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方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9:38

中学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育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发展,当代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的思想状况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这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改变那些与中学生成长的新环境、与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教书与育人脱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不紧等。因此,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坚持“育人为本”理念,全面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开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教书育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教书和育人,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双面共同体”。尤其是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好育人功能,是中学思想政治课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一方面,应重点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思想政治课要善于联系国际局势和时展的现状,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中学生思想的实际,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明确教学的特点和内容要求,进一步确立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地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学理性和社会现实性。课堂讲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现实问题和社会现象为中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解答和回复中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象生动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中学生了解国情、党情、世情。当然,还应该积极探索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尊重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中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进多媒体教学和校园网络技术的应用,探索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网络课堂,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引导力和感染力,扩大思想政治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另一方面,应积极发挥其他课程的渗透功能和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除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外,其他中学专业课程的教师,也要善于准确把握各自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发掘蕴含在所教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求渗透教育的技巧,提高自身引导能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巧妙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通过广大教师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探索真理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事的人格魅力、评判是非的价值取向、对待事物的思想观念、热爱生活的美好追求乃至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争取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二、坚持实践育人,扩大社会实践范围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能力是检验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目前,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了一些新特点。随着中学教育社会化和开放化的推进,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更多样、形式更灵活、渠道更畅通。社会实践活动开始由过去的学校组织的单一型向学校组织、家长联系、学生联络的复合型转变,由过去的集中型向集中与分散结合型转变,由过去的无偿型向无偿与有偿型并轨转变,由过去的课堂型向课堂与社会交叉融合型转变。这些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反映,更是中学坚持实践教学的结果。但是,由于学校、社会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不够广泛、深入,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想性与合目的性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为此,必须从推进教学实效和扩大社会公益影响方面拓展思路,力求获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既要对教育教学实践、课外社会调查、新生军事集训、校园生产劳动等教学环节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要对社区爱心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艺术小创造、科技小发明等学生自主性社会实践活动,区分不同性质,分别提出要求,注重活动实效,使之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坚实的作用。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需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在企业、部队、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历史文化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相对稳定的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中学生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便利条件和经费支持。

三、坚持环境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中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环境基础和关键环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着力培育民族精神和道德品质。也就是说要以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抓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育民族精神和道德品质为目标,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活力校园、文明校园与和谐校园。在具体的操作中,应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教学、科技、体育、艺术、娱乐活动以及“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中学生”等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还要充分利用各类纪念日、重大事件、节庆日,开展特色鲜明、感染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坚决抵制各种不良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中学生的侵蚀与影响。同时,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的自身建设,不给不当的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当然,还要根据中学生接受网络信息的新要求,切实做好校园信息网的建设,重点建设好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主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四、坚持服务育人,努力做到关心关爱

对中学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在表象上是教育和引导,在本质上是服务与关爱。许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突出问题,其根源都是实际生活的反映。因此,必须把解决中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把关心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力求抓实抓好。

首先,在学校的管理与服务上体现育人导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在教学管理上,坚持从严治教,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中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在后勤服务上,把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学校服务育人职责有机结合起来,从关心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做起,从中学生反映的具体问题抓起,切实加强宿舍、食堂、澡堂、操场和文娱活动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满足学生对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其次,妥善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帮扶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等助学体系,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助学支持力度。同时,还要在鼓励贫困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对帮困活动,动员广大教职工奉献爱心,协调有关社会力量为贫困家庭学生排忧解难。最后,有效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机构,负责研究、指导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并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体、以学校党政干部、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为辅助,与中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流活动,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激发自己勤奋学习、奋发进取的精神。

中学教育方针篇2

【关键词】依法治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BX15024)(2016.01-2016.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2-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描绘出了“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法治中国建设涵盖各个领域,具体到高校,就是要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依法治校已经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2003年7月17日,教育部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引发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实施依法治校的浪潮;2012年11月22日,教育部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依法治校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实施依法治校,内容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作为高校“铸魂工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也会受到辐射和影响。在如火如荼的依法治校进程中,如何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依法治校的内涵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教育部于2003年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阐释了依法治校的涵义。依法治校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从宏观上看,依法治校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在保证高校办学自的基础上,加强高校管理,规范高校办学行为;从微观上看,依法治校是指高校依照宪法和法律特别是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来决策和管理学校内部事务,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促进学校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是年轻一代形成和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二、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性

我国高校治理结构向依法治校进行调整和转变,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障,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内在必然性和统一性,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性、高校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方式方法的互补性、人才培养导向的相辅性、内容及属性的相关性。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新常态下相辅相成,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点。

(二)依法治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扩展和内涵的延伸

在依法治国的视域下,切实推进依法治校是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扩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真正做到依法治校,培养具有法治精神、务实肯干的新一代经济建设中坚力量,对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发展意义。切实将依法治校法治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对高校培养信仰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既遵纪守法又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扎实肯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依法育人的教学氛围是高校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与创新的客观需要。

