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3:13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1

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是政法机关立足本职,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在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还要重点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就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扎实勤奋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群众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要给予最及时、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满足。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和杜绝各种形式的乱作为、不作为现象,这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现实问题。乱作为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漠视案件的客观事实,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体规定,滥用执法权力。不作为往往表现为不勤政敬业,工作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这实质上是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予理睬。乱作为和不作为都有悖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全体政法干警要努力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甘当公仆

政法干警作为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法机关行使管理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管理行为只是手段,而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对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不能因倡导服务,就放松管理或不敢管理,对于越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普遍利益的领域和事项,越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务热情,多为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加麻烦。文明执法,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文明执法,还必须注意执法者的警容风纪。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印象和评价,往往来自对执法者本身的印象和评价。执法者举止文明,待人平和,仪容整洁,群众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信任感,每一位政法干警都应加强自身修养,既重视八小时以内的举止文明,也重视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自律,真正树立起政法队伍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四)清正廉洁

践行执法为民理念,政法干警必须清正廉洁,确保权为民所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执法为民理念是确保政法干警清正廉洁的思想基础。只有坚定地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并在工作、生活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经受住金钱、权力、人情和各种利益的考验和诱惑,确保清正廉洁。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2

 

关健词: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性参与 统一性 学理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是指除学校专门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其它社会力量所参与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其重点是强调各种社会力量、多条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彻底改变学校(培育人)与社会(影响人)两个环境系统之间“我教我的”、“你做你的”的相对非连贯性,广泛倡导社会性力量对主体性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承接与反哺,改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身效力的有限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展和成效诉求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其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和生活观,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与渗透化趋势。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提出,是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的深化,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本身的内生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本质需要,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作为理论支撑。

   一、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本质基础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本质基础,理由在于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出发,科学分析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并由此推导出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性。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出发点和本质归宿点,也是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基础,为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理论原则奠定了本质基础。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根源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本质问题始终是社会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从总体上看,对人类自身本质的探索仍没有达到真理性的认识高度。而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特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自然性,也不在于人的意识或思维,而在于人本身所特有的活动方式。人的现实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是生产,并在生产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人们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生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人们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劳动,个人、小团体的存在与发展与整个社会的事业是相通的,受制于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个人、小团体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观要求务必服从国家利益的要求。换言之,现实的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核心和目的。

马克思主义首先肯定个人与社会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个体有自己对社会的期望,社会也对个体的行为角色充满期待。同时始终坚持认为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对统一的过程,社会的发展本质上还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根本上是由人来决定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每个人的发展最终也会内在地蕴涵和促进着社会的整体发展。马克思曾指出:“现实的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它充分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将松散的个人意志整合为整体国家意志,形成热爱祖国、追求发展、渴望进取的国民精神风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化育人的实践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极强、需要参与程度较高的工作。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促进性,而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剥离的内在统一性。个人的发展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泛参与来促进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同步。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本质基础,还在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的所具有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现实的一致性而不是抽象的一致性,它科学地反映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对此,马克思积极强调人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人的活动和能力的发展,人是社会生产力当中最为积极和最为活跃的因素,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本身。进一步说,是由人的实践力量,即人的最重要的实践动力—生产力来决定的,而人的精神思想或精神动力决定和影响着人的现实实践力量的大小和强度。由此,某种程度上社会的发展进步力量必不可少地可以推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力量,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整合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个体自由性意志形成社会共同性意志,进而不间断地彰显自身特有价值。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本身也在通过人,继而通过社会促成了社会结构的有序化、现代化,促成了社会多元力量的同向化,最终促成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从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广泛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客体,体现为主客体二者的统一。于是,理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价值。不同地方在于:每个人都必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每一个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必定都是影响其他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毫无疑问,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承担者,或者说是个体承担者,都有义务和责任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密切相关,社会发展及社会结构的稳定客观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客观地需要来自社会系统力量或资源的积极支持。

   二、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辩证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根本基础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治性;人格性;育人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64-02

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给它下一个定义的话,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活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基,它不但在理论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而且在实践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颇为流行。在学术界,众多学者纷纷去思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并且取得了诸多成果。翻阅图书资料,搜索电子资源,有四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著作,其中专著只有一本,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合亮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缘起及本质的研究》。通过上网查询,发现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为主题的文章,有261条记录。简单翻阅上述文章,不难发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论述,学者们众说纷纭,大体看来,有以下三种意见:有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一元论,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还有一些学者持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二元论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科学性与价值性,功能性与目的性。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阶级性,互补性,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等。

二、我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分开来讲,有三个词组成,即: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找出一个词高度概括一下的话,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把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落脚点。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传授知识;育,培育人格。在笔者看来,给思想政治教育下一个定义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和社会群体对社会成员传授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从我理解的角度来看,育人性和人格性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如果上升到深层次角度来说,政治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1.育人性

