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心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9:10

心理与心理学篇1

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校心理学是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领域,近几年来学校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由原来对学生的关注逐渐增加了对老师和管理者的关注,对学校心理学研究的越透彻越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展开。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校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总结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学校心理理论。学校心理理论不同于学校心理学,前者关注的范围更广,不仅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老师的教学心理,同时研究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以及管理人员管理过程中的心理。虽然学校心理理论与学校心理学都是研究和学校有关的心理学,但是二者存在显著的区别,明确二者的区别对进一步深入丰富理论研究,同时进一步促进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思。

1概念界定

1.1学校心理理论的概念

学校心理理论是指和学校生活有关的各类人员的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学生学习心理,教师教学心理,工作人员管理心理等众多方面。学校心理理论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个统称,涉及面广,范围宽。学校心理理论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并把多门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在运用到学校教学和管理中。

1.2学校心理学的的概念

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由学生延伸到教师、管理者,学校心理学的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它是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类成员的心理活动,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学生与其它构成成员和谐发展的一门应用性心理学分支学科。

2研究内容

2.1学校心理理论的研究内容

学校心理理论主要研究和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关的心理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更好的服务师生。因为学校不仅包括教育教学活动还包括管理,人际交往等活动,每个涉及的领域都是学校心理理论研究的内容。学校心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老师的心理,还包括学校中各种岗位工作人员的心理。所有在学校中涉及到的心理现象都是学校心理理论研究的内容。

2.2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校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以教育心理学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心理现象,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集中在6~18岁从小学至高中的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现象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研究者向教师提供心理知识,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3理论构成

3.1学校心理理论的构成

学校心理理论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构成如下:知识学习的心理理论、技能学习的心理理论、能力培养的心理理论、德育的心理理论、人际交往的心理理论、自我认知的心理理论、教学的心理理论、管理的心理理论、学生心理辅导。在每个构成方面都涉及到很多心理学知识,研究者对这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并对这些心理现象给予反馈。学校心理理论不仅和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关系密切,而且也是这些心理学分支融合的结果。

3.2学校心理学的构成

学校心理理论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学校心理理论虽然也关注学校教育领域内其他成员的心理健康,但其侧重的主体主要还是学生。学校心理学的构成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学目前在中小学开展工作,比较关注对学生的心理测量,心理辅导,学校适应。

心理与心理学篇2

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客体都是人,因此主客体的关系表现为“我—你”的关系,伽达默尔这种“我—你”关系划分为三种[1],每一种类型都体现着主体对客体不同的态度。(1)第一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被试)当成物,当成对象,用科学的态度加以把握,从同类的行为中概括出典型的规律性认识或类型化的认识,以便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预见和一般的把握。人的行为不过是作为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人变成了一种研究手段,在这里,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2)第二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当作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反思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要求理解者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与偏见,进入到被理解对象的历史中,设身处地的把握与理解对象。这种关系过分强调了被理解者的历史性,但忽视了理解者自身同样具有历史性。(3)第三种类型的关系是不仅把人当作人,而且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中,彼此是开放的,伽达默尔称这种关系是“效果历史性的关系”。

根据这样的关系,心理学研究也可以区分为“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

一、“独白”的心理学

主客体的关系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古希腊时期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统一的关系,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是代表。从近代的笛卡尔开始,树立了主体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哲学上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在独白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首先表现为“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理性的独白,追求绝对的理性,将世界看作是主体理性的附属。主体是绝对的控制者和支配者,客体是受支配和被控制的,因此,理性的独白也可以称为主体的独白。受19世纪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影响,心理学从成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就致力于模仿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主体设立起来的知识框架,目的是用理性控制与支配自然。自然世界是科学的对象,即客体,科学的目的在于使自然以主体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就成了理性的独白。此时,科学家面对的是物,是客观对象,由于客观存在没有主体性,是完完全全的客体,因此,在针对自然客观存在的时候,这种“独白”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陷入到自然科学的理性独白之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最早是灵魂,从词源上来理解,"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的意思是指"psyche—logos"(心理的理念或学问),也就是关于灵魂的研究。心理学首先面对的是人自身的心灵问题,在心理学的早期萌芽时期,心灵问题基本上包含在哲学研究之中,人们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灵,通过与别人的交谈和交流,共同探讨心灵的问题,苏格拉底将这种方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种思想方法被称为“精神催产术”,真理就在平等的谈话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来,但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方法缺乏实证研究,不具有真理性。这种状况到了近代得到了改观,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前心理学中“人—人”的关系蜕变成了“人—物”的关系,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了用来了解人性的工具,成了物,成了对象。在这种“人—物”关系中,理解一个人和理解一个典型事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通过对同类的行为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在这个时候,同类的行为变成了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仅此而已。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完全服从于理性的解释。在康德看来,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研究应当具有伦理性。伽达默尔也批评了这种把人对象化的做法,“这种遵循18世纪方法论思想和休谟对此所作的纲领性表述的社会科学方法,其实是一种效仿自然科学论的陈词滥调”[1],如果把人对象化,势必产生对方法的崇拜。事实上,科学心理学一直致力于研究方法的精巧化,注重程序性的东西,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之间更偏向于研究方法和手段,忽略了研究的现实性与内容性。

