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2:07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1

关键词:分类教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但要了解计算机,而且还要能应用计算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把计算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和相关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施,应按不同的学科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进行。

(1)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本层次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计算机意识和培养其使用计算机的最基本技能。

(2)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本层次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本层次目的是使学生能初步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必然会出现。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都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这样课程的设置在原先学校规模比较小、学科比较单一的形势下是勉强适应的。但随着我们学校逐渐成为一所包括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医学类等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特别近两年,学生数量剧增,专业的设置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如何建设好综合性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分类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和新课题。

1构建以应用为目的分类、分层次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框架是围绕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业务能力所构成的课程结构。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三层次要求,我校建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面向全体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2)面向不同专业领域应用开发能力所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开设与专业应用能力相关的课程。这个层次的课程以计算机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为主,主要是在第二学期开设的VB、C、动漫等必修课程。第二层次将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中的问题。这个层次应是在熟悉计算机的相关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跟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层次的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双重要求。换句话说,讲授该层次课程的教师应以熟悉计算机的专业教师为主。

(3)贯穿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全过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图1概括表示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

由于学时限制和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同,我们提出将计算机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类,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若干门课,实施“1+1:X+n:Y”新课程体系,即:大学计算机基础+1(或若干必修课)+n(若干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案。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需求,我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时采用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必修)+“电子商务”或“多媒体技术”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选修),适用经济管理类专业。

方案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必修)+“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或“网页设计”(选修),适用信息类专业。

方案三:“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动漫设计基础”(必修)+“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网页设计”或“多媒体技术”(选修),适用艺术类、广告等专业。

方案四:“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计算机实用技术”(必修)+“多媒体技术”或“动画设计”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选修),适用文科类专业。

方案五:“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或(C)”(必修)+“计算机硬件技术”或“网络技术”或“多媒体技术”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适用医学、理科类专业。

其中,选修模块的建设主要通过专业自行建设和开设公选课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积极探索并实施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1)积极探索探究式、互动式、案例式、讲座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坚持“精讲多练”,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从应用入手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案例为任务驱动,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面向应用快速开展学习,解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法的困惑与学习应用的迷茫,同时以讲座的方式在学生群中开展教学,发挥激发兴趣,引导选课的作用。如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强调以案例教学为驱动,以直观的方式直接引导、告诉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做什么、如何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以大作业或课程设计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加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2)积极探索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积极开展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以大作业、课程设计等为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

(3)动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

各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计算机发展潮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结束之时,布置综合性大作业,大作业也可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结合,通过开展课程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已有的零散知识用线串起来,将计算机知识应用于本专业来。

(4)探索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主张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作品、大作业的方式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坚持“教考分离”,对于操作性强的课程,以机考为主。例如,“动漫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实用技术”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取了笔试+大作业的方式,既兼顾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考虑了这些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分类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层次,各个专业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它是整个课程体系分类教学建设的难点所在。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分类教学改革,要依照教学计划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测试。具体措施如下:

①了解差异,创建分类的具体办法。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初步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全体学生划分为理工类和文科类两大类。针对理工科学生和文科类学生不同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进行分类教学。在改革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将继续对分类办法进行优化,例如,将文科学生分成艺术、经管和人文语言类等,将理工科学生分成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②针对差异,对不同类别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大部分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所包含的主要模块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信息检索与利用、常用工具软件等。

按文科、理工科等专业不同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教学。表2为目前我校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分别需要掌握的知识模块。

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因材施教方面,具体做法是分类教学、分类练习、分层个别指导。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也要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实践题和练习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班级中的后进生进行个别指导。

④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不仅重视主教材的选择,还要注重相应辅助教材的选择。

在考核方式上,改革考试方式,推行无纸化。对于文科类学生,考试内容要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测试;对理工科学生,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试。

3结语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应以应用为目标,计算机作为工具,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和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动漫技术基础等作为必修课程,网页设计基础、数据库基础等作为选修课程,实施分专业、分年级的分类、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又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形成了连贯、分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满足了我校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董志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8(3):38-39.

[2]胡立智,李泽文,林瑜.对计算机公共课分级分类模块化设置的探讨[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学报,2005,2(7):59-66.

[3]陆汗权,何钦铭.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研究[C]//陈国良,冯博琴,卢湘鸿,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5-49.

[4]尹建新,祁亨年,夏其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S1):117-120.

[5]李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谈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07(2):1-3.

[6]夏其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S1):114-116.

ResearchandpracticeonCategoryteachingofComputerBasisCurriculumSystem

XiaQi-biao,YinJian-xin,YiXiao-mei,XUFeng-ya

(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ZhejiangForestryCollege,Linan311300,China)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2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1.13.070

一、不同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几种模式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了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许多高校的通识平台课程。

计算机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应用,不同行业对计算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高校中对应的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求也会不一样。

我们不妨将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简单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计算机学科研究和应用类;②工程技术和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类;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类;④其他方面的应用类。这样可清楚地看出不同类型的专业对计算机的不同要求。

1.计算机学科研究和应用类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学科研究和应用类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这类专业的特点是研究的目的和对象就是计算机本身,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会把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讲得非常全面和深入,以使学生具有研究与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这种类型的学生将来主要在it行业就业。

2.工程技术和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类的教学要求

这类专业较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土木工程中的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

这类专业研究的目的和对象各不相同,但其有两个共性:一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工程技术和工业控制中的各种问题,即属于工程类和计算类的问题;二是其对计算机的要求主要是应用,即应用计算机快速解决问题。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几种工具软件或计算软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即可,而没有必要对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原理与结构作过多过深的教学。这种类型的学生将来主要在工业制造业或一些工程类、计算类的研究所就业。

