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7:58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1

关键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涉及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改革与创新,又涉及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更新与调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实现总体回升向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他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第八,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2

abstract:atnewera,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therearemanyproblems,suchasnolimitconsumptionandwasteofresources,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destruction,theurban-ruralincomedisparityandimbalanceofindustrialstructure.toimprovethissituation,China'seconomyshouldacceleratethetransformationofdevelopmentmode,transforminghighinput,highconsumptionoftheextensiveeconomicdevelopmenttotheintensiveeconomicdevelopment,carryout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creatingresource-conservingsociety,andachieveeconomicandcommunitycomprehensive,coordinated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Keywords: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modeofeconomicdevelopment;change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56-02

0引言

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主要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传统发展观进行对比,分析出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想取得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放弃传统的发展模式,采取科学发展观。

我们的经济发展观念要与时俱进,并在经济的发展中不断的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与在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现实指导性,并对此一一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方案。

1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互统一、相互支持的关系,它们存在内在统一性,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它们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因此是一致的。本文从三方面来阐述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且对生产关系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还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且将社会财富公正合理地分配。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反映,也证实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

其次。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方面,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除了GDp的增长之外,还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同样体现了二者全面发展的共同精神。

最后,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统一性还表现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经济和建设在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两方面相统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求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与该思想相统一,把我国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提高经济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并与自然和环境和谐发展。二者的目标皆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

2.1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对经济增长速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便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通过科学进步,我们可以优化生产技术和设计,可以更新机器和设备,降低能耗,可以减少人力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或者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新载体,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对引进技术要加强吸收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真正将科学技术应用在经济发展上。

科学进步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前提,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通过科技我们可以实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要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通过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或者向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两种方式实现。因此,我国一方面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发、教育等的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将不断提高,这些都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2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目前通行的GDp指标忽略了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导致不计成本的生产方式大肆盛行,迎合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需尽早建立绿色GDp制度。绿色GDp指在通常的GDp制度中减去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对自然的损耗计入经济消耗和收益中,同时,还要将挽回资源损失和修复生态平衡所需支付的经济投资也算入GDp制度中。

因此,绿色GDp制度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反映了经济的发展速率,同时建立了一个综合反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会引导引导企业、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觉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消耗率,发展一条绿色经济的道路。

2.3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想要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由于当前国内所兴起的西部大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使得我国的内在需求大大的上升,也正是因为国内需求正在不断的加大,使得对外的贸易要与内需相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使得经济效益变得最大化。

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需要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国内相关的知识产业以及资本密集产业也较为薄弱,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之下,我们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并将我国产业的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业,这样才能够拉动我国的经济模式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发达的产业结构之上。

2.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高素质的劳动者才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虽然有较多的劳动力人口数目,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依然偏低,急需加大教育投资,扩大教育面,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内在统一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资源、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黄文杰.试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工业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重化工业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经济仍处于较低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增加和物质消耗来推动。这种高投入、高增长、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土地、淡水、能源等战略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和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受到严重的挑战。金融危机和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正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限制和打压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

低碳经济是以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制于国际碳排放和国内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道路,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对策,也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有力手段,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1)低碳意识缺乏。长久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单纯的追求GDp的增长,以资源的大量使用为代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2)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约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的依赖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这不仅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负担,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生产和技术的选择与效率。(4)低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我国低碳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发达国家都相对落后,资金和技术支持都相对不足,“锁定效应”也制约了低碳技术的进步。(5)体制机制的障碍。政府能源价格管制措施、能源生产销售的限制措施、能源进出口的限制等政府干预造成现行制度存在缺陷,不能合理的反映能源供需状况和推动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限制了能源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升。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1)树立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低碳意识,将GDp碳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以低碳思维从源头上控制“三高”项目的审批;企业应树立低碳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将重点放在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技能。(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低碳化。一方面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并淘汰落后产业;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3)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积极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无碳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促进资源供给的多样化。(4)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5)强调低碳技术创新,加强国际间低碳技术交流合作。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参与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体系中,学习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共同研发、技术转让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6)完善低碳立法,建立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国家应尽快出台低碳的相关法律,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执法监督机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宙.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福州党校学报.2011(2)

[2]陈剑锋.低碳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全新变革[J].改革与发展.2010(2)

[3]张鹏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J].科学与管理.2009(5)

[4]沈金菊.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J].企业导报.2010(1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4

