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十篇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十篇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46:05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1

摘要介绍百香果市场前景和适生条件,总结吉龙1号百香果的品种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以为百香果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百香果;市场前景;吉龙1号;栽培技术;广西三江

1百香果市场前景

百香果学名西番莲,原产于南美洲,现盛行于欧洲、美洲和澳洲,因其果仁中含有100多种水果的香味而得名,又因其富含大量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各种维生素(vb、vc、vd、ve等)、磷、铁、钙、sod酶和超纤维而被誉为“果中之王”[1]。百香果是当今世界上最名贵的保健水果之一,其果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是橙汁的4倍。百香果约有400种,但其中只有60多种可以食用。目前种植品种有26种,但具有商品开发价值的只有6种,果色有紫、红和黄3种,果形有球形和鸭蛋形2种,果瓣有三瓣和四瓣2种。

我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北海市百香园果汁有限公司,每年需要百香果、菠萝等原料50万t以上,产品出口畅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供不应求。该公司的百香果果汁日加工能力达1000t,全部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各国。此外,全国以百香果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不少于10家,每家企业的年需要量在2万~5万t以上。但目前广西已形成商业性种植的百香果面积尚不足667hm2。因此,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已成为各厂家的当务之急。为了满足生产原料的需要,北海市百香园果汁有限公司决定用3~5年时间选择远离城市工业区的广西山区农村发展商业性种植百香果2万hm2。经考察认为,桂北山区龙胜县及其周边地区十分适宜发展百香果,该公司与龙胜县吉龙果业示范园签订百香果长期包销合同,计划3~5年内在龙胜县及其毗邻地区发展百香果种植基地3333~5333hm2,以满足其加工百香果果汁的原料需求。

百香果市场销售除了向大型果汁加工企业包销原料供规模生产果汁之外,还有多种发展渠道:一是中间商在产地就地收购鲜果,加工果仁供应中、小型饮料厂;二是产地鲜果就地包装成礼品销售给游客;三是产地优质鲜果直接进入大中城市的超市、星级酒店和宾馆销售;四是藤蔓、果皮供给厂家生产加工药品、果胶和饲料等。因此,发展种植百香果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2百香果适生条件及种植季节

2.1适生条件

2.1.1温度。百香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基本停止生长,吉龙1号紫色百香果可经受0℃低温1~2d,但秋梢幼嫩组织会出现轻微冻害[2];-2℃时植株会严重受害甚至死亡,年平均气温18℃以上的地区最适宜种植。百香果在海拔500m以下地区种植,越冬时应有防冻措施;在海拔600~800m地区只能试种。

2.1.2水分。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2000mm之间且用量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百香果生长最好,商品性发展种植地区的年降雨应不少于1500mm。水分过多,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根部连续浸水4~5d,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受抑制,叶片老化、掉落,茎基部肿大、松裂,夏季高温期浸水其伤害尤重。故百香果适宜种植在排水良好的地块。

2.1.3光照。百香果喜欢充足的阳光,长日照条件有利于百香果的开花,在年日照数2300~2800h的地区百香果营养生长好,养分积累多,枝蔓生长快,并可早结果、丰产,当年开花挂果多。

2.1.4土壤。百香果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砂质壤土、红壤土、高龄土等山地、平地、稻田均能种植,但不能种植在低洼积水的地块。大面积生产的士壤土层厚度不应小于0.5m,且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壤ph值以5.5~6.5为宜,ph值小于5.5时茎基腐病发病率较高,需要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进行改良方可种植。

2.2种植季节

在桂北山区龙胜县及其毗邻县海拔700m以下地区,一年可种植2季,第1季于2—5月种植,至8—9月开花结果;第2季于8—9月种植,至第2年5—7月开花结果。

3吉龙1号百香果品种特性及种植效益

吉龙1号百香果是龙胜县瓢里镇上塘村羊厄吞一农民于1985年从台湾引种百香果60多株,在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当地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与当地相关植物进行嫁接、杂交培育出的第5代百香果新品种。经在当地试种5~6年,表现出优良的品种特性:①适应性广。对种植土壤要求不严,山地、平地、稻田均可种植。②抗逆性强。较耐寒,病虫害发生轻。③早结丰产。该品种为紫(红)鸭蛋(球)形百香果品种,生长快,当年种植当年开花,自花授粉坐果率高达80%以上,比近几年从外地引种的其他品种高50~70个百分点,不需进行人工授粉;当年株产10~30kg,第2年可翻番,第3~5年可达100~250kg,比近几年从外地引种的其他品种增产20%~30%。④内在品质好。果实含糖量高,达15.4%~21.0%,vc含量丰富,每100g果肉含vc49mg,香气浓。

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吉龙1号百香果种植技术简单,管理较粗放,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是非常适合山区农村发展的“短平快”致富项目。为了繁育和推广吉龙1号百香果,2007年组建龙胜县吉龙果业示范园,当年繁育种苗近13万株,于当年在龙胜县及其周边的三江、灵川、资源、通道等县示范种植80多hm2,当年挂果57.33hm2,占示范种植总面积的70%,鲜果产量15.0~22.5t/hm2,产值2.4万~3.6万元/hm2。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思欧村坪冲屯2农户示范种植1.2hm2,经该县农技部门测产验收,平均挂果22.4枚/m2,折22.4万枚/hm2,平均单果重达61.82g,折合产量13847.25kg/hm2,按鲜果最低收购价1.6元/kg计,可获得产值22155.60元/hm2。2007年该示范园繁育种苗50万~60万株,可供2008年扩种333hm2左右。

4吉龙1号百香果配套栽培技术

4.1选地与开垦

应选择在交通较方便、有灌溉条件、背风向阳地带建园。园地可以是缓坡地、台地、平地和稻田,而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较为适宜。粘重土、紧砂土、冷砂土、沼泽地及易受冲刷的地块,须经改良后方可栽种。可全垦或穴垦。开垦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利用旱地、平地建园的,要起垄,开好排水沟,以防园地渍水,引起涝害影响百香果根部生长。②利用罗汉果地改种百香果的,可直接利用棚架,以节省投资。③利用山地稀疏林和油茶残次林穴垦种植百香果的,可借助树木枝杈作棚架,树木间隔过大的可在其中间搭桩拉网。④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百香果,因其枝蔓四季常青、叶形奇特、花朵艳丽,既可美化庭院环境,又可增加经济收入。⑤与柑桔、桃李、杉松、毛竹、茶树等植物套种,可达到以短养长之目的。可在其林地初期空地中搭建篱笆、人字棚架套种百香果,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还能为林地创造阴凉空间,有利于幼林生长。

4.2挖穴、施肥

定植穴距为(2.0~2.5m)×3m,栽植1500~1800株/hm2(生长茂盛的,可于第2、3年移栽到其他地块扩种,留苗900~1050株/hm2)。穴的规格为60cm×60cm×60cm,每穴施农家肥、沼渣12.5~15.0kg、草皮土25~50kg、磷肥0.5kg、碳铵1.0kg、硫酸钾0.25kg,拌匀后覆土,2~3个月后定植。

4.3定植

应选在阴天或雨后晴天进行。栽植时要适当剪除老叶,将苗木从营养带中破袋取出,植入穴土中并理顺根系,注意,植株底部和根须周围10cm不能接触肥料,以防发生肥害烧苗。栽后应及时浇定根水。如遇晴天,需连浇水3~4d。用平地、稻田种植的,要理出蔸盘高出地面15~20cm。

4.4搭架

百香果为蔓生植物,需要棚架支撑才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搭架方式有平顶棚架式、直立篱笆式、人字形或门字形篱笆式等。一般高以2.0~2.2m为宜。棚架材料可选用水泥桩、木桩和竹竿、铁丝、拉网材料等。

4.5果园管理

4.5.1追肥。新定植的百香果苗,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以促进植株生长。于定植后10~15d根系开始生长时,追施0.1%稀尿素水或4%稀人粪尿、沼液。以后每隔10d追施1次,每次株施腐熟人粪尿或沼液2.5kg或复合肥0.1kg。苗期施肥须离开植株根部20cm,以防造成肥害。全年株施尿素0.30~0.35kg、磷肥0.30~0.45kg、硫酸钾0.60~0.65kg,要求分4~5次施完。第2年于立春前沟施与磷肥堆沤腐熟的农家肥,在开花结果期间,每月每株用尿素和硫酸钾0.5~1.0kg对水50kg沟施1次。

4.5.2灌溉。百香果属浅根系植物,喜湿润,忌渍水,怕干旱。因此,要开好排水沟,防止果园渍水。同时,铺杂草保水。连续15d不下雨时要灌水1次。

4.5.3土壤管理。冬季结合清园进行全园浅挖10cm翻土,撒施石灰337.5~375.0kg/hm2,然后用稻草、杂草、落叶铺盖植株基部或用地膜覆盖保温防寒,有利于植株安全越冬[3]。

4.5.4引蔓整蔓。小苗定植恢复生长后,每3~5d抹芽1次,促使主蔓抽生、粗壮。当主蔓长到30~40cm时,要及时插引蔓杆,并用小绳绑蔓,使藤蔓在牵引杆上呈螺旋状向上缠绕生长,引导主蔓上架。为了防止植株发生徒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当年挂果株率,可借鉴罗汉果打顶整蔓的做法,在主蔓上架后即断顶,让一级侧蔓走向呈左右均匀分布在架面上,以利于抽生二级侧蔓。一级侧蔓一般留4~6枝,8~15叶时全园统一打芽,促进二级侧蔓抽生。当二级侧蔓长到10~12叶时,再统一打芽,促进三级侧蔓抽生。为了不浪费营养,保证三级侧蔓尽快形成花蕾、早开花、多挂果,一、二级侧蔓上的花蕾及另外抽生的侧芽应及时摘掉。打顶芽的同时,每株用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为了防止碰架上的枝叶过密、重叠,可允许1/3的枝蔓垂吊地面,形成立体挂果,但必须在距地面40cm以上处短截。

4.6病虫害防治

4.6.1病害防治。危害百香果生长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疱叶病、炭疽病、疫病、茎基腐病。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不要选择种植过瓜类和茄果类蔬菜地建园,以防发生病毒病、疱叶病,如发现病枝、病叶,及时清除烧毁。②药剂防治。选用0.5%波尔多液或乙磷铝、瑞毒霉、抗枯灵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疫病、茎基腐病等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

4.6.2虫害防治。为害百香果生长的主要虫害有果实蝇、红蚂蚁、白蚂蚁、螨类、蚜虫类、蝽蟓、蓟马等。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整地前,清理木质纤维物及杂草、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提早1~2个月挖穴晒土,用石灰消毒杀菌和中和土壤酸度。②药剂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农地乐1000倍液、乐斯本800倍液、螨即死2000倍液及高效低毒的菊脂类杀虫杀螨剂防治。开花期间只能对水根施。

4.7适时采收

百香果一般在落果前10d即果色变紫(紫果种)或变黄(黄果种)且稍有香味时,果实达到7成熟时采摘[4]。当果实自然成熟落在地上时品质为最佳,可捡新鲜落果。

5参考文献

[1]王善云,许武华.百香果特性与丰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9(10):16.

