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十篇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十篇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3:28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注重积累课堂笔记

中图分类号:G633.3

无论你处于社会的哪一层次,你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接受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熏陶,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的人。要想在今后幸福的生活下去,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语文的学习增长见识,提高表达能力,开阔思想境界,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更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初中处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延伸了小学时期对语文基本知识的学习,又为高中语文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需要我们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传承去发扬。因此,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苦下工夫,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精心钻研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课余时间或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尝试寻找属于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但无论什么学习方法,语文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较强的阅读能力,只有提高了阅读能力才能保障顺利的学习语文知识。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就会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因为读的书多,学习起来也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对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仅靠课本中有限的阅读资源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初中学生利用课外书汲取更多更有益的文化知识,增强文章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兴趣看似抽象,实则有技巧可寻,教师可利用课堂时间,在教授完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后利用最后剩余的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讲解有趣的故事,无论是科学家的故事是神话故事,体裁不限,选取那些较易吸引学生眼球的故事。同时无论时间多么充足,记住一点,千万不要将故事讲完,不要将故事完完整整的呈现给学生,要留下结局,引起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想知道结尾的欲望。而教师便可趁机告诉学生关于此书的详细情况,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将故事读完,既达到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又能鼓励学生阅读,实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二)建立读书角,创设阅读氛围

学生能够形成强烈的阅读兴趣固然重要,在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之后,接下来便要开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没有阅读资源,没有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即使拥有再强烈的读书欲望也无济于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素材,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读书氛围。

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本班教室后面多余的空间里设几排书架,上满摆满种类繁多的课外书籍。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一周的语文课程中挑选两节课成为学生固定的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学生可自发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喜爱的书籍来阅读,并与周边同学及时交流阅读心得与体会,既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并且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在教室张贴相关读书的标语来刺激学生阅读,类似的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积极向上鼓励学生阅读的名言警句,学生每日都在充满鼓励阅读的标语中学习,时间长了,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熏陶,变得爱读书。

二、记笔记,多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再好的记性也不如把它写在纸上记的牢靠,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这门注重积累的学科,平时学习的知识再多,若不记录在纸上,很快就会忘光。而且通常在语文教训课堂上,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不易理解,这时候就必须养成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将教师讲授的重点内容快速的记录下来,课后再予以整理。不仅有效避免了重要知识的遗忘问题,还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再回忆再整理,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在笔记的记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重点,切忌盲记

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同时信息量也比较大,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话不计其数,如果每个知识点都记录的话,恐怕有点难度,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注意重难点,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教师教授的时候抓住重点,对知识的记录有取有舍,层次分明,简化课堂笔记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二)认准时机,切忌乱记

要想记录最正确有用的课堂笔记,就要学会把握时机,找准记笔记的最佳时机将最有效的信息记录下来,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该都不相同,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教师的讲课节奏,在她语气稍作停顿的地方抓紧时间记录重要信息。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2

【关键词】课堂笔记方法指导学习效率

一、英语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俗话说,“心记不如带墨”,“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笔记是永恒的备忘,可以给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教师课堂所授新知识,学生任凭大脑记忆而不动手,或许一两节课内容还可以承受,若积累太多,就会逐渐被遗忘,如果在听课的同时记下讲课的纲要、重点和疑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对照笔记进行有效的复习时,既有系统、有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事半功倍。况且,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巩固记忆的过程,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资料、吸收和消化这些信息,可以不断扩充新知识。同时,记笔记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二、英语课堂笔记的内容

有课堂笔记的最终目的是便于复习记忆,获取更多的知识。课堂笔记何时记、记什么、怎么记,应该由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自己决定。总的来说,主要注意:一是基础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二是重点和难点,三是对知识点分析讲解的文字;四是对知识进行讲解时所列举的联想材料;五是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六是关键字词的理解;七是自己和同学回答问题时的失误的知识;八是听课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九是老师强调的其他注意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双慧眼,有一个智慧的头脑,眼疾手快,及时记下这些内容。

三、英语课堂笔记的方法指导

(一)善用各种符号。这是笔记的重要手段。运用不同符号可以大大简化笔记的过程,具体用什么符号,可因人而异,中英文皆可,但应是一目了然。例如,用缩写词,用简写形式,如monday可写成mon,表上升用“”,下降用“”等。另外,学生记笔记时也可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或用直线、波浪线,三角符号等圈、点、勾、划。力求使笔记显得整洁美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且醒目,便于日后查找。

(二)课后整理补充。这是笔记不可缺少的一环。课后整理补充,既能保证笔记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又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查漏补缺,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发现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三)侧重疑难点。教师授课时,用彩笔进行着重标记,其意在于提醒学生此处的重要性。所以,学生整理完毕,教师应要求其根据课堂上自己的反映水平及课余的掌握程度,在重难点上用不同颜色的笔作醒目的标记,因为这将是日后复习中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加强的疑难之处。

四、英语课堂笔记的使用

有些同学的笔记好比过期期刊,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事实上,许多中考优胜者的经验之一就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个人的“学习档案”和最重要的复习资料。课堂中教师授过的知识记在笔记本上,就应要求学生课余不断地加大复习记忆的力度,做到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至彻底牢固地掌握。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3

