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32:04

斑羚飞渡教案篇1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的死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有任何怨言,他们为了整个家族,为了下一代,宁愿被摔得粉身碎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斑羚飞渡读后感高二600字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斑羚飞渡读后感高二600字1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这本书,我非常的震撼。文中描写了一群被人们族逼上伤心崖的斑羚,为了让斑羚族生存下去,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举动。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的死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有任何怨言,他们为了整个家族,为了下一代,宁愿被摔得粉身碎骨。

我赞扬这些斑羚,他们勇敢的面对死亡。不退缩,不做人类的奴隶。不让人类的奸计得逞。我希望这些小斑羚好好的活下去为老斑羚的死有意义。

但有的人也具有和老斑羚们一样的牺牲精神,那就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来能逃生却为了救别人而牺牲。袁文婷这个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二十六岁。她有她的生命换去了十三个孩子的命运,她一次又一次的跑进教学楼用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教学楼完全垮塌了……

他们的品德是高尚的。他们和斑羚族一样,都是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去别人的生命,他们值得我们的骄傲,他们这种美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赞美斑羚的同时,我也为那些猎人的行为感到愤怒,他们是罪魁祸首。大自然脆弱的。我们作为高级的动物,就有责任来保护到自然,保护生态的平衡,而不是破坏。是的我们的权利很大,可如果我们遇上这种是我们的心情会如何。不管你的权力大小,不管你的思想怎样。只要你在大自然面前人人相等。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与牺牲,在于为他人的利益着想。不是得到什么,拥有什么,当你的付出让他人有利时,你一定会觉得你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我想老斑羚当时一定是这样想的。

我合上书,闭上眼,只听见桌上的闹钟走动的声音,那一幕情景,从脑海中浮现出来,犹如一幅连绵起伏的画卷!

斑羚飞渡读后感高二600字2《斑羚飞渡》是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它分为很多章,每一章都是不同动物的不同故事。这本书中我最喜爱的是鹿的故事——《老鹿王哈克》。

大概每个雄性动物都有做王的决心吧!可是一群狼、一群羊……包括一群鹿,都只能有一个王,那就必然会有斗争。鹿王哈克已在这个世界上度过了十五年春秋,十五年对于以长寿著称的龟来说,只是生命的开始;对于主宰世界的人类来说,才刚刚进入青春年华;可对鹿来说十五年就是生命的全部,就是生涯的尽头。可哈克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它决定为它挚爱的鹿群除害,消灭那只老狼。

可正在这个时候,一只叫杰米的公鹿跳出来向它挑衅,哈克本来可以继续做它的鹿王,可它却想到不能用尽自己的体力,要留下对付老狼,便转身跑了。从此以后,哈克连长相最丑的老母鹿都不如,可它为了自己的大计,忍受了这一切。终于这一天到了,它在一头白唇母鹿快被老狼吃了时横在它们中间,让母鹿有机会逃脱。它经过一场大战后与老狼同归于尽。可没有鹿感激它,也许它们认为是它们福大命大,或更糟糕认为是它老朽昏聩、稀里糊涂跑来送死的。

即使没有任何一头鹿感谢你,但我相信你一定没有后悔,没有后悔完成自己的心愿为自己挚爱的鹿群除害。哈克,我敬佩你,敬佩你无私的舍弃了自己的性命,选择为鹿群除害;敬佩你理智的放弃王位,选择保存体力;敬佩你默默的忍受嘲笑,选择完成心愿。虽然我不是一头鹿,但我打心底里认为你是一个真正的王!一个无私的王!一个理智的王!一个能忍辱负重的王!更是一个勇敢的王!

斑羚飞渡读后感高二600字3人类一直是自恃甚高,凌驾于万物之上,认为自己是最高等的动物,然而事实却不尽然。《斑羚飞渡》的中老斑羚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有幸拜读了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我羞愧,我愤慨。为什么呢?请你随我一起去见识一下我们人类:

“狩猎队的队长高兴得手舞足蹈:‘阿罗,我们要发财了!嘿,这个冬天就算其他猎物一只也打不着,光这群斑羚就够我们一年的酒钱啦!’每位猎人都红光满面,脸笑成了一朵花。”

以上文字你看清了人类的模样了吗?这足以暴露了我们人性中的贪婪、冷酷、凶残。

阅读《斑羚飞渡》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与钦佩。你看:

“有七八只中年公斑羚跟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归进老年斑羚的队伍。”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每一次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老年斑羚为了下一代的生存,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牺牲自我,把生的机会留给他人。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自觉自愿做出这样的选择?

当然,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像老羚羊那样舍己为人。比如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像大鸟一样护住了学生却牺牲了自己;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孩子撑住了一方生存的空间,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让我们向那些可敬的动物与可敬的人类致敬!同时,我想:如果人类不捕杀动物,而是和动物做好朋友,那么世界该多么美好!

