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十篇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十篇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15:45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1

关键词: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管理模式;资产调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34-01

1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资产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通过进行金融产品经营和面向社会提供的金融服务,实现自身的利润。我国的商业银行制度是以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综合性银行制度,银行经营的范围包括面向社会的公共存款吸收、贷款发放和金融服务的提供。在我国商业银行本身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下,独立开展业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参与市场竞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我国现代商业银行逐步进行并完成了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逐渐形成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银行业的基本要求。

银行的经济资产主要由现金、信用资产和金融市场的各种有价证券和票据组成。现金部分主要包括自持现金、法定准备金和跨行存款组成。自持资金指商业银行拥有的,可以随时调拨的,可以自行管理的各种法定货币的总和。自持资金是进行银行日常经济往来所需要的资金,主要维持银行自身日常存款支付业务和各种成本费用支出。法定准备金是根据中央银行规定将全部存款中的固定比例上交中央银行管理作为支付储户对付存款需求的部分。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要求,超过存款准备金率要求的部分也需要存放于中央银行的有关账户中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跨行存款主要指不同商业银行为完成相互之间的结算和支付业务在各自账户中保存的现金。跨行存款是现代市场经济进行企业之间远期结算支付业务对现代商业银行相关制度安排的要求,是维持远期付款和承兑、结算业务的重要金融保障措施。信用资产是银行信贷行为产生的借贷资产。信用资产的质量依赖于借贷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抵押品状况,具有很大的风险但也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各种有价证券或票据是商业银行通过自身在金融市场上的经营行为和办理贴现金融业务而形成的各种虚拟资本的总和,伴随我国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各大商业银行已经纷纷上市,吸纳市场投资。

2商业银行的经济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受到三种管理理论的指导,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商业银行经济资产管理的基本形式。

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管理理论为自偿理论。自偿理论认为企业应当保持自己资金的流动性,使银行本身拥有充足的现金进行支付业务。基于该理论,银行应当采取的管理模式是优化自己的贷款结构,对自偿性、生产性贷款加以倾斜,保证银行能够进行及时的货币回笼以稳定流动性。在现实经济资产管理中,该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于银行进行信贷资产管理是应当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坚持贷款审查的合理性和严谨性,防止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

伴随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法规的建设,我国金融市场经营行为已经逐渐规范化,金融资产运营过程中的违约行为已经得到相关法律的逐步制约。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逐渐接受转移理论,认为在保证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将一部分货币资金进行远期投资,使银行能够在远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银行逐渐形成次级准备管理模式。次级准备管理模式是通过进行一部分资产的远期贴现或金融投资形成次级金融资产。在银行流动性充裕时,将次级资产作为银行拓展市场份额的远期投资。当银行流动性短缺时,可通过金融市场将次级准备变现,从而实现流动性补充。

现代信息化设备的广泛使用为银行进行长期借贷提供了技术基础。长期贷款需要银行对贷款客户进行充分科学的贷款分析,使用技术经济分析手段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通过净现值、净年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核算和敏感性分析的处理预计未来的收益和可能为贷款行为付出的成本。指导这个过程的理论是预期收益理论。该理论认为预期收益应当作为银行长期发展的利润来源,再考虑到自偿性的前提下,应当进行适当份额的针对实体经济的远期贷款,从而实现远期收益。该种经济资产管理模式相对于前两种而言更适用于银行资金更加充裕、金融法规更加健全和贷款公司信用额度较高并且当时宏观经济状况较好的时期进行。以保证银行的贷款风险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银行拥有更大的投资回报。

3银行的经济资产调配

银行的经济资产调配过程是进行经济资产的内部划拨过程,是资金流出的重要前提。银行内部的资金调配过程可以被划分为部门间调配和营业网点间调配。银行内部经济资产部门间调配是未实现银行的最大利润,在银行的各种主营业务之间进行资金的投入组合的选择。

银行经济资产的营业网点调配也成区域调配,是为完成银行正常的收付业务,进行资金的内部周转。

经济资产的部门间调配主要通过银行内部的管理过程实现,银行内部的管理过程为银行内部的经济资产调配过程做出宏观的指导,经济资产调配完成经济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

银行区域间资金调配则体现银行流动性的变动状况,该过程完成之后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收集,从而实现对流动性的分析判断,为银行进行次级准备调整奠定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剑平,吴吉.浅谈资产证券化在我同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23).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2

一、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的一种关系。在信息经济学中,凡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契约双方的关系就可以归结为委托-关系。较为全面地掌握相关信息的一方称为人,人占据着信息优势;掌握较少信息的一方则称为委托人。委托人和人的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能会导致委托人、人的身份互换。

二、银行系统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将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模型运用到银行系统中。可将银行系统信贷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大至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包括银行与贷款企业、银行与第三方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另一类是银行系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包括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不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1、银行系统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1)银行系统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银行开展的信贷业务中,银行虽然有严格的贷款政策来指导其贷款业务的开展,但是银行对贷款企业的资格审查多限于书面的资料。处于信息优势,是委托-关系中的人,而银行只能从书面资料中片面地了解上述信息,处于信息劣势,是委托人。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借贷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是“逆向选择”,这就导致那些低风险的借款企业由于贷款成本过高,被迫退出信贷市场,剩下风险偏好型的高风险贷款企业,银行将资金贷给这些高风险客户后,导致信贷风险进一步上升,银行只得再次提高贷款利率,陷入恶性循环,出现“劣质客户驱逐优良客户”的效应。

(2)银行系统和第三方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银行在做出贷款决策之前,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贷款企业的信誉状况、还款能力的判断。而恰巧这个环节中就有第三方企业的参与。这里的第三方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估的第三方企业。由于这些第三方企业与银行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在金融行业监督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第三方企业很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为贷款企业粉饰财务报表,隐藏关系到银行做出贷款决定的关键信息。误导银行做出错误的贷款决策。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

2、银行系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1)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业务机构通常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基本模式是总行――各省级分行――各市级分行――各县级支行――信贷员。总行为一级委托关系人,信贷员是最终人。体系内部,各级委托人又是上一级的人。在这个层层相扣的组织系统里,信息传递过程中受外部噪音和人为的干扰,信息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失真情况。