[2]陈高强,郎进宝,郭志达,等.百香果的发展与种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f10):103-107.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2

关键词:天津地区;生态条件;酿酒葡萄品种;栽培特性;葡萄酒品质

中图分类号:S663.1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2.021

abstract:toobtainhighquality,highefficiencyandmarketcompetitivenessofwineproducts,theobservationandstudiesonthecultivationcharacteristicsandwinequalityofthe33maingrapevarietieswerecarriedoutintianjinarea,asthemainbasisfortheselectionofwinegrapevarietiesonlatematurity,diseaseresistance,yieldingability,soiladaptability,winequality.theresultshowedthat10lateorextremelylategrapevarietiesofredwinegrapevarieties(CabernetSauvignon,CabernetFranc,CabernetGernischet,merlot,RubyCabernet,Carignane),whitewinegrapevarieties(italianRiesling,muscatHamburg,Zexiang),brandygrapevariety(UgniBlanc)hadagoodperformanceatdiseaseresistance,coldresistance,soiladaptability,yieldingability,winequalityandotheraspectsofcomprehensiveindex.theseselectedgrapevarietiesweresuitableforplantingintianjinarea.

Keywords:tianjinregion;ecologicalconditions;winegrapevarieties;cultivationcharacteristics;winequality

葡萄品n的正确选择是获得优质葡萄酒的前提。只有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加之正确的栽培管理,才能获得优质葡萄酒原料。不同葡萄品种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不尽一致,有的相差很大,如黑比诺、琼瑶浆等早、中熟品种需要凉爽、干燥的自然条件,积温不能过高,否则葡萄浆果成熟过快,糖酸比例不协调,果实病害严重,所酿之酒粗糙、低劣;而赤霞珠、佳利酿、龙眼等品种则需要较高的积温才能达到果实成熟。

我国酿酒葡萄的引种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1980年以前主要是前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种植的葡萄品种,如白羽、白雅、季米亚特和红玫瑰等以及我国自主选育的北醇、北玫、北红等品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的葡萄品种绝大多数是欧洲种,90%是法国品种,通过引进酿酒葡萄品种、酿造工艺,我国在葡萄酒产品的种类和酒质上与国际同行业得以接轨。

1材料和方法

1.1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于对酿酒葡萄品种园和生产园多年的观察记载,其分别是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酿酒葡萄品种园(天津北辰区,1986年建立)、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蓟县葡萄试验站葡萄品种园(天津蓟县,1987年建立)和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天津产区酿酒葡萄生产基地(1985年以后陆续建立)。

1.2试验方法

参照欧阳寿如编著的《葡萄品种及其研究》中葡萄品种的研究方法进行葡萄品种观测,在酿酒葡萄品种园和生产园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植株,进行农业栽培特性(包括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经济性状(一年生枝粗度、当年新梢生长量、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参照《果树病理学》中果树病害调查方法进行葡萄病害调查,主要以病情指数为指标,考察葡萄品种对白腐病、炭疽病、水罐病的抗病性。在葡萄采收期,对各葡萄品种果实的含糖量、含酸量进行检测,并对由该品种葡萄酿制成的葡萄酒酒质进行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依据成熟期进行酿酒葡萄品种选择

天津酿酒葡萄品种园和生产园葡萄成熟期的综合观察结果如表1、2所示。早熟和中熟品种难以有经济效益,因为其成熟期恰逢雨季(8月份),糖分上升缓慢,葡萄成熟期间果皮皮孔加大,病菌孢子容易侵入,同时浆果酸度的下降也使病菌的抑制因子减弱,糖分的上升又为病菌孢子提供了适宜的培养基,病害发生严重。天津地区积温较高,能够满足晚熟和极晚熟品种对热量的要求;浆果成熟过程基本在立秋以后,能充分利用秋季气温凉爽、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光照充裕等自然条件优势,浆果成分积累与平衡较好,酿制出的葡萄酒品质优良。因此,天津地区应选择完全成熟期在8月下旬以后的葡萄品种,即晚熟和极晚熟品种作为主栽品种。

黑比诺和法国兰2个品种源于法国,成熟采收期在多雨季节的8月,不建议在天津地区种植,宜选择甘肃冷凉气候地区栽植;同理,米勒、西万尼、福明特3个白葡萄酒酒用品种也不提倡在天津种植。

2.2依据抗病性进行酿酒葡萄品种选择

国际酿酒葡萄名种多源于地中海地区,该地区夏季降雨偏少、气候凉爽干燥,冬春降水较多、温暖,这种气候条件使得葡萄名种普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以及较差的抗寒性和抗病性。与之相反,天津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高温高湿、雨量集中;冬季寒冷少雪。高温高湿为葡萄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常引起病害发生;冬季干燥多西北风,易造成葡萄植株冻害严重,冬季需埋土灌冻水植株才能越冬。因此,进行葡萄品种选择时,植株的抗病性是第一要素,其次是抗寒性。

在红葡萄酒酒用品种中,西拉、佳美、增芳德、歌海娜4个品种对白腐病与炭疽病的综合抗病能力较弱(表3),即使加强病害综合防治,也常造成丰产不丰收。因此,其不宜在天津地区种植。

在白葡萄酒酒用品种中,霞多丽、雷司令、白诗南、赛美蓉、长相思、琼瑶浆、灰比诺、白比诺、小白玫瑰、阿利戈特、慕斯卡岱、龙眼等抗病性较弱(表4),不适宜在天津地区种植。

2.3依据丰产性进行酿酒葡萄品种选择

在筛选出的6个酿造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中,赤霞珠、品丽珠、梅鹿辄、宝石解百纳、佳利酿5个品种丰产性较好,只有蛇龙珠品种产量中等(表5)。因为蛇龙珠品种树势难控制、管理费工、产量低,果农不愿种植,但是以其酿制的红葡萄酒具有特色,在生产中可少量栽植。

在筛选的酿造白葡萄酒和白兰地的5个品种中,白玉霓和鸽笼白是干邑地区酿造白兰地的主要品种,以白玉霓栽植面积大。综合来看,白玉霓栽培特性优于鸽笼白(表6),以白玉霓酿制的白兰地品质高于鸽笼白。因此,选择白玉霓作为酿造白兰地的品种。

从表7可以看出,贵人香、玫瑰香、泽香3个白葡萄酒品种,生长势良好,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综合性状好,适宜推广种植。

2.4酿酒葡萄品种对土壤质地和盐碱的适应性

天津地区的汉沽、北辰、宝坻3个酿酒葡萄种植产区的土壤为碱性土壤,其中,汉沽盐碱最为严重,蓟县土壤为中性左右;4个产区的土壤具有4种质地。不同品种对土壤适应性差异较大,针对不同品种选择合适土壤是获得优质、丰产的基础。

在6个红葡萄酒酒用葡萄品种中,赤霞珠、品丽珠、宝石解百纳3个品种可适应各类土壤,但以沙土和壤土效果最好;蛇龙珠品种在黏质土壤上生长过旺,花芽形成差,产量低,应种植在沙性土壤上;佳利酿品种生长势偏强,在黏质土壤上生长势强,产量和质量一般;梅鹿辄品种生长势中庸,根系弱,抗盐碱性较弱,只适于在沙土和壤土上种植(表8)。

从表9可以看出,贵人香、白玉霓、玫瑰香、泽香4个品种在各类质地的土壤中均可种植,其中,贵人香在沙土和壤土种植最为优秀,白玉霓喜好壤土,玫瑰香在盐碱黏土上有出色表现,泽香与玫瑰香有相似的适应性。

2.5酿酒品质对不同葡萄品种种植面积的影响

葡萄种植受品种特性、气候、土壤的影响,同时还受其最终产品――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各方面应综合考虑。从表10可以看出,在筛选的6个红葡萄酒酒用品种中,赤霞珠品种酒质极佳,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等综合条件表现优异,应成为主栽品种;品丽珠品种的农业综合性状与赤霞珠相似,但是酒体颜色较浅,应适地适度发展;蛇龙珠品种种植成本较高,树势较难控制,产量相对较低,但是其酿造的红葡萄酒有一定特色,应适地少量发展;梅鹿辄品种树势弱,气候与土壤风土适应性较差,然而,酒质极佳,应适地适量发展;宝石解百纳和佳利酿品种较易栽培,农业性状良好,唯酒质中等,应根据市场情况决定种植面积。

在所筛选的4个白葡萄酒和白兰地酒用品种中(表11),贵人香品种栽培特性和酒质均有出色表现,应成为天津地区主栽品种;玫瑰香是鲜食和酿酒兼用品种,以其酿制的葡萄酒多次荣获国际金奖,尤其是与贵人香勾兑的白葡萄酒,堪称完美,应是天津地区黏土地上的主栽品种;泽香品种与玫瑰香品种农业特性相似,果实为白颜色,香气不如玫瑰香浓郁,鲜食品质与酿酒品质低于玫瑰香,其种植面积难有大发展;白玉霓品种是酿造白兰地的优秀品种,栽培性状良好,其发展面积应根据白兰地的销量来决定。

3结论

葡萄品种的成熟期、抗病性、丰产性、土壤适应性及酒质是天津地区引种酿酒葡萄品种的重要依据,依据这些特性的综合表现,本研究筛选出红葡萄酒酒用品种6个(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宝石解百纳、佳利酿)、白葡萄酒酒用品种3个(贵人香、玫瑰香、泽香)和白兰地酒用品种1个(白玉霓)。

参考文献:

[1]欧阳寿如.葡萄的品种及其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

[2]浙江农业大学,四川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果树病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3]振文.葡萄品种学[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4]张福庆,李巍,田卫东,等.梅鹿辄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0(3):34-36.