关键词认知负荷多媒体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基于多媒体电脑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无限的学习资源和多方位的语言输入。多媒体计算机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同时处理、编辑、存储和呈现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综合管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等,有关多媒体学习环境的研究普遍认为,它能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其积极性。那么,是否所有的多媒体资料对语言学习的帮助都同样有效?多媒体的教学资源是多种类型信息的简单罗列堆积,还是在呈现方式上需要一定的技巧?在动态或静态、分散或合成、视觉或听觉的多种呈现方式上,我们该如何组织运用,才能将其功能发挥到最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与学习有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之后,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对几种课堂教学资源及其应用进行了实验对比,以期找到较为合理有效的组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认知心理学与学习过程

根据认知主义的信息处理观点,人类通过内在的心理学习机制吸收并应用知识,包括观察、注意、识别、转换及记忆。信息的加工通过一系列记忆系统完成。Baddeley(2003)的工作记忆模型把它分成四个部分:一个中央执行器和三个子系统:语音环、视空画板、片段缓冲器。根据该模型,外部信息通过感官记忆进入短期记忆,在语音环、视空画板中进行处理,这两个子系统的工作都有赖于一个控制系统:中央执行器。片段缓冲器则把不同来源的信息整理成块或片段。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Bruning,2003),工作记忆在某一时刻能处理的脑力活动总量和持久性都是有限的,就学习而言,一些学习情景比另一些对学习者要求高,它在工作记忆有限的资源里,加于学习者更高的信息处理负荷。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负荷会阻碍学习。认知负荷包括内在及外在认知负荷。如果学习材料设计不当,教学方法不当,容易引发较高的外在负荷。

Clark和paivio(1991)提出的“双重编码理论”(DualCodingtheory)认为,人体大脑中的信息存放在两个不同系统中:一个用于言语信息,另一个用于图象信息。能在两个系统中编码的信息比只在一个系统中编码的信息更容易回想。此外,他们还认为,大脑对言语信息的处理是按序列进行的,而非言语系统中的信息编码可以平行或同时发生。对一种感官提供信息可以减少另一感官所承载的负荷,当学习者接受到两种以上感官刺激的时候,学习更为有效。

2多媒体外语教学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以笔者所授课程为例,以所授班级为实验对象,以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和组织方法进行实验对比,以发现不同教学手段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笔者所授课程为科技英语阅读,是一门结合了英语语言和科技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教学对象为英语专业大四学生。该课程要求学生在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科技知识,扩大知识面,成为复合型外语人才。所用教学材料主要来自《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实用教程》(新时代出版社,2003)和《科技英语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开学伊始,教师对所教授的两个自然班进行随机分配,选择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控制班。为了解不同方法教学效果的异同,每次实验结束都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测试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目的是考查学习者的科技词汇掌握情况,题型为多项选择题,第二部分旨在检查学习者对科技知识点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情况,题型为简答题。两部分均为笔试。测试结束对词汇部分正确答案进行统计比较,对问题回答的陈述情况进行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以验证实验假设是否成立。

2.1动画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最普遍的工具是语言。但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口头语言,都只能激发学习者大脑的中处理言语信息的部分。根据双重编码理论,对一种感官提供信息可以减少另一感官所承载的负荷。如果教学中提供与学习情景及学习目的相关的视觉信息,激发学习者大脑中的图象工作记忆,将有助于减少处理言语信息部分的工作记忆的负荷,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笔者假设,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来帮助阐述,激发学习者的双重感官,效果应比单一的语言解释要好得多。为此,笔者在theJetengine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实验对比。

本课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有关飞机及发动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再让学生阅读文章,发现新知识与先验知识的异同,然后进入课文讲解。在对飞机发动机工作原理讲解过程中,控制班采用书面文字+口头解说的方法,所用ppt上仅呈现文字;实验班则采用动画演示+口头解说,通过动画来呈现飞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动画来自欧洲科普系列“How&why”中的“aviation”一集(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长度约3分钟。

实验后的测试表明:实验班的同学掌握了更多的科技英语词汇,能在科技情景中更好地运用被动语态,对飞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理解更为透彻,阐述更为准确全面。显著性p值=0.008,p

2.2视频的呈现方式

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信息有助于学习者习得新知识,那么视频信息应该与解说同步,还是先后出现?出现方式不同时,学习者的习得效果是否有差异呢?有的研究认为,先进行解说,再用相关资料再次解释呈现,学习者对相同信息得到两次学习,印象加深,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内化。笔者认为,既然人脑中对言语和图象的处理分别在大脑不同的区域进行,那么这两种信息同时出现不会增加工作记忆的负担,相反能扩大大脑在同一时间接收的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笔者假设,视频材料与解说同步进行,学习效果应较分步时更好。

为此,在学习“RedShift”(红移)现象时,我们进行了实验。视频来自网络,BBCScience中Universe一集,长度约3分钟。在控制班,教师让学生先阅读相关文章,教师再对红移现象进行口头阐述,然后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也就是,教师解释与视频材料按序列呈现。在实验班,学生阅读后,教师边解说边播放视频,也就是教师解释与视频信息同步进行。

