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十篇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十篇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1:13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1

[关键词]职业情感;高职学生;机电一体化

[Doi]10.13939/ki.zgsc.2017.06.214

1调查背景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早在2008年就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近几年随着招生形式的变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经济转型、就业、社交媒体等诸多社会形势的快速变化,专业教师明显感觉到了教育教学对象群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尽管教学改革在持续推进,但教师仍会感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成就感较低、失落感较强等困惑。本文主要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开展了有关高职新生职业情感方面的调查。

2调查内容和数据统计

此次调查对象为高职一年级新生,在入学一个月后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90%。问卷的主要内容涵盖了高考志愿、兴趣爱好、专业了解、就业前景、就业意愿、家庭影响等方面。通过开展新生学情调查,分析机电专业新生的职业情感数据,以期找到教学对象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为专业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一定的素材和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缓解教师成就感低的焦虑。

2.1兴趣情感统计

上表中的数据表明,74.8%的新生都是自己选择填报的第一志愿。填报志愿时是否了解专业基本情况的结果数据,比例各占近一半。通过入校后的专业教育,增进了专业了解的为78.5%,相比入校前增加了31.8%,表明学校的专业教育有较好的效果。这一比例与高考时志愿填报数据基本相符。在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本专业的问题上,其数据略高于进校前专业了解的比例,但是明显低于第一志愿填报率20个百分点。

通过专业学习,学习兴趣增加的人数虽然占有六成多,但未增加的比例依旧偏高,占近四成。对比分析入校后专业了解和学习兴趣的数据,有16.3%的同学因为了解专业反而削弱了其专业学习兴趣。在关注专业发展趋势的问题上,其数据与学习兴趣比例基本相同,符合规律。关于班级整体学习兴趣的评价问题上,选择绝大多数为20%,较多为23%,一半为29.2%,较少为18.9%,很少为6.3%,几乎没有为2.6%。

2.2就业情感统计

关于就业前景问题的统计数据表明,选择很好的占25.2%,较好的41.1%,一般的30.7%,不好的3%。就业正面评价合计76.3%,我们认为新生对就业前景是持积极态度的。在从事本专业就业意愿的问题上,57%的新生表示愿意,43%的表示不愿意。影响就业意愿的因素中,兴趣排第一为30.6%,其他主要因素依次为社会需求22.4%、发展空间20.8%、收入趋势9.3%、自身基础7.8%、其他因素9.1%。

2.3家庭因素统计

统计数据表明,其父母氖禄电专业的占41.1%,认为其父母有意愿让其从事机电专业的占55.2%,对其职业选择有决定性影响的占45.9%。我们认为其父辈从事本专业的比重很高,多数父母认可机电专业的职业岗位,同时家庭对孩子职业选择的影响力不强,主要取决于孩子本人意愿。

3调查结论和浅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结合与部分同学和教师的个别交流,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本院机电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较高,但录取时新生对专业情况不甚了解,其中了解的比例略高于家庭父辈从事机电专业比例数,略低于父辈倾向于让其从事本专业的意愿。因此,我们认为有一半多新生,在内因缺少对专业的主动了解和兴趣,外因缺少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其从事机电职业的情感基础不稳定,容易发生迁移。

(2)专业教育有效果,大幅度增进了新生对专业的了解。但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不理想,与对专业发展趋势的关注度基本一致,其比例明显低于专业教育效果。愿意再次选择本专业的比例明显低于第一志愿录取率,略高于录取时对专业的了解比例。因此,我们认为在入校后的学习生活中,职业情感受到了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发生了明显比例的迁移。

(3)正面评价本专业就业岗位前景占比较高为76.3%,但愿意从事本专业岗位的就业意愿偏低为57%。对比第一志愿率的74.8%和重选本专业的54.8%,我们发现两者的数据基本一致,我们认为入校前第一志愿填报是受机电职业岗位良好就业前景的主要影响,但入校后对专业兴趣的提升不高,导致从事本专业职业的意愿较低。

