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十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十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54:29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1

关键词:学习;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近两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运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再结合本人多年的保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这个道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幼儿教师和家长现在要做的不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而是要教会幼儿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那么,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我们又如何来完成《指南》中所提到的关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目标呢?下面是笔者在学习和运用《指南》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要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只靠说教和示范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的,我们必须要让幼儿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例如,教会幼儿自己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这些简单的生活技能。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要让他们一下子学会并能独立完成这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为了能很快地让幼儿掌握这些日常的生活自理技能,我就从小班开始,动员家长配合教师给小朋友每人做了一些布条,并在布条的一头做上扣眼,另一头钉上扣子。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让幼儿玩我创编的游戏“比赛扣纽扣”“布条接龙”“布条变变变”等。在不知不觉间,幼儿就熟练地掌握了扣纽扣的窍门,这样小朋友自己穿衣服就不成问题了。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系鞋带也是一件不易完成的事情,虽然在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并给幼儿亲自示范、讲解如何系鞋带,但是在家里这些事情往往是由家长包办代替的,理由是嫌幼儿做得太慢。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幼儿很快地学会系鞋带呢?我就让幼儿玩“给布娃娃系蝴蝶结”“开交”(就是两个小朋友一起玩一个大线圈,一个小朋友用线圈交成一个图形,让另一个小朋友再把线圈变成另一个图形的同时,将毛线绳绕到自己手上,就这样两人反复玩毛线圈)的游戏,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到了中班或大班,大部分幼儿都可以很熟练地系鞋带了。

二、充分利用绘本培养幼儿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绘本的内在价值,不仅仅只是让幼儿进行看图说话。首先,就绘本上的绘图来说,图案设计精美,色彩搭配鲜艳明丽,这些都可以从视觉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其次,绘本所描述的丰富多彩的故事,既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绘本这些方面的功能很多教师都已经很好地利用了。但是,绘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识字。往往一个绘本所讲述的内容都会重复出现几个关键字,例如,《大嗓门的小老虎》中就反复出现了“小老虎”“小白兔”“小花狗”“大声”等字眼,其实这就是幼儿识字的绝佳机会,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所以,幼儿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绘本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不要把绘本教学只局限于一问一答的看图说话,而是应该引导幼儿学会自己阅读。世界上的故事千千万万,难道我们要把千千万万个故事都变成一页页的绘本让幼儿去看吗?难道幼儿只有在课堂才能听到各种有趣的故事吗?所以,我们应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幼儿学会自己阅读。

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并支持和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去寻找答案

以前的幼儿教学模式是教师说,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而现在《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需要。”例如,在进行科学活动“沉与浮”时,我打破了常规的说教模式,一开始就把幼儿带到了活动区,并把我事先准备好的布条、泡沫、木块、石头、玻璃瓶、易拉罐、皮球、石子、铁钉等材料,和几个大水盆摆到幼儿面前,让幼儿亲自把这些材料放到水盆里,看一看会发现什么现象?不一会儿,幼儿七嘴八舌地来告诉我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老师,塑料泡沫浮在水面上”“老师,铁钉沉到水底了”……这样也就不用你再费口舌讲解了,幼儿已经自己探究出了答案。此时,你可以再抛给幼儿一个问题:“你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铁钉子浮到水面上?让易拉罐沉到水底呢?”幼儿刚开始时还有点愣神,不一会儿,有几个幼儿开始找来木块,把铁钉放在上面;还有的到积木区找来了几块塑料板,把铁钉放到上面;还有几个幼儿把石子和小铁钉装进了易拉罐中。第二节课,当我把幼儿活动手册发到幼儿手中,让幼儿用箭头标出哪些物品“沉”、哪些物品“浮”时,幼儿很快就完成了作业。就这样,在幼儿津津有味、兴趣盎然的探索中,我顺利地完成了本节“沉与浮”的科学活动的教学。

四、在艺术领域里,教师在引导幼儿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教育要“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有别于成人。例如,在美术活动“手掌印画”中,当小朋友用蘸满水彩的手在洁白的美术纸上印出一个个手掌印时,他们都兴奋得不得了,感觉自己就是“大师”了,而且他们会用童稚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每一个小手印,如“孔雀尾巴”“螃蟹的爪子”“金鱼的尾巴”“五个毛毛虫在开会”等。然后,他们又用小手指轻轻一点,就会呈现出“红花朵朵开”“气球满天飞”“星星眨眼睛”等多种图案。当教师把彩笔交给他们时,一个个小手印在幼儿笔下都活了,一下子“有漂亮尾巴的孔雀翩翩起舞了”“一只大螃蟹和美丽的小金鱼牵手下水了”“毛毛虫对着同伴眨眼睛”。这时,幼儿再用小手指轻轻一点,“小金鱼口里的水泡泡就冒出了水面”“大拇指成了一个红彤彤的大太阳”。此时,教师忍心再去强调让幼儿按照教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图案去添画吗?教师还忍心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圈圈点点吗?这时候我只能说,老师,请放下你的指挥棒,去感受孩子们创造的美吧。

