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方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4:55

社会治理方针篇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它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国社会治安工作的总方针。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是什么时候作出的?主要内容有哪几条?有何重要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是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颁布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有7项:(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坚持人民民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因而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其主要任务是: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密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调解、疏导民间纠纷,缓解社会矛盾;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改造工作。(3)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建立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和保障。(5)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6)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与单位和个人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奖惩制度。(7)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积极参与。各级人大常委会对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应当经常进行监督检查。颁布这一《决定》的重大意义在于推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法律化、制度化,为全社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思想是何时提出的?

中共中央1979年8月在批转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8个单位《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时明确指出,解决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必须实行党委领导,全党动员,依靠学校、工厂、机关、部门、街道、农村社队等城乡基层组织和全社会的力量。绝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对待,而应当同加快经济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民主与法制,搞好党风、民风,狠抓青少年教育等工作结合进行。这是最早见于中央文件中的有关对社会治安问题实行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4、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的方针是哪一年提出的?

1981年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政法委员会召开的5大城市治安座谈会纪要的文件中强调,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各级党委来抓,全党动手,实行全面“综合治理”。首要的任务是搞好党风,并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加强工作,克服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大大减少犯罪现象,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这是最早见于中央文件中的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表述。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什么?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第2条的规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简称为“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6、什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中的“打击”?“打击”有何特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中的“打击”或“打”是依法“惩治”、“惩罚”、“惩处”的意思,是指司法机关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妨碍和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进行处理的专门性活动。既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逮捕、、审判犯罪分子的执法活动;也包括工商行政、新闻出版、海关等国家行政管理对与社会治安有关的违法行为的查禁工作;还包括劳动改造机关对罪犯实施的监禁惩罚,以及对妨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人员进行的劳动教养等行政处罚。“打击”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打击”是国家治理违法犯罪的法律手段,实施打击的主体只能是司法机关和有关的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人民群众可以依法扭送正在实施违法犯罪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但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能替代专门机关依法行使惩处犯罪分子的法律职权。第二,“打击”的对象是妨碍和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包括违反刑事法律的犯罪分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其它行政法规的违法分子等。第三,“打击”的法律性质属于依法剥夺违法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剥夺其从事违法犯罪的手段、条件的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第四,“打击”依其对象和适用程序可分为“严打”和一般性打击工作。“严打”的对象和程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予以明确一规定,打击的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刑事犯罪分子。一般性的打击工作的对象则比较宽泛,是指对一般违法犯罪分子制裁和惩罚。处罚手段不仅有刑事处罚,还包括行政处罚如送劳动教养等。第五,打击依其地位和作用来看,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和实施其它措施的前提条件,与其它治理措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7、什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中的“防范”?“防范”有哪些特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中的“防”或“防范”,是指防止违法犯罪发生的各种手段、措施和活动。其具体内容:一是为防止和减少违法犯罪而实施的调解、内保、治安联防及其它群防群治工作。二是为防止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产生而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以及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工作,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接茬帮教工作等。三是堵塞违法犯罪时空,减少治安问题的各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有治安行政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以及海关、税务、文化教育、市场、物资、金融等方面的管理。四是城乡基层党政组织、司法组织、治保组织、治安联防组织的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制度、法律和法规建设。五是教育人、挽救人,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包括对犯人的改造工作和劳动教养部门对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可以说,这个“防”是广义的防范,包括了除“打击”而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其它各个方面的工作。

“防”的主要特点:一是防范手段具有综合性。既有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文化手段,也有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二是通过防范解决的问题广泛、复杂。不仅包括导致违法犯罪的直接因素,而且包括大量的酿成违法犯罪的深层次的原因和条件。三是防范工作群众性强。防范工作的主体除了公安、司法部门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外,绝大多数是参与治安工作的各界群众。四是防范工作主动性强。防范是遏制违法犯罪于萌芽状态的主动性工作和自觉行动,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

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中的“标”指什么?“本”指什么?两者是什么关系?

一般说来,“标”是指事物的现象和结果;“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标”是指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现象;“本”则是指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治标指处置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以及消除违法犯罪的外在条件。这既包括对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处置,也包括看门护院、技术防范、堵漏建制等消除违法犯罪外在条件的工作。治本则是从根本上减少和铲除产生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原因。它包括运用综合治理的各种手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和矫正。

治标和治本在含义上相互区别、相互对立,但也是辩证的统一。两者的作用有重合之处,而且统一于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综合治理的每一项措施依其主要作用是治标抑或治本,可大致分为治标措施或治本措施。但每一项措施实际是又兼有治标和治本的两种作用和功能。纯粹的治标和治本措施都是不存在的。

9、为什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实行“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

首先,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这里边既有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也有违法犯罪人员主观上的原因;还有客观上各种管理制度上的漏洞,给违法犯罪人员留下可乘之机。总之,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促成的。因此,要减少和消除违法犯罪现象,就必须“打击”和“防范”多种手段并用。既要坚决治标,解决现实的治安问题,不使其蔓延;又要注重治本,提高人的素质,消除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所以综合治理要实行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

第二,坚持这一方针是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践表明:实际工作中的打击与防范两种基本手段、治标与治本两种基本措施之间,确实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打击或者打击不力,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得不到及时的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没有保障,法制就无法维护,防范也很难奏效;而没有强有力的防范工作,打击的效果就不能巩固,更难以有效地减少和防止违法犯罪,甚至会出现打不胜打的局面。同时,通过加强各项防范工作,大大减少违法犯罪,又可以把打击锋芒集中指向极少数严惩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打得更准更狠。因此,整治社会治安的客观实际,需要打击与防范并举。标本兼治也是同样道理。仅仅从治标方面解决治安问题,只能一时控制社会治安的局面,还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消灭违法犯罪。只有既治标又治本,才能长久地保持社会治安稳定的形势。同时,由于教育人、提高人的素质等治本的工作比较复杂,而且收效慢,因此需要在治本方面花更大的气力,作长远艰苦的努力。所以,在标本兼治的同时应重在治本。除了加强以治本为主的工作措施外,还要充分发挥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的治本作用,尤其是要努力扩大和增强打击手段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社会效果,

