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22:07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1

[摘要]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索贯穿专业核心课程的循环式项目教学新模式,以解决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网上创业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跨度较大的新兴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是知识复合、技能复合的应用型专业。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办出特色办出效果,对于从事电子商务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来说,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新需要,设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受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学生习惯于听理论、背理论、考理论。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被迫学习,以至于学不好或不想学。

2.课程体系结构缺乏有机整合

很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是将技术和商务类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有力的衔接,学生是学一门忘一门,不能理解各专业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对各门专业课程如何应用于电子商务实践之中无法掌握。

3.学生实践能力较弱、就业竞争力不强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各种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进行,软件的模拟性不能真实反映电子商务企业运营管理的工作情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学生网上商务技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导致其就业竞争力较弱。

二、基于循环式网上创业项目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设计

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现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方向为例,探讨该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1.主要思路

以往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使用的项目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其操作方法是:设计一个能贯穿整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项目,在课程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这种教学理念侧重的是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其项目化、任务驱动设计也是针对一门独立的课程而言。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确实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有较大的帮助。但由于课程与课程之间所使用的教学项目往往是独立、无任何衔接的,因此也容易导致学生不明确各门专业课程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学习后无法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各项专业技能。

该院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具有策划、运营和管理能力,特别是能够进行网络营销策划、运用网络营销工具进行网络营销活动的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提出:利用本院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的网上开店功能,开发循环式网上创业教学项目,建立以“网上创业项目”为核心,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本教学模式中提到的“循环式”,是指以网上创业项目为主线,贯穿于电子商务专业所有的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把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一个大项目即“网上创业项目”,然后按照电子商务运营工作过程进行工作分解,依据完成各项分解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置专业课程,每门课程以此工作背景设计相应的教学项目。学生在三年的专业学习中,围绕如何进行网上创业项目的运作这一具体工作任务开展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也就掌握了网上创业项目的规划、经营和管理的各项知识及技能。

2.具体方案

按照方案设计思路,我们要求学生在校园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网上创业实践,并把网上创业实践贯穿于所有的专业主干课程学习中:前期(第一循环)通过《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调研的方法、营销策划的技能,可进行网上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及创业项目的营销策划工作,选定网上创业的具体项目。中期(第二循环)通过《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子商务应用、规划的基本知识,可进行网上创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后期(第三循环)通过《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广告策划》、《网络广告设计》、《网络营销策划》、《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物流与配送管理》、《企业与财务管理》和《商务谈判与礼仪》等课程的学习,可帮助学生进行网上创业项目的广告策划、设计、网络推广和宣传、配送管理、财务管理、业务沟通、网店的经营管理等实践工作。

因此,通过网上创业实践项目这一主线,可以把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及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职业能力有效的整合起来,实现课程教学与创业项目的完全融合,使学生理解专业中为什么要开设这些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什么工作?

3.作用和意义

(1)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运作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运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提供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电子商务的真实环境。利用这一平台,可营造出良好的电子商务职业氛围,使学生能方便的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的真实商务活动,从而锻炼学生学会运用自身的综合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项目的可操作性较强

本教学模式所应用的教学项目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市场为运作背景,以自主开发的校园电子商务网站为平台,以学生进行网上开店、开展网上创业为主要工作任务,教学项目紧贴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紧密,是学生有能力也感兴趣完成的工作,教学项目的可操作性较强。

(3)有助于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近几年,网上创业已经成为全球较为流行的就业渠道。据世界知名电子商务网站eBay公司统计显示,光在eBay美国站点上就有43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目前在国内最大的C2C平台――淘宝网上,其2200多万注册会员中有近40%的会员是大学生。完成了本专业的课程学习,学生在毕业前即可积累较为丰富的网上创业经验,为就业拓宽了更多选择方向。

(4)实现专业课程的整合性

所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均以“网上创业项目”为主线,把专业课程体系中原本独立的课程有效的整合起来,使学生在各门课程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核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从始至终围绕一个核心工作任务展开专业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整合各分项课程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三、展望

基于循环式网上创业项目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趋势,对于完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以上对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方向的教学模式设计,充分考虑了专业学科的特点和其就业需要,同时也注重教学方案的可操作性。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是,应该看到实践本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制约因素,包括校园电子商务平台不间断的建设和维护、学生创业积极性的激发和创业资金的保障、教学团队对此教学模式的认识及教学方案的贯彻执行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石建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J].高教论坛,2005,(4):119~121

[2]刘春颖: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新思路―创建网上商店[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125~126

[3]勒中坚吴琴芬陈瑞华:基于高校校园电子商务环境的大学生创业风险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2

在此不去争论这种模式是否合理,就实际发展情况而言,尽管都是“二房东”,为什么有的孵化器可以做到“逼格”最高,全城最贵(诸如广州CCiC联合文创孵化器),同时又供不应求,究竟其中何种魔力使然。

最近一些创业者在闹客邦创业交流群向道哥咨询“商业地产该如何互联网+”,这里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剖析在双创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创业”概念,将传统商业地产项目瞬间升级为大受欢迎的“互联网+商业地产”项目。“互联网+”时代,商业地产也有独门的运营秘籍。

2015年9月8日,广州“腾讯众创空间”——羊城同创汇正式开园,这个由腾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同创地产、3w孵化器共同打造的众创空间,其组织方、参与方的名声非常响亮。不过,更值得关注是其组织和运作的模式,这个众创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互联网+商业地产”的标准运作模式参照。

整合四方资源,一手软一手硬

羊城同创汇,由羊城晚报提供物理空间即商业写字楼,由同创地产负责写字楼物业的建设与运营,二者共同完成整个众创空间的硬环境空间搭建;同时,腾讯提供空间上的软环境资源,包括创业团队以及宣传流量等资源支持,并聘请了3w作为软环境平台的具体运营方,从而完成孵化器服务平台软环境部分的构建。

在此,从硬件空间和软服务环境两个维度,四大主体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形成互补,整个合作过程是开放包容,同时又是配套协调的。

新玩法:创业概念+商业地产内核

羊城同创汇,以免费为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器平台和服务的方式,吸引众多的优秀项目进驻。(特别其物理空间服务基本是免费的,当然这要经过严格的项目评审才能进驻。)同时,3w配套的投资基金和腾讯配套的开放平台流量等资源,成为软服务的重要部分,同样吸引了团队的入驻。

然而,这种免费提供的众创空间只占其总体物理空间体量的1/4不到,而另外3/4的大部分物理空间,采取普通的商业写字楼出租方式,向市场开放,给那些拥有一定市场规模和业务收入的相对成熟的企业,最终实现整个商业地产项目的盈利。

在这种模式中,通过少量的免费空间提供,并且辅以诸多品牌资源等无形资产的注入,大大增加了整个地产项目的品牌价值并产生溢价,最终通过大部分的普通商业地产出租项目完成营收。这是典型的前端免费吸聚流量造品牌,后端业务正常收费、交叉补贴、免费投入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互联网经济兴起的早期,特别是pC互联网时期的典型商业模式。

而此时,加入了创业概念,加入了地产元素,则创新出了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o2o版本——“免费地产”。从曾经完全依赖线上得以实现的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得以应用到双创大潮中的商业地产中。

“创业+商业地产”模式的三大要点

与其说这是“互联网+商业地产”,不如说是“创业+商业地产”,作为概念模式的创业,众创空间的前端品牌传播,后续的商业地产出租收费,其商业地产的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操作手法上的细微调整,就顿时显得高大上了好多。

然后总结一下这种模式的运作,其核心因素大概有三点,做到这三点就基本上保证你的商业地产项目,在双创大潮下,既高大上,又有营收。

一、要有软硬结合的生态思维。商业地产的物理空间本身是死的,要吸引项目就需要对其软服务进行品质的提升和专业化的升级。同创地产与3w孵化器,作为两个比较典型的运营服务机构,分别提供硬件空间的软服务以及软环境的运营服务,不仅有利于硬件服务的增值,也为整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增值添砖加瓦。

二、要有开放合作的基本心态。创业生态的基本特征以及地产业务的生态属性,客观上要求多种元素参与到整个项目的运作中,吸聚拥有核心资源的合作伙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为一种常态,用合作创造共赢的结果。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校园电子商务一、基于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设计

