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十篇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十篇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4:00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1

一、国有经济探源及内涵

探求和追问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首先我们必须诉诸于对国有经济产生历史的考察。

(一)西方国家国有经济产生的历史渊源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由来已久,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有官办工厂。英国早在1657年邮政总局就属国有。15世纪下半叶,西欧许多国家把采矿业、冶金业、金属加工业掌握在自己手中。意大利政府办了瓷器厂等,甚至连罗马的教堂也有官办的制造厂。[1]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辅助功能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尖锐,自由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体现出来后,发展国有经济以及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干预就成为必然的现象。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无一例外地发展国有经济,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和巩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最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资料,70年代中期,包括美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当中,国家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平均为16.5%,不包括美国在内的近50个国家中,国有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9.5%;80年代,多数西欧国家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达20%以上,在1984—1993年的10年间,美、日、德、英、法和意大利的政府投资在国内固定资本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平均分别为15.6%、23.8%、11.6%、17.2%、16.2%和16.7%。[1]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起源在于国家行为,国有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是国家要弥补市场的不足。国家通过国有化或直接投资建新企业的方式建立和发展国有经济,目的是期望它作为一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应该说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产生的历史渊源

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产生有其特殊性,可以说是先有国有经济的理论指导,后有国有经济的实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是:无产阶级首先获得政权,“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及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p27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国家占有生产资料,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环节,要克服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就必须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是国有经济的逻辑基础,大规模的国有经济使得计划经济可能执行。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大力发展国有经济,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

所以从国有经济的起源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的动因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有经济是为实现某些社会政策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主要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其政策目标,也可以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方式,是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手段。西方国家对国有经济在历经国有化和80年代的私有化之后,国有经济的作用更加体现在避免市场失灵上。而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国有经济当成普遍实行的经济制度,计划经济的发展最终要求全社会都实行国有经济,把国有经济作为克服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从而保证在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按比例地生产、交换和消费的手段;并且片面地把计划下的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追求“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在一定时期甚至否认了商品经济的存在。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商品经济不但不可能取消,而且还必须大力发展,在生产力发展多层次的情况下,盲目地推行计划经济和“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不能最优地配置资源,必须通过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与其他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形式,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对国有经济怎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存在理论依据何在,以及如何评价国有经济的历史和现实,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共产党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三)我国国有经济的内涵

国有经济是公有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1年10月10日公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的第四条指出: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第五条指出: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在我国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中,把国有经济直接等同于全民所有制经济,认为国有经济是全民所有制采用国家所有的形式,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观念和文献中经常把两者等同起来。简单从概念上来讲两者的区分比较明显,但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行使和表达全民的意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国有经济等同于全民所有制经济(注:也有学者认为用全民所有制的概念是对国有制概念的一种倒退。参见参考文献[3]。)。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对西方产权理论的深入了解,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也有学者按照委托理论认为国家也是人。本文在概念使用上认同“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这一定义。国有经济在宏观上包括一切归国家所有的资产,因为所有制关系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有制关系体现为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的关系,所以国有经济在广义上包括人们在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上关系的总和;在狭义上主要指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并不等同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在微观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把国有经济局限于国家所有的企业资产,我们认为这只是对国有经济的狭义界定,因为即使在微观上国有经济也不仅仅局限在国有企业的资产上,还包括国家所有的其他形式的资产,比如大型公有设施、国防物资等。这些资产属于社会再生产的共同的外部条件,具有广泛的外部经济效益,因而它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同样属于国有经济的范围。我们认为只有从广义和狭义上双重界定国有经济,才能更好地理解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只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国有企业改革,更是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我们探讨国有经济的内涵,对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加以区分在具体企业之中也十分必要(注:关于国有企业的不同定义,参见参考文献[4](p1)。)。比如从以下的规定来看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区别很明显,“国有绝对控股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大于50%的企业;国有相对控股(含协议控制)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所占的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分所占比例的企业(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由国家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协议控制)”(注: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关于统计上国有经济控股情况的分类办法》。),这两类企业都可以称为国有企业,但是国有经济是单指这两类企业中的国有经济成分而言的。

二、东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存在的共性理论依据

从国有经济的起源来看,东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建立的最初原因是不一样的,但是国有经济产生之后,作为一种世界性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国有经济发挥的功能来看都有其共性和不可替代性。国有经济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所有制形式建立起来的特殊所有制形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经济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形式都有其共同性的理论依据。

(一)国有经济提供公共产品理论

众所周知,完全的市场调节存在弊端,也就是在提供公共产品领域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当前西方经济学的通行说法是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条件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某人对公共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二是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即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品的时候,不可能将他人排除在外,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5](p530)由于这两个特点,公共产品无法收费,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理性经济人”的私人企业不愿生产或无法生产,政府不得不通过国有经济的形式把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承担下来,如国防、法制、环保等等。另外具有上述两个特点中一个或者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上述特点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准公共产品”,同样需要国有经济来提供,如输电、煤气、供水、教育等等。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具有“拥挤性”,在未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因此增加额外的消费者,不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问题,具有规模经济的特性。超过拥挤点之后,新增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产生了竞争和排他的问题。由于此类产品的双重特性,政府和私人在理论上讲虽然都可以提供,但是私人提供,或者由于私人收费的成本过大,或者由于巨额沉淀成本或固定成本的存在,会导致浪费性的重复建设,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对于准公共产品而言,国家以国有经济的形式来提供准公共产品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

(二)国有经济存在于自然垄断行业理论

自然垄断行业是经济学上的传统概念,早期的概念与资源的集中条件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现代经济学对传统观点认识有所深化,认为对自然垄断的恰当定义必须建立在成本弱增性(Subadditivity)而不仅仅是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认为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或即使平均成本上升,但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个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最小,这样的企业仍然是自然垄断行业。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行业有以下两个特点:(1)进入壁垒高;(2)沉淀的成本大。[6]尤其是第二个原因为国有经济进入自然垄断行业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创建初期的高成本,使得私人企业望而却步,但由于这些行业对经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必然要由国家来提供。在各国的历史上以及大多数国家的现实经济中,自然垄断行业中国有经济都占有很高的比重。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自然垄断行业认识的深化,国有经济不一定是其惟一的提供主体,而且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经济的具体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要引入竞争机制、尽量减少因为垄断定价享受高额利润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等等。但是由于成本的弱增性是在企业形成之后,只要存在着成本弱增性就会为自然垄断提供依据,因为只要单一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之和,国有经济存在于最初由其建立的垄断行业之中有其“路径依赖性”[7],并且符合经济效率原则。