(4)调查统计中的多项数据表明,有53.3%的同学填报志愿时不了解专业、45.2%不愿重选本专业、37.8%专业兴趣不高、43%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岗位。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群体的成就感低、失落感强的感受是基于这些数据,与实际事实是相符的。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2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专业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专业兴趣的形成依赖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面对素质相对较低,学习缺乏主动性,根本谈不上对学习有兴趣的中职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专业的兴趣是我们中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中职教师,我谈谈能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做些什么。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不作其他想法,而专心一致地想着鱼所需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钓”一个人。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心里想些什么,考虑学生的立场。目前的中职学生大多家庭教育失衡,一类是留守子女,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少父爱母爱,思想封闭,不喜欢与他人交流,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及习惯;二类是单亲家庭子女,中职学生,一个班约有五分之一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对孩子身心造成莫大伤害,使学生感到自卑、压抑,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三类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要么过分溺爱,要么简单粗暴,不讲过程方法,只看成绩,使学生心理害怕,厌倦学习。在学校,对这类学生的责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相反,教师口中说出的消极性的话语往往只会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做好与家庭的积极联系,正确引导,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诱导学生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自信心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教师必须充分地运用学生学习心理活动中的“感知协同”和“首因效应”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营造诱导一种智力化的课堂气氛。专业课前首先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白炽灯的发光原理是什么?楼上楼下都可以控制亮灭的楼梯灯怎样设计的?为什么夏季雷电事故频发?正确安全用电要做到哪些?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好奇心容易被引发出来。这样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对所学电工专业产生极大的兴趣。还可展示高年级学生所做的一些产品,如收音机、报警器、抢答器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播放高年级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的实况,使学生感受职校学生的成功体验,特别是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工作现状,用他人的成功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克服职校生的自卑心理,打开自信之门。教师要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动机,使他们乐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中职学校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3

关键词:中职生;电子专业;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27-01

从教六年来,一直从事电子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本专业的课程知识面广、理论性强、原理抽象难以理解,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加之教师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通过对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鼓励学生,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发现大部分中职生因家长、社会、老师对其轻视,加上他们自身基础知识薄弱,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能简单的以听老师讲为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很小的成绩,比如正确回答问题,都要给予表扬;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可通过自学和向老师、同学请教等方法弥补。课后热情积极解答学生的疑惑,组织班级学生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共同探讨、一起进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兴趣便会得到提高。

二、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多样化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演示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所以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等,将重点、难点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师要采用多样的课堂评价方式,不能简单地以“对”或者“错”判定一切,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使其正确的认识自己,拓宽思路,对同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性评价,从整体上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评价他们的评价,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兴趣。

三、理论、实训课课时安排要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生在初中阶段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到中专以后学习能力也有差异,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热情,但是他们热衷于动手实践,对实训课兴趣较浓厚。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训教学,把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训过程中,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实践。但是大部分学校因受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课程主要以理论课为主,实训课安排较少,这样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也无法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学校应合理安排理论、实训课课时,类似《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这样的课程,应全部安排在实训室进行,教师在学生制作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增加相应的理论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动手过程中爱上这门课。

