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1:24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1

对于现代农业经济而言,只有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只能在日渐激烈的产业经济竞争中失去地位。这就需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具有内部结构整合能力、外部关系重构能力和发展态势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常运作、持续演进的基础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及实现路径选择。因此,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为了建立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获取持续高效的竞争优势,最主要的是拥有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尤其是对外部环境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辨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规避发展劣势,准确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愿景,构建发展战略体系,设置发展战略环节。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理论,可以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划分为战略思想、目标、重点、措施和基本阶段等内容。战略思想统领整个战略规划,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和指领性作用,对于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把握、战略措施的选择以及战略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3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2

大事件之一:“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收官之年,5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形成确立,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十一五”期间,中央相继出台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各地区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区域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年均增速约为12.6%、13.0%、13.6%和13.4%,发展速度均比“十五”期间增速提高,其中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增幅均在2个百分点以上,各个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区域发展差距趋于缩小。除了经济快速发展外,五年来,各个地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均取得巨大成就,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区域调控手段更为完善,区际关系更加协调,整个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稳步实现。

大事件之二: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区域发展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区域发展战略体系更为完善。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用了一章的篇幅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与以往相比,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促进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方面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全面阐明了未来五年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四大战略更为具体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把主体功能区思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的范围、开发原则和政策取向,阐明我国区域空间开发的秩序与方式,进一步奠定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基础;三是围绕科学推进城镇化,提出了完善城市化布局与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刻画了国民经济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和重点,丰富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手段。总体来看,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地区经济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大事件之三: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区域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明显。2010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保持了比较平稳较快的发展,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热苗头,也避免了“二次探底”。一年来,各地区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经济形势普遍好于预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据初步估算,2010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比2009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比分别提高了1.6、2.2、0.8和1.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大,显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从各个地区增速对比来看,2010年前三季度,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12.7%、14.1%、14.1%和14.2%,继续保持2009年以来形成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超过东部的发展格局。从全年的预测情况来看,上述格局继续保持,且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在各大地区中居首,其次是中部和东北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日益形成。

大事件之四:中央批复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力度继续加大。2010年,着眼于细化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在近年来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有关区域性文件对促进地区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年来,为促进东部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沿海地区的规划体系和层次更为完善,空间开发格局更为优化。围绕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向纵深层次积极推进。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设立了重庆两江新区。为进一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和地区转型,制定并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随着诸多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深入实施,重点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开发开放力度加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加强。为确保中央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能够落到实施,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还牵头对珠江三角洲、江苏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进一步促进了规划与政策作用的发挥。

大事件之五:中央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0年,在已经制定实施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加快有关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央于2010年召开了第五次中央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印发了《关于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和《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措施。召开了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研究了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务实推进对口、援疆、援青等有关工作。与此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着手进行了内蒙古发展调研活动,推动内蒙古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据统计,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和12.3%,分别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0.3和2个百分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大事件之六: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海洋经济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分别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和“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用了一节篇章专门部署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任务,海洋经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0年,国务院同意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对进一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其目的是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国家在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对试点地区给予特殊支持,将之尽快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率先发展区、高新海洋产业密集区、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和海陆关系协调区,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一年来,山东、浙江、广东作为试点地区,有关试点工作迅速展开,相关规划已完成报批程序。加快推进相关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海洋经济已成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据统计,目前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近10%,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事件之七: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取得辉煌成绩,新时期加快发展获取了新动力。1979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宣布创办经济特区。30年来,经济特区借助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的自,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外资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作用;经济特区率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重大领域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了体制改革试验田的作用;除此之外,经济特区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对珠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发展发挥了带动作用,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特区成绩、总结30年特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从拓展特区发展空间、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需要出发,国务院相继同意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积极推进汕头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有关工作;为深化特区与港澳台更紧密合作、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继出台《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之后,国务院批复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建设前海深港合作示范区。这些措施,为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事件之八: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广度深度明显拓展。2010年,我国国内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合作载体明显实化。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全国对口支援、新疆、青海等方面工作顺利展开并取得实质性效果。为积极引导产业跨地区转移,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部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扶持,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鼓励产业转移与区域联合的具体措施。按照有关规划文件的要求,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方面试点工作。一年来,重点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西咸、乌昌等地区在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市场体系、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深度不断加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2010年,国际区域合作得到积极拓展。沿边地区开放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启动了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政策制定工作,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向北开放步伐加快;我国与东盟、东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对外国际通道、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规划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我国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大事件之九: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农民收入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2010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对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2010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继续增长,达到222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达到130亿元。扶贫开发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190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围绕“三农”建设,全年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近2000亿元,加强粮棉油糖基地建设,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加大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发展了一批农村沼气用户,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乡镇、建制村的油路通畅率分别达到96%和75%。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落实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制定部分粮食品种临时收储预案,保障化肥供给,促进农民稳定增收。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多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首次快于城镇,展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济南;文化产业

1.文化产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展开

一个民族的血脉是文化,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文化。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更加繁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前行道路,以更高水平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济南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快科学发展,建设济南文化产业。

科学发展观既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更应成为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指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还须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初步满足后,人们更加重视精神、文化、心理的多种需要。即使是物质方面的衣食住行等也都文化化了。