斑羚飞渡读后感高二600字4《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我的心里掀起了千层巨浪,感慨万千。它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这是一种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是一种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道路的精神!“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它们的心里很坦然,很踏实:为了下一代,我们有了坚定的勇气,可以无悔地牺牲自己,完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

我敬佩这些勇敢的斑羚,特别是镰刀头羊,他没有做人类的奴隶,没有做人类的囚徒。“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种族的尊严。而有的人,却甘于屈服,在生死抉择之际,他们毅然选择了在他人的膝下苟活,只为了一己私利。这是可耻的自私蒙蔽了人类的思想,冲昏了人类的头脑,埋没了人类的心灵。

但有的人也具有和老斑羚们一样的牺牲精神,那就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来能逃生却为了救别人而牺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谭千秋老师。这是一位英雄的教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他却永远离去了。还有一个小男孩手刨四个小时从废墟下救出了同学,但他的双手却血肉模糊,他就是马健。

他们的心灵是伟大高洁的。假如我们能搏击蓝天,那是他们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假如我们是击浪的勇士,那是他们给了我们弄潮的力量;假如我们是不灭的火炬,那是他们给了我们青春的光亮。他们和斑羚们一样,都是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为他人付出全部的英雄,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在赞美斑羚的同时,我也为那些狩猎的人感到心痛,他们是罪魁祸首。大自然是需要和谐的,虽然我们是最高级的动物,但其他的动物依然有它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们也有深爱的伙伴,也有感人至深的亲情,但几声枪响,破坏了它们的安宁,让它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这对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我们不是斑羚,但对它们来说呢?失去亲人的痛苦又有谁能体会,人们为什么不能和它们和谐相处呢?毕竟它们也是生命,我们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斑羚飞渡读后感高二600字5在新华书店偶得一本书,不禁被它的题目所吸引。斑羚飞渡?斑羚是怎么飞渡的呢?难道它长出了翅膀?它为什么要飞渡?好奇心驱使着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

一群猎人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一群斑羚逼到伤心崖上。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绝境,胡乱窜逃,有两只斑羚为冲出包围或跃过悬崖相继倒下了。斑羚们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头羊身上,可它自己也无能为力。头羊凝望着搭在山涧间的彩虹桥,仿佛有了新希望。它把斑羚分成两队,一队是年轻的,头羊带领着七八只公羊来到年老的队伍,做替补。只要有一只年轻的斑羚跃过悬崖,就意味着一只年老的斑羚牺牲。最后,头羊被猎人打中,可是它并没有到下,而是走上彩虹桥,消失在灿烂中。

这样的飞渡可称得上是动物史上最伟大的飞渡,就连猎人和猎狗也震撼地目瞪口呆。当我们遇到绝境时,你是像那两头老斑羚一样以死相拼,玉石俱焚;像斑羚群那样束手无策,还是像头羊那样坚定不移;还是像头羊那样坚定不移,为了种群的生存而牺牲自己?答案当然是后者,我们要学习头羊那样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去帮助他们;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应该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遇到危险时,我们更应该挺身而出帮助别人……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感触非常大,下定决心让自己成为一个舍己为人的人,也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场新闻报道:在一次地震中,消防队员在一废墟里发现了一名女子。她两膝弯曲,跪在地上,膝盖血肉模糊,双手撑在地上,好像在保护着什么似的。队长把僵硬的尸体挪开,看见下面有一个裹着毯子的小婴儿。队长把毯子打开,发现里面有一部手机,便把它开启了。这时,队长看见手机屏幕上出现一行字:“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队长的眼泪夺眶而出,队员们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落了下来。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妈妈为了孩子可以放弃任何东西,包括生命。这种爱是无私的,是永恒的,是伟大的,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智慧的爱!

斑羚飞渡教案篇2

教师要转变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成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融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如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呢?“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下应该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呢?

我从以下三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成为课堂组织者

我们的课堂就是战场,老师在课堂上就是带领学生来打仗的。在打仗中,老师只是课堂学生与问题作斗争的组织者、指挥者、策划者,而学生就是与问题进行肉搏的战士。所以教师要精心策划、指挥、组织每一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自主的时间。课堂上如果老师讲话的时间逐渐缩短,学生活动时间逐渐加长,学生的思想就会越来越自由,课堂上就容易形成真正的民主气氛。给学生自主的时间,不是让杂乱无章的内容耗掉学生的自主时间,而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开展自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校进行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组织学生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开展自学活动。如一节阅读课,教师通过学案上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伏案读书思考﹑交流,在自学过程与小组合作交流中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学以致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铺路搭桥。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离不开外界刺激物的调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为学生提供能调动学生求知欲的情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思考和行动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采用优化策略,即教师必须为学生选择好最佳的学习路径,为学生架起一座贯通思维活动的桥梁。路是靠人走出来的,桥则是靠人的思维创造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己走出一条学习之路,又要为学生造桥,使学生排除认知障碍,实现思维的过渡。例如语文课教《伟大的的悲剧》时,设计一个问题:“‘伟大的悲剧’中心词是什么?”“‘悲剧’为何是伟大的?”学生要解决解决问题就要对全文了解、概括,这就必然会弄清全文的情节、内容、主题。又如教《邓稼先》,我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然后概括“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结果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概括邓稼先的优秀品质,为理解全文作出了很好的铺垫。这里老师的提问就起到铺桥搭路的作用。

2.以生为本,改革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前行的引导者

我们的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我们的教师要做导演,而不是做演员;应该全过程让学生演戏,教师不应该包办代替,不应该代替学生演戏,不该剥夺学生的表演权。戏要演好,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你的指导下,放开手脚去演绎这一堂课。教师要做好导演,导什么呢,——导规律,导方法,导知识,导能力,导情感,导注意点,导联系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做好导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变“教师”为“导师”。