[5]贺普超,罗国光.葡萄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6]欧阳寿如.葡萄品种和栽培技术文选[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7]张福庆,李巍,田卫东,等.玫瑰香葡萄品种特性与汉沽产地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5):39-42.

[8]蒋德勤.天津土种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3

关键词:香瓜无公害高产关键技术

1了解香瓜作物的特点

香瓜它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直根系,茎为蔓生,分枝能力强,叶为单叶互生、绿色,花小黄色,果实形状有园、纺锤形、椭圆形等,多为白色、黄色、绿色、还有各种花纹、条纹等,果肉有白、橙红等,常带香气。种子扁平长卵园形。

2对环境条件要求

温度。香瓜喜温,不耐低温,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0℃―38℃,15℃以下植株生长停滞。光照。香瓜为喜光作物,每天日照时数越高越对生长有利。水分。香瓜耐旱,但合理的水分供给长势良好。怕淹怕湿。土壤。香瓜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土层要求深厚、肥沃的土壤最适合香瓜的生长。

3香瓜无公害栽培的关键技术

3.1选择优质抗病品种:要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在我当地日光温室大棚香瓜选择日本香白、永甜1、2号等;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选择永甜系列、齐甜、绿翡翠等。

3.2温室培育壮苗:育苗分常规育苗法和嫁接育苗法。常规育苗法适宜新建的棚室,病害轻,不易死苗;嫁接育苗法适宜重茬生产,能有效的防止枯萎病等重茬病害的发生,砧木选白子南瓜较好。无论哪种方式育苗都要进行种子处理,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或1%高锰酸钾浸种15分钟,清洗后催芽播种;苗床温度白天30℃,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5℃,夜间13-15℃;苗龄25-30天即可移栽。

3.3施肥、整地:如在当地东丰镇太和村日光温室香瓜,采用板条槽无土栽植香瓜技术,槽宽70cm,高30cm,槽内填装山沙、腐熟农家肥、有机无机瓜果专用肥,每年填装一次,栽植3茬。这种方式值得推行。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在定植前10-15天亩施腐熟农家肥6000公斤,腐熟鸡粪1000公斤,硫酸钾有机无机瓜果专用肥55-60公斤。精细整地,做畦前进行土壤清毒。保护地栽培采用棚内吊栽,小拱棚、地膜覆盖的要提前在7-10天铺好膜,并及时采用双层小拱棚覆盖。

3.4嫁接栽植,防病增产:多年种植香瓜农户,轮作困难,采用白籽南瓜、金甜一号、甜瓜王子二号等做砧木,接穗选用当地香瓜品种,防治枯萎病达90%左右,并达到增产10%以上。一般嫁接方法有三种,靠接、插接、贴接,当地采取贴接方法比较多,简单易行。

3.5适期定植与合理密植:地温稳定在13℃以上,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了定植。日光温室香瓜可在70cm板条槽内栽植两行,小行距20cm,株距30cm,亩栽2600-2800株,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亩栽2800-3000株。

3.6实行科学田间管理:一是整枝引蔓、吊秧绑蔓。二是掐尖打杈。三是人工授粉与留瓜。四是及时喷施叶面肥,果实鸡蛋大小时在早晨露水下去后喷施0.5%尿素加上1%白糖粉混合液,提高抗病能力,又有明显增产效果。五是肥水管理,定植后7一l0天浇一次缓苗水,以利发苗和培育壮秧。第二次肥水一般在坐瓜后,当大多数瓜长到鸡蛋大小时,随水追肥,以后要根据土壤墒情,视植株长势,适量追肥浇水。切忌忽干忽湿,以防裂瓜。

3.7无公害农产品使用:在香瓜栽培中尽可能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1059、氧化砾果等。推广使用下列农药:25%杀虫双、20%速灭杀丁、2%氯氰菊酯、50%多菌灵、70%托布津、72%克露、波尔多液等。

3.8采取综合措施:采用生态种植法,减少病害的发生;利用百菌清等烟雾剂蒸熏蒸等,减少室内湿度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座果期、膨大期进行叶面追肥,减少打药次数、浓度和用量。科学使用无公害瓜果蔬菜专用肥,使两瓜在检测标准上达到无公害标准。

3.9及时防治病虫害:栽植香瓜一个月时,利用浇灌时间进行水冲多菌灵药剂预防病菌类疾病一次,一般每亩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克左右。而对蝼蛄和地老虎等虫害,我们可在浇灌时撒施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用量以每亩200―250克.特别是在育苗阶段可采取敌百虫混拌玉米面,撒施在经常出来的地块,胃毒诱杀效果也不错。

3.10正确识别叶斑病与叶枯病: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深绿色圆斑,边缘水渍状,稍微隆起,病健部界限分明,具有明显的轮纹。病斑中央白色,为褪绿的褐色晕圈,发病后期几个病斑可汇合成大斑,导致叶片焦枯。

叶斑病:在香瓜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子叶受害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变成黄褐色。真叶受害,初呈油浸状,逐渐变成淡褐色多角形至近圆形斑,边缘常有一锈黄色油浸状环,最后呈半透明状,干燥时破裂。空气潮湿时,病斑溢出浅黄褐色菌脓。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4

关键词:室内绿化;保健功能;特性;功效

一、室内绿化植物的作用

现在居室的建筑材料很多对人体是有害的,无形之中污染着人们的生活空间。绿色植物此刻就发挥出了净化空气、杀菌、消尘和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美科学家威廉?沃维尔曾测试了几十种不同绿色植物,发现在24小时照明条件下,芦荟消灭了一立方米空气中所含90%的甲醛,常春藤吸收了90%的苯,龙舌兰吞食了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种植花草是减少居室化学污染的有效办法。在室内养虎皮兰、龟背竹、一叶兰等大叶观叶植物能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堪称“治污能手”。据报道,茉莉、玫瑰、桂花等植物能抑制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居室绿化较好的家庭,空气中的细菌可降低40%左右。吊兰能在新陈代谢中把致癌的甲醛转化为天然的物质,还能分解复印机和打印机排出的苯,吞噬尼古丁。据统计,在绿化较好的家庭,植物体的气孔、纤毛吸附灰尘的作用表现明显,可减少室内20%~60%的尘埃。置于窗前的绿化植物有阻隔窗外噪音的作用,枝叶茂盛、叶片宽大的植物还能明显地遮挡阳光,吸收辐射,植物的新陈代谢又有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所以说,室内绿化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室内空气“净化器”。

二、居室绿化植物的选择

下面简单地谈谈室内绿化植物的选择问题。我国适宜居室绿化的植物常用的至少有300余种,有的枝叶婆娑、绿意盎然,有的花枝摇曳、五彩斑斓,有的姿态万千、趣味无穷,有的清雅俊秀、意味悠长,为人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居室绿化材料。居室的主人、条件、环境不同,决定了室内绿化植物选择须遵循“因地制宜,适室适花”的原则。要充分的考虑居室的空间状况和植物的品种,如居室选用植物的大小和植物的生活习性等等。植物大小就根据空间状况来判断,一般容易掌握,但植物的生活习性则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配置。因为绿化植物的生态习性各不相同,每种植物都有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发育良好的特性,缺乏这种条件则会发育不良、生长衰弱。室内一般光照不足、空气湿度低、通风条件差,所以居室绿化植物应以较能适应室内环境条件的耐荫植物为主并根据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灵活选择,适室适花,达到绿化、美化居室和促进植物正常生长的目的。科学表明,大多数观叶植物都能在室内半阴和具有明亮散射光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室内绿化植物最好选择既耐荫又能吸收室内有害气体的多年生观赏植物。目前常用于居室绿化的植物有:文竹、吊兰、冷水花、君子兰、仙人掌、富贵竹、巴西铁、合果芋、万年青、龟背竹、发财树、鹤望兰、棕竹等【1】。

三、主要室内植物简介

1、吊兰Chlorophytumcomosum

特性:百合科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养殖容易,适应性强,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出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绿【2】。

功效: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一般房间养1~2盆吊兰,空气中有毒气体即可吸收殆尽,故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2、芦荟aloevera

特性:百合科常绿多肉植物,茎节较短,直立,叶肥厚,,披针形。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能力不强,不耐荫。

功效:它不仅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杀菌、美容的功效。现已经开发出不少盆栽品种,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用于装饰居室【2】。

3、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

特性:五加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是最理想的室内外垂直绿化品种,枝蔓细弱而柔软,具气生根,能攀援在其他物体上。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卵形,盆栽需要量日渐增多。它典型的阴性植物,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

功效:常春藤能分解两种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是能吸甲醛的多用观赏型室内植物。是目前吸收甲醛最有效的室内植物,是名副其实吸收甲醛的冠军。每平方米的常春藤的叶片可以吸收甲醛1.48毫克,而2盆成年的常春藤的叶片总面积大约0.78平方米。同时常春藤还可以吸收苯这种有毒有害物质,24小时光照条件下可吸收室内90%的苯。根据推测,10平方米的房间,只需要放上2-3盆常春藤就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它还能吸附微粒灰尘【6】。

4、龙舌兰agaveamericana

特性: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植物,植株高大,叶色灰绿或蓝灰,叶缘有刺,花黄绿色。喜温暖、光线充足的环境,耐旱性极强。

功效:这种植物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此外还可用于酿酒,用其配制的龙舌兰酒是非常有名的【3】。

5、心叶蔓绿绒philodendronerubescens

特性:天南星科常绿多年生藤本植物,茎细软,叶片娇秀。在家具的柜顶上高置套盆,任其蔓茎从容下垂,或在蔓茎垂吊过长后圈吊成圆环,宛如翠色浮雕。

功效:净化空气,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能力极强,是装修后去除异味,吸收甲醛的首选之一【3】。