(一)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设计要与时俱进贴近客户的需求

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创业项目要着眼于目标客户的需求,尽可能选择围绕着客户日常消费的创业项目,如定位于校内大学生消费市场,则可以以餐饮、学习、娱乐、购物等为项目设计的突破口,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店、微博、微信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推广,无疑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无论选择何种创业项目,前期的市场调研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调研的基础上,建议选择市场需求相对明确,无须进行长时间市场培育的项目,这对于创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创业群体而言是更适宜的。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推陈出新,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设计要与时俱进,尝试融合以app为代表的这些新应用、新工具,才能博取更多“90后”消费者的芳心。

(二)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设计要兼顾技术可行与经济可行

对于在调研基础上有创业意向的项目,还需要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方面来进一步考虑,力争兼顾技术可行与经济可行,方为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对于技术可行性主要侧重考量实现该创业项目所需的相关技术是否已掌握或易于掌握?而在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创业所需的技术更多集中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因此需要创业大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术积累。创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关系到投资收益,直接影响到创业项目能否持续下去,所以创业的大学生一方面要慎重考虑,创业项目需要的资金规模是否可以承受?另一方面,投入的资金能否产生收益?而收益与资金成本之间孰多孰少?

二、基于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创业模式的选择

(一)通过创业团队打造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o2o模式

o2o即onlinetoofflineandofflinetoonline,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模式是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消费领域通过线上(虚拟世界)和线下(现实世界)互动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因此线上线下互动与融合是o2o模式的核心要义。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创业项目就应该体现电子商务现阶段线上与线下融合的特点,线上带动线下的业务拓展,线下助推线上的品牌推广,两者相互促进又相得益彰。o2o模式降低了宣传推广成本,直接面向终端客户,对目标客户易于形成粘性,因此特别适合小投资的快速消费品领域的投资项目。这对这一特性,o2o模式在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不失为一种上佳的选择。

(二)从创业项目和创业基础来选择自营模式或模式

自营模式和模式对于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的创业而言都是可以考虑的,自营模式与模式各有其优势,具体选择哪种经营模式还是需要根据创业项目和创业基础来合理取舍。对于尝试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自营模式刚起步时会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货源方面需自身投入资金备货,有一定的销售风险,但风险与收益成正相关,显然在经营渐入佳境后,通常自营模式比模式收益要高。模式往往集中人、财、物资源专注于推广、销售业务领域,一般不需为库存而投入过多的资金,所以其创业风险小相应的收益也有限。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建议从模式先积累经验和资金,然后根据创业发展逐步扩展到自营。

三、基于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创业资金的管理

(一)借助创业贷款与自有资金相结合来筹集创业资金

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再到各个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陆续出台了各个级别不同层面的大学生创业鼓励政策,特别是在创业贷款、创业基金、税收减免、水电费及场租补贴等方面都有实质性的帮扶,因此大学生创业资金的筹集也不再是遥不可及,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在创业伙伴中集资,还可以向亲朋好友借支;另一方面寻求学校、政府的大学生创业贷款支持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筹资渠道,很多针对大学生创业发放的贷款都是低息甚至是贴息,如果能申请到无疑是很理想的融资途径,所以借助创业贷款与自有资金两者相结合,应该是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难的有效方案。

(二)运用记账软件管理创业资金定期向创业团队公布

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相关案例梳理后不难发现,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很有热情,但是随着创业的推进由于财务管理的疏失,最后导致创业团队分崩离析分道扬镳。从此类案例中,可以找到对大学生创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启示,那就是创业资金的管理不能停留在粗放式的“糊涂账”阶段,有必要运用记账软件安排不同的创业伙伴“背靠背”进行资金管理,并定期将资金的使用情况、创业收益情况向创业团队的成员公开,避免因财务管理的混乱导致创业失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当创业推进到“小微企业”阶段时,则要考虑财务管理的逐步规范化,若采用公司制运营则对财务管理工作应设置专人专岗,总之财务管理对于创业成败事关重大应予以足够重视。

四、基于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建设

(一)跨专业遴选创业伙伴合理控制创业团队的人数

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开展的创业项目较少涉足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因此创业团队的成员并非越多越好,若无适度的业务规模,过多的团队成员会带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端,因此创业伙伴的遴选应重质量而非重数量。应该选择那些有创业激情、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最好能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来组成创业团队,发挥各自的专业所长打造知识型创业团队。例如在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吸引有志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计算机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物流专业、设计专业的优秀学生,通过面谈、专业技能测试等方式,挑选那些积极向上、能力突出、善于沟通、阳光抗压的学生来组建创业团队。创业伙伴的挑选总的来说要把握宁缺毋滥的原则,坚持守信、合作、敬业的标准来择优招募。

(二)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凝聚力的创业团队

创业注定了是充满挑战的,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负重前行的过程,在创业项目的推进中就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更需要认定目标不放弃的创业激情,而这些都要通过创业文化建设来提升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年纪轻经验少,但是对创业有热情,这份热情不应是浅尝辄止的三分钟热度,它需要通过健康、正面的团队文化将其升华为大学生创业者受益一生的职业素养。团队文化看似无形,实则是联系创业成员并激励其朝着共同目标携手前行的精神纽带。所以说,通过交心谈心、户外拓展、小组竞赛等方式,强化创业成员对团队的认知,真正从精神层面去激发每一个成员的潜能。

五、基于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创业风险的防范

(一)聘请实战性创业导师指导创业以此来规避创业风险

由政府或高校出面聘请在创业方面有一定建树的中小型企业主,利用其业余时间来定期指导大学生创业是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有效措施。有些企业主热心公益事业,也愿意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分享给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而对于在创业中摸索前行的大学生也需要获得有实战经验的创业导师的帮助,因此拜师其门下乃明智之举。通过这些创业导师的指点和提携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团队,有效规避创业风险并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此外,创业导师的人脉资源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创业团队强化创业案例的学习提升风险防范的能力

大学生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创业团队应形成定期成员集中沟通交流一起学习提升的规章制度,通过学习媒体报道的其他创业团队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从中找出为我所用的经验教训,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发挥每一位创业成员的聪明才智,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一起探讨创业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必要时还可以求教于创业导师。大学生创业风险的防范能力在创业活动中不可或缺,而对于创业风险首先应提高防范意识,其次应培养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上述方法无疑是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防范创业风险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赵桂;o2o模式在零售行业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10-05。

[2]赵春兰;以CRm的视角看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兴起[J];中国商贸;2012-12-01。

[3]张健;浅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创业能力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9-25。

基金项目:本文是武汉商学院2012年院级科研项目――基于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研究(课题编号:2012G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1.张健(1981―),男,管理学硕士,武汉商学院商贸物流学院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教学。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4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035-02

高职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充分体现其人才培养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电子商务专业融经济、管理、信息三大学科于一体,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今,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可以说突飞猛进,电子商务早已融合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呈现倍数递增。但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市场的需求相差甚远。因此,高职院校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伴随着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知识的日新月异,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急速上涨,出现供不应求现象。但是,现实社会中出现企业高薪难以聘用到满意的电子商务人才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难以就业等现象,出现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轨。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创新创业等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技能具有强实践性和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创新创业能力是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创新创业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核心,电子商务行业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新兴行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创新创业能力,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是企业经济的核心,是提高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率的有力保障。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将枯燥的专业知识以充满趣味游戏式的方式讲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拓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技能,促进学生在教学实践体验过程中自我摸索、自我领悟,逐步形成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高职电子商务学生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模糊。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经济、管理、营销、物流、信息、网络安全等各个方面知识,专业核心在于商务,加上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等特点,造成大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明确,过于广泛或杂乱,没有针对电子商务行业需求、职业岗位技能、区域经济现状和电商发展趋势做综合研判,以致专业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目的,致使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过泛过杂,严重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技能,难以满足市场用人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出现技术不如it类专业毕业生、商务不如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尴尬局面。

(二)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培养以实践技能为主线,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依旧延续“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模式,课程设置上出现“拼凑”或重复现象,使得学生学而不专,难以学以致用,综合应用能力缺乏。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形成职业能力并贯穿于体系中,进而没有真正体现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性特色。