一加快转变的关键在“加快”

2010年2月3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同志就深刻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他强调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同志的讲话明确地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为何要在“加快”上下功夫?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国内外矛盾的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来说十分必要

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决定性基础,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已经实现了国家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的巨大突破,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积累了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推进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现存问题的关键,是现阶段最为重大的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被动转”到“主动转”再到“加快转”反映了我党对现代化阶段的敏锐洞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也说明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日趋成熟,更加科学,也表明了我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紧迫性、机遇感进一步增强,勇气和信心更加坚定。

总之,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加快转变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自觉转、主动转、加快转,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努力顺应大势,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打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务求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加快转变的主题是“科学发展”

党的十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就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已正式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统领我党今后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在十报告的第四部分又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这也就是说,我国今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工作都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尽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才能把握住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五个方面工作的关键,主攻方向,战略支撑,战略基点和重中之重等,从而使转变既能突出重点又能使各个方面协同并进,保持均衡;使转变既好又快,既保证质量又突出效益;使转变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活力;使转变的成果惠及到更多的百姓。

三加快转变的目标是达到“五个更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它关系到人民未来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的好与坏,关系到人民是否能得到更多的实惠,能否更幸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什么,怎么变,变向何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使人民最满意,这既是人民所关心和期待的也是我们党通过转变所努力和希望实现的结果,因此,我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理想目标可概括为“五个更加”。

1.更加均衡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通过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最终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更加均衡。

2.更加创新

经济有后劲,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是关键,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全社会的力量凝原到创新发展上来,我们的将来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会更加创新,创新能力会更强,创新成果会更多。

3.更加绿色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就会降低消耗,降低污染的排放;通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转变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通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就会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绿色”产业方面下功夫,就会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使我们的明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使我们的众多产业,我们的生态和生活空间更加绿色。

4.更加惠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心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通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一系列社会建设工作和惠民政策就会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5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强调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__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深化了对于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与转变。

“坚持好字优先”提出的过程

20__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__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0__年6月,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__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20__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好字优先,有着很强的现实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9.7%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生态代价过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协调。衡量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指标是速度即增长率,另一个指标是质量和效益。速度是显性的,质量和效益则是内在的。把“好”放在“快”前,就是要在“好”中求“快”,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显著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又要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积极扩大经济的数量和规模。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加强农业基础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但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科技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继续存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已从20__年的3.23∶1,扩大到20__年的3.32∶1。这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字优先,就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新世纪以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业发展

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先后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__)、《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__)、《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__)、《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__)、《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__),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从20__年到20__年,东部地区江苏省的生产总值从8554亿元增加到25560亿元,西部地区青海省从264亿元增加到760亿元。虽然东部、西部的发展都很快,但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努力提高不同区域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我国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居世界前列。20__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26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同期我国消费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考,试大网站收集化铝分别约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8%、39.6%、31.8%、47.7%和24.4%。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坚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得到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要得到切实保障。当前,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

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对于国际环境认识的新提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质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不是好的经济发展。二是看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好的发展。三是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还是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难以扩大人民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改善民生,这样的经济发展也不是好的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其中就包含着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呈现的规律,就是社会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和升级,这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也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离开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发展既好不起来,也快不起来。因此,我们要努力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__年,东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17.09%,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而投资、出口增幅均有下降。消费驱动快速发力,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协同带动,自主创新支撑作用凸显,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出新气象。东部地区新变化印证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曾高达91%以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但投资和出口增长更快,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而外贸顺差过大,引发诸多贸易摩擦,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从而切实扩大消费、改善民生。

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从最近几年我国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和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实考,试大网站收集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许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比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6

介绍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措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各类矛盾交织的汇集点,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且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关键是要抓住其主题、主线和主旨。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总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相应转变并为之提供了条件。进入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产力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绝大部分商品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国内资金也由总体上不足转变为总体上剩余。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受供给因素制约转变为主要受需求因素制约。社会总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以追求数量和速度为重要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却没有转变,这必然导致经济在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因需求相对不足而出现周期性收缩。

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而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也进入新阶段。这种大形势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经济发展。但中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大多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的产品及生产环节。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南北发展差距和全球贫富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受到很大限制。

