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6:28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国民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增长,对物质极大需求也因此而变得强烈与不固定,特别是建立在网络平台消费的基础上,社会对于交通有了更高的标准。公路是运输业进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它的发展便体现的特别主要。因为我国的地域宽广,同时公路经济的发展出发点比较低,大多数地区的公路建设仍然无法与现实的需要相符合,是现在市场经济所要面对的较多课题。

1现在公路发展的现状

有句话说得恰到好处,要想富先修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不管处于哪个时期都是硬道理。尤其是在现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阶段,为了实现人们不断增大的物质需要,对于公路建设到了快速发展期,无论在城市或是村镇,无论是高速路或是普通路,建设的数量均在不断地增长。虽然如此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步的点较低、制约的因素也较多等各种因素,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还是很不理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又因为我国的地域宽广,公路分布建设上还存有不平衡性。一些海拔高的地区,公路普及率还比较弱,无法切实的实现本地区人们对公路的切实需要。并且,我国的公路发展时期,也同时面临众多的问题,其重点体现于建设的质量和公路经济的体制不完善及公路的建设施工人员各自的素质较低等各方面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约束了公路行业的发展,也严重地局限了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此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2公路经济的发展意义

确切地说公路经济是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一定会促进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现时期的生活当中,公路已是人们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进步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资源的配置优化与货物的流转运输,从而实现了人们不断多元化的生活需要。并且与别的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成本损耗比较低,是现在运输方式当中很主要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对公路建设上的大量投入,使人们出行时的环境获得很大程度地提升,促进了消费的行为,对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偏远的山区地域,以前的交通不通造成资源的受限,直接局限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成效。而在公路完成嫁接以后,偏远区域和经济发达区域相互间的联系较多,并且有了和市场竞争的实力,慢慢脱离了贫穷的境况,部分区域有的已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发展。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可以看出公路经济对其产生的功劳是很明显的。

3公路经济与市场经济相互间的重要联系

3.1公路经济可以较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公路经济是市场经济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场经济给社会所带来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还可以说,公路经济可以推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并且和社会进步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如果想要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公路经济一定要趋于规范化,和市场经济相互协调的不断发展。

3.2公路运输行业其发展可以推动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

现时期,物流行业已成为各行业发展扩展规模的主要因素。而在物流的行业当中,运输业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繁荣的公路运输行业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发挥着很关键性的作用,公路建设可以使各地区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各地区内的资源获得最合理的配置,大大的实现了各个地区内人们的需求。并且,和别的运输方式相比较,公路运输的标准比较低,所需费用较合理,是人们现时期最为重要的运输方式。所以社会市场经济其成效之大是和公路运输业有紧密关系的。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公路运输产业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3.3方便且效率高的公路运输业可以很好地提高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

过去,我国的市场经济不能获得发展强大是和公路建设的不完善有很重大联系的。而现在,随着我国对公路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大,因为交通不方便所造成的各类局限和问题慢慢地得到了解决,如此使社会经济也获得了快速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处在偏远地区的山区,以往因为交通的不便利,导致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的滞后,更严重的几十年也看不到一点发展。并且因为道路的不畅通,本地人民根本和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外界资源没有办法进入山区,山区内的资源也没有办法往外界运送。由于公路建设的不完善,像这样的地区其经济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发展。但公路建设完以后,全部都不同了。公路好比一个纽带,使山区内与外界有了沟通。相互间的资源可以通过公路便利的进行输送,偏远区域的经济不再落后。公路的出现使山区慢慢的富足起来,并慢慢的加入进市场的竞争当中,凭着自己的优良资源,实现了地区经济较大程度地发展,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4在市场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现时期,我国针对公路经济的标准需要与发展目标有了一个新的高要求,市场经济的体制对公路经济所起的促进作用是很突出的。我国现时期正处在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时期,城市、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在快速的发展当中,只有通过公路经济的辅助下,相对的经济目标才可获得实现。并且,各地方政府部门也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中深深体会到公路经济发展的主要性,对于各地区公路的运输、收费与高速路段的运营与管理等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要求。公路经济的各项指标的实现也让市场经济变得多元且多路径。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情况下,过去短期且盲目性质的公路经济方式已被慢慢取替,代替它的是长远发展的公路经济方式。只有维护好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情况下,才可以使公路经济和市场经济均有效地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最终给当地的人民带来福音,提高整体的市场经济效果。

5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下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1构建完善合理的公路管理体系

第一,在实施公路经济的管理过程中,需不断地维护公路的发展形象,防止管理过程中有乱收费且不作为的一些行为出现。并且为了维护公路经济不断良性地发展,国家有关的部门需综合本地区现实的情况建设一系列和现实相符合的公路管理机制。利用体系规定的制约,使公路经济其发展更为地顺利;第二,依据有关地规定严格地控制好公路经济当中各人员自身的行业标准。因为陈旧思想的制约,一些公路的管理人员对服务的认识不足,工作态度不积极,使公路经济发展的不顺利。为了改变这一状态,相对的管理机构一定要实施随时的管理,并且依据相关的规定重新的对公路经济的管理人员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合理的财政规定防止工作期间发生乱收费与公款用来私用的情况;第三,构建完善的公路管理体系,只要严格地控制好质量,才可以良好地确保公路的建设质量,使公路建设理想使用期限与真实的使用期间所产生的差在最小值。也就是说,合理标准的公路管理制度体系针对公路建设和公路的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也是提高市场经济成效的重要策略。

5.2利用针对性的方法提高公路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一,相对的公路部门一定要从思想上增强各级人员的教育学习,通过良好有效的思想学习,使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完全的解放,提升相关工作主动性。并且,工作的责任心也在持续的提高;第二,除对普通工作人员实施教育以外,针对公路机构的领导层人员的教育和学习也不可忽略。领导人员是各部门的负责人员,如领导人员的思想认识与工作的认识均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其所给员工带来的影响也是负面的。所以需要针对本企业的领导人员实行教育学习的相关活动,使领导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为普通员工做好模范,并且让普通工作人员相互的学习与效仿,从而在企业内慢慢产生积极向上、争先恐后的工作气氛;第三,公路经济如果想一直持续长久性的发展,对技术与科学素质强的人才要不断的进行吸收。在市场激烈的竞争当中,技术与科技水平上的竞争切实的来说便是人才上的竞争。公路相关的部门一定要综合本企业现实的人才需要,持续的招收贤能的人才,使多数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本队伍当中来,促进公路经济的不断发展;第四,公路的有关部门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各岗位学习方式,指定时间的安排在岗的工作人员参加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利用培训学习使工作人员随时的清楚最新的行业信息,良好的获得高公路建设质量和成效。

5.3加强公路平时的维护保养力度

第一,公路的有关部门一定要准确的认识,重新的定位,对公路的维护保养工作要加强重视度。如只对公路的施工环节重视而忽略公路建成后的养护工作,如此行为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公路经济的良性发展;第二,相应的公路部门还需科学的管理好公路的设计与施工及养护中各环节的费用支出。第三,在进行公路的维护与保养时期选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也是非常关键的。

6结语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公路经济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契机和保证。在现在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上,针对公路的建设质量与水平等均有了更严格的标准要求。公路经济和公路的管理相互间有很紧密的关系,合理标准的公路管理可以更好的提高公路经济的成效与利益。

参考文献

[1]张爱军.试论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J].企业导报,2016(14).

[2]任崇敏.浅析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J].中国商论,2016(29).

