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7:04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1

关键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建议

新的《会计法》及其相关的会计管理法规制度实施以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近些年的会计法规执法检查和会计基础验收的结果显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还不够完善,基础较薄弱,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上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工作。

一、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差异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有联系也有不同之处,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不同之处。

首先,会计核算主要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是依据企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来进行会计的记录、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也就是说,会计核算是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以及报告的。不管是什么单位都不可以用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是资料来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是反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的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财务管理主要是基于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再生产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财务管理是企事业进行财务活动的组织和处理跟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一项价值管理,它渗透到了企事业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之中,它是管理着财务活动的全工程。

其次,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在目标上不同。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是一份单位编制出的财务报告。而财务报告主要是向使用财务报告的人提供跟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它反映了单位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的情况,会计核算能够帮助使用财务报告的人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财务管理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之下,通过组织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到达的目标。依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比较典型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单位价值的最大化、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等。

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地发展健全,对于任何单位来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者之间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它们是紧密相连的。会计核算是基础,而财务管理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核算是基础

会计工作的最初出现时候就是以记录作为主要的目的的。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会计核算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从最开始时的单纯记录转变为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核算主要是通过数量上的变化反映单位已经发生或是已经完成了的经济活动,而且还提供财务信息给单位的经济管理者,这些财务信息主要是以各种会计报表的形式提供的。会计是事业单位很重要的一部分,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都不能缺少会计核算,全面、准确和系统的财务信息也不能没有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也要进一步的完善,总账、明细账、会计报表之间要清楚内容、相互协调,要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可以真实地为单位各项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数据。要是没有会计核算,或者是会计核算显示不出真是的财务状况,做假账、不做帐等现象,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就缺乏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信息,财务管理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二)财务管理是会计核算的核心

财务管理主要是依据单位的实际财政情况,运用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来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预测、计划、控制、考核与监督,财务管理是以价值形式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性的一种经营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进程也不断地加快步伐,企事业的管理以财务管理作为核心的思想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财务管理控制着企事业单位的血脉―资金,财务管理还渗透和贯穿到事业单位的一切的经济活动中。无论是筹集资金、使用资金还是分配资金,这些都和财务管理相关联,在单位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也都需要财务的反映和调控。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财务管理在单位中的核心地位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和客观的要求。会计核算对财务管理的服务,是以数据的方式进行反映单位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财务管理通过单位的财务报表的信息资料,采取专门的方法,对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用来反映单位在运营中的利弊得失和单位在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进行较好的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人员需要较高的财务专门水平,这是财务管理对财务人员的新的要求,单位应该培养和引进具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尤其是要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有这样,对于单位的日常营运资金的调剂余严格的管理来说才是有利的,同时,对于单位进行投资活动时,可以依据单位真实的财务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决策,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三、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近些年来,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国家应该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开展一些培训班,主要是以财政法规为主题的,这样才能强化会计工作人员执行财政法规和税收政策的意识。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具体遇到的工作难题和一些基础工作的盲点、业务上的创新的地方,举行一些专门的教育,例如,针对会计基础工作举行一些专门化的教育,而且对于近些年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师核算的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工作中不容易区分的业务问题进行专门指导。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业务质量和水平,有轻重地进行培训与教育,坚决处罚或者调离无证上岗者。要严格把好会计责任人和会计主管的任职条件关,严格审核其条件,符合条件者才可以委以重任。对于会计人员参加会计职称考试和与会计相关的考试要支持和鼓励,并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重用考试合格且取得会计师职称的人员,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二)健全会计法制,提供良好的会计环境

进一步加强会计法制建设,提供一个依法执业的会计环境,要以《会计法》和《预算法》为核心,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包括宣传《会计法》和其他财政、财务会计法规等,加强单位各级领导和广大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对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要加强监督,单位领导人员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权。监督会计部门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基础管理工作。会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会计核算,严格把好会计监督关,才能更好服务于经济管理工作和提高经济效益。

(三)严把财政拨款关

对于财政拨款要严把关,做到事前把关、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管理好和用好财政资金是财政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应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财务的监督与管理。首先,财政财务总监和相关业务科室要加强对单位的会计报表的质量进行检查,还要对单位的重大的会计事项进行检查,掌握财政大量资金和掌管政府大量资源的部门要切切实实发挥好各自的职能部门作用,做到专项性检查和经常性检查互补,加强监督与管理。其次,财政部门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的手段,逐渐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范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财政拨款要实施跟踪问效的形式,设立相关的工作台账,为以后的检查提供方便。再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应该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当中,并实行“收支两条线”,杜绝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最后,对会计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加强管理,保证注册会计师的自身质量。

(四)建立健全财会管理机制

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的企业财会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财会管理机构,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要明确,使各部门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从而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促进企业的政策经营和加快发展。对内部的财产要定期进行盘点,定期进行财产记录和账目核实工作,以确保财产的安全。努力做好产品成本费用的管理,制定完善的成本标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五)注意财会管理风险规避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由于企事业单位面临着高收入和高风险同时存在的局面,没有只有高收益而零风险的项目,因此,财会管理中必须要考虑规避风险和获取收益的情况。我们既要追求高收益,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及时规避潜在的风险,减少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规避风险,就应该提高单位本身的财务实力,单位只有具有了雄厚的财务实力,才可以拥有强大的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强烈的风险意识的高素质财会管理人员。此外,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的财会预测和风险监控的机制,为未来发展和融资等提供有效的监测。

参考文献:

[1]李华.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2

关键词: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生产经营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企业发展的市场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需要企业提高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当前,所实行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虽然能够使用部分企业的经济发展,但是,还有部分企业在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中存还在一定的问题,文中就对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为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含义