(三)课程教学滞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时效性和实践性,紧跟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以学生实践创新创业为主线,部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内容偏离实际或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层面,导致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也有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停留于原有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或直接通过模拟软件实现等,教条化严重,学生缺乏激情和求知欲望,实践操作和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得到真正培养,造成学生难以受到企业青睐。

(四)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在电子商务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给学生做示范,在课堂理论教学过后更多的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离不开校内外实训、实习平台,但是,众所周知,部分高职院校受基础设施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等多方面因素约束,实践教学开展并不顺利。很多高职院校利用教学软件或者网上免费资源来开展实训教学,如店铺经营专题,大多数任课教师只是叫学生在网上开网店,进而经营网店,这种缺乏实际网络营销方法和没有形成真正交易的徒有虚名的网店,并不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真正店铺经营管理能力,更何谈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系自治区特色专业、学院重点专业,现有在校生500多人,专业重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其具体措施为以下方面。

(一)构建电子商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四方合作、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紧紧围绕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结合电商岗位技能,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实践创新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本位的“四方合作、四环相扣”的人才培养模式,政、校、行、企“四方合作”,建立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校内实训、职业考证、技能竞赛、顶岗实习“四环相扣”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模式,校内实训通过专业基础实训、仿真实训、综合实训、生产性实训,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职业考证以工作岗位技能训练为主,重在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效果,进而促进教学改革;技能竞赛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竞赛知识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训;顶岗实习亲临真实岗位锻炼,积累职业经验,促进职业能力,四环环环相扣,共同服务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能力。

(二)打造电子商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2532”课程体系。学院子商务教学团队通过对职业领域岗位进行分析,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主,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依据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主抓职业发展能力核心要素,配以实训项目、实践平台、实习基地为载体,构建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职业能力发展的“2532”课程体系。2个基础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科技、艺术素质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5个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特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特色课程以创业教育、移动电商、淘宝实战为主要内容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个实训项目模块:课程实训、学期实训、综合实训,以实训项目为主线,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2个实习项目模块:校内生产性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实施电子商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四融合”教学模式。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针对高职电子商务教学的特点,创新实施项目化“四融合”教学模式:一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相融合,实践“研学讨论法”,以网络营销课程价格策略项目为例,教师主导项目、全程监控和协助学生完成项目,学生从项目调研开始一直到项目结束全程负责项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增强团队意识。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理论来源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活水,理论教学融合于项目教学中,通过项目实施中讲解理论,项目实施总结理论知识。三是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职业考证相融合,针对电商岗位,制定岗位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设计职业素质能力对应具体课程知识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岗位,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率。四是课赛融合,学院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实践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课赛融合的教学思路,将大赛内容嵌入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考核中去,构建班赛、系赛、院赛、省赛、国赛五级体系,促使学生在竞赛中实践专业知识,锻炼学生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综合技能。

(四)搭建电子商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实践是培养电子商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和积累实战经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实施搭建4个实践平台。一是实践认知平台,通过职业岗位市场调研、校内外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和校内外专家讲座等多形式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二是工作室平台,电子商务团队教师成立工作室,工作室依托企业,承接企业项目,学生自愿报名加入并通过培训,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负责,双方共同完成项目。三是创业平台,注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学院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中心、技术指导、电脑软硬件资源等,鼓励学生创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学院为每个学生创业基地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如学生淘宝网店创业,让学生真正体验网店营销、网店支付、网店装修、客服服务等实践技能。四是校企平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基地专门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训、项目开发、毕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全方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学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电子商务,2017(1)

[2]林雯.电子商务专业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6(4)

[3]林雯.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3(11)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两创’入课堂和‘三课’实战化的粮食类高职院校电商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6B605)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5

关键词电商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X+1;载体重构;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26-0008-05

随着“电商换市”政策的逐步推进,企业多元化的电商人才需求旺盛,不同专业学生纷纷加入电商创业与就业浪潮中来,特别是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为高职电商人才培养与输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作为高端技能型电商人才培养阵地,其人才培养特点与学科综合性表现一致,主要表现在工作岗位需求的多样性和跨专业性,既需要培养学生电商知识与互联网意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电商改造特定行业问题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并且在“互联网+”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电商与行业融合越来越紧密,跨专业复合型电商人才将成为社会需求热点。高职院校应结合电商人才发展特点和学校内部专业布局实际,强化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从学校顶层综合设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组织多个相关专业实施电商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各行业电商应用领域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为助推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分类培养、专业整合、科学管理和特色办学提供动力,为打造特色专业群建设提供有效手段,为学校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外部机构之间构建政行企校深度合作联盟提供条件,有效提升电商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水平和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高职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一)“X+1”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指以协同创新组织联盟为运作载体,以“X+1”人才分类培养为主要内容,基于学校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运作环境,整合学校范围内电商及其相关专业教学资源,组建跨组织、跨部门专业化的电商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创新型政行企校教育平台,协同化实施高职电商人才混合制创新培养的一系列流程与规范集合,是对传统高职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组织载体的重构和运作流程的再造。其中“X”代表电商交叉专业和行业领域专业,如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应用英语、旅游管理等,“1”代表学生电商职业模块方向,“X”和“1”分别代表学生第一专业和电商职业模块的两个人才培养阶段,“X+1”跨界性的分类培养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战略的主要策略和路径选择。该模式以协同创新教育为核心理念,重视校内外专业资源之间的整合与良性互动,强调学校内部动力机制的综合改革和电商人才培养组织的重构与实体化,紧紧依托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平台,并根据典型电商综合项目和岗位工作任务构建多样化教学团队,择优筛选相关专业学生开展真实电商项目和岗位工作任务的轮训,全面实施高职电商人才“X+1”分类培养混合制教学,提升电商人才分类培养质量。

(二)“X+1”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重构

1.组织总体功能重定位

首先,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在强调学校与外部链接式组织联盟的同时,更加倾向于协同校内电商与行业领域专业共建共享实训、师资和校企合作资源,能够在校方教学改革推动下,推动学校人事、组织和经费管理等方面改革,使组织联盟内多方校内参与者具备较强群体内聚力。其次,协同教育组织联盟是学生第一专业分类培养的实体化载体,是打破院校内专业建设隔离、汇聚校内电商跨专业资源、整合校外优势资源、实施电商人才“X+1”分类培养的实体化协同创新教育平台,能最大程度发挥教育资源校内整合和校外吸纳能力,提升学校电商人才产教融合水平和分类培养质量与成效。再次,协同教育组织联盟采用电商学院、网商学院和协同创新中心等载体来实施电商人才分类培养,通过创新组织形态聚集创新要素,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吸引力和组织联盟群体与个体绩效,为尊重学生多样化成才和个性化发展提供路径,为获取更多校企合作电商人才培养资源与机会、输出更多符合相应职业标准的跨境贸易、网络营销、网站(店)运营与管理和行业电商化改造方面人才提供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有效渠道。

2.组织内部结构重设计

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任务型群体,其群体结构由角色、规范、地位和规模等要素构成,共同解释和预测群体内大部分的个体行为与绩效,是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教育重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考虑因素[1]。

首先,组织联盟角色定位与分布重设计。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围绕院校与联盟成员合作的紧密性关系,联盟内部成员地位与层次结构关系,确立好协同创新组织联盟的核心和个体,围绕院校专业布局和区域产业发展重点,确立好联盟结构中电商企业及其应用企业的分布与规模,使组织联盟内部电商相关专业,教学与管理部门、合作院校、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电商相关企业等成员扮演不同的任务角色,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认同和群体行为,改变传统电商人才培养组织联盟角色选择目的性不强、角色成员的分布层次不清、盲目追求大牌合作企业、组织联盟规模过大产生的社会惰化等现状。其次,组织联盟可操作性工作规范和制度重构。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具有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系列制度,涉及人、财、物、教学、合作与管理在内全面系统化可操作性制度文件,深入到组织联盟运作、管理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影响群体成员行为、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在传统战略性组织联盟章程和框架合作协议等常见规范的基础上的丰富与深化,能有效提升传统组织联盟在实施电商人才合作培养的可操作性和行为约束能力。

