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8:58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1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原则;未来发展

21世纪全人类世界突出三大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而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以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面临着土地、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过程中与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关系,这无疑风景园林设计在其产生重要作用,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追求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以保证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设计和建设也成为现代风景园林师的重任。而同时我国风景园林设计面临来自城市化、生态观念变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挑战,因此,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必须坚持地域性原则、自然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并提出我国未来风景园林设计要坚持稳定性与多样性的有效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提高我国园林设计的环境效益,进而带动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一、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一)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原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首要原则。从生态位原理的角度看,每个城市所在地域都有不同于其它地域的生态因子组合和生态条件,这就造成各个地域生态位的差异,形成了纷繁多元的生态世界。所以园林设计也应该遵循地域性原则。园林设计要遵循地域环境特性,要保持和维持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独特性,风景园林设计要根据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应该根据不同区域风景园林而有所变化,设计应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等条件,不应该因风景园林设计过分追求风景,而忽略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因此,地域性原则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最基础的设计方向。

(二)自然性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主张是自然性而非社会性或者非机械性的设计。风景园林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需要园林设计师从自然性作为第一性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出独特的风景园林景观,绿色生活是社会大众普遍的追求,是社会追求的主流自然价值观,所以园林设计也应该追求绿色自然的价值观,但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严重缺乏自然性,着重去追求社会效益,往往忽视了风景园林的自然性,这也是我国风景园林未来发展存在方向性问题。因此,自然性原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本质属性。自然与保护性地规划才最有能力实现风景园林设计保护地的宗旨,才能体现风景园林设计的自然性精神。

(三)多样性原则

大自然是广阔的,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要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就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笔者认为传统风景园林设计主要注重风景园林的视觉观赏为主,这往往导致风景园林设计师都采取环境修饰和注重美学价值,但随着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变化,风景园林设计要采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方式的设计理念,积极遵循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多样化特性,多样性也积极为风景园林设计奠定了基础。所以多样性原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外在要求。

(四)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应该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思想。“3R”,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是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3个重要的方法。这也是对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遵循“3R”原则,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不断深化,这对于风景园林设计业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风景园林设计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风景园林设计的可持续原则的基本方法,同时要坚持园林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因为风景园林设计要服务社会,增加大众的社会审美价值观,树立社会主流生态价值观念。

二、风景园林设计未来展望

第一,风景园林设计注重科学性和多样性。由于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受到传统园林影响非常大,对于风景园林设计不仅仅停留在风景诗情画意的追求,要增加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科学性和多样性,这样能够解放园林设计的思想,也能激发风景园林设计师发挥创造能力。第二,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普遍存在偏向植物造景的倾向,要注重风景园林整体生态规律的设计,积极投入于对风景园林的资源、环境如何合理利用,如何保护性风景园林的开发与利用,增加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践性操作,不能只停留在形式层面上。第三,增加风景园林的乡土化设计。由于我国社会大众普遍追求农村的生活环境,因此风景园林设计要注重对风景园

林基地及其周围环境自然历史进行不断研究,让风景园林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第四,要结合时代气息的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加入时代的气息,这样能体现出我国未来发展的审美方向,这样能够带动风景园林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跟着时代的步伐,与世界风景园林设计相协调。总之,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现状,风景园林设计总体上要追求社会普遍价值观,这样才能适合我国社会园林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设计体现出现代社会主流生态价值观念和一种全新的美学价值观念。随着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生态效益成为风景园林设计最长远的追求,未来风景园林设计是与生态环境过程保持协调,以降低风景园林设计对生态环境破坏。风景园林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是以风景园林设计的环境效益为核心,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理念。笔者基于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现状,提出风景园林设计应该坚持的原则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对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鲁敏,刘佳,李亚男.济南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构建的途径与策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23(5):377-380.

[2]师卫华.未来景观设计方向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2):239-242.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2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质就是要使各种景物协调共存,而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因地制宜。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与传统园林设计的本质完全相同,都是以场地和区域的景观资源和空间运动为特征进行的整治行为。而现代风景园林与传统园林设计的差别在于人们对自然的认知范围在不断扩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变化,以及对景观、空间、尺度、运动等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在不断深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所追求的是减少、甚至是没有人类参与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如今景观的意义已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对野趣融合的要求,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因而,景观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下文主要针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一、当前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一些缺陷,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一味的模仿,以至丧失自我特色。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乏非常经典的案例,对于这案例我们可以参考,如果条件适合也可以照搬使用,但是我们必须在使用时对这种设计所适合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以及文化条件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使设计与城市更好地融合。如果我们不进行全面的调查,只是一味地盲目模仿,那样不仅不会对城市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还会影响市容,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设计过程缺乏连贯性,造成设计肤浅,不能真实地反映城市的特色。现在存在很多园林设计过分的追求规模或者是华丽感等,这就造成了设计过于肤浅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真正需要。比如说在修建综合性公园、河滨绿带、城市广场时,我们不能只重视施工时间的长短,因为真正优秀的园林设计在短期内是完不成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园林设计时间,这样才能设计出质量较高的园林,从而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在利益的驱使下,园林设计的建筑单位的设计不具备专业,从而导致园林观赏性较差,缺乏合理性。现在很多园林设计都是由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设计师完成的,这样为了保证自己的方案能够被接受,设计者就不顾科学依据,向领导者推荐那些利润比较高的树种或者是现有的树种,这样就降低了园林的观赏性,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四)缺乏公共参与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始终维护着人民的利益,于是人民对政府形成了一种信任依赖的关系,另一方面受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公共事务都由政府一手负责,公众很难有机会参与。从而导致城市公共风景园林设计中缺少公众的参与。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的高度集权型和高度计划性,抑制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及个性的发扬和社会批判精神。

