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进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0:00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思路

小学教育作为整个人类教育中的基础性环节,对于未来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讲和实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学活动本分不能够脱离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小学生与其他受教育群体相比,更具有精力旺盛、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方法处于初始阶段的特点,同时小学生活泼好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待开发,因此,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具体的生活化视角教学,将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教育教学的认知。[1]在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很明显,主要体现在,能够令以进行课文讲述为主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富有生活气息,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带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能够鼓励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课文和语文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的密切关联性,这样才能够在日后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下文将从三个角度进行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扩展小学生语文学习和生活视野

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而是对于小学生视野的扩展,视野的扩展不仅仅包括知识视野的扩展,还包括生活经验视野的扩展,由于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通常都是经典之作,与当前小学生接触到的社会接触到的生活都有所不同,可能是年代久远或者与实际生活差距较大的实践,这些文章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视野狭隘自然会导致对于文章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的结合,或者结合具体的社会校园现象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阅历,从而扩展小学生的视野。[2]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观察,同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查阅和调查,扩展学生的生活视野,这样才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宽度和深度,提升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实践中融入生活知识

众所周知,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与此同时,语文还具有综合性和结合性强的特点,语文是未来进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必备的技能,同时也是进行生活生产必备的知识,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他学科的教学也都离不开语文教学的良好基础,所谓语文教学的内容正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因此,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生活化教学,教师如果能够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融入生活知识,就能够令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令学生结合知识和生活的相关知识,令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对于生活知识有所感悟,对于各知识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三、多种语文教学方式再现生活情境

语文课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语文课文的讲授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理解情况和掌握能力,因此,想要在生活化视角下进行语文教学研究,就需要从多种语文课文的教学方式入手,想要学生能够从第一视角进行信息的掌握和感受,就需要将课文转化为客观的事务进行感受,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课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对于课本内容进行扩展,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对于重要的课文可以利用两三节课堂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话剧表演,令学生更加能够以第一视角而非第三视角感受作者的用意。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思想品德相关知识以及科学研究相关知识进行分析,通过各个学科之间的渗透令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再现课堂情景也可以通过进行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以及课后分角色分析探讨等教学方式实现。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多个学科相结合,进行生活化视角下小学语文多种方式教学的尝试。

总之,语文教学应当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创新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方法等手段,将生活化落实到小学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过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3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18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联系并不大,这样也就忽视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教学。然而近年来小初衔接严重脱节的现象日益显著,绝大多数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无法良好地理解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不理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教学,为小学生进入初中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树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教学意识

在以往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几乎没有对小学生进行过渡教学,而且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在知识方面也没有太大联系,其教学内容也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阶段性的教学特征,这一特征在学生进入六年级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对成绩非常重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一味地赶超教学进度,将大把的时间用在小学语文的复习课程中,对小学语文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全面复习做好准备,然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反复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在复习中做到“点水不漏”,这样一来学生的成绩是有了显著提高,教师也认为是为学生的小学阶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这样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毫无创新可言,这样的复习知识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机械重复,同样也只是让学生带着高分成绩进入初中。小学语文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还要注意的是在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的延展性,尤其是知识的过渡性与持续性。我们通过初中的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它与小学语文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知识难度和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就这种情况看,小学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初中后语文成绩严重下滑的现象就有了解释。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过渡教学观念,让学生能够在进入初中后快速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方式。

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量并不大,教学进度也不快,关于重点的知识内容教师都会重点讲解,并且会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比较具有针对性,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细致的批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在中考时,语文考试的内容并不多而且难易程度也适中,学生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然后将所学习的知识认真作答,拿到好成绩是不太困难的。然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难度加大,知识点增多,不仅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还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速度也逐渐加快,由于教学内容多,很多知识点都是一带而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量明显加大,教师在进行批改时也只是粗略批阅。在初中考试中,语文考试的内容多,难度加大,而且考试时间也非常有限。要想让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后能够快速适应初中语文教学,就必须将小学语文教学与过渡教学相结合。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所学习的修改病句中,教师可以增加“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知识,让学生能够提前为修改病句做准备。再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所学的《石灰吟》中运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方式,然而在小学语文中没有涉及这一知识点,教师只能解释为借物喻人,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教师不能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错误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初中再改正。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要培养学生专心认真的习惯,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遵守课堂纪律。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将重点词汇进行标注,将运用的手法批注在旁边,甚至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进行评析或者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受。第三,培养学生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不需要家长监督就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第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说话的胆量,让学生能够大方得体地说话,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说恰当的话、说礼貌的话,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第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摘抄一些美文中的词句,积累文学素材。第六,指导学生恰当利用参考书和工具书,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时,要学会自己查阅参考书和工具书解决问题。

