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十篇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十篇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4:28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1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努力。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并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

如果说西方科技的发展强调“尽物之性”,那么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则强调“尽人之性”,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创造万物,是最宝贵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人贵于物、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在“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强调人的可贵。管仲提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要以人为本。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些人贵于物的思想、民本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中国古人主张“和为贵”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人际关系中,指出“人和”具有最高价值,人际关系贵在和谐相处。

(五)以孝德为核心的伦理规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人类和谐之本。孝是人之本性、做人的根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孟子把孔子的“孝”的思想进一步拓展,提倡人们把对自己的父母的爱推已及人,博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社会共同承认的价值观与意义体系的集合。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文化以其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价值导向”[1]引导社会成员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动,使人们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准则,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认同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中。

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仁者爱人、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提出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毕竟是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思想残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神,弃其糟粕”,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又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

(一)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二)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也重视公正和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礼记》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吕氏春秋》中“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指出了“公正”“公天下”的重要性,从传统上肯定了“公平正义”。在治理国家方面,古代有大量法治思想的论述,如“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但这些思想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带有封建性、狭隘性。今天,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吸收,又是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从公民层面看。“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出国家的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讲,“民无信则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讲求信用,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以“仁”为出发点,并且由已推人。《孟子》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仁者爱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传统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D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寻求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要依托各类场]、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的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创意新颖、品位高雅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底蕴分析

前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灵魂,可以引领社会的发展,凝聚社会之间的共识,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轨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因此,在倡导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要不断的汲取营养,提高影响力与创造力。

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其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上的振兴,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实现这样价值目标的重要力量源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仅提供了思想以及文化上的资源,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所共同坚守的理性信念。对于民族与国家来说,只有达成了相应的认识才能形成有效的合理,从而实现万众一心,促进我国的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就要将56个民族集中在一起,这样才能演变成为我国的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与信念。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以及理想信念可以促进我国实现持续的发展,就今天来说,依然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一)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

对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来说,是保证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富强的基础,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就我国民族来说,分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国家的分裂是短暂的,民族上的团结与统一则是长期的。在我国古代出现了如同汉代、唐朝以及明清等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帝国,在全球的许多地方中还是相对较少的[1]。从实际上来说,世界上的各个地区中,大部分的时间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但是都不能不把原因归结到文化上。在文化上的影响下,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中,维护周天子的巩固地位,反对混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孟子则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主张“定于一”。尤其是对于“独尊儒术”来说,对达到思想上的统一,促进国家大一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得儒家文化逐渐演变成为了我国文化中的主体。孔子的这一思想刚好满足了当时的国情以及民意,所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尤其是得到了少数民族政权上的认同。中华民族也正是保持了长久的统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与认同,人们也自觉的借助这种思想来抵制分裂,从而维护好了整个社会的发展[2]。

(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是在特殊的地理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通过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与磨合,达到了系统化与规范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蕴含着这一情感与智慧,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发展,根植与中华儿女的思想与意识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所以也就使得其具备了极强的民族性。也正是在这一文化的影响下,使得我国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华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能比拟的。中华民族也正是借助这一优势奠定了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就现代来说,中华文化再次彰显了它的优势,并促使了广大中华儿女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3]。

二、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智力上的支持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历了百年耻辱后,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励志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以及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最高利益所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促进工业革命的首先发展,但是却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实现现代化[4]。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挑战的影响下,其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就今天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的真理,尤其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来说,其中所包含的现代元素不仅可以适应好现代文明,同时还可以反思好西方价值观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汇总所存在着的弊端,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传统文化可以满足现代化的挑战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在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中,主要是从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可以看做是外来的全新事物。面对社会的不断转型,一些传统社会开始陷入到了长期的混战中,因此,在面对这种挑战的影响下,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促进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海外华人在欧美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中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甚至还主导了当地的经济活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可以促进社会变革的现代化因素[5]。

