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1:40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1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中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基本内容

(一)职业素养的界定

“立业成家”是我们人生中的两件大事,可以说,职业的成败决定着人生的成败,而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什么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也是决定一个人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职业素养所具有的内在活力正在于它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调节职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合理运转。职业素养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职业素养的规范功能。职业素养的功能首先在于规范人们的职业品质和行为的功能,社会中每一个从业人员和团体组织都能按照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去提升自我、规范自我,使国家、社会、单位都能够合理运转。二是职业素养的协调功能。职业素养能够协调职场中的复杂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互帮互助。三是职业素养的教育与评价功能。这对大学生非常重要,有利于督促他们有机会、有目的、有系统地对自我职业素养进行反思和拔高。

(二)就业能力的界定

什么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即指大学生通过学校学习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各项综合技能。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健康的心理素质;二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三是夯实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基础能力欠缺,专业能力不足

大学是大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综合技能的关键时期,然而,当下大学生由于缺乏合理的时间观念和独立自主的自学能力,往往把大量时光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导致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基础能力欠缺。大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缺乏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总体实力的提高,也导致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不足。此外,高校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习态度的缺失。在大学生眼中,学习成绩相比中学时代已经退居第二,他们把大量自由时间投入到学习之外,而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非常欠缺,对于结课考试也只是抱有一种不挂科的态度,甚至有些学生铤而走险,采用考试作弊蒙混过关。在这样的学习态度下,久而久之,学生的专业基础日渐薄弱,整体竞争力下降。

(二)大学生职业认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模糊

大学时代对人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有规划、有实践承诺的行动,大学生活才会完美和健康,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闪耀更耀眼的光芒。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多大学生对职业与自我认知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大学时光和未来缺乏一个合理明确的规划,职业认知概念模糊、职业生涯规划含糊不清。大学是个自由的天国,也是一个成就天才、造就庸才的家园。一旦学生每日碌碌无为、自甘堕落,四年美好时光转瞬即逝,他们也就成了被大学上了四年的牺牲品。没有目标就如没有灵魂,大学生拥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四年职业生涯规划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就业能力不足

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欠缺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究其原因,这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高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导致大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成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企业对人才的录用非常注重实践技能环节,高校不注重实践教学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大学生自身也缺乏实践意识,欠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对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以大学教育为核心,社会、政府、企业、家庭、学校、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诸多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社会环境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为一体的大环境。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干预过多,管理不到位、投入不足、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严重脱节,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企业与高校结合不够,缺乏合理有效的导向性,不能把市场时讯及时反馈给高校,此外,企业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提供充分的大学生实习岗位,导致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社会风气对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重文聘轻实践的不正之风和从众心理导致大学生对自我缺乏合理定位易导致浮夸之风。社会舆论过渡宣扬就业压力,其负面能量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低迷情绪,社会舆论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能量的传达。

(二)高等教育的自我缺失

大学是莘莘学子培养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许多高校对自身培养人才的模式和体系进行创新和改进,如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但针对目前现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就业指导课程学科属性不够明确清晰,许多高校搞一刀切。就业指导学科基础薄弱,缺乏权威性的理论,许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实践能力不足且存在应付心理。此外,高校教育在过度扩招轻质量的培养模式下,导致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质量培养的认识错位。

(三)个人态度问题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很大一部分同学又存在盲目从众心理。有的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缺乏一个明确的规划,只是得过且过,有的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模糊不清,有的学生有着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坚持和耐心。大学生盲目的从众心理和自主意识的缺失,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职业素养低、沟通交往缺失、诚信缺失、敬业意识淡薄。

四、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社会采取正确的导向之外,高校应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主导作用,大学生也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一)政府与社会应发挥积极导向作用、传递正能量

政府从宏观上规划、部署、实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结合市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经济投入,合理引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均衡化;社会应当发挥好社会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传播正能力,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竞争意识、自我提升意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社会还应当加强对政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监督,积极反馈有效信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向精、简、优方向发展

高校应当合理安排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结合市场经济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培养可利用的精尖人才。如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开设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时效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职业理念、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奉献意识、集体意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塑人才。

(三)大学生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计划地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分辨事物的能力,提高自己不断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健康的心理素养。对自我的人生有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多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多渠道了解就业创业相关信息、多掌握就业技巧,面向现实、适应社会、转换角色、完善自我、与时俱进、走向成功。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就业能力的优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关注大学生职业素养,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和措施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进而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质的飞越,从而在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连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与可行方法——以鸡西大学为例.鸡西大学学报.2008(6).

[2]朱永永.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多维分析——基于重庆市“六个一”社会实践视角.高等农业教育.2013(4).

[3]吴御生、罗三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选择.中国大学教育.2011(5).

[4]陈浩、姚明亮.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4(5).

[5]欧亚湘、王稳波.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科技信息.2012(11).

[6]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代商贸工业.2007(1).

[7]杨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24).

[8]戎静、姚国成.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及其路径探析.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3).

[9]杨祖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池州学院学报.2009(4).

[10]陈静、王繁、喻柯力.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2

1.1实践操作课程不足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课程学时的不足,导致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下降。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有着严格要求,同时也需要体育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却是体育专业学生严重缺乏的个人能力。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高质量体育专业人才时,虽然前来应聘的毕业生很多,但能真正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毕业生数量却很少。

1.2就业指导课程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缺乏针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育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和信息的掌握并不准确,很多情况下只是简单了解到某一方面的就业信息,毕业生对社会就业途径和信息获取方法了解甚少。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由普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要同时兼顾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就业指导任务,无法全身心地指导毕业生顺利就业。

1.3教学设备配置不足

教学设备配置不足会严重影响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学生只能在特定时段使用教学设备,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个人能力的降低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毕业就业。因此,高校应该提高教学设备的配置数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使用教学设备辅助学习,或者在课余时间进行个人练习,这是从根本上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保障。

2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部分高校在设置体育专业课程时,主要结合高校自身发展条件,以及所在区域特征来完成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社会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不了解,这种情况容易导致部分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甚至就业与所学专业严重脱节;部分高校在设置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参考社会发展形势,培养的毕业生并不属于社会急需人才,影响了毕业生的正常就业;还有部分高校不能认真贯彻执行严格的体育专业教学标准,使体育专业毕业生能力水平不断下降,无法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质量、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社会人才实际需求相适应。

2.2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针对体育专业学生设置的实践课程严重不足,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较短。当体育专业学生完成了理论知识学习后,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刚刚了解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实践学习的时间即将结束,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实践锻炼,个人实践操作能力越来越差。同时,由于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实践课程教学时没有对学生进行详细耐心的指导,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能马上引导解决,也使得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降低。

2.3体育专业教学与评价的问题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问题。目前,很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对于体育专业项目教学来说,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规定动作是不能进行创新的,这种传统的思想严重制约了体育专业项目教学的发展。然而,正是因为我国跳高项目体育动作的创新变化,才使得我国跳高项目在奥运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由此可见,教学方法滞后是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也并不科学合理,高校主要以考试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以学生获得分数的高低判断其个人能力水平。虽然以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不能以成绩决定学生的个人实际能力,因此,高校体育专业必须加强完善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整体学习过程。

2.4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的问题

目前,很多体育专业学生的个人定位不准确,存在个人定位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不能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就业应聘的过程中错过良好的工作机会。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个人条件不符合待遇和发展较好的工作,普通的工作岗位又不能满足个人就业要求,形成了进也难、退也难的尴尬局面。因此,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准确定位个人实际能力水平。还有部分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较弱,在就业初期不是非常顺利的阶段容易产生消极心理,还会进一步影响周围同学的就业心理。同时,有些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不善于与用人单位沟通,处理不好与其他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也是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在社会关系复杂多变的局面下,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就业产生的各种压力。