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式教学法、示范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提问法、竞赛法、练习法等等。当然一个教师掌握的教法越多,就能选择最适合特定教学实际的最有利于自身发挥的教学方法组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无疑是有益于培养学生主体创造精神的。

例如,《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是初中语文新课改教材中最令人动容的课文之一。它以细腻动情的笔触描写了一群斑羚在面临灭顶之灾时的重大抉择。面对牺牲,它们是那么的坚决,那么的从容不迫,毫无自私与胆怯!年幼的斑羚以年老斑羚的身躯为桥梁,飞渡悬崖,获得重生。最后落单的头羚,没有了其他斑羚的帮助,也没有了它可帮助的斑羚,但它义无返顾地跃向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虹,消失在空寂的山谷中。

感动于斑羚们的悲壮,震撼于它们的纯净得毫无杂质的透明的思想。在课前准备时,我觉得本文故事情节并不难理解,故以“情”贯穿全文,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吸引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为了更深透地理解斑羚的形象,让学生注意斑羚几处“咩”叫,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斑羚语”译为人的语言。学生热情高涨,在情境想象、表演、交流体验中,自然顺畅地感受斑羚在飞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把握了文章的主题。这种导情感,导注意点的方法在许多小说类作品学习中都很受欢迎。我们一定要做好导的工作,要变“教师”为“导师”,成为学生前行的引导者。

3.以生为本,艺术地组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者

我们的课堂就是一个大赛场,我们的教师就是教练。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应该充分引导、激发学生,促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向上的精神积极参与学习,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的学习,不是靠一种机械的顺从,而是靠一种热心的专注的情绪。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学生学习情绪。艺术地组织学生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去。例如读课文,教师扫视全班学生,发现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教师便说,某同学读完后,大家找一找读错的地方,看谁发现的多。但如果发现有几个同学心不在焉,教师则应说,某同学读完后,我要找几位同学给某同学找读错的地方。两种情况两句话,教师的目的都是一个,振奋学生的精神,使学生的注意力朝正方向发展。这与那种“某某同学读课文某段”的生硬指令或直接对某某同学提出斥责的做法显然是不同的。

此外,在学习讨论中,谁先发言谁后发言,甲同学发言对乙同学会起一种什么影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讨论还是不让学生讨论,用哪知方式为好,都需要教师巧妙地处理。课堂实践告诉我们,有时教师一个微笑的暗示要比大发雷霆效果还好,这是因为有着艺术的效应。

斑羚飞渡教案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阅读;转变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91-01

一、改变对教材阅读的出发点为突破口

以往,我们花大力气,钻研教材时,据教学大纲和课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按教材,教参上提供的教学目的,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构想课时计划。这种只是进行了抽象的推敲而已,而没有出现机灵的、思路敏捷的这一个,也没有出现反应迟钝、创新能力很差的那一个,更多的是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的一堂课,表面上看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冷漠地旁观。这种课堂情况笔者认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真正能驾驭课堂的高手不是用课本中的那点内容来代替的,更多的是注意到了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

如在“双基”训练的教学中,教学大纲虽然对第一阶段能力目标提出了规定要求,但还是很笼统,模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难把握,所以教师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类逐层设计教学内容。有的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去分析,化抽象为具象的概念;有的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来提问质疑,然后逐步点拨。用这多种方式来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但这种教法表面上看上去,好多内容没有设计,好像没有照顾到全面,违背一些情理,但往往从这种现象中能揭示出学生的本质能力,使学生真正的“双基”能力得以训练和提高。所以,我们要在阅读教材时,一定要将内容设计在学生的不同情况上加以分析,不要照搬全部或照本宣读。

二、努力转变角色为契机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上时展的步伐,在语文课上,好多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内容上,为努力完成备课本上的教学过程,尤其教师挣扎着用词来表达教参上的思想和问题时,那艰难的程度简直痛苦极了,而正当偶尔有学生提出不同寻常的问题时,教师不能巧妙地做出相应变动,而直僵僵地结束了学生问题,还说这是大纲范围外的问题,不用多疑,也不必掌握,这样的结束难道不是语文教师的“不足”之处?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这时候,除了大量地帮他们解决,发挥教师的一桶水的作用外,更多地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想他们会在这一节内中提出什么疑问,如何解答。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甚至要放弃一些教材内容,设想学生的疑问,充当学生的角色,站在他们的水平上,引导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或用他们的水平帮助理解或解答,或把一些抽象的教材答案,教师具象后答出来供他们参考,这样的做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斑羚飞渡》,因为学生根本没见过斑羚,也不知道“伤心崖”有多危险。许多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觉得很难懂,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为学生理解主旨提供帮助:

一是搜集各个年龄段的斑羚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斑羚们有嬉戏的、吃草的、迁移的……让学生对原本一无所知的斑羚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是将“斑羚飞渡”的Flas下载后应用在自己的教学课件中展示出来,那深不可测的“伤心崖”上,一只半大斑羚快速助跑后跃出悬崖,后面一只老斑羚随即头一钩也蹿跃出去,在空中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震撼人心的对接。小斑羚成功到达对面山崖上,老斑羚则无声无息地坠落崖底。这个Flash不仅有利于学生直观的了解课文故事,更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观看图片和动画,再结合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与文章各个角色的“换位”奠定了基础。

