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6:51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更加复杂,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大,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元化特征,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难度日益增大;人民内部矛盾触点增多、燃点降低、关联性增强,不少利益冲突往往通过干群矛盾表现出来,群众工作压力空前。如果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传家宝,那么龙岗区围绕居民需求创新改革推出的“社区民生大盆菜”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基层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区居民“我的事情我做主”的宝贵实践,真正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创新基层协商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所提供的是一元领导和多元参与有机统一的民主形式。“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坚持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由社区居委会主导,社区内各类主体协商互动。这种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基层协商治理,从由过去“政府配菜”转变为由“百姓点菜”的实践说明,协商民主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落地生根,既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又要着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人民原则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机结合。

创新基层协商治理体系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社会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创新协商治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要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上动真情,从体民情、解民忧、顺民意、得民心上下功夫,创新为民服务载体,真正让群众话有处说、惑有人解、难有处帮。“社区民生大盆菜”广泛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通过解决社区居民“急、困、难”的问题,探索和实践“补短板、惠民生、建机制、强基层”的组织、服务群众新途径,提升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2

关键词:乡镇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334-0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通过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基层的社会稳定是社会的基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乡镇是我国政府的最底层的政府机构,是与农村连接最紧密的政府组织。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此,想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能真正造福于民,必须夯实社会基础,提升乡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

一、锦州乡镇社会治理现状总揽

1.乡镇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明显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引领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从乡镇政府的角度来看,在基层党员的建设上,各乡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都开展了不同内容的具体工作,在带领百姓致富,帮扶贫困百姓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一些乡镇,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扬已经形成一种传统,通过党员活动日,党员便民服务队等多种形式常年坚持,用实际行动体现党员风范,践行党员先锋作用。

2.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内动力不足

社会治理的主体正在经历从政府组织独自引领到以政府组织为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过程。在乡镇社会治理的这一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乡贤”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组织在村民治理的角度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各种行业协会和慈善组织也都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现存的问题就是,乡贤年纪通常都比较大,虽有热情和一定的影响力,但鉴于都是义务服务,出于身体考虑也会有倦怠情况出现。主要表现为乡村社会组织发育不足,乡村精英、农民群众的自治能力比较孱弱,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动力不足,这也是当前乡村社会治理出现诸多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行业协会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力也不一而论,有些能够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有些则是名存实亡。在行业出现问题需要多方协调的时候,仍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慈善机构的动力来源也不一而论,有些是“二政府”的慈善机构,有些则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不成体系,维持和发展也成问题。

3.各乡镇社会治理重点不一

每个乡镇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遗留问题也不同,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讲,重点也不一样。在经济发展较慢的乡镇和在经济水平较高的乡镇,前者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后者是的主要任务时保持现有的经济水平,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压力反而较小,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治理参与动力不足;最为困扰的则是经济发展水平在中间部分,如城乡结合部这样的乡镇,一方面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另一方面利益需求表达比较多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治理工作比较困难,面对的主要问题比较多,包括拓展沟通渠道,凝聚更多社会治理力量,治理方法更加灵活等。

4.上级与基层权力收放问题博弈

在乡镇社会治理过程中,基层往往被布置过多的任务,在相关权力配置上却不对应。如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对党员活动室的建设,各村镇都积极努力实现相应的场所提供,但一些乡镇新建的活动室需要较多的经费,村本身的财政难以支持,乡镇也只能够量力而行。这就无形中给基层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探求乡镇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途径

1.有的放矢,政府功能转型升级

政府要实现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从政治统治到社会管理的转变,从而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提供施展空间。长期以来的基层工作实践表明,对于基层的社会治理,如果总是政府唱主角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基层工作人员不堪重负,人民群众也不满意。对于乡镇基层政府来讲,要增强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从观念上把社会组织看成是合作者,而不是被管理者,真正用平等、协作的态度去面对社会组织,将微观性、事务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事务交给社会组织去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避免了老百姓大事小事都找政府,政府部门大事小情一把抓的情况出现。同时,要加大乡镇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下放更多的财权给乡镇政府,只有这样,各乡镇才能真正的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将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2.多元共治,调动各种社会力量

积极构建多样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机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所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力促发展。在乡镇一级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因此,要实现乡村良好的治理必须加快构建真正的“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这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乡镇农村社会组织,不但要重视共青团、妇联等准政治类的组织以及经济合作社等经济类的正规组织建设,还要关注人民调解、公共卫生、治安保卫等群众组织的建设,更要给予宗族组织、宗教组织、文化组织等“天然”组织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还原农村社区组织的多样性。

3.因地制宜,补偿自身短板问题

乡镇社会治理过程中,由于各乡镇所面临和遗留的问题不同,工作侧重点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经济发展较慢的乡镇和村,主要的任务还是凝心聚力发展经济。乡镇政府应给予各种帮助,发挥党组织的先进作用,带领百姓富起来。对于经济水平较高的乡镇和村,应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形成各阶层利益表达渠道,畅通言路,重点在于培养社会组织,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对于有历史遗留问题的乡镇,上访的群众较多且不合理访或是乡镇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乡镇,重点在于获得上级支持,化解基本矛盾,妥善安置,而不是强压硬按,求得暂时平安,为此每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同时善用利用心理服务机构,缓解上访者情绪,至少以不激化矛盾为主要目的。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3

一、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新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观念的碰撞和更新进一步突出,职工群众对物质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全新、复杂的背景形势下,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发生着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日渐突出。

一方面,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体制讲究生产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流动性,促使了职工的流动性相应加大,随之出现“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趋向,人们在社区活动中的空间增大、时间增多。同时就业岗位和方式的多样化使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意识开始淡化,因而与此相对应的社区作为每个人必定的生活区域,作用也日渐突出。原来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般依托单位进行,现在社区承担了更重要的作用,更主要的职能,并将以新的方式展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旧体制的转换引发的矛盾,西方价值观和不良文化的渗透对人们思想的侵蚀等都决定了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也决定了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使用强制或简单的方式,而要用行之有效、有说服力的工作方式,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把一切群众的矛盾、困难解决在最基层。

2、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需求日显层次化。

在新型分配方式的驱使下,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逐渐拉开,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需求在原本就复杂的基础上,更呈现出层次化的特点。以我们玉山物业公司所辖小区的居民来看,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包括:困难群体(包括残疾、特困户等);无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普通工薪和高薪阶层;在职和离退休的党员干部等。由于经济、文化层次分明,差距明显,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不尽相同。从需求层次来看,呈“生存、享受、发展”的阶梯形构成,这种需求上的反差给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弱势群体在为生存而拼搏,比较富裕的群体在享受的同时为发展而努力。这就决定了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得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宜,更具针对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化。

3、对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首先是管理局、社区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物业公司和各小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力度,配齐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针对社区工作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发挥了社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我们玉山物业公司的二个小区党支部都建立了党员学习日制度,他们通过党员学习日,组织全体党员,逐章逐节地学完了《邓小平理论》、《论‘三个代表’》等专题读本,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二是重视了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改善干部队伍结构,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家委会干部逐步扩散到小区党员、楼栋长,为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2002年我们按上级要求对所辖的两个小区家委会进行了换届改选,并专门设立了由小区居民担任的副主任职务,使群众真正参与到了小区管理工作中来,雅苑小区家委会从组建之初就组织专人摸清了辖区内在职党员底数,并按要求划分了党支部,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逐步完善,在小区、家委会、楼栋长的建设、选拔中,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层层落实,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覆盖于社区的方方面面。

4、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日渐丰富。

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丰富,并且将进一步得到充实。一是中央精神、路线的宣传教育。我们在党员中注重开展对同志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宣传,注重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学习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政治敏锐性,加强了大局观念,坚定了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信念。二是时事教育,及时针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加强形势观念和时事观念。三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的教育,增强干部群众反对愚昧、抵御歪理邪说的能力。四是理想信念的教育,开展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的“四信”教育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三爱”教育。五是讲文明、树新风的教育,弘扬正气,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努力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为创建良好的治安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提供保证。

