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7:31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1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由于年轻、激情、敏感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来自学业、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都会让大学生产生迷茫、低落等不良心态,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了日趋严重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堂学习和各类体育比赛活动,进而系统地学习体育专业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在这一过程中还能通过体育锻炼、竞技比赛等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大学生体质,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有效基础

运动是体育教学最大的特征,通过身体器官的运动可以带动大学生整个身体机能快速进入活跃的状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以及运动器官的兴奋,将身体中安静状态下关闭着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激活,为各个器官及时输送丰富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但锻炼了身体机能,还活跃了神经系统,而这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的基本保障。

2.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认知能力,进一步减少认知障碍,从而有效地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缺乏对社会足够的认知,而体育精神可以看成社会精神的缩影,通过体育运动,特别是一些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都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到成功、失败、汗水等多种酸甜苦辣的体验,这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具有很大帮助,同时还能促进大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大学生身心的统一

体育还可以磨练大学生的品格,从而帮助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思想品德是指导大学生行为表现的根本,只有积极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优异的行为。例如在长跑比赛中可以培养大学生对自身的挑战,努力克服困难,勇于坚持的精神,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可以促进大学生以顽强的意志积极克服更多更大的困难。体育教学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人格的培养、良好品行的塑造都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4.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信

如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人际关系不佳,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必须要注重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大学生经常被要求自己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参加体育游戏、比赛等,人与人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以及合作、竞争关系,这也是对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考验和锻炼。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通过游戏活动、小组合作等团体教育活动形式可以起到潜移默化地心理素质教育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明显改善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处理不当等不良心理。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大学生彼此之间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融入到集体中并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加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与干预作用的几点建议

1.树立科学明确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是高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有计划、系统地开展教学活动,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指明了方向。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只强调了大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以及心理健康维护、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这都与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难以相符。因此,要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中,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并在教学活动中逐步落实心理素质教育内容。

2.重视高校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如今的教学中体育课程和心理课程还属于不同的分支,因此要想加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与干预作用,还要重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高校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对现行的体育教材进行调整,将心理素质教育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大纲中,并将相关理论知识编写到高校的体育教材中,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心理卫生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生理、心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有着明确的认识,进而了解并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于不良的心理问题可以做到自己诊断和及时纠正,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及时预防心理疾病,做到防患于未然,双管齐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3.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力

如今高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是体育专业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教育,缺少专业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基础。因此,还要注重对体育教师心理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既熟练掌握体育专业技能,又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的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从而更加高效地为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第一,要对体育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专业理论以及心理咨询的开展方式和操作技巧等等,此外教师还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积累经验,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第二,体育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直接引导者,思想和行为都将对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发现并及时改正自身的心理品质中的不良因素,以更加自信乐观的心理品质去感染大学生。第三,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学科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要想通过体育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必须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这是由于只有通过长期系统性的体育锻炼,才能引起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行为习惯发生变化,一旦没有坚持体育运动的习惯,人体器官的机能也会相应减弱。此外,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可以转化为大学生坚持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将体育运动内化为一种主动性自主性的运动,心理素质也在这一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得以磨练和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鼓励和监督,例如坚持体育锻炼30分钟,进而形成运动心理定势,这是运动习惯养成的重要保证。

5.积极改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建设好校园体育文化,优化体育育人环境,是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效载体。具体来说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院、系各级体育组织、各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等宣传途径及手段,大力宣传我国的体育思想和体育成就,普及体育知识,表彰体育先进等,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健康体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四、结束语

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重点关注,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科学教育。体育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通过体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和干预已成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式之一。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加强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重视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渗透和干预,积极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敏.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06).

[2]刘丽辉,朱立斌.探析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2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纠正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即: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什么是心理素质?目前看法各异,尚无定论,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许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刘华山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张大均教授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班华教授在《心育刍议》一文中指出:“人的素质发展可分为生理水平的、心理水平的、社会水平的不同层次。各种心理品质发展属于心理水平,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社会环境、教育的合金”。笔者以为,在这里班华教授所说的心理品质即为心理素质。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心理素质应该可以被定义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等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心理素质实质上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它是个体整体素质当中最为重要与最基本的素质,是个体事业与生活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内容。而现在高校所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和健全与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所使用的方法。

二、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目前的现状

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现状为例,来看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是以该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作为与表现为最终口碑的。而所谓的作为与表现,更多的是要通过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体现出来的,而其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是重要的基础。

目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要开展了以下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

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从1996年开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就开始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通过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的全面调查,可以了解学生中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个体,也只有了解自我的心理素质状况,才能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这对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主动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在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还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使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不仅有了针对性并且更具科学性,而且使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在每年学生入校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后,学校都会关注一些具体的学生,并对其中一些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3.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

目前,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有7位教师,为学生进行个体咨询和团体小组咨询,对学生组建的心理学社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与骨干培训。

4.科学的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教师积极与学生处、院系、校医院、宿舍管理以及保卫处沟通,只要学生出现紧急心理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5.开展心理学系列课程教学

鉴于在普通教育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开设有心理学课程的学校较少,因而入学新生接受过心理学课程教育者寥寥无几。

此外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巨大压力,往往会在上大学的初期产生报复性反应,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很长一段时间内情绪状态不稳定。加之大学生此时正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使学生顺利成长,确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就非常重要。目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课程有:健康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沟通分析学等系列心理学科普课程供学生选修。通过学习,大学生可以加强对自我的认识与把握,了解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知识,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在大学生活期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心理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归宿。大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其心理素质的水平。心理素质渗透在各种素质之中,各种素质的提高最终都要转化为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靠教育来培养。尽管整个社会对上述观点都具有最基本的共识,但是在高校真正能够落实与贯彻还有待时日。

目前,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尚存在着以下问题:

1.机构设置

心理咨询机构在各个高校有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门的、有隶属于学院教学部门的、也有独立的直接隶属于学校。

目前超过90%的高校,机构都设置在学生工作部门。然而心理咨询工作有其独特性和自身的规律,如果它不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就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心理咨询工作很难真正兑现以学生为本的承诺;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会受到质疑;咨询人员正常的业务培训很难进行;面临重大危机事件时,心理咨询人员不能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因此该机构设置为独立的隶属于学校的部门是最为合理的。