通过分析实验后的测试结果,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同学对相关科技英语词汇掌握较好,对该现象理解更为透彻,对现象的描述更加准确全面。显著性p值=0.012,由此可见,当解说与视频同步进行时,大脑中的双重记忆感官得以调动,充分利用了工作记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好。

2.3字幕在视频演示中的作用

我们在视频演示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材料:视频配有字幕。那么字幕的使用是否提高了学习效率?根据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外部信息通过感官记忆进入短期记忆,在语音环或视空画板中进行处理。当学习者观看字幕时,信息通过视觉感官进入工作记忆过程中,必然占用观看理解动画的视觉感官记忆;而旁白解说时,信息通过学习者听觉感官进入语音环,那么视觉感官应有更多空间来处理画面信息,对其理解会更深刻。因此笔者假设,无字幕组的学习效果应比有字幕组的学习效果好。

为得到答案,在学习theBigBang:itSurewasBig这一课时,我们把实验分为有字幕组和无字幕组。实验中,两班的教学过程及方法是相同的:学生预读课文,教师在讲解宇宙大爆炸这一假说的来由及后来发现的相关证据时,插播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视频材料来自网络,美国探索频道科学新发现系列之BigBang,视频配有中英字幕,由人人影视翻译制作。在控制班,我们播放带有中英字幕的原视频,而实验班则用遮挡字幕的工具处理了视频。

实验后的测试表明,两个班在词汇和简答题的回答结果上区别并不明显,p=0.054。由此我们推测,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和需求,选择了不同的学习材料来帮助自己对新知识的内化理解。在实验班,听力较好的同学边听边看画面,大脑中处理言语和图象信息的工作记忆同时进行,学习效率较高,但听力较差的同学在理解时就会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当听的篇幅较长时(所用视频长度约20分钟)。在控制班,听力较好的同学可能因为在观看画面的同时阅读字幕,学习效果受到影响,但听力较差的同学可以通过字幕弥补听不懂的问题,其学习效果比没有字幕时要好。因此,两个班的学习效果从整体上看区别并不大。由此可见,对于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一定的字幕帮助是有必要的。

3结语

从以上研究我们知道,教学中提供两种感官信息,其教学效率大于单一的信息输入;言语信息与图象信息的同时输入,其教学效率要优于序列输入;在使用视频资料时,字幕的运用需根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学习材料的难度,多媒体材料的难度等。总之,在多媒体电脑的学习环境下进行教学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分析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合理设计教学用的多媒体资料,以有效利用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合理分配认知负荷,从而促进学习者高效而有意义地学习。

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实验方法也可用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但是,实际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有效的教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织。同时实验主要研究了某些多媒体材料和教学方法带来的外在认知负荷问题,影响学习者习得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内在认知负荷,在实验中被忽略,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addeleyalan,workingmemoryandLanugage:anoverview,[J].JournalofCommunicationDisorders.(2003)189-208.

[2]BruningR.H.,SchrawG.J.,norbym.m.,RonningR.R.Cognitivepsychologyandinstruction(4thed.).[m].pearsoneducation.inc.2003.

[3]Clark,J.m.&paivio,a.DualCodingtheoryandeducation[J].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1991(3).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一、建立常规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给每位学生印发了一份《语文学习常规》。

学生的年段语文学习常规要求如下:(1)备置《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小词典》等工具书。课内课外,遇到疑难字、词,要自觉勤查勤翻,做到积极掌握、熟练使用。(2)制定读书计划。(3)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学会勾、点、圈、划、批的读书方法。(4)主动、专注、细心地听话。在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报告、听广播及平时交谈等听说环境中,训练快速而准确地捕捉住对方说话要点的能力。(5)积极、主动、大胆的练习说话。上课发言,音量放开,不仅敢说,更要能说、善说,努力把要说的内容用普通话准确、清晰地说出来。(6)作业书写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端正。作文书写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7)建立语文学习资料库。

二、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心理倾向。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某一门学科感到兴趣,甚至入迷,就会抱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愉快地学习,他的潜在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就会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语文原本是集古今中外名篇美文于一体,融天文、地理、历史于一身,将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交织在一起的一门课,我们必须运用形式多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众多手段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既全神贯注,又轻松愉快的上好语文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来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文言文后,学生对其中的烛之武、文种、邹忌、触龙等四人的口才非常佩服,于是我就抓住机会向学生说明口才在当代社会人际交流之间的重要性,并向他们推荐杂志《演讲与口才》,同时我对学生要求,在班级中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辩论赛。学生根据各自的观点,自动分成了正反两方,找资料,想对策,在辩论赛中正反两方的同学表现都非常出色,不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班中又模拟召开记者招待会,让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采访,并请校报的小记者们也参与这一活动,讲述他们平时采访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时的感受,这样学生兴趣很浓,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培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终生学习都带来益处。因此,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