四、结合专业特色,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工学交替、家电维修社团、洗衣机维修实践等活动,和专业课紧密联系,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可和企业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学习,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浓厚兴趣;电子专业人员上门维修礼仪要求、“企业文化进校园”四讲系列活动、“企业能工巧匠讲技术”四讲系列活动、家用电器维修行业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讲座等活动,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些平时课堂中涉及不到或者说很少涉及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实习、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应不断加深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冠名班、建设企业员工培训基地等,拓展办学模式,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引入企业管理运行机制,改革“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以电子电器专业“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一是与“国美”、“海尔”等企业合作,依托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校企共建的维修服务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等,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二是根据岗位能力培养需要,与“国美”、“海尔”等5个以上基础条件好的大中型电子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要求,校企共同协商,建立由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成员、校外实训基地所属企业、行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及相关管理文件;加强校企合作管理和有效运行。三是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及学生实习实训综合评价机制,建立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就业质量跟踪服务制度;四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等开展专业咨询与专业讲座,完成专业建设改革方案。五是与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所属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等,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校企共同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完成企业参与的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和电子电器专业实训基地改革建设方案,拓展工学交替、顶岗实训和就业渠道。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4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U472-4;G712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院校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张,中职院校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紧缺型R导际跞瞬诺闹匾院校,中职院校每年为社会输入了大量优秀的实用性人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结合了汽车、机械、电子及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专业,理论性强,专业知识深,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那么,在新形势下,中职汽车运用于维修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汽修课堂上专业知识技能牵涉面广,许多学生对抽象的理论一知半解,认为汽修专业课枯燥单调,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职业教学模式,增加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使他们萌发学习兴趣。比如,汽车构造课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的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对每个模块的零件及工作原理,教师可通过动画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但直观地看到汽车发动机的内部结构,而且能真正弄清汽车发动机每个模块零件的工作原理,能真实体验到汽车维修就在自己的胸中、手中。当讲到曲柄连杆机构这一知识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现曲轴飞轮组和活塞连杆组之间的运动关系,让学生非常直观地见到发动机内部的工作情况,学习的兴趣大增。然后,教师再向学生示范对这些零部件拆装,讲解这些零部件工作原理。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装。如此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到复杂的理论知识,锻炼了操作能力。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文化底子薄,学习欲望不强,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学习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这个时候,教师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汽修课堂上灵活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试举两种方法:

(一)实例分析法

当课程内容涉及汽车检修、故障排除时,可采用实例分析法教学。所谓实例分析教学法,是以“实例分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比如,课堂上,教师把实例分析教学法结合故事形式叙述一个难以解决的故障问题:一辆东风捷达轿车,发动机启动困难,怠速抖动,加速不良,且在加速或爬坡时现象更为明显,原因何在?学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急切想知道发生故障的原因,通过教师提示,判断为典型的油、电路综合故障,教师进而以此为案例,用于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的教学,学生既可以在强烈的求知欲中逐步掌握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系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判断故障的基本原则,又可以提高解决电控发动机油、电路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

又如,教师采取故事形式叙述,一辆汽车在行驶中发动机转速突然变化时,有听到低沉的“R、R”声响,发动机有负荷变化时,声响更为明显,同时感到机油压力下降。学生纷纷探究其原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现象,从而获得对曲轴主轴承响的故障诊断知识技能。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以往传统将专业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识人为造成分割,使学生难于建立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如学习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习排除故障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燥乏味,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进入修理技能实习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无法形成系统性的技能型学习。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例如,汽车保养课关于制动系统保养的课程,按传统的教学过程,跨度较大,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就能提高教学效率。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课题,明确对汽车制动系统保养的目的和意义,具体的操作方法经多媒体示图和实物的演示,使学生建立一个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制动的结构和原理,再将所检测和更换的部件加以学习。

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对某一知识技能学习欲望,教师可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利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取得图文声像并茂、色彩鲜明的教学情境与氛围效果,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环节,适时方便地添加或引入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进一步探求和学好汽修知识的决心。许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电教手段来实施教学,方法是:教师事先用数码相机拍下教学实物(汽车部件结构),再利用投影仪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教师事先通过数码相机拍下发动机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实物,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可以轻松地使学生对其安装位置、形状、结构甚至功能都有较深刻的印象,同时解决实物体积小、数量有限的不足。

总之,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在中职汽车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5

【关键词】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概况

《电工基础》是中职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电磁的基本知识、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简单机床电路、安全用电。《电工基础》课程主要用于电类专业人员的电工知识培训,也可用于机械等其他非电类专业人员的培训或供读者自学使用。《电工基础》课程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与实验,因此部分学校单独开设了电工实践课程。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入学基础差,理解能力弱等问题。再加上《电工基础》课程内容本身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觉吃力,导致对课程缺乏兴趣。并且《电工基础》课程多以理论、公式、概念等内容为主,缺少实用性与创新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得学生参与性差,主动学习能力弱,最后导致学生对概念性东西掌握不深刻,而且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所以《电工基础》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呈现的实际效果很不理想[1]。

