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7:49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迅速,我国传统经济时代收到冲击,经济时代不断朝着知识化系统化发展。科技信息技术不断投入企业生产,传统经济时代无法精确纪录无形资产,无法准确核对公司账务,不利用记录企业实际投入成本,以及收益情况。再加上,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企业生产销售的重要动力和要素,需要企业重视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工作。本文针对无形资产起源以及相关概述,分析无形资产对企业生产的重要性,根据我国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探析现行我国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关键词: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概述;改进意见

一、无形资产核算的含义

我国采用的无形资产采用会计理论和会计计算方法根基于杨汝梅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在我国的译本是由国内著名的会计学家施仁夫翻译的,并在1926年发表于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立信会计丛书》,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并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无形资产是强化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企业重视核算无形资产,能够实现国际会计管理趋同。无形资产是企业生产销售成品过程中,所租赁使用的人力、物力以及科技资源,实现生产、管理、销售,这类型的资产是看不到具体物态形状,属于非货币长期无形资产。从直观区分角度出发,可以将无形资产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辨认无形资产,另一种是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在可辨认无形资产中有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使用权、著作权。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则包括商界经营信誉,主要是指企业从产生发展以来,在行业内取得的口碑、信任度等综合得出的。当前,企业能控制计算无形资产。第一,依靠无形资产投入成本能够被精确计算;第二,无形资产整个生产销售环节产生的收益,有可能流入企业。这就需要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掌握无形资产的使用权,例如,与其他企业合作时,通过签订合同,保障企业拥有和使用无形资产的权利。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全方位登记,无形资产使用具体时间和维修保养次数,企业生产成本有着明确的记录。此外,企业有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收益入流倾向,有专业部门对无形资产进行分析研究,在使用期限内对无形资产产生的生产成本已经收益进行准确的预算。一些企业往往忽视无形资产提供的效益。例如:机械生产效率远远高于人工生产效率,直接增加了产品数量,企业拥有较大的变价空间。这就是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无形资产核算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无形资产核算的必要性

机械设备样式和性能不断丰富,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企业生产向着先进化、自动化发展,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利用大量的科技进行管理,采用大量的机械代替人力生产,引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如果,沿用以往传统会计核算方式,无法计算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所利用的无形资产产生的成本,更无法统计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需要“踏出”传统生产经营,“迈向”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注重对无形资产进行精细核算,只有通过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精细核算,才能全方位了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得出最真实的财务报表。由此可见,企业可算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无形资产核算的可能性

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采用的机械设备,企业有专业部门管理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管理,选取性能质量优良合格的设备,从设备投入生产时间开始,工作人员详细登记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维修、保养所花费用,在一个生产销售周期结束后,根据员工所做的记录表,在年度总结核算过程中,减去机械设备所花掉的费用。此外,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采用科技设备进行控制管理生产,例如:计算机控制设备,企业工作人员将工作程序用C语言编程,指挥机械设备工作程序,随着生产技术不断更新,企业需要向外界进行购买新型操作技术,各种技术是无形的,被重新记录在计算机中,但是该种技术具有使用权,企业在引进这种技术,往往向版权方购买使用权,获得允许后才具备使用技术的权利,在此过程中,企业花费高额资金购买技术,以及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系统,这些费用都属于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此外,要充分考虑无形资产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收益。首先,需要将机械生产效率与传统人力生产方式的工作效率进行对比,得出机械生产高于人力生产那部分效率。其次,根据比例计算出,多生产出商品的数量。最后,商品预售价格减去商品成本,乘以多出的数量,所得的积就是机械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企业在计算销售成本和收益时,充分考虑无形资产。由此可见,企业设定专业负责小组,对企业中的无形资产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能够有效统计无形资产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花费数额。对新型经营方式而言,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具有可能性。

三、我国无形资产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

1.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狭窄

由于,无形资产具备“无形”的特点,企业会计部门在计算核对无形资产时的范围较为狭隘。例如:企业会计部门在记账过程中,会根据机械部门的机械记录表,核算在生产过程中,购买机械以及保养维修机械所花费用,在总收益中减去这一部分的费用。往往忽视,机械设备代替人力生产后,提高生产效率,在同样生产时间里,能生产加工更多商品,商品价值量降低,有着更大的降价空间,获得更广阔的销售市场,这就意味着,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会计部门往往忽视机械设备带来的效益。计算机科技手段也面临这种窘境,程序语言是“看不到”“摸不到”的物体,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编程,设计出适合生产的工作语言,指挥机械进行自动化生产,机械生产编程语言的不断更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就是企业往往忽视的收益部分。由此可见,企业会记录有根据的成本输出,往往忽视无形资产潜移默化增加的经济利润,会计部门规定的无形资产核算的范围十分狭隘。

2.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不够全面

无形资产都是通过研发研制得来的,不是具体可见的实物,但对整个生产销售环节起着促进作用。当前,企业缺乏对自创无形资产的认识和意识,且对评定无形资产条例和机构陌生。这种现状,一是对企业成员研发能力的不重视,二是忽视无形资产对整个生产销售的重要性,其次无法准确计算分析企业销售业绩以及经营收益,最后企业负责人忽视研发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企业职工墨守成规,不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样整个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最终不适合市场需求,被市场淘汰。

3.无形资产的计量不合理

我国对无形资产的计量有明确规定,但是当前一些企业无章无序生产,计量工作不合法,既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也违反我国税务条例。一些企业购买的无形资产,没有做详细记录,也没有保留详细账单,作为记账根据。我国明确规定,无形资产需要用真实货币支付,如果企业不采用真实货币购买无形资产,需要根据国家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规定的程序,记录无形资产的价值,往往一些企业生产者忽视该项工作,忽视省略无形资产价值。此外,一些投资者甚至爱心捐赠人士会像企业捐赠一定的无形资产,一些企业面对价值加大的无形资产,往往不会对其进行审核,采取直接收取利,而一些无形资产无法提供具体真实的凭据和税收收据,无法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此外,一些企业负责人在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团队,共同研发创造的无形资产,例如,自己特色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部分企业负责人对自己企业研发的无形资产,并不重视,不申请专利,既不能获取研发使用的费用,也不能合理估价无形资产价值。

