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素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8:47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85-0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与应用多样化,有关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已成为当前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如何搭建高校素质教育学习型网络,提高素质教育中大学生的信息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素质教育,增强高校素质教育的时效性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素质教育与移动互联网

1.高校素质教育内涵

高校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大学生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而当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还未能做足做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状况也是良莠不齐。

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重担需要大学生强化自身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2.移动互联网基本特征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移动和互联网优势的“升级版本”。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平板电脑的热销,“移动改变生活”已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词,移动互联网正快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移动互联网应用最早让人们接受的方式,是从短消息服务开始的。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移动上网。移动上网是智能终端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能,它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应用,即公众服务和个人信息服务。公众服务可为移动用户实时提供最新的天气、新闻、娱乐、交通及股票等信息。个人信息服务包括浏览网页查找信息、查址查号、收发电子邮件、发微博、写博客等。第二,移动办公和移动学习。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处理速度的加快和移动带宽的增加,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的移动办公、移动商务、移动购物、移动学习将变得越来越普及。第三,移动娱乐。通过移动互联网,利用智能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地看电影、听音乐、语音通话、视频互动等。

二、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

从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伊始,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就开始关注移动互联网发展和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2010年,山东大学杜亮指出,“创新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精心设计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能力,主动加强移动互联网信息监控及舆情分析工作,积极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2011年,天津科技大学周慧分析了大学生移动上网行为,归纳和总结出3G时代大学生信息行为和变化特点,提出了3G时代如何引导大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对策与建议;同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曾又在《现代商贸工业》第1期发表“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探讨了移动互联网对思想教育工作造成的影响,开拓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2012年,南昌教育学院刘小青等深入分析了3G时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趋势及原因,综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国外关于移动互联网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研究成果也较多。如美国的pewResearchCenter的mayaSimon等在2000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大学生把移动互联网作为课外学习的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作弊;国外的达芬奇计划――从电子学习到移动学习,该项目从制作适合于智能手机和移动学习的一系列课程开始,并将这些融入到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学习环境,它解决了在智能手机上开展移动学习课程面临的所有问题;国际远程教育界的宿儒戴斯蒙德・基出版了《thefutureoflearning:FromeLearningtomLearning》,该书详细论述了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到移动学习的发展,该书无论在远程教育领域还是移动学习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人们对于移动设备教育应用的高度关注。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功能性强、使用便捷又深得大学生喜爱的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渐地被用于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这就要求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善于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体,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理论、体制、方法的创新。

1.加快高校素质教育与时俱进,构建高校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

高校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的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生态圈建设、利用“人人网”等社交网络形成学习圈、通过网上开放课程协作学习和自动调节与更正。

采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教学平台+视频资源”的学习型网络创新模式,构建新型的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雏形,并利用人人网等成熟社交网络平台,认识更多的有相同兴趣的人,和更多的人成为同学,形成大学生素质学习圈,共同探讨交流大学生在道德观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情感问题、生活习惯、社会化等方面的认识。

同时,利用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中的素质教育开放课程以及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空中课堂、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模拟素质教育基地、在线学习系统、素质教育自我测评体系等),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水平,按各自的速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通过学习圈内部协作发挥集体协同效应,通过圈内互相影响发挥群体聚合动力,高效率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并通过相应的评价激励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自我调节与更正,形成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学习环境平台。

2.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技术、方法创新,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高校素质教育一直非常重视教育技术、方法的创新,自计算机与互联网在我国推广应用,高校素质教育便引入了互联网和其他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并将其作为教育技术、方法创新的重要手段。目前,各类素质教育网站、论坛、视频学习平台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兴起和智能终端在大学生中的普及,高校素质教育技术、方法应适应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网络媒体的特点,借鉴已有传统互联网环境下素质教育的技术、方法,逐步形成适应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素质教育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质量。

3.利用移动互联网新载体,丰富高校素质教育功能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载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在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功能上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利用高校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可避免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利用移动互联网丰富的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素养。第二,利用移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功能和便捷的移动功能,在智能终端上承载加工过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教材,并提供记录用户的行为、聚合各类教学内容,支持相关学习的功能,让师生能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拓展教学新空间,增强教和学的互动方式,满足教学和学习需求。

4.加强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移动互联网素养

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通过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这就要求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过硬,掌握移动互联网特点,能运用移动互联网开展素质教育的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队伍。

第一,转变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得到放大,因此,素质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正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人人平等”的现实,实现由素质教育教导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第二,加强对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知识培训。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最活跃的人群,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受众体,这就要求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知识,利用移动互联网了解大学生素质教育学习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工作。

四、结束语

当今的大学生对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新生事物有较快的接受度和认可度,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可移动性的优势能够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需要,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素质教育来说,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对待“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怎样培养素质优秀的大学生”这一问题,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对策拓宽学习渠道,规避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建磊.信息教育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7):252.

[2]王海建.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6(2):5-8.

[3]郎婧,伍玉林,肖庆生.移动互联网发展对学校网络文化及教育的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13(S1):1-2.

[4]杨永亮.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当代职业教育,2013(4):93-95.