总之,学好《指南》,用好《指南》,需要每一位幼儿教师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探索、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悟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深刻涵义,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2

关键词:先学后教;自主学习;自学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自学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课程要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给学生进行数学化思维的机会,并教会他自学的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先学后教”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恰恰凸显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怎样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

用好、用活课本,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逐步形成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学生能不能通过自学解决数学问题,关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在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内由学生自主地通过自学课本来完成学习任务,确实困难。因此,在“先学后教”的实施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抓预习开始,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这一编排特点,“先学后教”这一模式开始实施的第一个月,我会利用课前十分钟提前将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并提出相应的预习要求,一开始时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使学生感到预习有路,思考练习有方,如,指导学生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随着预习活动的开展,逐步将预习的层次从有预习要求转变为无一定要求,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反思“从课本中我能学到些什么知识?”“我能从中发现些什么知识?”“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真正为学生做好充分参与课堂集体探究学习活动的准备,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二、加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操作”是小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先让学生去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并让学生根据实物进行填空:长(正)方体个面,条棱,个顶点,以及面之间的关系,棱的特点等。让学生动手操作,既培养他们的数学空间观念,又体验参与学习活动的乐趣。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学生做长方体的展开图,在做的过程中思考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比较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印象,帮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物体的基本特征,扫清学生学习新知的障碍。

三、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

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中,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教学”变成“助学或帮学”,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要精心设计问题,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我给学生提了4个小组讨论的问题:(1)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2)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3)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4)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就掌握了转化的思想。又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给学生提了2个小组讨论的问题:(1)如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7.65÷0.85);(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有什么区别(22.4÷4)。第二个问题通过举例说明的提示,学生会很快地说出两者的区别,从中让学生懂得了学习两者之间的区别方法可以用举例说明。慢慢地,学生从教师针对每一种课型设计的问题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也就逐步学会了思考的习惯。

四、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我在试教《百分数的认识》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已学过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这样的问题,几乎把全班考倒,学生不是不会解题,而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因为这个问题需要有例子做说明。以往我采取的方式都是学生不会表达那我就讲解给学生听,但这样的效果是学生的语言得不到训练。这次我换个方式,在第二次试教的班级,我就让学生回家思考,第二天会的学生上来汇报,下课的时候我私底下询问一个优生她的想法,她也是表达不清,后来经过我点拨,第二天请她上台当小老师,当她表达完她的意思后,全班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我趁机让几名学生学着说,这样学生的语言又得到了训练。

经过一学年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学生也从“先学后教”这一课堂模式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3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把学生放在音乐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设置问题激发动机,实践“我要学”

“要我学”还是“我要学”,是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的分野,内在动力是学习的关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来说,学习最好的内在动力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是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为此,教学中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无疑是一个好的途径,而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比较好的做法。

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前,先播放了一段多媒体动画视频,通过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在观看动画片的同时你听到了什么?这段背景音乐你熟悉吗?”质疑,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又如在唱歌教学《砍柴歌》的导入部分,出示砍柴孩子边唱边砍柴的多媒体课件,孩子通过欣赏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老师略带着急的问:“咦?他怎么不唱了呢?哦!原来他遇到了困难,想请我们的同学来帮助他,你们愿意吗?”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就会随着老师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解决教学难点,从而达到会唱《砍柴歌》的教学目标。

在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我要学”意识贯穿整个学习中。

二、自主参与目标制定,坚信“我能学”

在自主学习中,课堂教学目标既要有教师预设的部分,也有在课堂中根据实际情况生成的部分。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教材的规定,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如我在教一年级上册《国旗国旗多美丽》这一课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想让学生了解国旗图案、颜色的含义,当在课堂上问及我们的国旗为什么是大红色时,一个男孩站起来一本正经的回答我说:“我想一定是不喜欢其他颜色而喜欢大红色的缘故吧!”。这时,坐在他旁边的同学纷纷表示反对,都七嘴八舌地说是因为邓小平喜欢红色。这时的教室可热闹了,学生们展开了自发的讨论。此时他们的兴趣点完全转到了伟人的喜好上去了,怎么办?是打断他们把话题转到我要继续的内容上,完成教学目标?还是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学习目标?我选择了后者,首先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微笑地对孩子们说:“你们都有自己的见解,到底谁对谁错?老师也不知道,我也很想知道答案,这样吧!我们大家都回去找找资料、问问家人,看看伟人们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国旗是红色的,下节课把答案告诉大家”。我在焦虑、期待中迎来了下一节课,“大吃一惊”是对孩子们当天在课堂上表现的评价,他们不仅找到了伟人们最喜欢的颜色,找到了许多关于伟人们的介绍、小故事、图片等等,还通过这些资料分析出了国旗为什么是大红色的原因。自主参与目标制定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完成了教学目标,还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坚定了“我能学”的信心,真是一举几得。