3.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类的教学要求

这类专业有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等专业。

这类专业也有两个共性:一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管理和商务中的各种问题,它们属于管理类;二是它们对计算机的要求也主要是应用,即应用计算机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差错。这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计算机能干什么,而且要学会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特点,去规划和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对计算机的各种应用要学习比较多的内容,特别还要将计算机的应用与管理相结合,但仍然没有必要对计算机软硬件内部的原理与结构作过多过深的教学,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般的了解就行。这种类型的学生将来主要在一些管理类或信息类的行业就业。

4.其他方面的应用类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还可在教育、医疗、数字多媒体及其他生活方面应用,相关学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如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还要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这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主要就是讲授计算机在一些专门领域的工具软件的应用,如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设计等。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专业和领域对计算机的应用和要求有很大的差别,学科所跨的领域也比较宽,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甚至名称类似的课程可能由于专业特点不一样,教学的内容的侧重点也应不一样。所以,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完全靠一个计算机系或计算机学院来统一开设,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每个专业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计算机教学模式和内容的研究,开设适合本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才能将专业特色体现出来,才能将专业建设得更好。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特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也有别于管理专业,更不是计算机专业与管理专业的大拼盘,而是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的学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的一个专业。在该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和技能、支撑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其在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构建适时、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征,即以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科学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管理与技术并重,培养以应用为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技术型管理人才。这一方向和目标要求在教学中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注重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树立“技术进步促进管理理念的发展,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实现”的思想,让学生获得信息化管理与决策的专业技能。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向上主要有信息技术导向型、管理导向型、信息资源导向型和公共管理导向型4种模式,这些模式虽各有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无论何种模式,其课程体系的共同特点都是计算机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计算机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分界明显,不能充分体现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与及本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加强管理的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该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信息分析能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知识,具有驾驭信息资源知识与能力的新型管理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学生能够在某一领域内将与其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成为理论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高级技术工作者。其不同于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技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没有必要对计算机系统内部各个组件的原理、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过多过深的介绍,而是应该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计算机同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应以计算机如何为管理服务或管理中如何应用计算机为主要宗旨,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程序和案例贯穿其中。

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内在规律性,使其区别于其他专业。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几个要点

(1)多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达到帮他们进行复习的效果。

(2)多用实例或多媒体演示。对于一些难点,或不好理解的知识,老师应多举一些实际例子或现场操作加以辅助说明,如有可能,应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如动画、电影片段)进行演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做课程设计。有条件的课程可打破传统的作业模式,将做习题改成做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尽量来源于实际工作中,通过做课程设计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4)不断完善实践体系。各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有步骤、分阶段地来完成。这里每个阶段的内容设计,都必须和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相关联,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化调研与咨询、网站设计、软件项目外包等。实践教学环节是能否实现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5)灵活的考试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条件的课程可打破一次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法,实现考试多样化,采用笔试、口试、操作演示、开卷、闭卷、小论文、项目规划、项目设计或开发、答辩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整体水平。

三、结语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展,不同的领域和专业对计算机的要求各不相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也无法用同一标准来统一,只有深入研究各领域和各专业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各领域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永林,师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0(6):15-18.

[2]王学颖,黄淑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78-381.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3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培养管理

1背景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当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跨应用领域专业Ⅲ。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把整个信息科学技术推向“智能化”的高度,这正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智能科学与技术培养掌握坚实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具备作为工程师或领导者及公民的良好人文修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新技术和发展动向,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研究或工程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应稳妥发展与完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并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创新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具有系统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科研素质和较强创造能力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工程师。

2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分析

智能科学与技术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其必修课程设计原则是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大类专业招生教学的院校,通识课程主要是数学、物理文化基础,强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教学的特色体现在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一般分为数学基础和专业课程。计算机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离散数学、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数值计算等;专业课程一般包括程序设计基础、高等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

2.1学分

本科培养计划的学分中,国内外大学学分总数趋势是逐步减少,追求少而精。国内院校一般在130~190学分之间,如北京大学为150学分,清华大学为170学分,东南大学与浙江大学均为160学分,还有16学时为1学分的,也有18学时为1学分的。

中国台湾的大学一般在130学分左右。台湾交通大学最低毕业学分为12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须达76学分(共同必修58学分+资工组核心须达分+(资工组副核心课程学分+另2组核心课程学分)),专业选修本系课程须达12学分,其他选修课程须达12学分,通识课程须达28学分(含外语课程必修8学分)。台湾“中央大学”为136学分,台湾“清华大学”为136学分,其中必修和必选学分126,其他与导师商量决定。

美国的大学各校差异较大。美国的学分计算有4学期制、两长一短制及两学期制,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120学分,麻省理工大学为90学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186学分,斯坦福大学为180学分。

2.2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斯坦福大学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宽松的自由发展空间。新生入校后不分专业、不分学院。除了医学院和法学院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外,本科生可以在入学后的前一个学期适当时候随意选择专业,并且选择专业后允许更改,只要毕业时满足专业培养方案即可。

国内的浙江大学是较早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学校之一,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特殊培养3类,前两年不分专业,按学科分类集中培养。

台湾的大学专业也是按大类完成前期的基础课程,再分小专业完成各学程,包括基础课、核心课和进阶课。

教学分组是现在的主流课程架构,也是体现专业方向的主要形式,分组课程是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国内清华大学采用的是分组教学;台湾的大学基本上采用的是以教学方向分组的方式,台湾的大学教学分为课程与修业、学分学程。

2.3实验与实践教学

计算机类专业各大院校都强调课程实验与实验教学,而目前课程该如何进行教学?这不仅是实验问题,如何以工程教育专业论证为目标,怎样使教学目标达到毕业要求是关键。做中学是主流实验教学方式,尤其是美国的大学,大作业体现的是实验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训练。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都属于实践创新性教学模式。例如,斯坦福大学程序设计范式课程重点比较C、C++、Java的特点和难点,每1~2周有一次大作业,针对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实现,使学生加深理解各类编程语言的应用场合;麻省理工大学的课程计划是必须先修12学分的实验课程,再修3门或4门核心课程,最后选择3门方向学科和1门关于该方向的实验课、2门专业拓展课。

