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6:57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1

关键词:城乡隔离城乡一体化剩余劳动力

1、长期的城乡隔离及其距离的扩大

1.1什么是城乡隔离

为了控制农民进城,以农业扶持工业,以农村支持城市,我国实行了城乡隔离制度。城乡隔离作为一种体制,就是采取行政手段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户籍分开封闭固定管理,限制农村居民自由进入城市生活与居住,并对城乡居民在落户、通婚、就业、上学、生活物资供应、公共物品享受、社会保障以及医疗等方面实行一种差别待遇的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就是严格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下,农村居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待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并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从本质上说,城乡分割的体制,是对农村居民的一种差别歧视。

1.2城乡隔离体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一个世纪(19世纪)内对中国的疯狂掠夺和官僚资本的残酷压榨,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没有提供资本积累的能力,所以没有工业基础。根据当时内外条件的限制和各种因素的制约的国情,中国只能走内部积累的道路,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模式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

从20世纪50年代为了推进工业化建设,建立了全面控制经济生活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失去市场联系的部门,制订并实施了为满足工业化资金需求的农业政策,利用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集中了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和部分必要劳动。为了保证以廉价的方式获得农业剩余,国家对粮食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自由市场交易被严格限制;1958年在农村建立了体制。统购统销和体制实现了国家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全面控制。在这种体制下,农产品的价格被大大压低了,在城市和工业中就可以实行低工资,把农业中的资金强制转移为工业积累。

由于国家通过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从农业部门取得了巨额的资金,投资于基本建设项目,工业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3城乡隔离的弊端

虽然城市规模扩大了,一批新兴城市建设起来了,但这是以牺牲和剥夺农民为代价的。工业化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并没有将中国带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相反,由于过度剥削农业,实行城乡隔离,城乡之间缺乏正常的市场联系,造成了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和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工业化完全没有惠及农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人口比例过大,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此外农业生产效率长期低下,致使农业部门为工业化提供的资本积累开始枯竭。

依靠工业本身的自我循环,并相对收缩大中城市商贸功能来实现的,结果城乡距离拉大了,导致产业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基础条件等的差异扩展,形成需求结构断裂与产业关联断裂,国民经济增长受制于落后农业钳制,无法依靠先进的城市工业的持续升级带动,从而落入衰退的危机陷阱。具体表现为城市工业品的需求严重不足,缺乏广大农村市场的推动,从而导致城市工业品相对过剩,企业资本循环受阻,开工不足,效益低下,从产品过剩发展到企业员工过剩,进而发展到大量国有企业富余职工下岗。大量存在的富余职工及下岗工人又反过来减少总的需求,导致消费品需求市场的萎缩,进一步表现为经济增长减速。

2、由城乡隔离向城乡一体化建设

2.1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化达到相当高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是全球普遍趋向。而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现在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国家行列,社会的运转主要依靠二、三产业的收益维系,无论经济实力还是经济结构,都已具备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的实力,可对后发地区和社会阶层反哺、支持。

为了克服城乡隔离产生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战略。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工业化中期阶段将是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提升城镇化水平,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发展权,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是要依托中国国情和改革中的实践经验,变城乡对立为统筹城乡发展,避免走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老路。“一体化”的“化”,就要“化”掉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化”掉农民固守农业生产的单一就业途径,“化”掉城乡之间在收入和消费上的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2.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

1、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

2、改革土地征占制度,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土地征用既要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用地,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现行法律无法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3、统一城乡税制,从根本上治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4、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如: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实行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新的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已经颁布,要适时取消对外来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实行暂住申报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建立并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在公共卫生领域给民工市民待遇等。

5、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转移过程,而且也是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引发劳动生产率突变和提升的过程。

6、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7、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8、逐步废除城乡户籍制度。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力在城市的优胜劣汰,而不是人为设置转移障碍,给予每一个人平等的城市准入资格,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统一为“居民户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转移。

综上所述,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也是一场城乡之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大变革,同时给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任务。由于长期以来采取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和城乡不同的治理模式,我国城乡一体化至今仍面临一系列的体制,仍缺少合理规范的融通促进机制。城乡要素市场不统一,物质利益关系不合理,发展状态不协调,户籍管理不同轨,社会保障以及享有公共服务权利不均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当前,应以户籍制度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人口之间的均等享有,让农民切实分享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谭大友:《城乡隔离危机与小城镇建设》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2

关键词:城中村;城乡一体化;城市化;城乡二元体制;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的允许和照顾,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及内陆开放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水平有了一个飞跃式地提高,城市化也在此过程中有了一个全面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就业需求的增加,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同时由于城市优越的公共服务、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较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也使得发展较好的农村居民由农村转向城市,从而导致农村常住人口逐年下降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导致城市规模扩张的一个诱因,原有的城市结构和城市容量已不再适应新兴的需求,城市自身便开始扩充自身的规模和优化结构,大量的郊区土地不断被划归为市政用地,城市内部的管理模式也不断升级。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先天资源优势和制约条件,因而其发展方向和定位规划也是存在差异的,为了便于共同发展,加强区域间经济交流与合作是必需的,大量以特色产业为主的新兴小城市不断增加,并初具规模。城市化发展的成果有目共睹,原有的城乡二元制体制正在不断瓦解。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由于我国计划经济的正式确立,户籍明确地划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在城乡二元制体制之下,城市居民和农民被禁锢在自己所处的单位内进行生产生活,相互间的交流较少,流动性也比较弱。这种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维系计划经济正常运转的要素。但是从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来看,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相比落后很多,农村地区的发展严重滞后。显然这种体制严重阻碍了城乡全面统筹发展,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日益显现。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发展城乡一体化。并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规划,并不是简单将原有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把农村土地包含到城市的统一规划之下,而是要保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同时确保粮食安全。一体化规划推动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原本以务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民,开始在城市自谋职业。关于农民工就业、住房、医疗、教育成了热点问题,而最吸引人注意的无疑是城中村问题,城中村为大量农民工在城市提供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居所,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城中村以其脏乱差的环境饱受社会诟病。各方对于城中村的去留与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使得城中村在当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充当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引人深思。

1城中村的由来及现状

1.1城中村问题的由来

城中村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偶然产物,它的出现与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紧密相连。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土地成为现代城市开发的重要资源,已有的城市土地已不在满足发展的需求,于是大量的农村土地和农业用地被政府征用。城市的规模不断地扩大,但农业用地不断减小,这就导致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农村不再是当初以从事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方式的生产单位,农村居民则转向城市基层服务业为主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农民原有的居住地逐渐转变成城中村这个复杂的“社会-空间”现象,它是我国城乡二元制体制下的特殊的空间产物,也是我国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

1.2城中村现状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具体划分为“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就使得城中村土地所有制形式与城市土地所有制形式在法律上有了清楚的界定,因而这也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难点所在。所有制的形式决定了城中村不能够轻易地纳入整体城市规划的体系之下,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繁华的大城市中依然存在着脏乱差的城中村和棚户区的原因。城中村本身有异于城市社区和农村。主要区别:①城中村的主要生产方式不是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以多种初级产业为主的经济综合体;②城中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依然是集体所有制,有别于城市土地国有制的属性;③城中村的人口流动性较大,外来人口比较多,常住居民较少;④城中村在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建设上严重落后于城市社区。