“独白”的心理学追求对心理的形式化解释,用对心理行为的研究代替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用对理性思想的研究代替了对现实个体与人群的研究。注重心理的结构与形式,忽略了作为心理行为的实际生活内容。为了完成对心理行为的形式化的解释,“独白”式的心理学对科学方法有一种渴望,将科学方法运用于心理经验,包括那些超出科学方法论控制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如个体的心理生活、文化经验。如果在研究中发现科学方法不适用于这些经验,就把这些经验排除在研究之外,带有强烈的“方法中心”的情结[2]。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研究手法,用个案的研究来证明普遍的真理,用归纳法揭示普遍的原理,这是一种证实的过程,这样的作法遭到了科学哲学家波谱的批评。心理学过分追求形式化的解释与自然科学的精神有关,自然科学遵循三大研究原则,即,自然一致性原则;实体原则;因果性原则。自然一致性原则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对象,即不管怎样,事物现象背后存在着共同遵守的规律。科学的目的就是去解释普遍的规律,即使研究具体的对象,目的也是试图用个别的实例去证明和补充普遍法则。实体原则认为在事物之外存在着一种实体,这种实体实质上就是事物的一种模型,是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以自然科学观的视角看,不同学科都有不同的实体概念,例如,就社会学的研究而言,“社会”就是一个实体,就心理学的研究而言,实体就是“心理”。在这里,实体就是建立在个别基础上的一般普遍性。因果性原则表达了一种现象之间的连续关系,一旦确定两个或两类事件之间存在一种因果联系,那么就可以肯定相同的原因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即同因必然产生同果。坚持因果性的原则导致将心理生活的主观理解性与体验性抹煞,使心理生活成为一种客观经验的存在,成为可以共证的对象。回顾近现代科学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在“独白”的状态下发展的。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还是逻辑实证主义,都过分强调研究的客观性,观察的中立性,而语义模型理论则突出了研究者的逻辑演绎,更没有考虑到对象的主体性。艾宾浩斯为了研究人类记忆奥秘,在实验室里用一些无意义音节组成的学习材料替代有意义的现实的学习材料,排除或忽略了被试的主观感受,诸如情绪、体力、动机、兴趣等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了关于人类的遗忘规律,显然,这样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遍的解释效果。赫尔试图完全用数学的推理来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学习心理学家桑代克用对白鼠的研究解释了人类学习的三大定律,托尔曼在实验室通过对白鼠学习情况的研究,发现了人类的“潜伏学习”。斯金纳也是试图把实验室的强化理论运用到整个人类行为的解释上。同样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也试图通过电脑对人脑的模拟来揭示思维的机制。这些都是一种“独白”的行为,因为在这些研究中,主体与客体是分裂的,是“人—物”的关系,二者是处于对立之中的。

“独白”的心理学过分夸大了作为研究者的主体的地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科学家是绝对的主体,自然物是绝对的客体,自然物是统一在主体理性的范畴中,是用主体理性的语言来表达的。心理学家将这样的研究模式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变成了绝对的主体,被研究的人成了绝对的客体,在实验研究中尤为如此。心理学家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忽略了被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将被试视为一种模型化的存在,把被试从现实社会关系中分裂出来,实行价值中立。在很大意义上,被试变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普遍规律的个别表征。心理学家用理论模型对生活世界加以解释和说明,他们遵循的是因果原则,通过世界事实的模型,对生活世界进行预测和控制。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工作是一种“独白”,没有考虑到被研究者的感受、社会背景、需要与动机,没有考虑到个体与群体的心理生活,一切都服从于研究者的程序,而研究者又服从于理性的规范,服从于理性的“独白”。美国心理学是这一现实的代表,研究者在科学的研究程序中得出了结论,然后把这些理论无论制地推广到其他社会和民族,用以解释所有的个体与群体,忽视了理论解释效能的文化差异性与有限性。研究者一厢情愿地为所有人、所有行为构筑统一的心理模式,这样显然夸大了研究者的主体地位。理性的“独白”由此蜕变成研究者的“独白”。

在“独白”的心理学中,“我—你”关系还表现出另一种形式,即“你”被承认为一个人,而不是物。在这种关系中,要求“我”必须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和偏见,客观地了解“你”,还“你”真实的面目。这实际上犯了19世纪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错误,因为它忽视了“我”本身的历史性,在这样的关系中,主体是在完全“倾听”客体,是另一种形式的“独白”。这种关系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尤为典型。如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独白”。本土心理学是在反对心理学研究价值中立的浪潮中兴起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人意识到依靠国外的心理学理论是难以解释本土民众的心理生活的,于是纷纷拿起传统文化的武器与国外的理论分庭抗礼,他们下意识地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视为两个实体,要么是外来文化,要么就是本土文化。近几年有的学者致力于寻访传统概念,从古籍中挖掘传统概念,用传统概念来阐释现代人的生活,还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考证传统概念的原始意义,力图还原这些传统概念的原初意义,仿佛不用本土的传统概念来解释本土生活,那就不成其为本土化。这样做,实际上又陷入到了“独白”的研究当中,这种“独白”不是主体理性的独白,而是文本或对象的独白,是主体对客体的完全“倾听”,是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重演。狄尔泰的历史主义要求研究者完全进入到历史文本之中,忘掉自我,彻底的以一种还原历史的态度进行研究。这其实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主体的丧失。在本质上,这仍然造成了主客体的分离。在实际的理解过程中,要作到主体的“遗忘”是不可能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寻访传统概念,而是阐释当代人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只有采取“对话”的形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本土与非本土之间才能达成融合。

可以看出,“独白”的心理学实质上是错误地理解了主客体的关系,遵循的是主客体的二分法,没有将二者真正地融合起来,要么是主体理性的自言自语,要么就是完全受制于客体。心理学研究要做到主客体的融合,就必须改变研究方式,从“独白”走向“对话”