从理论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那么怎样提高人们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培育四有新人?显而易见的,是通过教育。邓小平在20年前的南方谈话中说到:“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关键在人”。邓小平还说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教育后代。”通过邓小平的这两句话,从中读出了人的重要性,更读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根本;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目的;人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所在也是其命脉所系。这两句话深刻地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性的本质。从实践上来说,当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经常用的方法就是灌输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教育者总是言传身教,苦口婆心,用尽各种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不管是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实践上去看,都能明显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性的本质。

2.人格性

关于人格的概念,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中以及不同学科中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要论》中,人格是指做人的资格,包括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气质等内在素质的总和,以及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外部形象,综合体现为人的自尊、自主、自由与创造等人格因素。在前文中我们也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我认为四有新人就是人格性培养的具体方案。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养人格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灌输理论,或者以身作则,都能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培养人格性放在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位置,正古话所说,要成才先成人,而成人的关键就是人格性培养。培养人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3.政治性

凡是最能体现一事物、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属性就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指的是其内在一成不变的东西,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以及其自身的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稳定的、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区别开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政治利益的实现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随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精神生产和主导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方式。统治阶级凭借其手中的权力,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本阶级的意识,论证本阶级统治的合法性,来维护阶级统治和社会稳定。所以说,是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性理应是其根本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意识形态的强烈政治性。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具体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政治理想,政治规范的教育。政治教育属于方向性教育,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培养等。在阶级社会里,各种世界观、人生观都带有阶级的烙印。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教育,主要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所谓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马克思曾这样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由此可见,道德是现实生活的反应,道德是带有阶级性的。综上所述,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哪方面的内容,无不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即使是当今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一些漠视和冷淡,我们也绝不应羞于承认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路径的政治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抽象的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批判以往哲学家所谓的概念性的虚幻的幸福,指出现实的人是考虑一切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承载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主体独立性的丧失。因此马克思强调的人的自由发展是靠改变现实的生产交往关系来实现的,即通过政治的渠道获得的。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人民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现实的条件。所以说,当前我们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引导人们更准确地理解认识社会主义的内涵,坚持社会主义信仰,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其政治性。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成份多样化带来了利益的多元化,进而导致人们思想的多元化。所以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合力,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要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3]孙其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2002,(5).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新的时代特征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紧紧围绕“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的重大主题,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形成了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就是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产生的正向效应。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国家治理的理论研究中,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关注不够。在理论上导致国家治理理论依据不够充分,在实践中也会导致各种治理要素之间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增加了国家治理的成本,降低了国家治理的成效。为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研究,对于从理论上澄清人们对国家治理的模糊认识,在实践上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从根本理论依据、基本理论依据和具体理论依据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其实就是体现在物质和精神、法治和德治、人和制度的相互作用上。

1.从物质和精神相互作用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

唯物史观在揭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又指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使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具体的时代特点,体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多线性、整体性。马克思认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理论说服人,实际上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问题;而理论通过掌握群众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的实现问题。同志坚持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他曾经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成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2]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精神因素在改造社会和世界中的巨大动力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提供了哲学上的理论依据。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深刻地论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指导思想、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反作用,这一深刻论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它通过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等教育,为国家治理提供基本的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和心理基础。同志把先进文化建设上升到综合国力的高度,同时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思想,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中的重大价值。同志大力倡导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体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的高度重视。同志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用先进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它在一定时代的社会存在中展开和进行,由一定时代的历史条件制约,其治理价值应该由一定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物质技术发展水平来说明,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特定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反作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此我们需要作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2.从法治和德治相互作用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

法治和德治作为国家治理的两种基本手段,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在国家治理中不能相互替代。但是,法治和德治又具有内在的互补性,二者在国家治理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法治需要德治的支撑。因为任何法治依据的法律规范从原初意义上来自于道德,道德上的“应当”是法律生成的前提,也是法治存在的基础;法治的运行离不开道德因素,良好的法治需要德治的配合;德治还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法治推行的制度环境和法治基础。另一方面,德治需要法治的保障。德治毕竟是一种“软治理”,它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系的,对不自觉的行为往往是无效的,因此,有效的国家治理仅仅靠德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法治的配合;法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硬治理”,可以通过威慑成为德治的坚强后盾;法治可以通过惩恶扬善,净化整个社会道德环境,为德治创设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正如同志所说的那样:“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在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7]从治理实际过程看,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作用和互为补充主要是通过内容、功能和实施途径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第一,法治和德治在内容上相互吸纳。法治必须合乎道德要求,德治必须弘扬法治精神,我们既要善于利用道德的力量增强人民守法和执法的自觉性,又要善于利用法治的力量确保人们对道德规则的遵守和道德底线的坚守,使两者在价值追求上达成一致,筑牢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价值基础。第二,法治和德治在功能上互相补充。法治是治外的,道德是治内的,只有德法并举,才能达到内外兼治的理想治理目标;法治惩于后,道德至于前,只有德法并行,才能达到惩后至前的理想治理效果。第三,法治和德治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德治可以引导人们自觉守法,防范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法治可以通过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警示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6]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提供了具体的理论依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为国家治理提供必要的道德基础。另一方面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走上法治化的道路,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打造坚实的法治基础。

