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2:36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隐性知识;表现形式;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94-1

一、隐性知识的表现形式

(1)语境把握

运用语言时需要依托一定的语境,而这个语境即可能是某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某个模拟的实际场景,还可以是某种语言形象和个人情感。如俗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它所反映出来的也是语境的重要作用。而对语境的把握,主要依靠个人的各种文化知识和经验。要完全理解一个句子的深层含义,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通过上下文的对比分析,否则的话会不知所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语境将隐性知识加以把握,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如鲁迅先生《祝福》一课中的:“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一句,表面上看,这句话词义重复,似有语病,但通过联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我们发现,这句话却有着深刻的寓意。

(2)语言感悟

语感,是在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能够直接感悟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涉及到了各种经验、能力、技能等众多因素,如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理解能力、基本技能等。它是形成隐性知识的主要过程,学生经过不断地进行语言学习,便能够从中领会到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

(3)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是获得隐性知识的重要过程。儿童能够不自觉地掌握母语的过程便是语言习得,人类先天便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习得是人的内在需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语言语习得加以重视。例如,一个从小就生活在长沙的学生,对湘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即使这种感觉无法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然而当在他理解的《沁园春・长沙》时,这种感觉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很容易置身于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中,从而准确理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实施隐性知识教学的主要措施

(1)反复推敲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根据语言环境揣摩语句含义,通过阅读思考,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反复推敲,把握其中的隐性知识。”推敲的本质含义即修改,无论是更换词汇,还是增删句子,抑或修辞的使用都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何其芳曾说过:“表达我们认识的文字和形式不是一下子就能选择适当,多一次修改就是多一次选择。”可见,只有通过不断地认识、修改、完善,我们才能找到最适当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去反映我们的世界。如学习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时,有不少学生感到疑惑不解,纷纷提问:文章题目是不是写错了,怎么用的是“记念”而不是“纪念”呢?看到学生们的一个个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我感到很欣慰,于是我告诉学生们,文章题目没有写错,至于鲁迅先生为什么用‘记念’不用‘纪念’?”那就要同学们通过阅读全文,仔细推敲其深层含义了。“记”本义与“忘”相对,有“记住”之意,可引申为记忆、惦记。而“纪”的本义为“丝的头绪”,引申意义为记载、管理等。当“纪”作为记载的含义时,可与“记”通用。“念”常用意义为:(1)考虑到。如“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魏徵《谏太宗十思疏》)(2)想法。“众念徘徊。”(陶渊明《闲情赋》)(3)悼念、思念。只有了解了“纪”和“记”两者之间的细小区别,才有可能把握理全文主旨,学习鲁迅那种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精神,这对于我们的写作用词也有一定的作用。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隐性知识的表达有所不同,如何准确表达出语言实际运用中的知识经验,还需进一步思考与总结。

(2)文本再现

文本再现,是指以文本为支撑点,挖掘学生的审美经验,从而产生审美体验,它是语文隐性知识得以传达的主要手段。文本再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课堂引导。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给予地引导学生,有助于把握文本精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在学习《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对其中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给予引导:为什么进贾府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呢?经过分析,学生得出这主要体现黛玉小心谨慎、自尊心强、聪明多虑的性格特征。第二、拓展再现。语文教学如果一味地局限于文本知识的阐述,那么只能停留在显性教学当中,无法挖掘其隐性知识,无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被隐藏起来的知识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观察学习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2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3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

“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4

一、引言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整体上呈现的倾向是弱化处理,知识动态性、能力上的考查逐渐形成。根据笔者对几届高考学生语文分数的比较分析,凡是超过120分的同学,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项上丢分较少至多丢6分,凡基础知识项丢分超过50%的同学,其总分很难到达110分。目前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多结合教学内容拓展知识,学生对这种繁琐的基础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认识,往往是学一点记一点、在整体分类和系统化总结归纳上很难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且,许多基层高中把高考基础知识的积累放到高三上学期中,利用一个月就复习完了,这就是蜻蜓点水,学生理解不透、积累不足,考试中学生多数是碰运气,分数自然高不了。当下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题型、内容、形式上不断改革,稳中求变,是对学生发展的时代变化的调整,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基础知识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基础知识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之一。