(二)可以为反思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

在进行西方现代化反思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放在了东方,并发现了中华文化在反思西方现代化的弊病中有价值的东西。且对于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来说,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给世界的发展产生出了相应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华文化来说,这种价值观恰恰可以转变成为对现代化危机进行反思的重要思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包含了众多的和谐因素,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就要求人们之间要求同存异与相互尊重。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普遍比较热爱和平,其中所蕴含着大量的和谐因素,所以也就可以有效的构建出一个和谐的世界[6]。

三、为人们提供了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其中有许多的标准就是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的基因,并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中,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理论体系是源远流长的,通过对天、地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样也就可以有效地评判好人们行为的非曲直,及时纠正好不良的行为,实现稳定与持久的发展。

(一)规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中华文化中,注重血缘与亲情上的关系,因此,也就比较注重祖先与子嗣方面,通过对已逝的亲人进行追忆与几年,可以实现亲族上的联络,增强血缘上与文化上的认同。其次,在中华文化中还要求要做到以礼待人,尊重好他人,遵守礼仪。对于这些规范来说,可以实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标[7]。

(二)形成良好的统治秩序

想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要具备忠君与以德治国的思想,同时还要具备反对杀戮的思想。在孔子的理念之中,一直认为要实现“为政以德”,也就是说,要坚持运用好道德的力量来提高人们的信服程度,只有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就“仁”这一思想来说,其实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要求人要具备“仁爱”之心,统治者则要具备“仁政”[8]。

四、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结合

想要培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且对于文化的自我更新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逐渐演变成为了自己的体系。尤其是在近代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自我更新的历程不断被打破,为了满足时展的需求,就要及时吸进先进的文化与思想,以此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9]。一般来说,内因直接决定着外因,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成分决定了可以快速吸收什么东西。因此,在文化的更新中,原有的部分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传入到中国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接受,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就。正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具有了想通性,所以也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了指导的位置,在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后,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0]。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的,并且不断的吸取营养,这是由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凝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经受住时间与实践的考验,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就要不断吸取其中的精华,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42-142

[2]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03):11-15

[3]黄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亲密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5

[4]祁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J].学理论,2015,(07):189-190

[5]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03):4-6

[6]刁生虎.王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5,(28):88-93

[7]刘晓欣.高翔.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关系研究的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2015,(18):13-14

[8]闫坤.段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38):118-122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3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是党的后备军,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关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内部的转型和外部多元文化渗透所带来的巨大矛盾正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和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党的十正式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我们应该积极挖掘、善于利用,使之融人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当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继承发展下,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并内化成了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总的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多元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容广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当中形成了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以少数民主文化为补充,博采儒、释、道、法、杂、墨、农、阴阳、名家等学说之众长,同时吸收了外来文化因素,内容涵盖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宗教哲学、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以一种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姿态面向历史、面向世界,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体系。

(二)时代性

一种文明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延续,就表明了它本身必须始终处在一个传承与变革的过程当中。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是最早发源的两河流域文明,还是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走向衰落,只有古老的中华文明凭借自身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向前发展。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替代,旧的内容不断被新的内容所补充。这种补充和替代绝不是对历史的无情割断,而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创新。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但它本身却不固步自封,而是始终紧扣历史的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三)德育性

与西方的“智性文化”相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德性文化”特点。西方文化往往注重个体的行为实践,惯于追求实践当中的理性,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更看重个人的修为和对自身精神境界的追求。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外事”。例如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方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者爱人”的宽厚之道,“言而有信”的优良品质,“见利思义”的思想境界……无一不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对自身理想的精神气质和德行追求。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依据,因此它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才会有生命力,也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曾经伴随着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批判和对西方文化的狂热追捧,“表面上,我们迎来了文化多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道德多元化,但实质是主流文化的缺失导致了主流道德的缺失,在热闹异常的价值观多元化背后,实际隐藏的是主流道德失落后的混乱,人们价值选择的情感化和相对主义”。离开文化的道德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适合现代化需要的新的道德体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一方面,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儒家“仁爱”思想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尤其是“和谐、公正、敬业、友善”的发祥地;“立君为民”、“民惟邦本”、“民贵君轻”、“敬天保民”、“仁民爱民”等古训成为今天“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渊源;“民无信不立”、“身致其诚信”、“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立人之本;“天下为公”、“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都表明了“正义”学说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总之,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凝练的24字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找到发源地。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追求国家的独立与富强前仆后继;“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主张与“德莫大于和”的观念深深扎根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使得中华民族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始终秉持团结合作、友好相处、求同存异、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也以一个维护和平的大国形象活跃于世界舞台。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勇于改革创新”,重视民为邦本、邦为民固的民本理念,坚守诚信、崇尚正义等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宝库。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源泉,二者之间的这种天然联系就决定了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不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剥离开来。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可以从尝试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课教学中有机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传统文化中去挖掘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4