三、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针对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率差等问题,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中职学生由于入学基础差,所以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对于较难掌握的课程有畏惧心理。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应多给予学生理解与支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重塑自信。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多教授一些实用性较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设计家用灯的安装、广告灯的设计、彩灯的设计、门铃电路制作等实践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讲授理论与概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枯燥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项目实践中,因为学生全程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动手能力,还能从中收获成就感[2]。

(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专业技能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电类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电工知识,其他非电类专业的培训或者读者也会用到这门课程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应针对这一要求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理论性强实际应用较少的理论概念可以适当弱化,着重讲授安全用电,并且在整个课程中把安全用电贯穿其中。多安排实用性较强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

(三)鼓励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虽然入学基础较差,但是思维活跃。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动手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运用项目教学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都很差。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旁指导,共同创作完成一个项目,通过对操作性、实用性强的项目进行操作,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3]。

(五)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围绕一个理论概念提出问题,这个问题既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探讨中的组织者。在问题式教学中,让学生主铀伎迹分析探讨并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电工知识。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学普,邵长.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24):151-152.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6

[关键词]中职机电教学;信息化;策略

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体验过程中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内容。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要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能够强调学生的感受,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中职机电教学质量与中职机电人才的质量。在中职机电课程教学中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处理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将课程内容通过声音、影像、图片等形式将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组合,以便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人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使教学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习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是任何学科教学都能够应用的教学方法,在机电原理、机电设计、理论力学等课程都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良好的认知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讲解的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以此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齿轮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来给学生展示啮合过程、运动过程,让学生思考齿轮都有哪些种类,有哪些特征,定装方位有哪些?教师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以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以此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抵触情绪,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当前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或者是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对学习的追求不再仅仅是知识量上的增加,而在于知识是否对自己有用,这样就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当学生意识到将学习的提高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并能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心理满足,学生就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例如,在机电传动中的机床行程控制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案例,通过给学生展示龙门刨床的运动以及控制过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以此更好地将学习的知识纳入到自身知识结构中。

三、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相应的问题,将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都落在学生身上,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能够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自主准备学习内容,认识到自己学习主体的位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要在结合教学内容以及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等基础上进行,以此保证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中职机电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并纳入到学生的自身知识结构中,提升其学习效率。为此,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良好的认知才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才能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心理满足,学生才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能够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探索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慧华.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机电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17(4):4.

[2]谭伟红,金凤.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6(22):88-91.

[3]胡懋.中职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时代农机,2016(3):133,135.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7

关键词:现代教学手段;中职英语;有效性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职校生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规定英语课程为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因此,培养具有实用英语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教师要利用电教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目前的中职英语教材来说,每一单元的内容含概量不大,但设置都与英美国家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的原则,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获得鲜明生动的印象,易于理解、记忆和激发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电教媒体正是以其独特的优势来激发学生兴趣和从事外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二册的Unit5traffic中Keeptotheleft一文,介绍了英国交通规则中,汽车靠左行驶。这与中国学生所熟知的靠右行驶或行走的既有交通规则相违背。学生对此产生疑问,通过课件展示,学生直观了解了不同的交通规则,对不同地域的交通规则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三册的Unit4attheairport单元中,学生对登机的流程相当陌生,因为本地的学生大部分没去过机场,没有登机的生活体验,此时,多媒体画面就成了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剪辑一段机场旅客登机的画面,配合机场候机大厅多角度的照片,如,登机牌的更换、行李的托运、登机口等。学生就可以很形象地了解机场及登机前后的事宜。增加了间接经验,即使自己没亲身体验也相去不远了,这样当他们碰到实际情况时多少就能应付,理解课文内容也就不在话下了。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三册的Unit7environment单元中,保护环境主题鲜明,学生也较熟悉。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就有必要了。讲解noisepollution,wastepollution,waterpllution,airpollution时,图片很直观也很深刻。这样即传授了课文知识也让学生得到了人文教育,学会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开始注意保护我们周边的环境,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单元主题也就自然而然提炼出来。