6、富贵竹Dracaenasanderiana

特性:百合科常绿亚灌木状室内观叶植物,水培种植和盆栽均可。喜阴湿高温,耐阴,耐涝,耐肥力强,抗寒力强;喜半阴的环境。

特性:富贵竹可以帮助不经常开窗通风的房间改善空气质量,具有消毒功能,尤其是卧室,富贵竹可以有效的吸收废气,使卧室的私密环境得到改善【3】。

7、Dendranthemamorifolium

特性:菊科多年生草本花卉,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茎直立或半蔓性,茎上有柔毛,多分枝。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花为头状花序,着生茎顶,花形丰富,花色多样。

功效:能分解两种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盆栽品种或陆地花卉都有很多可供选择。此外,其花瓣、根茎还能入药【4】。

8、绿萝epipremnumaureum

特性:天南星科喜林芋属植物,属于攀藤观叶花卉。性喜嘏、潮湿环境,藤长可达数米,节间有气根,叶片会越长越大,叶互生,常绿。萝茎细软,叶片娇秀。

功效:是很好的吸收甲醛的能手,而且具有很高观赏价值,蔓茎自然下垂,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充分利用了空间,为呆板的柜面增加活泼的线条、明快的色彩【1】。

9、秋海棠Begoniagrandis

特性:秋海棠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花木。其花色艳丽,花形多姿,叶色妖嫩柔媚、苍翠欲滴。性喜温暖、湿润、荫蔽的环境,怕强光直射,要求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

功效:它不仅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花、叶、茎、根均可入药,具有清热消肿、活血散瘀、凉血止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可治疗咽喉肿痛、吐血、月经不调和胃溃疡等,并具有不错的食用效果【5】。

10、白掌Spathiphyllumkochii

特性: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又名白鹤芋、一帆风顺。花为佛苞,微香,呈叶状,由一块白色的苞片和一条黄白色的肉穗所组成,酷似手掌,故名白掌。白鹤芋自问世以来,其品种不断增加,目前全世界有近30种。它们各有其特色,其中绿巨人由于株型硕大更引入注目。

功效: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3】。

11、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

特性:五加科常绿灌木,又名鹅掌柴,亦称伞树。能耐弱光条件,广泛栽作室内观叶植物。

功效: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1】。

12、文竹asparagussetaceus

特性: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为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以观叶为主,又为重要切叶材料。

功效:文竹含有的植物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此外,文竹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挖取它的肉质根洗去上面的尘土污垢,晒干备用或新鲜即用.叶状枝随用随采,均有止咳润肺凉血解毒之功效【6】。

13、垂叶榕Ficusbenjamina

特性:桑科常绿乔木,枝叶浓密,全年常绿,叶色清新。常用来布置公共场所的厅堂;适应性强,耐旱力强,在半阴的环境中也能生长良好。

功效:可以提高房间的湿度有益于我们的皮肤和呼吸;可以吸收甲醛、甲苯、二甲苯及氨气并净化混浊的空气【1】。

14、仙人掌(含金琥)opuntiastrictavar.dillenii

特性:仙人掌科多浆肉质类植物,叶刺型。

功效:仙人掌具有很强的消炎灭菌作用,在对付污染方面,仙人掌是减少电磁辐射的最佳植物.此外仙人掌夜间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晚上居室内放有仙人掌,就可以补充氧气,利于睡眠。不过,像仙人掌这样带刺的植物,不能放在儿童房,以免意外受伤【4】。

15、豆瓣绿peperomiatetraphylla

特性:胡椒科多年生草本,以其明亮的光泽和自然地绿色受到广泛欢迎。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生长适温25℃左右,最低不可低于10℃,不耐高温,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吊于室内窗前或浴室处,也极清新悦目。

功效:吸收电脑和手机的电磁辐射,对甲醛、二甲苯、二手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而且该植物还可以药用,根据中医药理,其内用可以祛风除湿,止咳祛痰。外用可以治跌打损伤,骨折【3】。

16、君子兰Cliviaminiata

特性:石蒜科多年生观花观叶常绿草本植物。一种最容易种植管护的花卉。

功效:释放氧气,吸收烟雾的清新剂。一株成年的君子兰,一昼夜能吸收1立方空气,释放80%的氧气,在极其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发生光合作用。它在夜里不会散发二氧化碳,在十几平方米的室内有两三盆君子兰就可以把室内的烟雾吸收掉,特别是北方寒冷的冬天,由于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君子兰会起到很好的调节空气的作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

四、不适合于室内种植的观赏植物

国内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证实,有52种植物具有促癌作用,其中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铁海棠euphorbiamilii、凤仙花impatiensbalsamina、鸢尾iristectorum、银边翠euphorbiamarginata、红背桂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洒金榕Codiaeumvariegatum和麒麟掌euphorbianeriifoliavar.cristata等美丽的花卉和观赏植物。这些植物虽然美观,但不宜摆放在室内,更不能在卧室里摆放【1】。

有些花卉能清新空气,但也会对人产生些负面影响,因而在卧室内最好不要摆放。例如月季花虽能吸收大量的有害气体,但其所散发的浓郁香味,又会使人产生郁闷不适、憋气,重者甚至呼吸困难。如杜鹃花Rhododendronsimsii、郁金香tulipagesneriana、百合花Liliumbrowniivar.viridulum和猩猩木euphorbiapulcherrima等虽也可吸收挥发性化学物质,但杜鹃的花朵含有一种毒素,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会休克;郁金香花朵含有一种毒碱,接触过久会加快毛发脱落;百合花的香味,闻久会使人的中枢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3】。

还有一些花卉,例如紫荆花Cercischinensis的花粉,接触过久会诱发哮喘症或使咳嗽症加重;含羞草mimosapudica体内的含羞草碱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人体过多接触会引起毛发脱落;夜来香telosmacordata夜间散发的刺激嗅觉的微粒,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头晕、郁闷,甚至病情加重,但夜来香是一种可供观赏的香花,它浓烈的香气还可以驱蚊,一般用于庭院和阳台【1】。

参考文献:

[1]徐惠风、金研铭.室内绿化装饰.[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任如红.耐荫植物在室内绿化中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观察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9年第3期.

[3]屠兰芬.室内绿化与内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赵世伟主编.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5

1.1川、台、盆地区的发展探索

兰州市的河谷川、台、盆地相对面积较少。两个最大的断陷盆地:一个在榆中县的菀川河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这里就已开始农业生产;另一个是永登县的秦王川,约470km2,现正在开发中。作为秦王川生命之源的“引大入秦”之水,跨流域东调120km,有效灌溉耕地约6.67万hm2。起初,从其它地区大量移民,其主导思想是大力发展农业,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看来,这个定位明显偏低。“引大入秦”把优质的水与肥沃的土结合起来,必须要用科学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规划前景蓝图。比如在粮食种植方面可考虑良种培育,蔬菜种植方面可考虑反季节蔬菜的无公害种植等。注重开发水产养殖,扩大虹鳟鱼等水产品的养殖规模。探索生态平衡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走向。目前,在该盆地的南部正在建设一个湿地公园,面积274hm2;对防洪、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都有好处;对兰州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将起到难以估量的助推作用。兰州市区内的河谷川、台地大多在黄河沿岸,多为城市用地,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较少。因此,开发小规模、高附加值的城郊特色农业,应是城郊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红古区的蔬菜种植和七里河区的百合种植历史较长,然而始终未能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未能提升到科学化、规模化发展的层面上。比如百合生长期长,若在同一块土地上复种,就会出现减产、蜕化等问题。种植户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农作物倒茬,收效不明显。近日偶得信息,说有人在试验用适宜的中药材种植与百合倒茬,效果突显。为了尽快推广这一经验,当地政府应培训农户掌握种植药材的技术,获取药材和百合的双丰收。

1.2南部和西部二阴地区的发展探索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兰州市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应是气候资源与土地资源的最优搭配。老蔬菜种植区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能力提升等问题已是农业科技部门长期的研究课题。笔者仅对新开发的二阴山区种植“高原夏菜”及存在的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兰州市南部和西部的高寒、阴湿(二阴)山区,历史上一直是农业的滞后地带。近十年来,在海拔2000m以上的高寒二阴山区开发的“高原夏菜”产业,已显示出其蕴藏着的“能量”,有待今后大力开发。“高原夏菜”生长在独特的气候与自然环境中,其特点是:生长期长,病虫害少,无农药污染,色泽鲜亮,菜香浓郁,营养丰富等,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在一些大城市已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口碑。目前,全市的种植面积已达5.33万hm2以上,是农民致富的重点项目。然而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如生产粗放问题,在蔬菜种、长、收过程中检测管理不到位,不够科学化、系统化;品牌意识不强,只当作普通的反季节蔬菜来种植、去销售,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同为高原气候的云南省,近年来也将高原夏菜作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虽然起步较晚,因其生产标准高,品牌意识强,已经和北京农产品市场实现了无缝对接;当天收获,当天运走,价格上高于同类蔬菜40%,依然供不应求。在同一市场里,兰州的高原夏菜与之相比,都不能与其相媲美。若要把“高原夏菜”打造成兰州市的一张名片,农业科技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出应时适地的检测、管理规范,并加以推广。政府部门应在技术支持、种植户培训、科研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如此这般,这张“名片”将走遍全国,也会走出国门。

1.3东北部干旱地区的发展探索

兰州市的东北部是榆中县的北山和皋兰县部分山区,这里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陡墒薄,干旱贫瘠。当地人对广种薄收的传统方式早已不报希望,大多数人员都在外打工,或寻找其它生活出路。根据《甘肃农业》载文:山杏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有着很好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却少被人们开发和利用。经过了解,杏树不但是重要的经济树种,而且还是优良的生态树种;具有喜光、耐旱、耐寒、耐贫瘠,以及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等特点,反映出它有极强的适应性。其根系发达,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固碳释氧等良好的生态功能;是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的优良树种。据专家对山杏分析,所含的油脂、蛋白质、维生素e、B17等成分,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工业油、高级化妆品等行业。由于富含苦杏仁挥发油,是美国人的第二大嗜好风味,广泛用于日化业。其药用价值,中国人早有认识。研究表明,杏仁中富含的维生素,能抑制和杀死癌细胞。其综合开发的产业链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气候类似兰州北山的河北省某地,已从山杏林木中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当地农民称其为“不吃草的羊,不占地的粮。”可谓“绿色银行”。兰州市如果要将山杏之类的林木种植业发展起来,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转变只重视“以劳务输出解决温饱”,而忽视因地制宜实现致富的思路;对区域发展要有宏观、长远的规划,借助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东风,让荒山早日披上绿装。皋兰县的什川乡利用百年梨树发展起来的梨园观光农业,成为兰州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为果农带来了效益。但因缺乏科学规划,盲目自发,出现了服务项目雷同,特色不够突出,接待水平低,露天环境条件差,冬季难以吸引游客等问题,值得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兰州周边修建类似什川果园观光、休闲项目,在其发展空间和前景方面也具有一定潜力。