[3]郭煜辉.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公路经济发展策略[J].科技资讯,2016,14(29).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2

“发展”最终必然指向“人自身”,正如古莱所指出,发展的实质在于界定美好生活、公平公正的社会以及人类与自然之关系。发展目标必然是应然层面的人类生活改善(最大限度的生存、尊重和自由)与实然操作层面的优化社会安排的合理有机统一。优化社会安排在于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进而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达到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虽然发展可以作为经济的、政治的、技术的或社会的现象来进行有效研究,但其最终目标则是存在本身:为全人类提供充实美好的人类生活的机会。这样来理解的话,发展就是提升一切个人和一切社会的全面人性。”路易•约瑟夫•勒布雷特(LouisJosefLebrett)在“经济与人道主义”论证中指出“一个特定的人群及构成它的所有近邻人群单位,以可能的最快节奏,以可能的最低代价,并考虑到存在于(或应当存在于)这些人群与近邻人群之间的团结纽带,从较少人道向较多人道阶段的一系列过渡。因此,发展学科就是研究如何达到更加人道的经济”。

在他看来,“发展”必定以人道为基础,偏离对人和人性的关注,发展科学就会成为伪科学。近年来,我国学界对“发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主要观点有:“发展”并没有内在地包含着伦理的因素,但是与人有关的发展却必然包含着伦理的要素。“发展根本上是人的发展,是人的解放过程。”“为了什么发展”和“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一价值论的问题关键是讨论“合理的发展”所指何事,发展应“围绕人为中心”,而不是“人围绕发展为中心”。而这一问题正是传统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增长”发展模式所忽视的,但对人类的生存与和谐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发展”的伦理实质在于对“人的发展”的指向上,在于如何促进人自身的进步和完善方面。

一、经济“反发展”的伦理审视

在现代社会,在探讨“发展”价值旨趣的同时必然也要深刻反思“反发展”问题。古莱对“反发展”的理解最具代表性,“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压迫和结构役,那么这个社会就患了“反发展”。“每当有关人们规范界定的美好生活的某些基本因素———对最佳生存、尊重、自由和自我实现与集体实现的看法———减弱而不是增强时,就导致了反发展。”“反发展”是如何产生的?“其原因在于工业经济往往失去它作为一种手段的正确地位而去扫荡生活中所有领域的非经济价值。”古莱认为,世界上所进行的发展可以导向经济增长,提高部分人的生活水准,但因为好处没有惠及世界上的贫苦大众,所以并没有符合使整个人类得到总体提升所要求的某些价值观,是“发展”可能成为“反发展”的缘由。“经济发展是伴随着社会代价的,但是,如果这种代价是使‘发达’成为吞食千万活人的当代莫洛哥神的,那么,这种发展就是‘反发展‘’伪发展’。”卡思陀瑞狄思(C.Castoriadis)以“社会想象的表意”来描述现代的增长发展实质。他认为,想象先于真实、理性和运作,这样的想象不再能够提供“定性的目标与观点”,意识不到增长的极限,从而不再意识到社群的前进方向。真正“发达”的国家是它的人民即使并未拥有财富却活得丰富的国家。

世界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这些好处没有惠及世界上的贫苦大众,没有符合使整个人类得到总体提升所要求的某些价值观(例如,普遍团结),那么,这种“发展”实质上还是“反发展”,还是物主宰人的现实,而不是人得以发展,也无法增进整个人类的福祉。“今天‘发达’社会所显示的现代化特点至多代表一种混杂的福祉,不能盲目效仿。”价值目标错位的表征为“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人类最重要的需要是他们的物质需要”。现代人类正在上演着荒诞的一幕:打着“发展”的旗帜却做着“反发展”的行为。“反发展”导致人类片面狂热追求物质财富的享受,为获得当下利益而不择手段,不惜侵犯后代权利,颠覆和摧毁人类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家园,最终结果是造成人类社会的全面异化。“反发展”“以物为中心”,使“发展”成为脱离人性和人道的“伪发展”。

二、经济发展壁垒:“反发展”导致“人的异化”伦理思考

“反发展”最直接的表象就是“人的异化”现象出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逻辑的无限扩张导致的“异化“”物化”发展伦理问题作出了深刻揭示。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类认为“增长”与“发展”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是相同的。近代以来,虽然人们为发展实践设定了民主、独立、自决等价值目标,但实质上,在这些道德言辞的背后,人们真正的发展理想和目标却是效率的提高、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人实际上成为发展的手段与工具而不是发展的目的所在。历史事实表明“,反发展”使人类为了获得更多物质财富而付出种种代价,出现了“人的异化”“单面化”:人陷入物质化的趋利活动中,迷失自我,丧失主体性,导致人被物质所束缚和奴役,淹没了人的目的性存在趋势。“人的异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发展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相背离,与马克思主义提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指向和价值目的都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背离。

“人的异化”是巨大的物质财富增长和精神家园的萎缩的结果之一。经济发展的失误在于只注重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淹没了人的精神追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认为可以通过机械运算度量人所有的经济行动,忽视人的价值情感理性。因此,20世纪以来,伴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人类普遍出现精神焦虑,人们开始反思、批判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经济发展观,重新检视自身的主体性,意识到过去的主体性是片面、狭隘和不成熟的,是一种以“个体性为基础、以统治自然为目标的人类中心的主体性”。因而是一种“黄昏的”、异化的主体性。“人的异化”是现代消费盲目和混乱的结果之一。传统的经济发展观认为消费与经济发展的贡献成正比。因此,人们普遍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高消费,导致人类日益滋长急功近利、及时享乐的心态,导致人类的物质贪婪和精神空虚。这势必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的身心间的全面丰富、互利协调的关系简化扭曲为单向、单一的利益索取关系,把本应全面发展的人,变成单面的、物化的“经济人”或“工具人”。人在摆脱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关系”的同时,又深陷于“物的依赖关系”之中。人不仅被物化甚至被“动物化”。正如美国著名战略学者兹•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指出,一股追求在丰饶中的无度的精神空虚之风正在开始主宰人类的行为。

“人的异化”是将人作为经济增长的手段,偏离了经济发展终极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的结果之一。乌里希•贝克指出,以财富为中心的生产同时系统地生产了社会问题、社会风险。片面的生产观是人类进入全球风险社会的深层理念原因。现代社会成为“人为的不确定性”(manufactureduncertainties)的由人自身所引发的全面问题风险社会,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伦理关系。在经济增长的主导意识下,人们对效率的追求优先于对伦理的关怀,物欲社会使人在庆幸自身逐渐脱离自然力的奴役和压迫时,却又不幸地遭受到自身创造出来的异己力量的奴役和压迫。商品、货币、技术等人造物成为一种“新自然”,人被迫置于其奴役和压迫之下,成为利益的工具、商品的附庸和金钱的奴隶,成为“经济动物”“集体无意识”异化了的人。

这是抽象、狭隘的发展理论,而不是佩鲁所倡导的“以促进该共同体每个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现展理论,“征服自然”“无限增长”,不仅导致阶层之间、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掠夺资源、破坏环境、损害全体人类的利益,而且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初衷。

三、经济发展利弊: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的终极目的

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价值是什么?其伦理向度如何界定?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关系着能否真正实现“发展”而不至于走向“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应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指向,确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价值。人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地展示人自身的全面的完整的本质,弘扬和实现人自身的全面的完整的价值,将片面的人、残缺的人、生物的人提升为集自然活动、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于一身的最高社会有机系统的人,也就是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经济发展以人的主体价值终极关怀为切入点和基本点,才能真正实现快速、稳定、蓬勃增长。“使人们摆脱压制役(大自然、愚昧无知、受制于他人、体质、信仰)而取得自由。”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人的主体性的彰显、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人的自由度的提高等。

在马克思社会存在论层面的哲学视野中,发展伦理是对现代性生成、转换过程中以人为中心的本质关系呈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在人性层面来说,是“人的异化”的有效伦理途径,其目标是克服异化、实现人道,重建“发展理想”。发展伦理学家古莱对发展的业绩伦理评价是:为发展支付的代价衡量、对发展的障碍评估,以及发展是否增进人类福祉的标准判断。而他认为,区别“发展”还是“反发展”的终极价值标准就是判断发展是否能增进人类的福祉。因此,经济发展的真正任务是取消异化,实现技术、政治、伦理理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人的“最大限度的生存、尊重与自由”(古莱语)。经济发展是发展伦理核心的问题,经济的根本是寻求发展,而发展的根本是现实存在中“人”的发展,其实质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发展不仅关注“为什么行动”(know-why)“如何行动”(know-how),更应关注“能否实现”(know-whether),其目标是如何实现人的自由。“人”的这种物种的“可持续生存”是发展的终极目的或终极价值。”

