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5:26

社会经济价值篇1

论文摘要:经济活动领域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是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最普遍和基础的成份。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处于其中的核心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主体意识以个体为基础但导向集体,从而逐渐从抽象的群体意识向现实的主体意识转移;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利益意识的关于物质利益载体的变化,使得人们迸发了对利益追求的极大热情。要充分重视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尤其是其中的核心价值意识的导向作用。

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要研究“四个如何认识”。“四个如何认识”中的一个就是“如何认识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我国改革实践的主要内容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此引起人们价值观念尤其是经济价值观念的变化。

一、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及其结构

认识活动就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于周围世界的反映活动,而周围世界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世界,而且包括价值形态的世界,因此认识活动必然包括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主体通过认知活动对物质形态的世界进行反映。主体通过评价活动对价值形态的世界进行反映。在评价活动中,主体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反映客体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形成关于价值的意识,并进而积淀成价值观念。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必然具有多方面领域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主体的价值观念体系。生活在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往往有许多共同的利益。这就决定了人们往往具有共同的评价标准,从而也就往往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一个社会有很多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但在一般情况下总有一个占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这就是社会的意识形态。

在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众多成份中,关于经济活动领域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是其中的重要成份。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统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社会经济价值观念正是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对经济活动所呈现的价值现象进行观念反映并积淀的结果。

根据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说法,科学理论的结构是由“硬核”和处于的“保护带”两部分组成。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结构也由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意识和处于保护带的价值意识组成。核心价值意识代表整个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结构的基本规定和取向,它约束着处于保护带的价值意识。社会经济生活中总是不断有新情况出现,总会冲击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结构中处于保护带的价值意识。当核心价值意识直接承受时代风浪的撞击时,整个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结构的坍塌就为时不远了。

我们可以从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内容形成来揭示其核心价值意识。经济活动在本质上就是在物质形态上建构马克思所说的“为我关系”的价值活动。“我”就是主体;“为我”就是对于主体而言的利益,即价值关系。因此,“我”即主体和“为我关系”即利益规定了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对经济活动进行观念反映的实质决定了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结构,即必然以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作为其核心。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总价值取向。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是深匿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结构之中的,其周围还有财富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等等。不同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结构通过处于的价值意识的具体价值取向表现出来。例如,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关于财富意识,强调的是实物形态的财富和使用价值的积累;在资本主义社会,则强调货币形态的财富和资本的积累。再例如,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关于公平意识的价值取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则强调等价交换、社会公平(虽然仅体现在形式上)。不同历史时期的这些价值意识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其源在于深匿于其中的两个核心价值意识及其相互关系所具有的不同总价值取向。

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结构中的核心价值意识及其相互关系所具有的不同价值取向又可以从分析其内在结构中得到说明。主体意识中的主体是有结构的。主体意识可以倾向于个体也可以倾向于群体,从而使主体意识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利益意识中的利益也有不同层次,利益意识倾向于不同的层次,从而使利益意识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之间所形成的不同关系必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核心价值意识及其关系的不同价值取向必然使处于的众多价值意识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

二、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在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地位

经济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活动。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必须直接从事生产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及其价值现象必然反映到这些成员的意识中,形成主体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经济价值观念。

商品产生后,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货币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发展。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出现了四种主要的市场类型,即金融市场、大众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工业市场,于是“一切产品都变成商品,每一个个别生产部门的物的条件本身都作为商品进入该部门"。①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全部以商品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更有甚者,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商品经济所奉行的原则还会渗透到原本不属于商品活动的范围,许多非商品都被“虚幻”地商品化了,许多非经济价值现象都被“虚幻”地经济价值化了。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任何人都必须凭借货币才能生活,货币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唯一纽带。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至于一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活动都带上经济活动的印痕。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从而使社会关系普遍地商品化。于是经济活动的范围,至少在表现上是极大地扩大了。

简言之,经济价值观念或社会经济价值观念是最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念。“普遍”范畴与“基础”范畴内在地联系在一起。事物中某一元素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因为该元素在事物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基础是事物存在的内在根据,它通过事物内部主要矛盾的运动,决定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经济活动之所以成为社会中极其普遍的活动,是因为经济活动是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此成为社会性质、面貌及其发展变化“归根结蒂”的决定力量。

恩格斯说:“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②。这段话揭示了一个基本原理:以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既然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经济活动在本质上决定社会意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在本质上决定“人们的意识”。

经济价值观念是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对经济活动及其呈现的价值现象进行反映的沉淀,由此,经济活动对“人们的意识”的基础地位和根本决定作用就通过经济价值观念对价值观念体系中其他价值观念的基础地位和根本决定作用的中介体现出来。一般就来,一个人所处的经济关系对于作为社会存在观念产物的个体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地位和根本作用,正是通过个体主体在经济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经济价值观念对其他价值观念的基础地位和根本决定作用的中介实现的。同样,在群体意识中,该群体主体所处的经济关系对作为经济关系观念产物的群体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地位和根本作用,正是通过群体主体在经济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经济价值观念对其他价值观念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的中介实现的。这是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推出的一个必然结论。

在许多群体价值观念体系中,必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根据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基础地位和根本决定作用,也就通过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对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起基础和决定作用的中介、并进一步通过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对其他社会(群体)价值观念体系的主导作用的中介体现出来。这是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推出的又一个必然结论。

社会生活的全部变动归根到底都要到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中去寻找答案。作为对社会存在进行反映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变化,就可以在对社会存在进行直接反映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变动中寻找一定的基本答案。

三、社会转型和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变化

马克思曾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③斯大林更明确地提出:“历史上的生产关系有五大类型: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4\*GB3④这就形成了被奉为“正统”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实践证明这一理论是有缺陷的。马克思又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5\*GB3⑤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还进一步揭示了三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历史必然性根植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种经济形态的依次更替的必然性之中。马克思在晚年还提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⑥

在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根据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认为东方民族在革命中跨越了”卡夫丁峡谷“,社会主义是跨超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并以此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三形态的理论!认为我国社会形态的发展不仅超过了第一阶段,而且超过了第二阶段,正在向第三阶段的产品经济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人们用实践标准来检验,终于发现,以前对我国社会形态的定位是错误的。我国实际上处在社会形态发展的第一阶段。在尔后的认识中,全党逐渐统一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上。初级阶段就是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过程。以往,人们总是把不发达理解为物质生活水平的低下或工业的不发达。经过20年的实践,认识丰富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并且把摆脱不发达的首要目标规定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就把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同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在我国,这一过程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变化了的经济活动必然会反映在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引起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变化。而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变化主要在于其中的核心价值意识即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变化。兹分别研究之:

(一)主体意识的变化。

在自然经济社会形态中,人们通过血缘或地域的自然纽带结合于家庭等形式的人群之中。个人无独立性而言,体现人的主体性的是群体,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主体意识是群体意识。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个人是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是独立的活动主体。个人脱离了狭隘共同体的限制,建立起广泛的社会联系;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建立起对财富的物化关系所体现的人的平等关系。与此相应的是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个体主体意识的生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因此有个体主体的独立自主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具有它的特殊性,即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所有制是经济活动方式的重要内容。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既与自然经济形态中的活动不同,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活动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的愿望和利益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渐从抽象的群体意识向现实的个体意识转移。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主体意识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主体意识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与集体联系在一起的。集体必须以个体为基础,不以个体为基础的集体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虚幻的集体”;个体必须在集体中得到发展,离开集体的个体就是抽象的个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所强调的是多元主体意识.即既包括个体意识.也包括集体意识,以个体意识为基础,但又导向集体意识。

(二)利益意识的变化。

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利益意识,当然是经济利益意识。经济利益亦称物质利益。物质利益意识的变化不是有无追求物质利益的意识变化,而是在物质利益追求过程中关于物质利益载体变化所引起的利益意识的变化。