2部分动植物资源调查及利用

2.1植物资源

2.1.1森林资源

兰州市的森林资源受气候干燥因素的影响,总量较少,且多为天然次生林,森林覆盖率仅为6%。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的兴隆山、马衔山和西部祁连山东南麓的连城、奖俊埠岭等地。树种主要以耐寒、耐旱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市区的南北两山早年荒无树木,建国后,居民依托黄河,提水浇灌,经过60多年的大力营造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皋兰山和白塔山为主的两大人工林区,成为市民夏日休闲纳凉的好去处。随着兰州新区的发展,连接主城区的3条公路已修建完毕;新区的绿化、公路沿线的绿化,以及南北两山等处的绿化,应在以往绿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常抓不懈。

2.1.2药材资源

兰州市野生药材资源384种,享誉全国的中药材有甘草、当归、大黄、党参、柴胡、黄芪、麻黄、祖师麻等。这些野生药材资源多半分布在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方,产量低。除了甘草、当归等几种中药材实现成片种植外,其余几百种药材均未实现大面积种植。七里河区在二阴山区开发种植的甘草、当归、党参、柴胡、黄芪、贝母等药材生长良好,病虫害少,品质优良,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科研跟进,将药材地与百合地倒茬种植,为解决百合常年种植中出现的“连作障碍”(黄化)问题,探出了一条新路。目前,榆中、永登两县的药材种植业发展较快,2013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达7800hm2,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为推进这一新型产业的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提前规划,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避免盲目种植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向规模化、基地化发展迈进,逐步培育壮大产业。

2.2动物资源

兰州市的野生动物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和西部的两大林区中,类型较为丰富。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麝、黑鹳、藏雪鸡、金钱豹。金钱豹属于华北豹亚种,主要分布在兴隆山、马衔山一带,是兰州地区特有的亚种。其体型与虎相似,且只有虎的三分之一大小,属于中型食肉猫科动物,处于所有动植物食物链的顶端,属高等级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猞猁、水獭、马鹿、黄羊、蓝马鸡、雪鸡、血雉、白鹭、石豹等。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兴隆山林区的麝,又名香獐子,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小型偶蹄类食草动物,常年生活在山地的阔叶林、灌木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有时随季节的不同作垂直性的迁移。麝的食量很小,所食的植物种类却很广泛。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有香囊,俗称麝香,有特殊香气,可制香料,亦是上等中药材。自古以来,就有“一两麝香一两金”的说法;目前,天然麝香的价格约在1200元/g左右,远高于黄金的价格。1990年,全国麝香的收购量还在400kg,但是到了1995年,收购量仅剩15kg。全国范围内麝的数量在急剧减少,目前不足十万头。兰州市境内的连城林区、兴隆山、马衔山皆有麝分布,其中兴隆山林区麝的数量达到5000只以上,是全国少有的高密度区。这主要得益于对保护区科学、严格的管理。麝香的用途主要是在香料和中药材中,麝香是“百药之王”,著名药品片仔癀,就含有麝香成分;其对枪伤刀创、恶疮虫毒有惊人疗效。国际著名香水“香奈儿5号”中就含有天然麝香。如果麝香一旦消失,将导致270种传统急救中成药停产,有关部门应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随着科技发展,麝的半野化养殖和活麝取香技术已逐渐成熟;将成为山区民众致富的一条新路。

3结语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6

关键词: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

植物园是研究发掘利用植物资源,应用于经济生产和城市绿化,并向群众开展植物学科普工作的机构,是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科学水平的衡量标志之一Ⅲ。植物园作为收集、保存植物的场所,也是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机构。我国约有120个植物园(树木园)从事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迁地保护工作。作为以珍稀濒危植物为主体的珍稀植物园,其建设对濒危珍稀植物的保护和我国植物物种、基因保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珍稀植物园以园中园的形式存在,仅少数以独立园的方式出现,而且关于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及方法尚未完善,现以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为例,对其规划设计过程以及珍稀植物品种选择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场所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1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基址条件

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以下简称园区)规划面积为1000hm2,位于贺州市市郊,黄田镇路花村枫木坪一带,属平桂管理区辖区范围。市区至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二级公路从园区东侧经过,距贺州市中心约20km,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园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热丰富,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园区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园区内土质良好,主要为砂页岩黄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利于植物生长。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园区内原生植被所剩不多,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植被,以马尾松和板栗为主,植被类型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景观效果较差。

2基于区域特色的园区功能定位

通过对园区的现状条件、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其旅游资源条件、区域位置、客源市场前景和社会发展背景等因素,确定园区的性质定位为: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突出的乡土珍稀植物景观为主体,将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生态文明教育、经济利益与珍稀植物保护相融合,既能保护珍稀植物资源,为植物研究工作者提供科研基地,又能给人们提供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创造效益,达到保护和利用珍稀植物资源,实现珍稀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3规划原则

3.1适地适树,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

不同植物的生长,对光照、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应选择适合园区立地条件的植物种类,才能使其正常生长,充分发挥景观效果。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和生长旺盛的特点,而且最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和风格,应着重考虑。

3.2因地制宜、比例适当、自然式布局的原则

植物园内的绿化美化应充分考虑现状条件,依山就势,尽量不破坏原生植被,减少开山挖湖,注重因地制宜,做到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其次是要规划好植物群落的合理结构,包括水平方向上合理的种植密度(即种植点的配置)和垂直方向上搭配(即结构的层次性)。群落配植以自然式种植为主,构筑回归自然的人工森林群落系统。

3.3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结合的原则

由于植物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植物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根据各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园区的景观功能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植物景观营造,采用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合理兼顾景观的当前效果与长远效果。

4基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构思

以生态优先,结合观赏和游憩需要,运用植物生态学理论,结合园林艺术和植物造景手法,通过对现有植被的抚育或改造、风景林营造、珍稀植物栽植以及道路、景区景点绿化美化,形成乔灌草一体的立体空间和错落有致的复层森林群落,用障景、漏景和框景等手法勾勒出特色鲜明、色彩丰富、疏密有间的森林植被景观和植物景观,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者的身心健康,为游人创造舒适的休闲环境。

5基于规划构思的景观结构布局

规划根据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的总体定位、地形特点和功能布局,按功能、按用途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将整个规划结构划分为“两轴、五区”的空间结构格局。

5.1“两轴”――生态景观廊道

生态景观廊道是指园区的绿色生态廊道和彩色花带廊道,规划沿着园区车行道和游览步道两侧建设。根据地形和周围环境,利用乔、灌、草相结合,配植高低错落、层次鲜明、色彩和谐、富有季相变化的行道树和风景林带,达到步移景换,体现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引人入胜。同时,这些地段是该园区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在绿化美化的同时应特别关注水土保持,植物选择及配植时充分考虑审美和生态防护两大功能。

5.1.1绿色生态廊道。绿色生态廊道是指在车行道两侧的景观绿化带,利用道路旁现有的植物群落,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路段配置高低错落、富有季相变化的规则式或自然式风景林带,形成层次分明的绿带,使游客在各景区穿行时沿途有景可赏,达到步移景异,游兴渐增的效果。规划在道路两旁上层列植冠大浓荫和树形优美的行道树,如白兰、香梓楠、柚木、小叶榕等,在行道树下种植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如杜鹃、大花美人蕉、红花迥尽⒑笑、栀子、九里香等,地被植物如沿阶草、麦冬、韭兰、文殊兰等。分段种植,形成一种强烈的导向氛围,从而引导车辆和行人进入景区景点。

5.1.2彩色花带廊道。彩色花带廊道是指游览步道两侧的花带,建设时要有意识地保留或保护好两旁植被,在路旁现有的地被植物和乔灌花的基础上增加大量的开花植物,如木棉、凤凰木、无忧花、大花紫薇、红花羊蹄甲、红花橙木、黄花夹竹桃、黄蝉、三角梅等,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自由搭配,形成色彩艳丽的花带。

5.2“五区”――综合管理服务区、四季花木观光区、百花飘香观赏区、农业种植示范区、珍稀植物栽植区

5.2.1综合管理服务区。该区位于园区南面,现状主要为水田。此处的植物配置规划应当较为细腻,通过不同的特色植物来增强广场及游客服务中心的可识别性。植物选择以假苹婆、木棉、樟树、铁力木、小叶榕、黄槐、凤凰木、肖黄栌、白兰、大花紫薇、红花羊蹄甲、含笑、三角梅等为主。在停车场周围种植树形高大、冠大浓荫、抗性强的植物,如广玉兰、铁冬青、女贞、苦楝等,利于庇荫、消除噪音和减少尘埃。场内点缀大花美人蕉、杜鹃、琴叶珊瑚、黄花夹竹桃、黄蝉等小丛灌木花草,配以地面嵌草砖铺装,塑造绿荫、生态停车环境。游客服务中心则采用庭院式园林绿化布局,建筑周边绿化以乔、灌、花、草相结合,做到四季有花,终年常绿的效果,并多应用香花植物,以清馨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

5.2.2四季花木观光区。该区位于园区东南面,现状主要为水田。该区特色即为四季可观、开花不断,故植物配置应重点选择花期长、花色艳丽的种类。其中乔木采用木棉、大花紫薇、小花红木荷、无忧花、白兰、黄槐、枫香、圆柏、鸡爪槭以及竹类;灌木用山茶花、红杏、杜鹃、红花椴木、黄金榕、米兰、含笑、绣球、海芋、炮仗花、绿萝、金银花等;地被植物采用白蝴蝶、文殊兰、蚌花、沿阶草、大叶油草、麦冬、鸢尾、葱兰、天门冬、萱草、紫鸭趾草、红花酢浆草等。