(三)国有经济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

国有经济作为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能够更好地实现政府的经济职能。“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对经济袖手旁观。现代经济中,政府针对市场机制的缺陷肩负起了很多任务……,政府对于市场经济主要存在三项职能。它们是:提高效率、增进平等以及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8](p27-28)国有经济特别是其微观典型形式国有企业,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上的调控。绝大多数国家为了实现扩大社会就业、缩小地区差距等宏观经济目标都建立了国有企业,“国家建立国有企业的根本目的通常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因此从逻辑上讲,企业如果不负有特定的社会目标,就不必是国有企业……从历史和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来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是负有特殊社会目标的产业,国有企业越有存在的必要,比重通常也越高。”[9](p61)在市场经济中国家建立国有企业可以实现市场机制自身不能达到而且政府也难以用其他的间接干预手段来实现的某些社会政策目标(注:私有制和公有制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所区别,参见参考文献[9](p38)。),国有经济更加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在一个国家进入经济的萧条时期,通过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尤为重要。据有些学者研究[10],同国家干预经济的其他手段相比,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国家干预有一些独特的优点:第一,建立国有企业的成本较低;第二,国有企业是对付垄断的有效办法;第三,国有企业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政策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第四,国有企业是政府贯彻其政策意图,实现其经济计划的有效工具;第五,对涉及国家、国家机密的产业不能仅仅从经济上考虑,在这方面,国有企业有较高的可靠性。以上理由为国有经济通过国有企业的形式来干预和调控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国有经济有利于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理论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控制力量之一,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安全,国家必须采取包括建立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种方式来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作为国有经济控制力量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可以掌握的应付突发事件和重大经济风险的重要力量。而且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主干力量。为建立和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和有力地支持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各国政府都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作为这些产业的基本力量和先行者,这些国有企业往往体现了国家战略产业核心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另外国有企业是现实条件下非国有企业不易进入的特殊产业的替代生产者。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发展时期,总有一些特殊的生产活动是不宜由非国有企业来承担的,例如,印钞制币、特殊矿产的开采、生产特殊的药品、制造特殊的武器等等。对于这些行业一般都采用国有经济的形式,即通过国有企业来提供。

三、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存在的特殊性理论依据

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规模过大、战线过长的一种回归和修正,但是调整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西方国家国有经济的规模和比重。东西方国家国有经济的存在有其共同的理论依据,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国有经济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完全相同,作为一个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有经济有其特殊性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

(一)国有经济作为经济基础并保持控制力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从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起源来看,国有经济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如果说经济因素决定所有国家选择国有经济的形式来弥补市场失灵,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构造者在进行国有经济制度选择的时候,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立国有经济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理解。正是源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与社会化的矛盾的不可调和,国有经济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我国不发展国有经济,不可避免地将遇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个前提并没有消失,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p373)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除了所有国家的共同原因外,还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保证,从事生产经营的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物质基础。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和比重,国有经济才能发挥经济基础的功能。随着非公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国有企业在充当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保证就成为迫切需要。这就决定了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着与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我国国有经济不但在质上要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在量上也要超过仅作为调控工具所要求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来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国有经济的认识,我国经历了片面追求规模、追求数量的阶段到对国有经济“质”的重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1)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探索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来实现。(2)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3)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更要有分布的优化和质的提高。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为国有经济进一步的战略调整和深化改革提供了方向。我国要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力不是制度之外强加的,而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发挥,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合理、快速地发展。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是简单的规模多大、比重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国有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总量将会继续增加,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分布更加合理,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有所减少。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这种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国有经济发挥控制力的理论不仅为国有经济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指导方向。

(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形式有利于执行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

我国的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不仅在于意识形态上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现实也要求大力发展我国的国有经济。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国有经济能够更好地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在经济上、技术上赶超先进国家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从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和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恰当的政策,调动各种有效资源,集中投入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领域,实现国民经济的飞跃性发展。建国之初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2](p982)从“一五计划”开始,以156个重点项目为龙头,国家有计划地建设了一大批骨干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提高了重工业比重,发展内地工业,并使国有工业企业成为强大的主导力量,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林毅夫认为,国有企业及其特殊的治理结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产物,“为了避免非优先部门同优先部门竞争低价格的资源,确保有限的资源用于‘赶超战略’所规定的优先项目,在资金、外汇、劳动力、原材料和生活必需品的配置机制上,计划和行政控制代替了市场。为了压抑竞争和防止稀缺资源游离出优先发展部门,国家垄断了银行、对外贸易和物资分配系统。”[13]也就是说我国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是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需要。还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融资体制。也就是说之所以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是因为需要国家筹集经济发展的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和赶超。[14]也有学者认为,政府替代企业家职能也是发展国有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建国之后,国家要促进经济发展,最稀缺的要素就是企业家,但是历史没有提供在短期内供应足够数量企业家的条件,以国有经济的形式建立国有企业,以政府来代替企业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4](p9-10)应该说建国以后,我国发展国有经济有其合理性,并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快速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的腾飞和对发达国家赶超的任务仍然存在,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来主导产业发展。通过国有经济的形式举办国有企业的产业依据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践证明。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lberto.Hirschman)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时提出了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重要概念。他认为“后向联系比前向联系具有更高的重要性”。[15](p90)政府应当选择产业间依存度尤其是后向联系的依存度较高的产业,作为其创办国有企业的战略选择。这样可以通过国有企业的活动来刺激其他产业的发展。我国推行工业化初期一直强调重工业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些部门基本上实现了国有国营,这对我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有经济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现在和未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对政府确定需要扶植的幼稚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国有经济要积极主动地进入,待形成优势产业后,视重要程度可继续发展,或是退出。对有些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国有经济可积极进入,实行控股。通过这种进入—退出—再进入,优化国有资产存量,实现国有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功能。所以说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理论是国有经济存在的一个特殊的理论依据。

四、结论

以上我们探求和追问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我们注意到考察东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既要考虑一般性又要考虑特殊性。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有特定的理论作为依据或指导思想,国有经济作为一种存在形式,无论东西方国家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种共性也可以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某些领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作用所致。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国有经济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形成和演化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影响,国有经济承载的目标具有多元性,所以国有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更是有其独特性: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要发挥经济基础的作用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要以国有经济的形式来执行国家主导下的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当然国家对于产业的支持和主导的具体形式要进行研究,尤其是“入世”以后,更要改变以前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来支持我国产业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在评价我国国有经济的时候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与实践,也不能对我国国有经济进行僵化的理解。对国有经济如何正确评价就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问题。仅仅从利润的指标来评价国有经济,认为我国国有经济效率低下,国有经济应该退出竞争领域,国有经济战线应该全面收缩,本身就具有不合理性。应该看到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正是由于国有经济承载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外部成本,如果把国有经济的多重目标都作为成本,国有经济的效率当然就会降低了,特别是如果我们仅仅以利润作为效率指标的话。相反应该把国有经济承载的多重目标都作为国有经济的产出,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待国有经济的效率问题。也不能仅仅以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灵作为国有经济存在的惟一理论依据,这样会导致国有经济规模过小,不能发挥国有经济作为经济基础的作用,失去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我们认为国有经济因为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应该保持一定的比重和规模,但是这种比重和规模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一个标准也是一个指导原则。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自身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任务更为迫切,只有这样,国有经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证明自身不但有其理论的合理性还有其现实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宗寒.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说明了什么[J].江汉论坛,1999,(6):5-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宫希魁.告别全民所有制——世纪之交对一份经济思想遗产的再清理[J].求是学刊,2000,(1):51-56。