4.无形资产披露的不足

一些企业负责人忽视无形资产披露工作,部门职工缺乏了解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使用过的无形资产的信息,也没有具体企业自身具备的无形资产的使用状况。企业不公开无形资产情况,不利于调动职工生产工作积极性,严重妨碍了企业发展。此外,对无形资产不进行披露工作,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职工忽视无形资产的心理,偷改账目,从中牟取暴利,企业账务出现亏空,属于违法犯罪现象,危机企业的生存发展。

四、对现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改进建议

1.扩大无形资产要素范围

首先,企业负责人向职工普及无形资产重要性以及评定标准,这样职工在生产过程中重视研发并发现无形资产。此外,职工了解评定无形资产相关程序,了解资产需要经过国家认定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公证环节,并依据资产评估方法严格核对,预算无形资产价值。其次,改变以外对待无形资产的看法,不仅仅局限于机械设备,计算机编程语言,现在先进的人才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专业领域的设计人才,能创造出新的无形资产,为企业生产提供新动力,新的设计理念,最终促使企业成为行业内翘楚。最后,企业加强对职员的培训,让职员了解最新生产资讯和技术,潜移默化加强职员对无形资产的重视。此外,企业鼓励职员进行研发,挖掘新的生产动力,研发新的无形资产,并对其进行嘉奖,这样能调动职员研发无形资产的积极性,促使整个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上下级团结一致,为企业利益共同努力。

2.将研究开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

将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也就是说:企业鼓励职工将拥有的无形资产投入企业生产活动中,职工也成为企业股东,这样能够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里无形资产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技术或者管理科研人才,无形资产成分丰富,只要从根本上有助于企业生产销售的生产要素,通过公示部门认证,具备证书,都属于研发费用的有条件资本化。此外,企业要对这类为无形资产设定一定的“门槛”,首先,该类产品通过专业部门审核认证,是其所拥有的合法资产,有着明确的使用权利和使用年限。其次,充分考究该类无形资产是否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生产力提高。最后,经过企业董事会投票和商议,决定是否将其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3.无形资产计量的关键问题是计量基础的选择

企业评估无形资产价值需要有一定的计量基础,无形资产通过于准去的计量进行比较,能够准确得出无形资产准确的市场价值,获得准确的销售经营情况。首先,企业如何选定准确的计量标准,这是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企业要核对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明确所有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并且详细了解无形资产使用的时间和市场情况。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根据具体的市场信息分析无形资产的价值。其次,企业了解无形资产使用的时间和市场情况,可以根据市场上同类产品进行估量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无形资产使用时间里的市场情况,例如,每个时间段的收取税收情况不同,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会计部门分阶段计算无形资产上交的税款。最后,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信息,了解竞争企业采用何种评定计量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如果企业生产力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可选用评定计量低于市场要求。反之,当企业生产力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可将评定计量高于市场规定计量。一切要根据本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合适计量基础。

4.对无形资产进行全面披露

企业负责人带头重视对无形资产的披露工作,例如,统计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无形资产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购入花费资金以及上交的税款的具体账面,做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定期向职工公示;在每个生产周期都进行核对无形资产减值情况,确定账务准确无误;企业租用土地,必须具备合法契约,在契约中明确标有土地使用权限、使用年限以及租赁价格。此外,企业向其他合作企业出售无形资产,之间的签收合同以及相关账务,需要做成简明易了的账务报告。此外,企业要定期审核,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当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企业要及时向职工传达这一信息。让职员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本公司的无形资产使用现状。通过披露工作,企业职工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生产动向。一些职工向企业提供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股东,通过企业的披露工作,能够发现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自身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出发,研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销售业绩的方案,促使整个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团结一致,为共同目标不断努力。五、结语随着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生产销售的重要动力,也是整个生产环节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无形资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同一工作时间段,降低了商品的价值量,提高了商品的数量,有足够的降价空间,占据优越的市场优势。由此可见,无形资产对企业生产的重要性,这就需要企业会计部门充分掌握市场销售以及税收信息,准确核对无形资产信息,做出准确的账务,有助于研究整个企业生产周期的销售状况。

参考文献:

[1]徐炉清.不动产统一登记要做好顶层设计[J].房地产业,2013(10).

[2]余恕莲.无形资产评估[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蔡吉祥.无形资产学[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4]王维平.企业无形资产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李正春,张世福.《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制度设计[J].陇东学院学报,2012(2).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2

无形固定资产简称为无形资产,其由罗默等在新增长理论中提出:我国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企业中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形式存在的长期固定资产,其是企业在运转过程中或企业管理目标有的。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固定资产而存在的,目前国际上没有对其进行国际化的定义,但其在国际上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不具有实际形态的、企业合法拥有的、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使用价值的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医疗单位的无形资产有医院的知识、技术、声誉、医院形象等。无形资产的区分要结合医院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医院的B超机医疗设备及B超机的运行软件。医院购买B超机时,B超机的软件是与B超机一起被医院购买的,因为B超机的运行软件无法脱离B超机而单独存在,因此在购买时买卖双方已经对B超软件进行了资产对等交换,B超软件与B超机都应该作为医院的有形固定资产。再如医院的会计核算软件,医院使用其进行医院的资产核算与资产管理,其给医院创造了经济价值,但其不具备实际形态,因此其满足无形资产的要求,于是医院的会计核算软件应该纳入医院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范畴。医院的无形资产要根据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严格比对我国无形资产的定义,从而区分其是无形资产还是有形资产,以便于医院资产会计核算人员划分无形资产的范围,以利于医院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二、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知识,知识生产力的高低已经成了企业单位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知识生产力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方式有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拥有知识的专业人才、以管理知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以知识为依据的各种软件与机械设备等。目前知识等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越企业的有形固定资产。拥有较高的知识技术、先进的知识专利、良好的单位形象与声誉等丰富的无形资产的医疗单位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其他医疗单位。医院无形资产已经逐渐成为了医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作为医院为无形资产的基础,其是医院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的主动力。因此医院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无形资产。随着无形资产对医院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医疗单位进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就成了必然趋势。早在2006年,我国天津就举行了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齐聚国内外学者针对医疗单位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管理与发展等进行了探讨,以帮助国内外医疗单位适应无形资产对医疗单位影响越来越大的变化,促进医疗单位的发展,使医疗单位重视其无形资产,并了解其具有的无形资产的情况。无形资产是医疗单位不可缺少的资产,无形资产在医疗单位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因此探究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加强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以便于医院创造更多的无形资产对医院的发展十分重要。

