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3:22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高效课堂;问题;方法

众所周知,目前,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中学历史老师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性的详细阐述,同时根据教学实践分析了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对策,希望通过全新的历史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提供借鉴。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提高认识,发挥优势,积极构建高效历史教学课堂。

一、正确认识当前优质课堂所存在的问题

不容否认,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作为当下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不清晰。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深入落实,绝大多数历史教师在备课中通常设立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使得其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标准,且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不清晰使得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进行史学方法运用方面的引导,忽视了历史思考、反省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仅局限于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识记,忽略了对学生自身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与体验。因此,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和课程标准等因素,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材编制不合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材多为集中统一印制,使得教材作者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个人的主观色彩,加上每位教材作者的历史体系各有不同,使得教材编制的思路混乱,学生接触到的历史知识较为局限,接受的历史观点较片面,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能力。在编制过程中,历史教材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很难达到统一,学生不能很好地抓住教材的难点和要点,使得学生学习到的历史知识缺乏体系感,多为零散状态,这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缺乏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单一、贫乏的说教模式进行历史课程的讲授,这种传统、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历史的听讲过程中往往容易犯困,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很难得到提高。这与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目标相悖。这种以听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尤其缺少与老师的课堂沟通交流,使得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死气沉沉,极易使学生产生听课的疲惫感等。此外,学生在历史考试的复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死记硬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二、合理引入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就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历史课程设置而言,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均开设有历史课程,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历史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由此,也就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突出其故事性与趣味性原则。寓教于乐,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增加历史学习的故事性与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伴随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初中历史老师实现课堂教学的故事性与趣味性提供了可能。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搜集并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抓住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开展教学。比如,在导入新课可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学习关于现代史部分中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课程时,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可以在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家里保留的各个不同时段的材料在课堂之上展示,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寓教于乐,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把握课堂

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环节着手,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能否做好课堂笔记,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虽然初中阶段历史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从事件的重要程度、考试的要求及学生掌握事件的难度等多个方面来考虑,依然需要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记忆,其中做好课堂笔记就为学生区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重要程度等做好了准备。同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好笔记,也为学生课后有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奠定了基础。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对做笔记引起重视,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机械的听教师讲解知识点,并没有及时有效的做笔记,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历史教材没有任何标注,结果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变得毫无方向,自然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鉴于做好历史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做笔记,必要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醒学生做笔记。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2

一、初中历史创新教学定位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创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也一样。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相应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自身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等进行提升,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历史创新性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创造史,并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创新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促使学生树立创新目标,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原则创新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历史创新性教学的实现,需要历史教师对教学原则等进行创新,使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向多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初中历史教学原则创新的内容是指历史的发展是纵向的,历史之间的联系是极为紧密的,而同时期的文化、经济等是处于横向发展状态,且历史的发展也是对因果关系的最好体现。比如,世界发展史和中国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等。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原则进行创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真正了解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而初中历史教师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多方位、多层次的方式开展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农民战争是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的最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封建社会存在不平等制度,各个封建王朝都曾经爆发过农民战争。而笔者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与之相关的内容,在讲解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这一内容时,往往是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作为主要讲解内容,并将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以及意义作为重点知识进行分析,以使学生能够通过笔者的讲解真正认识到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还真正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在讲解完该内容后,笔者会鼓励学生自主对造成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进行多角度分析,以便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初中历史教学原则创新的实现,要求教师需要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便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行强化。

三、初中历史教学的理念创新

当前学校教育一直是处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尽管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部门也在倡导素质教育,但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一直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然而,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都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培育,以使学生的自身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观念,并在历史教学中提倡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便学生的实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确保初中历史教学能够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在讲解华盛顿会议的相关内容时,历史教师可以先对历史教材上的内容和评价进行讲解,如,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并针对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不利影响等问题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历史教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华盛顿会议进行两种不同的评价,对华盛顿会议进行分析,并分析造成两种不同评价出现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如,分析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如何能取得外交胜利。最后,历史教师可以综合分析这一知识点,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3

一、贴近现实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等观点,的确,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历史课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明特色,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科本身就要求课堂教学过程要充满生活味道。例如,学习《文艺复兴》一课之前,笔者先出示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的图片,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海宝”,笔者问海宝的形状像什么,这体现了世博会创办的什么理念,你们能举几个体现这种理念的例子吗?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是人形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随后学生举出了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温总理说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的话,还想到了免除农民农业税和“两免一补”,等等。笔者再问:“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起源于哪一事件的什么思想?”从而把以人为本同人文思想相联系,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也容易理解其内容。

二、妙用历史漫画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学科,漫画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又蕴涵哲理,深受初中生喜爱,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漫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中领悟真谛,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内战的爆发》这课时,以华君武先生作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磨好刀再杀》作为新课导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漫画,提出思考性问题:图中的人物是谁?他正在干什么?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导入新课:1945年,付出巨大代价的中国人民强烈要求民主和平,但政府却逆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志而动。图中的人物便是,他一边高举“和平方案”的盾牌,一边马不停蹄地在磨石上打磨他缺口累累的屠刀的场景,这是典型的挂“和平”之羊头,卖“内战”之狗肉。漫画廖廖数笔,揭穿了抗战后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今天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是如何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伎俩,并把中国人民重新拖入内战深渊的。