2城中村职能的思考

关于城中村问题的探讨研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范例已经很多,以往的学者大多从城中村的建设、治理、管理以及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关系角度来研究城中村问题。然而鲜有学者对城中村的职能进行过相关研究。职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职能表现为一个事物具备的功能及其发挥的效应,但同时职能受着外在条件的影响。在如今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特定时期内,城中村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同样也具备着自身所具有的特定职能。探讨城中村的职能,要将城中村这个独立单元置于社会大环境与大变迁之中,比较它在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及效果,诚然这种作用及效果是从一个积极的角度出发的。

2.1缓解公共资源压力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二元制体制的社会管理失控是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原因。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城市必然取代农村,同样城中村也不例外。在城市化早期阶段,城市规模远低于农村规模,而且城中村的规模比较小;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规模开始与农村规模持平并逐渐超过农村规模,这个时期城中村规模达到最高值;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规模远超农村规模,城中村规模最小。根据2016年出具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到2015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口数达到77116万,占总人口56.10%,农村人口数为60346万,占总人口的43.9%。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并且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可以说,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正处于中期偏后阶段,城市的人口还将继续膨胀。城市人口的问题是城市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对城市公共资源需求也将继续增加。如何正确处理好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这个冲突十分关键。在城市化背景下,大量的农民必然由农村转向城市,而城市在开发的过程中,并不能够给予每个由农村转向城镇的居民以充足的公共资源,包括住房、医疗、就业和公共服务等,这是受现时条件所制约的。在这种情况下,城中村这个特殊的环境就发挥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城中村内部具有一种很强的稳定性,城中村最基本的功能是为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居民提供了一个比较安定的住所。住房问题是当今中国一个重要的民生大计,城市人口激增,住房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尽管政府建设了大批的保障性住房、廉租房,但是仍然解决不了巨大的住房需求。城中村的内部密度大,空间利用程度高,为众多脱产的农民提供了一个暂时性稳定的住所。除此之外,城中村也缓解了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城中村内部具有一种内生性,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几乎每个城中村内部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商业体系,而且大部分城中村宅基地所有者都会出租自己的房屋,以此获得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城市化中期阶段,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公共资源的压力是无法避免的,城市无法给所有居民提供均等的且较高水平的公共资源与服务。于是城中村这种城市化背景下的产物,便发挥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缓解了公共资源不足的压力。

2.2促进城乡人口流动

任何时期,人口的流动都是存在的。中国的人口流动速度在改革开放前还是很慢的,改革开放之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愈发体现出来,使得原本生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地区的居民迁移到经济水平较高的地方寻找工作谋求发展,从而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从当今城中村的现状来看,城中村大部分人口都是租住在此的外来人口,本地人口占很少一部分。外来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必然需要一处稳定的住所,对于外来人口而言,城中村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他们能够花费极为低廉的价格在城市某得一处住所。城中村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了一个临时性的避风港,是他们能够根植在城市中的有力支持,也是吸引外来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使得城市底层行业的缺口得到填补。所以,城中村带动了城乡区域间的人口流动,使得外来人口得到更好的就业资源,推动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

2.3优化城市用地水平

土地是一个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既是资源,又是资产。土地是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中心能够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然而在许多城市的内部重要地区,存在着面积较大的城中村,潜在可开发的土地量巨大,这就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有利条件。发挥好这些区位条件优越的城中村土地,是城市发展的着眼点,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张的增长点。当然,在开发好城中村土地的同时,我们也要兼顾到效率和公平。追求效率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失去公平的原则,也会使得结果背离发展的初衷。在利用和发展好城中村土地的前提下,开发者最重要的要照顾到城中村土地所有者的合理关切,土地是他们的在城市立足和生存的本原,开发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安置好原有的城中村居民,保障他们以后住房,就业等基本需求。因而,通过积极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挖掘并发挥好城中村土地资源的区位优势,可以使得城市布局分工更加合理,城市用地水平更加优化。

2.4积淀城市传统文化

文化具有差异性,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凝练,是一个地区风土人情的集中展示,是城市走出去的名片。文化的传承需要一种长期稳定的载体,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城市化发展的代价是巨大的,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会渐渐的被遗忘与抛弃。城市一体化导致城市和乡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文化的传承迫切地需要一个稳定且长效机制的载体。在我国许多城市,存在着一些以保留当地城市特色传统文化而著称的老城城中村。这些城中村既保留了原始的建筑、生活习惯、生活器具,也保留当地的方言、戏曲等特色文化。像北京的菊儿胡同、南锣鼓巷、什刹海的民居等等,他们将老北京的四合院建筑、胡同、京剧、饮食特色和生活习惯完整地保留下来,是老北京人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对外展示的窗口。城市化的发展是有形的,而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却是无形的。城市化的发展破坏了城市传统文化的无形内涵,但是这种无形内涵将继续在城中村这个特殊的环境下积淀下来,是城市化大潮所淘汰不掉的。

3结束语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城市化发展推动了城乡的不断融合。从长远目光来看,城中村改造的目标是有必要的。城中村的存在与城乡二元制密不可分,城乡一体化就是一个突破城乡二元制的过程。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好在城市化中期阶段,城中村所发挥的特定职能,协调好各方利益,不给城市发展留伤口,推进城市化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何元斌,林泉.城中村改造中的主体利益分析与应对措施——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4):124-127+133.

[2]娄成武,张景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611-616.

[3]何元斌,林泉.城中村改造中的主体利益分析与应对措施——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4):124-127+133.

[4]孙聪,宋志达,郑思齐.农民工住房需求特征与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优化——基于北京市“城中村”调研的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7,(4):16-27.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3

【关键词】加快城乡一体化助推经济发展

1.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问题分析

目前,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合力已经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速率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但由于历史基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与农村还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制约农村发展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情况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纯收入;城乡基础设施与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小城镇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尽管这些年在改善民生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所办的实事前所未有,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显得滞后;公民综合素质差距较大。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重还比较低,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

2.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加强的重点领域

当前,吉林省经济形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在政策与体制、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市场体系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2.1深化改革,促进城乡政策和体制的一体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体化;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统一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发展条件的一体化;统一规划,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制度建设的一体化。

2.2以发展为动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在发展,根本在产业,要把加快城乡产业聚集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物质支撑。一方面要突出大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实际,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把投资拉动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求大城镇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打造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通过推进农村新型工业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2.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市场建设一体化目前农村商业流通设施缺乏;农村资本市场建设严重滞后,金融服务严重缺失;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服务市场无序,服务质量比较低;农村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益低。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应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根据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引导城市要素资源“下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4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生产力布局一体化按照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突出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加强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依据经济和环境特征,应适度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的区域城镇、集镇体系规划与建设。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全省各地应充分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确定主攻方向组织生产与加工,使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区域化与专业化的产业系列,从根本上转变散而杂、产业趋同造成的资源浪费局面。在工业产业布局上,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先导,依据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统筹考虑城乡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引导适宜的工业企业向县域经济开发区转移,实现各园区的错位发展,使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同时,有效引导乡镇企业集群发展,拉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2.5坚持创新,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加大对村镇一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大力发展以“绿色证书”和“蓝色证书”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城乡文化娱乐一体化。探索城区文化设施与农村连锁运行、管理、使用的新路子,把社区文化延伸至农村,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文化的广度、深度。文化宣传部门应当组织城市文化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与村镇结对子,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乡文化联动;推进城乡信息共享进程。目前,城乡信息共享程度低,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失衡,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加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因此,必须把信息共享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事业,应得到制度保障。信息共享应首先保证渠道畅通,全时空多渠道传递信息。