二、中职教师要利用电教的多种形式对学生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中职学生曾在求学的过程中遭到的挫折,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意志力薄弱,特别是在课程遇到一定的难度时就容易自暴自弃,产生厌倦情绪。教师要通过对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学习外语掌握外语对社会和对个人的意义;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利用学生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其产生学习外语的需要;通过有效的帮助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成绩,获得一定的满足,进一步唤起学习的需要和兴趣。电教在这一方面就有它独特的优越性。我们的学生虽然大多纪律观念不强,但他们各有各的特点,电教的灵活性能使我们在设置课堂教学时,多寻找与课堂有关的内容,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强化其学习目的和动机。

有些学生学习较差,但爱好音乐,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每一单元的不同内容选取不同的英文歌曲以吸引学生,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奠定好的基础;比如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二册的Unit4SportsandGames这个单元,就可以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Youandme(我和你);Unit8music这个单元Lesson29中介绍不同乐器时,可以适当播放几段古筝、萨克斯等乐器演奏的歌曲。熟悉的旋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动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组织课堂活动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变化,给他们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英语训练中的成功表现,能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消除自卑心理,大大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而这一切都是电教的优势所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电教。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教学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电教媒体的表现、接触面、参与性方面的差异,这要求我们中职英语教师要重视电教在教学中的使用,努力并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结合英语教学具体实践,合理选择、有机结合电教媒体,适性而用、适时而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从而提高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也为中职英语教育发展得更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英语.二册.浙江人民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8

关键词:生源质量现状机电专业教学对策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现状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招生困难,主要原因是初中毕业生数量在逐年下降,但数量下降的同时生源的质量也在逐年下降,以我市中考成绩为参考,以机电专业招的一个班50人为例,其中考平均分在350分左右(总分750分),80%以上的学生数学、物理和化学不及格,这将严重制约机电专业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电工基础这门机电专业最为重要的理论课为例。我们众所周知电工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要有基本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而以现在学生的数学水平,连基本的三角函数都弄不清,根本无法满足电工基础教学的需求。

生源质量的下降还体现在学生素质的下降,主要表象为厌学,自己不想学家长逼着学,所以上课睡觉、玩手机,更有甚者故意破坏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或者干脆溜出校门上网吧,这些都是厌学的具体表现。

二、生源质量下降对机电专业教学的影响

生源质量下降对机电专业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专业课教学的影响上。因为许多专业课的教学是必须以数学或理化知识作为基础的,中职一年级开设电工基础课,就必须有初中的物理知识作为理论基础。而电工基础课学习的好坏又会影响到电子技术基础,电工仪表等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再比如初中几何知识就是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基础,如果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分不清,机械制图课教学又如何进行呢?而这些又恰恰是机电专业教学目前所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

学生素质的下降对机电专业教学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厌学使得理论教学质量上不去,理论的匮乏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造成了制约。

三、对策探讨

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严格的学分管理制度。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实行了学分制,但在管理上并不严格,长期以来使得学生认为无论学好学坏都能毕业,所以就缺乏学习的动力,无形中助长了厌学的思想。其实只要在毕业时举行几次补考,推迟几个学生毕业证书的发放,就能起到很好的震慑效果。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德育管理制度,我们中职领导普遍都有这样一种想法,现在招生不容易,好不容易招来的,就让他们学到毕业,这样一来也助长了其他学生厌学违纪的情绪。其实适时开除几个学生反而能教育一大批学生,至少这样的学生也是很好的教育案例。