物质利益最基本的形式是与衣、食、住、行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实物形态。由于衣、食、住、行的直接满足是有限度的,因而对这些实物形态的追求也总是有限度的。当货币出现时,物质利益的载体就转移到货币上。对于一个主体来说,拥有的货币量总是有限的,但货币“具有购买一切东西、占有一切对象的特性”⑦,即使用价值是无限的。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就使得对于以货币为中介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没有止境,从而使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具有更大的动力。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利益意识与传统社会中的利益意识发生了很大的不同,物质利益载体的变化,使得人们迸发了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极大热情。我国的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探究原因,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极大热情是其中的重要一点。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使得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虽然追求着以货币为中介的物质利益,但就整个社会而言,是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最终”目标必然要在以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从而也就必然要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利益意识中反映出来。

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变化是联系在一起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价值观念的具有独特规定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这两个核心价值意识之间的张力可以用集体主义来概括。集体主义中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中的主体意识,这就是多元主体意识。多元主体意识既不同于个体主义,也不同于整体主义,而是以个体为基础,以集体为导向。集体主义中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中的利益意识。它既体现着以货币为中介的关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又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所必然带来的影响。集体主义作为两个核心价值意识之间张力的表徵也就决定了处于保护带的众多价值意识。

价值观念体现着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与传统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之间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就决定了分别以这两种经济价值观念为基础的两个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社会转型时期的很多现象都可以从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中得到说明和解释。

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价值观念导向作用

为建立全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要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就要充分重视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尤其是其中的核心价值意识的引导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要正确地强调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主体意识。不可否认,在我国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自我中心”的价值意识有所抬头。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德国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就鼓吹极端利已主义。施蒂纳认为:“对我来说,除我自己以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⑧这种极端利已主义反映了生活在19世纪前半期德国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如果倡导这种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社会在实际上就不能正常地存在。因此,边沁等资产阶段伦理学家对此持批判态度,他们提倡一种合理的利已主义。

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⑨世代相续的个人在通过不同的社会活动方式发展自身时,恰恰创造了历史。然而,马克思所说的个人决非极端个人主义。在马克思看来,对对象的依赖是个人生存的起码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只能通过劳动的形式才能得到满足。人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必须以人与人结成相互关系为前提。这就是劳动实践的社会|生。这就决定了“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⑩因此,马克思的主体理论以个体为基础,但导向集体。

不可否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必然要把实践和利益主体的作用凸现出来。但是,主体价值的增强,自主、自立、自信意识的增强,并不意味着自我、他人与社会的对立。而要反对“自我中心”的价值意识,就要处理好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其中集体要成为“真正的共同体”是关键。

其二、要正确地强调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利益意识。与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中重义轻利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强调利益意识。肯定个人利益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把利益的追求与主体的劳动结合起来,激发了人民群众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

不可否认,在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拜金主义”的价值意识有所抬头。拜金主义使得人对神的崇拜转而表现为人对自己劳动创造物的崇拜,反映了人的自主性的增长。然而拜金主义以货币作为价值取向的基准,从而诱发、鼓励人们不择手段地去攫取金钱。拜金主义确实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说:“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⑩我们今天正在建立市场经济,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这就为拜金主义滋生、蔓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毕竟有着质的区别,前者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后者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有些人能解开商品拜物教之谜;但就整个社会而言,不能理解这个谜底,从而使货币蒙上神秘的光环,成为盲目崇拜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在不少人看来,金钱、货币和商品仍然很神秘,从而拜倒在它们的脚下;但就整个社会而言,有可能理解马克思所提供的谜底,消除货币、商品的神秘光环。

其三、坚持劳动价值复归的方向。强调追求利益意识的更深沉意义在于,劳动价值的复归。劳动对于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但劳动对个体的价值并不是永恒的。在一种社会条件下,劳动对个体具有肯定价值;在另一种社会条件下,劳动对个体具有否定价值,这就是马克思深刻分析的劳动的异化。

在人类活动中始终贯穿着对于劳动效率的追求。从劳动的动力来说,劳动态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比劳动技术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深远些。劳动态度是与劳动价值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初期的精神动力时,就已经发现劳动价值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在他看来,新教伦理把劳动与个人拯救联系起来,通过劳动所取得的成就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干多与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这种分配制度的实质就是把劳动与劳动者的利益相分离,使劳动不能对劳动者形成肯定性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正在改变这种劳动与劳动者利益相背离的状况。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力。这就是劳动价值的重新回归。

其四、在坚持“真正的集体”中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中两个核心价值意识之间的张力可用集体主义来概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引导,就是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要正确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就要使集体成为“真正的集体”,这就要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特点。这就要在发扬集体主义中注意:

第一,要寻找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结合点.使集体利益最大限度地覆盖个人利益。所谓“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之类的口号,就反映了在“左”的思潮下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简单化和片面化的曲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集体主义,就要着重揭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结合点。

第二,要尽可能地把集体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转化为个人的具体利益和阶段性的眼前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而且可能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但要把需要和可能转化为现实,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这就邓小平讲的“给人民以实惠”。

第三,通过改善领导来优化集体是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重要条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使集体成员自觉地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优化集体是最重要的条件。在集体中,领导者处于核心的地位,优化集体主要在于改善集体中的领导者。从根本上说,就是遵照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来要求领导者的言行。具体说来,就是要改善领导者的认识能力;改善领导者的思想素质;改善领导者的领导艺术。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第353页。

②⑩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第84页。

③⑩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第89页。

④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5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页注。

⑧转引自《青年黑格尔派》,第215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21页,第31页,第76页。

参考文献:

[1]胡振平.市场经济与价值观i-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社会经济价值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劳动价值论

人类在20世纪最具创新性和最有难度的探索之一,就是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所遇到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与这一探索紧密相联。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部困惑和失误,都根植于这一具有巨大难度的历史性课题未解的奥秘之中,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复兴,则系于这一基本历史命题的解决。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历史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从典型形态的逻辑发展提出未来新社会经济形态本质上是在直接社会化生产基础上、以自主劳动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对于未来新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在那种直接社会大生产中,商品经济已不存在,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已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商品”和“货币”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消失。这样,就将把社会从对货币过分依赖和商品拜物教的魔力中解放出来。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的理解,也认为在新建立的社会里,将没有商品,取消货币。

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经济学将“消亡”的理论,曾一度成为主流思想。希法亭、罗莎·卢森堡、布哈林等著名理论家都持这种观点。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哈林仍坚持这种看法,他在1920年出版的《过渡时期经济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理论政治经济学是关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科学,也就是关于无组织的社会经济的科学……其实,只要我们来研究有组织的社会经济,那么,政治经济学中的一切基本‘问题’……就都消失了。”布哈林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末日也就是政治经济学的告终。”

苏维埃初期的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出现的问题,使具有高度唯物主义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列宁,坚定了从现实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新思路。随着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依据书本转向依据实践的基本思路的明确,很快就对“战时共产主义”体制进行了彻底的反思。他认为“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随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列宁的思想发生很大变化。他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要求放弃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重新回到迂回曲折的道路上来,强调必须善于考虑那些便于由宗法制度、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列宁这时已经认识到:“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如果我们现在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布哈林的思想也发生重大变化。他在1925年发表的《到社会主义之路和工农联盟》中提出:“现在我们看清了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过去我们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我国经济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第一次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高潮,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具有商品经济属性、价值关系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在这次讨论中,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关系这一焦点问题,产生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理论观点,试图突破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关系方面的观点。其主要的思路是,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物质利益原则和物质利益关系,来论证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原因,并依此肯定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要把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价值规律通过经济核算调节社会生产。但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成为当时思想认识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理论在这个基本问题上有了重大进展。改革进行不久就确认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后来又确立了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从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在邓小平直接指导下召开的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指出:“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他后来又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由此可见,按照邓小平的思想,市场经济不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必将继续存在并得到充分发展。依据这样的基本事实和基本判断,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必然建立在这样一个现实的条件与基础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就是必然的逻辑结论了。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历了辉煌又遭受严重挫折的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向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历史性任务。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核心,就是要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探索和创建扎根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新的实现形式。