3.加快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保障措施

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上、产业政策上和在体制改革上实现城乡统筹。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应强化和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3.1全力推进体制创新按照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健全机制的原则,以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财政支持和发展动力。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紧紧抓住中央大幅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耕地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态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连接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3.4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打破城乡壁垒,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解决农民工进城居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问题。

3.5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应突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抓好农民最急需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应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信用合作。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空间结构;商贸流通业

城乡一体化背景

(一)城乡一体化内涵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基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将乡村与城市结合,实现以城镇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资源环境以及市场为彼此所利用,从而完成城乡两地经济、空间、社会以及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来讲,城乡一体化并非是指城乡之间要达到无差异,而是要将区域的各生态群落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生活、生产活动的合理分配。虽然城乡之间的收入、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是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在于使得农村和城市在经济发展、政治权利以及生活质量等个方面在整体上相差不大,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各要素在两地之间自由、平等的互换,形成以工惠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乡关系。当下,我国已经在整体上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进程时期,同时,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时期。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现状

首先,在城镇化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关键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明显提升,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来说,无疑是一大推力。截至到2010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49%,城镇的人口数为6.6亿,较之欧盟要多1/4,是美国全国总人数的两倍之多,城镇化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已经近中期水平,且其发展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明显提升。公共交通以及轨道建设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住房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速度加快,居民居住环境和住房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城市住宅的成套率现已高于80%。其次,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已初显成效,农村面貌大大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快速发展,自2006年起,中央在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投资了590亿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十一五”期间,农村的公路新改建总计达156万公里,至此农村的公路通畅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电网覆盖率方面,农村现已大于了95%,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居民以同等价格用电。此外,在能源节约、危房改造、义务教育普及以及新型医疗覆盖等方面,均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城乡一体化与城镇空间结构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建设现状

首先,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不能够适应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空间结构主要有域面、通道和节点三个要素。其中,域面主要指的是经济作物以及农作物;通道主要包括信息网络以及交通网等技术设施建设;而节点包括有乡镇、城镇企业的聚集地以及乡村聚落处。这三大要素的自身在空间上的排列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形成了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对我国的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对城镇的空间结构进行创新尤为必要。空间节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的重要保证,并要求各区域内的节点要有一定功能分工以及等级规模。但是,我国目前的大部分乡村地区仍旧保持着绝缘配置局面,彼此之间关联很小,约束了农村的节点规模,使得城镇与农村二者之间不能够均衡发展,弱化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作用。其次,村落的在空间面域上呈现碎片化。由于我国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按照农村户口来对土地进行平均分配,使得农村的可用土地被进一步碎化。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0.14公顷,如果按每户四口人来计算,那么每个农户的耕地平均少于0.7公顷,且这0.7公顷的土地还会分布在4、5处。农村生产的这种分散化以及小规模化,使得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很大阻碍。一方面,土地的分散不仅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同时由于地少,农户对于新技术的需求很低,加大了农业类新技术的研究动力和推广的难度。另一方面,小面积的土地分布使得农户普遍形成候鸟式在乡间和城市之间的迁徙,以求土地劳作和打工两不误,农户劳动力没有办法无顾虑地顺利转移向第二、三产业,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此外,当下的城乡之间的空间通道联系仍不够密切。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村镇存在较多的历史欠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约半数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7%的农户还没有配有卫生间,2%的村庄还没有通上电,57%的行政村还没有公路通达。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通信以及道路设施大多只与一等级的城市和网络形成衔接,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城镇空间结构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山西省为例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之上,轮廓分明,山西省全境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1.6%。山西省南北间距较长,最南端为芮城县张村南,为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同时山西省也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地型地貌是山西省的特征,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当前山西省共有11个市,119个县(市、区)以及1215个乡(镇、街道)。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山西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62.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3.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85.6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1%。由此可见,当前山西省的居民更多的分布在城镇当中,城镇化率达到53.79%。由城市常住人口分布及城乡人口分布情况数据可说明山西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表明山西省已经逐步向城市型社会的社会格局进行转变,城乡一体化进程得到了较为深入地推进。1.受地势影响,城市呈分散式布局,影响流通效率。山西省的特征是山地型地貌,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二分川,八分山”,由于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的空间布局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情况。山西省山脉多,地势不平坦也对山西省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阻碍。山西省全省75%的城市分布在中部的盆地中,而东部和西部虽然占地面积大,但是由于多为山区,而只分别有3个地级市和1个地级市。全省城镇分布呈现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散型的分布形式,中部区域流通节点密集、东西部流通节点少,极大地制约了城镇商贸信息流、物资流和物流的相互流动和发展。2.人口分布不均,城镇发展水平各异。根据山西省政府2014年进行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2014年底乡镇人口分布和各地级市常住人口分布如图1、图2所示。由山西省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数据看出,当前山西省11个市人口分布略有不均,运城市、临汾市、太原市常住人口分布最多。其中忻洲市、朔州市、阳泉市人口分布最少。因这三市所分布的区域正好位于山脉多发之地,因此常住人口大大少于其他位于平原、盆地或地域相对平坦的城市。山西省是能源大省,这些大中城市多为工矿业城市,因此人口多,城镇建设快,商贸流通快;而中小城镇的发展水平较低,商贸流通业也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农村地区,商贸流通发展极其落后,甚至没有。3.乡镇交通设施十分落后,空间通道建设不足。受到山地丘陵山区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相比中小城镇而言,山西省大中城市的城市交通建设较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对于地处东部和西部的城镇以及乡村来说,交通道路建设存在极大的不足,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2014年山西省公路货运输量来看,2014年太原市货运量达到14206万吨,临汾市货运量达到12877万吨,晋中市达到9911万吨;而晋城市只有5042万吨,阳泉市只有4489万吨,朔州市仅有2253万吨,各个城市的公路货运量差异十分大。

(三)城镇空间结构再造的建议

1.着手城乡整体规划,对城镇的空间节点进行重构。立足于区域视角对城乡进行整体的规划是推进城镇空间布局的要点。与传统城市规划不相同的是,城乡的整体规划方案中应当要同时包含乡村和城市,而不是仅仅将乡村作为城市规划的背景;也不仅仅是对城乡用地的进一步建设规划,还要同时对生态敏感区域、农田以及绿化隔离区等各类土地的统一规划。针对当前农村用地的特点,对于农村空间结构的创新应主要着力于集中建设方面。首先,在市域或县域层面上,要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村庄发展进行研究,并就此对城乡之间的发展进行统筹、对相邻的村镇进行协调,从而构造中心城镇——一般性城镇——中心村落——基层村落的网络体系;而在镇域的层面上,要对村庄的布点进行系统的规划,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从中选取发展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同时兼顾周遭的零散村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居民规模小、密度大、服务对象分散、浪费土地的局面。2.以城乡的产业分工为基础,对城镇的产业空间体系进行重构。空间结构中重要的要素流和商品流,主要是取决于产业空间的配置。城乡一体化对村镇的空间配置提出要与中心城市形成互补又错位的要求,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我国城乡分工逐渐体现出工业由中心城市向卫星城市扩散,农村分散工业向中小型城镇集中的趋势。第二产业逐渐会由中心城市转移向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病和城市病,同时还可以将城乡之间过度竞争和产业同构的问题有效解决,从而在城乡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技术、经济联系。中小型城镇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生产性,并扮演者中心城市将技术及经济力量向农村转移的中介和农村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节点。同时,农村以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来满足周边城市对农村要素和资源的需要,从而取得农业的经济效益并更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这一趋势的基础上,原则上农村不再在农村进行工业相关布置,而是积极地将工业引向城镇。3.城乡共建为基础,对村镇的空间通道体系进行重构。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要有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交通系统能够与之适应。公路是目前村镇只要采取的运输方式,而村镇中可用的高速公路和省干线等主要是在考虑大区域的需求角度而建设的,这些主要的公路干线作为带动区域路网骨架而存在,带动该片区域的发展,但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其建设却不足以起到预期中的效果。村镇公路建设是能够保障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方便居民出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来看,村镇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要以满足基本的运输需求和交通连贯性为基础,向着等级化、网络化、标准化发展。同时,要考虑到其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致,建立与发展模式匹配的场站层次和路网结构。

