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多样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16:59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H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135-03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看,云南无疑是中国一个充满多样性文化的区域。要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保持并发展云南的多样性文化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导致云南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云南多民族的语言状态。换言之,无论从历史状态还是就未来发展而言,云南的多民族语言与多样性文化建构都有着内在的深刻联系,了解这种联系,可以使我们找到发展云南多样性文化的科学依据和更有效的措施。

一、云南多样性文化的当代意义

云南是多民族省份,汉族之外,有25个少数民族,至今多数民族都保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在这种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也最终汇聚成了云南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文化状态使云南获得了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大省,在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中,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是一张不可替代的名片,但恰恰是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取舍上,更多是基于经济效益而非人类持续发展的考虑,我们在向外界呈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时也采用了极为简化的处理方式。因西双版纳而选中傣族,因大理而选中了白族,因丽江而选中了纳西族;而我们展示的文化内容也局限于这几个民族与汉族迥异的服饰、舞蹈等“有声有色”的东西,在民俗的介绍方面,也是仅仅挖掘与汉族风俗差异较大(当然,如果是完全不同的习俗效果更好)的角落,比如婚俗等等,以期增加其神秘色彩,最终引起更多的好奇感,甚至猎奇心态。这样的民族文化发展方式,当然不可能深入到更为丰富的内在的空间,多民族语言问题必然难以得到关注。如果云南多民族文化就这样蜕变为经济效益的一个简单符号,不仅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而且也不可能提升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内涵和品质。可以肯定,对于多民族文化,只要局限于上面所说的那种选择性展示,放弃了对这座无形但无价的民族文化资源宝库的充分的挖掘,必将逐渐使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变得单薄而虚弱,有损于云南省这一中国充满多样性文化的区域的整体形象,当然,最终失去的必将是多民族文化的新的流失与变异,云南也将会像世界某些地方一样,在强势文化的挤压下成为文化趋同潮流的牺牲品,而不是充满生机与持续发展力量的文化多样性区域。

二、多民族语言是云南多样性文化的核心

1.多样性文化生态的自身诉求使语言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生物进化活动获得启示。在生物界,多样化的物种形成的生物链,能促使各物种在竞争和相互依赖中健康发展,求同与存异,生物学提倡物种多样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这一观点并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环境自我完善的重要性。文化生态在某种意义上也与生物生态一样,它同样需要一个良性的自我成长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确认了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相互关系,将这种联系上升为生命多样性的构成内涵。语言遗产的重要性在这里显露无遗,它也是人类无形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语共生、互为渗透现象表现得非常突出。而由于语言的这种共生,又导致了明显的不同民族文化碰撞、交互影响,和谐共处的局面。不同民族聚居地核心区域,显现出浓郁的本民族文化特点,与其他民族的接缘地带,又呈现出文化混杂但却和谐共处的局面,这是历史积淀的必然结果,“云南成为多民族地区,并不始于近代。从先秦到汉晋时期,云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已经生活着许多民族群体,到元明清时这些族群基本形成现代的民族及其分布格局。”[1]可见,云南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形成,有着历史的基础,它创造了云南当代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文化生态环境。

2.多民族语言奠定了云南多样性民族文化状态

语言是文化符码,思维的载体,每一种民族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智能,这在现代语言学理论中有着清晰的表达。“对于索绪尔来说,语言是一种‘其内部各部分之间都相互关联着的封闭系统’,尤其重要的是差异关系,包括二元对立。因此举例而言,单词热的意义不是来自于‘真实’世界的某种固有性质,而是来自于这个词与单词冷之间的关系和二元对立。意义、心智和社会世界都是由语言结构所形塑的。因此,我们拥有的是这样一个世界,在这里,不是人们形塑着他们的周遭环境,相反,而是人们以及社会世界的其他方面被语言和它的符码结构或将单词结合起来的那些专横的规则所形塑。”[2]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也指出,“语言不再表征现实,不再是用来强化主体的工具理性的中性工具,语言变成了,或者更确切地说,重构了现实。”[3]

在云南,我们知道,并不是一种语言在发挥着这种作用,而是20多种语言发挥这种作用,在它们所形成的语言体系中,这种构建的丰富性再一次得到了延展,不同区域与不同民族文化的柔性魅力就在这种丰富中折射出来,它们体现为风俗与风情,并为宗教、艺术、人生态度等等所区别。当它们再一次出现在表达层面,语言在此充当了重要角色。所以保护一种语言就必然意味着保护一种文化的根基,同时也保护了文化多样性的根基。可以说,语言的多样性绝对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之一。

在此意义上,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的消亡都将是整个人类的损失。随着一种语言的消失,创造的文化篇章也随之在人类历史上关闭。在云南,许多人意识到这一点,尤其是一些青年作家,面对这种文化消亡所产生的忧患感是十分强烈的,这种忧患感当然是缘起于民族语言的。回族诗人马绍玺说:“语言是文化中最基础、最鲜活的部分。一种语言的死亡,意味着依托这种语言而生存的文化失去了自己的原生态文化机制,其结果就是该语言的文化被其他文化同化、殖民化,甚至彻底灭亡。”[4]当然,在云南,这并不是一种绝对现实,它只是一种发展中的趋势,在民族文化的当代建构中可以得到引导和校正,尽管这看上去很难。

云南在少数民族文艺事业方面的发展就是一个证明。据统计,文学方面,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作家,都有获得过“骏马奖”的作家作品。云南省近年来涌现出彝族、哈尼族、回族、白族、纳西族、景颇族、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文学群体。一些地区性的少数民族文学群体也开始崛起,……而在舞台、演出、歌舞及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方面,云南省也走在了前面。目前云南文化产业已经推出了一批如《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云南的文化产业发展被业内喻为“云南现象”。[5]我们很难想象,没有少数民族的语言基础及其在此之上形成的多样性文化,这样的文艺盛举可以在云南出现。

三、云南多民族语言与多样性文化发展前景

1.尊重并保护各民族的语言

既然每一种民族语言都负载着一种文化,并为整体的多样化贡献了力量,那么,尊重并保护各民族的语言必然是我们建构云南多样性文化的首要工作和可预期的前景,它可以使云南多民族的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空间。在语言问题上,过去,我们做得最多的是整合,而不是弘扬不同语言的独立价值,其结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政治机体的日趋一统,作为主流精神文化载体的汉语便逐渐成为云南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通用语。”[6]今天,在全球化趋同背景下,多样性显示出它的价值,在云南,尊重并保护各民族的语言,这是具有文化建设价值的最重要的实践策略,它会对云南多样性文化建构发挥潜在的基础性作用。

尊重并保护各民族的语言,必须有相关的民族语言政策支持和实际行为。民族语言政策主要指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性政策。云南省教育厅2009年数据显示,云南省已有6000多所学校实现了普通话授课,对云南这样一个教育落后的省份,这一数据确实显现出一种可喜的转变。但问题的另一面,则是民族语教材和民族乡土教材的开发欠缺,这是让人遗憾的状况。另一方面,资金缺乏一直是制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一大障碍,目前国家的双语政策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因为真正实施起来会增加教学成本,很多地方的双语教学流于形式,根本原因是没有钱,一年级的教材编了,但是没有资金去编二年级的教材。这些现象说明,尊重并保护各民族的语言,在云南文化发展中,任重道远,需要做的事还很多。

2.在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创造新的文化亮点

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发掘过程中,我们不应当一味强化差异,人为增加其神秘感,甚至把少数民族文化置于汉族文化的对立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表现形式和表述方式上固然存在差异,但我们必须看到,人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相同的,如果否认人类普遍价值观的存在,一味极端强调差异,一方面会遮蔽不同民族文化在云南这块土地上和谐共存的漫长历史,另一方面,也无助于在今后的发展中共同前行。

可见,研究云南的民族文化,不能只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研究,也必须分析和研究云南汉民族文化,事实上,自有文献记载的“庄蹻入滇”以来,汉人入滇的历史就没有间断,只存在规模的大小之别。因此,云南的汉族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是一脉相承,共同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汉民族与云南的少数民族漫长的交往中,华夏族直至后来的汉族夷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文化融合不断发生,形成了亮点,其中的意义是无比巨大的。语言更是如此,没有新因素的补充它就不可能发展。现代汉语本身在形成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汉语的固有特点,也吸纳了多种民族的语言因子。

与此相应,云南的少数民族语言其实也在这种类似状态中不断发展。“由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心的边缘位置,加之其他一些语言屏障,令汉语推行至此每每失去纯正,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大量使用民族的语音、语调、句法以及运用过程中一些不全然等同于汉语文化的对词义的理解方式,产生了佤汉语混合、傣汉语混合一类的双语混合现象。”[8]事实证明,这正是语言交融创造的新亮点。它的意义在多方面得以体现,比如文学创作,这是一种直接使用语言的活动,最能见证语言交融的力量。确实,许多少数民族作家使用了汉语言进行写作,而“正是在这种穿行中,少数民族作家可能发现了汉语的特殊性。一个人只有在掌握一门外语后,才可能真正意识到母语的特殊性,差异和对比使特性突出。……认识到这种差异,将异质带进汉语中,可能是少数民族作家对汉语写作的一种贡献。”[7]如前所述,语言是文化的符码,思维的载体,语言的交融必然带来民族多样性文化的发展,只要我们具有语言的平等意识和观念,而不是歧视的意识和观念,便会接近了规律和真理。在这个意义上,多民族语言与云南多样性文化建构,也就获得科学的支撑和内在的潜力。[参考文献][1]王文光,龙晓燕.云南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概要[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华译.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马绍玺.在他者的视域中:全球化时代的少数民族诗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明江.云南现象:渴望从量变到质变[n].文艺报,2008-4-17.