3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分析

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在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安排基础性、通用性、关键性的智能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感知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技术;知识处理(认识)技术,包括知识提炼、知识分类、知识表示技术等;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学习技术;决策技术,即知识演绎技术特别是不确定推理技术等;策略执行技术,即控制与调节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特别是面向专门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合作技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智能人机交互与合作技术;智能信息网络技术。

国内最早创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第2批开始培养智能专业学生的院校。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专业必修课程(2分)包括:①专业数学/理论基础(15学分):算法分析与设计、集合论与图论、概率统计a、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数理逻辑;②硬件与系统基础(分):数字逻辑设计、微机原理和信号与系统;③智能基础(5学分):脑与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基础。专业限选课程(15学分)包括信息论基础、计算方法B、数字逻辑设计实验、微机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习、机器感知和智能处理实验、智能多媒体信息系统实验。选修组合课程(29~32学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参考智能的2个专业方向推荐专业课组合,自行选择,至少选修20学分的智能专业课程。公共核心+专业方向+新技术及其他:①公共核心课程(分):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模式识别基础、生物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②专业方向课程(11~15学分):机器感知与智能机器人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学习方向、新技术及其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概论、算法设计与分析、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智能传感技术、移动通信与智能技术、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网络信息检索、智能系统平台专业实验等课程及30多门选修课程。

建议各学校可以根据学院教学特色与实际需求,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北京大学偏重“信息处理”,湖南大学偏重“智能系统”,但需要强调的一个前提就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大计算机类,更需要大eeCS专业的基础。编程、电路、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这五大核心基础就是大eeCS;其次是专业,计算机以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网络、编译、数据库五大经典专业核心课为主,湖南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系统,因此信号与系统、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是最基本的专业核心课,然后再分不同的分支。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机器人学等;研究学位课程包括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主要体现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核心(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和应用(机器人学)。

4结语

(1)在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课程的时序图,即描述课程的进阶关系,从本科直到研究生,同时还可以实行一定的修课限制,如台湾交通大学计算机概论与程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式设计两科皆不及格者不得修数据结构与算法概论,若数据结构不及格不能修算法设计课程等。

(2)程序设计类课程用上机程序能力考试来设置合格条件,如台湾交通大学基础程式设计及格条件为通过“程式能力鉴定”,湖南大学则以CCF―CSp软件能力测试作为程序设计课程通过的考核标准。

(3)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如台湾“清华大学”的综合论文训练是由具有同等水平的项目训练成果或SRt(studentresearchtraining)计划项目以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成果经认定后代替的。

(4)精炼的课程教学。核心课程应该精且必须加强课程实验,只有对方法和理论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掌握这门课程,而动手完成实验才能真正融会贯通。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后,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训练。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4

关键词: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教学;选修课;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1、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招生已经达到10多万人,占工科本科生总人数的11.7%。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大批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严重“同质化”,出现了大量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另一方面,计算机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端创新人才却又极端缺乏。

与计算机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计算机产业规模大但是创新性不强,大量的企业正处于吸收和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模式的阶段。在过去的20年,由于发达国家的计算机企业对中国的市场环境还不够熟悉,本地化工作做得不好,我国有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企业如联想、腾讯、淘宝等脱颖而出。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环境不断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这样的本土化优势愈来愈不明显,把国外的优秀技术和管理模式直接拿来应用的方法越来越行不通。各类媒体和行业人士都不断地追问为何中国不能诞生谷歌、苹果这样极富创新性的企业,为何不能原创性地发明谷歌地图、iphone手机这样极具标志意义的创新性产品,为何中国不能诞生出行业的创新性领军人才,为何美国总是能够主导计算机产业的升级换代?为了在未来的全球化产业格局中占领一席之地,我国的计算机产业急需形成一批能开发原创性产品的计算机类企业。这就需要计算机教育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使他们能够成为产业的旗手,创新团队的领导者。

面对计算机本科教育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国内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效法欧美的先进经验,增强学科的宽度,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化建设,突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开设灵活的跨学科必修课以满足多样性需求等。文章主要讨论在计算机相关类本科专业中开设计算机发展史的相关课程的必要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产业发展的宏观意识,为计算机产业创新领导人才的培养奠定一些知识和观念基础。

2、计算机发展史对学生培养的作用

2.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技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与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科技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因此,科技史实际上是思想史。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中开设计算机发展史课程,形式上是将人类关于计算机历次发展所遇到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学生,实质上是将计算机发展的创新思想潜移默化给学生。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可谓“各领三五年”,面对产业变化,唯有创新,唯有不断寻找人的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新结合点,才能在急剧的产业变化中发展起来。

2.2开拓学生的宏观视野

在计算机发展的短短60余年中,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类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公司的兴衰成败此起彼伏。计算机发展史融合了国际各类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动态,计算机与人类社会的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与各类学科的交叉融合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教训。计算机发展史不仅包含计算机技术革新的历史,也有产业发展中企业营销管理的历史,还有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推动的历史。因此,计算机发展史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单纯的计算机专业课学习中放眼整个计算机产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长远而开阔的宏观视野。也就是说,这会使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在产业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跳出理论和技术的小范畴,从大的宏观背景中理解计算机技术和产业。

2.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产业发展却极为迅速,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相应的信息产业也出现了多次兴衰转变。计算机发展史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单薄,反而十分丰富。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逐步深入社会生活,计算机几乎已和人类社会的所有学科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作为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发展史无疑能够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2.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发展史的故事性、趣味性很强,学生听起来会津津有味。而计算机发展史中所涉及的各类计算机发展的案例和知识,又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代入感,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