预算管理。旨在根据企业制定的战略决策,对企业相关生产活动、生产经营以及商业活动的资金投入和资源利用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它对企业的作用是监督和落实企业的战略决策目标,可以说是为了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目标而存在的一种管理机制。预算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还可以确保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预算管理机制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另外,还可以在市场经济产生变化时,适当调节企业的目标,帮助企业将市场经济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会计核算。旨在相关的会计人员依据相关的规范,并且遵循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中的相关财务活动进行统计。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可以概括为对各项财务活动的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核算工作可以为预算管理工作服务,为其提高相关的财务数据,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二、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作用

1.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可以从预算管理对企业战略决策、资源、风险、绩效和成本等工作的影响上得以体现。企业的战略决策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运行息息相关。企业在制定当年的生产及运营计划时,需要根据当年的市场经济以及市场动态进行充分了解,之后依据相关编制对企业的各项活动做出规划,这也是预算管理的意义。在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下,企业的战略决策具备科学可靠的依据。预算管理在落实企业目标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各项资源的合理调配工作,并且依据市场的动态来制定风险评估,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预算管理的帮助下,还可以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实行不定期的考核,并且制定奖惩制度,通过这种方式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与成本投入的最佳效益。2.会计核算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传统的核算工作只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事后核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激励,原有的预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此,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将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细分,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通过三个阶段的核算,来实现企业财务货的最优控制,以此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事前核算是指对企业特定时间内的收支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事中核算是指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状况对财务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财务活动的最佳收益;事后核算是指对财务活动的相关收益进行核算,同时对事前和事中核算的准确性进行考量,并且总结核算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参考。

三、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现状

预算管理需要会计核算工作作为支持,两种之间存在相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开展的工作。同时,还存在编制与实行上的差异,会计核算工作是对实际财务数据的计算工作,而预算是针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而编制的较为理想的数据,二者的数据并不存在完全契合的情况;会计核算工作侧重于对数据的考核,而预算是依据反馈的数据对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会计核算工作需要遵循特定编制规范和会计准则,而预算管理相对于会计核算工作更加灵活性,只需要做到充分了解市场,并根据市场动态和企业经营现状制定管理工作。1.数据不真实预算管理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等问题成为限制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企业的信息呈不透明状态,致使其在进行预算工作时没有正确的信息作为依据,这就会导致信息不对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一形势下,相关预算单位对企业的信息无法完全掌握,同时面对任务的需求,不得不进行预算工作,而在考虑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之后,使预算数据不断扩大。上报的预算数据缺乏准确数据的支持,往往出现虚假情况,这就违背了预算管理的初衷,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会达到有利效果。2.相关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近年来,会计人员在工作之余为自己牟利的例子数不胜数,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不够了解,并且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从业会计人员自身职业素质与法律观念不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为企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员选择上需要注重考核其专业素养与法律意识。3.工作流程不规范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不仅需要严格遵循会计准则,还需要按照流程进行,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忽视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管理,这就导致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无法完好配合的现象。致使预算管理工作失去准确的依据,对各种资源的配置工作也缺乏可靠性,导致企业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阻碍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甘红莲,孙荔姝.浅析如何实现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有机结合[J].中国国际财经(英文版),2016(06)

[2]李长志.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3

一、会计与统计的区别

统计包括包括宏观国民经济的核算,也包括微观的企业经营过程的核算,微观核算是宏观核算的基础,但并非所有指标都存在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的关系。会计仅是从微观角度对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核算,两种核算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一)核算的总体范围

统计核算是把国民经济当做一个总体的宏观核算,而会计核算是把企业当做一个总体的微观核算。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范围上看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二)核算的目的

国民经济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为核算对象,通过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科学的核算方法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家宏观经济分析、决策、调控提供资料。会计核算则以微观基层单位的资金运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为微观活动单位的经营管理、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社会公众了解微观单位的财务信息提供服务。从理论上讲,要求一个指标(或科目)既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也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分析、调控的需要,这样的指标不存在。

(三)核算的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互相区别的一面。就其两种核算中直接相互关联的部分而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核算的概念与分类上。在概念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同一核算概念有时会有不同的含义,如企业会计报表之一的利润表中的收入和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编制的国内生产总值表和产品核算表中的收入,在含义上就不一样。从国民核算的经济观点来看,企业收入中只有那些同企业本身的生产活动有关的收入才能作为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看待,国民收入不是国民经济范围内所有企业在内的一切经济单位实际收入的简单算术和。在分类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共同采用的分类所依据的原则和所划分的类别会不一致,例如,在企业会计中,成本项目的分类是按其经济职能或者按其性态等划分的,而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同这种分类相关联的投入分类,则是根据投入的经济内容划分的。从各自核算的目的看,这两种互相关联但又不同的分类都是适当的,无从分其优劣,也难以人为地加以统一。

(四)核算的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五大核算及循环矩阵中使用了会计的复式记账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较多地讨论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但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应用会计方法,主要表现为通过复式记账方法和账户形式在所有核算表和核算指标之间建立严格的核算关系,以便于从相互联系中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切主要方面。因此,二者尽管都采用了复式记账法,并借助账户形式加以表现,但二者使用的账户有以下区别:(1)从登记立场看,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以账户本身为主体,根据账户本身来确定收支,且包括了交易的双方,双方对同一项交易进行描述,在账户记录上体现为四式记账,即交易双方分别作复式记账;而会计账户以企业为主体;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分别反映其增加及减少。(2)从登记项目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中所有账户要登记的项目都是固定的,它不随业务的变化而变动;而会计账户要随经济业务变化,区分不同的账户登记实际发生额。(3)从账户类型来看,国民经济账户是根据国民经济循环过程来设立账户,包括生产账户、收入支出账户、投资账户、对外交易账户、资产负债账户;而会计账户则根据它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账户和权益账户两大类型,收入和支出要根据账户的不同类型进行登录。此外,国民经济核算除复式记账和四式记账外,也采用单式平衡表和矩阵表进行核算。