1.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我要求学生上课要做到“笔到”,听课过程中要学会记笔记,将老师上课讲的有关内容有选择的记下来,并及时将听课笔记加以整理,认真进行复习,过一段时间就要将听课笔记好好翻一翻,以便巩固记忆,掌握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自建资料库的习惯。我要求每位学生学习自建“语文资料库”,并对学生“语文资料库”的目录作如下编排:(1)容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形近字、习惯性误读字);(2)容易写错的字(形近字、习惯性误写字);(3)容易用错的词语、成语(同音或近音异义词语、易望文生义的成语);(4)容易用错的标点;(5)文学常识:①古代;②近代;③现代;④外国;(6)文化常识:①称谓;②历法;③职官;④地理;⑤科举;⑥其他;(7)中国名言、警句;(8)语法知识:①短语;②单句;③复句;④句群;⑤病句;(9)修辞知识(常见的12种修辞格);(10)常见的文言实词;(11)常见的文言虚词;(12)写作知识:①精彩记叙文文段摘录;②精辟论点集锦;③论据大观;④应用文。

准备好本子,编好目录,一个语文资料库就建立起来了,我会要求学生源源不断地往“仓库”里装“货”,平时学生自己见到的知识,就按资料库的分类进行整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进行检查。这样既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向学生讲清写好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自己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讲解书写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自备一本钢笔字帖,每天让学生抽出时间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对学生进行书法过关考核。并组织展览作业,开展书法比赛等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练字的兴趣,又让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二)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篇,自然上口,便久而不忘。”可见诵读的重要性。但现在因为学生学的科目较多,忙于应付各种作业,真正读书的时间反而少了,诵读的习惯更加欠缺。因此,我首先从课堂教学抓起,在课堂上加强诵读的训练,课课必读,恬吟密咏,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读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通过读去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通过读去理解如何有条有理地去说明道理;通过读去理解如何形象生动地描绘事物。此外还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另外还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特别是经典名篇,在课外开展读书活动,带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增强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普遍对社会生活缺乏了解关注,因而造成作文内容空洞贫乏。针对这种现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敏感度、责任感,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首先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文以载道”,我们结合语文标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掌握分辨真善美的标准。其次要求学生勤写观察日记,对生活一有感触就以文字的形式来加以表达,促进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意识的培养。同时我也不断培养他们的生活情趣,让他们走出校园,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指导方法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5

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各科的第一个环节,所以预习应做到:1、粗读教材,找出这节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并复习这些知识;2、列写出这节的内容提要;3、找出这节的重点与难点;4、找出课堂上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听课。学习每门功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听好课,听课应做到: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2、听课要特别注重“理解”。

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做课堂笔记应:1、笔记要简明扼要;2、课堂上做好笔记后,还要学会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四、做作业。1、做作业之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理解其确切涵义,明确起适用条件,弄清运用其解题的步骤;2、认真审题,弄清题设条件和做题要求;3、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步骤;4、认真仔细做题,不可马虎从事,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6、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要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联系,理出头绪,要下决心独立完成作业;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五、课后复习。1、及时复习;2、计划复习;3、课本、笔记和教辅资料一起运用;4、提高复习质量。

初中学习计划范文【2】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一个人生新的阶段,自己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初中生。期待着新的生活,结交新的朋友,掌握新的知识。

在这个新的学期里,努力并且尽快的适应初中的新的生活。容入这个大集体之中。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知识的海洋。积极的参加课外活动,争取为班级争光。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今年我要好好学习,争取天天向上……

学习计划:

1.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钟将头天要背的课文温习1—2遍,6:40从家出发。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3.认真仔细写作业,不对答案,认真对待每一门课。

4.写完作业后,复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

5.对于副课及历史、地理、生物每学完一课后,要用心去作自己买的课外习题书,作的时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书,凭借自己所学的去做。如果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能马上看答案或看书,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时背过。

6.对于主课及数学(代数、几何)、语文、英语、物理和政治,每学完一单元或一课时,要对比《优化设计》的讲解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和巩固,并要做练习题,写时仍不能抄答案,写完后可交老师批改或对照答案,找出错误及时纠正。

7.遇到不懂得要及时问老师或问同学,弄明白。

8.每天晚上听30分钟英语,训练自己的听力。

初中学习计划范文【3】新的学期即将到来,为了使下学期的学习成绩进步、各科成绩优异、不偏科,在此做新学期的打算,如下:

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各科的第一个环节,所以预习应做到:1、粗读教材,找出这节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并复习这些知识;2、列写出这节的内容提要;3、找出这节的重点与难点;4、找出课堂上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听课。学习每门功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听好课,听课应做到: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2、听课要特别注重“理解”。

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做课堂笔记应:1、笔记要简明扼要;2、课堂上做好笔记后,还要学会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四、做作业。1、做作业之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理解其确切涵义,明确起适用条件,弄清运用其解题的步骤;2、认真审题,弄清题设条件和做题要求;3、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步骤;4、认真仔细做题,不可马虎从事,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6、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要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联系,理出头绪,要下决心独立完成作业;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五、课后复习。1、及时复习;2、计划复习;3、课本、笔记和教辅资料一起运用;4、提高复习质量。

初中学习计划范文【4】首先,上课的时候,我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要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其次,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做到一丝不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要按时独立完成。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6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笔记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19-01

记学习笔记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实践活动,记学习笔记应该是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并促其个性发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记笔记,使学生乐于记笔记,记笔记成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园地。下面就如何记学习笔记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方法灵活,内容上自主

