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0:28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课程设计;改革;方法

建筑是一种实体的物理体,在物理体内实现有价值的人类生活,为了实现价值需要一定的空间关系使人们活动自如、生活舒适。另外,还要用科学方法追求“艺术”与“技术”综合体的学问。因此,建筑学教育目的大体分三方面;创意性的探求、道德涵养、实践奉献。

设计是一种创新、创造过程。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规范、发展趋势、设计理念去创造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一种过程。在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课程设计》的场地都是教师限定的1~3个指定地点,设计中以外观为主、闭门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只想在书本和设计资料集中模仿,并找出答案。为了避免这种教学模式,本人以《图书馆设计》为例浅谈一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设计过程大体包括三方面;场地选址及调研、设计阶段、动手制作模型阶段。

一、场地选址及调研

场地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选址。如图书馆选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置,还要满足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那么在《课程设计》中,教师不要给学生一个指定的场地,而且让学生根据以上的要求自己去选择合理的地段,然后根据地形图确定尺寸,如果没有地形图那么让学生到实地测量场地。场地确定以后不要着急画图,而且让学生去调研。调研时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去,而且分组后给每一位学生一个主题内容。调研时首先需要和调研单位的领导或专家进行对建筑物的长处与短处的采访,然后一位学生负责拍照,一位学生画功能关系草图,一位学生画平面草图,二位学生画立面图,调研结束后每一位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然后进入设计阶段。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分为两个部分;设计前期阶段和实施设计阶段。设计前期阶段包括;场地设计及功能关系草图,实施阶段有手绘阶段和电脑绘图阶段,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细场地布置图及周边关系、效果图、排版等。根据不同的功能还要增加一些内容,比如:流线分析图、视觉效果图、灯光分析图等。

(一)场地设计及功能关系草图。设计前期阶段到场地进行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的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确定场地主入口和次入口及建筑物的位置、绿地、停车场等后绘制简略的场地布置草图。实施设计之前第二步要做的是根据调研图书馆的印象,去梳理图书馆功能的关系草图,比如;入口处、情报服务中心区、阅览区、藏书去、馆员工作和办公区、公共活动区、技术设备区、生活区之间的关系草图,理解和读懂他们之间的互助和流线、主从关系后,进入实施设计阶段。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布置平面。

(二)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场地设计详图、效果图、排版。平面图先画草图以便修改,当草图中的功能关系合理,房间大小满足规范要求、房间布置合理、流线清楚的时候进行手绘,手绘可以增加学生的尺寸感、门窗设置位置及结构合理性,等手绘完成后通过CaD软件进行电脑绘图,完成平面图的设计。

立面图,根据平面图先用手绘四个面的立面图,通过立面图的手绘,让学生了解维特鲁威五条标准;规则、秩序、适度、构思、手法。也通过立面图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让学生了解每条线条的含义,使其达到更加和谐美丽。手绘后通过CaD软件进行电脑绘图,完成立面图的设计。

剖面图,根据平面图剖横、纵向较有特点的部位,而后用手绘。通过手绘了解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垂直联系、简单的结构表现手法及人、建筑、环境之间的表现方法。手绘后通过CaD软件进行电脑绘图,完成剖面图的设计。

场地设计详图,根据2.1场地设计草图和已完成的平面、立面图直接利用CaD软件进行详细的设计。设计首先确定场地内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对其他剩余的场地进行绿化环境设计、造型设计、附属建筑物及停车场的设计。

效果图,根据以上的2次元图像,在利用3D软件绘制效果图。通过效果图的绘制,使学生了解周边环境和造型对建筑物的影响,材质与颜色对建筑物的影响,视觉与光环境的变化下产生的不同效果。因此能够读懂色彩、影子、材质、背景对建筑物的重要性。

排版,以上内容完成后利用pDF软件进行排版。通过排版使学生掌握怎样在板面上表达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而且还要结合艺术表现的方法。

(三)制作模型。设计阶段完成后要进行最后的模型制作。通过模型材料的切割和组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进一步了解建筑物的空间组合结构,理解建筑设计表现的技巧。

三、结论

场地选址、调研、制作模型等实践性环节与《课程设计》教学相结合,避开以前的关门教学,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现场适应能力,设计表达能力。然而通过手绘的环节,使学生有了对功能关系及尺寸模数的认知、线条与美学的含义。根据电脑的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为将来适应社会的服务提供基础,也使学生认知色彩、影子、材质、背景对建筑物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鲍家声编著.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2]付瑶主.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3]罗杰・斯克鲁顿著(英),刘先觉译.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开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实施

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建设应用性大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计算机本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必修课,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后续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参与数据库设计和实现的完整过程,增强学习的应用性和趣味性,掌握设计一个应用系统数据库的实用技能,从而达到能够开发小型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提升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作用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不断追求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出现很多弊端和问题,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动力,而开放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潜能,因此我们将开放教学模式逐步引入数据库课程设计。我们经过精心的开放教学准备和近2年的教学实施,发现开放教学是数据库课程设计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向。

1传统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教学实施方式及问题

数据库课程设计一般是2周(48学时)的集中实践课程,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结束后的学期末进行。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集中在一个固定的计算机机房,由教师给出3-5个选题,然后学生分组选题并完成设计和开发,课程结束时学生上交报告,教师进行验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课程实施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却缺乏动力,逐步暴露出很多问题。

1)选题局限性大,学生缺少创新性动力。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优秀案例。传统的课程设计选题仅局限于3~5个固定的题目,如图书管理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等。教师通常会向学生描述系统的功能,学生按照功能描述进行设计和开发,因此教师在描述系统功能的过程中就代替学生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的工作。然而,这是一个真实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阶段,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完成课程设计,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缺少创新性动力。

2)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只注重学生设计完成系统功能的情况,而没有对设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对完成的过程进行监控,导致有些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对设计过程考虑较周到,但忽略对系统前台的完善,致使成绩不理想。例如,同样是完成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有的学生设计5张表,有的学生却设计10张表,有的学生将有些功能做成存储过程或触发器,有的学生用前台开发语言完成开发等,然而没有具体的考核方式对这种设计上的差异进行评估。另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设计完成情况存在差异,而考核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分层次和分类型考核评价标准。

3)缺少对数据库的性能优化的考虑。

选题的功能由教师给出,一般为系统的基本功能,却很少有对系统优化的要求,如并发问题、安全控制、容错能力、海量数据存储等。因此,很多学生仅就功能描述进行设计和开发,而不知道在实际的应用中,系统性能的稳定和优化有时比系统功能本身更为重要。后果就是很多学生觉得完成一个软件系统并不是很复杂,但在就业和以后的工作中却缺少真正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系统优化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对数据库优化处理的方法。