三、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

医疗单位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一些医疗单位也已经开展了医院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但由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发展时间不长,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研究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以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十分重要。

(一)明确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范围

医院的无形资产主要分为六类,分别是医院医疗技术类无形资产,医院形象及声誉类无形资产,医院特许、专利、标识类无形资产,医院知识作品无形资产,医院信息资料类无形资产,医院文化、工作精神类无形资产。医院医疗技术无形资产的具体表现是医院的医疗技术及医院疾病诊断治疗康健水平,医院医疗技术类无形资产是医院的专有技术,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医院独有资产。医院形象声誉类无形资产是指医院的专科形象、专家名声、医疗水平及服务态度口碑、医院知名度等。医院的这类无形资产也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这些无形资产受到诋毁、扭曲、侵犯时,医院可以提起法律诉讼来保护医院的无形资产。医院的特许、专利、标识类无形资产指医院获得的荣誉、医院自主研发的医药而获得的医药商标或者由于医院的医疗技术较高而获得的特殊医疗诊断的权利等。医院知识作品无形资产有医院医疗管理人员及医院其他职员根据相应知识创作的文章、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研发的医院需要的各种软件等。医院信息资料类无形资产是医院长期运行而积累的医疗经验、医院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医院收集的市场信息、医院的图书资料及医院制定的管理制度等。医院的文化、工作精神类无形资产有医院职工积极的工作状态、医院职工良好的医疗服务态度、医院职工间的相互凝聚力等。医疗单位的这些无形资产都能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明确医疗单位的各种无形资产的分类及包含的内容是医疗单位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前提。只有对医院的各种无形资产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对其进行科学的会计核算。

(二)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核算方式

《医院会计制度》是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指标,其中也提及了医院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式与工作原则。首先对于医院购买的无形资产要做好实际支付款项的记录,如购买一些网络软件等无形资产时要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贷款,并按实际价格记录。对于医院研发的专利技术或医院获得的特殊荣誉等专项权利在完成其法律程序后对于整个过程中消耗的各项费用进行记录,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单位投入的无形资产及医院无形资产转让而获得或支出的无形资产等要做好相应借记与贷记记录。贷记登记与借记登记是医院无形资产核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医院在无形资产收入与支出时一定要做好无形资产的贷记与借记登记,且记录的费用数据一定要真实准确。此外,不同形式的无形资产及不同方式收入与支出的借记与贷记的形式不同,在登记贷记与借记时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对应的贷记与借记形式的记录。

(三)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核算账户

无形资产账户是为了医院核算没有实际形态的非货币形式的无形资产而特有的,其是为了记录医院无形资产的价值,便于对医院的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医院的无形资产账户属于医院的资产类账户,无形资产账户的内容应该包括无形资产购入实际支付的费用及缴纳的相关税费。通过贷方与借方登记引起的无形资产的增减,然后根据借方余额的数值来反映医院无形资产的多少,最后按照无形资产的账户明细进行医院无形资产的核算。除此之外还有固定资产账户与待摊支出账户。固定资产账户是核算医院长期无形资产的资金占用的情况。固定资产账户是净资产类别的账户,其也是通过医院的借方登记与贷方登记来核算固定基金账户的余额从而判断无形资产的占用金额。待摊支出账户是核算医院运行直接与间接的费用支出的,其是资产类别的账户,其构成与无形资产账户和固定资金账户一样,都是通过记录贷方与借方的金额,最后根据记录金额的明细进行审计,根据最后账户余额的数值来核算资金的。

(四)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摊销

医院无形资产的摊销要根据合同的规定在受益期内平均分期摊销并记录个人的损益情况。受益期是指法律未进行规定而合同上进行明确规定的受益年限,医院无形资产的摊销要在受益期内。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期,则无形资产的摊销受益年限要在法律受益期的规定范围内。如果法律与合同都规定了受益年限,则按照受益年限较短的标准执行。若合同与法律都没有规定受益年限,则医院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受益年限的最大限度是十年,且借记登记为管理费用,贷记登记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摊销与医院的固定资产折旧很相似,其本质都是在受益期内对资产进行摊销,但它们在摊销时间与受益期外的价值上存在一些区别。

四、结束语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经济形态

一、绪言

知识经济,顾名思义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和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概念如出一辙,是一种新兴的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主要的阶段。作为知识经济来讲,其发展的动力是创新,而教育和文化以及学术开发研究则是知识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教育部门和研究开发部门是知识经济时代两个最为主要的部门,知识、科技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则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事实上,知识经济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知识经济这一说法的兴起与当代新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当时的世界经济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和扩散以及应用过程,他们把经济的增长看成一个内在的较为独立的因素,认为只是可以提高相关的投资效益,知识积累甚至是现代经济高速增增长的源泉。这种理论将知识积累以及科技进步的重点投射到人力资本之上。他们同时也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特殊的、专业性的、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原因。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于企业的投资模式、经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以及教育的作用与职能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经济不仅获得了更为长远的发展,还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同时都伴随有学习,而教育也巧妙地融入了经济活动所有具体的环节,它的发展也促成了社会上绝大多数有识之士以终生学习为铭,并将这种学习精神转化为动力,能够推动经济继续发展的动力。