发展文化产业,生产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能充分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五位一体,五种建设全面推进整体发展。文化产品既具有产业的属性,也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量,而且还可以提升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作为基本资源纳入经济运行中,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形成和合理配置,提升物质生产领域的文化程度,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总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2.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济南文化产业在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济南市支柱性产业之一;在产业体系建设上,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在经济效益增长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呈现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新格局。但从全国文化产业所占GDp比重来看,2009年北京文化产业占当地GDp的比重为12.6%,上海为10.8%,广州为8%,杭州为12.8%,青岛为7.5%,而济南市2009年仅为4.3%,按最新的文化创意统计体系,2011为6.8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济南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虽在某些层面上发展速度较快,增长幅度较大,但在文化产业核心层仍然存在增速慢,规模小的问题,仍然存在着制约文化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观念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创新不够;文化产业融资困难,新型业态比重较低;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不适应”的问题。济南文化产业发展同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要求不相适应;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济南市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加快科学发展,建设济南文化产业就应该切实解决好这些“不适应”的问题。

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济南文化产业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济南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提升济南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既符合产业发展潮流,也是提升济南市区域竞争力的需要,更是实现济南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作为济南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实现济南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济南文化产业建设,在实施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注意各方面的统筹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文化产业产品具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使用价值、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经济属性、产业属性。一段时间以来,文化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有所滋生,文化产业面临“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济南市文化产业,要以满足济南市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视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积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正确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二是要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因此大力发展济南市文化产业要统筹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各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同时在某些行业、产业上取得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丰富发展的层次性。在实现济南市文化产业重点突破时,应充分发挥济南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把握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特征,重点发展有市场需求,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结合2012年国家统计局的新产业分类标准,考虑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可以重点发展影视动漫、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化用品的制造与销售、文化休闲旅游和新闻出版发行等行业。

三是要坚持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一方面发展济南文化产业,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济南的传统文化资源,对济南市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使文化资源合理重组和优化,把济南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另一方面发展济南文化产业要主动顺应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时代潮流,把创新作为推动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开发文化产品的新门类、新产品、新品种,积极引进先进的文化成果、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为济南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的活力,使济南市文化产业在新一轮的地区竞争中,保持较强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4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体育理论建设,任务

***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前三十年相比较,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尤其是在经济先行一步的沿海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在全面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和实效性,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理论新体系。

1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与发展中面临的

主要矛盾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体育发展为例,由于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珠江三角洲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体育事业的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体育事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经费投入单一化形式,形成了政府、社会和个人多种投入方式以及财政、社会赞助和发行等多元化渠道。

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增强,温饱思健康,改变了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余暇体育人口增长迅速。

体育社团向实体方向转化,自主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社会化体育的基础。

城镇化带动了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朝着标准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成为区域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和体育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改革和体育市场的蓬勃兴起,使体育经济的活动领域和规模逐步扩大。

体育人才的引进由急功近利逐步趋向长远投资,形成引进人才的多层次结构。纵观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踪迹,经济社会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体育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关系构成了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体育事业运作中的政府行为与体育社会化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中,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对体育事业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开放性体育体制,既要重视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更要重视形成依托社会办体育的运作机制,如果社会办体育没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运作机制,体育社会化是化不起来的,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中,缺乏推动体育社会化运作机制形成的实质性举措,对简政放权,充分调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产生制约影响。

1.2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整个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

《体育法》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将社会体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级体育职能部门的内部结构和互作重点时至今日仍然反映出竞技体育的主导色彩,开展社会体育的职能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政策研究都势单力簿,全民健身计划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首先要真正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己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要防止将全民健身当作一个球踢向社会。在强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探索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分阶段性过渡,另一方面要从内部机构调整和政策研究入手,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社会的重点转移。

1.3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的矛盾

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事业仍然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如果把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单位体育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某个领导对体育工作喜好程度上,就会不自觉地使体育事业发展滑入“人制”的轨道。在实现转制过程中要依照《体育法》这一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地方体育立法的步伐,强化各级领导的体育法制意识,并自觉依照体育法律法规,理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多种关系,促进体育领域内的全面深化改革。

1.4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规范化程度不相适应的矛盾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变化,刺激了体育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到处可见不同类型的康乐室、健身房、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心正在逐渐向社会开放,各类体育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也异常活跃。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责权界定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监管,使得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少数不法分子更是鱼目混珠,利用体育场所进行违法活动,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1.5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随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体育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各级体委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据该地区7个城市的统计,体育管理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5%,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目前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的干部大多数来自体育行政系统,不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处在珠江三角洲地的体育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这些情况表明,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各类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各类体育人才的素质,否则将极大地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整体规模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总的要求对在改革开放重要发展阶段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这些地区体育事业运作机制的转变,使体育工作由单纯重规模、重投入转为重质量、重实效指明了方向。

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在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澄清,中国体育理论建设在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基础上,要研究体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为先行一步地区的体育事业新的飞跃作好理论储备,为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必须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这些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协调发展中重点转移问题的研究

