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4:02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1

2021年3月16日,我怀着对法制与安全教育知识的渴求,来到了“国培学习管理系统及人民幼教app”的线上培训学习。首先感谢思茅区教育体育局为我搭建了这样优越的学习平台。同时也很荣幸在这里结识了这么多来自各县区的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们。让我有机会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虽然只有短暂培训学习,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在培训中强调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安排了培训的重要内容。其次聆听了各位专家的专题报告。他们的精彩讲解,让我们感慨很多,体会很深。作为幼儿园的一名管理人员,在时刻敲响安全警钟的同时,更要明白,新时代赋予我们幼儿教师的使命,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教师。本次培训中尤其是对依法思考和依法管理及处理安全事故,不断强化危机意识有了明确的方向。在此,我就这几天的培训谈几点初浅的感悟!

一、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名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核心。正如在培训中说道“仁者,爱人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

二、广泛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知法懂法用法

你是一个好园长、好老师,但并不代表你的合法权益不会被受到侵害。在给我们分享的真实案例中,使我们更清楚的明白了“有无过错”的关键性的环节是,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必须要证明自己尽到了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高小强教授也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培训过程中实际辩论了事故处理中所运用的法律条例。因此我们必须学好法律、遵守法律、善于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运用法律保护幼儿,保护教师,保护幼儿园,保护自己!

三、多读书,促成长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本次培训过程中,老师们个个学识渊博,出口成章,令我们钦佩,这些与老师们多读书是密不可分的。老师在分享中也提到“幼儿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素养”,所以我们要多读书,特别是一些经典的书籍,还有学前教育的文章,并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理论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2

友谊幼儿园:陈国杰

金秋时节,贵州省100名学员缘聚重庆幼专。9月21日上午,国培计划贵州省幼师国培乡村幼儿园园长法治与安全专题培训班开班,在开班典礼上,重庆幼儿师专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平贵对此次培训安排作了详细的说明,提出培训目标是:1、引导民办园园长熟悉幼教法律法规,数量科学办园理念;2、帮助民办园园长丰富法治知识,增强管理效能;3、指导民办园园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部分乡村公办园的我也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首先是重庆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田伟为我们讲授了《幼儿园园长职业理念与信念追求》。接下来冉启玉教授、刘静园长、赖天利园长、赵雅卫校长、何政权专家、田海平医生、陈冬梅副教授等为我们培训了法治与安全类的诸多知识,由此开启了愉快的研修之旅。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10天来集中参观和研修,从“深度学习”到“教师价值”,从“法治”到“安全管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学前教育管理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使我的专业理论基础得到加强,从各位专家的教学视频中深受启发。没有理论支撑的研修是没有根基的。脱离了法治理论学习,我们的校园安全管理是肤浅的,是飘浮的。特别是像我这种刚从小学管理转到幼儿园管理的园长,以前总认为幼儿园管理比小学管理很简单的想法,在此次学习中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通过学习,不但理解了很多关于幼儿园的法律知识,还掌握了很资源下载具体的操作方法等;如校园安全管理不仅限于房屋、围墙、电路等的安全隐患排查,还要注重幼儿入园时、睡觉时是否携带危险品,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教会全体教师学会一些常规的急救方法,也会对我们的安全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理论上得到加强和提高,具体的安全管理方法受到启发,这是本次培训最大的成效。虽然部分学习内容是看电视资源,实际上我们能够与专家进行面对面学习,节约时间成本,节约经济成本,十分方便快捷,真正达到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资源共享!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是,作为一个农村幼儿园园长的提高学习永远不会结束!相反,这是继续教育一个新的起点,今后希望能够多参加类似的培训。我将要针对本次培训认真做好反思,认真整理学习笔记,特别是在接下来的安全管理中,我会有针对性地在我园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把我们在本次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对全体教师作二次培训,让他们也把这些安全管理等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联系我们往日的安全管理,总感与正规的要求差之甚远。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3

[关键词]“虐童”;学前教育;职责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16-03

山西太原市蓝天蒙台梭利幼儿园,一名5岁女童因不会算“10+1”,十分钟内被女老师李某狂扇70个耳光。浙江温岭一名年轻的幼儿园教师颜某揪着一个男孩的两只耳朵将其提离地面,孩子号啕大哭,而她却面露喜悦的神情。颜某将幼儿丢进垃圾桶,或用胶带封住嘴巴……网友在其空间里找出702张照片,照片记录了这名年轻的颜某两年来的“虐童”行为。据媒体报道,颜某在被问及为何这样做的时候,回答居然是“闹着玩”。蓝天蒙台梭利幼儿园被取缔,李某被行政拘留15天。颜某也被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辞退,以“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温岭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相对于会给孩子造成终身心理伤害的罪行来说,关闭幼儿园、十几天的行政拘留、被辞退等处罚显得过于轻微。人们在谴责涉事的幼儿园教师素质低下、道德败坏的同时,也不禁追问,我们的幼儿园现在怎么了?我们的幼儿园教师怎么了?

媒体发现,两起“虐童”事件都发生在民办幼儿园,一涉事幼儿园并没有办学资质,另一起则是涉事老师根本没有考取教师资格证。事实上,像这样的“黑”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老师全国各地比比皆是。那么,“虐童”事件背后的某些幼儿教师师德沦丧、无证幼儿园无证教师充盈着幼教市场是孰之过呢?