2.经费、设施、环境保障以及培训

因为体制问题的存在,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业务培训会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教师职称评聘存在归口问题的影响、参加学术会议以及相关业务资料要占用所在部门的大量经费因此被迫取消或供应不足、心理测评软件落后……

3.学生社团管理

在高校,好的咨询机构,不仅要有高质量的咨询人员也要有高质量的学生社团。学生社团的活动应该有教师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办适合学生阅读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报纸,建立心理咨询的热线、开展网上咨询服务......这些都需要在经费与政策的支持下来完成。

四、讨论

在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需要理顺以下关系。

1.机构隶属的关系

心理素质教育及心理咨询机构的隶属关系在各个高校情况是不同的,其中各有利弊。2001年,《中国教育报》曾刊登了一组调查数据:从北京市28所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的院校的情况看,60.7%挂靠在学生处,17.9%挂靠在人文学院,7.1%挂靠在教育或心理学系,3.6%是挂在校医院,7.1%是学校直属,3.6%隶属关系不明。目前,挂靠在学生处的学校超过90%,然而,从笔者的实践以及其他学校的经验看,该项工作最佳的选择是学校直属。

2.经费、设施、环境保障以及与培训的关系

假设隶属关系清楚,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就会有相应的经费、设施以及环境保障。在此背景下,开展工作、人员培训、工作量等问题都可以相应地解决。而问题的关键是:该项工作因此可以真正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为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是不能以任何名义与利益相连的,它只能体现一种精神,即人文关怀。

3.开设课程与充分发挥心理学助人作用的关系

这些年,高校的心理学科普课程,在学生中很受欢迎,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目前每年有不少于5门心理学科普课程在为学生开设。但是很多高校都无法把心理学科普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学校如果能够使该门课程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将会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4.各科教师均具有心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在各自的教学中身体力行的关系

通过心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可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心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只是整体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完全依靠心理学系列课程教学是很不够的,各教学环节、各门课程宜相互配合,体现心理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此,大学教师应当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修养,牢固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杨丽刘盈吴枫:《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13卷第1期。

[2]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心理学探新,2007年27卷第4期。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3

阐明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分析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高尚思想情操的基础,也是具备高水平文化素质的基本保障。

1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1.1可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整能力

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挫折与冲突,如果不具备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会形成心理疾患,造成人们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这样即使他的智商再高、创造能力再强也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处于生理基本成熟,心理开始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期,心理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而我们过去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使许多大学生缺乏自我调整的能力。所以在高等教育中要弥补心理素质教育,进行人格优化,以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

1.2可增强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维持有效的智能活动,更好的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随着大学教育向学生自主型管理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主要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的推动和支配,表现在自觉性和选择性上。同时,这种学习模式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结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要素的约束,表现为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想象,一个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是难以完成自主型教育、能动性学习任务的。只有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才能增强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3可满足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需要

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心理素质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能够满足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的机能。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要素进行训练和提高,使学生了解知、情、意在人心理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学会有意识的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同时,通过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正常状态,对于大学生发展自我、开发智力、改善思维、提高创造力、适应社会有着基础作用。

2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

2.1环境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

在校大学生们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从熟悉的家到陌生的异地,许多领域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在学习方面的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不少学生在中学成绩很好,进大学后,发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自己不能在学习上强人一等,失去了学习的优越感;加上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原来中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目标与学习现实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兴趣等;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录取的专业与原来的愿望不符,对现学专业不了解,造成情绪波动很大,较长时间不能调整过来。由此使他们处于心理冲突与痛苦之中,精神过度紧张,出现强迫、焦虑、郁闷、孤独、失眠等适应不良,以致影响到学习。

2.2人际关系复杂导致心理调适矛盾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一般会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一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自尊、自卑、自负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二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尤其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有些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有些难控制;特别是在激情状态下,很容易感情用事。三是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真实情感;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情绪激动,时而消极情绪颓废。而大学生离开原来熟悉的朋友圈进入新的人际圈,远离家庭的呵护开始独自的寝室生活,这些变化都使大学生们特别是大一的新生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旦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他们处于心理纠结之中,导致多种心理不适应接踵而来。

2.3情感挫折导致心理失落

大学生时期正值青春年少的恋爱季节,大学生活又为男女学生广泛接触提供了机会,因此大学恋爱已经成为高校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于婚姻与恋爱缺少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盲目寻求感情寄托或认为上大学没有谈过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致使部分学生交友不慎而受到身心损害,或在交友失败后情绪低落而影响到学习与生活。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少,如对失恋挫折的耐受力差,因失恋而悲观、堕落等等。

2.4就业压力带来心理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增多;再加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形势低迷使就业岗位减少,使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在就业当中托关系走后门,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而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就业或找不到满意工作,更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表现出忧虑,产生沮丧情绪,许多不良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3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一个既艰苦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具体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创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如果充满高尚校风、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有着良好教学秩序、宽敞教室、卫生清洁食堂、温馨舒适宿舍等,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因此,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且也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

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也是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积极运用校园内外的各种媒体如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等,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这方面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文化传播媒体,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3.2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预警机制

高校应建立和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推广专、兼职咨询员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应定期定点地给大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备案;针对学生共同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举办系列讲座,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卫生协会等社团活动,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和宣传阵地开展心理教育宣传等,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异常倾向,努力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能倾吐心声、发泄情绪的场所,从而有利于矫正大学生中可能有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障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从而防患于未然。

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措施基础上,高校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建立预警体系,完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组织结构,以便采取措施,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发生的不良后果。

3.3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沟通网络

可以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素质沟通组织网络,即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指导下,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为联系纽带,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联络网络,使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得以及早发现,及时有针对性解决,促进大学生学习及培养健康的身心。

同时,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配置。这样做既可以使学校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及时、全面地掌握,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沟通网络内对档案库的资料进行查阅而自我检查和评价。

3.4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和各学科教育的融合

首先应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思想性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进行相关的教育;其次,可以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特别要注意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而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认识指导着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当然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运用,也会有助于思想品德实践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

3.5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发挥人格表率作用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要充分注意教师及学校员工的人格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的情绪、兴趣、情感、态度等心理状况与教师的表现紧密相关,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产生暗示、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恪守师德,为人师表,切忌以消极的心态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同时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辅导员等学校员工的心理修养,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及辅导员等学校员工开设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铁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光明日报,2006-05-21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4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群体;心理素质教育;应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也要看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我国不少高校还存在着重专业能力轻心理健康的问题,这就极易让大学生群体在学业和工作面前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国茶文化融入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当中,能帮他们树立起更加积极乐观的价值追求和平和健康的心理,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大有裨益。