[6]张直心.边地梦寻——一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张柱林.少数民族作家汉语写作的可能性[eB/oL].http://.cn/article.aspx?id=39295.theConstructionofCulturalDiversityinYunnan

fromtheperspectiveofethnicLanguages

XUmei

(SchooloftheHumanities,QujingnormalUniversity,Qujing,655011,Yunnan,China)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2

世界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各民族人民在自己所生成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又使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或称为文化的民族性。这样,也就使得我们的世界涌现了多种文化体系,或称为文化的多样性。甚至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民族,有多少国度,就有多少文化体系。如,我们所说的古老的玛雅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爱琴海文化、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华夏文化等。这样众多的文化体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多彩的文明景观。世界是各民族人民所共创的,世界文化也是各族人民所共建的。在当今的世界,也同样存在着多种文化体系。如西方的欧美文化圈,东方的中华文化圈,佛教文化圈,还有阿拉伯文化圈,拉美文化圈,等。

民族政治文化的内涵

现代政治科学关于政治文化的研究产生于本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首倡者是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其后便成为政治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政治学者基本上是从政治心理视角来界定政治文化。如,阿尔蒙德说“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而另一美国学者派伊(L·w·pye)也说“政治文化一词涉及政治上一切有关的取向,不论是认知的、评估的或表情的”。其他学者也都有相似的看法。作为结构一功能主义的代表,阿尔蒙德不仅注意到政治的客观方面,即结构及其功能,而且注意到政治的主观方面,即政治文化现象。这样,使政治科学不是停留在对客观的政治制度的考察和研究上,而是进一步深入到政治的主观、内在方面。同时,他还认为政治结构一功能(客观)和政治文化(主观)二者是互动的。政治结构通过政治社会化传播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而一定的政治文化则支持、维持和变革政治结构体系。作为当代政治科学家,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是有其科学价值的,他弥补了传统政治学单纯着重制度研究的欠缺,深化了对政治现象的认识。然而,行为主义政治学是主张所谓“价值中立”的,他们否定“价值判断”,对事物不作定性分析。这样,他们只从感性方面、心理方面认定政治文化,而否定意识形态的作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关于政治文化的看法,在我国学者中是不一致的。一种也是把政治文化主要归结为政治心理方面。如,马起华说“政治文化是个人对于政治系统及自我在系统中所担任角色的心理取向”。丛日云也是把政治文化归结为政治态度、信仰、情感、价值等基本取向。另一种见解是将政治文化广泛化。即政治文化不仅包括政治心理方面,还包括政治理论、思想,以及政治制度。如朱日耀先生即认为“政治文化应含有与政治相关的各个层次的文化”,其中包括有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几个方面。

上面两种看法,可说是政治文化的广义说和狭义说。广义说将政治文化广泛到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狭义说则仅只是指政治心理方面的政治取向。

除此以外,还有第三种看法。把政治文化既看成是主观方面的现象,但又不仅仅指政治心理方面,而是包括政治心理方面,还包括政治思想方面。或者说是包括上层建筑的观念形态部分。如我曾说过“所谓政治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理论、思想、价值观念的总积淀”。王沪宁也说“政治文化是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具体的说,包括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这点,王惠岩教授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政治文化既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非理性的情感认识因素,也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的理性认识因素。即政治文化既应该包括在政治生活中起着潜在作用的社会政治心理因素,同时还应该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对人们政治行为起着规范和支配作用的政治思想”。

总之,我的看法是居于中间的。即一、政治文化是人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观方面;二、作为主观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心理因素,而且包括政治观念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形态(政治观念、政治思想)二者是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的。政治心理是潜藏在人的内心世界,是不表露在外的。但是它却促进着人们政治观念的形成,即人们对政治生活有系统的认识,而政治心理又受其政治思想的支配,即人们是在一定的政治观念影响下产生出一定的政治情感、信仰和认知的。也就是说,政治思想引导人们的政治心理;而政治心理又推动政治思想的形成。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应该说政治意识要比政治心理更为重要。因为心理只是一种内在的政治价值取向,而政治意识形态则往往作为一种系统的观念表露在外,并可能形成一种行为规范。

至于客观方面,或是政治制度方面,则只是政治观念形态的载体。就是说政治的主观方面必须通过客观载体来体现,而载体本身则不属于政治文化范畴之中。这点是与其他文化现象相一致的。

由于自然的、经济的、政治的环境的不同,也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的不同的社会心态。作为民族的政治文化,就包括有人们的政治认知、态度、愿望、情绪,也即人们的政治信仰、理想、政治感情、政治价值取向等;同时,也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观念,以至政治理论等。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社会政治心态,应是民族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是联结一个民族政治共同体的纽带。每一个民族由于在政治文化上具有共识,从而使人们对该社会的政治共同组织产生认同感,因而该民族才富有内聚力。这种内聚力正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于世界舞台的基础。

政治文化的民族性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地成为一种政治文化定势。这种定势往往被该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确认下来,并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和行为习惯之中,取得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因此,当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也就构成该民族政治文化的特质,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政治文化。我们所以只说“一定的稳定性”,是因为作为每个民族的政治文化来说,这个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民族的政治文化也要发展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

决定政治文化的诸因素

各民族的政治文化都产生于各自所生成的环境。或者说不同的环境创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不同民族文化的各自特点。那末,是些什么因素决定着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各自的特点呢?

首先是各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任何民族为了生存首先是要获取一定的生活资料。自然环境正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基础。然而,大自然所给予各民族的生存条件是极不相同的。特别是初民社会,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性是很大的。他们由于征服自然能力的低下,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一些民族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于从事农业,而有的民族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则适宜于从事航海或贸易;内陆的一些民族具有封闭性,而沿海的民族则具有开放性。这样,就使得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创造着各自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就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体系。如我国的汉文化发源于西北和中原地带,自然环境适宜于农业,我国又是地处西北多山,北部为大沙漠,东南面临大海,影响了对外交流,具有封闭性。再如希腊,境内多山,不宜农耕,经济作物较少,而且海岸较长又多岛,故而适宜发展航海和对外贸易,形成了其开放的环境。

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人类在适应自然中不断地改造自然,从而人类受自然的控制和制约的成分也就越来越小。所以,在今天世界科学发达的情况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强,各民族的交流极为方便和频繁,因此,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约束力虽然依然存在,但比起从前,则相差甚大。

其次是各民族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经济生产方式我指的是如何组织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什么。而经济形态则是指一定的生产关系总和,或说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决定因素。人类社会一般说有三种经济生产方式,即: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产品经济(也有的称之为时间经济,或其他称谓)。又有五种经济形态,即原始的氏族社会、奴隶占有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如自然经济,无论中国或西方,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这种方式是以自给自足为经济特征的。然而,中国和西方的奴隶、封建社会又各有特点,这就形成了各自的经济环境。中国虽然也有商品交换的存在,但是由于传统的政治上的重农抑商,使商品经济在我国一贯受到压抑。所以我国的古代文化基本上是自然经济下的农业文化。如前所述,古代希腊的环境决定了它的商品经济较为发达,这又决定了古代希腊文化的特色。

再次是各民族的社会政治生活结构。社会政治生活主要是指社会政治关系以及与其相应的政治制度。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对政治文化来说更是其直接基础。在原始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制度。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为阶级关系。国家则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公共组织,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将来阶级消失后,人类社会还会存在着相互关系,那时必定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不同的社会政治生活结构,决定了不同的政治文化体系。在我国古代,奠基于以小农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在政治上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血缘关系长期影响着我国社会。因此,在我国的政治文化中长期保留了专制思想和家族观念。人们对君权的认同,清官思想的保留,家长作风的存在,都是其表现。所以我们说,不同的政治生活结构,就创造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培植不同的政治情感和政治心态,形成不同的政治观念,也就造成不同的政治文化。

除了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治生活结构等外,国际环境对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体系就将相互影响,也会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当然,也有的是外民族的入侵,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强加给另一个民族,这种情况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最终本民族的文化还是起主导作用,它总是不能代替的。

此外,我们还应看到,虽然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是受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治结构等的制约,但是反过来,它也对其他现象起着影响,对经济、政治还起着反作用。