5、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日渐多样化。

目前,思想政治工作正以多样化的形式深入社区,并与文明小区的创建工作相融合,2002年,我们玉山物业公司明确提出了“四进”社区的内容,制定了实施计划并积极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2年我们玉山物业公司共组织大型文化活动数十次,并在小区内建立完善了文化广场、背景音乐、老年活动室,门球场,篮球场,普法、科普宣传栏,健身园等多处基础设施,这些都已成为贴近百姓生活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二、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复杂的新情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新形势下的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高,而教育主体薄弱。

对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人力与物力的缺乏使得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对象和需求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层化与队伍建设薄弱形成反差,目前,小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家委会干部和退休党员为主,面对众多的教育对象,势单力薄,人员的缺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二是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内容与物质条件的不足形成反差,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撑,而小区资金来源途径少,资金缺乏,很难由物业公司独立的组织各类活动。

2、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复杂,而教育针对性弱。

根据现状的分析,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有很多类,但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笼统的宣传教育容易留于表面、留于形式,无针对性所引发的是实效性差。打工人群、无业人群、困难人群、党员干部都需要对其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分别要侧重加强法制观念、转变思想再就业观念、自强自立精神、奉献精神等的思想教育。

3、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丰富,而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参与面窄。

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逐步丰富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群众和党员干部既是社区内受教育的对象,又应该承担自我教育的教育主体作用,这才能符合形势发展的需求。而目前发动起来的只是少数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且以退休党员为主,面窄人少,造成无论什么活动都只有“老面孔”参加,特别是在职党员职工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主动性差,发牢骚的多,关心公益活动的少,不愿参加志愿者活动。

三、探索加强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消除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点”;群众利益格局的变化要求我们研究政治思想工作的新内容;人们社会活动方式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政治思想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对社区工作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1、以职工群众的思想和需求为切入点。

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需求作为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小区管理人员,特别是家委会干部要通过串百家门,及时了解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掌握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应。随着形势的变化、新情况的出现,掌握动态,及时应变,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人心,不入俗套,常做常新。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了解社情民意,更多地邀请居民和党员干部加入家委会的议事层,出谋划策,共商小区的管理和发展;登门拜访,走街串巷,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做到“知底、知情、知心”。

2、以为民办事,排忧解难为着力点。

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求虚实结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家委会和物业站干部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对于困难人群,应通过发动志愿者结对帮困,给予及时、有效地帮助,做到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

3、以建设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重点。版权所有

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所肩负的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因而必须加强社区的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力保证。一方面,要提高物业管理人员和小区家委会干部的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通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扩大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覆盖面,发挥小区自治的作用,实现小区内居民的自我教育,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积极投入到小区活动和小区建设中来,积极抵制不良思潮、不良风气和不良行为。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4

街党工委负责细化各项任务,下沉一级抓班子、抓责任、抓典型、抓保障,党工委书记履行“一线总指挥”责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在地区重点整治工作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以及《xx区关于xx地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对xx地区组织开展重点整治工作。为突出党建引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把xx地区打造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示范地区。结合我街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社区党组织。强化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突出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议事协商机制,激发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努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前列。

二、组织领导

成立xx街开展xx地区综合整治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街党工委副书记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任办公室成员。

三、工作目标

——党员政治素养明显提升。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规范。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明晰基层党建工作标准,使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加有效,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得到全面落实。

——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坚强有力。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得到明显增强,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党务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加强,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党的作风建设更加扎实。进一步转变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入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律、守底线,主动接受监督和纪律约束,切实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

——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领群众谋发展,全体党员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协调融洽与群众的关系,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好群众的知心人,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四、整治范围

第一阶段:东至xx路,西至xx路,南至xx路,北至xx路,涉及xx社区。

第二阶段:北面延伸到xx路,增加xx社区、xx社区。

五、工作措施

(一)推进社区“大党委”建设。以xx社区为试点开展社区大党委,选派x名街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吸纳xx派出所、xx监管所、文化公园、xx邮政局、农业银行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社区“大党委”,形成大事共商、资源同享、优势互补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

逐步在全街推行社区“大党委”建设,健全街道工委和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工作机制,全面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中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领导体系,实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推进区域协同共治。

突出资源共享,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结合来穗人员党支部、xx重点整治指挥部整体打造,根据省、市、区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部署以及组织部门有关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两新”组织党建集中攻坚行动,积极落实“两个覆盖”质量提升任务部署,全面推动党的组织覆盖率稳中有升、单独组建率明显提升。进一步扩大城市新兴领域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动辖区内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有效覆盖、有效管理。

(二)优化社区为民服务。打造党味突出功能突出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行社区专职人员弹性上班制度,实行预约办事制度,切实方便社区居民群众,提升社区居委会服务效能。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等做法,为群众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深化街道党员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发挥好驻点团队和辅助团队的作用。每名社区党员骨干联系服务辖内x户困难党员群众。每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联系辖内xx户困难党员、特殊群众、党员骨干、热心居民、非户籍常住居民、流动党员以及辖内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机团单位负责人等。开展机关、社区党组织“双结对”活动。

社区至少组建1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困难党员必访机制。实施“双认领”工作机制,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采取集体报到和个人报到的方式,到社区认领服务岗位、“微心愿”等。在需求评估、服务推介、服务实施、资源链接、成效反馈、宣传推广等环节应用信息化手段,扩大社区为民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工作服务效率。

(三)强化党员教育管理。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贯彻执行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以“组织力提升”为主题,着力解决基层党建突出问题。以街道党校为主阵地,结合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服务党员等功能需要,着力在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站位、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作用,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活动,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进课堂、进头脑。

社区党委根据党建工作计划,负责定时间、定人员、定场地、定内容,制定社区党委“三会一课”计划,街道党工委做好督查工作。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制度,组织党员交党费、读党章、学党规、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推行“七个一”系列主题党日制度,通过在会议场地悬挂党旗,党员佩戴党徽等方式,凸显组织生活的庄重感和仪式感。

加强对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社区党委为每名党员建立档案,记录党员个人基本信息、党费缴纳、学习培训、服务社区表现、民主评议等情况,引导党员做到“四个合格”。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失联党员管理机制。积极稳妥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建设专职化党建工作队伍。将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纳入街道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实施“头雁”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和带头人队伍建设。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加强对现任社区党组织书记的综合考核,对不胜任工作的书记作出调整。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按1:2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队伍。招聘社区组织员,专职负责社区党建工作,协助社区党委书记加强社区党建日常管理工作。

(五)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每个社区建设1个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委书记兼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管理与服务同步。按资源共享原则设置活动室、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居民议事厅、党群服务厅等区域,并做到各项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全街党群服务中心统一名称、标识。

(六)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加强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加强社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建设。成立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在居民楼宇组建楼宇小组,对党员骨干发挥作用好的居民楼宇挂牌“党员示范楼宇”,激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完善议事协商机制,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驻社区单位、“两新”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户籍居民代表、社区非户籍居民代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定期研究社区治理的重大事项,共同协商解决社区管理服务问题,创建平安有序市场环境和社区环境。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社区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认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治理发生的深刻变化,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有机融合、通盘考虑、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逐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和社会组织参与机制,使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与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5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基层党建【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

“城中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矛盾集中区和问题多发地,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必经的历史阶段。以创新“城中村”党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破解城市化难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既是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加强和创新“城中村”党建,在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城中村”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形成的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城乡对立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必然出现的,这种反映城市与农村二元对立或农村向城市转化过渡,以及“镶嵌”在城市中的农村村落,被人们称作“都市里的村庄”。15年前中国社科院李培林研究员对广州“城中村”调研,描述“城中村”是“一个由亲缘、地缘、宗族、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深层社会网络连结的村落乡土社会,其终结问题不是非农化和工业化就能解决的”,断言“村落终结过程中的裂变和新生,也并不是轻松欢快的旅行,它不仅充满利益的摩擦和文化的碰撞,而且伴随着巨变的失落和超越的艰难”。