[5]杜亮.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0(1):82-86.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2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优势;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15-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拓宽了创业的渠道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机遇。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在创业道路的选择上也要顺应时展趋势,抓住创业的时机。高校也需要在创业意识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教育方面进行帮助和指导。

一、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特点

(1)互联网创新创业成本相对较低。互联网创新创业与实体店创业项目相比成本较低,在店铺租赁、装修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成本降低,互联网创业只需将电脑联网操作就可以进行办公,在人力资源投资以及办公设备方面都节省了开支。由于成本较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方便。

(2)互联网创新创业门槛较低。互联网创新创业对创业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以及基础知识技能等方面要求较低,可以通过培训或自己摸索来掌握经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能力,不受原有专业知识以及自身的技能储备等方面的限制,与其他创业项目相比具有门槛低的优势。

(3)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风险较小。由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具备成本低、门槛低的优势,与其他实体创业的项目相比风险低,在创业过程中即使出现失败或者亏损的情况,其损失也相对较小。可以把它当成一次锻炼的机会,总结不足和教训,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次创业。

二、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的优势

数据显示,2015年“双11狂欢节”成交额为912亿人民币。目前,淘宝网登记的个人创业店铺已经超600万家,其中有一部分为高校毕业生开设的。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这一群体正在利用自身的优势逐渐壮大。

(1)充分利用互联网创业的优势。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大的兴趣,对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走向相对敏感,有魄力去尝试。虽然资金积累、经营经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阻碍,但他们善于利用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为创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

(2)与互联网融合程度高。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都属于90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从网购、信息浏览、网站的资源培训以及各种社交活动都与互联网相关。大学生成为互联网用户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在对互联网的了解、操作以及学习方面都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大学生对新事物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成为他们进行互联网创业的主要优势。

(3)有利的电商发展背景。目前我国正处于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个网站及网购平台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商机。比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它们在发展自身网站建设和管理的同时,也为更多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创业环境。网站推广及分享类的培训课程为初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业经验,这也是目前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的环境优势。

三、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改革方案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比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思想意识提高、能力培养以及身心健康。

(1)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互联网创业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在大学的学习中,让他们清楚自主创业能够体现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对自己有一定的规划,尤其是对具有创新创业计划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根据需要的课程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激发学生创业兴趣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2)促进互联网创业意识的提高。在教育培养的初期首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将先进的互联网创业思想和创业的理念渗透到课程中,给学生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对于一些具有创业兴趣的学生来说,提高创业意识、坚定创业信念也是帮助其成功的重要环节。高校在这一方面需要开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加深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于具有坚定创业信念的大学生来说,高校应该为其进行创业知识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尤其是在创业案例解析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好扎实的文化知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具有意义,除了理论的学习安排之外,学校更应该安排创业模拟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综合能力,为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互联网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更需要掌握时机、完善自身的能力;高校更要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段淑玉,周坚,袁浩浩.浅析“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推动iCt类大学生创新创业[J].高教论坛,2016(05).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3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互联网不断以多种形态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随着互联网渐渐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高校校园文化也因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对其产生了巨大的革新。

高校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经过长期的积累共同营造成的,高校校园文化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共同文化追求,是师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同时高校文化还是一种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综合体现了它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办学风格和人文精神。高校的校园文化包含多个方面,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以及人文精神文化这三方面。其中,校园物质文化受到当地经济以及政府投入、社会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校园制度文化对校园基本行为习惯等的制约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制度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规范,对于确保校园各种教学与实践活动以及校园生活的井然有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某些层面,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基于制度文化之上的是精神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是近年来一直推崇和发展的文化层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精神文化包括高校的办学历史文化、高校的学习风气与教育风气、校园的办学宗旨和方向、校园人际交往文化、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和政治态度、伦理与道德品质等,归结来说,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特质存在。互联网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被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向导。

虽然在中学教育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很多的思想理论教育,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丝毫不能忽视。价值观的最重要作用是启发和引领,内化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化成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同时,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对于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及竞争力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在校师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成长、人格健全等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唯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才能在当下完成这个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

如今,各种潮流思想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导致很多青年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产生了动摇。虽然任何一种校园文化都不反对多元性,但是多元不意味着混乱,多元文化之中,更需要主心骨来把握和支撑。核心价值观是风向标,是旗帜,必须以它来引领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物质条件建设,有学者认为,现在的校园中,真正的文化气息正在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商业化的,世俗化的和急功近利的负面情绪。很多大学生越来越向钱看齐,钱、名、利都被作为价值标杆,学术研究反而被其看淡甚至干脆抛之脑后,在个人品德方面,因为急于求成,所以一切对自己成功成名没有直接帮助的事都暂时不考虑,使得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成了冷门话题。这样的现象实在是与社会主义的精神理想完全背道而驰,与实现中国梦背道而驰,所以,这是当前值得各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深思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2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实践内容

首先,校园的各方面物质建设必须和文化建设相协调统一。道德文化的宣传和推进必须有合适的环境支持,在校园中,各个公告栏和校园广播等公共设施都要派上用场,把它们作为课堂以外的重要宣?髡蟮兀?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时常不经意间受到积极正面思想的熏陶。同时,鉴于目前网络通信的蓬勃发展,各种校园网络论坛也应该规范管理,以道德文化建设的不同板块,多角度多层面地去生动灵活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保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外,青年学生喜欢各类活动,活动阵地也需要得到很好的利用,如何在其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次,任何思想的宣传指导都离不开相关制度作后盾。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以畅通实施,也必须得到校园内各个制度的保障。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所以,双方之间的这些行为一定要有适应的制度得以规范保障。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学生可以对老师进行评价,这种相互鼓励和监督的机制是确保校园道德文化建设良性循环的重要方法。同时,对故意违背校园道德文化者,我们也要实施相应的惩戒制度,以此来保证制度的推行。