一、学前教育监督管理之责

(一)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与资格认证

1.师资培养中法律教育的不足

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各类教育院校在培养师资时普遍重视技能和专业知识,但是对师范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则不够重视。一份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总体状况分析中指出,在归纳出的9个培养规格指标中,“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理论素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是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规格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在“政治素养”各项子指标中,多数高校强调学生要能够正确认识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德”的各项子指标显示,注重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1]政治素养方面并无涉及《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门法律法规的讲解,师德教育更多的是从道德层面约束教师的行为。“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综合,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可以称之为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2]可以看出,师德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并且道德的约束力在一些情况下对一些人来说很难实现,而法律则由于它的强制性保证了约束力。试想,如果李某和颜某曾经学习过这些法律法规,深知学生的权益,又怎能顶着犯法的危险如此虐待幼童?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院校重知识技能、轻法律意识的教育结构使得很多幼儿园教师只知有一些相关法律,但具体内容一概不知。

2.幼儿教师认证的不严格

我国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为了把好教师职业的入口关及扩大教师的来源。而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还不完善,制度的执行者即各省市及县一级教育行政机构执行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执行不力、规范不严的现象。除2011年下半年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浙江和湖北,以及新增的6个改革示范省外,2011年之前及目前全国的师范院校师范生无需参加统一的全国考试。只要相关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合格(有些院校统统学校自行组织的简短试讲),或只需顺利毕业就有教师资格证。为了扩大教师的数量,一些地区的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并不高,只对学历有所限制,对是否参加过专门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最基本的课程培训则不作要求。一些地方教师资格证培训市场非常火爆,纷纷打出“有内部题、包过”等广告吸引报考者,但这些短期的培训班往往只教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教学技能方面,学员则不曾学习。报考的人员有些报班参加培训,学习专业的知识技能,有些则自己找几本书看看,背一背就能过。“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幼儿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少地方便以培训合格证代替幼儿教师资格证,降低专业要求,致使不少保育员或中小学富余教师、下岗女工等以突击培训的方式进入幼儿教师队伍,从而使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关口形同虚设。”[3]有些地方的教师资格考试只有笔试没有面试,上个培训班,背一背就能过的现象不是少数,一些获得幼师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专业素养及水平也难以保证。教师资格认证过程只有对申请人身体健康的测查,并无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测查环节,有些地区教师资格考试过程并无面试环节,很难了解申请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及有无不适合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格缺陷。

(二)教育部门对幼儿园与师资的监管

1.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不全

我国现在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系。调查显示,在省市层面,目前只有北京、天津等极少数省市专门设有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各区县情况比较随意。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教育部门没有专门设立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有1/4的教育部门不仅没有专设机构,甚至没有专职的学前管理人员。[4]由于监管力量不足,学前教育领域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2.对幼儿园的监管责权不清,大量幼儿园实际上处于无监管状态

幼儿园的审批单位是以教育部门为主的多个单位,幼儿园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日常管理实行“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幼儿园受到教育行政与业务、卫生、妇联、民政、消防、财政等多个部门管理,而多个部门管理实则造成监管责权不清的现状。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大批幼儿园被迫关闭或被改革推向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组织。从全国范围看,公办园的数量不断萎缩,加上政府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目前民办园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公办园。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公办园的数量占幼儿园总数的37.83%,民办园数量占幼儿园总数的62.17%。[5]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实际上无人管。调查表明,多数区县幼教管理人员只管理教育部门办园和部分政府及集体办园。根据“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某些教育部门的职教科、社会力量办学处等单位审批的幼儿园和其他非教育部门审批的幼儿园实际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一些未经审批的幼儿园更是无人管理。[4]据报道,一些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的幼儿园,有关部门连续多年都不予登记,原因是有关部门怕出事承担责任,没有登记的话,如果出事了,第一句话就说它是无证幼儿园。“仅从上报有未注册幼儿园的14个区县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存在着未注册的幼儿园,至少占到了幼儿园总数的20%。”[4]如此多的黑幼儿园充斥着幼教市场,不禁令人担忧幼儿的安全和教育质量。

3.对幼儿园师资的监管不严、对民办教师缺乏关怀

来自浙江省教育厅的消息,截至2011年底,浙江幼儿园约四成在职幼师无教师资格证;山东省教育厅抽查了17个地市194所幼儿园,发现53%的幼师无教师资格证书。与中小学教师不同,幼儿园教师编制极少,无编制的民办教师占据幼儿园教师的大多数,而民办幼儿园教师持证率远低于公办园。笔者在一些招聘网站上看到,一些私立幼儿园招聘条件中并无要求应聘者持有教师资格证,有些也无需应聘者有与学前教育相关的专业背景,只要爱孩子即可。温岭市教育局副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幼儿园普遍存在师资紧缺问题,幼师持证率仅占四成,民办幼儿园在教师招聘中有自己的实权,其教师存在的职业素养问题,教育部门无法负责。但2003年9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8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聘任的教师,也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任教资格,即持证上岗。教育部门的监管不严使得大量无证幼儿教师进入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入园监管的不作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教市场化、无序化。

由于幼儿园教师编制有限,很多公立幼儿园中也不乏没有编制的幼儿园教师,甚至大量聘用临时教职员工,同样的工作,却有着不同的待遇。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教师,虽然具有合格教师资格,从事着教师工作,但由于没有纳入事业单位的编制,自身待遇无法得到保证,基本权利也无法得到保障。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让很多非编制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认同度不高,无法安心教学,造成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

