争议,最终变成了《公司法》(2006)的法定内容。

从上,不仅可以看出,立法机关在《公司法》(2006)中确立“实际控制人”概念的起因不是为了立法逻辑的完善,而是为了解决上市公司被公司控制人“掏空”的现实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实际控制公司的人”中能发现立法者缺乏经验的立法逻辑。在文字上,“实际控制人”的概念来源于“其他实际控制公司的人”。

在立法者看来,控制公司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另一类是其他实际控制人公司的人。如果从公司控制权理论来看的话,立法机关的这种理解是正确的,符合于现代公司控制权制度的一般理解。前类是现代公司法中最主要的控制人,包括股东控制、管理层控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其控制主体往往是明显的、确定的,也即是在公司“前台”。为保证控制人概念的所有外延,后者用了一个概括性的语词“其他”,即是指前类以外的所有控制公司的人,这些控制人是不明显的,也是不确定的“后台”控制人。因而,才有了《公司法》(2006)第217条中的“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这一定义。

在《公司法》(2006)以及财政部、证监会等行政机关主导的所有文件中“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这两个概念一直是相随的、并列的。据此,无论是将第一大股东及控股股东认定为实际控制人(本文第二部分B类),还是将没有控股的股东(单一的或集合的)认定为实际控制人(本文第二部分C类)都是错误的,是违背立法原意的。发生这种错误使用的原因,根本上在于对“实际”一词的不同理解。

在立法者眼里“实际”一词是指“事实上的”的意思,而在具体发生错误场景中的使用者眼里“实际控制人”概念中的“实际”一词是“最终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实际控制人”理解为“最终控制人”的话,那么会发现,本文第二部分展现的五类实际控制人认定情形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B类和C类问题发生的根源是证监会和中介机构都觉得在有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中,都会存在一个最终的或终极的控制人,而不管它是在台前,还是在台后。因而,从实在法的角度来看,B类和C类错误就不是真正的错误了,它实际反应了法律应用(经验)对法律制定的弥补,暴露出来立法供给的不足。

将本文第二部分五类实际控制人现象进行归纳,并结合对“实际控制人”和“最终控制人”的理解,建议从两个角度对《公司法》(2006)公司控制人制度进行完善:

其一,将“实际控制人”改为“间接控制人”。将第二百一十七条中的实际控制人概念改为“间接控制人”,其定义内容不变,即“间接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其二、增加“直接控制人”概念,将其定义为“直接控制人,是指通过直接股权投资、直接管理能够直接影响公司经营决策、支配公司行为人,包括控股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2

abstract:thesixsigmaconceptoriginatedinthe1980s,andwasappliedandpromotedtillearly21stcentury.inchina,sixsigmaisstillanewconceptinthefieldofenterprisemanagement.mostenterpriseshavenotappliedsixsigmarelatedtoolstothemanagement.thisconceptisnotsopopularinChina.However,withthedevelopmentofapplicationexperienceinthedevelopedcountries,sixsigmahasshowngreatimportanceinimprovingthe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andoptimizingqualitylevel.therefore,theenterprisesinChinashouldalsoactivelystudythesixsigmaconceptfortheirdevelopment.thisarticleanalyzesthesixsigmaprocesscapabilityandcontroltechnology,inordertodrawtheattentionofrelatedpersonnel.

关键词: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控制技术

Keywords:sixsigma;processcapability;control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1-0032-03

0引言

在应对激烈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为了使企业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并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完善,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与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之上,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因产品质量提高而导致的成本大幅度增加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成为了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这标志着其不再单单作为统计学上的一个概念而存在,更多的具体了过程改进工具的属性。企业通过对六西格玛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够使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得到消解,降低产品缺陷,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促进组织经营的完善。由此可见,六西格玛过程能力与控制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即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1六西格玛主要概念分析

六西格玛是质量管理工程领域中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的改革及完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所代表的是质量水平,要求将缺陷率控制在百万分之3~4以内。除此以外,六西格玛还具有方法论的属性,能够为解决问题以及对流程的改善提供科学建议。并且,六西格玛下的过程能力与控制也反应了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价值观念。

从质量水平的角度上来说,六西格玛“6σ”中的“σ”所代表的是统计学处理中的标准差概念。标准差即反应数据以及过程离散型程度的概念。从企业应用上来说,标准差能够反应产品(或者是过程特性)上下波动程度。六西格玛概念下的质量水平需要综合对过程输出标准差、均值、规格规范上下限、以及规格目标值等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考量。以制造企业为例,在产品制造过程当中,假定过程输出实际中心与规格中心发生偏差,大小为1.5σ,此状态下的单层、总缺陷率均为3.4ppm。换言之,本文所阐述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是指在纳入1.5σ飘移影响后的质量水平(为3.4Dpmo)。在1.5σ飘移状态下,缺陷率与σ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依据经验数据,σ水平为2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691(单位:%);σ水平为3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9332(单位:%);σ水平为4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99379(单位:%);σ水平为5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999767(单位:%);σ水平为6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9999966(单位:%)。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说,六西格玛是一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是一套基于业务改善以及流程改善的方法论概念,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管理系统。相较于其他意义上的管理系统而言,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管理的结果。已有研究人员在将六西格玛理论概念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中时,均特别强调了结果与管理者对六西格玛参与程度之间的关系。因此不难发现,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最大特点是在统计学原理的基础之上,将实际的问题转换为统计学问题,然后应用统计学的技术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将其转换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见图2)。

2六西格玛DmaiC模式流程分析

在将六西格玛理论应用于实际时,DmaiC流程是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其中,D代表的是定义阶段,即Define,m代表的是测量阶段,即measure,a代表的是分析阶段,即analyze,i代表的是改进阶段,即improve,C代表的是控制阶段,即Control。六西格玛技术通过DmaiC各阶段分析,如图3所示分析流程,测试系统分析、多变量研究、Y与Xs之间的关联分析,找出关键Xs,再使用Doe技术,并找到真正的Y=f(x),最终将Xs进行SpC控制,待流程稳定后进行流程能力分析评估。

各个阶段的定义以及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从定义阶段上来说,本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对项目的选择,对项目的定义,以及项目计划实施这三个方面。首先,项目的选择是最关键性的内容,做出正确的选择能够使项目更具意义,能够赢得客户的关注,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其次,在项目定义中,项目选择的来源以VoC为主,也包括VoB,通过导出CtQ的方式,按照优先度等级进行排列,并通过与企业经营战略关系定义的方式定义出被选择的项目。定义环节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对项目问题背景、目标、团队构成、日程计划等。最后,在项目计划实施中,需要通过整理规范报告的方式,使管理方正式批准项目并实施。

从测量阶段上来说,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导出Y,同时选择对应的测量方法。对过程当前的水平进行定义,挖掘会对过程水平产生影响的原因变量。在导出Y的过程中,可利用的辅助工具包括pareto以及QFD两类,在定义当前水平时,则可以应用的工具有Cpk、ppk等几类。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则通过mSa方法实现,也可以在C&e矩阵、箱线图的辅助下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从分析阶段上来说,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明确并掌握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状态情况,挖掘对过程状态有最显著影响的少数原因变量,并利用假设检验、相关性关系、C&e矩阵、箱线图、回顾行分析等手段,找出最佳的条件,并形成改善措施。

从改善阶段上来说,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制定能够应用于项目实际中的改善方法,在方法实施后还需要对改善效果进行验证。在本阶段中,可选用的辅助工具包括全因子实验、2k因子实验、以及Doe等。

从控制阶段上来说,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将改善环节中所取得的成功进行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处理,制定相应的措施,使改善成果能够得以维持。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对质量体系进行构建、完善,对过程能力的优化发挥积极作用。本阶段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则以控制计划工具以及SpC工具为主。

3六西格玛过程能力实施方法分析

北京紫光电子公司从事行业为电子行业,为了稳固其在本行业中的重要地位,需要不断通过创新的方式改进过程能力。自2009年开始,该公司在内部引入BRaVo改善项目,该项目中涉及到了对六西格玛理论的应用。鉴于以往同类公司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中所出现的问题,该公司在应用期间构建了一套自公司领导至基层员工的绩效与收益相互挂钩的考评体系,以促进六西格玛理论的推广。但在过程能力控制中,当不合格品率处于亚百分比水平时,常用的p图可能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实质上,在过程性能高于3σ水平的情况下,即便所使用的样本规模较大,过程监控中也难以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并且,针对当前极具现代化特征的制造过程而言,制造生产线上锁生产的产品均以自动方式完成监测工作,受此因素的影响,抽样与分组大小概念的控制是难以实现的。换句话来说,针对高σ过程的监督控制,传统意义上的属性控制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有待通过应用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概念及其控制技术的方式加以改善。

在处理高σ水平情况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属性数据替代为变量数据,这种直接性的方法虽然费效比较低,但可行性较差。作为处理属性数据的一种可行性方法,有关文献中建议在不合格项目发现钱,引入合格项目的累积计数图对整个合格项书节目进行监督控制,即将监测控制的重点自不合格项目转变为合格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将累积数绘制在控制图当中,将虚发警告所对应的风险水平标记为σ,据此,合格项累积计数图中所所对应的上控制限、下控制限、以及中心线分别表示如下:

以上合格项累积计数图中所所对应的上控制限、下控制限、以及中心线按照几何分布件下标准概率所计算得出的。必须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几何分布具有非常强的偏态特征,因此在确定控制限时不能够直接应用3σ的原理,对于不同的过程,需要根据技术要求以及调整成本来确定相应的σ取值。

图4所示即为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支持下的合格项累积计数图。如图所示,在根据该计数图进行决策时,最便捷的操作方法为:在控制图所显示的失控信号低于计数图中下控制限时则表明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反之,在控制图所显示的失控信号高于计数图中上控制限时则表明该过程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进行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改进前,该企业产品合格率为92.00%,经过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改进后,产品合格率为98.00%,产品合格率明显提高。

4结束语

本研究中围绕六西格玛过程能力以及控制技术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了六西格玛的主要概念,并对推行六西格玛过程能力项目中的主要阶段进行了阐述与研究,认为:六西格玛管理作为质量管理最后阶段,其是质量管理活动重要环节,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有重要作用,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为客户带来了更多优质服务。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精益技术和六西格玛技术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新的发展目标。而这一发展这种技术的结合在一定定程度上仍受限制。为了使精益技术和六西格玛技术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对六西格玛控制技术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对六西格玛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桢,韩亚娟,张敏,等.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2):82-85,107.