数十年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现阶段仍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整体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前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正随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而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仍然将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总理在八届三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为体育理论界探索体育事业内部关系的转化指明了方向,当前要系统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群众体育作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重点的环境特征和变化依据,研究群众体育作为战略重点的转移机制,探索从观念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操作途径,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环境特征和有利基础,研究加快重点转移过程中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2.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系统研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庞大的民族体质建设工程如何运作,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一系?形侍狻S捎谌窠∩砑苹氖凳┦艿骄谩⑸缁嵋约疤逵诓慷嘁蛩?的制约,必须重视全民健身计划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特别要从理论上研究和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两者之间在目标、原则、运作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根本差异,运用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民健身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完善全民健身的新体系。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路子,率先在全国开创联合办队和发行体育的先河,使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转移和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竞技体育的改革面临严峻的形势,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都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理论工作者要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变化特征,深入探索竞技体育普遍发展规律和特殊要求,依靠地域优势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模式,为竞技体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工作者一道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在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稳步发展。

2.4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为经济增建设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珠江三角洲的体育产业包括体育、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技术劳务和体育的物质产品等方便都迅速发展壮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面临着速度和效益的矛盾,重发展、轻效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面临着培育与立法的矛盾,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因此当前从理论上要研究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调整体育内部经济活动机制和提高体育事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政策实施和规划制定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研究在管理上切实把提高效益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的具体措施。

3当前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快我国体育理论建设步伐的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对体育社会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3.1.1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体育理论的发展与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从总体上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步伐,比较多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根据当前转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发展对策措施。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对包括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在内的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1.2体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力量投入还未能紧跟我国体育事业战略重点的转移,重竞技、轻群体,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比较严重,一些主要的体育科研机构基本上都还是以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群众体育科研未受重视,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与当前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3.1.3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理论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协调。由于重应用、轻基础,使应用研究本身缺乏发展推动力,在学科分化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交叉现象严重,有的学科分化后的基础不牢,缺乏形成自身的科学基础体系,另一方面,在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的应用学科中,缺乏应用学科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材料,尤其一些新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3.1.4体育理论研究本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搜集信息方面,缺乏完善、准确,还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现象,对辗转引用的材料,特别是将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材料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实际进行比较时,缺乏认真鉴别,研究结论未考虑对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借鉴作用,在研究组织形式方面缺乏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单兵作战的状况较为普遍,与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3.2建议

3.2.1要重视科研选题促进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使体育理论研究始终紧扣体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3.2.2实现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力量与队伍的调整,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加大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研究的投入。

3.2.3要重视广泛吸引经济发达地区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形成牢固的基础,完善体育应用学科的体系,形成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3.2.4加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协作攻关。建立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体育理论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全民健身研究中心,竞技体育训练研究中心,实现人员流动,资源共享。

3.2.5重视体育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通过扩大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规模,加快体育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的建设。

参与文献

1魏振兰.珠江三角洲体育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1~20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国,人口众多,这也凸显了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提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才能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分析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大环境给农村经济体制带来的突出影响,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1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回顾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农村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很难得到发展和提高,虽然国家提出"分包到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压力,一直被打压,没能真正实施。直到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十八位农村率先开始尝试分包到户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彻底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这是一次农村经济的胜利,这一次"包产到户"的彻底实施,打破了原有的意识形态,用创新的经济体制,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被国家誉为"中国农村的伟大创造",并作为基本国策被确立下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馆面临巨大选择和抉择的历史时期,敢于尝试做第一人的创新精神,迈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小岗精神,被誉为现代农村继续发扬的重要精神。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这个阶段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增产增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改革的起点,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阶段,农业大丰收,卖粮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统收和派购的形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产品开始面向市场,农产品价格施行"双轨制"国家积极推进和鼓励多种经营模式,优化种植结构,鼓励和支持农民从事非农生产,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三阶段,1993-1998年,经济转轨期,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将农业经济推向市场,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四阶段: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改革从经济改革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改革过渡,中央也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改变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把城市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农村经济改革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在改革和调整的趋势下,获得了较快发展,其中结合农村经济改革的四个阶段内容,分析总结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首先,维护农民利益,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投入,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农民占有庞大的基数,所以支持和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是保证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其次,改革发展的循序渐进性,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国家根据具体国情,分步骤的开展农村经济改革,从表及里,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开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国家开始进行全面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最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农村落后的面貌正在逐渐改变,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城乡二元制结构,拉大我国城乡的经济差距,国家还应该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成就和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进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产品产量有明显的提升和增加,受到我国农产品供给问题的影响,我国开始大力扶持农产品的增长和提高,从增速来说,特别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农产品有了明显的增长和提速,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例如,粮食增收、棉花产量都大幅提升,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值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切实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状况,实现了长期的供给保障,基本解决了我国人口温饱问题。

农业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速,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时农村经济改革的一大亮点和成果展示,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保障我国经济的长远、快速增长,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保障。但是面临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的改革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农业经济的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缺陷,所以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农业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得出以下关键问题,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较低,层次较低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基础之上,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较小,基础薄弱,层次和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和其他经济相匹配。一个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放宽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和不足,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规模,农业生产集中程度、规模效益程度低,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明显不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导致农产品价格备受压制和制约,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影响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信息收集和反馈能力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产品市场体系相对落后,竞争能力较低