3.从人和制度相互作用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

从理论层面来看,人和制度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我们要把制度建设摆在国家治理的突出位置。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只有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才能以制度理性有效克服人性和人的能力的不足,才能更好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才能确保国家治理达到善治的理想目标,从而落实党对人民的庄严而神圣的执政承诺。另一方面,我们要把人的现代化置于决定性的位置。这是因为任何制度都是由人设计的,制度的执行也是靠人的行为,因此,人的素质高低对于制度的创设和执行具有实践上的决定作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最为根本的因素。从整个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人的现代化是核心,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制度的现代化。只有把人的现代化摆在决定性的位置,才能以现代化的人来设计具有现代性的制度,才能确保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顺利的落到实处,才能为制度的执行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更好的发挥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用。总之,人是制度的内在因素,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思想水平、政治素质、道德面貌,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素质,既影响人的自身发展,又影响各种制度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其治理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从实践层面来看,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固然要搞好制度设计,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高度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讲,后发国家的落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落后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心理落后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心智发展程度的落后问题,是一个思想文化启蒙不到位的问题。当一个国家民众的心理仍然被牢牢地锁定在传统意识之中时,就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潜在的严重障碍,使制度的绩效无形中大打折扣。诚然,一个国家可以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制度设计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可以根据本国国情创设具有本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4]这就表明人的素质是国家治理转型的决定性条件,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就是通过人的素质提高这一“中介”,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独特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调动人们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国家治理主体的素质,这是思想政治治理价值存在的直接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的具体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我们可以根据作用范围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具体现在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正确价值导向、营造道德基础、培育主体力量三个方面。

1.保证国家治理的正确价值导向

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国家治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所坚持的基本方向,是围绕国家治理的功能性展开过程中所遵循的前进导向,是国家治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行为体系所追求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是根本性、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事关国家治理成败。实践证明,方向正确是国家治理走向成功的前提,方向错误是国家治理失败的根源。我国现在正处于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社会转型期,国家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各种价值观的交融、碰撞、冲突异常激烈。国家治理的目标任务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态势,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增进整个社会的价值共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确保我国国家治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国家治理在国家层面上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国家治理在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要求,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国家治理在个人层面上的价值准则和价值标准。这三个方面互为条件、相辅相成,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既是从价值观层面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集中表达,又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遵循。同志指出:“三个倡导”“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5]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普及,为国家治理提供核心价值追求,确保国家治理的正确价值导向。

2.夯实国家治理的良好道德基础

国家治理不仅需要法治的外在力量,而且需要德治的内在力量,一个国家的良好的治理格局应该是法治和德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代国家治理中,要实现善治,除了高度重视法治的功能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德治的功能,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6]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把国家治理的各项规定内化为人们的内在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国家治理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大大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益。同志强调指出:“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7]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社会转型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矛盾生成领域不断扩展、表现形式异常复杂,尤其是各种、突发性事件不断增长,由此带来治理成本不断增大,如何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理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理效益,这是国家治理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和持久的道德力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法治无可替代的独特治理价值。比如,它可以改变各种国家治理机构的人文生态,使各种治理主体积极作为,提高国家治理的绩效;它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人文生态,形成强大的道德正能量场域,无形中可以减少社会矛盾的数量;它可以通过道德调节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减少“国家维稳”费用和成本,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有效结合,最终实现国家的善治。

3.培育国家治理的可靠主体力量

国家治理的基本主体是公民。塑造和培育新型社会主义公民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仅靠执政党的科学顶层设计、政府部门的高效推进就能够实现的,其归根结蒂需要具备现代意识和现代素养的新型社会主义公民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而公民的素质高低就成为影响国家治理绩效的关键因素。增强全体公民的治理意识,提高全体公民的治理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治理队伍成为国家治理的根本性举措。提升全体公民的治理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国家治理的新型公民,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价值的重要表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紧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节奏和步伐,加强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积极探索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相契合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不断提升公民的治理素质,引导公民形成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鼓励公民积极热情有序地参与到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来,从而为国家治理提供必要的主体力量。[8]在很大程度上,国家治理就是公民对各种关系的自我规范、自我调整、自我约束。公民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责任感等都会影响国家治理的水平和成效。实践证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不是没有良好的制度,而是一些人不能很好的执行制度或者是不能科学的贯彻和落实制度,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的问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制度化、系统化、法治化的治理设计,能够极大地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执行能力,这必然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治理素质,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靠的主体力量。

总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9]为此,我们要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发挥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价值和功能,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人们实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58.