三、巧用历史诗词

诗词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诗词常常寓意深刻,给人启迪,令人深思。把诗词中与历史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会使人耳目一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领袖自投身革命以来,写了大量壮美的诗篇,这些诗篇如史诗般与近现代历史相关联着的,如《西江月・秋收起义》与秋收起义,《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与长征,《沁园春・雪》与重庆谈判,《七律・人民占领南京》与渡江战役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多用诗词,做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只有这样,才能使陈年老酒般的历史鲜活起来,才能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成精神酿蜜的百花园、思考的磁场和陶冶情操的音乐晚会。

四、进行文史结合

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注意文史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语文的兴趣。如在教学“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中,让学生阅读了小字内容后,问:“小字内容里有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典故就在这里,谁知道?”生:“破釜沉舟。”师:“是什么意思?”生:“釜是古代行军用的锅,舟就是船,他的意思是大破锅凿沉船。”师:“引申意思为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五、创新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其运用技能技巧解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根据这一要求,笔者在平时的作业与测验设计中,作了这样一些尝试:一是作业测验的形式多样化。可笔做、口做,还可自己动手做一做。特别是口做,某些阐述题可在课堂上请学生口做,大家讨论补充,然后再找代表有条理地阐述,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学起来又轻松。二是题型多样化。除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外,还设置了历史猜谜、猜图、巧连线与追根溯源、走进时光遂道等生动、活泼的题型。三是命题多样化。在作业与测验中尝试采用自主命题法,可请一部分学生命题,教师补充;也可老师命80%的题,学生命20%的题。实践证明,让学生充当老师,自己命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4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93-01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给初中生学习历史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初中历史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使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取得理想的成绩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历史课堂上善用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情感因素等,将学生引入预先设定的模拟化的历史场景中去,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模拟化的情境中,给予学生氛围体验、态度体验和情感体验,使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实现学生心理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在此,笔者从创设表演情境、语言情境、历史情境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设表演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演机会,为其创设贴切的表演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创设表演情境,历史角色的设置是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进入历史角色或者扮演历史角色,能使学生对历史人物产生亲切感,加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表演情境。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材中的《土地革命》时,笔者发现,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不准确。于是,笔者创设了表演情境,自己扮演的领导角色,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地主、贫困农民和反动派等角色,现场模拟与有关的各种历史场景(如地主剥削农民时的场景,农民分得土地时的场景等)。这样教学,把历史事件与历史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土地斗争的复杂性有了亲身体验,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其实,学生的表演活动就是其内心深处对历史知识的一种还原,这种能力不仅仅是表演能力,更是历史学习能力。

二、创设语言情境,渲染课堂气氛

生动的语言表达、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是历史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实现情感的传递,使学生产生认同和情感共鸣。教师语言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能够更好地渲染课堂气氛,提高知识的感知效应,这与教育心理学中的语言感染力原理如出一辙。

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可以更好地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引发师生的情感共鸣。这种语言情境的创设较为适合应用于对革命题材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实践中。例如,在提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家秋瑾时,笔者播放低沉的背景音乐,而后充满感情地说:“她有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背景,她有着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她也有着一条宽广、平坦的人生道路。然而,为了民主革命,为了追求真理,更是为了给灾难重重的中华大地寻找一丝生机,她毅然抛弃了温暖与安逸,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随着笔者语调和节奏的不断变化,学生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灾难深重的时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女革命家的伟大。这种语言情境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历史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情境教学因自身的教学优势,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创设历史情境是其中的代表。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将历史尽可能真实、生动地还原、再现出来,这种时空交错的环境营造具有多元感官刺激作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材中的《红军长征》时,笔者通过播放《长征》电影片段、播放以长征为主题的歌曲、展示与长征有关的历史文物资料,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讲解,打造了一个立体化历史情境时空,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5

关键词:明目的教方法讲好课树形象

虽然我们常常说“教无定法”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方法,一定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初中历史一向被学生轻视,因此课堂组织教学的任务显得特别重要。本人在这里浅谈一点初中历史组织课堂教学的认识。

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才会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组织教学也就会顺利得多。

1、要使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及精神文明程度,并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要使学生明白:学习可以使自己胸襟宽广,目光远大。通过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自己的智力与能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历史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3、要使学生明白:学习历史是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人大都是饱读史书。作为一名初中生,要想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不学历史是不行的。

同时,要求学生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要向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那样重视、用心,而不能还是老眼光看问题:认为历史是副科,学不学好无所谓。要让学生知道历史和其它学科一样重要,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

二、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学习历史和学习其他的学科一样,必须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好历史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要做好作业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笔记。历史课必须要做好笔记,笔记不必记在笔记本上,只在书的相应的位置做好批注即可。同时记笔记时要学会缩写,以免耽误时间。怎样缩写,学生可以自己做主,只要自己能明白就可以,比如:“社会主义”可缩写成“社义”,“中国古代史”可缩写成“中古史”等等。

