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5:06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十分紧密关系,同时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的重要保证。所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应该从做好现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不仅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质量,同时提升企业员工参与到工作中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收入。然而在实际上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在实际上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其视角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不能仅仅只关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在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充分使用建筑工程资源,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之中就包括有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技术资源等等。应该有效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同时也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科学指导,使得科学的管理可有效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注重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可以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完成。而在另一个方面,也需要提升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可以在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现施工技术不合理的地方,第一时间上报和调整,这样就会使得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合理应用,发挥出其效果,便于施工安全工作、工期以及成本之间进行协调,不断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2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具有较大覆盖面、操作十分复杂、需要是时间长、过程繁琐。同时也拥有着种类丰富,适用性强的特征,可以在不同环境、地势中应用。这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有:混凝土、技术施工、钢材组织、建筑装修以及防水施工等等技术。在当前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也应该将信息化管理施工技术应用到其中。

2.1基础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基础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核心的有桩基础施工,其中混凝土浇灌桩施工技术是其中应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是桩基施工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在国内外的施工中可以起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的作用,因此,在应用领域中获得了十分明显的应用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节省开支,在实际的管理中应该关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得施工技术变得多样化,提升施工速度,保证发施工质量,进而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但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以及成分构成比较复杂,同时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在使用和保存之时,应该加强注意,选择一些比较干燥的地方进行存储,避免在存储的过程中出现凝水现象。在使用之时,注意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保证混凝土的的质量。

2.3钢筋施工技术

在现在的城市建设中,为了满足抗震以及人们居住的要求,一般主体框架结构主要以钢筋为主,在建筑中起着组织结构支撑的作用,其对建筑物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帮助,当前建筑物的性质以及对组织结构的支撑作用性质,其对建筑物的质量有着良好的帮助。当前的建筑施工不仅仅需要合理使用钢材组织,而在这个基础上也应该加入一些辅助技术,比如说对钢材安装、焊接、螺栓技术等。近些年来,在我国大跨度建筑的发展的推动下,预应力钢材组织技术逐渐完善。

2.4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建筑施工防水技术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施工中,使用防水技术,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控制水量。在实际应用中,建筑防水材质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高分卷材、沥青防水等等。在选择建筑物的装饰上,也有了一定提升,使用了全新的技术,不仅仅操作上更加便捷,而且也使得建筑物的外观更为似美观,,可以媲美国外先进技术。建筑施工恒温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这个基础上加大了对新材料的使用和研发工作。

3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3.1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施工组织计划

对于一个有秩序,良好的现场施工管理管理来说第一步就是制定一个完善的现场施工计划的,作为管理的依据。因此,在开始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应该深入到现场,做好基本的调研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调查报告,依据招投标的内容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做好地质勘测工作,编制一个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从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的来说,同实际符合程度越高的计划书在施工管理中可以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在编制施工计划书时,以下内容是重点关注的,比如说对工程具体情况的介绍,施工全过程的施工计划以及进度,各个施工阶段的重点。做好这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全方位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主导者,因此,施工人员的素质比较低,就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应该加强重视。在实际的管理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因为不同的施工场所,会存在不同的危险源,同具体实际结合,生动形象的向施工人员讲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播放在施工中,因为操作失误,不服从管理导致较大生命财产损失的音像资料,这种通俗易懂的培训形式,可以直观的使施工人员认识到因为不遵守管理造成的经济和安全损失。为了加强基层的管理,在施工现场选择有能力,有号召力以及较为优秀的人作为小组长,一方面可以加强基层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出一批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最后,应该做好岗前考核工作,只有通过考试的才可以进入到工作岗位上,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

3.3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因此,就要求我们在施工管理中,对施工关系到的各个领域应该有充分的了解,掌握每一个施工工程之间的差异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确保在做好管理之时可以充分理解施工方案,而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需要图纸继续审核,如果出现问题或者是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话,应该在第一时间纠正,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应该及时同设计单位沟通。而在制定了施工方案之后,需要及时上报到与之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获得确定之后,进行施工,使得图纸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3.4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整个工程的质量最为核心的影响部分施工质量,注重提升施工质量也是当前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最为重要的目的。施工管理中最为的重要的的是控制施工质量。管理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管理施工技术,当前现阶段存在的施工工艺比较多,然而选择哪种类型的管理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因此,在进行施工工艺管理之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第二,管理好施工材料。施工材料是对施工工程整体质量影响最为重要的地方。所以,要提升施工质量,就应该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抽样检查的形式,保证材料满足要求。

4结语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注意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以及现场管理。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以及具体的施工管理质量。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应该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进,提升建筑施工场地的管理,也是企业可以有序运行的关键。所以,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以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场地管理的问题,都得到了一定改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睿.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J].江西建材,2016(05):274-275.

[2]李红玉.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浅谈[J].江西建材,2016(05):285+289.

[3]李雪峰,邓小刚.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172.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2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是关乎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生产、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做了简要阐述。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还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上,没有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单纯的依靠质量管理工作以及文件归档进行技术管理。由于工程中标分包后,中标企业缺乏对分包企业的技术管理,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难以展开,进而影响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进展。由于技术管理落实不到位,粗放型的技术管理实施不能为建筑质量和成本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只有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的分析与研究,提高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正确认识,以此为施工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土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常常因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2.1混凝土中的问题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技术问题,尤其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的部分,应该特别注意这部分的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质量是施工管理中控制的首要目标,例如因水泥质量不达标,砂浆配合比不准确,因水土含水率较大,砂浆搅拌不均匀等都会出现质量问题。针对混凝土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对原材料的控制和把关,其次就是对搅拌的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均匀振捣,振捣一定要保证表面出浆才可以,保证振捣的密实性,以防止出现蜂窝麻面以及孔洞等质量问题。

2.2钢筋中的主要问题

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因使用再生钢材出现的质量问题造成工程技术不达标问题严重存在。再加上很多钢筋生产商不够规范,比如刚进的搭接捆绑长度以及焊接长度不够,钢筋焊缝不够饱满等问题造成不符合技术性的规范。因此,对于这些因质量和技术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就施工现场建立起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于施工技术中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校对,以保证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及影响分析

3.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参数的控制、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水平的直接反应是企业综合技术力量的具体表现,其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是通过科学的技术管理来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综合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以技术管理为核心、成本管理为重点、质量管理要效益目标的实现。

3.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质量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建筑工程施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施工企业通过降低投标价格促进中标目的的达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利润,同时造成建筑施工市场的恶性竞争。价格低投标价格导致工程施工企业利润降低,在这种情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4.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管理措施