3.组织动力系统再强化

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经过学校系统化制度改革,能自然而有效地激发各成员的参与性和合作动力,实现电商人才协同创新教育的互利多赢。高职电商人才协同创新教育作为新型教育合作育人模式,其组织动力系统是组织联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关院校可围绕组织联盟资源依赖动力、高职院校发展性动力和组织绩效性规范要求展开重点强化[2]。

首先,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是资源聚集与双向流动平台,能整合校内外优质师资、教学设施和校企合作等条件性资源,有效提升学校电商相关专业特色化分类培养绩效,实现高职电商人才培养与区域内产业行业和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同时高职院校通过组织联盟以社会服务形式为有关企业和地方政府解决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电商管理等现实问题,为企业转型升级和政府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多方教育资源在统一平台下双向流动,强化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依赖程度。其次,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是分类培养实施平台,通过实体化组织形态实施协同创新教育促进更多学生多样化成才,为电商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产教融合环境,并提升教师专业视野和双师素质,真正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问题,强化高职院校电商相关专业和电商专业群发展的特色。再次,教育主管部门、电商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校地合作政府机构作为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的主要成员单位和强影响力群体,出于职业教育区域特色发展、电商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在组织联盟发展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组织绩效与规范的心理预期,并在多元化政策支持、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凝聚组织成员等方面为协同创新教育提供多元化支持,使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外部动力不断强化。

(三)“X+1”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流程再造

1.组织联盟建设

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作为跨组织的利益共同体,是校内系列体制机制改革的结果,具有组织构成要素多元化、内部结构复杂性等特点。从组织成员筛选角度,高职院校作为电商人才协同创新教育联盟主要发起者之一,应结合电商行业及其应用行业实际,在选择吸纳协同单位时既要充分考虑岗位需求、实践条件和电商项目等资源状况,也要考虑协同单位在实施高职电商人才“X+1”分类培养上合作目标、方式、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达到合法性认同,两者决定了协同创新教育合作产生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3]。高职院校在发起组建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时也应结合电商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紧紧围绕联盟结构、分布与规模等要素,在成员实力、合作基础和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做出综合权衡,构建一个多方参与、结构合理和价值认同的政行企校教育合作平台。从组织内部架构而言,高职院校作为电商人才协同创新教育的主要实施主体,应充分考虑电商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和特点,采取岗位工作室制和综合项目导师制人才培养形式,构建包括多个电商岗位工作室和典型综合项目团队的混合式培养框架结构,搭建业界精英与师生互动分享的电商俱乐部平台,设立教学办公室做好日常运行管理。为了提升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运作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应成立协同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筛选出主管政府、地方政府、核心企业与有关院校等关键成员作为代表,开展组织联盟内日常性群体决策与问题反馈、组织规范化建设与内部协商换工作,解决合作成员在资源付出与收益的延时性、收益不确定性等问题[4]。

2.体制机制设计

为了有效开展电商人才协同创新教育,保证电商人才分类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围绕合作模式、利益分配、分类培养、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创新改革,紧紧围绕组织联盟的可持续动力系统构建协同创新教育体系。从协同创新教育联盟外部角度,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发展出发做好顶层设计,突破学校内部传统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校内外协同单位顺畅的人员流动机制和差异化管理制度,优化组织联盟内教学队伍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吸纳校内优秀师资和校外协同单位实战型兼职教师,探索校外兼职教师入校教学的弹性工作模式。另外,高职院校应充分吸纳有关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经验,组建横跨多组织多部门的实体化协同化运作机构,提高该机构在经费、人员、运作和内部制度等方面的自由度,明确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的目标与任务,理顺协同创新教育联盟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教育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从协同创新教育联盟内部角度,高职院校应围绕电商人才混合式培养模式改革中涉及的工作室制、项目导师制、校企合作项目管理等操作层面制定相应规范,细化电商岗位培养与综合项目训练管理,激发组织联盟内部参与者活力,确保电商人才分类培养的协同化实施[5]。

3.“X+1”人才分类培养实施

在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与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电商职业方向学生选拨、典型岗位工作室轮训、典型综合项目轮训和效果考核等环节,依托电商俱乐部平台培育师生专业视野和互联网思维,为电商人才“X+1”混合制培养营造真实岗位与项目学习环境。为了体现高职电商人才培养与多行业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应充分吸纳成员单位合作项目,聚集典型真实电商项目和工作岗位载体,综合考虑项目规模、职业岗位、学生专业和学情等多种因素,科学组建专业背景多元化的小班化学习团队及其相应导师团队,开展高职电商岗位和项目的专项和综合训练,充分发挥“X+1”混合制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专业优势,为师生营造良好的相互学习氛围。另外,为了多渠道汇聚真实工作项目与任务,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尝试以地方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模拟公司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以实践教学和地方服务为主,以营利为辅的多样化教学型电商企业,采取组织联盟自建与内部师生共建相结合的方式,设立教学型电商企业,学校层面提供场地、培训和经费支持,确保教学型电商企业的可持续化,并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维护教学型企业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定期开展教学型企业准入与退出评估[6]。

4.培养效果评价

在高职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下,由于学生在整个分类培养过程中处于多岗位多项目轮训的实战型学习场景中,学习团队组合和学生专业背景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效果评价的复杂性,可参照如下评价原则。首先,评价对象要遵循分类分层评价原则,区分电商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学生评价对象,并对每类评价对象按照技师型、创业型和复合型三个培养层次标准展开综合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可参照性。其次,评价内容要遵循全面综合性评价原则,既要观测协同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职业能力,如岗位业务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电商创新能力等,也要注重学生在实战型教学环境下表现出的综合职业素养,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等,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客观。再次,评价手段要遵循多元化科学评价相结合原则,如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团队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电商项目综合评价与岗位工作任务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准确性,为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后续的制度调整和流程优化提供有效支撑。

二、高职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实证分析

在国家和省市实施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a紧紧依托当地跨境电商和电商换市系列政策,积极探索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校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机制,依托校内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应用英语、旅游管理、艺术设计和城市园林等电商相关专业,瞄准地方电商人才需求和互联网创业特点,探索电商人才协同创新教育混合式培养模式改革。

首先,高职院校a以电商专业群-产业链为主线,开展电商人才协同创新教育利益相关者调研工作,在政府支持与校内系列政策保障下,组建由政府、院校、企业、乡镇村和校内电商专业群构成的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并以电商协同创新教育领导小组实体化运作模式实施电商人才“X+1”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积极联合协同单位成员开展组织联盟群体决策、议事和反馈等工作。为保证电商人才协同创新教育的实施,高职院校a结合电商人才典型岗位和项目构建岗位工作室和综合项目工作室教学微组织,设立教学型电商企业弥补组织联盟在真实性电商项目引入的不足,激发师生的参与性和发展性动力,同时设立电商俱乐部,构建师生与企业行业交流分享平台,提升学生电商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组织架构如图1。其次,为凝聚院校内部专业和校外联盟成员资源,有效开展电商人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a积极探索校内机制改革,配套出台校内外师资流动、电商项目和岗位任务引入评价与管理、内部教学微组织单元的运行和管理、教学改革经费保障和小班化教学等可操作性文件,紧紧围绕组织联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立体化内部治理政策,既重视组织联盟运行管理原则性和方向性,也重视组织联盟可操作性发展动力的强化。最后,高职院校a以电商人才“X+1”分类培养实施电商专业群建设,依托组织联盟产教融合条件资源,充分挖掘“一镇一校”、“一村一品”等农村电商校地共建项目潜力,利用教学型电商企业创建运作批发、零售、团购、跨境贸易和微信等平台项目,并将上述资源融入到岗位工作室和综合项目训练中去,使学生获得真实有效的实践教学载体和电商创业经验。高职院校a在实施“X+1”分类培养过程中,引入校内外协同创新教育师资教学团队、组建专业背景多样化的电商专业群学习团队,设立可扩展的动态的典型岗位工作室和综合项目工作室,矩阵化配置教与学团队,按照复合型、创业型和技师型不同的职业标准,实现学生岗位工作任务和电商项目滚动式轮训,提升电商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X+1”人才培养流程矩阵图见图2。