信贷员作为最终人,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其身上尤为明显。在银行分层组织中,信贷员掌握着最为全面的信息。由于银行内部制度的不合理,信贷员没有额外对应的奖励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贷款却要受到相当大的惩罚,这种机制迫使部分信贷员选择规避风险,一味否定所有的贷款企业,以求不损伤自身的利益。即出现所谓的“惜贷”现象。这两种现象均对银行的可持续经营和盈利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2)不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由于银行同业之间把贷款企业的信息作为自己的商业机密,缺乏有效信息的沟通。容易被不良贷款企业利用这点,在不同的银行之间进行贷款成本的博弈,无理压低银行的利率,导致银行之间的盲目竞争,长久下去,对整个银行系统都有着极大的破坏性。

三、银行系统信贷资金风险管理的建议

1、针对银行系统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第一,建立属于银行自己的信息搜集部门,重点对贷款企业的非财务信息、行业前景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银行在以往的信贷业务中,往往通过贷款企业上报的书面材料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常常被企业经过粉饰的财务信息蒙蔽,做出错误的贷款决策。通过建立自己的信息搜集分析部门,重视对出财务信息之外的信息的深度挖掘,分析,辅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二,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帮助贷款企业编造虚假财务信息,以取得银行贷款的第三方企业的这种造假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和道德的谴责。使其迫于社会舆论、法律法规的压力,不敢造假。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

2、针对银行系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第一,改革银行内部的机制。给予信贷员更多的奖励机制,赏罚分明。激励信贷员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为银行创造出最大的利润。第二,尽快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价机构,完善我国的征信体系。使市场上的企业的信用情况对整个银行系统来说是公开透明的。促进不同的银行之间的良性竞争。

只有银行系统在上述方面不断完善以及企业提高自身的信用意识,这样我国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另一个腾飞。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3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较晚。1984年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信贷资金体制,银行的资金由国家分配。1985年起,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实行实贷实存管理体制,将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1987―1994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作出暂行规定,根据国际一般惯例和我国实际情况,规定了9项指标,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实施。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该通知对94年通知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进行修订,主要补充了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指标,增加了六项监测性指标,并把外汇业务、表外业务纳入考核体系。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国有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各商业银行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2000年,随着我国监管机制不断向新巴塞尔协议靠拢,各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开始引入缺口管理、持续期管理等模式,采用先进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提升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年来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经营管理体制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手段落后、利率变动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提高竞争力,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一)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强调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资产业务上,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经营业务的发展,该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二)负债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必要保留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资产需求,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三)多元化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忽视了赢利性;而负债管理理论解决了赢利性,但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该理论认为需要通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管理,才能达到商业银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协调发展。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己经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反应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以及资产赢利性。近几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为满足上市披露、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更是需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现通过对2007―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六项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的考查,进一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现状。

(一)流动性指标资产流动性=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

商业银行由于其业务性质的特殊性,必须保持相当的流动性。通常用银行年报中统一披露的资产流动性、存贷款比例指标来反映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与负债需要期限上匹配,过低的资产流动性,可能会使银行面对负债到期无法偿还的流动性风险。结合表1、图1可见,四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从2007年~2008年都得到巨大提高,其增长程度高于同年流动性负债的增长,使得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有显著提高。但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增幅降低,资产流动性出现下降(如图2所示),四大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从2007年~2009年基本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为避免流动性风险,各大银行以牺牲资产利用程度来保留资产流动性。随着金融市场运行趋于平稳,市场流动性充裕,各大银行开始提高资产利用率,存贷款比例也逐渐提高,降低资产流动性,来扩大收益。

(二)安全性指标由于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很小,实行负债经营,在经营中商业银行会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同时,商业银行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其风险造成的损失大,涉及面更广。因此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就要求银行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用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率来反应银行自有资本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以及银行贷款质量(如图3、图4、图5所示),这三个指标都在逐年下降,但都在监管标准内,其中交通银行三年内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较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原因是加权风险资产增幅高于扣除后总资本增幅,由于表内资产的增长和大量的表外业务的开展,增大了银行资产风险,使得风险资产增大。其中建行在2009年在全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次级债券也增加了资产的风险。面对复杂的金融环境,各大银行进一步推进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对信贷资产的风险进行排查,主动防范风险,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置,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赢利性指标近年来,各项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图6为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2009年以来贷款总额情况,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工商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基础上,逐年增加放款总额,加大对重点客户、重点项目的贷款投放规模,2009年贷款总额为57286亿元,较08年增长25.3%。

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加大债券投资、中间业务等无业务的发展力度,佣金、手续费净收入在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但从表2可以看出,各商业银行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占其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利息业务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的变动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带来影响。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管理方法上,我国各商业银行己经建立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该方法增强了银行资本金意识,保证银行的流动性,防止过度短借长用;在资产业务开展上,逐步加大证券投资业务,投资国债的资金增加;贷款结构方面,开始增加对个人的消费性贷款等。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近年来在提升,但仍然与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单一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很多,包括资金流动性管理方法、利率敏感性管理方法、缺口管理方法、持续期缺口分析等。而我国在资产负债管理上还侧重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管理手段落后,真正实施、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持续期以及风险模型管理方法的商业银行很少,缺乏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尤其在我国利息收入占主要营业收入比例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利率风险。

(二)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单一,且资产与负债在规模和期限上缺乏匹配在我国,存款总额占银行负债的比重很大,而且各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其他资金借款的比较少。在资金运用上,虽然中间业务在扩大,但贷款比重过大,且我国由于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缺少利率风险管理的衍生产品的购买,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比例较大,主动借款比例较小。资产结构的单一降低了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负债结构的单一性提高的成本,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三)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淡薄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不够。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专业、完整的基础业务数据系统,不能实时地进行市场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完善建议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规模、业务领域、服务功能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影响。

(一)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利率风险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三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款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入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整合表内表外业务,创新中间业务,提高非利差的收费业务,降低对利息收入资产的依赖。

(二)组成资产负债管理精英团队积极引进现金经验和技术,专门负责资产负债的匹配、风险评估和管理运作,通过专业化人员的管理,完善预警、预报和分析系统,降低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三)引进学习西方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引进学习缺口管理模型,运用缺口管理协调利率敏感性和非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组合,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建立以利率为主要变量的资产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4

关键词:“黑箱”理论;效率生成机制;效率生成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3-0019-05