关键词: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36-02

历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彰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在各个时期都产生过重要的价值影响,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标识。核心价值观是指特定时期里国家、社会及个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民族烙印。正是由于它要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不断升华,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每一时代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有一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历史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1.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国家责任感,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文明和觉悟,这种精神对近代抗击外来民族的侵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意识支持。而在当代的价值意义,弘扬这种精神,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提升民族主体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天人和谐协调发展的精神。纵观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文化,有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提出了一致的“天人观”,这是中国古代儒道两家不同学派思想的不谋而合,说明了我国古代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的思想。古人主张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追求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对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形成了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泛人道主义的道德观。

3.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重视社会的道德教化及以德治国。在个人道德修养体现对人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探讨中,首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崇尚道德修养。这种精神为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对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唯利是图等不正之风,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能帮助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社会道德和人生价值取向问题,可以通过传承和弘扬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净化现代社会的风气。其次,在恪守信用方面,主张诚信为本。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都充分证明了诚信对古代人们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讲仁爱、讲信义的思想有助于信誉市场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看当代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思想资源,值得挖掘、弘扬和利用,我们要从中找到其核心价值,延续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的当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强大的理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说,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三个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传统文化主张的“民本”、“民惟邦本”、“仁政”、“礼仪之邦”的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理念具有共通点;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传统文化的先人强调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不患寡而患不均”、“修法治,广政教”的思想相一致;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有其文化根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坦荡荡”、“与人为善”、“扶贫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文化传统思想集中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中国公民的价值要求上。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传统文明,但绝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问题,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不仅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也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3.正确处理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区分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优秀文化。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特别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后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过去曾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一些文化是不是符合时展的需求,我们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甄别,从时代特征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为标准,来决定取舍。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传统文化的尚和合、重民本、讲诚信、求大同等价值追求,不仅是古代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符合现代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糟粕”,应坚决加以批判和抛弃,如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虽然在封建社会已是一种常态,但这种专制思想极大压抑了人的自由发展;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尤其在清末发展成的“八股取士”更是束缚了人的思想,严重扼杀了创造力。这些与现代倡导的“自由”与创新精神是完全相背离的,应毫不犹豫的批判。

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伴随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侵入,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人面对各种思想和价值观不知所措,以至于扭曲了是非判断的价值标准,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主流意识的形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自信。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为我们的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文化自信要辩证的看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既要坚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信心,又不能故步自封、自高自大。要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让其不断适应当代社会和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

2.确立文化自觉,创新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事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比起世界文化强国,我们差距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正确对待文化的态度,要有文化的“自知之明”,确立文化自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同样要有文化自觉,既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又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其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网络媒体、电视公益广告、报刊杂志、标语口号、学校讲座等,在全社会开展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于时代特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中自觉奉行的价值标准和信念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廖立勇.文化强国与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n].中国青年报,2011.