[4]金碚.国有企业根本改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5]平狄克,鲁宾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林木西,曹艳秋.自然垄断行业管制的国际比较[J].经济学动态,2002,(4):37-41。

[7]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a].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9]樊纲.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伍柏麟,席春迎.西方国有经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选集(1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13]林毅夫.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学的发展[a].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2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发明显,各种经济波动所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影响下相互之间的协同性也越来越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受到外来经济刺激的影响,其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也在发生着不小的改变,这种改变表现为与发达国家的协同性呈现上升趋势,而与发展中的国家则出现下降的态势。本文简要论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

【关键词】经济周期;协同性;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越加密切,也使得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在加剧,同时各国之间的经济也在对世界经济产生着不小的波动。世界经济共同周期其实就是一种经济波动的现象,它是把整个世界经济作为一个个具有理性的个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个体之间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整体也会对个体产生一定的共振与传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发紧密,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也在增强,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协同性进行计量分析。这种计量分析可以让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协同性与差异性进行准确的掌握,同时也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进行准确的预估,为整个经济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中国经济发展经过了几大特殊时期,有计划经济时期也有时期,一直到现在的改革开放时期,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的振动与影响,经济是随着国情而调整发展的,因此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现状其实也是对那个时期中国国情的一种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发的紧密,这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与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协同性特征联系更加密切。

(一)协同性与差异性研究的背景

经济发展的特征离不开协同性与差异性,这也就是说经济并不是单独无依靠而存在的,它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可以说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以此来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是人类动态性概念,可以说单有物资而没有人们的管理是不能称之为经济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既是财富的代表也是一种管理的体现,因此国家想要长久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以此来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让经济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周期协同性在减弱,而与发展中国家周期协同性则在增强,与世界经济的周期协同性却越发紧密。世界经济的共同周期是一种经济波动的现象,它把整个世界经济活动看作一个个理性个体所组合成的整体,在表现上具有阶段性特征以及协同性的特征。世界经济一体化脚步的加快,就刺激着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产生着共振,同时也是经济活动的传播。虽有共振但在国家之间经济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的,这样的差异是与整个国家的体制有着一定的关系的,因此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中是存在协同性与差异性的。

(二)研究意义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经济的作用于影响的,为了使中国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需要对其经济发展规律与特征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与研究,在掌握好其发展规律才能制定有预见性的经济发展策略,让整个经济都能在宏观调控中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不过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说还是以微调为主,在调整的手段上以多样的形式展现,渗透的层次更加深入,调整重点从总量的调整向结构方向发展,为了使经济结构更加的完善成熟,就需要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这样在进行微调整时才能有明确的方向,也能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研究。

(三)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国经济现在发展的现状就是发展潜力巨大,需求量巨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羁梢源恿礁龇矫胬纯矗积极面与矛盾问题,这样来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比较客观也比较全面。

1.积极面

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还能实现8%左右的增长,靠的就是内需的拉动,这样的情况足以证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比重所占超过10%,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所占比重正在下降,而中国经济则是总量同比上升。根据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呈平稳状态,不但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在逐步减缓,很多企业在深化改革的影响下积极的转型,增强创新意识使产品产业化结构更加的合理完善,在市场竞争力中适应更强。经济结构调整的脚步在加快,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应该是来源于科技的创新、劳动则素质的提高以及管理的创新等附加值与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上,让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向自主创新的科技大国发展。

2.矛盾与问题

经济的发展体现着许多优势与积极的现状,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些问题与矛盾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与环保意识不强,过去的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就是依靠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对环境的破坏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些经济发展过后遗留下的问题又是比较严重的,比如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破坏,资源的极度浪费,利用率比较低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城市发展中贫富差距问题也比较严重,这些问题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矛盾。我们不仅要重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矛盾,用一种发展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与矛盾,并能进行有效的解决与改进。

二、世界经济的协同性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经济波动在全球的传播速度在加快,影响力也在加深,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也在逐步的提升,影响力也在加强,因此受到世界经济协同性的影响就比较深。

(一)世界经济周期协同性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家之间经济交往也越加的频繁与紧密,这就使得经济周期协同性与同步性都在不断的提升。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体现着不同的表现,在工业国家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上是在不断的增强,不过这种协同性在发达国家中会表现的比较明显,比如说欧盟中各成员国之间在经济的发展就不是都具备协同性的,尤其是一些新加入的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都比较低,甚至会出现不协同性。这说明欧盟经济在对成员国的经济周期影响方面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在经济周期的一致与同步性上,这样可以带动哪些经济周期协同性比较弱的国家能够在发展中得到益处。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加深了成员国之间的协同性的同时也加深了与周边国家经济不平衡性。

(二)经济周期数据方法

对于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研究早期就只是针对发达国家而进行的,在发展中国家则很少体现,不过随着经济危机依赖,经济周期协同性则向发展中国家延伸,研究也就更加的广泛,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只要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停,那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不但不会下降反而还会呈现上升。对于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研究主要就是靠数据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也就说经济自有一套自身的计算公式,以此来作为一个衡量经济发展与协同性的标准。中国与经济周期协同性研究比较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协同性研究也不多,虽如此还是能发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周期协同性在下降,而与发展中国家的周期协同性却在增强。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分歧与争论,但是并不影响经济周期协同性作为国际宏观调控政策中对于货币优化处理的基础,在整个国际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位置。既然经济周期协同是作为衡量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波动一致性和同步性的方法,那它就有一套属于自己检验的方法。在这其中相关系数检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检验的方法也在发生着改变。

(三)世界经济协同性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发展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可以说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在整个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策略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就会比较多,只有把握好经济发展的规律特征才能使得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避免产生大的波动。世界经济周期协同性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经济与世界经济相联系也越发的紧密,可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三、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研究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协同性发展特征,针对这种特征我们就有专门的研究计算方法,用这些方法得出的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协同性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也以此来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让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加的稳定。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滚动相关系数法和交叉相关分析法。这是最常用也最普遍的计算方法。

(一)协同性研究计算方法

1.滚动相关系数法

滚动相关系数法是指对于固定样本长度的滚动相关系数法来分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它的计算公式如图1所示。

在这个公式中Cov表示方差,var表示变量。用这样的公式碇惫鄣谋硎境龉瘫局械亩态变化,使其能有比较形象的对比性。

2.交叉相关分析法

交叉相关分析法则是用来对两组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的研究,一般使用时我们都是把中国与其他样本国之间的经济发展相关的系数进行计算,然后交叉相关的系数来进行排序,以此来分析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与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经济交叉的系数关系来判定其相关度的高低。交叉相关分析法系数标准范围为:交叉相关系数大于0.7的为高相关度国家,交叉相关系数在0.4至0.7之间的为中相关度国家,交叉相关系数在0.4以下的为低相关度国家。计算方法公式如图2所示。