如在进行《化蝶》教学时,教师在欣赏完乐曲后设计了一个表演环节,请学生自主选择乐段并根据自己对该乐段的理解进行表演,这节课学生对这首乐曲的理解可以到怎样的一个程度,由师生共同来决定;学生自己确定学习进程,学得快并理解得深的可以用文学作品、用优美的舞蹈等形式来诠释作品,学得慢的能“保底”就行――达到基本训练要求:熟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主题,并能对这一爱情悲剧产生理解和同情便可。

由于学生参与了学习目标的制定,无论是学优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有很大的学习热情,在力所能及的学习成果中,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我能学”的思想。

三、自主选择内容方式,达到“我会学”

叶澜教授认为:“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阱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注重选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整首乐曲全部欣赏完需要26分钟的时间,老师可以出示奏鸣曲式结构图,将整个曲式结构展示在学生面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对故事的理解,自主选择各部分进行欣赏。

又如在执教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第二册第十一课《理发师》,按照课前设计,学会歌唱后,我设计了一个“谁是小小演奏家”的节奏创作环节,请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可学生对那些经常使用的打击乐器,好像一点也不感兴趣,相反,对用来做道具的报纸到很喜欢,只听见教室里乱哄哄的,有撕报纸的声音、揉报纸的声音、拍打报纸的声音,我灵机一动,顺势而为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能用哪些方法使报纸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下可问到他们心坎儿里去了,只见学生们都动起手来,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报纸发出与别人不同的声音,回答非常积极踊跃,有撕、揉、搓、拍、踩、挥、折等。接着我又说:“今天,我们要成立几个报纸乐团,把刚才报纸发出的各种声音选择几种,为歌曲《理发师》伴奏。下面分组讨论,并由组长带领排练。”只见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思考,创编出来的伴奏节奏型层出不穷,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正确和谐的节奏型像泉源一般创作出来,完全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的,

适时地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无疑会越来越强,从而坚定了“我会学”的信心。

四、培养习惯细心点拨,成就“我善学”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更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学生学习的内容或方法发生争论、意见难以统一时,教师要作出适当的归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学生对某个问题百思不解时,教师要作适当的讲解……,通过习惯的培养,使外在的形式,即自主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一)加强对自主学习的指导、点拨、启发。在一段乐曲中,教师可以多角度地对学生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学习方法的要领,以便今后更好地应用方法。

例如,在欣赏一首乐曲时,有的同学从头到尾听一遍就觉得任务完成了,这其实谈不上自主地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怎么听,听什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表格里包含欣赏乐曲所应该设计到的内容,比如1、作曲家简介;2、创作的背景;3、曲式结构;4、主奏乐器……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相信学生以后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听到熟悉或不熟悉的乐曲,都会运用这样的方式去进行欣赏。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独立地掌握它们。”

(二)重视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认为:“老师不应该以讲授课本为专务,而要为学生创设能够独立思考、投入的情景,令其自为理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路,积极思考,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如在唱歌教学《砍柴歌》中,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民歌中“衬词”的作用,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多媒体上有一只斑鸠飞出说:“这首歌怎么那么难听呀,歌词里尽是沙呀呀、咿呀呀,不好听、不好听。”这时老师就把问题丢给了学生:“啊??斑鸠说加了这些歌词不好听,你们认为呢?”学生开始是一愣,接着便开始探索,有些试唱了一下,没有加衬词,马上就有学生说不好听,接着又加上了衬词试唱了一下,得到了大家的首肯,最后,全班同学都否定了斑鸠的看法,认为这首歌加上这些词才好听,这时老师进行总结,告诉孩子这是民歌中的“衬词”,它在歌曲中的作用。

“知识是什么?是学生自己的问题。”《砍柴歌》一课的教学中,问题的产生来自于学生的试唱,问题的解决仍然在于学生的试唱。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学生更充满探索的勇气和热情。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知识,创新始于问题,信心来自探索。

五、拓展课堂教学天地,实现“我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不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的逻辑。他还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只有开放,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音乐教学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音标教学兴趣

学好语音的关键在于学好音标。先看三种现象:

1.读音汉语化

众所周知,初学外语的第一大障碍就是发音问题。发不好音,会给进一步学习外语造成一连串的困难。发音不正确就听不准,读不好,更谈不上用英语交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词汇的记忆和积累。在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读单词之前总要在书上盯上好一阵子才能读出来,仔细观察,他们的英语书上写满了中文汉字。原来,他们用汉字为英语单词注了音,如“blue(不如),bookshelf(不可笑),twelve(跳舞),Chinese(馋妮子)、shopping(烧饼)”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英语中有些因素是无法用汉字代替的,如/e/、/r/、/3/等。这样硬用汉语拼音去比附英语的语音,只会造成发音错误,而且副作用较大,导致发音的不准确,影响了交流,使将来的学习步入误区。