4)教学反馈少,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由于课程设计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课程结束验收时时间较紧,大多数教师只能指出学生系统设计和实现中的不足,却很少有时间与学生探讨和分析产生这些具体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因此,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之后的感受是自己有不足,但是对于如何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却无从下手。

2数据库课程设计开放教学

2.1开放实践教学的思想

开放实践教学指的是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和师资队伍,将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实践地点等对学生开放,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开放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保障条件等方面的转变和全方位开放。通过全开放式实践教学,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挖掘学习潜能和发展个性的场所,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与传统的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内容固定的实践教学模式相比,开放实践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资料查阅、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能力。开放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自主设计。被规定的内容少了,可选择的空间大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就能够被激发出来。

2.2课程设计开放教学的条件准备

开放式的课程设计教学并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任由学生发挥,而是在经过精心设计和准备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尽可能自由的空间。因此,实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对教师和实验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1)实验室开放。

开放实践教学首先需要开放实验室,即实验室不是只有学生在固定上课时间内才能使用,而是在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供预约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实验室安排跟实验室管理员预约实验时间,然后在预约时间内做实验。实验室的开放为学生提供了实验环境保证。

2)时间开放准备。

传统的课程设计集中在2周时间内并且大多在学期末进行,学生面临期末考试,复习课程压力大,对课程设计中碰到的很多问题想深入思考和解决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可以放宽课程设计时间限制,在学期中期就将课程设计的要求发给学生,学生自己到实验室操作,教师在课程设计期间设置3-4次中期检查和答疑,向学生明确项目检查要求并进行答疑,指出学生在前一阶段工作中的问题。课程设计结束时教师安排验收和学生讨论环节,整个课程设计时间跨度为6周左右,从时间上为学生提供保证,同时重视过程监控。

2.3课程设计开放教学设计

1)总体思想。

数据库课程设计开放教学要求教师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调研和学习人手,通过分析调研资料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系统设计,最终完成系统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一直追踪每个学生的阶段进展,及时指出问题和提出指导建议,在最后验收时组织一次全班研讨,对学生完成系统的情况分别进行评价并指出不足,引导学生提出完善建议,使学生真正掌握数据库设计和实现的方法。

2)内容要求及评分标准设计。

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研和设计任务,占总成绩的70%;第二部分为撰写报告和演示验收任务,占总成绩的30%。其中,第一部分任务分解为6个小项目,第二部分任务分解为2个项目。具体任务分解要求如表1所示。

从以上分解的任务中可以看出,课程设计不是要求学生闭门造车,而是鼓励学生走出去,让学生通过调研对自己的选题提出想法并针对需要进行数据库和系统设计,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对于评分标准,我们尽量做到量化和细化,针对以上每一个项目都列出详细的评分标准。我们以第一部分的第4项任务为例介绍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3)时间节点设计。

开放的课程设计时间跨度大,学生完成情况灵活多样。为了加强过程监控,及时纠正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了6个检查和答疑时间点。在这些时间点上,学生和教师必须在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工作。在课程设计结束时,教师不只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检查,还要对学生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和建议,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检查和答疑的时间点设置如表3所示。

3教学实施与评价

课程设计的开放教学已经实施了3个学期,授课对象分别是2008级、2009级和2010级本科生。从实施过程和效果上看,课程设计的开放教学跟传统的课程设计有以下几点不同。

1)由于时间和地点的开放,学生可以结合检查和答疑时间点机制,更加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至于太散漫而耽误进度。

2)课程设计内容上的开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为了调研,上网查阅很多网站和资料,有的还跑到超市、订票点、饭店等机构观察取证,基于自己的调研和分析对数据库系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然后,学生开始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优化性、交互友好性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写出的调研报告内容翔实丰富。学生选题的思路广了,选题和设计的系统更多地考虑了实际应用和需求,使得课程设计几乎不再出现雷同作品。

对教学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赞同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体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0%左右的学生表示在课程设计之后,会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也有15%左右的学生习惯于完成既定题目,认为通过自己调研、选题、设计而实现任务的难度较大,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加强鼓励和引导,因为学生步入社会也需要自主和创新的能力。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C语言;开放式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4-9769-02

preliminaryStudyonopen-endedexperimentof"CprogrammingLanguageDesign"teaching

wanGJin-hua

(CenterofComputer,nanchangUniversity,nanchang330031,China)

abstract:thearticleisbasedonthearrangementandanalysisofsomemainproblemsin"CprogrammingLanguageDesign"teaching,especiallyinexperimentalteaching.havingdiscussedhowtotrainthepracticaloperatingabilityofstudentsinthecoursesteachingandhavingputforwardSeveralideasabouttheeducationalreform.

Keywords:Clanguage;open-endedexperiment;reform

C语言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也是当前许多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实用编程技术,这门课程的设置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基础和概念,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满足教学需要,高等院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从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上更新,通过实验课的开设特别是实验室的开放,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验证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当前,各个高等院校在《C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实验课的比重,但是仍然普遍存在学生兴致不高,教师无所适从的情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自身的问题。很多大学新生自认对计算机并不陌生,但除了网上聊天、玩游戏外,绝大多数人对于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了解,对操作系统不熟悉,对编程更是一无所知。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上的具体问题也很多,导致学习中困难较大。

2)课程属性和课时设置的问题。作为一个编程工具,C语言本身比较抽象,也很枯燥,知识点较多,另外编程过程对英语水平的依赖度比较高,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强的距离感。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这门课一般安排在大一下或大二上学期,共64~68课时,其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各占一半时间。在实际教学中,由于C语言有很多的语法细节,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涉及到对一些重要的逻辑推理过程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些推理过程,与教师保持同步。在上机实验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只能是简单地验证语法规则,很多学生对C程序设计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语言使用层面上,涉及较复杂算法时,多数同学都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吃透、用活所学知识,开发应用软件时设计能力比较差。

3)师资和硬件设备的问题。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在校生人数猛增。高校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更新了不少的仪器设备,但离教学需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实验设备的高使用率使得日常的维修难以正常进行,导致设备完好率过低。同时,高校实验教师人数比较少,面对日益增大的维护维修工作量,疲于应付,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导致知识老化,无法满足学生的辅导答疑需要。

鉴于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在管理体制、学生素质、硬件条件等因素不可能短时间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自主上机实验的时间,成为了提高C语言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教学进度,教师适时给学生分配实验任务,给他们充分的自,让他们按照实验任务书的要求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熟悉实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等课余时间,完成实验任务或自行做一些开放性的实验,经过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对学生固强补弱是十分有好处的。

为了在《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合理有效地渗入开放式实验,笔者设计了一个改进型的教学系统(如图1所示),并进行了小范围的实践。