二、无形资产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无形资产具体指的是企业所拥有的不具备实物特性的但是却可以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来讲,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即将收回的账款、金融资产以及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它们一般不具有物质实体,而更多的表现为某种法律规定的权利或者技术,但是在具体的会计核算过程中,我们常常将无形资产做一种狭义的理解,即专利权、商标权等一系列的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应该将会计核算的概念引入到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在当下,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留意到对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起步较晚,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相关的管理者要认识到问题所在,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规避问题,实现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核算过程的稳定和有效。具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认和计量过程中的问题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转让以及减值准备各种核算过程都做了有效且具体的规定,关于确认和计量过程,制度规定,通过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而获得的无形资产,它的入账价值应该依据当时的注册费和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共同来确定。作为企业获得无形资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来源,自行开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企业的创新能力,遗憾的是,依据现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却得不到普遍性的承认。很多企业也都拥有成百上千的专利和商标,但是却不能体现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这使得大量的无形资产不能资本化,只能按照少量的申请费进行确认,完全不能反映出企业对无形资产开发研制的资金的投入,也与资产确认计量的相关原则相违背,更无法准确具体的进行投入产出的核算,更为主要的是,开发无形资产的费用会抵减一部分的企业利润,很大一部分企业主,积极的追求短期的利润,就会忽略对知识经济的开发和布局。

(二)研发、计价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淮则》与《扣除方法》对于企业的外购和自行研究过程中开发的无形资产都做了规定,规定的内容也大致相同,但是税法却规定,当企业在某一年中实际所支付的开发费用和去年相比高于一定数额时,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不仅仅可以据实列支,还可以在年终在所得税中抵扣一半的数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必须设置“研究开发费”等账户,便于税务机关的审核。如果对现行的会计处理原则作出改革,要将不能加扣的开发费用计入“无形资产”价值之中,这样也就不再需要调整所应该缴纳的税款所得额,使会计审核与税法的执行上取得同步和一致,减少繁琐的纳税调整。但是如果在购入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同时购入了有形的资产,相关费用的分配必须保持一定的弹性,在这个过程中,纳税人就需要按照事先的预算,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为自己谋取合法的税收利益。

(三)投资过程中的问题

在当下,三种主流的无形资产投资计价方式都是有利有弊,具体的分析如下: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交易价,虽然能够充分的依据市场原则,也能体现出一定的公平和公正性,从而保障各方的合法利益,但是它的进行却需要一个相当缓慢的评估过程,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开支;评估值计价法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通过具体的评估也能充分的体现出无形资产的含量,也能够保证科技人员的利益,但是他却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对无形资产的高估现象,有可能出现无形资产的虚增,从而扩大企业的成本;相对于账面价值法来讲,它的评估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虚增的现象,对于一些高新科技产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优势,但是它却在很大程度上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违背,不能够提现无形资产的真实完整性,同样也不利于科技人员的权利保证。

三、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加强管理

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树立起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观,人才是一个企业甚至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人力资源同样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企业的人才具体是指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管理才能的高层领导,是指具有新产品开发的能力、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的人员,而人才开发战略不仅包括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还包括对人才的管理。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企业就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争取做到人能尽其才,最大限度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其次,要强化企业内部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相关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的作用,通过关注各种无形资产的会计审核处理过程。

(二)加强审计,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越来越重要,同样,随着企业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加大,越来越多的无形资产被开发出来,也增加了审计的难度,从另外一角度来讲,很多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相当的淡薄,使大量的无形资产流失,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应该加强无形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审计,扩宽审计领域,提高审计工作从业者的审计综合性素质,明确审计重点。作为政府来讲,也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审计过程的规范、合理,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运营管理

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之下,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又一个核心竞争力,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都与企业在日后的发展竞争中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对无形资产的运营管理,认真分析影响无形资产运营的具体环节,并积极的借鉴国外先进的运营经验,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具体实际,采用合理的开发、扩张和分配策略,从而提高无形资产的运营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相关的负责人还应该关注无形资产的运营问题,必须处理好知识的增值问题,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配置,分析无形资产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加强对其的保护力度。

(四)规范交易和评估过程

对于无形资产的交易和评估,相关的负责人要严格的按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从而提高无形资产评估过程的可靠性,同时还要加强审查,积极的提交交易清单和相关的文件,做到交易过程的有序化和合法化,还应该积极的借鉴国外的经验,使我国无形资产的交易和评估过程在稳定有效顺利的状态下进行,保证无形资产交易的公平性,从而保护好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战喜中.关于新形势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2)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4

关键词:新准则无形资产会计规范

随着知识的来临,技术和知识的创新步伐越来越快,无形资产在企业整个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在此背景下,以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规定的会计规范为基础,在借鉴并吸收相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较大的调整。除了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新的的定义外,新准则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在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上所作出的有关新规范。

一、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的会计处理,这是新准则的一项重要变动。这种变动,既解决了我国以前对其正确处理所存在的争论,又弥补了原准则在这方面所作规定的缺陷。

首先,新准则将原准则所称的研究开发费用改称为研究开发支出,这更符合会计逻辑和认识。从会计上讲,有了支出才会有费用,但支出并不都会形成费用,因支出既可费用化也可资本化;而对费用而言,则无费用化与资本化之说。

其次,原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规定过于狭隘,使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过于谨慎,导致无形资产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原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这严重忽略了研究开发支出还存在可以资本化的情况,导致资产价值被低估。

在借鉴相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按新准则的规定分别进行处理: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若同时满足第9条所规定的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即将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仍按原准则的规定进行费用化处理;而对于其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符合新准则规定的相关条件,则应进行资本化处理,否则仍进行费用化处理。新准则的这一规定无疑比原准则科学得多。因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探索性,已进行的研究项目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会否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该阶段的支出不能资本化是合理的。而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已经完成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之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于某项计划或设计。它的最大特点则是,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企业很可能因此而获得一项无形资产。最终能否将该阶段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那就取决于前面提到的新准则规定的条件能否得到同时满足。

最后,新准则要求企业在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的支出与开发阶段的支出时,应当根据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确定。对此,新准则的应用指南通过例举的方式,列示了两个阶段的相关活动,以供企业实际区分时。若两个阶段的支出无法区分的,应当按照新准则第6条的规定,将所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二、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的会计处理

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这是无形资产后续计量中的一个主要。从新准则对此所作的新规定来看,是要求企业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完全等同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以此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首先,新准则第16条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判断其使用寿命”,将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同时,在第17条与第19条中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地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而只计提减值。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指无法预见其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无形资产。