经济进步的旨趣还是为“人”,物是为人而存在的。理性地探讨和肯定人的发展问题是首要问题,树立新的发展观,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和终极追求,是避免反发展及“人的异化”,达到经济良性发展目的的根本。“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真谛。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的进程都应立足人的发展而不是物役人的“人的异化”。现在国际社会提倡新的国富标志,是以“国民幸福总值”GnH(GrossnationalHappiness)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作为衡量人类发展的指标。这反映出现代化的重大伦理从“生产总值”转向“幸福总值”。GnH将发展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完善方面而不是在经济增长上,这显现了公平、正义等价值原则。幸福指数关怀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发展理论和实践体现人的主体精神和终极价值追求的一种重要形式。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已不只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增长,其最终目的应在于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提高人的内心真正幸福指向。国家的长治久安,最终系于人民幸福(happy)不幸福(unhappy)。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的。马克思论述社会发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和目的,强调发展的主体性。“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的伦理取向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传统发展模式“重物不重人”和“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将发展导向最人性化的方向,它应该成为我们发展经济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执政理念。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一个与“个人自由和社会承诺”紧密联系的过程,也是扩大人们真正享有经济自由和各种权利的过程。他将人的生存与发展当作最高价值目标,消除“人的异化”,既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又体现着人的自我价值和终极关怀。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包装材料;再循环;回收利用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74-02

引言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与此相伴随的是,我们在享受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繁荣同时,也付出了能源、环境的巨大代价。如果不尽快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今后有可能导致资源,尤其是能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严重后果。

在中国,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说了好多年了,非但没有改观,反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年,中国用于包装的塑料制品因其不可降解性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土壤和农作物。烧,污染空气;埋,二百年不烂。如果将北京每天扔掉的废塑料回收炼油,可得50万升无铅汽油和50万升柴油,仅汽油就可供约3万辆小轿车驾驶100公里,塑料制品回收再加工,可重新制成各种新的塑料制品,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中国每年包装废弃物有1500多万吨,其中1/3是废弃塑料;而中国每年塑料的需要量大约是1100万吨,年产塑料只有600多万吨,缺口500万吨需要进口,120吨废弃罐头盒就可以回收1吨的锡,这相当于开采冶炼400吨矿石,而且还不包括经营费用。

目前,对各种包装材料回收较好的是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回收率已达到83%,荷兰也为79%。中国目前的废弃包装回收利用率还不足10%。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容器包装的再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显得意义重大。

一、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首次正式出现于1994年德国颁布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法》,它遵循“避免―减少―再利用―限期处置利用”处理程序,要求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以利于保护环境与减少公害。20世纪90年代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引入中国,随着人们对循环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概念的表述也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一般性角度上升到人与环境、资源、生态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是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

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它使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达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按照循环经济的循环范围来看,循环经济一般包括三种的循环:企业内部循环,也称小循环;生产领域的循环,也称中循环和社会整体循环,也称大循环。

循环经济的实施,跳出了以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困境,它的兴起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各个国家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摸索出来的切实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在现实经济中处处可以体现,如,容器包装、家用电器、汽车、建筑与食品业等的再循环利用。本文以下就以容器包装的再循环为例,借鉴几个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的做法,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一点浅见。

二、中国包装业发展及容器包装回收利用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出口产品因外观不佳而招致的压价损失每年达数亿美元。后来当商家发现包装里有“黄金”后,包装产业发展迅猛,在无规则限制下以15%的速度连年递增之后,包装业发展之迅速令人刮目相看。近三十年过去了,中国包装业已继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包装大国。

可是物极必反,有些商家挖空心思在包装上大做文章,造成了消费者购买上的困惑,甚至让人反感。包装的尽善尽美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包装消费者不能了解商品内在的质量,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便是最好的写照。按照国际上的一般规定,包装成本如果超过产品出厂价格的15%,则属于过度包装。

在中国,过度包装的典型市场为月饼包装。中国每年月饼市场的规模超过200亿元,包装开销占月饼生产总成本的1/3以上,每年用于月饼包装的费用已达25亿元,加上搭车销售的茶叶、酒、金银珠宝等其他商品,过度包装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最高可达80%。不仅仅月饼,补品、药品甚至是一些小商品都陷入到“过度包装”的怪圈,包装后的体积竟然膨大数倍乃至几十倍。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沈晓悦指出,由于中国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很低,目前包装废弃物已成为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现在中国每年包装产量约3000多万吨,而中国包装产品的回收情况除纸箱、啤酒瓶和塑料周转较好之外,其他产品的回收率特别低,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不到总产量的30%。很多地方已经出现“垃圾围城”问题,过度包装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中国每年包装废弃物生产量是工业和生活垃圾重量的3%~5%,但体积却占生活垃圾的30%以上。中国垃圾处置仍以卫生填埋为主,包装废弃物的增加无疑会占用更多的土地。

将包装更多地定位于普通消费群体,回归平民化、大众化、简约化,商品包装则可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包装最终还是要走上绿色包装的道路。所谓绿色包装就是“3R1D”(Reduce、Reuse、Recycle及Degradable),即包装要达到“减量化、重复使用、再生使用和可降解”,这是世界包装业的绿色原则。世界上有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德国。

三、案例:德国的包装回收体系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崇包装材料回收的国家,其管理态度非常明确:首先是“避免产生”,然后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理”。

1992年,与废物再循环相关的商家、工业组织和其他团体,共同出资建立了德国双轨制度,即著名的“绿点”回收系统方法。所谓“绿点”,就是在商品包装上印上统一的“绿点”标志。这一“绿点”表明此商品生产商已为该商品的回收付了费。由使用“绿点”标志的生产商付的费用,建立一套回收、分类和再利用系统,经营这一系统的公司是非赢利性质的。所有“绿点”标志的商品,居民使用完后,就将他们放到特制的黄塑料袋子中,经营“绿点”系统的公司有专人定时来各家各户收取。“绿点”系统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商品包装条例,产品责任原则首次在法律上被确定下来。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商品包装的生产和经营者有义务收回和利用使用过的产品。

1996年6月,德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规――《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法令》。它规定对不可避免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废弃物必须进行再利用或再循环,并强制性要求各企业承担回收责任,但也可委托回收公司代替完成。如果厂商对商品进行一定包装,就须缴纳“废品回收费”;而消费者若想扔掉包装,须交纳“垃圾清运费”。德国政府还规定,以膨大包装夸大内装物容量的行为属于欺骗行为,将予以处罚。比如,把纸盒包装里折叠的单瓦楞纸板衬垫安排得极松弛以使纸盒尺寸加大,让人产生错觉等行为,均属欺骗性包装。

2002年12月,德国最高法院颁布了最新法令:要求所有商店从2003年1月开始向顾客收取罐装和瓶装饮料的包装回收押金。用于啤酒饮料类的pet塑料瓶,连食品在内的1.5公升以下的缴纳0.25欧元;1.5公升以上的则需缴纳两倍的押金。商店在顾客交回包装时将押金返还给顾客。但葡萄酒、白酒、牛奶、果汁等商品的包装不在规定之列。

目前,德国政府正着手出台第3版的《包装条例》,计划对所有一次性包装饮料一律征收25欧分押瓶费。

据DKR回收公司的调查显示,89%的德国消费者赞成塑料广泛再造;约有40%的德国人拒绝使用没有回收价值的包装。由此可见,该国在回收废物方面成绩出众,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

四、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也提上日程,但是与循环经济工作做得较好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还应加强各方面的工作。

1.开展教育工作,增强节约和环保观念。从发达国家案例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做得较好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公民的节约和环保意识很强,本人觉得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市场经济的发展容易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就是环境是公共物品,很难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因此需要全民的努力配合,包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

2.加强立法,政府执法需严格。立法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严格执法是重要保障。案例中的发达国家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作为依据,而且法律中定的处罚都比较严重,可以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这是作为一部法律的基本作用。中国近几年也出台了一些法律,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仍存在处罚力度不够,执法不严的现象。

3.依靠科技进步。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如利用绿色包装材料,包括可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降解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和纸材料等的发现,都是科技进步的功劳。

4.运用经济杠杆。以往实施的“谁污染,谁治理”方针是一种被动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推行“谁污染、谁付费”和“谁治理,谁收益”的治理方针,让污染者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使其不得不实施清洁生产;使治污者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鼓励社会各界投入环保产业。

参考文献:

[1]中包网,省略.