1当今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偏差

21世纪以来,我国愈加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把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培育当做重中之重。在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培养也越来越科学化和系统化。一方面,许多高校开始摒弃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及唯分数论的人才教育理念,开始针对社会需求和岗位实际,培养更能满足时代需要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大学生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能够经常跨专业交流,使其视野更加开阔,社会适应力更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在培养综合型人才方面有了显著成效,也积攒了许多经验,但是不少高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还存有诸多缺陷。譬如说,一些高校过于注重专业能力,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毕业后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从实际看,“三观”尚未最终定型的大学生群体,心理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出现诸多波折。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偏差,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在心理素质教育认识上存在诸多偏差

对很多高校来讲,为了赢得更多的优质生源和社会影响力,其会把就业率当做教育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课程安排或是对学生的培育,都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和提升就业率这一目标。在这一方面的侧重,必然会厚此薄彼,让其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甚至还有一些高校会错误认为,心理素质无关专业知识,更无关将来的就业,因此便觉得可有可无,甚至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而很多大学生读大学的目的也很“纯粹”,那就是学专业、拿文凭、找工作,这种功利的求学目的,会使得很多大学生很少会重视自己的心理素质,也不会去主动了解自己在心理素质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因此,在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极易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各种问题,倘若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轻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重则甚至会使其出现心理障碍,让他们的性格出现问题。

1.2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从现实看,不少高校愈加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的建立起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并引进专业心理老师进行辅导。有的则把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教育计划当中,开设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些做法值得我们肯定与赞赏。但毋庸讳言,因为缺乏理论和实践基础,很多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存有很多偏差,主要呈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心理素质教育层次较低,其所采用的教材多为十几年前甚至是二三十年前的课本,这些课本内容较为陈旧,很难适应新时期里大学生心理方面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二是一些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只重表面的形式,却不深挖背后的专业判断,将课程流于娱乐化。一些大学的心理教育老师,不是心理教育专业出身,缺乏必要的专业能力,但是他们又想让课程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想要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因此就会将一些心理测验或是答卷等内容融入课堂。这些内容从表面看很专业,也很有吸引力,但是细细去看,其大部分都是一些简单的心理娱乐而已。有的老师甚至把网上一些星座人格、五行命运等带有“玄学”和封建思想的东西搬到课堂上,对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判断产生负面作用。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还有轻预防的偏差。一些高校认为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群体是那些已经出现偏差的学生,所以一般会把精力和重点放到他们身上,去做相关的辅导和治疗,却忽略了“未雨绸缪”的预防理念。

1.3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些大学并没有把心理素质教育当做一项重要课程,因此在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上面没有下充足功夫。在要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时,也只能临时从其它院系中抽调其它专业的老师前来“救急”。从现实看,这些“兼职”老师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因此很难应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其教学课程很难取得很好成效。

2中国茶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

我国茶文化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不仅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我国这个民族优秀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据历史学家考证,早在几千年前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先人就发现并开始使用茶叶。但是一开始人们只是发掘了茶叶清热解毒的药用功能,将其视为一味草药。从两汉时期开始,中国人终于将其当做一种饮品,之后的魏晋时期,在当时的士大夫和文人的推动下,蕴含了清新悠远等自然特性的茶叶与当时的“清谈”之风相融合,中国茶文化的雏形开始出现。而到了唐代,茶文化开始与佛教、儒家以及道教等思想和价值观念碰撞融合,汲取了大量优秀的精神内涵和人文精神,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追求,中国茶文化也步入了一个繁荣发展期。

2.1茶文化中蕴含了“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

什么是天人合一?简而言之,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并通过自然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从历史上看,这种人文精神来自于本土的道家思想。茶是大自然的产物,其生长的环境多为青山绿水和深谷绝岭,这也就塑造了茶悠远、淡雅、脱俗的自然特性,这恰恰与中国道家所注重的“天人合一”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茶文化在吸取了这一人文内涵后,将其体现在茶文化的外在与内在两方面。先说外在方面,中国饮茶者往往会把饮茶与大自然结合起来,如选择有着竹林小溪、明月清风的饮茶环境,选择那些由自然之物制造的茶具、茶桌,选择那些远离人烟没有被污染的泉水、江中水,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再来看看内在方面,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在茶文化的推动下,已经与饮茶者的性情融为一体,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其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说,中国人在进行茶事活动时,并非单纯为了饮茶而饮茶,很多时候都是在“放空”自己,通过茶来思索生活中一些困惑和不解,并从内心深处释放出一种力量,让自己能够用更加洒脱和淡然的心态,以及更加聪明的方式去面对和应付这些难题。当然,上面所说的这层境界,还只是茶文化“天人合一”人文精神的初级层次。在往上发展,就进入了茶文化“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对话。很多饮茶者会通过饮茶进行“深思”,超越其现有的生活,进入另外一个虚无空间,去探究生命和时空的真谛,去找寻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其最高目的,就是从任何事物的表面,一眼看到其根源所在。

2.2茶文化的“中庸思想”来源自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

中庸思想常常被一些人误解,认为是“和稀泥”、“老好人”、“各顾各”,其实大错特错。中庸并非是退缩、消极和明哲保身,而说的是要对任何事物都持有一种恰当适度而客观冷静的态度,不偏激也不消沉,要锤炼出深沉而理性的内心。中国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从宏观上看呈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饮茶者十分在意烹茶之火的火候、水温的高低以及茶叶的浓淡,强调一个“度”字,火不能猛也不能小,煮出来的茶汤颜色要始终,口感也要恰到好处,如此方为好。二是在茶事活动中,一言一行也要得体周全,不能过于热情,让人不知所措,更不能有冷落之意,让人尴尬。而这种对“度”的把控更是深入到了中国人的性格里面,锤炼出了中国人平和淡然、文明高尚的民族性格。