在这个公式中,Cov表示方差,var表示变量,R为变量间转化的常数。通过此公式来对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经济相关度进行计算研究。

(二)协同性研究分析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最大的特征就是协同性,也就是这一特征使得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深。协同性就是指在世界各国中的经济周期由于相互之间的交往、相互作用,使其经济进行同步性的发展,也就是说这种协同性的体现在国家经济体系的波动,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的共振以及经济的传播行为。这种经济现象在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表现的越发明显,也因此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联系更加紧密。为了使得能更准确的了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协同性就需要使用到我们的协同性计算方法,综合两种方法得出的数据来用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性的研究,从数据的表象看到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从滚动相关系数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是不同的,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相关度还是很高的,也就是如此才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经历了由强到弱,又由弱到逐步转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世界经济强,但是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却比世界经济大,且有比较严重的滞后性,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比较强。在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波动协同性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这其中贸易的密度和经济协同性的影响为正,也就是说经济波动性程度越强对于贸易密度的作用不会被高估。这样的协同性研究可以避免出现经济大波动现象。

四、总结

因此,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影响的,而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为了实现我们的伟大复兴就需要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征与规律有一个准确的掌握,在与世界经济保持协同性的同时,吸收其中优秀的经济因素与自身经济相结合,同时也能对世界经济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有一种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的发展,以此来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子晖,田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研究[J].世界经济,2013,01:81102

[2]王海红.基于共同周期的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特征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2,11:1114

[3]袁吉伟.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协同性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417

[4]蒋冰冰,张建华.中国与世界经济协动性的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2,03:104110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3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并成为鱼需解决的主要议题。为此,一些经济学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研究方法。 

 

1 早期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论述 

 

20世纪50~6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独立之路后,谋求经济的发展以捍卫经济主权和利益成为其首先面临的重要任务。发展经济学理论受命于危难之际,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己任,试图通过揭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规律,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出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在研究该论题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不同程度地蕴涵着有关经济安全的理论分析。在这一时期的理论纷争中,许多经济学家在探讨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也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研究。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等学者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不安全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刚性结构,这种结构刚性不仅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为了克服结构刚性,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受国内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定经济计划和推进工业化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经济学家丁伯根等曾详细论述了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在政府主导下践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模式,以资本积累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驱动力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维护经济自主权和经济利益。因此,在本国经济资源、尤其是储蓄和资本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引入外资,通过利用外资弥补资本不足的缺陷。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双缺口模型,该模型曾就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当经典和深入的分析,其中心论点是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需的资源投入与国内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的缺口只有通过引入外资才能得到有效填补。他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当地的就业水平,从而增加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在上述理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普遍沿袭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实施了以工业化和资本积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滞后急需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变革和重大结构调整的现实,上述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绩效。如建立了独立的、全面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增加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注重通过引入外资为民族经济发展服务。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大量的外资涌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和东亚地区,促进了其国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并使经济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唯工业化的理论和战略在总的经济绩效尤其是经济安全方面却收效甚微,不仅没有达到改变结构刚性的预期目标,反而恶化了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甚至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失业率上升,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等局面,从而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并且前者对后者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加大,经济安全问题不断凸现并且深深困扰着发展中国家。 

2 早期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局限 

 

发展经济学的终结目标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维持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初,各国经济相关度相对较低,其时,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制于冷战格局,从而使进口替代的保护政策和内源式的经济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之相应,发展中国家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研究经济问题,逐渐形成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一度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实践最受欢迎的显学。与增长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等以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为范本进行的空洞说教和令人沮丧的结论相比,发展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能够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而不再以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基本完成的工业化为背景和依据,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其所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构想,即使不能完全满足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需要,至少也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其时,虽然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己开始涉及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但是,在解析经济安全问题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2.1 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严重忽视 

冷战的终结为蓄势已久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历史性契机,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相当程度上,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既往通过进口替代“自力更生”维护经济安全的思路陷入困境。尤其是国家间经济相关度的迅速提高使发展中国家对外部市场和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依赖日益加大,对外部因素可能导致的经济风险和危机的敏感性也明显增强,而其本身在资本积累、市场环境、制度设施、技术构成等方面的总体劣势使其脆弱性日益凸现,如何规避风险、顺利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因噎废食,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换言之,如何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从而确保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顺利发展是当前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当务之急,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和波动促使这一历史课题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面对研究对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却仍以民族国家为限,忽视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经济的影响,这种脱离实际的研究理路使传统的发展经济学难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安全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由此导致其理论价值的削弱甚至一度走向了衰落。对此,著名经济学家.pkrumgna提供的解释是形式化分析模型的滞后。实际上这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究其实质,原有分析模型滞后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的彻底改变。由于原有的精制模型本身或多或少地受困于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数理统计与数学模型,从而导致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无法继续利用相对封闭的研究体系阐释开放环境中存在的重大的经济问题并陷入理论的困境。 

2.2 对经济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明显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外部问题已不再是资本的匾乏,而是如何因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及时地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契机,顺利地融入这一进程并实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平衡。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传统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虽然认识到经济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对一些具体领域的安全环境和战略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但始终没有根据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之相应,对其做出的理论回应和解释也相当有限和贫乏。 

2.3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缺乏深刻认识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虽然存在流派之分,但很多发展经济学家仍主要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其所倡导的研究路线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以西方的经济发展为模板,对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的具体国情以及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初始条件认识不够。因此,当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时,不可避免在实践中纷纷遭遇碰壁。一些有远见的经济学家曾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断。如缪尔达尔指出:只要这些理论的使用限制在西方世界,这种假定为普遍适用的理论可能就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用这些理论来研究诸如南亚等欠发达国家一一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这些国家,后果就严重了。总之,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解读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致力于找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决定因素,他们秉持内部结构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和经济不安全根源于其内部因素,如资本匾乏、工业化滞后。因此,这些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维护和拓展经济安全时,必须革故鼎新,效法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并接受其指导。’而事实证明,由于这种经济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的特殊性,因而在指导实践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以色列;创新经济;我国经济发展;启示

一、前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发展中,应建构图式,并且促进个体对世界知觉理解和思考,以创建认知结构。在以色列国家发展中,从一穷二白到科技强国,其中创新经济发挥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我国与以色列国家之间具有互补性,只有加强二者的合作研究,才能使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我国如鱼得水,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此,我国相关部门人员有必要对以色列国家创新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二、以色列创新经济