四、增加小学语文教师与初中语文教师的交流机会

小学与初中是完全不同的独立教育场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与初中语文教师能够交流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教学,而且小初语文教学衔接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将小学与初中有机联系起来,建立小初语文教学衔接交流制度,将过渡教学作为一项改革内容让中小学教师进行讨论与交流,还可以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教师关于过渡教学的交流会、座谈会等等,邀请教师到小学和初中听课,通过相互听课去了解双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够给小学教师学习和借鉴的机会,让小学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小初语文过渡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课堂效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36-02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通用的教育手段。课堂教学的优势是可以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里教授知识,具有任务性和专业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授课方法。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点,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质量,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法等元素共同组成。小学语文课程看似简单,但是,对刚刚步入学习生涯的孩子们来讲,存在一定困难。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内容设置,有准备的进行教学准备,有计划的具体实施,有步骤的逐步提高。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存在难点分析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突破受限。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对学生的教学方式,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固定的学。整个授课过程就是一个单纯的讲座。在新课程改革的催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改革幅度仍然不大。语文课堂教学依旧沿用讲解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课中,受教材限制、时间限制、教学体制限制。教师无法发挥出语文教师的特长和个性魅力。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无法养成思考式学习习惯。教师和学生仍然处于教学活动的两端。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落后。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多数人认识不到小学语文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尽管天天在强调语文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语文教育和学习的重视,只停留在表面上。语文课程一直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就是因为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吸取的营养要远远大于其他学科。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常识性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充分开发智力。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注重语文基础常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其他几个辅助方面的培养。教学理念没有紧随时展需要。

3.教学过程缺少环节设计。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是经过教育专家的精心研究确定实施的。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在必要内容的设置同时,更是注重课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像一首歌曲一样充满婉转和激情。教学过程要经过教师的精心策划,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根据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容易理解课文的意思。但是,当前的教学过程,这一点做的明显不够。能够用心准备不同气氛教学的教师非常少。教学过程显得单一,缺乏活力。

4.课堂教学辅助设备缺乏。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教育发展也相对失衡。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层次分明。在城市小学中,多媒体设备已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但是,在乡镇小学中,多媒体教学实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把课程内容用最直观、最有趣的形式表达出来。现代的小学生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可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语文课堂辅助设备可以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的形象设计。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质量的思考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课堂教学制度。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在备课时,明确这一节的重点在哪里,应该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要实现的教学结果。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知识组建,避免因为迁就内容把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同时,我们要尝试建立一种课堂教学制度。这种制度包括教学的重点、教学的必要手段、知识点掌握程度等等。之所以要建立这种教学制度,就是监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把课堂当成必要知识传授

地点,让必要的知识能够完整教授。

2.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体验式教学。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重点就是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而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启蒙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学习,小学生能够掌握大量的字词句,能够明确语言之间的关系,能够读懂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素质教育是我国大力提倡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开展与课程有关的主题活动,学生在主题活动中,会对自己的爱好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受。教师在活动中,更要好好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并一一做好记录,通过分析认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特点。体验式教学能够让知识融会贯通。

3.运用艺术感染力进行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是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的课程,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向艺术性思维前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文学艺术性的思考。把艺术熏陶放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从从小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可以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身边人和身边的事充满感恩。

4.把握创新精神,实现语文教育紧贴时展。小学语文教学是传统的学科项目,既然是传统就有其固定的方法。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小学生家庭背景因社会背景而呈现出各有不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际上就是让语文教学符合时展要求,从内容和模式上反映时代对知识的需要。在课堂上,运动历史方法和横向对比方法将语文课程与时代相连接,将语文教学推向科学发展的阶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质量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一种考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小学阶段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学周刊》,2012年22期。

[2]陈小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做实几件事,《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13期。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77-01

一、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了发展主流,多数的老师都认识到了教学创新的必要性,纷纷在教学实际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语文教学中,为了能更好的体现教学成果,创新教学方法,我们尝试着对现有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找出现有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找出教学方法之间的差距,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从教学实际的角度来讲,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教学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开展教学反思不但对现有的教学发展是一个有利的促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必要性,认真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使小学语文教学成绩得到快速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具体过程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语文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务必做到全面细致。具体的反思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经常出现的流行语进行反思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为了方便教学,经常会出现一些课堂流行语。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样的流行语在学生中间会引起不同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提高流行语的积极影响,发挥流行语的积极作用,我们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利用流行语的优势。