三、高职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建议

高职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为提高电商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方向,紧紧抓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主要职能不动摇;以实施协同创新战略为契机不断推动校内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内部治理体系形成,使其成为院校实施协同创新教育的工作突破口和条件;不断完善以电商人才产教融合载体建设和“X+1”分类培养改革,使其成为实施电商人才协同创新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关键。

一是把握好协同创新教育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电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加强多方合作与沟通,通过组建与培育电商地方服务创新团队,深入企业和乡镇村开展定向的社会工作,提高合作单位对院校教育资源的依赖程度,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是找准协同创新教育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深入开展校内人事、财务和教学创新机制改革,使电商专业群师资团队和办学条件等教育资源有效聚集,在学校范围内能形成良好的跨部门协同育人氛围,充分调动校内组织群体与个体的参与动力。高职院校作为协同创新教育联盟的发起单位,应定期审视协同创新教育组织联盟的角色、结构、规范、规模和动力要素,严格组织联盟的动态化管理,强化组织联盟决策和交流机制,积极探索政、行、企、校互利多赢机制,不断提升高职教育合作项目的吸引力。

三是高职院校电商专业群应以产教融合载体建设和“X+1”分类培养落地为工作立足点和关键点,建议高职院校把握好农村电商发展契机,深入与乡镇村基层政府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探索电商工作室、师生教学团队和教学型企业运行模式改革,不断深化电商专业群建设。

参考文献

[1]Stephenp.Robbins,timothya.Judge.组织行为学[m].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57-268.

[2]谢峰,胡志金,汪海涛.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内部动力建设[J].教育研究,2014(6):155-158.

[3][4]索凯峰,盛玮.校企合作育人困境分析:基于组织社会学的阐释[J].高等教育管理,2014(1):54-58.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6

关键词:双创;创业孵化园;电子商务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创新人才输出的主要组织机构,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是对国家政策最为直接的回应。

1、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基本情况

1.1概念界定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又称大学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创新创业中心或大学创,是企业孵化器的一种。企业孵化器一般指的是一个机构围绕着一个或几个项目对其孵化以使其能产品化、市场化,包括团队、项目和固定场所等基本要素。企业孵化器超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美国,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为创业者提供空间、服务、人员及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1.2主要模式目前国内各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运营都有多种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一校建设,多校使用”的地方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如以湖南株洲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由湖南工业大学牵头在校外组建创业基地,其它在株高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经过SYB创业培训,递交创业计划书,经专家评审合格后,即可申请入驻。其特点是政府扶持、高校牵头、集中管理、区域共享。相同模式的还有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阳江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2)“一校建设,一校使用”的校本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学校在校内创建创业孵化园,打造创业街、孵化店、孵化工作室,其特点是依托创业孵化园,设立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基金和一批创业服务站,为学生提供创业辅导,人才推荐,技术咨询,财税咨询,法律咨询,市场开发,生产办公场地等创业服务。相同模式的还有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3)“企业建设,多方使用”的市场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如大学生创业网(民营企业)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除了兼顾前两种模式的功能外,其最大特点是赢利性。

1.3主要孵化项目

纵观全国各类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孵化项目虽然涵盖动漫游艺与数字媒体设计制作、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软件外包与开发、工业设计与通信数码技术、现代物流、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管理战略设计与实施、文化创意产品、电子商务等方面。但就高职院校而言,在网购还没有成为一种流行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园的项目主要包括在生活服务类实体店,如租售、奶茶咖啡店、服装店等,业务面向的也主要是本校的师生,项目科技含量较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较小。近几年电子商务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创业的热门项目,以义乌工商学院和潮汕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在创业教育方面成果丰富,也产生全国性示范效应。本文研究重点研究创业孵化园在支持电子商务创业运营模式的研究。

2、大学生孵化孵化园的问题和对策

2.1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通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不明确,目的不清晰。一些学校的创业园没有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思路,忽视学校自身实际。首先,创业孵化园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具有教室和实训室的基本教学功能,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的,而不是片面追求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的结果。其次孵化园的结构布局应结合各学校的专业设置,如义乌工商学院重点支持学生电商创业,其创业空间设置了摄影、仓库、便于学生上网的经营环境。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扶持学生实体经营,沿街规划了店铺供创业团队租用经营。

2)缺少规范的管理机制。依托孵化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专门的管理和运作团队,就如同各高职院校为某一个专业或专业群设立一个教研室,需要有一个教学团队。而一些孵化园没有这样的组织机构或者设置不完善,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无法围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项目对孵化园以外的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统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需要一批富有责任心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运作经验的人员,对学生的创业计划开展诊断、政策及信息咨询、管理咨询等服务,有效降低项目的风险。

3)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如果从一开始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统一的规划,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合理定位,受学生创业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项目到后期无法运作,而对于一些纯商业运作型的项目因资金不足也较难持续发展,或者因项目的创新能力不够使得创业孵化园失去活力。创业孵化园是教育公益性的,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工作开展等方面有鲜明的教育特点,但又要承担一部分的企业功能,这种特殊身份使得创业孵化园在实际运营中举步维艰。

2.2基本对策

1)根据各院校的所在地方的经济发展特色及专业布局,部署重点创业项目的发展规划,明确创业孵化园的功能定位。如义乌工商学院依托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和义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组建创业学院,出台系列支持电子商务创业的政策。

2)根据孵化园的重点孵化项目特点,合理规划孵化园的空间布局,制订服务项目规范,从而规范管理。首先需要设立孵化园办公室专门机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创业学院,明确机构职责;然后要制订相关的服务规范,一般包括服务、中介服务、咨询服务、融资服务、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信息服务;同时组织交流活动、推广孵化企业。

3)坚持“走出去”战略和“开放办园”的思路,引入民间资本,实行混合所有制,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院校在创建创业孵化园时克服片面地认为这仅是学校职权范围内的事情的认识,要争取政府、企业和媒体等多方面的支持。

3、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运营模式研究

3.1高职院校重点推进电子商务创业的优势

第一,需求量大。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4.17亿人,网购零售规模达4万亿。第二,电子商务创业投入成本少,风险较低。电子商务创业初期无须投入过多的硬件设施,同时又可借助免费的网络工具开拓市场。第三,电子商务创业较为便利。大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方便上网,都具备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电子商务创业活动。第四,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承受物流和支付技术的日渐成熟,发展电商业务的门槛相对较低。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将丰富的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而欠发达地区则可以将一些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3.2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运营目标

项目总目标是在校内创建真实企业工作环境,学生可直接进驻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同时结合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要求,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通过真实的创业活动,实现电子商务一体化教学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的无缝对接,形成校内自主电子商务真实项目运营推广与教学互补机制。与此同时,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团队创业,可积极累更多企业工作经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协同发展。根据东莞地区产业、行业发展方向、区域经济特点以及企业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相关岗位知识、技能等要求,按照“就业导向、服务区域、能力本位、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建设思路,根据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及相关专业建设及发展实际,建设一间可供学生直接入驻创业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室。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全面整合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实践项目、实训条件和科研情况等),引进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拓展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专业发展空间,实现教学与经营互补机制,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完善或建设相关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创业需要,建设由校内专任与企业聘用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强化教学多方互动,拓宽教与学的互动渠道,形成多课程的实训平台,提升实训教学和实训队伍素质,最终使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辐射能力等方面显著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实用创新型人才支持。

3.3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运营基本路径

成立电商运营中心。有条件的院校建议支付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电商运营中心,可由学校、教师多方出资。第一步,场地规划建设。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设规划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创业实训室。并细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为前台等候区、商务洽谈室、摄影工作室、经营与推广服务工作区及综合服务区,其中商务洽谈室、摄影工作室、经营与推广服务工作区为主功能区,承担着学生创业的绝大部分工作。第二步,明确孵化园运营管理团队岗位职责。电子商务发展变化快,各平台运营规则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经营影响巨大,而且技术的革新也产生影响,该运营管理团队除了承担一般孵化园的职能处,还要加强相关的研究,保持一定的前瞻性。第三步,业务开展。根据院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营项目。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来讲,东莞以制造名城而闻名,具有非常的优质生产企业和货源,可以选择与厂商合作,承接企业完部电子商务运营的工作,开展代运营的项目。也可以与一些大的分销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货源和仓库,学生从事分销业务,在实战上提升自己的运营能力。业务方面还可以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创业教学培训,开展课题研究,为实施电子商务创业培养模式,提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教学案例、实训基地管理文件等。第四步,推广学生电子商务创业项目,对创业项目团队进行评价,研究电商创业项目如何独立运营,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的路径。优化和总结基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的大学生创业培养模式,进行理论提炼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4、总结