再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在五千年来的中华文明长河中,道德修养一直是被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至今流传的“四书”中,在中国历代大家和时代楷模身上,无不彰显着他们个人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闪烁着中国文化的光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它们是一种继承和发扬,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紧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演进,同时多去参考和借鉴先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不能脱离自己的实践。只有校园中人人都努力向上,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3互联网时代下校园文化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丰富了资源共享形态,拓宽了交流方式,对媒体带来了巨大的革新。互联网已经渐渐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正作为引导着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高校校园文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

首先,互联网的革新为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互联网既是文化传播载体,也是能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文化形式。互联网给高校文化带来了新的内容,大量的文化资源对于引导高校文化和传播高校文化的作用巨大,辐射范围更加宽广。

同时,互联网能以迅猛的速度传播优秀的校园文化,使在校大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便捷地接触社会生活。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承载着青年人的梦想,互联网使高校学生能够跨越地域的限制,接触到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教育资源,但同时互联网中的消息良莠不齐,也给校园文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虽然进入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给高校素质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是也不容忽视其潜在的威胁因素。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校园文化传播变得更加开放与自由。高校校园文化受到各种外界海量信息的冲击,师生不断受到多元价值观的熏陶,其中不乏混杂着一些色情、暴力、拜金等不健康的观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悖的,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将不利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校园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素质,尤其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它对高校学生的素质起着向导与催化作用。倘若校园文化不能紧跟着时代步伐,便不能很好地满足师生的发展需求。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4

摘要:文章介绍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新变化,阐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构建要素,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130-03

“互联网+”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当中,即实现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科技的融合。“互联网+”的跨界不仅为整个社会发展注入活力,而且融合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极大地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2015年我国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的发展从单纯的行业实践上升到国家行动计划[1]。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具有非常多的优势。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互联网+图书馆”的积极探索,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创新,为今后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发展思路。

1“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1信息技术及信息量增长对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以web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全球图书馆的深刻变革,网络搜索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据调查,目前Google已经凭借其强大的检索能力和涵盖88种语言的服务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搜索引擎;而我国如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也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6.8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超过半数,其中有一半的人数已经接入互联网,而手机网民的数量更是占据整个网民数量的90%[2]。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正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利用互联网学习、生活、娱乐、工作,互联网成为人们的好帮手。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也带来了信息泛滥、信息侵犯、信息垄断、信息霸权等不利因素,使互联网处于无监控状态。

1.2高等教育改革对信息素养教育全面开展的要求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探讨高等教育改革问题,并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四个方面的发展,即:在教育模式上,充分尊重学校和学生的自主性;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学生的综合性和适应性;在素质教育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能力培养上,发扬学生的创新力和实践力。信息素养教育的设置就是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其目标是通过训练培养具有一定情报信息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使之不仅有较高的信息知识理论水平,还要有一定的信息认知、评价和利用能力。其综合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多个方面,将学生从单纯的记忆型学习转向创造型学习[3]。信息素养教育更多地是让学生适应和掌握信息化社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现代社会跨学科的综合发展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

1.3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有着诸多优势

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庞大的信息资源、专业的信息人才和先进的设备等做支撑,而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凭借着诸多方面的优势一直充当着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力军。首先,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高校图书馆以纸质、音像、数字化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展示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库,大学生可以广泛、自由地利用这些资源。其次,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摆脱了传统单一授课的模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学生除了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知识外,还可以广泛地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其综合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新变化

2.1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变革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主要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途径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特征,并且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对象的限制。因此,传统的以“文献检索”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选择、接受信息和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要求[4]。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除了开设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外,还要增加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不仅要培养大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检索技能,更要培养大学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此外,高校图书馆还设置了信息道德与伦理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提升对信息的判断力和识别力,让学生对不良信息形成免疫,运用有用的信息不断完善自我。

2.2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高校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的一体化教育模式,而是向个性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展网络教学,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化地为学生提供信息素养教育知识。如:利用微信、QQ群、微博、在线视频、云消息等进行信息推送,开展在线化的网络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利用、评价信息,如何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这种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适应了新时代的教学发展方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2.3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的发展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广大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各高校图书馆也纷纷转变服务对策,将互联网资源引入信息教育当中,加强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立“移动图书馆”,让广大师生可以利用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共享“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极大地增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6]。同时,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对图书馆员的服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基础的图书馆服务素质,同时还要熟练掌握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不断提升其信息服务能力,使馆员能够成为组织和整理信息的知识导航员和深层次的情报开发和分析员,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构建要素

3.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一步,它主要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注意力的持久度及对信息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信息意识的强弱决定了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信息意识包括信息获取意识、主体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3.2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核心,没有信息知识做支撑,信息素养就没有价值。信息知识包括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信息的功用及效应等,信息知识不但可以激活原有的专业知识,还能改变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框架,进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保障,也是信息素养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人们获取、处理、交流、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教育主要是培养和训练人们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大量无序信息中分辨出自己所需信息并且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4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准则,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道德教育是指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要注意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加强信息的安全意识,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对信息进行合理规范的使用。

4“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策略

4.1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合作开发

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图书馆的必修课程之一,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高校图书馆的联合,实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综合各大图书馆的优势合作开发。虽然现在一部分高校图书馆也组建了一些联盟组织,如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北京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等,但这只是在有限范围内的区域联盟,并没有专门的组织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指导,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协作和信息共享。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全国高校图书馆学会、CaLLS、专业协会或联盟应该统一规划,制定评估标准和资源库标准,使信息素养教育做到有章可循。信息素养教育的统筹规划可以减少各单位在资源和资金上的浪费,节约成本,有效地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其次,在力量整合时不应只考虑图书馆的力量,同样应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如:统筹院校内部的行政部门和各个院系之间的力量,做到对本校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此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不仅是图书馆的责任,更是关系到每一个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统筹规划时,还要征求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加强图书馆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师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带头作用。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样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不仅可以实现双方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加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形转化。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框架如图1所示。