三、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

结合依法治校的内涵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要适应依法治校的发展态势,加强教育主体的导向性,创新教育理念,让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研究阶段转向针对性、实效性方法路径研究阶段,切实落实我国依法治校工作部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制定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的章程,是依法治校的基本前提和保障。高校章程是依法治校的直接依据,也是法定权利之一。要遵循依法治校精神、坚持章程的促进创新、增强高校自的导向性。高校目前基本都制定了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章程,完善了高校治理结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充分发挥高校章程的导向性作用,落实高校章程中体现的、依法治校的原则和精神,是高校下一步发展的重心和难题。切实按照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反映高校教职工、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凝练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观,规范高校治理结构和高校管理权力运行规则,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及行业竞争能力,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和教育发展方向,强化章程建设实效性,着力解决高校运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突出章程指导下的高校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使章程成为依法治校、依法育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重要保障。

2.加强高校制度建设,逐步减少人治因素,促进高校管理向法治化转变。高校管理人治化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顽疾,民主程序难以有效落实,严重影响依法治校的推进,也难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积极示范效应。高校制定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权益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涉及高校治理结构的制度,应公开征求意见、通过民主程序充分讨论,部分重大问题还应采取听证方式等各种不同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保证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和合法权益得到充分表达和体现。加强制度化建设的宣传和落实工作,使高校管理制度系统化、程序化、常规化,对偏离制度行为应建立惩戒机制,提高依法治校工作落实过程的合规性。

3.规范高校治理决策行为和执行程序,加强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规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大学生法治精神的逐步养成需要依法治校的育人环境,规范决策行为和执行程序是依法治校法治环境的基础。高校要依法推动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和可延展性,充分发挥高校理事会(董事会)机构的决策职能;高校违反决策程序,造成重大损失,发生重大决策失误的,应依法追责。

4.健全高校民主监督机制,提升大学生参与程度。高校要积极拓宽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监督的渠道,健全学生代表大会,落实学生在可控范围内的民主选举权、自主决策权,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发挥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积极参与制定学生管理和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制度制定过程,积极探索大学生代表参与高校决策机构的高校治理结构。

5.积极探索高校家长委员会制度,发挥家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应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建立家长拜访日,完善依法治校制度,引导家长委员会参与并监督高校管理,参与高校教学工作,促进高校与家庭良性沟通,扩大家长对高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社会资源与高校合作,进而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6.营造权利意识氛围,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件。学生工作是高校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对学生权利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要切实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学习、参与社团、社会实践等各项权利不受侵害,杜绝违规收费以及由于高校过错而造成的侵权行为。依法治校可以体现公平、公正、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法治精神和制度化建设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基本权利,树立高校法治形象,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接受程度,提升身份认同感,规避不必要的抵触情绪,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件,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局限,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必然是承担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选择和培养具有依法治校意识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至关重要。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教育,在依法治校的新形菹拢应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局限,重视和加强对非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作用,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要高度重视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转变,高校教职工自身专业素养要高,自身功夫要硬,否则难以以理服人。高校要切实强化教职工依法依章办事、依法治校行为意识,认真组织教职工依法治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在新聘任教师的入职与在岗培训中,明确依法治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提高高校教职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8.依法治校改革高校职称评定体系,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潜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需要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潜能,创新高校职称评定体系,依法治校建立称职就应该顺利晋级的职称评定制度,革除职称评定领域权力垄断和寻租空间,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体现教育价值公平性,正向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价值取向提升工作积极性,学习和借鉴台湾等地区职称任期内称职即无条件晋升的自然晋级机制。改革现存教育课题和科研实践途径,废除学术成果和科研课题评定体系,消除“官方课题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问题,减轻职称评定评分过程“天下文章一大抄”、花钱买学术现状,尊重科研成果和学术创新,打铁必然自身硬,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样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教学说服力和可信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9.依法治校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及荣誉第三方评价机制,解决教育效能和荣誉评价机构婆婆媳妇一肩挑顽疾。特级教师、政府层面荣誉等领域已成为高校教育效能及荣誉评价顽疾,是教育腐败历史性源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成为重灾区。教育效能及荣誉评价体系扭曲严重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常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成“课堂说一套,实践变一套”,难以自圆其说自我立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使依法治校成为空谈。应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及荣誉第三方评价机制,把选择和评价权力交给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无关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确保政府奖励和特级教师荣誉评审公开、公平和公正,提升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专业教师能力和荣誉正向相关性,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10.建立高校大学生申诉制度,规范纠纷解决机制。建立高校校内申诉制度和申诉机制应当成为我国大学生权利救济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权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抓手,能有效解决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潜在的法律纠纷。大学生申诉制度和申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的意识,增大高校治理中权力滥用的风险和成本,从而降低权力滥用和腐败可能性。大学生通过申诉机制行使申诉权利时,要遵守申诉制度,结合事实依据,提出申诉理由和申诉意见,必然对申诉制度以及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理解,对行为后果进行剖析、反省和预判,这个过程恰恰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鲜活案例,也是自我法治教育的良好方式,促使大学生理性审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行为,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法治观念,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目前,大学生行使申诉权问题依旧是我国高校目前值得探讨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申诉权利“口头喊得响、行动落实慢”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申诉制度和申诉机制的缺失,难以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难以对权力形成有效抑制和反抗,更难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公民基本人权、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治国等基本法治理念,理论和现实严重脱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无法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在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渠道和挖掘的空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是具有持久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形势发展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思考和探索,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中国为其提供了新的最佳契机和全新视角。我国高校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构建新途径,努力提升教职工的法治素养,营造高校良好的法治环境,将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会贯通,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引文注释:

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年1月19日)。

参考文献:

[1]闵辉.论法治理念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2(2):45-48.

[2]朱红萱,余礼信.依法治校启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15(8):47-48.

[3]何丹.依法治国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6):57-58.

中学教育方针篇3

【关键词】教育方针发展历程规范完善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方针,这些教育方针对于当时的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回顾和总结6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演变,对于更好地认识教育方针的本质和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发展与演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1949~1956)。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志就已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方针进行了系统、全面、精辟的阐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的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为主要任务。”此外,它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①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之前的教育方针(1956~1966)。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的号召在实际上成为了教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和广大青少年学习成长的行为指南。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鲜明指出了教育的方向与目标。由此,这个思想也成为我国建国几十年来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期间的教育方针(1966~1976)。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简称“五・七”指示)。②该指示尽管不是教育方针的规范表述,但对以后十年“”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办工读学校、强调政治挂帅,反对智育第一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教育方针(1978年至今)。1980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次会议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基本上匡正了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思路。

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法,拓宽了教育发展的视野,为进一步把握教育方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989年11月,在少先队建队40周年之际,邓小平为之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③这就是著名的“四有”人才目标。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总则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描述既与我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既坚持了基本方针的连续性,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别是把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更加有利于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突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途径,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教育方针发展演变对我国教育实践的影响

教育方针在指导教育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实现了教育在不同时期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建国60多年来,教育方针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及时调整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内容,有力地保障了各个阶段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方针也一直在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着调整与改革。教育方针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上述问题已经得以基本解决,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它所承载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与更新。

教育方针的消极影响。首先,在过去一段特殊的时期里,教育方针过分地突出了为政治服务的指导思想,使教育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教育原本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它不能完全实现政治化,否则,教育就无法实现其发展目标,甚至会走上歧路,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其次,教育方针的重点不够突出,操作性差,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虽然方向明确,内容全面,但表述过于宏大、抽象,不易于把握操作、落实。比方说,关于全面发展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发展呢?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在认识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落实起来就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只能依靠各自的领悟和体会。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教育理念的把握上更强调有重点、具体化,如团队精神、创造能力、多元文化教育等,这样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容易把握和操作。再次,在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始终没有给予明确界定,那就是教育主体一直不明确。在已有的表述中,有时称“党的教育方针”,有时又称“国家的教育方针”,有时还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主体始终不清晰、不鲜明,而且往往存在表述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对教育方针全面、准确的学习和理解,也影响了贯彻落实的效果。

教育方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思考与建议

尽快解决教育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如上所述,多年来教育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已经使得“教育方针”自身的定位模糊,这也使教育工作者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时候时常感到无所适从。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将“党的教育方针”摆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国家作为教育方针制定者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不仅无助于党的领导,而且易于将党政混为一体,不利于党的真正领导。

教育方针的内容需要统一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到底是什么?始终没有一个全面、明确、清晰、完整的表述和权威的解释,人们记住的多是以前比较熟悉的那些内容。但这些内容有时在党和政府的一些文件中的提法又不一致,给人造成很大的困惑,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党“十六大”修订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要求就存在明显差别。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这就让人弄不清楚究竟该按照哪个“方针”来具体执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的教育方针。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发展时期,教育方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也包括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具体说来,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按人才培养的规律来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细化、调整教育方针的内容,更加突出时代感、民族性、国际化与现代化,这样,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BSH005。)

注释

①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00页。

中学教育方针篇4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育方针反映着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教育工作全局的总方向。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这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回顾历史,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核心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正反映了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被确立,教育方针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在《教育法》中加以规定,大大强化了教育方针的导向性。《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既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这一表述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是以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为背景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我国已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象牙塔”式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了解教育方针制定的背景和依据,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提高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新的教育方针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科学性。表述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内涵。这一表述集中反映了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规律,因而是科学的、严谨的、全面的;二是时代性。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相对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言,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表述立足国情,着眼素质教育,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洋溢着时代精神;三是实践性(或称可行性)。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较之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方面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更要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拓宽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必将指引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将有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革故鼎新。  全面理解和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是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方针的丰富内涵,自觉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贡献。当前,我们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扩大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关心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是以人为本,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改革创新,增强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改革创新,永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中学教育方针篇5