2、划好记号。要学好历史必须要在书中划好记号,而且记号一定要用不同的符号来标记,不能都是“――”,除了“――”,还有“=、、、、Ⅱ”等。只有用不同记号标记,才能发挥划记号的作用,否则记号就是白划,起不到多大作用。比如:关键的字、词最好用“()、、”来标记.如果是一段话,最好用“Ⅱ”来标记,在一段话的开始和结束处划上“Ⅱ”,这样看上去一目了然,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3、明确要记忆的内容。课堂上学生一定要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务必要记忆的,毕竟学生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如果学生不知道哪些该记忆,那么他们就会面面俱到,结果什么都没记住,考试时就会束手无策。

三、备好课,讲好课

备好课,讲好课是顺利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因为教师备课扎实,课堂讲授引人入胜,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秩序就会安定,课堂气氛就会和谐、热烈。反之,教师备课不认真,课讲得乱七八糟,学生当然不愿听,坐不住,也就没有收获。

在“备好课,讲好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讲课时就要注意运用故事性讲述法。所谓故事性讲述,就是通过有头有尾、有情节、有场面的具体描述,使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鲜明生动起来,给学生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它既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起生动具体的意象,形成正确鲜明的历史表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法,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切不可随心所欲,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使学生听了一堂、乐了一堂,结果却一无所获。

要避免这一点,在备课时就要有计划、有目的斟酌选择。所要讲述的历史故事首先必须具有典型性。即能够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服务,并有利于贯彻落实教学目的。还要注意科学性,即所讲述的历史故事必须有正确的出处,那些民间传说、艺术作品的虚构部分都不能作为历史课堂讲授的内容。在保证这两个前提的情况下,还要尽可能照顾到趣味性。

2、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初中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段,思维异常活跃,遇事爱问“是什么”?“为什么”?,以前,他们对自然现象有较大兴趣,这时则开始对生活道路、人生真谛、社会发展等社会现象抱有探索态度了。他们希望能找到有关上述问题的最佳答案。而在这方面历史学科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历史教师应根据初中生好探索的心理和历史知识“过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特点,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结合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目的教育,运用“鉴古喻今”和“观今察古”的方法,既能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内在渊源关系上探索人生真谛和社会发展规律,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学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配合历史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所谓“鉴古喻今”,就是以历史的经验教训作为认识当今社会的借鉴;以历史上优秀代表人物的英雄行为、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我们当今做人的借鉴。

所谓“观今察古”,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去认识历史上与之相似的现象或事件,再通过对其理解,来加深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认识。

运用这两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受到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历史学科不仅广阔无垠,而且丰富多彩,富有现实性,学史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四、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一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如何,或者说对学生是否具有权威性,对于组织课堂教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初中学生崇拜英雄,在他们心中有意无意地都在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偶像”。所以,初中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努力塑造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当然,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和思想素质,用自己的学识和人品使学生口服心服,这是最重要的、自不待言。本人在这里着重谈一下平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上课时不要穿奇装异服,不要留怪发型,女同志不要浓妆艳抹。应作到朴素、大方、整洁。否则,会有损于自身形象。

2、课堂上和工作方面要严肃,要讲一点师道尊严。上课学生要起立,上课前学生要擦黑板,不能迁就。讲课、提问、检查督促及批改作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教学语言要有一点幽默感,但决不能流于庸俗随便,不能开有伤大雅的玩笑。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6

关键词:网络资源;历史教学;应用方法

G633.51

一、网络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很多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均为“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他们只是一味的向学生去灌输知识而不去考虑学生本身的接受程度学习意愿,长此以往,原本可以内容丰富的历史课堂就会变得愈发枯燥琐碎,十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期待感,根据授课内容来选择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资料,让学生听觉与视觉等感官神经得到多重刺激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历史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验证明,由于初中阶段中的学生无论是在心理还是思想上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他们很难在课堂中将那些相对深奥和抽象的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历史课程产生模棱两可的学习状态,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网络资源的加入就可以将那些抽象化的知识通过直观的视频画面、动画、图片等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深入融合剧情的同时加深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教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课程时,其中涉及了我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辽海、淞沪以及徐州这“三大战役”,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时很容易将这三大战役的地点、主要参与者、发生时间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混淆。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三大战役》精彩视频片段的方式来让学生去直观的感受不同战役的不同环境与历史情怀[1]。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的一段历史,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都开始将授课重点和教育重心放到了对学生情感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培养上。笔者认为,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就好比是学生情感成熟期的一个过渡平台,而网络资源的加入就是让学生原本懵懂的情感能力变得具体化的催化剂。

例如在初中一年级所教授的是中国历史,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在其中穿插一些例如“唐三彩”、“造纸术”、“火药术”以及“四羊方尊”等主题纪录片,让学生跨越时代去追随古时的中国是何等的聪颖富饶,从根本上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初中二年级后,历史课程开始教授我国那段灰色的屈辱现代史,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以及《南京大屠杀》等抗日战争影片的方式来让学生直面看到那段属于所有华夏儿女的屈辱历史,进而让他们对献身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烈士们报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刻的缅怀[2]。