4.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4.1.1完善贯彻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

工程技术标准是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因此必须认真执行。要增强技术执行标准的能力,加强对强制性标准的培训。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图技术交底工作、施工质量管理制度、隐蔽工程的验收和评定。

4.1.2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

理解设计意图和熟悉施工图纸是关键部位技术管理的关键,在工程中标后,我们要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特别是处理好三方之间的协调关系。了解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和要求。对施工单位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及时调整。在建设中一定要通过施工图纸了解施工项目的勘察资料、平面位置、标高、建筑尺寸等问题是否和施工图纸一致。

4.1.3明确责任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对整个项目施工技术负责,自身的职责是对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凡是影响到施工技术问题和产品质量的施工各环节技术人员一定要参与到其中。

4.2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4.2.1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工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它对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至关重要。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各部分工程都需要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隐蔽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更应该加强技术交底工作,重点强调易发生质量的部位。

4.2.2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主要是体现在材料、施工工艺及维修保养方面。在施工质量管理中要加强对材料、半成品材料进场进行严格的把关,在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因材料还是因管理失误引发的质量问题都应该认真对待,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4.2.3成本和进度的管理

技术管理必须按照合同规定,全面执行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施工中的进度要制定好进度安排,做好设备、材料的供应。对分包的工程应该注意施工工序的衔接,在不影响整体施工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程成本。

4.3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4.3.1合理检验和验收

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要对产品的质量和种类进行检测,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准确判断。在验收过程中对不符合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应用应要求返工,直到验收合格为止。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对于主体结构和关键部位的施工要按照指定的验收标准进行严格把关。

4.3.2竣工后的技术管理

许多建筑企业不重视竣工后的技术管理工作,对一个工程项目完工后,没有对施工技术进行存档和整理。因此要总结这方面的教训和经验,对工程技术档案资料、技术管理成效、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已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做好施工工序编写工作。

5.完善我国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建议

5.1建立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

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在施工建设中,首先要从上至下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从招标阶段到竣工完成上实施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技术管理办法、技术交底制度、技术文件审批制度等,使工程做到有章可循,只有及时处理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才能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

5.2利用先进的设备来提升技术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立较好的技术管理体系,利用单纯的手工进行施工是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例如混凝土的振捣作业,采用人工振捣往往会耽误工程进度。因此,从这点来看,在施工中只有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再加上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定可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5.3加大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

施工过程中,质量是根本,管理是核心,要保证施工质量,除了有系统的规章制度可循外,还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来实施。因此,要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才能保证质量、才能打造精品。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高支模;安全控制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当建筑物高度达到5米或以上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支模处理。高支模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起到整体的支撑保护作用,保护着建筑物的安全和架构稳固,只有在建筑施工中将此项技术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它真正应有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施工带来的风险。由于当前阶段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建筑体积越来越大,有的甚至达到几百米,对建筑高支模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高支模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不但能够大大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同时也可以为更加复杂和个性化的设计提供施工可能性和保证,有利于打造更加个性时尚的外观造型,同时减少不必要施工设备尤其是非必要高空作业保护设备的使用,在减少施工成本的同时,缩短施工周期,增强建筑稳固性和美观性,间接提升企业效益。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究

2.1高支模搭设施工顺序

施工中的高支模工艺作为一项关系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的工艺,其施工工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施工顺序和相关环节的施工要求做保障。高支模工艺的施工顺序正常如下:一对施工支模区域地面进行平整,方便支模作业,二搭建垂直于地面的树立杆,三对横向杆进行仔细的测量和设计,进而安装相应的固定装置,四安装撑板,调试造型等。这个顺序是安装高支模工艺的通用流程,如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安装,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2.2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设置能够大大增强高支模工艺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保证高支模工艺的成功应用,它主要是通过在高支模杆的周围从下到上竖向设置数量不等的剪刀撑,来保证其结构的稳固。其具体设置要求如下:剪刀撑的设置间距不小于4.5m,需要设置剪刀撑的位置为紧挨撑板的第一个横梁和最底下的横梁等,剪刀撑的安装必须要与地面成45°夹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剪刀撑真正发挥作用。以上程序和要求必须严格遵循。

2.3柱模板安装

安装柱模板之前要先将柱子里的杂物等清理干净,以免影响安装效果。安装具体步骤如下:一是现将要安装的模板进行吊装拧紧柱子上的松紧箍,二是在安装第一片模板时进行临时支撑固定,然后再进行第二片模板,并将两片模板之间的缝隙处理好,安装紧密,然后依次安装下面的模板。三是在进行连接和固定时必须使用连接螺栓进行固定。四是待整体安装完毕后,需要对整体进行细致的检查,尤其要对模板的对角线、垂直差以及横截面等细小处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没有安装到位或紧固到位的要及时进行调查和修正,保证整体安装牢固到位。

2.4墙模板安装

现浇墙模板作为墙模板工艺中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是维护结构存在,关系着整体建筑的坚固和安全。其具体的施工顺序为:清理地面墙体杂物,找准墙体的边缘线,并用记号线进行标注。注意墙模板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必须处理干净,如果有不平或缺失一定要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预埋件的安装同门板模板一样,一定要提前进行预埋和安装,严格遵循先外后内的规定依次进行安装,并严格按照设计规划用钢筋进行焊接,确保安装后的样子与设计完全一致,各种角度、夹角符合要求。

2.5混凝土施工及后续拆除

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和中心环节,在高支模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施工之前,建筑设计人员会根据建筑的本身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并从中综合挑选出一种最适合的方案,主要的是在墙体结构强度整体大于等于70%的才能进行水泥混凝土浇筑,而结构强度达不到要求的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墙体结构达到要求的话,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但要注意分层分步骤进行浇筑,待第一层浇筑完成后,需要保证每层浇筑厚度达到50cm,待达到凝固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浇筑,依次分步骤进行,就能保证建筑的整体强度要求。在对梁板结构进行水泥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后遇水热等造成开裂等问题出现,需要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一般不得厚于40cm每层。同时做好水泥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的人身设备安全同样重要。高支模用完后需要进行拆除处理,而其拆除工作也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在进行拆除作业时,要注意同安装的顺序正好相反,要按照安装的顺序方向进行拆除,避免出现一时的作业混乱,对于起到承重作用的重要部件要最后进行拆除,避免危险发生。对于拆除作业面积较大时,可以科学的划分区域,科学的组织施工,避免出现安全风险。