市场经济下,对于农产品市场的要求明显提高,但是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农产品的市场体系相比其他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不足,导致竞争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化程度较低,制约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层次水平;其次,交易方式单一,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还不健全;最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影响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3)农村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发展和维护,但是从目前农村硬件设施看,农村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明显不足,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这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不小的挑战和约束。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还没有建立和形成,缺乏专业化服务和配套设施,农村经济的融资困难,农村经济的实际效益相比其他经济来说差距明显,金融服务体系的落后,对于农村企业的阻碍和制约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扩大的基本原因。

(4)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制的结构,二元制结构有最明显的表现是城乡收入的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了社会矛盾,其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巨大的威胁,城乡收入的差距,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这也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增产增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增加,或者说收入的增加还不能赶上物价的增加,这导致农民的收入不增反减,这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是不得不重视和改变的重点问题。

3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措施

(1)继续坚持和完善现有农村经营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证实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也在大政方针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并确立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不动摇;保障和维持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发展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农民加大田地的整合,发展规模化、效益化农业,扩大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调整农村经济的结构;最后,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应该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提高农村挤经济的服务水平,例如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社、以及其他的基础配套措施,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剩余劳动力

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人口较多造成的所以解决农业人口过剩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去城市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改革农村的产权制度,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农村土地扭转也要深化改革,解决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提高农村的就业能力和水平,不再仅仅依靠一亩三分地维持生活。

(3)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增加农民的收入是缩小城镇差距,减少矛盾的关键内容,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增产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体现,农民的腰包鼓了,收入增加了,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理清收益分配关系,减少农村负担,从国家农业税取消到现在的支农惠农政策,无不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次,加快农村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村企业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农村企业的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农村经济将基本依靠农业的面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梁艳菊.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J].特区经济,2010(05).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6

优化产业结构对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但是应当看到,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发展层次偏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优化产业结构是新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继续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对我国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巨大压力;新兴市场的国家也在加快产业升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还不到位,不仅影响短期稳增长促转型目标的实现,还将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打造新优势,增强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着力点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创新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努力向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引领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市场。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

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报告提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结构新调整、产业格局新变化和科技进步新趋势,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特征,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必须把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任务,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传统产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党的十报告要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考虑我国新时期工业、农业、服务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必须增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特别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需求导向,努力使产业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坚持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集成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战略任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质量品牌建设等工作力度,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先进制造业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国规划布局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紧密相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既是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加强统筹规划,调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制订产业发展要素指南和技术路线图,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带动作用。

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涉及领域广、带动就业多、消耗资源少、拉动增长作用强等特点。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在巩固传统业态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着力发展生产业,培育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从促进消费升级出发,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要把基于宽带和无线的信息消费作为新一轮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新兴消费热点。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营造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立足国内保障能源供应,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发展,统筹区际、城际、城市、农村交通发展,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

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抓住信息产业持续引导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把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基点,推动形成继汽车、房地产后的重大投资消费领域。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软件业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集中突破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关键电子元器件、材料以及基础软件、信息安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通信业转型发展,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加快“宽带中国”建设,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重点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发展。积极迎接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推动信息产业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全方位应用,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做好网络空间战略布局,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经济与信息安全。

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释放企业发展活力,逐步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合理分工、各种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管理创新,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增强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专精特新”和集群发展水平。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切实解决面临的主要困难,完善服务体系,增强中小企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环境,完善机制,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优化产业结构既是现实迫切要求,更是长期战略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按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优化产业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是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新思路新举措。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全面覆盖,加快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充分发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优势,带动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需求、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供给的作用,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产业集聚、城市布局、人口分布等相互衔接,以工业化引领提升城镇化水平、以城镇化支撑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落实以工辅农的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加强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发挥工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实业兴国、工业强国。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强事关实体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积极完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投资、贸易、土地、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不断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创造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收益率大致相当的条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向实体经济。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改善实体经济产品和服务消费环境,加快产品和产业升级,重点推动利用技术改造优化投资结构,切实发挥实体经济产品和服务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致富的思想,努力营造各方面关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层次和素质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位置,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创新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力争在高端装备、信息网络、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大力推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加快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建设,提高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切实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要求。以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为出发点,树立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理念,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严格能耗物耗准入门槛,推广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逐步削减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促进污染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并重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建立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新机制新模式,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由“快”字当头到“好”字为先,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影响又好又快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体制改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这两个重点,也就抓住了全部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8

同志们:

区委决定召开全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动员大会,并利用两天半的时间举办全区领导干部学习班,目的是使同志们能尽快从节日的氛围中走出来,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进一步加深对中央、自治区和我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的理解,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动员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尽快投入到2010年各项工作中来,努力形成真抓实干、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张伟书记和万虎区长因为参加市上的领导干部封闭学习班,不能到会。受他们的委托,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区委二届八次全委会精神,全力打造****经济区,从三个方面谈一些个人认识和体会,作为发言,与大家共勉。

一、抓学习,为打造****经济区奠定理论基础

抓学习就是抓工作,抓学习就是抓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基层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学习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是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全区各级党政组织要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把全区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为全力打造****经济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今年是**市建市五十周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精心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岁末年初,从区委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到区“两会”,我们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回顾总结工作,全面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对策措施,围绕提升发展后劲认真谋划,按照科学发展要求探索路径,应对宏观环境形势统筹安排,把握重大发展机遇组织推进。可以说,新一年的总体工作思路已经相当清楚,谋求各项工作新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现在的关键是要通过学习消化吸收,把这些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学习班的主要目的之一。