(四)调整老师的教学方式

选择或者自行剪辑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段,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学生观看影视片段的同时,由老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学习一些事件、事件、意义、作用、性质等可以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行复述。在观看完影视片段后,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样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分析史料能力,将历史讲解与观看影视片段结合,可以使其中的人物变得具象化,学生也可全方面,多角度的理解历史知识。

二、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将网络资料带入到初中历史课堂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此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虽然得到了全国各地初中历史历史教师的高度认可,但是却也不可避免的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基于此,笔者针对如何正确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的注意事项进行如下总结。

(一)注重讲解与直观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网络资源的最大好处即为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抽象化的历史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各个时期中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直观的真正价值并非是让学生单纯的看,而是要让学生带有学习目的性的去看。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很多历史教师只是象征性的向学生去看一段网络资料,而并没有对资料内容展开详细且系统的讲解,因此就会让学生在观看过后仍然一头雾水,根本无法将网络资源与所学的课堂内容完整的结合到一起。为此,历史历史教师在日后的授课过程中要学会在网络资料中穿插自己的讲解内容,让学生在一边观看的过程中一边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从而让他们可以更加顺利的将网络资料与所学内容联系到一起,进而达到加深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最终目的[3]。

(二)避免出现对历史网络资料的滥用现象

毋庸置疑的是,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网络资料只是一种辅助类型的教学手段,它本身并不具备代替历史教学内容的资格和水平。为此,历史教师绝不能够盲目的在历史教学中去引入各种类型的网络Y源,将历史课堂变成一场不伦不类的“历史影片大杂烩”。在日后的授课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课堂主体来确定网络资料的引入方式、引入时长等,切记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知识“直观性”而过多的引入网络资源,从而达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网络资源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丰富多彩且灵活有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一定会在历史网络资源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进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薛磊.网络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1):91-94.

[2]刘大忠,邵东东.网络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J].考试周刊,2010(45):155-156.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7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教学结构到教学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改革真正实施起来问题有很多,最明显的莫过于在新课改的新壶里装旧酒,使得新课改在很多地区成了一句空口号,空理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了响应新课改,切实进行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探讨

推行新课改是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教育取得进步的必由之路。我国在课程改革这条道路上已经探索,践行了很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于初中历史学科而言,新课改对其的影响是明显而且积极的。新课改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提出合理的要求,科学的方法。围绕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现代化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但是,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法的落后

教学方法体现老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落后正说明初中历史教师的观念难于转变,素养难于提升,方法难于更新。新课改背景下,很多老师都坦言力不从心,即使心向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也难免旧模式,老方法教学。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大致为老师讲授知识点,学生做笔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以及学生记忆知识点。这种模式的课堂主体是老师,授课方法偏于死板,注重记忆。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甚至对于新课改的进程还起到阻碍的作用。

2.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僵化

初中历史的内容涉及中国上下五千年以及国外自文艺复兴、大航海以来的三四百年历史。内容十分庞杂,时间,地域跨度很大。基于初中历史对于学生的有限要求以及科学系统的归类,初中历史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明了的。之所以说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僵化,即在于说明历史观的僵化。每一本教材编制成后便具有落后性。平心而论,我国初中历史教材的改革力度还太小,很多官方已经认可,接受的历史观在教材中仍然得不到反应。从小接受普世价值教育的初中生对此难免有些抵触情绪。

3.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难于调动

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对历史是很感兴趣的,他们乐于听历史故事,愿意系统学习国内外的历史。但是,为什么授课老师反应有许多的学生对历史这一学科不感兴趣呢?笔者总结为:学生对历史本身感兴趣,学生对历史的授课模式,讲课方法不感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以应试为目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灌输,强调学生背诵。初中的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中国上下五千年,也涉及国外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多年的历史,内容庞杂。如果教学模式不科学,教学方法落后,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当前初中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难于调动的原因。

二、新课改的相关要求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和国家政府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目的是要革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使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标志着我国正式向素质教育迈进。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主要涉及六个方面,分别是:(1)教学目标方面。放弃应试教育,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2)课程结构方面。不同功能价值的学科均衡发展,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3)课程内容方面。增强知识内容的灵活性,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材要与时俱进;(4)教学开展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课堂效率;(5)教学评价方面。开展多元的评价方式,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能力特高;(6)教学管理方面。开展管理主体丰富多元化,推进教育灵活开展。

三、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

基于新课改的相关要求,立足于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以及当前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条以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改进初中历史的教学模式。

1.加强初中历史老师的综合素养

全面提升初中历史老师的综合素养,加强初中历史队伍的建设。笔者认为只有提高初中历史老师的综合素养,强化初中历史学科的师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扭转为新课改要求下的新模式。关于大学的建设,著名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之学在于有大师也。同样,初中教学的核心也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关于初中历史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笔者有如下意见:(1)对初中历史学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加强相关内容的教育,使其学习新课改精神,优化教学方法;(2)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准入门槛,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3)师范类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提高初中历史类师范生的历史学养,培养其现代化的教育理念;(4)初中校方应加强历史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认真学习新课改对于历史学科的影响。

2.尊重初中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响应新课改“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口号,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之上,老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发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老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以及兴趣寡淡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提高班级整体成绩为目的。