在我国经济发展,以色列国家是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条件。一方面,以色列国家的创新能力较强和科技水平较高。该国的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但其坚持走创新经济之路,实现知识型经济的成功飞跃。创新是以色列的创新经济灵魂,依靠创新,逐渐解决生存问题,并且能够科技竞争实力逐渐增强。在其发展中,政府给予支持、以出口为主、大力发展国内风险投资、注重将风险投资和科技发展相结合,同时坚持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另一方面,以色列国家重视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将其上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政府对该观点给予高度认可,为中以两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以色列国家能够对我国提供外援式的帮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伙伴,同时为我国提供有力支持。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从以色列国家创新经济视角出发可知,对我国经济发展给予一定的启示。我国要更好实现经济转型,必须坚持与以色列国家之间合作,并清除中以合作阻碍因素,实现求同存异及提出促进中以合作的有效策略,对推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中以合作中的阻碍

首先,中以两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思维的差异性。在中以建交20多年以来,双方合作越来越密切,但仍然对彼此的了解不够。就两国思维方式而言,以色列国家遵循“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我国坚持“中庸之道”。例如:就两国农业发展来看,以色列农业设备设施十分完善,但农作物大棚却朴实;我国农业设备设施相对较为先进,但软件系统、管理理念仍然有所欠缺,阻碍农业发展进程。其次,受国关影响相对较大,主要受阿拉伯、美国等方面的影响,中以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受其牵制较大,影响两国之间建交的深度、广度。再次,政府层面的统筹机制相对较为缺失,不能为中以两国深入合作提供有力的框架支撑。最后,双边关系相对不具备对称性,受国土等资源的限制影响较大,亟需得到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以促进两国之间合作企业的良好发展。

2.促进中以合作的策略

从建构主义和国关理论来看,中以合作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必要积极借鉴以色列国家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以充分激发中以技术合作的潜力。

首先,我国应从战略高度而对待以色列国家,积极发展双方合作的项目,如农业中节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等;公共卫生事业及新能源开发等,并重点突破。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尤为重要。以色列国家的农业相对较为发达,不仅农业设备设施相对较为完善,而且农业管理水平较高,能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借鉴。其次,中以合作中,应加强政府和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夯实合作基础,为我国提供创新经济的借鉴。基于此,中以两国应确立合作机制,并构建合作平台,促进各层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看,能够为中以两国合作提供行为路线图。再次,中以两国之间应加强Fta的商谈,将中以合作推向新的高度。最后,创新中以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层次[3]。

四、结论

通过国关理论可知,各国要更为积极的应对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必须营造良好的国际关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以形成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以色列国家创新经济发展中,使该国从一穷二白走向富强,与我国而言,具有激励性。因此,我国相关部门人员应加强对其创新经济的研究,从中获取启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马颖.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1:111-112.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5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把各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国际合作共谋发展成为指导国际经济交往的一项指导性原则。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wto作为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主要组织,也必须朝着这一方向前进,如果不反映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多边贸易体制的前景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一个公平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涵及其演进

“秩序”(order)这一术语从法律上讲是指体现权利义务某种程度上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是调整人类事务的各种规则的总和。所谓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各种国际经济体系与制度的总和,是使世界经济作为有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整体进行有规律地发展与变化的运行机制。

(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提出及其演进

二战之后,在1947年以美英为首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签定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以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由此在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领域形成了国际性的制度安排,这三大协定构成了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框架,但其本身主要反映了以美英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是殖民主义时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物,无法反映二战以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

二战以后国际社会政治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一大批殖民地国和附属国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而成为政治上独立的新兴国家。但是,旧的经济格局并没发生明显变化,原有的殖民主义经济结构和垂直分业状况仍然使新兴国家无法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改革和破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历史使命。所谓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对反映旧国际经济秩序的现行国际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最早提出国际经济新秩序概念的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h),他提出的“中心-论”(Centre-peripheryDoctrine)主张国家要发展,就要从各个方面打破这种不合理的中心-结构,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955年4月召开的亚非会议第一次提出了要求变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1964年8月不结盟国家第二届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新秩序”的口号。在第三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建立“新秩序”的纲领大体形成。随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浪潮日益风起云涌,在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斗争下,联合国大会于1974年5月相继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宣言》和《行动纲领》确立了建立平等、公平互利的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行动纲领。1974年12月,大会又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义务》(以下简称《经济》)。这些文件的通过,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础。

(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涵诠释

1.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公平互利。《经济》在序言和第一章中多次强调平等互利是各国间经济关系和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国际经济新秩序要求各国都能平等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公平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平等观进行革新。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平等不仅是各方地位上的平等,而且包括功能上的平等,各国都必须有权充分和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决策,摒弃那种不顾发展水平不平衡现状的导致权利义务失衡的形式平等,逐步树立实质的公平观念,使国际经济秩序能增进人类的普遍福利。

2.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发展权。众所周知,发展权作为一项人权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发展权实际上也反映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概念中。国际经济新秩序要求各国都有均等的发展经济的机会,以重新平衡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制度,创造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在当今的国际条件下,由于全球化所带来的“南北差距”的扩大,处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必须适用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原则和规则,这也可以看作实现基本人权的一部分。

3.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观点一般把可持续发展仅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是作为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原则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应该还可以作某种内涵上的扩充解释。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互赖性依存性与日俱增,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得到发展,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经济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后劲,二者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全球,9.11后全球经济持续走跌即为明证。《经济》序言中指出“在严格尊重每个国家平等的前提下,……。促进集体经济安全以谋求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各国都必须抛弃狭隘的做法,着眼整个国际社会经济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实现真正的“非零和搏弈”。

二、wto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回应及其困境

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迫切需求,而且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唇齿相依的整体,各国之间经济依存度大大加强,发达国家已很难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在发展中国家的不懈努力下,作为国际经济秩序组成部分的多边贸易体制也正视现实采纳了一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所必须的做法,但由于多边贸易体制由发达国家主导,其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要求的反映十分有限,离目标还很遥远。

(一)Gatt/wto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回应

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回应主要表现在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规定上。在Gatt时代,对发展中国家特殊和优惠待遇的规定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过程:(1)Gatt第18条的规定。Gatt成立之初,第18条包含了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提供某些额外的灵活性,以便利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和积极发展,第18条a、C节规定允许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条件下为建立和促进某一产业的发展而背离其关税承诺和某些政府援助措施。B节则允许发展中成员可在国际收支困难情况下实施进口数量或价值限制。D节还规定即使一成员不符合上述条件,但只要仍处于发展过程中,该成员仍可依C节采取措施。(2)总协定第四部分的增加。在发展中国家争取下,Gatt于1965年增补了“贸易与发展”部分,阐明了指导缔约国在处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贸易事项的基本原则和目标,非互惠原则成为指导总协定活动的一项基本准则。(3)。“授权条款”(enablingClause)的确立。在1979年结束东京回合之际,缔约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差别和更加优惠的待遇、互惠和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参与的决定》,也即“授权条款”。该条款列出的主要差别和优惠待遇包括:发达国家根据普惠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的优惠关税待遇;在非关税措施方面的差别和更优惠待遇;发展中国家之间为相互削减或取消从对方国家进口的产品所征收的关税;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待遇。