二、微观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处理

一是要转变观念,不能再以统计为中心进行协调,更不能以二者的独立为前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现有企业的统计与会计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企业不必建立独立的统计数据搜集系统,也不一定要设立独立的组织机构。这种合二为一的体制保证了两种核算的统一,一方面能够取得企业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准确、及时采集统计资料奠定基础。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4

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而阐明了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主要改进措施。

关键词: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伴随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施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外部挑战,加之税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亦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应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改进施工企业管理质量与效率,以促进施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施工企业适应国家经济宏观形势发展

在我国经济三十余年高速发展之后,伴随国际金融危机逐步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实质推进。施工企业长期以来依托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其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加之,我国税制改革中,营改增的全面扩围,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环境更加严格,税务核算更加复杂,难度快速上升,这些都要求施工企业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以快速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

(二)有利于施工企业内部决策管理水平提升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尤其如此。会计核算是施工企业必须的基础职能之一,由于施工企业的项目分布区域较广,会计核算需分门别类,加强明细核算,以清晰反应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在财务管理方面,施工企业需要发挥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管理作用,通过投资资金、融资资金、营运资金的管理活动,运用专业的管理手段,为施工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将促进施工企业内部决策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有利于施工企业项目业绩与区域扩张发展

施工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放缓的当下,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重重,而企业的目标在于生存与发展,需要施工项目的充实与范围的扩张。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正是帮助施工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施工企业外拓项目资源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制定与全面推进,为施工企业业务拓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同时需要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能够具备跨国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有利于施工企业项目业绩提升与项目区域扩张发展。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高,财务发挥作用受限

一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层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会计核算的作用不大,只是将平时的事项进行了记账,甚至认为只有做假账,能够找到会计,没有认识到会计的根本作用。二是施工企业业务部门对会计管理认识不清,认为会计与自己的业务毫不相干,没有意识到,会计核算将对其业绩进行监督与管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施工企业管理考核考虑会计的作用较少,没有将财务指标的系统化作为项目考核的关键,在指标制定上较为盲目。

(二)财务部门机构建设水平不足,会计与财务功能提升有限

一是施工企业只是为了建立财务部门而设立,没有思考过财务部门设立的真正目的。二是对财务部门的具体职责,没有细化与明确,在管理方面,只是要求其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没有在财务管理方面赋予其更大的责任,使其功能缺失。三是施工企业对财务部门的指标体系制定不足,在对其他部门的考核制定中,考虑财务部门较少,没有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对施工企业的管理的促进作用。

(三)财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对环境变化适应较慢

一是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不足,如有的施工企业会计对营改增并不了解,在营改增后没有及时转变理念,在税金计算与缴纳方面容易造成风险。二是财务人员与施工企业其他部门沟通较少,没有建立机制,对施工企业的业务了解较少,难以发挥参谋作用。三是财务人员对于施工企业的管理决策,运用财务管理知识较少,如在施工企业融资方面,由于仅知道从银行取得贷款,使得融资渠道单一,难以进行方案优化,降低成本。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全面提高对会计与财务的认识

一是不断提升施工企业高级管理层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认识,将会计人员作为施工企业自身管理提升的伙伴,不断听取会计人员的意见建议。二是不断提高施工企业业务部门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认知,要求其有会计与财务的基本理念知识,能够在业务处理中考虑到财务的问题,减少被动情况。三是不断提高施工企业其他部门对财务的认知水平,在施工企业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充分征求财务的意见,以不断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全面提升财务部门职能体系

一是结合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财务会计部门,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全部纳入部门职责,使得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功能齐备。二是分别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建立管理制度与部门规章,明确施工企业相关事项的处理流程,将内部控制理念贯穿至施工企业的各流程。三是建立财务会计部门岗位责任制,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落实到个人,明确各自职责与处理规则,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夯实基础。

(三)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5

1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

11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过程中所进行的科学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协调、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管理工作的全称,其主要特点是对企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进行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组织资金供应,提高资金利用效果、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赢利、分配企业收入,完成上缴任务、实行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在实行分工、分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管理,有的侧重于使用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劳动要素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信息的管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因此,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在企业中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事实上,企业内部各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因此,财务管理的触角,常常伸向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每一个部门也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等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外,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企业管理中,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产销是否顺畅,都可迅速地在企业财务指标中得到反映。例如,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质量优良可靠,则可带动生产发展,实现产销两旺,资金周转加快,赢利能力增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各种财务指标迅速地反映出来。这也说明,财务管理工作既有其独立性,又受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制约。财务部门应通过自己的工作,向企业领导及时通报有关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把各部门的工作都纳入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12会计核算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谓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指运用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分类、汇总、分析,形成会计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项会计活动。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关系到会计在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中的职能能否有效发挥。因此,从法律上对会计核算进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会计核算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一是填制会计凭证;二是登记会计账簿;三是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这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基本上覆盖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2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21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

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管理知识、技能、方法,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分配进行管理的活动。主要在事前事中管理、重在“理”;会计是指以资金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连续地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后核算,重在“算”。