3、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3.1内容安排

计算机发展史课程的内容安排应该贯彻人物、技术、企业、产业4条主线。由于计算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课程内容也要不断更新,大约需要每3年更新一次,特别是最近10年的技术和产业方面的内容要占到1/4~1/3的篇幅。需要指出的是,内容选取要突出产业和技术史,简略科学史。题材可以多样化,甚至诸如企业的管理形式、技术的演进过程、天才人物的杰出成就等都可以选取为课程内容。

这是由于,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工科专业,要更多地突出其工科技术背景,从而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工科技术思维,毕业就能从事产业环境下的创造性工作。

人物主线主要讲对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标志性人物,选取大约10~20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人物。学术界的人物要选取在思想上做出过重大创新的人,同时该人物的生平要具有一些传奇色彩或引人思考的经历故事,例如冯·诺依曼和高纳德。产业界的人物要选取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包括在企业界的重要领袖人物,例如乔布斯和马云。这样安排内容,学生的代人感就会很强,从而激励学生奋发努力成为学术界或产业界的领袖人物。

技术主线主要讲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大技术革新,也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其他应用领域中的技术革新,例如鼠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物联网等。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应突出每次技术诞生的背景、作用和思想,使学生能够懂得技术创新离不开思想的创新,技术创新要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

企业主线主要讲那些适应了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需要或采用了先进管理方法,从而成长为大企业的案例,可以选取10个左右的知名企业或科研单位。案例中要突出创新成就伟业的观念,要对企业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例如iBm、苹果(可以和乔布斯合并来讲)、谷歌等。以iBm为例,不仅要讲其如何不断地突破计算限制,突出其技术不断突破的创新动力,从而为产业和社会带来的变革,其发展史几乎就是半个计算机产业史,还要讲它在市场开拓方面的失误,失去了市场机会,重点分析其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会失败,使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特别要明白创新的目的是要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条件。再例如讲苹果公司时,可以讲其紧紧抓住了社会对个人电脑的巨大需求的历史性机遇,并不断创新出适应人们喜好的各种杰出产品,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此外,还要讲苹果因为管理不善和战略误判导致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低谷,由于后来乔布斯的重新回归,以娱乐元素和技术创新相结合,重新获得了iphone、ipad等产品的巨大成功。在讲授苹果案例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思考,并突出讲授技术革新和人类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创新,是企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之一。

产业主线主要介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变革,例如,个人电脑、互联网、无线网、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重点是通过对产业变革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启发学生理解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关系,以及产业变革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人物、技术、企业、产业这4条主线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割裂的。领袖人物往往是技术创新的带动或推广人物,企业的成长也依赖于领袖人物的带领来实施对技术的创新。而这些创新,无不是在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最终的目标都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了人与社会的需求。因此不能完全分开来讲,而是要在内容上相互呼应甚至共用一个案例。最终使学生能够理解整个计算机发展史对创新的各方面要求,为将来成长为创新性人才做好思想准备。

3.2形式安排

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不同于专业课程,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一门知识,也不同于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一些课程的个别理论或技术的回顾,不是让学生仅对计算机发展中的个别问题有个简单的了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史中各种变革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因此其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化,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少占用专业课程宝贵的授课时间,另一方面要寓教于乐,富于启发性。笔者建议对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的形式安排如下:

①安排10~20课时,通过对人物、技术、企业、产业的讲解,重点阐述计算机产业发展史中的30~40个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②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各方面知识基本掌握,此时开始计算机发展史课程正好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激发创新动力。随后在毕业设计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寻找有价值的课题去练习。

③可不开设固定的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自发组织、自发搜集题材交流讨论。

④充分利用影片、图片、网络等电子资源来丰富案例,可放在网站上供学生自行浏览学习并交流讨论。

⑤建议多个学校联合开设课程,共享资源库。

⑥尽量利用课外活动进行,如辩论赛、讲座等。

3.3教学方法

由于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式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mBa的课程形式,突出趣味性、辨析性、启发性。课堂内容要让学生独立分析历次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使学生对当前产业界的形势有个总体的把握,启发学生对当前产业界形势进行思考。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5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和能力标准;课程体系

0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这也是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因。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外界环境及应用需求的变化,是需要认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确定大学计算机教育的起点

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操作办公软件等。于是,很多学校压缩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学时。更有人认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有很多重叠,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取消。目前大学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状况如何?大学计算机教育的起点是什么?

(1)通过网络、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少数重点高校完全取消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绝大多数高校(包括一些211、985院校)仍以不同形式开设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也有高校采用授课内容与实验内容分离的方式,讲授的内容因学校的不同而有较大不同,实验课内容仍是计算机基本操作,原因是大学新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有很大差异。

(2)2013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简称“大赛”)的竞赛内容基本涵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即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大赛分为院校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参加全国总决赛的442名选手(来自151所院校,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是从全国230所院校、14280选手中产生的,既有大学一年级的学生(2012年入学),也有二三年级的学生,覆盖面比较广,参赛选手所属高校的类别分布见表1。

由表2所列出的全国总决赛成绩统计可以看出,院校赛中选的优胜者参加总决赛的平均成绩不足80分,最低只有20.6分(高职高专)。这说明经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并为参加这次竞赛进行了一定赛前培训的选手,整体成绩的差异仍很大。一般说来,未参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整体水平不会高于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考虑到这些参赛选手都已经学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全国大多数院校的情况可推断,进入高校的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整体没有达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全国大多数高校,现阶段还不具备完全取消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课程的条件。得大学新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差异非常大,即在目前阶段,大学计算机课程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起点。

2大学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及第一层次课程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面向应用、需求导向、能力核心、分类指导,基本的长效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际上,这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30年来一直坚持的目标。本轮改革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之一在于能力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按照计算机应用能力结构体系,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分为学科专业和普适应用两个层面,其中学科专业层面的能力又分为计算机基本技能、技术与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根据调查分析,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如何解决技术发展、需求变化与学生程度不齐的问题?《若干意见解读》中提出基于能力结构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第1层次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两门课程。