4.2引进和创建完备的在线信息素养教学平台

网络信息素养教学平台以其系统的课程开发功能、自主学习的管理功能、强大的交流互动功能、完善的测验功能和定期统计功能成为信息素养教学的新型平台。一方面它通过网络连接将各高校的优势资源集中整合在一起,实现了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它还能发挥web的多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势,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能力。我国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信息文献利用从传统的纸本向现代的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过渡,也必须在借鉴外国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创建属于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

如图2所示,完整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是一个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主要是按照用户信息素养教学需求将其划分为前言声明、选择信息源、检索技巧、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和检索计划六项,可以进行在线授课、在线测试、在线交流、媒体播放、自助学习和教学管理,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完全在线教学,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素养的影响范围[7]。

4.3改革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

信息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现代信息素养教育要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课堂教育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①应该大力发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同性、创新性。②要运用多种方式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如:资源导航、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举办专题演讲和学术报告、减少对阅览室的限制等。③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还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新技术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如RRS订阅服务、搜索引擎服务、web2.0、博客、微信等,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交流。此外,信息素养教育不应是只面向在校学生的教育,在全民学习时代,信息素养教育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该接受的教育,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逐渐向社会开放,为非在校学生提供信息服务。

5结语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工具应用在图书馆服务当中,而是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与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进而重构图书馆的业务模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爽.论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闵红武.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8(4):63-67.

[3]张长亮.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4]王红芳,汤萍,吴冯娣.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变革[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8):132-134.

[5]何颖.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培养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1):114-118.

[6]周建芳,刘桂芳,沙玉萍.“互联网+”视角下基于微视频的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1):19-25.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5

摘要:文章以互联网思维内涵与逻辑为基点,梳理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诸要素的变化,并依循互联网思维逻辑进行推演,提出了包含体验式课程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育方式、协作式学习策略、进阶式培训过程的“五力模型”建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1.背景

“互联网思维”一词由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2011年最先提出,意思是商业模式变革要采用互联网方式去思考。2012年,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多次使用“互联网思维”阐述其商业理念。2013年11月3日,《新闻联播》题为《互联网思维带来什么》的新闻报道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将“互联网思维”社会关注度全面提升。2014年深圳it领袖峰会上,雷军将“互联网思维”总结为七字口诀――“专注、极致、口碑、快”。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和360公司董事长周鸿t《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书从理念和实践视角系统地阐述了互联网思维理论,人们开始逐步采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整个社会发展。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思维”,再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信息素养教育环境,泛在信息环境让信息无处不在,读者信息需求趋向个性化,学习内容呈现碎片化,慕课(mooC)、微课和网络公开课等学习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渠道更加多元化,这必然要求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内容、过程和测度进行重新定位与设计。

2.互联网思维视角下信息素养教育的重新审视

2.1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与逻辑

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技术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支持,理念上采取开放、互联和跨界的心态,对事物原有发展模式在战略、业务和组织三个层面上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互联网思维遵循“平等、求真、开放、协作”的精神理念、“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和“万物皆可互联,互联成全生态”的研究范式。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中总结出九种互联网思维方式:用户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这些思维方式正成为人们进行创新探索和流程再设计的逻辑新起点。互联网思维在逻辑上体现为三个字:“互”“联”“网”。“互”就是“互动”,人们由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搜索信息,再到互动交流信息,从而精准获得信息需求。“联”就是“联接”,通过有线网以及无线网和移动网络将人、信息与资源联接在一起,形成一种聚合推动力,实现用户最佳体验。“网”即“网络”,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构建的网络平成人与信息之间的“互动”与“联接”,完成社会化分工与协作,将整个世界构成一个“网络体”。将互联网思维理念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最终动态地实现自我提升和变革。

2.2互联网思维视角下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变化

2.2.1教育内涵泛化。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的必备素养在不同领域出现教育内涵泛化的现象,衍生出众多新概念:比特素养(BitLiteracy)、数字素养(DigitalLiteracy)、信息通信技术素养(iCtLiteracy)、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数据素养(DataLiteracy)和网络素养(netLiteracy)等。这些新名词理论相似、内容交叉、边界模糊,使得信息素养教育内涵极易在概念上产生混淆,教育者和学习者很难把握其核心主旨。

2.2.2教育主体多元化。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主体是高校图书馆。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培训,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都集中于图书馆。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突破使人们获取信息素养教育的渠道更加多元,慕课(mooC)、微课和网络公开课等新型学习平台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大学生已经不再将图书馆作为唯一的资源获取渠道,而是向更加广阔的互联网寻求帮助。

2.2.3核心能力发生转向。2015年2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theassociationofCollegeandResearchLibraries,aCRL)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该《框架》取代了200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框架》与《标准》的最大进步就是引入“元素养”和“阈概念”两大理论,强调从技能习得向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的转变,在能力培养过程中注重自我批判性思维培养和学术思想交流。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正在从信息检索能力转向以科研为目的信息利用、分析和评价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2.2.4教学方式互联互动。文献查阅和实践调研发现,信息素养教学方式更加趋于灵活、开放,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单纯的“给”与“予”,而是采取更加主动的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加大新媒体教学力度,采用更加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补充教学,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最大自由度,在教学资源上保障优质资源互联共享。