[2]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荣辱观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的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和价值观等核心问题。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民族,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发展的转型时期,我们怎样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现辉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众亟须提高素质,需要用强势的优秀文化来夯实自己,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进行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个首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系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所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源泉大多来自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

传统文化既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又反映着国民对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既能展示有特色的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文化,又能向世界展示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自尊和自信。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

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由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因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矛盾、且互相促进。

1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紧密相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来源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给予了丰富的的文化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四个方面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它源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在吸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基础上,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有别于国外文化、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发展中的逐渐积累,是文化的“精髓”。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理念、风俗习俗、道德礼仪、思维习惯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中都蕴含着中国文化传统。譬如文化传统中的“厚德载物、以德化人、和谐持中、勤俭廉政、自强不息、精忠爱国、修身慎独等精神,都赋予了21世纪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创新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融合、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借鉴和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紧紧围绕爱国主义这个主旋律,包含了和与中、勤劳勇敢、刚健有为、天人协调、自强不息、崇德利用等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不断扬弃与创新。社会主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吸收了前人道德思想中有意义的、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合理因素。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廉耻”的合理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出人格自我的创造性转化。

3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充分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摒弃与吸收的关系。中华文明之所以代代相承、连续不断、承前启后,其主要原因在于华夏文明有着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持久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树,就更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林。当今中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建设的和谐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联。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传统文化中,既有优秀的,能够在今天发挥积极作用的、推动社会前进的、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的部分,又有过时的、不适应今天时展的、阻碍我们前进的消极的部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包含着不断发展的元素。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接续者、弘扬者、创新者,更是中华文化的担当者和光大者。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数典岂能忘祖宗,我们要善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提高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二是实践中要努力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瑰宝。它悠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譬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等思想,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都需要我们去探究并灵活运用。三是方法上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弘扬传统文化,当然不能墨守陈规、食古不化。否定一切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肯定一切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汲取积极的因素,建设顺民心得民意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其次,改组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还要大胆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时展的潮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笔者认为只有辩证地分析、综合、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之梦。

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都要加以科学地分析利用,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此,我们既要把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赋予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例如,将儒家“贵和尚中”精神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气息,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论等;同时,从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实际出发,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时尚的当代价值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发展成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库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物质根据地和创新动力源泉,是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我们要很好地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里发扬光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使我们的国家成为文化强国,使我们的文化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001.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理想,对于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其中关键在于领导干部。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培育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如何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党校既是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同时也是传播、宣传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中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和作用。

一、领导干部的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反映人对客观事物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的判断。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观、权力观、政绩观。

目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部份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金钱至上、财富第一、唯利是图、唯我独尊的思想不断滋长,贪婪占有之心之心不断膨胀,最终迷失了方向、忘却了目的、丧失了自我、丢掉了精神家园,沦为金钱和物欲的奴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孔子云:“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不耻争”凡是身居上位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老百姓的表率和楷模。作为领导干部,其特殊的职业性质和岗位,使其自身渗透着一种道德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人民对他的道德水平、道德修养有着很高的期待。只有领导干部真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社全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培育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体现,其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特别是“诚信”,孔子讲过“民无信而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并把“信”作为“无常”之一。后来孟子将“诚”与“信”结合起来,并提出道德修养论。国家层面倡导的“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品格。孔子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道家虽然与儒家存在分歧,但却同样推崇“和”的思想。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

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一些思想如: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而不同、和为贵、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修身养性、慎独等思想,都已经融化到了我们今天的思想观念和指导思想中,成为了我们今天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接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既要靠自身的修养,又要靠外界的教育。因此,我们需要从各个渠道,探索有效方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批判的继承,要选择那些积极进步,对我们有指导意义,并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求相结合的内容。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当今时代,其对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等有着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比如传统文化中“修德”、“克己”、“正身”等能够启迪广大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保持高尚情操,在物欲中不随波逐流,在诱惑面前能坚守心灵的防线,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同事、家人和群众。所以在党校的主体班教学中要将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教学安排,进行系统化的教学。鼓励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并在学员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书评的比赛,充分发挥党校在培育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中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约束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39-02