2.改进教学的方法

目前机电专业教学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实促进了机电专业教学的发展。但在教学中教师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机电项目有个节点计算要用到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任务下达后,全班都卡在这个计算上了,众所周知的常用三角函数居然没有一个学生在这里能灵活运用,没办法只好重新给学生讲授常用三角函数的知识。以后,在“项目教学法”教学时,我们做了改进,先把基础理论尽量给学生讲解一下,因为学生基础知识确实掌握不够,如果仍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势必浪费许多教学时间。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机电专业课内容发生了兴趣,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如何培养学生对机电专业课的兴趣呢?我们可以从机电专业项目教学的生产环节入手通过实际生产,让学生发现不足,进而对相关专业课程产生兴趣。比如布置任务让学生做一个调光台灯,做好后每个人可以带回去给父母看,这无疑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在制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要求,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4.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9

[关键词]汽车专业课学习兴趣教学法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我们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似乎学什么都没有兴趣,导致在上课时有“倒下一大片”打瞌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二是我们教师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上做得不够。在职业教育中,由于学生的生源素质不断下降,对职业教师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应该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的具体特点和方法,本人针对如何激发汽修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作一初步探索。

一、创设情境,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又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让学生对他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感兴趣,让其注意力指向学习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比用口头解说要好很多。因此,我们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汽车故障的情境,把枯燥、刻板的汽车构造原理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让学生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们在讲述汽车有关气体压力过大造成的影响时,可拿气球不断加气,随着加入的气体越来越多,气球越来越大,最后气球由于气压过大而破裂。又如:当我们要讲解汽车的点火系统时,可找来汽车点火系统的有关零部件,把点火线路接好,在讲课前,先做火花塞点火现象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观察火花塞点火现象中产生兴趣和疑问及求知的欲望,老师根据这些现象,一步一步向学生阐明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何连接线路及如何维修点火系统。

二、由旧导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中,每一门课程互相联系,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也联系紧密,从汽车的构造原理来说,也是每个系统相互联系的。如果在教学过程直接宣讲要学的新知识,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苹果太高摘不到”的心理,教师可以由旧知识及经验导出新知识、新课题的学习,这样让学生产生“我能懂”的心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讲授汽车专业课新知识时,如果与学生旧有的知识、技能、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与活动方式有联系,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尽可能使学生回忆旧有经验并注意诱发一连串疑问。例如:我们在讲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时,可与传统点火系统对比;讲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时,可与化油器的供油系统对比,在讲述自动变速器结构和原理时可与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原理相比。

三、结合实际,应用实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先讲解理论,然后再进行实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技能,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而中等职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学生很难听好课,记不牢。因此,可采用实例分析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原来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这么密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所谓实例分析教学法,是以“实例分析”为载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即在教师在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汽车修理实例进行分析,把教学目标要求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例中去,通过分析实例,教会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例如:以“汽车被水浸,发动机缸体进水后的维修”此实例作为载体,引出与发动机相关的各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和处理发动机进水后维修的相应技能,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通过“汽车被水浸,发动机缸体进水后的维修”这样在生活中常见的故障实例进行分析教学后,学生能把汽车发动机各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及发动机的拆卸、发动机的总装、发动机的各系统的清洗等专业理论和技能掌握到。这样打破传统的按顺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动手实操,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没有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职业类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而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综合体,它既含有配合精密的机械机构、液压控制机构,还有复杂的电子技术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器装置、及其它附属机构等,并且装配在汽车上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讲理论,再到实验室去做实验,往往收效不大。学生由于缺乏对汽车零部件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讲授汽车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会令学生由于理解不了或听不懂而产生畏难的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新课时,结合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可先让学生在实验室动手去拆装汽车的零部件或总成,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动手过程中产生疑问,有些复杂点的甚至装不上去,或装上去了但使用不了等等问题的产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找出他们缺乏的知识和“还不能够处理”的情境。这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给予一一解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又轻松又快。

五、感受成功,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机电一体化的职业兴趣篇10

【关键词】维修电工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98-02

维修电工课程知识比较复杂,内容深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依常规教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相当的难度,教学效果不好,理论考试、操作鉴定合格率不高。基于此,本文探讨维修电工课程教学的改进方式。