其次,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新准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其核心是:(1)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的数量,并规定其价值摊销“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它没有强调原准则中按照规定年限摊销的做法,显得更符合实际工作中具体情况。至于如何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年限,新准则的指南作了详细的说明,笔者在此不赘述。(2)根据无形资产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其价值摊销的。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的方法既可以是直线法,也可以是加速摊销法,但无法可靠确定其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它改变了原准则一律“分期平均摊销”的做法,使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更为,以体现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3)确定应摊销的金额。新准则第18条规定,“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经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并具体规定了预计残值如何确定。它提出了“预计残值”这一新标准,使新准则比原准则更为周密、细致。(4)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以适时对其进行调整,以合理确定损益。同时还规定,“应当在每个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本准则规定处理”,以正确进行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

最后,从新准则的应用指南在会计科目中设置了“累计摊销”这个一级科目来看,进行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的账务处理应为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以体现价值摊销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前作成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是冲销而不是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科目反映的是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这样处理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无形资产减值计提的会计处理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不但包括其价值的摊销,还有其减值准备的计提。根据新准则第20条规定,无形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减值准则)的规定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是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合并形成的商誉。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5

【关键词】会计核算无形资产知识经济

一、引言

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相对于传统会计来说,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传统会计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主要是围绕有形资产进行核算的,并没有对无形资产进行规范性的核算要求。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无形资产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会计核算中要建立以无形资产作为核算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

二、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核算的挑战

(一)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

1.对会计目标和会计等式的挑战。传统的会计目标是以物质资本为主导的,因为传统会计中,物质资本在企业资本中所占比例极大,是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情况的主导因素,而且还关系这企业的利润分配。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仅仅以固定资产为主,无形资产所占的资产的比重在不断增大。无形资产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资产,其性质跟有形资产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不能再像处理有形资产一样对无形资产进行处理,更多的取决于企业无形资产的载体,会计主体的转移,必然也造成了会计目标的变化。

2.对会计原则的挑战。知识在当前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了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而在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系统的制度标准,企业的无形资产不能够得到完整的确认和计量。以现在的会计体系,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无形资产的计量标准,已经不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二)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

1.对会计报告的挑战。目前的资产负债表中,有形资产依然作为主要成分存在,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即使是在专门的无形资产负债表中,集中体现的仍然是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和企业购并过程中形成的商誉等部分,一些自创的知识技术资产、人力资源关系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就造成了现行的会计报告中不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真实的无形资产情况,其财务状况也表现不合理,对于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也不相同的无形资产也就更加不能进行明确的体现,这就可能造成投资者错误的决策行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对会计处理的程序和方法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营也越来越难,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度企业的核算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新兴的知识产业,这些新型企业以固定资产为主,而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化相比于固定资产来说,变化相对较快,形式也更加多变,不确定因素也更多,如果还是沿袭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企业的无形资产完全不能完整的反映出来。

三、知识经济无形资产核算新思路

(一)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之前需要先确定资产有效经济年限和选择资产摊销方法。目前来说,我国一般都采用的是直线摊销法,是将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均衡地分配于每一个会计期间内,其计算公式为:

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历史成本\确定的摊销年限

(二)无形资产新增科目设置

会计科目的设置是运用账户的前提,科目的设置是由会计分类核算的内容和要求决定的。在无形资产核算中,首先要确定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确定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转移。无形资产通过核算,反应和监督无形资产的取得,确定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摊销价值,反映与监督无形资产的转让和出售,核算获得的收益,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三)利用明细科目对无形资产进行账务处理适应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市场资产要素、知识产权资产要素、人力资产要素和丛础结构资产要素。一般来说,无形资产的取得途径主要为外部购买、接受投资、外部捐赠和内部研发。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无形资产的取得、投资、摊销和处置等过程的核算,在知识经济时代要重新进行计算,这样才能更加精确地在会计报表中反映无形资产。

(四)知识经济的无形资产报表揭示

目前,我国对会计无形资产核算的规定并不完善,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没有能够详细的反映出无形资产的信息。所以,我国要加强对无形资产会计制度的建设,在资产负债表中,将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排列在一起,循序渐进,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性和信息需求的迫切性进行排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显示出来,在财务报表中应该同时设置“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净值”“研究与开发成本”等账户。

四、结论

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经济时代中企业是以知识和技术作为依托的,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无形资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传统的会计核算随意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缺陷,就对于企业无形资产核算中的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上的缺陷,分析了企业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下受到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江海粟.无形资产评估[m].2012.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会计确认会计计量

一、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

(一)无形资产确认方面的改进

1.新准则扩大了无形资产的外延。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取消了时期长短的限制,旧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必须是长期性资产,而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却没有使用“长期”这个限定语:二是新准则以“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描述性规定代替了旧准则中“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的列举性规定,这种描述性规定使得新的无形资产准则更具有覆盖性、前瞻性,且能避免列举法挂一漏万的局限。

2.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与国际趋同。旧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仍按旧准则的规定进行费用化处理;开发阶段的支出,若同时满足第9条所规定的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新准则的这一规定无疑比旧准则科学得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注册费、律师费只是占无形资产价值少部分,无形资产的价值更多体现为开发阶段的支出,将研究开发支出部分资本化符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原则。

(二)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改进

1.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旧准则规定,购入的无形资产应该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新准则中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无形资产摊销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新准则规定企业在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当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时,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可见,新准则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更切实、更具体,也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二、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缺陷

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种种变化,说明新准则总体上在各项规定的全面性、完善性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会计学界对无形资产领域研究的局限性的制约,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计量方面的规定尚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无形资产概念内涵过于狭窄

现行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财政部于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对无形资产界定的概念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确认范围过窄使得大量实际存在而且价值颇高的无形资产游离于会计核算的范围之外,使会计资料反映的内容严重失实。

(二)单一的货币计量单位不合理

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计量规定有所完善,采用了历史成本法、现值法、公允价值法等多种计量属性,使得无形资产的价值能更好地反映经济事实,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但在计量单位上,仍采用单一的货币计量单位。

三、完善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体系的建议

由于新准则尚存在如上缺陷,笔者认为,应对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体系进行完善。

(一)无形资产内涵的拓展

在对国内外无形资产文献研究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试着提出对无形资产概念的全新理解:无形资产是指能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它预期能给企业带来高于一般水平的经济利益。