马克思在1864年10月写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公开宣称他的政治经济学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并以之与“财产的政治经济学”(在德文版中是“资本的政治经济学”)相对立。他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劳动者“带着兴奋愉快心情自愿进行的联合劳动”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这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形态,在本质上仍以自主劳动为核心,但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却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不同,要以商品价值关系为基础。这就是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仍然要以“价值”作为基本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实现劳动自主、克服劳动异化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就决定“价值”仍然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逻辑的基础,劳动价值论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很明显,这是已有的理论都不能完全回答和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当然,这是整个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理论创建过程。这个意义和难度都极其巨大的理论课题,虽然在改革实践中已明确提出和充分展开,但并没彻底解决。应该客观地承认,与快速而复杂的改革状况相比,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是相对滞后和薄弱的。这里,只是从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石的角度,探讨实现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中的具体化和转型中的几个问题,实际上主要是提出问题。

社会经济价值篇3

【关键词】心理教育经济价值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50-01

要想实施有效的心理教育的经济价值,首先要发现其本质特点,对任何问题的研究只有从本质入手,才能有深刻的价值体现。心理教育的理论建构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视域,这两种领域既有联系也有不同之处,心理学的研究视域与教育学的研究视域,值得重视的是其中的一个争论焦点在于对“价值中立”的不同看法。心理教育作为一门以提升心理机能为目标的学科,具有现实意义,只要途径是通过发展价值干预实现的,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目标、作用机制和运作过程等不同侧面都有价值干预蕴涵其中。我们必须全方位了解相关内容,不能忽视细节问题,对重点问题要突出。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使心理教育的实践成为充满价值意义的活动。

一、心理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

心理教育是这个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要想与国际接轨,必须实施有效的心理教育。因为有效的心理教育价值可以在隐形中实现社会经济价值,更好的造福人类。

1.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在发展中社会来看,普遍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比较低,即便是领导,也很难形成崇高的道德思想。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每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然而激发潜力的途径却是有限的,怎样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人的潜能是关键。

2.改善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关系

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互相关系的融洽与否非常重要,社会的生产效益虽然直接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但是,这是传统的固定思维导致的这种结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看待各种问题都要与时俱进,不能凭借主观感受去评论,要客观理解相关内容。所以,社会的生产效益同时也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与影响,深入分析和探讨,发现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也是构成对社会生产效益影响的重要因素。心理教育能够很好的改善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不但可以改善融洽的气氛,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教导人树立正确意识。给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注入甘甜的源泉,使在团体交往中识别自己与别人,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进而提高生产率。

二、心理教育的经济价值体现

1.心理教育经济价值从多个方面体现

价值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教育理论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心理教育的本质所在。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理念是关键,也是研究其本质原因的第一步,树立正确价值观之后,实施战略性目标。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可以运用心理教育课程,教给受教育者社会经济价值。心理教育课程的落脚点是“践履”,也是心理活动课程产生的最原始的目的,通过这种目的,可以达到预期标准。心理教育的经济价值体现多方面的,从各个方面体现不同的经济价值。它不但能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智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还能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社会经济价值的体现是整体价值的一个分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心理教育对社会经济价值的体现十分必要,因此,心理教育不是一个“价值无涉”的领域,是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应然”状态的把握,必然要受到价值的影响,价值关涉性是其显著的特点。

2.预防与遏制经济领域某些犯罪

近年来,与心理相关学科越来越多,心理学逐渐盛行,其中有一门学问是犯罪心理学,如果对罪犯在犯罪之前实施心理教育,会消除犯罪心理。通过全面了解内心活动以及个人生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和遏制经济领域的某些犯罪,这是心理教育不可磨灭的贡献,帮助社会减少经济损失,为国家财产和私人财产带来安全性保障。如今,贪官普遍存在,只顾着个人利益,把集体利益早已经置之度外,对部分人研究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理素质低下造成的,如果进行心理教育和训练,让贪官形成合理的社会认知和心理自控能力,能够避免此种失控现象。

3.避免心理疾病发生,为社会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

通过有效的心理教育,可以治疗心理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有些精神病患者会在公共场合进行非法犯罪。对于心理教育治疗,可以通过心理活动中的交往来改善这种关系,心理教育活动中交往指的是直接交往,进入心理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体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活动,正是这些不同的细想活动支配其不同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其特有的心向和角色身份参与和分享活动过程的展开,是一个分享情感的过程,与全体之间存在互相交流情感的过程,彼此间的不理解和疏远可以在亲切、互助、坦诚、温馨的氛围中消减。有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优良环境基础上,才能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性。在真诚、质朴、自然的活动情境中分享个人特有的内心世界。情感的交流不会只停留在内心活动上,逐渐上升为对心理品质的沟通,在无形中,完善个人不完美的品质。

4.减少因人的不良心理及生活方式造成身体疾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长期积累会造成身体上的疾病,没有正确的疏导过程,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在任何工作岗位上的人,都会因为身体上的问题,造成停职,从小方面而言,影响个人收入,从社会经济效益而言,影响社会经济效益。现代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和心身医学等,都证明了如果没有正常的心理素质,会导致疾病的产生。临床医学也证明,长时间的不良情绪和压抑的心理会导致植物神经活动和内脏机能的失调,所以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有心理问题,必须及时的治疗,不能拖延时间,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由此可以清楚的看出,有效的心理教育,能够减少因人的不良心理及生活方式造成身体疾病而带来经济损失。

总之,有效的心理教育,能够开发人类创造能力。如果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创造性,那么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会随之不断提升。实施教育时,应当注重内心活动,注重情感上的交流,从本质上,提高心理素质。因材施教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非常关键。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开拓创新更好的方案,为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服务。

参考资料:

[1]陈中永.国外心理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动态.2008(06).

