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1:32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1

关键词:抗震设计;结构最优化;结构可靠性;分灾模式;结构控制

Rethinkingofconceptofstructuraldesignagainstnatural

Hazardbasedondamage-reductionmode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structuraldesignagainstnaturalhazardisreviewedbriefly.

thestructuraldesignbasedondamage-reductionisstudie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damage-reductionmodeandstructuralcontrolisdiscussed.examplesshowthatthemethodhereinisrationalandhelpfultostructuraldesignagainstnaturalhazard.

Keywords:aseismaticdesign;structuraloptimization;structuralreliability;damage-reductionmode;structuralcontrol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成灾模式认识的加深,人类有可能采取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防灾减灾设计方法,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合理的结构设计概念,使结构以较低的造价,得到较高的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

1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人们关于结构防灾减灾设计的概念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这些设计概念(以地震灾害为例):

“刚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即大大增加结构的刚度,使其与基础成为一个刚性整体.这种设计很不经济,较难实现[6-8]。

“柔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作用于结构的地震荷载强度,但在大震作用下会由于结构变形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在小震及常规荷载作用下,又会由于刚度过低而很难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9]。

“延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是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设计概念,即适当控制结构的刚度,使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变形状态,以消耗地震能量,保证结构不倒塌[10]。

“结构控制体系”设计概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是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一次突破。

…………

3.2分灾子结构

作为框-剪结构的分灾子结构,非灾害荷载作用下,带缝剪力墙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灾害荷载作用下,一方面利用带缝剪力墙的缝隙联结面材料进行耗能;另一方面,联结面开裂,刚度降低,结构动力特性发生变化,周期变长,有利于结构抗震.框-桁结构,用一个桁架代替剪力墙作为结构的分灾子结构.框-桁结构。

具有受力明确、计算简单、可人为控制破坏顺序(弱腹杆中强梁强柱)、结构全部由杆件组成而不会出现刚度突变、可人为控制刚度、不易造成材料浪费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陈向东,蔡文学.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初探[J].自然灾害研究,1996,(4):22-27.

[2]oUJp,YoSHiDao,SoonGtt,etal.Recentadvanceinresearchonapplicationsofpassiveenergydissipation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

[3]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3(5).

[4]牛光庭,李亚杰.建筑材料[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

[5]KaYeYamam.incompatibledisplacementmethods[a].SpRietJa.numericalandComputationalmethodsinStructuralmechanics[C].newYork:academicpress,1973.43-57.

[6]徐道远,符晓陵,寿朝辉.混凝土三维复合型断裂的FCm和GF[a].涂传林.第五届岩石、混凝土断裂和强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9-24.

[7]隋允康,王希诚.DDDU(2)程序原理和结构的简要说明[R].大连: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1984.

[8]陶建人.动接触减振法及其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88.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2

关键词:风险观;灾难人类学;自然―结构―文化;风险认知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55-04

一、问题的提出

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各种灾害风险更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在当今社会,洪水、旱灾、地震、飓风、海啸、矿难、空难、环境污染、核泄漏、大规模恐怖袭击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灾难与风险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如不同维度的风险社会理论[1]、公共危机与社会风险研究[2]、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灾难学,[3]灾难人类学更是异军突起,对灾难与危险进行独特研究。[4]然而,从国内已有的风险与灾难研究文献上看,不同学科之间未建立起必要的对话机制和跨学科研究,学术概念不统一阻碍了不同学科的对话。

在此态势下,如何全面理解、认知和应对“风险”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梳理社会理论中关于风险的认知,探讨人类学家如何认识、理解风险;并试图构建灾难人类学的风险认知图景,以扩展灾难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二、三种传统风险观的比较

在风险管理方面,iSo风险管理标准《iSoguide73:200险管理术语》中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effectofuncertaintyonobjectives)。这是一种技术性取向的理解,试图通过计算风险概率以控制风险;还存在一种“经济-社会-文化”取向的理解,将风险看作是一种社会后果。[5]“广义地讲,风险是指一切对人及人所关心的事物带来损害的事件与行为的可能性。风险的实质是其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既源于风险事件与行为本身的随机性,也源于我们对风险影响理解与把握的不确定性。”[6]

对社会风险的认识存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持客观主义观点,认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而玛丽・道格拉斯等认为当代社会风险实际上并未增多或加剧,而只是被觉察、被认识的风险增多和加剧了。[7]对此,一些学者认为风险本身就是客观和主观的综合体,在具体的经验研究中,既要研究民众的风险意识,也要研究中国的风险现实。[8]可见,风险是当今社会理论的重要论题。

昂格尔在《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一书中指出,经典社会理论必须面对三个问题,即方法论的问题、社会秩序的问题和现代性的问题。当代社会理论仍需直面上述三大问题,出于对现代性和当代社会秩序的反思性思考,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以及尼古拉斯・卢曼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在他们开创性的研究基础上,风险社会理论成为当代重要社会理论之一,并成为当代哲学思考的重要议题。通过对风险社会文献研读与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在风险社会理论中存在以下三种风险观念:即自然主义风险观、结构主义风险观和建构主义风险观。

(一)自然主义风险观

从历史角度看:在原初社会中,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没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对自然具有一种崇拜和敬畏心理,常常是通过巫师祷祝、献祭等方式与自然沟通。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直接联系,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洪水、干旱、地震等。对自然灾害的经验逐渐塑造了人们自然主义风险观。这种风险观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风险是自然存在的;其应对方式是本能的或神秘的,如迁徙、如传统禁忌等。这种自然主义风险观在农业社会也仍然普遍存在。

从理论方面看,贝克等人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是暗含风险社会之前的社会是具有自然风险(本能的)、可控风险(机械的)这一预设的。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与工业社会相区分,是因为贝克敏锐地观察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出现了断裂,技术风险已经超越传统的自然风险,成为主要的风险因素,自然主义风险观已经无法解释现代社会风险的结构特征。所以,贝克等人赋予“风险”新的概念,认为它表明自然与传统的终结。

(二)结构主义风险观

贝克和吉登斯等人的风险观念一般被认为是制度主义风险观,是现实主义风险观,这是从本体论角度的概括。笔者提出的结构主义风险观是从风险认知视角出来进行的描述。

首先,贝克和吉登斯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分,这是结构主义认知的基础范式。吉登斯将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被制造的风险”,贝克也特别强调风险社会中“技术风险”的主要影响。其次,贝克和吉登斯都强调技术风险与制度风险在现代社会中引起的结构性变化,如认知结构的变化―对未来的思考决定现在的决策,而非基于过去而决策,又如风险分配取代财富分配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逻辑。最后,社会风险在社会结构中放大或缩小,个体化公民被镶嵌于社会之中,独自面对风险。从风险认知角度看,卢曼基于系统环境维度的风险社会理论,也是一种结构主义风险观。

(三)建构主义风险观

所谓建构主义风险观主要是指被感知的风险才是真实的风险这样一种风险观念。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风险分类不一致,不同群体、不同文化取向的人具有不同的风险观。比如,玛丽・道格拉斯根据阶层/权力分类图式[9]与不同的风险取向的分析,认为等级制度主义文化中倾向于认为政治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而市场个人主义文化中则认为经济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处于社团群落边缘文化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自然风险是最大的风险。[10]他们认为,风险不是一种社会事实,而是一种文化现象。风险分类不一样,因为不同社会的文化感知不一样,故建构出不一样的风险文化。灾害和灾难是通过物质实践和意识形态话语与社会互构而得以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11]斯科特・拉什在玛丽・道格拉斯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文化”的概念,试图用“风险文化”的概念替代“风险社会”的概念,是风险社会理论的重要维度。可以说,作为人类学家的道格拉斯的风险文化观超越了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风险观。