在这个教学系统模型中,我们把C语言的教学计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教学,主要由老师系统讲授理论知识,适当增加课堂提问和课堂作业的内容,增强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二部分是传统式实验,主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第三部分是开放式实验,也是改革的重点部分,由教师和实验人员共同研究设计出一定数目的应用型编程题库,由同学自主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同时鼓励同学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自己设计实用的小程序,自主完成后上交实验报告,可以在课程结束时考核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分。三个部分的每个环节,均纳入学生成绩考核的范畴,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素质,开放式实验成绩分为理论阐述、方案制定和结论报告三部分,重点考察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设计和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另外,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收集整理来自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论证和尝试,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了学生对计算机的陌生感。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学生接触和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大大增加,对计算机原理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编程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也有了切身的体会,不再觉得计算机语言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学问,学习掌握这门语言的兴趣的愿望得到激发。

二是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受课时限制,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对知识点和重点逻辑推理过程进行讲解,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带领学生反复钻研、消化。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学生有机会亲自去实践理论要点的逻辑推理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跟上了教师的授课节奏。

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开放式实验的设立,学生开始自发研发一些程序,比如我们学校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个考点,每年两次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时,要接待几千名学生,老师们又是录入考生信息又是按照不同的语种和等级收费,既忙碌,也容易出错。某同学就从教师的需要出发,编写了一个小软件,让老师可以随时方便地分类汇总统计报名人数和报名费,随时核对帐目,有效地减小了差错率。虽然这个小软件很简单,但是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编程的价值和乐趣,这正是教师们希望看到的。

综上所述,在《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开放式实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师生的沟通障碍,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相当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张基温.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2]谭浩强.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开放式;创新型;教学模式

0引言

21世纪以来,艺术设计教育迫切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开放式创新型教学模式受到教育界的推崇,为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艺术设计是一种功能与美学相结合的空间艺术形式。艺术设计教育与纯艺术教育相比,具有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双重价值取向。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更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模式有着自身个性化的要求。故此,艺术设计教育应当注重学生审美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生产技术的掌握与对美的理解有机结合。

开放式教学符合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多元化、灵活性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强调创新意识,构建以开放式教育为核心的创新型模式,使得教学思维更加活跃开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

1“艺术设计”开放式创新型教学模式建构

1.1优化课程体系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核心是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建构应注重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并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挖掘其潜能,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艺术审美,同时掌握具有独创性的设计技能。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应该不仅仅着眼于理论课程的教授,更应合理地将考察调研与实验性内容融入其中,在教学内容的中有机安排理论与实践内容,使得课程难易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结合实验内容穿插安排,形成课程优化体系的完整结构。

1.2创新教学内容

在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创新教学内容是关键,这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可以通过分组进行项目设计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发挥各自特长。在教学中研发教学实验设备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率,如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使教学互动灵活多元,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间的课堂及课后讨论。艺术设计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创新教学内容精神,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设计与应用实践纳入其中,使理论服务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实际项目的操作过程,可以避免闭门造车脱离实际,从而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完整有效的课程结构是课程内容创新的保障。在合理的课程结构架构中搭建课程内容,才能兼具整体与细节,使得整个课程内容成为一个系统性的有机整体。在课程安排上应集中连续贯穿整个学习阶段,实现全天、连续排课,这样可以有整块的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与课程内容相符的大型作业项目。在连续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艺术理论与设计实践有机结合,完整消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深层解读,也能够及时与教师互动讨论。课程安排的“紧张感”并非“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的连续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行探讨式的教学,以讨论、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3创新教学评价

纵观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构建,其教学评价包括“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两个阶段。“过程评价”贯穿于教学开展的进程之中,是对教学环节的总结与梳理。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获得及时的反馈内容,通过评价内容发现教学中的优缺之处,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开展的正确性、可行性及连贯性,实现教学内容有序进行。“结果评价”是教学内容完成之后的评价与总结,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对整个艺术设计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氛围、学生掌握情况等进行整体的把握,进而调整教学的各个局部环节,使得整体教学内容更为有机和合理。

从艺术设计教学参与者的角度来看,还可分为“学生学习评价”及“教师教学评价”。这是一个教学相长、互为促进的评价体系,能够更为直观地考察教学双方对于课程内容的感受体验。“学生学习评价”主要集中在,对于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设计技能的掌握、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团队合作的协调性、社会实践的适应性等方面。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体系需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对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教师教学评价”是顺利实现教学教授的重要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况,引导和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从学生的反馈中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不足,通过互动交流及时进行弥补。“学”与“教”评价体系相互交织、互为促进,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1.4创新教学实践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学实践与理论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却是教学环节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常有脱离社会市场需要、教学实践计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忽视实践质量评价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与现实社会中需要的技能以及项目运作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使得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接轨。

艺术设计开放式创新型教学应把教学实践与社会市场结合起来,将实际业务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与企业、项目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在亲身投入实际项目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接受市场的考验。这一过程能够使得学生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提前进行岗位实习,并在教学模式构建的实践环节当中,将自己作为企业单位的职员,获得艺术设计教学的新认识,从不同视角审视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应变能力,更好地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一切准备,不再纸上谈兵。

教学实践重点在于熟悉业务流程,了解各个阶段不同的要求和任务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弥补学校教育中缺失的部分,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具有方向感和目标性。教学实践不仅仅在于对专业层面内容的把握,更应该掌握精湛技能之外的,适应工作环境的品质和特质。例如,职业道德的培养、协作能力掌控、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的展现等,这些专业之外能力的锻炼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今后的工作,如鱼得水。

2结语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开放式;化学实验;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2-5306-02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openChemicalexperimentationnetworkteachingplatform

HUHai-bin1,JianGXiao-hui2,LiQing1

(1.experimentCenter,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637002,China;2.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637002,China)

abstract:theexperimentalteachinginhighereducationalinstitution,asameansofthepracticeteaching,occupysanimportantpositioninteachinglinks.itplayesanactiveroleinthestrengtheningqualityeducation,trainingstudents’basicabilityofscientificresearchandinnovationcapacity.theopenchemicalexperimentationnetworkteachingplatformmakesupforthelackofthetraditionalexperimentalteachingandprovidesstrongsupportforthechemicalexperimentalteaching.