一、传统落后思想文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

(一)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传统落后思想文化有哪些

传统思想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和传递性,尽管我国在1911年就废除了封建帝制,宣告了封建文化统治地位的终结,“”期间更是通过“破四旧”的极端方式扫除封建文化的影响,但是当前传统思想文化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某些封闭地区甚至具有可以与现代文化一较高下的能力,即便是在最发达的一线城市,传统思想文化仍然以非主流的形态存在,构成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环体中最广泛的因素。分析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影响,主要看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先进程度。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思想文化越先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程度也就越高,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先进部分能够有力促使人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落后部分则会阻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二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开放程度。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思想文化越具有开放性,就越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封闭的思想文化会阻碍人们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的是“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契合的传统思想文化会促使人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反之,与之相矛盾的“官本主义”的传统思想文化会阻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二)为什么传统落后思想文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

传统思想文化具有复杂性,既包含先进文化,又含有落后成分,精华与糟粕并存,既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又具有封闭性、排外性,既坚持“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又宣扬“民为本”的政治理想。传统思想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主要是通过传统文化的落后性、封闭性和官本性等体现出来。一是传统思想文化的落后性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相比于奴隶社会甚至是其他地区封建社会的文化,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先进文化,但是对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落后于时展,这种落后性阻碍了人们对先进文化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二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封闭性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于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虽然没有与外界完全隔离,但是交往范围仅限于与邻近国家的官方往来,秉持“天朝上国”的自大、自傲和自负心理,轻视和蔑视外来文化,这与倡导博采众长、广泛交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相佐;三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官本性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由于我国受封建统治的历史很长,‘官本位’等封建糟粕思想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很深”[1],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官本性”文化,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以民为本”产生冲突,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三)传统落后思想文化怎么样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

传统思想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形成。一是传统思想文化的落后性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集体展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所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必须建立于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落后文化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中占据大量市场,阻碍着先进文化的传播传扬,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二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封闭性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开放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形成过程中,既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成果,也吸纳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文化精华,还借鉴了西方先进文化,传统思想文化的封闭性导致人们目光短浅、盲目自大,对外来文化产生蔑视心理和排斥情绪,不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三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官本性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本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主张,还是个人层面的主张,归根到底都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目标和方向的,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官本性导致人们养成唯上是从、崇官轻民的习惯,阻碍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二、传统落后思想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封建社会历程久远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久远的封建社会历程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传统思想文化障碍的根本原因。从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启了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时代,到汉朝起用“布衣”为相以加强皇权,再到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明朝罢黜丞相设内阁,直至清朝设立军机处,国家全国越来越往中央集中,中央权力越来越往皇帝个人手中集中;在文化方面,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以玄学、理学、心学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始终成为历代统治集团的官方哲学,“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尽管清朝后期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开启了对封建传统思想的第一波冲击,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重创了封建传统思想,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终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铲除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政治根源,传统思想文化受到很大破坏,但是融入与华夏民族基因和血脉中封建传统思想仍未断绝,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熔铸在数亿人口中的封建思想残余是不可能靠几次革命就能彻底灭绝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已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农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指导下的行为模式与现代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行为模式格格不入,并已成为我们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极大障碍”[2],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封建思想残余尚未扫清

封建思想残余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是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传统思想文化障碍的又一重要原因。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3]同志也指出:“封建思想、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4]事实证明,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封建思想残余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而消失,而是以非主流的形态隐匿与社会的各个角落。封建思想残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经济领域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各地为保护本地经济而专门制定的政策文件层出不穷,官僚资本主义有所抬头,官商结合、前官后商、名官实商现象屡见不鲜,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政治领域方面。民主集中制在基层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家长制作风、一言堂现象时有出现,特权思想严重;三是思想文化方面。等级观念、家族观念和地域观念仍然存在,官本位思想严重,小富即安和小农意识仍有较大市场,封建迷信愈演愈烈,享乐、奢侈、攀比心理较为严重。这些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非常不利。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虽然有一些封建残余思想,但是更多的是优秀文化和思想精华。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后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单一。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象主要限于中小学生,教育的内容也主要是古文诗词教育,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礼仪等被忽略;二是高等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在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沦为选修课,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严重缺失,“引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求的强声呼唤,实施强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新的教育共识”[7];三是社会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庸俗。近年来国学开始在社会上流行,但是受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日渐庸俗,热衷于教授一些急功近利的内容,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偏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宗旨。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后导致人们不能很好地从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参考文献:

[1]张金明.论“官本位”思想对我国现代知识群体的影响[J].前沿,2011,(12).