3.突出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新课改的理念在于方法先进、科学。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历史本身并不枯燥乏味,枯燥乏味的是历史教学方法本身。那些一味抱怨学生缺乏学习历史兴趣的老师应该深刻反思问题的源头。同样的历史内容,为什么袁腾飞老师就可以讲得风生水起,学生兴趣盎然,而我们就不能够呢?所以,我们要突出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关于突出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首先,校方要充分重视教学方法,鼓励老师多交流,多学习,优化教学方法。将老师的教学方法作为对其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次,老师自身应该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精神,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及个人的授课经验,不断地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方法;最后,学校应该出台实质性的奖励政策从而充分调动老师响应新课改的积极性。

4.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

初中历史教学的另一关键在于教学氛围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合适的课堂氛围也是新课改的题中之意。关于如何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笔者有如下几点经验之谈:(1)首先,初中的历史老师要充分备课,对所要讲授的内容烂熟于胸,在课堂上可以随心所欲,侃侃而谈,提前为学生做足知识铺垫;(2)老师要引导学生适当预习,如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背景,影响以及意义;(3)在讲课方法上,要多元化。具体而言,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准备丰富的教学用具,利用丰富的教学设备;(4)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之上可以鼓励学生将历史内容编排成话剧等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提高学生在课堂之上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真正为学生减负的目的。此外,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调动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应该立足于初中历史学科的本身特点,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多元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从而圆满地完成初中历史的教学任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老师要善于发现和重视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开展改善优化工作,实现全面培养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教学目标。

作者:周长喜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匡庄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8

一、精彩导入,诱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设计一段好的导语,对上好一堂历史课是非常重要的,精心设计导语是历史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作为历史课教师只要高度重视并利用学生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的导语,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得学生情绪高涨,从而有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设置悬念”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此外,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用“讲故事”导入法和“歌曲”导入法。例如,在讲《难忘九一八》一节时,就播放了歌曲《松花江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语言感染,触发兴趣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应掌握高超的语言艺术,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讲述,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兴趣盎然。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笔者结合邓世昌的豪言壮语,不失时机地把“太阳犬”典型事例加进去。“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敌人先锋舰‘吉野号’撞去,不幸邓世昌的‘致远舰’被敌人的鱼雷击中,邓世昌被抛入大海中,他的‘太阳犬’游过来叼住邓世昌的衣领。他回首看了看快要沉没的军舰,十分痛心,随手按住‘太阳犬’的脖子,将‘太阳犬’溺死,自己壮烈殉国。”讲到高昂处提高声调,加快节奏,讲到悲壮处,降低声调,放慢节奏,使学生听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学生听后群情激奋,既被爱国官兵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又对清政府的腐败切齿痛恨。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被点燃,也触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创设情境,以情引趣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学起来觉得枯燥、乏味,不宜接受,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教师若能根绝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地把多媒体运用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可以再现历史,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新颖直接的教学课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和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事件,带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情景交融的世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让学生看邓世昌和黄海大战的幻灯片;讲“三大战役”时,给学生放《陕北的好江南》录音歌曲等。这样,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历史场景、事件、和人物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鲜活的记忆。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将多媒体课件引进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在课堂上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

四、变史实为故事,激发兴趣

初中生对历史小故事很感兴趣,因此,针对所讲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选用一些小故事,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授人教版《秦王扫六合》的时候,笔者会给学生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以此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他章节中还有很多历史成语典故,笔者在新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成语典故,经常把这些成语故事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海战》这一课时,为了增加趣味性,突出重点,笔者便给学生讲了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适时加强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五、历史与现实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活动课作为教学内容出现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其活动课具有主体性、实践性、操作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活动课在历史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等技能,创新化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活动课的内容结构最主要的功能是向师生提供活动课程序的指导,给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供帮助,让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也能形成自己严谨的研究结构,既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又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即使历史活动课有很强的自主性,内容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环。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借以来丰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

一、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初中历史作为文科教学科目,其内容形式决定了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开展形式为交流或者研讨。而所谓的交流研讨指的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发表自己的意见、间接等,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主动认知、掌握的活动教学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需要教师注意的是:第一,活动主题的设置要有价值意义;第二,给予学生自,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我,倡导他们的求异思维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历史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变着花样来开展活动课,以新鲜的事物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以座谈会的形式来谈论“秦始皇的功过”、“洋务运动的成败”等历史内容,让学生敞开的谈自己的独特见解;以研讨会的形式来对“商鞅变法措施”进行讨论、总结,同时延伸范畴,让学生以多元化的角度来分析,借以来使得学生的研讨呈现出自然状态;以辩论会的形式来辩证“开元盛世”教学内容中唐玄宗的功过等等。以交流、探讨的形式开展活动课,借以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寻找知识等等,帮助学生形成关注问题、分析问题的主动行为习惯。

二、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手实践能力是新课改较为重视的技能之一。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离学生现在的生活很远,在活动课上学生很难打起学生历史知识的精神,觉得枯燥无味,鉴于此,笔者则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课上来,亲自体验历史情境、内容等等,如: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一些历史手工制作,诸如:古代劳动工具、古代货币、古代青铜器、古代人物画像等等,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在开展动手实践的同时,延伸教学范畴,灵活把握机会,让学生运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小制作或者小发明,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如:在学习“宋元——古代科技高度发展”教学内容时,笔者开展制作陶活字的实践活动,学生则通过网络、书籍、字帖等多个途径收集相关的信息,主动的深入挖掘历史知识,增强了自身学习的动力,推动了初中历史活动课的持续发展。