三、灾难人类学

目前,人类学对风险的认识与理解主要体现于灾难人类学这一分支学科之中。灾难人类学将灾难视作社会科学的“天然实验室”,因为“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灾难中因社会、文化和物质的需求被降低到最低点而完全暴露出来。”人类学研究灾难主要有三种基本视角:一是行为反馈模式,二是社会变迁模式,三是政治-经济环境模式。[4]从现有文献来看,灾难人类学更重视灾难发生后的研究,因而风险概念很少进入其分析架构,但通过社会脆弱性概念以及灾难人类学对灾难原因及灾难预防的理解,可以体会灾难人类学的风险认知。

(一)社会脆弱性

脆弱性是在灾难和风险研究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但其定义并未得到统一,脆弱性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如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技术、文化、生态和制度等方面的脆弱性。但社会脆弱性(socialvulnerability)这一概念的出现使人类学者开始重视灾难发生前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相关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分析,而这一转变就是从重视灾难到重视风险分析的转变。

灾难人类学中常用的脆弱性定义是由布莱基(Blaikie)等提供的临时定义:“我们所说的脆弱性,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预期、应对、抵抗自然灾害的打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和特点。这里涉及的是一套组合因素,它们决定在自然和社会中分立和可区分的事件,在何种程度上威胁人们的生命和生活”。[10]

脆弱性是风险分析的一个有效概念,它使我们看到风险如何在自然与社会的交织影响中,借由社会意识形态、人口因素、环境特征、经济关系等社会文化结构,如何对社会现实产生作用发挥影响的。通过脆弱性概念,人类学者能够分析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人因为社会结构关系不同,受到同样的灾害的威胁程度不同,其应对方式也不一样,这是一种明显的关于风险的社会分析方式。

(二)灾难原因

当社会脆弱性概念的引入,人类学不再认为灾难仅仅是由自然因素引起,而是在自然―社会的结构中产生的。灾难不再被看做是“上帝的旨意”或者是“不可预测的事件”,不再是中断、突发,不是外在力量的强行介入,而是持续与嵌入,是原有生活的投射。[12]

“在大多数情况下,灾难并非不期而至,而是通过两种因素:一是人口以及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二是有潜在破坏力的因子,两者相结合才产生灾难。这两种成分均嵌于自然和社会系统之中,并且作为一种进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展开。当灾害威胁和灾难发生时,它们都成了物质、生物和社会文化系统复杂交汇的表现。”[13]对灾难的理解急需综合性分析,其原因在于人的社区与行为并非简单地定位于环境。人类学以整体观作为学科领域的标志,提供了一个能够覆盖灾难成因与影响范围的理论框架。

(三)灾难防治

人类学者在研究灾难时不可避免地打开了应用人类学的大门,因为研究灾难不得不涉及如何进行灾后重建和灾难的防治。在灾难的防治方面,可以看到一些人类学者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之道。

首先,人类学强调灾难防治的本土实践。人类学认为同样的灾害对不同地区、不同社群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统一的、规范的现代科学性、技术性的防灾减灾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社区。外来的科学的防灾减灾工作思路要充分了解目标社区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特征,使统一的科学模式能够与本土特征相契合,强调防灾减灾的本土实践。

其次,人类学注重利用灾害应对的地方性知识。在不同的社区生活中,人们在面对各种灾害风险和灾害影响时,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当地行之有效的灾害预防知识与智慧,这是适合于当地防灾减灾的地方性知识。比如,有学者对彝族比尔文献中的灾害防治地方性知识做了分析,认为将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14]进一步地,张原等敏锐地观察到地方性知识体系必须保持开放性,以维系不断变迁的地方生活世界有序性,否则将“导致地方社会文化结构的脆弱性,诱发各种灾难情景”。[15]

最后,人类学者强调在整体的生活世界中直面灾难。防灾减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采取碎片化的、项目式的工作方式,而是应在社区的整体生活世界中,从自然、结构、文化以及历史的维度中直面灾难,认识灾难在生活世界中的本来面貌,[16]从而采取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防灾减灾方案。

从上述对灾难原因与防治的分析和思考中,我们可以看到灾难人类学关于风险有如下基本理解:其一,风险并不仅仅是一种概率性的偶然事件,它与社会生活环境直接相关;其二,灾难的风险产生于自然―社会系统之中;其三,灾难风险分析需要人类学提供一个整体研究框架。

四、人类学与风险认知

(一)人类学的认知框架

在西方人类学传统中,认识人文世界存在着三种基本传统:第一种是受卡尔・马克思影响的强调生产、经济的物质主义观,第二种是涂尔干脉络下的社会结构观,第三种是马克斯・韦伯脉络中的强调文化与意义理解。这三种传统分别注重的是物质环境、社会事实与文化意义,各有侧重又相互影响,传承不绝。我们认为人类学的三种基本传统或者说自然(nature)、结构(structure)和文化(culture)的三种视角,不可偏废,它们共同构成人类学认识人文世界整体框架,这一框架对我们综合认识风险也是极具意义的。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看到人类学的三种传统都存在着一个更深刻的“人与自然”的二分结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人文图景,其风险观念也会明显不同。正如前文所述,在自然主义观念看来,人与自然合一,人完全存在于自然之中,人们对自然的神秘力量保持一种敬畏之心,面对自然风险采取的是本能的或神秘的反应。在结构主义观看来,人与自然是二分的,而且随着人类技术的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面对自然风险的态度不是敬畏而是采取工程技术防治。在文化相对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互构的,而风险是在人类与自然互构的环境中发生和产生影响的。可见人类学的认知框架对我们综合理解风险大有裨益。

(二)人类学整体观与风险认知

综合上面风险社会理论中自然主义、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的风险观,以及灾难人类学对风险的综合性理解,结合人类学“自然―结构―文化”的整体认知框架,人类学对风险的整体认知图景呼之欲出。

一方面,我们认为自然物质、环境生态和身体生命等具自然属性的事物是风险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风险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没有人与自然,风险无从发生,也无从被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政治关系、科学技术、经济水平以及历史基础等具结构属性的社会事实是风险得以发展变化的基本载体,在不同的人为结构之中,风险以不同的方式发生变化和影响。再一方面,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分类范畴、传统经验等具有文化属性的意义建构是认识风险的知识来源,也是风险应对决策的基本准则,不同的意义建构将导致人们不同的风险认识和风险应对方式。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类学风险的整体认知图景。

我们认为应带着人类学整体观的认识视角,从上述自然、结构和文化三方面综合认识和理解风险,在理论上加强不同向度的风险认知的对话与理解,在实践上进行纵向历史和横向空间上的比较分析,使人类学关于风险认知的整体图景能够成为社会科学中风险认知的基本参考,也能指导不同地区的人们有效应对和防范风险。

(三)民族志调查与风险认知

持续系统的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最重要的分析工具,民族志是其田野调查的科学成果。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往往集中于一个社区,对该社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比较,并能与宏大叙事理论发生关联,展现人类社会的不同面向、贡献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人类学的风险认知图景能综合各个学科关于风险的理解,将之统一于自然―结构―文化的认知框架之中,使我们对风险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风险。人类学也提供了田野调查这样一套独特的方法观察风险实践。

流动性和风险应成为当下人类学的重要课题,[17]人类学者已经认识到灾难是其天然实验室和危机显示器,[4]很多人类学者已经做出或正在做关于灾难的民族志调查,如李永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18]一般都是注重灾难发生时和灾后重建的社区调查,但已开始注意到关于风险形成和风险观念的田野调查。我们期待经典灾难民族志的出现。

五、结语

风险是面向未来的损失的可能性,灾难是已然发生的事件。我们看到,风险既是一种自然因素,更是一种社会事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风险理解上,人类学为我们提供了自然―结构―文化的三维认知框架,使我们对风险有一个更为确切的整体把握。当风险和脆弱性进入灾难人类学乃至整个人类学的视野,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将超越传统风险观,进而为风险认知提供更为基础、更为综合的知识观念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广利,许丽娜.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冯必扬.社会风险:视角、内涵与成因[J].天津社会科学,2004(2).