记笔记应为我所需,为我所用,让学生想记什么就记什么,需要什么记什么。我在把记笔记的自还学生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逐步寻求、创造并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几年的实践,学生自主记笔记的内容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记在模糊处。学生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心中的困惑,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的不解记下来以防遗忘,以便去收集资料,去观察研究,去请教别人。如在学习《狱中联欢》一课,课堂上一名学生提出预习时记下的疑点:“‘楼七室经过昼夜赶工,用牙刷柄刻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当时的条件那么差,监狱里的革命者是用什么工具刻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是革命者用牙齿磨的;有的说是在地上磨的:有的说自己看过《红岩》,大概是革命者拔下牢门上的铁钉刻的……从疑点入手,进而从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体会到了革命者的心灵手巧,情深志坚。

2、记在思考处。把思考过程记下来,既为学习留下痕迹,便于反馈,又有利于学生自我完善。课堂上,学生思考时作一些笔记,既不会干扰其他同学的思考,又避免了因其他同学的答问而产生思维定势。如学习《跳水》一课,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边作笔记,我在学生交流时,发现了下列二则笔记:

从生动活泼的笔记中可看出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弄清了事物间的联系,老师还要作什么繁琐的分析讲解呢?当然,学生思考过程中有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反馈后老师应精心点拨指导,抓住共性问题全班研讨。

3、记在创新处。学生是有个性的人,老师教学得法,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常常迸发出灵感,这些智慧火花稍纵即逝,记下来会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学中我注意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让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科学课、社会课和我们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并组织开展了“环保小创意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记下的笔记五彩纷呈:有的设计了新型垃圾箱,能自动吸尘,还能发出声音提醒人们垃圾入箱;有的设计了能爬坡的植树机;还有的设计了能源转换站,通过装置把太阳能转换成其他能源来充分利用。虽然只是“纸上练兵”,但创意可贵。

4、记在所得处。教材中的精彩片断,生活中的警句名言,课外阅读中的好词佳句,学生都能根据的需要摘记下来。以赏析、背诵提高审美情趣。游览名胜,踏迹乡间城街见到的美丽景观,朴素的民风民俗亦为笔记增色。从电视电台、报刊杂志、学校图书室、湖北教育网台等处获得的信息资料,阅读文章后的感受,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感悟作些读书笔记。

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学生的笔记多姿多彩:有的协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接示中心;有的介绍了课外收集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有的则写了读文后的感受,对小女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达了自己珍惜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的愿望。

5、记在错误处。(1)记作业、测试中的错题。错在哪里,自己为什么会错,进行反思后重新订正,吃一堑长一智。(2)记学习生活中的错误观点,错误行为,怎么会错的,有什么后果,自己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得到哪些启示。(3)记别人出过的失误,自己引以为戒,逐步辨是非、明事理,学会自我完善。

二、不拘一格,形式上自创

学习笔记主要是给学生自己看的,只要他自己看得懂,用的上就行,所以运用什么形式,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纵观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写写画画。用文字记基础知识,写下自己的思想。也有学生爱画上几笔,如学习《林海》一文,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理解“温柔”与“孤峰突起”两句的意思。

2、摘摘抄抄。摘抄精彩语段、课外收集的资料。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有的摘抄了《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来呼唤人们爱护我们的家园;有的摘抄了太阳系中其它行星的资料来说明人类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的摘抄了《环境保护法》的部分内容;有的摘抄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感人事迹。

3、剪剪贴贴。优秀作文、彩色画片、语文课外知识类资料是学生剪贴的最多的。如六年级学习春联之后,学生除了摘抄生活中见到的春联外,有的还剪贴了解缙儿时对对子的趣联,“除水蛤蟆穿绿袄,落汤螃蟹着红袍”,“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课上交流时学生兴趣盎然,激起了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小学生好奇爱美,常贴一些彩画在笔记本上,如学生贴水浒英雄像、《西游记》画片、三国人物画片等,就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时,学生翻出大量精美生动的画片,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通过剪贴也使他们的笔记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7

[关键词]英语报刊阅读阅读材料阅读技巧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45-02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虽然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是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使内容容易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负面的作用,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词语源源不断地出现,其最广泛最直接的表现途径就是报刊媒体。报刊阅读就是学习和掌握现代英浯最实用、最简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报刊阅读不仅为中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补充,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阅读的空间,使学生多了一双了解世界的慧眼。

一、科学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必要性

利用英文报刊作为学生阅读资源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其重要性不再累赘陈述。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仅将英语报刊作为教学环节的一个兴奋点,没有系统地利用报刊资源,缺乏对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精心选材、科学规划、及时引导,报刊阅读的功效发挥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只有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报刊,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和主动求知意识,才能合理、有效地通过英语报刊丰富英语教学,拓宽学用渠道,克服现有教材的局限性。