三、开展表演活动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初中生正处于青春过渡期,还存在着好奇、表现欲望强等特点,而理性思维处于发展的萌芽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开展一些肢体动作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将初中历史活动课内容转化一个形式,以表演的形式来开展活动。即:首先,出示编排的教学内容主题;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收集资料;再次,小组进行表演;最后,师生共同评价、总结。这样,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开展活动不仅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收集、学习历史知识,也有助于学生自我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对于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提升功能。如:在学习“两汉与匈奴的和战”教学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将教学内容改变成为历史剧进行表演,学生则通过收集信息,开始分配角色,有:时间老人、单于、匈奴大臣、匈奴士兵、汉皇帝刘邦、汉朝将相、汉朝的传令兵等,以话剧的形式将两汉与匈奴400多年的和与战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表演结束后,教师趁势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总结两汉与匈奴和与战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最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即:你是如何看待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的?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生成理性知识。

初中历史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性内容,他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思维等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从而来开阔自我知识的视野、拓展知识面,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升华其全面素养。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不断探究活动课开展的新方式、新途径,进而以多元化的教学形态来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活动课中所提示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密切联系时代的热点问题,并注意到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侧重内容的拓展更趋于理性,更注重内容本身,与初中的活动课有所区别。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课时的增加和活动内容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合作交往的意识和精神,并获得探究历史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的教学随笔篇1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22-04

随着历史教学研究的深入,学界越来越重视初中与高中教学的区别与衔接问题。许多专家和教师都主张,初中历史课要“讲故事”。对此,笔者深以为是。现行初中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了“举行历史故事会”的要求。但是,课堂教学讲故事,与课余举办故事会有所不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讲故事,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究的大课题。从笔者的听课经验来看,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都感觉历史故事好讲,但结果是能够把历史故事讲好的并不多。究其主因,历史故事的主题设计是关键。

关于历史故事主题设计的要求,台湾历史教育学家张元先生认为,历史故事不仅应当有趣,而且要有深度,把历史故事作为认识历史的例证,讲出有“深度趣味”的历史故事。无独有偶,时宗本先生也认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把握历史故事的深刻主题。例如,时老师在讲《文艺复兴》一课时,从“人文主义”的故事主题出发,讲了《神曲》《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一连串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详实或简略,但都是紧扣“人”这一故事主题的。前贤们有关历史故事主题设计的精辟论述是我们搞好历史故事教学的重要参考。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的初中历史故事教学的主题设计还存在着“浅层求趣”甚或“偏颇求趣”的倾向。以初中历史课“秦王扫六合”为例,许多教师相沿成习地把秦始皇故事的主题简单定位于“暴虐”,既不清楚秦始皇“暴虐”历史形象的来历,也无视史学界有关秦始皇的一些正面史实和观点,从而陷入“偏颇求趣”的窠臼。

为了有助于历史教师讲出有“深度趣味”的秦始皇故事,笔者梳理了秦始皇“暴虐”历史形象的流变脉络,提供了秦始皇的一些正面史实和观点,分析了其“暴虐”性格与人生经历特别是与帝王专制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秦始皇。

一、秦始皇的“暴虐”历史形象背后包含着后世不断累加的虚增成分,也隐含着儒学内部的正统之争。

长久以来,秦始皇的“暴君”形象根深蒂固。其间,尽管也有对秦始皇的正面之论,但很快就会被“暴君”强音所吞没。因此,许多教师把秦始皇故事的主题定位于“暴虐”是符合学界传统主流观点的,但他们对秦始皇“暴虐”形象的理解却有表面化和绝对化之嫌。

根据胜朝史观的理论,当朝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些史书往往会站在本朝的立场去批判前朝,一般会把前朝的忠臣当成本朝的逆臣。这样,作为秦朝最高统治者的秦始皇,自然就会成为代秦而起的汉朝学者批判的主要对象,贬损、歪曲乃至丑化都在所难免。因此,古代史学理论家刘知几、郑樵、章学诚等早已指出其偏颇。又据著名“古史辨”派大师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观点,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据此,笔者认为,历史时间拉得越长,虚增在秦始皇身上的“暴虐”成分就会越多,以至于今人还会出现对于秦始皇“暴虐”的简单化和绝对化的理解。

那么,秦始皇的“暴虐”历史形象又是如何被塑造、定型乃至扩大的呢?