一、引言

商业银行效率是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反映银行对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衡量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银行效率是银行资金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发挥的集中反映。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比较大,但效率比较低。2008年7月号英国《银行家》杂志以一级资本、资产规模、税前利润、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比例等指标综合排出全球i000家大银行的最新座次,按一级资本总额指标,中国再创历史记录,共有45家银行入选,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排名第8位和第10位,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13位。但从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资本利润率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较低,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利润率为20.1%、20.5%、21.4%,三家银行分别排名第452、435、405位。

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国际上有关商业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从经济(财务)的角度更多地转到了技术(生产效率)的问题上,国内外学术界多从效率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效率。国内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定量研究开展较晚,近几年虽然在商业银行效率的测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大部分使用的是传统前沿效率分析法,包括魏煜和王丽(2000)、张建华(2003)、李晓庆和刘湘斌(2005)采用的是非参数方法中的Dea模型;刘志新和刘琛(2004)、谭政勋(2005)运用了参数方法中的DFa模型;朱南、卓贤、董屹(2003)则采用的是“超效率”Dea模型。其中,赵旭、凌亢(2000)基于某市19个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1992~1997年统计数据资料,运用SFa方法,在将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中的残差项作为商业银行效率的近似值的基础上,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一步对效率来源作了解释,以研究商业银行效率的决定因素。钱蓁(2003)的研究与赵旭等(2000)的研究十分相似;在赵旭、凌亢(2001)的另外一项研究中,运用Dea模型测算了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得出了影响中国银行业1983~1998年效率的主要因素。王聪等(2004)将商业银行总成本视同商业银行效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商业银行总成本的因素进行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即为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郭妍(2005)运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15家有代表性商业银行1993~2002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值,采用panelData模型检验了商业银行效率的“产权决定论”和“超产权论”。邹朋飞(2008)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总效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及规模效率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银行效率的相关措施。谢晓霞(2008)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了代表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商业银行的规模、资本结构以及资产质量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建立模型,并以2006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产权结构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庄新路(2009)运用单因素指标分析法与Dea分析法,分别对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之间效率的差异。陈敬学(2009)运用超效率Dea对我国商业银行2001~2006年的效率进行了测度,而且运用两阶段方法对影响我国商业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假设检验,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且获利能力和产权结构对银行效率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熊延忠和孙涛(2009)应用Dea方法得到的各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作为因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和竞争力的相关建议。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问题,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过多依赖定量技术,采用国外已有的方法和模型对银行效率状况进行测算分析,缺乏与我国实际情况相联系的理论指导和支撑。除此之外,大多数研究在测定商业银行效率时,样本银行数量少,而且时效性不高,指标数据的选择比较有限,难以反映出中国银行业效率变化趋势,最终影响了结论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本文试图找出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利用“黑箱”理论揭示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构建商业银行的效率生成模型,探求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生成规律,进而通过改善这些因素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以应对外资银行全方位进入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实现中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商业银行总行对分支机构考核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黑箱”分析

控制论把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看作“黑箱”。任何一个客体事物,它和人的关系总可以归纳为两个部分(如图1):一部分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包括主体所接收到客体的信息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各种作用、影响。它们反映在客体的输出中,可以用一组变量来表示,被称为这个客体的可观察变量。另一部分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包括主体传递给客体的信息及主体对客体的各种作用、影响,它们反映在客体的输入中,也可以用一组变量来表示,被称为这个客体的可控制变量。通过可观察变量,人们对客体进行观察,了解客体的存在及其变化,认识客体。通过可控制变量,人们对客体实行控制,创造使客体变化的条件,改造客体。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根本上来说都可以表示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馈耦合,都可以利用可观察变量和可控制变量来描述。对于一个客体,用一组可观察变量和可控制变量构成的系统来描述它,这个客体系统也就是一个“黑箱”。控制论把一个客体称为“黑箱”,系统和“黑箱”是两个等价的概念。

商业银行效率的生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但银行的生产过程仅仅能看到“投入”与“产出”两个结果,这些影响因素究竟如何作用于银行并形成银行效率,对于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认识至今尚

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个“黑箱”。这个“黑箱”的输入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是可以选择的,这个“黑箱”的输出则是可以观察到的,由输入输出变量就组成了一个系统。而商业银行效率则是尚未观察到也尚未能加以控制的变量,它在效率生成机制“黑箱”的内部。根据“黑箱”外部的输入输出而提出的关于“黑箱”内部的情况的假定,在控制论中称为模型。“黑箱”认识论通过建立模型,利用模型来研究“黑箱”,总结“黑箱”的变化规律,从而控制“黑箱”。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黑箱”揭秘就是要确定银行是否存在由于银行产权制度、规模、技术、人力资源和综合管理水平而产生的效率,研究各个因素在银行效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向、方式和程度。对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黑箱”进行揭秘,深入研究银行效率的生成机制,构建银行的效率生成模型,探求银行效率的生成规律,有利于各银行确定合适的银行产权制度、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最佳经营模式,加强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内部经营管理,提升银行效率。

(一)“黑箱”的内容

“黑箱”分析方法分为不打开“黑箱”方法和打开“黑箱”方法两种。不打开“黑箱”的方法就是不影响原有客体“黑箱”结构,通过对“黑箱”外部的输入输出变量的研究得出关于“黑箱”内部的情况,探求“黑箱”的内部结构,根据“黑箱”已知的输入和输出及其动态过程建立模型,提出假设,证实假设。它从综合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某些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系统,或至今人们尚不能分解的系统,或在分解系统的过程中会严重干扰本身结构的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打开“黑箱”方法是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局部),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行为方式和机理进行研究的方法,它有助于人们认识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银行内部结构系统比较复杂,不能分解,在分解系统的过程中会严重干扰本身结构,故本文采用不打开“黑箱”的方法研究商业银行效率。

根据控制论原理,要揭密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黑箱”,发现银行效率生成的真实情况,揭示各银行之间效率的差异,必须从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分配和管理方式等输入变量(可控制变量)找到突破口。

1,资本和技术配置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效率。资本与商业银行的效率紧密相关,资本本身是对银行运作的一种投入,对其进行恰当投入有助于提高效率。商业银行资本投入可分为技术资本和非技术资本。深入分析资本对银行生产力的影响,可以构造以下生产函数:U=β0Cβ1Kβ2Sβ3Lβ4。其中,u是商业银行总产出,C是技术资本的投入,K是非技术资本的投入,S是技术人力的投入,L是非技术人力的投入,β0、β1、β2、β3和β4为总产出相关的弹性系数。