[2]左铁键,冯之浚.德国循环经济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克强,赵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宏民.新型绿色包装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4

一、可持续发展与“整体本位论”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8(3)。)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护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稳定、永续发展。经济法与民法促进个体(私人)经济安全不同,经济法应着眼于国民经济全社会整体安全。这种整体安全首先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和系统总体状态的规则,是指一系统存在多重因素关系和多种相互作用条件下,把不同质的因素和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统一起来,满足指定功能的过程,表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客观规定性同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观规定的统一。(注:王宏波。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4(1)。)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一方面,在总体上,它表现为社会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适应与满足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具体上它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的多重促进、多元互补的合理配合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无波动性还要求通过经济立法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对促进消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注:积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协调状态。)

再次,经济法还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注: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j]。法商研究,1997(1)。)效益作为一种法律价值,导入法学领域始于60—70年代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民法和经济法都必然把促进效益作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但其具体精神并不相同。民法的私人经济生活本位和个体利益决定了它追求的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只有经济法能摆好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1)经济法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为目标。发展经济效益以提高和不损害社会整体效益为导向,把经济效益纳入社会整体效益中评价。(2)协调个别、微观的经济效益以取得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优。把微观经济效益纳入宏观经济效益中评价。(3)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宏观、微观经济行为纳入经济效益中评价。(4)提高经济效益,须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法的哲学观、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宏观调控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诸要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陈银娥,杨艳琳。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4)。)。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计划法、投资法、价格法、信贷法、税法等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各种比例关系。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比例关系又受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关系受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受到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又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资源短缺又会制约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公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宏观调控法如:资源法、环境法、计划生育法等,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保持这种比例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通过宏观调控法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在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活动中起着其他调节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发调节,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会导致资源浪费,带来环境恶化,同时也会产生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如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应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来实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如征收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由此,企业将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也作为成本的构成而计入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还未形成环境成本的概念,只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但是,事实上,一些在生产过程中未造成直接污染的企业,对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摩托车在其生产过程中也许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可是其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却非常严重。因而,从宏观经济过程观察,经济增长中环境成本是很大的,付出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日本学者枇杷木在《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结构》一文中提出“增值价值环境税”的理论主张不仅对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要征收环境税,而且要“对商品的服务和生产不加以区别的对其‘增值价值’进行课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收费,既不是资源费,也不是污水处理费,而是制造自来水的费用。如果按照综合成本理论,应当加收资源税或污水处理税,那自来水的价格就要高得多。因此,要克服市场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完善资源法、环境法和税法,通过开征资源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开征环境税、防治污染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法就是要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利益关系有: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产业调整法、预算法、投资法、税法、银行法等法律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宏观调控不到位或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那么,宏观经济就很难获得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宏观调控法有助于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适度增长、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是稳定与增长,经济保持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经济稳定受到严重破坏,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法律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有宏观调控来引导。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宏观调控法能保证经济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宏观调控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等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宏观调控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更离不开宏观调控法律保障。建国以来,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的情况,是因为缺乏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更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成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丰富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和体系,进而促进经济法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宏观调控法也保障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规制法

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体系的两大基本亚体系,一是反映国家干预市场的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二是反映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从全局出发,调控社会总产品和总需求平衡关系,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二者在整个经济法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注: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j]。法律科学,1999(1)。)

有学者认为,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原则是效率优先。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原则是公平至上。(注:莫俊。论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j]。山东法学,1998(4)。)笔者认为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宏观调控法体系,而且也体现在市场规制法体系。公平和效率作为经济法的两大价值目标在经济法里应得到完美的统一。一般认为,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也包括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意味着制度规则公正。经济运行机制公正合理,是实现效率,进而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逻辑前提。经济法对机会公平的维护突出地体现在市场规制法方面,如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打破垄断,禁止少数大企业凭借其经济优势限制、支配他人的经营活动,使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利益得到恢复,获得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机会,从而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基于社会福利和人道主义的观念,经济法还将追求结果公平引入自己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法要求国家对不平等的收入和财产实行直接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结果公平,强调的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对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予以一定的补偿或救济。这主要体现在税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如税法规定累进所得税、累进财产税、遗产税、利息税等,收入越高的人纳税的比率越高,收入低于法定纳税水平的,则不纳税。从而通过对高收入者的一种直接“剥夺”,实现结果的公平。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5

关键词: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思考

目前,林业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形态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同时林业经济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林业经济对于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政府现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旨在缓解环境恶化问题。但是,由于我国林业资源短缺和造林技术比较落后等,导致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因此,现阶段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一、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林业经济是一种重要的群众经济。林业经济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所以人们更加重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当然,林业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不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更为重要的是林业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林业经济还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随着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广泛的认可。主要是由于林业经济能够较好地防治水土流失等优势,林业经济这种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能够可持续的发展。第三,林业经济可以发展造纸业。造纸业是林业经济的延伸产业,当前我国的纸张需求量巨大,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而林木是造纸的原材料。以贵州省的林业经济发展情况为例,研究表明发展林业经济对于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是贵州省2003年至2012年林业经济总产值增长情况。

二、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资源不足

当前,森林资源不足一直是我国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尤其是人均森林资源,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具有明显的不足。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住家加强和重视对森林资源的投入,我国的森林总面积逐年提高,但是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森林资源的短缺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显著作用。当然,林业资源的不足是影响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林业资源是一切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现实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造林技术差,林业生态建设质量不高

造林对其技术与责任要求也是比较高,不同地区对造林技术的要求也不一样。尤其是贵州等地区,由于贵州等地区大部分是山区,造成造林难度进一步加大,因而对造林技术的要求更高。但是,贵州等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仍然采用的部分土地承包到户进行造林,这种形式的造林会影响正常施工和农防林规划设计。一些地方由于造林人员整体素质低下,在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方面都比较落后,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存在滥造、造林不开沟和精品地块不浇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不合理砍伐造成林业经济不能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然存在砍伐不合理的现象,进而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还应该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但是,我国贵州等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这些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政府部门不能只关注林业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因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不合理砍伐林业资源的管制,防止由于不合理的砍伐影响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三、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优化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

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及时加强林业经济的转型,从个人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实现林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发展后续产业,发挥林业资源的多种效益,以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应该认识到林业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重要性,将林业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从而实现经济利润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优化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带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林业经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目前,由于林业经济能够为社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并且林业经济也能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在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挥发林业经济的优势,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当然,林业资源作为旅游产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资金方面,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林业经济的投资,从而保证林业经济能够在资金方面的可持续

发展。

(三)处理好林业资源和林业经济的关系

目前,实现对林业经济的科学化规划是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各种不合理的砍伐现象造成了我国林业资源的严重不足,从而抑制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然,为了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处理好林业经济与社会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及时完成林业经济的转型。同时,为了满足社会对林业资源的需要,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此外,人才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林业经济发展企业要吸引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保证林业企业的科学运行,从而实现合理的林业人力资源配置。因此,处理好林业资源与林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四、总结

针对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实现对林业经济的转型显得很有必要。一般需要及时对林业经济进行改革,尤其是从体制改革入手,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同时处理好林业资源和林业经济的关系,推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致力走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现阶段研究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思考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斌,常宏林.关于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现代径济信息,2013(29):254.

[2]孙贺林.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3,33(10):78.

[3]左远.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索[J].湖南农机,201239(11):186-187.

[4]赵丽丽.推进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研究与探索,2012(4):133-134.

[5]刘俊昌,陈建成.《林业经济》杂志创刊30周年祝贺信[J].林业经济,2009(12):41-42.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定义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中重要的一环,作为我国第一生产力,农业自古便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落实农业经济中可持续发展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同时,确保能源、土地和森林等众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再生,并保证其利于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然而,将其定义在农业可耻系发展战略之中,其实际定义却又有了全新的不用解释。当前我国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生产技术及方法的变革,确保有效利用当前现有资源,并在不破坏农业基本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证整体农业发展可持续、有效、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其不但注重农业生产本身,也将农村经济建设、农民意识培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等众多内容涵盖其中,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利于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稳定和谐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政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中,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经济与社会形态与生态环境完美契合,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向“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转型,最终形成良好的“绿色农业”经济产业形势,促进并推动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完成,并最终促进全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化发展。

2.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目标

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对人类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而言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推动人类生活由原有铺张浪费、任意破坏逐渐转向节约环保,促进持续发展,不仅为改善人类现存环境,甚至对人类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推行与操作过程中,时刻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现实目标。该目标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与科学技术水平相契合为前提,确保农业经济发展时刻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稳步结合,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地位。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刻坚守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先进科技的巧妙融合,并结合人们环保意识提升,最终建设处可持续的、可再生的农业经济体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目标。

