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综合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3:13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1

关键词: 综合监管平台;企业信息管理;效率提升

信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量信息资源,关于这些资源的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管理部门最头疼的事。信息量大、信息面广、信息类型复杂是企业信息资源主要特点,此时综合监管平台对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在这种信息管理体制之下信息能得到良好的收录、分类和安全保存,是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的好方法。

1 综合监管平台的基本功能

利用国内外在设计监管系统时产生的构想和原理,并且结合企业信息化进程和信息储存情况,合理的制定出本企业中对综合监管平台的使用方式。在这里就说一说常用的几种监管平台使用方式。企业在使用监管平台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合理监管工作是,常常将监管平台分为两部分,一体式监管平台和协同式监管平台。其中一体式监管平台包含对主机的实时监控、软件监控和网络监管三个系统,其中主机监控系统是指实时的对平台主机的运转情况、处理状态、数值数据等方方面面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及时报错,以便对工作人员及时的对平台主机做出调整;软件监控是指在主机运转期间,其软件运行情况做监控,包括营销部门、管理部门、行政部门等等对软件的使用和下载情况,使其使用路劲安全且有迹可循,并且实时更新并记录情况,当发生违规操作时会发出警告,以确保软件、资料的安全性;网络监控是指,对当先网络产生流量进行监控,当有预算之外流量出现时作出警告。综合监管平台会把这些数据一一记录下来并且作为历史数据记录下来。另一种是协同监管平台,其功能是方便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和加强内部的相互监控自检,在这种协同监管平台之中全公司内部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有效记录,是信息有方向有保证。协同监管平台的开展基础是使公司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网,而公司内部网络中信息的定向性和安全性就是协同平台可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我们知道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是依靠计算机完成的,这样对计算机虚拟主机的应用和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之前我们应对主机或是虚拟主机进行优化处理,包括主机的用途、信息处理方式等等,我们在明确主机的用途之后方能对其开展后续工作。比如,需要进行记录处理和运行处理主机我们应对其系统进行优化处理,增强其优化能力;如需要永久记录和保存处理的主机则对对其软件相对优化,注重对硬盘的保护和维护工作,及时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我们要明确主机的用途,再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对其运行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以便做到最佳的信息处理效果。

2 综合建立平台的优势

在当今信息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企业价值的指向标,怎么管理、利用、保存企业内部信息已成为企业在进行企业行为的前决条件,怎样合理管理企业信息、有效利用企业信息、安全长久保存企业信息就成为当下企业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这种形式下引入综合监管平台能为企业信息管理带来哪些便利和哪些保障呢、其管理效果又能从哪些方面中得到体现呢。

2.1 系统操作严谨,对信息保护性强

诚然,企业所产生的信息量是极其巨大的,无论是经济活动方面还是人员记录,甚至到企业历史记录数据都是繁复而杂乱的,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纸质档案作为企业信息的记录载体,转而采用有强大功效和存储空间的计算机技术。综合监控平台就是基于这个基础上而产生的。在计算大量运算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计算失误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运用综合监控平台就显出其优势。监控平台由另一套主机组成,其目的就是监控记录和运算过程中被监控主机是否出现差错、记录过程是否出现遗漏等。在这样双保险的体制下,对企业信息输入输出或计算都带来一定的保证,其与人工操作过程相比有明显优势。但对于监控平台维修和维护工作应深入到日常工作中去,要保证平台能够精确有效地对公司信息进行整合录入,保证平台健康正常运转是大前提,这也平台能够进行高品质信息录入的必要前提。

2.2 可承受工作量大,人工操作方便

企业中采用机器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储蓄的进行大量作业,虽然相比人工方式其前期投入资金量大,但有长远角度考虑,其有绝对的经济上的优势。如我们仍然按人工记录与调用企业信息的方式,人员可能在工作出现疏忽、记录错误的情况,每个人的笔记不同,有些档案或信息是要经过许多人手进行记录的,这样就导致信息失真,甚至是无法辨认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在档案的保管工作中,需要一个很大的存储空间,而在这个空间之内,对档案、资料、信息的分类要明确,记录日期和调用日期都要有严格记录,遇到重要数据的阅览时,可能还有经过上层领导逐层审批甚是麻烦,而且对于企业信息的保管工作纸张也并不是最佳的载体,其安全性不强又十分脆弱。而采用综合监管平台,不能使信息统一被收集,而且在公司内部网络中信息的使用也是十分方便的,如遇到需审批才可调用的文件平台之内的沟通也是十分便利的。对公司内部网络实行加密处理,对企业内部重要信息进行信息加密,其操作简单、使用方面,大大节约了公司的人力物力。对于信息的保存工作监管平台可对其进行备份,如产生意外情况可发出警报。监控平台的操作工作虽然需要专人负责,但内部监控管理程序已经被你定好,一般情况下需一到两名操作人员和一到两名维修人员,在用人员方面可以做到节约。

2.3 综合监控平台,可实现全局监控

能够实现全局监控是综合监控平台被越来越多企业采用的根本原因。综合监管平台不仅能实现对企业信息的监管工作使信息全面、正确的被录入,更重要的是利用其平台我们可实现对企业内部实时监控。诚然,在信息化进程已经相对完善的今天,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与否有可能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站住脚的重要原因,从企业内部的信息信息流动怎能看出企业运营是否健康、企业内部是都存在问题,在当下的经济体制中一个企业的内部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成为其企业的代表,所以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统筹兼顾和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已经不单单体现在管理方面,其与行政、采购、市场部门的方方面面均产生着不可分割的牵连关系。面对这种情况孕育而生综合监控平台就可很好的突显出其优势。在利用综合监管平台进行统筹监管之前,我们应先成立相关监管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对监管平台的相关工作,并及时对其中产生的不和谐因素记录在案,每天准确回报给上级领导,并开展周会、月会,对这段时间内监控平台上遇到过哪些常见情况,这些情况都放映出了什么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对每一次会议做好总结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进行汇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积极与各个部门惊醒配合,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合理解决。并且利用综合监管平台进行文件调用也是十分便捷的,在归类时定好索引标题,录入日期、文件归类等等,与原本信息库调用工作相比,无论是速度还是节省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上都有明显改善。由于监管平台具有统筹规划性,对其系统内信息有整体整合分类能力,所以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企业最近信息变化情况。

