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护理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2:46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1

【关键词】手术行为;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29-01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在现代护理工作中起取了不可或失的重要作用,我科通过对20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观察200例手术患者,男110例,女90例,最大78岁,最小8岁;腰麻120例,连续硬膜外65例,臂从麻醉15例。

2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2.1紧张和焦虑160例,占80%,紧张和焦虑是患者最初的情绪变化,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原因有三点:(1)对手术的不了解或期望过高;(2)对手术室特殊环境的恐惧心理;(3)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不足。而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使只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脉博加快,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从而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

2.2疼痛140例,占70%,特别是年龄较小和女性患者,患者都希望术中多用些,以减轻术中、术后疼痛,消除恐惧心理。

2.3忧郁100例,占50%,产生忧郁情绪的原因很多,如女性患者或因子宫、卵巢和切除怕手术并发症,怕影响性生活,担心是否会失去女性特点和容貌,截肢患者担心以后的自身形象、生活能力受到影响,部分病人担心经济问题,性因病致贫、人财两空,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忧愁、多虑情绪极不稳定。

3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实施的越早越好。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了解病人基本情况,简要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的作用和副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及需要患者的配合。协助病房护士做好病人的术前准备工作。对于情绪过分紧张患者,应建议医生给安定等镇静剂,对于担心经济的患者,应向患者说明:您的担心我们会认真考虑,术中我们会根据您的经济状况保证情况下,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请您放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当患者到达手术室后,护士应热情接待,解答患者的疑问,担心疼痛者,应告诉患者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感到疼痛应如实反映,麻醉师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可能您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了。同时,手术过程中,器械操作要轻,尽量不出声响,与手术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手术间内,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严谨有礼,术中术后不谈与手术无关且引起患者猜忌的话题。术中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做到安慰和细心相结合,尊重、理解、体谅他们,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不要过早暴露患者的、、臀部,尊重其自尊心,减轻羞涩心理。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2

造口术(ostomy)一词源于希腊词汇stomato,意思是口。在医学术语中,ostomy是指两个器官间的人工开口[1]。近年来,随着结肠癌、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造口患者的数量也在上升。造口可以是临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这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发展、患者的年龄以及总体情况[2]。为了找出造口患者最普遍最突出的围手术期心理问题,特定性、有目的性提供良好的术前信息,我们对30例造口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对象、方法

1.1对象选自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07年1月住院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结肠造口术11例、回肠造口术10例、乙状结肠造口术3例、尿道造口术2例。其他4例。年龄19~76岁,平均54岁。文化程度:本科3例、大专6例、中学程度7例、小学程度10例、文盲4例,其中农民12例、工人9例、干部5例、学生1例、其他3例。

1.2方法在病情稳定后由床位护士调查,记录造口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问题,只调查记录问题的内容,不确定问题的程度。

2结果

94%的造口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悲观失望,担心手术的效果和后果这主要源于对造口知识的缺乏,他们听说一些患者因为做了造口手术而死亡,却不知道其实是这些患者的基础疾病或相关并发症而不是造口导致的死亡[3]。

2.2对排便失去控制的悲观造口的建立是一个手术过程,这个过程将改变他的排便-人类最基本也是很隐私的功能。大小便失控迫使这些人再次用上了尿布,他们感觉丧失了成人的标志,同时世俗的影响也增强了这种感觉。这种失控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自尊心,尽管这种影响的程度还取决于文化背景和教养。

2.3对未来生活的恐惧造口患者必须面对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周围的人如何看待他们,他们也许听到或认识一些造口患者,这些患者承受着由于气味或皮肤问题带来的困扰。他们都明显感到生活质量的下降,而且不论是术前还是术后,大多数造口患者都会担心他们将来的家庭生活,同居及和谐的性生活[4]。

3讨论

研究表明: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达90%以上,因此对于这种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在加强综合治疗的同时,更应加强其心理护理及干预。特定的、有目的性的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焦虑、增加其适应性,建立自信平和的心态,减少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3.1护患结谊除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包括经济情况、生理及心理环境、及社会交往外,最主要的是了解患者对造口术后生活的预定设想,因为我们通常对造口患者对其自身身体是如何认知的了解甚少,因此不管患者是怎么想的,护士要理解患者的感受,护士要仔细倾听患者的心声,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患者感觉没人倾听他们的想法,或者对疾病胡乱猜测并过度悲观的话,压力和情绪反应就会加剧[5]。