【关键词】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民生思想高等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08-03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不但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处于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在准确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党根据新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连续发展的教育方针。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方针都有其基本的内容。

(一)第一阶段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提出的教育方针。这个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坚持“又红又专”,要求我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又要学习科学知识;既要坚持革命理想,又要参加社会实践,使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这个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既要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又要重视工人农民的作用;既要尊重脑力劳动,也要尊重体力劳动。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只有把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才能发展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的生活及其改善服务。这个教育方针还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对我们的教育任务提出了基本要求,即我们的教育必须使人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获得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第二阶段是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的教育方针。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有了新的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方针坚持了教育的服务方向,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教育的经济社会功能。如果离开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教育就没有了主心骨,因此,教育必须为当代的发展大局服务,这是教育服务的基本方向。这个教育方针明确了教育的基本方法,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如果教育脱离劳动,教育离开实践,教育就无法进行,也毫无意义。这个教育方针提出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基本任务的完成,既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又可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三)第三阶段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2007年党的十七大和2012年党的十提出的教育方针。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期,我们党与时俱进地发展了教育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所提出的教育方针,继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既坚持了教育的服务功能――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强调了教育的基本方法――教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既坚持了育人的基本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又指出了育人的基本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它既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求立德树人两不误。

总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党制定出了符合时展和人民要求的教育方针。尽管教育方针具有时代的烙印,因而具有阶段性特征,但是其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即教育必须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必须为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服务,必须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透过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我们可以寻找到它深层次的思想,那就是党的教育方针所蕴涵的深刻的民生思想。

二、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

任何国家任何政党的教育方针都具有现实性和变动性的特点,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造成的。从表层来看,教育方针只是时展的需要,是教育的顺时而变的结果;其实,从深层次来看,任何国家任何政党的教育方针都有其深刻的思想,以此推动教育方针的发展变化与完善,进而推动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正是这些思想推动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发生了连续性的发展完善。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他们服务,尊重他们的历史主体地位。要真正做到维护人民利益,尊重他们的历史主体地位,就必须首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我们党决心消灭旧的制度那天起,就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改变人民群众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我们党更加注意维护人民利益,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积极地从各个方面维护人民利益,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我们党极力保障和改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其中就包括教育必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民生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的生活好坏是我们党关注的重点,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表现在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上。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有实际的生产及其产品的丰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搞好了,就能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教育首先要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服务的这个方向明确了,它就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的经济建设搞好了,就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也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利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从人类历史的社会制度的变迁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延续数千年的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广大人民群众从此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因此消灭了剥削制度的根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能够获得自己应该享有的劳动成果,从而就可以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需要有人来维护和巩固它,社会主义制度同样需要有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维护和巩固。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多次重申,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社会主义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建设者和接班人出了问题,而建设者和接班人出了问题,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邓小平明确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他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既要育人又要树德;既要智育,更要德育。只有把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好了,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样,人民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伟大进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这个深刻的道理,它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只有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创新性的教育,创新性的教育最能造就人才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就必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就必须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还有广大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他们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量源泉。曾告诫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同样,不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伟大作用。

(五)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未来社会里,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就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所描述的那样:在未来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不受分工的束缚,干自己想要干的事情,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理想社会的美好前景,是我们追求的远大理想目标。远大的理想目标需要从现实出发,脚踏实地,创造条件才能实现。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这个深刻的道理,它指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它还要求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现阶段,在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就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总之,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它自成体系,成为党的教育方针的灵魂。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灵魂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我们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作为灵魂,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三、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把握好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发展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要根据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变化,不断地对高等教育进行院校、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不断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条件,解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后顾之忧。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高,生活需求会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多样性日益呈现出来。我们不能扼杀人民群众正当的生活需要,只能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只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孵化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院校、学科和专业设置不合理,调整滞后的现象,这是不利于发展科学技术的。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落后于他人,适应不了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变化。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时刻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基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对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院校、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

(二)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社会制度和人力资源的保证。在当代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只有我们这个社会制度有生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旦中国走了回头路,重新回到私有制社会,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就无法得到政治和经济上的保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任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肩负起来,因此,对于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刻都不能放松。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要求,必须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进行革命精神教育、国情教育、国防教育等。青年学生是建设祖国的前途之所在,高等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的最为重要的途径。我们只有坚持党对于高等教育的领导,才能保证我们的青年学生政治原则坚定、思想理论先进、专业技术精湛,他们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做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之,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社会制度和人力资源的保证。