3 总结

虽然综合监管平台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和有效的信息使用途径,但我们不能就此听之任之,在信息化进程如此之快的当下,信息发展形势和信息表现形式实时在发生的变化,我们应在合理、科学地使用综合监控平台的同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需要,总结工作方法和制度,对其先进的管理体制进行解析,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综合监管平台方案和技术,使之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企业能都适应信息化时展要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芳、吴云,主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当代管理,2009(11).

[2]鄢恒权、李庆怀、马有志,油气勘探生产技术管理的运维快速反应系统的方案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6).

[3]董亮、周蕾,建立信息网络系统运维管理中心应对电力信息化大集中大发展, 2009(5).

[4]高宏伟、赵小虎,基于虚拟技术的信息系统资源整合研究[J].专题研究,2009(04).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2

关键词:企业信息门户综合评价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005-01

改革开发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不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和效益,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数据量繁多,系统比较复杂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技术的有效发挥。作为一个应用框架,企业信息门户在解决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整合企业内部系统,帮助企业获取所需数据方面有重要作用。企业信息门户实现了企业对复杂混乱信息的收集整理,满足了企业发展对信息需求,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平台来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准以及经济效益。

一、企业信息门户基本概述

1.企业信息门户的功能

所谓企业信息门户主要指的是在联网环境下通过对数据资源、应用系统、互联网资源的统一管理,按照具体用户的角色和特点要求,建立起个性化的用户应用界面,从而把信息的搜集、整理、传输等任务紧密联系起来,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信息支撑。企业信息门户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门户的功能以及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来说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容管理的能力比较突出。比如知识的管理、企业人事的管理、企业发展项目的管理、企业财务的管理、企业客户的管理、企业发展流程的管理、企业资源的管理、企业内部培训的管理等。其次,实现了门户配置和应用的个性化。通过企业信息门户这一平台,来帮助企业内部员工制定个性化的门户配置方案,保证用户的体验效果。第三,借助企业信息门户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正常流通,通过释放企业的各种信息资源来保证用户对企业的了解和信任,使得企业信誉和知名度得到提高,促进企业的发展。

2.对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首先,通过对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来实现企业管理上的优化,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信息门户在利用现有系统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企业发展成本的节约,优化了企业的发展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行,便于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综合评价工作,保证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顺利实施,提高了企业日常管理的效率,从而保证了用户的体验效果,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其次,对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对企业现有应用系统的有效整合,加快了企业信息搜集和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实现了企业发展模式的革新。通过评价工作来保证企业信息门户建设的科学合理,逐步完善企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综合评价

1.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它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方法。按照模糊数学里面的隶属度原理来实现企业的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的转化。总的来说就是对企业信息门户所收集到的所有资源、信息、数据等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的工作原理是对那些受多种因素限制的对象或者是事物按照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原理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应用系统性能的提升,保证输出结果的清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对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评价上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解决了企业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模糊化、难以进行量化描述等非结构性的问题。它的基本评价步骤主要有以下几步,首先,建立企业内部信息门户的综合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因素集,对每一个评价对象做出处理和整合。其次,要明确企业信息门户的评判集。针对不同的等级设置相对应的模糊向量,避免因等级划分过于详细而出现无效操作。第三,由专家组来对整个因素集中的单个因素进行评价,对各个评价对象设置不同的评判等级,最后得出的评价结果应当以矩阵形式表现出来。最后,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相关原理来对评价对象里面的各个因素进行评判,最终形成总的评价矩阵,实现对企业信息门户的综合评价工作。

2.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它主要通过对目标、方案等与决策相关的元素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来进行决策。在对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方面也有明显的成效,这与它的发展历史是分不开的。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是建立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它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二者相互结合进行企业的多目标决策,实现对信息门户的综合评价。借助层级分析综合评价方法,企业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分析和预报,对于处理复杂信息,整理出所需数据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级处理实现对各个因素由高到低的系统处理工作,通过建立一种有序的阶梯结构来实现对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综合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阶梯型结构的最上层是层次分析的目标层;中间则是准则层,采取的措施以及政策来保证任务的有效执行;最底层则是具体的措施层,即解决问题的详细措施以及方案。比如“基于aHp方法的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综合评价”,这里的aHp主要是对复杂问题里面的因素进行有序的划分,然后利用具体的数学方法来进行计算,从而反映出每一个元素的权值,并进行详细的排序。它是一个将决策思维进行数量化和模型化的一个过程,通过对指标权重的确定实现对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指标划分,为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评价工作提供合理的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门户包揽了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有应用、信息交换的工作,对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的革新有重要作用。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实现对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综合评价,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庆华;蒋越.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综合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2(2).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3

【关键词】煤矿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建设

最近几年中,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在煤矿工业中也已经有了较高的应用,这就为煤矿工业实现质变具备了必要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的帮助下,煤矿有了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变革的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煤矿工业安全、高产、高效的生产。

1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含义

对于煤矿工业的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指的是煤矿工业的各个管控子系统,另一个则是起着统帅作用的综合自动化信息平台。在这两部分之中,各个管控子系统主要包括各类电气管理子系统以及机械设备管理监控子系统等,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分散的,自行进行运转以及管控,从而达到数据的采集以及传输的目的。而对于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平台来说,主要功能在于系统高效的将各个子系统所传输上来的信息进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大脑与肢体的关系,两者谁也离不开谁,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完美的作用。信息管理平台需要子系统为其提供信息,而各个子系统需要利用平台所处理的数据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