在wto时代,《建立wto协定》的序言中明确规定,应确保发展中国家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贸易增长的份额,从而将优惠待遇原则融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之中。除此以外,乌拉圭回合的一系列单独文件几乎无一例外地表明了考虑对发展中成员优惠待遇的态度,而且用专门条文予以规定。发展中国家被允许有一定的过渡期,如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以使用国产品为条件的补贴,自1995年1月1日起最不发达国家可将此项补贴保留8年,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保留5年。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规定应对发展中成员的发展水平和政策目标予以尊重,以便利他们的更多参与。《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中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生争端,专家小组必须至少有一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对发展中成员的技术和法律援助等等。

wto体系体现了国际贸易秩序从“实力导向”到“规则导向”的转变。纵观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轨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制度的全球化也在发展,wto体系也反映了国际贸易秩序逐步从弱肉强食的无序状态向相对有序状态调整,这就为催生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可能。

(二)wto体系的缺陷与不足

wto体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国际社会林立的结构现状,各国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既得利益集团和某些发达国家千方百计维持现有的利益格局,这使得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阻力重重,wto体系在这方面的作为极为有限仍存在不少的缺陷:

1.wto的决策程序缺乏民主性。多边贸易谈判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往往被排除在外,他们只是列席听会,却无缘真正参与wto规则的制定。即便多边贸易谈判的议程也经常是由发达国家提出和确定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接受和应付的状态。发达国家总是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行事,而不尊重发展中国家的正义要求,他们在wto机制中主导了决策过程,这使得wto的决策缺乏普遍性。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以及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体现就可想而知。

2.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和特殊待遇条款可操作性欠佳,发展中成员很难真正受益。wto体系中对发展中成员的差别和优惠待遇条款往往使用“尽力”、“可以”、“考虑”等轻描淡写的词汇,如Gatt第四部分的许多条款都用语模糊,闪烁其辞,具有很大随意性,使发达国家经常以各种借口或因“被迫原因”等而拒绝履行义务,发展中成员的利益自然难以得到有效保护。Gatt第18条的实施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和约束,并且申请手续烦琐,发展中国家几乎无法从中受益。该条规定如一发展中成员如依第18条aBC节采取措施,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援用a节和C节的成员可能要向受到影响的成员提供补偿。普惠制的法律基础相当薄弱,使用十分笼统的语言,而且取决于施惠国单方面的态度,在优惠的范围、受惠国的范围以及保护范围等方面限制重重,发展中成员很难据以提出确定的权利主张。我国学者赵维田认为乌拉圭回合最后文本削弱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待遇,偷梁换柱地用“最不发达国家”(Least—DevelopedCountries)一语代替了“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3.wto体制内权利义务的失衡。由于在wto体系中仍然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利益很难得到保障。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为避免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命运,不得不被wto裹挟着前行,从而使得他们必须依据wto调整国内经济体制,接受发达国家制定的经济规则,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制定经济政策的灵活性,承担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符的法律义务,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不顾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有选择地扩大自由化,把诸如投资措施等纳入wto体系内,却对发展中国家享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如农业纺织品等部门迟迟不愿放松政策。发展中国家在wto体系内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却不得不承担苛刻的调整义务。

4.wto争端解决机制(DSB)的缺陷。《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因为缺乏实质内容,因而无法收到实效。争端解决冗长的期限使得即使胜诉的发展中国家在程序结束后获得救济也无法挽回其受到的巨大损失。此外,因争端解决程序涉及复杂的技术和法律事项,发展中国家难以很好利用该程序。最后,关于争端解决报告执行的最后手段是报复,而经济实力在实施报复程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中成员由于实力弱小,使用报复手段根本无法发生实际效力。

三、wto体系发展的若干基本法则及其对策

(一)wto体系发展的基本法则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促进全球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多边贸易体制作为国际经济秩序的组成部分,尤其应该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能裹足不前。只有依照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对原有wto体系进行修正,wto才能找到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否则wto能走多远是值得怀疑的。鉴于wto存在的缺陷,我们认为其改革应遵循如下基本法则:

1.加强wto决策程序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而wto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wto规则的制定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来完成的,只有让世界各国都能同等程度地参与,各国都得到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才能保证规则的合理性和普遍性。wto议事规则的民主性是多边贸易体制获得公信力的保障。如果说wto决策过程总是由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控制,那么制定出来的规则就只能算是发达国家的专断,称不上真正的多边贸易体制,并不能代表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2.加强对现有的有关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规定的执行和完善。wto必须加强对现有的优惠待遇规定的实施状况进行审查,对相关条款加以明确和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并纠正那些空洞无物含糊其辞的说法,保证其落到实处,使发展中成员真正获得好处。对于普惠制的规定,应该强化其法律基础,发达成员应主动配合,使之真正成为发展中成员能主张优惠待遇的法定权利,在这方面,wto不应该止步不前。

3.wto体系应维持各方利益的衡平,倡导公平理念。公平不应该仅仅是形式上的机会均等,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应该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发展中国家不应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不应该被抛弃在公平分配的轨道之外。当前对世界贸易组织作用的认识必须有所革新,多边贸易体制应该优先考虑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建立国际关系的分配正义不应是乌托邦,在互惠的思想基础上达成分配正义原则的协议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的特征。在wto的发展进程中,应该建立新的平等观,克服原有的僵化性、封闭性,通过制定新的国际经济规则使国际经济秩序保持稳定,以谋求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共同进步。

4.wto争端解决机制应得到强化,使之真正成为的“守护神”。wto体系推定参与争端解决程序的参加者具有相似的实力,这是与实际不符的。在DSU中针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优惠安排规定是无力且缺乏诚意的,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弱势地位。在wto的执行程序中,报复作为最后手段,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根本不足以奏效。wto成员有必要通过评审对DSU的规定进行澄清和明确,促使DSB的完善和合理化。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审查和进一步完善必须使之反映各国实力的差距,为相对弱小国提供真正平等的竟技舞台,实现“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转变。如果DSB不能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权利义务的平衡,其权威性将无法得到承认,最终会损及多边贸易体制的健康发展。

(二)向着国际经济新秩序迈进:反思与对策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就是要实行各国与经济权益的平等,建立公平互利的贸易制度。确立大小国家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的平等决策权,调整国际经济结构,改革世界范围内的不合理的工业生产体系和贸易的单一格局。wto作为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一环,也应该且能够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必须对wto依据国际经济秩序的目标作出修正,更多地维护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应该成为目前优先考虑的一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实质上是为了纠正现有的不平等秩序,创造一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新的均衡态势。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和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参与。wto体系必须否定弱肉强食的价值观,而代之以共享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也惟有如此,wto才能获得发展的持久动力,多边贸易体制才不至于走向没落。多哈会议的结果是启动了多哈发展议程。正如欧洲委员会贸易委员帕斯卡。拉米所说,“wto能够而且必须成为这样的组织:对规则的制定、自由和管制间取得均衡、发展等方面都给以平等的关注。”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是着眼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即国际经济集体安全利益。发达国家应该意识到: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无法脱离整个国际社会而孤身独行,发达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发达国家在wto体系内应该承担与他们的权利相适应的义务,即积极合作地实施对发展中成员的优惠待遇,主动对发展中成员进行援助。因为南北国家的贫富差距和发展水平差异的增大只能使发达国家最终失去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发达国家应该以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国际事务,认识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造wto的重要性。