同时,这次学习班也是我们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动员会。刚才,**常委宣读了区委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这次学习中,我们还邀请区内知名专家进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区的定位与思考”的专题讲座,同时安排了集体辅导、分组讨论、交流发言和观看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录像等内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所安排的内容学习领会好,这是对学习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希望同志们要像狠抓重点工作落实那样来对待这次学习,安排好工作,排除一切干扰,人到心到,真正静下心来原原本本、踏踏实实地学习。要尊重授课专家,听好辅导讲座,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力戒形式主义,更不能走了过场,要力争学得更深入、更透彻一些,理解得更全面、更准确一些,切实在学习中把握政策,提高能力水平;在学习中启迪思路,完善发展措施;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坚定信心决心,取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效果。要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联系实际学,切实把中央和自治区、市各项决策部署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上来,转化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要端正学习态度,自觉遵守学习班的各项规定。除有特殊和急办的事情,经主持学习的领导批准请假之外,一律不得缺席、不得会客或从事其他工作。两办督查室和纪检监察部门要随时抽查、清点参学人员到会情况。对无故不参加学习、不参加交流讨论、完不成学习任务的,要通报批评,切实端正学风。

二、抓认识,为打造****经济区筑牢思想基础

同志们都知道,在自治区、市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陆路口岸建成启用,成为了**市乃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由于口岸的重要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要文件中多次提到并做了具体要求。2008年9月7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成启用**市**陆路口岸,发展以生产资料为重点的物流配送体系,围绕重要工业园区开展第三方物流配送”。去年年底,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规划建设**陆路口岸经济区”的要求。在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人代会上我区被列为“六大物流中心”之一,**陆路口岸被列为了重点建设的“三大口岸”之一。为了进一步挖掘优势资源,抢抓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区委二届八次全委会提出了全力打造****经济区的总体发展目标,这是区委、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顺应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规划建设“新欧亚大陆桥物流中转基地”以及**市加快“三城三镇三个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工作要求,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意义重大。

(一)打造****经济区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打造****经济区,是加快**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重树**对外经济形象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新定位。同时,打造****经济区是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符合中央提出的“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要求。打造****经济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围绕经济转型、统筹城乡发展和改善民生这三条主线,把陆路口岸的建设与**区的和谐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依托陆路口岸和现有产业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依托工业化提升农业、依托产业化致富农民、依托城镇化带动农村,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生产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区建设成为**的经济转型示范区、统筹城乡试验区和改善民生先行区。

(二)打造****经济区是区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推动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国内来看,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及渤海三角地带”、“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直至“中部崛起”,以及滨海新区、东盟自由贸易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等,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参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时代。从**及周边省区来看,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甘肃“兰白都市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区等等都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打造****经济区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的战略要求,符合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打造****经济区,就是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口岸周边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加速融入呼包银榆经济圈和环鄂尔多斯台地经济圈,有效构筑与资源富集地区的物流通道,加强区域间的交流,整合区域间的资源,调整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互补,合理分工,共同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和对外影响力。

(三)打造****经济区是**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客观上来讲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究其根源还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资源依托型产业结构造成的。当前,全区各市县区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宁东作为自治区的一号工程,发展势头迅猛,灵武提出了要“争做全区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大武口区定位为了“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核心区”,平罗要打造“西部百强县、塞上小江南”等。按照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2010年****工业园区列入自治区“四大工业园区”之中,要求总产值要达到200亿元,与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实现产值一致,超过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说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我区打造****经济区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区工业主要以资源和资源依托型产业为主,产品能耗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次产业、轻重工业比重失衡。现有大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少、标准高,企业在安置和解决就业方面总体水平还不高。税收本区留成部分仅占了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今年市上收回扶持我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和所得税全部上划,同时受全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国家将加大对地方土地出让收益的监管力度,并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些将对我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重点项目建设融资等产生较大影响。形势可以说是内外交困。这种情况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所以说,打造****经济区有利于促进我区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改变现有税源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可有效改变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解决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高,就业困难突出等问题,使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是区委立足我区优势资源、着眼经济转型做出的谋长远、利长远的一项科学决策。

三、抓当前,为打造****经济区开好局、起好步

打造****经济区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部门、各单位要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主要抓手,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全力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打造****经济区开好局、起好步。

(一)要与上级政策结合好,借力发展,造势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度挖掘中央1号文件、国发〔2007〕38号和〔2008〕29号、《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的政策内涵,加大政策的对接力度,寻求新的工作突破口;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委会、自治区“两会”、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建设“三大口岸”、“四大工业园区”、“六大物流中心”以及规划建设****经济区等决策部署;要认真落实好市上关于“三城三镇三个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将**建成自治区单列**经济区”、加大对**区的建设力度等事关**发展的一些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主动出击,积极开展项目的论证、编制、申报工作。要围绕“中心”做文章、紧扣“融入”动脑筋,在“中心”上借力、在“融入”上推进,对一些已经上报的项目,要抓紧跟踪落实,确保项目尽快批复;对一些还未上报的项目要尽快完善项目申报各项手续,及早上报;要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政策,以项目争取支持,以项目推动发展,以项目增强后劲。要把落实上级政策精神与我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打造****经济区的总体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在认真谋划今年工作的同时,及早制定好“十二五”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全面实现打造****经济区工作目标的基础上谋求更快、更大的发展;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力争使各项工作融入市上、自治区乃至国家的发展规划当中,使打造****经济区的各项举措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加符合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