[2]王灵玲,毛剑敏,陈宇晓,等.基于六西格玛的电子企业产品切换过程管理与改进[J].工业工程,2011,14(5):121-124.

[3]王金铎,唐济革,王宏利,等.“六西格玛分析阶段”在炭生坯成品率控制中的应用[J].炭素技术,2010,29(6):55-58.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借助科学的概念;而科学的概念,只能来源于客观实际。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一切概念同样具有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一切概念同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列宁说道:“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4这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本身发展运动的辩证法。“会计管理”概念,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就其实质来说,是会计工作和反映这一工作的概念本身的辩证运动的产物。

“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我认为,通常讲的“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有人说:“会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因此,在“会计”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两个方面。”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稍懂词法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一词多义,“名义”就是多个概念:把多个不同义的概念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概念,也是违反逻辑常识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学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会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学就是会计学,尽管它们都可简称为“会计”,但却不能混为一谈。正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企业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学,计划不等于计划学,物资供应不等于物资供应学”一样,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会计学则是一门学问。“会计”这一概念,是人们对会计实践的理论抽象。实践中有会计这种工作,人们把它抽象化形成概念,称之为“会计”。“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于会计工作,而会计学则是对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会计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太古时期的共同体5到今天,上下已有几千年;而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则是十分短暂的,即使从1494年算起6,前后也不过几百年。在没有“会计学”的概念时,就有了“会计”的概念,显然就是指的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的概念,就是建立在“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这一固有的含义基础之上。

那么,会计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呢?从会计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虽然原来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7,但“生产和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件事”。会计的产生固然和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但它不是生产活动本身,而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生产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越高,会计工作就越重要。几千年来,会计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讲求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到现代社会,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从上古时期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这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记帐、算帐,会计一直停留在簿记阶段,只是经历了从计数列簿记的发展。以后有了报表,并有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簿记进一步发展到会计,但仍然是以记帐、算帐、报帐为主要内容。因而对’会计形成“工具论”这种朴素的、直观的看法,是不足为怪的。促即使是事后的记帐、算帐,也不能否认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的最初形式,就是计数、计量、计算。发展到后来,在记帐、算帐过程中,就包含了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和对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就更直接具有管理的性质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过几次产业革命以后,现在又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工作的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阔。特别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会计已经从事后计算,发展到同时进行事前计算,预测分析,参与决策,加强事中控制。会计工作渗透到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记帐、算帐已不能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簿记在历史上是会计的一个发展阶段,在今天是会计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会计,只是会计职能的一部分。

目前,西方不少会计专家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从信息论的观点去理解,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经济信息,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各种信息系统。把作为经济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也看作是信息系统,是无可非议的。不仅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统计也是一个信息系统,计划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他各种管理都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用一种无所不包、如此广泛的概念,表达一种特定的概念,并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定义来使用,显然是不可取的。问题还在于西方某些持“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们的会计观,仍然是局限在记帐、算帐的传统观念之中。把会计仅仅看作是一门数据处理的纯技术工作,不具有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只是“输送有关单位的财务信息或其他经济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之用。”8虽然他们把视野从过去的数据,扩大到了预测未来的数据,但似乎仍然把会计看成是“算盘”、“电子计算机”一样的数字运算工具。英文information一词只是情报、资料、信息,不包含管理的意思。把会计作用局限在仅仅输送信息,显然也是不符合会计工作客观实际情况的。现时的会计工作,不仅要处理数据,提供信息;还要预测前景,参与决策;掌握动态,进行控制;分析效果,考核业绩。即使是处理数据,也不是象机器人那样机械地、直观地记录。而是一种包含会计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观念综合”。更何况核算过程之中交织着监督,不是简单地收款、付钱、记帐,还要审查这笔钱能不能收,能不能付,该不该花。正因为先进运算工具的出现,并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工式的占用大量入力的记帐、算帐那一套数据处理工作,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并且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学科,工作速度大大加快了,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核算工作量也大大简化了。可以预计,今后会计发展的前景重点已不在于数据的处理,而在于数据的利用,在于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将开拓会计工作更加广阔的领域。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监督,将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国家从十年动乱,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在经济体制的大改革中,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由于整个经济形势这些战略性的转变,实际生活中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

第一,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会计工作着重点,从事后算帐向事前、事中转移。会计工作的领域更加扩大,地位和作用更加提高,会计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增添了活力,会计工作也空前活跃,新创造、新经验层出不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出现,促使经济工作从计划到核算、从控制到分析、从预测到决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以后,会计工作无论在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方面也都遇到许多新课题。在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企业朝“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向迈出了更大的步子;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发展,一个新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在搞活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督,更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会计法》正式颁发后,将使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管理的概念。

第四,马克思曾经说过,会计“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9还指出价值决定仍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意义上起支配作用,而“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10所以社会主义会计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较之资本主义都有极大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必需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要强调价值管理。因而,建立一个与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会计体系,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急需解决的课题;: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必然会出现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会计管理如何在核算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核算和监督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的职能作用,应该超出一个基层组织,成为社会核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多层次的经济体制结构,带来社会上会计咨询服务的兴旺。所有这些都将丰富会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第五、在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中我国的涉外会计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整个会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外国的经济交流增多,世界各国会计管理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也吸收到我国会计管理体系的内容之个。经过博采众长之后,需要融合提炼,加工改造,才能自成一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既然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概念,也应当不断地校正、改变和更新。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也应该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一些经济管理学家,在今年召开的一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管理体系”,要“在国际上形成一个中国的管理学派。”11我想,我国的会计学家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关于“会计管理”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由于和传统的会计观大相径庭,引起了一些误解。现在,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看法需要澄清:

1.有人认为,提出“会计管理”是为了提高会计的地位、鼓舞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测,会计的地位、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决定的,概念的产生也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较之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客观现实中会计地位、作用的提高,是产生“会计管理”概念的重要基础、

2.有人说,不问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就是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就从根本上抹煞了会计的特点。我认为不能这样推理。不同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并不等于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会计不具有提供经济信息的职能。本文前面已经阐明,如果把会计的本质用“信息系统”来概括,以提供信息作为会计的全部职能,显然有失偏颇。我们历来认为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离开了核算就无所谓会计,监督也无从谈起,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而离开了监督,会计也就失去了生命,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灵魂。正如同理解马克思关于“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一样,从职能的重要性来讲,控制是第一位,观念总结是第二位的;从工作的时间顺序来讲,观念总结是先于控制的,会计的监督是融合于核算过程之中的(核算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监督,不需要控制监督而进行核算是毫无意义的。

3.有人把“会计管理”解释为“就是管会计”,这是极大的误会,也违反逻辑常识。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顺过来、倒过去都可以说的。例如,物资管理可以倒过来理解为管物资;但计划管理,就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管计划;审计监督,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监督审计。这位同志把“会计管理”的概念作了“管会计”的解释队后,就宣称这一概念“毫无意义”。如果依此类推,那么“计划管理”这个名词岂不也应当取消。

4.有人说,会计和管理是两个概念,不能捏到一起来,会计是一种整理和提供信息的方法、工具,会计管理是一种由会计人员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的管理活动。他还举例说,正象企业和企业管理、生产和生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样。“会计”和“管理”当然是两个概念,但“会计”和“会计管理”是同一概念,“会计管理”是“会计”这一概念内涵的深化,反映了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同一概念的发展。如果把“会计”说成是一种工具,把会计管理说成是一种活动,把会计人员“运用会计这一工具,进行会计管理”叫做会计工作,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会使人堕入五里雾中。按照这位同志的意见,逻辑地推论下去,计划和管理也不能捏到一起,是不是“计划管理”这个概念也应该取消。至于会计是管理,早已有人论述过。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l9l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就把会计列为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国的古利克(luther culjck)1937年出版的《管理科学论文集》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也包括了会计。马克思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更是对会计管理职能的高度概括。

5.有人说,会计本身就包含管理的意思,再加上管理一词,未免画蛇添足,反而损害了会计的本来含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会计”的含义理解是—致的,都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一词本身就包含了管理的意思,不加“管理”两字也未始不可。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会计就是记帐、算帐,“会计是为管理服务的工具,至今仍广为存在。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概念,为了突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突出会计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加上管理二字,十分必要,此其一。其次,当我们谈到经济管理时,可以有计划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事管理,等等,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会计管理呢?在这种情况下,用“会计”一词较之“会计管理”一词远为逊色,而且表达不了会计在微观经济中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其三,汉语中这样的用法屡见不鲜,例如,审计就包含了监督的意思,在西方国家就没有“审计监督”这个专用辞。但在我国宪法和日常用语中,经常提到“审计监督”,而且这一用辞概括了审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审计是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一部分——审计监督。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也概括了会计的本质属性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会计管理。