社会经济价值篇4

浅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济效益价值

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能够有力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仅为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产生经济效益,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等来分析和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节约损耗效益经济效益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二是节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就其所达到的预期减少和预防犯罪的目标来看,其为国家节约损耗方面的经济效益是极大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字。20xx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64.4万起;20xx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91万起;20xx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45.4万起。从这一组数字虽然无法估计这些案件的发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确切数字,但可以认为是巨大的。换句话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被各种犯罪吞噬掉了。犯罪分子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但他们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已无法全部挽回。犯罪分子之所以敛财还是人身伤害,都是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的的。假如我们能预防某些犯罪,则国家和社会会减少损失,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发生在安徽省的“同济大学研究生惨案”已告破,犯罪分子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无法挽回一个将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研究生,国家、社会、家庭为培养一个研究生所付出的成本也是很大的。这些人本来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价值、在某一领域做出贡献,这些预期的价值原本是可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犯罪案件的发生不仅使他们个人失去了生命,国家和社会也牺牲了部分的价值,象此类案件全国发生过不少起。以上分析实际上基于这样一个判断:假设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发案为零,国民生产总值会趋于增加;随着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的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趋于减少。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够减少和预防治安案件的发生,从而使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增加。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比较成本效益经济学中的比较成本概念是指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厂商之间的成本比较。它所回答的是国家(行业或厂商)能够以比任何其他国家(行业或厂商)提供更多的商品和劳务,并且集中使根本利益最大的那种商品和劳务,而且把那些在成本上虽也有利但相对利益极小的商品让给其他国家(行业或厂商)来生产,即各自只生产比较成本相对有利的产品。把这一概念运用到社会治安领域来比较综合治理成本与刑事案件发生之后的打击成本比较,前者相对有利且带来的效益极大。我们以发生在石家庄市的一起特大爆炸案为例。案件发生后,为了尽快破案,河北省出动警力6万人次,车辆7000多台次;各地公安机关全警参战;电视、电台等多种形式广泛运用系统信息。可以看出,社会用于案件侦查的成本是十分巨大的。每一个案件都要经过侦查、起诉、审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有罪,还需送往监狱执行,可见成本是巨大的。打击成本主要包括:政法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政法机关的装备、基本建设费用、审判案件以及关押改造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消耗等。刑事案件愈是上升,用于打击犯罪的成本就越高。我们再来考察用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本的概念是指综合治理必须的支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即成员单位由社会已有机构组成,只是将社会治安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列入成员单位的工作范围中,充分发挥其原有的职能,为社会作贡献。因此,单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角度而言,这些机构并未给社会增加成本。社会治安各项措施的制订也符合“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的经济学原理,一系列规范性的文件出台,便于细化和操作,但它的制定不需要太大的成本投入,而它所产生的效益也是很大的。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预期目标看,各种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减少,使侦查成本、审判成本、关押改造成本下降。这些节约的资源,或用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用增加警力、改善干警待遇,提高政法部门打击犯罪的战斗力,使社会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以上比较得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本小于国家为打击犯罪所支付的成本,反言之综合治理的比较效益高于打击犯罪的比较效益。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资源利用效益对资源的有效和充分利用,是经济学中的主要概念之一。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有关资料显示,失业率增长直接导致犯罪率的增长,失业率增长1,犯罪率将增长5。因此,从犯罪学来看,失业与犯罪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失业率高,社会问题包括刑事案件就会多,这是所有现代国家都面临的难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恰是解此难题的好方法。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快速发展,近年来企业下岗人员激增,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进入社会需要就业的人员,这三方面的人员加起来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一部分人如不能得到很好的就业,就等于这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是不稳定的因素。社会治安的实施,可以为他们提供一部分就业岗位。这些人员中加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种基层组织,既维护社会治安,又减少相应的财政负担,同时还将不稳定因素转化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也是一种需求,相对闲置人力资源是基于这种需求而配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佳利用。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会综合效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的安全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每个人可以享受,但不能分割,是其他利益的依附,没有安全作保障,其他利益都很难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也是基于社会综合效益制定的。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的意见》的实施使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重新犯罪率有所降低,有的得到了政府安置,有的自谋出路,有的走向市场,竞争就业;其中大部分人给社会还作出了贡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的制定,目的是减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早期法制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意见)的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会综合效益还在于,人们由于犯罪减少或得到预防而获得的安全,一种是物质财富,一种是非物质财富。安全是非物质的财富,是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思上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财富得到增值。评价或判断一项方针或政策是否有价值,要看其能否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使效益最大化。综合治理方针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给国家、社会、人民带来最大的效益,所以,这个方针是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之一,打击的作用是任何手段不能代替的,对严重危害的犯罪分子不予以依法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会更加猖狂、更加嚣张。尤其是在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时的“严打”手段。但打击是犯罪发生后的法律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带有滞后性。要使社会治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社会治安形势得到根本扭转,还是要在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同时,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唯如此,才能实现社会治安得到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国家才会长治久安,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稳定。

社会经济价值篇5

关键词:休闲旅游经济作用社会价值

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完善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这是“休闲”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扩大消费的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休闲已成为时髦的流行语:休闲中心、休闲用品、休闲餐厅、休闲服装等休闲产业和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以说,休闲正在改变着或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休闲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发展趋势。

2009年1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云南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是我国面向西南国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实施地,这要求云南省扮演好自身旅游建设发展和利用旅游促进本省及大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双重角色。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出现,无疑会对云南省提高旅游发展水平、加快经济发展进程、增强社会综合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休闲、旅游和休闲型旅游目的地

(一)休闲与旅游

休闲与旅游是两个密切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休闲是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活动,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注重人的精神享受,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机会和能力。艾斯特认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住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通过定义,不难看出休闲主要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活动,包括本地休闲和异地休闲,其中的异地休闲可属于旅游范畴。此外,旅游可以分为闲暇旅游、事务旅游和其他旅游等,简单的表述就是闲暇旅游和非闲暇旅游,其中的闲暇旅游可属于休闲旅游。综上所述,休闲与旅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相互交叉联系的地方(如图1)。

(二)休闲型旅游目的地

所谓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做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旅游者提供离开定居地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去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的场所。

云南是个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石林风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等旅游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但从目前云南省旅游的总体情况来说,其中以休闲为目的、达到休闲效果的旅游成分偏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拥有更多空闲的金钱和时间去进行休闲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整体上走向休闲时代的发展进程。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功能不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和社会开放度等都存在较大差距,但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这些优势资源使西部旅游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也为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和带薪假期的全面实施,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和地区汇入休闲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去。

(三)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意义

1.满足休闲旅游的文化诉求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执着于追求速度与效率,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人际间的冷漠和极大的工作压力。让身体恢复、身心回归、心灵洗涤的文化诉求越来越强烈。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别于喧闹城市的回归意境,将迎合旅游者亲近自然、感受意境的休闲需求。

2.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

伴随着社会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提出了从低级向高级深化的要求。旅游产业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型符合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能够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就是旅游产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型演化的进程。除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实现全方位转型:在旅游增长方式上,实现从“流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旅游开发建设上,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旅游产业全面提升,是一般性旅游目的地的升华。

二、云南省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作用

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旅游收入的增加。据社科院课题组的初步估算,2009年我国居民休闲消费约为1.7万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56%,相当于GDp的5.07%。可想而知,休闲型旅游目的地建设能带来足够的旅游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云南旅游的“二次创业”。

按照国际经验,休闲需求急剧增长的门槛是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就全国人均GDp而言,休闲旅游正是当前我国旅游的主要方式,同时云南省作为西部旅游发达地区人均GDp也于2010年首次突破2000美元,无论是承接省外休闲旅游群体,还是满足省内休闲旅游需求,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成为战略必需品。

(一)云南省旅游收入与GDp的实证分析

1.变量说明及数据选择

考虑到休闲旅游收入在旅游收入中的比例无法测算,本文选取了1990―2009年云南省旅游业收入及全省GDp作为实证分析的数据支持,来直观地了解旅游收入对GDp的拉动影响。以旅游收入作为自变量,记为tinCome;以GDp作为因变量,记为YnGDp;建立模型:YnGDp=C+β*tinCome+μ。

2.回归分析及检验

采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见表2)。根据表2得出回归分析结果:

YnGDp=583.84+6.98*tinCome

模型检验: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80612,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18的临界值t0.025(18)=2.101,表明回归方程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成立的。通过对1990年―2009年云南省GDp与云南省旅游收入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呈现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经济作用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我们一般将产业结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建立对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以及西南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

休闲是对旅游体验生活的一种升华、抽象和概括,不是吃喝玩乐,而是通过这种形式,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培养“高度文明的人”和具有科学关怀意识的人。可以说,休闲是旅游活动的高级形式,而这一理念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观点不谋而合,即一个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会随着主导产业的更替而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变化。配第―克拉克定律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接着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的分布在第一产业越来越少,二、三产业越来越多。