Keywords:open;chemicalexperimentation;networkteaching

实验教学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一种教师面对面集中进行的传授式、演示式的教学形式,它在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要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单靠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不够的。

该文结合我校对化学实验教改提出的“一体化、两阶段、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传统实验教学和现代开放性的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开放式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三合一进行实验教学活动,以internet为载体,构建双向互动音/视频教学系统,把文字、图片、声音及动画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计算机网络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需要,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的“面对面”教育。实验前,进入该平台可提前预习实验中的相关知识,避免盲目实验和错误实验,既可提高实验效率,又可纠正不规范操作,从而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药品浪费现象和实验事故的发生;实验后,通过该平台可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数据,并对实验中出现的疑惑进行在线交流;同时还能通过网上预约功能实现自主实验。

1功能模块设计

开放式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由前台和后台管理两大模块构成(如图所示)。前台主要实现网上教学、实验室开放预约、建议与咨询等功能,不同的功能模块针对不同的用户开放,实验室情况和信息动态模块属公共信息,无论是注册用户还是非注册用户都可以访问,实验教学模块仅对本院教师和学生开放,实验室开放预约和建议与咨询模块则对所有注册用户开放,注册用户是指由管理员授予不同权限并能通过前台登陆的教师、学生、其他等三类人员,采用开放式注册,所有注册信息的合法性均采用一次性自动验证与审核。后台管理由后台管理员登陆后进行操作,实现平台中教学内容等信息的动态、修改与更新,以及栏目、管理员和用户的增减与设置等功能。其中前台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

1)实验室情况由实验室简介、管理文件、设备介绍等三个栏目构成。该模块主要介绍化学实验室的整体建设、制度化管理、大型精密设备等情况;

2)信息动态主要是呈现化学实验的相关新闻、教务公告、通知等信息;

3)实验教学由网上教学、实验视频、在线答疑和虚拟实验室等栏目构成,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网上教学栏目按《基础化学实验i》、《基础化学实验ii》、《理化检测i》、《理化检测ii》、《无机制备》、《有机制备》、《综合化学实验》等顺序收集和整理学院教师的实验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和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视频栏目上传化学实验教学视频,可实时在线播放。学生登录后,进行有关实验的网上预习和自主学习,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还可对学生登陆时间、在线时长加以统计,给出实验预习成绩。

在线答疑栏目按《基础化学实验i》、《基础化学实验ii》等实验课程设置分区,实现网上在线互动答疑和实验报告的提交,教师可在不同分区不同的实验教学信息,如讨论题目、实验技巧、经验交流等,也可回答学生的在线提问,学生之间还能在不同分区相互讨论与交流,这些功能有助于其更好地对重点、难点的知识掌握。

虚拟实验室栏目对一些化学中具有代表性、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操作较繁琐易出错或较危险的实验,可通过实验动画演示、手动组装实验、实验仿真等,对实验现象及其过程进行模拟,使学生对化学实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对实验的掌握与巩固。

4)实验室开放预约面向全院师生和社会开放,将可供开放的实验室及设备以信息的形式到网上,用户可以查询实验室及设备的开放情况,登录后通过预约平成预约,满足单独使用实验室及设备的需求,该平台还可以反馈预约成功与否,不仅提高了实验室及设备的利用率,还有助于扩大化学实验室对外服务的影响力,也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实验提供了重要平台;

5)建议与咨询实现了外界对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室等各方面意见、建议的收集以及对外的咨询回复服务。

2实现的关键技术

2.1平台搭建

平台中内容的组织、信息的实时与动态更新,利用aSp+aCCeSS完成,整体搭建采用B/S模型。aSp(activeServerpages)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它可以在HtmL脚本中嵌入其他语言(如:VBScript),借用aDo组件完成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aCCeSS是一种桌面级的关系型数据库,具有界面友好、开发简单、接口灵活等特点,是中小型网上应用的首选,若后期升级,也很容易升迁到SQLServer数据库。

开发环境为安装有iiS的windows2003或Xp的操作系统;Dreamweaver为主要开发工具,完成各部分界面的布局和代码的编写。mSaccess,用于后台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2.2素材处理

1)图片的美化与处理用photoshop来完成;

2)动画的制作用平面动画制作软件Flash来完成,它支持actionScript语言,最新为3.0版本,可制作出交互性很强的矢量动画,平台中的实验演示动画和手动组装实验都是用它来完成的;

3)视频文件用绘声绘影或premiere来完成,考虑到网络播放的流畅性,视频文件需进行压缩和格式的转换,目前网络中比较流行的视频文件格式为Rm或RmVB,它具有文件小、画质高、兼容性强等特点,一般系统装有Realplayer播放插件的都可正常播放。

2.3文件上传

在平台中经常会上传或更新教学课件或大量的实验视频文件,普通的比较小的文件采用无组件(如:化境无组件)上传技术来完成,然而对于比较大的特别是视频类文件,采用Ftp或有组件上传技术来完成,若采用有组件上传技术,则需要在weB服务器上安装上传组件(如aspUpload组件)结合程序代码共同来完成大文件的上传。

2.4资源保护

在平台中有很多视频文件是学院购置或老师自制的,还有虚拟实验室仿真动画等资源都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这些要么涉及到版权问题要么涉及到成果的保密性,所以上传到网上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恶意下载和盗用。

1)动画文件采用三重保护:一是在动画源代码中加入限定ip播放的相关代码;二是用Swfencrypt软件对后的动画进行加密;三是采用自制的Flas播放外壳程序调用动画进行播放,以隐藏真实的播放地址。

2)视频文件采用防下载处理:配合aSp代码隐藏真实地址;用VC++开发相应的iiS插件,利用iSapi进行防下载过滤处理。

3结束语

开放式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是传统实验教学和现代实验教学的结合,它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开放式、个性化服务,学生可选择任意时段登录该平台,点击其关心的与实验相关的任何内容,自主性强,是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是把以“教”为中心的传授式学习过程转化为以“学”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实现了授课内容与教学要求的统一、理论教学和化学实验的统一,具有直观、便捷、节省实验资源等特性,充分体现社会化、分散化、个别化的现代实验教学特点,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实验教学表达形式。

参考文献:

[1]蒋晓慧,胡海斌,鲍正荣,等.构建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105-108.

[2]宣小平,但正刚,张文毅.aSp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政出版社,2003.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智能Cai、网络教学、远程教育、智能教学系统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的广泛应用。所谓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Basededucation),简称CBe,即指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的教育教学活动。CBe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一般为Cai或智能Cai(iCai)系统。

1现代远程教育与基于web的智能Cai系统

1.1现代远程教育及其特点

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是指利用各种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教育。而现代远程教育则是凭借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运用多媒体技术所进行的远距离教育。[2]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1)教与学不受时空地域限制。以网络为基础,运用多种媒体表现课程内容,实现异地教学。

(2)具有较好的互动性。师生之间可以互动交流,教师通过网络答疑解惑。

(3)节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无需场地、教室还可以减少教学管理人员,因此大为降低成本。

1.2基于web的智能Cai系统

因为现代远程教育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地体现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实施远程教育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构建基于web的智能Cai系统并应用于远程教育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基于web的智能Cai(以下简称iCai)系统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智能化分布式教学。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不受时空和地区限制,特别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识水平和学习情况确定教学策略、调整学习进度,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