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作用。要素成本低,是中国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的重要优势。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要素成本上升将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许多重要资源短缺。而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中国资源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没有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变化,也没有包括资源开发和利用对环境损害的补偿成本。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符合发展阶段和人民的新要求。这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要体现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即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要体现发展过程的均衡性和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要体现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可持续性,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造福于子孙后代。这些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转向注重效益和质量的集约型发展。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最有效的资本,也是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的核心。德意志银行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力资本素质提高10%,就可以使人均GDp提高9%。因此,要把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战略途径。一要高度重视企业家整体素质的提高;二要大力吸引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新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企业去;三要加大对广大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四要努力营造安居创业的社会环境。

2.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目前,中国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仍面临着技术性约束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因此,要加大创新投入,建议一是将创新投入力度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努力提高创新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金扶持强度,要进一步鼓励大中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快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各种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成长提供专业性融资机制;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创新公共平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结合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大对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创新力度。

3.以扩内需为导向,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必须对分配、财税体制进行改革:要全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幅提高居民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其消费能力。要加大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由此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倾向。通过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来缩小收入差距,有效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包括提高劳动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所得税的起征点和累进率,通过税收再次分配方式,实现收入由高向低的转移,来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通过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东、中、西地区的收入差距。

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内需大约1.2万亿消费和投资。农村是一个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广阔市场,要通过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进一步夯实“三农”的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4.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

发达国家大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已达到8%~10%的水平。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仅占总资产的0.3%。因此,必须把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大战略举措。

5.进一步加大技术引进力度

要加大对生产工艺装备的投资。而技术引进则是促进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跨越性提高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技术引进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引进包括成套设备在内的各类技术,实现装备水平的跨越性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现有装备的折旧水平,加快工艺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要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活动。

6.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创新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首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要从管投资、管项目、管土地、管贷款等具体的“要素管制”中解放出来,转向以安全、环保、技术标准等管理为主的“社会性管制”上来;其次,要加快完善要素资源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再次,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要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改革。

7.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抓住低碳经济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节能减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环节。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处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的国际分工格局,由贴牌产品的中国制造转变为自主品牌的中国创造。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7

一、切实发挥政府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导作用

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切实发挥其主导作用。克服“路径依赖”,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不断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和障碍,实现由传统发展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式转变。

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制定完善的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保护农民进行经营体制创新。鼓励农民自愿、合法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提高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对土地流出户、土地集中流转镇或村给予相应的扶持和补助。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帮助解决其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与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市场作为一切生产经营的起点和归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效益。促进农业技术装备的提高和推广,使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等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推动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应立足县情,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特色产业、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在农产品结构调整上,突出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快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全面发展。

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应推动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首先,家庭经营应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其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提升农业发展整体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第三,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第四,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切实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资金难题。

三、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方城县要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建立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应加快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统筹安排“米袋子”与“菜篮子”,着力抓好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稳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全面拓展农业功能,支持优势产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产业、产区、产品优势,满足市场需求。

四、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针对方城县农业科技相对薄弱,农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的现状,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村科技长效投入机制和完善农村科技投入结构。四是以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切入点,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五、实施农村人才战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速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多样化的农村科技实用人才。应制定有效的政策,实施农村人才战略,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使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农业一线。培养立足乡土的种养业、经营类能手和创业人才,同时吸引城镇企业经营人才和各种能人到农村创业。引导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成果、生产项目等到农村创业服务,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给农村创业服务的科技人员合法回报和升迁机会,把科研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广泛的运用于农村经济发展。

六、加快城镇化发展,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没有产业化,就没有城镇化,方城县小城镇建设必须与产业化经营发展相结合,以小城镇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营造更多就业空间。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对各地重点企业和农业拳头产品的支持力度,鼓励集中发展,建立大批乡镇工业小区,使其充分借助于小城镇具有的集聚产业、资金、人才及基础设施共享的优势和城市特有的功能,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能力,提高竞争力。产业化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必须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封闭性,为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创造条件。紧密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产业化发展和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统筹发展。应在小城镇建设中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等配套服务体系,在小城镇中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心,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金融、技术服务中心,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8