3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3.1合理安排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首先,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要保持与时俱进。目前,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学生学不能用,因此,高校应该加强体育专业建设,全面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使体育专业教育能够顺应时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促进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其次,高校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变学生传统的知识结构。在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时要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水平,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同时,高校要调查收集学生对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3.2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个人就业能力,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使用创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在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考核评价过程中注意选择恰当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高校体育专业的考核评价方式要以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还要采取专家评审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质量。

3.3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

首先,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师要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很好地组织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激发教师本身对体育专业教学的创造性。同时,体育专业教师要爱护自己的学生,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体育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内容,提高自身的体育专业教学水平。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知识水平,掌握与体育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内容。最后,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创新型教学方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确保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

3.4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

首先,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很多高校学生在人际交流沟通方面存在问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缺乏个人自信心等,因此,高校可以采取体育知识演讲比赛、体育运动项目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其次,注重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可以增加一些体育知识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最后,在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增加体育专业毕业生心理辅导课程,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第二,根据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4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3

由于培养方案及教学环境不同,工科院校培养的教育技术人才具有不同于师范院校及综合院校的特性,就业率偏低。本文研究并确立以提高其就业能力为目的的“通专结合、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贴合各类现代企事业单位技术岗对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提高其就业能力,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并提高其市场接纳率。

关键词:

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模式;就业能力

一、制订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根据往届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及就业相关企业对毕业生能力及素质的反馈,在对企业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以“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此目标确立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通专结合、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1.确立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围绕“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培养目标,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在与国内其他开办此专业的工科院校进行交流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确立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专业发展道路,确定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借鉴CDio、能力本位和产学研教育模式的“通专结合、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社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个人道德素质以及各种就业能力。

2.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向根据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质量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社会服务为宗旨、互惠共赢促产学合作”的四大人才培养理念。根据前期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划分“教育游戏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影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育培训”四大人才培养方向,并根据这些方向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指导后期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模块划分重组。

3.构建“厚德博学、厚基础、重提高”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前期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将对学生的培养划分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两个阶段。根据这两个培养阶段和前面所确立的四大人才培养方向,以“基础性、全面性、服务性、灵活性”为原则,以“厚德博学、厚基础、重提高”为主线来构建课程体系。“基础性”是指课程体系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逐渐辐射其他课程。“全面性”是指课程建设要以四大人才培养方向为导向,四大研究方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课程。“服务性”是指课程体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真正实现为教师、学生服务“。灵活性”是指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课程资源要便于二次开发,最终达到课程体系服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4.构建架构于“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之上的理论教学体系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之后,架构基于“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之上的教学体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围绕“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来进行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5.构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项目实践、校企合作”四维一体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本文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项目实践、校企合作”四个维度出发,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验教学——学生从学习教育技术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知识课程入手,通过实践教学,具备基本实践能力,能独立自主地解决一些初级问题。课程设计——学生已经接触本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群,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制订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实践——学生逐渐开始接触各类中小型甚至更高级别的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体会团队项目开发的流程,包括角色扮演、团队协作等,有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校企合作——学生通过实习的方式参与到对接的企业中去,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可以结合企业需求来完善自己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6.建立“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谋科研、以项目推实践”的产学研合作教师队伍从“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实施名师工程、引入企业教师”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融合本校教师和企业或科研单位实战工程师的教师队伍,形成“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谋科研、以项目推实践”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文理融合、理实并重的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根据专业特色对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构建完备的师生异步交互体系,以学生的实时反馈来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和专业化发展。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助于解决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和机会。

7.构建“课程导入、课堂渗入、日常融入”的人文素质培养环境在摸清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研究其形成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课程导入、课堂渗入、日常融入”的人文素质培养环境。通过专业人文教师的“课程导入”授课方式来灌输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通过本专业普通教师的“课堂渗入”来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通过邀请社会及学校的优秀模范开展讲座等“日常融入”活动来加深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在“三入式”人文素质培养环境下培养出的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校期间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高,能掌握更多的技术,自身技术应用能力强。学生到企业就业后能快速融入集体,业务素质强,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较高的职业道德,能被单位赏识和重用。

综上所述,针对企业对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本研究制订了以“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此目标确立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改革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和人文培养环境,实施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实施,大大提升了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这对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晓娜.教育技术学专业中《摄影基础》课的作用与教学改革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李煜科,徐佳琳,王晖.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65-66.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StudyontrainingmodelofemploymentabilityofGraduates

――explorationandpracticeof"Students'advisoryGroup"inthetheoryofself-learning

niDazhao

(SchoolofBusinessandmanagement,Zhengzhouinstituteof

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Zhengzhou,Henan450015)

abstractCurrently,theuniversitygraduates"difficultjob"hasbecomeanunavoidableandurgentproblem,the"Students'advisoryGroup"basedonself-learningtheory,activeexplorationandpractice,notonlythe"self-improveemployability"concept.buildtheemployabilityofuniversitystudentstrainingmodelmoreeffectivelytheactivitiesof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ctivities,andeffectivelyimprovethecollegestudentsof"softpower"and"hardpower".ofcourse,bothfromthetrainingmode,ortherealityoftheeffectoftheStudents'advisoryGroupneedtofurtherexploreandimprovetheplace,butitseffortstoguidestudentstoindependentlearning,consciousgrowthandself-developmenttoimprovetheemployabilityinitiativetosolveemploymentproblem,whichundoubtedlyisanexperimentandinnovation.Basedonself-learningtheory,thepaperbuilds,explores,practicestrainingmodeforemployabilityfromtheperspectiveofstudents"self-improveemployability".

Keywordscollegestudents;employmentability;self-learning

1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

1.1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

国内许多研究者对就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张丽华、刘晟楠(2005)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五个维度。李颖等(2005)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三个维度。李恩平等(2010)认为要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之,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硬实力”和“软实力”。简单地说,“硬实力”主要通过“硬指标”来衡量,也就是专业知识、考试成绩、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等,这些必须通过刻苦的学习才能获得。“硬实力”是拿到学历的保证,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敲门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个人素质层面,主要指思维能力、个人素养、社会适应力、创新精神和沟通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实践慢慢积累,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否有所作为,还主要由“软实力”的积累来决定。

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该从提高其“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入手。所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可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软实力”+“硬实力”=各种能力素养等+各类考试成绩等级证书等。

1.2自主学习内涵的界定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自主学习理论逐渐走进高校的教学中。研究者认为,虽然高校不断地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口径,但还是无法有效地实现学生职业化的过程,这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直接相关。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教育的本体对象入手,从学生自身出发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主动地转变自身的认识逻辑,优化自身素养结构,通过有效的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效能,达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杨培霞、安茂忠,2011)。

我国学者庞维国(2001)曾这样阐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总之,可以这样认为,自主学习应当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然后监控、调节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认知、动机和行为,以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在学生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基于此,笔者结合“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公式和自主学习理论,通过在学生当中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顾问团”(以下简称“大学生顾问团”)来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自主提高就业能力”理念下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大学生顾问团”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顾问团”是笔者根据辅导员工作的需要和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热情而提出的设想,经过广大学生的不懈努力而最终得以实现。“大学生顾问团”以“理想的前大学生活,理性的后大学生活”为导向,提出“大一不迷茫,大二不彷徨,大三不悲伤,大四成学士,毕业铸辉煌”的口号,提倡自主学习、自觉成长、自我发展的“三自”理念,以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师”为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与就业能力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面向社会需求提高个人素质,帮助同学们解决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疑惑。