3高支模技术管理

3.1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在对高支模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主要选择那些表面完整、组件完整的钢制部件,不能选用有结构瑕疵、腐锈的钢件或铁件,更不能选用木质或竹制构件。为合理节约成本,对于重复利用的钢制部件,在使用前一定要严格检查钢制部件的坚固程度,并形成科学数据,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件,坚决不能选用。(2)在高支模上作业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支模施工时一定佩戴好安全防护措施,不同工种不同人员之间要形成良好的配合。同时严格按照作业规范进行施工,避免盲目施工造成跌落摔伤或高空掉落砸伤人员事件发生。

3.2技术准备阶段

在进行高支模工艺的施工前,工程组织人员要重点做好技术团队的构建,设计施工方案的筛选,施工人员资质的审核和施工材料的把关等几个环节工作。对于技术团队的构建,因为高支模施工多为整体建筑的先期开展阶段,是为整个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框架的构建和保障的,其复杂和困难程度是整个工程之最,所以必须要有一只专业技能过硬,人员素质过硬的专业设计施工团队作为保障。对于施工方案,要优中选优,从优秀的作品中选出最优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工程的质量。而施工材料的优劣则是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由一支专业的材料质检队伍,负责对材料的各项性能和技术参数进行整体的监测,对材料能否胜任工作需要出具专业的质检报告,为公司高层提供专业的技术参考。

3.3搭建、拆除高支模的安全防护措施

(1)严格控制工人的专业素质。高支模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属于高危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对施工人员的选用一定要严之又严,一定要选用具有高空作业资质同时还要有丰富高空作业经验的人员进行施工,同时必须要通过行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认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工程质量。(2)为了更好地将不同的高支模进行有效的连接,在支撑体系搭建中,一定要选用统一规格型号的配件,切忌将不同型号的配件进行混搭。同时要严格按照工程整体设计规划进行施工,严格落实施工顺序和步骤,不能前后颠倒和左右混搭安装。(3)对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和硬件保障。一定要保证施工现场干净整齐,不得将各种施工材料随意丢弃和放置,各种电线、管路、架构一定要堆放的合乎工程整体要求,不得随意施工。全体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等防护工具,不得在施工现场和支模下房随意走动,保证施工现场充足的灯光照明等,一旦遇到险情,要第一时间有序撤离等。

4结论

为了化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地价、高房价和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现在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多,它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局面。鉴于高支模工艺在多层、高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在建筑之中,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高支模工艺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创新,越来越好地服务建筑行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尤汉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居舍,2020(15):73.

[2]杨沛.浅议工程监理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J].居业,2020(03):180-181.

[3]李静.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4):182-183.

[4]张彬,李爱玲,赵忠保.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64.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4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新型建筑形式的大量涌现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模式,从设备、人员、成本管控及完善工程文件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对建筑工程全方位的综合规范化管理,以此确保施工技术科学合理,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在建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实现对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对控制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的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1.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的行业特点,施工周期长且包含众多的施工环节,涉及的人员及物资设备类型数量都较多,施工过程中各种交叉作业、高空作业多,施工环境复杂。在工程建设时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施工进度,并且工程大部分施工范围处在露天环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就会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通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后,可实现对各施工阶段施工技术与施工时间的合理分配,对施工技术综合搭配使用与时间的科学安排后,使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都得到了有效保障,降低了因各种不利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1.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更加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强化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创新,才能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保证建筑工程各个环节能够健康有序运转,必须通过对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实现对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注重提升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才能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因此,建筑企业应注重对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通过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与改进,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人员、技术、质量、物资等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技术的最大优势,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这些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企业利益,由此可见,强化对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2.1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

第一,施工企业根据企业特点和工程建设实际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施工人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为指导,为实现人员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企业通过定期对对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的考核检验,可及时了解当前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为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提供依据。第三,根据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学习,使管理人员能够以端正的管理态度和专业的管理水平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2.2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

在建筑工程生产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是确保工程健康有序进行的保障。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及结合施工方案明确出施工技术管理的标准,为为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提供科学合理的目标,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依据工作标准实现对工程建设时期的质量、安全及进度的有效管理。同时管理标准的制定为施工人员明确了施工标准和建设目标。第一,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的制定使得施工人员能够主动学习并分析施工图纸,明确施工重点及注意事项,为工程的正式施工打下基础。第二,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通过对现场的勘察和调研,将收集到实际资料与施工图纸进行对比和分析,可绘制出具体的平面图纸。第三,为了确保技术工作标准的达标,施工企业会定期根据工程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技术分析和研讨,对解决施工技术不足和完善方案具有重要作用。第四,工程竣工结束后,要由专业人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质量评定和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工程建设标准。

2.3确保施工图纸科学合理

施工图纸设计的效果和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新颖,同时要具有专业的技术做支撑,施工图纸就是建筑设计的技术工作内容。施工图纸可充分反应出施工人员对技术与施工方案的控制与运用能力,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设计质量。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企业与设计单位要对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就工程中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对图纸做好规范性检查及分析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和改进。

2.4管理与维护机械设备

建筑工程所需机械设备类型和数量都非常多,设备型号及性能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进度,因此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应从经济、质量及机械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保证机械设备选择的经济合理。同时要做好机械设备的保管与维护工作,严格按照设备维修与保养要求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护,确保将设备问题解决在应用之前,保证机械设备在使用时性能良好,能正常发挥作用。

3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内容

3.1环保与节能技术

建筑工程属于高能耗建设项目,在建设的过程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在新时期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加强环保与节能设计。通过创新施工技术,准确把握施工环节中节能点的有效控制,利用节能环保材料,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努力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利用优势,进而实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发展目标。

3.2信息技术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管理实现了对各项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通过创建建筑工程信息数据处理平台,实现了对建筑工程海量信息的存储、分类管理,以及信息共享。使得对各类信息的查找、利用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对信息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3.3自动化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将会朝着自动化施工技术发展,这是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建筑工程需不断对现有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进行完善和改革,努力探索施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道路,促进建筑工程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4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的优化策略