城乡一体化下商贸流通业分析——以山西农村为例

(一)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山西农村的流通主体趋向多元化。目前,流通领域的主体以个体农户、供销合作社、经纪人、龙头企业、批发零售商等为主。这些流通主体在农村市场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见图3)。截至2009年,山西省的农村经纪人就有50万,其中,已初具规模的超过10万人。农村合作社的资产总额超过163亿元,收入总额超过73亿元,年盈余额达17.5亿元。农村的流通客体规模逐渐扩大,流通市场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建成框架。此外,当前山西省“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108个县(市、区)通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提升,96.3%的国道、85.5%的省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交通“两通一硬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车和街巷硬化“全覆盖”;13%的乡镇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山西省商贸流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商贸发展中“卖难”“买贵”等问题。

(二)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流通体系落后。一方面山西农村的基础设施在建设上初具成效,但是同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山西省中个别省市由于地势原因,流通体系建设受阻,造成了流通市场的发育还不健全,在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不能够满足商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通和农村流通市场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山西省的城市分布零散,而当前山西省流通体系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程度不高,农村市场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高信息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尤其是山西省南北两端的农村市场需要有效地信息交流和沟通,才能够避免北部山脉多发的农村处于信息孤岛的情况。此外,农产品的交易场所主要是集贸市场,市场中多采用摊位式的运营方式,由于现代化设施缺乏,市场中加工、物流配送、保鲜等服务还没有配备。粗放式的运营模式使得农产品无法实现大规模交易。2.流通主体与市场衔接程度不高。山西省的流通主体主要是单个批发商、经纪人以及个体的商户,而山西省的农村人口数量少,个别农村地区的农民甚至没有能够走出大山,因此这些流通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畅通、专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也不高。我国的农村目前采取的仍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户通常是独自生产、耕地的面积也较小,农民以个体的身份参与到农场品的交易中,而不能够直接与运营商、批发商等中介结构达成协议,在流通市场中没有主动权,议价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运营商和批发商管理水平较低,规模小,远不能扮演农村流通主体的角色。由于流通过程和信息技术不能够实现有效的结合,流通各环节不能够有效畅通衔接,流通的成本高,效率低。由于农产品的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还没能真正成为流通主体,使得市场需求与流通的农产品不能够有效衔接,不能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山西城镇空间结构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再造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流通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要从山西省农村的基本条件着手,完善并加强其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流通信息的利用水平和带来的附加效益。首先是要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各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村级的网站,将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并积极吸收外界有关日用品和农资的信息。对农村现有的网络进行升级,避免重复建设,改变分布分散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信息网的信息质量。其次,要根据流通市场的多层次主体,对信息的主体进行多层次的培育,并由于建立更为高效的流通信息体系。对于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要努力为交易双方提供更为全面的商品和交易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通过自动化操作、电子化的交割形式,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实用性。最后,要对农村流通网的物流网进行升级,对第三方物流、网上订单等更为先进、便捷的方式进行推广和普及。

(二)引进先进流通方式以缩小城乡差距

要将先进的城市流通方式向农村引进,进一步缩小城乡流通方式上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府应当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并将城市的先进物流手段引进农村,从而促进农村流通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技术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鼓励农村的流通企业抓紧接触并应用订单农业、电子商务、连锁市场等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实现流通交易市场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要鼓励发展农超对接模式,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向社区菜场以及便利店的产品配送,实现农产品的组织化、规模化,鼓励大型的流通企业在山西农村发展特许经营和直营连锁,将当地传统的小店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通过加盟来实现连锁经营,为农村小型的流通企业提供统一管理、采购、核算以及配送,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日用品流通的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流通对服务质量和盈利能力。综上,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农民创收的根本途径之一。城镇空间结构创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条件,而城镇的流通业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于推动城乡发展来说,都是关键性的支撑力量。当下的城镇建设流通业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关键在于从自身探索和他人的先行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而更好地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加藤弘之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C].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冯明.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3(10)

3.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钟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2(22)

5.高柳珍,吕文鹏.渠道创新视角下的农村商品流通模式[J].改革与战略,2012(5)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5

一、东山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及金融服务总体情况

(一)东山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提速

2012年,东山县被漳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县,为统筹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共东山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中央、省、市有关城乡一体化的决策部署,立足东山实际,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及《东山县2013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案》。提出以“一岛一城市,一岛一景区”为统领,努力探索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建”的一体化发展之路,为漳州市乃至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2014年10月,漳州市委根据东山县政府提出的《东山县2013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案》,将环东山岛经济开发区作为推动漳州经济增长的四大增长极之一,为东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东山普惠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

一定成效。东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东山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为此,人民银行东山县支行根据东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具体目标、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情况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结合当地金融发展实际,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抓手,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有效落实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2013年工行漳州分行等10家市级金融机构陆续与东山县政府签订了城乡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200.6亿元,至2014年12月末已履约金额120亿元,占签约金额的60%。此外,提前1年完成该县提出的推进城乡一体化三年基本见效具体目标①中的工业化率目标。

二、东山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普惠金融实践模式

模式一:实施“银政合作主导型”融资模式,建立“政银企三位一体”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联动机制

(一)落实银企对接和开渔资金。定期加强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的信息沟通和会商,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形成“政府支持重视,银行主动配合、企业积极应对”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新格局。

(二)研究制定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主动为政府相关部门搜集城乡一体化项目资料,针对2013~2015年东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项目,多次与当地发改、经贸部门进行协调研究,形成《东山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揽子计划》,明确融资需求总量、支持重点和方向及各类项目的融资解决方案,继而推动当地政府出台《金融支持东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转发各乡镇及县直各单位执行,为普惠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三)建立东山县企业应急工作机制。在当地人行的积极推动下,东山县政府先后建立了企业资金应急处置联席会议制度和东山县工贸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资金,为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加强行政推动,激活市场功能。当地政府出台《东山县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按万分之五提取奖励基金,再按照各金融机构在新增贷款中的贡献度进行奖励,以此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和服务深度。

模式二:实施多元化融资模式,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造血”动力和活力

(一)采取制度先行,确定城乡一体化金融协作共建机制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组织制定出台《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东山县船舶所有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东山县海洋经济强县普惠金融服务方案》《东山县金融生态县实施方案》等,为东山县金融支持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总体创新思路与目标。