(二)要与**的发展实际结合好,全力以赴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面对加快发展的繁重任务,面对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面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有利机遇,我们要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这一主题,以打造****经济区为目标,集中精力抓项目,千方百计抓投入,下大气力抓环境,竭尽全力抓民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千方百计抓投入。今年,市上对县区“三争双招”的项目考核,只统计5000万以上的工业项目、3000万以上的公益事业项目和1000万以上的无偿资金项目。各部门、各单位在争取项目和资金时要牢牢把握住这一关键,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一些小项目要凝炼成系列化项目,分行业将项目打捆上报;同时要将重心放在市直部门计划外独立承担的一些项目上,防止出现去年招商引资考核中出现的交叉现象。要拓宽招商领域,坚持工业项目与服务业项目、城建项目并重,加大乡村两级招商,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要认真研究宏观调控形势下项目流动的新特点,主动呼应、接纳东部地区产业、资本、项目转移,扎实做好年前外出招商签订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与客商多交流、多沟通,协调做好项目手续办理等工作。要围绕考核经济工作重点突出招商、考察干部实绩重点突出项目的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奖优罚劣机制,克服观望思想,强化目标意识,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招商引资40亿元和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的目标任务。二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转型。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拉力,紧紧围绕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在产业整合、龙头做大、链条延伸、技术创新、循环利用、基础建设上,谋划论证、储备、引进、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助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实现重大突破。要重点抓好2500吨多晶硅、4万吨糊状pvc、100万吨特种钢、光伏产业等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各项内容,以优势产业促增量,以新兴产业调存量。要以陆路口岸经济区建设为核心,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三是优化环境树形象。要以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发展和**市建市50周年大庆为契机,抓好红果子小城镇、火车站迁建、同城化干道、滨河大道及连接线、黄河二桥及连接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固废垃圾填埋场以及生态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3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包兰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要以城市管理攻坚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消除城市卫生死角,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迎大庆、促和谐”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我市建市50周年大庆。四是围绕民生促和谐。要紧扣和谐**建设这个主题,以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群众文体活动中心、矿山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公寓等民生工程建设,确保群众文体活动中心、廉租房、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公寓等重点项目在大庆前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要扎实做好低保提标扩面、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上,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上。要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解决好就业再就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能力。要高度重视工作,抓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认真做好重点上访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要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重点行业的检查,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9

(一)资源优势

宁海海域辽阔,拥有“港、岛、涂、渔、能”等丰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发展海洋经济具有扎实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一是优良的岸线港口资源。全县拥有218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岸线176公里,岛屿岸线42公里。宁海湾内已建5万、3.5万、5000、3000吨级泊位各2个,另1万吨级磨盘山码头泊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三门湾内已建有500吨级伍山汽轮渡码头、300吨级梅岙码头、100吨级胡陈港码头,田湾山港区还有尚未开发的3.5-5万吨级6个泊位岸线。二是丰富的滩涂资源。全县有蛇蟠涂、下洋涂、双盘涂等资源共191.8平方公里,其中三门湾海区138.8平方公里,象山港海区53.0平方公里;具备理想的海洋潮汐能、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条件。三是充足的海洋渔业资源。海域水质良好,营养盐类丰富,海洋渔业资源约有200种左右。全县海水养殖面积达到22.87万亩,为全省海水养殖面积第一大县,主要水产品有蛏子、牡蛎、泥蚶和蟹虾类等。四是独特的海岛旅游资源。全县共有岛29个,数量居宁波市第二,岛屿总面积5.2平方公里,适宜发展滨海旅游业。目前,象山港强蛟岛群已经纳入到宁海湾旅游度假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三门湾内岛群、岛屿都已基本列入宁海县海岛开发和保护规划。

(二)产业基础

宁海对海洋经济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2011年,全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54亿元左右,占GDp近48%,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现代渔业等产业初具规模。一是海洋临港工业。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已构建起以港口开发为先导,以国华电厂为龙头,围绕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临港工业循环经济体系;西店卫星城加快滨海工业区、望海工业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家用电器、文教用品、金属制品、汽车部件、模具制造等5大主导产业;宁海三门湾区域宁东新城也加快开发建设。目前这三个区域分别实现工业95.3亿元、126亿元和2.5亿元。二是现代海洋渔业。加大对海水养殖的政策扶持,形成三门湾百里生态型海水养殖带,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养殖大户、营销大户,带动渔业乃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11年,全县海产品总产量达到14.5万吨,海水养殖总产值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5%,为全省海水养殖面积第一大县。三是滨海旅游业。以宁海湾旅游度假区为载体的滨海旅游逐渐形成了规模,随着国际养生会所、游艇俱乐部、岛群旅游、水上运动区等新项目的实施,旅游与城市、旅游和工业相互联动发展,宁海滨海旅游服务业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县滨海旅游总收入达21亿元,同比增长近30%。