2.3茶文化中蕴含的“禅茶一味”的思想

从字面上就能看出,这种思想来自于佛门。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后,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得到了本土化发展,十分注重从超脱中找寻灵魂的清净,从修行中达到顿悟。我国茶文化具有的自然特性与之非常吻合,因此从唐代开始,一些佛学大家便开始将茶文化与佛教进行结合,在寺庙中开设专门的茶堂,意图利用茶这一平台,让佛门子弟更好地领悟佛学真谛。举例来讲,佛学所强调的“一沙一世界”、“刹那即永恒”,就是禅茶一味的重要内涵,充满着十分深奥的辩证理念,推崇“小”与“大”的关系。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讲,这种思想十分有助于他们培养出宠辱不惊、镇定自如的心理素质,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3茶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3.1作为高校来讲,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起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要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开设专门的茶文化与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将茶文化的优秀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与心理学相结合,使其更具感染力,以此来提升授课的效果。而对于那些条件达不到的高校来讲,则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把茶文化与其它课程巧妙融合在一起。比如说,在心理健康课、思想政治课等与心理素质教育有关的课程上,增加一些茶文化的内容,既可以达到弘扬茶文化的目的,更可以增加这些课程的思想深度和形式上的丰富性。无论是开设专门的课程,还是将茶文化融入到既有的课堂里,都要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创新教学手段,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授课,让茶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2在将茶文化融入到大学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分类施教,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我国的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院系及专业设立得相对全面,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上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倘若将茶文化无差别地融入到不同专业学生中,其效果必定不会太好,因此就要做到因材施教。举例来说,学习中文的大学生,因为课程和其自身性格的因素,感情较为细腻和敏感,喜欢把心事藏在心里,因此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其心理波折比较大。对于中文系的学生,高校应当更多汲取茶文化蕴含的乐观豁达、淡然洒脱的人文思想,将其融入到中文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而理工科的大学生则更为开朗一些,大大咧咧、不拘一格是理工生的性格“标签”。但是在现实中,这样性格的人很容易因为“口无遮拦”而说错话、做错事。因此,针对理工科学生,高校就应当提炼茶文化蕴含的中庸思想,将其深入浅出融入到理工科的心理素质教育里面,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度”的重要性,让他们未来做事更加沉稳平和。

3.3应建立起心理素质教育的监督和考核体系

从现实中看,为什么很多大学的心理素质教育形如虚设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正是因为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体系,才让高校和师生们对其不甚重视。对于此,相关部门就要督促高校摒弃旧有的心理素质教育考评模式,而是将其视为学生的重要考试,要记入学年总分当中,并且要加强考试的严格程度,如此一来必定能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倒逼他们加强日常的学习。这样,才能让茶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去,另外也能够大大增加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冯刚.高校校园文化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2]杨新起.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傅佳.茶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1):243-244.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生命源头;媒体导向;政策推动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以“中国梦”为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富民强国的大战略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当代大学生成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幸成为实践“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勇敢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然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是否已经为践行中国之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到了中华大地经济领域的每一处角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市场经济的重新洗牌。21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的世纪,因而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面临着选择名校的困扰以及大量课外补习的压力,就这样,从小学升入大学一路摸爬滚打而来,家长包括学校都过多地关注于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略了对其生活上的历练,使学生们在面对学业、交友、择业等方面缺乏承受挫折能力,便容易产生自卑、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大学时段是一个年轻人心理状态的成熟期,世界观已逐步形成,对于所要经历的爱情、财富,以及价值观都有了基本看法,倘若某一项认知出现了偏差,将对其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一)大学生对价值观认知偏差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取缔了剥削阶级。旧社会的贫富分化消失,财富阶层出现了断代,随之建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国民已适应了计划经济的工作模式和经济收入的分配方式。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需要,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愈发明显。俗称“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模式,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中国经济要进行改革开放的战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模式的转型造成的贫富分化不可避免,加之少数舆论媒介不正确的媒体导向,导致社会心态的躁动。由此,普通民众心理平衡被打破,社会上充斥了仇富、媚富的心理。部分年轻人以个人利益和需求为标准,做出错误的价值取舍和评判,把高消费的极致心理享受视为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把奢侈与享乐作为人生中的现阶段目标。为了追求腐化的生活方式,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由此产生厌学情绪并荒废了学业,年纪轻轻就浪迹于娱乐性场所,自甘堕落成为富商和一些出卖国家利益、中饱私囊的腐败官员用来消遣的。本应积极乐观、充满着朝气的年轻人身上却弥漫着浓厚的铜臭和浮躁气息。价值失衡、社会腐败蔓延的不良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对心理健康及素质教育的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对感情观认知偏差

大学时期本是莘莘学子恋爱的甜蜜季节,然而当下大学生们恋爱中频发矛盾,由此造成了因爱轻生、甚至杀人泄愤等屡见不鲜的恶劣后果。天津一所职业学院的在校女生(XX)身着洁白的婚纱坠楼身亡,悲剧的发生源于殉情女生对爱情观的偏执,为了一段情窦初开的爱恋,以这种不负责任的极端方式草草结束了生命。因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终酿惨剧,令人惋惜。更有甚者,因为追爱未获回应,不惜伤害甚至亲手毁掉对方。合肥女孩周岩被男同学泼油纵火,对周岩造成了毁容的终身性伤害。此行为是一种被家人宠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病态、极端的表现,是爱情观的极度扭曲。此类新闻案例经常见诸媒体报端,令人唏嘘。当下对大学生的爱情观要进行良性引导与教育,不单是家长及校方,更需要全社会给予重视与关注。引用当下实例通过结合心理、生理、法理指导,对跋涉爱河的学生进行良性引导与循序渐进的注入式感情观教育,深刻理解爱情二字的核心内涵,明白爱与情的属性截然不同,使其思考人与人之间是先有的爱,还是先动的情。无私的爱是并不求任何回报的奉献,而情的属性却有极大的自私成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占有欲。当你喜欢一个异性,索取大于付出,不顾对方感受,一心只想满足自己的占有欲,这不是爱的表达,只是动了情,与自然界的动物到了期的表现并无不同。尊贵的爱情需要理性的表达方式,为了所谓的爱情而痴狂,都是其对感情观的病态表现。

二、改善心理健康和提高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国人素质学科,完善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好比一对孪生兄弟,在国民的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国内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大体只停留在喊口号、贴标语的层面上,其实表面功夫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仅仅是聊胜于无。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与生活背景、家庭教育以及学习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中小学课纲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中小学已设立思想品德等课程,对世界观还未形成的学生来讲其内容空洞乏味,不能很好地带动学习的积极性,于是乎大多成了自习课,意义不大。作为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小学至大学在校生的素质教育,应该将国学、政治、法律和礼仪规范结合当下的新媒体进行有机的整合,并讲究实际效果,编撰适合各个年龄层的版本,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建立起生动且立体的国人素质教育学科,即内化成学生们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观点及人生价值,以便在心中持久扎根。