2.哑巴英语

有些同学考试成绩不错,总能考到八九十分,但是上课让他读课文,读单词,他却发不出声来,而且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有很多同学都是这样,问题就在于,中国儿童由于自幼缺乏音形结合的训练,在记忆单词时,多数依靠机械记忆,很少联系单词发音,利用读音规则来完成。他们的语音不过关,对自己的读音没有信心,造成了哑巴英语。

3.听天书现象

有的同学上课读课文,只是“南郭先生”,装装样子,因为从三年级开始,他们就在单词认读方面比别人慢一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六年级,英语对他来说就是天书。

分析上述三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第一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认知策略,不会读,会用汉语来诠释,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第二种学生学习英语,只会写不会读。第三种学生没有学习方法,根本无从学起。下面,笔者谈谈对小学音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趣味教学,摆脱枯燥

都说国际音标难教、枯燥。但如果在教法上来点“味精”,即在教学中穿插些趣味活泼的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音标的游戏活动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认读游戏。教学中,我常用“比一比,谁的音发得最佳”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的好习惯。巩固音标的认读游戏很多,如“快速认读音标卡片记时赛”,出示三四张一组的音标卡片,迅速拿掉,让学生按顺序说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十分喜欢做这类游戏,教学效果很好。

2.听辨音游戏。听辨音游戏可分两类:一类是书面练习,如Listenandcircle(圈出你所听到的音标),Listenandtick,Listenandnumber,Listenandconnect等;另一类可以利用音标卡片来举一反三地做出许多种游戏,如“听音举卡片”、“听音举音标排队”,在九格纸板上做“听音摆卡片”等等。

3.拼读游戏。拼读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反复多拼,才能达到熟练。如拼音标找到相应图片的“找朋友”游戏,紧张而又愉快的音乐传卡片拼读游戏,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积极的情况中记忆,从而使音标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

二、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音标的目的不仅是认识48个音标,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音标的拼读来学习英语的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第一步:教会学生拼读音标词。一开始,把音标词的拼读与汉语拼音相比较,得出“辅音轻,元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拼读。如[t]-[i:][ti:],[b]-[a:][ba:],等等。学完48个音标以后,提出“快认辅音,读出元音,迅速拼出整个音标词”法,引导学生认、读、拼结合,提高速度。最后,要求学生一气呵成,达到“速认,快拼”,一次性读出音标词。如[baik],[feis],[leik]等,就这样,学生的拼读能力不断增强。这与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第二步:教学生查词典。第一学期,就要从紧张的教学中抽出一点时间随时练习查词典,每次查一两个词,养成习惯。有时会话教学中的三会词,就可让学生当堂通过查词典自己读出,并告诉他们“这是你们自己学会的。”

另外,还可利用课堂或课外经常进行查词典比赛,而且在班级里开辟“小词典”栏目,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每周扩展四五个单词。如教到动物,就出动物一类,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学会查词典后,教师还可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

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促进了听、说、读、写各方面成绩的提高,尤其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教、学生学,是一种促进英语教学良性循环的好措施。

三、严格要求,持久运用

教完48个音标及拼读方法,并不意味着完成了语音教学任务。许多学生往往在开头学得很好,以后就只重视句型和对话,忽视了音标的巩固,甚至有语音退步现象。如单词thank,一开始由于教时强调口形、舌位,发得较准,读[k],慢慢地,由于疏忽,发成了[ienk],最后随口说成了[senk]了。因此,音标教学绝不能仅限于入门阶段,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随时注意这个问题,尽量做到以下两点:

1.音形结合,掌握规律。教会学生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应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如教单词thank时,先让学生回忆th发[i]的单词,如出示卡片让学生读读,再与th发[J]的一组卡片作比较。学生们不仅渐渐地知道p发[p],b发[b],m[m],h[h],m发[m],kn发[n],ght发[t],还知道sh发[∫],ch[t∫],ow发[au],ea[i:]/[e]等,用这样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单词、音标作音、形比较,直至掌握一些规律,逐步学会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本领。这样的训练,也能培养学生速记单词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5

[关键词]授之以渔 鱼渔同授 获得知识 创造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19-0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入到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认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也有研究者持不同看法。分析这些思想产生、变化和发展的意图,从根本上揭示这些教学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反思与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的意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源自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一句名言,原文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是:给予某人鱼,不如教授给这个人捕鱼的方法。“授之以鱼”的做法虽然能够解决人的燃眉之急,使人有鱼可吃,但给人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能享用一世。因此,最好还是“授之以渔”,教给人们捕鱼的方法,这样他们能够自己捕鱼,终生有鱼可吃,受用终生。