4.1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机制

建立全面而又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机制是实现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的重要保障。首先企业要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及建筑工程建设特点的管理制度,为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的顺利推行创造条件。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使建筑工程各阶段工作有章可循,能够实现对人员及设备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明确各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标准,落实各施工环节的技术管理办法。在实际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合同规定,遵循国家相关行业施工技术规范,确保施工技术规范、合理,严禁违规操作与私自更改技术标准。最后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企业要有专门人员对工程完成情况及在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和技术缺陷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同时加强对工程重点部位、危险部位的排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就各种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警应急方案,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4.2明确管理职责,消除工程隐患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负责人要根据工程特点,明确建筑工程建设环节中各部门的施工技术管理目标及职权范围,将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身上,一旦因施工技术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找到相关责任人并作出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严密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在实际建设阶段,各区域负责人要以施工图纸为指导,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实现图纸与现实情况的有效结合。对工程建设阶段的各项数据测算、施工材料质量把控、材料消耗、技术规范等进行监督管理,以便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足和缺陷,进而制定整改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4.3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变革

新时期下建筑行业如果缺乏对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势必会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脚步,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结合现代工程的建设特点,实现对现有技术的创新与改革,以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的保障。随着建筑工程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及建设难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被开发出来,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创新中,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工程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注重对新型施工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及时淘汰老旧、落后的施工技术。为确保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企业应注重对新技术具体应用的检查和分析,以此降低因新技术应用不合理造成的施工进度及对工程安全的影响。此外,建筑企业应创立自己的技术研发小组,鼓励全体工作人员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专长进行自主创新,以此形成企业独特的施工技术体系。

4.4控制企业成本,深化成本创新管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对成本实施创新管理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的一些弊端严重影响到成本管理的顺利开展,企业必须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充分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努力发现实际工作中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从整体上降低建筑工程的生产成本,为深化成本创新管理提供可行性依据。如通过制定材料消耗计划,实现对施工阶段材料消耗的有效控制。企业要及时展开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对人员、物资等的科学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物资和人员的优势,降低各种质量缺陷和材料损失。企业应从全局和整体考虑,加强对成本管理的统一协调和规划。根据各部门、各岗位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出符合各自实际情况的成本控制计划,通过定期对各部门成本控制计划执行情况的了解,实现对企业整体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

4.5注重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持,建立一支技术硬、专业强、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是促进施工技术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人才作为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中最活跃的资源,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因此企业应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力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应用力度,提高入职门槛,通过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力度。企业要利用引进的高技术人才实现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同时可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到企业进行理论培训和技能指导,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水平和实操技能。同时企业可通过技能比武或理论知识竞赛的方式,来实现对人才队伍学习情况的检验。通过对比赛中的优胜者表彰的方式来不断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对工作中积极学习和实现技术创新的人才,给予一定的奖励,在企业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技术学习、技术创新的氛围。

结语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建筑行业需认真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要,必须对现有的施工技术实施管理创新,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对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人员、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与改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实现对施工质量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创新,能够促进建筑工程健康稳定发展,对提高企业市场占有份额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旭.探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3).

[2]高鑫.浅谈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4).

[3]施海囝.论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6(3).

[4]王才.论新时期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标准及创新[J].建筑标准化,2017(12):91-92.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5

关键字: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引言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人民的生命安全等。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建设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及配套的小型水利设施逐渐增多,使得国内大大小小的水利施工单位的建设任务颇为巨大,建设的市场前景也是比较广阔。然而,在给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各个施工单位带来了挑战,将他们带入了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为了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就必须提高认识觉悟,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与力度,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以满足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为自己带来利益,也为国家和水利工程的开展贡献一份力。

2当前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企业自身发展、技术人员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等制度体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不少企业的施工设备和技术落后,这直接导致了水利工程质量低下。

(2)施工不规范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不少施工单位的管理力度不够,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检测不够严格,导致工程质量偏低。第一,没有按照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来进行设计建设,水利防洪建设低于标准,规定导致雨水比较多的季节发生了洪灾危害;第二,在建造坝基和坝体的过程中,在材料的选择方面不严格,选择了不坚固的材料,在施工程序控制方面不够严谨,导致坝基和坝体常常出现渗漏和渗透破坏的现象,不利于水利工程正常的发挥作用。

(3)工程老化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农村的水利工程老化现象严重。现有的不少水利工程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出现了渗漏现象,有的甚至已经成为病险工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工程设计的标准低,缺少相应的配套设施,导致水资源浪费,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益低。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

3.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1)预应力锚固

与其他的施工技术相比较,预应力锚固作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技术,它应用广泛,具有显着地效益与特点,还有着传递拉应力的作用。预应力锚固既可以是对已有的建筑物加固,也可以是在新建的建筑物中发挥其独有的功效,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它以其独特的作用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拉锚和预应力岩锚的总称,它是一种在预应力的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锚固技术。根据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预应力锚固从方向、大小和深度入手,将加固、改善建筑物和基岩作为受力条件,对其施加预应力。预应力锚固在建筑物或基岩发生变性前,可以主动地施加预压应力,同时预应力锚固还可以传递拉应力,这是其他施工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不同种类的预应力锚固,其结构也不同,但是从总体上看,其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锚束和锚孔,这两部分互相作用,锚孔为锚束设置钻孔,锚束作为主体,通过设置的钻孔施加预应力。

预应力锚固主要分为五个基本施工步骤完成,第一,造孔,主要包括钻孔、测量控制、扩孔、灌浆、扫孔五道工序,造孔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不同的工程,锚固形式不同,不可盲目套用;第二,编束,这道工序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例如在施工中,锚束要捆绑好,不能散乱,使用前需保护其表面,以防生锈;还有三个步骤分别是放束、锚固和张拉与防护。

(2)混凝土碾压

混凝土碾压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筑坝技术,其发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的运用广泛。所谓混凝土碾压是指大量运输填土和坝石,碾压混凝土混合物,通过大面积的碾压,来进行浇注的一种技术。混凝土碾压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在大体积、大面积施工上有着其他技术无法超越的优越性,此外它还可以不影响混凝土的混凝度,改善混凝土的层面。

在材料构成上,被碾压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主要有砂石、水、胶凝剂以及空隙气泡等成分,但被碾压的混凝土具有混合物干硬、零塌落度、碾压面坚实等优点,在材料配合上也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其粉炭灰掺杂多、水泥含量少、含砂率高、粘稠度窄、骨料直径小。目前,碾压混凝土的材料主要包括高粉煤灰掺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砂卵石水泥掺混凝土三大类,这三种混凝土的粘稠度相当好,通过碾压压实,便成为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首选材料。在实际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混凝土碾压技术既缩短了施工的工期,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导流

导流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修建闸坝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工程措施。在进行导流技术前,首先要策划出精密的方案,这是因为导流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工期、造价、质量和安全性。