[2]许苏静.试析封建思想残余对我国现今社会的影响与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5.

[4]学习中共十五大文件讲解编写组.学习中共十五大文件讲解[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4.

[5]王非.北大博士讲述:一个县的官场生态[J].西部大开发,2011(11).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8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现实价值;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和谐世界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53-02

今天的中国,来自历史的中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现在,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学习、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以加深我们的民族感情,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使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包括各个国家或民族的知识、信仰、语言、艺术、法律、道德、风俗、思维方式等。文化是人类发展的产物,同时文化也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人类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留下了大量极富价值的文化作品,积累了璀璨的文化财富。

中华传统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批判性继承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其要点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2014年5月4日,来到北京大学,深入教师、学生中间,并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讲话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延续。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为反腐倡廉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鉴于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状况,唯有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注重整顿干部队伍,才能使治国之策得到实施,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十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促改革保稳定任务艰巨而复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掌舵人,在整个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处在十分核心的地位,其自身的组织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要从严治党,以确保自身领导干部队伍的廉洁性。

中国历史上历代贤明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整饬吏治,扬廉惩贪,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古籍《管子・重令》中就有言:“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古籍《韩非子・有度》则指出:“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政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分析优秀廉政文化的特点,考察优秀廉政文化的成败得失,从而汲取优秀廉政文化的精华,为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迪。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大量清正廉明的官员,为后人所敬仰,也有惩治贪官的有效措施和制度,对于当今的反腐倡廉工作有重要启示。挖掘与整理这些史实,能够为当下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借鉴与启迪。

3.为治国理政提供丰厚的思想滋养

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继承与发展。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治国理政中的意义,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思想,这些都是凝结着我国古代君民智慧的结晶,都能为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与启迪。以古籍《管子》为例,《管子》其书就是一部以富国强兵为主的经世致用之书,其中的经济富国思想是极具特色的。《管子》一书从探索治国理政之道、改善相关统治政策、重视官吏的选拔与管理和重民富民等不同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观念和政治主张。《管子・明法解》言:

明主之治也。县爵禄以劝其民,民有利于上,故主有以使之。立刑罚以威其下,下有畏于上,故主有以牧之。故无爵禄,则主无以劝民。无刑罚,则主无以威众。故人臣之行理奉命者,非以爱主也,且以就利而避害也。百官之奉法无奸者,非以爱主也,欲以爱爵禄而避罚也。

这些治国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思想,从古籍中吸取维护社会秩序、政治稳定、强国富民的经验,可改进当前工作的弊端,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当代中国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滋养。

此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协商民主强调在多元社会的现实背景下,通过普通的公民参与,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其核心要素是协商与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的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表现,有助于化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我国的协商民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契合于现代协商民主的思想因子,它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兼容并蓄、兼听则明、和而不同等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形态的协商民主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4.凝聚政治认同,保持社会稳定

今天的中国,来自历史的中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面对当今新的复杂形势,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光大。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加深民众对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有助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使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地投身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5.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爱好和平、开放友好的民族。尽管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有过短暂的闭关锁国时期,但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对外开放、热情好客、广纳四海宾朋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中华民族与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无论是近邻还是远客,都以礼相待、友好相交。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上,中国政府都努力与邻国维持和睦友好的关系。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开始,中华民族就以其灿烂的文化,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外来宾客。

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促进国家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让更多的国家与人民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纠正外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错误认识,使他们认识到,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是追求和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将会坚定不移的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会危害任何国家的发展。21世纪是全球合作、共同发展的世纪。中国将恪守和平发展的准则,绝不以牺牲他国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发展,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美好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也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勃勃生机,不仅是培育自强不息坚韧品格的精神土壤,还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作用,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含的现代性力量,争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躬行者。

参考文献:

[1].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n].人民日报,2013-04-20.

[2].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05-04.