3.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五力模型”建构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型建构的本质是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自我创新,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到信息素养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握信息素养教育内涵和主旨,在知识、技术和思维所构成的“三螺旋”结构中,对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框架和内容进行重新分析和设计。笔者根据文献记载和具体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出了包含体验式课程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育方式、协作式学习策略、进阶式培训过程的“五力模型”(见图1)。通过“五力模型”将信息素养教育诸要素在互联网(internet)上互联互通形成思考设计工具,重新设计和建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内容和过程,从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目标。

3.1体验式课程设计

互联网思维七字口诀――“专注、极致、口碑、快”聚焦于用户体验,强调“去中心化”的理念,互联网所形成的是一个众多节点的网络,在多点对多点的平等对话中,用户不但是使用者,还可以成为协作者,用户主动参与产品和服务设计,更加符合用户需求,从而达到体验超过预期的效果。例如:iphone手机以“自然”作为设计法则,以人类的本能为出发点开发iphone的解锁模式――沿着箭头图标向右滑动文字条即可解锁,小孩甚至不用学就会使用,这是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新特性的完美体验极大提升了用户满意度。体验式课程设计以“问题”为导向,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关注学习目标和技能习得。在具体实践中,笔者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和利用能力非常好,而且在利用技能解决本专业具体问题方面具有敏锐性,所以,在体验式课程设计中既可以邀请专业教师设计课程内容,又可以让学生从学习者视角对课程内容提出改m,并请他们承担某一专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体验式教学。在教学相长中,信息素养学习者已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3.2模块化教学内容

互联网思维下产品设计更加注重标准化、模块化和可复制性,体现“即插即用”的it理念,这是与传统项目化产品最本质的区别。一方面,标准化、模块化产生规模效应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用户选择更加自主,依据自身时间、资源、能力选择合适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需求。将信息素养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分成若干独立的子模块课程,每个课程对应一项技能,相对独立,从逻辑上将“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利用和交流――信息安全与道德”贯穿起来,获得知识需求,自由选取学习模块,满足自我能力提升的需求。

3.3碎片化教育方式

互联网思维5F法则之一“碎片化思维(Fragment)”认为,便捷的移动互联技术让人们处于一个“泛在信息社会”,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各种技能。具体做法是:学习内容短而精,以15分钟作为上限;工具无处不在,图书、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皆可利用;方式多样,文字、音频、视频交替使用。碎片化学习趋势已经成为现实。信息素养教育在方式上具有三个碎片化趋势:需求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和地点碎片化。新的需求产生了新的学习方式,慕课(mooC)、微课等新型教育方式具有上n时问、地点不受限制,课程内容时问短,解决问题针对性强的特点,体现了互联网思维。教师将课程内容制作成专题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到网络上,学生自主计划学习时间。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安排作业、测验和考试,完成整个教学内容的所有环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实践中,碎片化教育方式很容易造成知识内容碎片化,很难形成知识体系,所以在碎片化教育过程中需要保障信息素养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3.4协作式学习策略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社交元素,人在自然属性上属于群居动物,社交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与人通过各种网络“连接”“聚合”“协作”,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研发与升级换代,增加用户的活跃度和黏合度,可以说,是否具备“社交元素”已经成为衡量互联网产品的标准。2015年2月,《框架》将第一框架描述为“学术是一种交流”,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社交元素就是协作式学习,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一个共同科研课题作为协作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学术讨论和思想交流,提出各种观点,激发学生产生新想法、提出新问题、探索新发现。

3.5进阶式培训过程

互联网思维要求产品快速迭代,路径设计体现为产品迅速上线、小批量测试,根据反馈快速调整产品功能,以快速迭代实现进阶升级,驱动产品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功能。快速迭代的另一具体体现是追求“极致”和关注“细节,塑造核心竞争力,使得产品和服务持续优化”。信息素养教育过程需要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体现“终身学习”理念,因此,它必须渗透到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依据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进阶式培训。例如:对新生开展以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培训,对大三、大四学生设计以中文资源获取、数字图书馆使用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对研究生则开设外文文献检索、论文开题调研和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各年级的专业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信息素养教育的智力支持,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知识一体化的进阶式融合。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6

>>中外医学教育标准比较对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启示对医学院校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的观察应加强对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舞蹈美育教育对医学院校学生作用的影响对医学院校新办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对医学院校学生加强美学教育的思考心理电影赏析课程对医学院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浅谈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论医学院校的生命教育管理医学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探索互联网+时代下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课程改革的研究浅谈“互联网+”时代微信在医学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高等医学院校审美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作用论现代教育技术对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推进作用医学院校学生对多媒体网络教育模式的评价及对策研究对我国高等院校“专接本”教育模式的反思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探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吴南中.“互联网+教育”内涵解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6(1):6-11.