二、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现状

语文基础知识从内涵上来说,具有工具性、传承性、个体性、稳定性特征,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在思维、交流、工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相关活动内容,这也是语文作为工具性载体的重要因素。语文基础知识中多是从传统文化中积累下来的,在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中,基础知识是主要的内容基础,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也将成为未来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目前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多是围绕高考考纲考点要求展开,基础知识的广泛性、多变性等特点是当前教学中以高考命题标准为参考的重要因素。语文教材知识零散,在基础知识总结上多是通过单元导语和小结串联较为全面的知识点,这种形式在系统化知识构建上还有很大差距。在教材的练习思考中存在一些比较内隐化的知识点,通过问题思考呈现,这种知识往往需要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积累总结,对这种知识很容易忽略。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上也出现很多变化,这种内隐的知识增多,直观展现出来的知识点逐渐减少,对学生探究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教师知识系统化高效教学的难度。教师在语文基础知识素养上的不足也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中,偏重知识的针对性,在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泛度上没有较全面的系统的积累,对学生知识运用引导也会有所局限。

三、基于高考基础知识考查的高中语文教学改进对策

1.改进教学理念,注重实际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相对隐性的特点,传统教学中的内容逐渐积累成越来越多的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也会不断增加。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集中在成语、古诗文名篇名句、文化常识性考查、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等内容上,相对稳定。针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进行专题教学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进行的一项内容,这种教学主要是在题型、内容范围、解题技巧上进行,对基础知识的文化价值教学没有深刻的体现。改进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下的遗留影响,在认识上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将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真正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更为先进的教学体系。例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第19小题,考点是表达得体,该题的出现就要求一线教师把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加强积累方法的引导

在教与学的问题上,要改变过度依赖高考基础知识考查要求的教学指导,切实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辩证看待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在教学引导上给予重视,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善于观察、归纳总结收获,比如引导学生们在看新闻、读报刊和新媒体时,要注意其中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是否得当。语文教学本身是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是应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指引积极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认识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及时更新,不能一味针对高考灌输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方法和要求,努力构建师生价值观的共同导向。如在文化常识性知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的教学方法上,一般结合具体文本阅读进行,古诗文的学习首先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翻译文本,其后再做题,在这一形式上应给予重视,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实现综合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对文化常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在文本中的应用,应进行适当结合实际教学安排进行专题教学,提高基础知识的系统化。

3.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注入课堂教学新元素

除了利用传统的早晚读、课前读等积累方式外,还要探索新的方式,比如翻转课堂,网络微课、智能手机积累等。语文基础知识在经典文本阅读中的运用较多,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进,融入新的元素,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础知识学习现状。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需要深入挖掘文本,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热点文学时政话题,高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教育立足长远,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庞杂,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不断更新,为基础知识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5

【关键词】 湖南高考英语语言知识语言综合能力

2010年是湖南省高中进入新课改的第一年,近三年湖南高考英语的命题强调语言的基础性及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语言的实用性,体现能力、方法和知识的相互渗透,基础和深度并举,使考生能够充分展示个性和思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同时注重高考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引领作用及积极的反拨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笔者就近三年湖南高考英语试题总体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

一、立足基础,注重运用

湖南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单项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语法、习惯用语和常用表达法的掌握情况。虽然它考查的是语言知识, 但并不是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而是通过各种语境的设置, 灵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能力, 使词汇和语法等内容的考查体现语用功能。试题对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考查很充分,知识的覆盖面广,以考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尤其涉及到了动词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介词、连词、主从复合句、倒装句、主谓一致、强调句型等。试题题干简洁、语境自然,要求考生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原则。高考英语试卷非常注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这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导向。因此,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 而不是单单抓单词的拼写和背诵, 或者是句型和语法知识的机械记忆和脱离语境的重复练习。