(二)加强抵押担保机制创新,着力缓解“三农”融资难

1.创新船舶所有权抵押贷款,有效盘活广大渔民渔船固定资产。2006年,东山县在福建省率先推出船舶所有权抵押贷款,有效解决广大渔民购建钢质渔船担保难问题,推动东山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走出一条渔民增收、银行盈利、政府满意的多赢之路。至2014年12月末,全县共有钢质渔船948艘,数量居全省县级之首。全县累放船舶所有权抵押贷款1786笔,金额18.55亿元,占漳州市该类贷款金额的70%以上,占全省该类贷款金额的40%,业务量居全省县级之首。2.推动物流金融担保服务创新,有效盘活广大水产品加工企业库存产品。在漳州市率先办理水产品仓单质押融资,至2014年12月末贷款余额800万元。3.发放农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有效盘活农户房屋资产。指导农行东山县支行在全省创新开展以农房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作为抵押的农村个人住房贷款,用于农户购置安置房,有效支持东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至2014年12月末,全县累放农村个人住房贷款34笔,余额192万元。4.开办农村消费贷款,支持广大农户建房装修。东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办农村消费贷款,解决广大农户建房装修融资难问题,采用保证、抵押、质押等方式,发放用于农户房产的购建、装修等消费贷款。最高授信额度为1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5年。5.在全省率先开办“中银渔融通宝”贷款。中行东山支行在福建省率先发放“中银渔融通宝”贷款,发放给从事海水捕捞产业的中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最高贷款金额可达1000万~2000万元,至2014年12月末累放28笔,金额6576万元。6.推出多样化贷款担保方式。各金融机构还根据东山海洋经济特点,拓宽贷款担保范围,主动向上级行申请,创新开办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惠农卡循环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国际贸易项下订单融资、发票融资、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等,扩大了对海洋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形成特色化、差别化和多样化服务。

(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形成城乡一体化试点推进合力

1.发展绿色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节能环保信贷产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成一家企业参与福建省首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竞价会,成为福建省首家成功办理碳排放交易的企业。进一步增强项目业主节能减排的主动性,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2.大力推动直接融资,满足城乡一体化多层次的资金需求。如东山县海魁水产集团于2012年5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德国上市的水产企业,也是全省首家水产上市企业。

模式三:关注重点民生项目,为城乡居民享受公平统一社会保障创造条件

(一)根据发展城乡一体的卫生事业要求,降低贷款门槛

针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共财产不能作为抵押物,县财力拨付不足,医院迁建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中行东山支行采用“信用贷款”和“中银流水贷”②的方式,分别贷款给东山县医院950万元和东山县中医院160万元用于医院迁建,有效促进了东山县城乡一体的卫生事业发展。

(二)根据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之大力推进交通路网一体化要求,采取“引银入东”方式解决

针对农村交通干线公路建设融资难,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人民银行东山县支行积极与政府协调,采取引进域外银行机构与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引进域外银行发放基础设施贷款1.3亿元,使全县农村公路实现水泥路“村村通”。模式四:完善辖区金融组织体系,提升城乡金融服务水平提请县政府有关部门着手推动成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及典当行等农村小微和准小微金融机构。至2014年12月末,东山万祥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1.56亿元。东山润鑫村镇银行获批筹建。推动福建省水产行业第一家典当公司———东山县银海典当行有限公司成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14年末,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38个,比2013年末增加4个。模式五:持续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为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人行东山县支行积极组织相关金融机构与行政村开展“银村共建”“银商合作”“授信千家万户工程”等活动;提请县政府建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奖励机制,提高网点服务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农村助农取款业务,目前业务覆盖辖区61个行政村,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有效缓解东山县未设金融机构网点乡镇村民临时小额取现的难题。针对渔区支付结算活跃,银行网点和自助设备稀少等情况,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渔区推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推动手机支付在水产品“产、供、销”领域的应用。模式六:构建“信用船”评定机制,有效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2012年,人民银行东山县支行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福建省首推“信用船”评定制度———《东山县“信用船”评定暂行办法》,协同东山县农联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信用船”评定工作。2012~2014年共评定“信用船”37艘,并以此为基点,用“以评促建”和“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辖内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评比活动。目前东山县的农村信用体系日益完善,农户信用档案建档面100%,共评定信用村4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0%;信用镇3个,占比42.86%;信用户3858户,贷款余额1.54亿元。

三、东山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总额巨大,融资潜能有限,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存在困难

城乡一体化建设融资平台经营性收入有限,资金链紧张,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民营资本、直接融资等其他渠道参与占比较低。至2014年末,东山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辖外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约107多亿元,占2013~2014年东山县城乡一体化自筹项目投资总额的近28%;财政和Bt项目计划投资97.9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25.24%,城乡一体化资金来源“一靠财政二靠银行”的传统模式尚未改变,如果缺乏足够的金融市场资金介入,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目标将难以实现。

(二)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与低收入群体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截至2014年末,东山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206万元,同比下降74.19%,笔数45笔,同比下降76.56%,当年全辖没有新增此类业务。农村“三类”居民③贷款余额1209万元,同比减少20.72%,贷款笔数427笔,同比下降8.96%。又如,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还远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愈加凸显。截至2014年末,东山县农村信用社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2亿元,比年初下降3.11%。

(三)农村抵押担保机制的不完善是制约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人口的城镇化涉及自然村搬迁、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安置房、农户自筹资金用于装修搬迁等,大部分农户因自有资金有限,需向银行贷款,除了现有的安置房外,没有其他抵押物。但由于安置房的土地属集体用地性质,按相关法律规定不能办理抵押登记相关手续,存在融资抵押难问题。同时,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体制尚未建立,农户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还无法办理,直接影响了农村土地的集中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水产品中小微企业传统的抵押方式也无法满足融资需求。

(四)支付体系建设的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从金融基础设施配置看,东山县金融机构自助银行为27家,其中,城镇21家,占比77.78%,网点密度2.31家/万人,农村地区仅6家,占比22.22%,网点密度0.58家/万人;特约商户456户,其中,县城352户,占比77.19%;普通poS终端用户412户,其中县城256户,占比62.14%;电话poS终端用户1526户,其中县城852户,占比55.83%。从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看,农村地区金融创新相对滞后,基本上只有人民币存取款、柜面支付结算、支票等传统业务,新兴业务产品如理财、网银、保险等在农村地区推广缓慢。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创新,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1.完善涉农领域信贷创新机制。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围绕农村“海、房、地”资源特点,进一步推广海域使用权以及订单、仓单等抵质押贷款,推广村级担保基金、各类农业补贴收益等担保贷款。全面摸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覆盖面情况,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办行”服务机制,以及设立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特色支行等。2.抢占电商时代商机,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账户开立、支付结算、存款和存款类产品、外汇兑换等基础型金融服务,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积极探索运用以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调整和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和流程。3.推进融资多元化建设,助力海洋经济发展。要采取“本土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发展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产业投资基金等风险容忍度较高的股权投资业,支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大力发展多元化融资,扶持和推动融资租赁、信托等金融产业健康发展。加快直接融资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整合各方面金融资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支持涉海企业参与政府Bt、Bot融资项目建设,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控股、参股等方式参与投资建设公路、水运、港口码头设施等项目。

(二)推进担保方式创新,满足多元化信贷需求

1.结合东山“海洋”经济特征,创新丰富涉海担保方式。要对进入产业化阶段、产品经市场检验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支持其开展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募集资金加快发展;对处于初创期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搭建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帮助海洋经济中的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引入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获得股权融资支持。创新港口物流金融服务,加大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的信贷支持;引入金融仓储模式,大力发展仓单质押、存货动态质押等创新业务,满足港口物流服务体系中仓储、流通、交易等各个环节的融资需求。大力拓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股权、商标权等动产和无形资产抵质押范围。2.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大力发展免担保小额信用贷款。各金融机构要在健全信用评估评价的基础上,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小额信用贷款的覆盖面,让更多贫困户和低收入群体都能获得金融服务,提高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三)推进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