目前,各高校不同程度地缩减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时或取消这门课程。在这种形势下,将第1层次的课程增加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两门,是否具备可行性?该体系框架中的这两门课程是根据各地区、各校、各专业类的需求选择,而不要求同时开设这两门课程。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1)“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针对没有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生开设的。这门课程不仅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更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感悟到计算机应用的领域、方式、价值等。

教学实施建议:

①对于重点院校或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院校,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采用自学为主的方式进行学习。经过测试,达到基本要求者视为通过。②对于一般院校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校,可以此课程为第一层次的课程。但是,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体现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内涵的提升与发展,体现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2)“大学计算机”课程是从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应用需求的视角,选择工程计算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应用技术、设计技术等主要技术应用领域,参照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提出的课程基本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的工作既包含不需要复杂的思维活动(如有效搜索、整理、呈现等)的简单工作任务,也包含需要具备一定学习、筛选、判断、规划、设计、实施等行动能力的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

3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基本标准

作为第1层次的“大学计算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适应不平衡、不规范和差异性的大学新生实际情况。在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框架之下,学生是否选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取决于是否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那么,依据什么判别学生是否达到基本要求?或者说,什么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事实上,现在我国没有一个标准用于衡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1)关于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标准。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基本的生活、工作需求,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国民或高等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标准,旨在引领和规范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参照国内外具有一定社会认可程度的相关评价标准、考试大纲、课程规范,考虑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构建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标准(简称“基本标准”),对于非计算机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基于“基本标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未能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这门课程不是简单地按照标准将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内容重组,而是将提升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重点,较之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重点改进是:①以“基本标准”为教学内容的基准;解决学生具有不同起点、差异大的问题,同时按照规范进行教学,使学生具备在当今信息社会应有的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②以应用计算机完成工作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概念、专业术语,而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相关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思路、过程。③以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养成训练为关注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作时应具备的一种普适的思维能力是课程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不是通过概念讲授所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通过案例训练、项目训练等方式达成。

4需求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方案

我国有约2700多所高校,每年约有700万大学新生。不同学校、不同类别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差异,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有不用的目标和要求。即使是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也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方案适应所有学校的教学要求。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1)方案1:面向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方案,本方案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

从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入手选择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不是从学科理论人手,有利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体会、感受有哪些计算机技术可用于其专业领域,以及可解决什么性质的问题,由应用需求入手,倒推出所需的理论知识支持。遵循这一理念,各个专业使用计算机主要从事的工作领域是:工程计算、数据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等。据此总结概括提出4项技术,即计算技术、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它们基本覆盖了非计算机专业中的大部分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

(2)方案2: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本方案适用于研究型院校理工类专业。

研究型院校的生源质量较高,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各个专业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要求更注重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不仅是为不同专业提供解决专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而且提供一种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课程内容除了关注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理解计算机系统,并培养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

(3)方案3:结合专业需求的课程方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是更有效地完成本专业工作的工具。

将大学计算机课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辅助、支持专业学习。为专业服务既是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理念,也是目标。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是解决为专业服务的重要问题。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使非计算机专业直接感悟到计算机应用的价值。

课程内容可以针对某一种或几种主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专业需求来设计。例如以数据处理的概念、技术、处理过程为线索,构造大学计算机课程,对于管理、财经专业的学生更有实际应用意义。

再如,现代医学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支持,把与医学教学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在某种意义上真正达到了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专业服务的目标。

5结语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6

a类学生集中表现是计算机专业素养强,其实践开发能力往往高于在校学生,甚至相当出色;B类学生具备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但由于从事非计算机技术类工作,实践能力相比a类学生较弱,同时因为各种原因(如: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在信息技术领域或信息技术相关的市场销售服务发展职业生涯、实现专科到本科层次学历的提升等)选择继续学习计算机专业;C类学生从事计算机技术工作,但由于受以往专科学习知识结构限制,希望在继续教育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进而拓宽自己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职业发展空间;D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相比前三类学生均处于弱势地位,但该类学生抱有希望将来能够从事计算机技术或服务类的职业发展设想,同时也希望通过继续教育学习过程来深入理解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方法。e类学生学习目的最为盲目,往往是因为种种原因(提升学历、对目前职业不满意、对未来职业发展不明确)抱着尝试的态度而在继续教育中选修了计算机专业。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一个显然的事实:成人计算机专业教学,相比从普通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成人学生对象对我们的教学的接受要求、接受能力、接受方法等都不一样。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在对高校在校生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针对成人继续教育特色对软件工程开展教学创新。

二、差异化的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职业背景与发展等特点,本文主要通过情景教学模式、以项目实践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当前软件企业开发实践中流行的建模工具搭建软件工程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加快对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具体实践教学内容包括:1.掌握软件工程中的统一开发过程、面向对象等思想、方法;2.以UmL语言为核心,要求学生掌握用例图、时序图、协作图、活动图、状态图、类图等模型,尤其是掌握由用例图开始逐步建立类图模型的过程;3.软件的编程实现与测试。以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复习程序设计课程,掌握net、pHp、数据库编程、软件测试工具nunit等,在UmL模型基础对软件原型进行代码实现。

(二)分组实践

软件工程课程实践一般采用如下形式:学生以开发团队的方式协作开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系统,运用软件工程理论和软件建模技术解决软件开发问题。和以往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有所不同,软件工程实践中不仅仅要训练、考查学生对软件开发中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的实践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软件项目的思想、能力的提高。所以,课程实践分组进行尤为必要。本文通过让学生填写课程实践情况调查表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专长、特点进行清楚认识,然后在教师的协调下进行实践小组的组队。在成立小组之初则明确成员在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或者将项目进行功能模块划分,学生在不同模块的开发工作扮演不同的角色。