(三)发展平台

一是宁海县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经济发展已纳入宁海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并提出要将宁海建设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平台的阶段性目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海县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各个重点区块的规划编制稳步推进,西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西店镇域总体规划调整、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等相继完成,宁海三门湾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宁海设立出口加工区研究、胡陈港休闲旅游度假区规划均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宁海县象山港区域空间保护和利用规划、宁东新城总体规划、宁海三门湾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等形成初步成果。二是海洋经济区域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宁海三门湾新区开发建设前期办挂牌成立,三门湾新区列入拟新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和市十大海洋经济产业集聚区之一,三门湾开发建设成为宁波市政府咨询委首号调研课题,胡陈港休闲度假区、下洋涂临港产业集聚区等六大功能区功能和定位进一步清晰,宁海湾旅游度假区、宁海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宁海湾滨海新城、宁海湾强蛟港物流区和西店“两城两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三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海洽会宁海专场推介会。推出了港航物流、滨海旅游、清洁能源等七大类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20个招商项目,现场签约8个项目,投资总资金达105亿元。

(四)项目支撑

宁海三门湾区域和宁海湾区域是宁海县实施“东崛起”战略和“北跨越”战略的支撑区块,是宁海“十二五”时期打造“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平台”的关键抓手。为此,这两个区域的项目建设与安排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一是“十一五”时期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两湾”区域共实施项目38个,项目总投资263.5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211.3亿元。宁海三门湾区域共实施重大项目22个,总投资63.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宁海湾区域共安排重点工程16个,总投资200.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8.9亿元。二是“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安排情况。“十二五”期间,“两湾”区域共安排项目73个,项目总投资979.0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75.2亿元,占全县“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计划投资的45.7%。宁海三门湾区域共安排项目40个,项目总投资444.2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47.3亿元;宁海湾区域共安排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534.8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27.9亿元。

宁海县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先行先试,以海洋经济大平台、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旅游建设等为重点,以实施“六大行动计划”和“百项千亿工程”为抓手,以加强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努力实现宁海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基本建成浙江海洋经济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先行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示范区,为宁海建设成为生态型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宁波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全面实施“六大行动计划”。这是宁海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要求,针对宁海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实施海洋经济重点区块开发行动、海洋主导产业培育行动、综合交通构建行动、海洋基础设施完善行动、港口岸线开发行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努力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百项千亿工程”。这是宁海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抓手,就是为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着重推进“百项千亿”工程,即加快建设100个重大项目,主要涉及现代海洋产业、滨海旅游、平台载体和海洋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左右,“十二五”时期完成投资500亿元左右。

(二)发展目标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政策先行先试等举措,力争到2015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长,海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浙江海洋经济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先行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示范区,对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发挥先行示范作用。浙江海洋经济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宁海地处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产业带的交接之处,紧紧围绕浙江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以宁海三门湾、宁海湾为重点,加快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先行区。充分发挥“滩、岩、岛”滨海旅游资源,以“大森林大景区”建设为主攻,以“5•19中国旅游日”为载体,以宁海湾旅游度假区、胡陈港休闲度假区等区块为重点,推进海洋资源和生态资源联动开发,注重民俗文化、古镇文化、名人文化、养生文化等的延续和挖掘,大力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实现海洋文化、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产、现代海洋渔业等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有效利用和合理保护,加强重点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实现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为全国海洋生态经济建设探索新路径。到2015年,一是海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二是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海洋经济比重达到25%;三是港口物流发展初具规模,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四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持一流,CoD下降和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五是海洋开发环境显著改善,海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机制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社会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

下阶段我县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海洋经济功能布局,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按照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近岸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实施宁海湾区域和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一核两湾十区多岛”空间布局。一是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建设,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服务和要素集散功能,着力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加快推进会展中心、十里红妆博物馆、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物流中心、中央商务区等项目建设进度。二是继续推进宁海湾建设,着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和滨海旅游产业。加快园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横山岛、白石山岛等海岛的开发开放,理顺海岛开发体制机制,推进海岛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宁东新城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承载功能。力争实现“三个超十亿”目标,即引进项目总投资超十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超十亿、实现十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开工。进一步做好前期谋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服务环境、管理水平等六个方面工作。

(二)加快培育海洋产业,打造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加快编制完善宁海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等海洋产业规划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和资源要素等政策扶持力度。一是着力培育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三大海洋战略产业,重点推进海洋装备新材料项目核准,茶山风力发电、环保热电联产、东方日升光伏和LeD项目配套产业园开工建设。二是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港口物流、海洋科技服务三大海洋新兴产业,重点拓展海洋生物开发、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推进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加快发展海洋科技服务产业。三是优化提升汽车零部件、现代海洋渔业两大海洋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产品、汽车五金功能件等重点领域,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转变,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生态海水养殖基地。