三、认识错位的纠正为手段

斑羚飞渡教案篇4

一、扣住文题中关键字的意义翻奇出新

题者,额也;文题,即文章之额。观人,先从额上着眼;作文,宜在题中用意。大凡写作高明之人,常于此上费心良多。鲁迅先生的杂文《文学和出汗》,从字面上看,“文学与出汗”实属风马牛不相及之事,但仔细琢磨一下,“出汗”最多的是劳动者,“文学应表现劳动者的生活”这一命题则被幽微道出,令人拍案叫绝。所以说:美人当美目,妙文有妙题。

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多引导学生在文题上多事稼穑之功呢?请看下面三道作文题:

《说习》《也谈泛滥成灾》《发愤读书之我见》

首先,我组织学生讨论文题的含义,综合学生之见则为:《说习》的主旨谈学习的重要性,《也谈泛滥成灾》的重点谈×××的危害,《发愤读书之我见》一文应主要谈“如何努力,才能使学习有成效”。然后,我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作文思维上的两点不足:一是“熟”,新意不多;二是“直”,作文思维上没有层次感。接着,我引导学生查辞书,查检、了解“习”“滥”“愤”的字义演变。最后,学生明白了:“习,数飞也。”小鹰经过反复的练飞后,才学会飞翔;滥,河之源也,河源涨水,下游成灾;愤,怨也,发愤读书,就是把心中的怨悱泄发出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来学习。这样,学生的作文思维一下子就被放开了,被激活了。

所以,扣准文题中关键字的意义来翻奇出新,既可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好习惯,又不失为拓开作文思维的一种好方法。

二、扣住文题所蕴含的逻辑关系翻奇出新

人们常常说,观察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作文审题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应该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次地把握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其内蕴的逻辑关系的注释、阐发,增加文章的说理力度和思维深度。

如作文题:《对症下药之我见》《也谈负荆请罪》

学生在审题时,一般都局限于成语“对症下药”“负荆请罪”的字面意义,形成一个思维漩涡,既转不开,也转不出。遇到这种情况,我不失时机地点破学生: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存在,在“对症”与“下药”之间,在“负荆”与“请罪”之间有什么潜在的逻辑联系呢?顺着教师启发的思路爬梯,上到高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的眼界一下开阔了。非常清晰地把握住作文题内的逻辑关系。

“对症下药”所内蕴的逻辑关系为:对于“下药”来说,“对症”是关键,找准病因,是下药的前提;对于“对症”来说,“下药”是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下“准”药,下“好”药,是治病的机要之所在。

“负荆请罪”所内含的逻辑关系为:“负荆”是“请罪”的方式,“请罪”是“负荆”的必然结果。为什么廉颇要采取“负荆”的方式去“请罪”呢?深挖深察之后,廉颇的胸襟、品德就一下凸现在读者面前。

因此,学生在作文审题时,一要把握文题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样,既拓深了作文的思维层面,使论证说理更缜密无隙,又可使文章在立意上翻奇出新,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扣住文题的隐含信息翻奇出新

作文的题目常常让命题者“拈断数根须”,是经过反复推敲后才“吟”定的。因此,文题的隐含信息丰富而幽微,这就要求作文者披迹寻求,准确捕捉,并能一语道破,翻奇出新。

如作文题:《梅花香自苦寒来》(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为打翻的牛奶瓶而哭泣》

仔细审题,从名句“梅花香自苦寒来”立意,首先就要确立文体,写说明文,则需运用植物学的知识按照合理的顺序说明即可。如果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则文题的隐含信息就很值得研究了。“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一个比拟性文题,我们在作文前必须把这个比喻的本体找出来,是什么呢?诗的上句说“宝剑锋从磨砺出”,“谈磨砺”就应该是这个文题的隐含本体了。有一个同学在作文时,从“锻炼身体”到“磨炼意志”来展开思路,深入阐述磨砺在人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完全切合命题者的初衷。一个比拟性作文题,绝不止一种隐含意义,我们作仔细的揣摩玩味,就会发现它的隐含信息还有:成大事的人,都会经过种种磨难挫折;事业的成功,都是不断失败的结果……事实上,只要我们在审题时能把握住这种比拟性文题的隐含本体,就等于找到了一把开启思维之锁的万能钥匙。

再说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瓶而哭泣”,这是一道高考作文题,它隐含着一条与文题相反的信息,即“因打翻了牛奶瓶而哭泣”。如果在作文构思中,面对打翻了的牛奶瓶,先“驳”哭泣的态度,再立“不哭泣”之精神,一驳一立,反中取正,就能拓开思维的论证层面,达到“翻奇出新”的目的。

要之,文题中的隐含信息常可作两方面的理解,一是正面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如文题“梅花香自苦寒来”即是;二是反面的,具有对立性的特点,如文题“不要为打翻的牛奶瓶而哭泣”。只要我们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在审题时准确把握文题的内在信息,就能洞察文题的命题主旨,扣准“要求”作“文章”,就不悉作文不成功了。