目前来说,对于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对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的一种颠覆,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从表面来看,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只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但是要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把握,就像小农经济与机械化生产的不同一样,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只有进行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的实现煤矿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所以说,进行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总体来说只是实行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的一种手段,只有真正的变革管理模式,才能充分的发挥出该系统的作用。

2全民参与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

在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全民的参与,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建设工作。许多的煤矿企业对此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改变煤矿企业领导人的这种错误观念,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除此之外,还应该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没有良好地基础设施建设就无法进行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虽然这方面的工作很简单,只需要安装并调试各种设施设备就可以,然而正是由于它的简单,造成了有些煤矿企业对此不够重视的现象。因此,一定要促使煤矿企业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为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铺平道路。

此外,还应该变革管理的模式,许多的煤矿企业仍然停留在老的旧的管理理念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造成了一些煤矿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的现象,这就给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造成了一些阻碍。因此,就一定要改变旧的指挥模式,实行现代化的现场型、实时型智能化的调度指挥模式。企业的决策层一定要下决心改变落后的指挥管理模式的弊端,积极的引进新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模式与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还应该对指挥中心的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如果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于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没有深刻的认识,就无法熟练的指挥工作。因此,对于指挥人员对系统缺乏必要认识的问题,必须尽快的解决。除此之外,还应该实行新的调度指挥系统,编制新的工作流程,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从而达到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与调度管理系统的完美结合。

3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创新管理工作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这就会造成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并且在实践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工作的创新,从而实现各个系统在相应的方面切实落实的目的。而在实施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系统时,对于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平台的含义,一定要有一个深刻而科学的认识。同时还应该加强管理决策的意识,及时的调整相关系统领导以及人员的位置,培养员工对于系统的掌握能力,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以及各个子系统的作用,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果仅仅使用管控子系统,不根据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平台反馈上来的信息进行调整,就无法发挥出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平台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映出了企业对于系统的主要作用认识不深刻的问题,依然用旧的管理方法进行新系统的运行,造成了舍本逐末的现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工作的创新,从而适应新系统的运行,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4结语

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彻底地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了传统的管理理念,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得到了大范围的开展。传统的煤矿产业所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下、生产环境恶劣以及管理水平低下的现象,在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应用以后,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因此,想要突破旧的煤矿产业的生产瓶颈,就必须要有所改变,积极的应用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为煤矿工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任海兵.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

[2]吴兵,陈荣想,袁龙友,倪英杰,丛楠.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定量化研究[J].煤矿安全,2010.

[3]刘西林.以大柳塔煤矿为例浅析煤炭企业现场管理信息化精益管理模式[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

[4]孙建华,邵芝梅.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煤矿机械,2004.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4

第一条为推进房地产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素质,构建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是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度、市场行为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综合信用评价。

第四条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价坚持依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统一标准、信息共享、权威、合理奖惩的运作方式。

第五条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市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地方税务、物价监督管理、、人民防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卫生、统计、民政、公安消防等部门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局,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价的参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第二章评价指标和信用等级

第六条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指标包括社会评价指标和行业评价指标。

本办法所称社会评价指标,是指能够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履行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保持社会稳定等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缴纳政府税费、工程质量安全、水电热气等项目基础设施配套、支付工程款及情况等指标。

本办法所称行业评价指标,是指能够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状况和遵守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办理建审手续、银行的信用评级、开发资质、守法守规及奖励表彰情况等指标。

第七条评价指标内容包括下列方面:

(一)用地行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办理用地审批及土地使用、土地出让金缴纳、配合土地市场监管等情况。

(二)规划行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办理规划审批、配合规划执行监管等情况。

(三)建设行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办理建设审批、配套费缴纳、配合建设市场监管、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配建、工程质量安全等情况。

(四)营销行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办理预(销)售审批、配合预(销)售行为监管等情况。

(五)其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注册资金、开发资质、企业经营、依法纳税、前期物业管理、节能环保、消防安全、卫生法规执行、住宅交付使用、银行信用、表彰奖励、群众投诉等情况。

第八条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价由高分到低分分为绿牌企业、蓝牌企业、黄牌企业、红牌企业四个等级。

企业信用等级按照下列标准确定:

(一)绿牌企业为信用优秀企业,即分数高于110分,基准分减分不超过5分的企业;

(二)蓝牌企业为信用良好企业,即分数100至109分,基准分减分不超过10分的企业;

(三)黄牌企业为信用一般企业,即分数70至99分的企业;

(四)红牌企业为信用较差企业,即分数低于70分的企业。

企业信用等级根据评价分值变化情况动态调整。

第九条社会评价指标和行业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由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房地产开发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

(一)超过限缴期限未缴纳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

(二)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三)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

(四)偷、逃、抗税,逃、废银行债务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损失的;

(五)引起异常、越级、群体上访,影响社会稳定和正常社会秩序,经核实确实存在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未按规定移交社区配建公益用房的;

(七)规避预售资金监管、拒不改正的;

(八)未按照规划批准进行建设、拒不整改的。

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一票否决情形的,综合信用评价指标总分一次性降为0分。

第十一条实行企业信用修复制度,鼓励企业对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整改。整改结果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出具证明,由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后,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取消原扣分。

第三章评价程序

第十二条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网站作为统一工作平台,建立网络评价数据库和企业信用档案。同时将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价结果对外公示,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告。

第十三条各参评部门依据职能分工,依托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网站,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第十四条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信息采集。企业基本信用信息由企业通过统计报表、信用档案、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等方式上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录入网络评价数据库。各参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负责的综合信用评价项目,及时将有关情况录入数据库,形成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数据。

(二)即时评价。进入网络评价数据库的企业信用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总分,实现即时评价。评价结果及企业信用等级随时通过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网站向社会公布。