(1)对“请自己阅读并作出正确理解”的教学反思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好事,让学生自己阅读并作出理解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在这一过程中强调老师的导向作用,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2)对“从课文中你都学到了什么”的教学反思

通常在语文课堂中,老师都会提出“你学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学生一般都会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回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值得反思的是,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而不是泛泛而谈。

(3)对“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学习”的教学反思

目前在有些语文课堂中,老师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推出了按照学生自己的选择进行语文学习的教学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必须进行反思。语文课堂老师作为组织者,必须发挥组织作用,即使尊重学生个性,也不能让学习变成一种随意的行为,如果不加强引导,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很难保证。

(4)对鼓励用语“你真棒”的教学反思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鼓励式教学大行其道,似乎只有鼓励不用批评学生就能取得好的成绩,其实不然,为此,我们必须对鼓励用语“你真棒”进行教学反思。我们不能只是迎合小学生的喜好,除了鼓励之外,该批评的时候就要批评,否则鼓励式教育就是过犹不及。

2.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有些老师开创性的选择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组成学习小组的教学方式,这两种学习方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小学语文课堂的长远发展来讲,并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对此,我们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1)对于自主学习方式的反思

自主学习方式的提出,主要是出于尊重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的,带有明显的创新色彩,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采取自主学习方式以后,老师的作用逐渐被弱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学习目标不明确,有时会变得很盲目。因此,我们要对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发挥其积极优势为我所用。

(2)对于组成学习小组的教学方式反思

除了自主学习方式以外,组成学习小组是最近几年小学语文课堂流行的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比较新颖,学生也比较认同,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遇到了现实问题,即组成学习小组的时候学生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弱化了学习效果,使得学习小组的意义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除了按照国家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传授之外,还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地加入了课堂引入内容和课堂串联内容,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书本知识。对于这一做法,我们要积极进行评价,在认识到优点的同时,还要对其存在的缺点进行深刻反思。

(1)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入的引入内容进行反思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老师通常都会在课堂中加入引入内容作为教学过渡,通过引入内容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直观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没有掌握好引入内容的度,有时候引入内容过多,导致占用课堂时间过长,影响了正常教学的开展,因此,我们必须缩减引入内容篇幅,满足引入要求即可。

(2)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入的课堂串联内容进行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中,一些老师为了使课堂气氛变得活泼,加入了课堂串联内容,例如诗歌朗诵和歌舞表演等,这些内容的加入有效地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入了课堂串联内容之后,正常的教学内容被压缩,课堂有效教学时间减少,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对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都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开展,以及应该遵循哪几种方式来进行。经过认真分析,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反思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使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都取得突破,弥补了现有教学方法的不足。2.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手段的创新,实现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使教学手段的创新更能取得积极的成果。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重要现实意义,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李胜男.论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对教学质量的正面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1.5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5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成绩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里,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很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要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形成自觉学习的状态,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学习质量,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为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进行的具体分析。

1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分析

一个人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时,只有具有浓厚的兴趣才可以提高积极性,而兴趣就是指人在实践活动里想要做某种事情的倾向,它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来看,要想从心理学角度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首先,教师要开展一些和语文有关的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看,通过一些课外写作活动和竞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其次,要努力在语文课程教学里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有很强的探索性。在学习过程里,语文教学要通过一些丰富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适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培养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通过一些好看的配图,合适的课堂导入,和课文有关的笑话和幽默的语言等等都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从心理上帮助学生树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加大引导力度,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里,要科学的利用学生已经具有的兴趣来进行培养,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故事,进一步将这些学生原本感兴趣的东西转移到学习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原先的兴趣作用,学生从心理上会更容易接受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这一方法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格外适用。除此之外,在语文学习过程里,要让学生有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获得赞许可以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虽然赞扬和责怪都是评价方式的一种,但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要通过赞许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举例来看,在学生认真完成了作业以后或者有了一些进步,能够合理的归纳段落大体意思,这些小的成功都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兴趣。最后,通过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可以得知,通过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降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紧张感,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成绩。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过程里,通过学生已经熟悉的字来带动学习新的字,通过偏旁和部首的作用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发挥形近字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成绩。