3.2心理疏导及心理干预造口患者的悲观主要源于对术前术后知识的缺乏,对造口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医护人员应尽可能详细的提供相关知识,另外知识的提供必须是连贯和完整的,因为从不同人口中传达的知识会使患者感到迷惑甚至感到巨大的压力,使患者没有安全感[6]。对患者而言,配备一个专门的护士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他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护士在进行指导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检查患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患者对这些信息的误解。

3.3认识造口袋术前就让患者认识造口袋十分重要,如有可能的话,还应该让他学习如何安装和摘下造口袋,有些患者可能不愿意接触造口袋甚至不愿意听你解释。这是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起作用,这个时候不要过于坚持,可以过后再说或者干脆不再向其提起这件事,等患者恢复了接受的准备后再一次进行[7]。

3.4社会支持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一个近亲或者朋友,在术前培训期间和术后训练辅导阶段能够陪伴在患者左右都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对患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资源。让患者和家属共同面对,使患者感觉有人一直在支持他,有些患者还可以通过和那些曾经做过造口手术的人相互交流和鼓励,目前我国已成立30多个造口联谊会,这对患者造口术后适应社会并重拾生活的信心将起很大的作用。

3.5美化环境环境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病房,和谐的病友关系可使造口患者的身心得到休息,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尹伯约.人工.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

2喻德洪.肠造口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

3principlesofostomyCareafDebraC.Broadwell&bettieJackson-theCVmosbyCompany,1982.

4袁耿清.医用心理学.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178-179.

5HughZachariae;Lrebogihudsygdomme5.Udgave.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3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57-02

临床上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不仅治疗的病程较长,而且疾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患者会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1]。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社会、家庭的影响就已经对患者产生巨大的压力,患者内心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现将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以及相关护理对策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78例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19-88岁之间,平均年龄48.2岁。均能良好的进行语言沟通,并无其他严重的合并症。选择的均为择期手术的患者,腹部手术的患者48例,胸部手术的患者30例。

1.2方法针对此组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问题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以及患者心里最为担心的问题,调查内容有医护人员认真填写。并在术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术前调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比较。

2结果

由于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创伤性比较大的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风险以及术后会发生相应的并发症。由于患者及家属对于自身疾病手术治疗缺乏了解,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特点,对于不同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现将术前为心理护理干预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作为比较如图一所示,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心理状态有很大的改善,有利于手术的成功与术后治愈。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比较,见表1。

3.1入院评估对于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入院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以及等方面,通过语言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变化,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对自身疾病治疗的方法认知程度。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与交流,从中了解心理问题制定一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

3.2疾病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讲解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相关基本知识,让患者知道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要注意些什么。讲解患者患有此类疾病采取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愈后的效果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缓解和消除因手术治疗而产生的悲观和恐惧的心理。护士可以适当的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讲解麻醉方式,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讲解以前成功病例以及手术成功率高的病例,以减少患者对手术的风险以及愈后问题的担心。护理人员还要讲解手术的费用以及对于国家医保的患者采取部分费用由医保承担,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心理问题。告知患者愈后可以正常工作,不影响日常当中的各项基本生活[3]。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任以减轻心理负担。

3.3心理护理技巧针对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采取:倾听、安抚、解释以及建议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语言得体,态度和蔼真诚耐心的关心患者,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细心准确的给予解答[4]。在沟通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增加患者的个人修养,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对于过于紧张和恐惧的患者可以给予各种松弛疗法如音乐疗法、谈心式方法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同时向家属讲明患者现在的心理变化特点,教会家属安慰和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3.4特殊的心理护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手术费用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的心理,加之对疾病的认知不全面,从而有放弃治疗的想法。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与安慰与支持,鼓励与疏通患者,为患者最大限度的减轻经济费用,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住院期间感受到医院及社会的温暖,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日常工作中进行查房与护理操作时多与患者接触、交谈。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解释回答,尽量满足患者需要,随时进行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能密切的配合医务人员工作,以保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迎接手术。