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价值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与环境建设而言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推行与落实期间,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化建设。当前,细致探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存的具体价值可以发现,其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可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从而满足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基本物质需求。众所周知,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支撑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便是物质需求的满足。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也是为确保人类发展中物质需求的满足。然而,当前社会发展中,物质需求的质量与数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生态、重产重质对人类生活需求供给而言,意义重大。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证了物质供给满足人们需求,并同时确保持久供给的可能性得以实现,对人类发展进步而言,拥有实际价值。其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个人收入稳步提升,确保农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带动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并确保农产品收益日渐提高,从而保障农民利益获取,进而有效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三,捋顺人与自然间不可逆转关系。人类作为生存与自然之中的社会群体,其依托于自然的基本关系不可逆转,在长远的历史思考与社会实践中,人类创造了诸多奇迹,却终究跳脱不了生活于自然中的规律之内,因此,和谐共存、理性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符合于自然规律,又配合当前人类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手段,因此,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于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必然性

纵观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局势不难发现,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为例,欠发达地区在农业生产模式上主要仍然沿用传统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这类方式在技术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而起粗放式发展现状不但使生产效率呈现地下状态,同时在人口、劳动力分配等问题上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科学解决。由此可见,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早已不适用于当前社会需求,其不但无法满足人类对物质的需求,甚至大大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脚步,增加农民本身负担,并迫使大量农业生产劳动力外流,无法支持当地农业发展进步。与此同时,传统农业又具有典型的人海需求,其要求参与农业生产群体的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满足一定的生产需求,因此促使当地人口数量产生膨胀式发展。然而,有限的劳动生产状态,又迫使部分新增劳动力时刻被窘迫现状压制,不利于其发挥本身能动性,促进整体经济增长。最后,碍于发展手法不客观,资源环境破坏浪费严重,造成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森林砍伐和水源污染等多种情况,从而恶化了生态环境,降低了产品质量,严重损害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化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农业的诸多缺陷。首先,其确保了劳动生产规模与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大大满足了当前社会人们对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其次,其解放了剩余劳动力,并确保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产品数量,以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众多科学手法,大大提升农作物产量,实现反季节蔬菜、水果上市,有效推动了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最后,其高密度、专业化生产模式,为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产品营销、运输、销售等环节大大节省了农产品生产方负担,可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然而,在短期收益成果显著之后,现代化农业面临着长期发展中必然需要面对的问题,农药、化肥使用过度而导致的土地结块、碱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地膜废弃后导致的土地污染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种植土地、地下水等多个方面。因此,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无限收益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这种杀鸡取卵,舍本逐末的方法是否真的科学,是否有益于人们发展。由此,探寻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需求。该发展模式应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经济发展的延续性与可再生性。由此,可持续发展策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针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可持续发展落实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法相。生态农业建设,有机农业开发,将自然与农业有机结合,从而打造符合生态需求的农业经济形态。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拥有一定的必然性,其是应时代需求而生,为时代需求服务的重要策略。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改善令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健康与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落实与推广成为当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表现。

三、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手段

1.不同发展情况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高度重视,在此其中,发达国家应对当前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中开拓出属于自己发展形势的战略策略。随着对社会形态与自然形态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发达国家总结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维护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其在本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采用了全新形式的低投入农业战略,从而确保农业投入更加趋向于信息投入、管控技巧的科学性投入、借由生物本身的调节协作机制,最终达到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与自行调节。在该投入战略中,人为因素被尽可能降低或消除,全力依靠自然本身来达到生态再构造,环境再建设目的。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无论在发展技术与手段上,抑或是扶持资金来源都无法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因此在战略选择上无法借鉴或复制发达国家成型模式。针对以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确保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需要符合当前自己本身国情。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制定过程中,着重于强调在本国国内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致力于食品安全保障、农村综合开发、生态资源保护为主要发展目标,从而推出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建设、落实生态环保建设与农业科技发展融合、敦促农业管理机构创新环保农业技术、培养农村从业人员环保意识培养等多种角度出发,正确打造符合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于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迎合当前国家国情,通过“因地制宜”原则,切实打造了符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适用于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战略。第一,生态农业。剖析生态农业,其主要侧重点在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着眼点,探索并实践出与生态环境相平衡的实际体系,借由不同区域的不同优势,通过协调发展、再生理念植入,最终达到科学与生态的融合,确保环境科学良性发展,促进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的和谐共生。第二,三色农业。所谓三色农业,其将农业按颜色划分,以绿、白、蓝三色代表。分别指以绿色资源为主,借由土、水、光、氧为生存条件的畜牧业生产。该类生产以自然为依托,确保与自然和谐共生,彼此互惠;以微生物科学为基础,借由生物工程研发“酵母”“酶”的白色农业。该类农业深入探索发酵与酶菌利用,从而实现有机降解与资源分类;以陆路资源顺延至海洋资源开发,从而探索出全新形式的农业生产形态,借由科学合理开发,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精准农业。精准农业其重点针对我国大部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借由先进科技对相关土地进行远程信息分析,遥控及变率处理,并针对相关问题做出相应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对所监控地区的精准化指导与调整,从而实现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保证环境、人力资源调配得体。最后,集约型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可持续发展主要针对我国人多地乏,资源不足情况,以提升土地使用率,确保农业生产整体性提升,保证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重组,实现投入最小且收益最大。与此同时,集约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可统一调配与指导相关组织者,确保整体发展的科学与环保,从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

作者:申俊玲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

参开文献:

[1]董传岭.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袁久和.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

[3]贾苗.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19).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遵循原则;促进举措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它需要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可谓可持续发展呢?它并不是可持续性与发展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本质内涵。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方面的可持续性,经济方面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要素和谐统一性,社会方面的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发展性。因此,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三个方面的共同体,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实现相互协调与统一。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的地理范畴,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与其他区域外的系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那么,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出各个区域的优势,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增长。这里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的专业集约型经济增长,要让废物产生的力度小于或等于环境的吸纳能力。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了:区域空间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功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整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变得越来越频繁,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与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显著的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些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大,从而加剧了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与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应该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出发,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自生性与可持续性。同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新情况。此外,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顺应产业布局的新调整,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持续性的动态收益与竞争优势。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遵循原则以及促进举措

鉴于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我国区域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促进举措来充分发挥出市场与政府两个部门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应该根据现成的自然条件资源等,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规模经济,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消费的多样化。这些应该都是市场化的产物。我们必须在市场化的导向下引导与发展区域经济,让各类市场整合与一体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市场环境与制度机制对市场分工中的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整合,并努力实现特色产业的自我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坚持地区优势与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区域经济本身就是依赖于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优势,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来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尽可能的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产品、产业结构体系与企业组织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协作效率与规模化水平。当然,我们在让区域经济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降低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通过不断的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地理的发展来让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各个地区产业升级与空间转移的新载体,最终成为专业化分工的推动者与获利者。

最后,我们还应该坚持动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各种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各种竞争优势与发展特色都会随着各种经济形势、市场环境以及政策制度等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出发,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机制仍然不够成熟与完善,仍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与过渡当中,政府就必须采取以自身为主导的渐进式改革,让政府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这就是说,我们的政府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市场服务等公共产品,逐步打破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发挥出市场在资源要素流动与产业发展调整中的向导作用,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市场制度保障与作用机制。同时,我们的政府部门还应该逐渐理顺资源、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价格体系,尤其是要改革资源和土地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区域经济形成特色优势。此外,我们还应该逐步调整和改革限制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快速且稳定的发展。

总之,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市场化的规律来进行不同的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坚持地区优势的充分发挥基础上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并坚持动态化的发展原则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让我国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区域经济圈能够向国际市场开放,尽可能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实现顺利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华主编.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8

1、可持续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概念——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1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根据该报告中得出: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具体的来说就是要求国家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注意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三者协调发展,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强调其中一个都是不可行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承受力,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使它们能够长期的为我们人类子孙提供能量能源。发展与保护要同时进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发展是前提,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合理高效的利用自然资源。

2、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界林业主要是指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实现各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事业。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战略计划的目标即通过世界数目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福利。根据这一概念提出的目标可以看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人类福利和森林的综合效益的有效结合,这就意味着人类要通过生产木材、保护生物多样性、积累温室气体等等手段来为当前的人们和后代子孙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有效发展的同时,全面促进森林的长期健康发展。

3、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的保证人类能够长期取得森林的使用价值,这样森林的使用价值所凸显的经济效益是持续有保障的,能够为人类生命的延续提供长久的保障。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一是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和资本可替代性等;二是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等;三是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承载力、资源环境等。