导流工程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部署控制河床的水流,它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性措施,导流工程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以及其他部门的利益,关系到其他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好坏以及工程进度的快慢。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导流工程。此外,由于河流具有周期性的洪枯季节,所以水利工程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的不均衡性,因而在施工的安排中,一定要综合平衡施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施工强度。

除了上述的三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外,还有其他的施工技术,例如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的岩壁吊车梁技术,用于堤防加固的垂直防渗墙技术,,用于地基处理的灌浆强度值方法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3.2施工技术及管理的特点

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需要应对恶劣的天气

绝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作业施工的,酷暑、强风、暴雨等恶劣的环境势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恶劣的气候环境。

(2)需要控制水流

大多数的水利工程都是在湖泊、河流等地方进行施工,为避免水流对施工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水流,保护建筑物在正式投入使用前不会被水流冲刷。

(3)工程质量要求高

一般的,水利工程的工期比较长、投资大,而且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部分的利益和下游地区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各类水利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水利建设标准进行施工。

(4)施工前期准备时间长

在我国,除了极少数的平原地区外,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都位于峡谷、高山等交通不通畅的地区,因此,在施工前期,除了需要铺设外界与施工现场的连接通道,还需要修筑相应的生活建筑和办公建筑以及其他附属设施,施工前期准备时间特别长。

(5)涉及面较广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不仅仅涉及到相关的国家机关单位与部门,还需要兼顾到交通运输、生产生活用水、防洪和发电等不同功能的要求,所以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3.3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技术是根本,也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技术,才能保证在艰巨的环境中完成重大的水利施工工程。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水里的效益及其产生的影响,因此,施工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工程技术,它更是构成整个水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只有将先进的施工技术用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水利工程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然而,如果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仅仅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作硬件,而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那么水利工程最终将成为没有目的、没有指挥、没有纪律的工程,成为一盘散沙,而不会发展成大工程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人类谋福利。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充分运用管理合理规划整个施工工程的试试,那么水利工程才能发挥作用,才能让水利工程有了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都不可以忽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技术与管理同时运用好,让水利工程真正的发挥作用。

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4.1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分级技术管理制度,将责任具体分配到每个人,实行责任岗位制;建立事故和故障的统计分析、整理归纳、及时反馈制度,及时的掌握了解水利工程的施工情况,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妥善的处理,确保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建立文档查阅制度,促使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收集、整理、保管图表和文书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例如设计图纸、施工、安装调试、检修检验的记录等),确保施工相关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建立设备检修制度,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确保施工设备运行良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施工设备的损坏率,从而增收节支;建立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度,为技术人员提供交流工作经验、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总之,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全面建立起技术管理制度,以法治企,促进施工企业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

4.2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遵守技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和执行相关规定和要求,是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科学合理的组织各项技术工作的关键。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是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指对质量、安全、进度等重要因素的技术管理,这一环节决定了工程能否按期保质的完工;第二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这一阶段的技术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作业活动的实施情况及其结果的技术管理;第三是在水利工程竣工后的技术管理,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已完工工程验收、检测等的技术管理。

由此可见,技术管理工作是从施工准备阶段到施工完成阶段,是一个长期的管理过程。因此,水利工程企业及相关的单位要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使得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其智慧与作用。首先,管理者应根据国家和相关部门指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加以完善,修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管理制度,并在施工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补充,认真贯彻技术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其次,鉴于技术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技术管理者要有针对性的建立长期的检查制度,及时的总结批评各项施工工程,从整体上推进,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将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有机结合,通过这样来大力和提拔培养各层次的技术人员,从而调动企业内广大技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

4.3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技术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职责,重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第一,在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主动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并在施工中广泛应用,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第二,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项目员工尤其是技术人员的技术学习、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号召鼓励员工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方法、技术管理经验等;第三,认真落实水利工程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厂、车间和班组的三级管理网络,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不同层次的技术管理员的责任和权利。充分发扬民主精神,鼓励广大的员工尤其是技术管理员工改革创新,发明创造,通过pDCa等技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

5总结

水利工程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水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加强技术管理,已成为水利工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6参考文献

[1]史洪亮.论述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J].四川建材,2006年

[2]赵军.刍议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第19期

[3]覃振朝.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2期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6

关键词:现场施工管理;技术创新;建筑工程项目;对策

1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施工技术的水平高低是关系到建筑工程最终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为了给建筑企业、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收入,应当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推动施工技术进步与创新,学习并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并鼓励施工技术人员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制定技术培训与学习计划,确保施工技术的整体提升。同时,加强对现场施工流程与秩序的管理,构建规范、科学、全面的现场施工管理机制,引导不同的部门之间主动、积极地相互配合工作,协调需要交叉进行的施工作业,提升施工效率,避免施工期限被延误。

2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策略与方法

一是,严格控制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图纸是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建筑工程的规划意图、成本预算,也涉及到建筑原材料的选用与性能、施工技术的要求与标准。因此,建筑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应当严格依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开展工作,全面了解施工图纸的要求与内容,明确施工图纸中的各项要求,如果对施工图纸存有疑问或者发现施工图纸中的错误,应当及时提出进行审核。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有利于设计企业、建筑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等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排除施工安全隐患、质量隐患与设计缺陷,对于提升施工进度、节约经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构建全面的现场施工管理机制。全面、科学现场施工管理机制的构建,有利于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部施工项目进行统筹、集中管理,规范各个部门的施工流程,制定合理的施工时间计划表,加强对现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遵守国家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与规范规定,安排施工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培训和学习活动,组织施工技术经验的交流、总结活动,及时发现施工进程中的安全隐患、质量问题,并采取应对性的解决方法。三是,建立关于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的责任制度。任命并选拔各个部门的施工管理人员,由施工现场管理者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具体施工工作,并对现场施工管理、技术管理中的问题承担责任。施工管理负责人不仅仅应当全面监控施工现场的各项活动、原材料采购管理、建筑设施与设备的分配、维护、检测,还应当控制施工进度、协调不同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施工技术革新与进步。四是,树立现场施工管理的科学理念。为了保证现场施工工作中的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排除意外事故和其他安全隐患,现场施工管理者应当积极宣传关于现场施工管理的科学理念,帮助施工人员清晰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关于现场施工管理的工作守则、规范要求。