2.1“大学生顾问团”对提高大学生“软实力”的作用

2.1.1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和个人素养

“软实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个人素养、社会适应力、创新精神、沟通能力等各种能力素养。笔者主要借鉴当前国内各大名校开展的“通识教育”思路来进行尝试。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陈向明,2006)。大学生顾问团主要通过“三个一工程”、经典抄写、“一体两翼”课外学习计划等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人素养。

具体来说,“三个一工程”是在学生当中倡导要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学成一技之长;做10件闪光的事情,以增强就业竞争力;读100本人文社科经典名著,以提高个人素养。“经典抄写”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素养的一种方式。大学生顾问团将“经典抄写”作为一种主题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目前学生已先后完成了《老子》《孙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十几部经典书籍的全文抄写,在学生中间反响良好。“一体两翼”课外活动是指以读书学习为体,以建立“学术兴趣小组”和“创业兴趣小组”为两翼。通过在学生中建立“读书会”,加强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以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大赛为导向,建立“学术兴趣小组”和“创业兴趣小组”等形式的组织,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软实力”。此项活动为导向性活动,重点指导有兴趣的学生,并以其作为示范。

2.1.2提高大学生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在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方面,主要通过模拟招聘大赛和课前演讲等活动来实现。

模拟招聘大赛是基于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让学生了解招聘的基本礼仪及流程,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提高就业能力而举办的竞赛。顾问团成员为模拟招聘大赛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大贡献,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课前演讲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课前10分钟的公开演讲,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获取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3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请和“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来实现。在学校近两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请和“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术兴趣小组”和“创业兴趣小组”都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学院连续两年在科技创新基金立项方面遥遥领先其他院系,更是在2011年成功捧得校级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而笔者指导的作品获得了全校唯一的省级一等奖。

2.2“大学生顾问团”对提高大学生“硬实力”的作用

“硬实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四六级考试成绩、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方面。“大学生顾问团”在提高大学生“硬实力”方面主要通过组织四级模拟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专题辅导、考研学习动员会、经典读书小组等活动来实现。这一系列的活动主旨在于营造一种氛围,或者说一种生活学习的理念,就是自主学习。通过在观念上的行动和行为上的强化,最终让同学们认可“硬实力”是找工作的关键,是实现就业的必备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3“大学生顾问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顾问团”的发展经历了艰辛过程,正如成员写的那样“其中有在漫长的摸索与准备过程中,过早放弃退出的,彼时彼刻我能理解他们的犹豫与彷徨,但此时此刻,他们是无法感受到我们的喜悦与满足的”。大学生顾问团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3.1与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的联系需要加强

大学生顾问团在开展活动时只有借助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上面的积累和对专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学习积极性问题。同时,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给学生以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

3.2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大学生顾问团的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争取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培养更多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师”,在学生当中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同时,需要处理好与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及各年级的关系,更好地凝聚力量,使各项活动都能顺利开展,加强大学生顾问团在广大同学中的影响力。

3.3部分活动需要强制引导

由于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部分活动的认识难免出现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自主学习模式的失败。因此,加强引导和沟通也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总之,无论是从培养模式本身,还是现实的效果来看,大学生顾问团还有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地方,但是大学生顾问团通过思考,更通过对“自主提高就业能力”理念的实践,进行了既是基于特定环境的也有一定普适性的极有意义的探索。如果大学生顾问团能够成功地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探索出来一条提高就业能力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的道路,那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基金来源: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动态效应实证研究(11YJa880088);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2011B522);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河南省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YB2011044);郑州航院2012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zhjy12-23)

参考文献

[1]李恩平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

[2]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22(1).

[3]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4]杨培霞,安茂忠.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内涵及逻辑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思路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保证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必须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各类人才。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保证高校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同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在毕业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1、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人才市场趋于饱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就业鸿沟的出现不仅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开始侧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考察。当前那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相对较差,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求职效果。

1.1就业态度不端正

就业态度积极与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的就业态度能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保持更好的心态,能积极主动地去选择职业,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定位,并以此为依据获得更好的求职机会。消极的就业态度会进一步放大就业困难,加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让他们产生退缩心理。部分大学生依赖心理较强,在就业选择过程中缺乏自主探索精神,一味听从家人和老师的建议而不考虑自身的实际需要及专业技术水平。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就业始终是消极的、被动的、难以激发工作兴趣的,而这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工作发展与工作效率,压缩了他们的升值空间。对另一部分大学生来说,亦步亦趋的追求考研、考公务员、进银行等热门选择,忽略自身的实际求职需要,在面对一些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时始终保持观望与由于的态度,从而导致机会的错失,进而影响他们的求职效果。

1.2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

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他们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扎实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在本科学习期间,部分学生虽然已经获得了各种专业证书,在等级考试方面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缺乏巩固与提高的过程,专业能力相对缺乏。

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高校的课程安排与专业设置存在着与市场相脱节的情况。此时,部分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实践经验缺乏、专业技能薄弱的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他们很难在就业过程中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所提出的综合性要求。另外,现有的教学模式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无法用专业知识解决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而导致工作效率偏低,发展空间被大大限制。

1.3职业规划定位不合理

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定位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求职方向。在制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大学生应充分考虑个人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经验,选择一些适用于自己的、有一定趣味性的职业,并综合考虑自身存在的不足,做好综合性分析。在当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多数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进行求职。这种态度和做法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求职空间,让他们很难找到真正心仪的工作,同时也会让他们的职业生涯定位出现偏差,出现工作不稳定的情况。

在就业阶段,一些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定位是随波逐流的。他们没有固定的求职方向,没有倾向性的职业需要,也不重视职业规划过程,他们的就业观是随波逐流的。然而,个体差异的不同造成了职业规划与职业定位的不同。一味的按照他人的求职方向进行作业,很容易限制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导致他们无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而导致今后工作的不顺利。

2、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

从高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多数学校将培养综合型、知识型人才作为专业培养方向。高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他们的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在现行的培养方式下,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就业能力专项培养课程缺乏。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很难得到针对性的提高,而缺乏实践经验的就业指导也无法真正满足大学生的求职需要,无法帮助他们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从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看,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决定了大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也影响了他们的人才培养方向。在国内的高校课程设置中,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高于追求理论知识的最新性与权威性为目标,过分追求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素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书本与实际相脱节、理论知识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脱节、就业知识与就业实际情况脱节的现状将十分明显。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协调专业领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学校和相关专业教师急需面对解决的问题。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课程实践的结合,是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3.1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必须改变大学生对就业能力培养课程的看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求指导路更加顺利。可以说,,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不仅是高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影响大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让他们在求职之前就对自己面对的环境有一个综合而全面的认识,并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情况出发,向自己心仪的职业不断努力。

职业规划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对个人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分析,准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并将专业知识与时代需要结合起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3.2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要强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校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结构,将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协调起来,让大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并切实积累操作经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增长。

与此同时,高校教育不应过分强调专业课程的理论性,而要充分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与实用性价值,通过强化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工作。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求职观念,让他们能坦然面对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境,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4、小结

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他们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强化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过程中,高校也应该加强就业能力方面的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尧,刘秀莲.应用型高校的宽口径招生与窄专业方向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11):43-45.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6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38

随着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然而,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也日益突出,存在着就业心态不端正、专业技能不扎实、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实践、综合素质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而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政府要增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用人单位客观对待广泛的求职群体,着力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开发,避免就业歧视外,高等院校也应着力于教育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中的作用。