[3]李明泉,赵娉萍.灾难学研究框架构想[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4](美)安东尼・奥利弗-斯密斯著,彭文斌译.人类学对危险与灾难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

[5]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2007(2).

[6]彼得・泰勒-顾柏,张秀兰.社会风险治理经典译丛[m].中国劳动出版社,2010.

[7]庄友刚.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5(9).

[8]刘岩.风险社会三论及其应用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09(3).

[9]张宁.风险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启示―文化视角下的风险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10]安东尼・奥立佛-史密斯.灾难的理论研究:自然、权力和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11]马步云.风险社会的文化透视[J].兰州学刊,2006(5).

[12]夏少琼.国外灾难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13]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苏珊娜・m・霍夫曼著,彭文斌编译.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J].民族学刊,2011(4).

[14]叶宏,郭虹.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地区的减防灾―以彝族尔比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2).

[15]张原,马浪.知识图景中的灾难考察―人类学灾难研究的关键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8).

[16]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7).

[17]范可.流动性和风险:当下人类学的课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18]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3

关键词:灾害地质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02-02

一、引言

灾害地质学是工程地质专业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课,同时该课程也是资源勘探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选修课程。该课程系统地讲述灾害地质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介绍了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分布、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地质灾害减灾对策等[1]。那么如何讲授这门课,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由培养文化型、学科型专门人才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转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别从学习兴趣、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实践及考核等方面着手,加以简要阐述。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引发其好奇心,然后激发其挑战欲。可分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即学科溯源、前景展望和方法掌握[2]。学科溯源主要说明这个学科是干什么的,前景展望是带学生去发现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地质灾害现象,二者使学生在宏观上有了正确方向的导航和一探究竟的欲望。而如何才能在这条知识的长河中随意畅游,让学生学会如何“走出去发现问题”和“走进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方法掌握,这里的方法就是指老师教学的内容、模式和手段等,而掌握则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三、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正规出版的灾害地质学教材多为统编教材,内容丰富但不深刻,着重普及性介绍,缺少专业系统的地质灾害勘探研究内容,尤其对于我们以地质学为基础的学院更有必要编写出版一本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满足培养学生动手、研究、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教材。笔者目前正在从事编著工作。但这还不够,灾害地质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尚处于不断地研究和完善之中,地质灾害预警精度很低,减轻地质灾害损失的治理工程和防御措施还有待完善,许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还很不够,知识更新速度快。教材只是教学的辅助,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基本素质,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将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内容与具体工程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增加了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如在讲到地震这一章时,可把汶川地震作为引子贯穿于整个章节;从地震的定义、成因类型、特点到震级强度与破坏性,以及预防和减震,汶川地震都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此外,向学生推荐土木工程网、岩土论坛等热门论坛,鼓励学生在论坛中交流、学习和下载相关资料,使其成为学生走出校园后的强大交流平台,终身受益。

四、互动对话的教学模式

创建积极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讲课、演示、讨论、作业、辅导、考核等),更加深入、广泛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资源优势,拓宽交流渠道,使之做到教师常在学生身边,学生常在教师心中,交流无处不在。同时引入协同学理论,注重教学过程的交流与对话,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改变现行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重点讲思路、讲方法、引问题、重讨论,不再单一地只讲知识,而向重知识、重思想、重方法三者并重的模式转变。使讲授不再是单纯的灌输,更多注重启发与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得原本枯燥的论述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对比讲解“滑坡”与“崩塌”这两个概念时,由学生分组讨论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小组选派代表发言,组员相互补充,并可以把曾经观察到的此类地质现象形象地表达出来。同学们畅所欲言,两个枯燥的概念顿时像赋予了生命“滑移”、“滚动”起来,经过教师最后的总结,这两个重要的地质概念就清晰地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印象极其深刻,教学效果很好。

五、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

灾害地质学理论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讲授法,课程中有很多概念与地质现象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向学生解释概念、描绘情景,但其中一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讲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时如果把野外采集的大量地质图片和视频,制件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课件,利用其形象直观的静态及动态演示功能,具体地显现出灾害及其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灾害特点及变化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再加上适时适度的讲解,就可以做到把知识化难为易,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六、走近灾害的实践环节

灾害地质学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地质名词和地质现象仅通过书本上的概念与理论,不配合一定的实践,学生不能掌握彻底。加强实践教学不但是课程本身的需要,也是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改革课外辅导方法,将学生明确划分给任课教师及助教,由他们负责所分学生的课外辅导工作,课外活动的方法有指定阅读参考资料、参加实际科研和生产项目,使学生真正地走入到“地质灾害”的环境中。与此同时,在假期由“老师联系学生自愿”去周边的各地质灾害科研及生产单位进行调研学习,通过实际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治理的实习加深学生对灾害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地质灾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产学研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检验的结合。

七、全面客观的考试考核

将考试的目标调整到对知识和能力尤其是能力的双重考察上来。改变现在本科教学70%+30%的成绩处理方法,力求考试(核)的形式多样化,适当地增多考试(核)的次数,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综合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卷面题型,在把握住对最基本知识的考查的基础上,减少单纯知识题型的比重,扩大能力题型的比重,尤其是加大与实际相结合的创新能力的考查,树立“一点突破的创新成果要比全面掌握的知识更有价值”的新观念。灾害地质学的实践性很强,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那些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环节中表现积极、提出创新性思维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以此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潜能。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出勤状况和课堂表现的评定。建立在多样化考试形式、综合考试评价之上的全面客观考核方式,更注重个人能力的考察,体现过程与创新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掌握。

八、结语

教学方法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教学手段日益更新,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没有一种教学方法对所有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都完全适合。重要的是要依据多方面条件,使各种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潘懋,李铁锋.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4

关键词:泥沙灾害类型成因机制

80年代响应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提出的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1990~2000年)的号召,在中国减灾委员会的领导下,有关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减灾防灾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他们所研究的灾害类型涉及七大类,24种。奇怪的是在这七大类24种灾害中并没有包括泥沙灾害,是何原因导致泥沙灾害的“疏漏”。笔者揣测并非真正的疏漏,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某些泥沙灾害已反映在其他自然灾害类型中,主要反映在地质灾害和洪水灾害中;二是由于泥沙本身的二重性,即既能成为致灾因子,也能成为丰富的资源。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故未能把部分泥沙引发的灾害特别地强调出来。客观上迄今为止,甚至什么是泥沙,什么是泥沙灾害并没有明确的,共识的概念,这也是未能成为独立的一类灾害的原因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异,温室效应等影响,由泥沙为致灾因子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灾害环境越来越为人们重视。正确地认识泥沙与泥沙灾害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对维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泥沙与泥沙灾害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请同仁不吝赐教**。