二、“对话”的心理学

在“对话”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既不是“人—物”的关系,也不是“人—人”的单向度关系,而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平等和相互开放的关系,即伽达默尔的“效果意识”[3]。所谓效果意识,是指在主客体的交互关系中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种意义既不完全属于主体,也不完全属于客体,而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与客体都没有“独立意识”,也没有“依赖意识”,二者是一种对话的关系,主体不排除自身的历史性,客体也不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两者的历史性在对话中得到新的诠释,而这种新的诠释恰恰是我们应该研究的对象或目的,即效果现实性。在对人的研究中并不存在着主客体,只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即相互理解,强调在“参与”或交互作用中去获得真理或意义。伽达默尔在哲学上进行了一次变革,既批判了西方近代哲学以来过度膨胀的主体性,也批判了历史客观主义,重新界定了主客体关系,这为反思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对话”的心理学首先要排除理性的“独白”,避免“人—物”关系的自然科学模式,不再把人当作理解人性的工具,而是把人当作目的。主体有自身的历史性和前见,客体也有自身的历史性和前见,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不是绝对的主体,被试也不是绝对的客体,被试不是符号,他具有现实的关系、背景,有真实的动机、兴趣、情感等等。在研究中,主试与被试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彼此开放的关系,主试不是试图去将被试的个别特征抽象为普遍的法则,而是理解被试的行为,在具体的历史关系中理解被试,不夸大主体的地位。研究者主动地参与所要认识的对象,既不过分突出主体性,但也不能使主体性丧失。当主体试图去理解对象时,一方面,主体自身带着“有色眼镜”,另一方面,对象也同样生活在历史性之中,当进入研究时,二者便开始了一种平等对话和彼此理解的过程。事实上,在心理学理论的产生过程中,这种现象一直伴随着心理学家。心理学的研究在本质上就是“我—你”的交互作用过程。如美国的心理学家,他们是在美国的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因此他们的理论明显带有美国文化的印痕。但同时,他们又是美国文化的解读者,正是这两层关系造就了美国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也是如此,当外来理论进入本土文化以后,不管意识到没有,本土化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如现在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本土化必须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在本质上,心理学就是本土心理学,因为主体与对象之间永远都是一种相互理解的过程。个体的心理生活是个体对世界的主观把握和体验,它始终处于一种“视域融合”的状态。所谓视域融合,是指个体的心理生活既不完全是过去的经验形成,也不完全是当下的生活体验与理解,而是一种现在与过去的交融。换句话说,心理生活不是一种静止的实体,而是个体生活经验的融合,个体心理生活的现实性体现在经验的交互融合之中。有的学者提出必须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实现彻底的本土化,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本土化的进程从一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们的研究。我们理解中的外来理论已经超出了它们的原初意义,我们在接受它们的时候,已经自觉地把它们纳入到我们的认识范畴之中了。就如同翻译语言,当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它的意思就已经发生变化了,既不是前一种语言的完全再现,也不是后一种语言的自言自语,而是两种语言的融合。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从西方理论进入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明确提出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20世纪80年代。

“对话”的心理学应当抛弃对心理行为的形式化解释,避免用抽象的原则来替代现实的关系。“对话”的任务是理解,不是解释或说明,“独白”则是试图去说明对象,用主体的语言来规范对象。在研究个体心理生活的时候,“对话”尤为重要。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经验;一种是科学的经验。生活的经验是个体的主观感受,是不可重复的,具有一次性和历史性。科学的经验则是可以重复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重现。对人来说,更根本的是生活经验,虽然这不是科学本身,但却是科学的前提。人们最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基础与前提。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科学的实践与运用促使科学认识获得不同于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地位,从而使科学世界的意义支配和指导着生活世界的一切。心理生活是个体对世界的一种主观把握和体验[4],因此,对待人的心理生活,应该理解心理生活是怎样形成,从而理解它的当下状态,而不应该试图为个体心理生活建立原则性的规定。不同个体的心理生活是有差异的,如果一定要认为个体心理生活有共同点,那么这种共同性就是不同个体面对的相同情境。在这个意义上,个体心理生活是具有共通性的,但仅此而已。也就是说,心理生活的本体意义体现在个体与文化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它并不抽象地存在于“某地”或“某时”。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研究“古人心理”、“集体主义”、“民族性”等课题,这些课题本身并不具体。抽象化的研究目的是为这些命题寻找一种共性,而不是去理解具体的人群与个体对这些命题的注解。社会—历史的经验是不能以自然科学的归纳程序而提升为科学的,而应该在现象的一次性与历史性的具体关系中去理解现象本身。自然科学的普遍性原则只适用于宏观层次,而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存在,具有不可预测性,因而不具有被控制性。研究心理生活的目的不是寻求普遍原则,而是强调“理解”,不是急于建立理论体系,而是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要面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人群,理解与阐释他们的心理生活,不应该为心理生活寻求普遍性。在心理生活领域,只能“理解”,而不能预测与控制。人是历史性或时间性的存在,海德格尔将这种存在称为“此在”,即人在世界上或社会中存在的这一事实本身,它具有时间流动性。每一个体都在时间的流动性中存在,换句话,每个人都有历史性,而且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在理解个体时,必须将个体置于具体的情景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性。本土心理学在研究心理生活时,必须确定心理生活是一种连续性,不能还原为单个的片断。

“对话”的心理学还强调研究的整体性。“独白”的心理学是将人类活动孤立地置于某处,用“标本式”的方式加以研究,目的在于从每一个单独的事件中寻找到他们彼此的联系。这样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研究陷入到了方法与程序的泥潭,也使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对话”的心理学主张采用整体性原则,将个体的活动与行为置于社会、历史、文化之中。因为,一方面,个体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个体也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要理解个体的心理行为及心理生活,就必须了解整个文化与时代的特征,反过来,要理解文化与时代,也必须了解个体。20世纪50年代以前,心理学史主要是按编年史的体裁撰写,主要涉及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主要讲述大人物和大事件,更多地考虑了宏观面,是“自上而下的历史”,俗称“旧史”。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新史”出现了,它是“自下而上的历史”,试图描述被旧史所忽视的无名群众的个人生活[5]。这种变化体现了一种趋势,即整体性的研究趋势,在整体中,局部是理解整体的条件,同时整体又是更好地理解局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心理学应该在现实的总体性联系中探讨心理现象与心理生活,突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进入90年代,在西方渐渐兴起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以反对实证主义心理学为目标,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抛弃传统的二元主义认识论,摆脱实证主义那种“标本式”的研究,强调采用辩证的方法,突出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可以看出,在心理学研究中强调“对话”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对话”是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心理学重新树立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生活中的权威和地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周宁.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心理与心理学篇3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主观层次上对主观体验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使人们满意自己过去的生活,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对人类主观上的幸福感的研究;二是对个人层次方面的个人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能力、勇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技巧,对美丽事物的感知能力,做事的毅力,处理事情的宽容,发明创造的能力,洞察力以及个人的才能和智慧等等,想要培养或加强这些方面,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的积极情绪;三是对群体层次组织系统积极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积极社会、学校、家庭的建立,从而达到提高群众美德、增强群众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的目的。积极心理学是根据消极心理学而产生的,保留了消极心理学好的方面,舍弃了消极心理学不好的方面,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应用消极心理学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类积极心理的研究,对人类的优点和价值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采取的方法更加科学,使心理学家更容易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人类的活力。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使人们对生活的信念更加坚定,帮助人们寻找获得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消极心理学影响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来自于消极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心理学始终采取消极的取向来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定义为测量有没有具体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论学者和理论实践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他们基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说明心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心理疾病。这种对心理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意识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的核心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上。使人们对大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内涵。