(五)缺乏科学的态度以及立足点。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设计时都不尊重科学,对已经设计出的方案也不进行科学的检验,这样就不能保证园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导致修建出的园林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比如说,在有些设计中只考虑了设计的美观性,却没有考虑设计的可行性,这样在实际操作时就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设计方案的修改或者是放弃。

还有的方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土体情况和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这样在设计时就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所以这种设计是不可取的。

二、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的实施城市风景园林行政管理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与地方领导的理念相关性很大,因此作为领导者或者决策者,应该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才能够进行理性的行政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适度的文化品位,体现对人的关怀和找到独特的创新视角。从宏观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规划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克服浮躁和盲目,反对商业炒作和文化炒作,提倡简约、朴素,反对过分雕琢。针对问题,坚持一条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

(二)科学合理地实施风景园林的法规建设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要科学合理的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作为“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接受实践的验证,以保证规划设计的延续性。才有利于城市生态可持续地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完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法规建设,加强实施,保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

(三)加速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

设计者理论知识的丰富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对规划设计的作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完善学科建设,培养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的高素质规划设计人才,与时俱进,这才是推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优秀的设计者,除了要具备科学基础和艺术修养之外,还一定要有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目前须提高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

三、节能环保型的风景园林发展方向

(一)提高建筑节能意识

据介绍:全球建筑物每年要用掉40%的能源和16%的净水。一般地说,建筑能耗由建筑材料能耗、建筑间接能耗、建筑运行能耗三方面组成。从建筑物开始建造到建筑物废除或建筑物生命终止,减去人为的拆除因素,一般建筑物的生命至少为50年以上。在长期建筑物生命周期中能耗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去除建筑物“多余的”不必要的装饰性构造,如廊、柱、天棚等,楼房通道、建筑层高、房屋门窗、建筑家装等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光、通风、采暖等。

(二)设备节能意识

在公园、风景区,将卫生间的水龙头换成节水感应龙头,尽量使用燃气锅炉、电瓶车船、太阳能照明、节能灯泡、太阳能热水器淋浴洗刷,尽量少建建筑物、增建游览设施,人员来往不多、楼层不高、面积不大的办公楼没有必要设电梯或设置两台以上电梯。另外,合理控制电梯、照明运行时间也是节能降耗的措施之一。

(三)发展意识

风景园林行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部门,因此,风景园林的发展,在节能、降耗、环保方面,不能简单地从历年管理经验出发,而必须贯穿于风景园林的整个生命周期,科学而可持续地发展。以发展的眼光和寿命周期为基础,系统地、统筹兼顾地编制节能、降耗、环保型风景园林规划。无论在风景园林规划建设时期还是在运营期间,从宏观上控制,微观上把握,对建筑、设备、设施既预留较大的空间,也超前思考,超前决策,减少配套工程的浪费。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3

1.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较落后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多属工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理应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理应是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但现状却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实践内容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脱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于教学发展的要求等。缺乏“真正”的综合性实践项目,实践训练多呈现为片段式。如测量学不能与园林工程施工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将所学的测量知识通过综合实践有针对性、系统而连贯地结合起来;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虽然从内容上来说确实具有专业综合的意义,但因其所处时段正好是学生考研和联系工作的重要时期,学生投入的精力不足,结果是到毕业的时候学生都搞不清楚一个风景园林项目工作全程或基本轮廓是什么样的。这与我国社会转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极不相称。

1.2师资队伍整体相对较弱,影响教学效果

从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情况看,风景园林专业教师多有两个类型。由于此类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一般开设较晚,因此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相关专业转型而来,其长处是教学经验较丰富,短处是对风景园林专业的整体把握较为欠缺;另一类是新进的教师,一般较为年轻,大部分都是由学校毕业直接到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其长处是专业理论知识强,短处是教学及实践经验少。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把控能力、教学水平、实践技术相对较弱,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2.地方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建议

作为地方性院校,如何借鉴同类高校发展经验,依托并整合地方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办出有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无疑是当前急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2.1明确培养目标

2005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起草的风景园林教育提出教育的目标为“风景园林具有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因此风景园林教育应培养学生在根植于人类传统和自然系统认知基础上进行环境设计,形成概念、协调关系和创造作品的能力”。结合地方院校实际,培养目标不应求大求全,而应突出自身特色,面向地方实际需要培养人才,培养具有懂设计、能施工、会管理,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针对性。

2.2探索培养模式

考虑地方院校的办学实际,建议风景园林专业采用“1+2+3”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专业基础平台,2个专业模块,3个专业方向”。“1个专业基础平台”指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类课程;“2个专业模块”是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2个模块课程,之所以只设置这2个专业模块,主要考虑地方院校办学实力、就业渠道等因素所限;“3个专业方向”是指依据各院校专业实力、学生就业意向、人才需求等因素,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可设置景区规划、景观设计、景观建筑3个专业方向,风景园林工程可设置风景园林施工、风景园林管理、风景园林造价3个专业方向。各院校可以依据自身办学实际,灵活设置适宜于自身的专业模块和专业方向,如有条件,可增设园林植物,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2.3完善课程体系

国际现代风景园林学已有4种明确可界定的相关的业务类型:一是景观评估和规划,二是基地规划,三是细部设计,四是都市设计。结合工科专业实际需要,“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集中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应当得到推广。尤其“专业方向课”和“集中实践”,这两个以往不受重视的部分需要增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因为这两部分是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使学生能够把各项知识融会贯通,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普遍提高。