2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小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状况,让学生有动力学习,同时,通过高级情感的作用,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成绩。具体来看,从心理学角度培养小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积极情感,要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出发采取措施:首先,要增长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缺乏知识和经验,很难辨别是非,所以必须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绩。举例来看,在字词教学过程里学生不仅要有读字和写字能力,还要有写小文章的能力,可以听说读写普通话,与此同时,要充分体会到汉语的魅力,在一些类似《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课文影响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实际的语文学习过程里越学越起劲。另外,教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里要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树立自信心,通过幽默的语言可以减缓学生的紧张感,而学生在领悟了教师的鼓励以后也会用微笑回报给老师,同时还可以更加积极的发言,有丰富的想象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好的获得知识,同时还可以发展自身的智力,学习环境的融洽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提高舒适度,从而喜爱语文老师,进而喜爱语文这门学科。最后,在实际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里,要通过多样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树立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实践活动,除此之外,类似旅游参观行为和访问行为都是一些和语文有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的同时也拓宽了眼界,有了更加深厚的认识。由此可见,一切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都能十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3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要注重从心理上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状况,在这一基础上提高小学语文成绩,通过兴趣的培养,情感状态的丰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以后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成绩,获得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这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是有利的。文章通过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培养学生兴趣的措施,进一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措施,为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合理性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2]胡敏.我国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任俊,叶浩生.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J].心理科学进展,2015(6).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6

关键词:语文现状;心理障碍;有效策略

就小学语文学习而言,主要侧重于识记和浅层次的理解,相对而言,思维难度较小,但是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语文学习的知识点增多,除了需要进行识记以外,还要去分析和理解,课堂容量增大,语文学习难度增加。为了让初中新生更快地适应语文学习,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新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小学生在升入初中以后,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由于开始接触更广的知识面、更高的知识层次,但是本身的思维能力还没有提高,所以对角色的转换还不理解,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适应问题,即学生难以及时地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感觉语文学习难度增大,这是因为小学语文学习的习惯已经难以满足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

1.语文学习的不适应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较弱,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也是重视对知识的识记,缺乏对思维知识的有效应用,但是进入初中以后,语文学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独立的研究,很大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语文学习,出现小学与初中脱节的现象。

2.出现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

进入初中以后,课程开始增多,且学校管理严格,导致部分学生感到压抑,甚至畏惧学习,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语文学习而言,难度增大,出现惧怕语文学习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

3.缺乏科学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原先的学习习惯已经无法满足初中语文学习的需求,进而阻碍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对于新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二、转变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学习习惯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语文教学而言,要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更要从一开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做好摸底工作,做好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

在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以后,不要急着开始初中课程,而是要对学生进行语文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语文功底,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使其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衔接,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脱节的现象。此外,在刚升入初中以后,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放慢学习的进度,做好新旧知识的铺垫,从而为学生由小学向初中过渡创造良好的条件。

2.合理把握时机,做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即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这样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了解接纳语文文化,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亲近文学,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积累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要上好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灵活的讲解,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的美感和趣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不是进行单纯的知识呈现,要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此外,上好第一学期的语文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授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这也是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成绩稳定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形成对语文学习的整体认识,并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降低语文学习的难度。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因此需要语文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重视对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摸底调查,明确学生的语文基础,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要加强对关键时期的重视,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燕燕.注重习惯养成自然:浅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性策略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大,小学语文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概述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能力对于学生的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实现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措施。要想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改进我国语文教学课程的现状,必须要加强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再加之我国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教材编写并不成熟,因此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应用各种先进的知识,对教学效率进行提升。当前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还比较大,使得语文教学依旧没有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反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最终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语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自由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给学生多的自由,给学生更多发挥主动性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训练,从而提高自己对语文的理解能力。

二、小学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新的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频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过程中各种媒体资料的时效性、开放性程度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这些新媒体形式的运用,为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小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掌握小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结合生活,引入一些实例,从而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为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教材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的各种事情进行描绘,从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对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生活情境的设置

在新课程理念下,情境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过程中课堂情境的设置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情境的设置过程中也要注意情境生活化,尽量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进行情境设置,便于学生对生活情境的理解,从而能够从生活情境中转移到课堂情境中来,加深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的过程、提升解决小学语文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将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看,使得学生可以对课外的主题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并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情境的设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境的设置要切合学生的生活,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场景,防止出现陌生的情境,对学生的理解带来影响。

(三)加强各种素材的累积和应用,加强实践教学

小学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同,加强各种素材的累积和应用,是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加强生活教材的累积以及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综合能力。比如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进行各种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需要学生加强对各种素材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常常容易感受到没有素材可用,因此容易对小学语文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一个关键的对策就是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加强对生活的理解,从生活中挖掘更多的素材进行小学语文学习。现代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当前很多学生的生活都是在各种作业中度过的,对周围的事物关注较少,也不会发现周围的一些特殊情况,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发现,因此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准确度。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生活进行发现,从而利用周围的各种事物与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类比,加强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精髓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应该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对生活中的教材的应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东西可以用来当作教材,比如对文章的意境进行讲解时,可以根据文章描绘的场景,放置相应的图片和音乐,从而加深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和应用,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小学语文学习是学生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是其他任何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并且要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

参考文献:

[1]马妙.试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建议[J].读与写,2013,(12).