4具体实施方案

4.1手术前1天对手术患者的进行心理护理,不论手术大小,严重与否,对于患者来说都会产生一种压力,越是接近手术时间,患者的越是出现焦虑和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术前1天由手术室巡回护士进行访视时,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以及手术前的各种检查结果,收集相关资料,制定手术室的相应护理计划[5]。护士应微笑并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微笑是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以微笑的方式及乐观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的对术前准备、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麻醉、术前用药等向患者细心地讲解,并告知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到手术的安全性,增加对手术成功的信心。认真耐心的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情并教会患者术前精神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和亲人朋友聊天等,使得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4.2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术后密切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的饮食指导,相关各项护理技术、健康教育等必须严格进[6]。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流程,为患者减轻痛苦,加强在护理过程的每一项护理操作要熟练操作规程以及对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紧急问题的处理,均会减少患者抑郁、悲观绝望的心理,从而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4.3护理人性化管理对护士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思想,并有高度的事业心,职业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以及对患者要有同情心、责任心。医院要经常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职业思想教育活动和优质的服务活动,并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还要提高全体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并充分的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护理人员言行的人性化,根据人性化的服务的护理模式。实施岗位服务用语,应用敬语尊称对待患者,规范语言语调,手势、站姿、走姿、恰当的手势,得体的语言,提高护士沟通技巧;操作失误先道歉,操作结束先谢谢,既塑造了护士的良好形象,又不至于对病人造成心理创伤[7]。

5讨论

针对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明显的减轻了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要充分的了解患者在不同时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同时针对患者家属也给予心理疏通,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治疗。由此研究证明,给予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问题的分析并针对问题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消除或减少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苗秀英.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7(8):962.

[2]马方.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8(12):281.

[3]巴德玛拉.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健康必读,2010,2(9):634.

[4]景璐石,冯军.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康复措施[J].中国临床康复,2012,6(16):2309.

[5]李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12(9):148.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4

1术前访视

1.1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诊断、血型、各种生化检查、拟定手术名称、切口部位、麻醉方法、手术、既往史、过敏史、皮肤准备情况、机体有无障碍及对手术的认知情况。

在床边访问患者时,护士可判断患者身心方面的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指导。与患者沟通,首先自我介绍,表情要自然,语言要恰当,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简单经过,术中可能体验到的各种感觉与注意事项,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术中的及有关麻醉知识。

1.2提出护理问题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提出护理问题。通过访视,发现患者术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等。

1.3制定护理计划根据目前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对焦虑的护理措施为:①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大多数手术是比较安全的,预后是比较满意的;②简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与设备以及医护人员的情况;③术前护士应随时出现在患者面前,询问患者的感觉,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感。

2手术中的整体护理

将制定的护理计划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中,责任护士要注意手术进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护理计划恰当适时地实施护理措施,发现新的护理问题,及时判断并及时早处理,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注意:①责任护士要热情友善地把患者接进手术室,并且用几分钟时间专门照顾患者,让其感到他是这里最重要的人,得到了护士的关爱,患者心理上得到了安慰;②手术室环境要整洁、明亮、安静,使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有一种安全和温暖的感觉。在患者听得见的地方,不允许喧笑、闲聊、开玩笑,不允许有摆弄器械的声响。最好不要让患者看见手术准备过程。

3术后随访

患者离开手术室回病房的第二天,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评价,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倾听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需求,并作为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依据。当患者知道护士术后仍在关心其健康时,会感到很高兴,这种愉快的心情会促使其早日康复。

4体会

4.1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全方位的护理,使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明显增强,每位护士都能想方设法为患者解决问题。护士脸上热情友好的微笑,即使被口罩遮住一部分,也会让患者由衷地感激。

4.2促进了护理学习的积极性整体护理的开展,使护士感到自已知识广度和深度均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从而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5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1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1.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1.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1.4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2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2.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打开窗户通风【1】。③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2.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2.4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3讨论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6

关键词手术心理护理围手术期

1引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是当代护士需要了解的一门重要学问[1],心理护理是针对病人现存在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和心理状态,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病人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病人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捉高病人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

待手术病人是一类特殊患者群体,其心理活动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作为手术室护士不应机械地等待配合手术,而应深入病房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达到这一目的,护理工作人员除应积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外,尚要充分了解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尽量做到适应具体病人的个体化心理护理。本文从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探讨手术病人的手术室心理护理问题。