2,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效率。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架构中,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设计合理优化和配置人力资源,运用科学测评方法定量考评企业组织架构中的横向管理部门和纵向分支机构以及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个人的经营业绩,并按照业绩衡量结果和合理配置约束机制的体系总称。大量实证都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业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低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有可能造成银行低效率运行。

3,管理在将“原始投入”转化为“有效投入”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将管理作为生产函数中的可变量,纳入商业银行生产函数:U=f(K*,L*,G)。其中,K*和L*分别为经过调整后的资本和劳动力(根据资本功能大小和劳动力熟练水平调整),G为受管理因素控制的变量,用于衡量某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角色不仅限于生产函数中的一个控制变量,它将人力、技术和操作程序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影响着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数学形式变为:U=aK*L*G。

商业银行的产出与收益(或价值创造)之间的联系是很复杂的。但无论如何,银行服务质量与收益之间的联系绝非用“多少美元/单位质量”所能衡量,管理的作用就在于揭示服务产出与价值创造的联系。

商业银行的“原始投入”往往是有限的,管理决策注重于创造“有效投入”,先进的设备只有将其与生产技术相结合,人力资本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创造价值,管理决策在将有限的“原始投入”转化为“有效投入”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黑箱”的框架

生产流程是指某项工作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各项投入以达到既定产出目标的方法,见图2。对商业银行来说,生产流程可以指支票账户的开立方法,这一流程所消耗的投入有劳动力(柜员)和资本(含信息技术),其产出账户的开立,同时也给客户提供了便利。生产流程包含了业务处理的各步骤、各步骤的顺序安排、所涉及人员的关系定位以及所需技术。

从过程分析的角度看,生产流程就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机制,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商业银行投入的资本、劳动、技术与管理为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黑箱”的内容,银行生产流程则是其“框架”。要针对某一生产流程确定恰当的投入并不容易做到,重点在于如何有效使用这些投入,即怎么样来设计“黑箱”本身。只有借助于生产流程才能将“原始投入”(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转化为“有效投入”,从而达到既定的产出目标。研究表明,对于规模较小的银行而言,它的技术升级或兼并活动相对较少,有助于其业务处理流程逐步、协调地完善,因而整体效率略高于规模超大的银行,业务持续性要更高。同时,技术完善程度影响生产流程效率,技术功能越强,银行效率则越高。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分配、管理方式及生产流程直接影响银行效率。要揭开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黑箱”的秘密,提升银行效率,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1)将银行产出与其现在或未来的盈利战略结合程度;(2)银行选择最有效的银行生产流程(生产函数)能力;(3)在既定的生产技术下,银行将“原始投入”转化成“有效投入”的能力。

三、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模型及实证

(一)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模型

此模型拟合优度较高(为0.98),F值较大(227.86),通过检验,各解释变量在2%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将估计方程(3)代入效率生成模型(1)可以定量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规律。在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模型的产出估计方程(3)中,资本(K)和劳动(L)以及管理(G)对产出(u)的影响参数分别为0.35、048、0.37。给定资本(K)和劳动(L)及管理(G)的投入数量,根据产出估计方程(3)可以求出中国商业银行的产出(u),将产出(u)与成本(C)进行比较就可以求出该银行的效率。

四、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对策研究

根据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研究结果,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的管理,控制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黑箱”。

1,适度加大资本投入,扩大资产规模。实证分析表明,资本投入与商业银行总产出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35)。资本是对银行运作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投入,但要在保持资产有良好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加大资本投入。我国商业银行要通过各种途径扩充自有资本,增强竞争实力,其中包括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吸收非国有资本、利润积累、政府注资和营业税返还等方式提高一级资本,还可以通过发行次级长期债券增加附属资本,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努力提高资产质量。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管理

一、在商业银行中资产负债管理的策略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目标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润,通过多种金融负债进行资金的筹集,经营对象是多种金融资产,通过对负债的利用创造信用,同时向顾客提供更多类型的、综合性的服务。由于运营的事物为货币资产,所以,其需要严格遵照流动性、安全性及盈利性三方面原则。期间,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流动性是保证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进行平衡的杠杆,是实现盈利性的一种必要手段,将流动性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是成功运营的重点;安全性是获取收益的保障,商业银行需要基于相应的安全及流动性基础上,对最大限度的利润进行追求。

在商业银行中资产管理是一种传统的管理办法,资产流动性在管理资产期间发挥较为关键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银行的业务获取了一定发展,理论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是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性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在对金融进行创新期间,管理负债理论是后形成的一种概念,核心内容为利用资金的介入方法确保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提高银行的经济收益。在进行负债管理期间,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可以获得银行的流动性,此外,银行的流动性也可以通过向外借贷获得,而且随着借贷领域的不断扩大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负债管理业务不需要确保很多高流动性的资产,其部分资金能够被应用在资产内,进而增加银行的经济收益。

不管是从资产管理方面来看,还是从负债管理方面来看,安全性、流动性及盈利性方面的协调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年来西方国家一些商业银行把运营及管理的工作重点防治在对负债资产进行综合管理,依据资产同负债间的关联,全面、合理的对资产负债实施管理行为,主要的思想是将负债与资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紧密同差距或者缺口相围绕,利用调整资产的差异及负债双方,从而实现合理分配。

二、对资产的负债比例进行管理活动

(一)管理资产的负债同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存在哪些异同

二者的区别不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主要依据的是中央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针对商业银行实施的一种监管措施,为了使金融业的公平竞争和稳定健康经营得到保证,它主要注重对商业银行中各项业务的约束。在充分尊重“三性”相统一的标准前提下实施信贷资金的运转,最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具体操作期间,需要同时给予资产同负债双方的利益以关注,因此,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可以视为资产的负债管理活动;二是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工作指的是利用信贷资金形式期间关联及限定资产负债项目的方法,规定相应的比例,从而对整体资金信贷的运营行为进行控制,因此,其可以视为一种较关键的管理措施。管理资产的负债需要同银行及股东的利益围绕在一起,从而确保其稳定提高,把银行中的负债资产表同账户实施统一化管理;三是管理资产的负债可以视为一种微观管理的形式,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其内部运营的状态及决策进行掌握的一种管理方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一种宏观的管理手段,它一方面方便了商业银行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另一方面是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一种有效手段。四是在“三性”中,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相比,更加强调“安全性”。