[2]胡国英.试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学周刊,2010,(03).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8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是采用分科教学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的,针对这一现状,高师小教专业也往往采用平台加方向的模式,分文、理两个方向培养小学语文和数学师资。因此,下面笔者就以高师小教专业(文科方向)为例,就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试作分析和讨论。

一、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未能关注“大”与“小”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不切合小学语文实际;二是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教授与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相脱节。

(一)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目标偏移

对于文科方向的高师生来说,语文课程知识体系是决定其以后“教什么”的问题,然后才是“怎么教”的问题。然而,目前小教专业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却是概念模糊、内容含糊、学生糊涂。目前小学教育隶属于大教育类,小教专业也一般开设于教育学院,由于教育学院以教育理论研究为核心任务,故学科类师资相对缺乏,往往需要从文学院外聘师资来承担语文类课程的教学。这就导致:一方面学院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而压缩学科类课程应有的份额;另一方面,来自文学院的外聘教师不了解小教专业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特殊要求,往往照搬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此,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是以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核心,有意无意地“淡化”或“忽视”语文课程,使学生感觉学无所长;另一个是在有限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又将小教专业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等同于旨在培养中学语文师资的中文教育专业,所授语文知识过于专业、艰深,使学生感觉学无所用。

(二)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相脱节

高师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教学、科研并重”。然而,目前高校师资培育工作却往往是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养成两方面各行其是、互不联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多是对抽象教育理论的诠释和讲解,缺乏与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接轨;语文类课程的教学也未能结合小学语文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与教学。显然,单靠学生的“悟性”,是难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基础教育实际有效整合这一要求的。高校师资培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极大地影响了高师生所学理论知识向实际语文教学能力的有效转化,使得相当一部分高师生上岗后不能较快胜任语文教学工作,也无法灵活运用高校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因而,高师生所谓的“科研能力”也就成为了脱离基础教育土壤的“空中楼阁”,高师生本应有的潜力、后劲无法体现,其作为本科生的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

鉴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构,是小学语文师资培育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促进高师生所学理论知识向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也必然成为了高师教育的迫切议题。

二、优化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的理论依据

语文教学是关于汉语言的教学,因而涉及到语言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因此,要合理设置小教专业语文课程和科学实施小教专业语文学科教学,必然要以语言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为依据,合理吸纳这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笔者发现,语言学界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以及教育研究领域关于“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的界定,都可作为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设置应以明确区分“语言”和“言语”为前提

1916年,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提出了“语言”和“言语”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呼吁分开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语言”学习所追求的是对于一种语言内部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完善,而“言语”学习的目标却是理解和掌握人们运用某种语言的行为和规律。语言学界关于“语言”和“言语”的明确区分,为我们区别中文教育专业与小教专业的语文课程内容提供了语言学依据。就中文教育专业来看,其“语文知识”研习的首要目标,无疑是系统掌握包括汉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等各个范畴在内的汉语言知识,并能解释相关的汉语言现象;但小学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故小教专业的“语文知识”学习,虽然也需掌握一定广度与深度的汉语言知识,但其目标不在追求汉语言知识的全面和深入,而是要以适应小学语文实际需要为根本原则。此外,更重要的是,小教专业的学生还需了解一些如何将汉语言知识用于培养儿童母语言语实践能力的言语教学知识中。举例来说,对于/er/这个韵母,中文教育专业需要向学生讲清楚其“舌面、央、中、卷舌元音”的音理属性,而小教专业则是运用手势示意发音时的卷舌动作来帮助儿童模仿发音等教学方法。再比如,中文教育专业需要解释“开、齐、合、撮”四呼的发音原理,以及“开合”、“洪细”、“m侈”、“等”、“韵”等音韵学概念,而小教专业则不必如此精细,它更需要教给学生的是“嘴巴张大aaa”、“牙齿对齐iii”、“嘴巴小圆uuu”、“撅嘴吹哨üüü”等有关发音方法的歌诀。