政治文化的传统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变”,又有“通”。“变”是“改”,“通”是“继”。历史就是在“变”与“通”的过程中“有序”的发展着、前进着。“无变”则社会不前;“无通”则社会难前。就是说,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停滞不前。这就是发展与继承的关系。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世代相传的过程。因此每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这就产生政治文化的传统问题。所谓“传统”,中文把“传”解释为“接”,就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一代。也就是“交接”“接力”的意思。又解释为传播、传授。而所谓“统”即事物间的连续相关性。英文传统一词大多用“tradition”,其意为一代又一代的往下传。这与中文有相似之处。可见,无论中西传统一词实际意义都可理解为一以贯之,传而统之。我国过去就有所谓“道统”,这是指以“孔孟之道”作为“统续”的观念,实际是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观念。

由此,我们认为,所谓传统,就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而积淀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则是精神的积淀,也就是每个民族历史相传的民族精神,它存在于一个民族的心理的、意识的、生活的结构之中。有的学者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区别开来。文化传统是指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精神;而传统文化则是指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体系。前者是凝聚在现实人们的思想中;后者则是历史的现象,已成过去的存在。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文化传统。当然,对文化传统的研究是必须了解传统文化的。因为,文化传统正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生理的遗传,特别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造成的。

关于生理上的遗传,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我们不能多谈。关于人的政治社会化问题则是政治科学的具体内容之一。

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通过多种社会渠道,如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传媒工具而培育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等。这里特别要提到政治符号。所谓政治符号是指特定的国旗、国歌、国徽,以至领袖人物的肖像,都属于特定的政治符号。这些都有民族政治文化的象征,具有该民族的形象的代表意义。这些符号是通过一种直观的形式对人们政治心理起着极大的刺激作用,从而传递该民族的政治文化。人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重要场合要奏国歌等活动,都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凝聚作用。

各民族政治文化传统不同,也表现为各自的发展轨迹。如,我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可以说是“一贯式”的,几千年一以贯之的。虽然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王朝更迭,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起过多种变化,也曾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和影响,但是却“万变不离其宗”,“天不变道亦不变”,几千年基本精神是不变的,主流是不变的。西欧各国则不同。其政治文化发展的线路是与我国很不相同的。是一种“转换型”的,或称之为“演变型”。西方的文化曾经历了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以及近代文化多种形式。然而,在西方历史的演化过程中,各种文化形式又是一个兼容的过程。就是说,虽然形式变化了,但其基本精神依然被吸收保存下来,如平等、自由、民主精神,从而构成西方政治文化的特有的风貌。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西方的政治文化传统又表现为不同的形态。

政治文化的阶级性、继承性、交汇性

前面谈到,政治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等问题。与此相联系的就有政治文化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与交汇性问题。

1.社会性与阶级性

政治文化既然具有民族性,作为一种观念的现象,就是说它是属于全民族的共识。也就是说它是具有社会性的。然而,政治文化又属于政治范畴。因此,也就必然的具有阶级性。或者说,这是由政治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

政治文化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各阶级都有各自的政治要求,都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奋斗。因此各阶级也就有各自不同的政治心理(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态度等)和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观点,以及代表某个阶级的政治理论等)。各阶级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共同的阶级的政治文化,才能够产生各阶级共同的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的阶级性表现为它是团结各阶级成员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进行斗争的一种凝聚力量。

政治文化的阶级性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各阶级由于其政治利益和要求不同,因此也就各有其独自的政治信仰、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即阶级的政治文化。这就构成政治文化的亚文化体系。一个社会有多少阶级,可以说就有多少个政治亚文化。但是,掌握统治权的统治阶级总是力图把本阶级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说成是代表全社会的。由于其所占有的统治地位,掌握的国家政权,便能够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工具(主要是传媒工具),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社会化。作为统治阶级来说,这也是一种思想统治。

当我们讲政治文化社会性时不能忽视政治文化的阶级性。同样,当我们重视政治文化阶级性时也不能否认政治文化的社会性。可以说政治文化的阶级性是蕴含在社会性(民族性)之中。例如我国古代,人们都认为国家是“天”所建立的。君主也是天所设立的。有所谓“天生蒸民,受之君,受之师”。这种政治观久而久之积淀为一种民族意识。但各阶级对此的理解并不相同。统治者认为是“天”命我来进行统治,老百姓必须顺从;而老百姓则认为“天帝”之所以立君的目的是要给老百姓做“好事”。因此,大家公认一个“天”(这是政权的来源),要求却不一致。老百姓不顺从时,统治者以“天罚”的名义惩罚;老百姓被逼造反时,也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西方的平等观也是如此。如近代,资产阶级追求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形式的平等;而无产阶级所要求的平等则是“消灭阶级”。平等是共同的追求,但对平等的理解是不同的。

2.时代性与继承性

如前所述,政治文化是具有稳定性的。这就表明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时代,政治文化都有其不同的特点。然而,人类社会。不是“断裂”的,而是一种“延续”的发展过程。后一个时期、阶段、时代都是由前一个时展、演变而来。因此,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延绵不断的继承史,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延绵不断的继承发展史。

人类历史具有时代性,又有继承性。同样,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也是既有时代性,又有继承性。这就是说,每个时代的政治文化都有其特点,但是后代的政治文化又总是从前代继承而来。因此,我们研究政治文化时既要看到它的时代性,又要了解它的继承性。不看到政治文化的时代性,不能认识它的性质;不了解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便不能认识它的民族传统。如,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认识它的时代性,就是它属于中国的封建文化,它的性质具有封建性;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它是世代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再如,我国由于长期的革命斗争,积淀了优秀的革命传统,这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但是也要看到它的时代性。

正确认识政治文化的时代性和继承性,是使我们避免提倡继承文化传统时不从我们的时代出发;也不至于只承认时代性,否定政治文化的继承性。我们必须立足于我们的时代,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出发,有选择的继承传统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要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就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拒绝继承文化遗产。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继承了人类“一切优秀遗产”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从来是立足于时代的前列。因此,马克思主义既讲继承,又讲发展。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解决文化的时代性与继承性的最好的典范。

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更新观念是密不可分的。继承一方面是“继往”,而另一方面则是“开来”。所谓“开来”就是在新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观念的发展和超越。无论何种文化体系,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是在不断地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超越前人所取得的成就。社会也就是在这样不断往复地前进。人类也就是在这样不断更新中前进。更新观念一方面拓宽了传统政治文化发展的渠道,是传统政治文化发生改变,从而推动人们向更高的文明阶段前进;另一方面又在新条件下,为传统观念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成分,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条件下得以保存和发展,并继续显示其活力。任何不从时代的转换出发,在新的基础上更新观念,不和时宜地僵守原有的观念,都是有碍于社会前进的。当然,忽视“继往”,一切都“另起炉灶”,也是不可能的,也会影响社会的前进。

3.民族性与交汇性

由于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因此形成了各民族政治文化的特色。然而,总的来说,人类社会各民族之间又不是相互隔绝、不相往来的。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缩短了各民族间地理上的距离。这为人类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我们反观人类社会历史,可以发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是历史的成现(定式),是不能避免的,也是人力所不能阻挡的。罗马出现过以老伽图为代表的“顽固派”,未能阻挡希腊文化的传播;我国清末的“顽固派”也未阻挡住西方文化在我国的流传。

在西方,希腊文化深受东方文化,如埃及文化和巴比伦文化的影响。罗马文化更是接受了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是古犹太教的发展。西方中世纪文化是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综合体,同时还包含有接受希腊文化传统(先是柏拉图,后是亚里土多德)。我国文化具有独特性,看来是一种封闭文化的典型。其实,我国古代文化也吸取了不少外民族的文化。中华文化就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吸收各民族文化而构成的。而且,印度文化通过佛教传入我国;阿拉伯文化通过伊斯兰教传入。近代更是大量受到欧洲文化的撞击。可见,在开放性社会存在文化的交流,在封闭性的社会文化的交流同样存在。

我们之所以说“交汇性”,是说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我国特别是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大,这是无疑的。但同时,我国文化也影响着西方。我国的四大发明不说,就是人文社会思想,对西方也是有影响的。如早在法国启蒙时代,伏尔泰就受我国儒家“仁学”的影响,我国的戏剧《赵氏孤儿》就受到他的赞赏。当今,西方对东方文化更是广为接受的。无论是人文、社会,以至军事思想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在文化交汇过程中,民族性还是起着决定作用。这就是说,首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存在,主要就是由于它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些特点这个民族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只有坚持民族特点才能立足于世界。其次,当一民族吸取别族文化时,其基本立场是从本民族的需要出发。另外,还要与本民族的实际相结合。任何原封不动,照抄照搬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最后都是要失败的。此外,任何外力强加的办法同样是要碰壁的。文化的交流必须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需要出发,对外民族文化消化借鉴,为我所用。而且这是交"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更不是强加的。随着人类社会各民族交往的发展,文化的交汇性会越来越突出,交融汇合之点会更广泛,这是不能否定的。但是以此为由而否定文化的民族性也是不可能的。

政治文化的比较

比较是一种方法,比较是一种鉴别。毛泽东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们对事物通过比较,才能区别其不同之处,才能看到其各自的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区分事物。因此比较法是我们经常在各种生活中所采用的。当然,作为一种科学的区别事物的方法,比较法是有许多原则的。这里我们不多作研究,但有一点要说清楚,那就是比较必须具有可比性。这是进行比较的首要原则。