二、利用语境,综合运用

近三年湖南英语完形填空的文章大部分是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以记叙为主、夹叙夹议,篇章与语句结构变化丰富多样。完形填空一直被各种语言测试当作综合语言能力考查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李筱菊(1997)把完形填空考点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单词层次、词组层次、句子层次和语篇层次。考点层次直接影响到考点效度,层次越高,考点效度越高,对能力要求越高。

近三年湖南高考英语卷完形填空测试对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结合,它不同于单纯的语法和词汇搭配考试。因此笔者建议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上下文意识,让学生在阅读时真正做到“瞻前顾后”,避免孤立地看待某个语言现象。

三、培养思维,启迪智慧

近三年湖南高考卷的阅读部分由三篇阅读理解和二篇任务型阅读构成,合计50分,占试题总分的三分之一。五篇短文的选材广泛,涉及到社会和生活的不同方面,同时也介绍了许多不同国家的风土文化和生活习俗。此题体裁丰富多样,多以记叙文、运用文和说明文为主。所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与学生关心的话题密切相关。试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从一些实用性的语言素材和新闻报道、广告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了基于语言知识和阅读微技能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词义猜测能力;主旨或段意概括能力;推理和逻辑判断能力等。

四、感悟生活,开拓创新

书面表达是通过文字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活动。书面表达能力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年湖南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均为指导性写作,命题形式以汉语提示为主,以英语和图文提示为辅。试题通过提纲方式限定内容、人称、时态、字数等。试题要点明确、具体,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真实性,话题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言表达水平。

近三年湖南高考书面表达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在特定情景中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并把所学英语真正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再次强调了语言的应用性。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考查在特定情景中以写作的形式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它不但考查考生词汇、语法、语篇能力,还测量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合适性等。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记,为流利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学习重点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法,更是延续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的绵延需要借助语文这门学科,中国的文化振兴也需要语文学科的知识力量。语文教学事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因此,语文学习不容轻视。

语文学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重点。高中的语文学习更是有其特殊性,这不仅是由高中生的特殊性决定的,还与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学习高中语文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等而化之,将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混为一谈,而是需要我们区别对待,特殊学科特殊学习。那么,现在的高中语文学习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区别对待呢?

一、学习主次不分,不能把握学习重点

学习语文时应该把握学习重点,这样高中生在预习、听讲、复习等过程中才会有学习的侧重点,能够对重点、难点等进行重点攻破,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却没有把握好这一点,他们往往不分学习的主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比如说高中生最常见的问题是在复习语文时习惯性地将课本翻到第一课,从第一页一字一句地复习学习。显而易见,在这反复的复习过程中,高中生语文知识学习最扎实的往往都是前面几篇课文,而后边的几篇课文往往都很陌生。

高中生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主次、重点,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陌生的知识不懂得区别对待学习、复习,而反复的习惯性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无益于他们语文学习进步的。

二、忽略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

高中语文的学习需要有较好的语文基础,这样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才不会由于基础知识的疏漏而妨碍学习的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字词的准确区分。高中语文考试中经常考查学生对成语、同义词、多音字等的掌握,而这往往也是高中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2.句子的充分把握。语文常常涉及对句子的理解、对病句的分析、对句子成分的判断等等,这都要求高中生有着扎实的语文基础能力。3.诗词的全面记忆。高中语文经常考查古诗词、重点句子的背诵,将诗句或掐头或去尾的,让学生填入空缺的诗句。这不仅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记忆把握程度,也是对学生字词掌握能力的考查。

由此可见,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绝对不容小觑,但是高中生却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学习不扎实,考试时容易失分。