近年来,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些强拆事件,以及小官巨贪问题,很大一部分都和“城中村”问题及改造有关。一般认为,“城中村”改造根据主体不同有三种主要模式:政府主导型、村集体主导型和开发商主导型。当前,“城中村”改造已经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大规模展开,“城中村”改造和“城中村”治理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和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考察“城中村”发展历史及改造治理情r可以发现,人们对“城中村”的认识也发生很大变化。早期人们主观上认为“城中村”积弊丛生,而改造中因为认识片面所采取的种种方式,也容易招致一些批评与诟病。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城中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的表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独特的历史现象,也是必须应对的发展难题。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保证正确方向,必须以创新“城中村”党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农村基层党建向城市社区党建的转型,引领“城中村”改造和治理沿着健康科学的道路发展。

以加强“城中村”党建为核心,将基层党建与基层自治结合起来

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我们要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要把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功能作为重要任务。

“城中村”党组织是“城中村”治理的领导力量和核心推动者。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基层自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不仅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在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实践中,逐步探索出“1+X”、“小支部、大党建”模式,通过与企业、学校、专业合作社、群团组织、其他社会组织等的互动,实现区域联合、资源共享,使村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村域内实现全覆盖、全互动、全运转和全响应,形成完整的村域党建工作体系。从而把握核心作用、拓展组织功能、全面动员村域内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以创新“城中村”党建体制机制为基础,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指出:“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各项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解决“城中村”问题,必然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中村”党建创新。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建设认识上的深化。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组织保证。

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就是专指党在领导农村工作过程中,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党的建设工作的组织体系和职能,以及这一组织体系围绕党在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开展工作所确立的基本方式、运行规则。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功能定位、运行制度、活动载体、配套措施等基本要素。有学者指出,“城乡结合部在其发展演进的不同阶段通常有三种路径可供选择,即延续先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向城市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靠拢,开创有别于农村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全新设置模式”。“城中村”党建体制机制有很大创新空间,实践创新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成为“城中村”党建创新的入口和亮点。

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城中村”党建新格局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快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紧密结合进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城中村”党建创新的抓手,也是实现由农村党建向社区党建转型的突破口。

“城中村”是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性问题,具有过渡型社区的特点。过渡型社区是指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在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形成的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双重特征的新型社区形态,是由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演变的一种过渡形式。过渡型社区在社区党组织设置、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和社区党建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都对传统的社区党建带来了巨大挑战。江苏省江阴市在过渡型社区党建领域积极探索,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形成了网格化组织体系;创新社区党组织运行机制,形成了科学化管理体系;创新社区党组织服务形式,建立了多元化服务体系;为过渡型社区党建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有益参照。山东省诸城市进行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探索,按照“建组织、育骨干、顺机制、强服务、促发展”的“五位一体”工作思路,创新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构建区域资源共享、管理服务高效的社区化农村党建新格局。

以加强“城中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关键,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强调:“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抓好“城中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城中村”党建工作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城中村”党建的效果,影响着“城中村”改造和治理的成效。进一步完善“两推一选”制度,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城中村”领导班子中。拓宽“城中村”党员干部来源,从在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集体企业骨干、两新组织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和培养党员干部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相结合。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建设一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具有科学发展视野和能力的“城中村”干部队伍。

围绕“城中村”改造和治理的工作重点,紧密结合城市化的具体要求,加强和改进“城中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和改m“城中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的能力素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真正解决“城中村”党组织中存在的软弱涣散问题,推动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探索形成“四措并举”活化党员教育新模式,通过“活化‘实训’内容,让基层党员就业有保障,引导党员用技术技能发家致富,凭借资源优势和技能培训平台,把一技之长发挥好、发挥出来,真正成为致富发家的能手、带头人,努力使村党员成为致富能手、实用人才、创业先锋”;“活化‘职务’体系,让在职党员作用有发挥,利用农村老党员基层经验丰富、德高望重、责任心强等特点,结合老党员的个体特点、兴趣特长等情况,分别设定了政策宣传、帮困扶贫、矛盾调解、廉政监督等多种岗位,让老党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各项事务、解决农村基层问题、构建和谐村街发挥积极作用”;“活化‘帮扶’方式,让贫困党员生活有信心”;“活化‘服务’机制,让流动党员活动有组织,建立流动党员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学习意识,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素质。

确保“城中村”党建创新的正确方向,促进“城中村”集体经济发展、文化品位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指出:“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城中村”现象是我国现代化历程中的过程性存在,虽然它最终要由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但在相当长的一个发展时期它以农村社会形态存在。“城中村”现象呈现极其复杂的特点,大量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流动人口汇聚到“城中村”,出现利益格局多元、社会群体多元、社会价值多元、社会矛盾叠加等问题,特别是“城中村”由于长期发展中的保守封闭和个人利益“原子化”,矛盾纠葛严重,社区组织化程度较低,使“城中村”改造和治理的过程面临着巨大挑战,也对“城中村”党建提出严峻挑战。因此,“城中村”党建要具有战略思维,坚持正确方向。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农村全面改革、农民集体致富的核心力量,是党的农村政策实施者、落实者,是党建最基础、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城中村”绝不能成为党的政策的“盲点”和党建“飞地”,而是党建创新的“开发区”和“试验地”。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城中村”党建创新引领“城中村”的改造和治理,解决“城中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严重问题,发扬党管农村的优良传统和发挥党组织农民的独特优势,促进“城中村”集体经济发展、文化品位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提高,走共享共富发展道路,是“城中村”党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也为“城中村”党建创新确定了发展方向,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Rw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②陈涛、刘洋:《“以人为本”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学术论坛》,2011年第9期。

③万银锋:《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特点、困境与路径》,《中州学刊》,2016年第1期。

④鲍雪松、马桂萍:《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的特点及创新》,《求实》,2008年第8期。

⑤邢久强:《“小支部大党建”:张家湾镇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4年第4期。

⑥《武汉最大“村转社区”抓党建促转型成功变身》,《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1日。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6

 

新时期“两新”党建面临的困境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我党对于“两新”组织党建最权威的表述。“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一般认为,新经济组织主要指私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从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两新”组织党建问题开始,到今天21年的时间,“两新”组织和“两新”组织党建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据《201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278.4万个非公有制企业中,162.7万个已建立党组织,占58.4%,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4.1个百分点。……全国27.5万个社会组织中,11.5万个已建立党组织,占41.9%,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6.8个百分点。,,[1]如果单从统计数据看,执政党在基层“两新”党建中成绩斐然,其组织覆盖率都占到了一半左右。但通过对“两新”党建文献的检索和查阅,尤其是深人实际一线的调研后,我们发现,现实中的问题远比统计数据来的复杂和困难。

 

首先,统计数据本身不能反映全部问题。在新社会组织方面,因为大量的社会组织根本没有登记,也就无法进人民政系统的统计,所以,现有关于新社会组织的数量统计也许只有实际存在数量的几分之一。[2]那些没有被统计的,未登记的社会组织多数呈非法状态,根本不为基层政权所知。即使是已进人统计的“两新”党建数量也会因为基层应付上级考核而弄虚作假,多报以完成任务。

 

其次,更为关键的是“两新”组织党建的有效性没有保证。这些年“两新”党建的着力点主要放在了发展基层党组织上,这是传统党建思路。以党的组织建设来保证党的思想和政治领导的实现。但现实是“两新”组织本身就具有人员流动性强,组织松散等特点,加上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大多数“两新”组织根本没有精力应付基层党建活动。如果基层党建无法给他们带来明显的利益,却要占用其宝贵的人力资源甚至是有限财力和场地,则他们更难以配合搞基层党建了。所以“两新”组织大多对基层党建持消极、甚至抵触态度。二、济南市市中区两新组织党建相关情况