因此,小教专业在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不能等同于过于精细、系统的中文教育专业的语文课程,而应该在明确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前提下,以适应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体系和适合儿童接受能力为标准,来科学构建合理、实用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二)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教学应清楚界定“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JohnDewey)和科克伦(KathrynF.Cochran)等认为,除“学者知识”外,还有“教师知识”。他们提出:“教师所关心的不是为科学增加新事实,而是所教的学科内容,重视怎样把学科知识变成经验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教师知识”与“学者知识”有着本质差异,“教师区别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他的科学知识是从教学角度来加以组织的,并用作帮助学生。”

教育研究领域对“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的界定,同样给予了我们启发:中文教育专业与小教专业对语文知识的不同要求,即属于“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的区别。就中文教育专业来看,学生毕业后的授课对象是已经较全面地掌握汉语言基础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汉语言进行口语和书面交际能力的中学生,故其本科语文知识研习的目标,是追求汉语言知识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力求系统建构汉语语言学的概念,精熟掌握汉语言知识,并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分析和探究各种汉语言现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杜威及科克伦等所说的“学者知识”。而高师小教生将来面对的是尚未系统接触汉语言基础知识、也不具备运用汉语言流利规范地进行言语交际能力的儿童,故其语文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确定,应该围绕培养儿童母语言语实践能力来进行。高师小教生除了要适当了解一些汉语言知识外,更要懂得如何将这些汉语言知识用于指导儿童正确进行言语实践的教学工作之中。故小教专业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相对于中文教育专业来说,更倾向于是“教师知识”。这种语文学科的“教师知识”,非纯汉语言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的简单相加。可见,中文教育专业与小教专业由于将来面对的授课对象不同,其语文课程知识的学习内容也理应不同:前者是以追求汉语言知识的丰富完善为目标的“学者知识”;后者是以把语文知识有效用于语文教学为价值取向的“教师知识”。

因此,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必须明确作为“学者知识”的纯汉语语言知识和作为“教师知识”的小学语文教学知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使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工作回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要这个轨道上来。

三、优化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

在明确区分“语言”和“言语”、“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优化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

(一)立足小学语文实际需要,构建合理的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运用母语进行言语交际的实践能力。汉语言知识无疑是发展我国儿童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因此,高师生必需要熟练掌握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汉语言知识,才能胜任将来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深度和广度”,应以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为根本原则。正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区分“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两种不同的目标定位:前者是关于汉语言知识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后者是运用母语进行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故有学者提出,小学教育专业的语文知识应作降“格”处理:“小教专业的汉语言学科知识的难度,达不到相同层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格’”。因此,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不宜纳入太多过于精细、艰深的汉语言知识,而要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要去寻找汉语言知识的合理构成要素,筛选出有利于培养儿童言语实践能力的汉语言基础知识,同时适当吸纳当代言语运用和话语交际理论等言语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从而构建一个合理、实用的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二)融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知识,实现由纯粹讲语文知识向教语文教育知识的转变

然而,高师生掌握了适当的汉语言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在动态的教学环境中有序地给学生教授汉语言知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掌握语文知识和在教学上运用语文知识是不同范畴的认知和能力,前者是纯粹的语文学科知识的范畴,而后者主要由“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的作用所带动。美国著名教育家舒尔曼(LeeS.Shulman)非常强调“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即pCK)”对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的核心,是赖以区分教师与其他学科专家的重要标识,是造就教师工作专业性的重要领域。“学科教学知识”指的是教师超越纯学科知识的范畴,利用各种如隐喻、类比、图形说明、范例示范、模拟、动手操作、解说、展示说明、问答引导、讨论等教学表征方式,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学习内容,是一种高度综合“学科”和“专业”两个领域知识的知识。

显然,懂得语文学科知识,只是具备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知识,高师生还需学习“语文学科教学知识”。“语文学科教学知识”,指的是语文教师针对特定教学环境,自觉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将汉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学习内容,并有意识地利用所学语文学科知识去加强自己的教学成效的知识。这种知识超越了纯汉语语言知识的范畴,也与一般语言教学方法不同。目前小教专业虽也开设了《小学语文教学法》之类的课程,但这类课程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介绍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手段等,并没有就具体语文知识的实际教学作针对性指导,更缺乏对具体语文知识用于实际语文教学的关注。而我们说的在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中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知识”,是指要教会高师生如何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汉语言知识中选择适用的内容重组为有利于儿童学习的内容,并采用恰当的方法、手段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儿童能理解的表达形式,尤其是要引导高师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去指导儿童的母语学习等。比如,高师生在高校《汉语》课上学到了关于汉字造字结构的“六书”理论,虽然在将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并不需要向儿童讲授该理论,但我们却可以引导高师生选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将这种造字理论用于小学识字教学,以帮助学生有效、快速地识字。[1]