这个思想在当前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提出已有很长时间,并为多数教师及研究者所熟知。在教学中的隐喻为: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里的鱼一般指知识,“渔”一般指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的提出者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传统教学中“只重视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知识学习方法的传授”这种现象的弊端:教学中教师们只注重对知识的教授与灌输,导致学生只学会教师教授的“死知识”,在离开教师情况下很难独立学习新知识,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不会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教师及研究者在教学中提出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认为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教学思想比传统的“教师只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忽视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的“填鸭式”应试主义教学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研究者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的回应

当前研究者对这一思想的观点有以下两类:完全赞同观和不完全赞同观。

(一)完全赞同观

如有研究者指出:“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就是说与其给孩子几条鱼,不如把打鱼的本领教给他们。几条鱼只能解决孩子暂时的饥饿,有了打鱼的本领就会一生吃穿不愁。因此,与其我们现在急功近利地往孩子的小脑袋里填塞一些知识和技能(鱼)――看书、识字、说外语、演奏乐器等等,不如利用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在我们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影响下,给予孩子自信心和安全感,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合作精神,树立他们的道德品行和健全人格,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学会保护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给他们充分自由发挥、自然成长的空间。那些系统的知识,今后进了学校,自然会学到,现在费劲地教他们,不仅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且即便勉强学会了,也会很快忘掉。更何况孩子学了太多的知识,反而会约束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观点的研究者认识到学习知识方法的重要性,这是认识上的进步,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上文有所论述)。但这一观点也难免有些偏激。这一观点有如下不足:首先,在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而忽视让学生获得知识,那么学生很难形成基本的知识素养。其次,如果只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那么会重蹈教育史上的“形式训练说”,从而使方法学习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训练。再次,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如果总是通过教师的“授”进行,那么会使学生显得被动,难以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不完全赞同观

不完全赞同这一思想的研究者又分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不是“授之以渔”,应该是“鱼渔同授”;第二种观点认为,不是“授之以渔”,应该是“引导学生获鱼和渔”。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是认为“渔”对学生是重要的,但也有不同之处。

第一,“鱼渔同授”观。如有研究者指出,在专业技巧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即“授之以鱼”,更要让学生能够领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变“教”为“不教”,即“授之以渔”。还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去。

持“鱼渔同授”观点的研究者认识到“鱼”和“渔”对学生都重要,认为教师不但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但能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这种观点比只重视学习知识方法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观点已经有所进步。但这种观点也有局限:和上一种观点一样,持此种观点的研究者也认为通过传授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样学生处于被动,很难发挥其积极性。

第二,“引导学生获鱼和渔”观。如有研究者指出,通过接受形式获得的“渔”在一段时间后就与学生无情地剥离,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也远不能达到得以应手、娴熟自如的程度。“授”绝不能代替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实践探索过程。何不把“授”换为“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对自身学习习惯和个性思维方式的反思,将诸种方法进行比照,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方法并在运用中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一言以蔽之,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渔”!还有研究者指出,教师只要把学生引到河边,然后想办法让他们产生“临渊羡鱼”之感,即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自然会“退而结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时,只要教师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就一定会发掘到意想不到的、富创造性的潜能。

持“引导学生获鱼和渔”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对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而且他们认为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应该是引导学生获得,而不是教师直接教授给学生的。这样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不只是让学生获得了鱼,而且让学生获得了“渔”,因此学生也能够用“渔”再去获得新的鱼,这样无疑也能捕捉大量的鱼。相应地在学习上也就意味着,学生学会了这些学习方法后,可以用这些方法去获得新知识。应该说这种观点相对比较进步。

三、让学生学会创造知识:教学目标新取向

(一)让学生学会创造知识

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以及围绕这一观点产生的“鱼渔同授”观和“引导学生获鱼和渔”观,以及这几种观点产生之前的“授之以鱼”观,这些思想从本质上看,产生于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到底要完成什么任务?

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再到“鱼渔同授”观、“引导学生获鱼和渔”观,反应了教学研究者对“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认为教学目标是:从开始的教师只向学生教授知识,到教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再到教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并重,再到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但这些认识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学生要获得的知识本身没有变,教师与学生都是围绕着“如何获得既定的知识”而进行教与学的变革。虽然当前研究者已经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要进行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是不是让学生获得如何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既定的知识就够了?

“渔”只是捕,如果鱼捕光了怎么办?没有鱼捕怎么办?如果捕到的鱼不是自己想要的怎么办?(因为鱼在水中,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会有哪些鱼,这些鱼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此外,捕鱼是依赖于拥有鱼的人,如果鱼的主人不让捕,捕鱼的人也没有办法。在教学中的隐喻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只能用于学习既定的知识,如果既定的知识都被学完了怎么办?如果这些既定的知识不是学生想学习的怎么办?(因为既定的知识是前人创造的,而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各异,很难确定这些既定知识是不是学生想学习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获得“渔和鱼”,而且让学生学会“养”鱼。教师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别人的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创造知识。