1泥沙的二重性

要研究泥沙灾害,首先要认识泥沙。什么是泥沙,在很长的时段内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河流泥沙专家钱宁先生在“泥沙运动力学”一书中是这样定义泥沙的“凡是在流体中运动或受水流、风力、波浪、冰川及重力作用移动后沉积下来的固体颗粒碎屑”。定义不仅阐明什么是泥沙,而且还高度地概括泥沙的成因类型和动力机制。同时从定义中还可以看出泥沙粒级大小相差十分悬殊,其粒径可相差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其体积可相差亿倍。可见泥沙是不同等级颗粒碎屑物的总称。泥沙作为一种物质,同其他任何物质一样都有其二重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有害的一面为泥沙灾害,有利的一面称之为泥沙资源。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5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反思有效性

一、同课异构活动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教学经验的多少,教学个性的迥异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使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此,“同课异构”就了一种日渐流行的校本教学研究形式。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虽然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很常见,很多教师参与了这一活动,但是较多的同课异构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起独特的功能。

问题1:一些学校举办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只注意评比结果而忽视这次活动能否给老师带来教学水平的提升。当优质课上课结束后,一般都是任教老师先讲自己上课的整个过程和自己的体会等,然后是领导总结发言,最后就是活动结束。

问题2:一些学校要求同课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其实也是一种同课异构,但听课老师们往往是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听过就算任务完成。即使上完课后有评课这个环节,但听课老师一般都以客话套话为主,很少有实际意义的评价。

那么这些同课异构活动为什么对老师们的教学几乎没有帮助呢?关键是这些老师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活动环节——教学反思。

二、同课异构中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善于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为什么有的教了20年的老教师却比不上只教3年的年轻教师,就因为老教师只有经验的增长而不加以反思,他的教学水平就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其次,凡善于反思,可以加快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最后,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起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可不断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三、同课异构中的教学反思策略

那么如何对同课异构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2011年12月初,本区进行了优质课评比活动,上课的内容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下面以其中a老师和B老师所上的课为例,从三方面谈谈同课异构的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同中存异

一般认为,教学反思主要是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会有什么问题。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大家才看到,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这里有理解深浅程度的不同、有认识角度的不同。在课文的理解上首先要“求同”,即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然后才是“求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害和中国的洪涝灾害,知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是学习的基础,核心知识是第三部分——中国的洪涝灾害。以下是a老师和B老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分类的讲解过程:

案例1,a老师(部分导学案):

【先学尝试——自主学习识灾害】

自学教材p107“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摇?摇)

a.今年2月11日,萧山一纺织厂厂房发生火灾。

B.发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C.今年10月以来,东南亚洪涝肆虐,泰国首都曼谷全城告急。

D.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南五省市遭遇严重旱灾,1807万人饮水困难。

2.自然灾害大致可划分为?摇?摇?摇?摇灾害、?摇?摇?摇灾害、?摇?摇?摇?摇灾害、?摇?摇?摇?摇灾害。

案例2,B老师(教学片段)

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好,大家看过2012这部片子没?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电影当中呈现了哪些灾难呢?

学生集体:火山喷发、海啸、地震,等等。

教师:这些事件我们在地理上把它总称为自然灾害。今天我们来学习必修一最后一节内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那么同学们,什么是自然灾害呢?(ppt呈现“什么是自然灾害”)

学生:(沉默)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107页自然灾害的概念。(ppt呈现自然灾害定义,其中“地球表层”和“生命财产”用红色字体)

教师:请问发生在大西洋中部的地震是不是属于自然灾害。

学生集体:不算。

教师提问:为什么?

学生集体:因为没有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

教师: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可以大致把自然灾害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请大家把发生在2011年的自然灾害事件分类。(ppt呈现自然灾害分类)

从上面两位教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和分类的讲解过程可以看出,案例1中的a老师把这一知识点简单化处理了;而案例2中的B老师则是按传统的讲解方式把这些内容讲解了一遍。这体现了两位老师对这一教学内容不同的理解。从中可以注意到两点:

首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学情。很明显,两位老师对学情的把握是不一样的,a老师已经在本校任教多年,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自学能力都比较了解。B老师是外校来的老师,对学生本身的水平和能力只了解个大概,这样就出现在对知识讲解上的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不到位。因此,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备”的就是学生,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次,树立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满堂灌”、“填鸭式”、“满堂问”的教学方式。a老师在处理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等基础问题时,把学习的自完全交给了学生,对其中的关键词则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再点出来,真正实现了“选学后教”的教学理念。B老师对这些概念、分类的处理则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方式,虽然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学生累,老师也累。都说现在的老师教学压力太大,“台上讲的激动,台下一动不动”。如何才能解放老师,让学生动起来呢?那就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线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是在被动地学习(看看小学生和初中生作业要做到多晚就知道了)。如果不能一下子把全部的课堂放手给学生,则可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循序渐进,最终把全部课堂还给学生。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各显神通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往往对教师的触动较大,也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方法是水,内容是山,应以内容为主导,选择方法。那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呢?

a老师采用了小组讨论教学法。所谓小组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从讨论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来看,它应当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选择。

从a老师的课堂小组讨论可以看出,对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法应该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讨论应该“先自主,后合作”。

小组讨论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要做到讨论的有效性是有一定难度的。如很多老师给出讨论问题后就要求前后四位同学开始讨论问题,五分钟后派代表发言。而事实上,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有很好的讨论结果,同学没有单独思考问题就进入了讨论环节,不能形成了自我的观点,而且在这五分钟的讨论时间里大部分的时间不在讨论问题,而是在讨论谁来代表发言。很明显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老师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

看以下教学片段(把全部同学分好小组后):

教师:请大家先看一下自己所在小组的材料,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导学案上。

学生:(开始低头思考,写答案)

教师:(4分钟后)好,现在每个小组内部交流。

学生:(开始热烈讨论)

教师:(在各个小组间来回走动观察,倾听)

a老师在分组分好后,先让学生写出自己理解的答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碰撞各自的观点,吸收别的同学的观点为自己所用。这样安排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强调了学生间的合作性,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2.积极营造讨论情境,设计有探究性问题。

根据材料1,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的说明,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结合教材及图例,Ⅲ处虚线范围为我国的?摇?摇?摇?摇地区,Ⅰ为?摇?摇?摇?摇和?摇?摇?摇?摇地区。(为读图填空题,中国地理区位的判断。)

第二,根据图示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正常年份雨带推移到Ⅱ位置大概是?摇?摇?摇?摇月份。结合教材,该地为我国的?摇?摇?摇?摇地区,因雨带的停留,出现?摇?摇?摇?摇天气。(为推断题,要根据已有的材料和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才能解答。)

第三,该流域内降水出现明显异常,雨量偏?摇?摇?摇?摇。进一步思考:这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为问答题,从数据中分析该时间段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考虑到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符合学生对事物的一般理解规律,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得出答案。情境可以是新颖的,问题可以是渐进的,答案则是丰富多彩的。讨论话题的设计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有较深厚的功底。一个好问题,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与同学交流,而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和灵感被调动起来,新的感悟和思考也就呼之欲出,讨论呈现丰富态势。

所以说,高明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勾引”得灵魂出窍,思绪泉涌。因此,教师要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设置讨论点。

3.老师不当头不当尾,重在引导和评价。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等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有突破,而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老师在整个小组讨论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各个小组间走动,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关注学生。在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时,a教师尽可能少“言说”(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理解,作出评价、分析、批判)。而当出现游离主题的“话外之音”的时候,a教师就应该及时识破并予以纠正。

如在讨论材料3围湖造田,破坏植被这两种做法使湖泊、植被的哪些功能减弱了?有学生提出植被破坏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时,a老师就讲了一句“全球变暖是植被破坏的一个后果,但围湖造田也有这个后果吗?注意题目中‘这两种’三个字。”同学们立即再次审题,发现这样的回答确实离题了。