三、课外知识了解不多,学习不全面

高中生的课业压力大,但这不代表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就可以敷衍了事。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指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对课外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课外知识的学习是有利于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因为课外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开拓高中生的学习视野,增加写作的素材。比如写作文时就可以将一些名人逸事等添加进去,丰富作文的内容,增添作文的风采。另一方面,高中语文考试或多或少都会考查高中生对课外知识的把握程度,比如经常会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把握,对《红楼梦》《西游记》中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经典台词的把握。

课外知识的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生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课外知识的储备,才可以促进高中生语文的全面学习。

由此可知,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因高中生学习方法不恰当而引起的。那么,高中语文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学习主次

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一定要明确学习的重点,这样才有利于设计学习计划。那么,怎样明确学习重点呢?1.对语文教师重点强调的知识点、篇章等,进行重点把握。语文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重点了然于胸。2.将课本与辅导书进行比较学习,把握重点知识。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在辅导书上多有所侧重,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可以清晰学习重点。3.将课本习题、课后作业等重点考查内容列为学习重点。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试卷上、习题上等都罗列了学习的重点知识,对这样的习题进行整理归纳,必然有助于高中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主次。

(二)重视基础巩固,保证扎实学习

高中生学习语文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1.注重归纳。高中语文涉及大量字词的考查,尤其是同音词、多音字等,很容易在学习时产生记忆上的混淆。高中生可以对这类的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方便系统记忆。2.反复复习。高中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对整理过的这些基础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在反复的记忆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完全吸取知识。3.定期考查。高中生应该定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从而查漏补缺,巩固学习。

(三)加强课外学习,保证充分学习

高中生加强课外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增加课外阅读量。高中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扩充阅读学习。比如《马桥字典》就是文学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学作品,高中生既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品味作者的文化底蕴,还可以扩充课外知识面,了解一些课外知识。2.适当参加课外活动。高中生可以适当地参加兴趣小组、科学小组、文学小组等等,在小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等。3.观看适量的影视作品。一些影视作品中将历史名人、战争等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方便高中生理解。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7

关键词:语文复习应对策略考试说明课本资源学科特点

新课改形势下语文高考题具有依据《考试说明》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质;注重思想素质的考查;淡化课文命题,试题取材大都在课外;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加强主观题的考查,努力使主观题客观化等五个特点。因此,在高考语文复习时,要针对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应试对策。

一、依据《考试说明》,搞好应试复习

《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是命题的大纲,也是复习应试的依据。只有依据《说明》进行复习,才能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1.吃透《考试说明》精神。《考试说明》把考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浓缩为30条要求,每一条要求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1)结合课文中相关的知识短文去学习《说明》。课本每个单元后面都有知识短文,结合单元课文的体裁特点,介绍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能力训练,把初、高中12册课本中的知识短文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体系和序列,《说明》中的每一条要求,都能在课本的知识短文里找到相对应的内容。例如:“现代阅读”的第1条要求:“能够理解语文中的含义”。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后面的知识短文《理解文章的词语》,介绍了理解词语的要求和揣摩词语的特定表达意义的方法。

(2)结合高考试题去学习《说明》。用高考试题跟《说明》的30条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就可以了解每年的高考试题考了《说明》中的哪些要求,是如何考查的?就可从把握高考题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层次范围以及命题的方式、标准等方面加深对《说明》的理解,帮助我们吃透其精神。

2.落实《说明》要求。依据《说明》进行应试复习,贵在落实《说明》各项要求。如何落实?我们的体会是:一是按30条要求去组织复习内容和材料,条条都要落实到应试复习中去,一条也不能遗漏;二是将《说明》的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每一次检测、每一次评讲中去,老师在制订复习计划、在备课时,要胸怀全局,将30条要求化解到各轮复习的各个专题、各个单元、各个环节上去,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和评讲,重点落实《说明》中的一、二条要求,每个专题、每个单元的复习、训练和评讲,重点落实《说明》中的几条要求,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复习,全面落实《说明》的30条要求;三是用《说明》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查漏补缺,保证《说明》的30条要求条条落实、全面落实。