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建立会吸引大量劳动力、资本、信息从第一、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壮大服务行业的队伍,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社会将步入“休闲时代”,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根据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符合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促进了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将休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了整个经济体的发展;而其他拥有类似旅游资源的我国西南经济落后地区,同样可以利用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契机,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三)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作用分析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研究休闲型旅游目的地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作用,可以从能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克服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建立,促使区域内经济活动形成集聚和扩散效应。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区、各民族有着独特的旅游优势,但是相互间旅游客源的争夺现象严重,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大大削弱了云南省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将云南省各地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尽可能地实现优化配置,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形成互补、共享,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休闲旅游企业集聚在一起,使该区域的休闲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接着,通过集聚形成扩散。将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由区域中心向、次中心辐射开去,进而形成休闲经济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良性局面。

(四)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作用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做的筹划和决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政策性等特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受到制定战略的依据和战略目标的影响。云南省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将促进其制定符合旅游目的地性质和实际情况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首先,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休闲型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休闲旅游业对经济、就业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带动作用。根据云南省“桥头堡”战略,推进云南省休闲产业发展,利用好云南省的丰富旅游资源,提高休闲旅游的质量、档次,促进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带动云南省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其次,加速云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利用好云南省滇中城市群的发展优势,总结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教训,统筹全省各地区情况,加快谋划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抓紧建设乡村基层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的基础配套设施,增强休闲旅游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拉动作用。

三、云南省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价值

(一)对社会发展进程认识的社会价值分析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它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休闲是一种积极的旅游活动,倡导积极的旅游观,弘扬积极的休闲文化。休闲型旅游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追求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体现的理念与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在休闲型旅游的过程中,人们品茗饮酒,享受美食,参与娱乐项目,观赏古迹,了解历史文化,体验当地风俗民情,这使得人们身心放松、心情愉悦。不仅缓解了人们的紧张疲惫,而且使人们融入自然、融入文化、融入生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这样一来,人们更加关心自然、热爱生活,对社会的发展有更好的认识,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农家乐等城郊休闲型旅游就能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增加收入的新途径,也能为城镇居民搭建一个贴近自然、接触自然的平台,使双方都在参与休闲型旅游的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促进。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方式、缩小了城乡“二元”结构差距,而且促进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区域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对推进城市发展的社会价值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的建设变成了相互间的模仿,城市、区域的独特性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是少数民族的集聚地,独特的边境文化、丰富的民族文化,加上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条件,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是云南省推进城市发展的有效手段。“七彩云南”展示了多元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休闲活动,岂不快哉?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和旅游业发展多年后旅游者成熟度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已经逐步从单一的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多层次化、个性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同时,我国对外交流程度的不断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客源市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云南省在几十年的旅游业发展中,树立了较好的旅游形象,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建立是对云南省旅游品牌的提升。从观光转向休闲,对云南省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接待服务、管理机制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加快了云南省城市发展的脚步,对云南省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三)对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分析

云南省共有26个民族、15个特有民族,是多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和展示的中心,也是各民族展示自己文化、进行全方位交流的中心。此外,云南省也是中华文明和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南亚各国各民族文化在此交汇,将云南省作为中华文明和国际文化兼容并存的缓和带,云南是东南亚、南亚国家通往中国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所以,云南省不仅有各国领事馆和投资企业,而且有大批留学人员,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国际文化。云南省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有利于传播其区域文化,在休闲型旅游活动中,区域的开放、游客的涌入、旅游经营者的涌入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传播与交流、融合与冲突的过程。

休闲型旅游强调亲身参与和体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在参与和体验过程中,游客既是目的地文化交流的主体,又是一定的文化载体。游客除了感知、学习异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有意无意地传播给了目的地居民。

不光是抽象性的社会文化传播,也有附着于实体的社会文化传播。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引起了旅游地工艺美术风格和形式上的变化,也改变了这些工艺美术品原来的意义,一些原来富有宗教和礼仪意义的工艺品现在也变成了纯粹的商品,存在于旅游地工艺品中的文化也随着旅游目的地与游客、旅游经营者等外界的文化交流、融合产生了相应程度的变化。

四、结束语

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对云南省区域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发展战略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云南省社会进程意识、城市发展、文化传播等开辟了有效途径,顺应了休闲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旅游业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的飞跃。

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对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好“桥头堡”战略实施的机会,打造云南省休闲旅游的良好形象,夯实休闲活动的公共设施基础,对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及休闲城市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婷婷.论成都休闲型旅游的文化内涵[D].成都理工大学,2007.

[2]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t望[J].齐鲁学刊,2002(2):19-26.

[3]杨铭铎,陈心宇.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概念辨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106.

[4]田金霞.对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发展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5):104-106.

[5]楼嘉军,徐爱萍.试论休闲时展阶段及特点[J].旅游科学,2009,23(1):61-66.

[6]喻彩霞,肖守库.张家口休闲旅游发展研究――以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建设为视角[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62-66.

[7]黄晓弘,付丽宁.惠州发展休闲旅游之Swot分析及对策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29-33.

[8]张延明.建设国际高原湖泊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J].社会主义论坛,2010(10):37-38.

社会经济价值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法价值理念

和谐社会是法制的社会,经济法是和谐发展的法律规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不断加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立法建设,推进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一、经济法价值理念的重要性

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理论的最高指导思想,它与经济法价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共同实现对经济法的应用指导。经济法价值理念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二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根据。

经济法从最根本的理论层次来看,是人们借助自我认识对经济法进行意识层面的理解,这种理解属于理性认识,实质上是一种认识的不断发展与追求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不断的认识过程来找到经济法的适用范围。经济发也属于社会法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会随之出现变化,经济法会在一般性社会活动中做出相应的经济行为,对广义上的经济行为做出调整,以保证整个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带动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法属于上层建筑,这种联动变化就促使经济法理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变革,这又为新的经济法的的诞生奠定了法理基础。因此,经济法理念是一种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理论内容,在该法律的发展过程中会借助自身的变化实现理论创新来适应社会,这也是经济法不断创新的动力所在,此外,经济法要想实现随社会生活的进步而与时俱进,首先必须实现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

二、和谐社会与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契合

和谐社会与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契合主要体现在对共同理念内容的涵盖上。以人为本理念、平衡协调理念、社会本位理念和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理念是和谐社会与经济法价值理念共同涵盖的主要内容。和谐社会是经济法理念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可以为经济法理念的更新发展注入持久的生命力,而经济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和正确实施将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和谐社会对经济法价值理念的推动

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冲击和挑战了经济法传统的公平观和价值观,推动了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变革。同时,它又内在地以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为自己的目标内容。发展是第一要义,如何在保持原有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做到根据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实现经济法价值的理论创新,是经济法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

(三)和谐社会对传统经济法价值理念的挑战

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消耗,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目前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是这严重阻碍了以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对经济法价值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三、如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实现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

(一)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义,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永恒目标不断推进经济法价值理念的革新。发展不是割裂的发展,它是整个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经济法必须贯彻协调发展的理念,在全盘利益考量的基础上,立足长远利益,为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立法保障。同时,经济法有着一种超意识性,所谓超意识性就是在调整社会经济行为的过程中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意识的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域模式,从而帮助社会稳定农业、工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是维持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稳定的法律基础。

(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经济法具有经济性、效益性的明显特征,这些特征在各经济法部门中得到体现和遵循。经济法更加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同时兼顾不同效益之间的统一,包括微观、宏观、个体、集体等多重利益,其中,经济法的价值直接体现在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与满足,这也是该法不同于其它法律的独特之处。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是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协调统一的过程,因此,应该将与时俱进作为保证社会经济效益的理论后盾。

在经济法立法过程中,应当吸取西方先进立法经验,经行制度创新,实现适度超前立法,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以追求社会整体效益为价值取向,它的效益理念必须实现反映环境效益,因此经济立法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效益的考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谋求宏观经济秩序安全

经济安全要求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谋求宏观意义上的经济秩序安全,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的安全稳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经济法要注重防范和治理市场运行中的各种经济安全问题,通过对经济法安全理念的重构,不断扩展安全理念的内涵。和谐社会中经济法通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进而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安全。

四、结语

经济法价值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必注充分注重对经济法合理运用,以克服市场调节机制和民商法秩序的不足,实现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不断与时俱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法自身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锦.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D].天津财经大学,2007.