全面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第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行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凝聚力,使我们能够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力量,能够动员和组织千百万人民群众参与综合治理,进而能够有效地实行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

10、“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稳定压倒一切”是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初就提出,以后又多次重申的重要思想。其基本含义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不渝地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没有政治上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社会的稳定,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不成,而且还有的危险。稳定是我们从事其它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这个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懂得了维护稳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重要性,使各级党政领导明确了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对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具有长期的、重大的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11、为什么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

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和消极因素的集中反映,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实践证明,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是完全必要的。打击能够惩治罪犯,制止犯罪行为,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打击又能惩一儆百,震慑企图和可能违法犯罪的人,告诫和教育人们必须遵守法律,起到一般预防的作用。不坚决打击犯罪分子,就会纵容、助长犯罪,治安问题还会增多。但光靠打击也不行,单一的打击并不能根本改变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不消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犯罪分子还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就象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生一茬。只有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打击和预防、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才能既“截流”又“去源”,既“斩草”又“除根”,才能从根本上逐步把我国的违法犯罪和治安问题减少下来,从而确保社会治安的稳定。

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我国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有何意义?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控制、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加强人民民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条件。它能够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打击和防范各种犯罪活动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破坏干扰,保护生产力,保障经济发展。它能够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没有社会的安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社会动荡,秩序混乱,经济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更谈不上加速发展了。

1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什么关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第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许多工作就是建设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如何,是展现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和程度的重要方面。社会秩序混乱,社会风气败坏,刑事犯罪猖獗,社会丑恶现象泛滥,精神文明就无从谈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措施在于教育人,通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这也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采用多种手段,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努力消除产生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预防、减少犯罪现象和治安问题,维护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这就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同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搞好了,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就会根本好转,社会治安问题和犯罪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1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何重要作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第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促进立法,执法和守法等项法制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包括立法、执法和守法3个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还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不落实的地方,亟待进一步加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无论对于立法工作,还是执法、守法,都是极大的推动和促进。它可以使这几方面的工作更好地相互靠垫和协调发展,进而提高整体效益。第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社会主义法制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公民要知法、守法。实现这些要求,必须有载体、有具体形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真正落实了,不仅执法机关可以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全社会的法制观念也会相应增强。第三,有利于把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综合治理就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公民的行为,减少涉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15、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光靠专门机关行不行?为什么必须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光靠公、检、法等专门机关是不行的。因为,产生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仅靠专门机关治理和打击犹如扬汤止沸。而综合治理则是动员会社会的力量,采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重在教育人,重在治本。这样就能釡底抽薪,解决根本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本身就是专门机关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产物和表现形式。只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政法机关才能耳聪目明,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才能真正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使一切犯罪分子难逃法律的制裁。

1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的规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应该有计划地了解综合治理的情况和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解决综合治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将各项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各地应当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所确定的法律准则,制定综合治理的地方法规,使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建造等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工作都有法可依,使各部门、各单位和公民切实承担起具体的法律义务,并享有相应的权利。

第三,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这包括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制定综合治理的规章制度,确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人,使部门和单位正在承担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

第四,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一是组织落实,既要做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健全,人员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形成网络,以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制度落实,各基层单位要有一套保障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建立一定形式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使责任落实,工作具有连续性,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防范设施落实,既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辖区内的物防和技防设施建设,堵塞易于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的漏洞。

1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做哪些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概括地说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就必须做好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6个方面的工作。

18、为什么说“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

对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不严厉打击,对社会丑恶现象不坚决取缔,便不能有效地遏制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护,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没有保障。法不治罪、正不压邪,则防不胜防,教育、管理等也就无从谈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它措施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打击就没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

社会治理方针篇2

【关键词】中医浮针针灸;肩周炎;中草药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39-02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医浮针针灸mtrp点治疗肩周炎患者15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55例患者均为常州中医养生康复中心门诊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疗效标准。男:94例,女:61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30-55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90/180);病程(30天至1年以上)。发病原因为急性期为79例,慢性期为70例,迁延期6例。

检查:

1、mtrp1点+,mtrp2+,mtrp3+,mtrp4+,mtrp5+,mtrp6+

浮针治疗:

1、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外侧(mtrp4点+)。

2、上臂外侧(mtrp3点+)。

3、胸大肌左右侧(mtrp5点+)。

4、天宗穴左侧(mtrp6点+)。

5、外关穴左右(mtrp+)。

操作:

1、选择以上各穴位后用棉签+75%酒精在患处作常规消毒,选用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浮针,呈15°斜刺进针、退出安全卡口,配合手法行扫散术及再灌注(运动医学)方法/每个穴位扫散100次后休息半小时进行下半场继续治疗;2、并且与患者心理疏导治疗3、中草药“双活汤”加减配伍、使患者舒适无恐惧感。

结果:

(1)、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83例54%。(2)、好转: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或者明显好转,65例42%。(3)、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未改善,7例4%。(4)、总有效率96%。

[典型病例]:

患者男59岁于2013年10月1日初诊。病史:头痛伴左上肢肩周疼痛,不能上举后弯;检查:左上肢(mtrp点+),左上臂(mtrp点+),左胸大肌(mtrp点+),左外关穴(mtrp点+)浮针针灸治疗10分钟后疼痛消失,活动范围改善。经方:“双活汤”加减配合治疗。羌活9独活9桑寄生12葛根12白芍10杜仲12牛膝10细辛5秦艽10茯苓10桂枝6防风10川芎8丹参10甘草6当归15芍药10熟地10木瓜10伸筋草10

用法:水煎服/每天三次/每次50ml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肩周疼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因: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头痛及肩周疼痛,肢节屈伸不利,肝肾不足,则见腰膝痿软;气血耗伤,心悸气短。

方解:羌活、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为君药;牛膝、杜仲、熟地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臣药;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各药合用,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痹证,葛根汤治疗颈椎病之头痛兼顾肩周炎乃良方配伍,一周后康复。