6. 有人说,会计的概念加上“管理”以后,变得无限扩大、捉摸不走了。问题在于这种“扩大”是否符合实际,是原来会计概念的范围过窄了,还是现在的概念过头了。当然。这种“扩大”不.是人为的,不是无限的。会计管理的范围,只在价值运动范围之—内。所谓“过程控制”并非一切过程,只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过程,概念本身是抽象的,由会计管理各项工作体现的管理属性则是具体的、可以捉摸的。如果现实中的会计是管理活动,而理论上的会计概念又不是管理活动,那倒真会使人捉摸不走,无所适从。这里且不涉及所管理的各种具体内容是否应划入会计的范围,仅就核算、监督这两项基本职能来说,是否应属于管理职能,如果承认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那么,“会计管理”的概念,既没有“无限扩大”,也不是“捉摸不定”的。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4

概念是构建理论的基石,也是实践交流的工具。学习十多年的会计,我的一个体会是财务会计中的许多概念-诸如“控制”、“权责发生制”、“实质重于形式”等-的含义有些似是而非,缺乏严谨的定义。这对会计理论的严密演绎和会计在实践中的效用都有不利的影响。本文尝试解剖“控制”概念。

一、“控制”概念的重要性

“控制”或“控制权”在财务会计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资产的定义中有“控制”概念,比如: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所定义的资产,“控制”都属于核心词。会计确认常常以“控制”或“控制权”为基础,比如:金融资产转让终止确认的金融合成分析法、控制权法即是以“控制权”是否转移为基础;我国及iaSC的“收入”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之一都有:“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一些经济事项的会计核算方法选用依赖对“控制”情况的判断,比如我国的“投资”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反之,采用成本法核算;iaSC的“企业合并”准则关于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核算的选用基础即是“控制”。报表编制与信息披露范围也与“控制”相关,比如,合并报表编制范围的确定、关联交易的披露范围与“控制”情况有关。不用继续枚举,已可见“控制”概念深入渗透至会计定义、会计确认、会计核算方法选用、会计报告等环节或活动中。这些环节或活动属于财务会计研究的核心方面,也是会计信息生成的重要环节。因此,可以说“控制”概念的准确界定既关涉相关会计理论的顺利演绎,也关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控制”概念的定义现状及其局限

综合起来,财务会计在上述场合使用的“控制”概念可分为两类:对资产的控制与对实体的控制。资产定义、金融资产转让的终止确认、收入确认涉及的“控制”属于“资产控制”一类;而投资核算方法、企业合并核算方法、合并报表编制及关联交易的披露涉及的“控制”属于“实体控制”一类。目前,财务会计也是分这两条线索定义“控制”概念。

对“资产控制”的直接定义较为少见,实践层面仅见英国aSB在其的FRS5“报告交易实质”中和iaSC在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有过定义。两者都认为,资产的控制是指获取与一项资产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力或能力。理论研究层面的定义就更少了,在我信息所及的范围内,仅见一位学者在讨论资产定义时有过定义,其认为:“要予确认计量乃至报告的资产,又是由该特定会计个体所‘实际控制’的资产。所谓‘实际控制’,从形式上看,意味着该特定会计个体对资产具有实际经营管理权,能够自主地运用资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谋求经济利益;从实质上来看,它意味着特定会计个体(如某个企业)享有和承担着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经济利益和相应风险。”

对“实体控制”的定义则较为常见。aSB在FRS5中认为,对另一报告主体的控制是指为了从另一个报告主体的经营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而主导该主体财务与经济决策的能力。iaSC在其“企业合并”准则中指出,控制指决定(govern)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藉此从该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我国在“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投资”及“合并报表”等准则或规定中也有类似定义。同时,“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投资”及“合并报表”等相关规范在定义“控制”时,还并行定义了一个涉及实体控制的“共同控制”概念,即“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营活动所共有的控制”。这些规范通常在定义基础上,还列举了“控制”、“共同控制”的具体情形。

财务会计关于“控制”概念的这些定义存在以下几点局限:

(一)只有对“资产控制”和“实体控制”的分类定义,没有对“控制”概念的一般性统一定义。

(二)“资产控制”与“实体控制”的关系不清晰。其至少未解决这样一个关涉合并报表与母公司个别报表各自存在的价值及编制范围的现实问题:如果母公司a主体控制了子公司B主体,那么是否意味着a主体同时也就控制了B主体的资产呢?

(三)没有明确“控制”与“拥有”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我国会计基本准则与iaSC、FaSB在定义资产时采用了不同表述,前者定义的“资产”是一个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而后者定义的资产是一个主体“控制的”资源。

(四)在实体控制方面,各准则制订机构定义的“控制”与“共同控制”在语义逻辑上存在问题。即:既然“控制”是指类似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关系(控制实施的主体是单一的“母公司”),那么“共同”与“控制”结合而成的“共同控制”就是一个逻辑“病词”(“共同”就不可能“单一”)。也即从语义上讲,“控制”与“共同控制”不可能是并列关系。

三、重构“控制”概念群

针对关于“控制”概念的上述局限,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构其定义、分类。

(一)关于“控制”概念的一般定义。据汉语词典的解释,控制(control)有以下一些语义:施加有节制或直接的影响;施加权力;指导或管理的能力或权力,指挥或抑制的支配;抑制的行动或事实等。综合这些语义,我们认为财务会计所谓控制是指一个主体或几个主体共同对资产、实体等决定性、支配性的影响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理解该定义:其是一般性定义,而不是关于资产控制或实体控制的分类定义;施加控制的主体(控制方)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主体;控制对象是资产或实体等;控制对应的能力是一种决定性、支配性的影响能力。

(二)关于“控制”的分类。可以从多种角度对控制进行分类。依据控制施加主体的不同,控制可分为单独控制和共同控制。单独控制是指由单一主体对资产或实体施加的控制。目前我国“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及“投资”等准则所谓控制实际上应是单独控制。共同控制是指由几个主体共同对资产或实体等施加的控制,主要包括共同控制资产(比如两个公司共同控制石油管道)、共同控制实体(比如投资方共同对合营企业的控制)。

依据控制对象的不同,控制可分为资产控制和实体控制。资产控制是指一个主体或几个主体共同对资产的决定性、支配性的影响能力,通常表现为对资源或权利的占有、使用、管理、处置或限制。实体控制是指一个主体或几个主体共同对另一主体的决定性、支配性影响能力,通常表现为前者能够决定后者的财务及经营决策。我国“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及“投资”等准则所谓“控制”和“共同控制”都属于实体控制。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财务会计对资产控制和实体控制的定义,都是以控制方从被控制资产或实体取得经济利益为基础。该定义特征经不起检验。比如,质押存单,通常属于出质方与受质方共同控制,但受质方却未必能从该存单中获得经济利益流入;托管企业,通常属于托管方控制,但托管方取得的托管收益可能来源于委托方,而不是被托管企业。因此,在本文的定义中,不论资产控制,还是实体控制,都并不含控制方必然能从控制对象(资产或实体)中取得经济利益的意蕴。另外,从资产控制与实体控制的定义,可推断两者的关系。一般地,一个主体单独控制或与其他主体共同控制了另一主体的某项资产,未必就单独控制或共同控制了另一主体。但也可能有例外,比如a主体可通过对B主体关键技术的控制而控制B主体、破产重组中债权人可通过对债务人抵押生产线的控制而控制债务人等。相反,一个主体或几个主体共同对另一个主体的控制,通常也意味着前者可以控制后者的资产。

按影响能力实现方式的不同,控制可分为基于财产权的控制(简称“财产权控制”)和非基于财产权的控制(简称“非财产权控制”)。财产权控制是指一个主体或几个主体共同凭借其拥有的一项资产或实体的财产权而实现对该资产或实体的控制。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东权;物权又分为自物权(所有权)和他物权,其中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比如租赁使用权等)和担保物权(比如抵押权等)。对实体资产的控制通常即是借助于这些物权实现的;而非实体资产的控制通常是借助于债权、知识产权实现的;而最常见的实体控制则是凭借股东权实现的(比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非财产权控制则是一个主体或几个主体共同借助财产权之外的其他手段实现对资产或实体的控制。其又可分为协议性控制与非协议性控制。协议性控制是一个主体基于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签订的协议实现对一项资产或一个实体的控制。比如,基于托管协议、承包协议、表决权协议对某实体的控制。非协议性控制是指一个主体借助其担任的职务、亲属关系等非协议性因素实现对资产或实体的控制,比如:关键管理人员对其管理的企业或企业资产的控制;关键管理人员通过亲属对另一企业及其资产的控制等。

依据影响能力本身的差异,控制可分为拥有型控制与非拥有型控制。拥有型控制指一个主体拥有某项资产、某实体或某实体的部分股权。一般地,拥有某物或权利即能控制该物或权利。比如:拥有所有权、拥有使用权、拥有要求权(债权)和拥有股权等,一般也表明控制了这些权利。非拥有型控制指一个主体虽不拥有某资产或实体(实体的部分股权),但其自己单独或与其他主体共同能够对该资产或实体施加决定性、支配性影响。比如:关键管理人员能够控制其管理的企业,却并不拥有该企业,即属于非拥有型控制;某投资者拥有某实体20%的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协议能够决定该实体的财务及经营决策,该投资者对该实体20%股权的控制属于拥有型控制,但对该实体的控制则属于非拥有型控制。