2基于web的开放式智能化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属于远程开放式教学,学员仅有几次面授辅导机会,课程学都依靠网络自主学习,因此,迫切需要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智能化网络教学系统。为更好地进行远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设计了一个实用智能型Cai远程教学系统,该系统以“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为实例进行开发,该系统具有交互功能、即时反馈功能、导航功能、信息过滤功能。并能针对不同能力与水平的学生实现个别化教学,即因材施教。系统为开放式模块化框架结构,可拼装、可拆卸,可根据需要添加功能模块,可以改变课程内容以适应不同课程教学的需要。下面就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一介绍。

2.1系统设计

本系统建立在第三代远程教育系统模型(the3thGenerationDistanceLearningmodel,简称3GDL)的理论基础之上,以网络作为载体,综合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教育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利用计算机模拟教学专家的思维,对教师提供协作式教学、对学生实施开放式学习的智能化教学过程。设计符合iCai系统一般结构,即由知识库模块以及系统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组成。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1)系统管理员模块。该模块包括:系统权限管理、教师审核、公告管理等子模块。

(2)学生模块。主要包括:课件学习模块、提交作业模块、考试模块和在线交流四个子模块。本系统建立的学生模块采用的是具有学习历史记录的方法。对某学生已学习过的所有知识点,通过其所作过的练习题分类计算以下几个平均值:

p=已做过的所有练习题得分的平均值;

pj=已做过的所有难度为“简单”的练习题得分的平均值;

pi=已做过的所有难度为“较难”的练习题得分的平均值;

pe=已做过的所有难度为“很难”的练习题得分的平均值。

根据这些信息建立学生档案,并录入“学习历史记录表”。可以实现个别化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地修改,学生在进行新知识学习时,系统要对其以往的学习历史有一个评估测试,根据评估值确定学生学习新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使新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学识水平相匹配。本系统以各章练习的成绩做为评估值,生成教学策略。各章习题类型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简答、操作等,分值和数目不定,难度不等,总分为100分。根据每题的难易程度、考查的不同知识点分配权值并在“题库表”中的“权值”字段分配,这样统计的分数能较科学的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系统学生模块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的各个表中,例如:“学生信息表”记录基本信息;“学生答案表”记录学生的练习答案及所做练习题的正误;“学生习题错误表”记录学生的错误知识点及错误次数;“点击次数表”记录学生的学习次数等。

(3)教师模块。本系统教师模块主要功能是根据学生模块和知识库模块的教学策略知识作出智能化的教学决策并完成智能导航。包括4个子模块,即课件管理、作业管理、考试管理、在线交流。系统可以及时收集学生的应答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评判学生的成绩;为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出错原因,判断并标志出学生当前能够学习的知识点;还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和适当的补习材料等。

(4)知识库模块。知识库包括两部分知识,一是教学知识;二是教学策略知识。其中教学知识构造为总体线性、局部非线性的结构。总体线性结构是按照课程的知识结构组织的。教学知识以超文本文件形式存放,供学生学习、查询。“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教学内容共有6章26节,按照章、节划分知识点层次结构是线性的,从节的层次开始是非线性的,学生可并行选择学习的内容,即节中的内容包含一个以上的超链接。形成教学策略的知识以数据库中表的形式存放,如:“知识点逻辑关系表”记录整个课程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构成不同的教学策略使用。

2.2系统功能及其实现

本系统是服务器端执行的应用系统,在客户端只需运行浏览器软件,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应用、处理过程。

(1)系统实现技术。

系统前台设计使用Dreamweaver8;Flash8;Fireworks8,后台设计使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以及C#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构建采用SQLServer2005。

(2)系统功能。

①学习向导功能。该功能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量化评定,给出适当建议。学生每次进入系统时应首先进入此模块,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查看系统建议,以便选择下一步学习内容,从而科学地进行学习。系统能够统计学生学习了哪些章节,已做章节练习所获得的分数并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②学习功能。系统学习功能模块可自行统计出各章节学生已做练习的分数,然后据此确定哪些章节是该学生可以学习的,并显示提示信息。如果某章节学生已做练习的分数未达到要求,则屏蔽其后各个章节,使该生无法进入。学习功能主要以目录和搜索方式实现。

③练习功能。练习模块是形成学生模型的主要依据。练习题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操作题。学生可任做某章的习题,系统把学生的答案保留在“学生答案表”中,系统将其与题库表中的正确答案进行比较,判断正误,记录错题数目以及习题错误次数,并把结果显示出来。

在题库表中,系统对所有习题都有标注,已做过的题给出分数,未做的题标注“未做”。题库中的每题都涉及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所以,若某题错误,系统到“错误知识点表”中去查看这些知识点是第几次错。当某知识点错误是第一次,则知识点为超链接形式显示。当某知识点错误二次时,系统会打开“知识点解释表”,给出此知识点的从不同于教学内容的另一角度的解释举例。当某知识点错误三次时,系统会打开“知识点逻辑关系表”,查找到此知识点的上位知识点,以超链接形式显示。以便帮助学生了解错误原因,掌握该知识并对错误加以改正。当某知识点错误次数大于等于四次时,系统给出建议,请重新学习全章或全节的内容。

④测试功能。主要是自测试和考试部分,在系统中包括了安全可靠的组卷功能、自动阅卷功能和试题库。利用测试功能,系统可进行各章或全部内容的测试,可以随机组卷。学生任选某一试卷后,即可进行答题,单击“提交”按钮后,系统会立即统计并显示成绩。成绩的显示以列表给出题号、学生答案、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释四项内容,正确答案解释一项为超链接形式,点中会显示详细的答案解释。而且,可以选择限时答卷方式,利用系统定时功能,当时间到,停止答题,自动提交。

⑤课程讨论区。系统设置了课程讨论区,实现讨论与答疑功能,能够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模式交流(实时、非实时)形式,为网络教育提供了真正的人与人直接交流的通道。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讨论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了学习者的交互。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程讨论区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发帖来答疑解惑,弥补学生自学的不足,为师生交流提供方便。

⑥相关链接。学习者通过相关链接可以进入其他学习网站或娱乐网站,以便学习相关知识或者在学习后稍事休息。

3应用实例

开放式智能化远程教学系统应用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河西分校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网络利用本系统进行学习,首次进入系统需要注册,否则只需输入学号、密码登录。进入系统之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功能模块。建议首先进入学习向导,阅读系统提示和建议,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学习。当然,也可以直接进入课件界面学习。学完一节内容后,一般应通过做作业或随机测试来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当完成测试题之后系统将给出成绩,系统还将答题情况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判断学生是否可进行下一步学习。如果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利用课程讨论区进行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定时、不定时在线交流。目前,本系统使用情况正常,获得学生好评。

4结语

本系统的特点是:支持多学科、多课程,在协作的基础上,达到教学资源的交流、协作、互补、信息共享的目的。能使教师以简单灵活的方式组织教学材料,通过网络从视觉、听觉、书面等多角度把相应的学习内容以最佳的表现方式展现给学生。能够使教师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按需求学,从而在现有的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幅度提高教师授课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节约教学资源。本系统特点之二是:开放式模块化框架结构,可拼装,可拆卸,能够改变课程内容以适应不同课程的教学,还可以根据各个学校各门课程的不同需要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以满足实际教学的要求。而且,系统配置移植比较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国丽,郭铁柱.基于web的智能远程教学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1999-10-9(16).