二、“虐童”引发的思考与建议

(一)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各类教育院校在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基本内容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三个维度九个领域。其中,第一个领域“职业理解与认识”中的第一条就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所以,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师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法制教育。

幼儿园在教师专业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教学能力的考核培养,更应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对教师也不能只管理,不关怀。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辅导班等,帮助教师拥有健康心态。

(二)加强监管能力,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能

幼儿园的管理不能继续处于“很多部门同时管,实则无人监管”的状态,要明确各部门职能,加大对私立幼儿园、无证幼儿园的监管。对待无证幼儿园应根据情况,对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应加大支持力度扶持使其成为正规幼儿园,对于条件差的幼儿园,则应坚决予以关闭。

加强对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监管,积极广泛推行改革。师范类学生也必须参加统一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杜绝无证幼儿园教师上岗的现象,增加幼儿园教师编制,民办教师应与入编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

参考文献:

[1]黄小丽,任仕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2(6).

[2]易凌云.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9).

[3]胡福贞,唐桂英.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规避现象及其消解[J].学前教育研究,2012(3).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4

一、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边远山区,在园幼儿有10140名,幼儿园教职工总数424人,专任教师258人。近年来,为了提升我县幼儿园保教质量,我们从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开始着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搞好园本教研工作的前提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管理,严格按《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配备幼儿教师,且严格控制幼儿园招生人数。

2.建立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不管公(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必须在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后才能到幼儿园任教。

3.幼儿教师应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

4.幼儿教师还应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教师能否完成本职工作与教师身心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幼儿。

5.幼儿教师应有较高的文化思想和职业技能,知识和技能是提高的基础,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学习,使自己真正拥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怎样才能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呢?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教法律法规文件及相关专业知识,从理论上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如,《幼儿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也可以通过专题讲座、阅读好书、集体备课、优秀案例分析、专家指导、论坛交流、课题研究、外出参观学习、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及专业水平;还可以积极开展幼儿教育改革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我县地处边远山区,农村型幼儿园居多,我认为以园本教研为主开展活动比较符合我县实际,活动过程中可以挖掘一些本土化的、符合本园实际的、简单易行的研究课题开展教研活动,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努力探索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三、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幼儿园园本教研源于园本培训,都是为满足幼儿园及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以幼儿园发展为中心,强调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围绕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来开展;(2)以教师发展为主,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通过教研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教师自我成长、自我评价服务好;(3)以幼儿发展为前提,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园本教研要研究的是幼儿,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应有针对性,要讲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其实施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园长是园本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者

多年来,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的错误倾向,参加教研活动仅限于教师,忽略了保育员的参与。其实要搞好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首先应考虑保教结合,要尽可能吸引鼓励保育员参与。作为园长,务必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才能使园本教研与保教工作保持一致。园长还要给教研组提供宽松的教研氛围,不要过多干预教研工作,要给予其充分的自,但园长也应随时进行宏观调控,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

2.教研机构的划分及优点

教研机构可以按年划分教研组,其优点是组内保教工作一致,便于共同讨论和研究;可以按保教人员所承担或感兴趣的科目分成若干小组,其优点是对领域科目作深入研讨;也可以针对幼儿园目前存在的问题让保教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愿组合分成若干小组,其优点是尊重保教人员的意愿,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能激发教师的成就感;还可以针对一定区域内几所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几所幼儿园联合组成教研组开展相关活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发挥多园优势,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总之,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就是从本园实际出发,以追求实效为宗旨。

3.教研组长是搞好园本教研的关键

教研组长是具体的组织实施者,一般由班主任兼任,也可以由幼儿园中层干部承担,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且对工作认真负责。(2)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3)热心教研工作,愿意为他人服务,有较强的总结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4.幼儿园可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本园的切实可行的园本教研实施方案,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更好地达到全面育人及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目的。

园本教研实施方案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研究课题、理论学习资料、活动开展形式、活动开展资金预算等,应做到人员落实到位、责任分工明确、内容丰富且切实可行。方法是:首先,了解幼儿园及保教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摸清幼儿园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制定出来的实施方案不能搞“一刀切”,要尽量根据教师的不同要求确定培训内容。一切园本教研培训活动都应以国家幼教法律法规及幼儿身心、年龄特点为准绳,严格遵循幼儿教育规律。最后,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园本研培训活动,如,制订阶梯式培训实施方案,可以将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及保育员划分为三类,分层次开展教研培训工作。一类教师要求承担传帮带任务作为骨干教师培训。二类教师要求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三类教师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与一类教师结对参与教研培训活动。

四、幼儿园园本教研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建立健全的教研工作相关制度,保证教研工作顺利实施。

2.注重教研成果的汇报、交流及运用,可以通过评比、奖励、演示、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成果分享活动。

3.园本教研课题应从本园实际出发,应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或达到的,要防止虎头蛇尾,摆架子作样式或读书读报形式单一。

4.园长应及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鼓励教师及保育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并自觉撰写教研论文和总结。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5

向;问题;教育观念;提

升;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

07―0020―0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的幼儿教育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然而优质幼教资源的短缺以及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却制约了幼儿教育的正常发展。