二、重视课本,不局限于课本

课本是学习语文基础和培养语文能力的“例子”。如何看待“例子”?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人们的认识也几经折腾。在后恢复高考制度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在高考考试题中直接出自课本的命题有较大的比重,于是有人提出“抱着课本打滚”的口号;新高考淡化课本命题,有人说“既然不考课本,何必学课本?”甚至“丢开课本,另砌炉灶”,在题海中游泳。究竟如何对待课本?我们从多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必须重视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

课本有300多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文质兼美的范文,有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序列。就拿作文来说,据统计,高中6册课本有122道训练题,其中记叙文45道,议论文43道,说明文19道,应用文19道。在这122道训练题中,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作文练习,有整篇的作文训练,也有片断作文训练,还有审题、拟写提纲的训练。如果以课本的知识短文为指导,以课文为范例,认真做好这122道训练题,学生在写作能力上何愁不能提高?

不仅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本的学习,在考前的复习中也必须重视课本的复习。在复习应试中,要以《说明》的30条要求为纲,将课本中的“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融会贯通,形成能力。还要把各册的课后练习和单元训练的内容和题目进行归类整理,检查一遍,有的题目在平时教学中虽然训练过,但落实得不够的,或训练不成功的,就要重做;如果平时没有练过的、遗漏的,就要补做。在考前的课本复习中,还要选取几篇典型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方法的强化训练和以课文为范文的写作强化训练。

重视课本,不是以学好课本为目的,而是以课本为“例子”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视野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还要加强课外延伸性、扩展性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去巩固和贯通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课外阅读的视野应该开阔一点,各种体裁的课外文章都要涉猎,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都要读一读。

三、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进行教学和复习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设计思路注意思考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它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要引领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化。何谓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应对高考所提出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根据高考试卷的基本题型与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平时的做题,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熟记高考题型、提高学生的做题技巧。

2.教学的重点、难点

高考语文强调的是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察与测试。并通过学生考试的成绩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安排。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就是如何能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做题当中,也就是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比如在词汇同型辨析、阅读理解上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也是学生答题的难点。

3.将语文教学运用到实际做题训练中

日常的语文教学包括新知识、新课文的学习与语文的写作训练与做题。前两者都是日常语文最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学习。而做题是将二者的学习情况以试卷的方式进行考察与反馈的。具有测试的目的。要想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做题的训练。“熟能生巧”这句成语是适合语文教学与学习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在应对高考时应注意的事项与教学思考

1.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语文教学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的难点。高一是打基础的阶段。以学习语文课本知识,积累阅读量、为主。这时就不要把高考一般难度的试题给高一的学生做,这样不仅不能增强学生的做题能力同时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高二是运用知识的阶段,这时是以学习语文语法知识、练习写作与提高写作技能阶段。这时可以适当的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做题来增强自己语文知识的积累。高三是冲刺阶段,大部分时间是以做题为主,所以学生可以通过做历年的高考题来检测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进而加以改正。教师要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语文教学。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安排教学。

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觉得学习语文很枯燥。一看到课文就头疼,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更别说做一些语文的习题了。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3.要做到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有不同的学习侧重点与偏好。在做高考题时有些学生擅长做基础题,语文辨析能力很强。有些学生擅长做阅读题,理解能力很强。还有一些学生文采很好,写作能力很强。所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要做到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上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4.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整体的知识素质

不同地区、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知识素质与知识含量是不一样的,例如在一些学校会在学生入学时按成绩进行分班。有些成绩较好的班级的学生接受的知识较快,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根据他们班级整体接受知识的情况安排教学。教学进度可以快一些。那么针对那些成绩一般或是成绩较差的班级教师在教学时,要照顾到他们的学习的实际情况,放慢教学的进度。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知识面思想