[2]马爱丽,张卓奎.贝叶斯网络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8(2):33.

[3]周苏峡,李建利.web数据库应用实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theDesignandRealizationoftheopentypeintelligenceLongRangeteachingSystem

SHanHong

(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officersandworkers’UniversityofHexiDistrict,tianjin300203,China)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艺术设计开放式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秉承20世纪初欧美体系,又参考前苏联学制,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也一直参考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并没有形成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特色。教学体系的某些局部虽有不小的变革,但并非根本性的改变。近年来虽在广泛开展如何在教育中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讨论,并进行有关课程改革,但整个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仍未改变。

   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开放式教育体系将针对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优化组织教育过程,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来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创造力的开放式教学体系。

   一、开放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

   实施开放式教学体系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引起教学实践中的许多环节,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完全学分制的实践中,追求的目标是“淡化专业,突出课程”,然而,要真正做到开放式的“淡化专业,突出课程”,并非只是把原有各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都平行而直接地呈现在选课表上。开放式体现的教学规则,对课程建设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改革要求。它必须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在开放式管理的机制下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实验。

   课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开放式的核心。课程确定以后,课程本身的标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一方面,它既是教育者培养目标和教学意图的具体体现,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依据;另一方面,学生也是通过对不同课程的选择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范围。而且,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下的绝大多数课程呈现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之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多是非线性的,这也就是说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呈跳跃式的。过去,我们一般都是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来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而现在所谓的专业教学计划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下已经失去了意义,课程由学生自己来选,培养的计划也就处于一种变化之中。开放式教学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就是比较量化,它包括课程名称、代码、学时数、学分数、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基本要求、教材与参考书目以及作业要求和考试方式等。通过一些数字来明确课程教学的要求,尽量避免过去一些艺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那种模糊性、随意性和无效性;同时这个标准也成为有关部门对教学进行检查和督促的依据。

   二、开放式的课程选择与专业的确定

   在专业课的平台上,所有的课程都是由学生任选的。也许有人会担心,虽然整个学习的过程始终体现了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但以后学生究竟以什么专业毕业,是不是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下就不分专业了呢?其实不是。上文中我们提出的一个口号是“淡化专业,突出课程”,那么就专业界定的问题,我们提出的第二个口号是“先选课程,后定专业”。也就是说在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提出毕业申请时,系部可根据学生在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内所学的课程的性质或类别确定他的专业归属。可能出现的情形无非是以下三种:一是所学课程集中在某一学科或专业的课程群中;二是所学的课程虽然广泛,但仍表现出明显的学科或专业倾向;三是所学课程繁杂,学科或专业特征不明确。从开放式教学体系来讲,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学校都应该准许毕业。但后一种情况究竟以什么专业毕业还值得商榷。

   三、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支撑

   1.社会实践与产、学、研相结合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院系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实行工作室制的产、学、研教育模式,由设计师、专业教师共同负责专业教学、生产和科研工作,将科研成果和学科交叉思想融入教学之中。另外,改变仅在毕业设计时,才让学生到设计公司参加实际设计项目的做法,根据课程教学环节的实际需要,结合设计公司的设计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由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指导,面向社会的实际设计实践,才能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缩短了学习与工作的距离,熟悉了未来的工作环境,得到了综合性的多方面训练。

   2.建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起着导向性作用。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公共课、理论课,提倡开卷考试,充分利用课题设计、计算机绘图综合训练等多种形式来评定成绩。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设计比赛、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级考证,获奖或取得证书的学生给予奖励学分。实行完全学分制,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程,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发挥和培养特长,这也符合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规律。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开放式教学是动态发展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以上几方面是笔者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实行开放式教学的一些研究和实践,有待于进一步充实提高。笔者将在专业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寻找更加适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季翔.高职教育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8

当前,在科学主义强势影响下,人文教育在我国高校走向失落的边缘,音乐专业教育也不能有幸免于难。作为一门古老的人文学科,音乐知识与技能成为高校音乐教学实践的首要追求目标:首先,音乐专业教学的价值理念上,音乐专业长期的培养人的情操的教育目的让位于社会功利性的价值追求。随着社会谋职竞争愈来愈激烈,为了让学生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赢得优势,高校音乐教学强调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音乐专业的学生更是为了获得一技之长,在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些显性的指标上花费大量的实践与精力;第二,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课堂曾成为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地,全然成为一个关涉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授受封闭式课堂;教学方式局限于讲授、谈论等传统方法。开放式教学为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文教育吹来了屡屡春风。开放式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是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提出的。开放式教学理念源于英国人尼尔,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由、平等、互助、自信的理念。开放式教学将人发展的情意目标置于首要位置,体现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文教育的价值追求;开放式教学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符合音乐艺术情感性的特点,是音乐专业实现学科陶冶情操功能的重要条件,开放式教学民主尊重的核心价值诉求,有利于高校音乐教学建设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音乐专业提高课堂教育而成效的有力保障,为实现高校音乐专业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高校音乐专业开放式教学理念

开放式教学的理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的理念提出的,它力图通过的开放的、多元的、弹性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实践的开放式教学包含了教学目的的开放、教学时间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等四方面。

(一)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目的的开放,是开放式教学在音乐专业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

音乐专业开放式教学目的,是指将学生的情感、意志、精神、价值观等情意目标作为专业教学的首要目标。这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人文目标的遮蔽而提出的。音乐专业本身就是一门陶冶人情操的学科,人文淘养是音乐专业的学科价值根源,失去了这个价值,音乐教育学科便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根基。在科学主义的强势影响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大多追求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被高校音乐专业师生漠视。开放式教学目标将人发展的情意目标置于首位,彰显了人文精神在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价值意义。另外,音乐专业教学目标始终坚持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的三维目标,是符合我国现代教育教学培养目的的。音乐专业开放式教学目标是开放式教学实施的导航。

(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内容的开放,即打破音乐专业的学科壁垒,综合多元的教学内容,是开放式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

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链接的桥梁,是学生与社会连接的纽带。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主要课程资源,强调知识的系统系与逻辑性,教学内容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范围内。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综合与分化越来越精细,各专业函需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哲学、美学、文学、心理学与音乐专业有着紧密联系,高校音乐专业教学需及时融人上述学科的积极理论成果,以实现本专业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例如,今年音乐专业出现了与心理学、医学的渗透与融合,开创了音乐治疗的这一新型专业。开放式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异质交互的机会,为学生的情感创设了丰富的情景,为学生的想象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融合了多元学科文化的教学资源中,学生的情感、精神、意志、想象、直觉等等重要的心理质素将获得全面发展。高校音乐专业开放式教学内容的开放为音乐专业践行陶冶情操之终极价值追求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三)高校音乐专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开放