[2].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116.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105.

[4][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李婉蓉,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88(12):47.

[5].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7].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1):11.

[8]闫辰,王彩波.公民身份视角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5(2):15.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5

一、民主是法治的灵魂

民主所以是法治的灵魂,法治所以离不开民主,归根到底是由民主的实质与本质决定的。

民主究竟是什么?这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搞清楚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人们往往表象化地看问题,离开民主的本质去谈论民主,从而陷入“民主是个好东西”或“民主是个坏东西”、抑或“民主是个不好不坏的东西”的抽象争论。历史上民主与法治的割裂甚至对立,或者崇尚“人治”、排斥民主,或者崇尚“大民主”、破坏法治,也无不是由于没有真正搞清楚“民主究竟是什么”的结果。在今天,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正搞清楚“民主究竟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是能否推进当代中国走上法治化、现代化道路的前提与关键。

“民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原意是“人民的权力”或“人民进行统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拨开笼罩在民主之上的种种迷雾,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民主的实质与本质。这就是:人民在国家制度中的位置。这也是区别民主制和君主制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指出:“在君主制中是国家制度的人民;在民主制中是人民的国家制度。”〔1〕国家制度凌驾于人民之上,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这是君主制;国家制度由人民创造、为人民所用,这是民主制。因此,民主发展的基本逻辑关系应是:“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国家制度如果不再真正表现人民的意志,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东西了”。〔2〕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国家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明确揭示了民主的实质:“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3〕列宁这段话,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最经典定义。从作为国体的国家形态,到作为政体的国家形式,确认公民平等的地位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这就是民主。这也就是我们党为什么要始终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将人民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生命的根本依据。

正是由于民主是国家制度的本质,是民主国体和民主政体的内核,因而它对作为国家制度基本实现形式的法律和法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这也就是说,法律要由人民来制定,法治要为人的权利和利益服务。马克思将此称之为“民主制的基本特点”。〔4〕这正是我们今天深刻认识和把握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之点。党的十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首要的基本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强调“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纲领性论述,深刻体现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民主法治观,是依靠民主的意志和力量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民主是法治的灵魂和内在要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人民民主本质、张扬人民民主精神。首先要坚持民主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良法从哪里来?归根到底来自于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意愿,这就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其次要坚持民主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确保法律实施与效果的关键在于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而建设法治政府的直接价值导向和价值标准就是服务人民,由人民作主,让人民满意。再次要坚持民主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而司法公正的关键在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民主立法、民主执法、民主司法,其社会基础是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种拥护和信仰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强制性的,而必须建立在人民的民主觉悟和对自我民利的自觉认同上。正是从这个根本意义上说,民主精神与法治精神内在一致,尊重民主与弘扬法治高度统一。

二、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是人民的权力,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形态和国家形式。民主的这一本质和功能,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一种不断实现的过程。现代政治发展史表明,民主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大要素,一是完善的制度,二是健全的法治。通过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党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正反经验,邓小平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5〕这些精辟论述,既抓住了民主的本质,又揭示了法治的功能,是实现民主与法治有机统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法律的本质在于将人民的权力固定化、规范化。法律的实施即法治的推进,根本之点在于为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提供根本保障。正如马克思深刻指出:“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6〕“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7〕正是从法律的本质和法治的功能出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发展民主与加强法治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推进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确保人民民利在法治化进程中的真实实现,这既是以往法治建设的最重要经验,也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定位在“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样一种战略意义上,正是对法治本质和法治功能的精辟揭示,是对民主与法治辩证关系的深刻把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本质的特征。党领导人民执政兴国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和确保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党执政兴国的宗旨与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一致性,充分发挥法治在党执政兴国中的根本保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同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人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离开人民幸福安康的实现,人民民利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无论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还是增进人民福祉的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都离不开完善的法治作保障。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权威和法治的尊严。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运用法律武器和法治手段遏制和消除社会不公正和侵犯人民群众权益的现象,同时提升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觉悟,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幸福安康。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利益之基、生命之本;而只有法治才是长治、只有遵法才能久安。现代民主与现代法治更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游离法治轨道和法治保障的民主,势必沦为街头政治甚至“多数人暴政”,这是为当代各国政治发展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规律。正是在总结现代民主尤其是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反复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在不断发展人民民主中健全法治,在依法治国中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在于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民主和法治,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国家治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归根到底就是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新征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着力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规律,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层面上发展民主、推进法治,才能实现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依靠民主与法治的力量优化治国理政、推进中国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的内涵是民主现代化,即从国家制度层面确保人民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利。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影响人民民主的主要弊端是严重背离人民主人地位和主体权益的,这是现行体制、制度中一切弊端的“总病根”。邓小平深刻指出:“是小生产的产物,同社会化的大生产是根本不相容的。”要实现现代化,“非克服这个祸害不可”。〔8〕邓小平这一振聋发聩的分析,虽然讲于30多年前,但是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烈的现实意义。3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和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就制度层面而言,仍然面临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水平的艰巨任务。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重要现实指向在于,以人民民主为导向,深度解决现行体制、制度中的弊端,使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使人民的民利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得到更真实的实现。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把依法治国凸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一个“治”字。用什么来“治”?最根本的是用“法”来治;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如深刻指出:“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我们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飞跃的过程。由“人治”到“法治”,这是一个巨大飞跃;由“法制”到“法治”,这也是一个巨大飞跃;由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更是一个巨大飞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全一致的,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过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治”是“制”的关键,有了健全的制度,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治理,这就是依法治理。法律之要,不仅在于精细、在于完善,而且在于落实、在于实施,只有付诸实施并卓有成效的法律,才有生命、才能具有法律威严。依法治国,就是要使宪法和各类法律付诸实施、用于治理,解决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大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走向定型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81,31,281.