2护理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现代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心理、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是,要准确理解心理护理的内涵,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只有具备扎实的心理护理理论知识,熟练的心理护理技能,才能给病人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和塑造自己,拓宽知识面,运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各种护理问题的能力。除相关医学知识外,尚应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用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知识,提高对人的认识能力,了解人的共性和个性,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出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措施,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3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手术患者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疾病的进程,只有充分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实施合理、有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往往具有一定的害怕手术的心理特征。许多资料证明,大部分手术患者其基本性格特征是:情绪压抑、多思多虑、内向而不稳定等。具有这类性格缺陷者,处于情绪压抑状态和精神应激情况下,通过复杂的生理、病理反映,最终削弱了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对机体具有促发作用。许多资料认为:忧郁、失望和难以解脱的悲哀是手术病人的共同心理活动。手术患者常呈现不同的疾病心理反应和情感障碍为中心的精神状态的各个阶段的心理活动各有特点,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心理需求。手术患者的情绪和心理障碍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明显影响。如病人情绪乐观,积极配合治疗,能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因此对于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临床工作者也证实了心理护理对手术病人的积极作用。

4手术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

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相比,接触病人时间短,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当掌握的技巧。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熟悉环境、人员、制度,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直接相关的。护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心理反应。首先要尊敬病人,肿瘤病人突出的心理需求是受到重视和尊敬,因此,对病人尊敬是护士的重要品质,也是全体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的品质;其次要关心病人,要做到术前、术中、术后的精神支持和接送病人过程中无微不至的照顾,对生活不能自理和需要协助的病人更应细心照顾。热情、耐心、周到、细致的服务会取得病人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

4.2合理心理护理措施

4.2.1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预手术病人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患者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往往比其他患者表现的更强烈。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主动进病房访视病人,介绍自己,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使病人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主动与病人交谈,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耐心的交谈,发现病人暴露出来的主要心理问题,并针对手术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宣教,通过讲解,将有关手术信息提供给病人,有助于降低因信息缺乏而引起的焦虑、恐惧、紧张,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4.2.2缓解患者的忧虑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病人往往有很强的忧虑心理。待手术的手术病人往往会表现为对手术的危险性过度担忧,和对手术效果的怀疑。术后的手术患者往往会关心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术后的恢复问题。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和患者的主管医生交流,了解患者的治疗措施和手术方案、程序,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的向病人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权衡手术的利弊,手术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实是求是,恰如其分地解答患者的问题,适当介绍手术程序和预期效果,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续贯治疗等。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往往可以达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愿意和医护人员配合。

4.3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家属是病人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家属与病人接触最多,他们焦虑情绪很容易传染给病人,另一方面家属的身心健康是为病人提供社会支持的前提,所以对病人家属的身心护理己成为护士的职责。绐家属讲解手术相关的知识,提高患者家属对手术的认识水平,要其了解目前医疗水平发展很快,大多数手术患者通过积极的医疗干预可改善手术质量,患者家属的乐观情绪往往会感染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5小结:因此,在手术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目的在于满足患者的需要,系统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访视要与患者心理沟通,给予激励性语言,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使患者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从而缓解患者对手术的不安与恐惧心理,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看望患者,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并告知相关的保健知识协助其手术的预后。术前术后访视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重视、理解和尊重,给患者最大程度的关怀,搞好医患关系,这样能够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7

【关键词】俯卧位;脊柱手术;眼部护理

0.前言

在脊柱手术实施过程中,为了对手术的切实需要进行充分的满足通常会采用俯卧位。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出现眼部并发症的概率虽然较低,但在近些年来类似的报道开始逐渐增多。

1.眼部并发症的类型

有相关医学学者曾对1988年~1992年间实施非眼科手术患者出现的眼部并发症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全体的调查病例为60000余例,其中出现眼部并发症的病例数量为36例,在全体病例中所占比例为0.06%左右。在出现的眼部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是是角膜类的擦伤,具体病例数为22例,其中还包括结膜炎症9例,视力模糊5例,化学类损伤2例、持续性的视力丧失3例以及眼睑血肿病症3例。具体眼部角膜擦伤并发症分类状况如表1所示。

表11988年~1992年眼部角膜擦伤并发症分类状况

结膜炎症视力模糊化学类损伤持续性的视力丧失眼睑血肿角膜擦伤总数

9523322

据张英梅统计,在2008年1~6月实施的4000多余全麻手术中,发生了眼部刺激的患者有61例,发生角膜损伤的患者有36例,结膜性损伤的患者有20例,角膜结膜同时受损的患者有5例,具体统计情况如标所示。近些年来,俯卧位手术患者出现眼部并发症的数量逐渐增多,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均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且增添其痛苦。