2.4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风景园林教育》,对应风景园林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各院校可以设计和工程课程为专业教学基本点,并设园林植物及应用、园林建筑、园林历史文化、园林管理等相关课程,并加大实践环节课程量。在校内,建立画室、制图室、实验室等,并举行手绘大赛、设计大赛等,每年不定期举行讲座;在校外,与企业合作,与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合作,建立实训基地。通过与校外合作,使学生尽早了解到行业实际,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本地的风景园林行业做出贡献。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5改善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更加具有创造性,能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式。部分课程采用观察认知法,如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等,通过实地观察园林植物,对其整体特征、季相变化、生长习性等进行直观的了解;部分课程采用实验教学法,如测量与遥感、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等,通过实际操作相关仪器设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从“听得懂”达到“会操作”;部分课程采用“练习+评议”法,如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规划等,通过对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练习,并由老师及同学共同评议,达到自己动脑,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标。2.6加强师资建设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到风景园林行业一线锻炼或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进行深造。对于青年教师,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富有经验和技术的企业家、设计师、工程师等到风景园林专业兼职任教,扩大实践教育的师资力量,弥补地方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人数的不足。

3.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4

当前的风景园林方面的设计能够分成规划(Landscapeplanning)以及设计(Landscapedesign)两方面,规划重点是针对范围以及面积很大的区域在全局范畴上进行构思,设计作为基于规划之上构建起的实施的具体方案。尽管风景园林方面的设计能够分为诸多层次,可是并非全部的设计均要通过这些阶段。

一、结构主义概述

1.结构主义设计背景

20世纪,,瑞士的索绪尔对于自然以及人类的语言进行了专项研究。其对于语言记号学的阐释,为结构主义构建起了良好的理论架构以及支撑。记号能够分成两种,一是声音,二是思维。利用某一记号来对信息进行传达,是取决于人类在文化方面的既定层次。人们利用诸多的记号,来对自身对于社会的认识进行表达,传达相关的信息。

2.结构主义设计的含义及特征

结构主义方面的设计作为利用“设计符号”来对物象自身以及文化进行的表示,其把所有的设计物体视为“材质”,所有设计出来的东西都含有传统的含义,随后按照相互间的关系,把他们进行有机组合。结构主义方面的设计能够把不相同的文化以及历史实施转化。在结构主义方面的设计之中有诸多的符号能够大量的引用,赋予文化方面宽泛的意义,罗兰•巴特讲到的“神秘的意境”。因为所有设计的物体自身,均能够代表自身的内涵,因此对于设计的具体内容能够对其结构实施分解。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结构主义设计的特征:在结构主义设计中,每个元素都有自身的象征意义,蕴含着一定的意义和内涵;结构主义设计很强调元素的组合,通过组合各个元素来创造一定的意境;在结构主义设计中很注重文化和历史的传达。

二、结构主义在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现

(一)园林布局注重元素的搭配

园林设计的方式大都体现于园林的布局,水面的处理以及叠山置石之上。之中园林布局体现为多元化的主题、扬抑有序、尺度适宜、韵味无穷,水面的处理存在着聚分方面的区别,小园之中的水面处理主要是聚。聚就使得水面表现的宽泛,能够随风起涟;分就表现的迂回曲折,能够引起人们在溪涧游玩的雅兴。水作为园林整体布局的神来之笔,园没有水就会显得死板。叠山置石,对于假山进行创作是从对大自然认知以及效仿之中来的,作为我国园林景观所追求的意境。从我国风景园林的布局手法来看,可以发现,我国园林布局很注重各个元素的搭配和组合,可以说我国园林布局设计几乎没有单独元素成景的景观,即使是元素的组合,也往往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复杂的。这正是结构主义设计理念的运用,通过多个元素的合理组合从而设计出意想不到的景观。

(二)园林设计注重意境的创设

花、草、树、林、水均作为园林设计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这部分元素均是通过在大自然里面所发掘出来的精华之所在,园林建筑传承到如今之所以依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其独特的形式、多姿多彩的园林建筑,创造出“神秘的意境”。绵延曲折的内廊、潺潺流水、造型奇异的小桥,都是富有内涵和想象的意境。自然界的山水多呈现柔美曲线,这也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曲曲折折迂回的长廊,碎石子铺成的羊肠小路,起起伏伏的山石,波光粼粼的湖水,大自然的曲线柔美更加强了自然元素构造意境的能力。此外,山石、湖泊、长廊、小路的重叠组合,往往让游客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意境,但是总在“尽头”之处、转角之处,穿过一个石门、一个石洞,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河、流水、亭阁映入跟连。风景园林设计向大自然取材,让园林设计和富有意境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创造新的神秘的意境,正是结构主义设计理念的完美运用。

(三)园林艺术注重文学的渗透

结构主义方面的设计重视把不相同的文化以及历史方面的意义实施转化,融入到设计的领域里面。我国的古典文化和园林的进步紧密相连,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的进步促使园林设计向前发展,恰如钱梅溪所讲,园林建造和写文章相同具有“起承转合”,才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园林设计把我国在建筑方面的精华展现的挥的酣畅淋漓,把我国文学之中的雅静,诗歌里面的灵动,绘画里面的意境融入到了到园林设计之中,让我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番风味,在世界建筑之中也是独树一帜。

三、结构主义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5

沉思庭

沉思庭由风景园林设计师毛子强、潘子亮设计。之所以命名为沉思庭,是希望人们在这座庭园内,通过观赏设计师的作品,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变迁与关联。设计师以水为主要表现元素,把水在自然界的两个自然形态――涟漪与冰裂作为表现方式。利用涟漪这一柔和、有秩序的表象,代表传统;利用冰裂不规则、多变化的特征,代表现代。展园布局以追溯的方式展开,由现代园林景观――“破冰点”开始,构成具有现代感的抽象、无序的外部空间,通过规范、有序的中部空间,最后进入传统、自然的内部空间,沿着一条水系,由外而内展开景观序列,层层向“传统”回归,最终寻求到本源。