(三)实施步骤

本文按照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进行,以学生自主实践,教师全程参与指导的方式开展小组分组实践。具体实施步骤如图2。其中: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角色由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分担;组内评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际评审由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联合完成;教师的在每个步骤中给予小组成员理论、方法的指导,及在每个阶段工作的提交结点上和小组成员共同对阶段工作进行考核、小结。

(四)实施结果

我们选取40个学生作为教学实验样本,分为10个项目实践小组,每组4人。首先,通过学生填写分组情况调查表来了解学生的以往专业背景、当前从事工作类别、未来职业发展意向等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课程学习情况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了思考,促进了参与课程实践的热情。

1.大专阶段学习专业对实践内容选择意向分析

对大专阶段学习专业对实践角色选择意向的影响统计分析如图3。统计分析表明:大专所学专业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侧重于选择承担编码、设计工作,但选择意愿仍是比较均衡;大专所学专业为信息技术类的学生则偏重于选择测试、设计工作;大专所学专业为非信息类专业学生则偏重于选择分析、测试工作。进一步分析可知:以往的知识背景、专业对学生选择实践角色有着重要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实践角色所承担的工作认识较为全面,侧重于选择技术程度高的编码工作。

2.目前从事工作类别对实践内容选择分析

我们将学生目前从事的工作分类为:计算机类(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测试)、信息类、非信息类。学生工作背景对选择角色的意向统计分析如图4。统计分析表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学生侧重于选择承担设计、编码角色;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需求分析角色;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软件测试工作;从事其他类别工作的学生(信息、非信息类)学生选择偏向于分析、设计、测试工作。

3.职业发展意向对实践内容选择分析

我们将学生职业发展意向分类为:计算机类(编码、分析、设计、测试、项目管理)、信息类、非信息类。学生职业发展意向对选择承担角色的统计分析如图5。统计分析表明:职业发展意向为编码(软件工程师、高级程序员)的学生侧重于选择承担编码、测试角色;职业发展意向为软件需求分析、设计、测试、项目管理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分析、设计、测试角色;职业发展意向为信息类、非信息类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分析、设计角色。

4.分组实践比较分析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7

ioCL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通过专业严格的考核方式对相关人才进行测评,为用人单位提供公正和权威的专业技术人才认定依据;为社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职业技术认证的平台。

ioCL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运用高水平的全国远程考试测评系统对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注重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考试题库内储备了针对各种专业的大量考题,能够充分检验考核者的技术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

ioCL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具有如下类别:it计算机类、商务类、移动通讯类、建筑类、体育类等。

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资格证书由国际职业标准联合会统一编号,学员详细资料在国际认证标准联合会国际人才库统一备案。在中国,取得认证的人员都纳入人事部国家人才网的专业人才库并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家人事部注册备案。

ioCL资格认证书it类证书类别

ioCL资格认证书it类证书包括有9个大类的20种职业资格认证,不同类别和层次的认证,对认证者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有不同的资格要求。以下列出的是它们的具体类别和认证内容。

a、计算机组装维修类别

计算机组装维修工程师。电脑组装、调试、维修,ComS设置win98/win2000/winXp系统安装,故障分析与排除。

计算机组装维修专家。增加主板维修、打印机维修、显示器维修高级计算机维修工、显示器维修入门与提高、主板维修技能实训、打印机维修等内容。

b、现代信息网络办公类别

现代信息网络办公专家。win98/xp的使用,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outlook的使用、网络基础最新办公自动化高级文秘培训教程中的要求。

c、平面设计类别

平面设计师。平面设计相关概念及基础知识、以及对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7.0)、矢量图制作软件illustrator(10)、矢量图形制作软件Coreldraw(11)、矢量图形制作软件Freehand(10)。

高级平面设计师。对以上平面设计师内容熟练使用,并能独立完成各种设计项目的能力。

d、网页设计制作类别

网页设计师。能熟练使用photoshop、firework、Dreamweaver、Flash等设计软件,熟悉HtmL、CSS、javascript网页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知识:会使用aceess、sqlserver、熟悉SQL语言来进行网页编程。

高级网页设计师。增加能熟练掌握aceess、sqlserver、熟悉SQL语言来进行网页编程。

e、3D类别

3D影视动画设计师。美术基础、电脑基础、手绘基础、导演基础、形象造型、描线技能、动画规律、3D动画技术、illustrator、inknpaint。

3D装潢设计师。美术设计基础(素描、平面构成,色彩写生及色彩及构成)、空间设计、室内设计要素与程序、室内设计与室内环境空间、室内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室内绿化、室内色彩设计、室内照明,家居空间设计、材料、施工工艺、预算,熟练掌握autocad、3dsmax、photoshop、lightscape、装饰设计软件。

高级3D影视制作动画设计师。美术基础、手绘基础、电脑基础、原画创作、动画时间把握、场景基础、色彩知识、透视基础、导演基础、视听语言、合成特效、后期裁剪、3D动画技术、adobe、photoshop、tooz、aftereffect、illustrator、premiere。

高级3D装潢设计师。美术设计基础(素描、平面构成,色彩写生及色彩及构成)、空间设计、手绘(平、立、剖、透视图)、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要素与程序、室内设计与室内环境空间、室内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室内绿化、室内色彩设计、室内照明,家居空间设计、材料、施工工艺、预算,熟练掌握autocad、3dsmax、photoshop、lightscape、装饰设计软件,独立完成各种设计项目的能力。

f、游戏开发设计类别

游戏开发设计师。游戏的概念与特点,电脑游戏与传统游戏的区别,电脑游戏的分类,游戏场景设计,游戏开发的基本流程,多媒体硬件技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计算机的组成。了解多媒体音频文件的种类,音频编辑处理系统Goldwave的使用与操作。数字图像的编辑,图像文件格式,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使用,动画及常见动画格式,三维动画软件3Dmax制作技术,平面动画软件Flash制作技术,视频文件格式,数字视频软件premie。