一要深入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拓展助农取款服务业务范围。推广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发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支撑作用,不断扩大和延伸“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与触角。二要加快金融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改善金融iC卡受理环境,为全县公交线路提供金融iC卡或闪酷卡;安装poS机等自助设备,实现全县公交线路刷卡收费。

(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6

1、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开展

近年来,全县文体旅游工作坚持“抓队伍、促工作,抓城区、带乡村,抓活动、促繁荣”的工作思路,适时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乡村文化、展馆文化展演等活动,使全县文化活动不断,异彩纷呈。一是成功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国庆、建党节等节庆活动,建设省际门户城市论坛、重大项目招商、人文书画展览,湖赏花节,金秋菊展文艺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及纳凉文艺晚会130余场。二是举办了“爱我祖国、爱我家乡”全县中小学生读书演讲比赛活动和“创建学习型城市”读书活动。三是认真组织了重大节日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春节、元宵节社火表演、春联义写、灯谜晚会等。2013年元宵节举办了“庆元宵社火大赛”,盛况空前。同时,加强乡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组建乡村农民自乐班44个268人,老年腰鼓队1个120人,每年开展自乐班演唱活动300余场(次),全县农村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四是扎实开展送戏下乡”。我局以全省“三下乡”在长举办为契机,精心策划,以文工团为主体,创作编排了一批反映我县城镇建设、文明县城创建、计划生育,宣传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宣传法律法规、禁烟、戒赌、庆祝建党节、宣讲十等内容的综合文艺节目,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按照送戏进村镇、进社区、进企业的原则,已深入全县11个乡镇巡回演出200余场次。五是年均举办各类书画、摄影展5次。六是2013年夏季开始,在全县城乡“健康工作、幸福生活”清凉之夏系列文化活动,从7月23日拉开序幕,已开展8项大型活动,高潮迭起,受到群众好评。

2、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近年来,在我局积极争取下,目前已建成乡镇文体综合中心1个(镇文体中心),建乡镇文化站9个、社区文化站2个,为所有文化站配备了灯光音响、阅览室设备。全县共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修筑文化墙3000多米,文化广场105个(含镇村自建一部分,农工部建设一部分,文体局争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一部分),向省、市体育部门争取体育健身器材200余套(件),在县体育场对47个村文化广场安装使用。能够满足大部分乡村群众健身锻炼需求。为105个村级文化室配送了锣鼓、锣鼓服、秧歌服、乐器、光碟等活动器材。建成农家书屋160个,数字农家书屋10个,我县率先在地区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农家书屋的建成为农民提供了基本阅读平台。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县级中心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1个,村级160个,社区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实现全覆盖。2011年7月起免费开放“两馆一站”,即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为全县城乡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3、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正式启动。工作开展以来,共采集非遗保护项目资料116个,其中《道场》、《柳毅传书》、《庙宇泥塑习俗》等3个项目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家沟背芯》2013年已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道场》、《柳毅传书》、《庙宇泥塑习俗》、《武家沟背芯》、《崔少峰社火脸谱》、《门楣斗格》等六个项目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毅传书》、《赵秋娥剪纸》等20个县级非遗保护项目已向社会公布。2009年,县文体旅游局被评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在全省县级首家编辑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4、强力整治文化市场

为了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不断加强市场执法队伍建设,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后,在县文化市场稽查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深入落实执法责任制,强力整治网吧,累计召开网吧业主会议1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400人次,及时纠正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上网登记不实等违规经营行为;加大学校周边、图书门店等重点区域文化环境整治,累计收缴非法出版物和光碟2026册(套),有效地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2006年以来,我局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先进集体。

5、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全县文艺工作者共创作反映新农村建设、社会发展、抗震救灾、反腐倡廉等剧目40余个。拍摄百家碎戏20余部,其中《佳期》、《鬼宅》、《黑崖》等作品已在省电视台播出。积极支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采风活动,创作出了讴歌新时代、赞美新生活的戏剧、曲艺等文艺作品76篇。出版了柳月明等一批文艺爱好者编著的《中华天地之歌》、《西山秋痕》、《风梅》、《大路放歌》、《庙宇文化》、《守候》、《跬行臻踪》、《清风曼语》、《安居集》、《泾水激扬》、《泰山庙》等专著和文化艺术丛书。地方文献出版年均5-8种。

6、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我县文化产业底子相对薄弱,2011年,省、市把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纳入年度责任制考核项目。我局坚持把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面向市场,创新体制,激发活力,提升文化品位,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县人民剧团更名为文工团后,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按照“新旧结合、以新为主”的思路,创新剧目,拓宽市场,扎实开展送戏下乡活动150余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县形成以广电传媒、图书音像、节庆活动、休闲娱乐为主的文化产业群体21个,从事文化产业人员2130人;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48家,其中家电销售门店21家、音像零售出租单位9家、印刷业2家、图书报刊销售店8家、网吧5家、KtV厅4家。发展加工、销售牛犊膜、锅盔企业1个、作坊16户,水豆腐、酥肉经营门店23个;成立了县妇女刺绣合作社,带动全县2000多名妇女从事刺绣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推动全县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2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26.09%(市定指标为24%)。2013年市上下达我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28.5%,我局及时和统计部门协调、沟通,确定35个文化产业单位为抽样调查单位,经我局与统计局统计2013年1至6月分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287千元(2012年1至6月分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187.4千元),同比增长2099.6千元,截止6月底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33.93%。

二、存在的问题

1、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够。虽然我县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部分镇(社区)不重视文化工作,指导和引领乡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工作不力,文化活动阵地和设施利用不充分,甚至被挤占和挪用。部分村文体活动设施管护不力,损坏、丢失现象时有发生,设施有人用无人管。直接影响了乡村群众正常开展活动。

2、文化工作人员缺乏。县文体旅游局仅有6名编制,负责全县文化、体育、文物、旅游、新闻出版工作,目前全局有工作人员15名,副科以上人员8名,司机2名,财务人员2名,业务干事仅有3名,人员缺乏已成为制约文化工作的瓶颈。文化馆现在执行1992年编制,编制数4人,县文化馆专业队伍大学本科以上6人,占总数的60%,但专业技术人员仅有3人,其中中级职称仅有1人,专业人员严重欠缺;县图书馆市、县编制部门虽已批复11名编制,但至今未落实工作人员。乡镇一级文化站只有一个工作人员,还兼职宣传干事,包村等工作,严重影响了文化工作在镇、村一级任务的落实。

3、文化阵地不稳定。县文化馆、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数次搬迁,导致开展活动不经常,读者意见较大。现文化馆、图书馆位于文体大楼三楼,由于无取暖设施,冬季图书阅览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4、文化生活单一。现在农村正常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缺乏活力和骨干力量,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开展活动较少。

5、文化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多。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产业核心层(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文化产业层(互联网、旅行社、游览景区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相关文化产业层(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三个类别。由于大多数人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认识模糊,目前存在:由于文化产业涉及单位多,统计存在一定难度。文化产业类别较少,培植发展文化产业有一定难度。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人员素质较低,有待进一步培训。文化产业产品包装简陋,有待改进。