(二)因过于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过分注重消极方面,具体就是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通常被老师当作是问题的根本来源,教育者常常觉得大学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将消除心理缺陷或弱点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身的消极方面,从而忽视自身的积极品质。所谓的消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因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培养意志力的问题以及良好的行为等等,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学生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该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意见、对策,并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相互讨论。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测试的手段去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导致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组成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认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心理问题,从而忽略了潜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积极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以发现人类本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并通过这些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类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极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问题的方面,把所谓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没有精神疾病。很显然,这既不全面又不科学。心理健康存在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主观,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影响主观因素的潜在因素只能作为客观条件。二是积极层面,所谓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极方面少,而是积极的方面比较多。

(二)关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应当有着积极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积极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心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向上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因而大学生与心理学教师处于对立的状态。虽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观念中,也时刻强调不要使大学生与心理教育教师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之间应该相对平等,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练运用解决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原则。在咨询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都形同虚设,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相对立。教育者没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将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学生即被教育者放在问题学生的位置上,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这样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潜意识,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翼翼地生怕因为过多的接触心理教育老师或心理室,而令同学感觉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心理教育与其他的学科划分开来,好像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者的工作,别的老师与心理教育没有关系,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健全系统的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心理与心理学篇4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

1问题提出

心理氛围也叫心理气氛,是指集体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这种态度和感受支配着全体成员的情绪。当某种心理气氛形成之后,它对一些新进入群体的成员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单位,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石。其心理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中每个人的生活和成长。班级心理氛围作为班级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班级中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从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按照年级、专业、民族、生源地随机选取370名学生作为被试。样本基本情况详见表1。

2.2工具

班级心理氛围具有导向作用、聚合作用和约束作用。它对于班级个体心理健康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内在结构因素由协作氛围、班主任氛围、凝聚力氛围、文化与发展氛围、学习氛围、班干部氛围6个因素构成,本研究中我们运用李向东编制的班级心理氛围问卷进行测量,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用SCL-90进行测试。

2.3方法

主试是经过培训的专职教师,由主试在被抽取学生团体测试。所有的被测试者全部是匿名的,要求按统一指导语独自完成。测量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处理。进行相关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等。

3研究结果

3.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与SCL-90全国常模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特别是精神病性、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症状突出。见表2

*p<0.05;**p<0.01;***p<0.001;下同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和民族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2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的一般描述

在量表中,完全不符合计作1分,不太符合计作2分,一般计作3分,比较符合计作4分,完全符合计作5分。所以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维度的平均分都在一般以上,介于一般和比较符合之间。

分别对不同性别、专业、年级、民族、生源地学生的班级心理氛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发现在性别和生源地上,班级心理氛围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专业方面,在班主任氛围(t=2.24,p<0.05)、凝聚力氛围(t=3.82,p<0.01)、文化与发展氛围(t=2.22,p<0.05)上理科专业的学生显著高于文科专业;大学生在年级和民族方面,班级心理氛围各项得分详见表4。

表4中的数据表明,从年级上看,协作氛围方面,大一年级最高,大四年级最低;除协作氛围外,大三年级的其他各维度水平都是最高的,班主任氛围、凝聚力氛围、班干部氛围在大二年级达到了最低水平,文化发展氛围的最低点出现在大一,学习氛围的最低点出现在大四。从民族上看,协作氛围方面,其他选项最低;除协作氛围外,蒙古族在各方面的水平最低,回族在各个维度的水平都是最高的。

3.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班级心理氛围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班级心理氛围各维度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表5中的数据表明:班级协作氛围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班主任氛围、班干部氛围和心理健康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除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恐怖外,凝聚力氛围、学习氛围与心理健康的其他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除强迫症状和恐怖外,文化与发展氛围与心理健康其他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

4分析与讨论

4.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发展。从本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标准,这就是说这些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有些甚至存在心理问题的隐患,比如精神病性和强迫症状。这是由两方面原因构成的:第一,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作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准备阶段,势必要为未来的出路和发展做好打算。现在社会充斥着失业、次贷危机等这种足以颠覆社会稳定的不安因素,在校大学生由于文化水平较高,能够很好的认识到这一点,相应的生存压力也就越加明显,所以在心理健康的各个维度上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二,由于本研究所用的常模标准指定的时间较早,相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这个常模的标准程度已经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等方面竞争的不断加剧出现下降的可能,所以在最近的一些应用该常模作标准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得出了被调查群体德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常模的结论。相信这也是本研究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有这一结论的主要原因。

4.2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状况

班级心理氛围是最近几年才被研究者所重视的一个领域。以往的研究中大都是指针对班级中的学习氛围、凝聚力氛围等因素进行探讨,很少有研究从班级心理氛围这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在专业方面,理科学生要比文科学生体会到了更多的班主任、班级凝聚力以及文化发展的作用。据了解,大部分的理工科专业都会组成学习小组,而文科类专业则没有这样的习惯。可以看出,这样的学习小组对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同时,由于小组内探讨问题的深入,这会逐渐使得小组内成员对于小组的文化氛围进行肯定和认同,也就提高了他们对于小组内文化和发展的认识。

正是由于文化和凝聚力建设出现了效果,小组成员对于难于把握和掌控的事情,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班主任或者是辅导员老师,这也就加强了小组成员对于班主任重要性的认识,所以就导致了文理科在这些方面差异的显现。

由于大学中少数民族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在测量时将它作为一个重点来分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少数民族中,回族的协作氛围最强,他们能够更好的感受到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这是因为回族作为被调查者中人数第三的群体,没有人数第二的蒙古族的那种过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汉族这种大群体的与我无关的意识,走在两个极端之间,所以对于班级心理氛围的理解更加实际。所以回族在班级心理氛围的各个维度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由于蒙古族存在过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使得他们脱离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班级,所以他们所感受到的班级心理氛围也是最低的。