四、与控制概念相关的会计问题

在明确了控制的定义及分类问题后,下面可简要讨论与控制相关的资产定义、会计确认、会计核算方法选用、合并报表编制及关联交易披露等会计问题。

(一)关于资产定义及合并报表。iaSC及FaSB定义的资产是某主体“控制的”,我国定义的资产是某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哪一种定义才合适呢?都不合适。一者,由于实体控制通常意味着对该实体资产的控制,因此,将资产定义为“控制的”或“拥有或者控制的”,意味着母公司报表反映的资产也应包含子公司的资产,这无异于对当前会计实务所编制的母公司报表的完整性及合并报表独立存在价值的否定。再者,“拥有”也属于一类“控制”,因此,我国准则在定义中所言“拥有或者控制的”实际内含重复。本文认为,应采用结构化会计符号模式分别定义狭义资产和广义资产。狭义资产是指一个主体“拥有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包括债权、物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广义资产是指一个主体“控制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目前所谓个别报表可视为基于狭义资产定义编制的报表;而所谓合并报表则可视为以母公司为会计主体、基于广义资产定义编制的报表。这种调整既可理顺概念之间的关系,不会对实务造成大的冲击。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造价优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工程造价与建筑结构设计息息相关,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与合理是工程建设进行的前提,而工程建设的造价控制及效益价评估值则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优化建筑结构能有效的降低造价成本,从这一方面来讲,优化建筑结构与工程造价控制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一、结构经济优化设计的目的

结构造价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人员自身的概念、经验、悟性、判断力和创造力对结构方案进行优化,以控制工程造价,满足投资方的经济要求,或在造价基本不变的情况上,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改善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功能等。确切地说,结构的经济优化设计绝不是简单的用降低结构的安全度来换取经济效益,也不仅仅是对由于设计人员的相对保守而做出的修改。真正的优化设计在节省了工程费用的同时,不仅没有降低原设计的安全度水平,反而由于结构方案趋于合理,使之更为可靠。

二、造价控制的结构优化设计概述

1、结构设计优化概述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主要由两条支脉,一是准则法设计理论,二是数学规划法设计理论。这两种理论均备有优缺点,因此在发展中,逐步通过取长补短而形成了基于逼近概念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具体到实际项目当中,一方面在设计中应结合建筑项目所要实现的功能,另一方面则应严格控制工程的造价。

2、概念优化设计概述

概念优化设计,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通过设计者对项目设计的全程,对其中所有的结构问题进行方案的设定,从而得到经济适用的设计方案。下面对一些典型的概念设计进行简述。

(1)基于概念设计的工程地基设计

因为地下情况往往难以直观判定,所以地基土难以用具体的模型进行描述。在对其进行概念优化设计时,通常把地基基础视为多个互相独立的对象进行分析,同时密切测量和计算沉降变形等关键数据,最终得出地基基础的方案。该方案往往会受到地面部分建筑工程的影响,因此应引入不同的算法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最理想的方案。

(2)基于概念设计的构件截面设计

传统的构件截面关注的是计算正截面、斜截面的配筋等。基于概念设计的构件截面设计则引入了安全的理念,包括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思想。虽然这些设计流程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公式,但是以往的人工操作仍然难以避免遗漏或者失误。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可以通过专业的建筑设计软件详细分析和计算建筑项目的结构内力,并自动生成平面图,有利于造价控制。

(3)基于概念设计的构造措施设计

在构造措施的设计方面,大量事实说明,如果仅限于在理论上对构造措施进行计算和分析,是难以全面反映项目设计全部细节的,并且有着项目的局部在钋力作用下遭到破坏的风险。因此,必须结合实际,以抗震的构造来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基于概念设计的构造措施设计则引入了比传统模式更加丰富的内容,同时兼顾设计方案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并实现设计的优化,进行良好的造价控制。

三、造价控制的结构设计实施

在详细分析了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下面结合投资控制机制与技术经济方法,阐述具体的造价控制理念。

1、优化现有的设计管理机制

构建科学适当的设计管理机制,是对工程结构设计阶段实现造价控制的基础。其前提便是指定工程造价的具体责任人,通过引入工程项目的法人制,进行结构设计管理。项目法人责任制能够充分发挥责任人主体的监督与约束作用,从未严格控制投资风险,降低不必要的造价。项目业主在设置项目的专门管理与责任机构的基础上,也应建议项目的具体设计单位同样理顺自身的设计管理体系和造价管理体系,对自身项目经理的资质进行审核,并使其全面担负起工程质量与造价的责任。可以将一个工程的结构设计看做一个项目的子项,严格控制其缓解与流程,以项目管理的高度,优化设计管理体制,达到控制造价的目标。

2、充分引入项目招投标机制

当前的建设市场,对设计者的指定可以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栎和委托设计等方式来实现。以上的几种方式有着备自的特点与优势,也存在着备自的缺陷。而项目的业主在进行方式选择时,应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具体招标方式的确定。在选择的时候,应考虑到项目本身的安全性与造价,并督促设计者能够全面考虑工程的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实现造价的优化。同时,在设计费用的确定方面,一方面应该考虑到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则应以合理的利润率来促进设计方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鼓励其以技术经济的计算方法,在提出合格设计方案的同时,控制工程的造价。

在确定工程项目设计方时,同样应通过设计招标的方法,使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并对其提交的具体方案综合比较,择优选择。首先,设计投标方希望在竞标中性出,则会提交造价合理并具备自身独创性优势的方案,使其设计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招标方可以在此期间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备个设计方的资质和方案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从而择优选择最佳方案和设计单位。在设计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应将对于造价的控制放在显著位置,防止由于对其他技术细节过于关注而忽略了造价要求。

3、以设计质量确定设计收费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上,为设计方确定收费额度的方式往往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这样做法的弊瑞便是:工程造价升高会带来设计方的收益增加,因此难以激励设计方从成本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带来了阻碍。假若能够促使工程设计单位在一个额度的限定范畴之内,通过科学客观的造价控制理论,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以合理的方案和先进的工艺实现设计方案,则工程业主一方应对其进行奖励,反之则应进行处罚。这种方法同样被证明能够很好地控制造价,通过经济杠杆,充分调动设计方的积极性,在推动设计方案进步的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造价控制。

4、对专业造价人员进行责任制考核

工程项目的造价目标确定以后,就应为该项目成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在组织中制定专门的负责人对造价控制进行规划和负责。在技术控制方面,应对备个阶段的设计方案进行监督与审核,对成本控制进行探讨。在组织方面,应引入一批激动地技术又具备管理经验的合格人员,提升其业务素质与责任心。作为项目的设计方,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推行与造价相关的责任制,为造价控制备方面分别制定责任人,并由负责人进行周期性地检查与监督,使工程的设计限额能够落到实处。

针对工程项目的限额指标,工程设计方应详细研究,并将其分解为子指标,制定专门的部门戎者任选加以执行,如果在设计中出现了造价控制与工程设计的矛盾,应通过协调加以及时解决。由设计方备专业的技术负责人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限额指标,对所设计的方案提出基于降低造价的建议,同时积极引入具备丰富经验的人员,以技术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5、合理编制项目概算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概算是关键之一,在明确概算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而工程项目将被批准的概算值作为该工程的限额,因此,在设计时,严禁投资额度超越这个限额。造价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施工因素、价格因素以及材料因素等,应通过对工程量的准确计量,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比较,得出客观的造价。由此可知,在选择具体的设计方案时,应以最初批准的设计概算对方案进行权衡,此处推荐通过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方式,从技术与经济两方面进行比较,并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并合理控制投资,实现造价的优化。

6、推行设计监理制度与咨询制度

通过项目的设计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设计监理是非常必要的,引入设计监理,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模式中设计单位本身与政府监控的不足。通过设计监理部门,对工程项目设计的全程进行监理,以监理方酌监督与协调来使工程项目的设计更加经济合理,并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与此同时,在监理方的督促之下,也能够有效地促使设计方通过管理来要效益。

首先应充分发挥监理功能,通过全程监督工程项目的设计,来避免失误;其次集设计单位和工程建设方,通过对图纸进行研讨,来增强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此外,还应注重工程变更的管理,对于一定会发生的变更,为控制资金支出,应提前进行变更,减少损失。最后还应坚决避免不应发生的设计变更,通过明确责任,进行追究,实现造价控制。

四、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应当做好其节省施工成本和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工作内容,设计师必须要在规范设计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安排,确定施工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最优的结构获得最好的建筑防水性、实用性以及安全稳定性,从而能够为建筑使用者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行业的进步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涛.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分析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

[2]马文涛,王利辉,翟荣兵.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3]李露梅.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09).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6

关键词行为理论犯罪名目基础性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在旧有社会环境下创设的行为概念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刑法学发展,诸如持有、事态等等都包括到犯罪中来,刑法学上对不作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持有等特殊犯罪方式的行为性的解释,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行为仍然是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存在于刑法之中,他的地位不容忽视,也不可能被替代,只是在如何适应刑法学以及犯罪的问题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在最简单意义,即行为概念问题上对行为进行更有利的解释与说明,也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一、行为是一种法律规定,也是一种理论学说