四、供料作文,必须挖掘出材料的主旨,在立意上翻奇出新

1978年后,供材料作文一直主导着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章熊同志曾说过“几年来的作文试题都尽量设计各种限制条件(即所谓的‘给材料作文’),并且偏重于议论文”,而命题者所提供的作文材料,常常蕴含丰富的信息,甚至于把材料主旨隐蔽在其它干扰信息之内,造成考生的错觉。因此,对作文材料的隐含信息的捕捉,就一定要费一番思量。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第一,排除干扰,准确把握材料所寓含的主信息。

如例:有一位女同学想报考师范学院,主考老师问她为什么报考,她笑着说:她小时候幻想自己成为伟人,但觉得不现实;后来她幻想成为伟人的妻子,也觉得不现实,最后她又决定成为伟人的老师,这是她毕生的追求。可以想象,这个普通的女学生日后一定能成为一位好老师,她所教的学生中也一定会出现伟人的。

这个材料的隐含信息是比较丰富的,粗看材料,常常会被一些干扰信息所迷惑,造成学生对材料主旨的理解失误。一般人都认为“放弃幻想,面对现实”是这个材料所蕴含的主信息,因而就此立论,敷衍成文。其实,学生在把握材料信息时,忽略了这样一个前提:主考问这位女生为什么报考师范。女生的回答很巧妙,巧就巧在她一语道出了两层含义,其表层含义为“当教师是现实的选择”,深层含义为“教师是培养伟人的职业”,也就是说,女生答案中的主信息应该是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懂得了这一点,学生立论就可以排除干扰信息的误导,披沙拣金,从而确立一个新颖深刻的立意。

第二,反复筛选,准确把握材料寓含的多信息。

如例:斑羚的飞渡

狩猎分队的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夏洛山的伤心崖上。这伤心崖是两峰之间的断崖,崖底深不可测。斑羚在这里陷入绝境:眼前六米外,是充满生机的另一座山峰,身后几十米是凶残的猎狗和摩拳擦掌的猎人。前进有生存的可能,后退只有死亡。斑羚别无选择。

斑羚善跳,但它们的跳跃极限也只有四五米。一只勇敢的斑羚奋力起跳,想为羚群探出一条生路,离对面山峰尚有一米远,它像流星一样笔直坠落。

然而,它的牺牲不是无谓的,有了这慷慨一跃,斑羚得到了可贵数据。不一会儿,这群羚羊迅速分成两队,从体形上看,大约是中年、壮年、老年的站在一边,幼小的和正在发育的半大羚羊站在另一边。所有的斑羚都在哀鸣,同时调整着队伍,两边的羚羊数大致相当——惊心动魄的一瞬开始了:半大的斑羚跃起了,紧跟着,老斑羚跃起,一先一后,一高一低;就在小斑羚坠落的瞬间,经验丰富的壮年斑羚恰好落在它的身下——犹如空中平添了一块跳板,小羚第二次起跳,奋力一蹬,余下的一米距离轻松跃过,就这样,成对儿起跳,约半数斑羚成功飞渡,站到了郁郁苍苍象征着生存乐土的对面山头。

材料所描写的场景是悲壮的、感人的,也是发人深思的,它给人的启迪不只是情感上的震撼,更多的是深层的理性思考:面临绝境,斑羚能生存吗?试跳斑羚的坠崖有价值吗?中壮年斑羚作为幼小斑羚的生命跳板,为什么能配合得如此默契?……通过反复阅读材料,不断拓深对材料主旨的多角度认识,从而把它所寓含的多信息点都挖掘出来,如学生命的作文题:《绝境与生存》,从“死地后生”的角度,谈绝境与生存的关系;《可贵的牺牲》,从种族繁衍角度,谈个体牺牲的价值;《默契的生命跳板》,从生存发展的角度,谈配合默契的重要性。

因此,对一个材料的阅读理解,不能只限于某一思维,应放开眼界,反复思考,多角度把握材料隐含的信息点。

第三,逆向挖掘,准确把握材料寓含的反信息。

所谓反信息,就是指与平时所形成的对某个事物的固定认识相反的再一次认知。如例:

有一个瞎子,晚上出门时,一手拄竹杖,一手提灯笼,有人讥笑他是白费蜡,但瞎子笑而不答,晚上出门时,仍一如既往提着灯笼。

斑羚飞渡教案篇5

一、精心设计,目标导学

每上一节课,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潜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力求做到“作业导学案”能体现教学的重难点,并让课文中的每个知识点落到实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作为。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的《狼》这篇文言文时,我先给学生读了毕淑敏写的《母狼的智慧》的文章,以及讲述的大自然中狼的生活习性、特点,然后问学生《母狼的智慧》中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说狼是伟大的,充满母性的爱的。我接着说:“的确是这样,作家笔下的狼是充满母爱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大家就一起看看作者蒲松龄笔下的狼是怎样的吧。”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打开教材,拿出作业导学案,兴趣盎然地走进文本。

二、正确引导,自主探究

上课前,我把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先告诉学生,这样教学活动既不盲目,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比如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作业导学案”上我就设计了好几个问题:认识斑羚这种动物;它们为什么要飞渡;它们是如何飞渡的;从斑羚身上你悟到了什么;我们人类在文章中充当什么角色……然后学生围绕“作业导学案”里面的问题沉浸文本,带着这些问题去品读文本,一一去寻求自己想解决的问题答案。这样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开放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还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适当点拨,合作研学