关键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头戏。

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依靠大量要素投入,以GDp的增长速度为核心,造成资源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高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包括能源在内的初级产品的依赖性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某些重要原料和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同时,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却很低。低效率的资源利用和粗放式的矿藏开采极度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宝贵的土地资源。近几年我国基本上占用世界15%以上的资源在进行发展,能源和环境形势都相当严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和水泥等资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2.对外贸易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经济对国外市场依赖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原材料,另一方面我国一大部分产品销售外国市场。我国货物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到55%左右,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扩大出口的主力军,目前大约占到贸易总额的60%,而且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等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出口加工,本身技术含量很低,但本土企业明显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自有品牌。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外国公司低成本的制造基地,产业价值链低,出口贸易产品的成本效率主要来自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发达国家,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已达到70%以上,可在我国,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则高达72%,技术进步仅占28%,产品附加值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国家纷纷制定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其他国家的产品,这对我国的出口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广东、浙江等省许多企业纷纷停产、减员甚至倒闭,给我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3.国内消费长期不足,难以拉动内需

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2日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虽然消费的金额在增加,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乃至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比例仍然算比较低的,美国消费约为GDp的75%,其中居民消费为50%左右;印度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72%,其中居民消费占61%;而我国2007年总消费占GDp比重为51.4%,2006年为52.2%,但是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7%左右。居民的消费能力未获得完全释放。再加上金融危机本身对消费者信心的冲击,居民对未来收入与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因此可能会进一步削减支出,尤其是需求弹性大的高档耐用品的支出。这从2009年1月份银行存款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就可以看出,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010亿元,同比增长20.7%,较2008年12月上升3.3个百分点。

4.国内就业压力极为严峻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减产和破产的增多,国内就业形势变得极为严峻。受影响的不仅有农民工,而且已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明显增加,初步估计金融危机约造成2000多万的农民工失业。我国中小企业约吸纳75%的就业人口,由于订单急剧减少,加工贸易进口量从2008年7月起连续下降,中小企业裁员大增。据统计我国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2007年增加0.2%,预计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比2008年约要增加0.4个百分点,2009年就业目标将会比2008年有较大幅度减少。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当经济大幅下滑趋势得到抑制并转入企稳回升通道后,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现凸显,瞄准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当务之急。

1.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中国能否实现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上的“减排承诺”,调整产业结构是治本之道。由于重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使得中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压力和减排压力。钢铁、水泥等行业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制约。当前,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全球将进入一个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期: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我国正抓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落实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3.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一是在调整消费结构中,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最终消费。消费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未来预期,因此,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通过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让城市广大中低收入者安居乐业。为了扩大农村消费,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将进一步实施,如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9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依靠大量要素投入,以GDp的增长速度为核心,造成资源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高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包括能源在内的初级产品的依赖性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某些重要原料和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同时,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却很低。低效率的资源利用和粗放式的矿藏开采极度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宝贵的土地资源。近几年我国基本上占用世界15%以上的资源在进行发展,能源和环境形势都相当严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和水泥等资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2.对外贸易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经济对国外市场依赖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原材料,另一方面我国一大部分产品销售外国市场。我国货物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到55%左右,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扩大出口的主力军,目前大约占到贸易总额的60%,而且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等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出口加工,本身技术含量很低,但本土企业明显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自有品牌。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外国公司低成本的制造基地,产业价值链低,出口贸易产品的成本效率主要来自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发达国家,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已达到70%以上,可在我国,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则高达72%,技术进步仅占28%,产品附加值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国家纷纷制定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其他国家的产品,这对我国的出口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国内消费长期不足,难以拉动内需

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虽然消费的金额在增加,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乃至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比例仍然算比较低的,美国消费约为GDp的75%,其中居民消费为50%左右;印度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72%,其中居民消费占61%;而我国2007年总消费占GDp比重为51.4%,2006年为52.2%,但是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7%左右。居民的消费能力未获得完全释放。再加上金融危机本身对消费者信心的冲击,居民对未来收入与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因此可能会进一步削减支出,尤其是需求弹性大的高档耐用品的支出。这从2009年1月份银行存款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就可以看出,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010亿元,同比增长20.7%,较2008年12月上升3.3个百分点。

4.国内就业压力极为严峻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减产和破产的增多,国内就业形势变得极为严峻。受影响的不仅有农民工,而且已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明显增加,初步估计金融危机约造成2000多万的农民工失业。我国中小企业约吸纳75%的就业人口,由于订单急剧减少,加工贸易进口量从2008年7月起连续下降,中小企业裁员大增。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当经济大幅下滑趋势得到抑制并转入企稳回升通道后,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现凸显,瞄准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当务之急。