〔3〕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257.

〔5〕〔8〕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59、189、360,150.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意义/途径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出部署,并将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我们党当前和今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任务。本文在全面领会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若干纲领性文件的重要精神的基础上,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三个重大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们在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政治行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成就的总和。“政治文明”和“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不同,它是人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一种进步状态、高级状态,这种进步状态、高级状态常常要通过积极的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来达到,但前者显然不能等同于后者,后者是达到前者的现实途径,前者是后者的最终目的,二者是目的和手段、途径之间的关系;“政治文明”也不等同于“政治状况”、“政治文化”的概念,作为人类文明的三大形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一,它是人类政治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后者中则不仅包含政治生活领域的先进成果,也包含政治生活领域中陈腐、落后的因素;“政治文明”是相对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的概念,它表明的是人类在政治生活领域内的进步和成就。人类政治发展史的一般进程就是从政治蒙昧状态走向政治野蛮状态,最终发展到政治文明状态。就人类历史而言,在原始社会,人类政治大体上处在蒙昧阶段,阶级、国家诞生以后,人类政治进入了野蛮状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人类政治就是政治野蛮的典型形式,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人类政治进入了初步的政治文明时代,但这种政治文明是不完善的,带有相当程度的不真实性和虚伪性。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前提下,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法治、人权的更高级的政治文明。民主、法治、人权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独裁、专制、集权、侵略战争等则属于“政治野蛮”的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领导人民通过政治建设,在政治生活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成就的总和。这些成果和成就体现和反映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政治行为等各方面。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不是它们中的某一个特征,而是三者的有机统一和相互结合,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特征,都构不成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三种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在三个文明中,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和中心,政治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发展

在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前,我们党讲的一直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问题。江泽民同志的“5·31讲话”、十六大报告明确地把政治文明建设作为独立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三大人类文明工程之一,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之一提出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来,这是对邓小平同志的“两个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补充和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原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对政治建设做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要求,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篇章。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思想的提出,不仅表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认识的深化,而且表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认识的进步。党不仅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政治文明建设本身的客观规律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对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加深刻、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一重要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从发展人类文明的时代高度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前进方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政治文明确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主体来建设,表明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和实践的前沿,不断总结、借鉴、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认识上不断取得进步。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方向

十六大报告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方向,就是实现上述三大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建设都提出了十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前我们党讲的是两个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政治文明建设独立、突出出来,提出了三个文明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在我们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我国今后的前进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现实目标。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十分明确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其中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十六大报告的这段话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基层民主更加健全”,是就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而言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讲的是健全法制和实现依法治国的问题;“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讲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利益的问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是就实现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而言的,讲的是实现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问题。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1.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方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有机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我们所建设的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三者缺一,都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十六大报告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驶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从5个具体方面着手:(1)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2)坚持和完善党内的民主集中制;(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4)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5)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3、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竖立起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主要是从坚持和完善高层民主、基层民主两个层次上的民主制度、民主形式入手,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蓬勃发展:就高层民主而言,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基层民主而言,就是要不断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农村村民自治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和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必须始终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努力健全法制,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5、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人民民主,健全国家法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制度、干部制度,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着重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1)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2)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4)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5)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机制;(6)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6、维护社会稳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保持稳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稳定压倒一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要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政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

7、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的深化和进步。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指引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教育青年必先认识青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认识是目前为止最为全面科学的阐述人本质的真理l生认识,理应成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引。