22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两者联系在于目的都是在于管理企业经营、提高企业效益;指向的对象都是企业资金。而在这一经营过程中会计核算是整个经营管理的基础,而财务管理则是最终目标。一方面,财务管理通过会计核算记录的内容进行资金分配并制订一定的运行计划,保证资金能够全方位地在各个项目之间运行,降低企业风险。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必须依据会计核算的反映与监督制订方案,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确保公司项目的持续运营。总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依存,会计核算所反映的资金状况是基础,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的核心,必须依据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方案的制订。

3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现状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配合产生的积极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二者的重视度。接下来笔者将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一方面,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的现状。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难以满足当前基建发展要求,在诸多方面存在空白或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致使财务管理常常面临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为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相关项目工作人员要与财务工作人员保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的关系,通过建立例会制度,使两者之间的信息资源得以共享,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确保项目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而且有利于项目管理部门加强成本控制,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在人员配置方面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层对项目的会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为其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致使财会人员的岗位安排随意性较大。对此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会计核算工作量大,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应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税法、会计学等。企业应针对项目种类的不同配备专门的会计,以减少会计的流动,使会计能够很好地完成费用摊销,从而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此外,财会人员需要认真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整理以及归档工作。同时向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如实地报送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确保项目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进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将决策风险降至最低。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26-02

1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产生过程

会计核算即会而计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会计产生于15世纪末,它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的,通过专门方法连续系统地对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及结果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当时会计核算的目标是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对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辅助作用。20世纪50年代近代会计产生,衍生出单纯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边缘学科:管理会计,并在短短60年内迅速发展。

财务管理早期是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诞生的,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对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和收回的事务,进行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其目的是以最低的资金成本获取最大的资金使用效果,使股东权益最大化,进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2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首先,两者作用的对象相同,即为资金及其运动,均通过价值形式发挥作用,因而都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处理方法上,两者有着不同,会计核算对资金运动的处理以财务有效管理为目标,在此基础之上,财务管理利用其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决策分析,为企业的运营以及投融资提出建议。

其次,两者的作用基础相同,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以价值形式存在的经济信息。从历史来看,会计不应属于生产本身,而是服从于产生管理的需要,所以,广义的财务管理包含着会计,而狭义的财务管理则不然。因此作为一种基础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狭义的,是财务管理,即资金管理的需要、前提和纽带,抛开这个前提,狭义的财务管理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意义。

再者,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产生了两者的边缘学科——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70年代成熟,并至今不断发展,成为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管理会计的职能体现了两者的相合性,一方面,它承担了一部分属于财务管理的工作,如预测,计划,控制和考核,另一方面,它的职能,例如责任会计,就包含了提供历史信息的会计。

3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特点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有统一的对象一致性,即协调企业的运营管理,但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会计核算侧重于为企业的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以规范的语言规则记录,使经济业务更加准确计量,而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对未来的即将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指导,对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掌握,了解,整合,从而对未来做出更正确的抉择,为企业带来利益。

(1)职能区别:会计核算的职能为两个,即反映和控制,而财务管理则不然,围绕着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核心,它可以有很多职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企业更好地运营服务。对于会计核算的两个职能,首先反映职能与财务管理显然不同,它着眼于以会计手法和规则将经济业务以一定形式翻译成会计语言,为之后的财务管理提供基础;事实上,会计的控制职能与财务管理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会计核算面向过去,是对已有的经济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而财务管理面向未来,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

(2)目的区别:会计的目的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近代会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特定的方法,对已经发生的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计量、核算、整理、总结、分析,对企业能够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为企业外部的社会监督提供依据。而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利润实现最大化,通过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效益分配的管理,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较好的资金使用效果,即低资金高收益,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任务的不同:由于目标不同,从而两者任务也不相类似。会计核算的任务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的原始信息进行账务处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学方法,经济思想,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着手,组织资金的供应;降低产品成本;分配收入;同时对经济业务,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如同两者控制职能上的区别一样,前者立足于执行,即按照财经法规的要求去指导工作,而后者体现在企业经营运转的全过程中,着重于对企业财务的维护。会计的任务体现在事后核算中;而财务管理的任务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对实际经济量变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方法的不同:职能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方法的不同,二者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职能,从而实现目标。会计核算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连续系统地综合记录下来,利用的主要是分户账的方式,而财务管理是利用数学模型,经济思想制定好计划,开展好工作,管理好财务。

(5)指导方针的不同:会计核算以会计准则为指导,依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而财务管理则是以财务通则为指导,以相应的财务制度为依据,有效进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因此,会计核算相对固定,所形成的文件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核算工作应严格按章办事。而财务管理比较灵活,工作内容形式多样,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

4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必须利用其所提供的资料和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进行分析预测,为企业的财务活动,做出科学的决策。财务管理则必须根据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记录,在其基础之上,通过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通过特定的经济手段,调节分配在产销之间的资金结构,从而保证资金能够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在企业各项业务之间周转,保证最有经营方式,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则必须根据会计核算具体资料,制定各项计划,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控制措施,以确保各项财务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企业方针的贯彻执行。会计核算必须根据财务管理的规定与要求,进行、管好、用好资金,保证各项财务收支不违犯财务制度的规定。会计核算必须做到及时、正确、全面和系统,为财务管理提供财务分析,财务控制,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所必需的资料。财务管理必须依赖会计核算的反映和监督,才能存在会计核算如果离开财务管理,也将失去其反映与监督的功能,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必要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资金是最重要的资源,资金的周转不灵很可能导致企业的恶性循环甚至是破产,所以运营管理的核心必需是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重点是资金运用,依据则是经济业务的原始资料以及每个经营事项发生前的可行性报告。