由于刚刚步入大学生活,一个个饥渴稚嫩的脑袋刚刚脱离了父母的怀抱,这时是最需要同伴间的相互帮助来扶持的,所以在这个时候,班级的协作氛围达到了顶峰。而这个时候的班级文化氛围,由于学生并没有真正接触到大学生活和专业知识,他们的文化底蕴还仅仅停留在高中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的文化和发展氛围是最低的。大二阶段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实践,这个时候学生开始逐渐看清自己的方向,制定目标,所以很多时候班主任和班干部在这一阶段能做的工作相对较少,班级凝聚力也由于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且逐渐掌握了大学模式而不入了低谷。到了大三阶段,学生的班级意识已经成熟,并且能够很好的将班级意识和自我意识相互区别,在很多事情上懂得从班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班级凝聚力、班主任、班干部等方面。同时又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将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文化底蕴进行提升,这也侧面的提高了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发展氛围,所以在大三年级显示出了班级心理氛围发展的高峰。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四阶段面临着就业、考研的压力,这时学生更需要的是独立去完成目标和作决定,所以协作氛围和学习氛围也就相对较低。

4.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班级心理氛围

毫无疑问,群体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状态。一个拥有优秀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班级,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无疑将是较好的。这一点被本研究所证实。随着班级中班主任和班干部氛围的增强,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在心理健康的其他方面,也都不同程度的显示出与班级心理氛围的其他个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勒温的“场理论”认为,人只不过是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的一个存在。人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会对环境形成一定的知觉意识。这种环境主要是与其切身体验的社会关系、组织团体以及自然情景。这种“知觉意识”支配个体的行为作用于这种环境,所以置身于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在班级这样一个大学教育的基本载体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必然和班级心理氛围繁盛交互的影响。班级心理气氛作为大学生生活的最直接的环境,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形成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无疑,生活在不同班级心理气氛中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必然存在差异。

5对策与建议

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要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让他们在和谐友好的班级环境中感受自我、提升自我。下面结合本研究得出的相关结果,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5.1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

班主任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领路人和班集体的领导者,在班级心理氛围的创建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教育和管理,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帮助和引导,都会给学生提供在班级中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力量,同时这种作用也对班级中的个体起到了心理上的约束作用。

班干部是班级学生中的精英群体,在班级建设中具有管理、教育、以身示范等多重角色。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通过科学的培养选拔机制,将品德优良、有恒心、有责任心、有热情的学生选拔到班干部队伍中。同时还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培养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可以使他们在班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2强化班级意识建设

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也只有在群体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班级心理氛围是一种特殊的班级环境和心理资源,班级意识不仅是良好班级心理氛围形成的标志,同时,更是大学生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和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班级心理氛围的提高要从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开展和参与集体活动、互助学习与合作研究入手,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入手。使学生认识到班级意识的重要性,体会到班级给个体带来的欢愉、价值与成就,这不仅对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他们走向社会、成就事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保证在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终身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是提高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真正具有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教育者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理念,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与压力转化为学习的自觉行动,注重学生创造性和协作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核营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和创造学习的班级心理氛围。

5.3开展特色活动和阶段教育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心理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级心理氛围的创建,一方面要优化班级客观环境,比如丰富班级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要内化校园文化精神,提升班级文化层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创建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的班级心理氛围。

不同年级由于工作和目标不同,有必要开展针对不同年级的阶段教育。采取不同策略、有重点地加强班级心理氛围的建设。大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个转折点上,不同的学生体现出了不同的适应能力。这是班主任的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选好首任班干部,指导和帮助他们开展工作。同时认真关注大一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大一阶段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有侧重的培养集体观念,帮助处理好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引导学生将精力和热情放到学习上,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大二和大三阶段是大学生活全面开展和深化的关键期,会出现不同层次和等级的分化,这个阶段要发挥大一时班主任氛围和凝聚力氛围上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向上奋斗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使班级心理氛围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大四阶段是班级心理氛围水平最低的阶段,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择业等问题的教育,使大四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上,真正体会到大学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心理与心理学篇5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bstract:it’sindicatedinrecentresearchthat20%-30%ofcollegestudentsaresufferingfrompsychologicalproblems,mainlybehavingasterror,anxiety,obsession,melancholia,senseofemotionalcrisisandneurasthenicetc.Facingthestudentproblemscausedbyincreasinglyheavypsychologicalpressure,educatorsinhigh-leveleducationalinstitutionsshouldattachgreatimportancetoit.thetraditionalmethodsforpsychologicaleducationmethodssuchasindividualpsychologicalconsultationandhelp,psychologicalhealthlecture,mediapropagandaarefocusedonpopularizationofpsychologicalhealthknowledge.withthedevelopmentofpsychologicalproblemincollegestudents,thesetraditionalmethods,limitedbytheircoverageandeffectiveness,couldnotmeettherequirements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teampsychologicalconsultation,whichprovidesmentalassistanceandinstructionsinateamcircumstance,areplaying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thepsychologicalconsultationinrecentyears.?

   Keywords:groupcounseling;collegestudent;mentalhealth;education?

   一、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社会结构的分化,利益分配的调整,社会节奏的加快,各种思潮有冲击,我们的大学生在心理行为等方面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情感危机和神经衰弱等。面对日益沉重的心理压力,我们高校教育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团体心理辅导(groupcounseling/guidance)又称团体心理咨询或团体心理咨商,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由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的优越性在于将团体作为一个微型环境,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在这个宽松的环境中,参与者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团体成员之间能讨论彼此的心得体会,并不断审视改进自己,培养成员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团体心理辅导可用来满足各种特殊群体的需要,是当展最快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形式之一。团体心理辅导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后,高校经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形式在我国虽然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水平参差不齐。在研究中,辅导人员的活动设计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教师在设计、性质、目标和对象上要全面考虑,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此外,辅导人员的知识水平,是否受过系统训练,都影响活动的设计,最后也会影响到辅导效果。院系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要特别注重互动性、实践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目前高校中常用易操作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主要有:?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很重要和常用的技术。20世纪20年代,为了培训有效的生产领班,心理学家莫雷诺根据他自创的团体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剧改变提出了角色扮演培训方法,其方法是让团体成员依据一定的故事情节,简单模仿故事中的人物,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达到理解他人、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角色扮演法具有展示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不同技艺和观念、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合作精神、用来研究困难情境中不同行为的可能结果的优点。此法对于大学生增强人际关系尤为有效。?