(三)高等教育必须对所有的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终目标,是人作为人的最高理想的状态。从现阶段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高等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可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高等院校的学生都必须既要学习自然科学,又要学习社会科学;既要有理性思维,又要有感性思维;既要有课堂学习,又要有课外学习;既要有理论学习,又要有实践学习;既要有动脑的能力,又要有动手的能力;既要有德育和智育,又要有体育和美育;既要培养智商,又要培养情商;等等。实施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一部分学生,而是要针对所有的学生。我们的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不只是为了就业,更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我们的高等教育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现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48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77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1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9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46

[7]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13LX531)

中学教育方针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师范性培养;缺失;强化策略

早在2003年,中国教育部便明确表示,国家需要重点培养可以完成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学生训练、竞赛组织并且可以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复合型体育教师人才。在这一要求提出十多年后的今天,在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上,我国的体育院校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体育教师队伍的人才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当前的体育教育专业,针对人才的师范性培养仍旧存在有很多的不足,而针对这一些问题所开展的专项研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各阶层学校当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师范性的缺失体现

(一)对教学理念的培养缺乏

简单地说,因为体育教育专业不但是体育专业当中唯一拥有师范特征的专业,而且该专业的人才教育方式一定需要师范教育和体育专业教育相互结合,特别是在体育教师职业化思想的引领下,针对我国学校的体育教师培养需要使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针作为指导,着重增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的锻炼。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各大院校当中,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受到了前苏联的传统技能教学观念的桎梏。导致学校在针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过度重视人才运动能力的训练,而轻视教学能力的培养。致使所培养出来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往往缺乏师范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尽管教师能够精准的进行相关动作的演示,但是在针对学生进行技能传授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暴露出表达能力不足的缺点,严重影响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二)体育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偏少

教育类课程,就是指在w校当中,为了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专门开设的一类课程,其目的便是为了增强教师人才的教学能力,也就是说,教育类课程的开展,关系到体育教师人才在今后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的教学能力,它是体育教师“师范性”的一种重要体现。但是就目前我国各大体育院校当中体育教育专业当中的教育类课程安排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类课程仅限于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并没有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而进行新的教育类课程的建立,导致高校所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在投入到教学工作时,无法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反馈,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实习阶段缺少师范性培养

在教育类专业当中,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教师需要在这一阶段当中,养成对学生的教学能力、技能使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甚至有的教育学专家学者表示,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养成,其教育实习阶段占据到了其重要性的八成以上。但是就全国范围内,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模式来看,它们都普遍存在有实习时间短,实习模式单调的特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根本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当中,就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技能使用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

二、针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性进行加强的相关策略

(一)增强针对教学理念的培养

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教育专业当中,理论性课程占据到了总课程的八成以上,在针对人才的技术能力培养课程方面,其教学的重点也是针对技能的形成和延伸的专业理论知识,而并不是局限于运动技巧方面。因此,我国应借鉴西方教育先进国家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理念,让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改变自己的思想,并尝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他们树立专业化理念,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将关注的重点放到教学能力的提升上。这样才可以有效增强我国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师范性,并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群体的综合素养。

(二)体育教育课程安排应彰显师范性

客观来说,体育类课程和传统的文化类课程,在教学方式的使用上,是存在有一定的差异的。而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所使用的师范教材,是套用的文化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这直接导致了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不能有效表现出师范性,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必须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在保障技术类课程课时的前提下,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加设对应的体育教育类课程,该专业人才能够在今后的实战教学过程当中,更好的彰显出师范性。

(三)增加实习课程比例

最后,针对体育教育类专业,因为其特殊性,学校方面需要适当增长人才的实习时间,让该专业人才能够通过更加多元化的实践,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补强,并在今后的实战教学过程当中,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增强其师范性。

三、结束语

体育教育类专业同其他体育专业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作为该专业的教职员工,应针对这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合理进行课程安排,这样才能满足我国对这一类人才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方针篇7

1.1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行教育的需要,这也给高职教育提出一个难题。传统的高职教育在理论实践方面有着很多弊端,且在教育学生时忽略了单体的差异性,这也使得学生在同一个标准下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素质。传统高职教学模式可以具体的表现为统一的教育模式,传统高职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缺少必要的实践教育。因而会造成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积极性不强,自暴自弃等令人诧异的现象。因此,现代的高职教育模式应当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院校中有所得、有所获,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因此而提高。

1.2针对性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时,能够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实施针对性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为此制定教学目标,开发与其相配套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教学活动能够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的参与进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身心以及较好的协作精神。因此,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应当尽快建立起一个功能健全、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教学体系,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一个档次。

1.3在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中,应当将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分隔开来,古语有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会造成一些学生的不平衡心理,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品行以及爱好、习惯等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他们在相处中会出现诸多的分歧,而时间长了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出现,因此,实施了针对性教学后,不同层次间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互相干扰与影响情况的出现。