医嘱:1、注意休息;2、劳动强度不能太过;3、不能贪凉;4、常做米字操,5、用吊带把左手挂在脖子上三天,6、梳头锻炼。

体会:

1、浮针针灸:主要治疗疼痛、取效快捷、治疗疼痛时,在进针+扫散后疼痛消失。安全无副作用。

2、推拿按摩:可使肌肉痉挛能松弛下来、进一步减轻椎间盘压力。但是暴力推拿或者用力不均往往弊多益少,长期推拿按摩使皮下组织堆积产生耐受性。

3、手术治疗:已确诊患者的椎间盘突出症、可行髓核摘除术。但是有诸多风险:1、感染;2、血管或神经根损伤;3、术后粘连症状复发。

4、微创:使手术损伤小、但是效果不佳、易复发。

预防:

不能长期屈曲位工作中、需注意休息、或者临时活动、游泳是颈椎病伴肩周炎疾病恢复的最佳锻炼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符仲华【m】人民卫生出版社、《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2012、174-179.

2、符仲华【m】人民军医出版社、《浮针疗法速治软组织伤痛》2003、

3、【m】人民卫生出版社《常见病中医临床手册》1972、400-401.

4、郭长青等【m】学苑出版社、《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1998、1631-1640.

6、姚希贤【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疾病诊治大典》1996、714.

7、郭子光【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中医治疗学》1995、519-520.

8、邓晋丰【m】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医骨伤证治》2000、25-47.

9、张钢纲【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颈肩腰腿痛独特秘方绝招》1996、77-132.

10、雷一鸣【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名医玩症绝症秘方大全》1999、498-504.

11、张亚平【m】人民卫生出版社、《浮针疗法中医独特疗法》2003、198-201.

12、张怀西【m】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医赤医针特色疗法》2013、170-171。

①、mtrp:是(myofascialtriggerpoint的常用缩写),由于肌电生理变化,造成受累肌上的局限区或者局限点较其它区域敏感,受外界压力下可激发出压痛或者疼痛。

粘连疤痕说:mtrp触摸时硬的肌肉纤维化(疤痕),由于肌肉受伤产生(疤痕)而愈合。

mtrp是(阿是穴、结节、条索、压痛点)。mtrp是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纤维组织炎(fibrositis)、肌肉硬结、非关节性风湿病、软组织风湿病、肌腱肌病变等。

②、符仲华:中医浮针,(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我师符仲华教授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教学与临床期间、历经多年临床及教学实践。从《黄帝内经》理论中挖掘整理;继现代医学外科学的实践经验,领悟了”mtrp点”。发明了这样伟大的浮针及再灌注临床实践(运动医学),他是色疗法(不用药物)、物理疗法(人体自我机能)、自然疗法(回归自然);具有安全性(无毒)、可靠性(无副作用)、科学性(排他性疗法)、“简单(一根浮针巧治百病)、便利(在任何状态下,就可以施治)、经验(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和中医人的双手去治疗)、廉价(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及疑难杂症求医问药无门现象),特别值得深思“外科手术”的风险性和老百姓的健康价值。

③、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导师。

④、Janettravell(1901-1979)女白宫医务主管-美国.非器质性神经元性的疼痛都是由于mtrp所创造的,被人们誉为(mtrp知识之母)理论。

⑤、自限性疾病:就是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并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如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

作者简介:

社会治理方针篇3

***同志,男,**岁,担任**市环保局局长,***同志严酷执行国家、省、市的各项政策、律例,注重规范打点,缔造性的开展工作,促进了***市情形呵护工作的精采成长。***市环保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同志的率领下,在市综治委的鼎力撑持下,***同志当真贯彻党的十七年夜精神当真履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针

责任书》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从**年起头,***同志持续**年被市里评为优异工作者,他地址的市环保局也被省里评为“全省前进前辈环保局”。

一、增强进修,高度正视,当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同志担任**市环保局局长一职后,他找来情形呵护方面的政策文件,当真进修,不竭地用常识充实自己,并很快熟悉了营业,使小我的工作能力水平年夜年夜提高,在解答群众咨询、理解方针政策已然驾轻就熟。此后,只要有环保方面的新政策、新文件出台,他都实时组织环保局工作人员进修,确保工作不呈现失踪误。***同志从事环保工作以来,从不言苦,老是设法子战胜坚苦,尽职尽责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深刻熟悉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关头在率领,只有周全落实率领责任制,使党政每一位率领都切实肩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安然”的政治责任,才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子落到实处,确保社会治安的不变,经济培植的长足成长。一是把维护不变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局率领班子的主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做到每季度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每一阶段的维稳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具体协调整决问题;二是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两个文明培植总体规划,尤其作为精神文明培植的主要规模,做到同布署、同落实、同搜检、同总结;三是明晰局率领班子是综合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社会治安的口角与率领的政绩、经济益处挂钩;四是强化对各时代敌情社情的剖析、展望、从思惟上、工作上安身抓早、抓小、抓苗头,对呈现的不不变身分和隐患早发现、早措置,做到思惟熟悉、组织率领、人员法子三到位;四是成立环保局法制科、12369投诉热线,健全完美各项规章轨制,配齐、配全各类办公用品,使环保局综合治理工作达到办公有地址,处事有人员,工作有轨制,经费有保障。五是局率领班子当真落实责任制,实时化解了各类不安靖身分。

二、强化处事意识,鼎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年来,***同志率领环保局同志积极开展综治工作,在市综治委的营业指导下,同有关部门齐心合力,当真贯彻文件和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深切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增强下层基本培植,全力消弭隐患。***同志针对***市环保工作呈现的新情形、新问题,提出“一年、二年、三年、四年”的口号,对原有的一些工作轨建造了改削,成立健全了率领责任制,方针打点责任制,重年夜案事务核办制,一票否决权制等一系列轨制,使环保工作做到规范打点。因为打点法子得力,人平易近群众对环保局的工作对劲度较往年年夜幅度上升,在***同志的率领下,环保局在全年案件措置达到100%,***市在环保工作上没有呈现执行政策上的误差而引起不不变事务,***同志获得了市委、市政府的好评,他超卓的工作成就,确保了全辖区情形呵护工作的社会治安不变。