(二)学生能够创造知识

知识是人类创造的经验。知识是他人在一定的时代情境下所创造的经验,不是客观不变的真理,而是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科学是一直发展着的;所以,它的现状绝对不是固定不变的。知识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具有个人性。知识是他人(尤其是权威人事)先前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经验作出的回答,是人为设定的,符合某些人的知识基础。(2)知识具有时代性。知识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的知识都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时代在变化,前人所制定出的知识也会变化。原来正确的答案,到了另一个时代时,可能就会不正确。(3)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在不同的情境下,知识具有不同的含义与特点。布鲁纳认为,知识并非价值中立的,恰恰相反,它是人们基于经验中的材料而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使经验中的材料具有意义和结构。由于人们对规律或事物的体验是不断变化、不断深化的,知识的内容也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科学知识必然是不断发展的,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探究过程。

学生是创造者。学生和成人一样具有探究、研究、生长、创造的权利与潜能。学生天生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特征,他们有从事探究与创造的欲望。4岁的小孩,他和其他孩子面对着教师,感到像同年的孩子们一样他自己是一个人。他已有很长时间超越那短暂的本能和简单情感所控制的时期。他的理智生活的试验性的开端,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他选择他喜欢的东西,拒绝他不喜欢的东西。他不可避免地有他自己的思想方法,正如他母亲或任何其他监护人有他们自己的思想方法一样,他们迫使他反抗他们的方法从而使他看到他自己的方法。学生是不断生长的人。正是儿童天生所具有的生长的需要驱使他们要独立自主、不断地进行探究与创造,从而不断发展他们成长需要的各种能力。像成人一样,生长中的儿童需要自由去从事调查和实验。这样他就要和很多人与事物接触,以扩大和加深他与知识和经验的范围。儿童有创造的权利。创造性的研究,不是科学家或高等学生的特别特权。一切思想都是研究,而一切研究,对于进行研究的人来说都是出于自然的,创造的,即使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别的人已经知道他正在寻求的东西。

四、结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6

这时候,真理就是一全切,一切就是真理,是无法改变的。真理是上帝的赐物,人们像对宝牌一般看待它,信任它。

人就是那么奇怪,真正相信了一个事物侯,便祈诚地以至永久地拥护,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路漫漫其修远。

我则不然。

真理是先辈们从生活中摸索探知出来的,我如寻之,也可成为真理的递造者。可人们奉真理为神明,?炫腿艟奘??强?话刹欢?模?词刮矣芯?旌?说氖率担?步?褐??鳌

不是吗。

真理只要有了新的答案,那它也应休了。白色的世界才是它的归宿。

曾记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真理吧,通过书海神游,哲理名言,它还不是要改成‘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寓’。

一位钓鱼的老者将自己刚钓上来的一筐鱼赠送于一儿童,该儿童馋涎欲滴,欲领筐,却思其母教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筐鱼,几天吃罢,一渔便有长久之鱼,便乐而不为。此儿童指名要鱼。

有人会说‘该儿童此乃天才是也’。

那他便大大错了,真理是没错,但有渔你没有技巧连一条鱼也吃不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7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体会

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老子的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教育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方向。那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精髓,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呢?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转变思想观念。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每天甚至每刻都有大量的新软件和新硬件出现,如果我们不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规律而仅仅教会他们会使用和掌握眼前的这些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那么学生以后每学习一个软件都要靠教师去教,没人教就不会,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都是相当不利的,尤其是当有一些新的软件可能会使用的人暂时还很少的时候,就更需要学生有根据规律自学的能力了。

因此,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了自己应处的位置,转变已有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观念,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2 以“任务驱动”为主导,因材施教。以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和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软件说明书式的,主要介绍软件功能,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学后也往往不会使用。如今,现行教材进行了大胆改革,按照一种新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编写,因此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应该是任务驱动式的,这和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很大反差,要求教师要尽快适应和驾驭这种方式。如:word的教学不是直接介绍word的每个菜单的功能,而是通过制作请柬、海报、周刊等任务来进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3 以学生为主,开拓创新。

3.1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只能是基本的入门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知识迅速过时并被淘汰,要与时代同步前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注重把教学生的自学途径和方法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融汇在整个教学中。自学主要包括三类:①课前和课堂对教材的自学;②课余时间对教材外一些相关知识的自学;③相关软件的扩展和学习。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软件的帮助功能,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的学习站点(如:中小学信息教育网、洪恩在线、少年雏鹰网等)、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计算机报刊杂志,比如:《电脑爱好者》、《电脑报》等,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培训信息,引导学生去自学提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8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不管是一个作战团队,还是一个生产小组,在生产建设过程中能否上一个新台阶,领导班子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团队往往潜藏着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层,在这个管理层中潜藏着一系列引导秩序,发挥主导作用的体制和管理成员。团队成员的工作行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受到管理者的影响。这就要求团队管理者有较好的素质和能力,当好他们的头。