[3]朱月翠,张文德.“互联网+教育”基本模型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9):12-15.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7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素养;网上平台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通过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专门开设了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及职业行为习惯,但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依然存在不足:1.企业参与度低。职业素养源于企业,服务企业[2]。但多数高校在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没有与企业高度互动,将行业需求真正的融入校园和课堂,企业只有在学生实习实践时,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向学生展示企业文化,岗位要求等,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职业技能,仍存在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相脱节的问题。2.师资队伍薄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素养教师队伍不稳定,并且多由政治教师兼任,职业素养应紧贴行业需要,但是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对行业动态及岗位需求的了解很少,这也反映出了高校对职业素养培养质量的认识错位。3.教学环境单一。目前,在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采用了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依然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上,将课堂局限于教室上,没有将职业素养的培养真正延伸到岗位上。

二、“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中,共有五个重要的参与角色,即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及教学资源。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针对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也迎来了巨大转变,企业、学校、教师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1.“互联网+企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互联网+企业”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参与度低的问题,缓解由于地理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学校与企业沟通少、学生职业素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脱节的局面。通过互联网,学校可以实时获取行业企业动态,企业也可以随时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评价及意见反馈,并在招聘时,对学生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全面掌握。2.“互联网+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互联网+教师”模式可以解决职业素养教师队伍薄弱的问题,学校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中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职员作为企业教师,使用互联网将实际工作状态展现给学生,通过企业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教师借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下,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利用计算机网络特有的数据库管理和双向交互功能,对每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过程进行记录与跟踪,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培养计划。3.“互联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学生不能时刻在企业中进行学习,而线上共享解决了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企业将员工的实际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工作状态通过视频、课件等形式在职业素养教育平台上,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反复感受、反复学习的实际需求。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8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应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应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和问题,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途径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构建一个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改变和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来了教学上的更高挑战。现在的大学生是一群个性鲜明、追求刺激和新奇的群体,生活在一个被移动互联网和快餐文化包围着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互联网教学,能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

1.科学性、实践性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卫生学为基础理论,涉及多学科知识。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遵循个体全面发展原则,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普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的方法,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不开调查实践、讲座报告、心理社团活动等活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要加入大学生的新变化、新动向。理解、吸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把新的理念带给学生是任课教师应尽的职责。通过互联网及时追踪,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如大学生网络交友、网络恋爱的话题等,要求任课教师也要以非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上学生和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解决、面对自己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2.针对成长成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可否认,互联网充当了青少年成长问题的表达载体。在成长过程中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单一的学习或情感问题。可以说,大学生既面临短期现实问题,如角色转变、学习适应、挫折应对、人际沟通等,也面临着长期发展性问题,如自我完善、恋爱婚姻、职业发展等,同时还包括影响大学生终身的问题,如生命意义、感恩和诚信文明等。大学生面临的诸多成长问题中还掺杂了很多互联网时代衍生的种种问题,如手机低头族、网恋、网瘾、网络人际沟通、网络暴力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中面临的这些主要问题,大多是发展性问题,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会衍变成障碍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单靠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完全解决学生面临的诸多心理问题,必须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多种方法并用。

3.以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为目标

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所体现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包括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中非常关键的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以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

可以说互联网教学时代,教育者的课堂教学不再是粉笔加黑板的平面化,而是图文并茂,视频加动画、色彩为一体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很多高校也在努力打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基于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教学场地: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互联网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功能,通过互联网即时展示功能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互联网信息量大、资源丰富,通过搜索引擎能搜索出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频,比如央视的《心理访谈》等。有些视频是很好的教学素材,但下载可能存在困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直接运用视频网络链接,或通过网页即时展示,直接在电脑上在线找到该视频进行随堂播放。现在是手机智能化时代,利用学生手机依赖这一特点,在数字化全覆盖的教学区域,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师生创建心理健康交流群,由教师在课前把任务通过群发送给学生,学生课下完成任务,课上讨论交流。聊天工具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人际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群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线解答学生困惑,增进师生感情,这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非权力影响在学生中发挥作用。教师还可借此平台,推出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微信订阅,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拓宽视野。

2.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活动过程

(1)依托社交网络的教学法。大学生们常用的虚拟社交工具有很多,如微博、微信、人人网、空间大学城等等,教师可以依托这些社交网络,组建教师和学生的聊天群体。在师生共建的群体中,教师可以随时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如视频、图片、文字等学习材料,学生们则可以随时共享这些学习资料,并在群里相互讨论、交流、学习,并把问题直接反馈给教师,由教师统一解答。教师可以在课前学习任务,课堂上重点解决集中出现的问题,课后交流作业。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学过程,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结合学生常用的聊天工具与学生无缝连接,这种互动性使学生感到亲切,与互联网的结合也让学生更有兴趣地进行学习。

(2)行为训练加角色扮演的教学法。心理素质包括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思维力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针对某个学生或某群学生,教师给予一定的训练任务。或由学生扮演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在课下完成教师任务。也可在课堂进行过程中穿插表演,或事先在排练场地用手机拍成视频,上传群共享或在课堂上播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感受,互相启发、互相支持。教师也可根据某一教学难点,制作成几分钟的微视频,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针对网络热点话题,结合大学生自身心理成长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角色训练。

(3)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学生专业的不同使得他们有不同的思维、学习和生活方式。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虽然他们存在很多的共性,但也有很多的个性,他们受专业性质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不同的心理需求。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所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了解各专业学生最新动态,依据专业特色进行解析,比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可侧重旅游心理学;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可侧重消费心理学等。

3.教师素养:教师教学理念的开放

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巨大且持久的。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学会整合资源、勇于创新,做到教学理念的创新;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碎片化使得学生接受的信息多浮于表面,对手机依赖,却又不懂如何更好地利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及时开放,利用最多元化的技术展示专业知识,利用最新的案例剖析学生的心理问题,使教学内容有新意,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把不同途径的教育形式整合在一起呈现给学生,单一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多样的心理问题,只有面向大众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之间要互相交流学习,积极参与教研教改课题,促进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能力。