音乐专业开放式教学课堂打破僵化的时间管理体制,可以实行弹性的时间管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15分钟为单位,灵活地实施教学过程,以促进个性化教学;音乐专业开放式教学的空间开放是指打破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把教师作为专业教学主要场所。音乐是一门艺术,本质上具有开放性,组织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如艺术活动观摩、民间采风、各类讲座、各类音乐比赛都可以是音乐专业教学的的形式,实现音乐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

三、高校音乐专业开放式教学原则

(一)情感性原则

音乐专业教学实践必然遵循情感性原则,这是音乐的艺术特征决定的,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表达人情感的艺术形式。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音乐之间本质上是一场情感的交流。开放式教学将人的情意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首要追求,彰显了开放式教学情感性的原则,因此是符合音乐情感性的学科特征的。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全面刺激学生的情感感受。第斯多惠曾说:我们认为教育额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音乐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每一个跳动的声曲。例如,在练声过程中,模拟动物发声或车子等来发声,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发声欲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歌唱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

唱歌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及一些生动活波、富有幼儿情趣的活动来调动幼儿学唱歌曲的主动性,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唱歌教学活动,作者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唱歌教学模式,注重教与学的协调统一。笔者认为在对幼儿进行歌唱教学时,幼儿歌唱课应该要以快乐的、J渝悦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充分让幼儿动起来,例如通过拍击节奏、歌唱游戏、歌唱表演等多种形式和组织手段来调动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另外也正因为幼儿有好动、贪玩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利用这一心理特征才更容易调动幼儿来营造欢快、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让幼儿能够在快乐中轻松学习唱歌,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获得满足。让生活与音乐教育有机联系取来,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音乐作为背景,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乐曲或歌曲,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欣赏、体会、和学习其中的知识,又可以激发和培养幼儿对歌唱的兴趣。

(三)鼓励和创新结合,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幼儿具有创造天分,对于幼儿的创造行为,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予以帮助和引导;在幼儿已有的创造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应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创造和大胆表现的机会,对幼儿循循善诱,由浅人深、由具体向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引导幼儿向更高层次发展,激励幼儿从自身的感受、和对事物真实的体验出发,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展示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所以在学习唱歌的时候不管他唱得怎么样,教师或家长都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这样才会增进幼儿的自信心,从而好好的学习歌唱并对歌唱感兴趣。用注人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后果就是只会让幼儿记忆更加机械化、思想更加僵硬化,对待事物幼儿只会机械性的模仿,没有任何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对音乐缺乏兴趣、反应也变得迟钝。所以,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时,幼儿的兴趣性更不能被忽视,只有让幼儿在活动情景中亲身体参与,才能激发幼儿对歌唱的兴趣,幼儿才能用心去倾听去感受音乐,才能进一步更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歌唱活动中去,进而才能获得相应的歌唱知识和一定的歌唱技能,由于是幼儿的亲身参与,可以刺激幼儿的多种记忆器官,所记忆的东西所学的知识也会更加牢固更加长久。作为教师,应该以培养幼儿在自我探索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创造力的能力为根本目的,其余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个根本目的而展开,去引导幼儿向最终的目标走近,而不是直接把孩子硬性地安排到期望的目的地,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做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掘者和引导者。在给孩子组织的歌唱活动中,应注意启发幼儿的形象思维,有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9

1中职计算机开放式教学的内涵

开放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打破封闭教育的教学活动,它是指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能够培养学生猜想、质疑、创新与发展的教育模式。它的特点是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资源运用和开放的学习意识。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开放式教育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以自由意志、心情、个性品质与非智力因素等把学习有效提高,并进行升华。特别是在网络与计算机时代,结合网络与计算机特有的学科意念,通过形、音、动画、模拟、立体交汇、人物特色、情节描述、动感交融等资源,实现对教育者的全面教育与培养,以达到计算机学科的教育教学目的,实现对人的全面教育与培养,完成计算机学科教学任务。

中职计算机的开放式教学,就是中职的计算机学科彻底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变课堂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说教为计算机模拟与计算机仿真教学;变单一的计算机机房操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个体一对一教学;变依赖计算机的单机教学为开放的网络式计算机群体教学,以促进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性原则的贯彻与落实;变学生依靠教师的计算机指导与操作实训为学生的自由学习与操作,赋予计算机学习以新的内涵,刺激学生热爱计算机知识学习与掌握,由单纯的计算机操作向计算机编程、计算机设计、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计算机联动应用和计算机开发与研究方向发展,实现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自身特色,促进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全面深化与改革。

2中职计算机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性探索

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积极创设质疑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探究式学习,拓展中职计算机教学新的领域开放式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首要的是要积极创设课堂教学的质疑环境,通过质疑与猜测引导中职学生合理进行自我学习,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其他先进的技术进行探究式学习,进一步拓展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领域。

例如,在进行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计算机结构与组成教学时,并没有像以往的课堂教学那样,课堂上计算机专业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后进行自我学习,并完成一定量的课外作业;而是直接将中职学生组织起来,走进计算机机房和计算机组成实验室,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物观摩、实物分析、实物比较,并结合观察、比较、发现与结构性系统的知识进行立体组合,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接受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机组成的基本要领,赋予课堂教学以开放的内涵。

同时,通过网络教室与计算机媒体的有机组合,将计算机的组成、应用、特点与计算机的特有功能,通过媒体课件一一向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以物对物,以实物为学习重点,边学习边比较,达到学习、讨论、比较、开放式研究的学习目的。这样,中职学生就会通过网络、计算机机房中的实物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指导,突破课本学习的局限性,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的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对计算机的全面学习与掌握。

在借助机房、网络和计算机媒体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时,通过与计算机网管中心的联合教学组织与协调,把计算机机房、计算机组装实验室、网络教室、计算机程序设计实验室一一向学生开放,向中职学生展现一个全方位的计算机开放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质疑、猜测与研究向纵深发展。

通过课堂与网络教室的开放式教学,创设一种计算机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确学习什么、掌握什么、怎样去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等课堂与网络的有机结合,是中职计算机学科开放式教学的另一个特色。现在,对于中职的计算机学科教学,全部实行网络教室的创新教学方法,将计算机学科的专业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应用原理与创新模式,一一展示给中职学生,让中职学生边对比、边学习、边提高、边优化。

例如,将教育部资源库中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优秀案例和其他资源链接到网络教室内,让学生通过看、学、比较、讨论与综合,全面掌握中职计算机学科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怎样去学习。比如,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上的机器人采摘,是去年蔬菜博览会上的一个亮点,中职学生对此都十分好奇,也十分想知道它的原理、应用特点与内在的计算机技能。为此,进行分析与破解,并将基本的程序、组成原理、应用要点和计算机基本的操控技能展示给中职学生,让中职学生进行升华,其效果事半功倍。