三、增强下层组织培植,积极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

***同志强调落实各项提防法子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关头,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不变的基本工作,只有强化为企业处事意识,才能化解纠缠消弭隐患,才能够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志连系***市工业企业具体治安状况,积极试探新形势下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思绪。慢慢成立了12369环保投诉热线接纳问题,法制科措置问题,局率领班子具体干预干与轨制,下层中队实时化解问题的收集系统,并最年夜限度的削减环保纠缠的发生。***同志还和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多次深切下层、千方百计解决下层的各类坚苦,体味下层群众所关心的环保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并按期在环保局召开矛盾纠缠排查调处例会,听取各中队长的陈述请示,实时发现和把握了影响不变的矛盾纠缠,采纳有师法子,进行妥帖化解,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况,避免了矛盾纠缠激化。

四、深切持久开展下层平安文明建树勾当,巩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同志坚持下层平安文明建树勾当,并把它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他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坚持为群众多办实事、搞妥事,而且重点抓好影响人平易近群众身体健康的情形违法案件,经由过程提高平安文明建树的质量,切实提高***市人平易近群众的保留情形质量。***同志还增强对***市辖区内工业企业的动态打点,他在巩固原有功效的基本上,深切挖掘,进一步巩固了***市安靖团结的政治场所排场。一是增强对辖区内企业的督查力度,促使企业加速污染治理,防止企业违法排污。二是奉行情形风险隐患举报轨制,设立了12369环保热线,对举报事务当真查询拜访,当真措置。三是对已完成污染治理的企业,实步履态打点,在内部进行严酷的查核,发现有偷排现象,迫令停产期限整改。四是将呵护人平易近群众身心健康纳入平安文明

社会治理方针篇4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称为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

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首先是对法治的基本定位,即“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其次是法治的基本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再次是法治的基本观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体现了党在法治建设中一贯的基本理念,也是对报告中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的呼应。

新十六字方针体现了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之间的连续性,也突出了法律实施在依法治国中的优先地位。

新十六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解读心得体会【1】

党的十以来,以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标志着法治中国建设步入了全面推进、加快推进的新时期,预示着我们国家治理方式进入一个新阶段。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充分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全中国人民的一大福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让全中国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依法治国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公平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符合中国当代的国情,也反映了时代的需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全国人民就迫切地希望民富国强,我国能真正驶入法制轨道建设,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法制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极大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当前,我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工作也面临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作为党的基层干部,要切实增强危机感,使命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要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式下的工作要求。“百姓利益无小事”,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群众攸关的每一件事情,争取让他们满意。对不能一时解决的问题,要给出时限。对不符合政策的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能办理的事情,要立马当先,快字当头,不折不扣地加以处理。绝不能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感受。总之,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建设法制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去。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解读心得体会【2】

“奉法者强则国强”,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从“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到要求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这些论断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出炉了,这十六字方针是什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今天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与过去的十六字方针相比更具有时代感,更符合中国当代的国情。过去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是什么呢?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同时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启了崭新征程。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也是我国1982年宪法的第三个修正案。在这个修正案中,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就是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了宪法,其第十三条修正案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的内容就包括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

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为建设法治中国了打造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强大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过去这依法治国的十六方针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其功勋卓著,尤其是为各项改革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依法治国就要增加新的内容,这新内容必须要有时代感,必须要与中国现在的国情相吻合,毕竟时代不同了,法治建设也需要与时代跟进,而如今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对于法治中国的建设来讲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现在的国家立法讲究的是科学性,讲究司法在落实时要公平公正,讲究制订和落实以人为本。还有就是针对法律的遵守行为,不仅仅提倡百姓要守法,更要做到全民守法,全民守法,更向执法者在执法时提出新要求,那就是在执法时更要做表率。

时代在发展,中国的各项改革就要全面发力,如今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出炉了,更体现了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中国一直在努力,并且这努力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色,这特色就是法律永远是为人民服务的,法律永远是为中国的各项改革事业顺利进行保驾护航的。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解读心得体会【3】

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新老方针的变化看,实则是从法律文化向法治文化的转变。“新十六字方针”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对于坚定务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有法可依”是从引导国家进入依靠法律制度实现管理秩序的规范而言的,使对国家的治理有法律可以依循。而“科学立法”的目的是要通过立法筑牢制度和权力笼子,不是仅仅有法律依据,而是更加注重立法的质量,确保人民通过法律将国家权力固定下来,把国家权力关进笼子里面去。同时,科学立法更能保证法的正当化,减少恶法现象的存在。从而真正做到“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从“有法必依”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强调的是对法的依循,侧重于对执法过程的要求。而“严格执法”既突出了执法遵循,又强化了对法的实施。明代张居正上疏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曾提到“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制定出来的法律只存在于纸上和墙上而不能严格去落实,这样的法律岂不变成“没有牙齿的老虎”。因此,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据统计我国现有的200多部法律的80%以及90%的地方性法规和几乎所有的行政法规是靠行政执法去实施的。可以说“严格执法”既包含了行政执法,也包含了公民的自觉守法。“严格执法”是对法律权威和尊严的维护,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因此,执法者定当“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社会治理方针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人才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源动力。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知识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却面临着重大挑战,遇到了困难,如何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增强其实效性和吸引力,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大学是知识储备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想日渐成熟的关键阶段。目前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思想的撞击,既包括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也包括一些如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以及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金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影响,这些现象和思想的存在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需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帮助他们摆脱和克服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

2.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大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大学生作为我国民众中文明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也会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精神文明素质。

3.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要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人才是关键。通过在高校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现实,了解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历史荣誉感和责任感,给他们以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成为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优秀人才,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发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寻找解决途径,充分挖掘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立场坚定的建设者。