1.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中国能否实现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上的“减排承诺”,调整产业结构是治本之道。由于重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使得中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压力和减排压力。钢铁、水泥等行业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制约。当前,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全球将进入一个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期: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我国正抓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落实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3.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一是在调整消费结构中,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最终消费。消费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未来预期,因此,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通过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让城市广大中低收入者安居乐业。为了扩大农村消费,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将进一步实施,如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

4.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动力,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化为城里人。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有利于释放资源、土地方面的压力,也更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只有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前进的道路才能愈走愈宽广。

参考文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篇10

关键词: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

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对工业化进程的研究,国内外成熟理论研究已有很多,这里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实践方面,我们选择了经济发达、同为大国的美国作为参照物,来对比判断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理论方面,我们参照钱纳里等著名学者的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同类指标对比,来判断我国所处的阶段。

1.我国工业化程度与美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程度相当

经反复研究,我们确定选用以下四个指标反映工业化程度,并进而判断经济发展阶段。这4个指标:一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二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是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四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现将中国2008年这4个指标与美国同数值的时期进行对照(见表1):

资料来源:1.有关中国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2.美国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美国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来自《Z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

从表1数据和美国经济发展阶段【1】的划分,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应于美国1950-1960年代的水平即美国工业化后期阶段,而其就业比重对应于美国1900年的水平即其工业化初期阶段;因此,可认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区间。同时借助于第三产占比的对照,可以看到,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相当于美国1900年即工业化初期的水平。但三产产值占GDp比重相当于美国1870年以前的水平,也就是说还达不到工业化初期水平。可见,我们讲中国现阶段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判断并不很精确,也有误差,是一个"区间" 的概念。

2.我国工业化程度指标符合钱纳里多国模型工业化中期阶段判断

在现有的国内外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他和塞尔昆(m ·Syrquin)在《发展的型式》(1975)一书中,分析比较了1950-1970年期间1o1个国家(地区)经济结构转变的全过程,揭示了收人差异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勾画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请见表2:

注:根据《发展的型式》(H.钱纳里和m.塞尔昆, 1975, 中译本(李新华等详,1988),经挤科学出版社,第31~ 32页)一书中的表格整理而来

从上表中得知工业化前、中、后期工业比重分布,我国2009年工业占GDp比重为40.1 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但我国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7.2,处在工业化前期,如果考虑加入信息技术发展对就业比重的促降影响,即根据新情况修改只截至到2o世纪7o年代的钱纳里模型,那判断工业化的就业比重就应该有所降低,我国就业指标也就接近工业化中期。综而言之,从钱纳里多国模型的工业化阶段分期看,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区间" 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3.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分析

首先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换。现在主要的拉动靠的是第二产业,三产业很不发达,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创意的、设计的这种第三产业不发达,主要靠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实农业本身可以成为一个亮丽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去发展农业产业。有很多的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得相当不错。产业结构的转换,一二三产业有一个合理的比重,现在和国际上比是差得很远,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品结构的转变。

其次,拉动经济发展的这种模式应当改变。以往主要靠外需,现在应当十分重视内需。内需里面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以往内需主要是靠投资,现在经济发展模式要转换到消费。

最后,是要形成内生的、创新的发展模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内生的就是靠体制的力量、创新的拉动,自然而然的,目前启动内需主要是靠政府的政策,靠政府的大量的、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的,现在要把它转变成靠内需的、内生的自我创新的自然而然的发展的经济模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即转变需求结构,着重扩大消费,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局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工业增长的局面;调整要素结构,着力依靠自主创新,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局面。

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高增长、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为特征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世界上率先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1.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自从1990年以来,美国就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得非常快,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服务业的就业已经突破了70% 的比重(见表1)。美国的第一产业到2001年的就业比重微微下降,下降幅度为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从1990年的26.1%下降到2001年的18.5%。相应的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快速上升了7个多百分点,从1990年的70.2%上升到2001年的79.2%[3l

从20世纪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业部门变化是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1991年"新经济"开始后,由于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已非常小,占全部就业的3% 。因此,美国劳动力部门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

2.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的比重变化是工业化过程中,三大部门产值变化趋势的延续 。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较小,稳定中略有下降。从1990年的1.9% 稳步下降到2001年的1.3% 。该产业在1995与1996年还出现过上升的转折,到1997年该产业的比重又重新开始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是明显的,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24.1%下降到1999年的21.8%,这期间下降了2.3个百分点。然而,这种下降在这一区间是不均匀的,在1990-1991年期间,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在其后的十多年,总共才下降了1个百分点。在1993-1995年,同第一产业的比重一样,第二产业比重也存在一个小的上扬趋势,到1996年又重新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与第二产业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地上升,尤其在1990-1991年期间,这一比重上升了1.5个百分点。1995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1年达到79.6% ,详见表2。