社会经济价值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功能;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1-0013-02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一个社会完整的制度体系,在两者和谐的前提下,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非正式制度。它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内在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

一、通过启发自觉抑制机会主义倾向,有助于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人天生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如果没有外在制度的约束和感化,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就会完全暴露出来。一个社会即便有着相对完善的正式制度,但是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正式制度的缺失、不完善或者与正式制度不匹配,正式制度约束就会成为“软约束”,机会主义就会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制度体系尽管已经被日益深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扬弃,但是由于制度的路径依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变。因为主导价值观的缺失,多元化的价值观之间冲突不断,导致机会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受到太多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一问题表现更为突出:一是各种违反市场经济法规的微观行为,如制造和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经济诈骗、知识侵权、偷逃税款、利用法律盲区和非经济特权谋取私利等时有发生。二是“公地悲剧”现象的存在。人们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过度、随意使用,部分市场主体甚至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三是负外部性问题。尤其表现在环境污染上。一部分企业主为了一己私利,完全置各项环境法规和他人的利益于不顾,肆意排放污水、污气,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个人的收益。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阿罗曾断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遵守制度的程度不能从制度本身的内容来解释,“雇员听从命令和市民服从法律的程度,远大于以控制为基础所作的解释”,他认为,这种差异现象正是由某种意识形态造成的[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和精神境界提升的综合,如果能够内化为市场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将会有效地抑制人们的机会主义本性。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营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氛围,任何个人违反了市场规则,都会受到周围人的排斥,同时,具有社会主义市场核心价值观念的市场主体在违反市场规则时也会产生自愧心理,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心理压力是任何单个市场主体都不能承受的,它迫使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则的要求参与市场活动;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形态,通过提高和强化人们守法用法的自觉意识,“硬化”各项正式制度,使制度能够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市场主体在维护公共设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负外部性弱化和补偿方面都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机会主义被有效抑制,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就容易建立和维护。

二、通过引导合作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

按照科斯的理论,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着正的交易成本。这种正的交易成本越低,市场经济运行就越有效率。市场交易成本存在的原因在于:市场主体在决定参加某一市场活动之前,首先需要搜集足够的信息,由于信息是一种沉淀成本,因而这是一项昂贵和风险很大的活动。接着,它必须经过缔约谈判并维护契约,对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如果必要,还要进行裁决和惩罚,因此,市场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成本以及惩罚违约成本。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而且成长的时间比较短,与西方直接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相比还很不完善,并且,作为一种移植的制度,与之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建立起来。尽管我国在经济体制上已经是契约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但在人们的头脑中依然是关系经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在关系经济思维模式下遭到扭曲。在关系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间的重复博弈均衡被打破,人与人之间信用缺失,合作难以实现,经济活动局限于熟人圈子,这在无形中阻碍了信息在整个市场上的流动,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以及其他各项交易成本。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建立在关系经济网络上的交易成本越来越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在世界平均条件下花l美元办成的事情,在中国需要1.25美元[2],这种高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大大低于西方国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伦理准则、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它的确立将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条件下,市场主体都遵循相同的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并且具有较强的制度意识,因而会严格按照市场法规行事。如此,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更能够被预见,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就会因为可预见性的增强而减弱。在内在、外在制度的有效约束和激励下,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不断得到正强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因此不断增强,社会信用机制得以建立、扩大、强化,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合作广化、泛化。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有限理性”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个人更容易与复杂多变的市场打交道,更易于避免“超负荷识别”,从而有效地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同时,由于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增多,交易过程中的谈判成本、监督成本、协调成本等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在较低的交易成本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就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三、通过价值认同强化精神激励,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持久的动力源泉

一般认为,经济增长发轫于人们的物质利益冲动。事实上,物质动力仅能解释一部分而不是持续的经济增长。如果没有特定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的支持,一旦物质欲求基本满足,人们的经济动力势必日益式微,全局性的经济增长也随之陷入停滞。精神因素对经济的推动力在发展经济学家那里得到了极大的肯定。德国经济史学家维纳・桑巴特在考察了犹太人杰出的经济表现后,肯定了“犹太民族的精神结构”的作用,“犹太人在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历史时期已满具那些使他们能在经济发达的过程中活动的特性。特别是商业和计算的能力以及市民道德,他们较优于四周其他许多人民”。[3]英国经济在上世纪初期巅峰状态和二战后的沉闷就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哈佛大学麦克莱南教授的统计分析,1925年在25个调查国家中,英国拥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的比重名列第5,但在1952年的29个调查国中这一比重已降至27位。[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勤劳奋进、遵守秩序、自主创新、崇尚科学、爱国奉献等为基本的价值特征,具有中国气派、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它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精华,并自觉地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在微观思想层次上,增强了人们对经济活动的预期,激起了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在宏观思想层次上,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共同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宏观和微观的认同,调动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愿望。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还会形成鼓励和促成创新的社会氛围,通过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所以,在当前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人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取向,以民族精神唤起和强化人们的爱国、强国热情,以创新精神调动人们的创新欲望,激发创新之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形成明确的荣辱观念,规范言行,能够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人们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各尽其能的热情,在这一价值追求过程中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将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苗伟伦.知识价值观的初步建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1).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社会经济价值篇8

【关键词】农村家庭经营自然传统经济社会价值

一、现阶段特征和家庭经营

我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消费农产品总量上看,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这就给国内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从具体的农情看,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来发展农业已没有多少余地;再靠增施化肥农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不仅提高成本,更会破坏环境。

农业生产主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是一个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特殊产业,需要人们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利用和控制动植物的生命过程来从事生产活力,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条件下,要保证农产品的顺利成长,就必须依靠农业生产者对它们及时和精心的照料,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使农业生产者成为他所生产的产品的主人,不需要别人监督,不需要计算劳动付出,主人会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竭尽全力。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这些特点,人们才普遍选择了家庭经营的模式,即使在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中,农业仍普遍实行家庭经营。

二、可利用资源用于种植和养殖

(一)劳动力资源

从现阶段的农村家庭及人口状况看,已进城的农村人口也不十分稳定,有部分家庭迁徙是不定整的,而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实际上还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的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尚有农村住户2.22亿户,其中农业生产经营户1.98亿户。据农业部农经中心报告,3400个样本户中,农业劳动力30岁以下的占4.24%,31—40岁占13.5%,41—50岁占33.53%,51—60岁占30.06%,61—70岁占14.38%,71岁以上的占4.26%。由此看出,中年劳动力仍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这些人经历过计划经济,对其又深有感受;对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及政府的多项惠农政策,既是忠心地感激,又是特别地珍惜。他(她)们生长在农村,是自然传统农业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家禽的老把式,好把式。近些年又学到了农业新技术和新经验,又具有能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且肯于劳动付出,有时间就主动找农活做,同时又乐在其中。

(二)劳动时间资源

近些年来,政府不断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农田作业大部分由农业机械所承担,农民在田间的劳作总量和劳动强度减少了很多,主要是轻体力的田间管理,包括防治病虫害等。本地域农民劳作时间集中在春种、水稻插秧和秋收,加起来在两个月左右,总共在大田地劳作时间就三个月左右,去掉外出和机动时间,剩余时间可有7个多月200余天,这样就有时间、有精力来饲养少量的家禽从而获得收益。

(三)水土资源

1.本地域年平均降水量360~1100mm,自然降水量占中等

地表水和地下水用于作用种植和饲养家畜,家禽是比较充足的。农户还有节约卫生的好习惯,将不宜吃的剩菜,剩饭喂猪和禽类,用淘米水和洗菜水浇菜园子,用刷锅水和洗碗水喂猪,把洗衣水倒入沉淀池等。多年来保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都较好,新式厕所又节省了大量的生活用水,在用水方面,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