和谐宅园

和谐宅园由风景园林设计师刘滨谊设计,主题是传承中华民族和谐居住的园林文化。发展现代居住园林科学技术。该园以现代城乡居住小区宅前屋后和左邻右舍之间的园林建设为议题,发掘传统、地方、时尚的居住园林文化,通过风景园林基础层面、组成元素的表现,探寻当今为大众所喜爱的住宅园林。全园由“山园”、“水园”、“田园”、“果园”、“城园”、“市园”6个宅园组成,每个宅园均互为背景,互为依托,根据各自所在的位置,形成不同的视觉景观效果。

涵虚园

涵虚园由风景园林设计师李艳设计,以“人居、园居、天地人和”为主题。该园体现了设计师对现代园林设计及现代“园居”的理解。展园外部呈方形,体现了“地方”的理念;内部呈圆形,体现了“天圆”的理念;圆形空间内部利用廊架分隔成两部分,分别为水面和沙地,呈阴阳太极形状,阴面为“涵园”,阳面为“虚园”,体现了“天地人和”的理念。展园面积虽小,但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别具特色。

稻田园

稻田园由日本风景园林设计师稻田纯一先生设计,该园以“地球、生态”为主题,设计风格为现代抽象园林。展园呈圆形,代表地球,园内用景墙分隔出大小不同的各种不规则空间,采用水洗石、自然石、砂石、水洗铁片、混凝土等不同材质和白、红、黄等不同颜色的铺装,代表地球不同的地域和自然现象,大小不等的岩石代表地球上的山峰,半圆形的水面倒映出日月天光,体现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转换。设计师希望游人通过观赏园内景物,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台湾原民园

台湾原民园由风景园林设计师王晓琳设计。台湾素有“美丽宝岛”之称,其风景名胜阿里山和日月潭举世闻名。设计师把一山(阿里山)、一水(日月潭)有机结合起来,组成园区核心景观。十四支代表原住民图腾的列柱,形成一道历史的轴线,穿越从古至今变幻无穷的时空。设计师通过整合传统园林和现代科技的设计技巧,展现时空交叠、生态科技的多元功能,构成一个具有节能、生态、休闲、游憩、教育、人文、美学等多元功能的南国景园。

设计师的思考

设计师的思考由济南园林集团设计师史承军设计。设计师对园林设计产生了许多思考,通过思考得到启示,进而明确了园林设计的目标:“创造永不褪色的风景,世代接替,衍生遗韵”。展园中动态的小桥流水与静态的地雕、墙雕相对应,鲜活的花木与凝固的树木雕刻相比照,反映了设计师对园林设计时间、空间、形式和理念的思考过程。展园设计独特,形式新颖,颇具创造性。

迷幻水世界

迷幻水世界由风景园林设计师纪思佳、吕秀娟、连洁设计,以“回归自然,回归童年”为主题,通过魔幻的手法,营造丰富多变的水景,创造出神奇的现代水景园效果,使人找到回归自然、回归童年的快乐。水体面积约占全园的三分之一,运用各种具有现代感的造景手法,展示水的形态,悬天水壶、壁泉、飞泉、雾泉、跳泉、石上泉等分布在园内各个角落,营造出清澈、美丽、生动的自然水景。植物配置充分考虑到四季景观效果,营造了春花烂漫、夏木荫荫、丹枫迎秋、寒木春华等植物景观。

声园

声园由风景园林设计师李春风设计,以音乐为主题,设计构思源于“孔子音乐美学”。孔子在《乐记》中提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设计师利用自然与人工的各种发声方式,结合对中国五音(宫、商、角、徵、羽)的介绍,在展园内集中体现出来。园林是凝固的乐章,优美的声音与秀丽的景观相融合,共同营造了让游人能够倾听和感受到的音乐园林。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6

关键词:园林风景;规划道路;设计

随着我国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在我国市场中也掀起了一阵热潮,特别是园林景区的发展,是人们娱乐、休息的最佳场地,这样也就对其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道路在园林风景中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得到了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就园林道路而言,它不但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而且本身也带有美感性。随着园林道路的不断进步,其种类已经拥有很多种。

1、园林道路类型

1.1游息小路

游息小路,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供游客娱乐和休息的小路,辅助游客通往园林更细致的地方。一般双人行走的距离是1.2-1.Sm,单人的则为0.6-1m,对于一些特殊的地方,水边等地方设置的小路,是根据地势蜿蜒、曲折等特点进行自然发挥设计。

1.2主要的园林道路设计

在园林风景去的观光中,主要的园林道路是大部分游客必走的道路,甚至有时需要一些小型车辆的通行。因此,一般主要的园林道路宽度建设在4-6m即可满足人们需求,也不容易造成人流拥堵。这些主要道路旁一般都有很好的绿化带进行填充。

1.3次要的园林道路设计

次要园路在园林景区内起辅助作用,主要是对主要道路的补充,对景区与建筑有着连接作用,次要道路的宽度设计一般在2-4m之间即可。

2、园林道路布局的设计原则

第一、根据园林道路的性质,遵循园林道路布局的灵活性。一般园林道路呈现环形,在设计时要根据园林景观的走向进行道路设计,避免主次道路的断连。园林道路建设除了环形扩展向外,还要有几条从园林中心放射出去的道路,这样才可以使得道路贯穿整个园林风景区。总之,园林道路的设计要灵活变通,在满足游客行走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观赏角度,有时候需要景观引导道路的走向。

第二、体现园林道路的实用性,做到以人为本。建设园林道路,除了使其符合整体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外,还要考虑到道路的实用性。此外,还要注重道路设计的人性化,在设计过程中多些人性化建设。

第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景观有着很重的地域性,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建设园林景观,道路的设计也应该符合地域特征,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融合。

3、园林道路的功能与特点

(1)具有组织交通的功能。一方面园林道路对游客的疏导和集散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园林道路对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维修、护养等工作也有着辅助作用。此外,它对消防、饮食等运输也具有组织交通的功能。