既然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各民族的政治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宏观的政治文化研究时,就必然引起对各民族政治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视。

对于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比较。所谓纵向的比较,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本身的比较。既然政治文化是与政治社会同其久远的,因此它就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有它的产生、发展、膻变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每个历史时期,也必然地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存在着不同的政治思想派别。这样,为了更好地认识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我们经常使用比较的方法。这就是民族的政治文化史、政治思想史、政治学说史等。如中国政治文化史、政治思想史、政治学说史。对这种研究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同时代的。如,我们可以进行先秦的和两汉魏晋的比较,也可以魏晋的和宋明的比较。也可以是学派之间的比较。如,儒家和墨家的比较,玄学和理学的比较,还可以对孟子和荀子比较,等。这是就中国而言。对西方也是同样的。如,希腊和罗马的比较,希腊罗马同中世纪的比较,基督教文化和近代文化的比较,也可以进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比较,卢俊和霍布斯的比较等。所谓横向的比较是指各民族的政治文化之间的比较,如中西政治文化的比较。

如前所述,各民族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受其本民族所处的各种条件制约的。这才产生了多种形式不同的政治文化体系,甚至还有其支脉(亚文化的一种)。各民族政治文化体系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利弊得失。因此我们在对不同体系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时,就绝不能褒此贬彼,或区分就优孰劣。科学的态度是我们要认真地分析各自的利弊得失,并从中得出应有的结论。例如,政治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个人和整体(国家、集体)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中国同西方在观念上就存在区别。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偏重整体,而西方则是偏重个人的。我们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整体观念,有着极大的凝聚力,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曾起过积极作用,是我国几千年来得以延续并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在我国这种特有的整体观念中,个体却存在过多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性格,从而使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西方则恰恰相反,个人的独立地位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充分的活力和生机。然而其分散的效应却造成人际关系上的冷漠和社会的某些混乱。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3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2-003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2-018

[本刊网址]http://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专门化的教育活动。面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新形势,党的十报告鲜明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公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明确要求,确立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成长的根本遵循。

一、文化多样性之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的特殊影响

(一)在物质层面文化上

1.生存生境的偏远、闭塞。与汉族相比,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多分布在高原、山地、农区、牧区,这些地区基本处于偏僻、边远和闭塞之地,而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大多来自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这种难与外界交流的生存生境造就出民族学生普遍较为封闭、安逸、保守的心理特质,一旦跨人大学,远离熟悉的生境,走向竞争更为激烈的陌生环境时,民族学生就表现为视野比较狭窄,与人交往也较为被动,常常感到孤立无援,他们的心理定势及心理平衡被打破,代之以大量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产生失意、压抑、沉默寡言、心理封闭等不良心理,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不自觉地滋生出自卑、嫉妒、不满和抵触情绪。

2.经济类型的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经济类型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由于经济类型的单一、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而上大学作为一种高昂的投资,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进一步造成民族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高校最主要的经济贫困弱势群体,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上大学不仅带来了生活的艰辛,更使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这些学生常常会出现两种表现:第一,因交不起学费而滋生自卑感,增加了精神压力,主要表现为恐怕被人看不起,畏缩不前、悲观失望,不敢与人交往,不愿参加社会活动;或陷入抑郁、苦恼之中,容易形成抑郁型人格,出现某些精神病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等。第二,看见有钱学生高消费感到不公平,出现不平衡乃至仇富的不良心理,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对同学排斥、对家庭不满、对社会抱怨等情绪,而且还可能因极端仇富而诱发系列偏激行为。

(二)在协调层面文化上

1.民族语言的排抗效应。一般说来,一个民族总有它独特的语言――母语,很多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教育,母语思维单元联系网络已在大脑中形成,并保持着高度备用状态,而由于母语排抗效应的现象,尽管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母语与汉语双轨应用的双语制教育普遍存在,但任何一门外语,不管你学得多么好,只要你在本民族生活,那就只能是辅助工具,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虽然不成问题,但在大学阶段全面接受汉语教学、系统掌握专业课程就出现了一定难度,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不自觉地将汉语言首先转化为本民族语言进行理解,通常表现出思维缓慢、理解片面、题意不清、用词不当等状况,这无疑会对他们各方面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造成学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2.风俗习惯的独特多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以非强制性的手段协调着该民族的生产与生活。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习俗方面会出现一定的适应困难,在进入大学的初期会表现得分外突出和强烈,直接地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少数民族学生不得不做出日常生活习俗的部分改变以达到与主流文化的融合,这种改变必然带来民族学生心理上的痛楚,因为这是对学生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的一种冲击;风俗习俗的差异还带来民族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摩擦、障碍,以至于表现出敏感、回避、恐惧,不自信,以少与人交往甚至不与人交往的方式来寻求自我保护等,使交往的范围狭小,容易造成心理封闭,甚至形成人格分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在指导层面文化上

1.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文化价值观是民族成员所共有的对事物的基本评价体系,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学生总是会潜意识地把本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和认知结构作为认知依据开展生活、学习、交往等,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一旦进入到大学,从熟悉的民族文化地区走到日新月异的主流文化社会中来,就使自己处于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两种文化强烈碰撞的交汇点上,而成为社会上最敏感的群体之一。其实对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认同汉文化并非是同化于汉人的过程,而是“认同与反叛的双重过程”,两种文化客观存在的差异以及对差异的主观认知必然会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在的和外在的心理冲突,表现出自卑或自傲、困惑、焦虑、抑郁、攻击性、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问题,对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生涯发展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2.民族教育的距离。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教育与发达地区及内地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尽管大都是家乡的佼佼者,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享受降分录取政策步人精英荟萃的高等学府的,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普遍表现出知识基础较差,汉语熟悉程度和灵活运用不够、对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适应困难、对教师授课难以准确地把握和吸收等诸多弱势,但最终仍然要按大学的统一标准进行教育评价,这无疑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找不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造成知识掌握不到位,学习成绩跟不上,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自卑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心理变得焦虑、紧张甚至抑郁,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退学、逃避等倾向。

(四)在情绪层面文化上

1.民族认同上出现了冲突。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要迅速地适应、融入到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中去,然而他们内心尚缺乏一种对汉文化真正的心理认同感;另一方面,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母文化,使他们认识到保护和发展自我文化的紧迫性,这种文化认同上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冲突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学习及习俗等方面均出现较长时期的适应困难,出现不同程度地回避、不自信、恐惧等交际障碍,他们更愿意与本民族的学生交往,交往范围比较狭小。

2.国家认同上出现了困惑。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外敌对势力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我国青少年思想和文化的西化、分化渗透,特别是妄图利用宗教、民族问题分裂我国民族地区,而民族学生由于偏远、闭塞的生境影响,接触面较狭窄,加之一定程度上受本民族宗教思想的影响,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比较缺乏,因而抵御外来不良思潮影响的能力较差;对社会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等缺乏理性的分析,容易滋生怀疑和困惑;关心国家进步,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但对全球一体化、世界局势、党的民族政策等世情、国情又缺乏了解,以至表现出消极、淡漠、排斥心理,因而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出现两难情绪,造成民族学生的心理困惑。

二、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实现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的思考

(一)正视文化多样性,在教育理念上倡导尊重与平等。尊重文化差异,各民族文化不分优劣、一律平等;尊重民族学生已养成的个性化的心理特征、人格品质;以平等的态度教育不同民族地区的学生,调动民族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根植文化多样性,在教育环境上营造良好的多元文化氛围。学校要有意识地优化、创设具有多元文化理解气息的学校教育环境,让民族学生从心理上感受到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接近的民族文化生活环境而快乐与幸福;同时,也可激发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学生的自信心,调适民族学生的情绪状态,培养民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立足文化多样性,在教育策略上创新工作思路。

1.创新学习内容,倡导美美与共,树立民族学生健康的民族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研究,不但要融人多元文化知识的教育,养成学生美美与共的心态,去理解、尊重、欣赏主流文化及他民族文化,积极促进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间、民族学生与民族学生间的交流,努力消解彼此间的排斥心理;还要融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国家乃民族生存之本,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

2.重视民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微观分析,进行差异性的人文关怀,帮助民族学生树立乐观自尊、热情宽容、自信开朗、主动积极、认真独立的良好心理素质、人格特征,引导民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3.科学、规范地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一是充分认识民族院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基于多元文化差异的特殊性要求,重点探索如何让民族学生能够敞开心扉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主动寻求帮助,实现心理需求;二是配备一支拥有多元文化素质的心理教育、咨询与辅导专兼职教师队伍,对民族学生开展理解性的服务与诊疗,真正践行人文关怀;三是尊重各民族学生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格特征,开辟少数民族学生的专项咨询,有效疏导、化解、矫正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健康教育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89.

[2]冯刚.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服务和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5.

[3]郑非.大学文化对“90后”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2):130.

[4]吴锡改.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与针对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5(11):56-59.