二、我国当前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结构单一

我国林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49年到1978年这一段时间,林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依靠大量的砍伐原始森林的阶段;二是1978年到1992年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依照国家的规定,主要是在集体林区和非国有林区进行,这段时间里稳定了山权、林权,并划定了自留山等;三是1992年到现在,这一段时间受到国际社会和我国环境恶化的影响,开始探讨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林业也开始迈出新步伐。但是,由于当前粗放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还大量存在于我国林业发展中,严重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一些企业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生产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还远远跟不上,造成了生产过程中林业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森林资源急剧下降

根据有关数据的显示,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很大,但是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森林资源量很少。而且,当前在全球森林资源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的状况更加严峻。国土面积大,但是森林面积占的比重很小,森林的蓄积面积就更加少。同时,在一些偏远落后山区,人们乱砍滥伐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大木材的数量一直在减少。在中幼林当中,虽然今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植树造林的势头,但是由于种植树种单一,易于死亡。这些都使得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局势。

3、林业立法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在最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依靠国家政策来调整的,真正意义的林业法制建设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正因为我国林业法制起步的晚,基础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在林业立法、司法与执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法律漏洞,没有形成成熟的监管机制,所以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有效的法律监督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新时期的林业法制建设提出了要求。

三、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依靠科技,转变经营模式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转变经营模式,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在经营的过程中要提倡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的客观规律,积极开展森林的分类经营和生态系统经营,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在经营模式和技术采用上推广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友好发展,即经济要得到有效的发展的同时要保证环境资源不受到过度的开发,要做到这一点唯有依靠科技的力量来进行。也就是说,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要走科技兴林的模式,不断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能力。首先,要创建林业科技创新体制。也就是说,一切的科研成果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快科技对林业发展的作用。根据国家林业发展的最新要求,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现在科技信息,使林业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其次,要加强林业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要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时时研究和监控,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抓好幼苗培养和树种改良工作。努力提高木材工业的加工技术水平,增加木材的利用率,实现木材和相关产品的经济效益,以提高市场的竞争水平。最后,丰富各个林区的树木种类。由于一些林区因为林木种类单一,使得该区域出现了生物群落也跟着单一的情况,这一问题的出现最终导致了真个林区的树木抵抗灾害的能力明显下降,同时抗虫害的能力也相对减弱。因此,要通过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培育良好的树种,同时通过努力改变林区木种单一的情况,不断的丰富林区木种的种类,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把握好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效结合

一是,旅游业的发展。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相对于林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林区具有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优势,这样一来可以考虑发展旅游经济。这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林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还使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下,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同时满足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二是,农林结合。森林、林区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有效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的提高。森林本身就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效益。因此,在发展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国内外先进的地区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成果,并根据林区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农林结合发展的模式。如此一来,既可以调整我国当前农村当前落后的产业结构,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促进农村林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如可以在林区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林灌混植等种植模式。或者也可以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效益。三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推动林业经济结构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从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大片造林,推广新型的经济林建设。努力增强对林业产品的开发,实现对林产品从低层次的开发转向高层次综合深加工的开发。发展花卉业,大力推广林产品的深加工,拓宽产品的产业链和用途等,增加林产品的价值。

3、健全林业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立法、执法上仍有很多的不足,应当完善我国当前林业的立法,充分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一是,立法上,立法者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以经济发展的目标为导向,制定各项法律法规,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在立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到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地区的特殊情况,以保证法律的立法质量和高效使用。在立法上重视破坏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违法行为,规定相应的行为处罚办法,保证林区经济的有效维护。二是,执法方面,执法者应当秉承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原则。强化基础林业执法队伍的建设,使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行使法律的监督检查的权利。做好执法工作者的素质建设,改善执法设施,使得执法高效进行。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的管理,防止林地出现逆转现象,加强对破坏林业经济发展的犯罪行为的执法,维护秩序的稳定。三是,提高群众的参与性,立法中要重视普通群众的参与,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创造公平合理的立法环境,重视法律人才的培养,让社会群众了解林业的立法过程和相关的具体制度、方案,广泛吸收社会的意见,保障林业法律法规的公平正义实施。

4、加强政府的扶持,保证林业经济稳固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林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政府充当着指导作用。除了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外,还需要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扶持,在必要的时候发挥政府的监督保障作用。因此,在林业地区,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林业经济的引导作用,通过招商引资、设立专项资金等等活动,给予林业经济开发以扶持。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优秀的林业从业人员,推广先进的林业农业技术,引进优良的林产品种。通过发展林业示范园等方式不断提高当地林业的发展水平,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还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结语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9

关键词:系统;和谐;可持续;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007-04

经济发展是世人和国人极其关注的、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和永恒的热门话题。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正确的方向和途径只能是系统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并将其置于历史的长河中、世界的格局中和现实的土壤中去把握。理性和理智地认识经济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所需要的GDp构成;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它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它的发展要讲“代价观”,它的发展在任何时空都是相对的。

一、系统和谐的经济发展的内涵

经济发展应该是一个良性的系统工程,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既要求是又好又快的,更应该是系统和谐可持续的。

一切有人群的时空(无论是稳定的或短暂的)都是系统暨学习共同体,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即系统的集合。无论是经济实体还是非经济实体,是从事经贸商的或非从事经贸商的,都静态地或动态地与经济发展和GDp的增长相联系;反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数量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和谐可持续性是针对系统整体而言的,是将和谐的主线贯穿于系统整体。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和谐,即,经济系统自身的和谐发展(和谐生产、营销、消费、分配等);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只有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为经济系统的和谐运行提供和谐的宏观基础。

从系统的复杂性可知,任何系统不论其复杂程度如何,都是多维度的。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作为高级的经济发展系统,应该是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等适量结配的多维度复合发展系统。(1)经济必须是发展的,否则系统和谐无立足点。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要落后,就要。然而,这种发展不可忽热忽冷,热胀冷缩和冒进急退,并应该是匀速的、即均衡的发展。(2)经济均衡发展需要协调,这种协调应该是可行的,为全局所接受的,促进系统和谐的。经济发展处于各种复杂的动态矛盾和多元环境之中,这既给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也增加了协调的难度。“市场经济”不是“自由经济”,必须通过从微观上加强计算和监督,宏观上加强调控,才能将“失轨”、“错轨”和“不轨”的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3)系统和谐的经济发展首先应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即核心思想、目标和原则及其实践的新认识,它必须有一个适中的、既不趋前也不趋后的可持续度。因此,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应该是一个具备匀速的发展度、可行的协调度和适中的可持续度等统一的经济发展系统。如果用函数表示,可列式为:a=f(X・Y・Z),f为一函数,表示经济发展系统;a表示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X、Y、Z分别表示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就是以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为主要变量的多元函数,即我们所说的多维度复合系统。“值”最佳和“结合”最佳的一组答案,就是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也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这组“值”最佳、“结合”最佳的答案也会随之变更,这就要求我们及其子孙后代在新的立足点上,以新的立意和创意不断探索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最佳“值”和“结合”模式。

《中共中央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必须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人类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规律,通过优化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推动生产力发展,建立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二、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GDp构成

GDp是有关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国计民生”)所有产业提供的全部产值。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GDp构成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其中更重要的不是总量大小而是构成GDp的质量。GDp的主要构成应该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提高综合国力的产业,特别是高科技含量产业;而关系人民生活的产业,应该保证人民基本生活所需,促进国泰民安而不是国富民穷,实现人民收入与GDp的同步增长。中国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近代史和目前在高科技上落后于世界强国的严酷现实,充分说明了GDp不能光看数量大小,更重要的是看质量。数字只有和质量结合起来,GDp才是真正的强国、大国的指标。

1840年,清朝的GDp占世界的33%,是英国的6倍,总量可谓巨大,却被欧洲肢解了。100多万人的清朝军队被开进虎门的4000人的英国远征军打败了,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到1894年,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争夺了五十年之后,我们的GDp还是日本的9倍,反而被日本打败丢了台湾。抗日战争中,日本更是以区区小国,横行中国八年之久。这背后,其实还是GDp的质量在碰撞。大清国GDp数量是大,但是只不过由茶叶、蚕丝、瓷器、土产构成而已;而欧美和日本是蒸汽机,是铁甲舰,大炮和工业品构成的,战争的胜负不言而喻。充分说明,战争是双方GDp质量的对撞,而不是GDp数量的抵消。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铭记。