一、生产管理工作中要“鱼”“渔”并举。

古人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基层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首先必须是被管理者的师傅,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工作中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我想没有那个人愿意服从不如自己的领导。在我看来“渔"与“鱼"是辩证的统一,“鱼”作为基层工人追求的唯一目的,“渔”作为获得“鱼”的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也在于如何获得更丰富的“鱼”。只有那些愚昧的人才会拒绝授之以“渔”。所以授之以“渔”是基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进行情感交流的最好方法。反过来说,管理者为达到目的求“鱼”授“渔”也符合辩证法,如果舍“渔”求“鱼”恐怕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我们知道,一个生产团队追求的唯一目的就是效益,但是生产效益并不等于获取效益的技能和方法。如果团队里的每一名成员只潜心于获取自己眼前的那些小小的“鱼”,不顾全大局,不注重改革创新,从而获取捕鱼的方法和技能。不仅难以得到小鱼,而且集体的这条大鱼也要受到损害。在我看来鱼是有限的,更多的鱼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创新才能取得,那么技能和操作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渔的掌握,作为基层管理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一线员工的心事,进行引导教育,然后授之以渔。

二、企业管理中的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表现了在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在管理工作中,“罗森塔尔效应”具有同样的说服力。每个人都有一种虚荣心,谁都喜欢听些激励的话,没有任何员工愿意面对成天板着脸孔的领导。当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有足够的信心和好感时,被管理者得到激励就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有可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开发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管理者也只有对被管理者有足够的好感和信心时才会想方设法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被管理者有更大的进步。

结合我们的企业来说,我认为在这些方面也相应存在着许多问题,一线员工普遍文化太低,在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时,时有出现不服从,不接受难以解决的现象。这就给我们基层的管理者带来了许多麻烦。如果不给一些激励,而只是埋怨。只能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更加难堪,出现反抗,冷战,罢工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要开展企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广泛的交流活动,彼此听取心声,相互采纳意见。使他们受到充分的尊重,如果管理者做到了热情和爱护,鼓励、信任、帮助、耐心的说服,相信他们会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在工作上更加卖力,这何尝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三)团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朋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技巧;教学方法;探讨;自主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对教学技巧的肯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对学习方法的有效认识,也是发挥他们的学习认知能力。将单纯的知识教学变成程序性的内容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塑造性很强,养成习惯也比较容易。以一个好的班级氛围来激发每个学生的成长,优化每个孩子的成长空间,给他们更多的熏陶和积极影响,使其能够不自觉地学习知识,这不仅限于课堂,更拓展于课下,在生活中体现出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用新的、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方法,让小学语文的影响力高于内容,而体现在思维。

一、营造“渔”的学习氛围,发挥渗透熏陶作用

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是巨大的。很多教育学研究实验发现,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带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一旦形成风气,更是会有强劲的凝聚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拔高。“渔”的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意识,更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意识。依托班级氛围,让学生发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优势,或者是直接受其他同学的影响,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成为班级贡献的一分子;或者是在学习方法上,注意吸取优秀生的一些优良习惯,比如做笔记、整理笔记、记录随笔或者做符号标记等,并在他们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习惯加以改变,使之更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小学语文的学习氛围营造还是比较简单的,教师可以从要求学生晨读,到学生自主晨读;从要求学生阅读讨论,到学生自主读书后,发起讨论;从要求字词的书写工整、减少错别字,到学生真正做到细心和耐心。这些都是环境渗透的作用,突出集体对个人影响力的巨大。当然教师在初期,可以从学生个体出发,树立学生榜样,形成小的学习氛围,然后再“熏陶”其他同学,最后影响个别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之后,教师还要时常对氛围内容进行监控,及时消除一些不良倾向。

二、提高“渔”的教学技巧,创新语文教学手段

教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很大,而“渔”的教学目的则需要教师对学生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思考,将思维走在教师前面,能获得更多的想法,鼓励发散式思维。启发式教学手段,要求教师结合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思考引导等方式,将内容由抽象到直观,再由抽象到具体,并借助情感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认知和精神学习达到统一。

例如,在教学《白雪公主》的时候,一般孩子们都在幼儿时期听过自己的父母讲这个故事,或是从故事书中提前看到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是“有备而来”的,那么他们的思维就很容易激发,新的想法也会很多。教师在开始前不妨先让学生讲一下自己小时候听过的这个故事,有的孩子可能记不太清,可以再让几位同学进行补充。然后再让孩子们讨论教材中的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当时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的,又给了自己哪些启发。经过教师这样详细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由单纯的善恶区分,变成有故事、有背景、有程度的,更加详细的区分。从“好人”详细到“善良”“心灵美”这些词,就是一种情感和认知上的进步。最后再让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重新讲述,或者回家给爸爸妈妈讲《白雪公主》的故事,通过再度的复述,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指导“渔”的锻炼学习,给学生更多展示机会