一、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短缺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条件好、质量高的公办园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家长的需求。民办幼儿园虽然数量多但办园质量低,普遍规模小,其校舍陈旧、设备简陋、玩教具匮乏。此外,民办园的教师队伍都是临时聘用,且缺少学习培训和教研的机会,幼儿园本身也忽视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再加上民办幼儿园都是自负盈亏的个体经营单位,因此它们为了抢生源会迎合家长的教育理念,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这种保教理念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制约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1.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导致“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恨不得将所有小学的教学内容都前移。调查显示:90%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提前学习,学习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3~6岁的孩子就开始参加各种培训班,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2.“小学化”倾向使公办园受到质疑和冲击。由于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往往以幼儿会认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作为评价幼儿园的标准,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给公办幼儿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家长的无知不仅助长了民办园的错误倾向,同时也对公办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幼儿教育“小学化”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教育以及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知识技能训练,会使幼儿身心发展受到伤害。我们曾对公办园和民办园的幼儿进行追踪调查,调查显示:在民办园进行过“小学化”训练的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起初感觉还好,但两三个月后就没有了明显优势;相反在公办园毕业的幼儿,由于幼儿园注重对幼儿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生活能力等的培养,因此他们在小学阶段的表现会慢慢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1)在幼儿阶段被灌输小学内容,幼儿似懂非懂,到了小学再重复学就等于热剩饭,枯燥无味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2)民办园教授的书写方法不规范,握笔姿势不正确,上小学后很难纠正,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发展。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能力提升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界共识认为:职前教师能力发展有三个重要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班主任组织工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当前中职专业理论课程门类全、课时多、学生负担重而实践课程单一,课时极少。作为培养中职学前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能尽快地进入教师角色,是目前幼儿教师教育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目前现状

从幼教一线反馈的信息看,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不先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主体性、创新性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

2.技能特长不过硬。随着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目前幼教很重视特色教育,开设了英语口语、电脑绘画、幼儿体操、舞蹈、音乐、书法等特色课程或兴趣班,开发幼儿特长、潜力及培养幼儿艺术修养与兴趣。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有上面特长的很少,不能满足幼教的需要。

3.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类课程多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职前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教育类课程教学多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对学生进行保教工作技能的训练。学前教育职后培训大多以讲座式培训方式为主,尽管近年来培训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强调实践操作及观摩学习等方式。由于与职前缺乏联系,培训课程较多考虑全面性而体现出较差的系统性。在相对较为短暂的培训时间里,专业技能的训练显得零星寥落。强调理论而忽视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教学毕业生虽然具有较为坚实的教育理论素养,但专业技能技巧较差。

4.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等同于艺术技能

有些学校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等同于单纯的艺术技能,在其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考核体系中专业技能项目通常为弹、唱、、跳、画等艺术技能,学生的专业技能展示或者专业技能竞赛基本上也是艺术项目,如舞蹈比赛、唱歌比赛、美术作品展览等,对专业技能片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平时只重视艺术技能的训练与发展,而作为幼儿教师特别需要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教学技能却十分缺乏。他们不会正确地教幼儿唱歌、跳舞、绘画,更不会通过借助唱歌、跳舞、绘画等形式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提高方法

在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学中,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及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高学生五大领域学科教学法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即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幼儿园“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的特点,以50%的课时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力训练。笔者在教学中集中讲授相关学科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组织学生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课内观看、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录像,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一线幼儿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个人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设计各种教育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五大领域的实践教学活动。其间,要求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围绕备课、上课、说课及评课等教师教学能力认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个人对每次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做认真的记录与分析,要求实践教学小组对试讲的同学进行教学能力的评价与鼓励,适时组织学生到微格教室进行教学试讲及录像,镜像反馈学生的每个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1.明确界定幼儿教师专业技能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根据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特点,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分为本体性技能与条件性技能,本体性技能是指要传授给幼儿的技能,如舞蹈、美术、音乐、体育、讲故事等方面的技能;条件性技能是指将本体性技能传授给幼儿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本体性技能是教育教学的内容。而条件性技能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程序与行为方式,比如会跳舞是本体性技能,会教幼儿跳舞或者会利用舞蹈开展幼儿园保教活动则是条件性技能。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共包含两大类技能。本体性技能主要包括幼儿故事讲述、简笔画、幼儿歌曲弹唱、幼儿园舞蹈、幼儿基本体操技能等;条件性技能主要包括幼儿园保育工作技能、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技能、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技能和提问技能、答问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讲解演示技能、偶发事件的调控技能。

2.以课程设置为依托,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类型的培养模式,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发展。

2.1专业理论课程。如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基础教育理论及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学前教育理论。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提供解决如何根据学前教育的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的依据。

2.2专业应用类课儿游戏理论、幼儿园课程,这类课程是为学生幼儿园实践活动提供中介或直接的理论和操作方法。

2.3专业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调查、专业实验、教育见习和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这类课程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的体验思考理论的运用和创新,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使之智能和情感都逐渐融进幼教一线。

2.4学科方向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特殊技能而设的课程,如《家庭教育》、《0-3岁婴儿早期成长方案》,为将来从事0-3岁婴儿早期亲子教育工作的学生开设的;《琴法》、《声乐》、《幼儿舞蹈》、《美工》、《教师口语》是为将来从事3-6岁幼儿教育工作而设的。