一、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论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性认识

马克思的关于人本质的论断是马克思哲学当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他在批判以往哲学家有关人本质的错误观点中建立了自己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百年后的今天,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论断仍然是认识人、研究人、发展人的所有理论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和指导,具有永恒的价值。

(一)人是社会人而非纯自然人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是动物,这表明马克思承认人的自然属性。但是,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重要的是,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而非自然性,人之为人就在于其社会性制约自然性。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的自在自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方式。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是社会的人而非纯粹自然的人。如果人和动物的存在状态一样就不会有人的存在更不会有人的发展。

(二)人是联系人而非孤立人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不仅是横向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关系总和,也是纵向的发展演变的各种社会关系总和。同时,“总和”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有机的组合和合理的建构。人是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的。一方面,人需要从群体中获取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另一方面,人要回报群体,融入群体,成为群体的一部分。人是不能脱离历史而存在的。人不能成为断层的人,社会历史发展不存在“空中楼阁”。不论在自然地遗传基因方面还是在社会属性的传承上,人都是社会历史的载体和创造者。所以,用“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孤立的――人的个体”的方式来探究人的本质是不科学的。

(三)人是实践人而非抽象人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立足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分水岭。实践是人存在的条件,脱离实践人将停止一切存在与发展,人将不为人。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体系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任何把人的本质抽象化,像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都是不合实际的,是与人的本质相背离的。

二、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思想教育青年

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论断是来源于实践的科学论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都是人,尤其是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年,处在思想观念形成期,易受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因而,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对象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才能实效教育目的。

1.认识人

全面认识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准备。认识人,即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教育对象的客观的、全面的认识,这是一项具体工作而不是笼统地对人的特征的抽象概括。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教育活动进行前从人的本质层面了解青年的生理、心理特征,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掌握教育对象的各方面状况,尤其是青年个体现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水平等等。

2.尊重人

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主体、是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尊重客体,客体同样要尊重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人性化。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尊重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政治观点、思想理念、道德规范的系统引导和建构,这个过程不仅历时长而且效果不容易显现,如果没有和谐的氛围就难以达到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尊重被教育者,最起码的是人格上的尊重,其次是智力上的尊重,最后是个性上的尊重。每个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教育者不应“一视同仁”,而应该个别对待。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应尊重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一要尊重主体的人格,二要珍惜教育主体的劳动成果,三要以适当的方式回报主体。实际上,教育客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内化是回报教育者最好的方式。

3.发展人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8

[关键词]人的本质实践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因而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南,把握人的特点及发展规律,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质是通过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和完善人的本质。马克思人学思想包括人的本质论、人的存在论、人的发展论等三个主要方面,马克思人学思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都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马克思人学思想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根基。

一、人的社会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前进。要研究人,就必须考察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精神属性是人性发展的最高成果,但人之所以成为人,还在于人的社会性。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在人的一切属性中,社会性是最根本的、最本质的属性。这一属性不仅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也使人类自身相互区别开来。

2、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关系、思想道德关系,等等。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或社会阶级、阶层和集团,都是从其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获得自己的本质规定。其中生产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决定和影响其他社会关系。所以,要想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的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人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扣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任何人都是从属于特定的阶级,因而人的本质除了一般社会性外,还表现为阶级性。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因为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因而由生产关系所主导的其他社会关系也必然随之相应地变化发展,呈现出具体性和历史性。因此,作“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也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

人的社会本质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根本要求:

第一,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任务。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时时刻刻都处在种种社会关系之中;现实中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品质的生成无时无刻不受整个社会的影响。个人只有融入具体的社会关系,并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才能实现人的社会本质,成为真正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社会的人,真正融入一定的社会生活,还需要一个社会化过程。何为人的社会化?就是指社会教育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现实中的个人进行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法制等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满足该社会的要求,能够肩负一定社会责任和任务的过程。任何人只有先成为社会的一员,并作为其中的一分子而行动,才能在这个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同时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而,任何人都有一个社会化问题,都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成为社会人,获得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现实支撑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对人进行社会化、培养人的社会性,是其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可见,人的社会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促进个人的社会化为宗旨,承担引导个人社会化的正确方向的任务,并在社会中促进个人社会化的实现。

第二,人的本质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社会立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社会关系就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首先是生产劳动中建立起来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复杂性。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还表现为的阶级性。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导个人社会本质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质上是培养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彰显鲜明的社会政治立场,必须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思想去引导个体的观念和行为,用社会主义所弘扬的各种社会关系去引导个体的社会化方向,使每一个个体成为现阶段所要求的“四有”公民。