依托创业孵化园实施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合理的场地规划,还要有相关的设施和教学资源配备,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课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要保持可持续发展,要立足地方经验,开放办园,学生的创业项目面向社会,社会的资源能进入校园。

参考文献:

[1]居上游.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城市职[J].电子商务,2012(9):79-80

[2]郭夏玉.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模式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1-22

[3]何芳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现状调研-基于浙江某校的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10):36-38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7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219-02

知识型企业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值总量,还能为待就业群体提供就业岗位,是承载着时代性知识更新和社会发展进步任务的主流企业。当今时代中,以项目推动为基础的知识型企业在灵活的商业环境中遭遇了很大的挑战。企业沿用多年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全新的商业环境中日显陈旧滞后,难以满足社会对企业服务、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企业经营要素的要求。为了降低此类企业的管理难度,并保证企业高速度发展,对知识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整体规划探究,已是此类企业关注的主要课题。

一、一个世纪以来商业环境的巨大变化

(一)从20世纪早期到20世纪中叶

20世纪初期,商业理念处于萌芽阶段,现代商业团体也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投入商业发展的人员规模小,市场实际需求不明确,这就导致了商业发展领域和产品种类全部由生产者决定,消费者对商业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

这一阶段中,由于生产者的数量有限,生产技术的落后和生产资料的缺乏等因素制约,导致生产种类十分单一。大部分企业对单一种类的产品进行大规模量化生产,这种经营模式十分死板,有时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二)从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

从20世纪中叶开始,商业市场规模逐渐增加。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市场供求关系已基本成型。生产者与消费者被置于一个平等的平台之上,共同主导着商业环境的演变。

在这一时期中,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特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也被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20世纪早期的批量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生产模式向多种类产品和小数量生产方式过渡,以便适应市场的柔性需求,并随时对生产领域和产品种类进行调整。

(三)从21世纪发展至今

全新的商业环境对企业提出了更为精准的战略目标要求,企业要实现组织扁平系统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企业学习性组织结构,实现科学合理化的企业决策;领导者合理授权,在企业经营中讲求人性化民主管理,以降低企业人才流失风险;企业通过运作组织虚拟化,建立具有灵活多变性质的企业内部组织,使各部门深化合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利益共同享受、风险协同担当,增加企业整体凝聚力。基于项目推进的知识型企业如果能把控外部商业环境的实际变化,并随之转变自身经营管理模式,定会使企业焕发巨大的活力。

二、基于项目推进的知识型企业的具体特点

(一)着眼于高新技术行业

基于项目推动的知识型企业的发展行业与传统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知识型企业往往以创新性领域和创造性项目为根基,具体发展领域有信息技术业、生物技术开发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咨询业等行业。

(二)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在商业环境变化影响下,社会与市场对基于项目推动的知识型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现代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知识型企业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开拓思路,并创造发展新的产品或新式服务,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创新能力是以项目推动为基础的知识型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不断地发展创新,可以在企业中形成独有的企业创新文化,从而带动更多企业进步,并推动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知识统筹能力强

从创新能力层面考虑,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与知识技术的有效利用,是基于项目推动的知识型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信息时代中,知识体系不断丰富,企业通过对员工开展时效性知识学习培训,将个人知识资产转化为企业资本,凝结在具体的企业项目之上,逐渐创造并积累企业的隐性资产。优秀的知识统筹管理能力,能够降低由于企业人才流动所造成的的经营风险,并促进企业创新力的维持。

(四)项目规划能力强

以项目推动为基础的知识型企业,其发展扩大企业规模的实际手段就是优秀项目的实施。项目制定方案的科学合理、项目包含的知识服务信息准确时效性,还有最重要的项目规划管理能力,共同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前景。此种企业经过细致调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开展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联的企业项目,试图使项目实施效果维持在较高水平之上。

(五)业务拓展速度快

时代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帮助以项目推动为基础的知识型企业迅速了解商业信息,及相关市场行情。这类企业对市场方向的前瞻性预测要求很高,通过建设全面专业的业务网络,知识型企业可以加快业务拓展范围的速度,凭借逐步规模化的创新项目推进企业的高速成长。

(六)企业文化发挥核心作用

基于项目推进的知识型企业的发展资本就是其与时俱进的高水平知识团队,在这个团体中,每一名员工都应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和灵活处理性等特点。企业员工荣辱与共,积极进取,通过有效的沟通协作,提升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文化产品质量。企业文化可以增加企业的内部凝聚力,使企业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都能安然度过。

三、以项目推动为基础的知识型企业发展时期区分

(一)初始创业期

创业者凭借自身创造性无所畏惧的精神创建企业雏型。该阶段企业以研发为重点,重视市场需求,营销和开发是其主体经营管理理念。

(二)集体化时期

这一阶段的企业各部门基本完备,各部门分工明确,荣辱与共,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管理层向员工下达指令,员工按决策层的命令严格执行。此种经营模式注重计划和控制的双向协同。

(三)规范化时期

在员工任务明确分配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企业内部准则规范,将企业生产面向的区域市场逐渐向主流市场过渡,加快企业的成长速度。该阶段知识型企业的主体经营管理理念是发散和控制。

(四)精细化时期

企业初具规模后,需要凭借更规范、更有层次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可以借助新时代高新信息技术建立管理系统。这一时期,企业的生产价值链不断伸展,通过标准科学的运作方式深入发掘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潜能,以提高各部门生产效率。这一阶段的经营理念是“协调与标准并行”。

(五)战略计划创新时期

基于项目推进的知识型企业发展至此阶段时,企业规模较大,组织健全完整,生产流程也趋于平稳固定,迫切需要创新思想理念的注入。通过多部门紧密合作,在市场竞争危机意识下开展工作,在企业项目设计中融入时效性信息和创新思维,始终保持企业经营模式的先进合理。

四、以项目推进为基础的知识型企业独有的竞争优势

从上面提到的基于项目推动的知识型企业发展分期来看,各阶段企业都要发掘具有企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型企业,立足于企业项目推进,就要利用大量成功案例的积累和项目的开展经验等等核心竞争力,作为拓展业务范围的有力武器,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跨国公司的成功经营经验证明,企业战略、流程、组织、计算方法、员工激励、网络技术、文化理念是其成功的七大要诀,而文化理念恰处于其核心地位。文化理念作为企业运作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可以提高企业的学习借鉴能力,并拓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基于项目推进的知识型企业凭借不断开展进行创新性企业项目,来加快企业发展速度,所以这类企业的项目的把控和实施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一方面,某知识型企业就借助企业自身优势,通过充分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了所开展业务的拓展速度。该企业主营移动互联网服务咨询行业,以往有过开展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方向的咨询平台的相关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该企业在近年了解到移动终端4G网络即将普及应用的信息,企业领导层通过集中商讨,制定了创建名为“4G网络相关信息咨询平台”的大型企业项目。该知识型企业与中国移动公司接洽,得到了辅助普及4G网络知识的合法授权。企业技术人员对移动4G网络的创建方法、服务原理和资费收取等全方位信息进行了咨询研究,并制作了完整系统的汇总报告。移动4G网络初步投入使用阶段,该企业即完成了“4G网络相关信息资讯平台”的创建,满足了广大网民了解4G网络信息的要求,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也加快了企业的业务拓展速度。

五、以项目推进为基础的知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变化

(一)传统管理方式――项目管理

在这一时期,企业经营者主要着眼于技术研发和市场范围的拓宽。他们通常认为项目管理就是在市场需求、项目成本、时间限制和产品质量等要素的制约下完成计划规定的任务,而没有充分掌握发挥项目管理者“管理”二字的精髓,只是被动地跟随项目实施而完成既定的流程。企业在该阶段不了解项目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项目下属具体部门也不配置管理人才。以上种种弊端在知识型企业的创业期和集体化时期较为常见。没有专门负责项目选择、项目风险评估的团队进行调查,极易引起决策者项目选择的错误,并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