5.2.3百花飘香观赏区。该区位于园区东面,现状主要为水田和旱地,东西两侧原有植被为板栗林。规划选用既美化又有保健作用的花木,采用庭院园林布置手法,合理布局所植花木,再按中医五行学说规划设计出对五脏六腑有益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其形成多层次、多品味的山庄绿化体系,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供人们休闲度假享用。植物选择如具有较强抗菌、杀菌能力的罗汉松、龙柏、洒金柏、栾树、紫藤、金银花、珍珠梅、木槿等。同时依据中医“芳香开窍”理论,利用芳香植物含有的酯、酮、醛、醇等挥发性芳香物质的药用功能,活跃孩子的思维、启发想象力,改善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循环状况,调节人的心绪。芳香性乔木可选择如白兰、黄兰、广玉兰、紫檀、樟树、阴香等;芳香灌木如桅子、含笑、丁香、茉莉、九里香、米兰等。

5.2.4农业种植示范区。该区位于园区的西北面,现状主要为水田。选用南方红豆杉、银木荷、白辛树、杜鹃、银鹊树、紫花泡桐等当地野生观赏植物进行绿化美化,并搭配卡亡果、阳桃、橄榄、木菠萝、洋蒲桃、龙眼等营造一个硕果累累、引入人胜的生态科普教育展示园。

5.2.5珍稀植物栽植区。该区位于园区的北部和西南部,是整个园区植物景观的核心区域,现状植被以马尾松林和板栗林为主。选用有乡土特色的珍稀植物,并结合搭配观赏性强的乡土植物和栽培植物,群落配置以自然式种植为主。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土壤类型多样,为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现知广西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562种,隶属于297科1820属,居全国第三位。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所处的大环境植被与植物资源丰富,为了成功引种珍稀名贵的树种,建设适合基址环境的珍稀植物群落,在选择珍稀植物时,依据德国迈依尔提出的“气候相似论”的观点,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首选基址内及周围珍稀濒危植物;二是优选该地区可循踪迹的珍稀濒危植物;三是补充与场所气候相似地区或生境相似的珍稀植物。因此在广西珍稀名贵植物资源中选择以下植物:红锥、西南桦、香椿、银杏、秃杉、降香黄檀、土沉香、苏木、观光木、顶果木、马褂木、香梓楠、柚木、格木、南方红豆杉、榉木、蚬木、望天树、紫荆木、印度紫檀等珍稀名贵树种。并搭配珍珠罗汉松、华南五针松、火棘、九里香、六月雪、小叶榕、紫薇、黄杨、三角梅等盆景植物;珍稀兰科花卉、多浆植物、岩生花卉、奇异花卉,以及时令花卉等丰富植物景观,达到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效果。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7

【关键词】青蒿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chemicalconstituentsofthevolatileoilfromartemisiaannuaL.methodsthevolatileoilwasextractedfromartemisiaannuaL.bysteamdistillation.thecomponentsofthevolatileoilwereseparatedandidentifiedbyGC-mS.therelativecontentofeachcomponentwasdeterminedbyareanormalization.ResultsFifty-onekindsofcomponentswereseparated.amongthem,forty-threecomponentswereidentified,accountingabout98.9%ofthetotalvolatileoil.ConclusionthemaincomponentsinthevolatileoilofartemisiaannuaL.areBisabolol(23.47%),BisabololoxideB(11.31%),Bisabololoxidea(6.27%)andtrans-nerolidol(10.04%)ect.

Keywords:artemisiaannuaL.;Volatileoil;GC-mS

中草药青蒿,学名黄花蒿artemisiaannuaL.,属菊科春黄菊族蒿属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临床上常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等功效,用于治疗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湿热黄疸等疾病。原产于中国,现澳大利亚、阿根廷、保加利亚、法国、美国等许多国家均有栽培[1]。

青蒿中化学成分分为四类:挥发油、倍半萜、黄酮和香豆素[2]。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研究较多,从中可以分离出多种倍半萜内酯,其中之一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救治凶险的脑型疟疾方面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使用安全等特点,是国内外公认的抗疟药物,但其中挥发油少有研究。河西走廊生长大量的野生青蒿,该地区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气候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3]。为了进一步研究河西走廊产青蒿的化学成分,开发利用野生自然资源,笔者对该属植物青蒿的挥发油进行了研究,从其干燥地上部分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了43种成分,发现其中甜没药萜醇(Bisabolol)及其氧化物的含量较高,具有开发和应用价值。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河西走廊野生青蒿挥发油成分,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再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组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4]。

1仪器与试药

GC-mS(tRaCeGC2000气相,DSQ质谱,tHeRmotR-3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film。Xcalibur处理软件);实验用青蒿采自甘肃省河西走廊祁连山脚,经笔者鉴定为野生青蒿,凭证标本存化学成分研究室植物标本室。本实验取秋季花盛开后割取地上部分,阴凉处自然风干待用。

2方法与结果

2.1挥发油的提取将干燥的青蒿粉碎后,取粉末500g,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附录方法提取,得到有特殊浓香气味的挥发油,无水硫酸钠干燥,收率约0.70%。

2.2GC-mS分析条件

2.2.1气相色谱条件载气为氦气(99.99%),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μl。进样口温度220℃;程序升温,45℃保持1min,再以15℃/min升至280℃稳定5min;传输线温度250℃。

2.2.2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ei源,源温250℃,电离电压为100ev,质量范围m/z38-400全程扫描。质谱检索标准库为niSt库。

2.3实验结果将总离子流图中各峰经质谱扫描后得到质谱图,通过Xcalibur工作站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分析,鉴定了含量较多的43个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定量法,求得它们的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见表1)。

3讨论

通过GC-mS技术,共分离鉴定了43种组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鉴定成分占总组分相对含量的98.9%。河西走廊野生青蒿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从相对含量的高低可以看出,甜没药萜醇(Bisabolol,23.47%)、甜没药萜醇氧化物B(BisabololoxideB,11.31%)、甜没药萜醇氧化物a(Bisabololoxidea,6.27%)、反-橙花叔醇(trans-nerolidol,10.04%)等为其主要成分。

挥发油主要成分甜没药萜醇又名红没药醇,具有消炎、灭菌、愈合溃疡、溶解胆结石等药效的护肤作用,也可作为空气清香剂的主要成分,不仅在医药工业,而且在香料、香精和化妆品中应用广泛[5]。它还可用于口腔卫生产品中,如牙膏和漱口水中。

青蒿的挥发油有兰草花香味。用青蒿粉作为磨擦剂或护理剂制备的牙膏对除口臭、除口腔异味有特效,且口气倍感清新、持久,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表1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7.

[2]杨云,张晶,陈玉婷,等.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39.

[3]王素萍,宋连春,韩永翔,等.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和绿洲生态研究的若干进展[J].干旱气象,2006,24(2):78.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8

挖定植坑、施足底肥

首先根据种植规划需求挖出定植坑。定植坑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一般观赏用的做成自然式的,其规划布局易采用不等边三角形的种植形式。生产用的做成规则式。两种定植形式的最小株距为2m。定植坑的深度要和分苗前种植的深度相当,定植坑挖好后将10kg的腐熟农家肥和0.25kg复合肥拌匀,作为底肥施入定植坑内。

分苗与定植

选择叶片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新生苗。作为将要定植的新苗,用铁锹等工具将其从原香蕉树根部带根分离出来,切苗时尽量减少创伤面,新生苗分离出来后,将根部放入配置好的国光生根剂(每2.5g兑水5~10kg)中浸泡5min,然后将分割下来的香蕉苗放入定植坑,盖土,回土要求土堆高出地面大约15cm,以防止定植后由于浇水下陷,引起积水,导致香蕉树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日常管理

水肥管理香蕉树体,水分含量很高,而且根系分布浅,不耐早,土壤中必须经常有水分供应。旺盛生长期间,要勤浇水,但要注意不要积水。

每两个月追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kg,配合0.2kg三元复合肥。需要注意的是香蕉对养分的需求一般随着叶期增大而增加,尤其在香蕉进入大叶期和结果期时,这两个时期是香蕉树重要的施肥期,要适当加大施肥量,并做到n、p、K等肥料的配合使用。

温度管理香蕉树属热带、亚热带植物,喜高温多湿的环境。当气温低于5℃时,蕉叶便可能出现冻害现象,气温降至0℃时,则植株地上部全部冻死。因此在北方种植香蕉树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冬天的防寒、防冻工作。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①灌溉:在霜降来临前及时灌跑马水,提高土壤热容量,起到防寒防冻的作用。②施肥:根据香蕉树生长状况,霜降前追施过冬肥,增施速效磷钾肥。每株追施农家肥15kg,施过磷酸钙200g,硫酸钾150g。③烟熏:在预知有寒冷天气的夜间,用麦秸、稻草、锯末等堆成堆,每堆5kg,均匀分布,点燃草堆,燃烧时要火小烟大,保持较浓的烟雾。④送暖加热:入冬后,在有送暖条件的温室,及时送暖,提高温室内温度,保证香蕉不受冻害。

花果枝叶管理为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对外展示职能,要对坐果的香蕉进行必要的保护。如果香蕉生长的过大过重,导致香蕉树不能承受,我们一般的措施是在香蕉的果轴处缠绕上塑料薄膜或宽布条等物,然后用粗绳从此处缠绕后,将其轻轻吊起,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香蕉脱落,只要能将香蕉轻轻托起即可。

至于枝叶管理,当香蕉叶长到顶到棚膜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

病虫害防治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种植的香蕉树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病虫害,平时日常管理中,做到及时清除老叶、枯叶等。如遇到常见病虫害可以参考以下方法防治:

叶斑病:用药25%多菌灵400一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等。

花叶心腐病: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黑星病: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9

【关键词】香樟;园林绿化;应用;养护

香樟为樟科樟属,原产我国东南部及中南部,朝鲜、日木也有分布。香樟大体以长江为界,南至两广及西南。香樟是优良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特点是树干通直、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优美、四季常绿,因此深受园林工作者的青睐。香樟在淮北平原地区的扩大栽培应用需慎选立地条件,选用耐寒种源和亚热带北部地区培育的苗木,通过精细栽植、强化养护管理,确保其正常生长,只有这样才能使香樟在北方园林绿化建设中取得良好的引种栽培效果,发挥其应有的景观价值和生态防护效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绿化建设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近年来淮北地区种植香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作为重要的常绿观赏绿化树种深受人们喜爱,随着栽培不断扩大,目前其引种栽培已扩大至淮北周边(北至山东临沂)、长江中下游等地。由于香樟的独特特点,在未来的园林绿化中将作为重要的苗木之一。