1.国学即推广国学之精华所倡导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①倡导正心、修身、齐家,推广国学对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2.政治通过深刻领会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增强爱党、爱国、爱民忠诚的信念。

3.法律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人们从小树立起法制观念,了解其惩治力度,对法律有所敬畏,才能知法守法,不会逾越法律的红线。4.礼仪规范从个人文明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进行学习,养成待人接物的正确行为习惯,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的“回炉再造”提高国民生命源头的素质

何为生命的源头?不管你是谁,你有多么大的成绩,你的生命来自于父母,父母便是生命的源头。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具有终生性影响,具有学校无法替代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的形成。倘若家中长辈不具备文化素养,道德出现滑坡,想必在这种教育环境下,不会给予子女正确的人生系统指导,即便后来这些孩子中的某些人通过后天努力考取了较好大学,但由于幼年教育的短板,也许会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及素质教育存在着难以预想的困扰。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要求某些家长革除脑海中固有思维的封建残余,促使家庭教育建立在民主、科学的基础之上,架起一座自由、和睦的亲情沟通桥梁,切实关注孩子的思想动向并及时与之交流。当下很多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学校,但大多流于形式。相关部门应利用有利资源投入力量,大力倡导在这块教育阵地中也开设国人素质学科课程,呼吁家长不断对自身进行充电,大力倡导“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通过家长带领孩子“自设作业”的形式,哪怕是在公交车上让座、帮陌生人指路、捡到失物归还、在购物时礼让老弱妇孺等事迹,都要记录下来作为作业上交给老师。国人素质课的教师对学生及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予以评分并及时归入档案,让其切身体会“良恭、俭让”在人与人相处之间的魅力。相信此课程的开展会让善意在孩子在心中扎根。关注于提升家长素质也是我们对心理健康及素质教育研究的意义。

(三)通过媒体主渠道进行正确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2016年中科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徐颖对北斗系统的科普视频在网络上意外走红,成为网友们心中智慧与美貌的女神,正能量的代表人物。其实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楷模人物,但似乎不符合当下媒体电视台的推广方向,使公众对许许多多的当代楷模人物相关信息了解得少之又少。当今的主流媒体及电视台大多创办一些索然无味甚至趣味低下的栏目博人眼球,娱乐摩登化,公众人物庸俗化,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潮流时尚,过度迎合大众的猎奇心来找话题,没有很好地履行传播正能量的媒体责任,只会带给大众消极且不健康的思想导向。兰州女孩杨丽华苦追刘德华12年,以致其父母为她的任性倾家荡产,老父亲甚至卖肾筹钱,直至无奈投河自杀。我们要斥责这个愚昧的女孩,还是要惋惜那位付出糊涂爱的父亲?难道当下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的媒体风向不应该检讨自责么?盲目的哈韩、哈日、追求奢靡之风的娱乐导向,对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冲击很大,值得我们反思。这些鲜活的例证,不希望仅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新闻,更要将这些例证归拢集成,以反面教材形式在刊物出版,拍成影视作品,通过媒体主渠道对全社会进行正确宣传。要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虚拟与现实可以相互印证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潜移默化的疏导,并对其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让大学生们成为有使命、有责任、有开拓精神的21世纪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曾几何时,出国旅游只是外国人的专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旅游成为人们休闲方式的一种选择,只是原本很美好的事总伴随着一些不愉快的杂音。不同于改革开放前,出国人员大多都是文化层次和素质教养较高的精英人群,现如今大量国人涌出国门,旅游目的地遍布全世界,其中一些国人的糟糕表现受到目的地国的嘲讽,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应该被西方人视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淀,璀璨的华夏文明对人类的进步有着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央政府对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做好了全面的阐述。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推出显示了中央政府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已经提高到中央层面的战略高度。当代大学生更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带头作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自身的进步带动家人及长辈的共同进步,争取用不到10年的时间使国人素质有大跨步的提高。当健康的思想和文化融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融于人民的思想里,这就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演变成价值评判的标准。注重荣誉、摒弃耻辱,以健康的文化底蕴为载体,倡导阳光健康的素质教育,对构建安定和谐、快速发展的社会,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以及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反腐倡廉,意义极其深远。

作者:赵璇吕佳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6

一、少数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不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根据有关调查显不,全国所有大学生,因为精神疾病问题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而且,全国大学生中将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近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有问题的已达到16%,亚健康状态和中等健康的约占30。多数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经变成心理弱势群体。学习压力大、情感问题、初次离开家乡的惆怅、人缘不好、专业和爱好不符、经济紧迫,就业压力大等各种压力,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严峻。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感到力不从心,部分学生与人交往敏感,和别人在交往时,很容易发生摩擦、冲突而产生情感损伤,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孤独感,变得压抑和焦虑。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去扬长避短,有些学生看到班上同学能力强,才艺多,就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不如别人,感到自卑。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由素质结构看,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和灵魂,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从它的内容看,心理素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包括自我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情感和意志等很多非智力因素。发展和丰富了以前的全面发展学说,使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更加成熟完善。

2.从变化万千的发展形成看,学校必须得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的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主要在大学期间,社会、家庭、就业各方面无形的压力,毫不留情地吞噬着大学生的灵魂。他们渐渐开始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但是灵魂却在外力的作用下越来越变得精神恍惚、焦躁,于是他们开始厌学、逃学,甚至犯罪。所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急不可待。

3.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专业学习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学习美术时,我们发现,基本技巧的不足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较快的提升,但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一些心理因素却经常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研究表明,提升美术生的基本功虽然重要,但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更加重要,我们应建立完善的健康心理教学机制。