1.学习认知不明确。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认知存在偏差,一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觉得开设的这些课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多大联系,与就业也不直接挂钩,认为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情形,产生了懈怠厌倦情绪。这些认知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发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理论和现实的脱节。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日益加快,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和频繁,这也带来了各种思想的交融和撞击,包括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影响。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道德失范的现象,这些无疑对青年学生产生较大的冲击,而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这些问题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单一。一方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与中学的课程内容上存在重复的现象,使学生感到大部分教学内容在中学阶段都已学过,难以产生新鲜感和求知欲,为此在课堂教学前已产生了排斥心理,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考核方式的单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采取闭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平时表现的不够重视,造成了学生认为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只要期末时死记硬背就可以的错误想法,同时也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平时的讨论、辩论、演讲等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同时现在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数比较多,使得老师很难了解每个学生,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这也制约了实效性的发挥。

5.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理论走入社会,感悟实践,从而增强理论知识的信服力,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然而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薄弱的,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有效开展,造成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脱节,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够。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发展教育。国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肩负的使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时代同步、和青年同步,吸收新思想,解决新问题,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1.高校要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倾斜力度。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国家相关部门先后下发了16号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相应的“实施方案”即05方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等文件,以此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落实的基地在高校,这就要求高校要深化认识,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软硬件,如基本课时的保障、多媒体硬件设备的投入、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等等。这样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一定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满足国家人才发展的需求。

2.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证。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与创新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一是要加大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对中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二是要形成合力,促进辅导员教师、班主任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解决,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三是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着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增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知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了解社会、感悟社会,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学会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高校要克服困难,联系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求。

4.加强考核方式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核。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试卷的考核方式外,还应考虑到学生在平时的讨论、辩论、演讲等综合素质的表现,着重从整体方面来进行考核,以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觉悟,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5.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外部环境。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营造一种积极的温暖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譬如社团、文体、报告等活动的开展。在这种和谐的校园文化中能够帮助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实现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6.高校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间的交流与探讨。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其吸引力,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我们还应实现高校间的交流和探讨。对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集思广益,以期形成效果明显的方式方法。

当然,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会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变化,需要我们紧密地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关注学生的实际,加大对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力度,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社会治理方针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德育非政治化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政治”。

第一,关于“德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学界对“德育”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争论的焦点在于“德育”是否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确定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主要根据,是理论对实践的关系,是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把“德育”理解为“道德教育”,从字面上看不失为合理的解读之一。从伦理学或道德建设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可以简称为“德育”。但是,作为我国教育全局中与“智育”、“体育”、“美育”相并立的概念,“德育”决不能仅仅归结为“道德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用“德智体美”四个字概括了教育的内容。“德”育包括的内容应该是:为了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除“智”育、“体”育和“美”育外的所有内容。

“德育”的含义问题,决不只是一个文字解读的问题,不是仅仅从字面上推敲就可以确定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全局出发来确定的重大问题。它首先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然后反映为一个理论问题。在我国教育的全局中,适应不同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开展与学生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相适合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因而教育方针中的即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德”育概念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这既是“实然”,也是“应然”,既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是完全合理的方针。正因为如此,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可以指称同一的对象,只是根据具体场合的需要,分别采用了这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例如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分别以“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但都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如果像某些论者所主张的,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不能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那么,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就没有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位置,以教育方针为依据的我国学校教育中就没有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地位。这种教育理论如果被付诸实践,必然会导致削弱和损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后果。因此,联系我国教育的实践以及“德育”概念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实际来看,把“德育”说成是不得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道德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排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德育非政治化”的理论。从字面上做文章,根据“道德”与“政治”、“思想”等概念的区别来论证“德育”不能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也是站不住的,因为这种论证的逻辑前提是把“德”仅仅解释为“道德”,所以认为“德育”若包含政治、思想教育就是概念混乱。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德”本身就包含了“道德”、“品行”、“政治品质”等多重含义,因而“德育”的释义正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第二,关于“公民教育”。

我国宪法中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了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政体,规定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第二十四条又直接规定了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一切,无疑都是我国的“公民教育”所应有的内容。

第三,关于教育方针中“接班人”的提法。

有论者特别反对培养“接班人”的提法,把它作为“德育政治化”的典型表现来批判。其理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政治使命,以“接班人”为指向的教育是政治教育。的确,教育方针中的“接班人”这个概念有很强的政治性。为了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实现我国办教育的目的,教育方针对培养目标提出了包括多方面要素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其中的“接班人”一词侧重体现了对培养对象的政治方面的要求。既讲“建设者”,又讲“接班人”,全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构成了全面的培养目标。这里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是否具有政治性,而在于这种具有政治性的培养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邓小平始终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教育的,他强调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正因为如此,他多次用“接班人”、“革命接班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来表达他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批评把德育仅仅归结为道德教育的观点,旨在强调必须全面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着重讨论这一方面的问题,决不意味着可以轻视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阐述了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作出了集中概括。只强调政治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的观点也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陈奎元.关于当前科研工作的任务和实施创新工程的意见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3-31(1).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社会治理方针篇7

【关键词】针灸灸割背俞穴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56-02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不堪重负。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严重影响着生活工作质量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已成为我国医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何快速治疗抑郁症已成为焦点。抑郁症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大约有12%的人们在他们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必胜的信心,接受正规化的治疗,及针灸割治疗法,93%以上的抑郁症都可以康复。本课题采用了针灸割治疗法治抑郁症,选用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诸背俞穴,意在调和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针刀割治及耳穴贴压的刺激性强且持久,定能凝神清脑、去烦解郁、直捣病所,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快速解决患者痛苦,为临床及早医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共选509例就诊患者,其中男性326例,女性183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29岁。原因多为1、性格因素:自信不够好,过分担心和焦虑。2、遗传因素。3、环境因素和应激: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方式巨大变化。4、疾病: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心、脑、肝、脾疾病发作,B超检查可发现心肝脾异常;脑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所见劲动脉多样硬化伴狭窄;肠胃疾病,胃镜所查出的胃异常。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论结果表明针灸割治疗法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509例均为我院2007至今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29―87岁,平均年龄58岁。女性183例,生育者140例,占77%。随机单盲分为针灸割治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针灸割治组254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40~70岁,平均(55±15)岁,传统治疗组255例,其中男性162例,女性91例,年龄29―87岁,平均58岁。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抑郁症疾病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采用灸割背俞穴配合耳穴贴压以及心理治疗,具体方法:首次取背俞两穴,用龙胆紫做标记,皮肤用碘伏消毒,戴手套铺洞巾,持汉章牌1型小针刀在标记处,刀刃横向刺入肌体内0.5寸并做横向剥离、割切,感觉到手下有松动感为止,出针刀,棉球压迫止血,敷料包扎,一星期一次,依次可选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诸背俞穴。四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的心理疏导采用定时或不定时,方式可多样化进行。