过于狭窄的无形资产确认范围显然与目前的知识经济不相协调,因此,有必要对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进行重新界定。知识经济下的无形资产应包括:

1.市场资产。体现市场竞争力的资产,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品牌、服务品牌、顾客、长期客户、业务伙伴、长期信誉、供货渠道、销售渠道、特许经营权协定、专利使用权协定、经营陛合同,以及近两年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的诸如环境标志(或称生态标志或绿色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国际标准标志、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等的认证标志使用权。

2.知识产权资产。体现智力劳动的资产,即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商业秘密、配方、专有技术等。

3.企业结构资产。企业管理层在组织、协调、管理、沟通、交流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包括体现企业内在发展的资产,如企业经营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工作系统——网址、注册的域名等。

当然,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无形资产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其范围也应不断地随之发生变化。

(二)表外确认与计量

由于企业所拥有的大部分员工技能、企业文化、顾客及供应商的关系、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并不能完全货币化,试图将这部分无形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显然十分不现实至少在目前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还不行。但恰恰是这些不能被准确货币化的无形资产,才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因此,应该对这部分无形资产进行表外评估和补充报告。

无形资产确认、计量与摊销方法,是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完善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使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既与国际准则接轨又不脱离我国的实际国情。

参考文献: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7

【关键词】无形资产范围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确定原则

一、引言

随着知识的到来,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无形资产的竞争力。因此,无形资产的核算日益受到界的关注,要求将更多纳入无形资产核算围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国2007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明显考虑了这种呼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这种定义是一种原则导向,没有像以往一样规定无形资产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这就给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赋予了一个弹性的空间。企业因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这就使得如何界定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的核算范围就成为了会计和企业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无形资产范围与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区别

关于无形资产的许多研究并未将无形资产的范围与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加以区分,而是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这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研究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必须首先区分无形资产本身的范围和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

事实上,新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已经隐含着对这两者的区分。该准则第四条规定“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无形资产都应当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

无形资产的范围,是指有哪些资产属于无形资产,它是一个与有形资产相对应的概念。但同有形资产一样,无形资产也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这种存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识别无形资产,我们也可能因为认识上的局限性没有发现它的存在,但这并不表明这种资产因此就不存在。

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是指哪些无形资产应该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它以无形资产的范围为限并且小于无形资产的范围。这是因为对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确定是一个主观认识的范畴,是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认识能力,会计信息系统的状况,对无形资产进行确认、记录、计量的技术上的可行性,核算成本、人员素质。

三、确定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

无形资产的核算首先必须遵循“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只有在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产生的收益大于对其进行核算的成本时,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在经济上才是可行的。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收益包括能够更正确的评价企业的资产状况、准确认识企业资产价值和衡量企业的收益质量等,而核算成本则包括准确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成本、因为不能准确核算无形资产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等。

会计政策的运用会影响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函数,任何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也都是从一定利益者的角度出发的。对企业而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对股东、债权人或是整个市场就有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就是说,无形资产的核算同样涉及到私人成本与成本的问题。对无形资资进行核算的社会成本可能在于由于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无形资产会计政策而影响了公开披露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导致市场上的信息质量降低,从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因此,从公共会计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将某项资产纳入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应当从公众利益出发,努力制定使社会成本最小的会计政策。

(二)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同时遵循公认会计规范

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同,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无形资产。新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样规定能使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能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满足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从企业实际出发核算无形资产。

但是,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只能以公共会计政策所规定的范围为限,只能在这个范围之内选择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企业必须遵循无形资产核算的公认会计规范(如本本原则)、准则、制度等,如前面所述新准则第四条对无形资产确认的规定。

(三)无形资产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必须满足可计量性原则

对于一项资产,如果不能进行准确的计量,就不应当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并纳入会计核算范围。无形资产由于没有实物形态,确定其价值通常比较困难,可计量性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更差。因此,无形资产可计量性对于是否对某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在某种意义具有决定作用。基本的原则是,不能进行准确计量的无形资产,就不应当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

当然,笔者认为,对于由于计量原因而无法进行核算的无形资产,可以采取一个替代的办法进行处理,即在会计报表中批露这些资产的名称、使用状况等。

(四)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重要性

如果某项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或者是起关键作用的资产,我们就应当对其予以确认,相反,对那些只占有很小比例的资产,就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不进行核算。

四、我国无形资产核算应该包括的范围

根据以上讨论,笔者认为,对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由于价值比较容易确认,核算成本较低,应当纳入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在这些上界和实务界也已经达成了共识。而对于商誉、人力资源、知识资本、顾客资源、供应渠道等资源,则应分别情况处理。

(一)关于商誉的核算

对于自创的商誉,不应当将其纳入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而对于并购活动中发生的商誉,则应当予以核算。这是因为,自创商誉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价值构成复杂,形成成本具有不可验证性,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也经常波动,对其准确计量比较困难。

而且,笔者认为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并不符合成本原则。这是因为企业的有形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可能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增值,但出于历史成本原则的考虑,我们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并不对这些增值进行核算。这时如果核算自创商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部分资产的增值进行了间接确认,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而对于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其价值的计量比较简单,而且这种情况下对其他各项资产也进行了评估,考虑了其增值,因此就应当将其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

(二)关于人力资源等的会计核算

对于人力资源、知识资本、顾客资源、供应渠道以及企业组织架构等,由于对其进行计量比较困难,目前不应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尽管这部分无形资源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但这种收益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对其他资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且从产权的角度来看,很难说他们为企业所拥有,并不完全符合资产的定义。对这些资源进行区分、进行计量也相当困难,如果强行将它们纳入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并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相反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最终决策质量,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与我们核算无形资产的初衷背道而驰。

实际上,这些资产的价值已经由在企业的利润表进行了反映,而且利润表的反映有时更准确,更合理。超额收益就是企业拥有某些特殊资源的体现,正是因为企业收益的不同,我们才能够从收益出发而不是传统的从资产出发去正确估计企业的价值。笔者认为,如果将所有无形的资源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将会使所有企业的资产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说等量资本产生等量利润,那时或许利润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我们凭什么去确定企业的价值呢?这个问题有待以后进一步讨论。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8