(2)具有对园林空间区域规划、对游客进行引导的功能。在园林景观中,有许多不同特征的景观,其之间有着联系也有着区别,园林道路的合理设计可以因地制宜地达到这两种功效,现代符合园林建设中要求的“形神兼俱”。道路对园林景观进行自然的区域划分,对观赏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还可以引导游客进行更细致的观赏。

(3)它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园林景观的建设注重整体美和细节美,注重各种部位的相融合,而园林道路可以体现出园林景观的曲线美及整体协调性。因此,其中的一草一木及道路都是园林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园林艺术中也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因景设路和因路保景。

4、园林道路的作用

(1)通过对园林道路进行设计可以使园林景观大道规划的目的。设计人员在对景观进行划分的过程中,除了要对自然景区进行划分以外,还应当对园林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园林景观之间存在差异性但是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可以为游客的观赏创造有利条件。将园林道路当做景观的纽带,采取科学的设计手段来对园林道路进行设计,可以实现层次感的目的,从而使游客能够体会到景观所具有的美观性,更好的呈现出园林的艺术气息。

(2)对游客观赏景观起达到了引导的效果。由于园林景观在布局方面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对细节进行设计的基础上,能够使园林在空间上实现层次感的效果。园林道路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主路;另一种是次路。其中,次要道路通常都是为观赏景观而设计的,同时它对主导起到了分支的作用。相关设计人员通过将主次道路结合在一起的形式,可以为游客观赏景观提供方便,形成了道路网路,还可以采取曲径通幽的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道路发挥出的作用和设计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设计人员带来方向,将游客送到最好的观赏角度中。

(3)园林道路对园林景观内容要加以丰富。就园林景观而言,应当具有一定的丰富性,除了要设计花、草等简单植被以外,最应该对就是园林道路进行设计。这由于园林道路在园林景观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才能够使游客欣赏到所有的美景,因此属于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园林道路能够使景观变得更加的直接,使游客仿佛身临其境一样。

5、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从目前园林建设的发展形势上看,个人设计色彩较为普遍,还没有达到依据地域特色而展开设计。一些非专业人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园林景观的发展带来制约性,容易发生道路缺乏特色的情况,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还有倾向于道路特点,这样就会使园林道路出现“三步一弯,五步一曲”的现象。

(2)园林道路容易发生断头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园林道路所采取的布局形式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自然式;第二种是规划式;第三种是混合式,在没有显著标志的条件下,相关人员在对园林道路进行设计时应当减少出现断头路的情况,这一点要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

(3)园林道路所设计的数量不具有科学性,园林道路的设计是为了能够容纳较多的游客,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园林道路进行设计时应当依据园林的总体面积而进行设计,倘若景观面积在不大的情况下,而道路却很多,这样就会使游客在观赏中没有发挥出道路的作用,景观也会因此被分成多条道路,有可能游客会出现拥堵的现象;假如景观面积很大,没有多条道路,那么就可以充分的使园林起到观赏的作用,但是有些具体细节就不能使游客观赏到。

(4)在园林景观的某个地方设计的交叉口不具有合理性,因为夹角很小,这样就会致使转弯半径达不到设计要求,很容易使游客为了寻找近路而踩踏草坪,对绿化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6、结语

总而言之,相关人员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园林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对园林景观的整体带来了益处。相关人员应当对园林的面积加以布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表达出设计人员的意图,从而发挥出园林景观的作用,增加艺术气息,为人们的生活营造出一份和谐、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戬.试论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设计规划[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1)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7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场地

1引言

一个仔细分析过场地特征的景观才能算是好的景观,了解充分以后,就能通过安排场地及场地上的空间和物体,使景观的各种功能得以协调和完善。因此,认真分析场地能使景观及其功能得到全面理解,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园林场地确定的步骤

首先要收集场地现场情况的资料和当地的植物、土壤、气象、水文地质,再了解上级有关风景园林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的规划书,以及当地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队伍状况,最后还要进行现场调研和踏勘,这样风景园林中主要组成部分的合理高程,道路纵坡坡度、坡长,排水方向就可以基本确定。

3不同园林场地的设计

3.1园林场地依靠在建筑旁

依靠对现有山体、荒地的绿化恢复改造工程来使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使风景园林的理念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才是最重要的。宅院、学校、办公空间里的园林设计也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提高而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建筑基地环境条件会制约这种依附于建筑体的景观设计,因为地形比较复杂,布局相对比较分散,所以有一定难的处理难度。对于这类园林场,计成在园冶中也有所解释:保护建筑区域是在建筑环境周围建造园林的最大作用。游园的乐趣远比园的大小更重要,在园中就能博览,文人雅士的诗人情怀一触即发,所以休闲与实用双重功能在这种风景园林的设计中都要顾及到。满足功能需求要放在建设周围绿地设计的首位,其中包含必要的遮阴的亭廊花架、休憩平台、道路交通,甚至壁炉、水池等,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将其与景观相融合。

3.2园林场地依靠在水旁

水孕育了生物的生命,是生命之源,也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与生物具有亲水的天性。最重要的风景园林设计造景元素就是水景,它模糊了古今、中外的界限,在各种形式的园林中以不同形态出现。而且,很多设计师兼文人借水景抒发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景观的隐性范围和景观视觉效果可以借助水环境扩大。在园冶中计成对于择水造景有下列观点:首先在水边建造园林,不仅可以给园林提供很好的景色,还能让绿色植物生长得非常好,更重要的是景观环境可以很开拓。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特别是在规划我国很多内河、沿江、沿海的城市设计中,城市的地域特色可以利用对水环境的处理来突出,所以景观设计理论和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滨水景观的处理。虽然水能塑造城市人文特征,拓宽景观视角,延长景观轴线,然而不同的水系江、河、湖、海给人不同的景观感受,设置江河等长条状水系观景点时可以选择水流转角处这些景观焦点,以竖向高点取胜,湖海等块状水体为最大限度满足人的亲水性需设置亲水平台。