三、美术活动和美术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美术兴趣社团活动、艺术展览、美术比赛、美术讲座等都是美术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心理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增强了彼此交流,学会了共同合作,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在各种精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责任感等好的品质得到充分发挥。年龄相仿的人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让集体活动和学生的情感相结合。先确定目标后研究方法的做法在实践课程中不一定可以采取,而应该达到目的和方法有机结合。我们应该重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潜力,让他们能主动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开展美术课程,绝不仅仅是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美术活动要求有安静的环境,学生能专心致志,具有严格的秩序性,能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心理状态。完成美术作业时是自山、自主的,没有任何强制性。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打开心扉,审视自我,宣泄释放自己的感情,通过严格的作业程序中自主独立地完成美术作业,在作业中认识自我,随着时间的变化,让学生养成自觉、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的自我心理,而自我心理的培育正好是青少年个性全面发展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创作过程是学生努力细心的创作过程,会有很多困难。克服各种遇到的困难,可以锻炼抗挫折意识,调整克服脆弱心理。

四、利用美术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在学习美术专业时,美术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能力,同时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也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怎样通过这种教育去强化大学生心理呢?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去提高老师的教育素质,坚持改善教育体制,丰富校园文化与多开展美术活动等。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7

关键词:耗散结构论;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教育理论

耗散结构沦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教授从事非平衡热力学和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研究的成果。他发现在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中,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还是社会的、经济的系统,如果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过渡到一定程度,系统的内部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过渡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的新的状态。这种有序状态在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中得以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这种远离平衡的新的有序结构,普里高津把它称为耗散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耗散结构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也给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一、从耗散结构理论看,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必要和可行的

1.大学生心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耗散结构形成的首要条件是开放.只有开放才能生存,系统要与外界保持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只有这样才能从外界输入负熵,抵消系统本身的熵增,系统的总熵减少,“吐故纳新”,才能使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耗散结构。

大学生心理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心理素质建构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完成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旺盛的精力,鲜明的个性,优良的思维品质,强烈的求知欲,执著的探究精神,敢于叛逆、蔑视权威的勇气都使得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高度的开放状态,对新的文化和观念有着强大的吸纳和摄取能力,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更为执著和迫切,理性重塑自我的愿望也是非常主动和强烈的。这一切都成为我们对其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先决条件。

2.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系统处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

开放系统可能有三种存在状态:平衡态、近似平衡态、远离平衡态。耗散结构理论排除平衡态和近似平衡态。所谓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就是有差异、分布小均匀的结构状态。“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耗散结构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才能远离平衡态,从而不断地推动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形成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

大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是比较激烈的,他们正处在追求同一性的过程中的迷失和混乱之中,加之来自社会方面的竞争的加剧、观念的变革、信息的激增、文化的碰撞、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等因素又使大学生不得不去面对。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当前的社会伦理价值正处在由无序向有序重新建构的过程中,传统的道德思想与现代生活方式交叉与并存,社会还尚未建立一个稳定的价值坐标体系,这就使大学生群体感到无所适从,使他们处在梦想与磨砺并存、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与绝望并存、快乐与痛苦并存、幸福与苦难并存的充满矛盾和多元化选择的时代。他们没有了主体的社会信仰标准,又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自我观念又尚不定型,不能有效地运用自我防卫机制,这样必然会使他们道德困惑、认知失调和心态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系统存在急剧的涨落现象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涨落指系统中某个变量的行为对平均值发生的偏离能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或轨道。涨落与“变化”和“偶然”相关,当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时,涨落可能通过相干作用,被反馈放大成“巨涨落”,从而导致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形成耗散结构。

大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群体,思想观念还不够稳定,情感丰富且又两极性明显,情绪波动较大,心理处在动荡起伏的状态。来自社会方面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更激起了大学生心灵的“振荡”。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以很大的冲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而引起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化,多层次的经济形式导致文化多元性,也导致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发生了危机。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社会法规不健全之际,大学生是怀着激动而不安的心情,随着变革的滚滚激流来审视社会的。受社会上权钱交易的泛化、财富不正常的聚敛、职业道德的败坏等不正之风的严重冲击,折射到校园里便会出现拜金思潮、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等…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甚至不同年龄阶段、同一个人对同一问题回答也不一样,从而使人产生不安和焦虑。久而久之,就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

4.大学生心理系统具有非线性作用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开放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必须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可能使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即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系统整体功能实现倍增,使系统由无序变成有序,产生耗散结构。否则即使系统处于开放和非平衡条件下,存在涨落,也不可能形成耗散结构。大学生的心理系统恰恰存在这种非线性作用机制,具有可能形成这种耗散结构的条件。当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时,能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增强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从而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更加有序,形成耗散结构。具体来看,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同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的影响一致,在教育环体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都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下,就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更为有序的结构。同时又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教育主体思想水平、认识能力有差异,教育客体的思想水平、接受能力不平衡,又有不同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影响不协调、相互对立甚至冲突的情况,再加上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教育环体中也存在对心理素质形成的消极影响,这样,就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二、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1.建构开放性、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系统

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开放性、弹性人格,使之消除激烈竞争所带来的烦躁、脆弱的心态是十分必要的。弹性人格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它主要包括:(1)和谐的人际关系;(2)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从大学生心理素质系统来看,必须保持非平衡状态,充分认识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内部之间的开放作用。孤立、封闭、僵化的平衡态的心理素质系统是不能发展的。只有保持非平衡状态,才能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因而在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教育主体、教育客体都应具有开放的意识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正确看待环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确定教育的近期目标,促进教育内容的更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要求与当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矛盾,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要注重创新精神、时代意识的培养,使双方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增强教育的开放性。其次,教育主体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学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加强人文修养,增强人格魅力,使教育客体对主体的信任感增强,有利于教育的顺利展开。再次,在复杂的环境下,教育客体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和能力,强化自我教育。第四,积极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介体,增强教育的时效性;优化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断提供新的信息、积极成果。

2.注重涨落,加强引导,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实质是内部涨落发生并放大的过程。因此,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认真研究涨落,特别注意在当大学生心理素质系统处于临界点、关键点时,必须及时创造条件,促进和扩大某种涨落,因势利导,促使其向健康的方向跃进。首先,教育主体应有敏锐的观察力,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这是引导的前提。在目前要特别关注大学生可能因厌学、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生活贫困、失恋等原因造成的情绪方面的任何意外和变化,深入把握其情绪变化的脉搏。其次,学会做过细的工作,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忽视大学生所发生的任何意外和变化。再次,教育主体应科学研究和预测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发展趋势或事态可能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于未然的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大学生心理系统发生“巨涨落”。