(一)科学指导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英语报刊的良好习惯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科学的报刊阅读模式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也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目标的引导者和学习群体的协作者。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报刊,就是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参与阅读的机会和时间,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深度和效果要不断提高。心理语言学指出,作为言语理解的一项内容,阅读是通过对书面材料的阅读理解,读者从中获得一定量的信息并影响着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阅读不仅仅是将一些理解了的词汇的意思连在一起,而且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读者的主观认知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有效的阅读训练不仅能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读者相关的运用英语的其他技能和能力。只有科学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报刊,报刊阅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和自主发展的需要,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科学指导阅读报刊能克服现有教材的局限性,满足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课本作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工具,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基本载体。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但从内容方面讲,所选课文的阅读材料过于大众化,没有完全给予学生所想获得的语言信息。所以学生很难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现象有过多的兴趣,语言作为载体的功能也就被弱化了。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报刊,就会为学生在学习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英语学习者开辟一个了解各国社会文化的窗口。

二、科学的指导是报刊“读之有效”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英语初学者来说,教师必须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阅读的要求,分析初中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报刊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索报刊阅读的新模式。教师对学生“导之有方”,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阅读的空间,学生对英语报刊才能“读之有效”。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作以下指导:

(一)指导学生了解英文报刊常识

初中学生对英语报刊比较陌生,因此,在把英文报刊作为阅读材料引入课堂之初,笔者先让学生观察手中的英文报刊,然后介绍其基本常识,如文章类型、版面设计和标题特点等等。使学生对英文报刊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消除学生对英语报刊的陌生感,避免学生在阅读英语报刊初期的挫折感,让学生在尝试阅读英语报刊后,觉得“我能读英语报刊”,会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与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敏锐开放的接受状态。

(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英语报刊阅读材料选择质量决定其他因素的根本起点和发展方向。所选报刊语言的规范化、风格化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完善其对所学外语的认知和掌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既要选择相应程度的文章,过浅不易提高,过深又恐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在初中学生的阅读初期,引导学生选择一些简短、新颖真实而有趣的阅读材料,如娱乐体育报道,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英语阅读的自信心和初尝胜利的成就感。进入级,就不单从兴趣出发,而是转向选择学生不熟悉的材料,如政治经济类新闻,还兼顾材料的宽度,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就逐渐地注意材料的宽度和深度,拓宽视野,开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英语报刊阅读不同于英语教材阅读,教师应根据报刊特点,对学生作以下阅读技巧指导:

1.快速阅读的技巧。初中学生在初次阅读英语报刊时,习惯地发出每个词的读音或内心还在自言自语地读,严重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另外,初中生在阅读报刊时还习惯于逐词阅读,使学生偏离篇章内容的预期和理解,最终影响阅读效率。因此,教师要培训无声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方法,即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直接获得信息。同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技巧。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克服“回视”,要求学生按意群向前跳跃,捕捉关键词,抓住中心思想,摆脱英译中的习惯,以顺应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必“快节奏、高密度、广信息”的趋势。

2.处理阅读中生词的技巧。学生在英语报刊阅读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一定量的新词,因此处理生词的技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时遇到生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置之不理:新词不影响理解文章大意或整体内容时,对文章中的生词可以暂时不理。(2)猜测词义:阅读时,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和串通,可以确定该词不属于常用词,此时应该使用猜测的方法。(3)先猜测词义后查词典确定:对于某些出现频率较高,不了解其确切词义就会影响正确理解文章的词,应先猜测其词义,然后再查字典。这样既有利于记忆,又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

(四)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学好英语必须有一定量的语言积累,而阅读笔记有助于学生积累英语知识。对于初学的学生,教师一般要求学生摘录新闻词、好词、佳句,加深阅读印象;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给每位学生读报笔记格式卡,让学生根据卡上的要求做阅读笔记。笔记内容包括:读报时间、报纸期数、出版日期、文章题目、文章内容简介、作者观点、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和有用的句型,最后写上自己的感想。要求学生按照话题做分类笔记,包括新闻时事类和科技知识类等等。譬如读21stCentury(2008.9.1)时,我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能对奥运会召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阅读笔记,学生积累奥运相关的词汇,在讨论奥运会时就会言之有物。

三、英语报刊阅读指导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英语报刊文章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在英语报刊阅读指导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策略。

(一)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英语教材是学生的“文化大餐”,报刊材料是学生的“休闲点心”,两者主次关系不言而喻,一个明智的教师是不会能延伸的都去延伸,贪多必杂,而收效甚微。笔者往往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将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报刊材料与教材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到教材中,与课文接轨,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点到面,从狭小走向广阔,从无知走向多识,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心挑选报刊,严格把握报刊的质和量,必须处理好英语教材目标落实和报刊材料阅读效果的关系。

(二)注重反馈,重在落实

“学习要自主,成效要及时反馈”。当然,反馈一定要能激励学生,要在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的同时,还要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成功之处,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报刊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肯定其学习中的闪光点,在矫正的过程中,更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首肯,使学生受到激励,鼓起学习的信心。在反馈过程中,要使每个学生感受到他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而激励学生自学的信心。老师要督促和引导,避免流于形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对学生的报刊阅读笔记、阅读心得等每月综合检查一次,激励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阅读训练,也可根据学生阅读中的具体困难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鼓励交流,促进互助

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愉悦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课内进行讨论、交流的保证。这种交流可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发表观点和看法。通过报刊阅读交流,学生们锻炼了自己搜索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情况的关心。如鼓励学生模仿21stCentury的Funwriting写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可让他的朋友来给他建议,这样学生觉得有趣,也得到了互相促进。另外,在Yourwords中,有下期讨论话题,可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先行讨论,并轮流由一位同学执笔并交上来,教师通过选择,把好的文章贴出来,并署上全组成员的名字,这样更增强了整个组的凝聚力。

四、结束语

英语报刊作为一种信息载体,集学习、娱乐和信息吸收为一体,是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理想的阅读材料。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牢固掌握最前沿、最贴近素质教育要求的英语报刊资源,精心选材、科学指导,学生才能“读之有效”。在报刊阅读过程中,学生品味着英语报刊的快、新、特,真正地体验了阅读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阅读观念改变了,报刊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和自主发展的需要,报刊成为伴随其成长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徐琴琴,王京.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互动学习的探索[J].考试周刊,2007年,第03期.