[5]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43,ill-114,196-201.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资源适宜性幼儿园课程

在研究本地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把有效资源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构建以民族文学、民族艺术,民族历史、民族饮食文化、民族风土人情、民族民风民俗、民族特产、民族建筑、民族工艺等为主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本课程。与此同时,对构建的幼儿园多民族课程提出适宜性的要求。

一、开发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背景下的课程适宜性研究必要性

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为选择目标、确定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这是由课程专家泰勒提出的。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任何课程开展的环节都包括“学科体系、个体心理特点和社会需要”三个要素。幼儿园课程适应性同样与这三个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三个要素都在课程适应性中充分运用起来,才能创编出有利于幼儿学习的课程内容。具体表现为:知识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设置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便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如菀坪幼儿园从选定的特色民族的习俗、饮食、服饰、建筑等民族资源入手,以语言、数学、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健康七个维度来编制特色课程。在实施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寓文化于玩乐,有效整合区域活动与特色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游戏,实现渗透式文化教育,初步探索形成游戏化园本课程。

菀坪社区中,多民族文化是该社区儿童生活的主要社会背景,在课程的构建上,应该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的适应性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还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在其学习发展的阶段上,让其接触综合性的多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使儿童个体对每种异样的文化都有着高度认同性,他们会在不同文化环境当中适应不同的语境形式。对于非少数民族的儿童来说,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其在所在地区民族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其民族融洽相处的初始意识。对于少数民族儿童来说,民族文化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感和对其他民族的认识,为他们在现在主流社会中获得尊重地位。同时,民族文化教育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多样性日益繁荣的今天,幼儿教育需要在这种背景之下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幼儿在面向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平等互助的态度。

二、开发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措施

1.在开发幼儿教育资源方面,多种丰富的潜在资源为课程适应性提供保证。

在这其中,主要有以下主要方面:①人力方面资源。人力方面的资源主要包括社会人文资源、幼儿家长资源、幼儿园社区家庭资源和当地的民族文化管理者资源等。②民族方面资源。民族方面的资源有民族音乐、民族节日、民族传统、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等。③社会物质资源。社会物质资源的内容有社会宣传手段、民族环境创设方面的物资资源和各个民族地区文化组织活动等。这三种幼儿教育资源为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应性的开展提供的稳定来源,也是开发幼教课程适应性的首要措施。

2.设立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幼儿课程。

每个课程体系的构建都需要有一定的依托,设立在民族融合地区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依托就是当地的本土特色民族文化。幼儿园管理者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要尊重所在地区的各个民族的多样性,把各个民族的文化精华尽可能地融合到课堂教学里。例如,可以把彝族的火把节以图画和漫画的形式、以插图的方式适当地放在幼儿课堂的课本上,让幼儿可以更加直观和直接地体会到彝族的文化氛围。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在学到文化知识之外,还可以增强其民族认同意识,使其从小就形成民族多样性的原始概念。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本土化课程是体现课程文化自觉性的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任何课程体系的构建都不应该离开民族特色的因素。这样的课程体现出教学活动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纽带,也是沟通老师和幼儿、幼幼的纽带。民族文化的教学只有植根于本土的民族文化土壤,才能为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适应性研究开展设立前提。在多民族文化相互交织和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教师在推行多民族课程中的主要价值观念时,需要注意选择好各种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之间的交合点。这种交合点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汇合点,其基本立足点就是各种异地异族文化在本地生根发芽的生长点。异地异族的文化只有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才能为自身在当地的存在和发展找到契合点。通过各个民族之间的那种最原始的交流,为各个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营造一种包容和宽容的社会氛围。这一切的交流方式都需要通过本土的特色课程作为桥梁和媒介。

3.营建课程多民族文化生态体系。

课程多民族文化生态体系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课程体系之下,受教者可以通过多民族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体现多民族文化氛围。在以往的幼儿课程当中,课程设置多数都只是体现和凸显出社会社群当中的主流文化。随着人口的迁徙,多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接触到的往往是具有多民族文化价值的一系列观念。因此,在生态体系上融入多民族文化要素,可以使人们理解和尊重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使他们了解到各个个性的文化、民族风俗和传统价值体系都是现代文明社会中的重要的一员。因此,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当中融入生态平衡的内容,有利于将各种文化资源结合和组织在一起,培养幼儿园教育人员的文化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结语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适应性与多民族文化有效开发存在必然的关系,只有资源的有效筛选及运用,才能构建适宜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这样幼儿园课程才能应对文化的变迁。充分开发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为适龄学习儿童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方式并通过适应文化生态的环境,让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深刻地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是我们教育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5

一、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形成原因

民族声乐教学以民族声乐为基础,民族声乐本身的多样化要求民族声?方萄б惨?多样化发展。民族声乐本身的多样化来源于民族声乐的音乐元素的构成要素多样化,而民族声乐的教学深深根植于民族声乐的特征,故,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的形成原因在于民族声乐音乐元素构成以及民族声乐教学与民族声乐的关系。

1.民族声乐的音乐元素构成要素多样化

民族声乐的音乐元素主要由传统文化、生活要素、审美情趣等构成。而其中,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要素、审美情趣等文化符号的统领基础和抽象概括;生活要素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具象表示和孕育堡垒;审美情趣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活要素的上层建筑和情感升华。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要素、审美情趣都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在这样的音乐元素构成之下,不同民族由于有着不同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地貌特征,其生活方式以及构成生活方式的生活要素皆有其独特性,如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为游牧文化,其生活要素的构成主要是肉食、奶制品、蒙古包、草原等,蒙古族的审美情趣多与其生活经历、生长环境以及文明类型发展程度息息相关,这就造成蒙古族音乐多富含马头琴元素,以长调或短调形式出现,长调旋律悠长、深沉,短调则欢快富于跳跃性,作品中多表现自然风光和民俗场景。而藏族的传统文化与宗教息息相关,带有神秘色彩。世世代代于高海拔地区生化的藏族人民,其生活要素主要包括青稞、哈达、佛教、戒律、转经轮等,这就造成了西藏人民在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时,其音乐作品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因而,不断地追寻生命的真谛以及自我完善便成为藏族民族声乐的特色。可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俗所孕育的音乐文化有所不同,这使得我国的民族声乐的构成要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2.民族声乐教学根植于民族音乐

由于民族声乐教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系统的学院派教学方法将民族声乐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感悟尽量掌握“声、情、字、味、表、养、象”的基本要素。而通过对民族声乐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声乐的音乐旋律富有生动具象的民族生活场景,这决定了民族声乐与其他音乐类型比如流行音乐的不同之处,音乐旋律是民族声乐最大的特点。因此,民族声乐教学想要使学生掌握“声、情、字、味、表、养、象”这七个基本要素,必须坚持多样化教学方法,以不同教学模式教授学生不同民族声乐技巧,使学生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引导学生如何详细尽情的体悟民族声乐背后的民族风土人情、情感态度、表达习惯。所以,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发展是由民族声乐的学科本质所决定的。

二、民族声乐教学现状

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问题之一是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层次单一,问题之二在于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演唱实践经验。

1.民族声乐教学层次单一

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多以高校院系形式展开,在歌唱实践教学中,多为课堂上老师教授学生声乐知识和发声技巧,对民族声乐的教学仅仅停留在一维的技巧方面。根据上文的分析,民族声乐是民族文化生活的一颗瑰宝,由不同民族所处的不同地域以及生活习惯决定其发声技巧;由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决定其声乐内容表达;由不同民族的信仰和传统决定该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而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层次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很难使学生掌握民族声乐情、味、养、象等要素。因此,其教学层次仅仅停留在一维是远远不够的,民族声乐教学绝不仅仅是教授声乐演唱的技巧,更重要的还要注重声乐体会和声乐欣赏。

2.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歌唱实践经验不足

民族声乐是一门表达的艺术,其成果以声乐表达为载体。但是,当下的民族声乐教师群体多关注的是理论研究,一部分教师的声乐表达经验并不丰富,这就使得我们的民族声乐教育多半停留在理论阶段,缺少歌唱实践教育的基础。在教师缺乏歌唱实践经验的状况下,民族声乐的教学偏向于机械化,使得民族声乐的学院派表达变得、僵硬,缺乏灵动、深刻地表达,即只有书面的理论再现,没有民族文化、民族生活、民族审美的再现。真正教学能力全面的民族声乐教师必须是技巧、歌唱实践相结合的,于理论中带领歌唱实践,从歌唱实践中总结新理论,反复循环,使得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欣欣向荣。

三、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呈现形式

民族声乐教学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状态,这主要表现在民族声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方法多样,民族声乐教学主导方式多样三个方面。

1.民族声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民族声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不同民族的民歌,还包括不同地域的戏曲,以及创作歌曲、艺术歌曲、古曲、歌剧等内容。若将民族声乐的教学内容细细拆分,可谓是包罗万象,应该是一个国家所包括的所有民族的旋律式表达,这就使得民族声乐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演唱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将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带?m课堂,使学生充分体会各地域、各民族声乐作品的不同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不同作品的辨识能力。