3.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产业分布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就是两个时点上的静态比较,与历史数据相比,现阶段,美国的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工业的比重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但总体上看,工业的比重总体上是上升了;服务业的比重一直在上升且升幅很大。1990年以来,美国产值分布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幅度地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1990年,美国的人均国内收入的产业结构为农业仅占1.9% ,采矿、建筑、制造与公共事业占到了24.1% ,服务业占到了73.5%。到2001年,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这时的产业结构呈现的是更低的农业产出比,相对低的工业比重以及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服务业。从就业的部门分布来看,美国1990年与2001年就业部门的变化趋势与产值的部门变化十分相似。数据显示了美国这期间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的比重在数值上十分接近。

4. 美国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2l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产业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最紧迫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接轨,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结算与运输方式等。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必须从具体的国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的支撑服务体系和高效运作的信息网络,培植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建设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强大牵引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之逐步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器"。

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单一。而高新技术具有很强的扩散渗透能力,我们要积极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科技化、信息化改造,使传统产业得到更新,提高其信息化、知识化和技术化水平,从而使产业技术层次在整体上上一个新台阶,传统产业重新获得生命和发展,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产业结构上, 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 在要素投入上, 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变革

发生在美国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创新或新的制度安排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一种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社会机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变革,包括生产体制、流通体制、分配体制、企业管理体制等等,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在生产领域,小型创业公司的兴起,大公司与小公司在创新上的协作关系;在流通领域,各种金融创新、风险投资的出现;在分配领域,股票期权的盛行;在企业管理领域,层级制为水平型管理和对基层授权所取代等等。在产业结构的调燕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市场力量和一些间接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演变。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既是促使各类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也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国虽然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但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残留的体制却已不适应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借鉴美国产业体制变革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整产业体制。一是要更多地通过市场力量配置资源,推动能够市场化的领域尽快实现产业化经营,将适宜由社会提供的服务逐步剥离,实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二是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使体制改革更多地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优惠政策。三是要积极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推矾产业体制改革。四是要通过加强人才管理机制来促进产业机制的改革,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促进各产业的创新,从而得到适合经济发展的优化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从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被讨论至少二十八年还未得以实现的现实来看,问题远不止这三个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有关专家分析,问题在于,第一,转变发展模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需要有压力,如果没有这个压力,企业不愁需求,就不会改进技术、提高竞争能力,就会到房地产市场上做投机生意,引起泡沫;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要有制度环境,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在技术上有很多很重要的技术突破,从外国引进了很多重要的技术发明,但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碰到了严重的制度。要实现中国政府决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结构优化的方针,需要两条,一条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二,一定要用改革来改变制度障碍,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焱宇,钱立伟.2003年的美国[J].国际资料信息2oo4,(1):19-21

[2]范跃进.世界经济年度报告2003[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美)祆尔特-亚当斯,詹姆斯-w -布罗克.美国产业结构(第1o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蓝庆新.东北大开发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J].东北亚论坛,2005,(4).

[5]凌云,王立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1].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9-92.

[6]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7).

[7]w ·w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 经济研究, 2009,(3).

[9]宋德勇, 卢忠宝.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3).

[10]唐跃军. 跨组织系统(ioS)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模式[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2).

[11]唐跃军. 论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J]. 经济评论, 2002,(6).

[12]antoine, Dechezlepr阾re, Glachant, matthieu, and Yann m閚i鑢e. technology transfer by CDm projects: a Comparison of Brazil, China, india and mexico[J]. energy policy, 2009, 37(2).

[13]azqueta, D., and Sotelsek, D. Valuing nature: From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natural Capital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63).

[14]Bator, F.m. 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8,(72).

[15]Baumol, w.J., and oates, w.e. the Use of Standards and pr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J].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1,(73).

[16]Bertram, Geoffrey.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and the Control of Greenhouse Gase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2, 28(3).

[17]Choi, Y.-Y. a Green Gnp model and Sustainable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1994, (21).

[18]Clarkson, p.m., Yue, L.,and Richardson, G.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Capital expenditures by

pulp and paper Companies[J].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

[19]Coase, R.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