2实施针对性教育教学的措施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伸展拳脚,使得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尽快的进行教育改革,从原本的单一教学模式转为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展现自我,展现出学生个性化的一面。而此中关键即为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模式。

2.1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就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目的并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根据所划分的几个类别来分别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想要实施针对性教育教学模式其先决条件即为解决学生层次与类别划分的问题。而划分学生层次应首先考虑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其次要对社会中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要求进行深入调查,并融入针对性教学中。最后是要将学以致用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使学生们在就业时能够学以致用。当然,时间在流逝,社会也会随着时间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在对待学生时也应当采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学生变化时,对他们的要求也应当随时进行调整,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拼搏奋斗,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劲头。

2.2对教育内容进行分类别的编写,在确定好学生类别后,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确定教学内容。对于那些有明确目标,对于学习有着较好的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应当合理的加快他们的学习进度,并拓宽他们的视界,为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应当对其主要采取基础知识为主,实践为辅的方法来进行教育,通过长期的教育来使得这部分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3注重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对他们长期的教育中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得他们重拾对学习的信心。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教师应能够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激发出学生的个性与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消除学生们对于针对性教育的等级划分的不平衡心理,如此教师更应当从教育的实质,以人为本出发,使得学生们能够认识到针对性教学对于学生们的好处,并在日常学习中尊重、爱护学生,从而让出现不平衡心理的学生重拾信心,努力学习。

2.4通过采取多种考核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针对性教学中的各个层次教学方法、内容均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也不能用统一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采取多种复合型的考核方法能够充分的显示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这也使得学生在获得考核通过后能够增强其自信心,并全身心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

2.5增加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来增加师资力量。在学生中实施针对性教学对于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过硬的要求。由于教师的教育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所聘请的教师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且需要的数量也比较多。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师资力量浪费的现象出现,高职院校应当引进社会优秀人才来兼职授课,使得针对性教育教学模式能够稳定的实施下去。

3结束语

中学教育方针篇8

我参加了这次小学语文远程训练。这次训练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历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育工作很有见地的专家给了咱们详细的辅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透过训练取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常识更新

这次训练中专家们的讲座,我理解了阅览的真实优点,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开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览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就应详细地体此时生活的方方面面。

咱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就应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天然的、科学的……咱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咱们的常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耳濡目染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实体会到阅览的高兴,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变革的终极方针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开展。因而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厚言语堆集,掌握学习方法,进步基本技能,理解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选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览面,增强学生在全部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认识,用心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进步。

新课程中也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侧重培育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而培育这种潜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就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资料,在超多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育潜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实领悟到新课改的真理呢此外,教师也通知咱们:咱们教师务必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开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带给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开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取权真实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取得主动开展的条件。

作为教师,咱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应对如此重大的革新,咱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咱们要更新观念,要勇于打破传统教育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勇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全部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览教育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方针和使命,有独特的特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览教育中,咱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重视资料到重视言语,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育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常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览面,用理论辅导教育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育规则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二)

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教育培训活动。在培训进程中,不但观摩了四位优秀教师的课,而且有幸听取了公民教育出版社两位专家的报告,感觉收获很多。帮助我处理了许多教育中的困惑,并且指明了以后阅览教育的方向。

一、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规范

从几位特邀专家评委教师给四位优秀教师的评课中,我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规范。那就是:

1、看教育方针的制定。首先是语文课的教育方针,并且是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方针。要体现年段教育方针。

2、看教育资料。是不是仅仅把课文当成了教育资料,要凭仗课文这个例子找好三个点来培育孩子听说读写的潜力。

3、看教与学的进程。看学生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的学,包括恰当有效的协作学习;教师的效果就是导学,看辅导是否真实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4、看教育功率。是否做到省时高效。

如果在课堂教育中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就具备了一堂好课的条件。

二、指明了阅览教育的方向

1、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东西性与人文性之间,出现偏向人文性的倾向。

2)教育方针阶段性不明,都在剖析资料上用力,方针越位和不到位现象严峻。存在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的现象,部分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赏析课。对教育资料进行繁琐剖析,没有深刻掌握年段方针。

3)字词教育遍及有所忽视,应做到该识的识、该写的写、该堆集的堆集、该解说的解说。

4)阅览教育找禁绝起点,抓不住要点,糟蹋在过于细抠深挖课文资料上,往往低估学生的学习潜力。

5)口号提的太多。小学语文要主要掌握语言文字的教育,发起百家争鸣。

6)儿童阅览还没说到日程上来。

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教育,我发现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于咱们的阅览教育工作中,应真实的引起咱们语文教师的考虑。