五学教学模式最精彩的就是“研学”这一环节,要让学生研学后有所收获,就必须进行小组交流互动。在一学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采用比较多的是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六人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交流的兴致还是比较高的,组里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在学习《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我留心听了他们其中一个小组的交流情况,当时他们讨论的问题是: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说是“伟大”的。听到他们的积极讨论,本课的教学重点:探险队员们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诚实守信的绅士风度、有强烈的团队精神以及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爱的真情流露的这些美好品质及崇高的精神也都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不断提高,展示赏学

各小组的学生们展开谈论之后,接下来就是见证自己讨论成果的时刻,因为每个小组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小组进行酌情给分,还可以给回答的小组适当的补充,以求答案的准确、完美。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作业导学案里面有一道题: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当时“龙腾虎跃”组回答说是: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我准备给这一小组10分时,“与狼共舞”组却说只能给5分,这个小组做了这样的补充:还运用了类比写法,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我不得不佩服学生们学习的细致认真,感受到他们知识点运用地得心应手。正所谓,竞争机制的运用,活跃了课堂,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评结延伸,画龙点睛

斑羚飞渡教案篇6

[关键词]尴尬心灵对话主体地位指导作用

上学期,我有幸到邻校听课学习,其中一个教师在执教《斑羚飞渡》一文时,在释题之后,出示了如下问题:

1.斑羚遇到了怎样的紧急情景?

2.面对这样的绝境,斑羚群又怎样的情况?

3.镰刀头羊想出了一个什么绝妙的方法?斑羚群第一步是怎样做的?

4.面对又深又宽的山涧,斑羚们是怎样飞渡的?

学生看书后,进行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这样的课堂对话,看似热闹,实质是一个虚张声势的“假对话”。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或依赖教参书)把教学内容肢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拿这些问题按部就班进行提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进入老师预设的答案中。这样,不但文章整体性丧失殆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语言权受到了限制。在这种问题引导下,每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固定的,也是唯一的,学生根本不可能构成自己的思想,只有忙于去寻找书上的答案,忙于把这机械的答案机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对话,学生怎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倾诉文本?怎能自主理解表达?更不能有创意地表达。长此以往,这种对话方式必定束缚学生的思维,失去个性,不利于创造人才的培养。

德国著名的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他是一个人格的心灵唤醒,这是教育核心所在。”[1]他强调,对话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全身心真诚地投入到对话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我――你”关系,是一种超越了身份的心灵相遇关系,他把对话者看作是一个独特的活生生的完整的人,师生双方都把彼此看作与之精神相遇的生命个体。例如下面《麻雀》一课的教学就体现了师生之间体现生命的心灵对话:

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一步步地体会男孩的心理变化)这时男孩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会想到什么?(开放式提问)

生:老师,我从“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句可以看出灰雀是被抓走的,如果他没有抓走灰雀,那他怎么知道灰雀还活着?(学生回答不仅有依据,而且运用自己的个人体验来理解课文)

师:体会得好!那么这句话中还可以看出什么?(老师追问)

生:还可以看出男孩决定放走灰雀。(学生的个人体验)

生:老师,我还看出列宁很爱这个男孩。(学生的个人体验)

师:你真了不起,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教师继续追问)

生:我从列宁的话中体会出来,他一定看出是男孩抓走了灰雀,但怕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没有批评他,是用语言去感动他。[2]

这样的对话,不仅与对话者的大脑有关,而且与对话者的心灵有关,在对话中,其关注的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用个体的生活经验来感悟和体验书本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把抽象的文字注入生命的灵动,师生通过文本内容的感悟和体验,进行心灵碰撞与交流。

实施心灵对话,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走向心灵对话的关键。对话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合作的过程,缺少一方将是无效的对话,对话在老师的引导作用下,学生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无疑学生是对话活动的主体,是知识和意义的建构者,是对话的主角。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及时转变角色,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权利,把课堂对话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的自还给学生,使课堂对话真真正正成为学生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完成原有的教学计划或教学目标而设定,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包括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探索体验的思维过程,只有学生的深入思维,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些奇妙博大的含义,才能有创造性的发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张树叶,人也皆然,学生的经验、兴趣、经历等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课堂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注重每一个个体发展的特殊性,注重学习者与他人的交流。《基础教育纲要》也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证明,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不断改造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系,才会真正成为和谐有效的课堂。

其次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宽容学生的不同见解。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学生从教师那儿获得的不仅是一种知识或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严于律己的作风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教师要真诚地、坦然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对话中,这样有利于师生互相信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每时每刻进行心灵的接触。”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不能没有虔诚之心,否则只是一种劝学态度。”[3]可见,那些“假对话”难于使对话拉近心灵。

课堂教学对话中,教师应具有宽容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完全投入,因为学生毕竟是整体的人,其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况且,由于受其知识及体验的限制,在对话中可能偏离中心,或出现不同观点。如果教师没有宽容的意识,轻则抑制了学生对话的积极性,使对话难于接近心灵,导致学生以后不敢讲心里话,更严重的是虐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所以,教师的宽容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特别是那些好动而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的宽容或许能造就一个瓦特。