在当今林立的国际社会,各国都力图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必然会遭遇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有效地参与wto体制,最根本的还是加速发展自身的经济,以便进一步改造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在目前新一轮谈判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该重视区域合作。区域集团化的加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某些中小贸易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谈判地位和发言权,改善贸易大国操纵多边贸易体制决策程序的局面,东盟六国在当前多边贸易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说明了这一点。区域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其机制较国际性经济组织更宜促使区域各方协调利益和政策,尤其是南北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革新提供先例,起到“试验场”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建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注重避免彼此的立场分散化,缩小分歧,以求在多边造法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对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有了再认识,比如中国已与东盟达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另外,中国也提出了建立中国大陆和港澳之间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国际贸易趋势对策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之上的经济,它是一种以知识作为发展资本,靠人类智力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既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国际竞争的重点。因此,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的今天,国际贸易的发展表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交易方式网络化和交易市场垄断化。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也有实物产品交易。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02年全球网上贸易总额高达3490亿美元。网络贸易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领域中一朵鲜艳的奇葩。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因此,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

第二,交易对象高级化和利益分配两极化。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逐渐高级化: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的构成中发展十分迅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日益高级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普遍重视科技的开发研究,实行科技发展战略,把高科技产业作为制高点。(2)世界技术发明创造与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也是加快国际技术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3)与技术贸易有关的社会条件日益完善,尤其是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法律环境。(4)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使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依赖进一步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两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即所谓“中心-化”趋势。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中处于不对称地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科技发明与创造;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业升级换代中,发达国家也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发展动因知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革命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占有、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将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程度将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禀赋状况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被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科学技术知识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也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获得的。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贸易对策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及时把握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发展前景

21世纪的今天,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低碳经济更是本着较为深远的角度,实现格局的不断转换和技术的创新,在新的合作形态寻求中,做好低碳经济的适应性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在长足发展中状态中,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行业格局的调整和发展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低碳经济理念的结合下,注重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俄熔岩,低碳化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更加注重行业格局的调整。

首先,在商品贸易格局的优化调整中,主要是做好商品贸易的格局优化,将传统的石化能商品进行不断的调整,并注重资源消耗性的商品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有效发展,注重国际贸易的综合性发展。在新能源以及绿色能源商品的应用中,实现高科技新材料商品的有效性应用,将节能化环保特点实现,注重国际贸易相关比重的不断提升,注重商品贸易结构的一种优化和调整。

其次,对于地区贸易格局而言,在优化调整中,就要结合经济结构的一种优化调整过程,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形势,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中,体现出生产低碳化的商品过程,做好国际贸易竞争的优势发展,注重国家贸易地区的平衡性发展。

最后,低碳商品的生产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发展过程,结合资金技术的优势发展,做好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联系资金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低碳经济的不断和谐有效性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调整国际贸易的一种地区格局发展。

二、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内涵的拓展

现代化低碳经济的一种背景发展中,就要联系国际贸易的基本内涵,在内涵的拓展中,及时的转变传统的国际贸易内涵,实现碳金融理念的不断融合。碳金融的服务过程中,通过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将人类社会活动对于环境的危害逐渐降低。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发展中,国家贸易领域的发展,更是联系金融制度规范的相关标准,注重金融交易活动的充分讲解,在碳金融活动的基础发展中,实现资源上的有效分配,并在资金的不断配置中,做好排痰技术的不断支撑和应用,实现碳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保证。

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中,就要实现国际贸易内涵的不断拓展,在国际贸易服务内涵的广泛拖住中,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参与者的动向,做好低碳性的环保,在碳金融发展价值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向有效性的追求。

三、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技术的创新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联系低碳技术的一种技术支持,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实现低碳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在国家贸易的发展中,更要注重技术上的不断擦红心,将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发展全面实现。

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商的发展中,就要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特点,并在资金技术的过多投入中,实现技术上的不断革命和创新,在自身经济的低碳发展中,将经济的低碳发展综合性的实现,注重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新技术革命的根本创新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应用中,做好新一轮技术的有效性革命,在国家贸易技术的转移中,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实现国家之间的有效性技术合作。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单边贸易过程,避免各种贸易规则的产生,最大程度上避免贸易壁垒的产生。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一旦碳标签的出现,就要联系发达国家的相关发展过程,注重使用和推广的过程。碳标签在始终中,往往是结合相关产品的一种原材料制造,并注重制造储运相关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在标签的形式分析中,对消费者告知。关于贸易壁垒的打破之后,就要结合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对碳关税措施制定,并将碳的排放量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做好碳排放量的根本控制。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现代化低碳经济的基础发展理念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而低碳经济中的国际贸易发展更要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主题,对经济发展模式有效性的转变,在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将碳排放量减少,对绿色产品生产,实现低碳技术的有效性创新和发展,注重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应用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实现了国际贸易的科学进步,同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宏岳,陈然.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问题探索,2011,02(1):66-71.

[2]雷玲.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分析[J].中国商贸,2015,11(4):109-110.

[3]袁嫣.浅析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J].中国商贸,2012,12(31):214-215.

[4]付潇雨.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4,06(5):21-22.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9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根据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而诞生的专业性术语,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伴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知识体系推动,发展而来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括了宏观统计学和经济发展理论两门学科的知识。由于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发展需要采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宏观统计分析能够为统计学科的发展提供帮助,对于社会也有着重要的贡献,其实际的应用价值适合被广泛推广。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重要问题;经济发展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意义和重点研究方向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意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就是指将宏观经济理论当做指导思想,并且通过导入数据库的方式引入国民经济的统计资料,为国经济中各个部门和生产环节的主要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出综合性的评估。国民经济的概念范围比较大,包含了多个部门环节和基本要素,国家经济统计工作者在进行全局性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时,需要通过统筹各大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成果,结合外资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为市场经济做有效补充的各个民营经济的生产经营状况。只有分析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才能对现行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做出客观和相对准确的评价,并且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走向指明道路,规划出适合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绿色的发展道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国民经济的前行方向设置合理的目标,使国家经济部门的战略指挥部门对整体经济有大致的掌握。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点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和一般的统计分析一样,具有总体性的特点。我国的宏观经济分析针对的主体是国家的整体经济,不是局部经济统计,也不是针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选择性统计,而是结合中部和西部,进行有参考意义的全局性分析。并且,实证性也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方面。整体数据是通过各区域的数据汇总而来,为了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必须要进行局部的抽样分析,这样才能够实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往的国家宏观经济统计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实证性重视程度不够,统计人员往往只是侧重于对于纸面上的数字进行分析与综合,而没有深入实地考察,导致所选取的样本对照数据与总体数据相差很大。以往的宏观经济统计工作中,受到统计技术手段的限制,没有如今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处理技术,经济总量统计工作量特别巨大,人工操作的失误也难以避免,以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长达数月甚至半年的时间,统计的时效性不够强,我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经济数据指标瞬息万变,导致这些数据的可参考性并不强。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主要问题与措施