综上所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难度以及技术上的大幅度提升,所以,在会计核算方面,我们应当着力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优化会计体质与准则,强化会计核算功能,更加准确的为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涉及资金运用的业务翻译记录,而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当建立起适合企业财务计划控制的制度,迅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适应经济环境,才能达到准确会计核算,高效财务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61-01

1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企业内的重要性

(一)会计核算在企业内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实行统一有序的集中财务管理非常重要。目前,许多企业单位下属机构繁多,多层次的会计核算普遍存在管理混乱,协调性差,控制乏力等问题,这对企业单位高效地管理经济活动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导致部分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下降、监管缺位。因此,加快推进各单位实行会计核算势在必行。

(二)财务管理在企业内的重要性

企业的经营其实就是资金的经营,而作为资金经营中的财务管理就是企业经营的关键,而财务管理又是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所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反映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反映着企业利益集团利益关系的均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那么企业要想长久的经营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总之,财务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在当前的企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之中均有着巨大的价值和作用。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为企业的财务工作发展和财务计划的制定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改良;通过对会计记录的分析,还可以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有效的、恰当的手段对内部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帮助制定出细致并且周全的计划,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并且促进长久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2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一)两者间的区别

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能方面:会计核算的职能为两个,即反映和控制,而财务管理则不然,围绕着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核心,它可以有很多职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企业更好地运营服务。事实上,会计的控制职能与财务管理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会计核算面向过去,是对已有的经济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而财务管理面向未来,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

2、目的方面:现阶段会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特定的方法,对已经发生的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计量、核算、整理、总结、分析,对企业能够用货币来表示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并为企业内部提供有用的信息和为外部的社会监督提供依据;而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利润实现最大化,通过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效益分配的管理,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较好的资金使用效果。

3、任务方面:会计核算的任务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的原始信息进行账务处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学方法,经济思想,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着手,组织资金的供应、降低产品成本、分配收入,同时对经济业务,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4、方法不同:会计核算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连续系统地综合记录下来,利用的主要是分户账的方式,而财务管理是利用数学模型,经济思想制定好计划,开展好工作,管理好财务。

5、指导方针方面:会计核算以会计准则为指导,依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而财务管理则是以财务通则为指导,以相应的财务制度为依据,有效进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二)两者的联系

1、会计核算是基础

会计是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都不能缺少会计核算,全面、准确和系统的财务信息也不能没有会计核算。它主要是通过数量上的变化反映单位已经发生或是已经完成了的经济活动,而且还提供财务信息给单位的经济管理者,这些财务信息主要是以各种会计报表的形式提供的;而且总账、明细账、会计报表之间要清楚内容、相互协调,要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可以真实地为单位各项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数据。要是没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2、财务管理是核心

财务管理主要是依据单位的实际财政情况,运用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来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预测、计划、控制、考核与监督,财务管理是以价值形式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性的一种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控制着企业的资金,还渗透和贯穿到企业的一切的经济活动中,无论是筹集资金、使用资金还是分配资金,这些都和财务管理相关联,在单位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也都需要财务的反映和调控。因此,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在单位中的核心地位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和客观的要求。

3加强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

建立科学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严格核算与关联企业的往来;严格执行财产损失报批制度,谨慎做好对外投资;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购销活动;严格执行各项消费资金使用报职代会或董事会审批等程序,确保资金调度和使用程序合法合规。并按国家规定的税后利润分配程序进行利润分配,以及对审计确认并披露的严重违规违纪核算、财务状况不实、制造虚假利润的情况,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二)进一步强化财会基础、决算审计以及财务监管的工作力度

企业根据财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统一修订内部核算办法,细化核算内容并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同时要以贯彻新会计准则为契机,抓好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企业财务决算审计是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每年要对审计质量不高、职业水准较差的中介机构进行调整,采取必要手段,保证审计人员素质高,审计质量高,少出差错,推动企业财务核算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实施监管,有的放矢的解决领导人业绩考核、绩效评价考核、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以及领导人任期责任考核等重点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量化考核分数和权数,对企业财务审计中违规操作等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真正有效的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不善的问题。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国家应针对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开展一些培训班,主要是以财政法规为主题的,这样才能强化会计工作人员执行财政法规和税收政策的意识;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具体遇到的工作难题和一些基础工作的盲点、业务上的创新的地方,举行一些专门的教育;严格把好会计责任人和会计主管的任职条件关,严格审核其条件,符合条件者才可以委以重任;对于会计人员参加会计职称考试和与会计相关的考试要支持和鼓励,并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重用考试合格且取得会计师职称的人员。

(四)重视财会管理风险规避

我们既要追求高收益,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及时规避潜在的风险,减少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既需提高单位本身的财务实力又需培养强烈的风险意识的高素质财会管理人员,还应建立健全的财会预测和风险监控的机制,为未来发展和融资等提供有效的监测。

4总结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要着力开发出一个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财务管理,并保障企业健康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萍.正确处理会计与财务关系,搞好企业经营管理[J]茂名学院学报,2004,(05).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8

摘要当前,我国工程基本建设涉及领域广泛,项目类型繁多,投资数额巨大,其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日益凸显。工程基建会计核算用于财务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基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工程基建项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物质财富显著增加,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总体而言,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管理的内容极为丰富,但无论什么投资项目始终都离不开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作为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最为重要的基础支撑,工程基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对加强基建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工程项目基建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基建会计是以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为会计主体,以项目资金运动为会计核算对象,反映和监督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和运用以及所形成的资产情况的一种专业会计。从概念上看,工程项目基建会计核算与一般企业的财务会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对象上,一般财务核算的会计主体就是法人或事业单位,但工程项目基建会计核算的主体确是独立于会计核算的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就会计核算主体而言,工程基建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资金来源和项目资金运用两个方面。