2.5专业选修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为拓宽学生视野和满足学生兴趣而开设的课程。如《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心理学史》、《艺术欣赏》、《专业英语》、《幼教热点问题透视》。

3.具体能力的培养

依据技能形成的规律开展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在开展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时,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建立操作定向。明确各项技能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了解技能训练的目的、意义、相关要领和要求。然后,教师在课内提供技能示范,学生通过模仿,形成动觉体验、加强对技能的感受、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再次,教师布置技能训练任务,学生通过持续练习将碎片化的技能整合为高级技能!完成从技能的模仿到技能结构的合理与协调。最后,通过回课和专业技能展示、技能比赛、演出、表演和技能考核等形式,技能达到自动化。

参考文献

[1].胡知凡.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3-119;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7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时代难题政策变革路径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更是以“大教育观”指导开放幼儿教育,将幼儿教育置于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规划,积极地追求幼儿教育的公平和质量的统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将学前教育纳入现行学制系统,这不仅赋予了学前教育全新的坐标意义,而且更为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一、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然之境:面临诸多时代难题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2001年7月2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幼儿教师的发展正在开始从数量满足型转向专业发展型。然而,在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下,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深层的现实困境。

1.教师数量不足,工作压力过大

幼儿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一大瓶颈。2006年,重庆市共有幼儿园3376所,幼儿入园人数530842人,专任教师13615人,生师比为38.99∶1;[1]2008年,四川省在园幼儿数159.79万人,专任教师41800人,生师比为38.23∶1;[2]2009年,温州市共有幼儿园1567所,公办幼儿园55所,事业编制幼儿教师1228名,仅市区就缺编377人。[3]由以上数据可见,生师比过高,师资力量薄弱也折射出另一问题的凸现: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过大。有些幼儿园每个班只配备一名教师,一个班级往往有三四十个幼儿,甚至多达50个。[4]在这样一种超额的班级环境中,幼儿教师既要承担教育工作,又要承担保育工作,具有在班时间长、工作强度高、承担责任重、精神压力大的特点。因此,许多幼儿教师感觉身心疲惫,很难做到研究性教学和因材施教、个案教学,只能疲于应付。幼儿教师的职业生存现状与困局,削弱着他们的专业热情,超量的工作负荷和身心付出,让幼儿教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失落感,职业倦怠不容乐观。

2.培养目标单一,从业资格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教师教育培训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和职后的进修培训。从职前的师范教育来看,虽然目前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各种学前教育专业及方向,如学前教育专业(早期教育方向)、学前教育(幼儿园管理方向)等,但这些专业或方向所涉及的课程却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这样的专业设置和开课方式无形中将学前教育专业过度分化,使本应该健全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职后的培养培训来看,培训目标单一,内容流于形式。[5]幼儿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未能构建系统的专业培训目标,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在观念、理论和能力所应达到的水平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培训过程中很少考虑教育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及文化知识之间的关联,存在着低层次的重复培训和脱离幼教实践活动的空想理论培训,培训活动方式单一,大多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很难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各层次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公众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专业属性以及专业素质认知偏差,加之社会、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使得我国幼儿教师从业资格要求较低。[6]部分幼儿教师的资格证并非通过正规学前教育获得,而是通过接受各种成人教育或函授教育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部分在岗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却仍在从事着幼儿教育工作。

3.专业素养欠缺,科研能力薄弱

由于缺乏应有的职业专门训练和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机制,很多幼儿教师认识不到职业的专业性,不少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不够深厚,专业知识、技能不够扎实,从而致使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就文化知识而言,目前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也较高,因为超过一半的幼儿教师属于非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虽然部分教师接受过短期培训,但其专业素养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理论方面,大部分幼儿教师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在专业知识方面,幼儿教师培养由中专向专科、本科升格的过程中,理论、技能与实践定位不合理,过度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就专业技能而言,幼儿教师的“三笔一话”水平不高,部分幼儿教师书写不规范,普通话不标准;就教学实践能力而言,幼儿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制作教案、课件质量不高,创编音乐、舞蹈能力不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处在一种较低的水平,缺乏专业化发展基础。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很多幼儿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科学研究是大学或研究机构中学者、专家才能去做的事,对自己而言显得遥不可及,产生“高处不胜寒”的畏惧感。部分幼儿教师疲于应付工作,没有系统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缺乏教学实践中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以至于对幼儿教育存在各种问题与困惑,难以探究其问题的成因、条件及解决途径。科研能力薄弱阻碍了幼儿教师教育的理念、认识水平和教育能力向更高层次提升,影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学前教育系列政策变革: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新的曙光

《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作了整体性的规划:一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二是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三是明确政府职责。其中,特别提出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7]2011年12月12日,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幼儿园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幼儿园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8]

三、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然之策:反思与路径探寻

以当前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为镜,践行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知识体系,以及对教师较高素质的要求,对思考如何促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构建相应的专业标准认证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完善法律规章制度,保障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当前幼儿教师地位不高的情况下,国家及社会在关注和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在法律法规方面给予必要支持,以保障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核定编制,根据国家规定逐步配齐师资,多渠道补充合格教师,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幼儿园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9]其次,改善待遇,消除幼儿教师后顾之忧,让广大幼儿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纲要》将学前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后,各级政府要确保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再次,健全法规,改革现有的幼儿教师职称晋升评定机制,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目前,我国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直接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几乎处于一种空白状态[10],特别是幼儿教师的职称晋升尚未有独立的制度体系。由此,需要完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工资晋升、职务提升等一系列可操作性的专业成长标准,从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积极性。