表22008年1~6月眼部并发症状况具体统计

角膜损伤结膜性损伤角膜结膜同步受损眼部刺激总数

3620561

2.俯卧位脊柱手术眼部护理问题及对策

2.1俯卧位头部摆放问题

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患者头部的摆放如存在错误或是完全忽略对患者的眼部实行保护,则会轻易引发患者的视力出现问题或是完全失明。在实行俯卧位脊柱手术时,患者头部所接触到的固定架具置如果摆放存在失误,那么则会引发其术后的眼部并发症。有超过90%的患者在实行手术全麻后,其眼睑未完全闭合,且眼球存在外露等问题。一旦患者的角膜上层部分受到任何物理或化学类的损害,则会有大量的细菌及真菌在不经意间侵入患者眼部,致使其出现感染状况。

科学的眼部护理措施:在实行手术麻醉后,运用红霉素软膏将其涂抹于患者的眼睑处,并对其实行覆盖,之后再将相应的手术膜遮盖于患者从前额至鼻夹部分,并着重注意其覆盖的平整度,将所覆盖的手术膜与头脱进行接触。患者身体呈俯卧位,其面部朝下,将头部放置于固定架之上,并将其前额及颧骨作为支撑力,促使患者的口、眼、鼻等部位处于悬空状态之下[1]。在颈椎手术实施过程中,将患者的头部以屈曲的角度进行放置,其角度范围为10°~15°;而在腰椎手术的实施过程中,则应将患者的头部呈水平角度放置。另外,还应在头部固定架的下方,留有纵向支柱及滑动杆的交界处进行反光镜的安置,以此对患者的面部及相应的麻醉管道具体状况进行科学明确的观察判定,并有效避免出现眼部并发症。

2.2手术实施时间偏长问题

护理问题:当俯卧位脊柱手术的实施时间过长时,由于长时间的受压会使得患者眼部周边的部分组织出现一定的缺血及缺氧问题,从而使得其视网膜受到损害。

护理依据:人体眼部视网膜内层对于缺血及缺氧情况的敏感度较高。虽然缺血缺氧时间可能不过是几分钟而已,但可能就是在这几分钟之内,患者眼部的视网膜细胞便受到了不小的损害,且后续的治疗难度也较大。

护理措施:对患者运用凹形头垫,以此对患者眼部周边局部组织所承担的压力进行减弱处理。在俯卧位脊柱手术的实施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也应对具体的手术环节进行熟悉掌握,对其具体进度进行严密观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在手术实施过程中,积极主动地给予相关医生帮助,配合辅导其工作,尽可能地将手术时间进一步缩短。

2.3患者自身因素

护理问题:俯卧位脊柱患者自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以及缺血性的神经病变[2]。护理依据:据相关文献报道表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产生与缺血性神经病变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体眼部压力的增加可对血流进行眼球的状况进行控制。与此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其眼部视网膜中心部分的血流状况也会转变为低速、高阻。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所具备的粘附功能出现异常状况以及其血液中整体粘稠度的增高等状况均会导致患者眼部视网膜中心部分出现血流的循环障碍问题。

护理措施:在正式实施手术的前一天,相关医护人员均应对患者进行访视工作,并积极对其进行科学的宣教工作,将患者对手术存有的顾虑进一步清除,从而减轻其心理上的负担及压力。与此同时,还应积极观察患者的眼部状况,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等症的患者还应严格监督其进行降压药的服用,以此有效避免出现眼部并发症。

2.4术中贫血和低血压

护理问题:曾有相关医学报道称,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出现的出血状况及低血压问题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的视神经病变。

护理依据:曾有相关医学人员对脊柱手术后患者出现的视力丧失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对于在手术中失血量大于1L的患者或是实行全麻时间多于6小时的手术患者,均应在正式手术前进行访视宣教工作,将手术存在的风险告知患者。而存在贫血病症的患者,即使仅仅是出现较为短期低血压状况,也会致使患者出现视神经病变。

护理措施:在术中极其关注患者的失血量及其血压状况,并实行预先型的自体血备用。当患者体内的红细胞积压度小于25%时,则应为其进行输血,输血血量比例为1∶1。在手术进行时还应着重注意降压型麻醉剂的应用控制,以此避免患者出现失明状况。

3.结语

在俯卧位脊柱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中,患者的眼部护理极为重要。对俯卧位脊柱手术眼部护理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眼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相应问题进行明确指出,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能够为患者的眼部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8