(一)项目资金来源

工程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基建拨款,包括社会公益性投资项目的各级财政拨款和经营性投资项目业主筹集的资本金及其他专项资金拨款。二是接受社会捐赠等形成项目公积金。三是项目负债,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借款和向社会发行债券以及商业信用。四是其他资金来源,如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的净收入、场地和闲置资产出租收入等。

(二)项目资金运用

工程基建项目的资金运用是指项目资金用到哪个具体的方面,主要包括构成项目成本的建筑安装工程支出、待摊投资、固定资产和不构成项目成本的待核销基建支出。另外,建设期间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结余资金以及基建收入等也是基建会计的核算内容。

二、工程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要求生产活动与工程基本建设并存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纳入企业管理范围,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从项目筹建到生产经营、从资金筹集使用到贷款偿还、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当项目决策者在确定投资的方向以后,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决策计划进行实施,这需要有一个较为合理、详细的项目投资实施计划和细则,财务管理不仅是可以保障投资项目的资金,而且可以及时对基建项目施工信息进行反馈,便于管理者开展单项或者是综合的经济活动,并且财务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基建项目建设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并且可以迅速向项目管理者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而且基建项目财务管理者也可以利用建设资金,从整体对基建项目投资进行协调,从而保证系统工程中的人财物等资源能够在各个部门和各个施工环节中进行合理分配。

三、当前工程基建项目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强化工程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质量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少企业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中对此做出了较为完善的规定。但是,就笔者看来,一部分企业在工程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难以满足会计准则要求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中不能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有的将生产经营支出在建设成本中列支,虚列建设成本和利润,虚假体现经营管理者业绩;有的将应在建设成本中列支的费用,列入生产经营成本,漏交所得税,并且形成账外资产。会计核算中不能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会导致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的无序混乱。

(二)工程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中缺少内部审计

虽然我国有些工程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却缺少监督力量,导致监督不力问题的出现;有的工程基建项目财务管理部门往往是以拨代管,对基建项目财务缺少事前、事中和事后财务检查;基建项目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基建项目的预算或者结算审计,对各个施工部门所上报的基本建设预算或者是结算审计比较严格,但是却忽视了基建项目的财务审计,特别是对那些由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合作资金、自筹资金以及其它筹资渠道兴建的基建项目,对其资金的形成、使用、去向、效率等都缺乏有效监督,担心由于审计而影响到基建项目建设进度。

(三)工程基建项目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工程基建项目所涉及到的领域较广,单从会计核算或者财务管理角度而言,工程基建项目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会计这门学科的知识,其还要求财务人员掌握工程造价学、资产评估学、工程概算学以及建筑学等扩展性学科的专业化知识。但是,从目前我国工程项目核算的现状而言,专业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在基建领域还处于明显稀缺状态。再加上工程建筑行业本身流动性较大,各项工作和管理缺少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对工程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和

财务管理也带来不利影响。

四、工程基建项目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体系完善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是基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程项目计划实施到项目验收竣工这一过程中,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建设单位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序开展,合理使用基本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

对工程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可以在原来“在建工程”的基础上增设“基建工程支出”、“更改工程支出”、“大修理工程支出”、“工程物资”4个一级科目,并应设置二级科目进行核算;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建设项目支出和资金来源情况,工程基建项目在会计核算中还应增设《基建工程明细表》、《基建投资情况表》以及《基建借款情况表》,这也对资产负债表起到一个说明和补充的作用。

(二)建立工程基建项目财务审计制度

为加强对基建项目财务内部监控,需要建立工程基建项目财务审计制度。第一,要严把基建项目立项关,财务管理部门要能够做好基建项目立项源头管理,加强和计划管理部门的沟通,要求计划管理部门在进行项目申报过程中切实做到有计划申报,保障资金的安全、高效运作。第二,严格控制资金流向,财务管理部门在拨款以后,要能够建立一个专门的项目资金流向跟踪系统,定期对项目各项资金的流向进行检查,防止资金被挤占、截留、转借或者是挪用等现象发生。

(三)提高工程基建项目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针对上文所述,目前工程基建项目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培训和信息管理两方面采取措施予以提高。首先,要建立工程基建项目财务人员的培训制度,并且认真组织落实,定期对工程基建项目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实现专业知识的外向延伸,使其不断掌握现代工程基建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对工程基建项目的投资信息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与项目建设方的联系,定期将有关信息传达给项目管理人员,为其经营决策提供真实的信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孔丽,郑晓玲,程儒炎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交通财会.2010(11).

[2]李珏.浅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基本思路.中国外资.2010(09).

[3]郑海军.高校基本建设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浅析.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4]陈雪芬.当前基建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长春理工

大学学报.2010(02).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9

[关键词]ppp项目;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城市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1.005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1-0012-02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发展,ppp项目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成为了我国交通、水利、能源、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的重要形式。ppp项目在实际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与传统的政府单独管理模式相比,ppp模式能够减少25%左右的成本。特别是在公共项目建设中,通过采用ppp项目能够有效降低投资成本,相比其他项目模式,ppp模式有着显著的优势。由此可见,ppp模式作为一种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耦合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ppp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入手,旨在充分发挥ppp模式的积极影响。

1ppp项目简述

1.1概念

ppp项目主要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从而解决政府部门在组织建设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中融资效率低的缺陷。从应用情况分析,ppp项目就是一种公私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公私的共赢。在我国,ppp项目主要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建立的公司合作关系,通过合理分配与承担项目运行中的风险与收益,从而通过推进公共服务与项目建设。虽然ppp模式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但近些年我国ppp项目才正式迎来了发展高峰期,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收益。