2.确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搭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大部分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由于改制、升格等原因,逐步被专科或本科所替代,原有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确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可从职业理想、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观念、教师教育能力及身心素质等方面设计多元化的幼儿教师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的学前教育专业优秀师资;二是搭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决定着多样性的课程设置。按照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要求,师范院校应加大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力度,开设幼儿教师教育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突出学科与专业结构的综合性和课程的多元性,以专业基础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三是做好幼儿教师在职培训规划。幼儿教师培训要纳入继续教育计划,注重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远程教育平台,构建以高等师范院校为“龙头”、幼师学校为主体,园本教研为依托,职中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师资培训模式。同时,幼儿教师专业培训要以幼儿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并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3.规范幼儿教师从业资格,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法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影响着教师培养的质量标准和教师队伍的建构模式。一是逐步提升幼儿教师资格认证的学历、学位。入职前的幼儿教师培养目标应逐步由中专、大专向本科、硕士过渡,提高学历、学位门槛;入职后的幼儿教师培训目标重在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学位水平。二是严格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制定全国统一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统一的专业资质考试,严格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评、发放和管理制度,幼儿教师做到持证上岗。三是幼儿教育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多元化。由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根据幼儿教育工作的不同种类可对不同从业人员进行资格差别认证,如幼儿教师与幼儿技术专家、训练师、保育员等的差别认证;对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未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且实际教学能力强的幼儿教师,经特殊考核通过后,可颁发具有一定时效的临时资格证,以激励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4.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增强专业的发展能力

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的建构应着眼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专业发展能力。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强幼儿教师综合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幼儿教师应将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结合,提升幼儿教师“博、专、精”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11]二是将知识与技能素质转化为专业能力。幼儿教师不仅只是依据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安排教学活动,更应该立足于幼儿发展的实际,将知识与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生,真正将专业素质转化为专业能力,最终实现理论、技能、实践三者之间的平衡;三是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具备科研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性。因此,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幼儿教师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不断在反思中澄清概念和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行动方案,从而实现思想的提升和专业上的发展。

【注: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舆情分析促进教育政策变革的启动机制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JF011067)。】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秦波.城乡统筹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为例[J].教育导刊,2010(19).

[3]李剑.四川省教师队伍现状调查研究[C].四川省第三届教师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11.

[4]徐琼峰.温州幼儿教师要“升学历”[eB/oL].温州网,2009-10-31.

[5]金李花.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困境及出路[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5).

[6]杨文,张传遂.国本课程背景下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8(4).

[7]但菲,王红艳,吴琳.高素质幼儿教师的培养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6(4).

[8]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2011-12-12.

[9]邓跃.国务委员刘延东就发展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三点意见[eB/oL].搜狐网,2010-12-01.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8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21-03

一、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旨在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培训发展迅速,许多教师的现有学历都是通过职后培训获得的。据统计,1998年全国幼儿园专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含园长)只有5.36万人,占当时专任教师总数的6.13%,到2002年增加到35.68%。短短五年间,共增加了15.02万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而在同期,我国培养的本专科幼教专业毕业生只有1.38万人。这一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20.38万幼儿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在职培训获得学历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是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取得的一大成就。

第二,与幼儿园教师职后学历培训迅猛态势相伴随,形式多样的非学历培训也风起云涌。该类培训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学历培训对培养能适应新时展需要的新一代教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非学历培训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事实上,大部分教师或多或少都接受过一定形式的非学历培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随着幼儿园教师纳入国家教师培训计划之中,很多地区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如果这些骨干教师在专业上的引领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他们将对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的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新教师的职前教育通常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系统的入职培训,从而使许多新教师入职后在短时间内很难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我国绝大多数的职前教育机构在培养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时,都将重点放在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上,往往忽视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此外,由于缺乏系统的人职培训,很多新教师甚至在没有接受任何入职培训的情况下就匆匆上岗,这使得他们在入职之初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甚至觉得自己学无所用,很多新教师也因此对自己的工作失去兴趣与信心。再加上从事幼教工作必将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尽管许多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2 培训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培训形式单一、重复低效

尽管如今许多幼儿园和教师对培训的热情颇高。无论幼儿园还是教师本人都愿意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培训都是一种盲从,是跟着潮流走。而很少考虑自身的需要,很少制定系统和有效的培训计划,也很少考虑参加培训是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他们只是为培训而培训。很多培训对于他们来说是重复、低效的,而一些缺乏系统性、形式单一的低水平培训,使得许多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简单模仿的层面,很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大量重复低效的培训往往令教师疲惫不堪,使得他们很少有精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 重外部培训,轻园本化的内部培训,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培训都是遵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示安排的外部培训。这些培训五花八门,例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普通话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法规培训、管理培训等等,而真正满足实际需要,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培训却很少。理论上讲,教师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教师所遇到的问题往往也不同,而这些问题是大多数外部培训无法解决的。很多幼儿园不惜代价盲目参加各种各样缺乏针对性的外部培训,却忽视了如何根据本园特点开展培训。此外,大多数幼儿园都只有少数相对优秀的教师才享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即便是这样的培训,其内容也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能轻师德。