3.注重自组织建设,利用非线性作用,形成协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8

论文摘要:心理素质是衡量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本文试以大学生今人担忧的心理素质状况为切入点,深刻揭示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动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机制的现实可能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心理、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而且,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评估一个国家地发展程度。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全球化速度明显加快,竞争趋势日益增强,21世纪青年大学生的”完美状态“和”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心理素质将成为衡量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如何回应这一时展趋势并切实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历史性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扫描

 

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2007年在对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过程中,发现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高达30%左右,并明显呈上升趋势,具体表征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实际上,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也有所上升。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处青春期的大学生,面临人生、理想、专业学习与求职就业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社会责任感与竞争的压力、”三点一线“的枯燥、失恋后的痛苦、失眠时的烦恼、成绩下降后的担忧、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丰富情感与充沛精力无所寄托所造成的寂寞与压抑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据一项全国调查显示:近年来全国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患者达20.23%,而在另一项调查中,8.75%的大学生认为利他行为只是一种手段,索取才是真正目的,48.8%的学生认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是金钱,59.18%的学生认为择业的首要标准就是经济收入。可见,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已日益凸现出来,并在事实上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遗憾的是,一些高校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也相对薄弱。北京67所高校设有心理咨询机构的有28所,只占41.8%。而在国外高校,每2000个学生就拥有1个心理教育专职人员。因此,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既有必然的因素,也由偶然的成分,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互动的结果。而且,由于各高校在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办学实力、社会影响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各高校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除了具有个性特色外,也明显呈现出共性的一面:

1.腐朽思想文化根深蒂固 

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大学生由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心理发展还处于”第二断乳期“,对客观世界还缺乏深刻的认识,政治上尚不成熟,所以”免疫力“不强。他们对通俗流行的、刺激性和娱乐性强的感觉型文化狂热地追求,而对知识性的正统的”严肃的文化“兴趣索然;他们追求潇洒,但又往往以花钱大手大脚。做事懒懒散散、衣着时髦新潮为潇洒;各种因看黄色录像、光盘和因凶杀、堕落等受到法律、法纪处分,而导致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这种用西方资产阶级没落文化来腐朽青年的状况,在也不能容忍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4页)因此,高校应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去并摆到突出位置,自觉投身到净化校园和社会环境、抵御文化市场消极因素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冲击的浩大工程中去。 

 

2.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效应 

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受到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等趋势与思潮的猛烈冲击。加上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和改组,它既使得潜在旧结构中的社会矛盾得以充分暴露,又会造成新的社会运行失衡,传统权威的丧失和社会控制的弱化,以往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减弱,但新的调适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极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失衡:一是容易使缺乏纵向认识、偏于横向思维的当代大学以偏概全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难免表现出迷茫焦虑和情绪失控:二是外部的负面效应本身又具有”示范“效应,易使大学生造成不良心理;三是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社会竞争的非市场因素都极易使大学生自卑自怜、固步自封、自暴自弃,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3.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速 

高等教育是由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而有机构成的系统工程。心理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由此,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也必然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教育价值观念更新。当前教育实践中,很多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调整意识不够,上了大学后不知该干什么,生活目标不明确,许多人因此感到迷茫而引发焦虑;有的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留念家庭。想念家人,这些都可能成为压抑情绪的起因。而且,随着开放性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目标等一系列教育新理念,在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二是招生就业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后,既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肩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情绪,在生活、行为、思想、情感上感到十分压抑,对前途和理想丧失信心,从而走向自我封闭,又淡化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感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世情绪。就业制度改革后。虽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十分明确,但就业市场的培育和不断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与市场原则相悖的不公平现象,“人情”,“关系”等“非实力”因素在就业中起很大作用,这既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伤害,也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污染”。三是学生管理模式变化。为了适应弹性学制、学分制、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将走向社区化、市场化、多样化,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自由度都空前增大,班级观念将日趋淡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党团组织建设都将面临新的挑战,这容易使得一些大学生滋生错误心理。

4.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特征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全面准确地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特征是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他们具有观念与行为分离、稳定性与波动性交织、成熟性与不适应性共存、人际交往与交往障碍同在等四个明显心理特征,影响其心理发展。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以培养大学生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个性心理品质。 

2,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教书育人功能。高校要立足制度创新,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建构和完善齐抓共管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新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与体系。高校应设置危机干预机构,对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较差、失恋、情绪抑郁、性格孤僻等大学生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可以设立咨询电话、咨询信箱,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助;要逐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至少配备专职教师,完善教师待遇、职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量计算方法等措施,以推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和规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发展技能、技巧的普遍培养和训练:要积极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运用会谈法、测验法等个别心理教育方法,在大学生感受困惑、迷茫、痛苦或受到挫折时,帮助其分析产生苦恼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心理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业的艰辛和快节奏生活对每一个人,尤其对渴望获得知识和能力以获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年轻大学生们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与此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和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主要从与大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几个外在环境因素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教育缺乏连续性。子女考上大学以后,相当部分家长将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忽视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教育既是以往各阶段教育的延续,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家长配合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家长也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调节和保健工作。

2.缺乏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为了升学,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心理。可见,学校和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家庭关系不稳定。由于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家庭不和或者父母离异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家庭矛盾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方向。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社会环境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微观层面呈现日趋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大学生正处在中西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冲突的年代。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取向的选择,他们时常感到茫然和困惑。再者,社会环境的多元化淡化了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热情,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半径的生活规划。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对精神层面的淡漠、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使部分大学生变得狭隘而自私。

2.社会环境的竞争性。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在自谋职业和多种渠道就业的新形势下,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学校的就业对策和措施不到位,再加上社会和就业市场本来就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引发出许多与就业相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校的教学秩序以及大学生的正常学习。

3.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娱乐和交往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求知欲极强、辨别力弱、缺乏辩证思维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聊天、打牌、户外运动等活动已经不多见,许多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玩罢游戏就睡觉,同学之间也很少沟通和交流。有的学生还因此荒废了学业,成为“迷途的羔羊”。

(三)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最近几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几年。大学生的人数由十几年前的每年几十万人增长到现在的四百多万。但是,扩招也给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硬件资源,如教学大楼、实验设备、学生公寓等,只要有资金,一两年就可以建好。但软件资源,如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则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积淀。在教师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如何能到位?当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时,怎么能得到及时解决呢?