1.2运行机制

ppp项目运行机制包含了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更是保障项目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ppp项目的运行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政策法律机制、定价机制、市场准入机制、ppp项目的运行机制、避险机制、管理机制、人才机制。

1.3ppp项目模式付费方式分析

付费方式作为ppp项目模式的重要基础,主要关系到pp项目收益回报与风险分担,也就是整个ppp项目中最为核心的条款。根据ppp项目运作方式、所行业不同,ppp合同需要采用不同的付费方式,从而优化ppp项目经济结构。常见的付费方式为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三种。由于投资方式不透,使得不同的付费方法对整个项目的收益与风险都存在一定影响,同时,项目公司收入、成本,以及资产确认原则与方法也存在着不同。

(1)政府付费:主要指政府直接向项目公司付费并购买相应的服务与产品。在该种付费模式下,政府需要根据项目实施的时效性,以及所需产品与服务使用量、质量而进行公司付费。政府付费是作为公共项目与公共设施项目常见的付费方式。

(2)使用者付费:是指消费者向项目公司付费购买服务或产品。项目公司通过向最终用户处收取费用,从而实现项目多元化投资与取得合理收益。如地铁、桥梁、公路等公共交通项目,再加上供热、供水等设施都采用使用者付费模式。

(3)可行性缺口补助:是指使用者付费无法满足项目公司合理回报和成本回收情况下,由政府出面给予项目公司一定的经济补助,主要是用来弥补使用者付费之外的缺口经济。

2ppp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

ppp项目是一种公私合作的关系,通过公共部门与个人企业合作,重新分配项目资金产权,从而实现公私双赢的目的。对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来说,ppp项目中的资金流动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中数据的物质表现,通过会计核算工作实现产权分配,从而对公私双方进行产权衡量,最终实现科学的管理模式。

2.1ppp项目与会计核算

会计职能包括反映与管理两项职能,反映职能主要为通过开展会计工作从而给相应使用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反应ppp项目的运营情况和建设情况;管理职能表现为项目决策人员通过吸收与消化会计信息,从而为财务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精准的依据,实现财务管理对经营单位的管理职能。从本质上分析,ppp项目产权价值流动具备非常明显的灵活性,也就是实时跟踪作用,从而分析整个项目运作中各方投资者的产权归属问题,从而为ppp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投资方、债权人、公共集体、政府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数据,并且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内容分析ppp项目的运行优劣程度。由此可见,财务管理质量与会计核算精准度,会直接影响ppp项目运行中的决策正确与否,会计核算也是维护ppp项目实施者、利益者、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ppp项目,强化会计核算作用,从而实现公私部门的产权分配,产权更替能够有效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完善,可以说ppp项目与会计核算二者相辅相成。通过优化会计核算方法与制度能够有效反映产权价值流动,这也是会计核算的核心作用。此外,通过实物流动转变为价值流动,能够推动会计工作多元化发展,可见ppp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会计核算方法与理论的发展,从而二者形成良性循环,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2.2ppp项目会计核算在不同阶段的应用

根据ppp项目运行机制,能够将整个ppp项目分为成立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移交阶段。而会计核算在不同阶段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的特征,其工作范围、工作内容都不尽相同。

2.2.1ppp项目成立阶段

在ppp项目成立阶段,ppp项目中的会计核算与传统模式的存在着一定差异,传统会计核算模式是将整个ppp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没有进行产权主体划分。但在ppp项目财务管理模式中,必须要对各个投资商和政府进行产权主体划分,通过会计核算工作反应主体经济的初步运行情况,从而充分反应ppp项目中的各项会计核算目标,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2.2ppp项目成立阶段

在ppp项目成立阶段,ppp项目需要有别于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其核算方法也存在着较大差异。ppp项目包括单位主体的固有产权资产与特许经营产权资产,该种方法能够体现特许经营权资产与完整产权资产两种形式。通过开展ppp项目会计核算模式,能够有效明确区分产权资产,将特许经营权资产划分到的隐形资产中,隐形资产在ppp项目中属于用益物权。因此,ppp项目根据用益物权从而核算出特许经营权,并根据产权二次分配原则,满足资产、产权配比要求,从而实现特许经营权资产的资本化。

2.2.3ppp项目运营阶段

在项目运营阶段中,需要重点考虑收益分配问题,也就就是经济效益比例分配问题,从本质上分析,其主要是特许经营权资产的相应支出与转移。在确定收入的过程中,不需要着重考虑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仅凭特许经营权资产分配收益重置,并对后续支出进行划分,通过资本化和费用法的形式分配即可。

2.2.4项目移交阶段

在移交阶段中,ppp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资产进行分类,从而明确清算处理。通过在ppp项目各个实施阶段进行会计核算分析,能够使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采用会计核算基本方法与制度,提供ppp项目各个环节运行会计数据,从而反应产权价值流动的积极作用,实现实物流动转变到价值流动,进一步推动会计核算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3结语

本文重点探究了ppp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作为ppp项目中的核算内容,加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对ppp项目的开展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优化会计核算方法与制度,能够体现ppp项目各个投资主体的价值流动方向,从而为ppp项目相关人员提供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为ppp项目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有力借鉴依据,保障ppp项目平稳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罗慧君.ppp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J].科技展望,2016(33):91-92.