高级游戏开发设计师。除以上游戏开发设计师认证的内容外,还需熟悉游戏各领域竞争概况、著名游戏常识、针对大型游戏策划。游戏设计入门、游戏开发与制作。

g、Java开发工程类别

Java开发工程师。Java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和数据库建模、大型关系数据库、JDBC连接技术、数据的各种操作技术、数据库操作技术、触发器高级设计、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安全、SQLJ介绍、XmL与数据存储、JSp与数据库的连接、JDo技术Java数据库高级教程。

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Javaweb基础技术入门、Javaweb基础、数据库基础、web应用国际化、常用开源软件、系统开发过程。

h、网络工程师类别

网络管理员。小型网络系统的设计、构建、安装和调试,中小型局域网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根据应用部门的需求,构建和维护web网站,进行网页制作,具有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网络工程师。中型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能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高级网络工程师。针对中大型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对大型网络的分析策划。能指导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艺术类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07.014

本文著录格式:余欣,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软件,2015,36(7):68-70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开设至今,已经从传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育转向以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为主的范计算机式教育。并且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普及到中小学课程中,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各专业后续课程中出发,研究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增强学生工作后的适应性。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很多高校类似,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基础课程后再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其整个大学期间都会不间断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类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5%以上,他们在学习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将学习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很少有机会再学习计算机知识,而各个专业课程中对计算机技能要求也不尽相同。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分为理工类、文史艺术体育类,两类学生对计算机相关概念的要求不太一样,这就需要计算机任课老师与各专业课程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各专业的需求,进而修改教学内容。

2各专业后续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

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分案》中各专业后续课程的安排,并与相关专业任课教师进行充分交流,充分了解相关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依赖程度,我校各专业后续与计算机相关课程安排如下:

2.1体育类专业

我校体育类专业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在计算机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在后期涉及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有第四学年开设的体育绘图,即利用简图来表现各种体育动作。

2.2音乐类专业

我校音乐类专业有音乐学、舞蹈和音乐表演三个专业,后期开设的与计算机相关课程有计算机音乐、音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音乐教学课件制作。

对于音乐专业可以在教学时适当增加音乐制作和视频编辑软件的介绍,例如对所录音频进行编辑处理,指导学生制作多媒体音乐课件。

2.3美术类专业

我校美术类专业有美术学、环境艺术设计和平面艺术设计三个专业,开设的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有影视剪辑基础、设计软件应用(包括photoshop、coreldRaw、3DmaX、flash、autoCaD、Dreameaver、adobeindesign等)、网页设计、设计制图、flas设计、网站布局设计、网络动画广告设计、影视后期技术、网络营销和网站优化、多媒体网站综合设计、CmS网站设计基础、影视包装与后期合成。

2.4传媒类专业

我校传媒类专业有播音与主持技术、广播与电视编导、戏剧与影视文学和动画四个专业,后期开设的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有:影视录音技术、数字多媒体制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非线性编辑、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网页技术与网页设计、影视录音基础、影视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3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那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使大学计算机这么课程更好的为各专业服务呢?目前我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分两个学期进行,第一个学期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包含office办公软件基本应用,第二个学期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统一学习access数据库,对于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学生学习兴趣也不高,逃课现象比较严重。结合我校各专业后续的课程设置和其它相关专业院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情况,制订符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

3.1开设与专业应用相结合的计算机相关课程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根据各专业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即开设与专业应用相结合的计算机相关课程。

通过对体育类专业和音乐类专业后期开设的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比较可以看出,两类专业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外,还需要掌握专业软件的简单使用。对于这两类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采用同一种课程教学体系,即注重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图像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对于图像处理和音频处理则可以以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讲解为主。

通过对美术类专业后续开设的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分析,美术类专业对于设计软件应用、网站相关技术、网络动画等方面要求较高。对于美术类专业可以在第一学期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第二学期开设网站相关技术课程,如网站设计技术、网络动画技术、网站常用数据库技术等。

通过对传媒类专业后续开设的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分析,传媒类专业对于设计数字多媒体技术方面要求较高,同时对于网站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于传媒类专业可以在第一学期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第二学期讲解多媒体技术相关课程,如音频视频编辑、动画设计等。

3.2完善教学模式

在如今这个以学生为教育主题的社会,教师的角色已经不只是简单的灌输知识,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相关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目前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计算机前讲解,学生通过投影观看教学课件,遇到需要记下的重点知识,很多学生会拿出手机拍照。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活跃课堂气氛,也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都比较活泼,这种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就出现了逃课的现象。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先由教师根据各个专业的应用,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在经过了自我探索后仍然不能解决,教师再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即使学生不能自我解决问题,但是也让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了,当然,根据不同学生的操作水平,应该分别设置不同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提的比较多的分层次教学。

当然目前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安全适应各种层次的学生,任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适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最需要的知识。

3.3开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我校自主开发建立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在2009年就已经在大一学生中投入使用,截至目前累计访问近240万人次,该平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由于硬件设施影响,目前该平台只针对大一的学生开放,学生学习完计算机课程后就无法进入系统,也就无法继续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了。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后续的大学时间里就很少去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了,也就导致操作能力下降。有的学生甚至连自己的毕业论文和个人简历都无法自己独立完成。有必要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并将所开设的所有的课程的内容融人进平台,以方便学生进行自我学习。

在开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同时,任课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来更好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例如对每个班级建立一个QQ群,找几个热心的同学当管理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可以在群里交流,当某个同学提出问题后即使教师离线,其余的同学也可以帮助解答,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师生关系。

3.4转变考核方式

目前,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我校采用的是机试的方式,即所有的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通过网络考试系统统一参加期末考试。这种方式不能将所有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一次展示出来,也无法体现出专业特色。因此,我们可以转变考核方式,将网络考试系统开放,即学生随时都可以利用这个考试系统进行自我测试;对个别课程也可以采用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来考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择内容进行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为本专业课程服务;对已经很好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同学可以开展免修,即利用网络考试系统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测试,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可以免修第一个学期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这样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9