4.注重首尾照应,归纳提升。

讨论之后,学生发表了观点和看法,但有时,这种观点和看法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是浅层次的。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分散的、稚嫩的回答给予归纳,一方面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的系统总结,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念。这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能力和机智的应变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做到钻研教材而不盲从教参、书本,能娴熟地纠正错误、补充疏漏、阐明疑难,整堂课的主干知识才能明朗清晰地呈现出来。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最后得出:从以上四则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导致淮河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有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四大方面。而老师适时地在黑板上写了“来水异常多,排水异常慢”的提示,从水的“来”和“排”两个角度归纳了淮河洪涝严重的原因。在学生原有的自我小结基础上得到更有效的归纳提升。可谓“一语点睛”,学生心里“一下敞亮”,课堂教学也进入了更高的境界与层次。

B老师采用的实验法(部分导学案):

『洪涝成因的探究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实验,完成相关结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结论:洪涝的成因归纳

B老师把实验模型放在了教室中间,同学们以模型为中心围成一圈。第一个实验由B老师自己操作,由学生观察,得出结论——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第二个实验开始都由学生操作,随着一个个实验的进行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就得出了影响洪涝形成的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等因素,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完全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的方法并不多见,而B老师运用她的智慧和对本节课的理解巧妙地设计了这个非常实用的实验模型加以操作,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中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很高,在课堂上,学生踊跃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自己的观点后重新寻找正确思路。有舌战、有参与、有任务,那才是真讨论。而在最后几个实验过程的片段是这样的:

(学生甲演示,其他学生观察,演示完后请回答)

教师:河流下游流量有何变化?河道内有何变化?

学生集体:甲河流流量小,乙河流流量大。河道内泥沙淤积。

教师:为什么甲河流流量小?

学生集体:甲处有海绵,海绵吸水。

教师:海绵相当于哪一类地理事物?

学生集体:植被。

教师:为什么?

学生集体: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

教师:假如我把河道两岸的植被都砍伐完,那么下游地区会如何?

学生集体:水土流失,进入下游河道,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

教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学生集体:砍伐植被易引发洪涝灾害

教师总结:洪涝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地形、气候、流域地貌、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我们可以把洪涝的形成因子归结为两大类: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ppt呈现)在活跃的课堂里,学生突破思维束缚,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提升了“幸福指数”。

a老师的小组讨论法和B老师的实验法都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必须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为乐,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用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活动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出现,通过对这些不同方法的探究,可以大大优化教师的思维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不断地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各领

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同,每个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不相同。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合理教学,实现有效学习。a老师在这个课时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B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但思路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a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B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很全面,也有很强的操作性。

a老师的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设计了一个有效小组讨论的过程。小组讨论的最根本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地位,切实地当好学生讨论活动的“合作者”。

B老师采用的是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该教学模式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在教师不讲话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不低于15分钟。B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过程上,她计划用20分钟的时间。这个实验过程的设计非常符合展示洪涝形成的原因,用6种不同的操作体现不同的原因。而操作手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参与,使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而言,听一遍不如说一遍,说一遍不如写一遍,而写一遍不如参与做一遍,大大地强化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B老师设计的实验环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

(四)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回归目标

两位老师的教学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出色地完成了三维课程目标。而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都发挥出来,很好地掌握了所学内容。但是,因为是同课异构,有很强的对比性,所以就教学效果而言两位老师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例如a老师的课结构严谨,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实际,导学案安排合理,讲解过程中思路清晰,做到了该放手的地方就放手,该重点指出的地方就点到为止,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突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及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a老师的课在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有很强的推广意义,容易让其他地理教师学习和借鉴。而B老师的课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从实验的设计:教学效果来看都是一堂难见的以实验为教学载体的示范课。由于地理学科特点的局限性,地理课能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讲解非常可贵。本课中,学生完全融入了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了在“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当然,在这次活动中,也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在黑板上没有一位老师画上版图。版图始终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虽然现在有很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已经被老师们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无论什么时候,对地理教学来说版图都不能丢,都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画版图绝对是每个老师的必备能力,必须加以发扬。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思就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教师获得自我的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王利平.高中地理课堂有效讨论的误区及对策[J].新校园,2011(3).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6

关键词:物联网;灾害监测预防;电子标签;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internetofthingstechnologyinourcountryinmanyindustrieshavebeenwidelyapplicationandpromotion.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contentoftheconceptsandcharacteristicsoftheinternetofthingstechnology,theinternetofthingsinroaddisastermonitoringoftheapplicationoftheearlywarningisdiscussedinthispaper,throughtheelectronictag,sensors,etcrecordunsafelocationinformation,withGpRStechnology,makeeffectivemonitoringandquicklywarningonroadbedandslope,provideshelpforinquiryingthehistoryandreal-timeinformationonmonitoringstations,soastoimprovetheroadsafetymanagementlevelandreducetrafficsafetyhazard.

Keywords:theinternetofthings;disastermonitoringandprevention;RFiD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公路灾害预防管理系统发展较缓慢,始终未能建立一套高效、准确的灾害监测预防系统。一旦有灾害发生就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道路安全问题,让国家财产蒙受巨大的损失。只要研究出一套稳定的灾害监控预警系统对公路灾害进行及时的预报,就可以让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对灾害采取迅速、准确的应急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灾害对道路安全造成的破坏。

1物联网的概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让实体之间可以更好的相互沟通,传递信息。物联网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电子标签、传感器、GpR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信息浏览、查看、定位、查询、处理等综合功能。“物联网”概念现在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里,具体到工业生产领域,就是先把感应器标记到电力系统、路桥系统、建筑、供水系统、水利系统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和互联网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把实体对象进行高效整合,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可以对该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标记实体进行实时监控。物联网的出现,使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对许多行业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是深远影响。

2物联网技术在公路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由于公路的构造复杂,承灾能力低,综合诸多因素,造成了公路的灾害类型多、发生率高、点多面广、救灾和恢复重建难度大等后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公路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做好公路灾害预防工作,同时把公路地质灾害造成的国家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少,引入一种准确性高、反应迅速的技术应用于公路防灾减灾中,是很有必要的。

2.1我国公路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

分析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其中70%的灾害在公路灾害中存在。在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是公路灾害中常见的类型,诱发这几类灾害的主要因素是地震和强降雨过程。暴雨及洪水灾害发生的同时,经常会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地质体在地震等众多因素的作用下变形、运动、破坏,形成崩塌、滑坡、错落、倾倒、坍塌和岩体深层蠕变等地质灾害。在公路灾害中,边坡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尤其是崩塌和滑坡。

2.2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公路灾害监测预防中的发展与前景

公路灾害的监测预防,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弥补传统灾害预防技术的不足,还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带来极大的帮助。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公路灾害监测预防系统,能够通过实时的监控,控制灾害发生的次数。即便是不可避免的突发性灾害,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做到及时的预警,把有灾害引起的损失降低到最少。随着政府对物联网发展的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公路的防灾减灾中会发挥积极作用。

2.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特点及优势

随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增高,传统的监测预警方式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说:人力资源占用严重,设备维护成本高;监测设备和人员转移的工作难度大;数据可靠度不够高,实时性较差等。

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防灾减灾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技术、GpRS技术等将诸如危岩体之类的道路易受灾部位进行标记,并将标记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传输,让管理部门对监测预警系统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准确分析和及时处理。相对于传统的灾害监测预防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预警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远程监控实时性强,占用人力资源少;

(2)监测信息的采集、传输、接收准确性高,定位精度高;

(3)灾害预警反应灵敏,信息反馈迅速,便于灾害应急处理;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路灾害监控预警系统的开发