会计核算与管理篇10

关键词:医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会计核算;新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医养结合及医护模式的追求不断提升,对医药流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由此迫使医药流通企业以客户为导向,由销售经营转型为销售服务。医药企业作为我国特殊性行业,其运营发展将会给国民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自身行业竞争逐渐加剧,为了可以在这种环境中稳定发展,医药企业应该给予内部管理高度重视,并加强战略成本管理,合理规划成本投放。随着《新会计准则》、会计电算化的全面推广,医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但其战略成本管理和内部会计核算逐渐突显新的问题。医药行业基本药物零差率及医药销售流通两票制等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出台,给医药流通行业的生存发展方向及财务成本核算问题,提出了新的考验。要想保证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优化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理念,采取对应的成本管理战略,使其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加强医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分析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大数据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内部环境出现了全面改变,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越来越高,在药品价格透明,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下,使得医药流通企业转型服务经营势在必行。原始的成本管理以及会计核算方式已经不能促使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医药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以此使其在市场价值链中占据稳定地位,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最优化。从战略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角度而言,其在医药企业运营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要使企业长期稳固发展,相关部门应该进行综合探究,采用战略成本管理创新的方式,应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合理规划促使经营发展的相关成本投放,确保企业的整体效益[1]。此外,在会计信息电算化下,财务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素质,进一步做好各项成本数据的分析工作,为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二、医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思想意识方面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把工作重心放置在销售方面,不重视售后服务工作,且不具备较强的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加之业务人员素质问题致使客户流失率大,市场不稳定,企业成本预算没有得到科学把控,给企业整体财务管理和运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养不高,大部分医药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仅仅片面地掌握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因此不能熟练地处理各项事物,不能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人工智能化下,若依然固守传统的核算模式,不注重数据分析工作,且拿不出合理的财务建议,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对财务人员素质的需求,这将给医药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并且给企业领导层级制定决策带来误导。

2.战略成本管理方面

首先,因为医药企业中含有的产品类型繁多,并且数量庞大,这给战略成本管理增添了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加剧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会出现工作失误现象。现阶段,诸多医药企业没有在内部设定完善的战略成本管理机制,导致财务工作人员在开展成本结算工作时,仅限于商品自身购进的成本,而忽略了库存周转率及应收账期带来的资金成本,缺少精准的财务数据,不能第一时间对各项活动中资金应用情况有所认识,无法达到减少成本的效果。其次,结合当前部分医药企业过于重视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好效益的战略成本管理模板,例如营销成本、客户关系管理等,而没有给予战略成本管理高度重视,缺少对企业成本预算的科学把控,不但给企业资金应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阻碍了企业今后的发展[2]。除此之外,医药企业会计人员通常只是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会计知识,缺少专业培训,不能熟练地操作各种财务设施。并且,部分工作人员不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常常会让账目发生诸多失误和漏洞,影响了企业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3.会计核算方面

首先,会计核算在医药企业运营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大部分医药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应用的会计核算方式过于滞后。例如,产品进售价之差,这种方式将会加剧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失误概率,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其次,面对医药流通渠道两票制及基本药物零差率等一系列制度下,大部分医药企业成本构成仅限于商品购进时的自身价值,不能准确反映企业整体战略的成本情况。最后,医药企业在会计审核过程中,应用的审核方式不满足企业需求,没有把现代化技术和理念运用其中,使得财务工作人员在落实相关工作时,不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同时还无法保障审核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三、加强医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措施

1.提升职工专业素养

任何管理工作均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参与和支持,战略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也不例外。要想提升医药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就要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这需要通过选择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落实对应的工作,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有效增值服务的意识,以此吸引锁住客户,扩充市场,从而实现营销成本下降的目的。财务人员不管从财务理论知识角度来说,还是工作实力情况而言,都要在迎合新财务体系改革要求的同时,对企业各项运营流程有所认识[3]。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主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思想理论观念。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在开展战略成本管理工作时,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其中,在迎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同时,把现代化战略成本管理和新的会计核算方式运用其中,完成由核算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以此实现医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方式的优化和创新。

2.加强战略成本管理

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医药市场两票制改革、基本药物零差率下,将成本由静态转向动态管理,除产品购进成本外,需要更加重视对客户的增值服务,还要重视库存周转率、应收账款账期及人员素质问题带来的相关成本问题。医药企业应该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对现有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优化,注重各个模板之间的关联性,促进产品周期性的提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放。财务部门还要和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各个部门的有效交流,以此保证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落实。战略成本管理方式创新的实质内容在于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想实现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就要把总部管理和经销商管理进行融合,在这种情况下,让企业现有资源得到科学调配和应用。除此之外,部分医药销售商应该对自己定期时间内的收入情况进行核算,除了周转资金之外,其余均交由总部管理,从基础上提升医药企业资金的应用效率。

3.优化会计核算方式

新形势下,医药企业需要重新定义相关战略成本问题。首先,医药企业应该把会计电算化理念应用到会计核算工作中,将库存及应收账款周转等带来的相关资金占用成本问题纳入日常财务核算分析,让医药企业财务数据处理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以此迎合企业发展的各项要求,减少战略成本管理时间和压力[4]。其次,加强人员素质专业培训,构建规范的职工激励体系,让每个职工建立对应的工作记录表,对会计核算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建立对应业务培训内容,结合激励体系实现考核评估,并给予一定激励和处罚,从基础上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进而促进其工作水平和效果的提升。

四、结束语

在医药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原始的战略成本管理以及会计核算方式已经无法迎合当前时展的要求。现阶段,医药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实现战略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方式的创新。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战略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方式的优化,还要把会计电算化理念等运用其中,在现代化战略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方式的作用下,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医药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财务数据质量,把目标成本当作导向,重视变动成本战略规划,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财务意见。

参考文献

[1]孔秋红.医药企业会计核算质量提升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7,(8):244-245.

[2]张为群.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及会计核算创新方法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4):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