2.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方法多样

上文已经提到,民族声乐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民族声乐教学必须兼顾理论与实践,在二者的相融相通中达到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论是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将实训作为教师教学效果评估的指标,将实习作为学生学习的结果考量,还是联系校外演出机构实战演练,举办校内民族声乐比赛,都会促进声乐理论联系歌唱实践,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完善理论,提高教师与学生解决歌唱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另外,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方法的多样还体现在环境与民族声乐作品的结合上,如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赴民族声乐作品诞生的原始地采风,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受特定地域的特殊文化。在此期间,学生可以拜访民间艺术家、参观艺术博物馆、观看民俗表演、游览当地风光,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之中,让学生真切领会到蕴藏在民族声乐之中的文化精髓,有助于他们提高自己对民族声乐的感受力,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声乐作品中所反映的内涵。

3.民族声乐教学主导方式多样

在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有教师主导课堂,教授学生声乐知识、理论技巧、歌唱实践,也要重视学生主导课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声乐教师以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歌唱动机,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对民族声乐的兴趣,最终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民族声乐的教与学中来。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互换课堂主体,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对歌唱的问题发问,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学习基础来讲授气息的运用,发声的位置等专业知识,使得学生主动练习,探寻最适合自己的声乐学习方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成果高效生动。

四、民族声乐教学发展方向展望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6

一、民族题材绘画的文化人类学支点

美国人威廉•a•哈维兰在他的大学教科书《文化人类学》中,将文化人类学划定为三部分内容:考古学、语言人类学与民族学。考古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过去”,[2]之所以称为“过去”,是因为所研究对象为“人类实践的物质产品和踪迹,而非这些实践本身,是过去遗留下来的东西”;[2]语言人类学着重于“语言使人类能够保留其文化并使它代代相传”;[2]民族学则“专门研究现在的文化”,“研究人们的观念和实践”,而相关的田野调查工作,不只意在描述他们的文化,“也要说明文化各方面的相互关系”。[2]我们可以将哈维兰关于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分类作为切入点,探讨民族题材绘画的理论支点。陈兆复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美术》一书中所讲的阴山岩画及中国各地岩画的留存,在考古学视阈下,即是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实践的物质产品和踪迹”。岩画是一种静态的、凝固的艺术沉淀或记录,具有不可复制性。当它们作为艺术遗迹,作为一种停下来的历史被回眸观望时,人们即可准确地分析当时当地的人类活动现象。例如人们看见阴山岩画中描绘狩猎、放牧等内容的记录,于是推论它为当时在那一带活动的匈奴族的艺术遗迹,即便这个民族今天已不存在,但历史上岩画发生的时间至少证明这种推断有一定的可信度。再如连云港岩画大约创作于商代,而商代时曾有一个少数民族东夷族在那个地区生存,故学者推测连云港岩画可能是这个已经消亡的民族的艺术遗迹。[1](p.67)而类比语言人类学的语境,民族题材绘画或少数民族题材绘画,作为“绘画语言”,亦有类似的功用:通过画笔描绘不同的族群———少数民族的生活样貌,描绘每一块土地上不同的族群———少数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亦是“使人类能够保留其文化并使它代代相传”的一种记录方式。这种记录呈物象化、静态化、实体化,它与“文字语言”的功用异曲同工,均可帮助人类记录中华民族的多元化形象及其生活样貌,使之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依哈维兰所说,民族学“专门研究现在的文化”,“研究人们的观念和实践”。已有的民族题材或少数民族题材绘画承载了,或者说部分承载了这样的内容,不同的只是,民族学家运用文字语言记录整理调查成果,民族题材或少数民族题材绘画者则运用绘画语言留下形象记录。画家们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研究那里的风土民情,个性文化,并用绘画呈现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以及一切具有个性色彩的物质元素,真实记录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动态与文化现状;而其笔下的少数民族形象,则或多或少地表达出不同族群的思想情怀与精神风貌。一旦进入文化人类学视阈,在感性或美学层面徘徊的民族题材绘画就会豁然开朗,并找到其理论脉络和背景支撑,民族题材绘画的概念与实践也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德国艺术史学家格罗塞说:“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3]而特定意义上的文化艺术,则应该具有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特征。如果说,民族题材绘画是为了真实地记录和留存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流于表面,难以深入的民族题材绘画表达的瓶颈问题,使其生命力与想象空间有了广泛拓展的可能性。

二、民族题材绘画与多民族中国形象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中,汉民族虽然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但55个少数民族的居位区域却占到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此外还有3000多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员在全国范围内生活。[4]这样的人口分布,造成了两种现况:一则全国范围内56个民族混居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则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虽然也有大量的汉民族生活,但这些区域各自呈现出少数民族的个性文化特征与环境氛围。这种民族的多样性与区域的个性化,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存共生的中国现实状态,也体现出多元而统一之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交织着56个民族的个性文化特征。如果用绘画方式来表述这样的内容,它首先从观念上阐释出一种多民族多元统一的中国形象,亦从形式上显现出一种多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中国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题材或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提出与发展,已经超出美学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畴,而延展至社会政治的层面。美学意义上的民族题材绘画,强调色彩、形象以及创作元素的多样性和新鲜感;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题材绘画,探究并发掘每一个民族的个性文化与原生态特征;而社会政治层面的民族题材绘画,既是中国各个民族的形象记录,同时又将每一个民族都塑造为中华民族整体形象中的组成部分。如此,不仅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化多样性的观念,更用画笔真实地绘制并展示出了中国形象的多元性。绘画语境中的中国形象,是关于中国的审美想象与建构,它是画者对国家民族的一种个性化的形象认知,而民族题材绘画,则是对这种审美想象与建构的一种多样性的阐释与补充。回顾历史,这样的阐释长久以来鲜有记载,也常被忽视,而审视当下,这样的阐释还多流于感性层面,有待于学界从多角度、深层次去发掘,并提高到理论层面加以探讨研究。用绘画来展示中国民族的多样性,以及中国形象的多元化,既是文化意义上的具象记录,亦是对56个民族大团结之和谐中国的一种与时俱进的真实解读。由于视觉形象的表述,在国际社会中,是不同文化间相对更易被人接受的传播方式,故而民族题材绘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对中国形象多元化在国际语境中的塑造,就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也更加具有社会文化传达层面的意义。综上所述,关于民族题材绘画的讨论,它既是美学层面的,亦是文化人类学层面的,而当它被提高到塑造当今中国形象这样的社会政治层面来看待时,其独特的效用,尤其值得画界与学界予以认真的理性的关注与重视。

作者:康笑宇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7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族高校

一、达斡尔族民歌概述

作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达斡尔族在民族历史上一直以其独特的生活以及文化内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音乐艺术领域,达斡尔族有着其别具一格的音乐艺术形态以及音乐表现方式,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都可以通过民族音乐被深度地展现出来。在此音乐背景影响下,达斡尔族的民歌旋律性极强,对于民族生活的原始形态以及原始方式都进行了深度的展现,作为基于劳动中产生的民歌,去节奏性的韵律正是达斡尔族精髓所在。在达斡尔民歌的发展中,其族人以原始自然为基础,通过民歌重点诠释了不同社会时期民族发展的基础性文化内容。

一般来说,达斡尔族民歌可以根据其创作题材进行基本的分类,无论是生活类、爱情类、斗争类都能够全面展示达斡尔族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时代变化所展现出的人格与民族品质。从民歌体裁上来划分的话,无论何种演唱方式都是其民族文化的结晶,与传统主流民族音乐形式不同的是,其民歌以夸张的方式对于音乐进行了神秘色彩的再塑造,保证了民间的音乐旋律和曲调都能够与达斡尔族的民族情怀相结合,准确地展现出民族的热情。在这样的达斡尔族民歌音乐风格之下,对于民歌这一艺术的传承也就成为了民族音乐历史上重要的内容,只有将其民歌特征和基本艺术形式都完整地保留下来,才能够保证属于达斡尔这一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能够不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保证在中华民族灿烂的音乐历史文化中达斡尔民族能够以其独创的民歌内涵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在当地高校根据相关的教学现状将达斡尔族的民歌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融合就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和民族保护意义,其必要性不言而喻。

二、达斡尔民歌的艺术独特性

对于民族音乐发展来说,保护音乐的多样性就是保证从多个角度完善基础性的音乐种类,使在历史发展中民族音乐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点能够被进一步地展现出来。所以,对于达斡尔民族音乐来说,其民族艺术的独特性拥有其必要的保护价值,在当前音乐多样化发展的今天,深度探析达斡尔民歌艺术,就能够快速总结其音乐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一)颤音

对于达斡尔民歌来说,其歌唱中所拥有的颤音就是民族艺术的鲜明展现方式,演唱者利用喉咙的颤动来完成对于中低音区的划分,能够保证其较慢的频率能够为达斡尔族民歌增加自身的独特性和区分性,以保证更加深度地诠释出在民歌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在颤音之中,苦腔被称为二度颤音,因为演唱者根据尾部的长音来拉长音乐的乐感,就能够保证在歌曲演唱中其有的悲伤、难过的心理情绪被深度地展现出来,保证其音调能够符合达斡尔民族对于音乐的题材追求和深刻诠释。