2.庭院及外周

从调查情况看,农户庭院的面积多在200平方米以上,常年有闲置面积可利用。近年来大部分农户利用框架式玉米篓子的地面,种春菜生长很好。房舍外周及墙体外面,都有较小的地块,已充分利用起来了,因离家近便于管理,部分地块春菜秋菜得了两茬。

3.平原区域

可利用自然历史形成的沟坡荒地、干沟子、干泡子以及季节性河流的无水期,小河流的两邦,小水泡和小沼泽的周边等闲散零星土地,种植小品种作物。

4.半山区、山区,有较多的山间、山脚、山边等闲置土地

坡度并不大,又不破坏水土保持,这类土地土壤腐殖质较丰厚,土质含氧份齐全,相对肥沃些。部分承包户已经把它利用起来了,种植了杂豆,栽上了地瓜,种植了中药材等。

(四)种养生产农产品财富

充分利用本地域的闲散零星土地和天赐的自然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力所能及地做足种植和养殖。本地域年积温较高,降水量适中,无霜期4个多月,利用好这一段黄金天时和地利,农户通过少量的种植和养殖获得了农产品财富。

1.种植方面

(1)在庭院,院内可利用面积较小的,可在墙边,出入的人行道两边栽植葡萄树,种植吊瓜、冬瓜、苦瓜和丝瓜等。利用面积较大的院子,可种植自家常吃的春菜、波菜、生菜、小白菜等。在庭院外种植几种小菜,如黄瓜、豆角、西红柿、辣椒等。宜种几种秋菜,如:茄子、大葱、白菜、大萝卜、土豆、胡萝卜、小头洋葱以及大蒜。在不肥沃的黄土地可种红小豆、黑香豆、毛毛豆、芸豆等。

(2)平原区域,利用相对贫瘠的沟坡荒地,少给点化肥,多用些自家积攒的畜禽粪便,种植生长期较短的红小豆、毛毛豆、黑香豆、芸豆、洋菇娘儿等。利用干沟子、干泡子等,栽种紫花、苜蓿草、聚合草、黄花菜、红菇娘等。在小水泡、小沼泽的周边种植苏子、大力籽、蓖麻籽,动物基本不吃它们,很好管理。

(3)半山区、山区利用山谷、山脚、山边小坡零星地种南瓜、栽地瓜、爬蔓子有余地,生长空间也大,产量也高,也可栽种五味子。如测土后知道是弱酸性土壤,可栽种蓝莓、黄芪等,部分地方是从大兴安岭某地引进,生长较好。

2.养殖方面

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农户家中的饲草饲料都特别充足,利用庭院的砖瓦小建筑物,饲养1—3头母牛,春季可买两头小猪育肥,有的饲养1—2头母猪,几只山羊,羊奶营养很好,收益都较好。如有1农户,男52岁,家中两口人,养了两头母牛,1头生育母牛3年可产2头犊牛。2013年6月,卖了一头17个月的小母牛,它长相很好,卖15000元,效益真可观。

部分农户还用笼子饲养少量家兔,成兔价格也较好,自家食肉也方便。多数农户饲养了鸡、鸭、鹅,自家吃蛋、吃肉又方便,又即时。管理也很简单,并不感到劳累。1头牛由家人牵着也能翻菜地,两头牛就更好用了,在秋收时套上二大车拉庄稼经济又实惠。牛和猪的排泄物相对较多。几个月就可积攒一定量的发酵,熟化农家有机肥,用于还田肥地,并节省了化肥,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收。

三、维系了环境生态资源财富平衡

(一)有利于水土资源良性利用

农户自然传统生产农产品的模式,已被时间历史证明,并没有对水体和土壤产生不良影响。农户利用闲散土地种植蔬菜、杂豆等作物,很少发生病虫害,因为有作物(植物)自然隔离作用。有时发生了,也不使用农药,个人勤快点,人工防治效果也很好。施用少量化肥,主要是施用农家肥,有利于对水土资源的再利用,并生产出农产品财富。

饲养几头牛、猪、羊所产生的粪便,积攒堆放(有的有粪池子)进行发酵腐熟处理,可杀灭多数病虫害的病原体及多数杂草种子,同时又生产了无公害有机肥。适量使用化肥,再增施有机肥,二者有很好的互补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了土壤含水含氧量,增强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又可提高化肥利用率培肥地力,实现土壤高效可持续利用。

饲养很少量的家畜、家禽、产生的粪便不太多,并能及时处理。

方法:

(1)实行干清粪法,干清粪不仅能节约大量的养殖用水,而且利于粪行的净化处理,便于堆肥发酵。

(2)粪便发酵还田,将畜禽排泄的粪便(也含尿液),集中堆积到贮粪地点或贮粪池,发酵腐熟可杀灭病原微生物,用熟化的粪便还田,促进作物增产,实行农牧结合,畜禽粪便没有超出农田承载消纳能力,未造成水体、土壤污染,且实现了种养区域环境生态,资源财富平衡一体化—良性循环。

(二)获得了物质财富

农户通过劳动,利用农业资源,经过动植物的转化,生产出了优质农产品,收获了自家的劳动果实。如粮食类、蔬菜水果类、牧草类,中药材等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

(三)有利于身心健康

多数农户自产的蔬菜可以吃7个月左右,有的农户有小菜窑,地下室,贮菜时间更长些,很少吃加工食品、化学食品,既经济实惠,又可减少食入不正常的添加物,注重了饮食安全保健。亲手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吃起来又新鲜,又有营养,口感也很好,享用者满意度很高,社会效益好。

社会经济价值篇9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和谐社会价值

一、经济法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剖析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始终是人类追逐的社会理想,也是我国历届政府一直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实现社会和谐,经济和谐是物质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经济法作为现代法,在调整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宏观调控关系以及社会保障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完善企业制度、克服市场和政府调节失灵缺陷以及社会利益再分配方面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重塑和完善企业制度,促进企业规范运作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它必然要求公平与效率并重,人们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结构更加合理。当前市场主体竞争的不和谐,很大程度是由于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市场管理不力、调控不到位及社会保障滞后等原因造成的。反应在经济法上,正是经济法不完善以及在执行不力或者没有很好地遵守导致的。这也说明了经济法作为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应有的作用。现代经济法的发展理念主要表现为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性发展,着眼于确定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经济法能通过对经济的调节规范人们行为,调整国家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规范经济主体,使市场竞争自由有序、经济运行稳定以及社会保障有效,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总体良性运动,使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法现念的体现,也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也是辩证统一的。

(二)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维护市场自由、公平竞争是经济法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使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旧的经济体制下的妨碍公平竞争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在市场交易中也难免出现行业垄断、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现象,尤其是一些行政性公司及一些挂靠政府部门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这些企业凭借政府给予的特权,拥有着竞争优势,从而导致了不公平竞争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这需要国家和企业去调节,但国家干预只是一只“有形的手”,它并不能完全控制和主导市场,要完全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还需要市场调节。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能弥补国家干预这只“有形的手”所导致的弊端,在市场规制法中,经济法是维护竞争秩序,建立并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有力手段,只有将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从而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达到社会全面和谐。