6、文化体制改革虽已完成,但文工团工作人员统筹至今仍未办理,导致文工团创作、演出积极性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省、市、县财政支持,增加对镇、村文化事业的投入,设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解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经费保障问题。积极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建设。投入一定资金,用于镇、村开展文化活动。建立县、镇、村(社区)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满足镇、村(社区)居民就近、便捷享有公益文化服务的需求。

2、加快理顺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单位管理体制,更加有效地管理、指导、监督镇、村文化工作,激发基层文化工作活力。

3、加强文化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积极探索本地区文化活动特色,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乡村文化人才普查,加快对农村文艺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镇村文化工作队伍中,稳定镇村两级文化队伍,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使文化活动实实在在地惠及广大群众。

4、组织专题文化讲座、文化讲堂、大力宣讲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形成自主、自觉、高雅的文化消费观。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群众文化向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文化不只是电视网络,文化不只是唱歌、跳舞、锻炼身体,文化的外延十分广阔。各相关单位、各镇村干部要千方百计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要从地区品牌特色的形成,农村发展、农村致富的需求、农村自身兴趣爱好的满足、农村文化品位的提升等方面来考虑,多开展一些农村科技实用技术的培训讲座传统技艺的传承,提供指导、示范。

6、选调人才、培训提高,充实队伍,重点搞好农村文化生活服务工作。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要求,十二五期间,每个村要配备3名文化服务人员,分别是文化干事、图书管理员、体育健身教练,镇文化站应配备3-5名工作人员,由于体制等原因,基本未落实。建议政府部门尽早为乡镇文化站、文化馆、图书馆调配、招聘专业人员,充实队伍。

7、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文艺创作、民间文化保护和基层文化工作的激励机制,安排专项奖励经费鼓励、扶持群众文化工作。县上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县性文化品牌评选活动,并对活动中优秀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给予奖励,以推动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7

    论文摘要: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相应的总结了不同的概念。例如,“现代化” 、“工业化” 、“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等等。只有明晰概念,明确其内涵,才能站在时展前沿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和方向,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落实。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个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坚持内因外因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 

1.在现实实践基础上,重新解读有关城乡发展问题的概念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贯穿社会发展的主线。城市与乡村即使在二元分割体制下一直都维持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策的关注点不同,导致二者发展程度的差异。 

“城乡一体化”,通常指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规划上协调、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对早期“城市化”内涵的具体化、明确化和时代化。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城市化”的片面理解,使得其内涵发生了质变,“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无疑使“城市化”的真正内涵得以诠释。“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或者说一个题目、两篇文章。既要注重在“乡”字以外做文章,坚持推进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更要紧紧围绕“乡”字做文章,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 

2.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1)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外城市发展史证明,大城市有着难以替代的规模效益、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1在处理城乡发展中,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决定的,城市化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要继续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点建设省辖市,带动县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重农抑城,依然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劳动力。实际上,“膨胀病”和大城市并无必然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因素、管理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把发展重点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要转移、压缩、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先进产业与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大城市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着眼整体规划,统筹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 

2.1 破除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是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存在的关键。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措施增添动力和活力。立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金融组织向农村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产业发展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加强事前指导、事中服务和事后问效,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它不仅对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影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遵循国家对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规律。1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要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开发建设用地和非农产业用地等。 

2.2 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实现城乡产业均等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理应是农村经济的支撑,它是农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农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工商业为满足城乡人民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工商业、服务业是城乡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多种产业。1)实地考察当地的能源、资源、劳动力、交通等因素,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逐步做大做强,适度发展企业群;2)根据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鼓励城乡居民探索建立投资有限公司,引导集聚社会资金建设农村;3)提高农村原有的农药供药商科学管理的能力;4)对农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建立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农民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 

参考文献: 

[1] 阎书钦. 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j]. 河北学刊,2008,(01). 

[2] 李怀. “城中村”研究的三种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06,(03).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强化;八滩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023-02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镇和乡村之间资源自由合理流动,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补充、高度依赖的一个整体,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种概括性描述,是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较高阶段,而区域中心镇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中心,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滨海县行政区划设五汛、蔡桥、正红、通榆、天场、东坎、八巨、八滩、陈涛、滨海港、滨淮、界牌12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滨海港经济区2个园区和滨海工业园区、滨海沿海工业园区2个工业园区。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滨海县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带着这一思考,笔者近日在盐城市50强重点镇之――滨海县八滩镇进行了调研。

八滩镇作为盐城市50强重点镇之一,全镇共有22个村居,8.6万人口,由原八滩镇和新港乡合并而成,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光照充足,雨水充沛;交通优势得天独厚,省道5008、226、327、县道坎振线贯穿境内,西距沿海高速20公里,东距滨海港港口15公里;产业经济发达,共有华圣、伟新、美逸等定报企业14家,税收超100万元以上企业8家,500万元以上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是江苏名镇之一。近年来,八滩镇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了“白酒名镇、纺织大镇、商贸重镇、农业强镇”的重点镇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

一、目前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八滩镇地处苏北农村,农民长期以来除务工外,一直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市场观念淡薄,由此造成镇域的特色副业如柴帘、红薯、粉丝等许多市场发展前景好、经济收益高的产业无法实现市场化生产经营,农民各自为阵,形不成规模产业。如红薯种植这一传统产业,亩产可达6000斤,收益远高于玉米等传统植物,在八滩可大面积推广,但因无规模的龙头企业,无法大量消化农民产出,农户的红薯种植仍只满足于自家食用和零星销售,收益较低。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范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与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健全,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内容上,无论是产前或产中的信息、金融、技术等服务,还是产后的储运、销售等服务与保障仍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市场信息不灵,严重影响农民的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例如,近年推广的荷兰豆种植,有专业的引进的销售服务,但因缺少技术支持,农民收益低,使农民对该种植结构调整态度冷淡。

3.民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我镇村民因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制约,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缺乏经济发展必需的积极理念和冒险精神。近年来的政策优惠和经济发展使农民物质生活条件大有改善,但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依旧,致富困难。虽经县、镇多次组织的农民集中培训,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有所转变,但转变缓慢。

4.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虽然我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S327通车,农村小康路建设加快,村村通公路,但是老镇区改造缓慢,通往相邻镇区道路老化,农村道路建设不均衡,水系沟通不畅。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均衡,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

5.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镇域企业吸纳劳动力数量减少,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劳动技能、就业观念等因素,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去年全镇转移劳动力2300余人,本镇区企业吸纳劳动力1400余人,较去年有所下降。

6.农村社会保障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起步较晚,另外在教育、医疗、社保、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不配套、不完善仍然制约着生产要素特别是农村人口、土地与劳动力不能按市场规律进行流动,农村土地负荷难以减轻,农村城镇化进程难以加快。