 

济南市市中区是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两新组织分布广、种类多、总量大、发展迅速。截止2015年1月,全区单独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393个,联合建立党组织41个,覆盖非公企业768家;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57个,均为单独建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区委将两新党建纳人全区党建工作总布局,依托工商、民政分别成立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工委,建立三级(区、街、社)管理网络,强化属地责任,注重发挥业务主管单位和行业组织,定期对两新党建工作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2.深人排查摸底,科学分类组建。在拉网式摸排基础上,全区实施阶梯式组建,分别采取单独建立党组织、委派指导员、联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实现了“能建必建、应建必建”,同时健全完善“网络管理全覆盖、组团服务进企业、民生改善到员工”运行机制,形成了“商圈党建”、“楼宇党建”、“餐饮行业党建”、“专业市场党建”、“园区党建”、“小微企业党建”等六种区域化党建模式。

 

3.优化“两支队伍”,创新平台载体。区里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出资人、机关和社区干部或离退休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党建的统筹优势,整合工商、税务、公安、计生等部门,定期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组织关系结转、个人落户等上门服务;积极开展帮扶活动,提供心理保健、健康查体、业务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探索开辟“商埠楼宇先锋岗”、

 

“党员诚信经营示范户”、“党员志愿服务联盟”等平台,有效激发了党员服务生产经营、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加大投人力度,注重宣传推广。区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支持两新党建,并采取“区级财政统筹、街道党工委配套、党费全额返还、党员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确保两新党建资金;着力培养党建品牌,先后确定了36家重点培育企业,并将创建经验向全区推广;定期组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两新组织书记到示范点交流。

 

(二)工作难点和问题

 

1.工作意识理念存在偏差。现实中仍存在盲目参照传统党建模式,为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不够等现象,总体服务意识欠缺,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部分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对于两新党建缺乏谋划,在组织联动、资源整合、服务联做方面少有行动。

 

2.工作开展缺乏有力支撑。两新党建在推进方式、激励保障、监督考核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缺位;两新党建在人财物等保障方面仍不够到位。

 

3.与企业生产经营融合度不高。党建工作在推动企业发

 

展过程中作用尚不明显;党组织负责人在企业中层级有限,难以参与企业决策;部分党员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淡薄,不愿亮出党员身份。

 

从以上调研情况看,市中区在两新党建工作中取得了相较其他地区而言更为显著的成绩,也探索出了具有一定效果的工作模式,但不可回避的是在全国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在此不同程度存在。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具体工作机制体制模式等问题上“苦苦寻觅”,然而结果都不是很理想。两新党建效果之所以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以为根源还在于两新党建的职能定位。只有在根据现实国情,遵循基本规律前提下的科学定位才能在根源上解决两新党建效果问题。

 

三、依法治国背景下“两新”党建职能目标的新探索

 

1999年我国将“依法治国”写人宪法,确定为治国方略。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将依法治国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时期,“两新”党建或许可以探索一条基层党建的新路。笔者在调研和查阅大量“两新”党建相关文献基础上,认为将“权利保障以聚合利益,依法维权以促进法治”明确为新时期“两新”党建职能目标之一,或许是能明显提升“两新”党建实效的措施。之所以提出这一目标,除了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针对“两新”组织的“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的总体方针外,具体依据如下:(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层党建的特点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通过建立并掌握政权来领导国家。对于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选派共产党干部出任国家机关领导人,并在机关中大量发展党员来实现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同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掌控。通过单位制,国家将每一个人纳人这一体制,并由党选派干部出任单位领导人。由此,执政党通过经济和组织保证实现了对社会的全面领导,其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也通过组织体系得以自然实现。

 

改革开放后,国家权力大一统格局开始松动,市场经济出现,利益群体逐步形成,社会开始因经济因素分层,人们主要从市场获得生存和发展机会。这一过程对基层党建带来巨大冲击。原先依托的组织系统,其对社会的控制功能因计划经济的消失而基本丧失殆尽,私营企业成为人们谋生的主要领域,社区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领域,单位虽在,却已与过去众多政治和社会职能剥离殆尽。基层党建在社会经济领域出现大面积消退。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党对社会的领导就是党对社会的整合,就是通过多种方式,在协调和保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社会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社会利益共同体。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强大的组织优势保证领导社会的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必须更多的发挥政治和思想的优势。对社会领导与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最大不同就是失去了权力系统的依托。党没有权力强制要求任何社会单位听从自己的命令,从我国宪法上讲,执政党也是一种社会团体,在不具体行使某项国家权力时,与社会上普通单位是平等的。对于领导权,毛泽东曾有过精辟论述:“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做口号去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作用,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4]对于主要靠影响力而非权力的领导,毛泽东在此处明确指出了实现领导权的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党的政策的正确,二是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当前“两新”组织党建来说,这两条实现“领导”的路径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政治整合的战略选择。

 

(二)国家治理方式的战略转变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从改革开放后就已经开始,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党从思想理论上正式成为了“执政党”,1999年“依法治国”人宪是在国家治理方式上正式成为了“执政党”,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更进一步明确国家治理方式向法治化纵深发展的部署。30年来我党在国家治理方式上的战略转变,说明法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实行法治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选择,实践也证明这是最正确的政治政策。

 

(三)当前阶段法治发展任务

 

从全社会来说,实现真正法治是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道路已经达成高度共识,而实现法治则有赖于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都对当前法治发展方向给以了明确指示。十八大指出:“深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并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16字方针。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

 

显然,党的各级组织都负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义务,党的基层组织,包括负责“两新”组织党建的相关党组织,同样是我国执政党实现法治赖以依靠的基层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各个基层党组织在法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必将极大地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意识,其对法治的坚决贯彻是带动全社会各个阶层群体增强法治信仰,树立法律权威的有力保障。革命年代和建国初期,就是共产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了社会潮流,完成了时代任务。在今天的法治建设中,基层党组织也同样能扮演时代的领军者。从反面说,如果连执政党的基层组织都无法做到,或不屑于去相信法治,周围与其朝夕相处,大量往来的“两新”组织和群众又怎么可能信仰法治呢。可以说,基层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的表现,是实现全民守法,树立法治信仰和法律权威的关键基础。

 

(四)法治自身的鲜明特点

 

法治的核心精神是对权力的限制和对权利的保障。在西方启蒙以来的几百年间,西方社会经过了不断的斗争,个人权利保障越来越完善,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法治是人类自己不断斗争得来的。人类之所以会有如此绵绵不绝的动力来推动法治其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法律是保障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益的最好的武器,而任何社会中的老百姓总是绝大多数。为了与各种强势群体抗争以维护自身利益,法律一一这种最公平的行为规范——必然成为绝大多数人最终的选择。

 

我国目前社会尚处于法治建设初级水平阶段,社会上存在大量侵权事实,尤其是强势群体对于相对弱势群体而言更是司空见惯。“两新”组织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都还不完善的形势下,处于社会上相对弱势地位,比如民营企业经常受到公权力机关的侵权,即使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5]民间组织注册难就更是众所周知的了。很多情况下,对于“两新”组织而言,他们缺乏有效的体制内表达渠道,其利益诉求难以通过现有合法途径传递到决策层,即使传递到,其表达力度也难以反映现实状况。2008年后的“国进民退”,众多草根公益组织的艰难生存,富士康员工的跳楼事件,一到年底农民工各种讨薪就充斥媒体等,都与权利保障的不充分相关。所以,如果基层组织能够通过其党建工作,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使法律明确规定的权利能够获得有效保障,不符合经济社会规律的法律能够得以及时修改,“两新”组织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其权利得以有效维护,则中国共产党在“两新”组织中必将获得极大的认可和拥戴,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将会显著加强,社会整合能力将会空前提升。