关键词:护理  干预  健康教育  介入

       介入诊疗以其微创、结果直观、疗效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介入诊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亦愈来愈受到关注。通过护理干预使进行介入诊疗的患者能够正确认识介入诊疗过程,有重点、有目的的去认识介入诊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解除各种心理问题,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近期心内科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9~80岁,平均59.5岁。外周介入科盆腔及下肢血管病患者30例(均从健侧股动脉穿刺),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2~78岁,平均60岁。

       1.2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及访谈式调查着重从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了解情况,术中的焦虑、紧张情况以及对穿刺部位有无疑问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2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3 讨论

       3.1焦虑是一种防御反应,是个体在预感到某种“危险”或“威胁”即将发生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疾病愈后的一大障碍[1]。患者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对手术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不可预见的事件同样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通过护理干预手段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中做冠心病介入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或护理干预几乎都能正确认识手术过程,对手术过程认知较清楚,术中焦虑、紧张情绪的程度明显较盆腔及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减轻。而盆腔及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虽然对手术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对某些细节不认知导致焦虑、紧张情绪加重。术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对疾病的认识,患者的想法、顾虑及特殊需求,及时解答疑问,对患者的不良认知或对疾病的不良应对方式予以告知、纠正、指导、安慰,鼓励患者积极应对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稳定的情绪,增强适应能力。通过对两组患者对介入手术的心理问题的探讨,说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护理干预必不可少,而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或护理干预是解决患者特殊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3.2对介入诊疗的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还在于对穿刺部位的认知问题上。本文中有近一半以上的患者(主要是外周介入病人)对这一细节不认知。有调查表明,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信息来自护士的只有26%,一半以上的患者认为目前宣教的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2]。这说明我们在给患者健康信息时要进行筛选,要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健康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全面的。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向患者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使患者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3]。由于心内科病人通过股动脉穿刺做心脏介入诊疗没有健侧、患侧之分,所以大多数病人不会对穿刺部位产生疑问,而盆腔及下肢血管病变的病人就有所不同,并且有的病人反应较为强烈,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做介入手术的病人急需要了解有关手术的准备、过程及术后情况,以利于机体的健康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工作时尽量要仔细,掌握病人需要哪方面的内容,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的病种,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对盆腔及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有必要特别说明穿刺部位的特殊性,以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延长手术时间。

       总之,伴随介入诊疗过程而发生的患者的心理问题是护理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护理人员必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患者达到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秀华,陈贤娣.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4.23.(4):24—25.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9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近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手术是一项需要临床医生、护士、麻醉师等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临床工作,在手术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完成。因此,为了避免在手术中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对患者的安全护理极其重要。本研究在此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加以分析,让全体护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在护理工作中增强职业责任感,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手术室常见的安全护理问题

1.1接错患者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患者术前过度紧张或者使用镇静剂以后,无法正确回答医护人员提出的问题,就很容易造成护士接错患者或者放错手术间的情况。

1.2将患者碰伤或者摔伤在出入房门时没有对患者头部及手足部位加以保护,要将患者移到手术台或者平车时,要由他人帮忙,在保证车床安全情况下才能放置,避免碰伤或者摔伤患者。

1.3患者放置不合理患者放置不合理会造成患者压褥,或者约束带太紧导致神经受压,血循环受阻,衬垫不合给患者循环呼吸带来影响等[1]。

1.4物品清点发生错误在术前或者关闭体腔前后,器械、缝针或者敷料等发生清点错误,不合理操作造成缝针弹出,方向不明确不易寻找,器械螺丝等没有仔细检查。

1.5器械使用不当使用前没有进行试机,出现临时故障,电刀、电极没有紧固,导致脱落、污染,或者患者皮肤和升降台直接碰触,导致患者被电烫伤或者灼伤。

1.6没有仔细检查器械所准备的器械和手术需要的不符,器械性能差、钳端陈旧、刀剪不利或者结扎线不牢。

1.7出现用药错误在输液输血时没有仔细核对,药物摆放不合理,没有标识清楚,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用药错误,或者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出现差错。

1.8术中用热毯时不小心烫伤患者皮肤。

1.9患者护送不当在护送患者过程中,出现管道以及引流管脱落,发生患者坠床、术后患者拍片等重要资料、患者标本或者移植物丢失等情况。

1.10在抢救患者时没有及时、完整地记录各种资料。

1.11手术切口感染手术中没有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隔离不规范造成切口感染。

2事故原因分析

发生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和护理人员职业责任心有着紧密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1护理人员操作技术还有待提高对仪器使用不够熟练,不能完全胜任手术操作,对于重症、急症无法抢救到位,从而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2]。