(二)起音

对于达斡尔民歌来说,起音是最能够反映其民族音乐特色的艺术演唱元素,根据达斡尔民族的语言因素,其所拥有的重音就能够在演唱的时候形成先重后轻的音乐旋律,保证特别的演唱元素能够在音乐发生的时候形成欲言又止的感觉,这样能够保证在起音在中低音区进行运用的过程中标胶符合音区的音乐特点。根据《情歌》这个民歌曲目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演唱者在依靠自身的喉部嗓音进行起音的状态时候,声音具有一定的交融性,保证了在自身音域的影响下令民歌听起来更为辽阔和宽广,保证了刚柔并济的感觉能够符合达斡尔民族对于民歌音乐的设定。

(三)收音

与起音相比,收音在达斡尔民歌的音乐演唱中主要起到了对于民歌音乐曲目结束时的装饰收音作用,保证在颤音的影响下收音能够令音乐以较直的声音准确的落在音乐的后部,保证快速结束颤音的频率。在达斡尔民歌之中,这样的收音方式使乐句之间的间隔能够更加的连贯,保证了在进行音乐接受的时候能够减少曲目演唱的突兀之感。

三、达斡尔民歌进入高校课堂的必要性

通过对于达斡尔音乐的独特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认知到在当前的音乐发展和教育环境背景下,大力传统达斡尔民族的独特性音乐,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发展中达斡尔民族的艺术文化,保证其能够在音乐历史上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在音乐进行发展和创作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应用到达斡尔民歌的形式和特色进行再创作,进而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下面我们从文化传承、音乐多样化丰富以及学生的角度对于达斡尔民歌进行高校课堂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文化传承必要性

在我国当前的时展过程中,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少的人试图去了解和探索在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艺术文化精髓。对于音乐艺术发展来说,达斡尔民族的民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时代缩影,代表着在一段时间内达斡尔民族的自我提升和生活习俗。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将达斡尔民歌在高校课堂上进行科普和教学,有利于当地的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上更多地获取达斡尔民族和民歌内容的知识,保证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快速提升对于达斡尔这一民族的好奇心,保证能够在学习和思考中对于相关领域的文化知识进行探索,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和了解就能够真正保证达斡尔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大学课堂为基点完成基本的发展和渗透。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拥有民族文化色彩以及历史文化积淀的民族艺术形式都应该被当地的高校所认可和接受,只有以民族传承地为基础对于当地民族文化进行发扬与传播,才能够真正保证民族艺术文化能够在当前的时挥其重要的艺术作用,保证能够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二)音乐多样化必要性

对于我国音乐艺术来说,民族文化就是音乐历史的再发展,只有以民族文化为内涵,保证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多个角度的吸取民族文化的经典内容,才能够使我国的音乐展现其艺术独特性,保证音乐的发展能够在顺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还能够与历史音乐文化相融合。对于达斡尔民族民歌来说,其民歌演唱形式的独特性、表现形式的独特性以及题材的丰富性斗士需要保证我国音乐艺术多样化的基础,无论是收音、起音还是颤音,都能够保证达斡尔民族的艺术特色在这样的内容中被诠释出来,所以在当地的高校课堂中引入达斡尔民族民歌的内容,就能够保证音乐的多样化被进一步的完善,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达斡尔民歌特点的同时,还能够以其艺术元素进行音乐创作和传播,保证达斡尔民族音乐艺术能够为我国音乐多样化提供自身的贡献。

在音乐多样化的发展进程中,就需要以达斡尔民族为例的多个民族对于自身音乐艺术进行全方位地推广,以当地高校为音乐艺术发源的起点,在课堂等知识传播渠道中深度推广自我民族的特色,以此来保证音乐多样化发展能够以高校课堂为发扬点、以民族音乐文化为传承内容快速提升起来。

(三)学生需求的必要性

在达斡尔民族民歌在高校课堂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其民族文化的受益者之一。一般来说,高校课堂正是学生提升自我艺术情操、丰富自身眼界的重要地点,其课堂需要能够引入多样民族文化为学生提供音乐理解、学习甚至创作的基础和动力。达斡尔民族作为一个渊源流长的艺术民族,其自身就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学生能够从民歌艺术中领悟中更多对于历史文化、经典艺术的感悟,保证自我知识认知和艺术领域能够因为达斡尔民族民歌得到扩展。

对于学生来说,高校课堂引入达斡尔民族民歌,不仅是对于民族文化的另一种传承,更多的是对于自我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提升,只有保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经典文化,才能够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深度扩展知识面。

四、结语

总体来说,在达斡尔民族文化中,其民歌文化是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内容之一,在民歌演唱中所拥有的艺术表现独特性,能够深度提升音乐领域的多样性。所以在这样的艺术背景之下,在当地的高校引入达斡尔民歌文化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艺术领域的完整。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5年呼伦贝尔学院高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达斡尔族民歌引进高校课堂的必要性分析――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本文为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世昌.达斡尔族民歌的体裁形式和旋法特点[J].艺术教育,2007,(10).

[2]佟占文.达斡尔族与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乐器比较[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02).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091-0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文化有复杂的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的体系。”[1]可见,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复杂的子系统,更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课题,其中,我国少数民族多元和谐文化的建设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和谐文化的渊源及现代意蕴

汉语“和谐”一词由“和”与“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之意。“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安康富足,和谐相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愿望和梦想。《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把“和”理解为万物普适的普遍原则。《周礼》中说“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把“和”与“谐”理解为治国安邦的根本。还有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道家的“道法自然”,佛教讲的慈悲观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和谐在今天也指事物相互之间的协调、有序,但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和谐文化则已具有更多的现代意蕴,是指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构一个以和谐的理念为根本,以先进文化为价值取向,把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创新,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和谐的思想基础,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思想导向和精神支撑。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其重要内容。

二、和谐文化视野下的多元少数民族文化

(一)多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承炎黄,经春秋,历汉唐,经过各民族的融合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包括55个少数民族在内的统一体。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虽然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汉文化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从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6个民族水融、和谐共存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自身价值诉求。有学者也把这种自身价值诉求用一个“56+1=57”的公式来加以表达,认为“这里的1是指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大传统,56是指各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2]可见,中华民族文化包含了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中华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都在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留下了自己的藏品,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3]所以,中华文化从古到今,一直是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由各民族共铸的。

(二)发展多元少数民族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谈到少数民族文化,费孝通先生的“中国大花园”理论是对我国多元民族文化发展最好的注解。费孝通认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花园中,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艳、和谐共生,才能相得益彰。这里,“中国大花园”理论强调了各民族的文化平等、和谐的发展要求。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的学者指出:“这种多样性是历史形成的,是民族多样性的必然结果。”[3]事实也证明,没有这些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发展,就不可能有一个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中华民族文化生态。C.w.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一书中也说,多元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则明确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现实的角度讲,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是对它们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各民族政治、经济和谐的发展,也离不开多元民族和谐文化建设,而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则更离不开多元民族和谐文化的建设。所以,发展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丰富了和谐文化的内容

民族地区的很多文化,充分地体现着和谐的价值取向。蒙古族的谚语说“与其有一百两银子,不如有一百个朋友。”“像绵羊似地,合群走就有力;像沙土似地,散放着就无力。”“聪明人也需要朋友帮助,伛偻人更需要朋友搀扶。”“亲友多的人,走遍草原,没亲友的人,势如孤掌。”土家族过去的族谱家规中都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规定。这些文化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很多少数民族文化里面,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少数民族崇尚自然、崇拜天、地、山等诸神,与自然建立了一种带有原始和神秘色彩的和谐关系。“据云南学者的田野调查,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阿昌族等民族,都有植物崇拜的痕迹。生活在云南富民的彝族,以竹为图腾,认为竹的兴衰象征族人的兴衰;怒江的傈僳族,往往以动植物为自己氏族的名称,如茶树氏族、紫柚木氏族等等,而这些植物都是禁伐的”。[5]同样,很多民族也用自己的文化传递了对于动物的情感,侗族大歌四大类中最精华部分的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声音的标题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鄂伦春族崇拜虎、狼、熊这些动物;蒙古族将狼作为本民族的图腾;一些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对一些动物禁杀、禁食。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文化具有明显的“泛神论”的特点,但其中形成的维护生态平衡,万物有灵,保护自然的生态朴素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以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视角体现了和谐的价值取向,丰富了和谐文化的内容。

三、和谐文化视野下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和谐文化为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导向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处在边疆和偏远地区,长期封闭、发展缓慢,保留下了大量的具有很强稳定性和传承性的富有本民族特性的传统文化。但在日益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打破这种故步自封的状态,要不断地和其他文化进行互动和交融,因而也就避免不了相互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如何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维护各民族文化平等、和谐发展,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无疑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理念来引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哲学的层面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司马云杰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化都是有民族性的。”[6]不同民族文化反映着不同民族的特性,也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自身生活道路的选择,这都是特殊性。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又是各民族在互动、交融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致认同的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是普遍性。用同志的话来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7]所以,要处理好和谐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这种普遍和特殊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差异,重视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充分保证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惟有如此,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相统一的原则,有机地将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保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导向作用,使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为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和谐的环境。