 

(五)实践证明维护“两新”组织权利是加强党建的有效措施

 

在现有基层党建的实践中,普遍存在“两新”党建难开展的问题,但即使如此,仍有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出了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其中上海浦东新区四个部级开发区在基层“两新”党建中探索出的经验很有启发意义。唐睿在《“两新”组织党建“构筑利益推动点中获取认同”机制分析》一文中对浦东新区基层党组织如何获得“两新”组织认可的过程给以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对各方利益的维护和增进。[6]本文中所介绍的经验中包含了通过维护职工权利来获得认可的现实样本,但对于新经济组织,尤其是新社会组织来说,基层党组织还难以在法律层面上给以切实有效的支持,其原因一是指导思想还不明确,二是现有资源也不支持。已经有研究者提出“利益聚合、价值引导”的主张,[7]但是现有研究还没有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提炼,尤其是没有从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给以法治视角的深人研究。

 

将“权利保障以聚合利益,依法维权以促进法治”确定为当前阶段“两新”组织党建的目标之一,是基层党组织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创新“两新”党建工作,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能够获得“两新”组织明显支持,同时还能实现执政党整合社会,巩固执政基础等诸多价值的有效措施。

 

四、新目标下可能涉及的两个问题

 

(一)权利冲突下的价值选择

 

一般来说,从“两新”组织外部来讲,“两新”组织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是有其独立的权利诉求的,比如公平的竞争环境,此时,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不存在选择困难。从法律角度讲,只要基层党组织依照法律规定为“两新”组织争取权利即可。问题出现在上级的工作重点与“两新”组织权利诉求相矛盾时,比如拆迁,关停落后产能,政府违约等。这里主要涉及党组织内部对于依法治国价值的认同度,认同度高,则只要是“两新”组织的合法权利都应该维护,否则法律形同虚设;认同度低,则往往是以“大局”之名行侵权之实,在外部监督乏力时,“两新”组织权利难保。

 

就“两新”组织内部而言,因为其中的权利保障问题涉及不同群体,尤其是本身在利益上就处于对立地位的群体,比如劳资双方,如何在基层党组织内部形成基本的共识就是一个关键问题。从法律上讲,权利之间是有价值上的先后排序的,比如宪法规定的各种基本权利优于其他权利,当我们在遇到具体权利冲突时,必须遵循法治思维,进行价值上分析,然后才能确定何者为先。但这种方式一是专业性太强,即使是法官和律师还要大费脑筋,何况是从事党务的基层人员;二是成本太高,如果聘请律师使用这种方式,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都会居高不下。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以为,这可以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政治机制予以解决。在具体工作中,应先由较高层次的党委形成一定的政策,由基层党委结合实际贯彻。这一政策形成过程应充分贯彻民主,并充分利用法律资源,以法治思维来分析各种群体的权利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排序,安排工作重点。

 

(二)有限资源约束下的选择

 

当我们将维护“两新”组织各项权利确定为目标之一后,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两新”组织权利的实现。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基层党组织能动用的资源,比如基层街道党工委利用街道的资源,社区党委利用社区平台,但在很多情况下,在面对更深层次的权利保障困境时,基层党组织也同样处于话语权有限的境地,因此,我们又不得不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利益表达和利益平衡。基层党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两新”组织的权利维护。笔者认为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通过党内民主实现。通过党内民主制度安排,在“两新”组织党建中发现的权利保障问题、被聚合的利益诉求等通过基层党组织被反映到党内,形成党内共识,进一步进行利益整合,形成党的政策。然而此处笔者想强调的重点是如何实现这一民主化的过程,党内法治化是实现通过党内民主解决相关群体(包括但不限于“两新”组织)利益表达和利益平衡的党内制度保障。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7

关键词: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治理法治化;农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强调“全国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①] 党的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因此,实现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我们党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为解决“三农”这个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问题提出的新擘画,不仅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认真研究并切实推进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

一、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乡村治理法治化是指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前提下,按照法律来治理基层事务,即将乡村基层的经济、文化等一切活动及公民的所有行为都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运用法治方式来管理基层事物。[2]乡村振兴战略是事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涉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在2018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因此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就要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来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振兴,实现农村的有效治理。

二、当前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不足

目前农村村社干部群体中依法行政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少数基层干部盲目追求领导做派,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法随言出,刻意树立个人威信,结果造成与群众关系疏远。二是村干部对依法治村重视不够,由于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僵化,少数村干部法律知识缺失,部分干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仍停留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民主法治意识不强,依法办事、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较差,导致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群众意见较大。三是部分“村两委”内部工作标准和议事程序不健全,给村干部违纪违法、胆大妄为留下空间,导致基层村干部腐败时有发生,造成群众对基层组织和村干部不信任,村民参与村民大会、院坝会的

积极性较低。

(二)农村社会环境中法律公信力较低

目前在农村基层中普遍存在公信力不足的情况。部分群众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当有问题产生、个人利益得不到解决和维护时,很大一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认为法律服务、司法手段门槛高,成本大,负担不起,开始责怪政府或基层组织,习惯于依赖政府通过信访等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同时受传统熟人社会的影响,农村的法律环境不容乐观,如现阶段在国家大力倡导和实行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与农业企业主之间签订合同,往往由于农民的合同意识和法律素养缺乏,导致农户擅自毁约的情况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土地的顺利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在农村基层普遍设有司法所、综治办,村有治保委员会和治安联防大队等农村法治建设和宣传机构,但相关机构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意识不足。农村部分司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不文明、不规范、不

严格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发生群众抗拒执法的情况。

(三)农村基层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现有农村相关法律法规原则性强,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足,条文较为粗疏,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地方性法规的地方特色不突出,难以充分发挥指导效果。特别是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中,涉及农村投融资体制、土地使用、产业调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在法律不完善的领域缺乏有效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对干部和群众行为进行约束,使基层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大打折扣。

(四)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宣传不到位

现阶段普遍存在农村社会法治宣传教育滞后。一是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知之甚少,甚至胡搅蛮缠,以身试法,导致纠纷和恶性案件发生。二是基层法制宣传不完善。农村法制宣传过程中过于强调村民知法、守法,而忽略了村民学法、用法,致使群众学法用法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够,缺乏用法律知识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三是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有待提高。农村基层的律师、公证人员、司法鉴定人员等相关执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发展不平衡,创新性不够,存在对法律当事人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等现象。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村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不仅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所要求的治理有效,建立德治、自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农民法治观念和民生意识不断增强,但法治方式的运用仍然欠缺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农村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农民的法治观念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农民逐步摆脱小农意识,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权利观念、秩序观念、自由平等观念、民主观念不断得到强化,这不仅是基层法治可喜的成果,更是基层法治深厚基础。但农民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处理问题,依然有较大欠缺,人们习惯于“信访不信法”“找政府不找市场”,习惯“拉关系、讲人情、谈势力”等。

(二)现代社会治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但主体缺位现象依然突出

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地方不断深化治理实践,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现在农村社会的治理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体现了应有的制度优势,有力激发了不同社会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与活力。乡村治理的真空地带逐步形成了“动感地带、生命地带”。尽管如此,乡村治理中主体缺位的现象依然突出,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不仅有基层党组织的虚化、弱化、边缘化的“三化”问题。也有乡村自治组织、行业组织发育不全,功能不全的问题,还有外部组织管控影响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农村社会面临的农村党组织与党员分离,村委会与村民分离,土地发包方与承包方分离等问题难以根除。