简言之,以汉初贾谊为代表的儒生们塑造了秦始皇的“暴君”历史形象,经司马迁父子采入《史记》而盖棺论定,后经杜牧等文学家的夸大宣扬而扩大。

秦末之时,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称秦始皇为“上”,也就是今上、皇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引自《史记・陈涉世家》)西汉高祖时,以陆贾为代表的儒生批秦时的主要对象是秦二世。(“秦二世尚刑而亡”,引自《新语・道基》)西汉文帝时,以贾谊为代表的儒生们就把批判的主要目标转向了秦始皇,从而奠定了后世秦始皇“暴虐”之原型。贾谊在《新书・过秦论》中全面而系统地批判曰:“秦王怀贪敝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司马迁父子作为汉朝官员,扬汉抑秦乃情理之中,不但把贾谊之论采入《史记》,还以“太史公曰”的史论形式予秦始皇以否定性评价。由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后世的信史地位,秦始皇的“暴虐“历史形象也就成为传统史学的主流观点。及至后世,经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等文学名篇的宣扬,秦始皇“暴虐”历史形象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看来,贾谊是秦始皇“暴虐”历史形象的始作俑者。那么,贾谊的动机安在?概言之,贾谊是为了在汉初儒学内部派别纷争取正统地位而有意为之。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自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儒学分裂为派别(“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引自《韩非子・显学》),它们为争正统而相互攻击。其间,儒学发展的两条途径日益清晰:一条以齐学为代表,吸收了阴阳五行之说和道学主张,走的是“形而上”之路;一条以荀子后学韩非、李斯为代表,吸收了管仲、商鞅、申不害的法、术、势观点,形成了法治思想体系。此时,韩非并未自称法家,其思想基石仍不出儒学范围。例如,韩非称孔子为“圣人”。对此,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先秦和秦代并不存在“法家学派”。任继愈先生在《先秦哲学无“六家”――读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也认为,先秦并没有所谓六家学派的存在。那么“法家学派”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如前所述,儒学内部存在着齐学与荀子后学的争斗。及至汉初,齐学信徒曹参任丞相,利用政治权力拉抬齐学,压制韩非学说,其具体做法就是把速亡的暴秦与韩非学派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突出《韩非子》之法、术特征,大肆渲染其镇压儒生的劣迹,目的是把韩非学派从儒学法统中清除出去。这样,《韩非子》的内容不断被增删,逐步背离了儒学的基本立场。司马谈依据增删后的《韩非子》内容来命名法家学派,撰成《论六家要旨》。及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儒学分支齐学的官学化,也人为制造了暴秦与法家学派的一体化。

二、秦始皇的“暴虐”历史形象包含有天性的成分,但更是其加强专制一统的政治需要。

许多教师在秦始皇“暴虐”的主题之下,具体设计了长相之暴、复仇之暴、狐疑之暴、惩谣之暴、刑罚之暴、滥用民力之暴、焚书坑儒之暴等等小故事,环环相扣,贯穿了秦始皇人生历程的各个主要阶段,给笔者留下的鲜明印象是:秦始皇乃天生的暴人和彻头彻尾的暴君,这有点“性格决定命运”的宿命味道。

笔者不否认人的遗传素质,但若只停留于此,未免流于表面化。据笔者理解,教师们所讲的秦始皇“暴虐”故事,除了焚书坑儒之外,其它的故事都有简单附会秦始皇“暴虐”天性之嫌。关于秦始皇的长相之暴,明显带有“以貌取人”的迷信导向。而且,把秦始皇的暴相简单地归于《史记》是不严谨的。实际上,这是司马迁转述尉缭之言,至于尉缭的话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完全可以存疑,这才是求真的史学态度。翻检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秦始皇画像,他相貌堂堂,既不丑也不暴。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凯教授介绍,此张仪表堂堂的秦始皇像是现代人根据唐朝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开国帝王画像模式而推演出来的。这表明,有关秦始皇的长相,史学界尚有不同的看法,恐怕难有定论。笔者不反对教师描绘秦始皇的长相,但要明确告诉学生其版本依据,免得学生误以一家之言为历史真相。

至于秦始皇其他“暴虐”故事的成因,教师们挖掘得并不深刻,容易把学生向秦始皇的天性方向误导。实际上,除了天性因素,还与其未亲政以前的特殊经历有关,更与其亲政以后加强专制一统的政治需要有直接的关联。其中,焚书坑儒之暴颇具代表性。但是,后世学者以及教师们对此的理解有许多不严谨之处。