一、做好高中语文考试的专项题型复习

对于学生来说,高考将是其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影响今后整个人生规划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高考是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查,所以,高考语文的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近几年所出的题目都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性的题目一般都是以一个知识点为载体,辐射很多其他的知识点,所以要想把这种综合性的题目做好,首先必须要对各个分知识点进行强化,也就是我们通常第二轮复习时所进行的专项复习。只有把各个分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掌握牢固了,才可以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看清看透,从而更好地掌握综合性题目的解答方法。比如,阅读理解的题目,它所考查的就不仅仅是学生读的能力,还涉及字词、语句、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很多的知识面。在进行专项题型的复习时,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抓住高考出题的命脉,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比如,每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目中选取的都是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者作文所设计的体裁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内容等,并且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述,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方法和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利于学生探索解题规律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求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掌握知识。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够在做好各专项题型复习的同时,更进一步地顺应高考出题的大潮。

二、保证突出主要的知识点,并尽可能地扩展知识面

高中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科目,而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一个全面考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让学生练习一些综合性题目。比如,阅读理解、作文就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类型。这种命题范围的广泛性就决定了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复习,不能只复习考点,而对一些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的知识点忽略掉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地进行整理,以考查知识重点为主干,其余知识点为枝干,不仅侧重单个知识点的复习,更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综合性的复习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题目处理能力,为学生的高考复习保驾护航。

三、对待模拟试题要有正确合适的认识

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都会选择题海战术,但是,题海战术对于高中语文这门科目来说,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因为模拟试题并不是真题,对所学知识的涉猎有时候会有所偏颇,而且高中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仅仅依靠做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的。所以在做这些模拟试题时,首先,如果选择大量的模拟试题进行解答,势必需要很多的时间,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重点段落的阅读上。其次,要弄明白题型以及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经过解答题目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总之,与其去大量地解答模拟试题,不如选择几套典型的真题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利用其他时间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考点进行系统的复习。

四、要教会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改进

要想在高考中有所突破,就必须对自己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因此,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就是反思与改正的过程。学生经过反思与改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掌握的知识点更全面了,学生的整个综合素质提高了,这样我们复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反思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四种:一是概括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要取得应对这一题型的正确方法。二是经验型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之后,要弄明白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自己掌握了多少,还有多少是混沌不清的,为以后的题目解答积累丰富的经验。三是错误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对于自己出现错误的题目,要进行深刻而透彻的分析,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并且能够探索出一条正确解答题目的道路。四是创造性地反思。主要是说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多运用对比、联系等方法对所解答的题目进行扩展,以求自己能够因此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复习高中语文知识时,只要能够做好反思,并且相应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讲评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做题是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讲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对试卷进行讲评之前,教师首先要自己先把试卷做一遍,力争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评议。教师精准的讲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对学生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六、总结

总之,做好高考语文科目复习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但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锲而不舍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地进行归纳和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兢兢业业地为教学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在语文科目的高考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晓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篇10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为了交流,能够读懂文章。所以阅读是外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英语也不例外。特别是在高考英语科目中阅读理解所占比重最大,考察知识面最广,对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能力的考察最全面。无论是平时小考还是高考,英语得高分的考生几乎都在阅读理解这一项上得分较高,正可谓是“得阅读者得天下”。作为高考英语科目中的重头戏阅读理解历来深受广大考生重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决定考生在这一项上得分多少的关键。阅读的确很重要,因为阅读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在短文里蕴含着丰富的语法知识,这对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很有帮助。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你对语法的兴趣。阅读还可以扩大词汇量。所谓词汇量不是指你知道它的中文意思,而是知道它怎么用。阅读可以增加你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形成语感。

本人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总结思索,并参考其他名师的教学成果后,就英语阅读与高考英语科目试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词汇的学习与阅读