通过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促进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中职学生认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牢固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结合计算机大赛、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的操作与控制,实现对计算机知识的全面掌握与应用能力的综合提高质疑与猜测、氛围营造、环境创设、良好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网络时代赋予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新的内容。因此,加强中职计算机学科的开放式教学研究与探索,就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质疑与猜测环境,营造科学的计算机学科课堂教学氛围,努力创设适合中职学生学习需求的计算机学习环境,研究与开发中职开放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达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和操作计算机技能,全面应用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为促进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引导中职学生学好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首先成立中职计算机课外活动小组,以小组为龙头,带动学生学好计算机、掌握计算机技能和应用能力。其次,通过专题讲座、开放式实验室学习与研究,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技能,积极参与省、市、县三级计算机技能大赛;组织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能大比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开放式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了计算机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多名学生因此而获奖,众多学生通过开放式的学习,适应了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开放式教学设计篇10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新模式,开放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时间段及成绩评定方式。结果取得了较理想的学习效果。结论学生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开放式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abstract:objectivetomotivatethestudents'interestsandcultivatetheirabilityofthinkingandoperationandinnovation.methodsthenewpatternofopenexperimentteachingshouldbeconstructedbystudenteccentric.theexperimentcontent,process,optimaltimeandassessmentofachiemementwereresearched.Resultsidealeffectwasobtainedthroughthismethod.Conclusiontheabilityandoriginalityofinnovationwereimprovedforstudents.

Keywords:open;Chemicalexperiments;experimentteaching;innovationability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并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阵地之一[1,2]。决不是验收时必须的摆设,实验课更不是教学的点缀。要对化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首先就要改革传统的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

1开放式实验教学简介

传统的验证式实验教学只重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验证,过多地强调实验的结果、结论,而忽视了实验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过程,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作风。首先在实验教学方法上教师过于拘泥形式,通常是准备甚至调试好实验装置和仪器,编写好实验指导书,设计出实验报告框架,让学生按照已有的设计和统一的方法操作,把数据填入统一的表格,并按给出的计算公式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这样做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不利。其次在实验教学组织安排上不合理,影响了实验效果。由于受仪器设备数量少、器材药品耗损大等因素的影响,实验通常都是分组进行,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动手,更谈不上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由于仪器、设备、教材的更新跟不上社会生产发展和知识更新的步伐,现行教材涉及的一些实验方式呆板、内容陈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2]。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改革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拓展知识面。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内涵

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是针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封闭性的弊端而提出的,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3]。它不光指实验室的开放,还指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的开放、实验教学评价的开放等不可缺少的内涵。所以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首先一定要充分深刻理解它的内涵。

2.1实验时间开放

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首先意味着实验时间的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又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开放;第二,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时数开放,也就是每项实验在时间长短上没有限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

2.2实验内容开放

从实验内容和学科发展的关系分析,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应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应及时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方法而发展,以先进的实验内容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教学内容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社会生产实践密切联系。教师要经常参与来自社会的实践课题,并使其及时转化为实验内容,从而使学生也参与到实践课题中来。这样既充实了实验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课堂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2.3实验教学评价开放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评价,不能只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特别是实验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等等。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考核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设计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等等,在开放实验中有独特见解和创新的应给予较高的评价。这样不仅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公开公正,并且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3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局限于验证一些理论,很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设计,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填鸭式”的。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做,实验往往比较顺利,不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样的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一些实验原理、方法往往掌握得不够透彻,抑制了其创造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因此,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4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和改革尝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创精神,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后,教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选题。例如:超声波提取植物中草药总黄酮及鉴别研究、超声波提取植物中草药总黄酮及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研究、紫茉莉红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药物有机合成、化工中间体有机合成等,笔者对部分导师组和非导师组学生(因为报考导师组学生过多,而招生名额很有限,没有被录取的部分学生也强烈要求来做实验)进行了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改革尝试,主要分四个阶段。

4.1第一阶段:布置设计实验的题目由教师将多个难易不同的实验题目列出发给学生,每位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且将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如药品、仪器、设备等)告知学生。学生根据现有实验条件设计分析方案,如有特殊要求也可提前向教师提出申请。实验室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条件。但为了安全起见,有毒药品一律不予提供。

4.2第二阶段: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拿到题目后,可以针对选定的实验题目,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知识,写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包括①实验原理;②所需药品以及所需溶液的配制方法;③所需要的仪器、设备;④具体的实验步骤;⑤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⑥参考文献。设计方案完成后,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教师认为设计方案合理可行且实验条件具备后,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实施设计方案。

4.3第三阶段:开放实验室,实施实验方案实验室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实行全天开放,学生在设计好分析方案后,在开放时段内随时可以进入实验室,完成设计实验的内容。教师只是适时地给予启发性的提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从而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得到最准确的实验结果。

4.4第四阶段:写出研究论文或实验报告学生完成设计实验后,整理原始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研究论文或系统性实验报告,系统性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具体实验步骤、数据的处理、结果讨论及误差分析。从理论上分析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并对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做出总结。

5开放式综合设计化学实验实践的思考

5.1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的选题非常关键,要求教师了解化学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动态,给出既有基本操作,又具有设计性、研究性,符合实验教学规律的题目。由于题目多样化、综合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应付自如,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动手能力,对每个实验都要了如指掌,并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因此,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5.2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通过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一条实验教学的新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的特殊功能,使实验教学与国际上通行的教学方法接轨。笔者的教改,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同时,该项实践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由于高校中普遍重视科研和课堂理论教学,教师对实验教学投入的精力很少,这很可能导致实验教学水平下降。由于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所需的药品及仪器很多,对实验室管理体制如何适应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4]。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题目较多并且全天开放,教师及教辅人员工作量如何计算,这些都是有待于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要营造开放实验教学的大环境,只有全面实施学分制,学生才能有真正自主地进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保证。

6结束语

化学实验实行开放式实验在部分导师组和非导师组学生中试点实施,已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公开发表了许多论文,部分论文还荣获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二、三等奖及鼓励奖;学生组队代表学院参加实验技能竞赛荣获广西高校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奖。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编写新教材,开放实验室,安排设计性、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条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实验,大大激发了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了研究化学的热情。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受到硬件的制约,对师资要求提高了。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值得借鉴和推广。最近,我院已经出台有关开放实验室的系列文件和制度,学生可以申请进入开放实验室自主进行科学研究,这将进一步极大地推进我院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黄锁义,陆海峰,潘祖光,等.民族医学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2):65.

[2]路丽华,李晓晔,尉琳琳,等.化学实验进行开放式教学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