“渔”的技巧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练习会的,只有理论或是仅仅知道,对知识的学习作用是甚微的,还是属于“鱼”的成分。因此,教师通过思维引导和环境创设之后,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也能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是对知识的技巧掌握得好。让小学生作为小老师站在讲台上尝试讲课,一方面教师可以发现他们思维中的闪光点和需要改正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能作为其他学生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并且要注意,不能随便打断学生的讲课,防止其产生自卑心理,而是在其讲课结束之后,再去展开评价,多用积极的语言,取代消极的评价。最后还要从学生认知层面、意识层面来引导其学习,切忌单纯的说教和否定。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学生的思路,应用元策略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篇10

关键词思品课堂捕鱼教学思考

最近听了两位同行老师的课,我颇有感触,真是旁观有收获。他们同上了一节九年级的新授课《人生难免有挫折》,这里我先就某个教学片段谈谈理解。

甲老师:大家阅读p35的案例,然后思考:在遭遇挫折的情况下,梁帅为什么能走向成功?你得到哪些启示?多媒体清晰地显示出问题。我也如同学生一般认真阅读起来。还没等我看完,只听见老师高声对学生说:“大家仔细看啊,注意答题的完整性,不得少答。当然言之有理也可。”我抬起头去看多媒体,原来老师已将答案公布于众了,接着便听见学生高声朗读起答案来。我还没转过神弄明白,老师又开口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然后从多个方面思考。比如启示可从这些方面来回答:在知识上,你学到了什么重要的道理?在思想上,我们应树立哪些意识?在行动上,我应该怎么做?……老师讲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接着,学生便拿起笔快速地将这些答题的方法记在了笔记本上。我伸过头去看,哇,密密麻麻,好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我很吃惊。

乙老师:大家阅读p35的案例,然后思考:在遭遇挫折的情况下,梁帅为什么能走向成功?你得到哪些启示?多媒体清晰地显示上次同样的问题。想到上次听课的经历,我不禁在想:还会和上次一样授之以渔吗?好一阵子没有听见任何声音。接着我听到了这么一番对话,一学生说:“他乐观向上。”老师顺势便问:“你是如何看出的?”学生说:“在灾难面前他没有轻言放弃。”另一学生说:“他父亲的正确教育,说明需要家庭的教育和呵护。”“很好。其他同学还能从材料中了解到别的什么信息吗?结合起来再谈谈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他的成功与他自身有坚定的信念,人生的目标有很重要的关系。”“真好!”“还有社会对他的尊重和认可。这使他有了力量。”“上帝为他关上了一道门,却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凭借坚强的意志,不畏挫折,迎难而上,战胜了挫折。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一会儿工夫,大家的想法源源不断。之后,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并微笑着说:“我为大家感到高兴,因为刚才大家都能从梁帅的例子里找到自己日后的努力方向。

我思考,这两位老师的教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同样是授之以渔,不同之处在于让学生自悟其渔的过程。乙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最后总结出方法、学法,这样教学,学生印象深刻,终身受用,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那样得到的思维规律、答题方法让人感觉亲切、自然,真如同涓涓细水注入心田。

正如教育家伍德所说:“在课堂讨论中,通过某些程式指挥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学生,并不起作用。”所谓“自悟其渔”是相对于“授之以渔”而言的,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发现学习规律和掌握学习方法。用建构主义观点来说就是自我生成知识。那么如何授之以渔,让学生悟其渔识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遵循就近发展原则,制订捕鱼计划

首先,老师应充分明确学生将要学习和掌握哪些思维规律和方法,切不可要求过高,目标过多。我觉得可以就近抓住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也可以直接运用课本教学案例,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有梯度的有效问题。让学生逐步了解思考问题的方法、思路是可以寻到规律的,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用心引导学生,实施捕鱼行动

“渔”主要靠“悟”而不是“授”。既是自发的悟,又可自觉地进行悟,可能要多花时间,多走弯路。老师要有意识地分阶段地引导学生悟,并与学生一起感悟和理解、交流与分享。答题规律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在于学生自己的感受、体验。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有计划地、有目标地展开教学,抓住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和学生一起用心品尝课堂的味道,让学生明白,思品课堂是心灵对话。要用心说话,用心答题。一切从心开始,从心里流淌出芳香,流淌出智慧,才能悟其渔识。

三、耐心等待,点拨捕鱼技巧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每提出一个问题之后,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绝不能为了扩充知识或赶速度而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匆忙告诉学生答案。要培养学生慎思、乐思、善思的好习惯。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说话机会。不要因为他不想说、不会说就听任自便或越俎代庖。要培养学生敢说、会说、能说的好习惯。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发现和打开学生思维的症结。

四、捕捉动态教学时机,传授捕鱼思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学生进行思品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给予适时的指引、点拨;当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向错了时,老师应予以纠正;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下,收获成功和喜悦。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这种经历和体验使学生的能力、智慧乃至性格、习惯逐步走向成熟,从中学会如何寻求知识、获取知识,最终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这样就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思考方法不仅是多样的、丰富的,而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