[3]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正确评估传统文化价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才能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一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肥沃土壤。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我们要充分运用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努力使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绽放新的光辉。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等观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

二是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如封建礼教、等级观念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尊君”的权术思想和“守拙”、“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是要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传统文化。我们强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在历史的高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而不是要回到过去、守旧复古,更不是像有人提出的用儒家思想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文化继承创新,整合与创新传统文化。

一是认真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我们要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当前,特别要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二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保证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发扬创新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整合。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同时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要更加自觉、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努力探索、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新途径。在开展各种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贸易中,要把握正确的导向,努力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和当代中国的优秀文化,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国搭建起相互沟通、理解、信任的桥梁,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和支持,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一要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我国在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还不够;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无疑与传统价值观在现行教育中的缺位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打牢思想道德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切实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生活之中。要推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网络技术结合,在现代信息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要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传统文化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重视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倡在学校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讲座,鼓励青少年研究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热爱民族传统的良好风气,培养青少年体会东方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现有传统文化资源,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三要鼓励支持文学艺术家和文化教育工作者创作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站在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扎根现实生活,紧扣青少年思想脉搏,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塑造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给广大青少年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要义,让他们逐渐接受,并逐步内化为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给我们的改革和发展以强大动力的同时,更能给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以启迪、烛照、支撑与抚慰。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传承,更有辨析、择取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更相融、更协调,才能自然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

参考文献:

[1]黄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比亲密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

[2]杨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J].理论导刊,2010,3.

[3]詹万生,宁武杰.和谐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07,7.

[4]王义道.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篇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层的文化基因和价值源泉。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和创新发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化育功能,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群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用以判断是非、指导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它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积淀和心理结构的基础上,体现了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基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同志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外敌侵略、民族分裂,促进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又是每个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和价值理念,才能接地气,得到民众的认同、支持、拥护,才能动员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浓郁的民族色彩,使之成为区别其他价值观的显著标志。为什么中国人追求的独立自由不同于西方人追求的独立自由,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西方人受卢梭天赋人权理论的影响,其价值取向主要追求个人的独立自由,如财产独立、人身自由;而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其价值取向主要是追求道德完善,把个体的气节情操、人格尊严置于生命、财产、自由之上,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2]265(《孟子?告子上》)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民族根基,如果抛弃这个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没有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无法与西方价值观相抗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并不意味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来源、思想内容、时代高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远远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理论来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吸取了各方面的理论文化成果,所以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普遍愿望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吸取西方现代文明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实现了“三个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与超越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它是当代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的方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为“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前提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那些符合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心理、体现中国人价值观念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精华,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热爱故土、保家卫国是人类最普遍、最深刻的情感,中华民族也不例外。“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反映了中华儿女对故国家园的深深依恋;“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中华儿女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表现了中华儿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饱经忧患,经历了数不胜数的天灾人祸,但仍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2(《周易?乾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仁民爱物的博大情怀。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它源于家庭血缘关系又超越家庭血缘关系,是一种广泛延伸到人类社会乃至宇宙自然的普遍之爱,体现了中国人“民胞物与”的博大胸襟,完全可以与西方的平等博爱精神相媲美。孔子不仅主张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而且主张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2(《论语?颜渊》)孟子更是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16(《孟子?梁惠王上》)这种仁民爱物的价值观,对我们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和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诚实做人、反对欺诈是人类的普遍美德,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准则。中国人把诚实守信视为安身立命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21(《论语?为政》),“民无信不立”[4]126(《论语?颜渊》),要求人们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待人,踏实做事。践行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消除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中国人看来,世界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事万物只有和谐共生,才能保持生机活力;如果强求一律,将扼杀事物的发展。和而不同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思考问题时,应照顾到事物的方方面面。这种和而不同的理念,应成为现代人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它有利于我们形成海纳百川的气度、兼收并蓄的胸怀,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合理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相通之处,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多方面的思想资源。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毕竟产生于封建社会,宗法血缘的社会基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君王至上的皇权政治,使中国传统文化打上了浓厚的封建烙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扬弃,批判其陈腐、僵化、封闭、保守的封建性因素。如儒家的“忠孝”思想就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它要求人们“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孝敬父母,忠于国家。“忠孝”观念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又演变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由于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君王是国家的化身,因此,“为国尽忠”实际上就是忠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薄后名”,士大夫把维护封建统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家尽孝”则演变为纲常名教,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孝道成为束缚人们个性、桎梏人们心灵的精神枷锁。道家的“知足常乐”也是如此。老子指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5](《老子?第四十六章》)老子把贪欲视为万恶之源,认为克制自己的贪欲可以消灾避祸,获得精神上的安宁幸福。确实,道家的“知足常乐”思想对于人们正确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从物质欲望的无限追求中解脱出来,平息人们的躁动心理具有深刻的启迪,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人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使人们形成了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可见,只有合理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途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