3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与路径

一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监控。建立全过程的现场施工管理规范流程,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进行中、竣工质量验收等不同环节中,严抓施工质量。所有的施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规范的标准与要求,确保施工中建筑原材料的性能、规格、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监督施工工艺是否科学、妥当。如果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发现有质量不合格、施工技术不达标的情况,应当及时指出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完善对策,并将情况记录备案。成立质量监督的负责人机制,在每个施工部门、组织中选拔施工管理负责人,层层把关,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活动的全面监督与科学管理。无论工程存在的问题大小,都应该认真的检查出现问题的部位,并制定好可行的方案进行维修。二是,控制施工现场工程进度以及成本的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现场工程进度管理是建筑工程能否按期竣工的关键,做好施工现场工程进度的管理,必须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需经常检查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并确定调整措施进行改进,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地在合同工期内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进度拖延的现象,如果不能按期竣工,根据合同约定将面临着工期索赔,同时增加人工成本、机械成本、周转材料的使用成本和财务成本。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三是,做好工程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建筑工程在最后的竣工阶段,必须要运用各种合理且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中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和功能的检查,并将这些数据进行记录。然后将测定的数据信息经过专业人员的计算,与合同上的数据、设计图纸上的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准确的对建筑工程判断,判断其是否满足质量和使用功能等要求。如果检测的结果和预期的数据一样,说明该建筑工程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如果出现不符合的情况,就应该对质量不符的部位进行二次施工或者加固等补强措施。如果检测出的结果符合优良的标准指标,那么该建筑工程就有可能被评为优良建筑产品,然后根据竣工资料的管理要求将竣工图、设计变更、各种材料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竣工验收文件等竣工资料收集整理,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规定移交给发包人。综上所述,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活动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与综合质量,因此有关设计企业、建筑企业、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应当相互配合,从审核施工图纸,构建现场施工管理机制,建立并执行施工负责人制度,树立科学的施工管理理念等方面,优化现场施工管理策略,推动建筑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丛海燕.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J].吉林农业,2016(3).

[2]李灿斌.精益化推进电建“小工程”[J].云南电业,2016(1).

[3]夏建中.房屋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与管理措施[J].建筑知识,2015(12).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技术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电作为人类生活和各项活动的必需品,为了保证电量的正常输送,必须要加强对电力工程的管理力度,尤其是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因为,只有保证了输电线路的畅通,才能确保整个电力工程万无一失。但是,有很多不法分子为了牟取私利,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投机取巧,严重影响到电力工程的安全性,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务损失,只有加强管理,坚决打击不法的行为,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顺利开展。

一、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中,电力工程的开展都以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为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保证工程质量,还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只有加强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整个输电线路的稳定与安全。电力工程的唯一目的就是安全把电输送到千家万户,而只有在输电线路施工中,确保技术达到相关的标准,才能够使整个输电线路的质量得到保障,进而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打造出质量过硬的电力工程,利国利民。其次,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整个电力工程的按时完工。正所谓“火车快不快,全靠头来带”,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让工程的各个环节紧密的协作,避免拖沓与重复,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工人的工作热情,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不返工,不延期,如期竣工。最后,加强对输电线路技术与管理,能够缩减开支,提高整个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由于电力工程涉及的面广,工程量大,所以如果不加强管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损失,从而降低了经济利益。输电线路建设作为整个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加强了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够为整个电力工程缩减开支,缩短工期,保证工程的经济利益。

二、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为了谋取经济利益,部分电力工程施工队伍以身试法,违背常规,偷工减料,偷电线等电力设备,谋取不法的利益,造成了电力工程的重要经济损失,具体表现在电力工程的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疏于管理,出现电线等原材料被偷行为,造成了工程的损失。由于施工现场涉及到的器材、工具、原材料等相对琐碎、繁多,如果护理不当,就会为不法分子创造机会,偷取电线、电缆等原材料,获取额外利益,这样既造成了输电线施工工程的材料短缺,也会造成整个电力工程的经济损失。第二,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脱节现象严重,造成工期延误,问题重重。作为管理人员对于输电线施工的各个环节缺乏了解,这样就不能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统筹管理,也就是出现了无法掌控全局的现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发的问题或者事故,不能够及时的处理,或者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最快的方法。因此,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滞后和脱节对整个电力工程的开展也存在不利的影响。第三,输电线路施工对素质低,工作效率不高,返工现象严重,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队伍的资质不够或者以次充好,就会影响到整个输电线路的质量,对安全输电造成威胁,唯一的办法就是返修或者重新聘用新的施工队伍,这都造成了电力工程的经济损失和时间的浪费。

三、解决好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

提出的意见鉴于加强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必须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只有不断地加强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才能够确保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利益。由于在实际中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机制,加强技术扶持,培养专业的管理队伍,弥补不足,保证打造质量过硬的电力工程,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的技术与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的总体效率。由于输电线路建设环节是电力工程重要环节,只有加强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才能有利于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建设的进度。“专业技术是核心科技”,只有注重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够打造出精品的电力工程。“时间就是金钱”,也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的效率,才能够保证电力工程的经济利益。因此,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的技术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第二,做好输电线路施工的相关工作,协调统一,保证输电线路施工的顺畅。由于输电线路的施工也涉及到很多问题,包括选址、路线及地方搬迁等一系列问题。在施工开展前要做好整个施工工程的工作规划,全方位考虑到施工设计的方方面面,然后按照进度进行管理,及时的协调调度,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不受外界的影响。另外,制定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安全危害,所以在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按规操作,确保无事故发生。第三,培养专业的电力工程管理人才,尤其是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专业人员,组建专业化、高素质的电力工程管理队伍。良好的管理队伍形成专业的管理机制,促进能够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够及时协调解决突发的问题。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够胜任各项工作,保证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而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电力工程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输送电源的重要责任,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工程,因此,必须要保证输送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这就需要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如果输电线路出现问题,比如漏电,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为“水火无情,电力亦无情”。在电力工程中一定要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不出丝毫的差错,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稳定、正常。

参考文献

[1]曹彦章,盖自周.浅议epC项目管理中实现施工安全质量同步验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1):12-13.

[2]曲丽峰,崔凯,曲艳芬.aBB建造全球最大的海上高压直流系统轻型高压直流(HVDCLight)输电线路高效连接北海海上风电场和德国内陆电网[J].电气制造,2016(08):56-57.

[3]董婵清,宋正男.浅析输变电工程对土地的破坏与建设后的土地复垦[J].科技信息.2014(18):120-120.