[2]叶育明.英语报刊阅读辅助英语阅读的尝试[J].英语教师,2008年,第07期.

[3]陈洁华.英语报刊阅读与新课标的结合――初一英语报刊课的实践与体会[J].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3期.

[4]龙静.探讨图式理论构建下的中学英语报刊阅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5]刘娜.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报刊阅读方法集锦[J].科技信息•外语教学,2007年,第14期.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8

在线学习笔记

曾有一首“著名”的《笔记咏叹调》:“上课抄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笔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不论是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课堂,还是现今信息量丰富的多媒体课堂,都存在着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之间的矛盾。而笔记不应该扮演这样一个尴尬的角色,它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辅助工具,它应该打开学生的科学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意,总结精彩的观点。特别是初中科学课堂,因为科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牵涉知识面广,拓展的内容多。现在浙教版的科学教材科普有余、图片丰富,但结论性语言很少,甚至有些关键文字都没有出现,并不适合大多数初中学生课后复习。wiki能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每节课后教师都可以把各种教学资源,如一些最基本的结论性语言、课件、图片素材等放到wiki上去,然后让学生参加进来,每个人不仅可以浏览,还可以添加并允许其他人修改、整理、完善和补充资源。这样,wiki站点就成为一个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上“笔记本”。学生既节省出大量的精力专心听课,又能体验到集体创作笔记心得的快乐,在简明扼要地掌握课本精髓的前提下,去探究更加高深的问题。

研究课题小组平台

科学学科广博的知识特点加上wiki的共同创作特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组建科学兴趣小组或者课题研究小组,尝试协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摒弃了科学教师在课堂上的“独角戏”,改为由学生以wiki为平台主导课堂,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在wiki这个舞台上充分施展,每一个活跃的思维在这里碰撞、共享、交流、修改、补充、完善、协作,这一切多么令人心动… …

本学期《保护土壤》这节课,我尝试着把wiki平台和小组合作学习、生本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生课前分组自学某一部分内容,并把搜索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心得加工制作成教学内容上传到wiki平台,学生之间可共享别人的学习成果。然后由小组长归纳整理该组的素材,课堂上每个组长向全班学生展示讲解本组的学习成果,并提问其他组同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欢迎,也很具有挑战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良好的互动氛围一直延续到课后。

师生交流平台

初中科学学科知识内容包罗万象,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一个科学教师要想取得教学上的成功,仅靠课堂上自己的表演是不够的,教师要尽可能和学生多沟通,沟通的方法渠道虽多样,但wiki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利用wiki,可以搭建起网上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完成信息(如课程表、课程内容)的、科学小组研究课题的建设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等。教师可以把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评语等写入wiki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由于wiki具有历史恢复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在权限上不加控制,尽可能让学生不受限制地参与进来,达到真正平等的师生互动状态。同时,学生的作业、读书笔记以及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放入wiki中,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可以在wiki上直接评阅、更正、帮助和附上评语。教师还可以记下自己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评价和改进。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其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案,和教师进行交流,以增强师生感情,促进密切合作和共同进步。

课程和学科建设工具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9

一、中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适当分配学生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即在有限的课内时间里解决方法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应试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中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外阅读时间。学生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课程排得满满的,连吃饭走路都是匆匆忙忙的,那里有“闲情逸致”去阅读呢?课外阅读长期得不到重视,还源于它姓“课外”,学生以它为“消遣书”,家长称它为“闲书”,甚至有的领导和科任教师认为它是“不务正业”的书。这些不公正的待遇使它遭到冷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光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既不能满足学生的考试需要,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鉴于此,教师要改变观念,激发学生兴趣,保证课外阅读的正常进行,将阅读从课内引申到课外,用课外的营养滋润课内的的内容。阅读的途径比较多,例如:

1、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信息、新颖的手法,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把握课文内容与经典作品的思想真谛与语言内在意蕴,在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境界。培养学生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对同一问题作多角度思考,进行丰富的想象,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和综合思维的能力,并不断加以深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2、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新书,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阅读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假如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学生们能随时地、方便地读到他们喜爱的文学、科技以及一切有益的读物。

同时,还要大胆地利用有限的课时来进行课外阅读。每周坚持用一至二节课来专门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感觉非常好,学生在读书交流时说“我们期待阅读课的到来,因为我通过阅读体验到从没尝试的感觉”。一个同学说:“课外阅读还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把我们从游戏室,网吧等场所救出来,它使我们活得滋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但不影响课内,而且使课外、课内二者相得益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积极组织阅读材料