(三)年度排名。每年年底按照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总分由高到低顺序进行企业年度综合信用预排名,并在指定网站和媒体上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综合社会各方面反馈意见后最终确定企业年度排名,并将排名结果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综合管理

第十五条有关部门应当将企业综合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土地出让招标、拍卖、挂牌,项目招投标,行政审批,日常监管,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相应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企业实行综合分类管理。

第十六条获得信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下列规定进行综合分类管理:

(一)绿牌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免予常规检查、可获资质年检免审,符合晋级条件的,经企业申请,可优先晋升资质等级;对参加开发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招标、拍卖、挂牌的资格予以免审。

(二)蓝牌企业,可进行正常开发经营活动,对其不作重点监管。

(三)黄牌企业,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内重点监管,不得申报资质升级、参加政府组织的各项评优活动;在开发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招标、拍卖、挂牌中严格审核资格,整改不彻底,不能提供由相关部门出具的已完成整改证明的不允许参加开发项目招投标和土地出让、招标、拍卖、挂牌。

(四)红牌企业,列入重点监管范围,整改期间冻结其各项审批手续,不予审批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允许参加土地出让招标、拍卖、挂牌及各种开发项目招投标;三年内不得晋升更高等级的开发资质,情节严重的,建议由有关部门依法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

第十七条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信用档案管理制度。

红牌企业的法人代表、总经理及直接责任人员有关情况记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不良记录档案,存留期3年。存留期内不得到在本市从事房地产开发活动的其他企业担任同类职务。企业因存在严重不良行为被清出开发市场、吊销开发资质的,企业法人代表、总经理及直接责任人员的有关情况记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不良记录档案,存留期5年。存留期内不允许到在本市从事房地产开发活动的其他企业担任同类职务。

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网站上对外公开,供公众查询。

第十八条中、省直,外埠在本市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应当参加本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价。评价排名情况同时通报房地产开发企业注册所在地房地产开发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建立信用评价工作监督制度。成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各参评部门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各部门的评价和打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建立受评企业申诉受理制度。受评企业对评价内容、程序或结果持有异议的,可向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审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由评审委员会指定相应部门依据本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申诉内容进行核实、处理和答复。

第二十一条建立重大事项跟踪问效制度。对限期整改项目,由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抽检,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期改正;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由有关部门查明情况,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改正,整改情况由评审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参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不得、、,违者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5

[关键词]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综合管理

档案综合管理是企业档案工作的一次重大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工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而档案综合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企业档案工作水平,同时促进档案管理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企业信息一体化的全面开发,也能够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朝着更加高效、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企业档案工作所具有的一些劣势,以及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深入研讨,从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角度探讨促进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相关对策,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效率。

一、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劣势

长期以来,单一档案门类管理是大多数企业档案工作的主要形势,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单一档案门类管理日益呈现出与企业发展不相符的特征,结合笔者于项目部的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跨档案门类进行管理

就目前而言,不少企业进行的都是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就在于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对档案进行跨门类管理,例如: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不能管理工程类档案,反之亦然。如此,一个档案门类至少需要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因此,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模式与当今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以及培养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目标都不相符。

(二)不能有效整合多门类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利用

在传统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模式下,档案工作人员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整理以及开发利用方面也存在很大弊端,由于不同档案门类之间大都呈现相对独立的特性,使得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资源的汇总及开发过程中难以同时有效整合多门类、多类型的档案信息。这种互相独立的档案信息管理既不利于企业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企业开展档案综合管理进而推动其信息管理一体化的实现。

二、文书及科技档案管理技术的主要区别

对行政管理、党务等活动进行记录的档案统称为文书档案,而对生产活动、科技理论等进行反映和记录的档案则多称为科技档案。就当下而言,文书档案以及科技档案在收集、整理、归档以及利用全过程中运用到的相关技术手段和综合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书档案强调规范化的模式管理

虽然文书档案以及科技档案同属档案范畴,但无论是在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还是利用过程中两者都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别。就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其大都是对社会管理活动中的个人或者组织的参与资料,例如文字材料、声像、图表、文件等各种形式的载体都可以归为文书档案一类。文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文书档案管理应与企业文书工作相结合,只有两者形成分体式管理体系,规范文书档案的信息处理办法和公文格式,做好档案管理和文书工作的相互衔接,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2.提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当前不少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很难做到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只有保障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才有利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3.应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与各部门的配合度,从各部门收集的资料或者文件都应及时交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保管,制定统一的文件格式和目录编号,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科技档案强调精准的质量控制管理

不同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大都是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材料或文件,例如在企业学术讨论、设备改造、科学调研、产品制造以及基本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或资料。在当下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的时代,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许多不同于文书档案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收集要求的不同,科技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要遵循阶段性和成套性原则,科技档案的整理或收集工作不受年代的限制,无论是分期建成,还是跨年度建成,抑或是多少年之后扩建或改建的同一工程,其档案插卷方便,完全能够集中在一起,而文书档案的整理和收集工作则是按年份分类的,难以插卷。2.在对档案质量的控制方面,科技档案需要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件成套性和项目完整性是科技档案完整性的鉴定主体。而科技档案的准确性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要确保企业科技档案数据准确、内容详实;二是档案内容应与其所记录的科技对象无二,这样才能更好突出科技档案的严谨和准确;三是不同的档案信息资源对于同一项目的记录应是一致的。现实标准和历史标准的双重性是科技档案在准确性方面区别于文书档案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动态管理应作为科技档案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对于科技档案信息中的不准确之处,档案管理人员有必要而且必须加以修改,以实现对档案质量的更好控制。3.档案鉴定也是科技档案不同于文书档案的一个重要特征,档案鉴定的目的是预测档案对企业、社会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科技档案需要对档案价值进行鉴定,这样才能对其档案价值进行宏观判断。科技档案的鉴定应以其对本企业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证据价值和现实利用价值为基础,以科技对象主体为关键,合理进行档案价值的鉴定,进而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档案综合管理应用趋势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单一档案门类管理模式必将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档案综合管理将会成为企业档案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档案综合管理工作的优势以及发展趋势如下:

(一)档案综合管理的优势

对企业档案进行综合管理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实行档案综合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档案开发与利用效率。档案综合管理使得各门类的档案汇聚到一起,信息完整而全面,再加上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对企业档案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利用。同时,在实施档案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检索工具,应用计算机可以准确、快速并且完整地检索出其需要的档案,既方便又省时。第二,对企业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以更好适应企业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传统档案管理的模式是把档案分放在相应部门,然后由相应部门对档案依次进行编号、分类和排架,这种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有序开展。而在档案综合管理模式下,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还能够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的效率,更好满足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第三,实行档案综合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机构改革工作的开展,其能够更大限度地压缩企业人员和机构,对于企业信息一体化和现代化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档案综合管理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文书档案与科技档案在其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到档案再利用的一系列过程都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差异性,其各环节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也表明了从单一档案门类管理到多门类档案管理的档案综合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档案综合管理,不仅能够避免传统单一档案门类管理模式的弊端,还能够有效进行不同档案间的整合,有利于整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对档案二次开发利用起到极为有利的影响。在实行档案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各企业都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增进本企业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还能够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对本企业未来的工作提供更具价值的借鉴思路,能够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促进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更快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单一档案门类管理已经难以适应企业时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档案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为企业信息一体化创造良好的条件,档案综合管理已成为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无论是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还是专业的科技档案管理,其在计算机信息化背景下都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手段以提高其档案综合管理效率,同时促进档案管理规范性的增强,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促进档案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档案综合管理将是企业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主要趋势,各企业也应加强档案综合管理人才储备和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切实促进本企业档案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企业信息一体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6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资源调配;组织架构

引言

电力系统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重要能源的渠道,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对于保障人们正常用电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随着供电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张,电力网络也逐渐复杂起来。以往的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程序复杂,运行、管理与维护方面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多,因此,对电力通信网进行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优化与实现是非常有必要的。

1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方案

1.1网管系统部署方案

我国的电力企业是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因此在进行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工作,需要基于这种分级管理方式来进行。例如,省级电力企业同市级电力企业之间应当建立以数据网络为连接媒介的电力通信管理系统,并分别对其直属部门进行管理并实现两个层级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这样的手段能够便于省级电力企业实现对全省的有效管理,并简化管理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尽量避免因省级电力系统故障而给其他地区的电力企业带来的连锁效应[1]。

1.2网管系统硬件结构

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需要实现对各级电力企业进行有效管理,需要将各级电力企业纳入到综合网管系统的终端,对这些电力企业进行服务器及其他配套设备设施的提供与接入,并建设有效的数据网络作为连接的媒介,来实现信息的高速共享与有效的综合管理。

1.3网管系统软件结构

网管系统中,就其软件结构而言需要包含综合监控系统、运行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专业管理系统和信息互动平台五大部分。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实际应用,需要经由信息互动平台来登入其他的四大系统。具体设计如下:1.3.1综合监控系统这一系统涵盖了警示配置、警示管理和信息管理功能。这一系统主要是通过监控与检测警示信息来实现管理的,这一系统的配套设备包含电源、线路、数据传输、数据接入和信息交互等方面的电子设备。系统需要经由数据直接采集的方式来对系统中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控与检测,并在发生故障或其他问题时进行警示。将系统监控与检测信息同相关设备进行连接,利用数据网络即可实现不同层级之间电力企业的信息共享,从而对整个区域进行监控检测。除此之外,通过综合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于监控信息与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并且通过文案、图标等形式对外呈现,这便于实现有效监控与检索统计工作。1.3.2资源管理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通过网络拓扑、资源管理、应用配置等功能来实现对信息及资源的管理。就应用配置而言,包含了调度管理、资源分析、资源调配、故障诊断及预检修等。通过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并分析相关信息数据,并以此为凭据对资源利用情况及负荷情况进行分析与考察,一旦逼近资源负荷底线就进行警示,以便于企业充分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这些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经过资源模型构建与资源的动态与静态管理。资源模型的构建需要满足模型的全方位要求,即资源模型要覆盖该电力通信网的全部范围与全部环节中,要涵盖电力通信网下的各级电力企业的所有电力资源;同时,资源模型的构建也要满足模型的统一性要求,即电力通信网的全部环节与全部内容,要实现单位的统一、命名的统一与计量的统一,在进行命名与计量单位的选择时,应当参考相关资料与法律规定,在全网上下都普及应用,以保证信息交互的准确性与共享性,统一性要求也需要保证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唯一性原则,保证这一系统是可扩容的;资源模型的构建还要满足模型的规范性要求,在模型构建中,需要参考标准与规范,如tmF513等,保证模型的科学与合理。一般来说,常规的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中资源管理系统模型的构建是以树状分支来呈现的[2]。

2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实现方法

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实现,需要设计人员与实际建设人员站在全局的立场上进行全方位的考量,需要从组织架构的方面来实现着一系统的正常运转,并合理制定与规划阶段性的发展目标与工作方法。

2.1综合网管组织架构

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组织架构,需要明确通信服务对象。在电力通信网中,通信服务的主体包括电力企业的管理层面与生产层面。一般来说,企业的资源包含通信资源,这一类资源是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的建设能够满足企业管理与生产供应方面的实际需要,并尽可能地符合电力企业发展方向,满足发展目标的需要。综合网管组织架构建设,要尽可能地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与生产方式,积极参考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电力企业综合网管系统的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与建设人才,优化网管系统建设方法,来保证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电力企业的生产、调度、通信、监督及系统建设部门,需要权责分明、各行其是,综合网管的建设者或服务者,需要与电力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以保证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服务水平与平稳运行。