(三)对社会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利益的协调和公平

经济法再分配是对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和再分配,是在对社会整体效率和公平进行考量的基础之上,追求利益的实质“平衡”,并进而追求秩序、安全和自由,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公平与效率。经济法的理念目标和价值目标是要理清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社会公平和个体公平、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和个体经济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力争找到最佳的均衡点。经济法作为社会本位法,主要运用国家调节的方式,对社会权利和利益进行再次分配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公平与效率。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与可持续性发展,而这一目标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经济法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同时,经济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它是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体现,通过规范企业运行制度、稳定市场秩序、弥补宏观调控制度以及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等,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社会特殊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利益均衡,使社会安定有序,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四)关注特殊社会群体生活,促进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是要实现利益均衡,社会公平,但当前我国社会成员结构比较复杂,还有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身体状况、个人能力差异等原因,在实际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存在加大了贫富悬殊,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妨碍了社会公平,如果国家对此放任不管,难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经济法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手段对弱势群体问题加以解决。如为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多方筹集保障资金,逐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逐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解决部分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以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社会保障为实现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索

经济法是国家协调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法,其重要使命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协调各种比例关系,使社会经济快速、稳定、高效、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只有实现经济法制的完善,才能通过促进经济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一)树立自由、秩序的经济法制理念,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

最初经济法的产生,目的就在于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恢复被压抑和被摧残的经济自由,因此,需要扫除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给予各类主体更多的自由,以推动经济自由发展的实现。秩序作为经济法的另一价值追求,既是源予法律对秩序的追求,也由本身的价值追求所决定。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经济法应着眼于维护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重点要从保护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角度出发,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当前背景下,经济法应树立自由、秩序的经济法制理念,着眼于自由和秩序带来经济运行的稳定、安全和发展,努力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充足的物质基础。在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背景下,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公权力和作为市场主体的私权利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一方面要防止某些政府部门不以社会整体角度出发,以权谋私,非法干预正常的市场调节机制,从而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因市场机制缺陷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贫富两极分化、垄断等社会不公现象,防止以上两方面问题的出现其实质就是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因此,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要为推动经济的和谐发展而形成合力,只有两个主体平衡和谐,才能促进经济顺利发展,两个主体失去应有的平衡和谐,则经济发展就会遇到危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我国经济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即我们应该思考,在我们渐进式改革的思路下,政府如何实现职能的转换,同时又能使在政府完成职能转换的地方实现市场力量的填充。

(二)树立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法制理念,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

公平与效率是市场经济法制的根本追求。因此,要树立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法制理念,以缓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经济结构矛盾、发展差异矛盾为己任,充分利用经济法制的引导功能、利益再分配功能、社会调控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公正有序。在现阶段我国还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的差别和矛盾,在经济立法中,要把这些矛盾和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加以解决,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公正地协调关系,在立法的理念上实现创新和发展,从而科学理性地解决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阻碍实现社会公平的突出问题,如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失业、环境保护等问题,以逐步实现社会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同时以公平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经济法对经济生活起着法律调整的作用,它始终坚持平衡协调原则,兼顾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这些本质特征体现了经济法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树立整体效益的经济法制理念,实现社会繁荣与和谐

和谐社会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内部和外部的和谐,人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因此,应树立整体效益的经济法制理念,以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的全面结合、协调发展为宗旨,

社会经济价值篇10

一、经济法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剖析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始终是人类追逐的社会理想,也是我国历届政府一直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实现社会和谐,经济和谐是物质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经济法作为现代法,在调整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宏观调控关系以及社会保障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完善企业制度、克服市场和政府调节失灵缺陷以及社会利益再分配方面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重塑和完善企业制度,促进企业规范运作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它必然要求公平与效率并重,人们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结构更加合理。当前市场主体竞争的不和谐,很大程度是由于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市场管理不力、调控不到位及社会保障滞后等原因造成的。反应在经济法上,正是经济法不完善以及在执行不力或者没有很好地遵守导致的。这也说明了经济法作为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应有的作用。现代经济法的发展理念主要表现为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性发展,着眼于确定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经济法能通过对经济的调节规范人们行为,调整国家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规范经济主体,使市场竞争自由有序、经济运行稳定以及社会保障有效,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总体良性运动,使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法现念的体现,也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也是辩证统一的。

(二)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维护市场自由、公平竞争是经济法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使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旧的经济体制下的妨碍公平竞争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在市场交易中也难免出现行业垄断、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现象,尤其是一些行政性公司及一些挂靠政府部门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这些企业凭借政府给予的特权,拥有着竞争优势,从而导致了不公平竞争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这需要国家和企业去调节,但国家干预只是一只“有形的手”,它并不能完全控制和主导市场,要完全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还需要市场调节。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能弥补国家干预这只“有形的手”所导致的弊端,在市场规制法中,经济法是维护竞争秩序,建立并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有力手段,只有将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从而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达到社会全面和谐。

(三)对社会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利益的协调和公平

经济法再分配是对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和再分配,是在对社会整体效率和公平进行考量的基础之上,追求利益的实质“平衡”,并进而追求秩序、安全和自由,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公平与效率。经济法的理念目标和价值目标是要理清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社会公平和个体公平、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和个体经济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力争找到最佳的均衡点。经济法作为社会本位法,主要运用国家调节的方式,对社会权利和利益进行再次分配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公平与效率。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与可持续性发展,而这一目标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经济法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同时,经济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它是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体现,通过规范企业运行制度、稳定市场秩序、弥补宏观调控制度以及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等,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社会特殊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利益均衡,使社会安定有序,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四)关注特殊社会群体生活,促进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是要实现利益均衡,社会公平,但当前我国社会成员结构比较复杂,还有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身体状况、个人能力差异等原因,在实际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存在加大了贫富悬殊,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妨碍了社会公平,如果国家对此放任不管,难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经济法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手段对弱势群体问题加以解决。如为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多方筹集保障资金,逐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逐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解决部分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以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社会保障为实现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索

经济法是国家协调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法,其重要使命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协调各种比例关系,使社会经济快速、稳定、高效、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只有实现经济法制的完善,才能通过促进经济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一)树立自由、秩序的经济法制理念,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

最初经济法的产生,目的就在于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恢复被压抑和被摧残的经济自由,因此,需要扫除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给予各类主体更多的自由,以推动经济自由发展的实现。秩序作为经济法的另一价值追求,既是源予法律对秩序的追求,也由本身的价值追求所决定。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经济法应着眼于维护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重点要从保护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角度出发,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当前背景下,经济法应树立自由、秩序的经济法制理念,着眼于自由和秩序带来经济运行的稳定、安全和发展,努力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充足的物质基础。在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背景下,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公权力和作为市场主体的私权利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一方面要防止某些政府部门不以社会整体角度出发,以权谋私,非法干预正常的市场调节机制,从而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因市场机制缺陷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贫富两极分化、垄断等社会不公现象,防止以上两方面问题的出现其实质就是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因此,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要为推动经济的和谐发展而形成合力,只有两个主体平衡和谐,才能促进经济顺利发展,两个主体失去应有的平衡和谐,则经济发展就会遇到危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我国经济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即我们应该思考,在我们渐进式改革的思路下,政府如何实现职能的转换,同时又能使在政府完成职能转换的地方实现市场力量的填充。

 

转贴于

(二)树立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法制理念,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

公平与效率是市场经济法制的根本追求。因此,要树立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法制理念,以缓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经济结构矛盾、发展差异矛盾为己任,充分利用经济法制的引导功能、利益再分配功能、社会调控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公正有序。在现阶段我国还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的差别和矛盾,在经济立法中,要把这些矛盾和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加以解决,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公正地协调关系,在立法的理念上实现创新和发展,从而科学理性地解决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阻碍实现社会公平的突出问题,如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失业、环境保护等问题,以逐步实现社会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同时以公平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经济法对经济生活起着法律调整的作用,它始终坚持平衡协调原则,兼顾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这些本质特征体现了经济法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树立整体效益的经济法制理念,实现社会繁荣与和谐

和谐社会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内部和外部的和谐,人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因此,应树立整体效益的经济法制理念,以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的全面结合、协调发展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