(三)乡村治理的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但立法不完善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基层法治建设经过长期的努力,在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村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行政法规及法律制度共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乡村治理规范体系,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有力推进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进程。[3]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农村社会治理方面对照法治的要求,我们在立法上的欠缺还是十分明显的。立法冲突现象比较突出,上位法和下位法,或者不同部门法相互抵触、相互矛盾,造成法律适用的困惑;一些立法听取群众意见不够,过多地体现了部门和地方利益,造成群众有意见,甚至不满。

(四)农村社会结构调整深化,公共服务差异化、均衡化要求难以满足

随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不断加强,农村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使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村普遍出现了“空巢”“留守”“外出”现象,另一方面,撤区并乡和村组合并后,农村新居民组织和新社区出现引起了社会结构调整,引起了利益调整,农村矛盾日益复杂,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公共服务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服务越来越难,而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本来就相对有限,更多的集中在村(社区)级行政中心周围,所以围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打造乡村治理科学机制,提高治理能力水平,就显得格外迫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是关键。我们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治理有效和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要求,不断探索推进乡村治理的新途径,从而实现乡村治理的法治化。

(五)农村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管控难度日益加大

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农村社会,电视、电脑、手机、互联网在农村已经普及,不再是奢侈品,一网一世界,一指一价值。新媒体时代来临,信息传播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复杂多变,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管控好信息是当今农村社会治理的一道新的难题。

四、乡村振兴过程中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新探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乡村治理。我们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治理有效和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要求,不断探索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新途径。

(一)着眼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不断健全乡村治理的制度规范体系

法律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良法才能善治。针对当前农村治理中出现的立法问题,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推进治理制度规范体系建设。[4]一方面要运用科学方法,力求完善质量不高、总量不足,不适应农村新形势新变化的制度规范。另一方面突出地方特色,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村规民约是乡村约定俗成,相守坚持的规范,更多地体现了德治和自治的内在要求。因此,在推进乡村基层法治化过程中要广泛发扬基层民主,听取群众意见,聚纳民众智慧,完善村民自治,突出地方特色,遵循立法规律,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使之同国家立法相互配套,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结构完备,内容完整的治理法规制度体系。

(二)着眼于激发活力,不断健全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组织体系

一个法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主体地位平等且充满活力的社会,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有效激发社会各类主体的活力,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要围绕依法治国的总要求,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把党组织资源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法治资源。其次,要推进基层自治和民主协商,扩大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农村各自治组织各社会团体和各行业协会在治理中主体作用。再次,要强化农村基层法治机构和队伍的专门作用,建立以基层法庭、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为骨干的法治网络,挑起农村法治的大梁。

(三)着眼重心下移,不断健全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工作机制

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基础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围绕乡村治理法治化,我们要把问题消化在基层,把纠纷调处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我们要重点开展送人才下乡、送政策下乡和普法下乡活动,推动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公共服务下基层,把源头管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理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基层决策机制、风险评估机制、民意吸纳评估机制、公众利益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妥善有效合法解决农村社会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显性矛盾,牢牢掌握基层治理法治的主动权。

(四)着眼于约束权力,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能力和水平

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对干部群众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在树立法律权威和法律信仰上下功夫。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有力量,乡村治理的基本方式是法治,党员干部要认真学法、用法,树立法律权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其次要在公正执法上下功夫。执法公正最能体现法治,老百姓也最为关心。处理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就一定要规范执法行为,让老百姓从每一件事情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五)着眼于以民为本,不断创新乡村治理的法治模式

面对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情况,农村社会治理必须加强法治模式创新。乡村治理法治化要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注农民对美丽乡村、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幸福乡村建设的诉求,通过网格管理,一站服务等,运用互联网+模式,探索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科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勇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洽性研究[J].东南学术,2012(2):68-79.

[2]钟涨宝,狄金华.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12.

[3]徐汉明.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5).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8

[关键词]嘉定镇街道党工委;“睦邻党建”;区域化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6)10-0050-03

上海市嘉定镇街道是有800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改革开放以来,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党的自身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伴随着社会转型,也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历史欠账多、民生压力大。老城区历史欠债过多,老旧小区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基础建设滞后,资源瓶颈愈益尖锐,难以满足民生增长的刚性需求。二是驻区单位多、外来人口多,社会治理难。街道辖区内有3000多家单位,常驻人口75437人,外来人口有17970人。各类机关事业单位、金融企业、社会组织集中,城市管理难度大,老城区内乱设摊、乱搭建、停车难等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党建开展难,有效载体少。多元利益格局下,传统的社区党建面临体制瓶颈,有效服务群众的载体不多,与满足党员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三对矛盾:一是社会建设任务繁重与街道资源有限的矛盾;二是基层治理形势复杂与党工委自身力不从心的矛盾;三是辖区单位众多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嘉定镇街道党工委受“远亲不如近邻”的睦邻文化启发,依托社区“睦邻点”建设的基础和品牌,萌发并催生出“睦邻党建”这一区域化党建的有效形式。

一、“睦邻党建”的内涵及特点

嘉定镇街道党工委的“睦邻党建”,是一种以睦邻文化为引领,以“睦邻和谐、服务群众”为辖区共同价值理念,以各个驻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为基础,通过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动等方式,来实现“组织共建、服务共助、党员共管、发展共促”的区域化党建新模式。其最主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群众性。“睦邻党建”起源于源远流长的嘉定邻里文化,它植根于“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文化土壤。在群众自发自动自愿形成的大大小小“睦邻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睦邻点”局限于社区邻里的空间概念,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文化理念引入区域化党建工作,在辖区单位与单位之间营造良性、互动的睦邻友好关系,发育出“睦邻党建”的雏形,并最终成长为今天自成体系、协调运转的“睦邻党建”模式。可见,“睦邻党建”就是从草根文化中发育并生长而成的,这样的模式必然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极强的生命力。

(二)开放性。“睦邻党建”以睦邻党建服务中心的形式,把传统的封闭式基层党建组织,通过“睦邻党建”严密的组织网络和触角,转变为开放的、覆盖到辖区内每一个党组织和每一个党员。2013年街道成立了全市首家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并实体运作的社会组织――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服务中心”,把辖区单位党组织纳入一个党建服务站和八个党建服务部。另一方面,通过理事会,共商街道社会建设、基层治理的大计。中心实行理事会负责制,突破传统的行政命令体制,通过民主选举将辖区党政机关、国有和集体企业、高校、“两新”组织等重点单位党组织吸纳进入理事会,作为最高议事和决策机构,理事会对区域发展方向、党建重点工作、协商合作项目以及中心自身建设等内容进行研究讨论。

(三)社会性。嘉定镇街道党工委是上海市第一家把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登记注册为社会组织的单位。把基层党建的一些重要内容委托给专业的社会组织去做,是嘉定镇街道的一个创新。党建服务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平台,其性质定位是具有基层党建社会化属性的载体,着力于做好区域内各个党组织之间的协调整合和党员的服务工作。工作平台运作过程中既发挥区域党组织指导、协调、整合的作用,又尊重区域内其他组织的意愿,避免区域党组织的缺位、越位或错位,提高融合党建、行政和社会资源的综合运作效率,以社会化、制度化、品牌化的运作方式为基层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睦邻党建”的成效

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的实践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基层治理和社会建设带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增强了街道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一是强化了街道党工委的组织功能。嘉定镇街道党工委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搭建睦邻中心的平台,组织和凝聚了辖区17个党总支,92家有基层党组织的单位,近万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包括非公企业、民生服务、社会组织等党建资源,从而大大增强了基层组织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是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十报告做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部署,可见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成为基层党组织现阶段探索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睦邻党建”最大程度地动员整合了区域各种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和服务载体,构建了一张比较健全的服务群众的网络。