因此,小教专业的语文课程教学应着力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知识”,以“把语文学科知识有效用于语文教学”为价值取向,并发展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高师生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反思和研究汉语言知识在教学上的应用,并努力探究如何将相关知识转化为儿童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从而实现由纯粹讲语文知识向教语文教育知识的转变。这样做,对高师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素质的提升,无疑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要改善目前高校师资培育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尴尬处境,实现小教本科师资培养“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构小教专业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然后在“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中,有效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知识”。这虽然是就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而言,但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小学数学师资的培养。此外,目前小教专业硕士学历层次的师资工程也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小教硕士学历师资的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系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社资助项目“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2014SJB40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关于“六书”理论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笔者撰有《传统“六书”说用于小学识字教学的理论探索》(教育探索,2009年第1期)一文,对此有具体地探讨。

参考文献: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JohnDewey.“thechildandcurriculum”inJohnDeweyoneducation,ed.G.archambault(newYork,nY:RandomHouse,1902-1964):339-358.

[4]KathrynF.Cochran.Richarda.King,andJamesa.DeRuiter.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atentativemodelforteacherpreparation,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the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association,Chicago,iL,1991-3-07.

[5]李永妃.语文知识体系重构探析――以小教专业(综合文科)为视阈[J].韶关学院学报,2010,(1).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9

关键词:农村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一、前言

教育的重要和一个国家科技的进步可以相提并论,教育和科技又都是相互影响促进,而小学的教育更是根本。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国,所以语文便是我国文化的象征,小学语文的阅读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是否会对文化的热爱,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出现了一些微小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所有人来共同的解决它。

二、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制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我国的教学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一直都是被国家视为重中之重,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到“科教兴国”都说明了教育的重要程度。而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阶段还存在着十分多的不足之处,有很多的教育教学方式都还欠火候,而对于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主要因素有以下这些。首先,我国虽然发展迅速,经济科学等进步惊人,但是这些现象大部分只是限于大城市或者沿海地区,而内陆和农村山区等地的科技文化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这现象可能因为是农村等地地理位置十分的偏僻,交通条件的艰苦,导致了很多的先进技术与科技文化的传播都出现了巨大的阻碍。其次,农村教学环境十分恶劣,欠缺一些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精英小学老师,很多人都不愿意进入农村进行小学支教,所以很多的山区小学语文教育都欠缺外界新鲜血液的进入,从而现有的教师都是一些受传统观念很深影响的老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知识都出现了过时性。教学的教学设备也是不仅老旧,而且稀少,很多的地方小学都只是一个教师,一个黑板,一支粉笔就构成了一个班级,其余什么教学设备都不存在,这也就导致的了老师教学的难度十分大。

2、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的教学实际就是一种阅读理解并转化为自身营养的学科,它是一门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别人的文章来做到生活感悟,并借此来陶冶自身情操的学问。然而现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进度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很大的影响小学学生自我涵养的培养,会限制他们对文学的视野开阔度。比如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的小学老师教同学们语文阅读都是单一阅读老旧的教科书,其中的课文出现时间甚至都是几代人以前的了,很多的知识都已经和现如今的发达城市小学教学产生了巨大脱节。还有很多的农村小学学生缺少辅导,没有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不能真正的实现阅读理解,这种低效率的学习阅读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所以需要更多的家长辅导,或者老师的专门指导,只有这样有效率的学习与阅读,才可以较大程度的给予正处于发展最佳年龄的孩子们一个好的正面影响,成就一个更美好的人生。