2.2缺乏沟通能力护理人员缺乏沟通能力,没有和患者进行良好沟通,患者在缺乏关心、理解和心理支持的情况下,不能很好配合护理工作。

2.3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法律观念不强,一旦忽视了一些细节问题,都有可能带来医疗纠纷。

2.4安全意识不强很多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时,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对患者的情况和需要没有足够重视和了解,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2.5护理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护理服务必将走向国际化、规范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变。

3防范措施

3.1手术室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有效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要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洗手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安全护送患者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考勤制度。

3.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在手术前,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包括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其中六查包括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查对、在患者进入手术间进行再次核对、麻醉前的检查、皮肤消毒前检查、执手术刀时的检查以及关闭体腔前的检查;十二对包括: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间号、手术部位、所需要的物品、药物、患者的药物反应情况、灭菌器械敷料;四到位包括:要将吸氧器、急救药物、氧气以及电凝止血器全部准备到位。对患者的安全管理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项问题:

3.2.1避免患者发生碰伤、摔伤或者坠床等情况发生手术床或者推车在出入房门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和手足,不可将肢体往外露,防止患者碰伤,移动推车时要非常小心,不可靠近窗户,护士不可离开患者,尤其是对于神志模糊患者还要采用约束带进行固定。

3.2.2在护理操作时,要避免灼伤、烫伤或者压伤患者皮肤,在使用电切或者电热毯时要进行详细检查,看看是否漏电,用保温杯时要注意水温不可过高,不可和皮肤直接接触,避免烫伤。

3.2.3护士要仔细、正确地填写患者的各项记录,这是避免日后产生护患纠纷的重要依据。

3.2.4器械护士要不可随意丢弃标本,要做好保管工作,使用移植物时要先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浸泡,截肢的残肢要交上停尸房火化,还要通知患者家属,冰冻切片结果由负责医生接听,以免出错。

3.3严格执行清点制度在术中要严格执行三人三数制度,也就是主刀医生、洗手以及巡回护士要在手术前后一起做好器械敷料等物品的清点工作,同时做好记录并签名;还要执行三不交接制度:即值班护士物品不齐不交接、巡回护士器械和敷料没点清时不交接、洗手护士手术结束前不交接[3]。

3.4增强护士法制观念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知识,了解患者在就诊时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这样在护理过程中才能运用法律手段更好地维护自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综述,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只要护理人员加强防范,做好护理操作每个环节,将可能出现的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着想,时刻保持沉着、冷静、负责的工作态度,才能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邱鑫水.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探讨与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2.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篇1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规范化管理的常遇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人工流产术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分析规范化管理工作中的常遇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有效规避规范化管理工作风险。结果:人工流产术规范化管理的常遇问题主要包括环境问题、隐私问题、沟通问题及技术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此类问题的管理,即完善管理制度、改善操作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及提高操作技术。结论:在人工流产术管理工作中应该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将应对措施付诸实践,以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规范化管理常遇问题应对措施

analysisofoftenencounter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hestandardizedmanagementofartificialabortion

LiZiqiong

populationandfamilyplanningservicecenterinXiaobaihutownLuliangCounty,Yunnanprovince,655600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oftenencounter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hestandardizedmanagementofartificialabortion.methods:40casesofpatientswithartificialabortionadmittedfrommay2011tomay2012.allthepatientsweregivenstandardizedmanagement,toanalyzeencounterproblemsinthe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and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inordertoeffectivelycircumventtheriskofstandardizedmanagement.Results:theoftenencounterproblemsofthestandardizedmanagementofartificialabortionmainlyincludesenvironmentalproblems,privacyproblems,communicationproblemsandtechnicalproblems,thereforethemanagementshouldbefurtherstrengthened,suchasperfectingthemanagementsystem,improvingtheoperatingenvironment,enhancingserviceawarenessandimprovingtheoperationtechnology.Conclusion:itshouldcomprehensiveanalyzethecauseofproblemsinartificialabortionmanagementwork,andtakemeasurestoputintopractice,inordertoensurethestandardizationofthemanagement,andensurethelifesafetyofpatients.