   在实施角色扮演法时,受训者扮演分配给他们的角色,并获取有关背景信息(如工作或人际关系的问题)。当然,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学员对他所进行角色的把握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对学员在培训中的要求可能更高。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角色扮演这一沿用至今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展现出来更多的活力和其培训的实用性。?

   2.行为训练法:安排一定的训练任务,要求组员按时完成,以达到养成良好行为、克服不良行为的目的。其中行为训练法应遵循从易到难、示范性、及时强化原则。其程序为情景的选择与描述——确定训练目标——团体讨论——提供示范——正式训练——总结与评价。?

   3.心理剧: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组员扮演。心理剧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它以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参加者通过演出这个角色,体验到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情感和态度,并达到宣泄情绪、减轻压力的目的。在大学校园当中,可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理问题编排一些反映实际情况的校园心理剧,通过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达到思想上的碰撞、心灵上的共鸣,以取得较好的心理辅导作用。?

心理与心理学篇6

从对一般教育的影响来说,iCt的大容量和高速度能够储存和快速处理大量的信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十分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能够综合提供文本、图形、音频、图象、动画以至于电影和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使学生得以获得全面而真实的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它不仅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最接近原意的信息内涵,而且由于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加工,大大减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信息转换方面的认知负担;它的交互性使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能进行积极而频繁的信息交换,计算机在提供给学生大量信息的同时,还能不断获取学生的反应,监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反应作出反馈;计算机还能对教学过程作实时监控与个别化教学,学生除了作出反应外,还能不断了解自己反应的结果,并能获得帮助和鼓励。此外,交互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中信息的组织形式呈非线性结构,知识呈现不再像书本那样是线性的、静态的、不可改变的,学生只能按照课程的原作者与教学设计者所设定的序列获取信息。在交互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以及认知方式,选取各种形式的信息组织学习材料,组成各自不同的“课本”,并从中生成知识。这种教学情境,极为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发现、探索和生成知识,有利于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远程教学大大克服了教学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局限(这也是本文下面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某一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同类课程的数据库,远隔千里的师生或同学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学生甚至可以与知名学者和科学家进行交流。无怪人们把信息技术所引起的革命称为教育领域的第三次大革命。在教育史上,教育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学校和教师手中是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印刷术的使用使教科书成为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工具,这是教育领域的第二次革命;以计算机炽心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传递信息的载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可以说是教育领域在新时代的又一次革命,或称为第三次革命。

iCt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的广泛应用及其潜力的发挥,使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整个教育体系无论从目标到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将促使传统教育体系和教育观念发生彻底的变革,同时,对远程教育的教与学的理论和实际也提出了众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远程教育的情况略作分析: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媒体条件和不同的教学水平考虑不同的远程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未来社会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未来的信息社会对公民在能力上的高要求。它要求公民获得以下一些能力:信息处理(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不仅是基础教育的目标,而且应该是匕首一教育的目标、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学是在教学设计中要牢牢把握住的。然而,这些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并非在远程教育发展初期就被自觉地认识到,而需要有一个过程。

众所周知,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iCt的发展,远距离教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参见李康,1997.3《中国电大教育》)

1.从80年代初,由于所造成的人才断层,急需尽快培养大量人才。为此,环节展了以广播电视教学为主的大规模的传递和大规模的接受并加以辅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此时,教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制作了由优秀的专家讲授的录像带。这种大规模的教师加媒体的教学传递模式确为解决当时客观上的人才短缺起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观(目标)上还是因袭传统的教学思想。

2.随着客观上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远教工作者开始注意在大规模的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者的个别差异问题,学习者在非课堂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特点及其规律,包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交流等问题;注意研究适应教和学这两方面的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教学研究的重点由只研究教的方面转为同时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

3.90年代以来,由于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教的传递手段日益多样化,远教工作者对于开放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日益提高,教学研究的重点移向学生。

这几个阶段虽然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是在远程教育中,目前可以说仍是这几种情况并存的局面。因为,事物发展总是不平衡,特别是所具备的技术条件的不平衡,使得以上三种情况目前事实上带同时存。例如,有些急需的大规模培训项目,目前仍然需要采用大规模的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些地区则可以通过电话线路,进行有声的交互式教学;而一些条件特别优越的和行业则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如电话线或互联网络,实施面对面的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并以电子通信为辅。让边远地区全都使用互联网络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承认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实际差别和不同水平,不能以一种条件下的远程教学规律取代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条件设计教学。技术条件差,并不意味着必然要采用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技术条件好,如果观念不改变,也可能走老路。关键在于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

要根据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远教学生的特点以及结合所具备的媒体条件来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即使是在大规模的以教师加媒体的传递条件下,在只有单向传递没有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教师也不应该再象以前那样直接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在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获得并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做到讲解本身生动有趣,有启发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的配合,如辅导课、自学和讨论等环节,以培养学生自己理解和建构所学知识,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来设计教学。这些环节在远程教学中,比起基础教育的教学来讲占着更重要的地位。辅导课是电视课的延伸,它以辅导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讲授弥补电视课交互作用的不足,这是当前远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它又必须从属于电视课,作为其重要的补充(参见蒋建新,1996.10《中国电大教育》);此外,如何指导自学和如何组织讨论等环节,这些都应该在教学设计时通盘考虑(参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又如,在具备双向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无论是通过电话线还是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又应该如何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条件发挥其多重角色的作用?比起单垧的传递模式而言,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更有其优越性。但是,它也存着与其他教学环节的配合问题。笔者曾经为江苏电大的教育技术学的学位班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当时教学虽然具备了通过电话线的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条件,应该说比起单向的电视教学的传递条件要好得多,但是,学员们普遍反映,只有通过最后的面授辅导,才真正对该学科有深入的理解。这些看法,一方面反映了各个教学环节配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使我检讨自己最初缺乏对这种技术条件下设计教学的特殊性的认识。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技术条件,而是对远教中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特点以及师生关系的认识,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二、远程教学中如何考虑学生特点

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新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是在他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意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的。在以自学为主的在职远程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更显突出。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中,与基础教育一样,都必须考虑学生特点,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和不生的个别差异等。问题在于如何分析和认识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