(一)统计主体侧重局部而非整体经济宏观经济分析针对的主体是国家的整体经济,不是仅仅针对局部经济的统计。为了解决我国的经济统计中的时效性差和涵盖面低的缺点,扫除统计数据的盲区。我国政府在电子政务和信息化数据建设方面的投入很大。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各种数据图形和统计表格高效而准确的处理。另外,为了解决宏观经济统计过程中的管理失调问题,必须要在各个统计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上,展开资源的分享与远程操作。中国要想实现整体经济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伟大国家,必须要在日常的宏观经济分析中发展适应大数据发展的平台,做好基础平台数字化信息建设工作。我们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所有关联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发展适应大数据发展的平台,建设科学的服务业统计推算与经济核算科学统计方法体系。我们可以在国有的公路、铁路和航空公司、远洋海事运输、内河航运和天然气自来水等管道运输资源统计数据方面实现高度信息化,将科技统计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我国的宏观经济统计中去。使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获得重要的创新能力,在大数据的分析中建立经济系统重要的驱动要素。

(二)顺应大数据时展机遇的统计分析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分析工作针对的主体是国家的整体经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的中级阶段过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挥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从我国伟大的经济建设导师邓小平同志推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不断成熟了起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也得到了进行发展的促进与提高。21世纪是我国经济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黄金时期,改善国家宏观经济的统计方法,牢牢抓住机遇,展开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分析数据工作方法的革新。大数据时代对于中国追赶和超越其他国家的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保证政府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全面和真实可靠。解决宏观经济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必须要从政府各个部门信息的数据做起,建立准确和系统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发展政府公共数据共享平台,支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中长期发展分析研究与科学规划,从而实施既有针对性又有效的整体宏观调控。

三、结束语

长期以来,我国的宏观体制下经济分析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开展经济总量统计时,必须要认识到创新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宏观经济分析过程中,应该积极倡导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在团结与协作做好经济统计工作。我国可以通过号召、动员等多种形式组织相应部门进行试点改革,逐步推行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最终达到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合理限度内积极参与数据共享工作,革除以往传统经济统计方式中过多关注自己利益而谎报数据的现象。国家可以通过号召和动员等多种形式组织相应部门进行试点改革,逐步推行,最终达到政府职能部门在合理限度中积极参与数据共享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23-34.

[2]邓颖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及对我国政府统计发展的作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9.

[3]刘明.中国通货膨胀的变动特征———一组基于Cpi的宏观经济变量统计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4):6-10.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贸易保护;贸易自由;国际货币

abstract:the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tradeprotectionmagnificationispairofcontradictory.theeconomicalglobalizationpromotedthedevelopingcountryeconomicdevelopment,butthetradeprotectionismcausedthedevelopingcountrytopaythehugeprice.Hasdiscussedtheincomewhichtheeconomicglobalizationbrings,simultaneouslyhasalsopointedoutundertheglobalizedbackgroundthenewtradeprotectioncharacteristicandoriginthe

keyword:economicglobalization;tradeprotection;tradefreedom;internationalcurrency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而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超越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跨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活动高度相关,世界经济整体化和一体化空前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但同时我们在考察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效应时,应该注意到其两面性。

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增加总产出和消费者福利。对于单个国家来说,可以更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较利益的要素,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此外,经济全球化利益所产生的经济驱动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必将促使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局面,加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它可能导致国家的经济及受到威胁,加剧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剧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垄断以及加深经济被动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过程中,其民族工业面临生存的危机,工业化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1)市场利益引导有害产业的转移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仍关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经济利润,把有损社会利益的污染产业、色情业及业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数量增长,被迫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转移,致使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下降。

(2)世界各国经济内部结构发展水平事实上存在不平衡。各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表现在产业结构存在级差。从目前的状况看,发达工业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固有的技术级差。由于这种技术级差的存在,发达国家在转移技术时,一般都是在这项技术到成熟期时才开始转移。这种级差技术转移的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世界市场引导国际产业的转移,由于事实上已经存在着产业级差,必然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3.1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在自由贸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实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比旧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发展。

(1)贸易保护倾向并没有消除,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个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等。《乌拉圭回合最终文件》的生效,使得像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非关税壁垒开始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诸如对反倾销条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安全、卫生防疫、技术标准等较之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多变和隐蔽,从而更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还要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纳入世贸组织谈判议题,其目的是打着人权与环境的幌子,借机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保护其传统产业。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出现则使贸易保护措施添上了集团的色彩,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外则形成统一对外的市场机制,对非集团成员实行贸易歧视。其贸易保护手段主要不是关税,而是诸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等形形的非关税壁垒,这给集团外国家向集团内成员出口设置了障碍。

(2)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些非关税措施都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通过各种歧视性非关税措施使国内工业避开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补贴手段促使本国产品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

(3)通过产业政策对一国贸易实施间接保护是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又一特点。这是由于在制定贸易政策上,各成员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国际准则制约。国际准则由国际性贸易准则和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组成,它是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国借助贸易政策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各国政府或贸易集团便把贸易保护措施转向不受国际贸易规范制约或者制约较少的国内或集团内经济政策,其中产业政策日益成为一国或贸易集团实施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3.2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原因

(1)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可是各国在世贸中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考虑因素。从经济全球化的属性上看,经济全球化虽然有贸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无视国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国家,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内在属性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提供了政治和伦理基础。从一国政策选择的路径上看,贸易保护是贸易自由的准备阶段,而贸易自由则是贸易保护政策的演进目标。贸易保护对一国来讲,具有双重目标,其一对内是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对外则是迫使别国停止不公平竞争行为,开放市场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养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演变趋势是取消保护,最终走向贸易自由。由于经济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国内部产业之间不平衡的状况,所以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还将继续并存,这种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和超国家经济组织,是影响一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关系的外部制约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扩大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由过去的对抗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对抗性竞争把竞争看作是双方一场一决雌雄的较量,把对手赶出去,自己垄断市场是这种竞争的目的。因此,在对抗性竞争的情况下,竞争中的双方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选择竞争行动时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少受到约束。而合作性竞争则完全不同于对抗性竞争,合作性竞争的目的是保护竞争,反对垄断,强调和重视竞争中的合作,并通过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目前已进入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而全球化作为过程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力量总是处于不断的较量之中,但是贸易自由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趋势。