课堂对话,不是平时的随便说话,更不是针锋相对的争辩。其对话的基础是以文本为依据。文本为媒介,强调不要把学生困在书本上,而是强调在文本的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把握文本,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通过对话,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下不同生活境遇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状况,体会到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从而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深层毒害和封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冷酷。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只有将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融入到文本中,通过自身的体验创造出新的形象,显于自己对文本生活的独到见解。这就很自然地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反过来,学生又可以用文本积累到的知识去领悟生活意蕴,形成自身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因此,老师要善于通过对话把学生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内容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体验对流,才能使学生在接收文本的同时形成新的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邹进译.[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斑羚飞渡教案篇7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乐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老师要想方设法把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使学生由“厌学”转为“乐学”,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学习并激发出情感。这就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乐学”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一、明确学习任务,激发求知欲望

学生是否明确学习任务,就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以课文《斑羚飞渡》为例,我谈谈课堂中明确学习任务可采用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开宗明义法: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直接说明本课的学习任务——(1)初读感悟,把故事告诉大家;(2)再读品味,朗读自己喜爱的句段;(3)细读激情,看看自己喜爱的是哪只斑羚,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把以上任务看清牢记再进行学习。

第二种,筛选讨论法:教师把学生预习课文和自学后提出的不懂的地方加以筛选,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习。

第三种,分步揭示法: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是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继分步揭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知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进而“学有所获”。

二、引发多思爱思、体验收获乐趣

以学生为主体,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无疑处先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在引导时,教师要作出恰当的处理。是因为马虎而产生的疑问,如“斑羚飞渡”一课,有学生提出“斑羚为什么会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这样的问题,只要引导再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有的学生提出“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句话里的“灿烂”是弯弯的新虹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可抓住它引发学习的深思,并体验感情,使学生深刻感悟“种群生存高于一切,以个体保存群体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一主题,学生的提问如果是游离于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是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提高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学生讨论研究,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难题,使大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正是学习兴趣的来源。

三、创造民主教学氛围,激发“乐学”情感

创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乐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一位再高明的教师,即使把课讲得再透彻、再清晰,如果学生没有接受、加工、内化也是枉然。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乐学”中求知,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和“家长式”的包办作风。鉴于这些,我们应遵循平等师生关系的信任和尊重的原则。

相信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基本的学习能力。除了极少数智力低下者,其他学生都可以完成一般学习任务。许多学生成绩差,首先不是智力问题,而是非智力方面的问题,如没有学习兴趣,注意力分散等。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错了可以说“不要紧,敢于发言就是进步”或“说得很不错,离成功就差一点”,学生说得对、好、则要及时表扬。

斑羚飞渡教案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插图

鲁迅先生说:“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强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文字之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一幅好的插图,往往是文章最精华部分的体现。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人教版)里,选入的插图有百幅之多,它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插图,既能帮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深化学生的阅读效果,是语文课堂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大意,增强学生学习课文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这更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添一份色彩,增一份新意!

1记叙文中的插图描绘精彩画面,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记叙文中的插图,往往是借助具体、直观的画面状难绘之景如在眼前,帮助课文表述难解之言。通过观察插图,学生更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此类插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人物插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面理解人物形象。如《斑羚飞渡》那幅“老少结对飞渡悬崖”的场景图,老斑羚身体出现在小斑羚蹄下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老斑羚为保存种族生存而甘愿自我牺牲的光辉形象,他们伟大的献身精神感染了每一位读者。学生也可以透过画面理解“结对飞渡”的方法和步骤,这比看文字更直观、更形象。通过看图,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赞美之情。又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教学重点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文中的插图里有五个人,神态有别,风采各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插图,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物肖像、神态、动作的语句,与插图做对照来对号入座,指出图中的五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特点也就一目了然了。这一教学环节地设置,既可免去教师繁琐的说教,又能让学生文图对照,仔细品味作者准确生动的人物描写方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所以,结合插图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快乐,教学效果要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要好得多。

2说明文中的插图往往展示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具有准确平实的语言特点,其文意是不难理解的。但由于中学生的知识面还比较狭窄,阅历还不够,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知之甚少,而直观的插图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中国石拱桥》所展示的赵州桥插图,学生一看便直观明了赵州桥的设计独具匠心。在教学这篇说明文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要求他们从外形和结构两方面着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赵州桥具有哪些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大都能说出一两点来。然后再让学生对照课文阅读赵州桥的四个特点,看看谁的说法更准确、更突出。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轻松了,课堂活跃了,学生也就初步掌握了抓住事物特征说明具体事物的方法和技巧了。

3小说中的插图能暗示环境、展示情节、表现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插图,有反映作品背景环境的,更多的是描绘精彩的故事情节。插图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场景化,是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的金钥匙。学生可以结合插图,通过联想和想象,了解到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加深对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如《孔乙己》这篇课文,文章开头那一幅鲁镇酒店格局的素描画,寥寥几笔,就把当时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勾勒出来。作者把孔乙己圈定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活动,即向读者暗示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结局。而《变色龙》的插图,巡警捧着没收来的醋栗站在人群中间,暴露了沙俄军警当道的黑暗社会制度。而警官奥楚蔑洛夫那外表“严肃、认真”的审案神情,与课文写他六次判案五次变化的情节形成滑稽比对。学生从中必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辛辣的讽刺和毫不吝情的揭丑态度。同时,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反复多变的丑恶嘴脸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4诗词里的插图蕴涵诗情画意