2、阅览教育该怎样进行

1)继续仔细研读课程规范。总的概括为低年级学段方针是:字识得巩固、写得端正;能正确朗诵;在背诵中堆集词句;敢于说、乐于写。中年级学段方针是:有开始识字潜力、把字写好;加强朗诵学习;继续加强词句练习,加强段的练习,向篇过渡;多读书、重堆集;自由表达、有资料、有真情;在白话交际中要听得懂、说得通。高年级学段方针是有较强识字学词潜力,吧字写美观;会朗诵、默读、略读、阅览;在词句段练习基础上加强篇的练习;会写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在评论中有较强的表达和应对潜力。

2)掌握好对教育资料的了解。小学讲义不是全部的教育资料,学生阅览数量要添加,且要经典;凭借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文练习。要从课文带给的语文资料动身找准三个点。既语言练习点、潜力培育点、方法习得点。

3)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母语的爱好。

4)小学语文方针要明确恰当。

5)牢记语文学习实质是学习语言文字。阅览教育,是前进学生听、说、读、写潜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过分地依托课内阅览,把培育阅览潜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剖析讲义阅览上,因为量小,则不能发生突变,即引发学生的阅览爱好和培育学生杰出的阅览习气。更重要地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利启示。

中学教育方针篇9

【关键词】体弱学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进一步扩招,大量体弱学生进入了高等院校,这给传统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体弱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身患残疾而不能进行体力负荷运动的学生,二是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学生,三是体型偏胖或者偏瘦、基本运动能力偏弱的学生。体弱学生容易被高校体育教学所忽视,而且对体弱学生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使得这部分体弱学生并没有因为体育课的教学达到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要展开对体弱学生体育教学的改革,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锻炼的乐趣,对于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和谐群体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体弱学生的体育课现状

(一)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但在现实情况下,学校对体弱学生的体育课安排往往没有较好的安排和设置,工作重点总是集中在健全学生上,没有具体针对体弱学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合班分组选项的形式上课,根据学校的情况分成几个体育项目,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自身喜爱的项目去上课,这些项目大多是运动强度高、需要快速跑动和跳跃的,并没有针对体弱学生开设适合的选项。体弱学生在体育课中以同样的标准和内容与其他学生进行学练,必然会加大体弱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的教学会使他们丧失自信心,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考试制度忽视了体弱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课评价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它不但应考虑学生的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等,但是,现行的体育课堂评价终究还是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对体弱的学生也用这种评价,这样显然没有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即使体弱学生再怎么努力,他们的体育成绩也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样必然会严重影响他们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样的评价标准必然是不合理的。

(三)缺乏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研究发现,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一般都是由普通体育教师担任,其中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特殊体育系统培训。这些体育教师往往只具备专项技术的教学能力。而不知道如何针对体弱学生进行教学。体弱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有其本身的特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科学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运动医学、体育保健等知识,同时又了解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手段。这样才能设身处地的为体弱学生着想,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恢复和减轻伤病情况。

三、提高体弱学生上好体育课的有效策略

(一)针对体弱学生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教学选课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体弱学生分在同一班。教学内容应根据体弱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这些学生学习的内容。针对患有某种疾病或残障学生应以低强度保健类运动为主,如太极拳、五禽戏等。针对体形偏瘦的学生应以无氧运动的练习为主,如哑铃操、形体训练等。针对肥胖的学生,应以低强度有氧练习为主,如健身走、有氧体操等。建立合理的体育课教材保健体系,要把体育保健和运动技能有效的结合,逐步学习针对其有效体育基本理论、康复、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使体弱学生掌握有效的锻炼方法,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和内容。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除了才让体弱学生上体育课外,还要安排学生每天进行低强度的身体锻炼。

(二)建立科学的体弱学生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应做到因人而异。既要照顾到学生的身体情况和伤病情况,又要考虑他们的生理基础和学习能力。针对体弱学生的体育课考核内容应全面反映学生对康复、保健知识的基本了解;简单的技术动作的达标;上体育课的积极性;锻炼方法的掌握等内容。考核内容包括:体育理论、运动处方的制订、平时表现、技术考核(太极拳、五禽戏、有氧体操)。以我校为例制订了考核办法仅供参考。体育理论,以我校体育教材为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统一命题、开卷考试,占20%。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评定占20%。制订适合自己康复的运动处方和执行运动处方能力及身体功能恢复状况占20%、技术达标(徒手操、太极拳、五禽戏)根据教学内容考核占40%。体育考核采用100分制,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69分为及格、70—79为中等、80—89为良好、90—100为优秀。每学期特殊体育课总成绩为不及格者要进行补考。

(三)加强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高校应该加强对特殊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可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特殊体育教育的学习与培训。着重进行针对体弱学生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如学习体弱学生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具备医疗卫生、体育保健和伤病恢复等知识。培养出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师。在体育类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把特殊体育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对体育类学生开放,使每一位体育生毕业就能从事特殊体育教育。同时要加强对特殊体育科学的研究,为各学校的体弱学生培养出优秀的体育教师。

四、结语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体弱学生体育教学的质量意义重大。这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的兴衰。所以,针对各高职院校的体弱学生,寻觅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发适合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培养特殊体育的专业教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这部分的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刚.高职高专体育保健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45.