(二)现代化管理方式――项目化管理

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步扩大了自身规模,并提高了知识技术掌握的程度。相应地,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渐渐形成具有项目化管理性质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顺应了商业环境发展的规律,也更易满足市场的柔性需求。

以这一管理模式经营企业,主要表现于企业对产品开发、市场销售和技术创新的规划统一,不放过企业项目管理的任何一个细节,将企业管理理念上升到企业经营动作理念。企业项目的实质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计划,自有其开端与结局,在实际的实施中分为多个子步骤,是一个需要企业各部门、各阶层协同运作的团体性实践项目。由项目化管理理念出发,从以“部门执行命令”为准则转变到以“满足项目要求”为更高要求,打破死板的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人员跨部门集智解决问题和各部门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未来管理模式发展趋势――项目战略性管理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8

[关键词]创业创新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罗晓东(1971- ),女,四川汉源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软件工程及职业教育。(江苏南京211168)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大学科技园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苏教高[2011]29号,课题编号:2011JSJG324)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于产业链的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2JmZ12012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16-02

一、准确对接行业产业链的专业定位,提升创业创新机会

高职专业教育的特点决定其必须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才能特色鲜明,具有生命力。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逐步形成,从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标准战略、服务外包和国内外市场拓展等各方面均对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高要求,从而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创新机会。因此根据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对接产业链来调整专业定位,可促进各校电子商务专业科学定位,错位发展,提升创业创新机会,办出特色。我们具体的做法是:

深化“动态能力集”人才培养模式,以政产校企合作的大联盟为平台确定与区域产业链对接的专业链。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间南京将致力打造“人才创新名城”“电子商务示范名城”,白下区“电子商务示范区”等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光华科技产业园”为载体,依据政府扶持政策、产业(电子商务协会、中国网络营销协会等)标准规范与发展,整合学院新兴优势专业与人才资源以及合作企业项目技术优势等,策划对接产业链的专业项目链(如图所示),以此带动校企良性互动,动态预测专业发展最前沿,为创业创新提供前导方向。

二、“双主体”动态能力集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双主体”动态能力集人才培养模式指校企双方作为主体联合,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分析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所必需的新能力和变化的能力,将其任务化、项目化,构成新的“动态能力集”,调整补充到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形成动态的能力模块和动态的能力点,体现出课程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该模式采用学—半工半学—工三个阶段实施,将“工学结合”实践内容由校内项目练习、校内综合实训、校内生产型实训到企业实战组织成专业项目链,环环相扣,节节深入。

在动态更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也对应三阶段开发了创业创新素质能力点,将创业创新素质和意识培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阶段,首先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周的模式,由系部领导、专业教师团队、学生会及相关社团、创业优秀的学生代表、辅导员团队共同策划活动,将参观大学生创业园、实训实习基地、专业教育和本院创业创新案例学习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了解电子商务专业,感受创业创新创意氛围,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第一学期开设的电子商务应用课程中对学生提出小组网上创业和个人创业的尝试,并将创业创新活动过程考核贯穿到毕业时作为加分的依据。半工半学阶段,通过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认知实习”“工学交替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创业过程,认知专业岗位的知识技能需求,拓展创新思维,感受职场氛围,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结合“网络营销”“商务网站建设”等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入解决创业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难点,提升学习动力。在工阶段,通过校内生产型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教学和参与相关的技能竞赛、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三创”大赛,结合“网上创业”“呼叫中心客户管理”等课程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在培养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创业项目深度的内涵。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就业(创业)导向型”课程体系开发强化创新创业技能训练

根据动态能力集模式实施要求,以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对应的岗位(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深入分解,进一步通过项目设计,将能力点转化成课程内容,并根据这些能力点在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分布情况,按工作流程重新进行组合,选用适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教学载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创业创新能力训练,将原专业教学的各知识点按工作过程重新进行整合设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就业(创业)导向型” 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按照工作过程标准进行课程重塑时,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师资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团队,依据企业工作流程,融合一线企业技术人员的优势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组织,以企业项目训练为主体,同时围绕课程实施所需要的工具、条件、环境、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技术等探索集成化的电子商务全程项目链资源建设,形成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库。建成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和创新创业特色的课程共享资源,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其中强调创业创新技能培训的校内课程主线为职业生涯规划—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实务(企业、行业证书嵌入课程)—网络营销、商务网站建设—网上创业、呼叫中心客户管理—创业就业指导;校外主线为岗位认知实习—半工半学岗位实习—工阶段实习(创业实践)—毕业实习—SYB创业培训(毕业后)。

四、支持“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搭建创业创新活动平台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保证“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能够以“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条件。对应三阶段的学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配套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1.校内教学实训室。具备模拟电子商务交易环境,支持学和半工半学阶段的校内项目实训教学。实训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学系统,接入internet和校园网,可以随时登录德意、博导网络营销和微申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用于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基本技术教学实训和综合项目实训。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半工半学阶段的综合项目实训和工阶段模拟企业环境顶岗项目。我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Livingmall现代商务中心”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建。校企共同进行实训项目设计,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课程,并编写工学结合立体化教材。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真实体验等教学方法,按照注重引导的原则来实施综合项目。

3.“大学科技产业园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广场”和校外实训基地。提供工阶段的企业顶岗实习和职业证书培训及就业创业拓展的实战环境,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我院“光华科技产业园”为政产校企合作共建,董事会管理、股份制运营的“大学科技产业园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园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发展与专业群建设对接,全面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建设、创新型课程开发、“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共管”。在校企股份合作体制机制下,更加明确和真正发挥了学校、企业人才培养“双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校企共同进行岗位项目设计、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合作开发创新课程,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成果转化、产学研管理控制、学生实习实训保障等制度和机制。通过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了以引企入校的“大学生创业广场”“光华科技产业园”为集成闭环的前厂,Livingmall商务中心为后校,开展产学研的“前厂后校”模式。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企业工作管理制度和学习评价制度约束,增加学习压力,增强学习动力;以企业工作经历证书、企业奖学金、创新奖励等方式激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灵感,树立就业的信心。

五、“双创”素质优秀的“双师”教学团队,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教学团队建设应当在团队成员“双师”素质提高和团队“双师”结构优化的同时也将教师“双创”素质培养贯穿教学团队建设全过程。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了专业通识课主要由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完成、专业核心技能课及教学项目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和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机制。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课程开发中积极为学生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勇于创新,追求成功”的创业环境,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创业实践有机结合。

六、结语

面向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改革,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战水平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经营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更坚定了我们继续深入进行专业建设改革的信念。

[参考文献]

[1]陈德人.创新创业型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化探索与社会化实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其规范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0(1).

[2]李畅,刘任熊.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能力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2).

[3]潘旭华.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8).

[4]王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0(3).

[5]王慧.以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8).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 “虚实结合、三位一体” 立体式 项目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29-02

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教学设计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教学以模拟和验证为主,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学生很难真正产生企业工作的职业技能、真实感受和应变能力;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传授科学知识和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较好地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上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影响了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满足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弊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进行改革,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网络贸易活动能力、网上创业策划能力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完整的职业行动和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序化教学内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设计实现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

二、“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校企合作,设计双线并行的课程项目。课程团队与行业企业深入研讨、密切合作,在教学设计上确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内“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和课外“网上创业策划”两个全真项目双线并行的课程项目,把项目运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岗位操作有机结合,项目实施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过程,实现对学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网络贸易活动能力和网上创业策划能力三项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项目为课内项目,以真实企业――广西南宁正海商贸公司的电子商务应用为背景,要求学生为该公司设计电子商务应用的策划方案。课内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一起完成,项目的实施涵盖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满足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网上创业策划项目为课外项目,要求学生选择校企合作企业产品或自行选择产品,在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上进行网上创业策划。课外项目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项目的实施是课程能力目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的迁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能力。