1.3疗效观察

1.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精神病科学委员会泉州会议通过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的抑郁症分类分型拟定。(1)症状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小于50%。

1.3.2观察方法每日了解临床症状、血压、心率等、并详细记录,治疗前后各做1次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及常规抑郁情况。

2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比较,见表1

3讨论

传统抗抑郁药三环类(如多虑平、阿米替林等)、四环类(如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起效慢,不良反应多,如: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心律失常等使患者不堪耐受,不得不中断治疗,或容易产生耐药性,易使病情反复。针灸炙割治疗法意在调和脾脏阴阳,疏通经络气血,针刀割治及耳穴贴压的刺激性强且持久,定能凝神清脑、去烦解郁、直捣病所,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快速解决患者痛苦,为临床及早医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本课题研究的针灸割治治疗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创造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元阳真人(上古)《黄帝内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15,17,167,199.

[2]叶锦先,何裕民主编。情志疾病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2~74,111~147.

[3]李刘坤.怪病奇医。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12~14,2835,38,42,59,64,66,75,77,85,89,130,152.

[4]姚海燕。何以忘忧,且有萱草―漫画萱草。医古文知识。2000.(1);38.

[5]周仲英,龚丽娟主编。中医内科学。湖南:科学科技出版社,1988.123~127.

[6]周龙标。中医的心理治疗。上海精神医学。1990.新2(2);82页.

[7]巨才选编。辞赋一百篇。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11~16.

[8]龚绍麟。从范进中举谈因喜致病。三月风杂志,1991.(11):36~37.

[9]宋景中,曹德祥。七情考。上海精神医学,1996.新8卷增刊,13~14.

[10]周龙标等,中医心理治疗的历史。现状及展望。上海精神医学,1996.新8卷增刊,13~14.

社会治理方针篇8

【关键词】企业打防结合方针认识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加强打击防范工作,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维护社会、企业治安秩序的积极措施。坚持打击和防范相结合,是油田职能部门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也是解决治安问题,维护企业稳定的根本之策。、

一、强化对打防结合的认识

打防结合是油田职能部门工作的一项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方针,促进企业治安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为此,必须从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强化打防结合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对油田职能部门的职能要有全面理解。油田职能部门是依照国家法律,保卫企业安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搞好油田治安综合治理。就油田职能部门的职能看,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使用打击手段,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安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要通过防范手段,消除犯罪诱因,遏制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总之,打击和防范具有同等的社会意义,都是油田职能部门职能的题中之意。打防结合的方针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方针。这些年来,针对严峻的治安形势,油田职能部门始终坚持把打击犯罪摆在突出位置,无疑十分正确。但是,在强调和运用打击这一手段的同时,未能把防范也提到油田职能部门职能的高度来认识,宣传、教育也不够。在一些同志甚至在个别领导同志的头脑中,认为油田职能部门的职能似乎就是打击犯罪,把防范工作仅仅视为一般任务或全社会的事情,油田职能部门只是个参与问题。由于对油田职能部门职能缺乏全面理解,不能从职能的全部内涵上把握防范的重要性,也就不能把打防结合方针摆到战略位置,作为全局性、长期性方针加以对待和运用,实践上就很难避免出现“重打轻防”问题。

其次,对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有深刻认识。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诸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发展商品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治安问题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期望短时期内通过几次“严打”战役,使社会治安实现根本好转是不可能的。近几年来,油田有关职能部门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狠抓社会治安防范系统的基础建设,有效地提高了预防、发现、控制和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光靠打击一手不行,光靠防范一手也不行,只有打击和防范结合,治标和治本兼用,才是根本途径。

第三,对打防关系要有辩证认识。打击和防范是辩证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具体表现在:一致性———打击和防范都是对违法犯罪问题采取的治安行为,目的都是维护社会稳定;互补性———打击和防范是油田有关职能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最基本的“两手”,互为补充;打为防创造条件,打字当头,才能更好地防;防为打减轻压力,防字为本,才能更好地巩固打的成果;兼容性—打击和防范具有“双重”属性,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如巡逻、堵卡,既体现了主动进攻,又体现了积极预防。从打和防的辩证关系上看,二者必须结合,并且也有可能实现结合。但是,由于一些同志对打防关系缺乏辩证理解,因此,就不可能产生很强的打防结合的战略意识,实践上必然影响打防结合方针的落实。

二、选择“适度倾斜”的工作思路

“适度倾斜”是指在贯彻打防结合方针中,本着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原则,在一定的空间时间,抓住主要矛盾,在工作重心和力量投入上所有侧重。当前,在贯彻打防结合方针上,突出的问题是“重打轻防”,打防失衡。选择“适度倾斜”的工作思路,采用倾斜的方法才能平衡工作的倾斜问题。从工作思路上看,具体应向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结合点上倾斜。

(一)工作重点上向基层倾斜。有重点才能倾斜。油田职能部门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派出所、保卫部门。它既是打击犯罪的依托,更是防范工作的阵地,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不言而喻,应该把贯彻打防结合方针的“主战场”、“着力点”放到基层,采取适度倾斜措施,提高其战斗力。

向基层倾斜,包括“硬倾斜”和“软倾斜”。前者通过有形手段,增加物(人、财、物)的投入,增强基层实力;后者指通过政策调节,提高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手段,扩大基层自,增强基层活力。实力和活力构成打防结合的能力。