4 政府对教师职后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够,培训缺乏制度保障

虽然我国有一些法规(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对教师的培训有明确的要求,如规定“新任教师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教师岗位培训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对骨干教师应进行更高标准的培训”,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是为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制定的。即使在现有的许多与幼儿园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也缺乏对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制度化规定,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另外,在许多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培训经费,幼儿园教师往往享受不到应有的接受培训的权利。

三、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建议

1 把对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对于那些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来说,要想迅速适应教学岗位,仅有之前在职前教育机构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入职前短暂的实习是远远不够的。职前教育机构应多给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比如,可以规定每学期下幼儿园实习的次数,有条件的可以每星期一次,条件有限的至少也要每月一次。同时要保证下园实习的系统性、目的性和针对性,以促使他们从最初的入园观察逐渐深入到参与教学活动,从中汲取经验。每次入园实习结束后,职前培训机构可以要求学生针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与那些空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的新教师相比,拥有这类实习经历的新教师在入职时会少一些迷惘和彷徨,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如有可能,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学历教育与教师资质认定结合起来,探索动态的教师资质认定过程和支持性培养模式。

2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减少培训的盲目性

为了减少培训的盲目性和重复低效,需制定

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在培训之前,首先要让教师了解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在培训之后,要让教师反思自己的培训结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英国,教师在职进修通常分六个步骤展开。第一步:需要。教师要确定自己的需要。并将这种培训需要向地方教育部门或大学反映。第二步:判断。由地方教育部门专职人员作中介,学校和大学双方洽谈培训计划。第三步:协议。洽谈结束后拟定一份详细的培训协议,经教师讨论认可后确定。第四步:前期培训。培训前两天在大学里进行,通过导引课程介绍新知识、新方法,开阔教师视野。第五步:主题培训。两天导引课程后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实质性培训,由大学教师进行实地指导。第六步:小结。协议规定的项目基本完成之后。教师在职培训告一段落。英国的这个培训程序是一个系统的培训过程,它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值得我们借鉴。

3 在进行外部培训的同时,注重园本培训,使培训具有针对性

所谓园本培训。就是以“幼儿园为本”、以“幼儿园为基础”的培训,它是关注幼儿园和教师需要的培训,也是切实解决教师和幼儿园问题的培训。同时,它以幼儿园为基础,充分利用本园资源。在幼儿园内部进行。现阶段,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很难得到外来的帮助,更不可能长期依赖外来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培养幼儿园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园长作为园本培训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为教师创造园本培训的条件。幼儿园同时要选择一批业务能力强、威信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核心人物,经过培训和组织研修,使其成长为本园教师的专业引领者和促进者。在园本培训模式下,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他们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实际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园本培训是真正针对教师实际需要的、真正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

4 注重师德培养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从事高质量教育的根本。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很多时候,教师的人格魅力远比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来得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培训必须注重师德培养。师德培养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例如开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礼仪方面的专题讲座。经常开展关于师德建设的讨论活动,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号召其他教师向她(他)学习,等等。师德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培养宜以园本培训为主。

5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的法制化

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制度支持和管理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支持。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利,制定专门的学前教育法势在必行。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9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园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幼儿园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这一年来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幼儿园结合园本课程从“科学教学游戏化”到“教学反思”的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培训。从对培训的精彩内容的学习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园本课程的方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通过培训,我深刻的感受到要遵循新《纲要》的基本理念和新的知识观,从重静态的知识到重动态的知识,从重表征的知识到重行动的知识,从重掌握知识到重建构知识,从重关注文本到重关注幼儿生活,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各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引导幼儿去探索,去创新,以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去塑造幼儿的人格。教育回归生活,是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张扬,教育本身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脱离了幼儿生活的教育,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的教育。幼儿园的课程是一组系统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经验,而不是系统知识本身,幼儿园不应该以系统知识来组织幼儿,而应以生活经验来组织,我们应该把生活作为百科全书教育传递给幼儿,让幼儿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首先其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作为一名教师,有时在工作中可能存在考虑不周、毛毛糙糙等问题,但每当别人提出意见、建议时,我都会进行反省,虚心接受,并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我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珍惜外出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老师专家的组织教学活动和讲座,并作记录,写听课评析,吸取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来。空余时间,我还认真阅读《早期教育》等幼教专业书籍,游览幼教网站,领略其中的精华,吸取别人的经验。我深切的感受到学习对自己的帮助确实很大,也很重视一切学习的机会,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接触新思想、新事物,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创新。

幼儿园法律知识培训篇10

一、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

第一,学前教育成了民生的焦点。国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空前高涨,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与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较突出的矛盾。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直接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我国有一亿多学龄前儿童,规模世界第一,学前教育为全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对这种民生意义上的需求估计和准备不足。这种民生问题最终牵涉社会的稳定和政治问题。

第二,学前教育处于人生教育的最初端点,对人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基础性奠基性意义为全球脑科学研究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发展所揭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使民众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学前教育不可被忽视和逾越,其教育的连续性、有效性和深刻性不能断裂。政府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去建立科学、有效和优质的学前教育。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说:“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今天,仍具有真切的现实意义。

第三,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了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国家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普及。我国也必须在世界教育发展背景下建立我们的发展目标和行动。

第四,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和东方文化上的一些特质,在近十年来加速了事实上的人才竞争和就业竞争,国民越来越感同身受地体认到下一代的生存发展、财富的积累以及幸福指数与个人受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密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国民和广大家长们的信念和时刻伴随的焦虑。因此,人生竞争起点已经被推进到了具有初始阶段的学前教育。