2.校园里的贫困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贫困和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是校园里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在一个班,有人用钱大手大脚,追求“卓越时尚”的现代贵族生活,而另一些同学却交不上学费,生活拮据,常常省吃俭用,还要四处勤工俭学。虽然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更容易忍耐,但更容易让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压力。金钱问题成为贫困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矛盾之一,毕业之后的贫困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而生活中的光明是否会降临?何时才会来?正是这些消极悲观的心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3.学习、生活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中学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陌生的面孔、轻松的课程、自由的氛围都使大学生在生活、思维及行为方式上要做出调整和改变。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与环境变化的脱节,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出现了“大一现象”:①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②缺乏自我再认识的能力。③失去再次提升的动力。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疲于应付考试,难以主动适应新环境。

此外,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习氛围、课程设置、教师素质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心理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真诚的心理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也缺少心灵沟通。这样的心理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当学生发生心理障碍时,不得不把矛盾、困惑、愤怒等情绪压抑在心里,一旦爆发,就会使一个人的行为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

(四)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1.积极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大一新生入学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为整个大学阶段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个体差异,在对群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定期举办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讲座,充分利用校刊、墙报、广播等传播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同时,还要通过讲座、讨论等方式,提高教师、辅导员等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心理环境。

2.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心理咨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学生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卓有成效。但心理咨询工作往往有些滞后,学生出现了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之后才来着手解决处理。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及规律,高校心理咨询应把工作重心往前移,以预防为主,同时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解决学生在各个成长阶段所产生的冲突,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内在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品质实现和谐发展。随着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的迅速发展,心理咨询、网络咨询、心理讲座、职业生涯辅导等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网络覆盖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同推进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发展。

3.心理素质教育对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为目标的心理素质教育立足于大学生的健全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所有大学生的认知、个性的发展。随着大学的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推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将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心理辅导和帮助,实现整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一起共同努力,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改善大学生的生存环境,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和预防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才能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艾君.大学健康教育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n].新京报,2004-9-23(10).

[2]腰秀平,张大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走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5):9-11.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篇10

【关键词】心理大学生教育对策

一、“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分析

(一)自我意识强,但是容易陷入自我中心

有较好的自我认知,有主见,自信心强,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但是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等相对淡漠,关心自己比关心他人要多,容易陷入自我中心,忽略别人的感受。

(二)渴望独立,但是缺乏自理能力

“90后”青年有强烈的“成人意识”,时时处处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在离家独立生活之后,自主意识增强,但是因为从小缺乏锻炼,有些同学仍然对家长和老师有较大的依赖性,自理能力不强。

(三)追求知识,渴望成才,但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部分学生以往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入学后未能适应大学的教学,仍采用高中的学习方法,不会的知识没能及时补救,随着课程量的加大和难度的加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四)个性张扬,但是缺乏对挫折的认识

“90后”学生充满激情,追求时尚,追求另类,强调个性的发展,有实现自我的强烈欲望,他们敢想、敢说、敢干,富于挑战性、冒险性。但是由于中学阶段经历简单平顺,对面临的问题认识不够,缺乏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和吃苦精神,就容易在麻烦到来时陷于被动,造成心理失衡乃至崩溃。

(五)乐于交往,但是缺乏交际方法

大学校园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大一新生都愿意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活动,渴望广泛结交朋友,也愿意敞开心扉,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但是在交往中,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交往谨慎,情感沟通不畅,五湖四海各地风俗习惯的冲突,容易带来人际的碰撞。也有部分学生自己处于观望状态,也不让他人靠近,长期的自我封闭不愿沟通,极易导致一些学生孤独、抑郁和自卑。

二、当前“90后”大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目前我国还比较缺乏关于这一代青年的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的研究。“因材施教”,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从眼下情况看,对于“材”,教育者的了解并不充分、并不全面,于是,根据“材”之不同开展教育,也就难上加难。对于“90后”这个群体,教育者应该研究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往的学校教育环境,认真调查分析他们的社会认识水平、心理发展情况。不以少数的细节、个体的行为,概括一个群体,上升为对一个群体的判断,以偏概全。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根据学习者的群体特性、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推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则需要教育者的教育创新意识和全身心投入。在这些方面,国内高校的教育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大家经常采用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于是,我们发现,在今天的大学中,虽然学生已经从“70后”变到了“90后”,一些课程教授的内容却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对“70后”的灌输模式。

(三)学生管理模式缺乏创新。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变到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入学带来新的挑战,学生工作如果还固守原来的管理理念必然会带来许多的问题。从科学发展观来看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高校而言就是要以学生为本,高等教育到了大众化阶段,对于学生管理而言,首要的是要转变管理理念,摒弃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从以“结果管理”为目标的学生管理理念,转变为以“过程管理”为重点的和谐的管理理念。

三、“90后”大学生教育对策

(一)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到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开展教育的前提是掌握和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新生入学即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有需要的学生及时进行面谈,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起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带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各科任教师也应该在所任教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90后”大学生既不盲目也不盲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我们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困惑和失偏行为既要给予帮助和教育,还要以一个正常的心态来审视,在改革的时代,在社会发生急剧转型的时期,思想上还不成熟的学生,偶尔的失范行为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是可以较好地得到纠正,从而健康地成长。

(三)建立学习型班级

“90后”大学生大多求知欲旺盛,但是缺乏引导,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构建和形成学习型班级,在全班成员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要引领学生创造新知识、新思维和新的价值观,使学习终身化、学习自主化成为每个人的共识,使学校的每个方面都能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创设开放的教学资源体系。

(四)充分利用网络新载体,贴近学生实际,建设与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及时校园时事、新闻;建立以理论知识、团队活动交流为特色的团员青年网站;以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为特色的社团网站等等。在内容的编排上,要时刻注意新颖、丰富、有特色,并随时更新,避免内容的空洞、说教,增强网站吸引力。对于班级来说,建立班级网站,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建立班级QQ群,这样可以减少师生面谈的拘谨和尴尬,大学生也乐于在网上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无拘无束的畅所欲言,教师的引导采用网络传导也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五)培养自信心,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发展潜能

新生刚入学,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辅导员、班主任在此阶段教育中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沟通的平台,如主题班会、座谈会、团日活动等集体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同时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另外,刚入学的新生迫切的渴望个人的发展,这时候班主任应该以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规划四年的学习生活,树立人生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切勿荒度时光为重点,如召开演讲、辩论、谈心等活动,了解学生想法与抱负,从而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