(二)工作难点上向防范倾斜。防范工作费力大,见效慢,是一项难做的工作。因此,要调整打防力量投入比重,适当增加防范的投入。一种是绝对增加防的投入,即在提高打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严打”战役和专项斗争频率,增加用于防范的人力、物力、精力和时间投入。一种是相对增加防范投入。

(三)工作结合点上向人口管理倾斜。作为犯罪主体的人是打击和防范的“聚焦点”,人口管理工作是打防工作的“结合点”。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性大,管理层次多,人口动态情况很难掌握,工作难度很大。坚持打防结合方针,提高打击和防范水平,应该向人口管理倾斜。一要管理到位。主要是把该管的人都管起来,现在人口管理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与工作要求相差较远。人口管理不到位已成为打防结合没深度、没力度的重要原因。二要以动为主。掌握人口的动态情况是管理工作的灵魂。要在熟悉静态人口的基础上,下功夫掌握人口的动态情况,做到敌动我知。三要惩教结合。人口管理具有双重功能,通过掌握犯罪线索,为发现、打击犯罪服务谓之“惩”的功能;通过教育及行政手段,对轻微违法犯罪和有可能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挽救帮助,为预防、减少犯罪服务谓之“教”的功能。惩教结合是打防结合在人口管理工作上的具体化。因此,在人口管理中应克服片面性,特别注意防止重惩轻教问题的发生。

三、坚持积极正确的工作原则

贯彻打防结合方针,应遵循积极正确的工作原则。主要是:

(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打防结合的本质特征。坚持整体性原则,应体现在决策研究、操作实施、成果校验的整个行为链条之中。一是决策研究有结合。无论战略、战役决策,始终应把打防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制定计划、部署工作可以有主从,切忌“单打一”。二是操作实施注意结合。决策和实施是两种行为过程,存在一定距离,好的决策还需有正确的实施。各部门、单位乃至个人,在决策实施中都要自觉地认同、趋向、服从和参与“结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目标校验看结合。总结工作、检查评比时,把打击和防范作为综合价值标准,用来衡量集体和个人工作的优劣。

(二)求实原则。求实是贯彻打防结合方针的根本要求。打防结合不是抽象的结合,而是具体的结合。具体,就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打防任务,结合方式(形式)以及实施过程,都应符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切忌形式主义和形而上学。

(三)主动性原则。打防结合需要积极主动,及时预防和制止犯罪。打击应主动进攻,抓苗头,勿使治安问题成“气候”;防范上未雨绸缪,勿使潜在的治安问题发育成熟。打时要主动地防,否则采不胜打;防时应主动地打,否则防不胜防。

(四)灵活性原则。坚持灵活性原则是打防之间的差异性和治安状况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打”是指对已发生的犯罪和为依法惩处,以儆效尤,具有治标意义;“防”则是从产生犯罪根源入手,对有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预防,具有治本的属性,两者具有相对的界限,各有特定的内涵、外延和时空占有,是两种不同的治安行为,实践上容易出现争时、争人、争物的矛盾,这是其一;其二,社会治安问题的发展呈现跳跃式波浪式的特点,有时问题突出,有时相对平缓。贯彻打防结合方针,应坚持灵活性原则,即打击和防范在战略上同时并举,不可偏废;战术、战役上可各有侧重。敌情暴露明显时侧重打,压住院势头;治安情况平缓时侧重防,固本强根。但是,侧重不是绝排斥,也不是轮流突出。侧重打时,以打带防;侧重防时,以防促打,打防实现灵活的结合。

四、建立健全完整的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是工作实体、工作方式及工作内部相互关系的统一。完整工作机制是打防结合有序展开,有机结合的条件和保证。

(一)健全承载机制。承载机制是打防工作的实体部分。打击实体坚挺,防范实体脆弱,是“重打轻防”的组织原因之健全承载机制,要在防范组织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预防犯罪的大系统,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次。建立专司防范的宏观决策、调控的指导机构。二是组织层次。有关单位、部门和基层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防范人员,负责决策的组织实施。三是执行层次。以派出所、保卫部门为核心,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如专职治保会、地区治保会、治安联防队、群众性看楼护院队、护厂护校队、保安公司等,形成完善的预防犯罪的社会治安控制体系。

(二)加强协调机制。协调是部门、辖区内部及相互关系的“中介”和手段。协调,可以达到打防结合运行有序、效果互补的目的。约定式协调—按照一定规章制度,单位、部门、辖区之间定期分析研究敌情、社情,交流工作信息,制定协调规划。幅射式协调—以综合部门或主管部门为中心,集中各方面、各部门有关信息,着眼工作全局,做出协调指令,并及时幅射到有关部门和单位。随机式协调—部门之间、辖区之间非固定地、及时地互通情报,自觉地协同工作。总之,无论何种形式的协调,目的都有要打破地区和部门封锁、封闭状态,造成信息大循环、工作大协同局面,提高打防结合的整体能力。

(三)增强约束机制。打防结合失之于偏,重打轻防难能改观,同工作上约束乏力有关。约束应做到依法约束,有法可依。尽快建立健全油田内部职能部门保卫工作条例,法规制度要尽量实多虚少,有可操作性,有力度。约束还应加强监督,建立以油田职能部门为主,吸收公安、综合治理及其它有关部门参加的“复合型”监督体系,确保约束的有效性。

社会治理方针篇9

一、加强学习,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认真学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文件,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己,使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大大提高。只要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新政策、新文件出台,都及时组织人员学习,确保工作不失误。在工作中,从不言苦,尽职尽责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把维护稳定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做到每季度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每一阶段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亲自抓,具体协调解决问题;二是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两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尤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做到同布署、同落实、同检查、同总结;三是明确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综合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本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完成情况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四是强化对各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分析、预测、从思想上、工作上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对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和隐患采取早发现、早处置,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人员措施三到位;四是设立意见箱,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配齐、配全各类办公用品,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达到工作有制度,经费有保障。五是认真落实责任制,及时化解了各类不安定因素。