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的GDp不仅在数量上比当年多许多,而且在质量上也强很多。如,美国的GDp占世界的1/3,其GDp主要构成是,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撑的军工产业;传统的汽车工业、船舶制造业、航空产业、电气制造业;以及新兴的航天、信息产业等。日本GDp构成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奠定了日本在世界上第二强国的位置;俄罗斯GDp构成是机械制造、航空工业、核工业,这是俄罗斯必将复兴的基础。而中国的GDp构成,主要是小商品制造业、纺织业、钢铁、水泥和房地产,其中又以房地产为主的固定投资贡献最大。小商品制造业和纺织业的优势在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必定造成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走出国门只能居于利润的最低端,很容易被国外的高科技产品所抵消。正如重庆市委书记所说:我们用“8亿条裤子”才“换欧美一架飞机”。并且,小商品制造业和纺织业在战争时不能换为国防力量;而钢铁、水泥在中国严重存在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和“GDp主义”的狂热追逐下,房地产在中国一些地方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中国广播网2010年11月29日报道: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表示,房地产业占到GDp的6.6%和1/4的投资,直接相关产业达60个,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直接命脉。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现阶段依靠房地产发展生产的几十个行业,如钢筋水泥生产商等,还有那些投资房地产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将受到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可能因为大量资金的丧失,让失血严重的中国实体经济崩溃。同时,作为GDp重要构成的房地产不具有世界扩张性,赚不到外国人的钱,只能聚敛国内的财富。而近代史上所有大国的崛起,都是靠扩张性的经济手段聚敛世界财富实现的,有的靠武力掠夺,有的靠技术含量合法赚取。虽然我们对此认识有所提高,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相比之下,中国的GDp质量仍然很差,这样的构成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支撑不了大国的崛起。并且,一旦发生“高技术”和“信息化”的现代战争,中国拿什么去对付?靠“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不可能取胜的了。这个极端的问题有助于说明,如果中国始终不明白只有工业和技术才是强国的根本出路和标志的话,是无法再次避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世界重大的问题是我们良好的愿望,但是,战争的危险依然严重存在。

中国近年来GDp呈两位数增长,但是我们的人均收入始终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再加之以不时出现的通货膨胀,收入实际为负增长,居民购买力严重下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收入分配越来越集中在少数阶层和特殊的利益集团手里。尤其不能忽视的是,据2010年11月1日中新网―《望》报道,在城市,43.6%的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居无定所;占中国70%人口的农民,其收入增长越来越困难。在各地GDp增长的同时,人民的幸福感却没有相应增加。以中国GDp的重要构成房地产为例,据2010年2月7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著名经济评论作家叶檀说:“在中国炒房,整个的收益率要比贩毒高得多,世界上从来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炒房炒成这个样子。”她说,2009年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疯狂状态,房价几乎一天一个样,增长幅度已经5倍于GDp增长率。“收益率要比贩毒高得多”的利润,使中国的房地产业、城市化进程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速度大兵团、成规模的推进,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运动形成了一股狂潮。2010年3月25日联合国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报告称,中国是在过去三十年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然而,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化进程并没有惠及老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011年1月6日《2010年12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北京住宅平均价格是每平方米22690元。按购买90平方米的一套房计算,一个月收入5000元左右的年轻人需要不吃不喝三十四年才能买得起房。正如叶檀所说,想有房住,普通百姓只能将自己迅速变成赤贫。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这是马克思的第一大发现,历史也证明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成千上万的“蚁民”蜗居在低矮潮湿的出租房里能有幸福感吗?能专心从事某一事业或研究吗?正如一首网络诗歌所言:“以前/看到万家灯火/泛起的是/思乡和温馨现在/点燃的是/焦虑和仇恨”。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然而,这样的GDp增长,能带来“人类文明成果”的流传和人民的幸福和社会和谐吗?GDp的增长不能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就难以保证有持久的民和、民安和民乐。

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一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如果一个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出现持续的下滑,就要对这个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反思。在反思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时,我们特别应当注意两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发展模式:一是在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出现整体性的价值迷失和精神空虚;二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因发展中的种种不平衡而导致民众对执政力量的离心离德,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引发社会动荡,使发展受阻。我们认为,这两种不良的发展模式都已在现实中存在。

三、系统和谐的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系统和谐的经济发展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的含义。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范围的认可。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系统和谐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系统,即系统、和谐、持续的经济发展,“系统”在这里不仅是指空间,即范围,而且指时间即延续。例如,中国13.7亿人口(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衣食住行问题,不是一年、二年,十年、几十年……要解决的难题,而是一个大范围、长时期的难题,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养得起、供得起十几亿人口的衣食住行。因此,我们的任何一个重大举措都不能不从全局、长远考虑。只有使整个经济系统保持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发展的持久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存在和发展构成威胁。这两点,恰恰应该是宣传文明进步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同时,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的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这几点是实现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

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中寻求经济发展的行动准则和措施,做到各项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以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及其要求,使经济发展及社会的和谐建立在长远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2.系统和谐的经济发展要讲“代价观”。出于国力的积累和就业的考虑,中国需要一定的GDp数量,但绝不应该只看GDp数量不看质量;更不能抛弃人本主义。在GDp增长过程中,要尊重和保护人的健康和生命;保护大自然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例如,据《南方都市报》2009年12月12日报道:为了追求生产和利润指标,一些资源大省连续出现矿难。列举的事例触目惊心,以致有识之士发出呐喊:不能为了利润而蔑视生命,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追求带血的GDp。

很长一个时期内,在“唯GDp马首是瞻”的政策驱使下,我们遵行“人定胜天”的哲学逻辑,疯狂地掠夺大自然的有限资源,以保持经济这架机器的飞速运转。这种片面追求外延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确为我们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快增长,让我们的“大国”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以透支未来、损失有限资源为巨大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也让我们付出了越来越沉重的生态方面的代价。例如,2010年4月23日《潇湘晨报》报道的华北农业为实现“南粮北调”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可算是一个典型。此外,我们看到的是,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所赖以生活的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恶劣化态势,空气污染、饮用水告急、极端气候频发,各种自然灾害倍增,传染病、尘肺、癌症等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愈演愈烈……这种事例,许多报刊时有报道。同时,在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欧美透过金融、产业资本控制原材料、销售定价权,然后把制造放在中国,也大大浪费了我们的资源,破坏了我们的环境。

恩格斯早就指出:“如果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稍微学会估计我们生产行动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那末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动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就困难得多了。”[2]这种单纯追求数量的经济增长方式,像是一场“押上了全部家当的世纪豪赌”。这样的发展与其说是发展,毋宁说是在饮鸠止渴,无异于是一种慢性自杀。大自然正以自己的方式对我们的这种竭泽而渔的增长方式以各种报复。这样的发展带来的增长,不仅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会带来和谐和真正幸福感的。世界所有先进国家,都是遵循着系统发展循环上升的基本规律发展壮大的,GDp只是国家强大后带来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概念。盲目追求GDp,逆经济发展规律而动,急于富裕和强大,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陷阱将贻害无穷。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GDp的完整含义,GDp的增长要讲“代价观”,这是对经济常识和历史常识的复习,更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度思考。

3.系统和谐的经济发展在任何时空都是相对的。爱因斯坦根据光速不变,发现了时间和空间都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是相对的、可变的。据此,他得出了相对论的几个重要结论,这些结论深含哲理,不仅支撑着现代物理学,而且支撑着现代文明,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预言的:“永恒的自然规律也愈来愈变成历史的规律。”[3]相对性原理深化了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发展的,这是绝对的,正如光速不变一样;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具体的阶段、领域、事业等的发展又是相对的,这就是发展问题上的辩证法。发展,没有绝对标准,只是比较而言,同期比较,同范围比较,同类比较等。而在某些时间和空间,不仅没有发展,甚至是倒退的,这就是所谓“不进则退”。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只是“相对”的要求。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和任何范围,也无论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还是生产本身的任何一方面的生产,都是“相对”的。因此,发展观必须建立在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一方面,人们的认识在历史长河中的任何发展都是相对的,人们看问题的观点应该是相对的;另一方面,人们还要认识到,发展是在运动和联系中进行的,即只有运动和联系才可能有发展,而这个运动和联系也是相对的。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运动都是相对的。并且这些发展应该是相对运动和联系中的一个系统工程。在相对运动和联系中的相对发展,构成的是一个相对更为复杂的系统。

经济发展也如此。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相对论视角下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所有相对运动中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概念,也是相对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在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不可以为在任何时空取得的任何成就沾沾自喜、自我满足。更多的应该是总结经验教训:在作决策的时候,不能总是只看到表面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考虑怎样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要深入地探究广大人民关心的每一个话题,例如收入低、物价高、看病难、入学难、住房难等等,然而,只有探究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本质问题,才能促进系统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增加人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8-574.