1核心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力的概念最初由英国经济学专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首先提出,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职场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赢在职业的起跑点,如何打造适应当代职场特点的就业能力;身处多元化、国际化的工作环境,职场人士如何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人才测评理论的发展,令企业越来越重视针对不同的岗位选择不同类型的人才,这些都让就业力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学者郑晓明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是动态的,可持续的。主要是指大学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

2核心就业能力的结构及现状

目前针对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权威的理论研究。根据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笔者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构成具有综合性,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语言表达能力、责任心、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敬业精神和诚信等。

2.1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专业技能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训练,日渐形成的操作技巧和思维活动能力。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理论;专业技能包括专业技术知识、能力。

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西方学者恩德尔斯(enders)所言“专业人员和专家在社会中正在变成更为重要和有影响的群体”。据资料统计分析,当前只有40.4%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意识较强;而接近50%的认为自己的专业意识、专业技能均一般;甚至有70%的认为解决专业问题能力一般,62.8%的认为掌握专业知识一般。

2.2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书写简历、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由于传统文化、传统教学模式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当代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降低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了一对矛盾,并且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能否进入用人单位直接和关键性的因素。

2.3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当代大学生主要是90后的一代,他们生活在和平安逸,物质丰富的时代,热情,开放,崇尚个性,自由,又由于社会、传媒、家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责任心正逐步呈现出一种弱化甚至缺失的趋势,呈现出复杂性、多重性的矛盾状态。主要表现在自我责任感弱化、家庭责任感弱化、社会公德感觉弱化、对他人责任感弱化、自我意识高于一切,以至于出现“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精神疲软现象。

2.4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简单地说是指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完整的解释是指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发生问题的关系,利用有效资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现代企业招聘关心的不是你目前能做什么,而是你能学会做什么,也就是你的学习能力的高低。而学习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它是衡量人才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着重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3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

3.1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及提升

(1)夯实专业知识理论根基。①厚基础。首先要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根基夯实,为后期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奠定基础;②宽口径。随着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才市场已不再满足就业者只具有一技之长,大学生必须在将专业知识打牢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能力,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2)强化专业技能训练。①发挥学校主导功能。一是加强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场地建设,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场地是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二是尽快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和企业联合办学实现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共享。三是加大专业技能考核的导向作用,要对学生广泛宣传职业资格证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投身专业技能训练。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校围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各种措施都必须通过学生这个主体去实现。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③教学应尽量突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时常更新知识结构体系,防止教学与实际相分离,防止教材、教师思想落后于现实需要。

3.2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改革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完善培养体系。一是大力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一贯的纯讲授模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根据学科的特点恰当地设置一些让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小辩论、演讲等团队活动环节,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二是开发相关课程,完善培养体系。阎立钦在《语言教育引论》中就高校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提出了三大教学课程体系:基础语言类、语言艺术类、实用口语类。通过语言表达基础训练、语言表达技巧训练和职场语言应对训练,由外在到内在、由理论到实践、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进行语言表达与沟通的学习和实践。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认为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复合人才的基本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个人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2)加强自我培养和训练。当代大学生自身要做到:一要多听,是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多听别人的说话方式,从中学习其好的说话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为多说做准备。二要多读,是多读好书,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从书中汲取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知识会增加语言的素材,增加一个人的气质涵养,而多读也是为多写做准备。三要多说,并不是逮什么说什么,乱说一气,而是有准备、有计划、有条理地去说,或者是介绍,或者是演讲,要说得好、说得精彩,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而这一准备过程和实际说的过程,也就是在练习语言表达的过程。四要多写,平日养成多动笔的习惯,把日常的观察、心得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定期进行思维加工和整理,日积月累提高写作技巧,在平时的写作练习过程中,也可以同时养成整洁的好习惯,在写求职简历中不会因格式、错字、标点等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3.3责任心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高知人群,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生力量。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时代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高尚的品德情操。因此,其责任心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责任心的建立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心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心的强大动力;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2)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结合。面对当前大学生责任心缺失现象的不断出现,作为教育者的成人群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因为教育者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因此需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模仿的平台,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从社会生活中挖掘出典型的道德楷模供大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注重示范作用的实效,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示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心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3)注重社会公德教育,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社会公德是道德生活领域的重要的范畴。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促进其社会责任心的加强。对于大学生在学校中发生的一些有关的行为加以引导教育,使之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对于良好的行为给以鼓励、表扬。通过学校的报刊、广播、网络等传媒以及一些宣传活动和文艺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责任心意识。

3.4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旨在教和学交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进行。

(1)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书本中学习,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和问题解决者,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是让他们主动独立思考,或以团队为组织的讨论过程中互相学习,相互探讨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一是学会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二是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借鉴前人经验解决问题,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使在学习中学生最后没有成功解决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思维进行的独立思考训练,对大学生来说其意义就更有价值。

(2)建立健全合理的知识体系。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增强,但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创新需要基础,要做好基础工作,为创新做好准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脚踏实地地学好知识,掌握真才实学,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构建健全合理的知识体系,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做好知识储备。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7

2.建构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作为社会关键主体的组成部分,自然也会受到性别规范的影响。他们把“性别刻板印象”推广到每个女性求职者的身上,即将女性的群体特征推断为每一个女性的个性特征,这是不公平的行为。用人单位应该考虑到女大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本身具有的知识储备和人力资源发展潜力,重新评价她们对组织所能创造的价值。高学历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是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建构一个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对于稳定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3.营造公平的社会就业环境。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制约着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该加大力度推进就业领域内的性别平等,严厉抵制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行为,要求企业在兼顾组织利益和经济效率的同时,更要关注社会性别公平。大众传媒也应加大对知识女性的宣传,通过教育弘扬先进的性别观念,利用多种渠道引领社会对性别的正确认识,使全社会都了解知识女性对社会发展的具体贡献,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   

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女大学生的又一原因是因为女性要比男性提前5年退休,这将严重影响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生的积极J陛。政府制定两性不同的退休年龄,是出于保护女性权利的目的。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作已逐渐从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尤其对于财经类工作,工作人员多是从事管理、服务等,而非技术型劳作。因此,政府可以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实行男女同年龄退休,这样可以使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就业资本,同时能够提高女性在工作中提干和培训的机会。   

在提升女性就业能力方面,家庭和生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点。用人单位在招聘女大学生时,难免会考虑她们因为生育、哺乳等因素退出劳动力市场或因为照顾家庭牵扯太多精力不能全心工作,导致人力资本的双重折旧。因此,政府还必须解决女大学生因为照顾家庭和抚养小孩产生的后顾之忧。首先,政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托儿所建设,以宏观手段增强对我国托儿所的管理与监督,使幼儿的托管工作得到有力保障,让女性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工作中。其次,政府要从各方面引导和扶持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给予家政行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也要加强对家政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并对家政行业的发展做出引导,规范家政服务业,使家政服务业可以标准化和规模化。这样就可以为女大学生解决好对家庭的担忧问题,使其解放自己的家务劳动力,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参与工作,以此提高就业竟争力。   

4.不断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从女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应该更加努力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培养自我优势。在校期间,女生应该在积极完成课程作业的同时,更加努力夯实专业知识基础。虽然高校的有些课程设置可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行业状况存在一些脱节,但专业课仍是学生基础、系统并规范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同时,女大学生应该利用在校时间考取相关行业从业证书等必要证书,为今后就业增加筹码。   

学习生活之余,女生应更加积极参加各项校园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可以完成自我评价的过程,从而对自身特点和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当然,校外实习也是有效促进大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基本流程和状态有初步了解,为日后工作做好准备。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8