第三,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时代特征。人的本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不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因此,不同的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时代,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不同阶段,人的本质都不一样或不完全一样。社会关系的变化决定人的本质的变化。人的本质的可变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一是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否则,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与时俱进。本该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既不合乎时代,也不适应社会,更不能与变化了的人的本质相适应,必然变成僵死的东西,完全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全国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人的本质历史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的变化发展。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本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当今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呼唤着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人的实践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方法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认为,人是实践存在物,实践是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人在实践中存在。因为实践是人能够存在的前提与基础,“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人在实践中生成。马克思指出,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使人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的类本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所特有的意识,使人超越动物本能的生命并在本能生命基础上创造人特有的生命――类生命。第三,人在实践中提升。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把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而且不断提升人的本质,为人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的可能。按照高清海先生观点,“实践是人创造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即人的对象世界,和把自己创造为人即人的自我创造的一种活动方式,它是一个自觉的创造价值的目的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一方面改造了外部世界,使它变成人的活动的客体;同进也改造了人自身,人由此才成为自身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实践改变了世界的存在方式,改变了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确证着人的本质。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所蕴含的人所特有的能动性,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拓展不断开辟出自己的可能世界。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论推理,人的思想品德也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因此,以提升人的本质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成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必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反复强调实践在教育人、培养人和提升人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期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恩格斯也说:“教育将要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可见,人的发展也好,提升也好,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以人为实践对象或工作对象的,是一项专门培养人的主体性、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实践存在本质规定了现代思想政治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不断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并能不断超越现实世界和现存自我的真正的历史主体,推动人们利用既有的一切自主地、全面地、持续地改造和发展现存的世界、现存的社会和现存的自我,这也正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这样的方法论意识: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必须依赖社会实践的方法,必须依赖社会实践。所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这是人的实践存在方式提出的要求。

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首先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的整个社会现实的结合。只有针对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在大转型时期的特点,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现代公民。其次,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对象现实相结合。只有针对性的解决教育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使受教育者将所学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产生自己正确的行动,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后,要全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方法论上说,关键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不仅是教育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化,而且是非教育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化,即赋予一切社会关系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只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效应,才能造就个人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总之,人的实践存在本质规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提升人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目标――培育现代“四有”公民。

三、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容要求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论认为,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地促进入的能力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日益统一的历史时期,更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社会需要及人自身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化。

人的本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那就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诸方面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第一,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实践,人的发展实质上是人的实践的发展。实践过程是主体能力在特定环境中对特定对象的外化和实现,实践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实践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本质力量的耗费和发挥。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确切地说,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形式的发展。所以在谈到人的全面发展时,马克思经常用的概念和表述是:人的这方面的发展也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等。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发展实质上是人的劳动实践的发展。具体说是人的能力的发展。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社会关系如何,直接决定着人的本质如何,决定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如何。因此,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要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指个人所有的一切社会关系到充分、和谐、协调一致得到发展。第三,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发展的最高成果是自由个性的形成。马克思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规定人的个性概念:作为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独特的主体倾向性的个性;作为特定社会群体成员的个人所具有某种特殊社会特征的个性;作为个人在外部世界的个别存在形式的个性。因此“个性的发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一是个人自身中

的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即个人能力、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能动积极的创造性的发挥;二是在社会意义上,个人心理特征、社会关系特征、道德精神面貌特征的完善;三是对自我独特价值的觉识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思维、观念等的全面性。

根据社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首先,着力挖掘人的潜能。人的能力的开发,很大程度决定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自哪里?“概括来说,主要来自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的吸引与激励:来自于对社会、国家和他人的责任;来自于对事业成功的执着追求;也来自于对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期望。”而所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当研究的内容。其次,引导人们社会交往的广泛、深入、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社会、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交往日益社会化、全球化,这一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的任务和要求。因为在开辟国内、国际广阔而丰富的交往关系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各群体之间、各阶层之间、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和突出。如何在广泛而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协调矛盾,以保证人们的交往关系全面和谐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三,培养良好的个性。促进个性丰富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呼唤,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以适应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个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贯彻个性教育过程中,应尊重人和人的个性,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强调良好个性潜质的发掘,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人文关怀。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个人。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9

 

关键词:江泽民;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人民群众

江泽民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了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江泽民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明确地提出了“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概念,强调要把实现“政治文明”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一,“政治文明”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需要有较高程度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此相适应。“政治文明”主要表现为社会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进步。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没有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问题上,提出过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集中表述为“政治文明”则是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了“三令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江泽民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其保障——法制建设的新发展,首先提出“政治文明”这一科学概念。2001年1月10日,他在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在2002年“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又一次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成熟,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更加完善。

第二,“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目标的集中体现。江泽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明提供的动力和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在政治方面的集中体现,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政治文明,不仅可以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而且为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三,“政治文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体现。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心一意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由人民自己来依法管理国家大事;就是要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的各种权利,使人民更切实地履行自己的各种义务。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进一步完善以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第四,“政治文明”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的与时俱进。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有新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把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的“政治文明”作为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来对待,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与时俱进。