在最初的犯罪认定中,人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行为,而是思想,把犯罪理解为人心中的“恶”。黑格尔的门徒将行为概念从其哲学理论中引入到刑法中来,行为概念一经在刑法中确立,就成为刑法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并以行为为中心建立起犯罪论体系,即“一元的犯罪论体系”。随着人们对犯罪研究的逐渐深入,对行为的理解也随之发展,由此展开了行为理论。在刑法学说史中,先后出现过以下几种具有影响的行为理论:

(一)自然行为论

自然行为论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贝林格创立,受自然科学、机械唯物论的影响,是一种以自然科学方法研究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是一种物理的过程,是人外部的身体动静,把行为视作一个从意志支配到外在变动的因果历程,因此又叫因果行为论,是19世纪占据刑法学主流的思想。例如,李斯特认为,“所谓行为是对外界的有意的举动,更确切的说,是有意的举动使外界变更,即(作为结果)使变更惹起或者不妨碍变更”

(二)目的行为论

目的行为论是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威尔泽尔创立的,受当时物本逻辑论哲学观影响而创立,它从存在论角度,认为目的性是行为的特性,人首先预定一个目的,然后选择实现目的的手段,最后有计划的实现其行为。目的行为关于行为的见解可以归结为以下这句话行为是目的的实现。目的行为论强调人的主观目的对于行为的支配性,从结果无价值转向行为无价值。目的行为论摈弃了因果行为论将行为视为一种单纯的身体举止的观点,在目的行为的意义上理解行为,强调了行为的可控制性。

(三)社会行为论

社会行为论是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谢密特创立的,这种理论受当时康德所主张的二元论的哲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他认为行为是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态度(身体动静),是一种从社会意义上观察行为而形成的行为理论,被称为规范主义的行为论。社会行为论强调从社会意义上评价行为的重要性,在行为概念中引入了社会评价的因素,认为行为是人的意识可以支配的(人可控制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身体的外部态度。他主张行为首先必须是人的意识可以支配的,要和自然现象相区别,不受意识支配的行为,如反射行为、绝对物理强制下的作为和不作为、睡眠中的动作、无意识的行为等都不能称为行为;其次认为行为必须是外部的态度,不能是单纯的思想、意思。

(四)人格行为论

人格行为论是德国著名刑法学家阿尔特尔·考夫曼创立的,这是一种从人格形成的意义上观察行为而形成的行为理论。人格行为论认为行为是行为人人格的表现,是在人格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根据行为人的主体的态度而实施的。人格行为论具有区别的机能,在这种理论下。单纯思想锁在心里不表现就不是人格的外在表现,不是行为,同时它具有强大的包含机能,没有对行为进行任何物理限制,故意、过失作为、不作为、下意识的行为处置都属于人格内部结构。

此外还出现过比如伦理行为论、否定行为论等的理论,但都没有形成气候。这四种理论是在刑法学说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行为理论学说,自然行为论是在自然科学发展时期创立,自然科学中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在刑法学中得以应用,他将行为认定为纯粹的肉体的一种外部动作,虽然可以把作为不作为都包括到行为之中,也能一并考虑故意和过失犯罪,但是把不作为和作为同样看成是物理的自然举动,就有些牵强了。社会行为论将行为置于社会评价之中,不作为就自然的包括在行为概念中,似乎纠正了自然行为论的缺陷,但是,对于没有认识的过失的不作为犯,因为没有有意性,社会行为论认为不是行为,还是不能包括所有犯罪行为。目的行为论强调行为目的性,那么过失行为的目的性就很难说明,也就不能认为是一种行为,而且。他从存在论意义上解释行为,那么不作为就不具有这种存在性,也不能包括在行为之中,因此也是不全面的。人格行为论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以往行为论缺陷,是一种涵盖比较多的行为理论,可以把作为和不作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都包括进来,它是一种事实的行为论,也是一种主体的行为论。但是也有的学者对其范围提出质疑,说这种理论范围太大,评价时有时不得不利用社会评价。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的观点,就是把上述理论的优点加以综合考虑,比如我国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他说,“我赞同社会行为论与人格行为论相融通的观点。即一种人格与社会相统一的复合行为论。

二、行为理论的瓶颈

今天,刑法学上对不作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持有等特殊犯罪方式的行为性的解释,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行为之外有无犯罪呢?这个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面对新型的犯罪形式,行为已经不能涵盖所有犯罪样态。根据有学者的介绍,在英美刑法中,某种犯罪可能不需要满足传统的“自愿的身体行动”行为要求认定就可以被认定为犯罪,这种犯罪样态,被称为“事态犯罪”(Statusoffences或Situationoffences),该种犯罪由“存在状态”而不是“实施行为”构成。要想把这样的事态犯罪也概括到行为这一概念之下相当困难。人们又提出了新的理论来适应这种变化,比如目的行为论的倡导者威尔泽尔使用“行态”(Verhalten)这个概念为作为与不作为的上位概念;意大利学者用事实取代行为而将犯罪构成要件成为典型事实(Fattotipico),典型事实是对一人的行为为核心的犯罪构成事实描述。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刑法学家道格拉斯·n·胡萨克,他提出“控制原则”试图来代替行为概念,他说,“为了保证犯罪行为要件的正确性,他们把不管是多么特殊的任何意义都归附于犯罪行为。这个倾向所导致的结果是该原则套了同义反复或概念真理的伪装”。他认为行为已经不能是一切犯罪的基石概念了,但是人们为了达到一种犯罪要件的正确性,却不得不把所有与犯罪相关的东西都归咎于行为当中,不管这种归类是否正确与牵强,这是人们的一种惰性思维,认为有一种现成的理论可以应用,而且在这种理论在形式上还可以说得过去,那么就不去深究其高层次的意义,这显然是不可行的,胡萨克的控制原则就是对这种思维的一种挑战,他认为的犯罪,脱离了行为这一上位概念,仍然能够使犯罪自圆其说,他认为“不同于‘犯罪行为’,‘控制’一词有人们熟悉的非法律意义的用法。因此对控制的分析,不如要它起‘法律艺术专门术语’的作用那种迫切需要。不管是非法律从业人员,还是法学家较之于确定犯罪行为是否发生来说他们更容易确定事态是否受人的控制。象犯罪行为要件一样,通过考察其在实体刑法中的含义,控制原则能得到最好的理解。假如这些含义能够相对准确地界定对控制概念缺少全面哲学分析就不是关键问题了。”像胡萨克说的,犯罪不是对人的行为的评价,而是对人所作事实是否受其控制的一种说明,不管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状态,都可以归结到是否受控制这方面来,不作为可以受控制,作为也可以;故意的可以控制。过失也可以。这样作为犯罪的上位概念,控制原则就很好的做到了这种概括,凡一切可控制而未能得到控制的事态都归之于犯罪,反之,则不构成犯罪。

诚然,与行为理论相比,控制原则确实有他的优点,它可以解决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譬如不作为的行为性问题、持有的行为说明问题,具有比行为理论更高度的概括性,但是,到底如何判断这种“控制”?受谁的“控制”?这是个难题。在很多方面说,控制仅仅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没有一个客观的评判机制,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域,甚至在同一地域的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对控制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然而行为是可以看的见可以评判的,尽管在理论上存在一些不圆满之处,但是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可以确定的,从而可以避免刑法的擅断,保证人权的平等性。因此,在我看来,尽管与控制原则相比,行为理论存在理论上的缺憾,控制原则显得更加完善,但是在实践中却比控制原则有更适用的条件,行为理论还是有其存在的广阔前景,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行为理论更加实用的概念。

三、对目前我国行为概念的思考

我国行为研究还没有发展到理论水平,只有对概念的不同理解。这里列举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危害行为,在这里专指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是指由行为人意识和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第二种观点认为,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是指由行为人的心理活动所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第三种观点认为,危害行为,或称为犯罪行为,即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实施的,为刑法所禁止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第四种观点认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即指由行为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活动。第五种观点认为,我们可以将刑法中的行为定义为:体现刑法规范上值得期待的人的主观状态的不同程度的外在表征。

我国大部分学者的行为概念中,都把刑法中的行为直接界定为危害行为,比如第一种观点,把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界定为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马克昌、陈兴良、赵秉志等学者都持这种观点。而第三种将“危害行为”等同于犯罪行为的观点显然不妥。从我国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上来看,“危害行为”与犯罪行为两者的成立范围截然不同,犯罪行为是符合犯罪构成四个要件的行为,行为只有同时具备犯罪的客体要件、客观方面要件、主体要件以及主观方面要件四个要件方才成立犯罪行为。而“危害行为”仅仅是犯罪行为客观方面的要件之一,犯罪行为客观方面的要件除了“危害行为”外,还应当包括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两者存在的范围大相径庭。第五种观点就认为是一种外在表征,抛却了身体动静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在我国这种刑法学环境下,行为是作为客观方面的一个要件存在的,和国外的不同,危害行为的存在也是一样,在要件中存在,就表明这种行为已经是被刑法所规范的行为,称之为危害行为也是理所当然,但是这种概念还是不能包括那种以持有为表现方式的犯罪,因此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注释:

[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有斐阁.1997年版.第94页.

陈兴良.“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中外法学.1999(5).第1页.

郑飞.行为犯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第三页.