第五,过去一个时段,学前教育发展策略的失误和不作为,导致了学前教育徘徊、犹疑和迟滞。学前教育非义务教育的性质,让政府和教育行政忽视了对学前教育深切而全面的关注,企望靠市场化动力去发展学前教育。因而,对农村乡镇学前教育政策不明朗,企业改革和体制改革让相当一批各种兴办主体的幼儿园“关、停、并、转”,并且对民办幼儿园的准入、办园行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很多地方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在房地产开发和市政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对幼儿园建设的政策未全面落实,管理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入园难”和“入园贵”的现象,学前教育被逐渐推成热议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二、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难点

解决“小学化”“成人化”教育倾向是按规律发展学前教育的难点。应试教育的顽症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一方面越来越激烈地批判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给青少年身心带来的戕害,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做着助推应试教育的种种糊涂事,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甚至不能自拔。课程改革十年,学生课业负担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加重。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人化”是指违背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学习规律,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把应在小学阶段完成的目标要求和学习内容下放和提前到幼儿园来;在学习方式上违背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体验学习、密切结合生活的区域活动学习和学习领域整合的综合学习为主要特征,采取分科、讲授、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和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价值和教育重点上,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儿童社会性发展、情意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身体发展、创造力培养和个性培养;在幼儿园活动结构上,漠视儿童保育和教育并重的原则,破坏儿童学习、休息、生活的均衡以及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使儿童身体发育得不到保证。这样的教育倾向必然会异化学前教育功能,异化幼儿园文化,异化幼儿园教师队伍,最终损害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小学阶段教育带来麻烦和严重的问题,破坏学前教育和小学阶段教育按规律衔接过渡,难以形成和谐的教育整体。究其“小学化”“成人化”滋生的原因,有如下方面:一是对儿童权利保障和学习者权利的漠视,这是我们各类教育和各阶段教育的通病。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旧是口头上的说辞,少见实际的行动。尊重儿童本质上是尊重各阶段儿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个性化的方式和儿童的愿望,这是教育之本、成功教育之精髓和现代化教育之灵魂。二是社会的浮躁状态,教育价值观、学习观、人才观、学生观、知识观的陈旧、片面和扭曲使然。人的发展本质上应是综合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是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发展。面对什么才是有效的学习,什么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学习,表现出集体无意识,以为人的发展就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三是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生存竞争的压力和想通过子女的发展补偿自己人生缺憾的祈望,助推了家长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不当要求和需求,逼迫幼儿超前学习,驱使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教学。四是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受到竞争压力的考验,特别是各类幼儿园在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抛弃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坚守学前教育的规律,片面地跟随社会和家长的不正确要求,把外语、拼音、计算、轮滑、跆拳道、蒙台梭利感统训练等庞杂的内容塞进幼儿园的课程和活动之中,以取悦家长和社会,包装成所谓的特色,达到多收儿童和多收费的目的。五是小学在招生中,对儿童入学附加考试、面试等条件,其内容导向也助推、影响幼儿园向“小学化”和“成人化”靠拢,以适应各类“名校”的要求。同时,小学在面对新入学儿童不同的学习基础,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进度上,表现出无奈和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使得家长和幼儿园更强化了“小学化”和“成人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六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研部门对幼儿园课程教学和活动结构缺乏督导、监管、研究、指导等措施,缺乏执法力度,基本处于放任的状态,这导致了教育教学偏离正确的轨道。

以笔者的看法,在未来推进学前教育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相对于解决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纠正“小学化”“成人化”教育倾向,显得更加困难,更加需要时间和过程,因为应试教育大的环境氛围不改变,文化变革不充分,根本的教育制度和体制不改革,“小学化”“成人化”的弊端就难以彻底根除,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认识和可持续的行动。

三、破解“小学化”“成人化”教育倾向的对策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地提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这是今后教研部门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以改革和创新为根本思路去破解这一难题。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国家即将颁布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把这方面工作作为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幼儿园工作的中心任务,发挥多部门的联合力量,建立持续的行动计划,在政策制定、督导评估、研究指导、教师培养、园长培训、表彰奖励等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明确执法主体和各方责任,在申办准入的条件里把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作为根本条件,一票否决,并且对幼儿园实行严格的动态评估和淘汰制度,把不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办园行为和幼儿园坚决清除出去。要制定监管、管理不力和不作为的问责制度。

(二)要深入研究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科学的学前教育,要能促进儿童形成强健的体魄,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想象力、审美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要通过研究建立科学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和活动结构,探索建立符合国家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指导策略。开展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督导评估。

(三)要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积极交往中,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童年,促进个性健康发展。要指导幼儿园积极创设和建立区域活动环境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加强对幼儿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特别是要重视开展以“做中学”为导向的学前科学启蒙教育。

(四)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施策略体系,要改变当前零打碎敲的做法和仅仅局限在知识技能衔接的层面上,要通过研究与实践澄清当前幼小衔接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纠正错误行为。

(五)要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探索和建立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两个方面的质量评估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在当前我国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农村乡镇幼儿园和小学校带幼儿园等不同型类中,要特别加强对小学校带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督导和指导。

(六)要通过“家长学校”和家园互动,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长和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和质量观,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教,自觉抵制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错误观念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