史学界一般认为,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禁毁儒学、加强思想专制之举。受此影响,教师们认为,焚书就是“烧书”,坑儒就是“坑杀儒生”。对此,笔者认为有笼统夸大之嫌。关于焚书,导火线是博士淳于越当众非议朝廷的郡县制政策,公开与政府唱反调,扰乱舆论,造成思想混乱。深层历史原因则在于,自战国以来,在尚贤风潮下,士人所养成的随意批评政府的游学风气。对于六国的这种浮薄风气,荀子曾经予以批评,并称赞秦国的民风顺从。荀子的弟子韩非也推崇秦国的质朴耕战之风,并指出:“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安得无乱乎?”李斯深受荀子与韩非思想的影响,他并不反对儒学,而是反对儒学内部不合时宜之论,随意批评政府之风。于是,李斯向秦始皇建议:“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令出一”,除官方博士馆外,禁止民间私自收藏和传习《诗》《书》等书籍,禁止借学问批评政府,倡导学习国家的法令政策。对此,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指出,皇家藏书即博士馆藏书没有焚毁。关于坑儒,秦始皇主要针对的是欺骗他的一小撮方士,也牵扯了少数儒生,说坑儒就是“坑杀儒生”显然是望文生义,把它与禁绝儒学联系起来更是主观臆断。实际上,焚书坑儒的实质并非禁绝儒学,而是以政府的法令政策来控制舆论,统一思想,以求政治稳定。在这里,我们要把政治思想问题与学术文化问题区别开来。翻检史料,笔者发现,焚书坑儒之后,儒学仍在传习,只不过政府提倡的是官方途径,禁止民间途径,而官方途径是通过官方博士馆来专门传习的。证据有三:第一,在焚书坑儒之后,秦朝的博士制度没有废弃。在博士制度下,儒学与许多其他学说一样,仍然设立博士,只是这些博士儒生逐渐蜕变成了秦朝文化的装饰品,《史记・叔孙通列传》就有“(秦)二世诏博士诸儒生问曰”,“博士儒生三十余人前曰”的记载。第二,纵观秦始皇在焚书坑儒前后到各地巡狩刻石的文字内容,以儒学家庭伦理为基调的宣传导向并没有发生变化。例如,焚书坑儒之前,秦始皇二十八年的琅琊刻石有“合同父子”“圣智仁义”的语句;焚书坑儒之后,秦始皇三十七年祭祀儒学圣人舜和禹,所立会稽刻石也强调“德”“义”等儒家品格。第三,汉武帝的思想专制要远甚于秦始皇,秦始皇为诸子百家中的许多学派设立博士,而汉武帝只为儒学一家设立博士。总之,笔者认为,焚书坑儒的目的是政府控制舆论,给它扣一个“思想专制”的帽子有点大。

三、秦始皇的历史行为的确有“暴虐”的一面,但也有善于纳谏、用人、勇于改过和决断果敢的一面。

秦始皇的确有“暴虐”的历史行为,但是,“暴虐”是否就是秦始皇历史行为的全部呢?历史史实表明,秦始皇也有历史的多重面相。下面略举几例。

1.纳李斯建议,撤销逐客令。战国之时,列国竞争,各国招贤纳士,客卿活跃,养士制风行,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就曾大批豢养他国的门客,楚国人李斯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公元前237年,因韩国使郑国间秦,年轻气盛的秦王嬴政一怒之下下达了逐客令,秦国开始大规模地搜索、驱逐客籍人,这将意味着秦国人才的巨大流失。时为客卿的李斯,在离开秦国的途中,上《谏逐客书》,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李斯的批评不可谓不犀利,但生性暴躁的嬴政还是收回了成命,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失策。

2.廷议分封与郡县之利弊,采取郡县制之正确决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君主专制制度,但是,教师容易对此进行绝对化的理解,似乎古代君主的权力是无限的,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这种看法可能在有“暴君”之名的秦始皇身上表现得更加典型,其实,这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秦朝的廷议制度就是限制皇权的因素之一。秦朝的廷议制度有两大来源因素:一是西戎氏族部落原始民主制的遗风,二是周朝制度中的“大询于众庶之法”。这样,秦朝在进行重大政事决策之前,一般都会先履行群臣参议程序。在秦始皇主持的分封与郡县孰优孰劣的廷议上,他充分听取了两派的不同意见,既没有事先定调,也没有秋后算账,既没有盲从多数,也没有忽视少数。最后,秦始皇经过比较权衡,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置诸侯不便”。开明的政治决策带来了地方郡县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承袭,“历代都行秦政法”所言不虚。

3.不拘国籍,唯才是举,用人不疑。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与制度创新,离不开一大批杰出人才的辅助,李斯、王翦、尉缭、蒙恬等群星闪耀。其中,李斯是楚国人,尉缭是大梁人,蒙恬的父亲也是自齐入秦。他们虽非秦人,但秦始皇用人不疑,皆能与之相始终。其中,秦始皇与李斯君臣共事长达三十年,其间,让秦始皇颜面扫尽的吕不韦一案也没有牵扯到门客李斯。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尉缭,他以贿赂反间他国,颇得嬴政礼遇。但是,尉缭并不买账,私下对嬴政为人颇有微词,不辞而别又被秦国抓回,然嬴政没有将其下狱,而是执意挽留,还任命其为秦国太尉。此外,韩国派水利专家郑国来反间秦国,欲以浩大的水利工程郑国渠来拖垮秦国,事败之后,嬴政没有处死郑国,而是让他继续修建郑国渠。高渐离协助荆轲刺杀嬴政,结果,荆轲被杀,高渐离流亡民间,嬴政惜其才,赦免其罪,任命为宫廷乐师,足见秦始皇的容才、用才之量。

4.勇于改过,决策果断。前述撤回逐客令,乃嬴政改过之显例。此外,攻打楚国时,嬴政曾经误用年轻气盛的李信,导致战败,嬴政随即改过,任用王翦,攻楚成功。后来,嬴政重新启用李信攻打燕国,取得成功。

对于秦始皇的正面历史行为,历代学者曾经予以积极评价。桑弘羊称赞秦始皇的统一功绩“功如丘山,名传后世”;李白吟诵出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千古名句;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肯定秦始皇置郡县能够“摄制四海”;李贽誉美秦始皇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