2.2网管阶段性优化

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运行,应当以系统闭环的形式来呈现,其核心是电力供应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系统闭环来实现对电力生产与供应环节的支撑作用。在这样的系统之下,电力企业能够有效缩短从生产到供应之间的时间,来保障电力供应的平稳运行,确保电力用户的满意度。但现阶段,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电力企业之间的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在实际的应用方面,还需要通过优化与升级工作来完善,而目前大范围的网管系统重建还没有能力开展。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建成落实之后,需要制定合理的阶段性优化方案,并在这一方案的基础上来进行阶段性的系统优化工作。综合网管系统的阶段性优化,需要结合各不同层级的电力企业实际情况来进行,在企业运营资金、企业人力资源、网管系统运转等方面的限制之下来进行。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对各个环节、各个工种及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并进行调配流程规划,从而实现各方面的合理配置。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营及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运行,需要进行生产环节与管理工作方面的优化,这必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要想实现综合网管系统的健全与完善,还存在某些技术困难。在综合网管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通过电力企业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拆解,来进行阶段性划分,从而明确优化与升级的具体环节,从局部,到整体,最终实现整个电力通信网的优化与升级,进一步实现对电力故障监控与检测功能,保证电力系统工作效率[3]。

3结语

在实际的综合网管系统设计中,必须采用创新性思维,要结合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模型构建技术,一切以保证电力正常供应为前提。进行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需要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同层级的电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方式来进行,只有立足于实际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参考文献

[1]李巍,刘树吉,赵永彬.关于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J].信息通信,2014,07:163~165.

[2]孙宝亮,王华.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设计分析[J].信息通信,2014,08:199.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7

关键词:综合统计;企业;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统计的重要性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代,巳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上升到国家法律与法规的高度去推动和执行。综合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亦已为大家熟知。

一、企业统计的定义及职能

企业统计,是以统计的方法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量方面相关信息,再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作出预测来指导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企业统计有着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位一体的统计整体的职能。信息职能就是要求企业统计能及时、准确、系统采集、整理、展现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统计数据,形成完备的企业统计信息数据库,发挥企业经济信息的主体作用。咨询职能就是要求企业统计能充分使用统计信息资源,就企业生产经营的众多问题作出预测和置信评估,为企业的各种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及备选方案。监督职能就是要求企业统计应依据统计信息资源和其他的信息资源,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实施定量检查,提供监测,预管,中止的信号,以其企业决策管理层及时调控,促进企业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充分认识企业综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企业综合统计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1.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都汇集到综合计划处,登记形成统计台帐。统计台帐涉及的内容有:

①生产指标:各个生产车间各个产品的生产能力、产量、主要设备台数。

②财务指标: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负债、资产总计、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利润等。

③销售指标:销售价格、销售量、销售回款、单品种销售额、出口额、出口量、库存量等。

④质量指标:一次合格率、优级品率。

⑤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原料药总收率、总耗、生产指数等,制剂产品成品率。

⑥能源指标:产品能源单耗、能源购进量、能源消费量、综合能源消费量、期末库存量等。

⑦劳动统计指标:在岗人数、职工人数、工资总额。

⑧科技统计指标: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科技活动人员、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等。

2.综合计划处是主要的对外上报报表的部门。涉及的统计报表有:《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工业企业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工业产品供应出口量》、《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调查月报》、《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调查月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工业企业景气调查》、《企业集团统计年报、半年报)等各类月报、季报、年报。投入产出调查、全国经济普查要求的统计报表。

3.政府各级部门的调研。对某些疑难问题或者热门话题,政府通过调查问卷来获得来自企业的答案,这些工作的完成依赖统计者。

(二)统计工作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企业综合统计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影响未来规划以及经营方式的变化。首先,要有统计过程,才能实现规划,统计和计划之间是连接的。这个过程不可分别考虑,要以计划作为服务目标,统计的过程也是得到规律的过程,计划的完成就要依赖这种规律,生产计划要根据相应的需求量来考虑,进行计划时,需求量的总量首先被销售方指出,对于这一数字的准确性需要靠数据完成论证,这个数字需要考虑从前3年到5年的相关产品的销售量。并经过比对之后,根据目前经营的状态来得到最终数值。

为了得到更合理的计划,需要在统计方面加强工作。综合统计得到的数据资源是海量的,充足的材料才能保证分析的准确性,而统计分析有助于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决策需要参考此类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是将生产销售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掌控,把握产品的最近情况,找出产品是否存在销量下滑或突然攀升的情况,并且要根据财务数据,在各种数量,盈利,成本上进行平衡,掌控。

(三)统计数据也为管理考核提供依据

企业有效的实施绩效工资,对企业进行每月考核产量、产销率、销售收入、在产资金、成本、成品率等指标。

三、企业统计分析在现代企业的作用

现代企业统计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投入要素与经营状况统计分析;企业经营环境统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统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统计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总评价。

企业统计为企业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具有一定的风险,风险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统计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的风险与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关系,信息越及时准确,不确定性越低,反之,亦然。因此,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统计数据的两个基本要求。其中,精度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它确定的统计数据是有效的和有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衡量数据标准的标志。因此,统计工作者必须对自身的工作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消除企业统计数据误差为目标,综合统计以提供有效的信息及数据,以加强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时期企业综合统计信息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综合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管理信息,为防范和化解企业综合统计中存在的风险,发挥企业统计风险预警作用,新时期综合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的关键步骤,基于此,对新时期企业综合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企业综合统计的成败将取决于综合统计的创新与改革,所以,在现阶段,要求对企业综合统计提出新的思路及对策,促进其快速发展。

四、企业综合统计的几点建议

(一)重构企业统计体系,建立健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标体系。将政府统计部门和企业部门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基于满足政府和高等统计工作的需要,应建立包括销售价格、成本价格、利润和其他的市场指标,管理水平,而且还包括可有效反映市场营销结构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用户体验的指标、中间业务能力指标等,企业的信用度和其他有关信息指标,并根据现代管理模式分为物流和资金流的指标体系,企业的内外部指标等,使企业中的统计指标有组织的、系统的、易于使用,实现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具有个体与时代的特征。