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前提下对资产的负债进行管理,一般来讲,管理资产负债的形式有很多,其被广泛运用在管理资产负债比例方面。由理论角度来看,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起源于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二是资产的负债管理工作同资产的负债比例管理工作之间存在交集,想要确保资金流动稳定与安全,就需要确保商业银行在运营期间满足相应的标准规定,从而更好的促进银行发展。

(二)商业银行在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的内容

经过对上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商业银行在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期间,包含的内容有:商业银行自身的运营增强以后,就需要相应提高资产的效益及质量,并且保证流动性、安全性及盈利性,对三者进行优化,逐渐变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民银行充分借鉴国际惯例,站在中央银行的立场修改此项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需要注意的内容有:安全方面管理、总量方面管理、效益方面管理及流动方面管理等。

资产负债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要制定出一套控制指标,这套控制指标能够体现安全性、盈利性以及流动性之间的比例,还可以协调负债与资产之间的关系。资产的负债比例管理应该得到大力的推行,取消规模控制,执行一种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管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比方说企业要实行自主经营,商业性的业务与政策性的业务之间应该进行分离,银行自我管理的改善,利率的形成应该实现市场化等等。

三、在商业银行中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对于资产的负债比例管理工作来讲,其包含两个层面,即宏观与微观。由宏观层次来看,其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比例实施管理活动,这种管理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监控的一种管理;另一个层次是在商业银行中自控性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实际的运用中,一些人民银行支行中的相关人员在潜意识中将商业银行的负债资产比例管理工作当做是人民总银行的工作,管理监控活动是由人民银行的总行落实的;部分人员将负债资产比例的管理工作是为商业银行本身的控制管理行为,主要应该由商业银行实施。在商业银行的内部,尤其是一些经营性的分支机构,对于资产负债比例的理解比较刻板,处理不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比例指标体系存在不可操作性和不完整性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人民银行支行对辖区内的商业银行进行考核,考核的前提是要以各商业银行总行的分解指标为依据,然而在现实工作期间,没有分解指标,人民银行的分行仅把商业银行的指标作为依据进行考核,考核指标的高效性降低。其实因为总行汇集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因此,监控指标指的是全部资本类指标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中都不适用。在管理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工作,能够高效稳定商业银行的运营。然而,由于各地商业银行的环境存在差异,这种标准对于各商业银行来说都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因此,为了维护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与竞争,各地的商业银行需要依据中央银行确定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标准开展工作。

(三)外部环境的制约

政府的行政干预对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顺利推行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商业银行是一种经济实体,而且是独立的,但是行政干预是避免不了的,银行如果不行自由的行使金融,自身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很难得到有效推行的。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商业银行的利益,危害商业银行的盈利特性。

企业经济效益差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现阶段有很多国有的企业经营效率非常差,负债率很高,但是偿还能力很低,这种情况的存在使信贷资产处于不断恶化的情形中。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融资的渠道非常广,不需要过多的贷款。其也就变成了银行不愿为经济效益较低的企业发放贷款,然而,仅有效益较低的企业才需要贷款,而效益较高的企业并不需要贷款,银行互相争抢为其房贷,就很容易让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难以保证,也得不到高利润,进而加重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困难。

对于金融市场来讲,其系统上部完善,济南对资产的负债结构进行调整。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不完善的发展阶段,在商业银行中的资产负债故那里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机制,比例与结构的管理非常难。

四、结论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追求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性的统一之在坚持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的一种统一。面对现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加强自我监督,保证商业银行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芳,胡日东.属性数学在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2).

[2]冯国富,刘洋,原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探讨[J].民营科技,2008,(4).

[3]崔瑾.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问题初探[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4).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6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一旦一家银行发生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就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银行的安危存亡,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都至关重要。

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发生了流动性危机,迫使大批银行倒闭清算,以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金融经济稳定威胁极大,必须加以重视,加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流动性管理被商业银行视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点。早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流动性管理又逐渐过渡到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平衡流动性管理等几个阶段。

1.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流动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多为短期资金,所以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商业贷款理论提出了满足银行流动性与进行资金配置时应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结构,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银行资金配置过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贷款上,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二是没有考虑短期贷款的偿还能力也是相对的,一旦遇到严重的经济衰退,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无法收回。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大量银行就是由于存户挤提和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

(2)资产转换理论

1930年代大萧条后,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产转换理论开始流行。这种理论强调银行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保持一定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为流动性需求做准备。当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银行所持现金时,可将这部分资产迅速变现以保证其偿付能力。资产转换理论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限制,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了盈利性。但也有其缺陷:一是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发挥;二是变现流动资产的能力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最终也可能影响到流动性预期目标的实现。

(3)预期收入理论

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复苏发展,产生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长期性资金需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取决于其预期收入,而非贷款期限的长短,银行据此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贷款。预期收入理论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促进了银行业务多样化,但也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在整个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会大大增加银行的风险。

综上,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和当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相关联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战略是一种较保守的战略,规模较小的银行通常实施的是这种管理方式。

2.负债流动性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给商业银行传统稳定的资金来源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一巨大的筹资压力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改变以往的以资产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置策略,而转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其核心是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转变为主动负债,积极从事金融工具的创新开发,开拓资金来源,通过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减少流动性资产的储备量,将资金更多的运用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提高了银行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负债流动性管理所依托的是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对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十分敏感,一旦市场出现振荡波动,银行可能无法在市场上筹借到资金;二是货币市场对筹资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也极为敏感,当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并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时,市场却可能不再愿向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就可能演化成流动性危机。

3.平衡流动性管理

从上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分析中可看出,前者储备流动性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后者依赖借入的流动性又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19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策略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科学。平衡流动性管理是一种相机抉择的资金管理方式,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协调管理,达到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突发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备,一部分可通过与往来银行或其他资金供给者事先达成的信用安排来解决;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需求,则由短期借款来满足。期限远一些的流动性需求须加以规划,在需要时,可通过将部分资产变现来满足流动性,也可通过主动负债,如创新存款工具等方法来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业务的开拓、金融工具的创新,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方式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增加盈利能力的、更加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实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合理性

负债是银行经营的基础,而由负债产生的风险也是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因此,负债的规模以及结构是否合理是银行能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银行管理理论中心向负债偏移,随后产生了多个负债管理理论,经实践证明,科学的负债管理理论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采用合理的负债管理方法,调整负债规模和结构,也是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的。