【关键词】就业能力;现状分析;职业规划;学习指导;实践;创新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3年,我国高校自1999年来大规模扩招后的第一届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进入第一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当年的毕业生人数为212万,到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60万。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增长,但用人单位需求则呈较慢增长趋势。大学毕业生增长比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增长比例不协调,两者之间的差距,导致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近几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这就对大学毕业生在新经济环境下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受到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理解有自己的观点:国内学者郭志文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就业。获得就业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拥有就业能力才能使毕业生获得持久的就业和职业生涯保障。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具体来讲,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潜能的自信。然而国际劳工组织则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取得进步以及解决工作中的困难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其获得工作、进行工作、解决问题以及在工作中磨练成长所需的各项能力的总和。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一)基础能力欠缺

基础能力是指大学生获得工作、进入职场的最基本能力要素。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还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现象。

(二)专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后,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而当前大学生就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不足,专业功底不扎实,知识积累不足,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顺利就业。专业能力不足,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与不合理性所带来的弊病。部分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敷衍了事,导致了这些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的后果,影响了就业能力。同时,原本热门行业经过几年的循环后逐渐变冷,专业不对口、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都是造成专业能力不足的因素。

(三)心理素质较弱

心理素质对于现今竞争激励的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青少年多在优越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且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隐形条件,使得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保护,这让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软弱和胆怯。现在的年轻员工对于新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低下,遇到磨难,首先想到的不是直面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而是习惯性地逃避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比如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个事实。所以,当前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身心刚强也是打开求职大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实践经验缺乏

众所周知,现今的高校教学大多偏重于课堂和理论教学,缺少社会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社会现状却是,多数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大都优先考虑具有实践能力与技能的大学人才。因为他们认为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适应性强,能够马上胜任工作。但事实截然相反,多数大学毕业生不仅实践能力低下,而且还心高气傲、眼高手低,令不少用人单位产生反感以及抗拒心理,从而造成大批毕业生无法适时就业。数据显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相关工作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是企业所要求的就业能力,而他们的满意度却不是很高。可见,各大高校和大学生都需要从自身的不足之处中寻找突破口,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分析

(一)就业能力意识缺乏

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弱化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过分注重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只将就业协议书作为评判学生就业与否的标准,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以及就业单位的状况。高校没有将大学生看作能动的就业主体,而是看作就业的被动者。所以其没有从根本上认清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

另一方面,广大学生不够重视自身就业能力的发展。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具有盲目性,进入大学后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学生不了解真实的工作世界,对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性格、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全面的认识,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种职业。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造成期望值过高、自我定位不准、盲目乐观、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二)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所以学习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就业能力自然不强。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不一致也会导致知识掌握、学习能力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效;学生对于专业学习没有清晰的概念,不清楚本专业在社会领域的利用及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正在发生多样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应聘者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是众多企业考虑用人的因素,很多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胜任工作。但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又一大因素。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一贯偏重理论教育,轻视实际操作能力;一贯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轻视整体素质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强。

(四)创新意识能力不够

创新能力是指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它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近些年,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一)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使在校大学生为寻找就业机会和将来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利用第二课堂、团学活动等各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增强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准确地定位自己,把对自我的准确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制定符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后,引导大学生把生涯规划分解为阶段性目标,逐个目标地实现,为成就人生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习指导

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最有价值的能力之一。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三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大学学习本身就具有自主性学习特征,各种教育活动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自主性学习能力强的人,对学习过程控制、调节能力就很强,能够比较成功地运用学习策略,克服自身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二是加强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专业、内容、难度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三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他们对学习本身价值的认同。

(三)鼓励参加实践

1.课程实践

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真正看重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课程实践,把专业课的学习和社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是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比如一些理工科课程应安排学生首先到公司厂房进行认识实习,使用他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实地参观对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增强了热爱专业、学好专业的信心和决心。

2.社会实践

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大学四年是求学和就业过渡期,终究每位学生还是要到社会的熔炉中进行锤炼。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对将来就业乃至于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是有益的,各高校对社会实践都很重视,暑期“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对就业有很大帮助,在实践中大学生慢慢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校内实践

校园内的实践机会也很多,比如各种社团、协会、学生会等组织,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通常有过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学生比一般同学会更加自信,处理问题更加高效,待人接物更加得体。

(四)加强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开拓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对于个体而言,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创新是以个性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没有独特、鲜明、丰富多彩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特别要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打破过去那种沿着一条途径、一种模式思考问题的习惯,善于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创造新理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必然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打破旧的就业传统,树立新的择业观念,增加择业、就业、创业的机会。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9

拟从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模式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现状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剖析,并在深入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化背景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关键字:市场导向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加入wto后的战略调整,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将日益完善、成熟。但是,由于我国特有的人口包袱以及改革以前国有企业所沉淀的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和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加上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等,使我国就业问题变的非常严峻。大学生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也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同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大众化价值取向的确立,高校扩招人数年年上涨,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高4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10%。我国每年将有近百万贫困大学生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贫困大学生与家庭条件优越学生比较,在签约时间上滞后,在签约率上偏低,在择业岗位上偏差,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背后有诸多原因,其中贫困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低下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成为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概念的界定

1.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及评价标准

1.2贫困大学生含义的界定

所谓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1]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标准主要依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大学生维持基本生活和正常学习的最低费用决定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各省乃至地市对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认定标准也呈现出差异。因此高校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1.3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及运行机制

“就业市场化”是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体现。我们知道,市场化配置社会资源一方面是为了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人的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无论是就业市场化还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都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的反映,因而要想认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就必须先把握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本身,进而也才能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中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带有市场的一般特征: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调节供求平衡机制。

(1)价格机制。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反映的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不同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既在量上存在差异,也在质上有较大的差别。在商品货币关系下,对劳动力价值的判断不能用劳动时间这一简单尺度来衡量,只能用劳资双向选择这一市场途径来间接实现。

(2)竞争机制。有市场必有竞争,劳动力市场也同样存在竞争。劳动者个体为了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必然竞相追逐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最能满足其生存、发展和享乐的岗位,而需求方为了招聘到具有较高素质而又成本低廉、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力,相互之间也会有竞争。

(3)调节供求平衡机制。商品的供求总是在一定幅度内波动,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这一特点。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在相互消长的矛盾动力中实现相对平衡。因此,劳动力的供求不平衡是常态,而平衡则是暂时的,相对的。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市场来实现毕业生这部分最优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即就业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体现,它的内在根据是市场经济体制。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其演变

2.1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划分为三类,即大学生就业的总政策、具体政策和特殊政策。

大学生就业总政策大学生就业的总政策,主要是指为毕业生的安置、使用确定的方针和原则,具体包括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解决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完善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整顿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秩序;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转变用人机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原则规定。

具体政策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工作程序、纪律、各项具体规定以及各种地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工程序、纪律、各项具体规定以及各地在不违背国家法律和国家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地方的需要所制定的政策措施等。

特殊政策,顾名思义,其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政策,它是适用于西部开发、入伍、支边及自主创业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政策。具体是指那些为病残生、支边学生、参军入伍学生及自主创业学生等特殊群体制定的就业政策。目前,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就业地域的不均衡,使西部就业政策和自主创业的政策成为大学生就业特殊政策中的典型代表。

2.2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阶段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毕业生择业的政策导向。建国至今,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根据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将其演变进程概括为如下三个阶段:

2.2.1统包统分阶段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大致从建国初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实行的是各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这一点,在经济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计划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社会形式,它通过政府机构按照事先指定的计划,主要靠行政指令的手段来实现资源配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各行业人才都很缺乏,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生,在当时属