三、结语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面对、正视互联网问题,寻求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平台,俯下身来多向学生学习,不断改革教学技能,才能真正跟上学生成长的步伐,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面对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元海全,罗鲲,焦慧彬.互联网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4(9).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9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

一、“互联网+”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可见,“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它代表着一种新形态、新业态。这一定义有两个深层次的涵义:一是“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与创新。“互联网+”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它不是简单的跨界连接,也不是颠覆和替代,而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的嵌入,在行业间产生反馈、互动与协调,最终升级和改造出一个开放、协作、共享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二是“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互联网+”的内涵不同于“信息化”,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更是互联网思维潜力的大爆发。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回归到了“信息为核心”这个本质上。大数据、云计算、商业智能等创新要素将会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并逐步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互联网+”具有四个核心特征:一是与新硬件产业相辅相成。新硬件产业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它依托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以及数字化等一系列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同时又为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科学融合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撑。二是大数据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大数据的涌现是信息资源的技术变革,也是生产要素配置模式的经济变革。大数据及其解析能力正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网络空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柱。一种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多维度的、跨界融合的“互联网+”生态正在浸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四是新产业、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以深度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新业态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现代工业体系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互联网+”的内在契合

(一)本质契合

“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而不是颠覆。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课堂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它并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而是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资源以及学习方式的深度融合,它不仅要求学生改变以往的认知方式,更要求教师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融合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解决成人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绝不是用互联网取代现行的全部教育,任何互联网技术、基础设备都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在线学习的有机统一。二者紧密结合,推动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

(二)技术取向契合

大数据时代的降临,助推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对远程教育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就是要利用“恰当媒体”找出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力求在大规模教育与个性化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以此发挥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整体服务功效。而大数据技术恰恰可以有效解决混合式教学的时间成本、媒体“混合”、成人学习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等系列问题,以此实现教育教学整体把握、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远程教育实现学分制、多元化教学和家庭学习,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

(三)目标契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目标就是要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提升远程教育生态承载力。这与“互联网+”挖掘各类资源,撬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于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规模化的课堂教学,有效提升了教育资源的供给力,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机会和教育服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数字时代新型教育体系,对提升我国远程教育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知识供应链的重组

“知识供应链是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创新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网络结构模式。”[2]在这个网链式结构中,任何一个知识链都可以借助知识流的网状辐射,与外部众多知识链发生密切的联系,知识流动的水平越高,产品的价值结构就越大。“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是以“知识流”为中心教育,在市场需求和大数据技术的驱动下,知识民主化将得以实现,精英知识与大众知识的界限开始消除,人们的知识价值取向也由分科化、中立化、累积化逐步转向了综合化、价值化和碎片化。知识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当前,中国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单纯依靠技术支撑的知识供应链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成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为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紧密联系成人学习者“知识需求者”与“知识建构者”的双重身份,重新考量和组合知识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包括整合内外部知识、创新转化知识形态以及知识流动问题等。

(二)教育服务的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

流程再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它是建立在摆脱传统劳动分工思想、打破职能部门界限以及顾客至上基础之上的作业流程再设计。“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谋求的是变革教育服务模式和创新教育生态体系。这一目标包涵两个层面:一是教育行业内的协作、融合;二是教育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渗透。当前,中国远程教育致力于“学分银行”、“支持联盟”等服务模式的创新,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混合式教育模式作为面向学生群体的基础环节,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共享课程建设、基于网络形考等教学服务模式的创新,仍局限于单一式、封闭式的传统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这与“互联网+”强调的协同共享式教育服务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三)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健全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远程教育领域内的发展和应用非常引人注目。但在中国远程教育整体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缺乏系统化的教学质量体系设计,始终是混合式教学模式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互联网+”时代的着眼点是创新应用与新的业态,在鼓励突破创新的同时,必然会要求建立与之匹配的质量保障模式。而中国远程教育的综合改革并未及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也尚未探索到一种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的“最佳教学组合”,这也导致了其教学质量远远落后于人们的期望水平。质量保证体系的缺失已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不健全的诟病,尽管多次强调保证质量,提升水平,但始终无法将质量保证工作系统化。

四、“互联网+”视阈下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

(一)构建“智慧式”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对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诉求,它代表了中国远程教育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智慧学习环境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生成性学习”。在智慧学习环境中,远程学习不再是参加一个专业或者一门课程的学习,而是主动加入一个由众多学习节点所构成的、关系复杂的联结性学习群体。学习者通过某一个感兴趣的学习节点进入学习群体,主动选择信息和建构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通过批判理解、知识建构和迁移运用等“深度学习”来贡献自己的智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信息技术和媒体设施介入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也让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识到了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变革的支撑作用。重视智慧学习环境的研发与构建,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可感知的、自适应的、个性化的智能教学情境,更为学习者提供了协作学习、自我展示和选择多样化的学习网络。互联网影响下的中国远程教育,要积极构建互联互通、灵活开放的智慧学习环境,围绕加强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互这一中心,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创新“联结式”教学服务模式

互联网时代,高度网络化、交互化以及反应灵敏的信息媒介与现代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颠覆了人们对学习概念和学习方法的认知。当个人知识与外界组织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学习网络时,学习活动便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而是节点与信息源之间的联结。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学习的网络中,与节点联系越多,就会有越多的机会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源。也就是说,找到通往节点和信息源的路径比学习者当前掌握的知识更为重要。这也为当前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创新服务模式指明了方向。“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模式的大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的服务模式远不止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更要着眼于实现教育机构间共同课程、共同学习者和共同教师的混合,充分利用联盟合作、集团化供给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共享、通畅的教学资源网络。此外,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还要凭借多元化的交互工具,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知识分享、评价和传播服务,使学习者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深化与创新,让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服务都能够进入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当中。