1.香樟在淮北地区的应用

香樟在淮北平原地区园林应用状况是:在淮河以北地区的城镇绿化建设中,因为缺乏常绿阔叶树种,冬季园林景观效果不佳,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人们非常重视常绿阔叶树种的引种与应用。香樟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常绿树种,深受人们喜爱,在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各城镇都有不同规模的引种栽培,应用最多的是作为行道树,其中栽培规模较大的地区是阜阳生态乐园,栽培了近4000多株香樟行道树,并且在住宅小区、学校、机构庭院及厂矿企业等,香樟作为庭荫树广泛应用,另外,还用于公园片林、风景林带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防护和景观的作用。香樟在园林绿地中的配置方式主要有:(1)列植:大部分用于行道树栽植;(2)孤植:绝大多数用于庭荫树栽植,主要功能是庇荫、观赏,植于庭院、广场等;(3)丛植、群植:多用于公园、街头绿地栽植,可以作为主景,并且能发挥较好的生态效益。

2.香樟在淮北地区的应用中的问题

目前,香樟在淮北平原地区栽培数量不断增多,多数植株生长态势良好,产生了较好的绿化效果。不过,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有不少香樟栽后长势不好,有的黄化、甚至枯死,预期的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效应大打折扣,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苗木选择不当

这个问题主要设计苗木的来源、规格质量两大部分。香樟属南方喜温树种,耐寒性较差,特别是小苗、幼树抗寒性较差;苗木来源于亚热带北部(长江以北)地区,通常其抗寒性优于中南部气候温暖的地区,但是淮北平原地区却选用胸径在8cm以下的小规格苗木,以及从长江以南地区调苗,遇到冬季低温时造成严重冻害。

2.2绿地土壤不适

园林土壤常常因城市建设混入大量砖瓦碎片、水泥、石灰等建筑垃圾,从而引起基质瘩薄,养分严重缺乏,保水性能极差,如果这样的基质不及时改良,香樟栽植后,会产生严重黄化,长期生长不良,另外地势低洼易积水、土壤粘重的立地条件也严重影响香樟生长。

2.3栽培养护不到位

没有按照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栽植季节选择不当、栽后养分和水分管理不力、过度深栽、冬季没有有效的御寒措施等。

3.提高香樟园林应用效果的栽培养护技术

为了提高城镇绿化效果,充分发挥香樟的园林景观及其生态防护效益,在淮北扩大栽培应用的情况下,应加强养护管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3.1栽前准备

3.1.1良好的土地条件

选择在土壤条件好,背风向阳的地点进行栽植,禁止在庇荫和风口处栽植。栽植土应选择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黏质土壤。

3.1.2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

科学选择栽植时间非常重要,通过从外地引进栽植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以刚开始萌芽,树液流动时栽植为佳,最有利于香樟成活,时间大致在3-6月间。

3.1.3慎重引种

香樟是亚热带树种,北引栽培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应该慎重。为了确保引种栽培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要在充分考虑极端低温影响的基础上,关注微环境选择,以满足香樟的生态要求。

3.1.4科学选用苗木

为了确保苗木能较好地适应栽植地的立地环境,避免冬季低温危害,应尽量选用长江以北地区培育的优质苗木。苗木规格要求为苗龄为5a生及以上的移植苗,胸径不小于8cm,而且还要保留一、二级侧枝,切记不要全冠栽植,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8一10倍、高度在40~60cm之间。

3.2栽植

在保证苗木规格质量的前提上,做到适地适树、精细栽植,并且在土壤条件不良时,应适当改良,必要时进行客土种植,适当施用有机肥,包括有机堆肥、草炭等,从而改善土壤性质,以便利于香樟生长。香樟栽植前一般都会对其进行断根#截枝#修叶处理,特别是所带土球大小,一般土球的大小为胸径的8-10倍,对香樟枝干应适当疏去1/3枝叶,对截枝干的伤口,应及时用伤口涂抹剂涂抹。

3.3养护管理

3.3.1水分管理

香樟在移植过程中,因为受到土球规格的限制,根系容易在挖掘时受到损伤,导致吸收、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的能力大大降低,最终是树体因供水不足而枯萎死亡,所以,移植后的第1次水要浇透,让土壤与根部紧密结合不留下空隙。一般要浇透水3次。原则是: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就浇透,切忌积水,并且在5、6月份栽植时要经常向树干喷水保湿。

3.3.2抗寒防冻

对于新植3年以内的香樟,防寒抗冻措施直接关系香樟成活率。在11月中下旬灌溉越冬水,然后对根部周围进行培土,并用薄膜覆盖,四周覆土压实,保持根部地面温度;同时对树干捆扎草绳并包裹农用薄膜,草绳及薄膜应包裹到树干分支点。

3.3.3病虫害防治

黄化病是香樟的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为植株新梢嫩叶呈黄绿色、黄色或黄白色,叶片薄而小,可以通过种植时换土,施用含硫酸亚铁的有机肥或喷施0.1%-0.2%硫酸亚铁等方法,提高土壤中铁的含量来进行防治。樟叶蜂是香樟常见的虫害,应重点做好初发期前准确测报,狠抓第1代幼虫发生初期喷药,可用90%晶体敌虫百1000-1500倍液防治,每隔10-15天喷药1次.。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香樟终年常绿#树形优美#根系发达#吸毒抗毒性强,用香樟作为绿化树种,可以起到降低烟尘#清新空气的作用,而且香樟在风景区和森林公园中的应用经济价值高,又有良好的生态效应,所以,在淮北地区的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条件篇10

关键词:边坡治理生态环境香根草技术普通绿化挂网喷播功能与造价

1.前言

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因开挖或填方所形成的边坡,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的丘陵地带,形成的边坡更是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何治理这些边坡,成为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工艺多是采用浆砌石挡墙、砼拱杆、锚杆(桩)或喷浆固坡等硬性的土工工程措施以及少量的路树绿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已不仅仅只是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绿色景观的社会效益,更需要考虑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效益。因此,“生态技术”方案成为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中一项新兴的应用学科得到规划设计者的重视。然而,由于跨专业、跨学科的因素,许多设计误将普通绿化当做水土保持应用,因而出现更多的重复投资,从而导致工程预算误差过大,更为后期的工程养护管理带来较多的麻烦和维护费用。

笔者从植物学的角度介绍“生态技术”中的几种不同方案,以供规划设计者参考。

2.生态技术的概念

“生态技术”指的是在工程建设中采用相关的生态植物(如不同的乔、灌、草、藤等),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混合配置后,对开挖或填筑所形成的边坡进行植被恢复的一种综合技术应用方案,它包含了绿化景观、固土保水、防止浅层滑坡、塌方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

3.生态技术的种类

在目前的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中,可供选择的生态技术方案大体有“普通绿化”、“普通喷播”、“挂网喷播”、“香根草技术”和“干根网状护坡”等五种,详见表一。

表一生态技术的种类

项目

种类

内容

应用范围

主要材料

特点

缺点

普通绿化

(铺贴草皮)

在相对平缓和规整的土质边坡上铺贴草皮

土质边坡稳定、平缓、规整,土壤营养成分中等水平,无特殊要求的普通绿化带

冷季型草坪或暖季型草坪

施工方法简单、快速;成坪时间快、景观效果明显;工程造价成本低,单位造价约为6~12元/m2。

固土保水能力低,容易被雨水冲走;铺贴时与土壤接触不紧密,易干枯死亡;在坡度较大或岩石较多的地方不能使用

普通喷播

在不易铺贴草皮、有一定坡度比或强风化岩石地区,采用草种、粘合剂、营养液、纤维质等物质混合后喷播植草

土质边坡稳定、有一定坡度、但不规则,土壤和强风化岩石成分较多,土质营养成分要求不严

冷季型草种或暖季型草种、粘合剂、纤维质、保水剂及营养液

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区土壤的平整要求不高;景观效果整齐、统一;根据业主的要求,成坪时间快慢和功能可以选择和调整;工程造价成本低,单位造价约为5~10元/m2

固土保水能力低,容易形成径流沟和侵蚀;施工单位容易偷工减料做假,形成表面现象;因品种选择不当和混合材料不够,后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或冲沟

挂网喷播

在弱风化的岩石地区,且工程面大于70°的高陡边坡上采用挂网(土工网、铁丝网等),再将草种、纤维质、营养基质、保水剂等物质混合后高压喷植草坪

弱风化岩石边坡、坡度陡峭大于

70°以上,土壤和营养成分极少

铁丝网、土工格、固钉、草种(同普通喷播)、粘合剂、纤维质、保水剂、营养液及泥碳土

施工技术相对较难,工程量较大;解决了普通绿化达不到的施工工艺效果;不受地质条件的限制

喷播的基质材料厚度较薄,被太阳照晒后容易“崩壳”脱落;喷播的基质材料厚度较厚,重量过大,则挂网容易下掉;工程造价较高、投资较大,单位造价约为60~110元/m2

香根草技术

由香根草与其他根系相对发达的辅助草混合配置后,按正确的规划和设计种植,再通过约60天专业化的养护管理后,很快形成高密度的地上绿篱和地下高强度生物墙体

不稳定边坡,坡度较大介于20°~70°之间,表层土易形成冲沟和侵蚀、容易发生浅层滑坡和塌方的地方

香根草、百喜草、百幕大草、土壤改良剂、香根草专用肥

根系发达、高强,抗拉和抗剪强度分别为80mpa和25mpa能防止浅层护坡与塌方;生长速度快、拦截能力强,能减少表土73%的地表径流,拦截98%的泥沙;极耐水淹(完全淹没120天不会死亡)、固土保水能力强;叶面具有巨大的“蒸腾”作用,能尽快排除土壤中的饱和水;无性繁殖特点、不会形成杂草;施工不受季节影响;工程造价适中,比传统浆砌石略低,单位造价约为30~40元/m2