二、对策和措施

1.在规划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树立全面的规划理念,打破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离、管理分治的思维定势,加快推进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农民集中居住社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到规划全覆盖。特别是在利益上注重城乡利益的一体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工业、农业园区建设,有序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社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中枢纽带作用,实现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捆绑,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2.加快产业发展,提供统筹发展经济支撑。优化产业布局。不断调整城乡工业、农业、服务业布局,企业向园区集中,积极推进镇民营创业园建设,围绕“白酒制造、纺织服装、机械加工、高效农业”四个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打造特色园区;农业要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向交通便捷的主干线集中,充分发挥44个产业协会的纽带功能,提供有价值信息,联系销售渠道,加强后续服务等,形成各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农民收入;服务业要按照全面搞活农产物资,促进消费品流通的原则,自上而下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生活型服务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尤其是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鼓励农民以出租、互换、转让、转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以三条八滩渠为基地形成生态白鹅特色产业,以废黄河沿线基地发展“四青”蔬菜特色产业,以生猪养殖特色村为基础,打造优质生猪特色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启动建设集仓贮、配送、冷藏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园,以今年新开工的两个冷库项目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发挥龙头企业、经营实体、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的作用,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除继续加快各村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商贸市场、信息中介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外,要逐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懂技术、会生产、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农口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培训、产业结构调整培训等,培育新型农户,使群众掌握党务、政务、劳动保障、产业转型、市场行情等信息资讯,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同时,要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加大力度,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逐步发展农村电信、网络工程,并抓好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4.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进程。根据八滩实际,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城镇建设,提升城镇承载能力。要以生态、宜居、乐业为目标,进一步抓好重点镇建设,健全城镇功能,突出城镇特色,吸纳转移农民。八滩镇于2007年,聘请复旦大学对原有的城镇规划进行了重新编制,镇区远景规划7.2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新镇区规模不断扩大,分别建成了金八滩新城一期、二期,文化中心、县第二人民医院、派出所、金八滩大酒店,近期规划建设金八滩商业广场、三馆三中心、锦宏雅苑、民俗一条街、八滩二中等,提升城市新形象。同时改造老城区,实施了道路维修、下水道改造及绿化、亮化工程,新建了瑞荣装饰城、永泰、泰立、蝶湖湾等房产建设。二是积极启动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八滩镇新港村集中居住区建设,以此为试点,建设示范村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中心村为平台,高标准、多类型地规划建设一批设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促进农民集中居住。2014年4月份,新港新社区建成交付。一期工程总投入约1亿元,占地面积127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居住户数340户。目前,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已经交付使用,13幢多层住宅、29幢联排别墅,基本完成主体工程。

5.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提高农民收入。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尽可能增加本地就业容量外,提升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作着力点应放在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上。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但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另一个层面就是做大做强小城镇,对八滩来讲,就是加快重点镇建设步伐,集镇经济规模越大,产业门类越多,聚集效应就越强,消费水平也就越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重点镇的发展不仅带动城镇居民就业,其中心镇的辐射功能也可带动农村及周边乡镇的劳动力市场。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9

周翔(1990~),男,汉族,郑州荥阳人,郑州大学本科在读,水利与环境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摘要:本文从论述城乡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定义,揭示了当今城乡交通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可为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城乡交通一体化;问题;对策;

引言: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是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然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城乡结构、土地开发的利用率、使用功能及布局的调整使城乡交通的需求和时空分布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城乡边界日益模糊,原有公路网功能及等级结构的失效、乡村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不畅、地区可达性的降低及运输成本的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现有的交通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讨论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交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与对策,对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具有指导作用。

1.城乡交通一体化及存在的问题

1.1城乡交通一体化

所谓城乡交通一体化,粗略地讲,就是打破城市交通和公路对外交通的界限,打破交通行政等级划分制约,打破城镇和农村分割,从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度,对路网、站场、线路、运输、市场、管理等交通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实现城乡交通全衔接、全沟通、全畅达,体现城乡交通科学、公平、协调发展,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同等优质、价廉、方便、快捷的交通文明服务。

城乡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交通体系,它强化了城乡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了城乡空间网络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结构形态得以完善,为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条件。没有高效的交通网络,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城市间和不同乡镇、乡村间的网络联系,保证城乡一体化经济市场体系的平衡、健康的发展。因此,合理的公路网体系是城乡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基础。

1.2城乡交通存在问题

(1)复杂的交通组成

城乡道路上车辆构成不仅包括原有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小汽车、公交车等,同时在农村行驶的交通工具比如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也将大量涌入城市,进而造成各交通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道路的服务水平。

(2)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乡镇(村)公路并存

在城乡一体化地区,一部分道路为连接中心城区的高速道路或通往向相邻区县的县乡道路以及其他公路连接线,按照公路标准设计;一部分为城市内各组团之间相互连接的市政道路,按照城市道路设计标准;还有一部分道路为乡镇或乡村内部的道路,属于低等级路面。然而由于其公路等级的不同,必然会对公路的管理及养护带来一定的困难,并且公路的破损程度及使用寿命不一,也会造成后期较大的维修费用。

(3)路网结构紊乱

路网结构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现有的道路网及其发展规划都是在城乡二元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无论是传统的公路网规划方法还是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法都无法满足城乡道路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上城乡居民出行需求的不同,可能会引起路网结构的进一步恶化,进而限制城乡的进一步发展。

(4)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

虽然城市公共交通和公路对外交通管理体制得到了一定的理顺,但城乡交通一体化体制远不只有这些,至少还应包括综合交通、城乡交通一体化体制的上下对接与延伸。而在城乡交通一体化体制未完全建立或真正形成之前,城乡交通一体化工作交流、沟通、协调、监督、评估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这些方面,目前还难以取得重大突破,还有待于进一步突破瓶颈和加大工作力度。

(5)缺乏统筹规划

要推进和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是前提、是基础,具有明显的先行、先导、推动和带动作用。而从各地交通规划编制情况来看,虽然很多地方都编制有诸如综合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公路交通等各专业、各专题、各专项交通规划,但能从城乡交通一体化高度、视野和层面进行的规划却很少,也未见有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的范本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交通一体化推进工作。

2.相应的对策

2.1加强道路及道路设施建设

城市道路交通一体化的顺利实施必须以顺畅发达的道路基础设施为保障,同时有高效的立体交通系统与之衔接,必须建设大容量交通配套设施与长途客运站相配套。对于乡镇中的低等级路面,要进行改建并完善相应的道路设施,力求城乡道路衔接的顺畅,与此同时加强道路的后期养护,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其次对于出现破损的道路应及时进行修复,以保障交通的顺利进行。

2.2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克服不切实际、不具条件盲且推进等现象。在条件不具备或条件不成熟时,应将体制改革重点放在合理划分各部门管理职能和合理分工上。而最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与协调,建立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应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具体负责、管理。从目前工作重点来看,主要应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工作协调以及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体制向县级及其以下延伸的问题。

2.3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

由于现有的道路网及其发展规划都是在城乡二元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无论是传统的公路网规划方法还是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法都无法满足城乡道路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对城乡道路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将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必须城市交通规划和对外交通总体规划中,并要满足近远期交通发展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的要求,以满足城乡发展的需要。

2.4建设统一交通信息平台

为方便公众外出、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和提升城市形象,建议建设统一交通信息平台,各大客运站票务联网,同时在市内城区建立中转网络,让顾客就近乘车。市民在任何中转站

买票,中转网络定时快速将顾客送到各大客运站。

结论:城乡交通一体化具有多样性和相关性特点,解决模式也并不固定,在进行交通规划时,我们必须考虑以上要点,因地制宜,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服务城市的发展原则为主导,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联动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毅洲,史寿山,陈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4

[2]付加锋,宋玉祥,马延吉,等.城乡结合部交通优化机制及其规划设想[J].城市,2001(4).54~56;

城乡一体化进程篇10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人口;计划生育

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并把它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人口问题,该如何积极应对,统筹谋划,相互促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务上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一方面,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基本具备,时机逐步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实施。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