一、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应用现状及其必要性

负债管理理论是指银行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是一个逐渐发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最初的单纯从负债角度的管理演化到资产与负债综合管理的阶段,结合经济发展的特点,切合银行业的特性,从而不断提高银行的有效运行,促进银行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充分发挥。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来看,长期以来,银行发展的模式是历年上缴,少量留存,使得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束手束脚,后劲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而影响了自身的资金实力。其次,我国银行业没有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与存贷款的管理运营机制,不考虑存贷款的结构,盲目扩张存贷款规模,缺乏有效的风险消化机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冗多,使得银行在资产失衡的结构中超负荷运行,进而严重制约着以银行为主体的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完善银行自身有效的负债管理机制,不断寻求与完善符合中国银行发展特点的负债管理模式迫在眉睫。我国从1994年开始在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旨在使商业银行的三性能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兼顾。经过多年实践,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的相关学者对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研究。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起步晚,发展较慢,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甚完善。因此,在负债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分析我国银行存款发展的特点,总结其规律性,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并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社会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迅速,银行业负债资金来源以存款为主,自主负债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我国金融机构近几年来负债的基本情况:(单位:万亿)

上图选取了近四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负债情况的相关数据。由于我国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主,所以上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我国银行业的负债发展状况。从上图可以看出,负债资金来源合计数在近年来的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其总量还是在不断增加。非存款性负债在近年来也有所增加,虽在2010年起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在2011年却是实现了飞速增长,增长率更是高达18.5%。从近几年我国的金融发展形势来看,其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其存款规模的增加也日益艰难,多数存款也一直牢牢掌握在四大国有银行手中,因此,对资金来源另辟蹊径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从国内关于银行负债管理方面的研究来看,各路专家一致提出的负债有效管理的理念为:商业银行要想健康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改变负债的被动性,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对央行负债、同业拆借以及协议存款等方式加强负债的主动性,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因此,主动性负债将成为商业银行能否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屹立不倒的决定因素之一。

以上数据是我国国有银行2001~2006年主动负债与存款总额分别为占资金来源的比例,由于数据统计来源的相关技术问题以及个人获取数据的限制,数据未得到有效更新,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主动负债发展的大体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占银行资金的比例从2002年的14.88%增长至2006年的15.89%,期间也有较小幅度的波动,(下转第340页)

(上接第338页)但从其具体发展过程来看,其主动负债所占比例一直徘徊在14%~15%之间,没有较高幅度的变化,并且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结合今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所占负债资金来源的比例(图3),我们可以看到,从2008年~2011年,存款占负债资金来源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比例接近90%,并且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负债资金来源仍然依赖吸收存款,其主动负债所占比例较低。

结合图1的非存款性负债的增长率和图3的存款占负债资金的比例来看,我国主动性负债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在负债资金来源总量上还是处于劣势,商业银行主动性负债意识较弱,存款性负债还是银行获取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

三、我国商业银行负债合理性分析

从以上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负债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其规模来看,其负债总额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增加的趋势有所缓和,但负债仍是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从其结构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的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其主动负债在银行负债资金所占比例较低,主动性较弱。

虽然银行负债规模的扩张在一定上有利于银行增加其资金实力,加强市场竞争力,但盲目性的扩张却对银行自身的发展却产生了一定负面作用。结合上述分析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来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存款规模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在存款的利用方面却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瓶颈。从其负债结构方面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单一,存款占据了大半江山,过多的存款来源大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抵抗能力,其过于严重的被动吸收存款也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国有银行具有不可撼动的实力,其吸收存款方面具有相当强的能力,在国内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实力。但放眼国际,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是有待加强的,不管是在企业竞争能力,还是在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科学管理方面,与国际上的相关大银行还是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想使我国金融体系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加强我国银行体系的科学管理,其中科学的负债管理理论的应用也成为完善银行体系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邓刚.我国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管理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4):82-84.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8

[论文摘要]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加之目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内、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般原则的分析,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以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对策

加入wto过渡期(5年)后,外资商业银行将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允许其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在指定的地区可享受国民待遇,这就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大门在入世五年后就将全面开启。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原来享受的保护将不复存在,其经营和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化理论主要是将跨国公司理论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相结合来分析银行的国际化成长。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通过跨国经营海外扩张,实现国内国际业务一体化发展,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分散风险,推动金融创新,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扩大对母国跨国公司服务,以及规避监管,降低税费负担,增加收益。

“引导效应”。这一假说最早由aliber(1984)提出,是较为传统的国际化经营学说。认为银行跨国战略是由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跨国银行的主要发展动机是配合国际贸易的进行。在主要的贸易伙伴设立分支机构可以使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从而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能力,银行也可从经营中获取稳定的中介收入。后来Gruber(1977)和aliber(1984)研究认为,银行国际化的目的在于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继续服务。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直接刺激了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这些银企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扩张带动了银行网络的扩大,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国际化。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83)和莱文(Levine,1996)的研究,认为跨国银行反过来又有引导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作用,即银行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有“跟随者”,又有“领导者”的功能。银行服务于贸易或海外投资,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海外业务量,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以使净利润有大幅提高的可能。

区位优势。这一假说是指东道国的独特优势,如管理体制、市场利率、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优惠,或是经营环境好于跨国银行的母国,从而对跨国银行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优惠,二是存贷款利差大,发展中国家出现较高利差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三是市场容量大,四是监管环节宽松,出现“严内松外”的现象,其监管制度不健全为外资银行的运作降低了成本。还有其他优势,如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低,或东道国政局更加稳定、金融体系更为安全等,均构成区位优势从而形成比较利益,推动银行国际化。

规避风险。资产组合理论说明,只要在资产组合中的不同资产收益率变动不完全正相关,则资产多样化(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同等收益率下的风险(主要是非系统性风险)状况。托宾和马柯维茨建立的资产选择理论可以证明银行国际化战略会有效降低银行资产组合中的风险系数,从而提高净收益。近年来,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力地支持了资产国际化可以规避风险的假说。赫斯顿(Heston)和罗曼豪斯(Roumanhorst)在1995年的研究中发现:银行资产分布在不同国家可以有效规避国别风险从而确保收益的稳定性。

获取银行综合优势。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Dunning)吸收了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等成果,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些理论都可以从银行的综合优势解释跨国银行的行为。一是声誉、经验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的所有权优势,跨国银行的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资产存量和银行网络规模上;三是内部化优势,这是指银行通过可控制的交易内部化取得利益,实现途径有资金的调拨定价、广泛的客户联系、广大的信息网等等。