[4]侯协耕.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32(14):94,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前言

在水利工程的建筑中,不仅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而且也要实施严格的施工管理,这样我国水利工程的品质才能得到基础的保障。简单来说,水利工程就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这些电能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近几年,我国的日常用电越来越多,用电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与管理直接影响着社会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

1.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概论

1.1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建筑中,就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专业的施工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施工技术的设备有:引水设备、发电产房设备以及水库等,并用这些设备将处于高水位的水引接到产房里面,使用发电机产生电能,在变压设施的控制下,经过相关的输电系统进入到电网。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社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水利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是否专业、标准、先进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中水利产生的效益。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中,只有突破以往简单的施工,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理论知识进行施工,才能使利工程建筑得到更好的发展。

1.2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建筑中,先进的技术与充足的资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投入相应的管理工作,没有管理的施工,就如一团散沙,施工现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施工管理工作,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保证水利工程的高效实施,让水利工程的建筑得到质的飞跃。

1.3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不可分离。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只是注重施工的技术,忽略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效率以及质量,对社会以及人们生活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将施工技术与管理制度相互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才能得到高保障,资源才能得到最大发挥。保证社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2.构建科学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

2.1完善安全体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对任何企业而言,安全第一。水利工程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不安全的施工环境,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实现安全的前提就是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并且严格的执行以及约束工作人员,第一,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可以通过以往施工事故的案例让施工人员了解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第二,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生产职能的培训,做到安全施工,人人有责。第三,每一个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应有相关的人员监督,签约安全责任合同,合同的签订,不仅可以提高了负责人的责任心,还可以促进了安全管理的水平。第四,一旦发生施工事故,立即查找事故原因。如果是人为因素,必须给予严厉处罚,当然,在平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者,应给予奖励。在这种奖罚分明的制度下,时间一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会越来越高,从而也就促进了施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2.2完善施工质量的管理

优质的水利工程,离不开施工中质量的管理,只有施工单位、监管单位、建筑单位等相关单位积极配合监督管理,才能使施工质量达到最优。首先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组织进行合理分配,并且结合施工组织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其次,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对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等问题进行反复检查,一旦发现任何质量问题,立即进行处罚以及责令其施工部门停工,返工。其次就要制定健全的质量保证的体系,使得监督管理人员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在一切的施工过程中,都应该把质量作为一切前提。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能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质量,是促进水利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

2.3健全的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与其它工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的意义十分重大,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水利工程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水利工程的质量尤为重要。其次,水利工程的规模比较大,施工技术相对而言比较复杂,再加上我国地质、水文等地理条件变化也较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也就越来越高。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十分艰苦,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状况,使得安全施工的系数越来越低。综上所述,只有对水利工程建筑的技术不断加强,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一切的技术活动,才能使技术有效的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仅能得到质量的保障,还能使社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综合水利工程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对技术的管理。

2.3.1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从传统的大方向管理转向精细化的管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的总负责人应安排各个项目部的负责人共同构建车间,帮组、场站等三级技术的组织管理制度,实施分级管理的制度,做到安全施工技术人人有责,一旦发生状况,即可将责任追究到个人身上。在信息收集、故障分析、事故处理中,都应该用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与执行,并且可以利用规章制度定期定时组织员工之间的工作交流,使得大家在施工技术上互帮互阻,互相进步。公司负责人也应该鼓励员工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在施工技术的难关上大家踊跃发言,积极讨论,高层负责人多听取基层员工意见。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设备也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经常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解决办法,同时定期检查建设设备并制定出相应制度,使得设备得到保护,增加设备的使用年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3.2制定完善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对于设备的维护检修的工作也应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其管理以及监督。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水利发电的实际情况,实施技术的革新与实践。在工作的过程中,把重心放在设备性能的转变上,从恢复性能转变成改进性能,设备检修的工期进行缩短,使得设备检修的质量得到保障。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仪器设备的运行规律进行充分掌握,实现技术的强力监督。

2.3.3制定完善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加强技术管理的过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备的运行情况都应进行全面记录,一旦发现不良的施工习惯问题,立即进行纠正。在进行技术分析的过程中,也应建立相应制度,对分析总结过程中的问题,使用相应制度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技术术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如果想要充分的满足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能使水利工程的建设充满生命力,在此过程中,也要与科学的管理相结合,才能使水利工程得到高品质的保障,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尚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技风,2013,10(24):124.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9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一、公路工程主要施工技术分析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质量的好坏,目前在我们国家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以下方面的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路基使用的填充材料的性质以及压实效果。在实际施工当中,有效调节路基施工的方法是满足填土要求和不不断提升岩石工艺,这也是比较经济有效的路基施工方案。

在满足填土要求和岩石工艺后,路基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压实处理,可通过采用大吨位压路机,在一般路基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从德国进口的“戴纳派克”,这款进口摊铺车,摊铺宽度为7米左右,在摊铺结束后,通过双驱双振的大型压路机,可以实现对路基的压实处理。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地区,特别是南方沿海城市,在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时要进行相应的技术调整,采用烘干设备将地基中多余的潮湿水汽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压实工作,以免因水分太多,而造成路基硬度不够。而在处理软土路基方面一般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轻质路提以及灰土挤密桩等方法。

(二)路面施工技术。在路面的施工技术中,现行施工材料主要是采用水泥混凝土,这主要是因为水泥混凝土具备很好的强硬度,稳定性和刚性都很好。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应用范围也比较广,不仅在城市路面施工中会被广泛采用到,在一些山区公路的路面施工中,也经常会使用水泥混凝土。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需要采用干硬性混凝土,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硬化收缩度,还能实现对水泥材料的控制与节约。为提高路面的平整性,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精平提浆和收光作业的正确性。在进行摊铺作业时,要不断地提升摊铺机的水平和工艺,一般都采用上文所提及的“戴纳派克”,不仅路面摊铺的平整性能够得到很大的保证,还可以提高摊铺的质量和效益,每分钟可摊铺面积达35平方面。

(三)新旧公路结合的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于不符合现行通行条件、路基承载力或者路面破损严重的旧公路会采取翻新处理的措施,也就是公路改建。在改建的过程中,要对原来路面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加宽原来路面的一侧或者两侧,处治的具置是路面、路基和边坡。尤其是边坡,因为在改建过程中,要对路基及路面进行一定的处治,势必会影响边坡的平整度和倾斜度,因此首先要加强对边坡的处理。当然对路沿石的也应该进行重新的安置,一般都不会使用旧的路沿石,而是直接采用新的路沿石,当然路沿石的处置是在路基处理完毕后,视路基的高度来适当调整路沿石。另外还有对路面上的自来水井、宽带井等井口的井室进行调高处理,以此来适应路基的变化。