有了充足的阅读时间,就必须准备充足的阅读材料,不能让阅读成为“无米之炊”。材料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如笔者所带的班级,每人订一份《语文周报》,不少学生还自己订了《读写天地》、《青年文摘》等等,报刊杂志交换进行阅读,有时还可以借助学校图书室的资料,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极大的充实了学生的阅读仓库,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为自主阅读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的进入阅读之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激励学生乐读。学生如果乐于读书,积极主动的探求思考,阅读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吸取知识的阳光雨露。

2、引导学生善读。学生不仅要乐于读书,而且要会读书。特别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教师要告诉学生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有的文章要精读,要一字一词地细读,反复地读,仔细品味;有的文章要略读,一目了十行,了解大意即可。要善于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去体会文章的精妙。只有这样,才能读有所达,读有所获。

3、提醒学生记读。“记读”就是要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手到、脑到。对于精彩的词句和语段,要用摘抄本把它抄下来,要用一定的时间笔记本别好的内容进行背诵,为今后的写模仿、创新的原料,对于感受很深的文章还可以写读后感。教师要每隔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鼓励学生做好笔记。时间一长,学生的语言仓库里就会有充足的“货物”,到那时写作将成为一种自觉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全面提高。

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l、教会学生认真投入,和作者对话。读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读书是一种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一种综合性效应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高中语文学科教资笔记篇10

关键词:语言学习语文素养语言内化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泱泱中华几千载,悠久文明薪火传。母语汉语以独特的韵味传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成为赢得世界尊重的一张名片。

反观语文教学,多媒体异彩纷呈,师生活动丰富多样,教学方式不拘一格,却对语言文字的关注颇有欠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因此,坚守语文本位,要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内化与表达,拓宽语言学习渠道,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夯实基础。

一、立足文本,建构语言

文本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体现,是语言训练的范例。课本中的重点词句,彰显了语言美、内涵美。教师紧扣文本,带领学生潜入文本,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合理取舍文本,提炼出语言文字的关键处深入推敲,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聚焦文本精彩处。

学习语言文字,要紧扣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出彩的地方,常常可以达到删繁就简、举一反三的效果。如《第一次抱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一位教师抓住“100多斤”、“翻山越岭”、“年复一年”等重点词语,运用比较、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使学生通过词语感受到母亲多年来无私的付出,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惭愧之情。

2.捕捉文本细腻处。

文本的细节描写,是彰显主旨的重要地方。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细腻处,就能事半功倍。《水》一课中,母亲用一勺水给三个孩子冲澡这段特别细致,薛法根老师用三个问题串联:“滑过”是快还是慢?一勺水怎么像一条小溪流?为什么不直接写全身上下都舒服了?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细细揣摩、深入品味,收获文本细腻处的精彩。

3.挖掘文本特别处。

文本,尤其摘自文学作品的教材中都有作者个性表达的语言,反映作者表情达意的特色。教师可以将这些语言作为有效的抓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第十三自然段连用多个“愿意……就……”,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句式:“愿意……就……”,请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想象,说一说园子里还有哪些景物?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二、关注表达,读写结合

1.课内练笔。

课本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示范性,是迁移写作的优秀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找准读写结合点,实现读向写的转化。比如《黄山奇松》中,第二自然段有“迎客松……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教师在开展语言训练后指出,可组织学生联想、仿写句子:学校操场边的大树枝叶浓密,如同?摇?摇,总为我们遮风挡雨等相关句子。在此基础上,还可练习写一段《美丽的校园》。在读透文本的基础上练笔,提高学生把握文本、读写迁移的能力。

2.写接力日记、自由日记。

巴金曾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笔者鼓励学生写接力日记、自由日记的练笔实践,充分激发写作热情。小学生具有乐于表达的积极性,便可增强写作表达意识。

3.向微博、QQ群等平台发表作品。

当今社会,交流平台多元、便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博、QQ群等平台,鼓励学生发表优秀作品,其余的读者予以赏识性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多元整合,拓宽资源

语文从来不是一门单打独斗的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找准语文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此切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引领贴近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生活是学生的第一学习课堂,是他们自主探究的广阔舞台。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开发语言表达的资源。

秋高气爽的季节,开展《秋天的公园》不失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好时机。根据三年级年段特点,交流中笔者引导学生探索研究策略,为保护花草树木做些实事、创造“温馨提示”。整个活动,充分链接了课堂内外综合学习,达到了运用语言的目的。

2.挖掘学科资源,体现学科综合性。

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锤炼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比如科学课《电路的并联与串联》中,练习说话的同时贯穿语文写作《记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数学课《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练笔《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发现》。总之,其他学科知识与语文口语交际、写作实现了整合,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3.坚守语言本色,突出语文性。

综合性语文学习反对多学科知识的堆积现象,因为这会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失去学科特点。一位教师在教绘本《我要嗯嗯与嘘嘘之食物的旅行》时,整合科学知识、自制绘本活动,更关注与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

母语汉语,之所以历久弥新、魅力无穷,是因为语言文字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语言文字的学习之旅,充满期冀与创造。作为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应致力于担当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引领他们徜徉精彩的语言世界,让每个人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