本文就找出那么几对看似是孪生的专业,让大家来辨别一下。

生物技术vs生物工程

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生命科学学院,差别在于“技术”和“工程”,从字面上,基本无法很清晰地分析出区别。它们在学习的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是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就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最大的区别在于,生物技术是理科,而生物工程是工科。前者偏理论,后者注应用。

生物技术学习的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内容偏于理论,从微生物到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一切都是为了向更高端的生命科学发展而努力,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考研或是在研究机构做研究工作。

而生物工程相比生物技术来说,诞生的时间要晚一点。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应社会之需要而兴起的,所以更注重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对生物进行创造和设计,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这些不同的层面上,对生命有机体进行新的改造,比如利用固定化菌体或固定化酶来大规模生产果糖浆来代替蔗糖。生物工程需要学习不少药学相关的课程,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生物医药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或者是进入政府的工商税务、海关、药检等部门从事监管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vs材料科学与工程

想必大家已经发现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差别了:“高分子”和“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橡胶和塑料都属于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材料”里并不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它研究的是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

虽然都是材料,不过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化学的关系紧密,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物理相伴。这一点看看它们的课程设置就明白了。前者要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基本涵盖了所有基础化学课程。后者则要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和材料物理等课程。在学习的内容上,它们就很不一样。

就业方面,高分子更注重新型材料的运用和研发,反而是一些和化学沾边的公司更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比如著名的陶氏化学。当然,说到橡胶和塑料,化工、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同样需要相关人才。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传统机械制造类行业更有优势,比如航天、船舶、重工业的相关企业。

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

读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偏理论,后者重实践,理学vs工学。的确,前者更多地注重在科研方面,而后者则注重在工程上。

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宏观,比如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营造、环保的规划。学的是理学,对环境化学、环境毒理、环境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学习。

相比之下,环境工程属于工程类专业,它的应用性要强得多,很多课程都是实打实地去学如何控制污染,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以及环境的评测。

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两个专业的区别在于,环境科学是指认垃圾的,而环境工程则是处理垃圾了。这种说法或许不完全正确,但可以给我们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vs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vs电子科学与技术vs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首先,让我们镇定一下,千万别被这一连串的“科学与技术”给绕晕了。这四个专业,都和物理、计算机密不可分,但是细究起来,差别却不小。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计算机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学习,学的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学的是如何获取、传输、处理和设计电子信息系统,偏重在电路和电子上,它的口径比较宽,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都有所涉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到的电信、广播、雷达、声呐和导航都是它的应用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学习的是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等的设计、制造和相关的知识。最后一个光信息则是现代光学和信息科学紧密结合的专业,研究的是如何用光取代电信号对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处理,比如光纤通信。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篇10

1.现状及问题。

在专业中有来自原来五个不同专业的定位信息,其中包括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②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有类似之处,导致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人才定位不突出,可以被相似专业替代。③各类院校都利用自身的优势办信息管理专业,使本专业的定位各不相同,造成社会企业对本专业认知有误,耽误学生就业竞争。比如工科院校以培养信息系统开发人才为定位,侧重计算机技术的培养;管理类院校以培养管理人才为主,侧重管理理论;还有些院校是以信息资源管理为培养方向;有些院校只培养专门的行业信息处理人才,比如医疗信息处理,电子金融信息等。

2.科学定位,突出特色。

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缺乏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办学经验,与早在1978年就率先建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之类的一流大学差距甚远。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不明确,社会对本专业的认识模糊,加之类似相关专业的发展,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我们只有对本专业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才能办出有一定竞争力的信息管理专业。经过实践思考,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三大学科基础,形成复合型的专业定位。信息管理专业不是培养单纯的计算机技术人才,也不是培养只熟悉业务流程的管理者,其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和信息系统知识,还需要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特别要具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的素质,这是信息管理人才与其他技术人才不一样的地方。为此我们考虑我院信管专业的定位是:①突出专业的复合型特点,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并重,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流程的结合,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培养“懂计算机的管理人员”,培养企业的信息化推动人才。②我校是广西唯一的财经类院校,要突出学校的特点,以财经院校为背景,在财政、会计、金融等专业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可利用学校背景适当加强财经类理论或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经济信息的处理能力,区别于一般院校的学生。③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依靠大量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操作型人才的特点。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模块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目前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

1.理论课程。

应修学分共128学分,包含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①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②专业基础课: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西方经济学、C语言程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管理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安全等。③专业主干课: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经济学、eRp原理等。④专业选修课:信息检索与利用、办公自动化、网页设计、信息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

2.实践课程。

应修学分为32学分,包括集中实践和独立的课程实践两大模块。①集中实践模块:军事理论、就业指导、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②课程实践模块: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实践、计算机网络实践、信息管理实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实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eRp原理与实训、信息分析与预测实训、信息系统开发综合实训。

三、核心课程的设置与整合

信息管理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作为三大支柱学科,形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与学生往往有拼盘式的感觉,缺乏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很多教师是计算机专业或者管理专业毕业,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从自身的特长出发完成教学,教授的课程内容不适合信息专业的需要;学生则感到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散,所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如何办好信息管理专业除了有明确定位和突出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考虑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以及课程内容衔接等问题。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管理科学课程

我们基本与管理类专业接轨,开设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重点培养学生在组织、协调、人事、领导等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经济学课程,开设西方经济学。在财经院校的背景下,我们开设了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2.计算机科学课程

最主要的是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还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类专业的相应课程要有所区别,强调解决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组织、处理等问题,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为管理应用服务。关于系统开发,我们开设高级程序语言,并连续开设两个学期的JaVa,将一个工具彻底讲通用会,满足本专业学生具有开发系统的基本能力的要求。所有计算机类课程都设置同步的课程实验,实现四年的计算机技术培训不断线,使本专业学生确实具备熟练的计算机使用技能。

3.信息管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