社会治理的本质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80-02

有论者曾经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作过这样一段描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一度被忽视和淡化,被认为是形式主义、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出现了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搞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一些领导抓经济工作投入多、干劲足、热情高,对思想政治工作投入少、说得多、落实不够;还有一些领导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和政工干部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认识不清,作用了解不明”。要纠正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片面认识,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应当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从根本上说,物质文明建设的最终成果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形势下,人们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任何一项工作价值的根本标准。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或者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否产生生产力?目前人们对此尚存在这样的认识:有些领导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主张“取消政工部门”,因而对抓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不是那么热心,认为只有经济工作才出生产力,只有抓生产、抓经济、抓经营才是中心工作之“中心”。岂不知,这样的认识是失之偏颇的。究其认识根源,就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和发展生产力无关。虽然思想政治工作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它可以通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靠什么手段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呢?这种手段与生产力水平又有什么内在关联呢?现在有的人认为,当前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只能靠物质利益手段,只能靠金钱的刺激,至于思想政治工作少抓一点也没有关系。显然,这是一种把物质文明建设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诚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物质利益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不能脱离精神激励,不能脱离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只有和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决定着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第二,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其劳动态度的好坏和劳动纪律的强弱,而劳动态度和劳动纪律的状况又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第三,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还关系到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影响劳动者作为群体一员的群体意识、协同观念、责任感等,而这些因素也对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见,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种不容忽视的间接作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发展生产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此看来,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应当确立“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生产力”的新观念。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每一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换脑筋”的问题。正确认识和看待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切实树立起“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的新观念,对领导干部来说,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这是因为:

1.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但思想建设是它的核心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很显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就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既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那么,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同样是精神文明建设性质和方向的集中体现。这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地位。

2.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条件。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理告诉我们,离开了共产党的思想政治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就根本不可能确立社会主义思想意识,根本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又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必要条件。可以说,离开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根本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手段。

3.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个任务不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实现。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公民的素质,最主要的途径是要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4.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措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自身并不能决定自己的性质和方向。只有通过教育科学文化部门的党组织开展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从而实现党的思想政治领导,使教育科学文化部门保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5.思想政治工作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在全国各族人民之间,在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建立起平等、团结、友好、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经常地、普遍地存在着大量矛盾。要及时地解决这些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就需要有组织地进行经常性的协调。协调人际关系,简单地用行政命令的方法不行,用强制压服的方法不行,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互相沟通以达到互相理解的方法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6.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基本途径。缺乏凝聚力的民族只会四分五裂,没有凝聚力的国家必然是一盘散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通过它培育和激励人们对伟大祖国执著、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的思想;就在于通过它对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中国历史和国情的教育,以及远大理想和目标的教育,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融化”和“渗透”到人民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成为团结和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

7.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现在有人认为,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不太好,主要是由于物质财富贫乏造成的,因而生产上去了,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党内外风气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从客观事实看,当前在同样的经济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人精神高尚、作风正派,而有的人却精神颓废、作风不正呢?事实上,人们的精神面貌的好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力地加强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生产和经济搞上去了,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但是经济状况是否好、生活是否好,绝不是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根本因素。只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起根本作用的因素。

8.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的基本环节。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成果表现为精神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谓精神生产力,就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精神生产和创造精神文明的能力。所谓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党、政、工、团等组织齐心协力,专、兼职干部相结合,意识形态领域各条战线相配合,充分运用精神生产工具和精神生产资料,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的基本环节是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宣传工作者和一切精神文明建设者的素质,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离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1.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发展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性要求,为此,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只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人民群众才能获得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性认识,从根本上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样一些基本问题,才能使他们认清并把握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最重要的就在于,坚持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人民群众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区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性质和界限;才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优选之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保证。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三个不同层次,是一项结构多元化、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政治文明结构中,政治意识文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居于首要位置。要增强和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就必然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思想准备工作和重要前提,是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保证。只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来抓,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观念才能逐渐地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扎下深厚的根基,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政治参与水平才能逐渐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

3.思想政治工作是扫除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余毒的重要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大敌人和障碍是封建专制主义。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漫长,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不少人、特别是不少领导干部的思想言行往往带有封建专制主义残余思想的色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彻底肃清封建专制主义的余毒。最根本的办法,一靠思想教育;二靠制度建设,别无他途。所谓思想教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它是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是扫除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余毒的重要思想武器。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封建专制主义的一切思想观念和不良行为彻底失去市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思想文明才会如日中天,阳光普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花才会在全社会处处开放,芬芳满园。

参考文献:

1.徐晓宗.再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