地上绿篱较高、缺少草坪的景观效果;不耐阴、不能与乔木套种;只适合长江以南的地区应用

干根网状护坡

将适宜的树干材料呈网状间断横卧埋入边坡土中,入土部分干材两侧生根,暴露部分萌芽成林

干旱、少雨、缺水的土质边坡,土壤条件相对较好,不受坡度大小影响,但受施工季节影响

适合当地物种的乔、灌木。如柳树、杨树、榕树类或沙棘、红树等,以及相应的营养肥料

施工方法简单、网眼大小易控制;材料存活率较高、生长发育快;造价适中,单位造价约为15~20元/m2

材料选择和贮存较麻烦,基本技术要求高;固土护坡效果体现的时间相对上述VGt方案较长;施工受季节的影响较大

4.生态技术方案的选择

上述五种生态技术方案在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在方案的选择上有较大的不同。同时,由于这五种方案的选材和施工工艺不同,其产生的生态功能效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第二及第三种方案是普通的绿化景观方案,仅具有美观的价值,而第三种方案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制约,施工工艺相对较难,因而施工成本远大于第一、第二种方案。

第四、第五种方案则是抗滑护坡和水土保持方案,不仅具备恢复植被和绿色景观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具有固土保水和防止浅层滑坡与塌方的功能。

在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中,可从下面三点来具体选择合适的方案。

1)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择

地质条件良好、坡度比较平缓、土壤成分较好的地方,通常可选用第一、第二种生态技术方案(铺贴草皮与喷播绿化);

地质条件差、弱风化或未风化岩石多、坡度大于70°以上的地方,常采用第三种生态技术方案(挂网喷播);

介于上面两者的地质地形条件下,可选用第四、第五种生态技术方案(香根草技术与干根网状护坡);

地质条件不稳定、容易出现浅层滑坡或塌方的地方,可以选择第四种生态技术方案——香根草技术,以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传统的浆砌石挡墙、菱型砼拱杆或喷浆护坡工艺。

2)根据生态功能条件选择

绿化景观效果为主,通常选用第一、第二、第三种生态技术方案;水土保持效果为主,可以选择第二、第四、第五种生态技术方案,其中第二种方案中主要是调整植物品种,选用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草种;固土护坡效果为主,可选择第四、第五种生态技术方案,其中第四种方案常用于长江以南的地区,而第五种方案则常用于北方或西北地区;防治浅层滑坡与塌方为主,只能采用第四种生态技术方案——香根草技术。

3)根据工程造价选择

前面所述的几种生态技术方案的工程造价是保质保量的基础价格,它包含了基本的材料、人工、税费和利润成本以及施工难度与设计调整的幅度范围(但未包含植物材料的死亡损耗和远程施工的费用)。因此,可供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设计和预算时参考。若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低于该幅度范围,则必然在施工中发生偷工减料的行为(后面施工监理中详论),生态技术方案的质量必然得不到保证。因此,工程造价的选择,也是生态技术方案选择和应用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5.生态技术方案的应用

选择了合适的生态技术方案后,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实施应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

行控制:

1)确定工程造价

当生态技术方案选定以后,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施工点的工程情况(如气候、季节、土质、营养、边坡比、施工难度、附近水源及交通等)确定工程造价,个别地质地形条件较差、施工难度太大的地方,其工程造价会超过前面的基础分析价。

2)选择施工单位

目前,应用生态技术方案的施工单位比较杂乱,许多都是园林绿化单位,虽拥有绿化资质和一定的绿化工程经验,但由于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中地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应用生态技术的学科交叉性,普通的园林绿化单位对工程建设中开挖和填筑所形成的不稳定边坡,缺乏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施工工艺和兼顾技术方面很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在施工单位的选择上,建议适当放宽条件,不要过度重视资质,应以经验和业绩为主,同时考察其技术理论的依据和原理,并重点审核其提供的施工方案与质量标准的保证。

3)审核施工方案

因设计部门、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暂时对生态技术方案的完整理解不深,因此,提出的质量技术标准还不完善,这对生态技术方案的应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通过与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沟通,对该技术的应用有较大的帮助,特别是加强对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和了解,可以协助业主和监理单位正确应用生态技术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施工方案,在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技术检定时,提供有利依据。因此,施工方案的审核是目前在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中选择施工单位的一个重要指标。

4)专业养护管理要求

生态技术方案中施工后的专业养护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植物学界的一句专业俗语“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充分说明了生态技术的特殊性。普通的种植技术,任何一个农民或民工都可以完成(更不用说园林绿化公司了),然而,生态技术方案的整体功能实现,则必须有专业化的养护管理过程。过去许多生态技术方案的应用失败,既不是技术方案的问题,也不完全是方案中的品种选择问题,而更多的是专业养护管理问题(同时,该过程也恰恰是许多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的过程)。因此,专业养护管理要求也是生态技术方案应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6.生态技术工程施工监理

在目前的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中,并没有生态技术的专业施工监理单位,一般都是由土建工程监理单位代为监理。由于跨专业的原因,的确使监理单位很难真正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为个别不良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提供了方便,以至于表面上生态技术方案的投资大大降低成本,而实质上则造成生态技术方案的不可行或工程建设中多次出现重复投资的不良现象,而非专业的施工监理工程师只要注意以下几点,仍然可以保证生态技术方案的成功应用。

1)施工工艺监理

首先了解施工单位的技术背景和提供的施工工艺方案,并在其实际施工过程中随时抽查和核对其施工的方式方法,以及其施工的具体步骤与相应的技术指标。

2)工程材料监理

工程材料监理是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喷播技术应用中最容易出现材料短缺的现象,个别不良施工单位往往在喷播液中少放、甚至不放足粘合剂、保水剂、营养物质等,仅用水和种子就喷播在施工面上。因此,在监理时应在其喷播前检查其配制的喷播液,施工后则在工程面上检查其喷播的材料种类和材料比例。而在其它的生态技术方案中主要是检查其材料的种类问题。

3)材料用量监理

主要是指在施工前和施工后,检查其工程材料用量是否达到其设计中的数量,当然,由于植物具有生命现象,移植后需要相应的生长过程。因此,应结合专业养护管理过程进行观测,在专业养护管理结束后,基本可以观测到材料的准确用量。

4)材料质量监理

非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很难了解和掌握植物材料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因植物都具有生命特征的特殊原因,施工单位不敢、也不会明显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植物品种和营养物质。这与土工工程的材料质量监理有较大的区别。因此,监理的重点是植物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辅助材料(如挂网喷播中的网材)的规格、型号及强度等。

7.生态技术工程质量标准

生态技术工程是近年来在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中新兴的一项边缘学科技术,至今为止还没有相关的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这就为设计单位、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在鉴定工程质量方面带来许多困难,也为个别不良施工单位投机取巧提供了条件。为此,笔者就植物学范畴和多年在工程建设中应用“生态技术”的经验总结,归纳如下的几个指标,以供相关工程参考和借鉴(其中的时间和指标均表示是在春、夏、秋季施工,而冬季施工其指标体现顺延30~90天)。

表二生态技术工程质量标准

项目

种类

植物

存活率

植物

覆盖率

植物

营养状况

植物

根系和挂网材料要求

植物

应用功能要求

普通绿化

(铺贴草皮)

施工20~30天后,植物返青率达到80%,存活率达到90%;养护管理期结束,植物返青率为90%,存活率为98%

施工结束覆盖率为98%,养护管理期结束无死亡现象

植物叶片色泽鲜艳亮丽、叶体保满,无枯黄或异色,生长发育茂盛

草皮与土壤完全相贴,无中空现象

养护管理结束后达到绿色景观效果

普通喷播

施工10~15天后,种子开始发芽,30天后存活率达到90%,养护管理期结束,存活率为100%(冬季施工混播冷季型草种同理)

养护管理结束后达到100%,无遗漏现象

草坪生长发育茂盛,整齐有序、叶片色泽均匀,无高低不等的凸凹现象和颜色不同的现象

养护管理结束后达到绿色景观效果,无径流沟和冲沟出现

挂网喷播

与普通喷播相同

同上

同上

固钉坚实、网体不能松动,营养层厚度不能低于3cm

养护管理结束后达到绿色景观效果,无径流沟和冲沟出现,网体无“崩壳”现象

香根草技术

施工30天后,植物返青率达到70%,存活率达到85%,专业养护管理结束后,植物返青率为90%,存活率为95%

专业养护管理期结束,技术体系内的植物覆盖率平均为80%(主要品种香根草是垂直生长、其功能是护坡)

体系内的植物生长发育茂盛,叶色鲜艳、根系发达粗壮,香根草分蘖量多,平均为5~7个以上

专业养护管理期结束,香根草根系平均深度为50cm,叶片高度平均为80cm,体系内百喜草的根系长度平均为25cm,百幕大草的根系平均为30cm

初步具备浅层抗滑护坡的功能,无冲沟和径流沟出现,能抵抗40mm以下降雨量和水流速度为2.57m/s以下的冲刷与浸泡

香根草技术

施工15天后,新芽开始出现,存活率100%,养护管理期结束,其返青率为90%,存活率为100%

植物覆盖率较低为50%,但干梢已萌发30cm以上。六个月后,干梢平均高度212.6cm,平均地径2.9cm

植物嫩芽萌发快,新芽萌发多,干根有明显的复苏状,干根平均长出4.3棵数

侧枝开始生长发育,养护管理期结束平均达到3cm

初步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能防止表层土壤的流失和径流沟出现

8.结束语

由于“生态技术”的生物性和学科边缘的交叉性,使得该技术在矿山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如果方案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应用效果适得其反,而施工的专业队伍选择不准,也会使方案的应用发生变化。因此,值得设计者重视的是“功能选择”才是方案选择的首要条件,而业主单位重视的应该是施工队伍的选择,监理单位重视的是质量标准鉴定。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生态技术”方案的应用达到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目的,也才能使整个工程建设达到降低投资、提高功效、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冯子元,“香根草技术在龙滩水电站道路边坡上的应用”,《广西矿山水电》,2003年第一期,28~31

[2]杨正乐、刘平等,“干根网状护坡法在公路植物防护中的应用”,《公路》,2003年第4期,131~135

[3]冯子元,“香根草技术在道路边坡中的应用与成本分析”,《公路》,2003年第4期,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