3.3园林场地地势平坦

如今随着城市建筑密度加大、人口增加,目前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不尽人意:公用空间在市区内的的面积越来越小,为了使生活质量和环境得到改善,以及满足人们聚会、沟通交流等精神文化需要,可以多设置城市广场。而且这些广场也可以成为当地的地标,让人类和城市和谐发展。在对城市景观用地进行处理时,很容易发现这种环境有几个相同特点:因为现有的地势、土地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规划和调整,所以地势相对平缓,处理地形的难度相对比较低的风景园林是大多数大城市建造的首选。景物在这样的平坦地形中可以使一览无余,大型集中的标志性景观可以在此处设置。就像上海世博园的世博轴,拥有平坦的地势,以及突出的主轴景观,设计大气而又具震撼力。然而景观设计表现时最难处理的地理环境就是坦荡的地势,因为它可以凭借的条件比较少,所以相对其他环境来说,如果不好好处理,就容易在平面的布局形式美观上限制该园林设计,缺乏竖向的吸引力和震撼。主体景观的体量感要在打造风景豁然的效果时被保持,大气而又坦荡的地势和突出的重心之感只有在主次分明的前提下才能被体现,同时要对配景的点缀效果加以要注意,不能够喧宾夺主。

4关于改善自然风景园林场地劣势的措施

需要解决的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自然地势环境条件,在景观设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地形地势。在对基地环境进行处理时,并不能借用所有的自然条件,一些基地条件中不利因素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每一个设计规划中的环节都会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直接影响。不利因素可以分为人为不利因素以及自然不利因素两个方面。人为不利因素是指在人工开发和利用时,没有对自然要求进行考虑,任意违背自然规律,造成不可利用的土地数量增多,如水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地质结构变化、土壤的酸碱性改变等。自然不利因素包括险要的地势环境,它会给后期的设备配置以及施工带来一定难度。对于自然不利的因素,要在分析和实地考察后找出矛盾的焦点。在基本的造园要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其显著的特点要加以突出,并对其特点进行放大,使景观达到变不利为有利的效果。尽最大努力在设计时加强对不利因素进行处理就是设计师的职责,通过各种生态保护的方法、科技手段将不利因素向有利因素转变,而且这些设计师能够通过特定的造景手段将不方便改变的环境条件融合或隐藏在环境中,甚至可以把其打造成为基地环境中景观核心的部分,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人类发展的历程和社会效益上同时实现。

5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正面临着不能很好地将中国传统的符号与西方设计的手法结合、不协调的环境与景观、浪费资源等问题,这使得迫切需要将现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革新,所以希望借助我国传统风景园林造园理法园冶中归纳划分现代风景园林自然环境种类,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场地的选择与利用进行探索。风景园林设计的先决物质条件就是场地的利用,景观效果和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由其成败直接决定。解决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现状要通过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理论结合,寻找继承与发展中国风景园林传统理法精髓的方法,解释继承与发展中国节约型园林的理念,从而使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有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孟兆祯.人居环境中的园林[J].中国园林,2005,21(1):59-61

[2]孟兆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浅谈城市生态[J].风景园林,2004(54):9-11.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8

关键词:中式;园林;色彩

一、中式园林设计风格

传统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准侧,追求景观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在构图上以曲线为主,讲究曲径通幽的布局形式。庭院多以假山、花木、流水等共同组成,以木质的亭台、廊柱和水榭为主。传统中式园林通常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营造丰富多变的空间形象,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设计效果。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天人合一”

在中式园林造景中,十分注重天人合一设计效果。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设计师们倡导以自然为主题来造景,增强人对自然的认识,在设计中通过自然美来增强园林的艺术性。

(二)“因、借”的造园思想

中式园林通过借助自然山水把隐喻、借景等描法巧妙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这样周边的景物和园林中的景物就会相互结合相互映衬相互渗透,达到统一的整体,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效果。

(三)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书画艺术流传已久。在中式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们同样注重建筑和景物的艺术性,对具有诗情画意的设计风格十分追求。在园林设计中,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山水设计以及对建筑的造型和意境的创设,给人突出一种寄情山水的闲雅风情。

二、中式园林设计要点

在中式园林设计上,无论是写意的江南庭院,还是独立组团的四合院,都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讲究居住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达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融,以意念中式的现代建造传承传统文化在有效的景观规划空间,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以庭院造景方式围合、层进、回转、错落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

(一)园林选址与布局

选择要适当。园林位置力求适中,居民使用都方便。园林如果布置在小区中心,其服务半径以下不超过三百米为宜。如果沿街布置,应尽量利用街角、街边,特别是道路弯转处的两侧或反弓的外侧,可兼顾化解因道路反弓带来的风水煞气,充分利用不宜建筑的地段。充分利用原有绿地、水面、冲沟、回填地、坟场、废庙址等不宜建筑的地段。同时,兼顾与城市总体绿化体系相联系,形成一个绿化体系。园林如果偏向一边、一角,则宜适当分开设置,以利于便民。

布置要合理。居住区园林,应按主要服务对象布置。儿童活动区与成人活动区应当分开布置,避免干扰。中间可用植物分隔。在不佳景观(形煞)方向(如烟囱、远处可见的墓碑、医院存尸房、对面大楼、屋脊角射等处)应植密林或置假山石加以屏障(障景)。在优美景观方向(远处山林、水面、亭阁等处)应适当留出视廊或置园林小品加以框景(借景)。

(二)色彩运用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现代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现代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现代中式景观空间。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显崇高、喜庆、祥和的氛围;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与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品构架等,体现现代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