[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著.谢望原等译.刑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

[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著.谢望原等译.刑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陈兴良.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

肖中华.论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概念.法律科学.1996(5).第41-46页.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概念;问题;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57-02

自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日趋完善,个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不断发展,致使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正在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加强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在组织结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上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鉴于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以确保中小企业能在市场经济中实现持久的经营收益。下面我们就来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内部控制概念与作用的分析与论述

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进行论述,有助于我们从内部控制的出发点以及最终的目的来审视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不足,并根据现行内部控制制度与概念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差距来制定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论述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指的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以及各职能部门、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保障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经营管理高效进行以及不断完成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一系列计划性的章程规定所规范的系统性控制过程。从内部控制的概念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些其基本的特点,简要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内部控制是作为企业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制度所存在的。其次,内部控制是面对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以及企业的全体人员来实施地,当然其实施也是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地。最后,内部控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收益,这也是我们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最基本的目标。

(二)内部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1、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实现长久的经营收益

如果企业想要长久稳定的经营下去,就需要确保企业在人力、物力以及资金三方面能够持续不断良好地运转。内部控制从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采购工作流程以及维护资金的科学化运转并对这期间的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扩大资产投入产出效益。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扩大都能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持续稳定的实现经营收益提供决定性的帮助,同时这也意味着企业可以长久稳定的经营下去。

2、内部控制能够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企业日常账务处理工作真实、有效的重要措施,关系着企业财务安全、账务报表真实、科学以及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所在。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可以规范企业财务工作在法律制度的规定下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实施,而且还能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专业技能,这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实施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明确财务管理制度的形式对企业中财务岗位混乱、责任不明确进行很好的规范,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一种重要形式。

3、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总会因为内部因素的变动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的变迁,而受到一些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如果这些影响不能够及时的消除和避免,那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地经济损失,还有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的破产。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因素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并将其中的薄弱环节以及不安定因素进行科学的处理,这对企业加强自身的薄弱环节、弥补自身的不足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有效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的意识不强,是内部控制水平不高的根本性原因

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把握着企业经营发展的方向以及企业每一个环节的决策实施。企业管理层自身经营水平的高低以及经营思想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往往也是企业的经营者,其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将精力放在了生产和销售之上,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和公司制度管理上所投放的精力一般比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管理管理层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的水平普遍不是太高,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能力都与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存在着巨大差距。思想上的认识不足直接决定了行动上的滞后。

(二)中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或不完善,难以保证其内部控制的高水平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力进行系统性的控制,在我国中小企业经营中一般不具有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甚至于还有一些企业依然存在着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部门工作人员缺乏、不相容的职务出现兼任等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这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独立施展以及分工明确等等科学性实施方式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同时也根本难以保证内部控制的高水平实施。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也是制约内部控制高水平实施的重要因素

财务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的重点内容关系着企业的账务安全以及财务报表的真实、有效和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同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内部控制最早就是在财务管理领域施行起来的。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往往没有分离,致使企业的管理权限不明确,常出现管理权凌驾于会计制度、准则之上的现象,从根源上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水平,此外会计部门的不健全、分工不明确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也会造成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下降。

内部控制是面对企业经营全过程以及全体员工而实施的管理活动,需要各部门以及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支持与协助。在中小企业中由于员工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致使员工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难以符合内部控制高水平实施的具体要求。

三、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加强性措施的分析与论述

通过我们对内部控制概念、作用进行的分析以及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进行的探讨,我们有必要制定出一些加强性的措施来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

(一)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人是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主体,而思想是决定人类活动方向的指导者。中小企业想要完善其内部控制就必须从加强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开始。具体的做法主要有: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经济知识水平、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知识的水平,比如说加强对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会基础学的学习等等。只有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上的高水平实施。其次,提高管理层的职业道德素养,以确保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公平、公正、积极,保障内部控制工作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最后,加强对全体员工内部控制概念与作用的宣传与培训,提高他们的协助和配合作用。

(二)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的工作流程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具体的做法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的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实施作业,明确企业内部的工作岗位并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杜绝管理混乱的现象出现。规范内部控制的工作流程主要是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作业部门,对公司各项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规范的工作行为进行坚决的制止。

(三)建立内部控制的评价机制

对内部控制进行连续性的评价是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再管理的过程,通过对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以及所实施的结果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与检查,对出现漏洞和问题的地方进行查找根源、分析原因并进行及时的修整与改善,从而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水平。这也是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动态管理的最有效措施。

四、总结

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我们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论述,具体的加强性措施还需要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经营环境来科学制定。本文主要的目的是与同行业人士进行交流与沟通,为确保中小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明确地理论性指导。

参考文献:

[1]谢可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成本运行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2).

[2]常国花.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10,(21).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环境;控制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8-0074-03

内部控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导向,赋予了内部控制不同的功能和目标。近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内部控制理论空前繁荣。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对内部控制概念体系的认识还不统一。不同的人员,有着不同的角度和认知。理论界众说纷纭,企业界无所适从,导致内部控制落实起来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虽然政府的推动不遗余力,但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表现却差强人意,效果不彰。监管机构重视企业的财务报告,而企业却只关注自身利益,管理者看中的是经营效率,对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程度并不热心。甚至有些企业急功近利,着眼于短期的利润,内部控制给“避税”让位,进行过度的盈余管理,乃至财务报告失真,可信度降低,对利益相关者产生误导。

究其原因,内部控制背负了太重的负荷,其概念体系和边界紊乱,同企业管理、风险管理产生了过度的重叠,重叠的焦点体现在对内部控制“环境”边界的争夺。尤其近年来,控制环境与内部环境两种提法,同时出现在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中。

一、控制环境的边界与发展

控制环境缘起于控制结构的建立。1958年,美国《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对内部控制结构做了第一次正式划分,将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期间并未提到控制环境因素,但是不难看出,控制环境隐藏于管理控制之中。管理控制着眼于管理、经营、贯彻治理方针和提高经营效率,这些都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管理控制的说法显然脱胎于以法约尔和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管理包含了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与内部控制不同)。这种两分法,界限模糊不清,边界重叠。这是管理学与内部控制对所属作用领域相争的开始。

“控制环境”首次正式出现是在美国1988年的审计公告中。1987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在其报告中指出,“会计控制”难以遏制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要用广义的“内部控制”来取代它――即引入“控制环境”要素。这就是CoSo报告对“控制环境”的界定起源。于是,在1988年4月,美国aSB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公告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结构是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部分组成。“控制环境”的确立奠定了内部控制的作用氛围,这是内部控制向范围扩展迈出的一大步,在将“控制环境”拉入到内部控制框架之中的同时,其实也将“企业管理”作为了内部控制的主要素和子程序,“内部控制”的地位明显上升。但是,毋庸讳言,这种进步也为日后管理学和内部控制学的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研究报告,进一步将内部控制扩展为五要素,“控制环境”的位置和提法未变,但却开始强调人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因素是诸多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其中,控制环境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因素和人事安排:诚信、道德价值观和企业员工的竞争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管理当局的授权方式及职责分配;董事会提供的关注和指导。

不可否认,强调人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实际上是内部控制环境边界的进一步延伸。“企业管理,其实是文化管理和制度管理的结合”,二者的结合点体现在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培育要体现企业管理者的领导意志,形成企业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而在制度建设中,首先要明确管理理念,从而建立组织结构和行为规范体系,规定人员聘用和人事政策。管理学中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充实了“控制环境”要素,并形成了内部控制的基础。

CoSo委员会在2013年基于商业和科技环境的变化,颁布了CoSo报告的新版本,寻求更加透明和更加负责的内部控制体系,目的是支持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公司治理。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次修订中,CoSo并没有借鉴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的内容。这是因为,“一方面,内部控制框架和eRm之间的关系一直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在eRm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得到广泛认可”[1]。此次修订,在“控制环境”要素中增加了三个内容,即“确定风险管理基调、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在“风险评估”要素中,强调了风险的“机会”属性和风险组合观。文化内涵和机会管理已完全偏向管理学的内容,内部控制进一步将其作用领域拓宽。因此,即便在修订后,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的逻辑断层和逻辑错位[2]依然存在,概念体系依然纠缠不清。

显然,对于机会的管理,内部控制只是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如果仅仅加大对内部控制的投入,而不从战略管理入手,那么,内部控制将成为企业成本的陷阱,再大的投入也只等同于挑雪塞井,缘木求鱼。因为机会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方向大相径庭,均需要不同的学科来支持,均需要不同的思路和工具。

加拿大CoCo委员会在其《控制指南》(1995)中,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四要素:目的、承诺、能力、监控和学习,强调员工在不断学习中逐步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其中并没有把“控制环境”作为一个单独的因素而列出,而每一个要素中又包含了“控制环境”。原因是CoCo委员会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管理属性,控制的本质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有意将“内部控制”扩展为“控制”,这就成为了典型意义上的“管理活动论”。因为“内部控制本源上是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是作为管理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3],内部控制作为管理活动的子系统,为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更加贴切地反映了企业的运行方式。

英国在内部控制方面,走得更远。1999年9月,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委托专门委员会了《内部控制框架报告》,更进一步将内部控制系统置于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同时,将内部控制规范归属于公司的法律体系之中。至此,“控制环境”完全升级为“管理环境”,内部控制完全嵌入到公司治理活动中,控制范围更广,管理特性更加鲜明,从而,科学理论性为技术实践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内部环境的缘起