(二)加强统计专题调研及专题分析活动。统计工作要时刻紧扣经营发展需要,敏锐捕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亮点。制定专题调研方案,注重调研方法和调研过程,事实求是填报调查数据,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正确评价,总结成功经验,找出薄弱环节,并提出有效措施,为今后的发展进行科学预测。通过统计分析,各级领导和部门可以在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安排经营业务活动,组织生产。

(三)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统计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统计工作的质量好坏,所以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是做好统计工作的根本。一是企业统计人员要彻底转变观念,积极投入到为企业管理服务上。要有开阔的视野、全面的知识、熟练的技术、灵敏的触觉。应用各种新的统计方法、技术手段开展深层次综合分析和快速的预测、决策分析,不断总结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统计创新。二是在人员配置上,逐步形成使各方面人才互相结合,互相提高,形成统计调查、统计管理与协调、统计分析与预测三方面人才的紧密结合和优化组合。三是提供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手段,结合生产系统、业务系统、统计分析系统,使统计工作者从大量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对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既提高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又提升了统计服务的水平。

(四)创建统计信息平台,提供数据监督与共享。在企业内部建立开放式统计信息平台,及时统计信息。将过去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方式转变为统计数据之间的上下左右间的多向运行模式,重视职能部门对统计数据的审核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设置信息监控预警功能,对统计指标设置预警阀值,提供预警提示;设置趋势分析,利用历史指标预测未来经营发展方向;设置质量评估,整合关联性指标,提供效益质量、服务质量、能力质量、资金运行质量等多个评估指标,对企业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指数。

结束语

企业综合统计工作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各类统计、指标,将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信息,以确保企业综合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并具综合统计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总之企业需要发展,就必须重视综合统计工作,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正确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华,王攀,张顺颐.基于综合统计特征的Skype流量分析与识别[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01:1-7+12.

[2]程风楼.大连港综合统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0.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8

[关键词]企业综合统计:经济:经营

企业统计以统计的方法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量方面相关信息,再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并作出预测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企业综合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经济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关注经济热点,传递信息动态,正确使用决策方法,已成为引导企业工作实践的关键环节。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企业综合统计工作质量,优化企业经济决策的策略:

一、明确企业经济环境,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体系

综合统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重要指标和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与环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反映。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的统计模式,在企业管理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因此,新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综合统计行为能明确企业经济环境,把握企业综合统计重点,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体系,使综合统计工作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反映与监督。

一是以企业经济运行动态为指导,建立综合统计指标。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新型业务时,应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经营状况的前提下,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指标质量的逻辑审核和协调性分析,如资产负债、营运发展、生产成本、获利水平和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强化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审核评估,准确把握宏观指标问的逻辑关系,做到指标协调一致,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准确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态势。

二是以现代科技技术为依托,规范综合统计数据。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进入各个行业。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也应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规范企业综合统计数据。一方面,立足于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运作,深入实际去了解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了解数据背后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更好把握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避免企业经营决策的片面性。

二是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为前提,拓展综合统计内涵。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直接面向市场,以便按照市场取向对生产、经营的具体要素及时进行调整。因此,企业综合统计在围绕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要围绕企业的行政方针,不断拓展统计服务的内涵。不仅需要以企业内部信息,如:劳动成果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该算以及投入产出等为统计内容,更需要扩展到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统计。

二、明确企业经营特点,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方法

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在于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及时提出数据、观点和对策,协助领导抓住决策良机,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要搞好统计分析工作,必须深入企业经营特点的实际调查研究,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方法。

一是借助统计分析软件(如SppS、SaS、eView、StatiCa等),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使企业统计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加强。并利用脑网络系统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统计分析工作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二大环节同步进行,缩短统计工作链,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

三是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统计台帐是根据社会服务业统计资料整理和企业管理需要而设置的一种系统积累统计资料的登记帐册。统计人员应全面地收集原始凭证,登好统计台账,正确了解每个技改项目的工作进度等情况。经过半年的实施,起到了很好效果,为事前控制好投资项目用款、为投资项目决策打好了基础。

三、明确企业综合统计结果,优化企业经营决策

企业综合统计不仅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更应该科学的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做出决策和评估,将统计信息滞后的现状切实改变,努力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做贡献。因此,我们在加强企业综合统计质量的同时,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优化企业经济决策。

一是参与市场预测分析。企业要经营决策,必须弄清楚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全面掌握外部市场环境信息。因此,所以企业统计人员要加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掌握,建立用户信息资料档案,从量和质的方面,以第一手资料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对产品市场需求量进行调研分析,统计出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充分发挥统计工作事前分析的预测指导的功能。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重视对产品销量的分析,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把握“以销定产”的原则,迅速为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的研发、节约降耗和节能环保等工作进行系统优化。充分利用数理统计等先进的预测方法,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做科学的决策和评估。

二是参与投资效益分析。企业综合统计在投资决策中主要发挥的作用是从统计工作的角度,对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可供决策选择的方案,包括提供决策分析模型(方法)和决策分析结果。企业一般投资决策分析,主要包括投资项目和宏观经济分析。该分析是在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要求为前提的基础上,来评价投资项目的决策方案,即应考虑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如就业、环境保护、增加外汇收入、填补某种技术空白、为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发展创造重要条件等等。

二是参与企业价值的分析。企业价值的分析,可建立企业“经济增加值”指标,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如:建立“1年内应收账款,2年内应收账款,3年以上应收账款”指标进行细化管理,加强对不同期限的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同时,可建立“不良、不实和关破资产处置损失、不良、不实和关破资产处置率”等指标,加强企业对不良资产和闲置资产处置,盘活资产,促进资金流动。