1.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目前我国远程教育从层次上讲,已经从80年代初的大学专科教育,扩大到专升本和研究生水平的学位班;人涉及的专业范围来讲,也越来越扩大。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撑历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强,致使对继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远程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看,他们既有为了得到学位或学历证书以满足社会上对资格要求的外部动机;也有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以适应工作需要的强烈的内部动机。笔者从江苏电大学位班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学员们每周末用三天时间,放弃休息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辞辛苦地从全省各地区集中到省城进行学习,这种精神是极其可贵的。针对这种动机特点,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和实用性,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满足,体验到学习的收获从而使其内部动机得到更大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应该有必要的作业和严格的评估测试要求,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正确运用外部动机以促进其学习。

2.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一般说来,远教学生都是在职学习,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学习基础,但是已有知识往往比较过时或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在其工作领域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甚至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这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极其有利的基础。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自学经验,尤其是在职教师,其自学能力和学习上的自我监控能力往往胜过全日制学生。但是,他们存在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差异,例如年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环境因素的差异(工作和家庭生活负担情况)、学习时间的多寡,等等(参见赵建新,1998.12《中国电大教育》;高文浩,1996.7《中国电大教育》)。如何针对这种极大的差异,在有奶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为此,对他们的辅导要求和教师的支架作用应该更高、更有效。这些因素都晨教学设计时应予重视的问题。

3.远教学生的自学。在远教学生的学习过程吕自学占据自重要的比例,如何根据他们的学习辨认式上的个别差异,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调控作用,对于其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友爱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这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皮亚杰划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有人即使发展到了成人,还是达不到形式运算的水平,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元认知时(人们对其认知的认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监控都是属于凶认知研究的范围)认为,不是人人都能具备元认知的能力的。但是,成人学习中,如果能针对学习方式的个别差异,着力于培养学习学习中自我调调控能力,将会大在地提高其学习效率。

如上所述,远教中的学生特点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教学中能针对这些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远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扬长避短,就能实现有效教学,发挥远程教学的优势。

心理与心理学篇7

李忠栋

这段时间,我们阅读了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感觉这本书的所有内容都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息息相关,值得细读。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的教育对象是教师或未来的教师,为我们学习教育学和各科教材教法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又为我们在以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必要的基本训练,并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打好基础。刚开始读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觉得对我们非常适用。它主要讲的是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尤其讲到新教师的成长过程及如何尽快缩小新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距,这对于我们刚加入教师这个行列的学习者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

中国有句古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品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保证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品质。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讲到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所需要的有效的教师特征:机敏,热心,关心学生及班级活动,愉快乐观,能自我控制,有幽默感等。上述所讲的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对于我们刚为人师的人来说的确应该好好学习。刚一开始就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性强叛逆心理强的孩子,有很多情况确实都需要有人给我们一些好的指导。对于同一情况处理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要想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作为教师就必须具备上述一系列的心理特征。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故。要关心学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老师一句很简单的体贴问候的话可能会让学生心里感到真的温暖,你关心他,他自然就会喜欢你,亲其师信其道,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去年是我教学的第一年,我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班里的一个小姑娘刚开始英语基础很差,所以对这一科也没什么兴趣。后来我发现他很喜欢闻问题,成绩也一点一点在提高。后来在有一次的作文里我发现她是这么说的。我挺喜欢英语老师因为有一次我的笔掉在地上老师给我拾起来了。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都会对孩子影响这么大,所以我觉得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有的就是对学生的爱心。爱心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我们刚从大学毕业时间不长,跟学校的一些专家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在课时计划,课堂过程还是在课后评价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的一点我觉得说的跟我们很多新教师很像。专家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特们认为实施计划是要靠自己去发挥的。因此他们的计划就有很大的灵活性。而我们很多新教师很多情况下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并想办法完成它,去不会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来修正计划。这就是我们与专家教师间存在很大差距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学习从一点一滴学起,尽量缩小我们新教师与专家教师间的差距。

心理与心理学篇8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及研究领域

 

(一)积极心理学含义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塞里基曼,而积极心理的含义是由谢尔顿和劳拉·金提出的,他们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职特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是以人们积极的因素为研究重点,主张心理学用积极的、固有的、潜在的人们的积极向上的心理为出发点,提倡利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解读,从而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的力量,最大可能挖掘出潜在的力量,由此获得更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积极的内容包括: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积极心理的反动,倡导要利用积极的态度解决心理问题,积极的方式给予适当的解释,获得更积极的观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意识在主观上对生活积极兴趣的研究。对过去生活幸福,美好的体验;对现在生活愉快的感觉;对未来生活有更好的憧憬和期待。第二方面,个人的积极心理研究。乐观的心理,具有闯天下的勇气以及善良的心理等。第三方面,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的系统研究。为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个人的积极力量,如责任感。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一些高校有专门的心理教育组织,这些组织的设立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心理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代表健康,但是心理教育的真正目标是: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显然,没有心理问题与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是不对等的。然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积极心态,研究人们的善良品质和道德发挥了它特殊的优点。将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大潜力。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同时也是大学生素质扩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创新意识,即大学生要拥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发现更深刻道理的欲望,要善于思考,能够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创新思维,要有一定的自我观点,不一味地追求书上的,善于突破自我;创新知识,在某一些问题上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观点做支撑;创新能力,即有一定的创新学习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人格,在精神方面,有比别人更大的勇气,更好的自我调解方式,应对不同的困境,能够克服不退缩。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心理暗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暗示就是指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改变和教育,使人们接受这种教育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他们的思想能够与心理教育暗示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够一味采取灌输的方法,要进行一定的情感交流。与被教育者在感情上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能够减少被教育者的抵触心理,对于促进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工作包括通过语言暗示、环境暗示、行为暗示等等,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再持续强调自己失败的经验,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次挑战。

 

(三)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建设

 

积极道德人格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追求一定的道德所表现出的善良的一面。在现代大学生的积极道德人格建设中,要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追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下的各种善行。要增强道德知识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通过道德人格的建设,促成大学生形成正直积极的人生观。利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爱的情感,善良与正直,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养成。

 

大学生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问题在近些年来逐渐凸显出来,各大高校开始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通过挖掘人们积极的心态,使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采取更加积极的心态,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乐观、阳光的心理,对未来也将更加充满期待。