三、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任何的事都必须要有一个目标计划,才能够长期并有效的坚持实现它,而我国农村小学语文读书教育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完善计划目标。我们要协同当地政府部门来共同规划建设,毕竟一个地方当地的教育如果有大的进步,那么能带动起来的其他各方面的进步是不可小觑的,这种的循环促进是人们最乐意看到的。而且当地政府会比我们更加明白当地小学具体的现状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相互间携手的合作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高质的进行。再其次我们也得投入更大力度去建设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加大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关注度,让社会上有能力的都为这些教育问题尽一份微薄之力,增强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接触度,让他们有一个更加广阔的环境去了解语文天地。要从小就让他们阅读个中的好书,这样的文化熏陶才能更加深层次的提升他们的修养气质,让他们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的遗风,读懂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适的做事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能够使同一个改变产生相差迥异的结局。而鉴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状态,建议我们广大师生从自身出发,都积极的投入到改变中来,毕竟任何改革的实施都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教师在学校课堂教学时,要采取学生更易于理解的形式来教授,让学生更加的迅速理解文章的思想,学到文章带给我们有益的一些东西。教师更要注重在农村教学时,要充分的利用好农村所具有的优势,农村的景色优美,有绿水环青山,幽静美如仙的感觉,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或动物的描写,通过这种描写既能够增加他们的观察与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情感熏陶与描述表达能力。我们也可以通过课后班级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与老师产生更多的交流,让他们各自介绍自己心中的语文和自己对农村的情感,能借此加强他们对语文的认可度和知识的渴求,有利于他们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3、转变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评价

老师是教学的重要角色,我们就的注重老师这个环节的改变,老师如果可以在学生的成绩评价或教学理念中对同学有自主情感培养,那么也许将来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性人才。一种教学的风格就能注定这种教学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的成就高低,所以,老师得抱着十分尽责的态度去对学生进行教授,要学会用积极、正面有效的教学观念来培养学生。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是一个人们都逐渐重视起来的热点,我们整个社会都会尽力来使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有一个大幅的提升,让其和发达城市的教育的差距慢慢变小,以此来推进中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前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改革,也要结合着城市发展,通过扶持帮助,人才的增援,经济的支援,教师技能的专业培训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来让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以一个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周克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7:57.

[2]易正荣.浅谈新课标下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措施[J].情感读本,2014,26:69-70.

[3]谢雨十.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篇10

关键词:快乐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高效学习;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27-02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深入发展,快乐课堂的构建是每一个学科的发展目标。小学语文,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加强快乐语文课堂的构建,是满足当代小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重要实践,也是完成教育使命的必然任务。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重视起快乐语文课堂的构建工作,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选择小学语文快乐课堂构建方法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快乐语文课堂构建的原则分析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内容关系处理问题的注意力度越来越高。学生、教材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对于课堂活动构建的科学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应当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为教师,不可以对学生进行控制,凌驾于学生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真正的参与者。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中的参与者,才可以感受到小学语文学习的快乐,调动起学习主动性。基础性教育的改革,教材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其重要内容。教师要抛弃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放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全然接受新的理念与方法。然而,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更新并不是完全顺利的。教师要根据快乐语文课堂构建的原则来加强小学语文快乐课堂的构建,总结来讲就是要对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二、构建快乐语文课堂的方法分析

构建快乐的语文课堂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快乐程度进行提高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来对构建快乐语文课堂的方法进行阐述。

1.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参与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来,在小学语文中感受到快乐。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师经常会利用单调与无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很难调动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要学会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小学语文学习内容中。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小学语文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讲解《探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学习之前为学生安排好预习任务,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单纯的讲解不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激发作用。鉴于课文的体裁与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本剧的演出。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剧本进行编写,对人员进行安排。这个时间可以控制在15到20分钟左右,在学生准备完成后,每个小组都要上台演出。每一位学生都具有成为演员的机会,也都具有成为观众的机会。在同学的演出中,学生会体会到以小学语文学习的快乐,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这样一来,小学语文的快乐课堂得以构建,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2.加强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情境,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快乐程度具有明显的影响。许多小学生不喜欢语文学习,是因为枯燥的文字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单纯的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讲十分无聊。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与直观化就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对课本内容的形式进行转换,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本知识进行观察与欣赏就很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资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辅教学资源。加强多媒体的利用,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情感体验,爱上小学语文学习。比如在讲解《鲜花和星星》的时候,在课堂上,学生很少能真正地看到鲜花与星星,而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相关环境的营造,可以使小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开展语文学习。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理。搜集一些与鲜花、星星相关的图片,下载一些宁静的音乐,为学生创设听觉情境与视觉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情感会融入到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在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面前,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因此,当代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自己素质的提高,学会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成为一个可以构建快乐语文课堂的合格教师。

综上所述,快乐语文课堂的构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满足当代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快乐语文课堂的构建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对快乐语文课堂构建的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例进行了阐述。希望以此来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快乐课堂构建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正确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快乐程度,使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爱上语文学习,实现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若君.有效指导课堂笔记[J].新课程(教研),2011,(01).

[2]查贺琴.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