事实上,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就很重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建设,这在很多具体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都有体现。例如《民族区域自治法》就有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支持少数民族发展各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的政策;《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专门列举了多项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事项。在其他法规和政策中,还具体规定了各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权利。所有这些都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构筑了和谐的基石。如今我们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导向下,党和政府要求我们不仅尊重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同时还更加注重挖掘民族多元文化资源,强调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鼓励、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等等,使各种多元民族文化逐步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状态。正如同志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的一段讲话中所说:“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文化都是这座殿堂的瑰宝。”我们当今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创造一个更为和谐的多元民族文化发展环境。这既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任务,也是其最终目标。

(二)“文化自觉”――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有效途径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费孝通1998年12月在香港召开的“中华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就是指各少数民族都要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长处和不足,积极消除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意识和观念,同时,也要自觉抵制现实中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文化因素。毫无疑问,文化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首由始至终都和谐完美的奏鸣曲,总会时不时地掺杂一些不和谐、不合理的噪声。有的学者也把文化的这种自我相关的不合理性和矛盾性称为“文化悖论”。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悖论”也普遍存在。少数民族文化虽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精神食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和谐的音符。例如大小凉山的彝族社会鬼神观念极为普遍,用来祭祀的开支巨大,常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在有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中酗酒成风,因酒致贫或引发矛盾纠纷的现象比比皆是;另外,一些民族婚俗文化中还有近亲结婚、一夫多妻现象等等,这些都是与时展不和谐的落后意识和观念,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来加以克服。

当今的国际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美国哈佛大学的国际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甚至提出:“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8将文化冲突定性为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亨廷顿的观点也为某些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借口。文化霸权主义不仅扼杀了其他文化“话语”,导致多样性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且还使弱势民族淡化对自身历史传统和归属身份的信仰和忠诚,并因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而陷入一种绝望自卑的心理困境,以至出现信仰背离和失语症状,不得不用西方国家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身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以迎合西方世界的认同和欣赏,妨碍了自身主体的实现而走向边缘化,造成自身文化前进方向的迷失和衡量标准的错位,这也是近些年来不少发展中国家本土民族文化出现病态异化、一些迎合西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低俗文化、泛娱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得以大肆流行的原因,有的人甚至还以发展民族文化之名而行分裂活动之实。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加强文化自觉意识,必须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纳入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轨道上来,通过有机整合,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

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文化。而发展和繁荣我国少数民族多元和谐文化,这将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英)C.w.沃特森,叶兴艺译.多元文化主义(出版导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李本书.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

[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9

一、音乐人类学理念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一)音乐人类学的理念中国民族音乐要想发扬光大,需要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下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探究。音乐人类学最初被称之为比较音乐学,最先被大家称之为民族音乐学,随着时间的变迁,将其定义为音乐人类学。当前,在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使得音乐人类学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现已涵盖了人类所有的音乐及音乐文化。通过田野调查深入考察、关注各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发展的环境及具有的历史特性,系统性的对各民族音乐文化作了一番细致分析与比较,从而推动各民族音乐文化未来中更好的发展。此外,在音乐人类学中,注重将民族音乐置于民族文化范畴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每一民族的音乐有着各自的表现形式,也有着近似的文化价值,因此,每个民族及其文化范畴中的音乐长期保持尊重、理解与合作的状态,同时,使我们对民族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民族音乐文化由于中国民族音乐学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就发生了对该门学科研究对象的争议。研究民族音乐学与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目的、意义是不是相同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具体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哪种研究方法更合适?这些都成为了争议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研究者应站在文化的视野,采用人类学中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探索历史分析研究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众所周知,中国属于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内容不同。要想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研究,了解各民族音乐的文化特性,就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全方位地学习各民族等音乐历程、独具特色的乐器以及遵循的音乐文化观等,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下对各民族的演唱演奏技能以及音乐作品的风格进行细致的比较,以此明确各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并且发掘所有音乐间的共同之处。实现文化视野的广泛性,促进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形式,尊重、理解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分析和鉴赏中国民族音乐的能力,从而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被大众所熟知。

二、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

(一)各民族的独特风格与特点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大国,其多样性的文化形式对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而多元化的内容使得文化形式呈现出了多样性。无论是哪一时期阶段中,中国民族文化都不可避免的被其他文化所干扰。比如,佛教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化;五四时期,中国涌现了大量的外国文化;二十世纪,由于中国民族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多元化、开放性的特性。中国民族音乐就是从这种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而形成与发展的,为此,音乐成为了各种文化同时存在与互补的桥梁。中国从事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学者综合了音乐和各民族文化背景,认为一切有关于音乐活动的时间、环境、人物等是明确音乐意义的有力依据,使得音乐和中华全民族文化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为音乐人类学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造就了民族音乐的区域性特点由于我国民族众多,使得我国拥有品种纷繁、内容丰富的民族音乐。如古称“西域”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存在着各种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下,使得文化逐步呈现出了多元化特点,从而推动了各有风味的民族音乐。音乐人类学是随着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多元文化的特殊性造就了人类音乐学必须以中国特色为核心思想持续发展。随着音乐人类学的理念形成,将极大的促进了各民族音乐文化间的交流,利用音乐这一重要桥梁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推动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此外,要想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下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继承,还应强化学科建设力度,拓展学科领域,树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观念,不断提高相关学者的专业性,努力寻求各民族音乐蕴含的特有规律,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手段,主动和国际学术界良好沟通交流,保证音乐人类学在中国有效实践。为了使中国民族音乐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应时刻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保障各民族音乐文化应有的个性,构建多元音乐文化,严厉禁止文化的全球化、西方化的观念。

三、结论

民族文化多样性篇10

摘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萌芽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并受到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深入,新环境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如何继续保持良好活力,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两者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以为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相互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之一,从传统文化中诞生,又良好的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两者的相互影响,能够为当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一、传统文化给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影响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诞生源头可以往前追溯到原始社会,具有较为有缘的历史。最早出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产生的,包括了骑马、射猎等较为容易的项目。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域多样性,主要是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导致的。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南方地区由于降雨充沛,地表河流较多,人口大多以部落或村寨式单位集中分布,故其民族传统体育中集体类活动占据了重要部分,常见的体育项目包括赛龙船、舞狮等等。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因为长期处于寒冷干燥环境下,地域广阔,但人口较稀少,因而居民均较为剽悍勇猛,常见的体育项目则以骑马、摔跤和射箭等等。在南北文化差异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五十六个民族又有着具体的传统文化差异,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更加丰富。以舞狮、踩高跷、赛龙舟、扭秧歌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就展示出了其丰厚的内涵。另外,民族传统体育又在儒、释、道等百家争鸣的思想中,有了新的发展内容,更为多样化。

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一类系统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民族传统体育朝着修身养性的方向不断进步,出现了形意拳、五禽戏等多样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部分体育项目还在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下,逐渐趋于娱乐表演性,注重礼仪性,而淡化了其原有的竞技性。而由于传统封建等级制等负面因素的约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

二、民族传统体育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

我国各民族的多样化发展,积累了多样化宝贵的文化财富。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对民族独有风格与深刻内涵的有效反映。从某种角度上讲,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传统文化的进步。

民族传统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影响,具备了各自的特色。而各个民族又在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对各自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全面优化改进,某种意义上,民族传统体育同样也属于民族文化的关键性组成之一,它是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历史发展因素、语言、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不同,也使得民族内部的传统文化及传统体育趋于个性化、独特化。

以宗教为例,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宗教的诞生,同样也能够追溯到早期人类社会的源头。传统民族文化与宗教相互刺激,共同发展。而传统民族文化同样会受到宗教文化的巨大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如此。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宗教文化影响程度较深,包含太极、五禽戏、武术等以养生为主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是受到了道教阴阳平衡、佛教修身养性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丰富多样的民族风俗习惯之中就有着具体表现,民族风俗习惯全面记录了该民族在以往历史发展中所逐渐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及对应模式,这不仅仅体现于该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传统体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较深影响。国内大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能够对应匹配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相互促进,一同发展

虽然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性较显著,但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发展,不同民族间的迁徙、搬迁及融合,甚至是不同民族间的战争,都使得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影响更为深入,各类民族传统体育也因此获得了发展机遇。

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末,以黄帝部落的干戚舞、蚩尤部落的角抵等为代表的早期民族传统体育就有着较为广泛的流传。自春秋战国开始,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及文化交流,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民族的长期发展,需要良好的空间条件作为支撑,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地域条件。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常见项目及活动均有了较大发展,极大一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都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常见的包括丛林地区的射弩竞赛、江南地区的争渡、北方草原地区的骑射与摔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游泳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极大的反映出地域条件下人们差异性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这部分体育项目,也逐渐随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延续到了当下。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传统文化的长远进步奠定基础。一方面,需要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的不足,并进行广泛推荐,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把握;另一方面,又应该合理巧妙的利用传统文化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相信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有利环境中,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均能够获得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钱介庵.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J].搏击・武术科学.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