国外对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研究中,只是说“控制环境”,并不说“内部环境”。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此为管理导向的风险管理框架。从管理者角度出发,一改“控制环境”之说,第一要素成为“内部环境”,很明显,一字之差,几乎有云泥之别。“控制环境”只是针对于内部控制而言,有明显的目的指向性,而“内部环境”则偏属于企业管理活动的范畴。“内部环境”将会无所不包,导致“环境”要素非常巨大。企业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无一不影响着企业的控制活动。如果说内部控制只是管理活动的子系统,那么,它只是针对常规风险,或者说是针对纯粹风险的遏制,而内部环境的优化则是面对企业全面管理的优化。因此,CoSo委员会并未称其为内部控制框架,而称其为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控制环境”是相对于内部控制框架,“内部环境”是相对于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如果在内部控制框架中,首要素改为“内部环境”,那将是内部控制框架的巨大陷阱,换言之,内部控制将代行企业管理的责任,这就又回到了历史的起点,即20世纪初――“在当时管理理论与实践相对贫乏的情况下,控制几乎就是企业管理,而处于控制核心的内部牵制是被看作企业管理的‘代名词’”[4]。如此,则几乎丧失了对企业风险中“机会”的把握和管理,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如果内部控制僭越了其合理边界,企业将无法填补内控成本节节攀升的陷阱。这是任何一个企业所无法容忍的。内部控制确实为企业提供了工具合理性,但没有也不可能提供价值合理性,内部控制“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是一项职能。它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要与计划、执行等管理职能共同发挥作用”[5]。它永远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三、我国内部控制“环境”概念的误区

从我国的内部控制实践上看,“环境”的发展与国外并不相同。国务院国资委在2006年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其立足于国有出资人的角度,体现了内部管理者的意志,体现了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内生性要求。它借鉴CoSo在eRm中展示的管理特性,尤其强调对风险中机会的管理和考量,充分重视对企业治理环境的优化。“内部环境”的边界很宽泛,绝非仅仅是属于内部控制框架的一个要素。内部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子系统,脉络已十分清晰。遗憾的是,2008年财政部五部委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2010年的《指引》中,将首要素列为“内部环境”,致使内部控制的概念体系产生混乱。似乎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都以内部环境为依托,两个可以平起平坐,分庭抗礼。显而易见,这给企业管理带来了迷茫和困惑。殊不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一个是管理导向,一个是监管导向;一个源于内生性,一个源于外生性;一个是大管理,一个是子控制,其范畴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由于失去了内部控制的经济性,各上市公司虽在政府监管的压力下勉力为之,却是热情不高,效果不彰。

四、环境概念的重新界定

内部控制是通过流程设计,把企业梳理、联接成为一个牢固有序的整体,使企业具有相应的凝聚力,达到自我稳定,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控制)等职能,推动这个牢固有序的整体,以风险管理的战略思想,突破险阻,稳步前进。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内部控制有重大缺陷,牢固程度不够,那么,在前进过程中,尤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将会使企业灰飞烟灭。同样,只有在正确战略决策的指引下,企业才可以正常前进。如果管理者给出的战略方向不对,未能有效把握机会,或者说未指明前进的方向,企业将固步自封,寸步难行,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

从“控制环境”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控制环境的变迁其实是企业管理活动和内部控制对边界的争夺。企业管理不仅仅包含对纯粹风险的管理,也包含了对机会的管理。抓机会和控风险是企业成功的两大基石。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有着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其中的机会管理和风险管理不可混为一谈。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子系统,逻辑上是间接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是作为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存在的。而“机会管理”是直接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忽视了企业的机会管理,企业无法做大做强;同样,忽略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很可能会中途夭折。

如果随意扩大内部控制的环境氛围,去无限适应内部控制,无形中,就把内部控制当成了最终目的,将会偏离内部控制的价值方向。如果任环境要素的肆意扩充,势必导致内部控制实施成本的无限延伸,得不偿失,企业也会因此而失去动力与活力。

要做好企业管理,必须要明确管理理念和行为规范,建立组织结构和权责框架体系,规定人事政策等内容。这既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基础,也是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对企业环境的管理即是对企业的管理。管理学的四大传统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几乎涵盖了控制环境的所有内容,不但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还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建议把环境要素的优化赋予企业的管理活动,这样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在科学理论上,可以借鉴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做法,将内部控制嵌入到公司治理之中,或者是归入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限定内部控制的环境概念和范畴,发挥其“刀刃之钢”的作用;在技术实践上,借鉴美国CoSo委员会的技术标准,通过五要素和十七项原则,在满足政府监管的同时,不断优化内部环境,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秀琴.CoSo内部控制框架最新进展及评价[J].财会通讯(综合),2013(3上):96.

[2]刘霄伦.风险控制理论的再思考[J].会计研究,2010(3):36-43.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云生产;前台;后台;业务分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11.038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11-0060-02

1“云”概念的诞生

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computing)概念,即通过服务终端,可以访问或使用后台服务器中的信息资源,它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沿,是信息资源利用的新方式,为大众用户提供了按需即取式的自助服务。

时至今日,“云”概念早已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从云空间到云搜索再到云服务,各种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摆脱了共享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整合的灵活程度。

2商业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的推广

2009年以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启动深化前后台业务分离项目,迈出了打造流程银行的重要一步,有效提升客户体验,释放柜面压力,提高业务处理综合化、自动化和集约化水平。

3“云”概念与前后台业务分离的本质联系

“云”概念本质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单纯的操作终端,共享来自于具有强大存储和运算能力的云端后台服务器中的信息资源或应用程序。前后台业务分离本质是利用网络平台,通过集中处理系统,分离具有分布集中和流程标准特点的柜面日常处理的主要产品或基础业务。

“云”概念外延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快速部署资源或获得服务,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降低用户对it专业知识的依赖,具有随需自助、不限设备、共享资源、部署灵活、易控可测等特点。前后台业务分离基于标准化业务规则完成流程科学分离和业务集约化处理,减轻柜面人员的工作压力,规避前台的系统操作风险,具有实时处理、空间分离、流程集中、调度及时、质监量控等特点。

“云”概念是信息资源的前端访问与后台云端整合,前后台业务分离是业务流程的前台分离与后台集约处理,两者在分离与集中,分散与整合,随需与共享方面找到了契合点,“云”思想渗透于前后台业务分离之中,揭示了其发展方向。

4“云”思想下的前后台业务分离发展之路

前后台业务分离充分体现了“云”思想中信息资源集中整合与高效利用的理念,然而现阶段仍覆盖在“云”思想的内涵之下,其最终发展模式应延伸于“云”思想的外延之中。

可将前后台业务分离规划为以下3个阶段。

4.1业务初步分离与集中处理阶段

基于柜面日常业务,按照业务量占比大、操作简单重复、风险易测可控及规则标准统一原则选取产品或业务作为初步分离对象,将标准格式凭证变成影像信息,通过网络平台集中至数个虚拟化任务池中,由后台进行集约化处理,明显减轻前端平台的处理负担,体现了“云”思想摆脱时空限制、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的特点。

4.2业务深度分离与统筹处理阶段

鉴于分离模式成熟化与业务范围扩大化,在有效分离业务处理环节基础上,提高集约化处理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同时,随着历史数据的不断积累与业务分布的规律分析,由统一业务监控平台实施业务峰值预测与处理能力预估,逐步实现后台资源有效调度使用,处理能力统筹分配,科学提升后台产能的利用效率,体现了“云”思想中整合拓展范围、灵活部署资源的理念。

4.3业务彻底分离与随需处理阶段

前两个阶段有效释放前端平台压力,科学分配后台产能规模,业务分离呈现产品种类横向扩大与分离环节纵向深化的特征,并向彻底分离状态发展,即整个系统的信息资源完全整合集中。届时,业务连续性风险及生产资源配备矛盾等问题将逐渐暴露,第一阶段中的摆脱时空限制与第二阶段中的灵活部署资源将由初始分离的目标转化为彻底分离的瓶颈。第三阶段成为前后台业务分离发展的关键,集约化处理应摆脱单一后台集中模式,对多空间开放,向多终端延伸,供各时间获取,体现了“云”思想中随需自取、不限时空的理念。

5从“云”概念到“云”生产

“云”概念到“云”生产是理论状态到实际应用的过程,是概念

框架到运行模式的转化,是思想认知到有机体系的进化。前后台业务分离三阶段规划都伴随理论设计、实践操作、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的有机循环。

“云”生产成为现实,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完善以下制度。

5.1产品设计标准化

彻底分离的处理流程基于标准化的产品设计,模块化组合是集约化处理的前提,“云”生产的任务池只能容纳标准化产品。

产品设计标准化首先做到“三统一”,即凭证模板统一、前台录入规则统一、后台管理制度统一。其次做到“三分离”,即从实时性结算产品分离,到非账务特色产品分离,再到非实时性复杂产品分离。

5.2硬件平台现代化

“云”生产必须借助现代it网络技术,实现任务池“云”端集中整合,业务调度科学灵活,处理终端摆脱时空限制,业务处理随需获取。

同时结合前沿信息技术,通过二维码打印、ocr文字识别技术以及填单软件等手段优化“云”生产后台业务处理流程。

5.3“云”端生产渠道化

通过多渠道“云”端生产,可以解决前后台业务分离前两个阶段发展瓶颈,实现分离业务随需处理,是“云”生产的最终目标。

多渠道指在目前后台业务集中处理中心基础上,按照业务范围先区域再全行,处理环节从个别到完整模式,拓展其他层级处理终端,其发展空间巨大,包括前台阶段性富余生产力柜面终端处理、非实时性业务员工网银终端处理,甚至探索非账务性业务外包终端处理等,利用非物理集中实现业务分离“云”端集中。