(二)根据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和序化教学内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体系,基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真实工作流程,创设真实企业背景下的教学情境,序化教学任务模块,使课程设计更加贴近企业应用。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项目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和目前的网络营销环境,以团队为单位,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进行方案策划(包括行业调研分析;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及建站方案选择;电子商务安全方案、资金流方案、物流方案设计;网站注册备案等),撰写可操作性强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书。具体如表1所示。充分体现电子商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思路,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学生对电子商务项目规划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分阶段分层次地将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理论、方法、技术融入其中,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前瞻性。

(三)依据课程设计理念,创新“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使用“三位一体”教学系统开展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虚实结合,仿真全真并用,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实践。

“三位一体”是指以使用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实验平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网站、淘宝网站等)和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三种教学系统有机结合的模式开展项目化教学。“虚实结合”是指虚拟仿真和真实全真实训平台结合应用。具体来讲,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融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仿真电子商务教学软件(即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实验平台),模拟电子商务企业业务流程,建立具有虚拟现实效果和仿真实训效果的教学环境。利用该平台,学生可进行认知性电子商务应用操作训练,通过仿真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过程进行业务操作,切实感受现代电子商务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和业务走向,真正认识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和职能,为从事真实的电子商务应用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应用互联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真实企业项目背景完成课内项目的实践操作训练;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正海商贸公司、广西南宁梭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天天来店”工作室,结合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在校内营造真实的电子商务工作环境和完整的电子商务体验环境,通过公司化的运作机制吸引和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电子商务项目的策划、运营和管理工作,完成课外项目的实战操作训练,实现学习与工作情景一体化。具体如图1所示。

(四)采用项目教学五步法组织课程教学。在每一项目教学中,课程采用五步法进行组织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深度融合,即提出任务-讨论学习-应用训练-成果展示-评价提炼。具体如图2所示。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篇10

作者简介:吉宓,蓝海战略中国官方代表及发言人、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学博士、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及蓝海战略网络高级研究员

2001年开始,我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著名的战略管理大师钱・金和莫博涅一道研究价值创新理论,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蓝海战略理论与实践。我也全程参与了《蓝海战略》一书的编撰过程。当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又把它翻译成中文,现在企业界和商学界的很多朋友可能都读过此书了。在这里,我作为蓝海战略在中国的官方代表以及《蓝海战略》的两位作者的合作者,代他们向关注最佳商业模式评选活动的诸位朋友致意,向获得最佳商业模式的企业表示祝贺。

商业模式:开创蓝海之本源起点

看到候选榜单上对众多的商业实践的总结和归纳,我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从狭义上讲,商业模式涉及到企业的价值主张和成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即企业如何去赚钱;从广义上讲,商业模式概括的是企业做生意的方式。按照一位西方学者的总结,它包括价值主张、目标顾客群、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伙伴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式等。

那么,商业模式和商业创意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知道,商业创意主要是针对市场、针对买方效用的一个新思路,也就是说,企业对买方或者潜在的顾客提供怎样的前所未有的价值。它是市场层面的,可以包含很多的奇思妙想,但是它的效果如何,企业是否能从中获利还是待定的。而商业模式则反映一项业务为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及相关的设计。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是成功商业战略的核心部分,而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意味着整个战略的变革。谈到战略的变革,让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蓝海战略。

在当今的商业天地中,存在很多片红海,即已知的市场空间。在红海中,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利润的缩小、价格战的兴起以及市场的萎缩。

然而要开创蓝海,或者说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是否必须要走入那些未知的、毫无把握的市场天地呢?实际上也不尽然。我们所熟知的任何产业都是具有边界的,一旦这个产业中的众多企业面临着瓜分市场份额、在竞争中相互比照的局面的时候,这个产业就已经成为红海。但是在红海之外还有广袤的市场天地,其间蕴藏着巨大的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蓝海。

蓝海的开创并不一定要在完全未知的市场天地中达成,相反,我们可以在红海中开辟一片蓝色的领域。

比如星巴克,它就是将旅馆休息区的优雅环境与饮咖啡结合起来,重新塑造了整个咖啡零售业。而eBay,它是在一片全新的未知产业中开辟了一个“个人对个人”的网上拍卖市场。

因此,在已知和未知的市场空间中都可以开创蓝海。

我们在对一百多家企业新业务项目的研究中发现,这些项目中86%是红海项目,14%是蓝海项目。但是蓝海项目最后为企业贡献了61%的利润。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衡量一个商业模式是否优秀的标准是看它赚钱的能力、看它赚取利润的能力的话,蓝海战略可以说是开创一个优秀商业模式的非常强有力的方式。

谈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战略的变革,我们就会面临种种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在这里探讨新商业模式的原因。因为商业模式的开创并不是没有风险的。

首先从战略的制订方面就有找寻的风险、规划的风险、规模的风险,以及业务模式的风险。这一切都涉及到你是否能找到一片新的市场天地,是否能找到蓝海,是否能有一个强有力的规划的过程,是否能找到足够大的未来的潜在利润空间,是否能够真正赚钱。

战略执行方面包括组织的风险和管理的风险。当你有一个很好的商业创意,对商业模式也有很好的设计以后,如何去实施这样的一个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会面临很多组织和管理上的挑战。蓝海战略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最大化机会,最小化风险。

蓝海战略:商业模式的实践之路

作为商业战略,蓝海战略是在业务层面上讨论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蓝海业务必须满足四种基本主张,其中之一是价值主张,也就是所谓的买方效用,涉及到你的商品或者你的服务能够为顾客和买方大众提供怎样前所未有的价值。

第二,是价格主张,也就是战略定价。当你有了很好的买方效用,你如何抓住市场,尤其是大众的市场;你应该把你的价格定在什么样的范畴内才能真正抓住整个市场的主体。

第三,是成本主张。它涉及到前面所说的狭义的商业模式。当企业有了很好的买方效用,也有了能够抓住大众市场的战略定价,企业能否在一个可以持续的模式下赚钱?还是企业仅仅是服务了买方大众,自己却入不敷出?

第四,流程及人员主张,涉及到战略执行。蓝海战略的整体就是协调价值、价格、人员、流程的系统工程。如果企业能完美地达成蓝海战略的前三项主张,即价值主张、价格主张、成本主张,它就成功地设计了商业模式。但是商业模式的实施、执行,最后的落地生根都需要我们考虑到流程及人员的主张。因此,蓝海战略是设计商业模式,并且实施商业模式的系统性的框架和工具。

刚才我所说的四项主张,不仅仅是在一个企业开创一项业务整体的系统性的活动中需要具备,而且企业开创蓝海,开创新的业务模式还必须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也就是应该从买方效用,推出战略定价,到目标成本,最后再到促进接受,使这个战略有效执行。这个合理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我举个例子,是一个比较经典的蓝海战略,体现了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的几个基本要素。瑞士低端大众型时尚手表Swatch,从七八十年代到现在它一直占有一方蓝海。Swatch首先是从买方效用开始的。手表过去都是以功能为主导,是功能导向的产品,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计时。但是Swatch跨越产品的功能和情感导向寻求买方效用,把手表从一个计时的机器变成一个时尚的配件,这就是Swatch手表在买方价值的创新。

第二点,即刚才我们说的价格主张。如果从瑞士当时的劳动力成本出发的话,每只Swatch手表的价格可能定在80美元左右。但是Swatch是从市场出发进行战略定价,把价格定在40美元,这样就抓住了中低端市场的大众买方群体,同时避免了日本和香港模仿者可能的进入和模仿。

第三步才是成本主张,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的关键,即当你有很好的买方效用,也有很好的价格主张,抓住了大众市场的价格以后,如何让企业赚到钱?Swatch在战略定价的基础上,确定它的目标成本,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技术革新、技术改进。正如项兵院长所言,中国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核心科技,更多的是需要开拓市场空间。我们也可以看到Swatch整个的创新过程中的确有技术创新的成份,但是技术创新是以价值的创新为前提的,是以价值为导向的,是在价值创新的基础上实行的技术创新。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Swatch成功地把它的手表生产成本降到了较低的水准,从而使它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最后,Swatch再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和管理工具的运用,使其战略得以实施。今天我们可以看到,Swatch作为中低端的手表产品,借助它有效的商业模式而得以在市场中占领一片巨大的蓝海。

对于一项商业创意是否能够成功地转化为有效的商业模式,蓝海战略有一个简单而非常有效的评估工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蓝海创意指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