Keywordsartificialabortion;Standardizedmanagement;oftenencounter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人工流产手术属破坏性较强的手术,旨在为避孕失败者提供补救措施,而对于手术者而言,对其自身可造成巨大损伤,特别是高危人工流产术,一旦管理工作不到位,极易产生危险因素,对患者造成更大危害[1]。因此,对于人工流产术的管理工作应改善其规范化程度,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或避免手术隐患,从而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本研究就人工流产术规范化管理的常遇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人工流产术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实施人工流产术,年龄21~39岁,平均(32.4±5.1)岁;未婚8例(20%),已婚32例(80%);40例患者中,高危人工流产术13例(32.5%)。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人工流产术规范化管理。

管理方法:严格遵守人工流产术规范化管理规定,严密控制手术室环境,保证手术质量。①术前:做好咨询准备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流程及性质,明确手术风险及隐患,对术后并发症做好充分预期及准备,同时做好手术室准备,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预防感染。②术中:加强对手术过程的监护,准确定位孕囊,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控制术中出血量,避免重大医疗事故的产生,保障手术安全性。③术后:做好护理工作,详细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并解释其重要性,同时提示其避孕节育事项,避免再次出现意外怀孕现象[2]。

结果

常遇问题:①环境问题:因人工流产手术操作较为单一,因此手术室设计相对简单,设施相对较少,手术器材配置仅满足手术本身需要,未配备患者的特殊抢救仪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同时,部分手术室内空气未实施特殊消毒处理,患者易受到空气内微生物感染[3]。②隐私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患者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均不断增强,而部分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时,对患者的隐私问题不够重视,稍有不慎,则使患者的隐私被暴露,特别是不想被家属知道的人流手术史等,最终引发患者的不满,甚至产生医疗纠纷。③沟通问题:由于手术室人员配备不够齐全,手术操作时往往只有1名医护人员,而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通常较多,使得医护人员工作量大,此时容易造成护患沟通不到位,语言简单、语气生硬、态度冷漠等,尤其遇到问题较多、沟通困难的患者,容易引发医护人员的厌烦情绪,最终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4]。④技术问题:由于人工流产手术不可直视,需利用专用器械于患者宫腔内部操作,仅可凭手感,因此难免使患者发生并发症。另外,近几年剖宫产率不断提高,多次人流及瘢痕子宫患者逐渐增多,为人工流产手术带来较大难度与风险,而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又在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人工流产术提出更高要求。

应对措施:①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在医护工作流程中,对各个环节及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处理;规范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医护人员相关责任,力求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对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保证各项操作的常规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保证安全制度的有效落实。②改善操作环境:手术室作为人工流产术的重要操作场所,在抢救及治疗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对手术与麻醉仪器设备的配备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为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提供安全、适宜的环境。同时,对手术室操作设备的质量需严格把关,手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环境。另外,日常使用的操作器械需定期组织人员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5]。③增强法律意识: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流程操作,接待患者时,对其相关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准确记录,主动讲解患者病情、注意事项、手术情况及手术风险等。手术操作中,时刻保护患者的隐私,对患者病情不可随便议论,防止出现不慎暴露其隐私的行为。④提高操作技术: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相关内容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与业务水平,鼓励其积极参加本院及科室组织的知识讲座,并利用空闲时间参加住院部查房,阅读妇产科及护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组织业务学习,提高其理论水平。另外,医护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与交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学习上级医院的先进工作理念与操作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减少或避免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讨论

人工流产术为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的有效补救措施,虽然该方法安全有效,不会受到法律限制,且我国对流产服务提供了较为严格的管理,但是人工流产术仍会为患者带来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沉重打击。对于人工流产患者而言,手术环境及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均可对其手术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据大量研究显示,人工流产术可导致月经失调、继发不孕、子宫穿孔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6]。而高危人工流产为手术带来更大难度,导致术后并发症更多,因此对于逐渐上升的人工流产率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人工流产术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人工流产患者来说,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安全无菌的操作环境及手术人员娴熟的操作技术均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何爱娥,金秀云.人工流产规范化管理与高危人工流产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18(4):456-458.

2苏秀芬.探讨人工流产的规范化管理与高危人工流产的相关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2,9(25):262-263.

3李琳,高秀梅,胡秀英.285例育龄女性人工流产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21(22):72.

4吕丽华,张亦心,田慧艳,等.高危人工流产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13,19(14):2267-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