三是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党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党的政治功能的重要载体。嘉定镇街道党工委通过“睦邻党建”,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载体,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增强,树立了基层组织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强化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转型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破解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后,充分发挥党员在居住地的作用。嘉定镇街道党工委的做法首先是通过“睦邻点”、“志愿者服务中心”、“睦邻党建服务中心”等平台,为党员创造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其次,街道在“睦邻点”中建立起政治指导员制度,由“睦邻点”中主要骨干中的党员担任该“睦邻点”的政治指导员,确保睦邻文化发展方向正确,活动内容健康,“睦邻点”充满活力。再次,街道党工委还把楼组党建和“睦邻点”结合起来,在实现楼组党建全覆盖的基础上,结合“睦邻点”建设的实际情况,把“睦邻点”活动作为促进楼组党建的有效抓手,使没有党员的楼组也能通过“睦邻点”参与到党组织的活动中,使党员在睦邻活动中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使党的先锋模范表率作用更好地渗透到社区居民中间,带动社区居民共同进步。

(三)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绩效。大城市郊区是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汇聚点,社会治理任务繁重。嘉定镇街道党工委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委1+6文件精神,切实转变职能,深化“睦邻党建”,加强基层社会建设,聚焦社会治理,街道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在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协作机制,破解嘉定镇街道“社会治理”的难点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整合驻区单位资源,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社区下沉倾斜,使区域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提升区域社会治理水平的优势,较好地实现了辖区共治和善治。街道睦邻党建服务中心开放性的组织架构和外联渠道,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深系服务群众、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三、“睦邻党建”的意义和价值

(一)城市基层党建的一种创新。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嘉定镇街道党工委以破解城市基层党建的难题为目的,致力于党的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组织运作方式的创新,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服务群众方式的创新和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开拓了街道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城市基层治理的一个尝试。按照《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的规定,街道必须剥离招商引资的职能,一心一意做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如何应对新时期城市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挑战,嘉定镇街道的“睦邻党建”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睦邻党建”通过其特有的街道区域化党建制度、工作机制、服务网络和平台,促进了居民自治、社区共治、区域协治,实现了辖区单位与广大居民在党建“一盘棋”中“共驻共荣、互惠共赢”。

(三)服务基层群众的宝贵探索。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嘉定镇街道通过“睦邻党建”这个平台和载体,最大限度地组织、整合了辖区资源,并通过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机制、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种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四、“睦邻党建”模式对深化区域化党建的借鉴意义

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为大城市郊区推进区域化党建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从笔者对上海区域化党建调查的情况来看,亟待从以下一些方面予以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区域化党建必须进一步拓展内容。深化区域化党建应全面落实“组织共建、服务共助、党员共管、发展共促”的要求。为此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丰富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的内容。比如交流和商讨本单位的党建经验和难点问题、提供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等。二是搭建辖区党员联组学习平台。三是建立健全党员共管联动考核体系。进一步坐实“双报到”制度,把党员在单位的表现与在居住地的作用和表现统一起来纳入年终考核的内容,充分发挥党员在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二)区域化党建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主要是健全沟通协调制度,完善平等协商、相互合作的区域化党建工作运行体系。一是责任共担,健全区域化党建运行保障机制。要强化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各自的区域化党建责任,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多方位的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明确资源整合的制度化安排,切实落实相关人、财、物等各类保障,包括承担确保区域化党建专项经费的拨付使用。

二是资源共享,完善区域社会化动员整合机制。不断提高党工委组织、动员、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的能力。嘉定镇街道有1个志愿者服务中心,10个志愿者服务基地,百支志愿者服务队,近万名志愿者的队伍,来自各驻区所有单位和居民。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睦邻党建”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三是辖区共建,理顺社区区域化党建的运作机制。要按照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要求,加强对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结对共建工作的指导,突破目前社区党组织“单兵作战”的共建工作瓶颈,加强社区层面结对共建的制度建设。一是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结对共建,二是驻区单位之间的结对共建,三是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辖区群众的结对共建。形成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活动体系。

四是人才共育,创新区域人才整合机制。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在睦邻党建的平台上,建立人才共同培养、使用的机制。破除不利于人才成长、流动、使用的体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口学习培训、双向挂职锻炼等方式,实现人才资源交流共享。进一步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才借智,实现参与主体的多赢共赢。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9

关键词:基层干部;找准;构建和谐社会;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025-02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时代所需、发展所要、群众所盼的一项新课题。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干部是党在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构建基层和谐社会的关键。基层干部能否找准建设和谐社会的着力点,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综合考量现阶段我国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文章认为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基层干部应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要在科学发展中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淀,特别是“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拥有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的发展还受到环境、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和谐的因素。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没有经济发展这个物质基础是不可能的。为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基层干部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用坚持发展、优化发展来夯实和谐基层建设的物质基础。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贯穿到基层发展的战略、发展的过程、发展的举措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要在改善民生中奠定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基础

民生是和谐之基。近年来,各级基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由于民生问题事关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由于我们有一个庞大的低收入阶层,由于过去在民生问题上欠账较多,特别是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使得我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产生了一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因此推动基层和谐社会,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二,要在发展民主中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社会。和谐社会的每个目标、每项内容、每个环节都渗透着民主因素。离开了民主这个基石,和谐社会的大厦就不可能建立起来。为此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充分发展民主,在发扬民主中强化和谐基层的政治保障。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完善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要努力扩大基层民主。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发扬民主,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保证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既要积极保护,又要正确引导,使基层民主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要不断完善党务、政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按照“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的原则,通过专栏、媒体、会议等等多种形式,在政策和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公开党员和群众想知道的事、该知道的事,注重重大决策的事前公开、决策过程公开、决策结果公开,充分体现公开的经常性、动态性、及时性、有效性。充分发挥民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要在繁荣文化中营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更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为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通过繁荣文化,来营建强大的精神支撑。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广泛倡导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要积极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渠道,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强化百姓的社会意识和和谐意识,把每一个基层社区、乡村、基层单位和家庭建设成为和谐共进的和谐“细胞”。要加快文化建设。按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加大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覆盖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创造良好条件,让百姓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生活,共享和谐。

第四,要在维持稳定中筑牢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

保持社会稳定,既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时期,维护社会稳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把维护稳定当做第一责任,当做硬任务,毫不放松地抓好这项工作。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自觉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切实把握人民群众总体受益的原则,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使最大多数人能够从中受益。特别要关注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的利益和权益,对于他们的问题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与生活,使他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要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出台一些重大改革措施时,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决策,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办法、法律的办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纠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以实现和保障社会的整体和谐。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把问题和矛盾尽可能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防止矛盾激化。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坚持不懈地以平安建设和和法治建设为载体,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篇10

[关键词]基层群众自治;社区党建;长宁区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4)09-0039-03

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作为一种普遍的基层民主实践,是居民当家作主、实现民利的过程,也是居民群策群力、担当社会责任的过程,对于优化基层社会管理格局、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完善居民区决策机制,培育基层自治骨干,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创新实践,以群众满意、促进和谐为自治工作目标,形成一批“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自治组织,基层群众自治逐渐融入社区生活之中,成为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建设成果最生动、最广泛的体现。

一、落实“三个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目标引领。长宁区将《深化拓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提高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在《调研报告》、《实施意见》和《项目分解表》中明确自治工作推进要求,确定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三年计划”。

二是方法引领。长宁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社建办组建调研小组,深入调研了10个街镇、37个居民区的群众自治工作,全面总结长宁区在推进群众自治工作实践中的制度经验、方法载体和工作成效,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班长工程”,依托社区、高校、党校资源,开展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全员培训;发挥好退休书记的传帮带作用,相继开设了老书记领衔的俞静工作室、君慧心理咨询工作室、“零距离”工作室等,面对面地向年轻干部、新任社区干部传授先进的社区工作方法和理念。

三是典型引领。各街镇党(工)委针对社区的不同类型和居住群体特点,培育基层群众自治的新典型。形成了虹储自治家园、“葫芦缘议家社”、“1+6”议事会、“夕阳红”读书会、“佳家乐自治社”、“家园发展促进会”、“大众论坛”等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现的工作载体和品牌。