DiscussiontheDevelopingeconomySystemicallyandHarmoniouslyandSustainably

LiHan1,penGna-kui2

(1.HunanChemicalVocationaltechnicalinstitute,Zhuzhou412004,China;2.HunanindustrialUniversity,Zhuzhou412007,China)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10

【关键词】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旅游业

绿色经济可视为是一种低碳、资源高效型和社会包容型的经济。在绿色经济中,收入和就业的增长由具有以下特征的公共和私人投资驱动:降低碳排放及污染,增强能源和资源效率,并防止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丧失。发展绿色经济,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住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的契机,更加注重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新的增长点,更加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各个领域的节能增效,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模式。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

我们可以把绿色经济的内涵理解为:绿色经济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绿色增长意味着以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创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就业机会的国家发展新模式。该战略提出要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量,要从能耗大的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还可以创造更多体面的工作岗位,是消除长期贫困的一项重要战略。

一、绿色经济与消除贫困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来的。绿色经济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绿色经济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绿色经济“理念不是要取代可持续发展,而是实现可持续性几乎完全依赖于正确的经济模式。绿色经济重点强调可持续性,必须把经济规模控制在资源再生和环境可承受的界限之内,既要考虑当代的可开发利用,又要考虑后代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经济要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原生资源投入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最终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发展以绿色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

现在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到本世纪中期还将超过90亿。最新的人口预测表明人口在此后还会持续增长。人口增长提高了消除贫困的难度。这不仅仅需要更高的农业产量为增长的人口提供粮食,也需要良好的经济发展来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向绿色经济过渡有助于缓解人口的增长对稀有自然资源造成的过渡消耗,向绿色经济过渡已经进行,它与所有经济体相关,不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化经济。绿色经济并不偏袒任何政治观点。发展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贯穿到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再生产的全过程。

2003年一个自愿的碳额度项目在莫桑比克的索法拉省成立,这一项目已经帮助减少了这一地区的贫困,到2009年末,这一项目已经涵盖了1510位的自给农业,收集木材和狩猎为生的农民。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价值130万美元的碳额度已被出售,相当于156000吨的二氧化碳,平均价格是1吨9美元。农民得到了这一收入的1/3,发起公司拿了1/3,发起公司地方子公司得到另外1/3,用来监测和评测项目。这一项目使得农村就业率从8.6%上升到32%。相较于以前的23%,现在73%的家庭增加了商业作物的种植,在教育、商业精神和技能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契机,绿色经济成为一大全球性课题。作为克服金融危机的一种方法策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众多主要国家相继推出了“绿色新政”,其核心在于通过对再生能源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创造就业。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急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既面临消除贫困、调整经济结构的艰巨任务,又深受能源、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绿色经济不仅可以节能减排,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而且能够扩大市场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中国家大约四分之三的贫困人口依然生活在农村地区,这意味着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为城市的两倍之多,生态稀缺性与贫困之间存在联系。发展中国家五分之一的人很难得到足够的净水,而大约一半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即26亿人,很难得到基础的卫生设备。逾6.6亿人在没有卫生保障的条件下,每天依靠不足2美元生活,其中超过3.85亿人每天依靠不足1美元存在(UnDp2006)发展中国家中数以亿计的人很难享受现代能源服务,有16亿人无电能可用(iea2002).面对世界经济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的日趋扩大化,中国也应该加大对生物能源、太阳能、地热能以及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还有,通过政府补贴、立法与相关制度支持消除电力短缺、煤炭短缺、石油短缺等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国为了顺利的转型为绿色增长模式,首先需要政府在法律、政策、资金的多方面的积极支持。还需要增加研发投入和重视高端技术及其融合,要注重吸引高层次人才,大学也应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等,全面系统地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及它们的大多数人口都直接依赖自然资源。全球许多农村贫困人群的生计,也与脆弱的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开发有错综复杂的联系。当前超过6亿的农村贫困人口依赖土地生存,而这些土地有退化和缺水的倾向,并且处于受气候影响和生态破坏的高原、森林和干旱地区,因此,找到保护全球生态系统,减少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改进能源安全以及改进贫困人口生活条件的途径是向绿色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挑战,向绿色经济的转变有助于消除贫困。一些拥有绿色经济潜力的公共部门对改善贫困尤为重要,在农业、林业、渔业和水资源管理。投资“绿化“这些部门(通过提升小额信贷尺度等方式),不仅给贫困人口带来了工作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保障。在气象多变,灾难频发的情况下,让贫困人口享有针对自然灾难的小额保险,也是提高他们生计资产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必须强调,迈向绿色经济并不会自动解决所有的贫困问题,任何一个绿色经济方案中一定要明确一个“益贫”的方向。例如,在森林中进行碳的固存,则需要优先将贫困的森林部落作为最主要的受益人,他们是农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真正获益,离不开政策的保障及支援服务的到位,绿色经济不仅要与目标一致,还必须确保政策和投资向降低环境危害及稀有性的宗旨靠拢,并兼顾改善全球贫困和社会不公的现象。

综上所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最优目标是消除极端贫困与饥饿,包括到2015年将每天靠不到1美元生存的人口减半。

二、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

绿色旅游业可以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为其所在国家以及国内社区带来诸多利益。通过旅游业的“可持续化”可为当地社区带来收益并强化人们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和支持力度,旅游业的可持续性概念和运作框架是建立在全球可持续旅游业标准基础上。可持续的旅游业应该拥有更高效的能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能增加当地的贡献也能提高“增量效应”,旅游业的收入增量是所有经济部门中最大的,增加1美元的价值可以创造2.78美元的总收入。就收入的影响效应而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旅游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越能可持续发展,对减少贫困程(下转第103页)(上接第101页)度的作用越有效。当与旅游业相关的收入朝着有利于穷人的方向大幅度增长时,贫困能够减少。在巴拿马,家庭从当地旅游业中获得的收入占56%,显然,家庭受益最大。

旅游经济贡献了全世界GDp的5%和就业率的8%。是世界上最能拉动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从全球资源角度看,旅游业规模庞大,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不同国家中旅游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可不相同,例如,在日本和秘鲁,旅游业分别只占两国各自GDp的1.9%和3.3%,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比发达国家快,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全球47%的旅客并获得3.06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最近的趋势预测表明,新兴的旅游景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生态旅游、自然、遗迹、文化和初级的探险旅游,以及乡村和社区旅游正处于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旅游业有助于帮助穷人融入到推动产业发展进程中来的相关干预行为是必须的,可提高就业机会,适应于女性,女性的独立对支持儿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也打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另外,就旅游业废物管理投资方面,需要提高废物收集和回用率(循环回用和再生)。旅游业的能源供需提高,要关注涉及所有旅游活动的可再生能源的扩张和效率,其中包括引进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生物燃料。传统的大众旅游业需求已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而更具环保责任的旅游业形式正蓬勃发展,二十年后有望成为增长量最快的旅游市场,为了促进绿色经济下可持续旅游业的发展,国家、地区和地方经济应该首先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其中包括安全和稳定、监管、税务、金融、基础设施和劳动保障,通过政策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政府部门可以激励和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公营和私营)参与到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实际行动中。随着中小型企业在旅游中占据主导,帮助他们了的产业导向的决策支持手段、信息、知识以及资本也同样是必要的。采用合作方法降低可持续旅游业的成本和风险,并支持中小型企业也应受到重视,以利于旅游业的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1]张小刚.绿色经济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潭大学出版社,2011(8).

[2]朱海玲,王小艳.绿色GDp与低碳贸易的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8).

[3]李晓西,胡必亮.中国: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人民出版社,2012(12).

[4]杨志望,王波.消除贫困和饥饿世界首脑会议举行[n].人民日报,2004.

[5]魏晓安.消除贫困:不能牺牲了环境[n].中国绿色时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