一、联系行业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宣传获得《维修电工资格证》后的就业前景。目前企业的民工荒,实际是技工荒。职业院校能培养企业满意的技能型人才。原因是职业院校执行“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职业资格证就容易找到一份对口的就业岗位,其原因一是证明持有者已拥有从事该行业工作所达到的技能和要求,能胜任该行业的工作;二是符合人社部门、生产监督部门、工商部门要求的执证上岗要求;三是企业职工有无职业资格证,是企业项目评估验收是否合格的重要一项,是工商营业办照、年审之一的项目;四是在企业中职业资格等级与工资有关。通过宣传获得《维修电工资格证》后的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结合实际生产,采用多样化手段引导学生接近学习目标。密切联系实际,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例如,在讲课前根据教学大纲,理清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学习目标。教学时,教师先告知学生该知识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做好要达到学习目标的心理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让学生参观工厂车间,使学生熟悉机械的运动形式,以及机械与电器的配合动作,然后再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学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逐渐接近教学目标。通过以上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以模块化教学理念调整教学顺序,整合教材内容。南宁市武鸣县职业技术学校考证培训教材采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的《维修电工》初、中级教材,其知识覆盖面较广,涉及的行业标准、规范较多,教材凸显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将其分成六个模块进行教学。这六个模块分别为:电源开关模块、电机模块、三表模块、拖动控制模块、故障排除模块、电子模块。并对每个模块在教学中的顺序做出相应的调整,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如电拖控制模块中包含第六章常用低压电器和控制线路的安装,而低压元器件是基础,主要为线路服务,内容多且枯燥,对这种情况,笔者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的顺序。例如,在讲授低压电器件时,先讲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这几个元器件,以结构、作用、工作原理、电器符号、型号、选用为主,结合实物元件把各部分剖析给学生看,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趁热打铁,讲授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中点动控制至顺序控制、多地控制。学习完时间断电器则安排学生完成多台电动机顺序启动自动控制的课程设计,学习完速度继电器、电磁铁后,再讲解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每一个模块注重理论基础与技能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完成一个模块,就给学生训练,让学生动手操作一遍,达到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相结合,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采用设计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设计的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点。学完低压电器后,从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到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都能很好地采用设计教学法实施教学,将学习的内容变成学生的设计成果。例如,在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例: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在图1中,接触器Km1、Km2的主触头若同时闭合,会造成什么后果?

学生:主电路短路。

教师:采取什么解决措施?请大家自行设计。

学生:设计成图2。

教师:图2线路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学生:优点是工作安全可靠,缺点是操作不方便。从正转实行反转时,需要按停止按钮,才可以按反转按钮。

教师:怎样克服图2线路的不足呢?给电路两个按钮器,请设计出不用按下停止按钮也可以实现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电路图。

学生:设计成图3所示电路: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第三,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落实能力本位思想。中职生的理论知识薄弱,对单纯理论学习兴趣不高,长时间的理论学习效果肯定不好,而且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如果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先做再讲,讲完再做,边做边讲,边讲边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会促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易懂、易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例如,在电力拖动线路排故模块教学中,整过电路和故障板非常繁杂,但主要的元件是一些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等。在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它的结构功能,而且能使用和操作这些器件。因此,课堂上,教师主要先给学生介绍线路板上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原理图进行初步连接。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逐个分析思考,教师在场指导,将发现的问题再讲解再分析。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巩固,操作技能得到提高,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互动起来。

三、模拟鉴定,查缺补漏

职业学校不像普通中学那样用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学效果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教师可以利用职业资格证的考试鉴定合格率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当完成了维修电工的全部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的教学任务后,必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反思和巩固。笔者采用模拟鉴定的方式来检查和评估教学的效果和摸清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情况。即组织本专业的几位教师,用中级维修电工资格鉴定国家试题库的试题进行鉴定。通过鉴定的结果,一方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路和哪些模块未学好。通过模拟鉴定,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将问题进行分类,教师进行个别的矫正和补救。必要时,教师还要对后进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若是共性问题,教师就要找准问题的症结,采取新的教学策略进行集体矫正补救。模拟鉴定是要查出问题,补漏是解决问题,这项工作做得好,考试合格率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