为排除公路灾害引起的道路安全隐患,使用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对公路边坡危岩体等容易发生灾害的对象进行标记,并通过专业设备和管理系统对标记对象的状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就能够对崩塌、滑坡等灾害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预报。

3.1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路灾害监控预警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路灾害监控预警系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一个具体表现,可以把该系统称为“智能公路灾害监控预警系统”。

3.1.1建立智能公路灾害监控预警系统的目的

(1)为道路管理部门提供真实数据,对公路灾害提出预警,以便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灾害安全隐患的治理;

(2)系统准确、可靠的预警功能可以为管理部门组织抢险,疏散灾害区域车辆、人群争取时间,减少事故伤亡和财产损失。

(3)系统采用远程操作以及自动化的流程,采集的数据及时有效,避免了传统监测方式的复杂操作。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7

高中地理教学的同类比较法即是将同类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进行比较,目前广泛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高中地理课堂的同类比较法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同时与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新地理知识和内容进行比较,向学生展示地理事物和内容间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新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教师在进行北美温带气候环境的相关教学时,可以将其与之前的亚洲温带气候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回顾要亚洲温带气候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加深学生在学习北美温带气候环境时对北美温带气候环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记忆.高中地理教学中,同类比较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和记忆地理知识,然后通过知识之间的比较,加深记忆,同时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中地理概念比较法教学

目前,高中地理教材的地理教学概念相对较少,学生在学习相关地理知识时,往往容易混淆地理概念.如笔者在讲解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关内容时,学生极易混淆“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二者的概念,笔者对实际教学中采用概念比较法后,学生很快理解了“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本质差别是不同类型的灾害.又如笔者在讲解天气和气候相关地理知识点时,学生都知道天气和气候存在着一定差异,然而让学生准确二者进行区别时,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笔者采用了概念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天气”和“气候”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天气是某一地区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气候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情况,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高中地理图表比较法教学

为了更好地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材均配备了许多相关地理知识的地图和图表.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采用图表比较法教学,通过对相关插图和图表的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和用图能力.如笔者在讲解潜水与承压水相关地理知识时,便采用了图像和图表的方式来转化抽象内容,通过图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潜水和承压水都是地下水,二者所处位置不同,潜水位于隔水层上面,而承压水着位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同时,通过相关图像对比,潜水和承压水的深度也各不相同.通过这种图像比较法,学生便能轻松掌握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又如地理教材在介绍农业的区位选择相关地理知识时,配备了三江种植区和青藏高原放牧区的相关图片,笔者在进行农业的区位选择相关地理知识讲解时,采用了图表比较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农业的区位选择相关地理知识.通过两张图片的比较可以看出,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农作物的耕种,且三江平原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良好,青藏高原则处于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只适合放牧业.通过这种图表比较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两种地貌的差异,也能更好地了解影响农作物生产的相关地理因素,这样便于学生对比记忆,一目了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推动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为下一堂课进行奠定了基础.

四、高中地理综合比较法教学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所涵盖的地理知识和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相关地理知识,通常采用综合比较法来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讲解.高中地理综合比较法教学大多情况下用于地理复习课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系统复习和掌握.如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三个大的自然区的相关地理知识,将它们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列出其异同点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三个大的自然区的相关地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就学生而言,地理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直接关系到地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它是评价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大小的重要依据.

五、结束语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8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众多的灾害当中,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可以说是占据第一的灾害,在地震灾害防治当中,要想把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最大可能的降到最低,在工程新建的时候就必须要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抗震设防,只有这样才能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害尽量的减轻。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高低和抗震设防的烈度、施工质量以及抗震设计这三个方面息息相关,三者的关系是抗震设防烈度是基础,抗震的设计是保障,工程抗震中最重要的是施工的质量,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站在建筑抗震设计的角度分析,组织结构概念设计要比组织结构计算更加重要,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最主要的是提高组织结构抗震能力.

.二、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设计师在总结曾经发生的多次大地震动灾害的经验中慢慢积累的经验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站在建筑抗震设计的奇偶度分析,要把组织结构概念设计比组织结构计算设计看的更重。仅仅是凭微观的数学力学计算还很难确保建筑物在遭遇大地震动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概念设计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最主要的是提高组织结构抗震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经历了静力设计、反应谱设计、动力设计和减震控制设计四个阶段,当前国内外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是根据对结构在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的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或变形要求进行设计,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成为抗震设计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抗震设计进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动力分析时代。

三、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中抗震设计

1、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建筑地基的选择与规划和建筑结构的正确选择,是保障建筑质量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实际的施工中,必定会存在一些工程的施工队伍的施工问题,给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施工中偷工减料,设计与实际施工不符合,没有按照抗震设计要求施工等等,这些也是容易造成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比如钢筋的质量不合格、箍筋的间距过大、配筋不足、楼房的柱子过细等等,这都是不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除此之外,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施工技术同样会给建筑的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影响,对于监督管理问题,是因为监督部门对工作疏忽而引发工人对施工质量的不重视,这些都是建筑施工中无法承受的,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加强监督管理避免。

2、建筑的结构选择

建筑抗震的设计技术看我国的农村的建筑,绝大多数农村的房屋设计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在结构选择上,几乎完全没有涉及抗震措施。绝大部分的农村房屋属于砖混结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很复杂的框架横梁结构,这些建筑物在遇到级别高的地震时会产生较大的晃动,很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对人民的人身财产构成很大的威胁。在地震波的作用下这种结构的房屋很容易失去稳定,在持续的传力过程中极容易导致建筑物坍塌。对于建筑平立面的利用对房屋稳定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建筑整体结构布局和布置也是房屋结构在抗震中的重要的部分。规则对称的建筑抗震能力比较强,在地震时最容易破坏;相反,如果说建筑物结构不规则的话,那么在地震时就更容易产生灾害。

3、建筑地基的规划与选择

在建筑施工中,首要面临的问题是建筑地基的规划和选择,不同的建筑对于地基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也是建筑稳固的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地质的原因,在施工前必须选择满足要求的地址开展施工作业,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的建筑因为没有细致的考察和分析地基的稳固性,直接进行施工,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没能达到有效的抗震能力而导致房屋坍塌。建筑地基场地的选择是造成建筑物震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地基的选择的不合理往往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的,在地震中的震害往往也是非常严重的。

四.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视概念设计,还体现在整体规划设计阶段。初步设计过程是不能借助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就需要组织结构工程师综合运用组织结构概念,选择最为可靠、经济的组织结构整体规划。所以,需要工程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设计理念,深入了解各类组织结构的性能,并能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它们。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设计整体规划阶段迅速、有效果的对组织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整体规划往往概念清晰定性准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这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说过:误用计算机造成组织结“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计算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组织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甚至影响到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应用概念设计的思想,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2.新抗震规范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吸收了延性设计的思想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例如:中震可修的设防目标等,规定相当模糊,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规范,应该把规范作为一种指南和参考,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对整体组织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一直以来,设计师认为组织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和手册,等建筑师完成建筑设计后,使用计算机就可以完成组织结构设计,但这不能充分地运用组织结构设计者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会与建筑设计整体规划产生分歧和矛盾,所以我们应考虑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如何运用概念设计,举个例子组织结构的抗风设计与抗震设计,抗震设计要求能消减外荷载,吸收或转换震动的能量;而抗风设计则要求组织结构在风的作用下,动力相对而言应该小点,刚度较大这一矛盾必然影响组织结构体系的抗风和抗震性能。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需要合理的概念设计与延性构造措施来加以保证。