一、当前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高校会计核算在制度上存在问题目前从我国高校的财务执行现状来看,《高等高校财务制度》和《高等高校会计制度》实行的是“大收大支”以及“收支两条线”的核算体制。但是在实行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这就需要高校的各项支出应该严格按照国家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规定,这难免跟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之间的不匹配,从而降低了高校资金的灵活性,降低了高校对资金的调度能力。(二)高校会计核算在固定资产折旧上存在问题在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因为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跟教育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不相匹配。但是,固定资产折旧作为高校成本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费的使用收益年限内不提及折旧,这就容易导致无法对高校固定资产中的净值进行统计和计算,进而导致了高校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使用使用价值之间数据的不相吻合。换而言之,就是高校目前的会计数据没有办法去成功反应出高校的固定资产新、旧程度以及已经损耗的价值,得到的是不完整的会计核算信息。(三)高校会计核算在无形资产核算上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的会计工作来说,不仅包含对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还包含很多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例如:专利权、科研成果以及土地使用权等。但是从目高校对资产的核算现状来看,绝大部分的高校都将会计核算的重点放在了有形资产的使用、管理以及核算上,但是对于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却涉及甚少,这样直接导致了部分针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管理很难执行,甚至造成部分无形资产的流失。(四)高校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资金核算上存在的问题目前,随着高校的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必然离不开大量建设资金做保障,但是高校的建设资金本身就不够充足,如果再加上不能及时控制好建设成本,特别是建设成本的核算工作,就很可能会对高校的建设规模和建设进程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在基本建设资金方面依然没有做到及时入账,这就形成了“一个会计主体,两套核算方式”,高校的实际资产数要比账面上的数量多,造成账目和实际不符合。与此同时,高校在负债核算方面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不符合基本要求,从而容易失去高校财务负债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以至于也给高校造成了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高校会计核算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跟国库集中支付相匹配的会计核算制度在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高校应该根据国库集中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国库核算集中支付的核算机构,并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建立、健全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匹配且符合自身实际发展需要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的经费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二)加强对高校折旧资产的核算针对折旧资产的核算,高校可以参考企业实行的会计制度,从而让有原本在本期负担而并没有真正支出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纳入到本期的支出范畴中,对于已经支出的资金,应该分期进行平分支出。针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高校应该改变传统对自身固定资产不考虑折旧的规定,这主要是因为这种规定跟需要进行准确核算的高校的教育成本相矛盾,已经成为了高校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制度和方式,并将这种核算纳入高校成本核算的体系中,并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本质出发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三)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在高校会计核算中,不仅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还应该转变过去忽略无形资产的管理理念,切实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然后是针对一些私自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应该马上进行处理,在必要的情况可以予以这些行为给予处罚,从而实现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最后是要加强对高校名称的保护,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商誉投资的规定,保证高校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合理性。(四)加强对高校基本建设资金的核算高校应该尽快将基本建设资金纳入到高校的会计核算范畴中,在以前,针对高校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方面存在很大的难题,导致基本建设投资的实际成本跟高校的实际基本建设投资、支出核算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严重制约了高校对新增固定资产的全面预算和管理,高校会计要让基本建设资金能够在高校会计结转中通过“自筹基建”账户或着“暂存款”等形式进行反映,从而较为完整的反映出资产管理的会计信息的来源和支出。

作者:罗菲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9

关键词: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比较学习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在会计学习、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特别针对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学习中,注意到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着共同与不同之处,在此运用比较学习方法,分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差异和账务处理应用。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的异同分析

1、两项资产处置条件与原因相同。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技术落后、使用期限已满、自然灾害影响,使得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表明固定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固定资产应予终止确认。同样,由于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下降、受益期限已满、商业机密泄露影响,使得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表明无形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应予以注销。在此说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成为企业处置两项资产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原因,同时成为企业对该两项资产进行处置起点。

2、两项资产处置方式相同。由于存在以上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方式主要表现为出售、报废、转销。在此说明企业两项资产已经失去自身的使用价值、转让价值和存在意义,企业采用出售、报废、转销的方式放弃对两项资产拥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注销两项资产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表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应该整体退出企业的会计核算。

3、两项资产处置账务处理流程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具体表现为:(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2)发生清理费用;(3)出售收入及税金和残料的处理;(4)保险赔偿的处理;(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而无形资产处置没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在处置业务发生时,一次性注销有关账户、计算相关税费和结转处置净损益。在此表明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操作性,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表现出一步到位的特点。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流程与步骤的理解,有利于顺利完成它们的会计核算。

4、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账户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并且发现只有“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而没有“无形资产清理”账户。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账户,在国家财政部门规定的会计科目表中得以体现和确认。在此表明以上账户的应用是完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基础,是区别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重点。

5、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征税不同。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增值税,而无形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营业税。根据新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已经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没有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如果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按以下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2%。同时,根据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无形资产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计税营业额,按照5%征收率征收营业税。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应分别计算和缴纳不同税金,同时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在此形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难点。

6、两项资产处置结果的账务处理相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账户。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损益属于营业外收支核算的内容,反映出两项资产处置结果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形成的收入与支出。

以上分析发现,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基本模式表现为:“确认处置原因―采用处置方式―应用账务处理流程―选择处置核算账户―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在此基础上抓住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正确完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账务处理应用分析

1、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对外出售的账务处理。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其他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淘汰落后设备与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各项技术成为企业当务之急。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对外出售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出售一台使用过的设备,原值为200000元,购入时间为2009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已计入进项税额。假定2011年2月出售,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不考虑残值,同时该设备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出售价款为140400元(含增值税),该设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2年计提折旧=(200000÷10)×2=4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17%)]×17%=204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40000

累计折旧4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

(3)结转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8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不计入进项税额,则账务处理如下:

3年计提折旧=(200000÷10)×3=6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4%)]×4%÷2=27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累计折旧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00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17700

贷:营业外收入177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7年1月,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则账务处理如下:

4年计提折旧=(200000÷10)×4=8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3%)]×2%=2726(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累计折旧8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67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26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37674