(三)整合海洋旅游资源,推进大森林大景区建设。加快编制实施大森林大景区建设规划和海洋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尽早出台加快建设大森林大景区及滨海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早落地快开工。一是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产业。以宁海湾和三门湾北岸等区域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开发以海洋气候、海岛风光、海味品鲜、海上运动、海港风情等为特色的海洋旅游精品项目。加快推进宁海湾滨海新城、游艇基地、养生会所等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二是积极发展海岛旅游产业。依托海岛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基础条件较好的横山岛、中央山岛、白石山岛、铜山岛、满山岛等岛屿,形成不同主题的海岛游乐旅游区。努力把宁海努力打造成为融观光、休闲、疗养、度假为一体的现代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地。三是大力发展商务会议和休闲渔业旅游产业。以胡陈港、西店新城、宁海湾等为重点,重点建设海洋休闲、旅游商务和国际会议大型设施,打响“山水福地、人居仙境”的品牌。以双盘三山涂、蛇蟠涂等为重点,开发建设各类休闲渔业区,开展海岛垂钓、自助海鲜、渔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

(四)推进海岛开发和保护,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点。根据重要海岛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因岛制宜选择合适的主导功能,积极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点。一是积极打造港口物流岛。规划建设灶窝山岛、田湾山岛、下万山岛为港口物流岛,力争田湾港区纳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在田湾山岛布局3.5-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3个,年吞吐能力300万吨,下万山岛布局3.5-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5个,年吞吐能力600万吨,规划在灶窝山岛支持保障区布局千吨级港作船泊位4个,泊位长度325米。二是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岛。规划建设白石山岛、中央山岛、铜山岛、横山岛等为海洋旅游岛,合理利用“港、渔、岛、滩、景”等资源优势,推动强蛟群岛整体开发。推进横山岛发展成为宗教朝觐与海岛生态休闲度假胜地,推进中央山岛与白石岛联合开发,将其打造成为生态休闲与户外运动营地,将铜山岛打造成为生态休闲与野营区。三是着力发展海洋生态岛。规划建设马岛、桔柿山岛为海洋生态岛,依托海岛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海岛生态优势,努力将马岛打造成为部级海岛生态开发示范区,将桔柿山岛打造成为生态建设实验区。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10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金融机构;实体经济

一、前言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论断。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以及经济新常态对金融机构的新要求及重要影响,金融机构只有认清自身地位并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结合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金融机构在新常态下应为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促进作用,同时还要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最后,金融机构还要把握实体经济的发展脉络,确保实体经济在经济新常态下获得有力支持。

二、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机构应为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小平同志的这句名言精辟地说明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金融在发展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基于这一论断,金融机构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为此,应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明确金融机构的重要地位

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之间彼此影响、相互制约。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和信息密集型企业,其资金投放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实体经济很难快速、健康发展。只有明确金融机构的重要地位,才能保证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把握金融机构的工作原则

作为生产服务性行业,金融机构是重要的投融资平台,其运行规律与实体经济存在差异。为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就要明确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原则。在新常态下,金融机构要将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要做到有机统一,要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寻求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彼此协同,同时有所侧重。

3、使金融机构贴近企业实际

金融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狭隘点说就是为了企业服务。在经济新常态下,只有使金融机构更多的贴近企业实际,才能保证企业发展取得实效。

三、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机构应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目前企业融资成本过高,通过银行拿到贷款的实际利率在11%左右,通过信托等中介机构融资利率在15%左右,通过民间融资要达到18%,甚至更高。这么高的利息、这么高的财务成本,很少有产业和企业能够支撑。在此局面下,实体经济的发展将面临较大的财务负担。为此,金融机构只有积极改革融资手段,并下调融资定价,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特点量身订制合理的融资方案

为了达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金融机构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订制金融方案,保证企业融资结构符合自身经营特点。

2、金融机构应主动降低企业融资利率

除了制定个性化的融资方案之外,金融机构还应顺应经济发展形势,根据国家相关的利率政策,主动降低企业融资利率,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额外成本的支出。

3、金融机构应更多的为企业考虑,提高其服务属性

结合金融机构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金融机构只有更多的为企业考虑,并提高企业融资等服务属性,做到融资、融智并重,才能使金融机构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四、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机构应把握实体经济的发展脉络

互联网具备革命性的力量,而把互联网和金融相融合产生的力量更是无穷。目前,网络借贷(p2p)、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支付(第三方支付)、网络私募(众筹)等蓬勃发展。这些新的金融支付体系的建立,都代表了实体经济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基于这一认识,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机构只有把握实体经济的发展脉络,才能更好的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结合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金融的潜在实力,金融机构应增加相应的网络营销模式和网络金融平台,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和更有力的融资服务,保证企业融资在成本上获得更多折扣,在服务上更加优质,在整体融资效果上更加理想。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以及经济新常态对金融机构的新要求及重要影响,金融机构只有认清自身地位并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结合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金融机构在新常态下应为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促进作用,同时还要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最后,金融机构还要把握实体经济的发展脉络,确保实体经济在经济新常态下获得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洪银兴.论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及其支撑常态[J].经济学动态,2014年11期

[2]华民.走出中国经济新常态论理论误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未终结[J].人民论坛,2014年06期

[3]陈健生,魏静.新常态下四川经济发展的新特征[J].财经科学,2015年01期

[4]刘伟,蔡志洲.宏观经济决策与宏观进度统计:为何需求疲软增长稳健[J].经济学动态,201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