二、强化服务意识,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深入开展矛盾排查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消除隐患。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分段解决”的口号,对原有的一些工作制度作了修改,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责任制,重大案事件追究制,一票否决权制等一系列制度,使市场管理人员做到了文明执法、依法行政。因为管理措施得力,人民群众对卷烟专卖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消费投诉明显下降,近几年来市局(公司)在卷烟市场管理工作上没有出现执行政策上的偏差而引起不稳定事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好评,确保了社会治安稳定。

三、积极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维护社会秩序和企业稳定。

只有强化为职工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才能化解纠纷消除隐患,才能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企业实际的治安状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思路。建立以意见箱收集问题,办公室处理问题,市局领导班子具体过问问题,基层及时化解问题的网络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在今年公司竞聘上岗过程中,及时与职工沟通联系,多次深入基层、千方百计解决基层各种困难,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听取各部门的汇报,做好开导工作,积极宣传《条例》法律法规,及时发现和掌握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化解,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矛盾纠纷激化。

四、狠抓人防、物防、技防,努力营造良好治安环境

针对一个时期家属院内自行车盗窃案件频发状况,组织综治小组成员详细研究对策,采取许多有效措施。一是要求保安人员做好看家护院工作,加强对院内、周边及办公楼的巡逻和保卫,要求职工上下班关好门窗,自行车一律停放进车棚,夜间12点准时锁大门。二是在单位办公楼、卷烟库房等重点部位安装了防盗报警装置和防护栏、防盗门。三是配备了灭火器,对职工进行消防教育,使职工掌握必备的消防知识。正是采取了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了治安事件的发生,职工能够安心工作,群众有了一个良好生活环境。

社会治理方针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查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了新的课程方案。为了全面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情况,征询同学们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进建议,进一步改进思政教学,增强实效性,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共科部组织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问卷调查与座谈情况分析概述

为更好地了解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情况,课题组从2009年4月开始,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调查样本为本校大一至大三的本科在校生,问卷内容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意义、学习目的、教材内容、课程设置、课堂秩序、教学方法、社会实践、成绩考核、师资培训、授课班级设置、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诸多方面。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60份,收回有效问卷452份,有效率为98.2%。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看法,我们还分别召开了三场师生座谈会,让师生之间很好地沟通和交流。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师生座谈情况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广大师生充分肯定了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益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度还是很高的。但是不可回避的是,高校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并不高,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实效性,教学效果相对不太理想。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要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

1.从学生方面看,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使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大部分学生为了在未来的择业中处于有利地位,将专业课作为学习的主攻方向,将考证、过级、出国、考研作为自己的主要努力目标,这就在客观上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第二,抵触情绪增强。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很大。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到位和个别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腐败严重等问题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淡化了大学生的政治热情,造成了他们对政治理论课的抵触和不信任。

2.从教师角度看,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为:第一,少数教师理论修养不够。调研中发现,有14.2%的学生认为“某些思政课教师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理论功底欠缺,对本学科知识的把握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说明我们部分思政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很难做到理论融会贯通。第二,部分教师基本功差、执教能力不强。第三,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课堂教学采用的是单纯讲授的形式,虽然有时教师也运用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并采用了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但还没有形成多元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能够将教材的内容和电脑等多媒体教学实现完美结合的教师屈指可数。

3.从教学支持来看,社会实践教学未能很好开展。

从当前情况看,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费投入不足,后勤保障不力;第二,缺乏正式挂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第三,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历,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四,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对实践教学缺乏热情,妨碍实践教学的开展。

4.从课堂教学方面来看,效果不明显。

第一,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调查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数安排在下午,而且是三节课连上,这导致学生听课时容易感到疲劳甚至对课程感到厌倦,教师也往往是疲惫不堪;第二,大班教学影响教学效果。因扩招和师资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上都是实行合班上课,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级平均人数达到110人左右,这不仅造成课堂秩序难以维持,还导致师生互动难以进行,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第三,学生课堂表现不尽如人意。调查发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的学生并不多,大部分学生看专业和外语书籍,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听音乐、发短信、睡觉甚至逃课。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高校教学应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师素质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以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和主体性明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针对教学对象特点,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兴趣爱好,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循学生与教师平等的原则。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学生智慧,反映学生意愿,心系学生利益。因此教师应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对理论的思考与分析。

2.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学校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首先,实行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调查中,57.7%的学生选择“最愿意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为“课堂材料分析与案例教学”,45.6%的学生选择了“开展课外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课程,可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辩论、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方法,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其次,要积极探索最佳的考试方式。对于思政课的考试方式,调查表明,希望“开卷”、“写论文”、“口试”的分别占40.5%、36.7%、11.9%,总数达89.1%,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希望思政课的考试方式更加灵活,这需要我们根据学校实际,从有利于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出发去进行思政课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尝试。在考试上可以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个人单独答卷和小组集体答卷相结合等,目的是突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察。

3.教学内容要符合实际。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教学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情况,这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高的基本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要符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努力整合教学内容,将思政课从强调系统性、理论性向加强针对性转变。具体来说就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时代主题和国际国内的形势,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努力回答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4.教学手段要先进。

在针对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的调查中发现,60.8%的同学“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有35.5%的同学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非常好”。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推进网络化和多媒体教学。首先,制作图文并茂、音像兼备的精美课件。这样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带来充分的视觉享受,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其次,要建立教学互动网站,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到网络,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现网上教学互动,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迅捷、方便、全面地了解学生心理,掌握真实的学生情况与思想动态,然后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学生们所关注和讨论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有效地澄清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一些思想误区和排解部分学生的消极和偏激情绪。

5.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要用真理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还要有崇高的师德,去感染学生、转化学生。同时,教师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进行科研,在科研中提高教学,真正拥有专博相济、深广结合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使自己的教学更受欢迎,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6.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将社会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学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做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规划。高校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学生状况、业务关系,主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能真正实行。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教学的功能,学校应注意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与建设,使教师真正成为社会实践教学的教育者和主力军。另外,学校还应制定比较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需要从高校教育理念改革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学改革、考试与评估督导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整治。这样才能正本清源,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学校部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社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研究.中国知网,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6.

[3]戴树根.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