银行体系重整。银行体系的改革和重组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都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1996)认为,对国内银行体系的改革有三种思路,一是准入方式,准许新的银行自由成立,并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多数金融体系落后或初始金融条件恶化的国家(如俄罗斯和拉美各国等)应选择准入方式;二是整顿和复兴方式,即对现有银行系统进行改良,多数原有银行体系完好且公众信任度高的国家(如波兰和匈牙利等国)应选择这种方式;三是准入与整顿复兴并举方式。一般而言,在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的进入受到各国法令的严格限制,所以它们会静观其变,等到东道国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后,相关金融改革措施出台、市场开放之际,借收购等手段强行进入。因为此时进入不仅不会存在严格的限制壁垒,而且可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市场机会。

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的必然性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入wto后,银行业将逐步向外资开放,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挑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顺应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客观需要。截止2004年6月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7万家,实际使用外资5353亿美元。银行业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业,必须适应国内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要求,在境内外提供全面的融资、支付和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应对金融竞争国际化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国政府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管制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的重要竞争力量。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如果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业务、服务以及工作效率、人员素质等不能向国际标准靠拢,就会失去客户和市场,乃至淘汰出局。

商业银行国际化也是适应金融规则国际化的现实需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国际统一的游戏规则运作,是我国金融业融入世界经济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前提和基础。

转贴于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重点是将其推向市场,转变为合乎市场规律要求的商业化运作企业,以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主承担其经营风险。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高负债率,使之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便要求国有银行在体制改革之初就确立国际化的目标,参与国际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逐步转变运行机制,改造自身,真正成为具有现代公司治理体制的商业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机构的国际化、股权的国际化和部分业务的国际化方面有所改善,但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因此,有必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

内部因素。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管理,表现在管理理念的落后,管理体制的陈旧,管理技术的落后,管理机制的钝化。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改进,归根到底来自管理,商业银行要实施跨国经营,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如果管理跟不上,出去还得退回来。

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大的环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未完成,市场目标仍未完全实现,世界许多国家便以此为借口,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为中国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弱,国际信用等级低,从而限制我国银行的进入。另外,目前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也使得竞争对手的数量、实力远远超过想象。资本约束又是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速度情节”和“规模冲动”,累计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风险,资本金严重不足。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遭遇寒流,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已见端倪。如何在资本的硬约束条件下,用有限的资本支撑相对多的规模,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将是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大现实难题。

中国商业银行进行跨国经营,面临风险很多。但作为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一是市场风险,如何在海外与对手竞争,是否具备足够的实力。二是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面临着不被信任的风险,而且资产也面临着成为不良资产的风险。三是运营风险,能否在管理文化上融合,能否控制经营管理权,有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很高的管理水平管理海外机构。四是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业潜在的危险就是负债高度流动,而资产是越来越不流动。而一旦丧失流动性,会引起“挤兑”,影响银行信誉,而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要提高流动性比率。五是政策法律风险,东道国的法律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六是监管风险,监管环境不同于国内,面临着歧视。

实施对策建议

西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存在着诸多优势。在我国,一方面,商业银行业面对着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国际化又面临诸多风险和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在满足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比率,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实施策略。

循序渐进策略。国际化的目标是一个长远计划,需要逐步创造条件,包括熟悉法律和国际金融业务,培养国际人才,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步骤可能要走一条股权国际化-业务国际化-机构国际化-市场区域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次序。

地域拓展策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国际化地域应分以下三步:首先在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开展业务。一则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二则也可以向领先的同行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其次重点放在发达工业化和新兴的工业国家,在这些国家有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和政治环境,风险较小。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可以面向东欧等转轨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以上的步骤中,应以华人居住区为主。地域扩展更多地要通过“并购”实现,透过花旗和汇丰的成长轨迹,我们认为并购是商业银行成长的关键推动力,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并购是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然并购从国内开始比较稳妥,可以为海外并购积累经验和打下基础。

组织完善策略。首先要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借鉴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使银行真正成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金融企业。在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股权国际化是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增发股票,相互换股等方式,改变产权结构,和取得自身规模的扩大。对于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善,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业务创新策略。在目前经济自由化的浪潮下,符合国际化的混业经营趋势,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地实现经营业务的多元化,不断创新,在变化中求发展。在业务的创新中,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技术和产品,对产品和业务的筛选也很重要,并不是什么业务都能赚钱,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跟踪移民和跟踪贸易,率先发展自己熟悉的业务,并控制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

1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概念界定

流动性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主要包括两大类:市场的流动性,企业的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各经典教科书,以及实务中的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本身都有不同的说法:

一家银行,在其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成本得到可支用现金,该银行就被认为是具有流动性。

——peterS.Rose,CommercialBankmanagemengt

银行的流动性,指的是一种再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一种足以应付各种支付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

由此看见,虽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各异,但实质基本一样,即为一种可以及时、以可接受的成本获得流动资金支配的能力。

2金融理论中的“流动性”

(1)早期的流动性研究是在经济学领域基于交易成本而提出的,进而在不同的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分为资产流动性、市场及机构的流动性等方面。

①资产流动性。在资产流动性方面,主要是基于资产变现能力的流动性研究。自凯恩斯以来,与资产的“可交易性”直接相关的“变现能力”,是金融学界对流动性概念最常见的一种解释,即“当经济主体可以在承担较低交易成本的条件下,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时,这种资产就具有流动性”。在经验分析中,这种流动性的测度主要是通过资产买卖价差来进行计量与比较。提出了一个流动性的评级方法,运用三期模型来分析,给出同一状态下的两种资产组合转换的交易费用的向量表达,如果两个原资产组合a和B可以转换成同一资产组合S,其中B是a的线性组合,则可以说明a的流动性不小于B的流动性。剑桥大学的Haan教授指出流动性与资产转换前期购买资产所需的成本相关,并提出度量流动性的一个t指数,用于测度一个经济实体为避免将来的资产转换费用而愿意放弃的财富的最大值。

②市场流动性。在市场流动性研究方面,主要是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市场流动性既和资产流动性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金融微观结构理论中的市场流动性指的是“一个流动的市场是参与者能够快速变现的市场,大宗交易对市场价格仅有较小的影响”,即交易的可立即执行性、交易得以实现所需要的成本以及对交易的缓冲能力等等,其刻画主要通过紧度、深度和弹性三个指标实现。