二、贯彻“1+3”要求推动工作实践

(一)“1”:即坚持党组织领导把方向。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改进领导方式,做到“五个注重”。一是注重价值倡导。通过思想发动和教育宣传,增强居民群众的自治意识。如虹桥社区(街道)党工委以整治楼道堆物和缴纳物业管理费这两项群众身边事为切入点,倡导了全民参与、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无形中提升了居民的文明素养。二是注重组织动员。不断完善动员机制,搭建活动平台,培育各类组织和团队,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激发不同群体的自治活力。华阳路社区(街道)党工委指导居民区在党总支下设置了在职党员委员会、群众团队党支部,促进党组织在群众自治工作中发挥多元化作用;新泾镇建立了社会组织“和谐家园”,指导好居民区业委会换届工作以及协调化解物业管理中发生的矛盾问题。三是注重支持服务。通过加强和改进服务,支持各类自治组织依法独立开展活动。如北汪居民区党总支加强对汪和工作室等自治组织的日常关心,定期参加例会,及时给予工作方法和资源上的支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注重统筹协调。发挥区域化党建的优势,协调好各种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代表群众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情况、寻求支持和破解难题。如:天申大楼在多年前因中环线噪声影响引起居民不满,小区内挂满了黑白横幅,居民群访不断,小区、楼道环境脏乱差,车辆停放无序。北虹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首先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对天申大楼完成加装隔离窗的改造工程,随后在天申大楼成立家园议事会分会,发挥出社区领袖人物在居民中的影响力,居民矛盾缓和了,各种文明公约建立起来了,门前乱停车、楼道乱堆物、高空抛物等不文明现象明显改观,上访大户变为了零上访,问题楼变成了和谐楼。五是注重凝聚骨干。培育、团结和凝聚群众骨干和社会组织的带头人,使之成为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开展自治的重要力量。同时,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把更多的党员培养成为群众工作和群众团队的骨干。曹家堰居民区党总支为了找到“佳家乐”自治社带头人的合适人选,排摸了居民区中富有专业知识、热心公益事业、群众威信较高的先进党员,最后选中了陈阿姨。在陈阿姨的带领下,“佳家乐”自治社不断成长,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越来越高,有效推进了小区综合整治等公共事务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戴。

(二)“3”:即议事平台、决策机制、骨干队伍三管齐下。第一,创设议事平台。由社会组织、社区单位和小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蓬勃发展,成为开展民主协商、议事理事的重要阵地。这些平台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一是统领型。即街镇党(工)委在梳理所属居民区自治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模式予以广泛推行,建立社区统一的协商议事平台。如:北新泾社区(街道)党工委在居民区统一建立自治组织“家园发展促进会”;虹桥社区(街道)党工委在全部居民区建立协同共治委员会。二是议事会型。即由党员议事会发展起来的,以收集社情民意、议事决策、利益协调为主要功能。颇具代表性的有社情民意“气象站”、“芝麻开门”博思堂、秀才亭、“大众论坛”、“虹仙康乐服务议事会”等。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平台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议事主体。如:曹家堰居民区的“佳家乐”居民自治管理社下设了社区事务联席会和小区管理协调会;新华居民区的葫芦缘议家社建立了自治组长协调会、文体团队联谊会、社会团体联席会,等等。三是工作室型。即以社区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形式发展起来的,初衷是为居民群众提供专项服务,在实际运作中体现出议事协商功能,参与居民区自治管理。北汪居民区“汪和”工作室、陈家巷居民区君慧心理咨询工作室、茅台新苑居民区芙蓉花苑业委会工作室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四是群文团队型。这类议事平台由文化团队发展起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逐渐延伸出群众议事协商功能。比较突出的是天山三村的“夕阳红”读书会,从十多年前的20多位学员发展到200多位学员,形成议事分会、党群联系室、金点子智囊团三大议事平台。

第二,健全决策机制。为了使政府实事更符合群众的需求,使群众的问题更多地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长宁区努力完善民主决策议事机制,做到“三增加、三必须”。即:在决策议事的内容上,增加来自居民或社区内其它各类组织的议题比重,有关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资源分配、公共事务管理等与社区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必须实行民主决策;在决策议事过程中,增加民主协商程序,扩大民主参与,吸收群众骨干、社区内其它组织负责人以及广大居民参加决策议事,在社区实事项目或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前,居委会必须召开听证会,得到半数以上的居民同意才能立项;在决策事项实施过程中,增加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发生涉及社区成员间的公益性、社会性事务以及矛盾、利益冲突时,居委会必须及时召开协调会协商解决,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建议权。

第三,培育骨干队伍。各居民区党组织把培养基层自治骨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首先,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组织培训交流、开展评选创优等方式,提升党小组长、党员骨干、楼组长的整体素质。其次,探索实践“党组织引领团队、党员融入团队、团队凝聚群众”的工作模式,将团队领袖吸纳到自治骨干队伍,引领团队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到自治工作中来。再次,通过落实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广泛吸收包括在职党员、来沪人员、外籍人员、各类代表人士在内的其他居民参与,为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解开生活之结情满熟人社区

一是民主参与多渠道。在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引领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社区民警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三会”制度等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得到广泛实践。党员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培育发展志愿者工作室达196家,其中注册社会组织18家,推出全区党员志愿者工作室2014年服务菜单,涵盖物业管理、矛盾化解、心理咨询、文化服务等350多个服务项目,引领1.2万余名党员群众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区还建立了党员联络站、党员值班接待制度等平台和机制,如虹储居民区在职党员志愿者主动将个人联络信息向居民群众公开亮相,并逐步吸纳租房户党员力量,使小区里“时时听到党员的声音,处处感到党员的热情,人人看到党员的形象”。将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有机结合,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通过每年两次开展集中联系社区活动,党代表、人大代表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每年解决回应群众诉求200余件。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和各类志愿者,积极投入困难群体关爱行动、六个便利服务行动、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社会公益参与行动和基层基础巩固行动,有序参与社区自治各项工作。

二是破解难题有实招。有社区干部形象地将当前居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人”(特殊人群)、“房”(物业管理)、“车”(停车难)、“狗”(宠物扰民)。针对这些老小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党组织转变“替民做主”的工作理念,搭建协商议事平台,通过民主协商和民主自治来破解。如:由于仁达公寓的开发商未交付维修基金悄然撤离,物业公司难以为继撤出小区。在和平居民区党总支和房管部门的支持下,业委会召集业主自己出资注册成立了物业公司,降低管理成本,安装硬件设施,改善小区环境,在管理运作上贴近业主需求。在实事工程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居民区党组织对于晾衣架、休闲椅等装多少数量、用什么材质、装在哪里等问题全部征求居民意见,力求将实事办好,让居民满意。

三是邻里互助见真情。居民自治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社区充满温情,各种服务项目在居民区建立和运作起来。如:新华街道根据社区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状况,率先创建了“老年互助服务睦邻点”项目,社区很多老年家庭积极自愿申报,将自家房屋用于睦邻点活动,前后创建了38个“睦邻点”,利用自我服务的方式解决了老年群体的生活困难和精神需求。仙霞街道通过楼组党建抓自治基础,发放“睦邻卡”7200余张,推进楼组“金钥匙”工程和“五小”工程,进一步深化“楼组亲情”。同时,以“草根110”志愿者巡逻队为代表的群防群治力量不断扩大,居民之间守望相助,走出小家、服务大家的“熟人社会”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总体来说,长宁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体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区已有8个居民区创建成为“上海市居委会自治家园示范点”,走在上海前列。

四、长宁区进一步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思路

面对新形势下居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长宁区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比如,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能力还需加强,发动社区各类人群广泛参与自治工作的动员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自治工作需要得到更多保障和支持,制度建设有待完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