英国语言教育学家wilkins说:“没有语法不能传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抛开词汇来学英语就像用空气建大楼一样不切实际,因而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汇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培养和发展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词汇记忆是让学生头疼的事情,很多同学通过背词汇表来记单词,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非常枯燥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而且很容易遗忘。难以想象一个单词脱离了实际使用的上下文语境还能够记得牢会使用。为了把英语学好,学生应该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把词汇放在语境中学习,反复操练,使其在理解和运用上达到饱满、准确、细腻、融会贯通的程度。“从单词中学单词,死路一条;从句子中学单词,可行之道;从文章中学单词,光明大道。”总之把词汇放到上下文语境中来记忆会让生词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这样词汇的学习会变得更简单,单词更便于被识记、理解和掌握,不仅词意能够记得准确、清楚,单词的用法也得以熟练掌握,比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效率不知要提高多少倍。

二、语法的学习与阅读

作为老师大家都知道,单靠讲解语法规则既枯燥无味又难以记忆,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把语法教学融入到阅读中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容易接受。从阅读中领悟语法,再以语法巩固领悟阅读。

学好语法,语感比规则更重要。要养成良好地英语阅读习惯,每次阅读时总会遇到含有某种语法的语句,读的多了,加上多留意词语之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构,便自然能领悟出相应的语法规则。阅读遇到困惑时,再去翻阅语法书。这时,语法书上的繁杂规则才能刚好派上用场。因为你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也知道这些语法规则怎么应用于实际的句子。

一些教师在语法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是显性语法学习法,即是学生直接听教师讲解语法规则的方法,再加上大量的练习。这样的教法既枯燥又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通过阅读来学习语法则完全不同。它不是为教语法而教语法,而是通过语法教学,给学生提供有用的(useful)、有意义的(meaningful)技能和基本文化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不局限于让学生做机械性练习,而是让他们通过阅读优美的短文,有趣的例句归纳总结语法规则,学以致用。通过这样的不断总结学习,学生拓展了自己的语法知识,最终既能熟练的掌握语法规则又能有效地使用语法知识反过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三、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与阅读

书面表达在高考中也占有很高的比重,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不高,我觉得究其原因还是阅读量不够。怎样才能用英语写出好文章呢?除了要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即一定的词汇、语法外,大量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关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中文有很多俗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同样,英语也是如此。只有读的多见得广,才能写出精彩的东西。通过大量的阅读,广泛的接触语言材料,一方面我们可以积累大量优美的词句、英语格言、警句、固定表达、习惯用语、修辞常识等,将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在我们自己的文章中输出;另外一方面,在揣摩作者意图,把握文章整体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有意识的模仿作者谋篇布局、文章衔接、遣词造句等建构篇章的技能。此外,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培养英语思维,只有用英语思考我们的文章才会避免汉语式英语的错误,才能创造出优美地道的英语文章。因此,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读的多才能写出好作文。平时还应让学生每周背一到两篇范文,研究范文的写作模式。

通过上面几个方面与阅读的关系,我们就可以说“得阅读者得天下”。既然阅读很重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坚持限时阅读训练,确保一定的阅读量,指导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结合近年高考阅读理解试题的特点,重点训练学生:

1.提高阅读速度。这要求学生通过不断训练来扩大视幅;同时要还要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减少甚至避免回读;少查甚至不查字典;记忆足量的单词、短语和语法知识。这样才能够充分提升阅读速度。

2.提高猜测词义的能力。这要求学生注意构词法,平时应掌握一些前缀后缀的构成,通过练习提高猜测词义的能力。

3.善于解读难句。这要求学会找结构关键词,明确主谓语,抓住从句分词等限定修饰成分,理清层次,化整为零从而各个击破;同时注意被省略的成分,代词的指代,和时态语态。

4.把握语篇结构与文脉。要求学生熟悉不同体裁结构特点,学会搜索文章主题,作者主旨,隐含细节等。

5.文化背景知识,生活常识,学科综合知识等的积累。这要求学生要扩大阅读面和知识涉猎的广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多传递这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积少成多,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文意。

我们有句老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相信也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语言的学习都少不了阅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就是靠读来获取信息,只要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在阅读中记单词学语法,最后能够用英语思维进行信息处理,英语学习就会变得更有趣,学生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随英.《读出来的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