[参考文献]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9

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到协同办公,到现在集办公、流程整合、文化宣传、知识管理、企业门户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这个项目早已远远超越办公本身。中国化工集团借助协同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流程透明度,也推进了公司组织的重构以及管理的提升,并将各项规章制度固化在信息系统当中,使企业管理由人为管理变为制度管理,进而上升至流程管理。

全面提升集团管控能力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4年5月组建的国有大型企业,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作为世界500强,中国最大的基础化学制造企业,中国化工集团自2004年成立以来,秉承“老化工,新材料”的发展理念,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11年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双双超过2000亿元。

中国化工集团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研发基地,并有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控股9家a股上市公司,有106家生产经营企业,3家直管单位,6家海外企业,以及24个科研、设计院所。

随着集团不断通过并购迅速扩大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管理半径与纵深扩大,集团总部在管控方面出现了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给集团的集中管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原来下属企业都是独立法人,有些企业甚至是小型集团公司,虽然都属于中国化工集团,但是这些企业互相没有往来,没有产权联系。之前中国化工集团采用了法人集中制,将业务相同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但这些企业在地域上很分散,没办法实现统一管理,有时还需要在当地委派管理人员,无法实现真正的集中管控。

通过部署iBm websphere portal6.1和iBm lotus domino 8.5.1,中国化工结合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与信息化战略规划,构建了“门户导向、流程驱动”的系统架构,实现了提升集团管控能力、加强投资管理控制投资风险、提高集团信息化管理水平、形成高效透明的企业文化、促进集团持续快速发展等目标。

据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周方介绍,通过2年的实施和强势宣贯、推广,现在中国化工集团所属的118家企业,近4万名员工都在利用该办公协同平台。目前,中国化工集团已经使用综合管理平成了行政办公、生产经营、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监事工作、邮件收发、信息、知识管理等26大类业务,建立了一个集团化的跨地域、高度集成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借助综合管理平台作为支撑,各项工作可以不受地域影响,进行实时审批和处理。同时改变了原来流程不顺、信息不通畅、文化不同的问题。

借力信息系统优化结构调整

中国化工集团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是以集中管控为导向,“变革、流程”为两翼,综合管理平台为支撑。以流程为纽带、门户为依托,纵向贯通组织、横向连接业务,建立网状的信息网络平台。并通过集中部署,将综合管理平台作为所有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入口,现在无论要上马任何新系统,都要在综合管理平台上进行集成和流程整合。

中国化工集团是三级树状的组织架构,拥有6家二级公司和3家直管单位,100多家三级企业。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采取的是先试点后推广模式。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信息处处长郭琼表示,综合管理平台的一期项目包括集团总部和9家二级单位及1家三级企业,二期项目扩展到三级架构,针对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单位,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将综合管理平台扩展到100多家企业。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了28个省,118家单位,26大类,1万3千多个流程的实施,高峰期并发数达到四千多人。

项目建成后,综合管理平台提升了集团管控能力,有效地支持了业务集中管理对多家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各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了集团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了统一的流程标准体系,并实现了对各级企业和各业务、岗位、流程的全面覆盖,充分发挥了流程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高效透明的企业文化,其中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文化融合,通过统一平台,向所有员工有效传递了中国化工的企业价值观、目标、制度和道德等精神要素,所属企业及全体中国化工员工已逐渐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和发展平台;促进了集团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化工将该项目的建设与企业的管理专项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固化变革成果,压缩组织机构,优化业务流程,加快信息传递,为企业强化集中管控,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了集团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篇10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企业信息管理;整合;分析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地位,需要不断提升其自身的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为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而且能够将信息资源自身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在企业信息管理当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信息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切实有效落实,保证企业信息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所提升。将企业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保证信息资源、信息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而且能够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1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整合的重要性分析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各行各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间接导致我国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如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当前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在这种形势下,需要企业紧跟社会时展的脚步,将传统管理模式逐渐转变成为信息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所提升,而且能够拉近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关系。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整合,不仅能够促使信息资源的大力利用,而且能够为决策者提供良好的依据。信息在企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提高其自身决策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现如今,全球信息化、我国社会信息化已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让企业在自身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获取到更多有效的资源,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有所提升,而且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能够保证信息质量的整体提高,保证信息资源的准确性、有效性、真实性,从而为决策者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另外,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能够逐渐优化传统人工统计的方法,保证信息数据、信息资源的录入和整理更加有效率[1]。在当前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两者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为决策者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而且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应变能力,有利于企业不断提升其自身的竞争力以及市场价值。

2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整合

2.1强化企业自身信息管理意识

对信息资源切实有效的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要不断强化企业自身对于信息管理的意识。信息资源能够对企业决策者的决策、经营策略、发展情况等提供有效的支持,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保证计算机技术自身的作用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能够保证企业信息管理质量和水平能够有所提升。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进行有效整合,强化企业领导者自身的信息管理意识,不仅能够保证信息资源的整体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能够保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2]。

2.2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

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进行整合时,要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传统信息模式的影响,所以很多企业仍然利用人工采集、分析、整理信息模式,这样不仅增加了信息分析的错误率,而且从根本上降低了信息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影响。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对信息实现切实有效的管理,包括信息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等等,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实处。企业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时,要注重其自身的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将其与之相结合,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力度,保证企业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2.3提高信息综合质量

在企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综合质量越来越重要,不仅能够保证企业日后的发展,而且能够保证企业的各项决策。所以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进行整合时,要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综合质量的有效提升,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日后的发展战略制定规划达到一定标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数据库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各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将信息资源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保存,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日后收集过程中出现重复现象,而且能够有利于日后的搜索和利用。企业提高信息综合质量,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自身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而且能够推动企业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不断大力发展的影响下,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想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将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进行有效整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而且能够保证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质量,保证信息管理的整体效率随之提升,促进企业日后的长期稳定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为企业的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文辉.有关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关键技术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