3.建筑组织结构的抗震设计,存在着许多模糊而且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大地震动作用是一种随机性很强而且循环往复的荷载建筑物的大地震动破坏机理又十分复杂,要准确计算或预测建筑物所遭遇的大地震动特性和参数,还难以做到。风荷载的脉动性与涡流作用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建筑物受到的大地震动作用难以确定,所以适用、安全、经济的组织结构体系必须注重概念设计。

4.新抗震规范提出了在建筑物内设置大地震动反应观测系统的要求,并提出了组织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相近的抗震概念。所以在组织结构概念设计中还应该注意组织结构与场地的共振问题。

五、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抗震的措施要科学和合理的运用,对于抗震的技术要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并要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与此同时,在进行施工建设的时候,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建筑抗震标准,做好各种抗震技术的运用,这将对我国抗震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巍,何爱琴.卓越工程师背景下《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才智.2012(20)

[2]朱荣星.抗震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3(01)

[3]郑小飞.论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抗震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02)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9

[关键词]交易成本外在成本决策成本危机递增漩涡

一、导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非传统威胁逐渐增多。传染病的扩散、金融危机的传导、恐怖袭击的发生等非传统威胁,都能在短时期内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加之对自然的认识尚有不足,地震、飓风、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也经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在灾害发生后的非常时期,各国政府作为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决策制定者,在保障本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传统威胁与非传统威胁交织,灾害发生频仍的背景下,对政府非常时期危机应急过程中的政治决策成本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学界对于政治决策成本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将讨论的背景限定在常态时期的政治决策过程里,因而研究者能够有的放矢地对自己关切的概念或问题进行清晰地阐述,但该思路也因无法将非常态下的政治决策过程包含进来而失去了理论分析的完整性;第二种思路尽管能够兼顾讨论的完整性,使自身的讨论触及到常态和非常态两类不同情形,然而却因为没有清晰的概念分析做理论支撑而略显苍白,并且,由于按这一思路展开的研究通常着眼较高,往往在非常时期的政治决策成本问题上只是一带而过,并未做太多深入的探讨。

为此,笔者立意于非常时期应急决策的政治交易成本分析,希冀通过概念梳理,逻辑推演和案例分析,对非常时期危机应急决策中的成本结构和影响机理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交易成本概念及政治行为中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是由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的。这一概念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的概念。从本质上说,哪里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哪里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公共选择理论主张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过程。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交易成本的概念就可以在政治决策领域内得到拓展。任何的政治决策行为,如同任何的市场决策行为一样,必然要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因此可以说,交易成本不仅存在于市场活动之中,同时也存在于政治活动之中。

三、正常与非常时期危机应急决策中的政治交易成本

1.正常时期政治决策中的政治交易成本

具体而言,政治决策中的交易成本分为外在成本和决策成本两类。

外在成本指的是一项政治决策给外界造成的利益损失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成本。可以想象,在正常时期的一项政治决策中,随着参与决策的人数增加,各种观点的碰撞就会越充分,该项决策对各方利益的平衡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正常时期的外在成本函数是一个随参与决策人数增加而递减的函数(如图1-a所示)。

决策成本指的是为使集体决策得到通过而花费的成本。一般而言,在正常时期的一次政治决策中,常见的决策成本包括协商谈判的时间成本、投票的管理成本等等。不难想见,个人独裁的决策成本是最低的,而随着政治决策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加,决策成本不可避免地要随之增长。因此,正常时期的决策成本函数是一个随参与决策人数增加而递增的函数(如图1-b所示)。

综上,一项政治决策的总交易成本就是其耗费的外在成本与决策成本之和。反映在图中,就是外在成本同决策成本的纵向叠加(如图1-c所示)。

2.非常时期危机应急决策中的政治交易成本

危机时期的情况明显地有别于正常时期。在正常时期,决策过程中的充分民主是必要的。因为作为利益平衡机制的民主决策程序,只有让代表各种利益阶层的观点相互碰撞,才能最终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决策方案,也有助于控制决策的外在成本。而且,由于各国政治立法制度的约束,一项决策的参与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一致,否则提案即有可能被推延到下次表决。这客观上刺激了政治决策参与方,使之主动控制决策的时间成本,力争尽快使提案得到通过。所以,正常时期的政治决策,完全可能实现外在成本与决策成本间的兼顾。

然而,危机时期与正常时期不同。危机时期,往往是社会政治经济局势发生剧烈波动、人民生产生活遭受重大损失的时期。危机发生时,民众最大意愿就是早日结束危机、尽快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因此,政府在危机出现后的应急决策中也必须最大程度地兼顾时效,迅速出台相应政策,早日结束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此时,一方面,决策成本曲线的走向不变,依然随参与决策人数的增加而上升(如图2-b);但另一方面,决策的外在成本曲线,却一改正常时期递减函数的特点,明显地随着参与决策人数的增加而上升(如图2-a)。这是因为,危机时期参与决策的人数越多,需要平衡的利益也就越多,为此需付出的时间成本也就必然越多。而在分秒必争的危机救援过程中,时间的流逝直接意味着外在成本的上升。

不仅如此,这一政治决策耗费的时间成本越多,也就意味着当前危机加剧和蔓延为新的、更大的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此时,一个经过完备法制程序、充分民主并再三斟酌的救援方案或许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实施后的外在成本,然而“完备法制程序、充分民主和再三斟酌”所耗费的时间却足以使危机加剧,加剧后的危机往往又需要更大规模的救援方案。而如果下一个救援方案又继续“完备法制程序、充分民主和再三斟酌”的话,那么一个可怕的循环往复就会出现:危机不断加大,人们用于救援的“空头支票”也将越开越大,而真正意义上有效的救援方案将永远无法成型,从而陷入“危机递增漩涡”之中,这样一来,有效的救援就彻底地成为了一句空话。

四、实际案例

1.卡特里娜飓风

2005年8月末,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地区,共造成1330人死亡,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产生如此巨大的损失,除了飓风本身来势凶猛之外,相关法律程序过于复杂,掣肘决策时效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虽然美国《联邦反应计划》的存在给灾害的应对省去了临时立法的决策成本,然而应当看到,整个救援行动中,由于法律程序障碍过多、联邦与州及地方法律关系过于复杂,严重迟滞了应急力量的部署调动。各级政府和救援人员在原本需要灵活处置的环境下仍不得不严格遵照法条按部就班,在出现一些复杂局面的时候,往往出现跨部门协调程序复杂、决策迟滞等情形,这极大地耗费了决策成本,导致了死亡人数和灾民财产损失的增加,从而也直接地推高了整个应急决策的总成本。

例如,在灾害发生后,美国联邦紧急情况署请求陆军某装甲兵团开赴灾区进行救援时,后者却要苦苦等待国防部的批准。就在灾区需要大量救援人力的时候,周边各州的国民警卫队本来可以相互驰援,结果却受到1878年posseComitarus法的限制。该法条中规定:“各州国民警卫队可以在该州境内授州长指挥进行执法活动,但开赴其他州则等同于联邦武装力量,须经联邦政府批准方可。”这使得受灾地区周边各州的国民警卫队无法按时开赴灾区,加之飓风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在灾难发生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段内,救援力量的主力并没有能够开赴灾害的核心区开展施救行动。

在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期间,有大量与上述例子类似的尴尬情形出现,严重削弱了相关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救灾行动。随着灾区民众信心的逐步丧失,“危机递增漩涡效应”开始显现,抢劫、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开始频繁发生,引起了灾区严重的社会危机,使一场纯粹的天灾演变为了天灾加人祸,政府的救灾预算也不得不跟着追加。这一事件清楚地表明,在正常时期行之有效,甚至近乎完美的司法体系到了非常时期便可能成为掣肘,由于它事实上增加了应急方案形成的参与方,从而增加了其决策成本,最终,整个政治决策成本也随之被推高。所以,在危机时期的政治决策决不能沿用正常时期的程序,而应该更加兼顾效率,“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在危机时期应该成为压倒一切的优先原则。