心理与心理学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及研究领域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基曼。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和劳拉・金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包含的主要内容是: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消极心理的反动;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强调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一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研究:对过去的幸福感和满意感、对现在的愉悦、对未来富有建设性的认知,如希望、忠诚;二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乐观、爱和职业能力、勇气、人际技能、美感、宽恕、创造性、天赋和智慧;三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研究: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如责任感、利他、文明、忍耐和职业伦理等。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重视,发展较快,全国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并未实现。然而,关注人类积极力量,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的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却表现出独特的潜力,它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结合,势必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以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创新思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的内容可概括为:创新意识,即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创新思维,即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创新知识,即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或较深的造诣,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及时汲取最新的知识;创新能力,即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创新人格,即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在挫折面前能很快调整自我心态,在任何不利环境下都不动摇对自我的信念,不因一时困难和挫折放弃个人的想法和计划,有较强的独立性。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积极心理暗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谓暗示:“就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重视灌输教育的“智育化”说服作用,也要积极利用暗示教育的情感化说服作用,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通过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被教育者愉悦地接受教育,避免被教育者产生心理抵制情绪,对于促进被教育者的个性全面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暗示的方法很多,包括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人格暗示、环境暗示等。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很大帮助。一是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二是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最后一次。三是不要总对自己强调负面结果。四是在状态最好的时候迎接挑战。五是别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2.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养。积极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表现为积极追求一定道德原则规范所认定的各种善的品质。在当代中国国情之下,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育表现为大学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积极追求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所认定的各种善。

第一,增强道德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一是在理论灌输中确立主体的本质、价值和尊严。二是在促成认知失调中矫正扭曲的道德价值观。三是在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中增进道德判断力。

第二,开展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爱的情感、义务感和正义感。“道德情感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体验,它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体验的到的心理活动”。一是培养爱的情感。二是培养义务感。第三,科学引导道德行为,促进知行统一。

三、积极心理学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一)积极心理学的存在的问题。从以上方面来看,积极心理学似乎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非常光明的前景。但就积极心理学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它还有着许多尚待克服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如早期的原始预防、增进幸福等的研究成果就没有很好地被整合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中。就以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观幸福感来说,主观幸福感其实早就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斯达克、阿杰勒和斯沃茨等人早在1991年就出版了一个主观幸福感的专辑,这一专辑的书名就叫做《主观幸福感》,其中包含有12篇极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但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中却很少提到,积极心理学这种脱离早期研究的做法使它既显得基础单薄,又显得内容不够丰富。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现在,积极心理学已成为当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建构完善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将是其主要任务。

1.完善积极心理学体系。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将个体的人格优势体现到整个生命过程中。加强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品质与整个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考察个体的积极心理,而应综合考察和谐、安宁的社会、积极的社区、积极的组织、良好的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和家庭背景对人的积极品质形成和发挥的影响。

2.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重视人性中积极方面,使心理科学更加科学的理解人性,并实施更有效、积极的干预,以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于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其发展和壮大的本质和目标。积极心理学是既体现对人类命运深切关怀又理性严谨的新型学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

参考文献:

[1]刘伟伟,惠秀,王智永,陈勋.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教书育人.2010(18)

心理与心理学篇10

不久前,台湾金鼎奖畅销书作家郑石岩的“生活禅径系列”作品首次在内地面世,郑石岩本人也开始了内地签名售书之行,反响不俗。

郑石岩从事心理咨询与教学研究多年,对佛学与禅学素有修持,著作甚丰,有《人生路这么走》、《教师的大爱》、《父母之爱》、《换个想法更好》等30多本书出版,销量逾百万册。

在清新的行文间,郑石岩不断告诉读者要化贪婪为恬淡,化嗔怒为宽容,化愚痴为醒觉,化傲慢为谦卑,化疑心为信心。在他的理念中,禅的宗旨在于引人发现真正的自己,从虚幻的自我观念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同时也增强了承担生活的能力。当一个人不被物欲所奴役时,他即刻成为生活的主人;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光明的,思想是活泼自由的,性情是庄严温柔的。

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郑石岩先生,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

记者:是什么样的因缘使你创作这一系列以“禅”融入生活的“生活禅径”作品的?

郑石岩(以下简称郑):在台湾,以前我是做心理辅导工作的,也做过15年的高科技引进工作。在推动高科技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经济快速发展时,教育必须跟上去,现在人的生活方式变得紧张,变得忙碌,我们这些人必须一会儿跑美国,一会儿跑欧洲,一会儿跑大陆。随着资讯越来越丰富,城市的建筑像雨后春笋般出现,人受到的刺激也越来越多。但是出现一个问题,你看不到那些属于心理的部分,属于人的生活品质的部分,当然,不是说高科技的工业、资讯化的社会会导致人的心理上的失调,而是说我们疏忽了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了“生活禅径系列”作品的创作。

记者:我了解到,你曾担任教育工作,也从事行政工作,写作只是“业余”的,时间和精力是如何支配的?

郑:我虽然有不少工作,但工作之余在山上走一圈就知道该写什么,拿起笔来很快就能写好,所以写作对我来讲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沿海的那些大城市,对人的刺激太频繁了,人的身体不是设计来这样生活的,人的身体本来是设计来野外奔跑的,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你会很忙,但是你要学会一步一步慢一点。我们自己能够静下来,我们要知道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并不是不要我们去勤奋、努力。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在勤奋努力上进的过程中,步调不能过急;我们在努力发展科技,发展事业的时候,不要被野心绑架;我们经过一天的忙碌,在晚上回到家之后,能够安养自己的身心。

记者:这些观点老庄以前都有过,也与佛学观点暗合。你的作品是否把古代的经典融入到现代生活里?

郑:对。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态度,你应该工作,但是也能够放松自己。我们虽然是忙碌的,但是我们也在欣赏我们周边的事物。我们在拥有科技文明的同时,也拥有美感。我们知道很多丰富的知识和资讯,可是我们也应该能让自己感觉到那份欢喜自在的心境。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去创造的新的文明,而不是所有的科技文明就是全部。我在《禅・生命的微笑》这本书中谈到,如果你愿意给别人一点尊重或者一些布施,就形成一些人缘的空间。我们能够肯定对方的时候,彼此之间就有一个人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