③机构流动性。在机构的流动性方面,Byrant和Douglasw.Diamond和philipH.Dybvig在两篇旨在研究银行存款契约以及银行危机的经典论文中提出的流动性需求模型,可表述为:当经济主体在想实现消费的任何时候,如果某项资产能使这种需求在跨期优化中得到满足,那么这种资产就具有流动性。

Diamond与Dybvig从微观角度分析银行的流动性,合作开发了一个用于证明银行的存款合同可以提供一个比交易市场配置更优结果的模型,在模型中解释了银行是如何吸收存款的。投资者面临着能够带来流动性需求的隐藏风险,发现是银行挤兑引起了真正的经济损失,并研究了能够阻防止这种挤兑的存款合同,政府提供存款保险会导致较优的配置结果。

Kaufman在其关于流动性和银行失败的模型中认为,在买卖双方关于资产未来价值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原始资产是不流动的,这种非流动性,与消费者的流动性需求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银行业,从而带来了流动性危机。mishkin证明了银行机构的存在可以减轻逆向选择所引起的非流动性问题。当银行失败时,流动性需求增高,同时生产也就降低。Douglasw,Diamond和RaghuramG.Rajan论述了银行在企业家对于存款人的流动性冲击的缓冲器作用,一方面肯定了企业家的博弈能力,另一方面也强调正是银行资本结构的脆弱性使他可以创造出流动性,并使得借款人可以从存款人一旦受到流动性冲击导致项目资产清算的风险中解脱出来,从而,原本企图防止挤兑的一些稳定性政策,如对资本金的要求,转换的暂停都可能减少流动性的创造。

(2)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流动性资产,包括短期的存款和证券、长期可买卖证券,抵押资产情况,对贷款出售或证券化的能力,中央银行的流动性工具以及其他资产流动性的资源。作为负债经营的产业,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来,一方面反映了银行的清偿能力,即该银行所拥有的债权是否足以抵偿其所负担的债务,另一方面就是流动性的问题,也就是说银行的现有资产能否应付到期的债务。对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分析集中在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以及资产特征的分析上,其中都会包括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负债期限结构、履行到期债务的能力等。对流动性分析还包括资产的变现能力分析,其中包括资产本身具有的流动性、资产强制出售的流动性等,这是银行履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银行功能的研究上,Bryant、Diamond和Dybvig开始强调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服务功能,指出银行是把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具有流动性的资产。由此出发,Diamond和Rajan在研究银行流动性创造时,在金融脆弱性和挤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得出银行的资本率对流动性的创造起到了抑制的作用。而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上,allen和Gale基于风险吸收理论出发,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银行的资本率和流动性的创造是成正比的。银行创造的流动性越多,为应付储户提存而需要出售非流动性资产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越大、越严重。银行资本越雄厚,对这种风险和损失的承担能力就越强。得出类似结论的还有Diamond和Dybvig,allen和Santomero,尽管许多银行学说和规章制度是以脆弱的流动性转换模型为基础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坚实的经验基础。akashDeep,GuidoSchaefer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美国商业银行的数据,以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规模大小的不同来衡量流动性转换的金额,研究结果显示转换的数量很少,存款保证在推动流动性转化中有一定的贡献,因为存款保证金能够替代了大多数没有保证的资产,扩张储蓄和贷款却没有相应的效果;相反的,贷款组合中的信用风险却阻碍了流动性的转化。

3流动性管理理论中的流动性

另一个角度来看,对银行本身的流动性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流动性管理的分析上。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最后发展为较为成熟的资产和负债相结合的理论。

3.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转换理论)

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最初是使用的资产流动性管理,也就是银行从资产方面“储存”流动性。该方法又大致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银行的商业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可以说是具备流动性的特点的,倘若借款人能够按时偿还贷款本息,那这部分资金就可以作为流动性资金来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以及新增的贷款需求,只要银行能够正确选择贷款组合,再配之一定的有效投资组合,银行就能保证其资金流入能够满足流动性需求。但是这种短期贷款组合往往因其期限较短而收益性较差,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并且,由于该理论产生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期阶段,经济相对平稳,尚未出现整个经济环境的波动,所以未能考虑到贷款偿还的外部经济条件,一旦出现经济严重衰退或萧条,则哪怕是短期商业贷款也未必能保证按时偿还,违约率的增长仍然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之中。因此,当20世纪30年代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萧条的出现使得该理论无法再适应新的情况,从而资产转换理论应运而生。(2)资产转换理论。

该理论不再只认定短期贷款的流动性,而是认为银行的流动资产都可以用来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这里的流动性资产是指那些能够在发育良好的市场上以合理稳定的价格迅速变现的资产,一般情况下,政府债券、逆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等都被银行作为流动性资产的主要形式,同时长期贷款也可以在日渐成熟的二级市场转让从而变现,因此银行是否能在二级市场上变现流动资产或转让未到期的长期贷款成为银行流动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仍然是未考虑流动资产变现的外部经济环境,当经济增长时,贷款需求的增加会使得市场利率提高,此时债券市场利率下降,因此变现债券类的流动性资产机会成本增大,会影响银行的盈利。

(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将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和客户的预期收入相联系,认为客户的预期收入与其是否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有关,只要银行能根据客户的预期收入来安排合理的贷款组合就可以避免发生流动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但是仅凭银行主观推断客户的预期收入未免增加风险,而且客户的未来收入会受到整个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往往又具有不确定性,客户未来收入的波动也会影响其还款能力,从而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

总的来说,资产理论就是要使银行将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一旦发生预期之外的流动性需求可以立即在二级市场上以合理价格转让这些资产,迅速变现。对于银行经营来说比较安全,也有利于维持客户的信心。但是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持有这些流动性资产就意味着放弃高收益的资产,即存在机会成本;②变现政府债券之类的流动性资产往往会对银行的信誉,客户的信心有不良影响;③变现资产会有一定数量的交易成本。

3.2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盛行,其主要思想就在于不是通过单一的资产来储备流动性,而是倾向于从负债方面来进行流动性管理。它认为持有现金资产和变卖流动性资产并不是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唯一方法,银行可以通过在货币和资金市场上主动负债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这样就可以保证一定的盈利性,而且在市场资金充裕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借入资金。但是这种做法的风险较大,一旦市场出现动荡,银行就可能到期不能筹集到相应的资金,从而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