(一)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基因,只要我们深入挖掘阐发,就不难提炼其时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仁爱精神,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墨子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兼相爱,交相利”。无论是儒家的“仁爱”,还是墨家的“兼爱”,都体现了深厚的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人文情怀。这种深厚的人文情怀,与我们今天提倡和谐友善的道德理念息息相通。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这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精神,有利于消除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状态,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崇尚理想的民族,把实现“大同社会”作为自己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726(《礼记?礼运篇》)这种“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选贤与能”的政治模式,“讲信修睦”的道德情操,“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各得其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相通的,实现大同社会在历史上曾激励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为之奋斗,今天同样是鼓舞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大同社会与“中国梦”可谓异曲同工。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改造

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现代人的价值观与古人会产生一定的时代隔阂。但这种隔阂不是绝对的,由于相同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和民族心理,价值观又具有一定的传承性,特别是在某些涉及人类共性和共同利益的价值观上,现代人完全可能与古代先民产生共鸣。价值观的这种传承性和共同性是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只要我们根据时展变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改造,某些传统价值观是完全可以“旧瓶装新酒”,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如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天人关系”,认为人与大自然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天人和谐,则万物兴盛;反之天人相逆,则人要受到天的惩罚。儒家还认为“天地有好生之德”,因此人在对待自然时,要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命,做到“万物并生而不相害”。如果我们抛弃“天”的人格神含义,把“天”还原为自然之天,那么“天人合一”就完全可以改造为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即人们要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则提出“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的观点。老子认为“道法自然”,主张人顺应自然,不能过多干预自然,向自然索取,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庄子指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6](《庄子?齐物论》)既然“万物与我为一”,不同的物种皆有生存的权力,因此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人不能以主人自居,扼杀其他物种的生存。道家的生态价值观对于克服现代人的人类中心主义、保护环境、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难道没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吗?

(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有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古今的时代价值,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仍息息相通,因此可以直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最著名的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328(《孟子?梁惠王上》);荀子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7](《荀子?王制》)。孟子指出,在百姓、社稷、君王三者中,最重要的不是君王社稷,而是百姓。因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社稷才能巩固。荀子把“水”比喻为民众,“舟”比喻为统治者,统治者只有得到民众拥护,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统治地位。如果赋予民本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就是我们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听取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群众幸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重点是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进一步密切群众联系;二是持之不懈开展反腐败,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将腐败分子清除出党,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总之,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获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拥护,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化育功能

(一)广泛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塑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浇灌。因此,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书斋,走向民间,普及群众,遂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首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通俗解读。由于时代的变化,大多数人对传统文化已经相当陌生,不要说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古代经典,就是一些简单的传统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也似懂非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很多人不懂古文,没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要弥补这个缺陷,必须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优秀传统文化的通俗读物,力求在文字上通俗易懂,形式上图文并茂,使群众喜闻乐见,看得懂,记得住;同时降低成本,价格实惠,让群众买得起。其次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在国民教育中。当前我国教育存在一个很大弊端,就是重视外语教育而忽视母语教育,学生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外语上,而汉语基础却没有打好,以致汉字生疏、读写能力差、国学知识贫乏。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应制定统一规划,在大学设立国文专业,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书本、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国民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让青少年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自觉,而且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