于一种稀缺社会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稀缺社会资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这些人才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

2.2.2由供需见面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开始步入了由供需见面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

2.2.3市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在我国逐步实现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这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时市场经济的大潮,同参与市场竞争的众多客体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为了适应这一经济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制度也得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以2002年为界,我们可将这一阶段的就业政策划分为如下前后两个时期:

(1)以毕业生自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择业时期

(2)以毕业生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择业时期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的又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就业政策。[[2002]第19号文件规定,从事个体经营和自由职业的大学生要按当地政府的规定,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交纳社会保险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给予支持。人事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人事部门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制定政策,切实解决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所需的毕业生。要协助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落户手续,提供相关的人事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国务院还下发通知,对于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现状

3.1取得的成绩

从近几年我们看到,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3.1.1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就业环境更趋宽松

2003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部到高校都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层专门召开会议,重点部署,全面推动。各省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高度,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高等学校普遍实行了“一把手工程”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和组织保证。

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实施了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制度、高职高专毕业生培训制度等,积极探索了毕业生创业促进制度、待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失业毕业生社会保障制度、特困毕业生救助制度等。

高校扩招后,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迫使高校不断更新观念。许多高校已经深刻意识到:生源竞争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而作为“产品”的毕业生竞争才是决定高校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公布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更加深了高校的危机感。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从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添加硬件设备、增拨专项经费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市场调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合作,举办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如清华大学2002届毕业生有2/3的毕业生是通过就业中心提供的信息找到合适的工作;石油大学、河南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领导亲自带队,辗转数千里,走访用人单位,接触知名企业,积极推荐自己的毕业生,还建立了一批就业基地。另外,近年来,围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校进行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上海市高校根据未来上海市城市形成定位和人才需求,将原来理工类和人文类专业6:4的比例调整为5:5。北京师范大学采取招生听证制度,招生计划与就业率挂钩。

3.1.3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即“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人才市场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以毕业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服务将逐步成为各级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针对性强、专业性的招聘会、校园招聘活动将会如火如荼。适合毕业生特点、覆盖面广的网上洽谈、远程交流被广泛运用,毕业生的服务也将由临时变为日常,服务的形势更为广泛、特点更为突出。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更为便利,交流的成效也将逐步提高,市场在毕业生择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强。

3.2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取得很大成就,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不到位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单位主体,一个是个人主体。单位主体就是用人主体。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用人主体是指有用人自的法人实体或组织机构。个人主体就是就业主体,主要指我国当前普通高校的毕业生。

从用人主体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单位和独立的法人实体,拥有用人自。企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决定,并通过市场接纳毕业生。这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配”毕业生而言,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现实状况并不完全如此。企业正处在转轨时期,面临产品转型、人员下岗分流等等困难,导致其行为受到约束,出现不规则行为。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客观事实,使用人单位在充分选人的同时,用人观念发生了变化。

从就业主体来看,依旧存在许多人为因素限制着大学毕业生宝贵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信息不畅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合理配置的重要因素。部分大学生找单位不是看岗位是否合适,专业是否对口,而是在单位性质上思前虑后,在“所有制”问题上举棋不定。就业观念落后成为影响人才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

3.2.2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着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毕业生总量失衡。二是大学生专业结构失衡,出现人才高消费和求贤若渴两种现象并存。三是就业地域结构失衡,发达地区人才挤占,不发达地区少有问津的现象。

3.2.3大学生就业市场综合实力不强,配置渠道不通畅

(1)才市场中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条件要求苛刻,成功率低。从几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特点来看,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效果不明显,每年初冬,毕业生就开始东奔西走,到处联系单位,有的人甚至不辞辛苦,哪里有人才市场组织的交流会就往哪里跑。然而,除了高学历人才能够在人才市场得到满意答复外,大部分大学生事倍功半。而这些又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初次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以很大的心理压力。

(2)无法承担调控职能。一般的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没有统盘考虑,大学生就业的群体性和时效性导致毕业生都是在每年特定的几个月里集中联系就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百万人的就业问题,一般的人才市场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即使举行儿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也是收效甚微。一般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难以调整、承担及反馈复杂的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矛盾。

(3)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活动运行的状况看,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非法职业介绍机构、非主管部门随意插手、双方轻率违约、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以及各种乱收费现象,甚至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极端现象如“零工资就业”和“薪资联盟”。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

3.2.2.4大学生就业市场主体综合实力不强

(1)教育发展规模扩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合拍

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变,新兴产业如第三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环保产业、生命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对新兴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段,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较小。新兴产业与传统的产业相比较,传统产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多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少,对人才的技术要求还没有得到多大改变。因此,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幅度与大学毕业生的增长幅度不匹配,使得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暂时“供大于求”的现象。

(2)毕业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距离

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伴随中国加入wto,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现代人才具备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懂外语、熟悉国际法律和懂得国际惯例,要求员工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对待工作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态度。而当前大学生整体素质状况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相差比较大。

四、市场导向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4.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境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社会和高等院校各方面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在关注他们就业困境之前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问题。

4.1.1自卑心理

贫困生大多数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的差距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甚至语言习惯上的差异,使他们在心理上极不适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会“死读书”,“缺乏特长”不懂音乐和计算机,没有那么多的见识,难以适应大学素质教育。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高手云集的大学环境却失去了优势,往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由于手头拮据,常常为生活、学习发愁,没有经济能力交朋友、谈恋爱,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使他们情绪低落、心理灰暗,形成自卑自贱心理。

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心,在人际交往中贫困生往往出现封闭、孤僻、不合群现象。有的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或是感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不愿意与人交往,害怕暴露缺陷让人瞧不起。有的是因为语言障碍或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与城市学生不一样,害怕与人交往让人笑话。因而在同学之间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障碍,没有朋友,没有交流,长此以往就形成孤僻自闭心理。

4.1.3焦虑心理

对家庭的担心,对未来的迷茫,对贫富差距的不理解,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现实生活中时不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体验,使他们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不安,悲观和厌世的痛苦境地。

4.1.4依赖心理

有些贫因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处境是由于社会不公造成的,因而接受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社会、学校身上,而没有勇气自强自立。

4.2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面对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现实,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残酷地摆在了这些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面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4.2.1借贷缴费,个人的期望与社会实现矛盾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给每个人提供一个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这也是判断一个社会封闭还是开放的标准。当前划分社会阶层的依据是职业,而职业又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农民阶层和城镇普通市民阶层,因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知识和专业技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把改变现状的希望寄予子女身上。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招生数每年增加几十万,人学率的节节攀升,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低收入家庭省衣节食,想方设法筹钱,送子女上大学,正是改变其社会及经济地位的强烈愿望支撑着他们。当子女完成学业将要就业时,这些穷怕了的家长自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如愿以偿找到一份环境优、薪水高的工作,这是不少贫困家庭的希望所在。他们要靠子女的薪水来偿还子女上大学的贷款或借款,也希望子女从薪水中拿出一部分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但现实并非如此,高校学生就业的现状是“供过于求”,能找到一份工作已属不易,要“如愿以偿”地找到一份“好工作”更加困难。作为贫困学生,他们深知含辛茹苦的父母为自己而做出的牺牲,在就业时,如果招聘岗位与家长的要求和希望不符,就会犹豫不决,有时就会失去就业的机会。在工作单位、工作环境、工作报酬与就业期望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表现出的是一种无奈的心理。正是这种择业时的矛盾心理,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甚至发生就业恐惧症,错过就业机会。