5.4风险控制规范化

渠道化的前提是实施风险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针对业务处理质量标准和效率指标建立有效监控体系,从管理中降低风险发生概率;针对生产权限设置及参数管理执行严格审批制度,在系统中设置风险管理环节;针对处理环节优化和规范授权制定完善制度方案,在流程上实施风险控制机制。

5.5管理制度差异化

渠道化的基础是制定有效、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应针对不同渠道“云”生产人员制定差异化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业务集中处理中心管理制度与“云”端离场生产团队管理制度。

制度体系包括生产角色管理办法、生产指标体系管理办法、任务分配管理办法、业务考核管理办法及内部转移计价制度等。

5.6团队建设流程化

管理学控制的概念篇10

要界定一个概念,首先要对其事物的发展做一定研究,了解其产生的本源,然后再结合当前历史背景对其特征进行总结。

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政府干预失灵的特定历史下产生的法律部门。它并非是政府干预出现便产生,而是在政府干预失灵后为解决政府干预失灵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制订了大量的经济政策,但由于这些经济政策立法先天就不具备现代经济法的规范政府干预的职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干预的滥用,最终政府干预走向失败。从美国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60、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宣告“政府失灵”。也正是在这时候,现代经济法作为解决“政府失灵”的有效手段应运而生了。

而我国经济法产生的历史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基于政治、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我国基本上跨越了资本主义阶段,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商品经济的存在。而对旧法制的全面否定和对新法制的重视不足及理解偏颇,导致在这样的经济及法制背景下,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不仅在法律体系中处于低位阶状态,且呈现出强烈的计划性、行政性、临时性,带有浓厚的行政法色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强化的国家和被国家集中控制的社会曾经达到高度的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露。约束机制的乏力也使政府自身缺陷被无度放大最终致使产业结构扭曲、经济效率低下。既有的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由此,经济法才在我国渐渐发展起来。

二、经济法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1978年提出加强经济立法,经济法概念正式被法学界所接受。在我国,虽然经济法的概念被正式接受至今仅仅有着20年的历史,但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产生着对经济法概念的不同认识。对经济法概念问题的不同看法,可概括为五种观点:

一是“纵横经济法论”,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经济法既要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纵向经济管理关系,也要调整一定范围内的横向经济协作关系,亦称“纵横交叉”或“纵横统一”说。

二是“纵向经济法论”,其中又可细分为三种主张:其一是认为经济法是调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宏观纵向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二是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宏观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和微观企业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三是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里的各种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

三是“经济行政法论”,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与社会组织、公民之间形成的具有行政隶属性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的部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主要在于管理关系的经济性质和调整手段的经济性质。

四是“综合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经济民法方法、经济行政法方法、经济劳动法方法来分别调整平等的、行政管理性的、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五是“学科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是综合运用各个基本法的方法和原则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并非一个独立的部门法而是一个必要的法律学科,以大量的经济法规为研究对象。

上述五种观点以“纵横经济法论”位居主流地位,影响最大,但是这种将纵横两种经济关系生硬拼凑起来构成的经济法概念,是同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经济法观念难以相容的,完全混淆了行政主体及行为与市场主体及行为的性质和界限,为政府直接进行资源配置及对市场的超经济行政控制创造了依据。另外四种观点,“纵向经济法论”把宏观经济管理关系的直接调控方式突出起来构成经济法概念;“经济行政法论”把国家对经济的行政性干预从传统的行政法中分离出来构成经济法概念;“综合经济法论”兼收了民法、行政、劳动等法规的大杂烩构成经济法概念;“学科经济法论”则固守传统的部门法划分标准,否定经济法的独立地位而将其降低为一门学科。这些学说各有各的不足之处。

三、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之我见

1、经济法概念之我见

如今,国内学者对经济法的概念没有定论,属于学界的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应对经济法概念作如下表述,即经济法是指由国家干预的,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这里,笔者通过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来定义经济法的概念。笔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包括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管理关系,这将在下文作详细说明。

2、经济法调整对象之我见

经济法的概念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密切相关,概念是对调整对象的高度概括,调整对象是概念的具体展开。笔者认为,要研究经济法的概念,应先对其调整对象进行探讨。无论是纵横经济法论、经济行政法论还是综合经济法论,无一不是在调整对象问题上存在分歧与争论。

通过研究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变化,可以发现,纵观我国经济法发展的历史,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发展明显地受到法制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我国《民法通则》及一些重要的商事法律尚未出台前,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有些经济法学说无节制地扩大经济法领域,将传统民法与商法的内容归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的甚至主张用经济法取代民法。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无法使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相反还导致了法律学科与法律体系的严重混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步伐。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特别是随着我国《民法通则》及一些重要的商事法律的制定与颁布,那些“大经济法”的主张及“综合经济法说”等观点都相继退出了法学舞台,也相应地净化了经济法理论。

从经济法的全部历史中可以看到,尽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均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涉及国家对经济活动的介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法制建设的发展与法律体系的完善,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亦日趋深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经济法就是调整国家(政府)干预或管理社会经济关系之法。尽管在具体的认识和表述上仍有差异,但我国大多数学者在原则问题上已经形成了最基本的共识。如根据杨紫恒教授的研究,中国经济法学界已经取得共识或者基本上取得共识的观点是经济法的“三调整”、“五不调整”。“三调整”即经济法调整特定的对象、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调整的是既体现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又体现对国家权力必要限制的特定经济关系。“五不调整”是指经济法不调整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不调整民事关系、不调整行政管理关系、不调整在两个以上国家共同协调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不调整经济法律关系或者经济权利义务关系。这是从大的方面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具体的经济法概念,应当能够概括出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实施的经济法的基本特征,体现特定国家一定时期经济法的特殊性。

根据我国国情,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关系来看,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民法和商法统一进行调整,这就从立法上排除了经济法直接调整此类关系的可能性。因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只能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即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来说,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包括以下对象:

(1)宏观调控关系

宏观调控关系是指国家从全局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因素,实行全局性的调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关系,它主要包括产业调节、计划、财政、金融、投资、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宏观调控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已是学界的共识,没有争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层次的调节,但是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因而当市场主体的自利行为失控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就会无所适从;同时,当面对诸如经济问题的平衡、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关系公共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提供这些全局性的经济关系时,市场也无力调节。为此,就必须建立必要的宏观调控体系,用国家的自觉调节来弥补乃至于在必要时取代市场的自发调节。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要保持经济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干预,这种干预对资源的配置具有直接的影响。正是基于资源优化配置这一经济法价值目标的考虑,我们把宏观调控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通常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施。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信贷法、货币管理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也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市场管理关系

市场的管理关系主要包括对市场主体的管理关系和对市场秩序的管理关系。

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市场主体管理关系,主要指国家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在对市场主体进行宏观调控或其他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在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和实施政策、进行信息指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活动中与不同性质或不同组织形式的经济个体所发生的调控关系。其中包括因市场准入、企业形态的设定、设权、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价格限制、利润分配、资产评估、租赁、财务管理、审计、检查监督以及因法律责任而发生的关系。经济全体之间的平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则由民法调整。

市场秩序的管理关系是指国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对市场主体的市场和为进行必要干预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市场主体合法、公平地竞争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然而,由于竞争存在着副作用以及市场主体自利本能的驱动,在市场活动中便会出现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发展的一个极端表现就是垄断,这些行为的出现,都会妨碍市场功能的发挥,扰乱市场秩序。为了解决市场机制的这一缺陷,国家必须运用自己的强制力来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公平竞争。在这方面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就是国家制定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操纵价格与瓜分市场等行为,保护和促进自由竞争,使得整个社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和消费。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经济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最主要的就是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以国家为一方主体,代表国家的是国家专设的垄断和竞争管理机构或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机关或司法机关,另一方主体主要是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企业组织。除此之外,国家在此方面的法律还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等等。

3、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进一步认识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只包括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管理关系。相比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此范围界定相对比较狭窄。其他学者或多或少将社会保障关系、环境资源关系也纳入经济法调整对象,下面笔者对其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1)社会保障关系

国内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关系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笔者对此不予认同。要界定社会保障关系是否应纳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应区别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具体到我国现行法,就要讨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应否纳入经济法。社会法是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理念的变化,西方国家的法学家明确提出的概念,并将它视为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但什么是社会法,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学者们众说纷纭。从各国学者对社会法的研究状况来看,大多认为社会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法是指为了解决社会性问题而制定的各种有关社会法规的总称。狭义上的社会法,通常专指社会保障法。我国建国以来长期没有公法和私法的区别,也没有明确提出社会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法学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开始研究社会法,许多学者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法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等。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法律部门的划分问题,关于法律部门,法学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常委会根据立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初步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即宪法及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并把社会法界定为“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社会法的概念,从这一文件我们可看出社会法在我国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是并列关系。

(2)环境资源关系

主张将环境资源关系纳入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学者,主要着眼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多,能源、化学和其他原料产量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对市场经济出现的这一负效应,依靠市场机制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它也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解决,由此,国家就要对空气与水的污染、矿藏资源的过度开采、濒危动植物的捕捉采集等等可能造成的不良的外部经济效应的行为予以管制和调整,在此方面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矿藏资源开采法等等。在调整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一方主体是国家(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环境保护机构或其他国家机构),另一方主体是实施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的企业组织或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