2.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及周边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灾害,造成69181人死亡,17398人失踪。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来势凶猛且余震不断,加之川渝山区交通闭塞、通讯不便,给抢险救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给救援行动造成了诸多不便。

但是,由于我国的单一制政治体制带来的决策便利,给了我们的救灾行动以更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便于相关力量迅速地展开救援。从地震发生起到救援行动基本结束,我国均是在立法机关的授权下,以行政权利为主导展开灾后救援行动的。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短短几十分钟后,国务院总理即赶赴了抢险第一线。而随着应急决策的出炉,救援所需的各类资源也马上在第一时间向灾区集中。正是由于震后我国立法机关向行政机关的临时权利下放,危机应急方案的决策得以在最高行政部门内部完成,然后凭借垂直领导的行政体系层层下达。决策成本被最大限度地压缩,因决策拖沓、时滞所带来的外在成本也相应地得到了控制。因此,尽管由于交通条件限制,重型机械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运抵救灾一线,但得益于救援行动的迅速展开,在灾后的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抢险救援人员依然从废墟中营救出了64725人,而且在72小时过去之后,还陆续有人被营救出来。

五、结论

上述案例尽管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但至少在危机应急决策的成本控制方面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决策程序的拖沓必将导致决策中时间成本的过度耗费。这种耗费在危机时期将直接与外在成本的上升挂钩。因此,不管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在危机应对过程中,都应当注重“立法机关适度的权力下放和行政机关短暂的权力集中”所带来的正面效益。非常时期行政机构获得的短暂权力集中,不仅有助于其在危机来临时的快速反应,而且其严格的垂直领导机制也能使投入援救的各应急力量快速地、不受过多节制地展开救援,避免了群龙无首、盲目混乱的局面,减少了应急决策的成本,从而有利于危机的早日化解。

参考文献:

[1]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J].economica,1937,(4):386-405.

[2]罗纳德•科斯.社会成本问题[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60,(3):10-44.

[3]刘汉屏.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0-70.

自然灾害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巨灾保险;再保险;体系构建;策略

前言:巨灾的频频出现,如何做好做好保险工作与风险管理成为政府部门以及许多学者关注的重要内容。以2011年关于巨灾保险管理研讨会的开展为典型代表,其使巨灾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更为丰富,也充分验证保险再保险对应对巨灾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对其体系构建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巨灾保险再保险的相关概述

对巨灾风险的概念,根据以往学者总结将其界定在具有不可预测、偶发性且难以避免等特征的灾害问题,其中包括由人为事故或自然灾害产生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等风险。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以自然灾害为例,我国在1998年以前灾害频率发生较高,1999-2000年则灾害发生频率偏中等,自2000年至今属轻灾年。尽管灾害损失程度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但从社会发展统计相关报表中可看出灾害导致的损失问题仍不可忽视。然而现行关于巨灾保险在我国却呈现一定的缺失状态,所沿用的仍以综合保险方式为主,且缺少相应的风险转移途径,一旦出现巨灾情况,高额承包损失将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在此背景下便提出再保险的含义,主要指为降低个体风险而将部分风险采取分保的方式,这样巨灾风险可由其他市场主体共同承担。但应注意的是一旦再保险市场难以承受巨灾风险将会出现连锁反应,使风险冲击更多由保险市场承受。因此,巨灾保险再保险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可利用多种保险形式包括保险期货、保险期权或债券等形式实现保险风险转移的目标[1]。

二、巨灾保险再保险在国内市场中的表现分析

我国自再保险市场产生起,其主体便为相关保险工作包括太平洋、平安以及人民保险公司,而实质意义上的再保险公司为中国再保险公司。尽管近年来经营再保险业务的公司逐渐增多,但从再保险品种看仍较为单一,缺少创新型产品,且在再保险方式上也较为传统,难以满足巨灾风险灾保险相关需求。以其中再保险形式为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灾后损失的信息数据不准确、信息数据在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中不对称、合同条款不完善以及交易成本过高等方面,这些都成为制约风险转移的重要因素。另外,从现行再保险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看,大多再保险企业中至少80%以上保险资金多用于人身再保险或其他一般性保险方面,而巨灾承保的资金极少,不具备较强的巨灾承载能力。因此,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要求进行巨灾保险再保险体系的构建,以此使巨灾保险问题得以解决[2]。

三、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体系构建前需对我国现行自然灾害类型进行分析,其类型主要体现在气候与陆地表面的灾害风险、海洋风险以及地壳方面的风险问题。其中在气候风险以及陆地表面风险问题多集中在风雪天气、旱涝灾害以及病虫害等内容,海洋风险主要为台风或风暴潮等方面,而地壳风险如地震、泥石流等灾害。针对不同灾害种类要求体系构建中应进行归类,确保体系具有全面性、多元化以及高效性等特征[3]。具体构建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再保险形式的应用

体系构建并非意味完全淘汰传统再保险形式,对于发生概率较低的自然灾害且不会造成巨大损失的巨灾风险便可利用传统保险形式。如前文所述,其核心内容在于使灾害风险由再保险市场进行承担,尽管这种方式无法承担巨额赔付,但对损失较小的巨灾风险仍可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而且这种灾保险方式在长期发展中便形成较多如成本较低或规范性较强等优势,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可使再保险市场发挥主要力量。实践中政府部门既可引入国外关于再保险体系的构建经验,并提出倾斜性政策,这样当再保险市场难以承受巨灾风险时有政府部门作为后盾。另外,传统再保险形式应用下可将外资再保险公司引入其中,以此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风险转移策略的实施

针对发生概率较高且可估计灾害发生损失的情况,便可采用风险转移策略。根据我国现再保险市场现状,体系构建中风险转移策略的实现可采取债券方式,其对于保险再保险问题的解决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近年来巨灾证券应用起到的效果看,巨灾债券可使风险证券化,这样保险公司承受的巨灾风险可由整个资本市场承担。而且巨灾债券具备大多投资组合不具备的优势,能够将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散,许多投资者更乐于进行投资,原因在于可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但需注意的是现行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可使巨灾债券被吸纳的条件较少,难以真正起到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因此可从债券发行方面着手,保证其在国内与国外的销售比例合理,这样可由全球资本市场对巨灾风险进行分散。除此之外,关于巨灾债券的法律规范需不断完善,避免出现公众不信任债券的情况,确保风险转移目标得以实现。

(三)政策性再保险的应用

政策性再保险的应用主要针对发生概率较高且损失较为严重的灾害,体系构建中可考虑引入专业机构以保证再保险目标得以实现。具体实践中可考虑进行保障基金的构建,其中在资金来源方面可通过国家财政补贴、保险公司筹集以及其他筹集形式进行。另外在保险体系完善方面可借助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如nnpp、CCR等,这样即使在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无法承担灾害损失时,保障基金能够发挥分散的作用[4]。

结论:保险再保险体系的构建是应对巨灾风险的必然途径。实际构建中应正确认识巨灾保险再保险的内涵,立足于现行再保险市场对主要现状,结合不同类型自然灾害以及损失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包括传统再保险形式、风险转移策略以及保障基金等,这样才可使保险再保险体系在解决巨灾保险问题时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惠灵.我国巨灾保险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

[2]梁昊然.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法律构建[D].吉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