(三)设计弹性化、系统化的学习路径

互联网素质教育篇10

文献标识码:B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要重视社会舆论受互联网影响的情况,因此各高校都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的网络舆情环境下,更应当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和网络舆情

1.网络舆情的界定

舆情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大众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所产生的情绪和态度等的汇总,这些事务通常都与群众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或是被群众所关注。

舆情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拓展开来,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也因此诞生,即为通过网络这个途径和媒介所表达出来的舆情。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舆情,其主体就是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客体就是公共事务,表达舆情的形式就是大学生网民的态度、情绪等,而舆情的传播空间就是贴吧、BBS、博客等交流平台。

量度和强度是在大学生群体间形成网络舆情的两个主要考虑因素,所产生的舆情能引起大部分大学生的人共鸣或是共同关注,除此之外,大学生会对舆情产生较大的反应,并且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影响。

2.网络舆情中大学生主体的特征

(1)特殊、小群体。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学生间的生活经验积累度、心理特点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互相之间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大学生群体具有较为接近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空间位置也较为集中,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和时间也相对较多,这些都体现出了大学生作为舆情的主体具有的特殊性。一些网络舆情是由突发的情况或事件引起的,而引发这些舆情的言论或是行为最初都是由某个小型群体或是个体的,而其他学生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之下也发表了一些意见,而这些意见通常是在外来因素影响之下所形成的。

(2)分散、多元。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年轻群体,其视野较为开阔,对互联网上的各种新闻、消息和主题等都能够产生广泛的关注,也时常对一些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网络上的各种观点进行交锋。但大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所关注的话题各不相同,即便对同一个话题也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除此之外,高校内形成网络舆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国际热点、国内大事件或是校园内外的事件等的影响,从大学生层面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无非是学生的情感诉求、内心宣泄、情感倾诉等。

(3)交互、迅捷。互联网在重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或者新闻的第一时间就进行最新动态的报道,充分吸引社会群众的目光,大学生也因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事件和新闻的动态进行了解,并在网络上发表自身言论和意见,并且能让这类信息在其群体内继续广泛传播。一些学者认为,网络的传播本质就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互相交流,而大学生在积极地发表意见、回复话题等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交流和互动。

(4)难控制、范围广。网络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快速性和广泛性,能够将信息和资讯快速地传播到任何存在网络的地方和使用互联网的人中,网络舆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然而由于在互联网上信息不受限制,因此其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复杂多样,网络舆情也因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网络舆情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多种传播方式,而这种多样性使得网络舆情很难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把控,管理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工作难度也因此增大。

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网络舆情挑战

1.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将大学生完全包裹其中,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喜欢新奇的事物,这种独特的、自由的、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受到了极大欢迎。网络舆情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与此同时,教育环境却更为复杂。互联网当中存在一些对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不利的舆情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价值观不定性、较容易受影响、是非辨别力较弱的学生极易产生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思想、心理都会产生误导。网络舆情的辐射区域较大、辐射强度较大,过分夸大的宣传和舆论误导会对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产生影响,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和谐。

2.教育理念较为陈旧

要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到提高,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

网络时代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而选择信息时其自由度也比过去有所提高,教育者在信息的获取上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和大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具有平等的地位。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教育理念上进行转变,更加重视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需求,并且能够将教育的价值突显出来。

除此之外,一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并没有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也并没有给予学生这个教育主体充分的认可,导致思想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舆情引导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要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舆情的要求和大学生的需求,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成熟。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不妥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较为空泛,教学内容的层次也不足够鲜明,较为滞后,为了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需求,应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能够满足当前的网络舆情视域。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目的明确,且教学方式也直截了当。而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舆情的到来,以往灌输式的强制教学方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诉求,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内容都要进行改革,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的手段进行拓展。

三、面对网络舆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1.利用积极的网络舆情作用,促进同时教育有效开展

在当前的网络时代和舆情背景下,首先要对我国的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认知的相关教育,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开展同时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同时还要能够平静从容地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困境和挑战。其次,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将网络舆情的积极一面充分地反映出来,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对教育的方式和理念进行改进,充分发掘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而高校的增强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对互联网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特点,将网络资源运用到对学生的增强教育当中,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面贯彻我国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开展网络模式下的教育时,要遵循我国的政策和方针,引导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自觉地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严格要求自我。

2.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当前的网络舆论背景决定了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认知和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而且还要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培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先协助学生对网络特点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途径纠正大学生的错误观点和看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培养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此外,校方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比如组织网络时代的道德品质或者网络时代的舆论责任等主题班会,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在这种形势下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发表意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教育,还应当适当地进行实践,从而帮助大学生及时解决困难和疑惑,使他们健康成长。

3.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和舆情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要拥有高尚的网络道德修养和一定的专业素质,通过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教师模范形象,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校方也应当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队伍人员要包括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门的互联网管理员、舆论评论员等,当互联网上出现不良信息时,要及时发现并行使相应的权利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不良信息扩散,以免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对网络上一些突发事件要及时进行正确解读,避免学生被错误思想诱导,与此同时,还要在互联网中宣扬正能量,引导互联网向着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