[2]彭新龙,张正中.如何善待课堂中体育弱势学生[J].教师·上,2012,03.

[3]王俊洋,王炳喜.高职院校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问题探析[J].体育时空,2012,03.

中学教育方针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越野;教学;体系构建

定向越野是一种较为新兴的野外活动,通过地图和指北针进行方向确定,然后通过地图指示,最短时间到达目标地点者获胜。既是一种户外活动,又是一种竞技活动,定向越野通过将两种方式有机的结合,成为了一种趣味性十足的户外型运动,得到了大众的喜爱。现阶段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的定向越野课程,很好的结合当今形势,对于市场是一种适应行为。

一、构建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论依据

1、以素质教育为理论基础构建教学体系

国家在一段时期之内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就是通过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培养,教育之中不仅要注意相关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培养,成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生存技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地接班人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传统模式之中的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应该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学识上培养学生,更是应该在各种领域综合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学校教育不仅仅要注意学生相关素质的提高,针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心理动态同样是需要关注的方向。针对于现代高校教育体育教育专业而言,定向越野课程的引入要首先构建教学体系,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成功的对学生自我进行有效提升教育,帮助学生充分的适应野外生存。定向越野为现代城市之中生活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野外游玩机会,通过对于指北针和地图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贴近自然,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各种模式竞赛的开展,可以成功的帮学生建立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针对于现代素质教育的大前提,定向越野课程开展十分有必要,而且有着明确的现论依据。

2、构建教学体系首先要明白健康第一

素质教育之中很明显的一个要求便是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户外活动来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应付现代繁杂的学业,同时对于健康的认知更为明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教育机构被要求不能占用课外时间进行过多的补课,而且体育课的时间一定要达到一定标准。举办多种户外竞赛,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进这种竞争方式,可以更好了解集体荣誉感。定向越野在现代之所以吸引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其自身模式较为新颖,成功应用于教学之中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自发的进行体育运动。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定向越野课程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增强了体魄,针对于身体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定向越野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这对于现代的高校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体育专业这种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意识,而且指导他们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之中可以向他们的学生开展这类活动。

3、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教育部针对定向越野成功构建教学体系有着一个文件标注,对于定向越野是否可以加入课程之中有着明确的要求。所以针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有文件,同时针对构建进行了指导。高校教育之中成功的开展这项课程,很大程度上的吸引了眼球,使很多有识之士可以参与进定向越野的讨论之中,帮助定向越野或者教学体系构建。国家通过政策进行各项事业的宏观调控,这种举措十分有利,可以让相关活动开展的更为标准。所以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只有这样,教学体系的构建才真正的具有了现实意义。

二、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1、明确课程目标

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而言,其希望培养出在教育专业内可以进行体育教育的各级教师,所以课程目标便应该是培养相关的人才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有资格执教各级学校的体育课程。因此,定向越野课程的开展应该符合相关课程目标,需要在具体运行之中规避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同时对于教育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前考量,提前确认,针对问题进行解决。

2、确定教学模式

定向越野课程教学首先达到的标准便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教学模式也应该充分符合现代化和多样化,成功的帮助学生进入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掌握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以模拟的方式重现野外生存的要点,便应该是现代定向越野的教学模式。定向越野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实战出发,更重要的便是学生需要进行自我体验,而不是对于课程枯燥的学习,或者对于课程的认知流于书面认识上。定向越野课程在高校教育之中往往作为考查课,并没有对学生真正的考试目标,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定向越野课程也不应该是为了凑学分而单纯的选择,学生应该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在课程之中实际得到了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行自我意志的重建,让定向越野课程在自己的高校生活之中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3、定向越野课程教学内容构建

教学内容应该充分结合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便是两种方向的结合,所以针对定向越野课程进行教学内容选择,首先需要尊重教学目标。由于目前对于定向越野课程的认识不全面,所以无法针对教学之中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定,在真正的运行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结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临时调整。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不能只有单纯的一方面,更应该具有层次性,把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类,把教学内容层次分为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

4、定向越野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教学评价便是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通过学生的反馈来进行课程的评分,由于定向越野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往往不能单纯一方面的对课程进行评价,并且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往往较为不顺利。所以在建立定向越野课程教学评价而言,更应该重视过程之中的评价,以学生为本,关于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应付了事,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评定,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综合的评价体系可以更为科学的评价定向越野课程,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认识。

三、小结

定向越野课程进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时间尚短,不过在定向越野课程进入了教育体系之中,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众多学生表示在定向越野之中确实得到了锻炼,成功的和自然进行了沟通,并且锻炼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再者,定向越野在现展时间也较短,随着定向越野自身的各种完善,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的发展,两者可以进行有效互动,而且互相影响,最后,定向越野课程一定会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有效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伟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