4.2.2工作经验,贫困大学生应聘时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通常家庭存在经济困难的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前的中学学习中已经是深深地认识到能够正常学习是一件来之不易的事情,这一心理会使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所投入学习的时间将会比其他的同学要多;其次由于贫困地区的同学由于接触外界的事物不多,因此存在着进入大学之后要重新认识这些相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同学早已经熟悉的事物的过程,导致他们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为了能在同学们之间保持一定的优势,有些同学会把大量的课外时间再次投入到普通的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以期能在学习这一方面保持一定的优势。第三,普通的高校都会对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资金奖励,这也成了某些同学放弃参加其他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或者学生活动,把时间大量投入到课本知识学习中的动力之一。过多把时间投入到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而忽视了对自身的其他方面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平时没有或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或没有进行过兼职活动,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在就业期间会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而给用人单位一种高分低能的印象,最终造成就业失败。

4.2.3经济拮据,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其经济条件有关。整个就业过程以及就业的最终实现是建立在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认可的基础上的。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而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面临着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境。首先,他们的家庭往往也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无力给他们提供与社会精英交往或在公开场合接受心理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与用人单位的主管交流时,经验和自信心严重不足。再者,本来学校有丰富的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培养各种能力的平台,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不能充分享受学校资源,有的尽可能少地参加各种活动,有的无奈放弃,以致失去了不少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有相当一部分经济贫困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不能获得平等和尊重,就采取逃避的方式以免自尊心受挫。当前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出现“供大于求”,许多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对毕业生提出很高的要求,诸如要求毕业生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要有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等。这对尚未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实属苛刻,而贫困学生更是处于劣势。

4.3形成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4.3.1就业期望值、择业取向与现实错位

不得不承认当代大部分大学生还未真正意识到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导致他们对就业时的期望值和择业取向与实际的社会岗位需求有较大相悖之处。在择业上,看待工作岗位的理想性与可行性上,往往把经济待遇、工作地域,作为择业的重要的标准。完全忽视了就业与择业的相互性,忽视了自身素质与工作岗位的相容性,忽视了工作岗位发展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存在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由于过去四年的学习生活已经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负债,以至他们在面临就业时不得不把高薪、高待遇、并解决户口等作为就业期望值的首要因素。但在现实的岗位竞争中,用人单位在考虑到自身的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时候,必然将目光投向同一阶层但要求没有那么苛刻的毕业生。这也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

4.3.2用人单位选才方面缺陷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模式。但是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关系网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而贫困家庭无钱又无权,没有可以利用的关系网。这样就使得那些缺乏社会关系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

4.3.3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不足

不少贫困学生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在音乐、体育、美术方面没有得到启蒙教育,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条件也很差。同时贫困学生一直处于升学压力之下,缺乏特长培养,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用人单位在选人的过程中恰恰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或特长。

五、政府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选择

5.1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为贫困生择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首先,要制定并完善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明确规范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形成比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使毕业生择业有法可依,有序进行。第二,要进一步完善以高校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统一开放的毕业声择业市场,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凡是有用人单位需求的单位都应该对符合条件的报名者采取统一规范的选拔办法,尽可能地减少认为控制因素,真正做到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让大学生凭个人才能择业。第三,规范各种审批制度,减少有关收费项目,为毕业声择业铺设畅通大道。经济杠杆固然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往往造成的事实就是给毕业生抬高了门槛,却给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提供了特权,不利于公平竞争。第四,加大对毕业生择业不正之风的惩处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选才、学会识才、懂得爱才,为贫困生择业参与公平竞争提高帮助,让他们在择业时有更多选择余地。

5.2改革教育制度,进行制度创新

高校的扩招速度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进程,与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就业量相适应。大学生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应该得到社会的回报。陈彬认为:“中国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的本质是系统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前提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学习型组织理论不失为中国大学办学模式变革的理论基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其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5]。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这里的素质包括情感、道德、体格等各方面。面对新的形势,我国传统的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5.3确保就业渠道通畅

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三大人才市场: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营中介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但是就业市场之间的沟通不够,往往使学生困惑而不知所措。政府应把沟通就业渠道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此外,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速的特点进行网上推销,这是大学毕业生的一条重要的求职渠道。如北京高校就业信息网是北京市教委指导和服务于毕业生就业的专用网站。半年多来,已累计包括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就业动态等各类信息1万余条,注册单位7456个,需求职位7万余个,求职注册的毕业生38817人。复旦大学为拓展就业网的空间,与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网站“易聘网”等专业职业介绍网站合作,使学生信息库能够与这种极有知名度、操作规范、数据库完善、用人信息丰富的网站信息库信息共享,初步尝试了高校网络就业指导工作与校外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各地政府应出台针对性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努力建立一个有序、合理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4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的培养方,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如何生产产品、生产的产品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成功与失败,直接决定着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状况。目前,高校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招生、培养、就业等一系列工作中还有许多瞬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的不断加大,高校更是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专业设置、学科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高等院校应主动围绕就业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调整和学科设置。

首先,高校应解决高等教育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招生录取是高等教育的超前性,但经过四年培养后毕业生常常会发现所学专业已经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这就是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招生时需要提前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招生计划。与此同时,进行课程设置调整,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尽可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需要。

其次,按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调整。近年毕业生就业上作反馈的信息表明,高校出于经济和师资力量等原因,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属于社会发展大量急需的,高校要么没有设置专业、要么未能及时调整招生计划,致使社会急需专业的毕业生得不到满足;而一些社会已不大需要的专业,高校也不能及时缩减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而就业困难。

再次,加强素质教育。由于专业课程过多、压力过大,导致很多高校不注重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格考核,而导致就业失败。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要,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对毕业生的素质教育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加强。

5.5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初步打破了“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基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处于初始阶段,其作用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我国的教育大多是国家投资,大学生的失业必然也造成了集体(政府)收益的难以实现,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对此,应采取积极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育与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就业机制。第一,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提高就业率,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因为,在就业过程中,学校的帮助对于学生能否找到工作(实现个人收益)有显著影响,即学校就业服务的供给程度关系着大学毕业生就业欲望的实现。同时,据研究表明,学校的帮助和学生的就业费用存在替代关系,学校的就业服务提高一个层次,可以使每位毕业生大约节约80元。第二,建立和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由于在社会转型期,就业模式的快速变化,作为有着传统优惠地位的大学毕业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毫无准备,一定时期内难以适应。因此,政府应提供必要的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制度变迁带来的不适应和不习惯,如设立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就业介绍所、就业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等,免费为毕业生快速提供翔实的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掌握择业技巧,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提供网上就业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制度。通过加快人事制度(用人制度)改革,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成为就业行为的主体,减少中间环节,强化监督,提高制度效率,解决个人收益与组织收益的长期矛盾及制度基础的缺失或衔接缺位,防止少数人“搭便车”和“拉关系、走后门”。同时,国家要消除政策屏障,切实取消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进入指标(资格)、户口指标等限制,取消限制学校毕业生包括高职高专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鼓励毕业生跨省地市就业。

5.6发挥政府在就业市场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5.6.1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作为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要想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发展经济、提供较为充足的就业岗位。首先,应努力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是就业增加的根本源泉[1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长,如果我国的经济在未来时间内仍能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按照就业弹性系数计算,每年就能新增就业岗位7000万个左右。其次,要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作为人力资源大国,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培育、鼓励第三产业和小企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就业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第三产业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业弹性系数始终保持在0.5以上[15],而且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行业基本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科技含量高的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的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空间。最后,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对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问题,已形成共识[6]。中国广阔的国土面积集中在农村,农村问题不解决,大学生根本无法选择到农村就业,所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