(四)路桥过渡地段的路面施工技术。路桥过渡地段的路面施工技术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中,应用率不高但却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城市在处理路桥过渡地段时,往往采用搭板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容易解决跳车的问题,但搭板比较薄弱,一旦被破坏,后期维修费用比较高。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控制好桥背的柔软地基,通过换土法、排水固结法等,提高桥背的承载力。同时结合当地水文条件,以及路面的排水等情况,设置排水方式。

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现状并不可观,很多管理方式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标准不明、制度不清,管理结构与模式比较混乱。主要的管理点仍然集中在施工参数与管理技术两个层面,难以发挥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权限和职责。

另外一些公路工程施工的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对于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水平比较低,安全责任意识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走马观花的现象。

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档案的管理,技术的培训、图纸会审、施工编制、技术交底等。从整体上来划分,可以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分为内业管理和外业管理两个方面。

内业的管理,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关于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施工技术安全规范操作方式的确定、施工工人技术安全培训模式的确定以及管理技术的档案管理的呢过。

外业的管理主要包括,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严格实施的管理以及根据工程情况对施工技术不断改进等。

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原则

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齐抓共管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要杜绝施工单位只抓经济效益,过分注重施工效率,而忽视安全生产,忽视施工质量的情况,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齐抓共管,最终实现科学的生产观。第二,科学合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中各项施工工艺都处在最佳状态,并保证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实现对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第三,标准规范化原则,在施工中,要严格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安全施工工艺的标准规范化,进行严格操作和落实,减少现场施工的随意性,对需要进行技术微调的情况,要由现场的工程师进行反复检验后,由他们会同施工小组进行共同的研讨解决,从而有效规范作业秩序,得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五、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技术规范的落实,在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中,要保证工程施工相对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技术的规范进行操作,并不断加强学习与培训,提升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其次,管理施工的测量、试验和工程变更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单位要进行反复地试验、测量,保证测量的精度,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支撑。对于施工工艺也要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试验,抽样检查合格后才可以投放推广,做好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

六、提高公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方法

在公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中,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其一,建立完备的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体系,并明确各方职责;其二,对施工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并加强培训,提升他们技艺水平;其三,不断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不断更新施工技术,不断采用新技术。

七、总结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的技术发展比较快,公路建设的进展也比较迅猛,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安全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安静,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浅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2,11,28;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篇10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am73文献标识码:a

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电能是现阶段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应用作为广泛的能源之一,其工程建设也由此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许多惨痛的教训表明,电力施工的事故几乎均发生在施工项目中并与项目部安全管理不力或疏忽大意有关。而在电力工程实际施工作业中,应力求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行质量与运行稳定性,从而确保终端用户电力需求得到安全且可靠满足的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所发挥的关键意义。

2施工环境的安全保障

在电力工程施工设计之初,应首先当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实地的技术和安全考量。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保证施工作业的正常、安全的进展,电力工程每个项目在施工前都应有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尤其像目前,西电东送等各大型电力工程,要穿越大山、大河、冻土等各种险峻地理环境,在施工前,一定要对架设电网等基础设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防范事故的发生。而对于山脊间的施工,需要凿岩、爆破等特殊处理的情况,应提前做好现场防护处理。而在特殊时节、特定的区域间地理环境,应及时做好防台风、防雷击、防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促成事故的预防措施。

3施工现场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3.1施工现场客观环境的安全管理

在当下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大多以机械化操作为主,但施工安全管理的主管因素还在人。所以,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施工操作现场的安全情况应当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和了解。而且,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监督作业,对于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登录造册,并且加强日常的排查工作。针对设计之初的安全技术方案,结合现场实际安全情况,积极制定、完善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安全技术交底。

在项目施工现场,应当结合实际作业环境,坚持现场的作业前后“5S”,对于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理,做到整改措施、责任、预案的及时到位。由于电力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在项目施工后应加强检查,严把质量关,认真落实危险点的控制,落实施工安全的技术和规范。

3.2项目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对于作业人员,注意加强日常的安全意识,通过思想认识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监察,督促作业人员安全思想的提升。在安全管理和安全制度上,要有系统的检查和落实。在实际作业中,应针对现场安全状况,积极开展危险点辨识以及预防活动。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逐步完善安全管理的缺陷。

4强化对电力施工安全的重视

4.1电力施工项目企业的安全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大型基础建设的增加,电力工程项目与日俱增,从事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企业也随之增加,而电力工程的庞大和工期的时效性,在同一项目或者同一现场,常常会是两家或者更多的企业同时施工。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现象。多数也正是由于各项安全责和任管理的不落实,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个别企业没有细化的策略或者安全管理规范。其结果必然使得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多数企业也没有全面、真是的现场安全信息,对安全工作疏于防范,直到有安全事故出现,才后悔莫及。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是电力项目的最为根本要求,安全管理师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石,是项目效益的前提。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处理好项目安全与效益,项目安全与施工进度等其他工作关系至关重要。无论从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自身考虑,还是从电力项目工程施工的特殊性考量,安全管理在企业发展中举足轻重。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在电力项目工程中必不可少。

4.2电力施工项目人员的安全管理

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实际施工作业前,要加强对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在安全生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按照安全工作的规程作业,逐步培养其遵章作业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较高安全意识的作业氛围。针对特别事件,全面宣导和思想引导为主,保证电力作业施工的安全进展。

5电力施工的协作管理和部门调控

针对不同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项目,一般工程开展后,总有多个施工单位或者部门同时作业。电力材料投放、基础建设施工,电网架构、电力线路铺设、电力工程对接、电力项目调试等,大多是多工种、多部门同期作业。一般来说,循序渐渐,在不影响前一工序作业的前提下,全面开展,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的时效性。各个小项目单位,均应遵守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项目施工流程管理和各项现场施工规章制度,确保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的相互融合。各个小型项目单位,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也应该全面协作,大局为重,结合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场地,保证项目工程施工作业的全面协调和顺利进展。

6结束语

电力工程技术的全面发展,是电力工程的高效科学应用的基础,也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全面、高效的确保电力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全面贯彻、实施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电力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项目本身的安全。逐步完善各项施工作业技术的协调和各个作业单位相互间的配合和各项监管制度的良好实施,从而保证我国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开展和电力工程项目的高速、高效,科学合理的开展和运行。

参考文献

[1]最新电力工程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手册.2010.

[2]庞南生.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