(三)山石水体设计

以再现山水为设计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但不是模仿,而是“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起来,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成为设计的重点。设计手法千变万化,这里仅讲叠山理水。中式园林不论南北、大小,凡有园,必有山石。“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嘛山石除了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外,通常可借山石把单一空间分割为若干较小空间,被分割的空间多相互连绵、延伸、渗透,而不流于空旷、单调。山石可遮挡视线为何空间。以及堆叠成各式的蹬道。

水要素:水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情态上有动,有静。集中而静的水多在中小庭院。以水池为核心其四周环列建筑。形成相信内聚的格局。大的庭院,虽然也集中水,但水池偏于庭院一侧。在园林里,涓涓细流是对自然界溪流的艺术描写。一般忌宽而求窄,忌直而求曲,此外还要宽窄对比忽开忽合。山石结合营造深邃藏幽的情趣。

(四)中国传统符号的应用

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有十二干支纪法;有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生肖、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极、金乌等;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某住宅区园林内用抽象的窗花图案镶挂于实墙上与漏窗形成虚实强烈对比;西安曲江华府在入户的门头悬挂饰有福禄寿等文字的灯笼及入户铺装上采用蝙蝠、寿及祥云纹样,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祝福及祈盼。奥运村四个区域分别用不同的窗花图案出现在座凳、屏风、草坪灯等小品上,来体现四个区域各自的特色,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迹。

(五)风水的运用

风水的宗旨就是寻找生气。而有生气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现代风水学,要将传统风水中的朴素真理与其合理的科学理论成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互相衔接,诠释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山清水秀,避风向阳,会让人神情愉悦;流水潺潺,草木欣欣,会使人留恋忘返;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会使人心旷神怡。环境景观对人类产生的种种物理、生理、心理效应。这一切会使我们身心更加健康,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格外活跃。因此,园林风水亦愈来愈受人们重视,亦受到众多建筑开发商认可与推崇。

运用风水进行园林设计要通过利用园林造景,包括水景方位、大小、流势走向,山景培砂,植物培植,林木生旺位,林木树种,植物五行生旺,园区道路分布走向等,达到风水学中山水得位得体,山水交融,以合乎生态自然宇宙气机规律,而起到和谐协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9

关键词:园林设计;空间;自然风景;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024-02

1引言

空间是抽象名词,一提到空间,就会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对空间都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古巴比伦城是一座历史名城,被称为“冒犯上帝的城市”,其园林设计通过虚实结合的空间处理方法展现了庄严和肃穆的氛围。古印度园林设计的空间尽显佛教的神秘莫测,运用小中见大、实中求虚的处理方法,给人一种虔诚、清幽、神圣之感。中国古代园林在空间上的设计是从汉唐时期的皇家园林发展到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我国古代园林设计水平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其园林设计在空间处理上别具一格,展现出温文尔雅、韵味十足的意境,体现了诗情画意之美,堪称园林设计中的经典。

园林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一个既具有特色、又富有美感的的艺术空间。而每个空间的形状、面积、颜色、构造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些综合因素诠释了空间质量的优劣和功能的大小。在园林设计中不但要考虑空间的特点和独创性,还要注意环境中各空间的协调性。

2园林设计中的空间因素

2.1园林空间设计要考虑使用功能

任何一个园林空间都是人们活动休闲的场所。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人的因素。设计师要慎重考虑空间设计能给人们提供的服务,其功能包括安静型、热闹型;闲庭信步、细品慢看或是遛鸟练剑、狂飙拉丁舞;阳光、海洋、沙滩型或是广场、喷泉、纳凉型;人文景观型或是儿童游乐型。因此设计目的必须要明确,设计师们带着这些目的,根据具体情况去考虑,设计出的园林空间既能让人们心满意足,又会符合城市规划的蓝图。

72.2园林空间设计要有自然风景特色

园林空间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风景,给人们营造回归自然的感觉,这种感觉的营造可通过借景,框景等设计手法来实现。即有意识地把园林之外的自然风景借到园内来,以增加园林空间的美感。通过这种借景之法可让园林空间蕴含更多的自然景观因素,达到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的方法有消除障碍物法、突破园林界限法、虚景借鉴法等。如颐和园在空间设计上,就曾借用西山和玉泉山两处名胜作为背景,让夕阳中的颐和园获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的美称。而利用框景的手法去选取自然风景是指用园林空间中的门、窗户、石洞以及树枝交叉形成的空间把远处的自然美景蕴含其中,既能增加园林空间的美感,又能凸显园林设计手法的艺术性。

2.3园林空间设计要蕴含文化底蕴

文化是美的内涵,园林设计是设计师对自然美和人文美有了深切感悟之后,通过各种设计手段来糅合这种自然和人文之美。因此,设计师们应在园林空间的设计中融入各种文化元素。在园林空间中融入文化元素即是使园林空间设计具有“弦外之意”,蕴含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象和主旨。如苏州园林就是因为蕴藉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而享誉全国,获得了“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在苏州园林设计中如庭园入口的照壁,其照壁宽大、高深,背后隐有美景,可以说是对内景的一种遮挡,其实却是一种引入入胜的手法,因照壁上通过书法,篆刻,文字或者绘画阐述了文化背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也是

因其独特的古典皇家文化而闻名遐迩。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一个具有南方园林特色的园中之园。园内的一座石桥上篆刻了乾隆皇帝所赐“知鱼桥”三字,这三个字源于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论辩。设计者如此设计正是有意为凸显颐和园的文化底蕴而为之。由此可见,文化含量在园林空间的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因素,而在园林空间中融入文化元素,需要园林设计师具有较高的文化造诣和思想修为。

3结语

空间分析是园林设计师在每个项目的设计中首先进行的一步。设计师应该掌握人们对空间认识发展过程的科学原理,并结合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时代变化中人们特定的审美要求来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曾洪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精髓――“景以境出,因借体宜”[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王起智,张之浩.浅谈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弊端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5):142.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坐标系;学科发展