诗词里的插图,有好多是以人物为画面主体的,这些图画的人物面貌、表情、目光、须发、衣着等形神兼备,充分展示了画面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或悲或喜,或悠然或执着。若能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力,设身处地想一想。那么,学生就容易理解诗词主旨了。况且,诗词又是十分讲究意境的,所谓的意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得靠学生自己去领悟了,学生的“悟”性有高有低,难免出现理解上的差异,而人像插图所显现出来的面貌、神情等正好缩小了这样的差异。如“陶渊明醉归图”那满意的目光,闲适的神情,勾画出一个不问世俗、悠然自得、向往乡村生活的隐居者形象。另外,教材所选诗词也附有很多写意画,若能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交相辉映,这有助于诗歌教学。如《天净沙·秋思》以一系列意象的叠加而堪称“秋思之祖”。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边品读诗歌边欣赏插图,将诗歌的意象与插图吻合,“枯藤”、“老树”为主要景物的深秋晚景图,给人一种无尽的广漠孤寂之感,“昏鸦”、“瘦马”、“断肠人”的意象也使游子的羁旅之思跃然纸上。

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正是青少年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想象画面”这种富有艺术韵味的方式更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的这种潜能,让他们在插图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那么,这就不仅仅培养的是学生的欣赏能力、理解能力,也融合了个性与创造力的培育。

斑羚飞渡教案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媒介恰当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它们的深度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呢?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看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前导入时融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人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好的导人能生疑、激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和表现力,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如《安塞腰鼓》课前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上,一群头扎毛巾的汉子打起腰鼓的视频。腰鼓方阵喊出震天的号子,身后腾起一片沙雾,伴随着强劲的音乐,学生被眼前壮观的安塞腰鼓所震撼、感染,顺势朗读课文,走进文本。多媒体资源的恰当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问题情境中融合

学生主体性作用体现如何,取决于教师主导地位发挥的如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形成良好的表达的目的。在教授《沁园春・雪》时,我启发学生“为什么能发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学生通过在线网络平台,搜索相关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了疑难。教学《故乡》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图片放在一起作比较,人物的变化更具体更直观。学生对人物的命运、作者对闰土的情感以及作品的主题理解更深刻了。再如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巧设问题情境,“斑羚们是怎么驾起彩虹桥成功飞渡的?”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设想,为了渲染更加悲壮的场面,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观看斑羚飞渡的动画视频,学生为斑羚的团结奉献精神所震撼。多媒体的融合远比直白的文字表述更生动形象、更富有画面感,起到了激趣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拓展提升时融合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文素养,而且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如我在处理《背影》一文时,让学生通过QQ平台,来表达对父爱的感激和赞美。学生有的讲述了与父亲有关的一件小事、有的表达了对父爱不理解的懊恼和悔意、有的用诗歌的形式直抒胸臆、有的上传一张照片引发思念之情……。学生们的情感找到了表达和宣泄的最佳方式,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家长的回应。再如教学《我的母亲》一文后,加入读写结合环节,让学生通过家校微信群写一段最想对妈妈说的话……通过QQ平台、微信等让亲情对话,丰富了教学形式,让学生、家长、教师三线合一,形成合力,沟通更高效,进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拓展提升环节时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如《送东阳马生序》授后,学生观看宋濂勤学苦读、虚心求教的动画视频,提升了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教学《皇帝的新装》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再现愚昧皇帝的动漫,让学生联想皇帝游行后会怎么样;读完《喂!出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环保的图画并附上有创意的广告语……这些环节的设计和手段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的宽度,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知识反馈时融合

斑羚飞渡教案篇10

关键词:阅读;创新: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高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应重视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阅读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提问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活动的过程,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埋没或扼杀;而创新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欲望,使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教师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在头脑中逐渐形成“问题意识”,教师要不断诱发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鼓励其问得深、问得妙。这样的阅读教学就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本。例如,教师在上《敬畏自然》时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自主提问,学生的思维显得十分活跃,提出的问题有“为什么要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为什么?”“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世界的主宰,文中却说‘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根据是什么?”“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从这堂课的教学气氛看,学生显得比以往兴奋多了,甚至连平日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同学,也纷纷提出了很有见地的问题。

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创新能力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方面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大大扼制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挖掘教材中的求异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质,善于求异的素质使得求异思维得到发展。以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为例,文章在写作意图及对“我”在飞渡悲剧中角色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求异因素,有的同学认为作者通过“我”这一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斑羚的精神实质,给读者精神上的震撼,他崇尚斑羚的品质,希望人类从斑羚身上得到启示。而另一些同学则认为作者是这一悲剧的目击者,而对处于弱势的生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同情,面对悲剧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忏悔,正是以“我”为代表的人类的猎杀才造成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才使得动物走入绝境。对此问题,学生们各抒已见,思维空前活跃。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即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做或浅或深,或寡或多的感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和人格教育三位一体的阅读功能。一旦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提升,思维得到拓展,就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提倡个性化阅读,就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要让他们多看书,敢多看。学生唯有多看书,有了更多的原始知识的积累,博览群书后,才能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作品做出多元的解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想象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再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是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一丰富,对作品的阅读理解也丰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故事情节的续写,读歌意境的再现,填补艺术的空白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阅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