5.6.2改革管理体制,破除就业壁垒

目前的就业管理体制,还有许多地方急待进行深入的改革,以便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为宽松、有利的环境。

首先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的户口管理体制。二元户口管理制度自然地将社会人群划分为两个等级,在社会公民中自然形成了城乡人口差异巨大的观念,并成为人才流动的严重障碍。虽然,目前户口管理制度有所松动,个别省市已推行单一户口制,但由此形成的城乡人口差别在大学生心里并没有改变多少,户口管理制度仍是限制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所以,改革户口管理制度,在取消对毕业生落户限制的同时,必须将破除城乡差别的观念作为重点,将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任何地方就业都没有后顾之忧。

其次要改变人事二元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人事管理体制仍采取二元的管理形式,不同层次的劳动力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享受不同的社会保障。这种管理体制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就是,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审批,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归属感不同,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待遇不同,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社会保障不同。它不仅限制了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而且也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所以,对大学毕业生来讲,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放开人的单位所有权,除严格限制财政开支单位的进人指标外,其它的应该一律放开走向市场。

5.6.3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便于人才流通

虽然,国家人事部在很早以前就强调县级以上的城市必须建立人才市场,但建立的人才市场要么是各自为政,要么就没有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互联互通信息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首先应建立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为大学生网上求职、网上自助式就业提供服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应发挥网络信息便捷的优势,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强化毕业生需求信息登记制度,杜绝信息分散、重复和失真的现象。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制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规范就业市场的管理、加强市场服务职能,应免费对毕业生提供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并建立统一的失业登记、录用备案、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等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使待就业学生得到更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六、结论

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从宏观出发,规范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在就业市场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贫苦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惟有政府充分发挥其导向型作用,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贫苦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得到切实解决。

参考文献

[2]汪大海:挑战失业的中国[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3]范颖:关注学生就业,构建和谐社会[J].经济师,2005

[4]林惠青:用改革的精神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3,25(5):29-32.

[5]陈岩松: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J].江苏高教研究,2004(1)

[6]袁贵仁: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l.中国高等教育,2002,25(9).45-47

[7]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l.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利,2002

[8]谢怡:当前大学生就业分层现象探析,《学术论坛》、2004年(1)

[9]刘国瑞:大学生就业与大众化进程中持续健康发展,《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5)

[1]翟博:《特困生,世纪末的话题—高校特困生现象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

[2]宋长春.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若干思考[J].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69(1):57-58.

[3]邓晓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5-11.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篇10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毕业等于失业”道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学生不具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能力如此欠缺?根源之一在于指导学生能力养成的观念——传统的智力观。传统智力观认为人的智力主要包括言语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依照传统智力观开展的教育也是只注重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从事某一职业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这就产生了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和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要消除这个差距就必须用新的智力理论来培养学生。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智力理论,其中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多种智力构成的,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潜力。因此,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培养的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会更加符合社会及职业对人的能力的综合要求。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

1.智力的定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将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这一定义至少包含以下含义:

第一,智力离不开实际生活情景。离开环境孤立而抽象地谈智力毫无意义。

第二,智力应能解决实际问题,它不是空幻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是仅仅储存在头脑里的东西,它必须而且只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在一个具体社会环境中,谁最能解决实际问题,谁就是最富智力的人。

第三,智力与创新分不开,能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重要的创造和服务,就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如创造代代相传的人类文化产品,比如民族神话、传说、文学、艺术、音乐作品、伟大的科学发现,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各种智力的具体表现,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晶。

2.人类拥有多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他认为,支撑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这八种智力包括:

(1)言语—语言智力。它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智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逻辑—数理智力。它主要指的是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之间各种关系的敏感和通过数学运算、逻辑推理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它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4)音乐—节奏智力。它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5)肢体—运动智力。它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交往—交际智力。它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7)自知—自省智力。它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8)自然观察者智力。它主要是指区分对象并运用直觉进行理解的能力,表现为能够高度辨识动植物,对自然界分门别类,并能运用这些能力从事生产,擅长于确认某个团体或种族的成员,分辨成员或种族间的差异,并能察觉不同种族间的关系。

3.每个人都拥有所有智力,但智力的组合具有差异性。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所有正常个体在某种程度上都拥有所有智力,这些智力是生物潜能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只要有充分条件,这些智力都能有所发展。但不是每个人的智力都是一样的,智力存在差异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这些智力的组合不同。因为每个人的优势以及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使得每个人各具特色,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1.改变评价标准,树立多样化能力评价观,促进能力的全面发展,扩展就业范围。传统大学教育单纯依靠用纸笔的考试来考察大学生的学业智力,只注重对语言和数理逻辑两种智力进行评价,对其他智力,诸如交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均有所忽略。而多元智力理论抛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的多样化评价,其目的是要使大学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的不同智能的培养,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更好地满足职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扩展大学生就业范围。

2.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树立人人都有优势的观念,培养特殊能力,实现职业目标。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这多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大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色,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大学生对自己智力的认识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成材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来挖掘自己的优势潜能,培养自己打算选择的职业所需具备的特殊能力,实现职业目标。

转贴于

3.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树立“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念,帮助大学生发展弱势智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倾向,各种智力又并非均衡发展,因此人无全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弱项。学校的教育教学,除了要同时兼顾八种领域的学习内容,提供有利于八种智力全面发展的学习情境,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对症下药”地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引导大学生发展自己的弱势智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4.依据多元智力理论,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难以跨越的瓶颈。而多元智力理论非常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认为不仅现实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充分利用自身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需要人们创造出社会需要的各种产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我们来说,已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目标,而是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所以我们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并能将新的理念付诸实践。

(四)发展多元智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1.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没有建立相应的指导体系。没有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许多大学生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在迷茫和不知所措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不知道要学习什么,要发展哪些方面的能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测评等手段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多元智力的构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智力等有清楚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智力状况对未来职业进行策划和准备,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所确立的职业目标培养其职业需要的多元智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2.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学分制所代表的不仅是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更是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它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发展多元智力,提高就业能力。这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学分制打破了专业的传统观念,学生可以选修各个专业的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多元智力提供条件。学分制把大学教育从纵向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和相互补充,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本学科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避免出现在专业领域是天才,在其他领域是白痴的偏学科现象。例如数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可以帮助发展除了数学专业强调的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等智力以外的其他智力,如语言智力等,使他们不仅具有运算和推理的能力,对事物间各种关系比较敏感和通过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进行抽象思维,而且还能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

(2)学分制不对学生作固定统一的课程安排,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来发展以后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弥补自己的弱势智力。学分制的自主性表现为:在学分制的环境中,学习主体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特点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并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学习进度,能自由独立地支配时间。在完善的学分制条件下,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3.实施情境性教学,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境性教学”也是加德纳非常强调的。他认为,“智力是取决于个体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中已被认识的潜能或倾向。单一智力或多种智力一直是一定文化背景中学习机会和生理特征相互作用的产物。”他强调智力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或特定环境中的表现。他认为,理解智力不能脱离学习者所在的文化,只有在社会活动或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力,智力的培养不仅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且还要通过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情境教学中,他非常重视“项目学习”,他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使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广泛运用各种智力、发展各种智力。他认为这样的教学是研究性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因而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多创设一些情境,实施情境性教学,让大学生在情境中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来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

4.建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加德纳非常强调智力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很多职业要求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在大学生的教育中,要建立系统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可以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开设创新教育课程,通过创新性课程教学,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要求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介绍学科前沿发展信息,并在学生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融入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