贷:营业外收入37674

例题:乙公司将一项专利权出售给其他单位,该项专利权账面余额120000元,已计提摊销12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00元,取得出售收入140000元存入银行。营业税税率为5%。

出售时应缴纳营业税=140000×5%=7000(元)

借:银行存款140000

累计摊销12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l0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000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35000

2、固定资产报废与无形资产转销的账务处理。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已满、遭遇自然灾害的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进入报废清理程序。同样,如果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换或超过合同、法律规定受益年限,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报废与转销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有一栋厂房遭台风袭击,不能继续使用,经批准予以报废。该厂房账面原值450000元,已提折旧27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000元;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8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报废时拆除的残料20000元,列作原材料;由于该厂房已投保,经保险公司核准,决定给予甲公司100000元的保险赔偿,款项尚未收到。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累计折旧270000

贷:固定资产450000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

贷:银行存款8000

(3)残料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4)保险赔偿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5)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160000+8000-20000-100000=48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48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8000

例题:乙公司购入的一项专利权,购入时账面价值为120000元。现在已累计摊销80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4000元,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任何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经批准予以转销。

借:累计摊销8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4000

营业外支出16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以上核算案例分析发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过程中,由于处置条件、原因与方式存在共同之处,因此在分析两项资产对外出售、报废与转销处置基础上,掌握两项资产处置应用的不同账务处理流程和选择的不同核算账户,重点处理两项资产出售收入征税核算,正确计算和结转两项资产的处置结果。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比较学习的总结

综上所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比较学习研究中,总结出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有利于加强两项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

1、在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作为长期使用资产在管理上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设备技术落后、资产使用寿命、自然灾害影响。为此,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的规章制度,保证固定资产及时更新,为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做好准备。同时,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处置条件、原因、方式、结果、账务处理流程和账务处理结果进行正确的确认与计量,在确认固定资产处置原因与方式基础上,重点学习和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流程、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2、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它通常表现为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等,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无形资产取得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大,形成无形资产价值较高,在无形资产管理上同样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科学技术更新换代、资产受益期限影响和人为因素影响。因此,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上,应随时掌握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制定企业各项生产技术改革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时完成企业技术更新与改革。在完善无形资产处置管理的同时,加强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正确理解无形资产处置条件、原因及方式,重点掌握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利主编.新编财务会计i(第五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葛家澍,耿金岭编.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篇1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的基础。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二、会计的发展

三、会计的概念和职能

四、财务报告的目标

五、会计法规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二、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第四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要素

第二章会计核算方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概念、种类及运用;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了解账务处理程序。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记账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

三、复式记账

第二节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含义和种类

二、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第三节会计账簿

一、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二、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三、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四、登记账簿的规则

五、对账和结账

第四节财务报告

一、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二、财务报告的列报要求

第五节账务处理程序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四、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章货币资金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方式。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二、库存现金的核算

第二节银行存款

一、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

二、银行存款的核算

第三节其他货币资金

一、外埠存款的核算

二、银行汇票存款的核算

三、银行本票存款的核算

四、信用卡存款的核算

五、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的核算

六、存出投资款的核算

第四章应收款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应收款项的有关内容。理解应收票据的概念、种类及应收账款的确认。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的核算方法及应收款项的期末计量。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种类与计价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第二节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第三节其他应收款项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第四节应收款项的期末计量

一、坏账损失的确认

二、坏账损失的核算

第五章存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存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理解存货的计价方法。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掌握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掌握存货清查的核算及期末计量。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存货的分类和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存货的分类

三、存货的计量

第二节 原材料

一、原材料的核算内容

(一)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二)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第三节周转材料

一、周转材料的内容

二、周转材料的核算

第四节库存商品

一、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二、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第五节 存货清查

一、存货的清查

二、存货的期末计量

第六章投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对外投资包含的内容及理解它们的含义。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确定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第二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确定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第三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的确定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第七章固定资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和计量。掌握固定资产取得、折旧和处置的核算方法。理解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租赁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量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

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投资转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四、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

五、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六、盘盈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三节固定资产的折旧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

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第四节固定资产的租赁

一、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一、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二、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第六节固定资产的处置

一、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捐赠转出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七节固定资产的清查与期末计量

一、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期末计量

第八章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掌握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及转让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三、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支出

四、无形资产的计量

第二节无形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一、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

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三、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

第三节无形资产的期末计量

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条件。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与确认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核算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账面价值计量的核算

第十章负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负债的概念及包括的内容。掌握主要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核算;掌握长期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掌握借款费用的核算;掌握债务重组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及预收账款

一、应付账款的核算

二、应付票据的核算

三、预收账款的核算

第二节应付职工薪酬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第三节应付债券

一、应付债券的概念及种类

二、应付债券的核算

第四节其他负债

一、短期借款的核算

二、长期借款的核算

三、应交税费的核算

四、应付股利的核算

五、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六、预计负债的核算

七、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五节借款费用

一、借款费用的概念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

四、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五、资本化暂停和停止

第六节债务重组

一、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方式

二、债务重组确认与计量原则

三、债务重组的核算

第十一章费用与成本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费用和成本的含义。了解费用的分类及划分费用的界限。理解成本计算的程序。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费用与成本概述

一、费用与成本核算的内容

二、费用的分类

三、划分费用的界限

第二节成本计算程序及账户设置

一、成本计算的程序

二、成本计算应设置的账户

第三节期间费用

一、期间费用的概述

二、期间费用的核算

第十二章所有者权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掌握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实收资本(股本)

一、实收资本(股本)的概念

二、实收资本(股本)的核算

三、企业资本(股本)增减的核算

四、库存股的核算

第二节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的概念

二、资本公积的核算

第三节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概念

二、留存收益的核算

第十三章收入与利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收入的含义及收入确认和计量。掌握所得税费用和利润的计算;掌握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三、收入的核算

第二节利得和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一、利得和损失的核算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

第三节所得税费用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二、计税基础

三、暂时性差异

四、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

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利润

一、利润的核算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十四章财务报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财务报告及包含的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有关内容;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有关内容。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第二节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三、利润表的编制

第三节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三、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和格式

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计算题

四、综合业务题

五、简述题

参考教材:

1.刘菁主编,《会计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2.赵敏主编,《财务会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