引言

风景园林学科在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之后,不仅促进了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建设、教育、项目实施及项目管理的发展,并且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一级学科的确立也给风景园林学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一级学科的确立,我国风景园林需要从原来的“二级”、“三级”学科“坐标系”向一个全面、系统完善的“坐标系”发展[1]。为实现这样一个发展目标,我们必须从“坐标系”的原点,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出发,对其各部分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探讨风景园林学科坐标系未来的发展道路。

1.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概念――坐标系的原点

随着风景园林的一级学科的确定,我国对于风景园林的认识与国际上基本达成了共识。风景园林在国际上被称作“Landscapearchitecture”,其中“Landscape”指的是园林、风景、景观以及这些方面的知识集合,其意思是“风景园林”,而“architecture”是指对“Landscape”的营造与养护。“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总称是对风景园林的实施、养护与管理,这就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也就是整个坐标系的原点。

2.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理论――坐标系的构成

风景园林学科的坐标系是一个三维坐标系。此坐标系的原点就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内容,即对风景园林的保护、对其整体的营造以及对风景园林的管理,这三方面延伸出来的理论和实践所对应的就是以下三点:风景园林的保护在实践中就是要维护风景园林的环境及其生态资源;对风景园林的整体营造就是游客的游玩、休憩及其所做的环境行为,还有游客的生理及心理上的感受与体会;对风景园林的管理就是指风景园林的一个整体环境及其空间形态。这三大方面构成了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我们可将这三大方面分别看成是“背景”、“活动”、“形态”。

3.风景园林学科的作用――各坐标系的关系

人居环境学科群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比较主要的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等学科。如果将人居环境学科也看作是一个三维坐标系,那么其就是由“背景”、“活动”及“建设”构成,而风景园林学科与其坐标系的基本结构相同,另外,若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也看成一个三维坐标系的话,风景园林学科也能与其构成结构类似的坐标系,可以说,风景园林学科可将人居环境学科、建筑学与城市规划都联系起来。

而风景园林学科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也可结合建筑学及城市规划来进行分析。首先,在建设的活动中少不了风景园林,在人类活动时也离不开风景园林;其次,人类生存有着一个环境背景,而风景园林则完成了对这个环境背景的构建[2]。可以说,自从人们有了聚居的这样一个环境,风景园林与建筑就有了密切的联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风景园林的发展随着经济及城市的发展不断向前进步;新世纪的到来,资源、环境及生态问题成了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关注的问题,风景园林学科就更成了为人们居住及生活当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所以,风景园林学科被定义为了一级学科,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共同协作,而且随着世界的发展,风景园林学科将会更受重视。因此,在今后的发展当中更要以风景园林学科坐标系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心。

4.风景园林学科坐标系未来的发展

4.1发展风景园林中的历史理论和遗产保护

这个发展方向主要是为了改变对风景园林学科的认识、目标、价值观及审美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将风景园林的发展与演变作为风景园林的文化艺术理论;将风景园林的内部森林及环境资源作为风景园林的环境、生态及自然要素理论;将风景园林的美学观作为人类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感受、行为及伦理理论。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套可应用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理论知识,其中也包含风景园林中的遗产保护,形成了“理论”与“风景园林遗产”相结合的二级学科。

4.2规划地面景观及修复生态

这个发展方向主要是为了让风景园林学科能够对地球表层的生态环境起保护作用。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宏观上讲,人类的区域性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因此,要利用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对风景园林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中观上讲,随着农村不断城镇化,我们必须要起引导作用,对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要走“绿色”道路;微观上讲,对于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体现生态修复,比如说对废弃工厂进行绿色改造等。三方面的结合使得风景园林学科成为一个“规划”、“土地”、“生态保护”为核心的科学性二级学科,而且在时间及发展上,其必定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3园林与景观的设计

这个发展方向主要是针对景观园林如何才能给予人类一个美好的户外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解决。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传统的对园林及景观的设计理论及经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论及经验,比如说对公园、小区的绿化地带、学校或工业园区等地方的绿化设计及人们用于游玩和休憩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城市整体环境的艺术化理论及经验,包括城市中的照明设备、街道等。多方面的结合使得风景园林学科成为一个以“设计”、“空间”、“户外环境”为核心的具有艺术感和科学性的二级学科,不仅能提高城市的环境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居民的艺术修养及个人素养。

4.4园林植物的使用

园林中的植物是风景园林中最为主要的材料,这个发展方向主要是解决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是如何进行服务的问题。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对植物进行分析的理论及经验;对于植物的种植进行规划;对于已种植的植物进行养护和管理。多方面的结合使得风景园林形成一个以“植物”为核心的二级学科。对于植物的分析包括分析植物的生理、生态及其观赏价值;对于植物的规划包括与建筑物及居民能够构成和谐的生活状况。对于植物的规划及设计关系着整个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领域。

4.5风景园林工程的实施及技术

这个发展方向主要是针对风景园林的具体建设及其养护和管理进行解决。主要涉及的领域有:风景园林的有关信息及其应用;风景园林的施工及其养护技术与管理;对于风景园林的施工、养护及管理方面的制度。三个方面的结合使得风景园林学科形成一个以“技术”、“管理”为核心的二级学科。这是实现风景园林的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生态修复、建设、养护等方面的方式。

结语

风景园林学科的一级学科的确立,成为了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里程碑,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风景园林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虽然现在我国风景园林事业有了很在程度上的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风景园林事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3],但是,新型的发展形式也给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风景园林事业今后该朝着哪个方向前进,该以怎样的发展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这是我们在接受机会的同时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对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坐标系发展,我们还要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完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制度,以促进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趋向合理化及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刘滨谊.人居环境学科群中的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坐标系[J].南方建筑.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